写清明节的散文(精选4篇)
对我们学生而言,清明意味长假:从三号到七号,五天的假期,不算短了。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天气凉爽,天空布满乌云,看起来阴沉沉的。然而,阴沉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学们喜悦的心情。最后一节课,老师在讲台上絮絮叨叨,千叮咛万嘱咐地讲注意事项。可惜同学们没一个认真听,都忙收拾东西,心里盘算下课铃响时,怎么以最快速度冲出教室,拥抱小小的几天自由。
下课铃声姗姗来迟。心急火燎的众人齐声欢呼,一个个动若脱兔,争先恐后地向教室门拥去。无论男生女生,都如同打了鸡血那么兴奋。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同学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耳边也不断响“再见!”“到我家来玩哦!”诸如此类。哪里有一点“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
回到家里,本来想与朋友们一起在林荫道上赛车。看面前一堆作业,我断然放弃了这个念头。语文、数学、英语老师都例行公事,我郁闷地写了一会儿,更郁闷的事儿来了下雨了。我黑脸看一根根水做的“绣花针”插入大地“老天也因为作业多郁闷哭了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近段时间一直在下雨,老天爷似乎受了大委屈,一直在不停地哭,哭得人心烦。放假第一天,老天爷由号啕大哭变成了林妹妹式的“微哭”。我们全家人被骗,以为雨快停了,于是举家出游。谁知道老天爷相当有耐心,一直到我们参观完毕回家时,它还在“微哭”。
在我朦胧的印象里,清明应该是这样一个画面:细密连绵的阴雨,一望无垠的绿草地上坐一个正在发呆的、忧伤的白衣少年,或是身淡雅紫裙的少女。背景音乐是牧童悠扬的短笛声。
可真到了清明,我所有的幻想破灭:老天抽疯,在最该下雨的那天没下一滴雨,也不出太阳,就那么阴;绿草地刚打了农药除虫害,“香气”扑鼻;更没什么忧伤的少年少女,只有几个小小孩一边怪叫一边跑来跑去,他们的母亲在身后大声吆喝。
但是睡到十二点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外面狂风暴雨,气温也骤然下降到几度,我躺在床上感觉都很冷,那外面就更不用说了。
最头疼的是,我只有夏天的衣服。没有一件可以抵御严寒的外套。
我揉了揉眼睛,翻身下床打开了行李箱,想着把几件衣服叠起来穿是不是可以暖和点?
但走到门外面的窗户边,看到外面的人都混着棉袄,瞬间被这天气打败了,因为我冻得发抖。
只好迅速的爬回被窝里躺下,跟妈妈发微信说6号回家祭扫。妈妈连连说不用回了,又没什么钱,叫我明年再回。
妈妈永远这样,总觉得做任何事情可以等有钱了再做。
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等你。
我是被梦惊醒的,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到了外公,梦到了孩子……
其实就算没有这个梦,我也会回家祭扫,但是当时没想过去外公坟上。因为觉得妈妈会去就不必去了。
但是梦到了外公,知道是外公让我去山上看他。在梦里,妈妈哭着告诉我说外公不见了,然后喊爸爸骑着摩托车去找,然后在一条路上我看到了外公的背影,他正要去一座山上,我急忙拔开腿追了上去,可是却没有追到外公,外公走的特别快,那座山太高了,实在追不上……
外公走的时候我在深圳,因工作没有赶回来参加他的葬礼,想来也是一件遗憾。
如今外公入我梦引我上山找他,意思已经清晰明了。好歹我也是一个释梦学习者,这样的梦还是很容易解出来的。
5号那天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直到下午三四点才昏昏沉沉睡了一会。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那天我们都要去祭拜祖先,我们临安也不例外。
那一天,我、爸爸妈妈和其他人一起去扫墓,因为人太多了,所以开了四辆车。山路坑坑洼洼,弯弯曲曲很不好走。经过半小时车程,我们终于到了一个小村庄――横溪。离目的地还有一小段路,可车已经开不进了,大家只能下车,边说边走。一堆倒下的竹子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大家都动手去搬竹子,二爷爷和三爷爷的`力气最大,很快地,竹子就被我们搬到了路旁。到了墓地,由于一段时间没人来过了,墓地已经有些脏乱,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有的拔草、有的捡枯枝枯叶,很快墓地就干干净净了。
我们先点燃蜡烛,把一只只元宝放成一堆一堆的,再把水果摆在桌子上,供奉一会儿。我们把一只只元宝烧给太爷爷、太奶奶,心里想到让太爷爷太奶奶保佑我们。最后,大人们就以放烟花爆竹来结束了祭拜活动,我们和太爷爷、太奶奶告别后就回家了。
【清明雨上,滴墨成殇】
又是一年清明节,想起陌野荒冢那些凌乱的芭茅草,那些冥纸燃起的袅袅烟雾,那些在雨中摇曳的坟头白纸,每次濒临清明这个悲怆而多愁的日子,我多想借一场清明雨来澄清灵魂,洗掉一些欲望和贪恋,一些尘埃和杂念,然后静静地望着一堆让人断肠的黄土,触痛记忆,寄托心境
小时候,我总是盼望着清明节快点到来,那个心情就像盼望着过年一样。我依稀的记得清明时节是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进山扫荡的日子,我们常常跑到学校对面的那片坟茔,去守候住在我们那里的几家汉姓人来挂清,那个时代我们苗族很少有人为祖先扫墓,即使挂清也舍不得买糖果来祭祀,最多也是烧香焚纸,然后买5毛钱的一小串白纸挂上就是清明节了。
70年代末,在我们那个乡下,基本上都是苗族聚居,但也夹杂着十几家汉姓人居住,我记得他们住在街上,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汉语,我们都叫他们做果匝,他们叫我们果雄。他们的习惯和我们苗族人不同。他们在镇上开商铺,卖油,卖盐,卖糖果等。清明时他们会拿一些糖果来祭祀祖先,还会用很漂亮的红纸做小灯笼挂在坟头。那个时候,果匝祭祀祖先的贡品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我们迫不及特等活人拜祭完走人,然后像伏兵一样从一些草垛啊,大石头背后冒出来争抢死人的贡品,有时为抢一个糖果还在那里干仗,然后就坐在坟墓旁边吃边比谁抢到的东西多,吃完觉得那些灯笼和彩纸很漂亮,我们还把那些灯笼取下来,用麻告皮串联起来带回家,直到父母发现,狠狠揍一顿,还骗我们说,我们拿了果匝的东西,要把我们卖给果匝,吓得我们连忙把那些灯笼重新挂到坟茔上。
上小学后,我对清明节只是有一些懵懵懂懂的了解,即使在课堂里跟老师把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背的滚瓜乱熟,但确却的来说,也不知道清明节到底是怎样一个什么鬼东西,在心里隐约的知道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日子。因为爷爷在我出生那一年过世了,但是每年给爷爷扫墓都是父亲一个人。好像一直没有我们小孩的事。我记得每次父亲去扫墓,奶奶总是给他准备一把割草的砍柴刀,一把添土用的铁锹,然后拿少许的纸香就去挂清了。
到了我9岁那年,一提到清明节我就恐怖不安,那年大我两岁的哥哥因突发性脑膜炎死了,那时在80年代初,重男轻女的现象颇为严重,特别是在乡下,家里如果没有男孩是被人家歧视的。本来我家孩子又少,哥哥是唯一的男孩,哥哥被无情的病魔带走了,当时父母痛不欲生,特别是父亲,哥哥好像是他的全部,哥哥的走,父亲悲痛欲绝,几乎神志不清。从此,父亲垮了,沉默寡言,常常阴森着一张瘦弱的脸,家里每天都像结一层薄薄的冰。
哥哥走后,每到清明节父亲再也不去挂清了,而是傻呆呆地坐在家里燃香焚纸,泪水像决堤的河流泛滥不止,我不知道他是祭祀爷爷还是祭祀我未满11岁的哥哥,家里烟雾缭绕,阴阴森森,好像有鬼怪出没,偶尔母亲和奶奶也在小声的低泣我和姐姐怯怯地躲在厢房阁楼里不敢作声,也不敢出去玩,那一晚,母亲没有心思去做饭烧菜,我们一家人都是饿着,圈里的两只猪更是饿地嗷嗷乱叫,我和姐姐实在饿的厉害,就悄悄地吃白天我们从坡上采回的毛毛针,一想到那个悲悲戚戚,斩断寸肠的场景,我特别特别地憎恨清明节。
后来我慢慢地长大了,也离开了家乡,父亲的哀愁好像也慢慢地减少了。每次到县城给我送伙食费,总是一脸慈祥,摸着我的头问寒问暖,久久不舍离去,当时我觉得有一段时间不是很适应。觉得生活不是那么真实。后来我听母亲说,自从我考起县一中,父亲觉得我像个男孩子一样能干,或许在面子上很荣光,因为当时从乡下考上县第一中学只有三个人,我是其中唯一的女孩子。那段时间我是最幸福的,我感到又回到了哥哥在时的那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家里又有笑声了,即使到了清明节,父亲的痛苦也放下了很多,他带着我和姐姐一起给爷爷扫墓,他再也不提哥哥的事,他只是给我们讲爷爷生前的故事
可是,好景总是不长,在我18岁花季那年,我正在教室里上课,堂哥风风火火送来一个消息,说父亲不行了。当我赶到父亲的病床前,父亲已经不能说话了,他僵硬躺在病床上,眼睛直木木地睁开,任凭我怎样叫唤,父亲都无法回应我,只是目光慢慢地移向我,仅仅盯住我有一分多钟,脸上露出一丝隐忍的微笑,此时我明白父亲看到的那份欣慰,更明白父亲是在交代我什么,我紧紧抓住父亲骨瘦如柴的手,把脸轻轻地和父亲的脸贴在一起,半靠在父亲的身上,感觉父亲的呼吸越来愈弱了,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我声泪俱下地告诉父亲,我一定会照顾好母亲的,父亲在我的哭声中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眼角滚下了两滴浑浊的泪,那一刹那我大喊,大叫,竭尽全力的咆哮不知什么时候晕了过去,一切,所有的一切父亲都听不见了。父亲走时只有54岁,从此,我知道,属于我的清明节来了。
父亲走后,我成了半个孤儿,在我的生命里,我把清明节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什么节可以不过,唯独清明节不能不过,清明时节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春光明媚,不管我身在哪里或者是怎样的忙,我都会马不停蹄地赶到父亲的坟前,拨净一些乱草,摆上一些白酒,烧三柱香,磕三个响头,然后慢慢地告诉他母亲的生活状况,讲我的生活经历,不管父亲是否听的见,我都在絮絮叨叨着
22年了,今天我又来到父亲的坟前,大雨下个不停,山岚云雾缭绕,父亲的坟地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烟雨里。老公和姐夫也赶来了,我跪在父亲的坟墓前,一种愁绪自然而然地渲染,心痛如绞的感觉撞击我心里最柔软的角落,平时在怎么坚强的`我都无法控制自己,其实每过一个清明节我的心就痛一次,那种针扎似的感觉常常让我悲情悠悠,哀思渺渺。
老公看着此时的我痛苦不堪便安慰我说,22年了,父亲的木屋和身体已经变成黄土,父亲的灵魂吸天地精华升天了,这堆黄土长出的小草小花在装饰父亲的家我听着听着,我总感觉父亲一直是头顶着山脉,脚踏着山梁,在故乡土地上睡去的,就如我每年清明时节这些走累了的文字,低过花香,低过四月的青草,尘归尘,土归土时忘不了的故乡。
清明的雨还在下着,有谁能够阻止这些悲情的流淌和着我的泪,清清冷冷粘在睫毛上,就像一丛一丛失语的花朵,一段一段灵魂的记忆,清明雨上,滴雨成殇,我一次次,深深地,深深地呼唤我的父亲
【清明携雨归汨罗】
清明的雨一起,伴着雨声淅沥,我就想起了你,就连我自己都有点怀疑这个时节是否适宜。但你毕竟是屈原啊,端午节家家食粽,那是大家在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你。这个清明,我看着窗外绵延细雨,都在空中拥着最哀婉的姿态,想着此刻的汨罗江接着清明的雨融入了岩石深处,没入了地脉,灌溉了万千的中华文明。我决定用我自己的方式祭奠你。
知道你之前,先知道李白,伴着床前明月光的朗朗书声,慢慢接触到他的文章,那一支生花妙笔,曾满足了我所以对于诗人的惊叹,心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我以为再没有这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了,却不想在横亘更长的时光里,你早李白一千年就已经想象帝子降兮了,湘君之情痴,云中君之神秘,东皇太一之尊贵,都是你笔下刻画鲜明的神仙人物。香草美人又是你开创的又一形象,吟唱在江边恍若天人的美人配以香草,踽踽独行洒落芬芳,其中留与的哀伤又有多少人懂!你与李白不同,美人迟暮岁月老,你的作品裹挟无限的忧与爱,内心思虑良多,注定无法汹涌澎湃起来。黄河之水成就了李白,斗酒诗篇是挥洒不尽的豪情。而你却对祖国倾泻了数不尽的忧思,我想着你独在汨罗江边的身影,竟分不清是汨罗江成就了你,还是你成就了汨罗江。
【写清明节的散文】推荐阅读:
写清明节的日记03-26
写清明节扫墓的日记07-24
写清明节的古诗十首07-22
清明节的日记怎么写02-17
清明节相关散文02-04
写清明的周记11-16
清明节周记600字散文06-25
清明节小学作文那么写10-24
清明时节家家雨散文07-25
清明节写事作文700字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