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项目宣传典型案例
大唐芙蓉园——中华大唐文化复活遗产园
清明上河园——河南最美建筑
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宣传方式:
1、自制旅游宣传片
2、结合当地特色开展特色活动吸引游客:比如,大唐芙蓉园有名的是晚上的水幕电影、“梦回大唐”演出;七彩云南的花花世界;清明上河园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请明星出任当地旅游形象大使
4、在景点举行各种文化展览或者其他观赏性活动
退休后本该颐养天年, 胡汉生老人却重操旧手艺, 摆摊修理自行车。14年老人修了无数辆车, 也挣了10多万元。可他将这些钱陆续捐了出去做善事, 老人说, 他摆摊修车的唯一目的, 就是为了挣钱行善。胡汉生老人以默默无闻的行动, 以平民英雄的微光, 释放了人间大爱, 发挥了榜样示范效应, 传递了道德的正能量。为江海大地树立了又一座精神丰碑, 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注入了新的内涵。
作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又一个优秀代表, 南通市掀起了向胡汉生老人学习的热潮。市主流媒体迅速组织力量开展系列宣传, 以弘扬先进、树立典型, 进一步推动南通精神文明建设, 为“两个率先”培育、积蓄正能量。在典型宣传中各媒体都十分注重典型策划, 并取得良好效果。
一、以故事叙述最新新闻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故事化”新闻的报道方式已遍地开花、大放异彩。它不仅能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 将新闻内容的深刻含义以跌宕起伏的故事再现出来, 使受众欲罢不能。
在修车老人这一典型宣传中, 许多媒体都不一而同的采取“故事化”的形式。《“我就是想做点好事”》 (《人民日报》) 、《修车攒钱行善, 实现人生价值———胡汉生老人的人生小结》 (新华社) 、《修车老人胡汉生的“非常账本”》 (《新华日报》) 、《点点滴滴还原“修车老人”》和《“修车老人”爱心故事拾遗》 (《南通日报》) 、《实话实说慈善心路人生价值》 (《江海晚报》) 等都是通过故事叙述, 来再现修车老人不平凡的慈善经历, 为广大读者树立了一个可亲、可爱、可敬的平凡老人形象。
所谓新闻报道的“故事化”, 就是在恪守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等基本属性前提下, 借鉴文学细节表现手法, 以讲故事的方式, 展现给受众别样的“悦读”形式 (1) 。
修车老人14年如一日修车行善, 这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媒体记者在坚持新闻真实前提下, 通过深入采访, 挖掘出不少修车行善背后的故事。如“修车小结”、“非常账本”、“汉生路”、“汉生爱心互助协会”。记者在“故事化”叙述中则更加注重细节描写、人物刻画、场景再现以及背景交代等, 从而使修车老人的典型报道更加形象生动, 富于感染力。
讲故事, 正成为新闻报道创新探索方向。谁会讲故事、更能讲好故事, 谁就能最大程度拥有受众。
二、以情感贴近广大受众
在我们的典型宣传中, 还存在不少典型报道的程式化、典型性格的概念化、典型细节的空洞化, 从而拉开了与受众需求的距离, 引不起读者共鸣, 甚至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 让读者敬而远之。
因此, 记者在讲故事中, 一定要着眼于写人性、话人情。要写好人物个性化的一面, 还原人的本性, 表现普通人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表现出来。把握住这一重要原则, 就掌握了开启读者心扉的“钥匙”。
各媒体都对修车老人的《修车小结》进行了聚焦。《修车小结》是老人去世前不久写下的, 也可以说是老人的临终遗言。老人在《修车小结》中尽述了行善经历,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老人以行善为信念的热心和真诚。《修车小结》就是一面人生观的镜子, 让我们都去照一照, 反思自己, 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怎样寻求人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 《修车小结》是修车老人留给后人的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以“平民视角”来表述事实;以自然亲切、真实可信的方式表现细节;充分呈现他们的“草根性”, 充分展现“平民英雄”的亲和力, 充分体现人性的光辉, 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三、以深度传递思想价值
典型的意义在感召。就事论事、累牍叙事, 不能满足受众需求, 也难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2) 。
各媒体在讲述修车老人的故事的同时, 都用配发言论来强化故事主题, 从而深化典型内涵, 使“正能量”进一步提升。通过“理”, 表明了新闻媒体的立场和态度。《南通日报》作为主流媒体, 发挥了重要作用, 先后刊发了《我们都是接力者》、《积小善成大德》、《胡汉生何以感动一座城市?》、《在感动中内化前行力量》、《以平民微光释放人间大爱》等言论, 深刻阐述了故事主人公背后的本质内涵和所代表的精神层面, 使“凡人善举”的主题得以升华, 这有利于开拓、延伸、挖掘新的报道内容, 层层递进, 提升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引发受众精神层面的共鸣。
典型的意义在于其先进性、体现时代特征。典型必须是道德的标杆、学习的楷模, 更要是时代的先锋, 符合时代的要求, 充分体现时代特征。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修车老人的事迹, 以常人心态来挖掘人物情感世界, 以表现平凡人的不平凡的品格和精神来传播主流价值观, 这样才能确保典型在全社会打得出、叫得响, 最终叩动广大读者的心弦。
注释
1陈征宇拾景炎《新闻报道“故事化”考核导向“质量化”》, 《中国记者》, 2012年第12期
关键词:典型宣传 群众 意义
一、把握典型的时代意义。先进典型一般都具有感人的事迹、高尚的行为、先进的经验。但是,其先进事迹和经验一定要有时代意义,反映时代精神,这是广大群众接受典型的基础。时代在发展,不同的时代塑造不同的英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典型。在五十年代,由于国家刚刚解放,人民从万恶的旧社会走出来,当塑造了在战争中涌现出的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形象时,人民不禁热泪盈眶;在我国工业、农业百废具兴时,七十年代,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录等人又影响了一代人,在和平时期,又涌现出了任长霞、牛玉儒等当代英雄。所以,笔者认为,只有适应当时时代的要求、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风貌的典型,才是群众乐意接受的。
从职工群众的心理出发,典型宣传就应立足于揭示先进典型所反映出的时代意义。考察和选择典型,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中去审视,注意发现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闪光点”。描写典型,应将先进典型的事迹、行为、经验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概括,使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推广典型的经验,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群众的思想基础、觉悟程度、认识水平的差异,不同受众的不同期待。
二、把握典型的真实程度。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高尚行为、先进经验,在大多数人眼里毕竟不常见,因而显得有些“高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职工群众接受宣传信息的渠道和内容都大大增多,而其中很多信息并没有经过权威机构证实其真实性,事实也表明,在这些信息中的确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职工群众接受信息时的怀疑心理增强。另一方面,以前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时,存在少数任意拔高典型的现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不仅没有取得好的宣传效果,反而使职工群众形成了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定势。受这种心理支配,群众往往逆宣传者的主观意图而活动,带着反感和抵触情绪接受信息,对传播信息给以排斥或反对,从相反的方向得出自己的结论,宣传者的主观宣传越强,受众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因此,当新典型呈现在群众面前时,群众首先关注的是典型的真实程度。
失真的典型不会有生命力。因此,应当下功夫解决典型真实性问题。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先进典型也是人,既然是人,他们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典型宣传既不能抹杀他们的感人事迹,也不能苛求典型人物的缺点。实事求是宣传典型,群众才觉得可信。二是总结典型的事迹和经验应当总结得“像、准、实”,应当克服那种一味地追求事例典型化、完美化的做法。三是抓典型不能急于求成。每个典型从雏形到成熟,都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拔苗助长的把戏一旦被群众识破,就会损坏党的形象。只有实事求是的宣传典型,群众才会觉得真实可信,从而才能学习典型的精神。
三、把握典型的平凡之处。从心理学角度看,典型所做出的成就与大多数群众都是不同的,但其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和蕴含的道理则与受众有共同性,群众也能从中学到更多的道理和经验,从而产生心理认同感。大量事实表明,能够得到群众广泛认同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典型的先进事迹,其成长过程中的平凡之处更容易吸引受众注目,并产生认同感。
“文革”中的一些典型报道,动辄“高大全”,忽略了典型的社会属性,群众只觉得其高大,但却觉得离自己太远,甚至产生怀疑。其实,伟大和平凡没有绝对的界线,伟大往往出于平凡。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必有德高于人、行高于人之处,但典型也是人,也有不足和缺点,不能要求他们超凡脱俗,一点毛病也没有。正因为缺点,典型才是鲜活的,才值得我们学习。
把握好典型的“平凡”,在于正确把握典型人物思想发展的复合逻辑的过程,承认伟大产生于平凡之中。调查表明,群众对典型人物事业与家庭、感情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冲突,普遍有较深的印象,对于他们作为平凡人的真实生活有较强的认同感。然而,许多关于先进人物的报道把主人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只有社会理想的“单性人”。这种脱离实际的报道,只能引起群众的反感。
四、把握典型的亲和力。如果宣传的典型不具亲和力,就很难被群众真正接受。只有具有很强亲和力的典型,才能引导群众从内心深处向其学习。
直观感人的典型产生亲和力。作为受众来讲,他们在接受宣传信息时,总是首先被那些形象生动、亲和力强的先进典型所感染打动,从而达到心灵交流。在宣传典型过程中,一方面不能降低典型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让典型充满“人情味”,使人感到可亲可近。典型生动感人之处,最重要的是典型的个性。因此,应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个性特征。在突出先进典型的特点和个性上,应做到材料丰满、感人、有血有肉,语言生动,努力提高文字宣传的可读性。在宣传形式和方法上,力求生动活泼给人以新鲜感。
以创新思维深入推动基层宣传工作开展
(2011年5月16日)
各位领导:
大家好!2010年5月,我是刚刚转入宣传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一年来,在县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紧抓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潜心钻研外宣工作的方法和渠道,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推动了全乡外宣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自身的点滴经验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不足之处,望给予批评指正。
一、明确定位,围绕中心工作尽心履职
做为一名新任职的宣传委员,如何更快地适应角色转换,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是自己面临的首要课题。围绕全乡宣传工作目标任务,我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了“谋划在先,优化队伍,严格奖惩”的三步工作法,为深入推进全乡宣传工作明确了思路。一是提前谋划,争取支持。做好乡镇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党政领导的支持和理解。但乡镇工作事务千头万绪,冗杂繁重,让领导只重宣传而不计其它显然是不现实的,作为一名宣传委员就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途径,求得主要领导支持力度的最大化,是工作取得突破的钥匙。在领导构想之前先构思,在领导决策之后抓落实,这样既避免领导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上任之初,我利用一周的时间结合单位宣传工作实际,草拟了一份《关于南天乡新闻宣传工作总体构想》,从健全新闻宣传人员队伍、建立奖惩制度和加强对上沟通联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谋划,然后及时上报给书记、乡长,经党委工作会议专题研讨之后进行了充实和完善,确保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成立队伍,健全机制。红花一朵只是景,万紫千红才是春。做好宣传工作不可能只凭一己之力,有效发挥宣传委员的组织、协调和调动职能,才是推动宣传工作取得全面进步的关键。因此,建立一支素质高、文笔好、作风实的通讯员队伍,形成一个完备的宣传组织网络,对做好宣传工作的意义尤为重要。年初,在向党委书记汇报后,党委会研究成立全乡外宣领导小组,由分管党务的刘主席担任组长,我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宣传小组工作的人员管理和工作谋划。宣传小组由24名文字功底厚、政治素质较高的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组成,人员选拔面横向涉及全乡工作的各个领域,纵向延伸到村两委班子,并结合每个人的特长、身份和原来所负责的工作领域进行了责任分工,确保了新闻信息报道的全覆盖。三是明确奖惩,有效促动。按照党委的要求,由我亲手执笔制定了《南天乡加强信息和宣传报道工作的奖励办法》,依据省、市、县级以上刊物发稿情况,执行量化奖惩,充分调动通讯员的写作积极性,确保宣传工作全面推进。
二、知行合一,在不断学习中着力提升素质
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完善自己,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习和工作互促双赢,是一名优秀宣传工作者成长乃至成熟的关键。一年来,本着“以学促进,学以致用”的原则,突出 “三个注重”学习思路,抓好自身表率的同时,组织带领全体通讯员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功底和写作能力方面的学习,着力提高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更好的推动工作开展打下了牢固根基。一是注重借鉴,突出“跟学”。为弥补自己宣传工作经验的不足,我不断加强横向沟通,认真向老宣传委员、老宣传干部请教学习,特别是向兄弟乡镇的优秀宣传干部学习,悉心探讨外宣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效借鉴,拿来我用。二是注重培训,突出“集中学”。通过向单位领导积极争取,我亲自带领本乡通讯员参加了市、县两级宣传部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听取了知名教授、日报主编等专家的讲座,在更高层次、更高站位上提升了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深化了学习效果。在单位内部,每周每月定期给通讯员开会,总结经验,提供新闻素材,安排工作任务,确保宣传学习的常态化。同时,我还按季度定期举办业务知识研讨活动,让优秀撰稿人结合自己的稿件传授写作经验,在沟通和交流中共同提高,促进了通讯员撰稿积极性。三是注重结合,突出“研学”。做为宣传委员,正确把握学习方向,让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是学习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和根本目标。在学习中,我把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学习列为重点,定期组织通讯员进行学习研讨,培养新闻嗅觉,捕捉新闻线索,力争做到与党政中心工作“合拍”,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放宽视野,在深入实践中探索宣传工作新思路 新闻写作是宣传工作的关键环节。作为宣传委员既是领导,又是通讯员,提高自身新闻写作水平,发挥表率作用,对推动单位宣传工作争先上位至关重要。一年来,我从捕捉信息源入手,突出抓好“三个深度挖掘”,不断探索搞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从重点工作、会议、活动中挖掘题材。一方面围绕经济项目、民生工程等乡镇重点工作,对重要措施和先进做法做好及时总结。2010年12月,我根据南天开展民生工程的实际,撰写了《南天乡大力实施民心工程》被日报采用。另一方面结合各口、各部门召开的会议或举办的主题活动,及时总结提炼特色做法,形成题材报道。5月初,我们结合当前护林防火和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向周讯和日报报送了以《南天乡排查隐患严看死守抓防火》为标题的动态新闻,被同时采纳。二是从上级文件中挖掘信息。各级文件、会议中都蕴含着丰富的 信息源,选准角度,及时挖掘,往往会有很好的收获。例如结合党建、安全生产等文件内容,我们可以结合体制创新方面和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等具体做法整理成新闻,其采用的机会往往就会很大。2010年9月,我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撰写了《南天创先争优活动突出三个结合》和《南天乡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两篇稿件,被日报刊载。三是从汇报总结材料中提炼新闻。乡镇工作带有一定的探索性与尝试性,一项工作的开展与发展直至取得成效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日常的工作是一种处于原始状态的信息,常会显得“质朴有余、深度不够”,但这些材料中又不乏亮点。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将材料化浅为深,变缺为全,形成专题式、综合性新闻。2010年,我乡党委在全县首创了 “党员活动先锋户”创建活动,受到了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新亮点。为把这个亮点工作宣传好,我们与宣传部进行了积极沟通,在《党建专版》、《组工情况》、《周讯》上以经验交流的形式予以刊发,扩大活动影响力,增强了宣传效果。
以上就是我在开展宣传工作中的一些简单经验做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从国际看,创意产业已成为近十年来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从国内看,“十二五”时期将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0年底,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五大机构联合发布了《2010创意经济报告》,这是联合国继2008年首次对全球创意产业发展形势进行全面评估之后,第二次深入关注这一主题。报告显示,作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创意经济对推动经济复苏具有特殊作用,它把经济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在宏观和微观水平上包容了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创意、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世界中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背景——迎合可持续发展时代主题,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实现文化科技相得益彰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能够通过科技支撑和市场运作实现产业化,并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创意产业蔚然成风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创意产业迎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人类社会历经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大发展阶段,正处于后工业文明时期。数千年的农业经济留给人类田园诗般的回忆,而近300多年的工业文明则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其经济产出超过以往农业文明总和,同时,也严重透支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近几十年来,人类一直迫切寻求新的产业形态以修正和弥补工业经济的不足,而传统服务业又难当此大任。创意产业扭转了经济投入的物质思维,转而将知识、智力、创意等非物质因素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它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满足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结构
升级的要求。
其二,创意产业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工业生产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消费,发达国家的人口消费能力已远远超出了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浮出水面,并不断凸显。这种精神消费的需求规模是大众的,要求产业化运作来满足。同时这种精神消费需求又具有完全市场细分的趋向,要求层出不穷的创意来满足。创意产业应运而生,既保证了精神产品的供给规模,又能体现产品与服务的个性特点,迎合了后工业时代人类需求水平对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其三,创意产业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的相得益彰。创意萌生于文化的积淀,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创意的异质性,文化的丰厚与贫瘠决定了创意的多寡,只有文化积淀到相当水平,创意才能做到新意迭出。同时,创意的萌生解决的仅是先期问题,其后还面临着实现手段的问题,并非每个美好的创意都能变为现实。后工业时代的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创意的实现问题。人类越发展,文化积淀越深厚,科技越进步,创意越纷繁,创意的现实转化越高效。正是文化积淀与科技发展在当代的融合使创意产业成为可能。
现状——跃入国家视野,产业强劲增长,细分行业亮点纷呈,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展
连续出版6年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用如下几个“特写”勾勒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一是创意产业跃入国家视野。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开始,文化创意产业就已经开始进入国家宏观视野。2009年,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得到了国家进一步重视。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南京等省市已经出台了专门的发展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
略性产业大力发展。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经济优化发展的潮流,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二是创意产业强劲增长。“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万亿元。据初步估算,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特别是北京已经超过了12%,上海超过了10%。由此可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
三是创意产业细分行业亮点纷呈。2010年,我国电影产量达到52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电影票房增速连续6年保持30%以上,全年电影票房超过100亿元。其中,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达43部,国产影片票房总额为57.34亿元,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6.3%,改变了进口大片主导我国电影市场的格局。影视动画产量达到22万分钟,扭转了进口片占主导的局面。此外,2010年,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增速超过50%。
四是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展。2010年,出台了多项金融支持创意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专项政策,推动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全年文化创意产业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276亿元,中央和各地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52亿元。迄今,7个省市成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资金量达到百亿元;26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仅去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
前景——既是经济增长点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着力点,有望成为中小城市发展特色,掀起新一轮并购重组高潮,升级传统行业
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因此,“十二五”时期将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将呈现四个方面的良好前景:
一是创意产业将产生“引爆”效应。创意产业具备成为全新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点的先天优势,充分体现了科技、智力与文化的结合,能够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科技人才资源进行创新发展,它的高渗透性、高增值性、高融合性使其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把文化作为产业源头、把科技作为实现手段,以创意为“引信”、以产业为“弹体”,从而在拉动市场扩张、促进产业聚集方面产生“引爆”效应。
二是创意产业有望成为中小城市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与大城市的人才、资本等优势相比,许多中小城市往往具有发展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鲜明特色,它们或具备浓厚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俗,或拥有深厚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或坐拥怡人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空间。只要抓准定位,充分发掘并利用中小城市的特色,就能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掀起新一轮创意产业热潮。中小城市间的竞争也将从以往单纯的经济指标比拼,转向梳理城市文脉、创意城市文化等较高层次的竞争,从而加速创意在更广的地域范围内向其他行业渗透,形成创意产业在不同城市间多元并存、梯度分布、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三是创意产业可能掀起新一轮的并购重组高潮。随着国家政策与财政扶持力度的加大,在演艺、音像、娱乐、艺术品等产业还将出现新一轮并购重组的高潮,出现更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形成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它们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和战略投资者,在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同时,还将强化与创意产业的关联度及竞争与合作关系。
四是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将向创意产业升级。创意元素作为产业发展舞台上的主角,不仅作用于传统文化产业,还将作用于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甚至是农业,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创意渗透到工业、农业乃至传统产业的任何领域,将催生全新的产业形态,使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向创意产业升级。创意驱动下的产业升级、变革,将有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使创意产业及创意驱动下的其他产业在未来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融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链接)
“设计之都”、“美食之都”和“音乐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加入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授予的称号。继深圳2008年成功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之后,2010年,上海、成都、哈尔滨分别成功申请“设计之都”、“美食之都”和“音乐之都”。目前,北京、杭州等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加入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计划,创意产业全球网络化趋势更加明显。
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创立的项目,该项目对应的是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旨在把以创意和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最主要元素的各个城市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网络。加入该网络的城市被分别授予7种称号:“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民间艺术之都”和“美食之都”。已有德国柏林、英国爱丁堡、法国里昂、美国圣达菲、日本名古屋、神户和中国深圳等20多个城市加入了该网络。
鉴于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权威性,加入该网络获得一个称号,就等于迈上了该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最权威和便捷的平台。深圳、上海成功申请“设计之都”,成都和哈尔滨成功申请“美食之都”和“音乐之都”,是这些城市的创意
产业地位在国际上被认可的最好证明,将大大提升我国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美国
立法与人才培养并重
美国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早在1790年,美国就颁布了第一部《版权法》,美国的创意产业也被称为是版权产业。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各部门设立了各种特别培养高层次人才计划,美国有30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学、艺术管理学等专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的文化管理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美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政策和优厚的待遇,积极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
韩国
由事业向产业转移
韩国将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意志的高度,实现了创意产业由事业性质向产业性质的转变,通过制定五年计划构建总体战略,并重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发展战略上,主张创意企业发展外向型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上,坚持协助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在资金和项目扶持上,政府成立专项基金,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企业自主研发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英国
具有国际标杆作用
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际上具有标杆作用。它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创意理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目前创意产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达8.2%,其增速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速的两倍。现在全英国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英国就业人口总数8%以上。伦敦创意产业每年产值达210亿英镑,成为伦敦第二大支柱产业。预计到2012年奥运会时,其创意产业产值会达到300亿英镑。
日本
鼓励多元投资
日本政府不仅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多元投资机制,支持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创意产业。由政府与民间合作成立基金,以投融资、参股、参与经营等多种形式支持中小企业创业、经营。如日本先后成立了振兴文化艺术基金和企业艺术文化后援协议会,支援各种艺术文化活动。基金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其中政府出资500亿日元,民间赞助112亿日元。在创意产业的壮大过程中,民间企业出资比例逐年增大。
澳大利亚
明确国家战略
澳大利亚政府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1994年,发布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力推创意产业概念,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如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结合发展的目标,通过创意产业和文化机构来表现区域特色;成立布里斯班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作为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国家级创意产业振兴机构;将艺术、歌剧、电影及数字内容等视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内容。
【宣传文化案例分析】以创意产业推动文化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是为了更好地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而在当前来看,更是应对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举。
发展创意产业可有效地促进产业创新
公选专家认为,强调创意和创新,强调把文化、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
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有效刺激内需,形成新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优化。传统产业可以通过文化创意的融入,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实现差异化竞争,或塑造有特色的品牌,提升竞争力。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文化创意,如以色彩调节人们的心情、以结构满足人体的舒适感或操作的方便、以独特的造型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从而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在营销中融入文化创意,引起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产生共鸣或好奇心,从而有助于拓展市场。传统产业可以利用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模式来改造自身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创新。如创意旅游、创意农业就是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相关资源,融合文化创意创新相关产品和服务,锻造产业链,构建完善的价值实现系统,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创新。
发展创意产业促进体制创新
创意产业的发展大体上有两个方向,即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前者是把文化创意变成商品,后者是在传统产业中融入文化,使之增值,或者说把商品做成文化。文化产业化是以文化为资本,运用市场化手段或工业化手段,对文化产品进行生产、加工、流通、分配、消费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传统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和商业包装,获得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创意产业,努力建设一个健康的文化市场秩序,妥善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体制性难题,并通过文化产业化运作,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变成一种竞争力,变成一种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各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都制定了各自的方针。上海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之路;北京提倡“民营国营同台竞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广州的路子是“坚持市场导向,凸显产业属性”;深圳的路子是“文化资源和企业资本结合,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互动”。创意产业催
生了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推动了对各种文化资源的吸收创新,推进了文化的创造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发展。
发展创意产业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
公选专家认为,现代创意产业的发展已超越单一的经济发展层面,正逐渐进入到通过释放人的创造力而更好地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有关创意产业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研究表明,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地方在于鼓励普通大众实现创造性参与”。创意产业与一般物质性有形产业在发展模式和路径上存在着差异,其价值的创造依赖于创意阶层的崛起,其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消费者的认同,这两者都与人这个具有社会属性的群体密切相关,因此创意产业的发展和人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
努力开创**乡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2008年4月29日)**乡党委书记 ***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宣传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乡坚持服务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为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打开各项工作的“总阀门” 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总阀门”,思想工作做好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宣传为手段,外树形象,内聚人心,把全乡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经济发展的大局上来。宣传思想工作从大的方面讲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小的方面讲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乡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与精神文明工作、文化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宣传思想工作贯穿到全乡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全局的关键作用。
二、广泛宣传,真抓实干,文明生态村创建取得扎实成效 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以来全乡共筹资100多万元,实施了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工程,解决了人居环境问题。一是广泛宣传形成聚合力。先后召开乡村干部大会,各创建村召开村班子会、群众代表会、村民大会,层层进行了动员,多层次、多渠道加大 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把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化做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抓好古坛、唐旺、合立村村民中心建设的同时,重点抓了西
五、北新兴两村的创建工作,形成了以面促点,点面互动的良好创建局面。二是齐抓共管搞创建。乡领导小组和乡创建办专门负责各村创建工作的服务和协调,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将创建目标细化、量化、实化,实行乡村干部捆绑责任制。村村成立了卫生小分队,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街道,群众包门前的“三包责任制”,定期检查评比,形成了全民性日常性管护机制。三是因村制宜抓硬件。树立以农民群众为创建主体,村集体、群众出资出劳为主的多元筹资办法,解决了创建工作中的资金问题。
三、围绕中心,质量并重,加强内外宣传树立**新形象 乡党委成立新闻外宣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职通讯员,实行了外宣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我们提出 “经济强乡,文化大乡”的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五个结合。即把外宣工作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相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积极推介我乡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为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去年以来,我们共在各级媒体刊播稿件52篇,在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播发稿件11篇,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引导,搭建平台,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乡农村文化活动空前活跃起来,目前,全乡有农民业余剧团4个,业余歌舞团3个,农民书法社2 个,诗社1个,梅花拳协会1个,年画培训基地1个,绘画专业户50多户,以村为单位的农村秧歌锣鼓队25支,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业余爱好者和群众达万余人。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是切实把农村文化建设摆上了重要日程。去年10月召开了文化工作会议,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成立了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农村文化活动管理办法。二是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一方面,把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确保资金投入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另一方面,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股份制”文化团体。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我乡各企业、村委会和文化爱好者个人,先后为农民文化团体和文化设施建设投资达到了80多万元。三是建立保证文化活动正常开展的运行机制。出台了“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激励政策:乡财政每年拿出3万元作为奖励基金,设立文化活动组织奖、团体表演奖、优秀节目奖、优秀演员奖和创作奖,对团体和个人给予物质和荣誉奖励。积极转变组织管理模式,把文化管理的职责和权力全部交给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以村为单位,以义务演出为主要形式,让农民群众自己当管家、唱主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是我县“树立新形象,建设新****加速推进年,也是宣传思想战线的“文化建设年”,我们**乡将以这次大会为东风,借鉴其他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继续发挥成绩,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典型宣传,创新策略
一、前言
典型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长时间来受到党的重视。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接收方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这样的情况为典型宣传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但同时也为典型宣传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而为了满足全媒体时代下社会对典型宣传的需求, 就必须要积极开展典型宣传的创新, 从而适应全媒体时代对典型宣传的要求。
二、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中的“全”不仅包括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电影、出版和卫星通信等在内的各种传播工具, 涵盖视觉、听觉、触觉和形象等人们接收资讯时的各种感官, 而且会针对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使用最合适的媒体形式, 为受众提供超细致的服务, 让全面覆盖受众和最佳的传播效果得以实现。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 学界并没有对全媒体的概念正式定义, 其是由传媒界的应用衍生而来的。媒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变化, 媒体内容、渠道和功能层面的融合, 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涵盖意义更广的词语, 所以全媒体的概念在近年来随着传播形式的不断创新而取得很大的发展, 并且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开始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三、典型宣传
由于典型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其具有与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任务相一致的表率作用, 所以典型能够让人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在社会上起到示范效应。通过对典型形象的塑造, 能够让人们有学习的榜样, 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通过对自我的改造来提升自身的形象,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典型宣传工作是我党弘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重要方法, 能够对社会正常运行的各项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 通过典型宣传能够有效地弘扬社会正能量, 并且比一般的说教更加有直观的效果, 也能更好地起到号召群众, 促进我国社会正常发展的作用。
四、全媒体时代典型宣传的创新
(一) 利用全媒体传播扩大典型宣传的影响力
全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产物, 不会再受到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限制, 能够突破各种传统媒体的局限, 有效地结合传统媒体与多媒体的特点, 让信息传播能全面覆盖整个传播领域, 从而形成多形态的传播体系。在典型宣传中引入全媒体传播的模式, 能够让典型宣传打破传统的单一传播模式, 从而转变为多媒体的运作, 通过各种媒体的综合联动实现传播效果的叠加。
当然, 全媒体传播并不是单纯地将多媒体结合在一起, 而是要借助各种媒体不同的传播手段让典型宣传发生质变, 之后形成一种全新的传播体系。而在实现这一传播体系的过程中, 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策划。通过对各种媒体精心策划来实现媒体平台的整合, 从而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 让传播的效果得到有效加强, 并且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所以, 在利用全媒体进行典型宣传的时候, 要把媒体的融合作为基础, 通过精心的策划实现有针对性地传播, 使各种媒体的优势得以发挥。这样就能达到多媒体的合力传播, 实现典型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二) 通过打破典型形象塑造的模式化来提升宣传的可信度
在我国的典型宣传中, 长时间存在简单地按照固定模式对典型形象进行塑造的情况, 其中甚至会为了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而将典型人物“神化”, 导致典型宣传的可信度降低。 而在全媒体时代, 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 所以能够全面地了解有关典型宣传的所有内容, 受众与典型宣传主体之间的关系正逐渐趋于平衡和对称。受众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宣传主体未报道的信息, 从而实现对典型人物的客观评价。
在全媒体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传授关系正在逐渐发生转变。如果典型宣传主体仍然使用传统的模式化宣传体系, 不考虑受众接收传播信息的心理, 将导致典型宣传主体刻画的典型形象缺乏感染力和可信度。更严重的是受众在通过各种渠道对典型宣传刻画的形象有了全面了解后, 如果与宣传主体刻画的形象存在差异, 受众将会对宣传主体及其塑造的形象产生严重的怀疑。而典型宣传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让典型人物的形象得到广泛传播, 所以在全媒体时代进行典型人物塑造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固定模式, 运用更合理的方式, 通过精心的策划完成对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宣传, 实现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三) 通过互动来提升典型宣传效果
在传统的典型宣传中, 受到传者本位思想的影响, 典型宣传报道一般是按照既定的策略, 由媒体采编人员完成对典型宣传的主导, 而受众只能固定地接收来自传播者的信息。而这种灌输式的传播不能让受众全面了解典型人物形象, 所以不能达到传播者预期的宣传效果。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 并且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就让典型宣传成为一项全民皆可参与的活动, 受众将能对典型宣传的内容起到改变的作用, 而受众也不会再被动地接收来自传播者的单方面信息传递。
为了让典型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 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实现与受众的互动, 尽量解答受众对典型宣传的疑虑, 从而增强典型宣传的可信度, 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五、讨论与建议
典型宣传作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有效方式, 对我国社会的正常发展与优良传统的发扬有重要作用。而在全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典型宣传工作应该结合全媒体发展的特点, 积极创新典型宣传的方式, 实现更好的典型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贾举.全媒体时代创新高校典型宣传策略的思考[J].新闻传播, 2014 (15) :36-37.
一、正确认识新时期航道典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航道典型宣传工作是服务航道建设的有效措施,是推进航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是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航道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不断提高服务船民、服务交通、服务社会的能力提供坚强保障。
典型集体、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体现了人民的意愿、时代的要求,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雷锋、焦裕禄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先进典型的优秀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就是通过典型宣传响遍大江南北乃至全世界。同样在我们航道系统也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集体和先进个人,如“邵舶经验”、“振中精神”、“航标能手李长宝”等,他们都来自基层,他们的事迹和成功经验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得在航道系统内家喻户晓,最终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因此充分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报道基层党组织和干部职工在航道管理、养护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为加快航道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选树宣传典型要围绕中心工作
维护航产航权确保辖区航道安全畅通是我们基层航道站的中心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航道典型宣传工作也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开展。要营造舆论强势,坚持内外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以作风扎实、甘于奉献、勇挑重担、善于攻坚的先进典型激发工作热情;动员全站职工的力量献计出策,研究解决典型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围绕航道中心工作揭示典型内在的深层次、深内涵,破除各种错误观念和认识,树立起与新阶段、新目标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好宣传典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重大典型不宜过多、过密,集中宣传的典型要少而精,同时要注意优化典型结构;正确处理好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切忌为了说明典型的先进性,而脱离群众。
三、选树宣传典型要面向基层群众
在典型宣传工作中,要坚持从基层群众中来,到基层群众中去的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说,典型宣传就是一项群众性工作。要把基层的呼声、群众的意愿、社会的反响作为重要依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虚构情节拔苗助长、不脱离实际捕风捉影、不厚此薄彼折枝扶花。真正坚持了“三贴近”原则,才能切实增强典型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实践证明,先进典型离群众越近,就越有说服力感召力,越为群众所欢迎所认同。全市航道系统每年开展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在基层航道部门评选出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同时在综合管理、工程养护、航政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文秘工作、财务管理、新闻报道等岗位设置先进个人,评选出岗位标兵,便于各基层单位总结经验,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使职工在航道管理建设工作中有具体的比学赶超对象,增强了精神动力。
四、选树宣传典型要坚持客观真实
真实是典型宣传的生命。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事迹的真實,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听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人都是新时期的楷模,时代的典型。他们很多人是普普通通的一员,在灾难来临的时刻,他们身上所闪现的人性光辉,值得我们所有人永远尊敬,永远铭记! 正因为真实,这些鲜活人物的感人事迹才为大众所接受、称赞并被传诵,事迹真实了,典型的力量才是撼动人心的,所以我们说,典型来源于现实生活,真实是典型的生命;二是宣传的真实,典型怎样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怎样才能立得住、站得久、传得远,靠的是宣传工作者高超的驾驭能力和巧妙的表述手法。先进典型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他们来自群众,有血有肉、生动鲜活,更是因为他们真实可信。越是真实越感人,越是朴实越亲切。树立一个典型,就是树立一面旗帜。这面旗帜能不能树起来,鲜艳不鲜艳,耀眼不耀眼,决定于其是否真实,是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先进性。
五、选树宣传典型要区分层次类型
选树航道典型要多层次、多类型,要注重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要深入到航道管理建设中去发现、选拔、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示航道职工的整体形象,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大大提高典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包括那些领导有力,上下团结,大胆创新,在全市航道系统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中做出骄人业绩的单位和个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在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航道跨越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在文明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用模范行动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中做出表率的先进分子等等。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典型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在航道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成功经验和典型人物的宣传,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基层航道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航道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2010年苏州市航道处在各基层单位开展创建平安航道示范点活动,在2011年80%以上基层单位实现“平安航道航政管理”、“平安航道船闸管理”、“平安航道航标管理”、“平安航道工程管理”、“平安航道单位管理”、“平安航道台帐管理”、“平安航道船艇管理”等七个“平安航道示范点”建设,到2012年全部完成创建达标工作。通过培育典型、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市平安航道建设的水平和成效。在创建活动中,必须采用信息报道、文化阵地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涌现出的典型事迹要及时宣传,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从而保证创建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开展。示范点是平安航道建设中的典型亮点,必须在系统、区域内领先,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旅游项目宣传典型案例】推荐阅读:
旅游项目合作07-24
旅游项目框架协议11-09
文化旅游项目流程09-27
乡村旅游案例解析12-11
文明旅游宣传语11-09
乡村旅游项目调研调查问卷09-09
旅游项目创业计划书10-14
旅游项目建议书格式10-21
海上旅游项目策划方案09-14
旅游策划书案例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