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生产工艺流程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配电柜生产工艺流程(精选8篇)

配电柜生产工艺流程 篇1

配电箱生产工艺规程

拟制:

xxx

审核:

xxx

批准:

xxx

xxxxxxxxxxxxxxxxx

二○○九年三月一日发布

191691208.doc

配电箱生产工艺规程

版本/版次:C/O

编号:JW-01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91691208.doc

其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1253-1989《优质碳素结构钢》生产标准的有关规定。

2191691208.doc

191691208.doc

191691208.doc

止碰撞,确保使用安全。

半成品技术要求

191691208.doc

批量下料前,必须先行试剪(首件检验);只有在首检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批量下料。

191691208.doc

接时必须使用胎模,靠模等定型定位器具。

191691208.doc

料制造。

191691208.doc

间为20~22分钟。

191691208.doc

配电柜生产工艺流程 篇2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电能发、变、输、供、配中面向广大用户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全国范围内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深入进行,配电网改造和配电自动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也已经深入开展,并逐步由试点和积累经验的阶段走向实用。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实时数据采集(SCADA)、故障识别、隔离和恢复供电(F A)、报警、事故顺序记录(SOE)、历史数据统计、地理信息(GIS)等功能。根据FA功能的区分,可分为当地控制(电压型)和远方控制(电流型)2种模式。

1 配电网及自动化系统现状

(1)配电网建设落后于输、变电建设。长期以来,电网建设都是重视输、变电建设,配网建设滞后,配电网网架结构相对薄弱,配网主干线较长,线路分段点不足,配网线路联络程度不高,单辐射线路仍占相当比例,满足N-1校验的线路比例较低,配电设备水平较差。近年来,在“注重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侧重发展配电网”原则指导下,配电网建设力度加大,设备水平得到提高,网架结构逐步完善,自动化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2)配电网智能化技术普及率和实用化水平偏低。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覆盖率较低,日本目前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已达到70%以上,而我国还不到1 0%。我国现有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实用化水平也很低,由于技术不成熟、网架结构调整频繁、运行维护力量不足等原因,大部分配电网自动化装置处于闲置状态。

(3)配电网相关技术和管理制度欠缺,亟待完善。我国缺乏规范统一的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管理制度标准。

2 济宁配电网及自动化系统现状

2.1 济宁配电网现状

济宁城区共有10kV公用线路72条,主要采用多分段多联络的复杂接线方式,其中架空线路4 6条,电缆线路2 6条,电缆线路通过环网柜、分支箱与架空线路相互联络,形成了一个“井”字形配电网,线路运行方式较为复杂,个别偏远地区线路采用单幅射树干式接线方式。线路平均分段数为3.2段/条,分段数较为合理,8 0%以上线路符合N-1准则,线路环网联络情况较好。

济宁城区配电线路主要有多分段多联络接线、手拉手联络接线和单环网等接线方式。

2.2 济宁配电自动化系统现状

济宁城区配电自动化系统于1999年开始建设,并通过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实用化验收。该系统覆盖济宁城区8座110kV变电站出线的64条10kV配电线路,共计120台线路分段及联络开关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率达到城区配电线路的90%。负荷开关使用的是VSP5真空开关,并配有通信电缆或光通信接口,主站系统采用的是TOSCAN系统,在实现F A电压型功能的基础上,完善了电流型配电自动化功能,可实现当地控制与远方控制相结合的线路故障区段自动隔离、非故障段的恢复供电,以及SCADA、GIS、在线仿真、历史及实时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

3 济宁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3.1 联络线路故障切除及非故障段恢复供电功能

图1是一条环网线路的基本结构,CB1、CB2分别为变电站1和变电站2的出线断路器,线路上分别安装了分段开关B、C、D、E、F、G,其中除环网点开关E为常开开关外,其余在正常工作时为常闭。这些开关的控制器具有延时设置键,根据线路的状况,分别将B、C、D、E、F、G的控制器延时都设为7 s,表示当各级开关在感受到一端来电时,通过上述的延时时间完成关合,而环网点开关E的则由主站系统判断进行关合。

当线路c区段发生短路故障时,整条线路的工作过程:

(1)在正常状态下,CB1、CB2和除开关E以外的所有开关均关合(见图1a)。

(2)假设当故障发生在c段,因短路引起断路器CB1跳闸,开关B、C、D因失压而同时断开(见图1 b)。

(3)断路器C B 1经过延时后重合闸,开关顺序延时关合至B和C(见图1c)。

(4)当合至开关C时,因再次关合短路点引起线路再次跳闸。这时,C和D因感受到其区间故障而锁扣(见图1d)。

(5)C B 1通过再次重合闸,顺序延时将正常区间恢复供电(见图1e)。

(6)由主站系统判断c段已闭锁,下令环网点开关E关合,将非故障段d段转移至CB2供电(见图1f)。

至此,故障自动隔离与非故障段恢复供电过程完成。自该系统运行至今,济宁城区共计处理过6 0余次线路相间短路一次重合不成故障。

3.2 远程控制负荷转移功能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并进一步兑现优质服务承诺,济宁供电公司努力提高城区配电线路及开关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全部联络线路不停电转供负荷。通过对联络线路参数、变电站出线开关容量、线路负荷等数据进行统计,对联络线路合环条件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合环潮流计算,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遥控功能,实现了远程遥控不停电转供负荷。截至2008年底,城区所有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10kV联络线路均可实现远程遥控不停电转负荷。

远程遥控不停电转移负荷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线路A的I I段转移到线路B供电,传统转供负荷方式(需I I段停电):人工拉开线路A的分段开关2;人工合上线路A和B的联络开关。在不停电情况下远程遥控合环方式:遥控合上联络开关;遥控拉开线路A的分段开关2。

在不停电情况下遥控进行负荷转移,不仅避免了停电,而且减少了现场操作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可以在瞬间完成操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2 0 0 9年夏季为例,济宁电网日用电量突破了历史最高点,城区配电网的负荷也大幅增加,5 0%左右的配电线路负荷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负荷增长平均在20%左右。如果按照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将会给配网的安全运行及人员工作强度带来很大考验,而在实现配电自动化遥控功能情况下,利用系统对线路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重新编制配网运行方式,自动生成负荷转供及分配方案,并利用远程遥控对城区较重负荷线路进行不停电负荷转供,快速有效地实现了负荷重新分配,大大降低了负荷压力给配电线路及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仅在负荷高峰期,就对2 0余条负荷过重或负荷不均线路进行了3 0多次的转供操作。

如表1所示,部分线路负荷转移调整后,线路负荷分配更加合理。

经过实际运行证明,不停电转供负荷,解决了配网运行中存在的许多瓶颈,通过调整运行方式,使得配电网运行更加合理,负荷分配更加平均,既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停电时间,同时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现场操作工作压力,而且对降低配电线路损耗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3 接地故障判断功能

值班人员通过对线路分段开关由后段向前段的遥控试拉,判断线路接地故障段,从而提高接地故障的判断准确度,便于运行检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消除故障。例如,1 0 k V国光线接地,配电调度值班人员通过远程遥控试拉国光D46分段开关,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即确定了接地点,为事故抢修节省了大量巡视及判断时间,如图3所示。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应用

配电自动化系统SCADA功能可以实现每5min采集一次线路开关及变电站出线开关的实时电流、电压数据,并形成历史数据进行保存。通过对配电线路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全面掌握2年以内线路和开关的负荷及运行情况,并可根据各种条件组合生成负荷报表及曲线图,为配网分析、负荷预测、运行方式的调整以及配电网建设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

3.5 优化配网结构

我们可以根据配电自动化数据分析功能,发现配电网瓶颈,合理规划配网结构优化方案,通过增加线路分段开关、调整联络开关等方式使线路负荷分配更加合理、线路结构更加优化。如图4所示,10kV太东线为城区负荷比较重的线路之一,与之联络的1 0 k V果园线负荷则相对较轻,但这2条线路的联络方式不合理,太东线负荷无法转供到果园线,联络开关不能发挥转供作用。通过对2条线路的负荷及参数分析,制定了改造方案,通过增加线路分段开关,改变联络点的方式,将太东线30%的负荷转移到果园线运行,使得2条线路负荷基本处于平均状态,缓解了较重负荷线路太东线的负荷压力。

3.6 信息共享应用

利用Web实时数据浏览功能,运行工作人员可通过内部网络访问配电自动化Web系统,随时掌握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线路分段负荷及运行异常,并通过报警、打印等方式提醒运行管理和抢修人员进行快速反应。运行抢修人员通过和配电调度值班人员相互配合迅速对故障性质进行判断,并利用G I S地理信息系统指明故障地点,对配电故障快速进行处理,对于非故障线路区段则利用主站系统快速进行恢复送电,缩小了停电区域,减少了停电时间。

4 效益分析

(1)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在线监视设备运行状态,通过对配电系统进行分析,提高系统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在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配电自动化的故障切除功能,迅速将故障进行定位、隔离,提高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减少了因电网故障造成的损失。

(2)提高了配网运行的经济性,降低了运行维护费用。应用实时监测系统,用优化的方法给出配电网中设备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使配电设备经常运行在经济负荷曲线附近,从而减少了网损。通过更加合理的分配负荷,充分发挥了整个配电网的设备能力,在不增加设备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了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减少了运行维护费用,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利用配电自动化的遥控功能降低了线路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

(3)提高了配网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系统分析,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减少电网事故,促进了配电网安全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了配网管理水平。

(4)提高了社会效益。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使用户需求和电网的供电能力相一致,对故障迅速诊断、定位、隔离,并对非故障区间快速恢复供电,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用户用电的需求,维护了电力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5 总结

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水平,可以实现:优化配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快速查找、排除电力故障,尽快恢复供电,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合理分配电力负荷,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压水平;大大缩短停电时间,减少人工操作次数;实时记录配电网运行状态,为配电生产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摘要:讨论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以达到优化配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配网线损以及快速隔离故障并恢复供电的目的。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生产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堂,赵祖康,等.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王士政.电网调度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浅谈城市配电网规划流程及方法 篇3

【摘 要】城市电网规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占有大量有关城网发展的历史数据,还需对现状网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也要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文以笔者多年从事电网规划工作的实践为基础,对城市配电网规划的流程及方法、思路,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现状电网分析;配电网络规划方法;高中压配电网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39-01

1 引言

城市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同时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电网规划既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进行城网规划是实现未来城市电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先决条件,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反,城网规划的失误则会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2 配电网规划流程及方法

配电网络规划的编制,应从调查分析现有电网入手,解决配电网的簿弱环节,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做到近期与远期相衔接,新建和改造相结合以及实现电网接线规范化和设施标准化;在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的保证电能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电网发展、技术领先、装备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目标。

2.1 原始数据资料的收集、调查及整理

配电网规划工作需要以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依据,这些数据包括规划区负荷发展的相关历史数据、未来规划区发展的详细用地规划及规划区发展规划材料以及电力网络系统的相关信息等。

负荷数据中对规划区现状用户用地及用电情况的详细数据调查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规划区规划相关数据主要包括:规划区市政规划的详细说明书及电子版配套图纸、规划区的详细电子地图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校核,包括同一数据校核、关联数据校核、数据合理性校核,从而保证规划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2.2 现状电网分析

现状电网分析是对现有电网大量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必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电压水平分析、线路过负荷情况分析、短路容量校验及N-1校验等,总结出电网的建设情况和运行情况,找到现状配电网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以便未来的规划工作能够有的放矢。现状分析主要明确以下问题:

(1)供电能力(包括外部来电和当地电源)能否满足现有负荷的需要,能否适应负荷的增长;

(2)现有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主要考虑N-1 准则的供电可靠性,故障条件下转供负荷的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要求;

(3)现有电网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水平及主要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现有电网各电压等级电网的电能损失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5)现有电网的网络结构和供电设备是否需要更新和改造。

2.3 现状电网综合评价

配电网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彻底摸清电网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电网规划改造提供基础依据,这就要求以科学的系统分析理论为基础,按照全面、合理、严密的评价步骤,给出客观的量化分析结果。为达到这一目的,评价过程至少应包括数据收集及校验、评价体系建立、评价结果、问题分析四部分。

2.4 规划技术原则确定

参考相关的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导则详细制定规划区电网规划技原则,确定规划区电网建设目标、电网结构的原则、供电设施标准及技术原则,例如:电网供电安全准则,高、中压网络接线模式,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及台数,站内主接线,导线的种类(电缆、裸导线或绝缘线),线路型号,配变型号,10kV的接地方式等。

城市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适应性、差异性。

2.5 总负荷及负荷分布预测

城网规划应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之上,而电力负荷预测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负荷预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城网规划的质量。

2.6 配电网络规划

2.6.1 配电网规划内容

配电网络规划包括高压配电网规划和中压配电网规划,通过科学的潮流计算、N-1 校核、短路电流计算等校核,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规划区的高、中压配网目标网架。

(1)高压配电网规划

高压配电网络规划是在负荷预测、电源规划基本完成,未来若干年内规划区负荷需求和配网电源(相应的变配电所的站址及容量)为已知的情况下确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需要建设什么电压等级及多少回数的供电线路,才能保证供电区域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即满足负荷需求和安全约束),同时使所需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小。

(2)中压配电网规划

中压配电网的规划问题是在高压配电变电站站址、容量及供电范围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各高压变电站出10kV线路的数量、线路规格、具体走径、接线模式(站间联络及站内联络方式)、10kV开闭所的设置等,以满足负荷的需求。

2.6.2 配电网规划方法

(1)高压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

目前,高压配电网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启发式方法进行规划,具体规划方法如下:

1)根据规划区可能的线路走廊、电源位置、220kV变电站的位置以及110kV、66kV、35kV变电站主变的台数和容量,研究高压配电网典型的接线模式。

2)根据典型的接线模式提出高压配电网的网架方案,确定规划具体的线路走廊,并利用各种计算工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若有不同的变电站布点及规划方案时,可以提出不同的高压配电网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最终确定优化的高压配电网方案。

(2)中压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

目前,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的提出,仍然依赖具有丰富规划经验的具体规划人员,网络规划一般分为近期(2~3年或5年)、中期(5~10年)及远景三个阶段进行,远景主要构建目标网架,近期主要解决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中期则要考虑近期电网向目标网架的过渡。

中压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如下:

1)根据远景负荷分布预测结果和变电站规划方案,依据规划目标和技术原则,按照理想的供电模式和网架结构规划出远景的目标网架。

远景配电网架规划着眼于未来,侧重于整体,是城市配电网络网架结构的发展方向,主要关注10kV主干网架,较少考虑现状的细节情况。规划过程中要根据110kV变电站的供电范围计算结果,将中压配电网按供电范围分区,对10kV配电网络按分区进行规划。根据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要求和采用的主要接线模式,考虑不同110kV变电站之间10kV联络线的设置,以及同站不同母线的联络情况。

2)以远景年网架为目标,以现状网络为基础,根据中间年负荷预测的结果进行中间年的网络规划,重点解决现状网络存在的问题,尽量考虑中间年网络到远景年目标网架的过渡问题。并以近期规划年规划方案为基础,安排出改造和建设的工程项目,逐步克服现状网络的问题。

近期配电网络规划过程中,应尽量同时考虑远景年变电站的分布位置、配电网架规划方案,做到远、近期方案的统一。同时,针对现状配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线路供电半径过长、迂回供电、供电范围不清晰以及网架结构薄弱等方面问题重点提出解决方案。

3 小结

配电箱生产供货要求 篇4

1、配电箱外壳美观,内部布置要合理,接线正确美观同时符合国家和海南地区规范和要求,进、出线留出足够的接线位置;落地柜应配有槽钢基础,槽钢基础应有与电柜相符的螺栓孔、接地螺栓;箱、柜门锁必须统一型号,所有门锁采用同一把钥匙即可打开,配电箱柜内部元器件的配置须符合设计说明要求。

2、配电箱外壳无要求不需要开孔,根据现场技术人员交底后再开孔。

3、配电箱色标根据甲方提供,本工程箱体不允许有色差,所有的元器件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变更图纸的要求。

4、供应商应预留消防强切装置端口和物管BA控制端口,具体由智能化及消防在总体施工时予以交底或根据以往经验留出适当空间。

5、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调试。

6、供货周期,配电柜经确认后15天内供货到现场,变更急用的7天内负责到现场解决完成,厂家无任何理由拖延,否则后果由厂家负全责。

7、供货应随货物有在有效期内的全套资料,(包括:企业备案、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生产许可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C认证,检测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资料,无特别说明的资料有效期认可为一年)。

8、每只配电箱、柜二次线路图纸必须有两套,一套交总包备案,一套塑封后粘贴在配电箱、柜门内侧,每个回路及总开关必须有和系统相符的回路标签塑封好粘贴在开关明显处,观察窗口必须看到元器件明显动作情况。

9、配电箱、柜内开关元器件采用品牌;浪涌保护器采用系列,如由于供应商所供产品不能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验收,一切责任由供应商负责。

9、保修期为竣工交付后两年与甲方同步。

10、厂家负责卸货到指定地点。

供应商:

白金湾项目部

配电队班长安全生产责任书 篇5

2011安全生产

二○一一年七月

我作为配电队班班长,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生产中的人身、设备和配网安全,我对管理范围内的工作实现以下安全目标负责任:

● 配电班安全目标

1、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不发生一般设备责任事故;

3、不发生一般交通事故;

4、不发生一般误操作事故;

5、不发生一般火灾事故;

6、不发生生产场所本班组责任的外单位人员伤害事故;

● 目标分解

1、全年连续实现三个百日安全无事故记录;

2、不发生人身触电、高空坠落轻伤事故;

3、检修、施工现场杜绝不办票、不交底、不监护、不停电、不

验电、不挂接地线就开工作业的现象。

4、班组人员《安规》应试考试率、合格率达100%;

5、“两票”合格率100%;

6、安全考核指标符合公司要求。

● 实施安全目标措施

1、配电班班长是作业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班人员安

全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指令、规定、模范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

产责任制,不断增强班组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

4、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劳动法规,现场工作

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并负责组织现场班前、班后会,推行标准化

作业和施工现场“红马甲”制度,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5、负责对本班人员进行开工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未经劳

动保护教育、不懂安全工作规程的人员不准上岗;负责对中心使用的临时工进行安全教育,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划分作业范围,指定专人监护。

6、认真开展“四不伤害”及反习惯性违章活动。

7、认真开展落实“三防”、杜绝“六不”工作,展开对施工过

程中各种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

8、对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对本班发生的事

故、障碍、异常等不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吸取教训。同时要及时向上级汇报。

9、认真执行监护职责。

10、认真填写各种施工记录,确保闭环管理。

11、严格遵守省公司“五项禁令”。

● 奖惩

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事故调查与统计规定》、《安徽省农

电安全工作奖惩办法》、《安徽省电力公司农电生产事故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和《潜山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办法》等有关考核办法执行。

● 附则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后生效,执行期自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

12月31日。

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配电队队长:配电班长:

箱包生产工艺流程 篇6

为强化生产过程管理,规范影响生产进度和过程质量各个因素的控制,使生产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意向锁定后,从订单评审签订开始到成品入库/交付为止整个生产过程控制。3 职责

a)业务部:订单产品报价成本分析,提供材料(定额)清单,样品制作和确认,签发生产通知单,协调产品发货,销售款项催收结算。b)生产部:参与订单评审,审核业务部提交的生产通知单、材料定额,审定工序(工步)流程和工时定额,下达采购指令、生产指令,协调督导采购、车间、设备、检验包装和仓库落实职能工作,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c)采购科:根据材料定额和生产部下达的采购指令组织原辅材料的采购,保证质量,按期入库,确保生产用料。d)品管科:根据程序执行进料检验、成品检验和出货检验,确保出货产品的品质。

e)车间:执行生产部下达的周生产进度计划,分解工序,调配生产要素(人员、材料、机台等),组织均衡生产,督导落实制作工艺流程,按期完成生产任务。

f)仓管组:物料的进库、保管和发放及资材帐务、票证管理。g)其他:办公室、财务部按照职能开展工作。4 业务洽谈和销售合同

4.1 业务部销售人员应通过原有的市场网络和电脑网络,多渠道搜集客户需求信息,主动联系,扩大业务触角,争取更多的目标客户。4.2 客户联络应建立完整记录,对总经理室锁定的目标客户,应保持跟踪联络,及时通报洽 谈的进展情况,必要时,应提报总经理室介入洽谈,形成合同意向。

4.3 业务部与客户洽谈合同,应对合同要素(如款式、单价、交货期限、付款办法及质量要等进行认真评审,财务部、生产部应配合成本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4.4 销售合同应按规定格式拟制,报经总经理室签发。

4.5 合同意向达成(或签订合同)后,业务部应向技术科下达样品制作,并交付客户确认。确认的主要内容包括包袋的结构样式,布料质地和颜色,装饰件及辅料,外观视觉效果及验收标准。

4.6 样品经客户确认后,业务部应提报总经理室组织合同执行评审,明确采购周期、生产周期和检验包装周期、确定计划交货期,并提供材料(定额)清单。生产计划和生产准备协调工作

5.1 销售合同经执行评审后,各部门应按规定期限落实生产准备工作,为车间生产创造良好条件业务部提供材料采购清单及耗用定额,经生产厂长审核,报总经理室审定,交采购科组采购。

5.2 采购科接到审定的材料采购清单后,应分解选择合格(定点)供应商,洽谈(“货比三家,选优择省”)有关采购合同要素(包括材料品种、规格型号、质量要求、单价、交货时间、付款办法等),拟定采购合同,报总经理室批准执行,在计划时间内采购到库。

5.3 业务部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指导生产的样品,交付车间生产控制参照。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业务部技术科应对提供作业指导文件(或工作联络单)予以明确。

5.4 车间主管应对拟批量投产的产品进行工步分解和工序划分,编制生产工序流程,拟定计件工资工序(工步)单价,报生产部审核。5.5 生产部在审核计件工资单价时,应控制工序之间的平衡,计件工资总额超过业务部核定的工资成本时,应及时反馈业务部,必要时,应提报总经理室审定。

5.6 车间作业人员原则实行计件工资,必要时,经厂部核定,部分勤杂辅助人员可实行计时工资,但应严格控制编制。5.7 生产部根据定单合同和车间的实际产能,编制周生产计划,经周例会审定,下达各部门、车间执行。

5.8 因市场客户需要临时紧急插单需要调整生产计划,业务部应提报总经理室组织评审,并对订单的生产顺序提出相应调整方案。5.9 临时插单一般会影响车间正常生产计划,给车间管理带来一些困难。但车间管理人员要以公司全局出发,无条件的配合销售业务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条件执行厂部的计划调整指令,以满足市场客户的需要。

5.10在订单大于产能时,业务部生产应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争取在交货周期取的客户的支持和谅解,为生产车间创造必要的环境。5.11各车间根据周生产计划调配人员、材料和机台设备,仓库、机修等保障人员密切配合,保障按期投产。

5.12每天上班,车间管理人员提前10-15分钟上班,下达每个工序人员的“派工单”和加工材料、产成品。、每天下班前,车间管理人员应根据生产计划产量指标、工序均衡的需要,合理调配作业人员,确定次日每个工序人员的定额产量,填制“派工单”。6 生产过程控制

6.1新订单投料后,车间应对每道工序进行首件确认,确认的内容包括材料质地颜色、样式结构、加工质量和外观效果(参照业务部提供的样品)。

6.2 首件确认由车间主任或组长或半道检牵头组织,本工序作业人员参加,首件确认必须要 有记录。

6.3 首件确认发现重大不合格(如材料不良、色差超标、裁减尺寸超差、线的配色不符要求、款式不符及外观重大不良等),应及时纠正合格,方可批量投料生产。6.4 车间管理人员应按规定程序手续,协调材料申领、材料发放、成品移转的交接点验,保障生产物流顺畅贯通。6.5 车间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做好巡检,控制过程质量,纠正违章作业和不合格,关键工序应做好转序检验。

6.6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材料不良率或制作不良报废超过规定指标,应及时报告报告厂部组织相关人员评审,提出解决办法。

6.7 车间应把成品送至包检车间,由品管部组织检验。成品全检必须对送检成品进行逐个、逐项检验。发现不合格,应标识不合格项目和部位,予以剔除隔离,返回车间责任工序进行返工,并经再次检验合格。成品必须经全检合格方可包装发货。

6.8 车间管理人员应强化督导隶属人员遵守劳动纪律,做好本岗位的整理整顿,不窜岗、不闲聊、不喧哗、不擅自离岗,自觉维护生产秩序和环境。作业人员下班,应整理本岗位的卫生,随手关灯、关电扇,切断机台电源。

6.9 车间各工序作业人员应完成“派工单”下达的定额产量和进度,每日下班时,把经车间管理人员签证的“派工单”投进工单箱,作为工资核算的依据。

6.10车间应按厂部下达的日生产指标,未经厂长同意,车间主任不得在未完成日生产指标擅自宣布停产下班。

6.11厂部人员应深入车间,检查生产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时协调处理生产现场的出现的缺料、产成品转序堵塞、重大质量不合格及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等问题,控制总体生产节奏,提高效率,按时交货,减低损耗。7 物流管理 7.1 物料采购依据

7.1.1 业务部业务员应根据客户提供或确认的样品,对材料厂进行分解,编制材料预算表。7.1.2 材料预算表中的布料应提供下料的计算尺寸,供核对。

7.1.3材料预算表对应的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型号应用意规范(具有唯一识别性),必要时。应提供材料样品。7.1.4材料预算表应经专业审核人(暂定厂长)审核,作为采购依据。7.1.5材料预算表经审核,由业务主管填制单价后,报总经理室备案。

7.1.6生产需要零星物料采购由生产部或车间填制申购单,经厂长审核,100元/批次可直接作为采购依据,超过100元/批次应报总经理室签批。

7.2 材料采购合同

7.2.1采购科主办接到《销售合同进度计划评审》表和材料预算表后,对合格(定点)供应商搜索和市场调查,就交货期、单价等要项比较,选择相应供应商。

7.2.2 采购科主办根据材料类别,分别与供应商洽谈合同要素(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交货时间、结算方式、付款办法及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不良品的处理办法等),拟制采购合同,报总经理室批准。7.2.3 采购合同经总经理室签发后,采购主办应把采购合同和材料清单印发相应部门:

采购合同 供应商(原)财务部(原)仓库组(复)总经理室(复)采购科(原)材料清单 生产部 财务部仓管组 业务部 采购科

7.2.4 外购材料到库时,先放置在指定的“待检区”,通知品管科进行进料检验(大宗材料来不及检验,可以先办理入库手续)。并通知采购组和生产部。

7.2.5 仓管员进行入库点验,应持采购合同(或请购单)与供应商客户提供的随货“发货清单”比较核对,并对实物包装标签进行逐一点收确认(必要时,应进行计量验收)。

7.2.6 采购合同、随货单及实物“三者”相印无误,可直接开具入库单,与送货人签证确认。“三者”相印出现“不符”,若仅属数量不符,可按实填单入库。

7.2.7 属供应商发错料或重大质量缺陷,应立即通知采购员与供应商联系处理或拒收退货。

7.2.8 仓管员应认真填写“收料单”,对有关要素(如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到库时间等)应认真审核,字迹清楚,涉及数据的不得擅自涂改。入库收料单一式四份,分别送供应商、财务部(经采购主办签审)、总经理室和仓库存根。7.2.9 材料入库后,应在当日进行登帐。并标识入库单的编号。

7.2.10仓管员应保管好帐本和有关原始票证,定期缴交财务部,作为核算依据和归挡。7.3 车间生产用料出库

7.3.1生产部签发的“生产通知单”,作为仓库备料、发料的依据。

7.3.2发料时,仓管员根据车间的生产进度和“生产通知单”填写“领料单”,标明清楚订单合同编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出库时间及出库数量等要素。材料名称规格要与采购合同的(采购材料清单)对应。

7.3.3出库的材料数量累计未超过“生产通知单”的定额数量,由仓管员与车间领料员直接办理出库交接,车间领料员应在“领料单”签收。7.3.4车间领料达到“生产通知单”的定额数量后需要“补料”,由车间主任申报,仓管员填写“领料单”,并在单上标识“补料”,交车间主任(或领料员)提报厂长审批,到仓库补料。订单完成后,仓管员应汇总本订单发生的补料“领料单”提报厂长处理。7.3.5“领料库”一式三份,仓库(存根)、车间和财务各一份。7.3.6车间领料出库,仓管员必须在当日登帐。7.4 车间成品移转检验

7.4.1生产车间应完成生产部下达的日定额成品产量计划,按批次(一般装满一车为一批次)及时移转检包车间。

7.4.2生产车间成品由领料员负责移转,与检包车间指定人员点数交接。成品移转登记表生产车间与检包车间各持一份,相互印证。7.4.3检包车间对车间送检的成品进行全(逐一逐项)检,剔除不良品,标识不合格项的位置,作为车间返工的依据,并进行不合格品总数统计及返工工序统计。返工不合格品一般应在该批次检验完毕,接车间新的批次时与车间领料员交接。

7.4.4返工不合格品的交接,品管科应建立“车间返工不合格品交接记录”,标明不合格品的数量、返工工序名称和数量等要素,双方签证确认,作为车间质量指标考核的依据。车间对品管判定返工的标准有异议,依照检验标准商定,商定不一致,车间应先执行品管科意见,但可持样品提报生产部厂长申诉裁决,必要时,请业务部配合判定。7.4.5合格成品的数量一定要满足订单的数量。7.4.6成品必须经全检合格,方可包装装箱。7.5 外协加工材料出库

7.5.1生产部下达的“外协加工协议”和“外协生产通知单”是仓库备料、发料的依据。

7.5.2向外协厂发料时,仓管员根据“外协生产通知单”填写“出库单”,标明清楚外协加工协议编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出库时间及出库数量等要素。材料名称规格要与采购合同的(采购材料清单)对应。

7.5.3出库的材料数量累计未超过“外协生产通知单”的定额数量,由仓管员与外协厂的领料员直接办理出库交接签收,必要时,由送货人代办与外协厂接料人签收。

7.5.4外协厂领料达到“生产通知单”的定额数量后需要“补料”,由外协厂主管向厂长申报,由厂长通知仓管员发料。仓管员填写“出库单”,并在单上标识“补料”,提报厂长审批后,与外协厂领料人或送料人办理交接签收。订单完成后,仓管员应汇总本订单发生的补料“领料单”提报财务部处理。

7.5.5从仓库出库给外协厂的材料,若属材料本身质量不合格被筛选退回的,经品管组确认签证,予以退库(办理不良品退库手续),并予以“换料”出库。换料出库给外协单位的“出库单”由仓管员填单,经厂长审批,并标注“换料”。

7.5.6“出库库”一式四份,仓库(存根)、外协厂、财务和门卫各一份,门卫保安应在下午六点前把收缴的“出库单”交厂长备案。7.5.7外协发料出库,仓管员必须在当日登帐。7.6 外协加工成品或部品入库

7.6.1外协加工成品直接由品管组接收。对客户分批交付的,由品管组填制“收返成品单”记录交接,订单完成后,进行汇总填制“收料单”进行结算。“收料单”一式三份,外协单位一份,财务部一份,品管组存根一份。

7.6.2外协加工部品(如丝印、商标、半成品等)由材料仓库接收,由仓管员填制“收返部品单”(附件)记录交接,订单完成后,进行汇总填制“收料单”进行结算。“收料单”一式三份,外协单位一份,财务部一份,仓管组存根一份。7.7 材料不良品退库和退货

7.7.1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筛选剔除的不良品(包括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及时分类,填制“不良品退库单”,经品管检验确认,属材料厂本身质量不合格的,予以退回仓库;属作业不良需报废的材料、半成品,经厂长签证,予以送达品检车间处理。

7.7.2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率或裁减工段不良率明显上升,应立即报告厂长,由厂长组织评审,及时向供应商反馈,追补入库,保证订单按期执行需要。

7.7.3应退回供应商的不合格材料主要有:一是进料检验判定不合格(且不能让步允收)的材料;二是车间生产(包括发给外协加工)过程中因本身质量缺陷被筛选退库的不合格材料。

7.7.4向供应商退货,由仓库填报退货清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进料入库的时间或批次,数量及不合格原因),经品管检验员签证,送采购组,由采购组通知供应商。

7.7.5不合格材料退货,仓管员应开具退货“出库单”,办理交接手续,退货“出库单”一式四份,分别送供应商、财务部(经采购主办签审)、总经理室和仓库存根。7.8 成品的出库

7.8.1成品发货由检包车间与业务部协调处理。

7.8.2成品按订单(或生产通知单)完成后,由检包车间通知业务部,业务部填制发货清单,经总经理室签发,通知检包车间发货。7.8.3 检包车间按发货清单内容填制“出库单”,组织点验装运。

7.8.4 短途汽车运输由包检车间负责联系,长途运输及出口装运由业务部联系落实。7.9 样品的管理

样品(包括客户提供的样品和自行开发的样品)管理由业务部登记管理(具体办法由业务部拟定)8.0 设备(工器具)的管理 8.1 设备(工器具)配置的依据: 8.1.1 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指标,需添置; 8.1.2 开发新产品需要添置; 8.1.3 超过使用期限报废,需更换; 8.1.4 工器具磨损/毁坏/遗失需补充; 8.1.5 其他情况需

8.2 生产设备(工器具)的申购

8.2.1 机台类设备由生产部门编制配置计划,报总经理审订,由总经理室安排购买。

8.2.2 车间生产需要的工器具由车间主任填写申购单(设备维修使用的零配件由设备组主管填写申购单),经生产厂长审核,按审批权限审批(100元以下由厂长审批,500元以下由副总经理审批,500元以上由总经理审批)。

8.2.3 业务部样品开发组需要的设备和工器具由开发组长填写申购单,经业务经理审核,按审批权限(200元以下由副总经理审批,200元以上报总经理审批)。

8.2.4 设备采购到厂后,属机台内的,由设备组负责试机验收(填制试机报告),生产部设备台帐登记;属工器具类的由仓库通知申购人,会同验收入库,登录仓库工器具分类帐。8.3 设备的保管

8.3.1 机台设备由所在车间班组负责保管。

8.3.2 车间班组使用的工器具由车间(主任)班组(组长)负责领用。属公共使用的由车间主任或组长负责保管,分配个人领用的工器具由领用人负责保管。

8.3.3 机台设备发生损坏或故障,由使用人提报车间主任或组长,通知设备组维修,必要时,应填写维修申报单,实行限期维修。8.3.4 工器具损坏、遗失,保管者应提报原因,经车间主任签证,报厂长审批,方可补领。属保管者失职或使用者责任,应予以赔偿。8.4 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8.4.1 机台设备的操作使用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独立操作。

8.4.2 对操作比较复杂或属危险作业的机台设备,生产部应要求设备组编制安全操作规程,作为培训内容,要求操作人员应知应会。8.4.5 设备组负责机台类设备的安装、维修和保养。车间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拆修机台。8.4.6 设备的维修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带电维修,防止发生工伤事故。

8.4.7 设备组应以保障生产为目标,车间班组提报维修的设备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做到限期服务,优质服务。8.4.8 设备保养,应利用车间停产或修时间,不得占用正常生产时间。8.4.9 重要设备维护和保养,应建立记录。8.5 设备的调配

8.5.1 生产车间设备右车间主任或班组长调配。

8.5.2 生产部隶属车间的设备需跨车间调配,由生产厂长下达调配指令。

8.5.3 公司部门之间的设备调配由副总经理与部门经理协商一致,下达调配指令。9 5S管理

9.1 5S管理的内容:整理、整顿、清理、清扫、素养。9.2 生产车间应经常性开展5S管理主要内容的活动,具体有:

9.2.1 车间人员应注意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车间的环境整洁和卫生,发现物料掉落,立即拣起,保持同道畅通。9.2.2车间人员不在车间吃零时,不随意吐痰,不随意丢弃纸屑垃圾,不踩踏物料。严禁在车间、仓库吸烟。

9.2.3 作业人员每日下班前,做好本岗位的整理,包括机台擦拭、器具收管、产成品的整理、工作台及岗位周围环境的清扫,并关闭照明电源、风扇电源及机台电源。

9.2.4 车间每日应安排值日员,负责通道、备料区、产成品区的整理和清扫,保持车间整洁。

9.2.5 车间每月应安排一次大盘点、大扫除,对车间的物料进行一次盘点整理,分类处理,对车间的天棚、墙、门窗进行全面的擦拭、清扫。

9.3 仓库参照上述要求执行。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 篇7

1 系统建设理念和目标

1.1 系统硬件背景。

电力公司是管辖着城市电网和农网, 其生产运行管理同时具备有对输电网和配电网 (包含电缆) 的管理职能, 而在地域上的集中和密集分布又使其有别于独立的输电、配电管理模式, 在这里输、配电管理的耦合度大大增加。针对这一特点,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设计必须满足和适应这一情况。

从一般组织结构上来看电力公司下属变电运行及检修、农电配管理电、电力调度和杆塔电缆工区、营销计量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对象范围互不相同, 但是各个单位所维护的电网事实上是整个电网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各个单位工作对象按照不同的条件把电网分割成多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各个电网设备通过电气连接, 将不同单位所管理的设备组织成一张完整的输配电电网。

1.2 电网信息。

电网信息是指对所管辖电网在资产、网络拓朴、设备属性、实时和空间共五个纬度的全信息完整描述。仔细分析输配电生产管理业务, 可以将输配电生产管理面对的信息归纳为以下几类:1.2.1用户信息:是指供电区域内的各类用户资料信息、用电信息。1.2.2业务信息:是指各类业务活动中所保存的信息。

这些信息并非孤立存在, 而是相互关联。电网信息、用户信息都各自有其空间位置属性;用户信息与电网信息亦通过供电连接关系而关联;业务数据则由各种管理业务产生、依存于电网和用户信息。PMS系统面对上述信息模型在横纵两个方面同时满足供电企业的业务需求。

1.3 系统建设目标。

建立全公司范围内完整的生产管理, 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 为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实现系统覆盖输电及配电的变电、线路、电缆、继保、远动及通信等专业领域, 服务于整个电力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生产运行业务部门。

1.4 系统设计思路。

一体化及标准化的系统设计思路是电力公司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石。在管理层面上表现为:在公司内部各类统一的标准规范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设备运行和调度运行的数据维护体系。在技术层面上体现为:一体化的数据模型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输配电网进行全信息建模, 使图形、数据一体化, 从而彻底解决静态图纸和数据关系相割裂的局面, 同时也解决PMS系统中各应用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1.5 模型特点。

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三层体系架构, 一体化数据模型的特点:基于GIS图形平台;基于元数据技术使模型可动态调整配置;基于IEC 61968/61970国际通用标准;基于网络同步平台接入SCADA/DSCADA等实时信息。

2 系统业务流设计

输配电生产管理的业务流设计体现两方面。

2.1为了使电网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电力负荷增减变化的需求, 必须不断调整网架结构、增减电力设施, 进而产生各种电力建设工程和用户工程。这方面的业务活动可概括为电网建设的管理, 换言之就是以电网规划为源头, 经设计、计划和工程管理, 通过GIS/DB平台最终又为电网规划提供数据的业务流转。

2.2为了使电能安全、经济、可靠和优质地分配, 充分利用电网的负荷能力来供电, 并且尽可能地缩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用户停电时间, 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延长所有设备的运行周期, 保证所有设备在无缺状态下工作。这方面的业务活动可概括为调度管理、设备运行管理, 换言之就是变电、线路和电缆等专业管理和调度专业管理之间的业务流转。

PMS系统采用自主设计的工作流引擎与消息管理机制, 实现在共同数据模型下的各种不同应用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数据协同和工作流程, 可以避免错误数据的传递, 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一致性, 同时保证工作过程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减小重叠录入, 重复工作, 有效保障数据一体化、一致性, 在生产管理中做到工作进度可查, 工作时段可控, 实现管理水平上台阶。

3 系统建设内容和成效预期

3.1 系统建设内容

3.1.1地理图。地理图是表达电气设备 (电站、站外设备、地下通道等) 和用户实际地理位置的图形系统。

3.1.2变/配电站一次模拟图。变/配电站一次模拟图是指表示变配电站一次设备逻辑接线情况的图形系统。

3.1.3电系图。电系图是表示变电站外线路设备接线情况的逻辑图形系统。系统中线路的走向横平竖直, 并且设备图形位置不表示实际位置。

3.1.4设备台帐管理。能进行结合GIS图形进行台帐管理, 同时提供快捷的批量操作方式来提高台帐录入的工作效率。

3.1.5缺陷管理。包括:设备缺陷流程管理、缺陷单查询统计、报表管理等功能。提供多种缺陷登记手段。

3.1.6调度工作管理。实现从停电停役申请单自动生成调度日工作计划, 完成调度日常的许可汇报记录等工作, 具体包括:调度日计划管理、交接班管理、调度日志、工作许可记录、接地线记录、故障抢修记录等。

3.2 系统功能特点。

PMS系统与各实时信息、状态信息采集系统的连接通过一体化实时平台的实现模式, 真正将电网的静、动态信息在全局统一到一起。PMS系统与营销系统的结合, 将电网与用户连接起来, 为营配合一的作业模式奠定了数据及系统基础。

通过电网信息, 用户信息, 状态信息 (实时平台) 的紧密结合, 为TCM的实用化建设提供了真正的建设基础。

3.3 系统建设成效预期。

通过PMS系统的应用, 全面提升电力公司输配电生产管理水平, 主要表现为:为检修、更改、反措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完备的数据支持;通过与ERP系统PM模块的数据交换, 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水平;通过与CIS系统的数据交换, 实现低压用户故障的追溯和10 k V线路停电用户名单的确定;通过与SCADA、D-SCADA系统的数据交换, 实现故障范围和时间的自动记录, 同时自动进行供电可靠性的计算。

4 系统实施策略

全公司范围内规范统一的基础业务功能, 包括:设备运行管理:台帐管理、巡视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管理和生产计划编制;调度运行管理:电系图及运行方式管理、铭牌管理、停电停役管理和调度工作管理;SCADA遥信和遥测实时信息的接入;和ERP PM模块接口, 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具体的介绍了输配电系统构建的具体步骤和细节问题, 此外还对一些系统引用前景预期展开了讨论, 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简单的整理规划, 希望相关工程系统的构建可以借鉴参考此方面的经验, 增加我国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段海凤, 李建辉, 李建明.配电网络GIS系统研究[J].科技传播, 2011.

[2]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篇8

家具生产工艺在很多人看来十分简单,比如现代板式家具,三步一体的开料、封边、打孔,所用的设备也无外乎开料锯、封边机、排钻。结构要点无非是32系列拆装连接件等,其实,实际上的板式家具生产工艺要远比这些复杂得多,同样是一块板件,有些只要一两道工序就可以完成,而有些则十数道甚至数十道工序才能够完成。如抽屉底板,只要开料就可以,而如一块较复杂的地柜面板其结构是蜂窝空心,面木皮,边实木封边且有边N型,上面还要镶嵌玻璃。单一面板的加工就要二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所以说家具工艺的复杂程度同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结构、用料以及种类、数量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涉及的要素越多就越复杂。

家具生产工艺的主要构成要素:原材料、工艺文件、机器设备、操作工人以及相应的品质和生产管理系统。其中原材料准时到位是整个工艺流程的前提和基础,而工艺文件则是整个加工流程和管理活动的行动依据,工艺文件要全面细致。家具工艺文件大概有:效果图、三视图、零部件分解图、零部件加工图、五金配件清单、包装方案、安装示意图、原材料明细表、零部件加工工艺流程表、产品使用说明书。

其中零部件加工图要与零部件加工工艺流程表结合使用,并与生产线上的零部件产品同步运行效果最佳。零部件加工流程表里面的主要内容要涵盖名称、规格、数量、用料、批次、加工注意事项、特殊检验标准、工时、工序及序列号等基本内容。机器设备和操作工人则是加工保障。

家具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因其类别、款式、装饰效果的不同也有不尽相同的工艺流程,比如家具从材质上分有板式家具、实木家具、五金家具、软体家具、混合家具等;从类别上分有酒店家具、民用家具、学校家具、公共家具、儿童家具等等;从款式上分有美式家具、欧式家具、中式家具、明清家具、仿古家具等等;从结构上分有整装家具、拆装家具等。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受类别、款式、结构与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工艺流程与质量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这里,由于受版面限制,我们只从一般常见木制家具来简单谈谈家具生产工艺流程与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的基本原则。

一、备(配)料

概述:就是运用家具备料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在备料车间对家具毛料或素材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操作,用来供应生产所需。备料是家具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备料工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家具产品的质量。

工艺流程:备料包括选料、断料、开料(裁板/压板/贴皮/封边)、平刨、压刨、拼板、弯矩成型等工序。

质量要求:

1、拼板时尽量将颜色相近的材料拼在一条拼缝上,保持板面颜色基本一致。

2、备料规格不能太大,更不能缩小,长度保持在1~1.5厘米,宽厚度保持在0.5~0.8厘米左右的砂光或精切余量。

3、所有材料必须保持方正、平直,杜绝拼缝空隙出现。上胶水时必须将胶水均匀涂布在木材表面,不能过多或过少,以拼实后表面有芝麻大小胶粒溢出为宜,拼板必须保持一面平整,一头整齐,确保材料利用率。

4、锯裁后的板件必须与实际尺寸要求相符,大小头之差应小于2毫米。当板件长度L为:1000毫米

5、截面应平整、与邻边垂直,不允许有波浪、发黑、毛刺、锯痕、崩边等现象。

6、冷压后部件表面应干净、平整,不可有明显的骨架印痕,弯曲变形,划痕及多余涂胶现象。

7、板芯条要紧密,表面平整,过渡自然无胶水污染。

8、热压贴皮拼花必须保证木纹走向与要求相符,粘贴必须牢固、平滑,不允许脱胶、离层、气泡、划花、折皱、烂纸、压痕及其它杂物等现象。

9、封边要保证严密、平整、胶合牢固、无脱胶、溢胶、漏封、叠封、撕裂和跑边现象;表面无划花、刮伤、碰伤、压痕、胶痕等缺陷;接口部位平顺,不能在显眼位置。

注意事项:

1、备料过程中的选料事关重大,要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相关材料,不得随意更改任何配件之材质。材料的毛边,以及有撕裂、凹陷、压痕、虫孔、腐朽、斑点、节杷、变形等现象的尽量不予使用。

2、严格按订单要求成套生产(包括小配件)。

3、下料前必须弄清楚材料长短宽窄(规格)和它所在的位置,尽量将正规材料用在表面上。

4、裁板:①板材进锯时,应平起平落,每次开料最好不得超过两层。②冷压件布胶必须均匀,胶水必须适量、木纹方向必须一致、压力必须适当、加压时间适宜,板件胶合应牢固,不允许有脱胶现象,板件辅入时,必须与骨架相邻两边对齐,冷压后上、下板位置偏差小于1.5厘米。

5、热压贴皮拼花必须注意材料含水率、木皮薄片质量、板材质量、木皮拼缝间隙、木纹走向、热压温度、热压时间、胶水用量及施布等。

6、封边:封边包括喷防粘剂,齐边铣削,工件预热,涂胶,施压封边,封边条剪断,前后截断,上下粗修,上下精修,跟踪修,刮修,铲胶层,布轮抛光,质量检验等工艺流程。全自动封边机在上述工艺流程中都是一次成型的。①需贴合的封边部位要清洁干净,不可有任何灰尘及油污存在,压合要密合,避免产生某些部位压力不足或不平均。②经常检查装在机器上的温度测量器,有否出现温度差错。③施胶要均匀,施胶量会因材质种类不同而调整,量少会造成封边强度不够,量多则会造成有胶线,以及把机器及材质弄脏。④室温低于15℃时,要对封边面及封边材料进行局部加温,以保证粘合品质。⑤进料数度要适中(封边机进给速度一般不超过32米/分钟),避免在未加压时已冷却掉,如果有必要在低进料速度下工作,必须适当提高胶轮温度,贴合材质须先预热。

nlc202309030227

7、勤磨刀具,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同时刀具锋利是质量的保证,也是安全的保证。

8、注意安全生产,禁戴手套上机、衣服不敞开长袖衣服必须扣紧袖口、眼光不能离开工作点,更不能慌慌张张,东张西望,边工作边聊天。

9、随时清理保养机台,整理工作场所,材料按规定堆放。

二、机加工(细作)

概述:机加工就是把产品各部件从毛料加工成图纸所要求的尺寸与形状的一个加工过程。

工艺流程:机加工包括铣锣、开榫、精切、雕刻、钻孔等工序。质量要求:所有工艺完成后,必须保证规格准确无误、线条清晰整齐,光滑流畅,部件产品手感圆滑舒适,过渡自然,视觉舒坦,不可存在倒刺毛刺,崩缺撕裂、划痕、跳刀、发黑等现象,部件表面应平整干净,无杂物,无木屑存在。

注意事项:

1、各工序必须保证加工精确度,这样才能保证安装工序的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细作加工前必须弄清所加工部件的规格形状以及材质、认真核对部件模板后,方可动手加工。

3、生产模具必须与生产工件一致,其加工后形状尺寸与图纸相符,非接合曲位尺寸允许公差±1.5毫米,装配工具应该合理稳妥安全,不得敷衍塞责。

4、严格按生产订单质量数量生产,对部件之榫位孔位,角度必须保持相当准确,不可随意更改尺寸或方位。

5、必须经常检查,模具是否变形,刀具是否锋利,机械是否正常运转。

6、雕刻必须描图工整清晰,从心里了解工件图案的寓意胸有成竹方可下刀雕刻。因是仿古艺术,所以不得随意变更图案要求。

7、钻孔:①操作人员应认真查阅设计图纸,了解各项技术要求,选择好钻头,调整好钻头的深度与孔距,确定好零部件钻孔的正反面。②钻头应始终保持锋利,随时进行研磨或更换,钻孔不允许有崩茬和劈裂现象。③钻孔允许公差为±0.2毫米(极限偏差为±0.l毫米);孔距允许公差为0.2毫米(极限偏差为l毫米);孔深允许公差为±0.5毫米。④家具一般对孔眼尺寸要求十分严格。比如,各种螺母与榫销的固定孔应比螺母、榫销的公称尺寸大0.2毫米,才能得到组装时的适量配合与保证产品的装配强度和外观质量等等。

8、随时清理保养机台,整理工作现场,材料整齐挂牌堆放,数目清楚。

9、注意生产安全,不得酒后当班,不得戴手套上机操作,不得敞开衣服,长袖衣服必须扣紧袖口。

三、安(组)装

概述:家具产品一般都是由许多个部件组成的,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部件组成组件、部件或将若干个部件的组件组成产品的过程。组装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以酒店家具为例,由于其产品特点是体积大、体量重,且是整体组装,所以在组装过程中对使用工具、组装台、人员等的配备都与其它拆装家具的安排有很大的区别。

工艺流程:以柜类产品举例说明(比如衣柜、电视柜等)工艺可分为:组装横档、组装抽屉、组装门、组装框体、组装木线(无木线不用)、组装抽屉、组装门、修整。

质量要求:

1、平面嵌芯板必须绝对保持直角、平面,杜绝对角歪斜,板面不平的现象出现。所有有芯框装置的配件必须先将芯板边缘着色处理后方可组装,以免出现热胀冷缩时的白边现象。

2、接线处必须恰到好处,牢固紧密,美观自然,并保持产品垂直成件。

3、整个产品安装成型后,要保证结构牢固、规格相符、棱角分明、线条自然、表面光整。

注意事项:

1、对每一部件的组装都要进行合理安排,其基本过程是装横档、抽屉、门等,然后组装框体用上组装的横档,接着组装木线,然后把组装好的抽屉和门组装到框体上,对有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整,最后打磨光滑平顺。

2、安装嵌必须完全了解产品结构以及所需材料的配置方位。

3、首先观察各配件砂光处理是否合格,并注意整套配件加工是否正确后,方可开始。

4、对比如燕尾榫槽等必须认真保护,以免造成损缺使产品松懈不牢。

5、如遇胶水溢出,一定要在胶水未干时擦抹干净,不可用水洗。

6、安装成件后必须认真检查看是否有配件遗漏,以及其他不良情况。

7、整修包括配件砂光和成品检修。①配件砂光时必须完全了解工件的形状和所在位置。②所有配件必须先清理修补残缺非正常孔隙,破材,节孔后再砂光。③所有配件必须砂至手感光滑,目视自然,无边刺,毛刺,达到可油漆装饰的效果,方可安装。④整件检修是保证产品美观,质量优良的关键工序,检修必须认真负责,仔细清理,不可遗漏任何残缺未填砂光不良情况。⑤修补时我们只能采用与产品相应的木糠,用块点补,以及采用透明胶子灰修补,但块胶和透明胶子都不可过多用于修补点以外的板面,以免造成木纹导管的失真,影响家具质量。⑥打磨时既要使产品光滑舒适又不能过力而损坏雕花和家具应有的棱角,必须正确掌握磨光用力的程度。

四、涂装

涂装是家具生产加工中的一道装饰性工序,能够起到保护与美化产品的作用。

这是一个需要大量时间和空间的工序,品质控制也是众多工序中最难的、出问题最多的一道工艺。因此,必须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对待。

工艺流程:包括从木工检砂交货起,到油工检砂、批灰、灰磨、检修、擦色、底油涂装、油磨、修色、面油涂装等工艺流程。

质量要求:

1、批(补)灰时调灰色彩要和木材相一致,应由专人统一调制,一气呵成。

2、灰磨产品线条平直流畅,划痕的打磨处理不允许打穿,板面、角线平整,扣手光滑,砂纸痕迹不能太明显;平面或其它部位不能有波浪现象;边角不能有割手或缺角现象;研磨区域需光滑手摸无障碍感。

3、擦色必须一致,不允许擦花现象,要用抹布擦净浮色;点色线条边角必须颜色一样,线条平直、颜色均匀。

nlc202309030227

4、底油里外要均匀,同一产品的颜色要求一致,不能有色差,封闭漆的线条,喷完漆后,要划掉线条里多余底漆,保持线条流畅。

5、油磨要到位,保证产品平整、不刺手,无灰疤、光滑无波浪感、不反光、无刀印,并将产品表面清理干净。

6、修色时,所有外露部位必须颜色一致,与色板相符,无色差、无漏色、无流油现象。

7、面油必须在确认底油颜色合格后方可生产,必须保持无流挂、无喷漏,必须色泽适当、目视感观丰满、整体和谐美观、平整光滑。

注意事项:

1、检砂。检砂是整个油漆品质的前奏,检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件产品的后期质量问题。也是油漆车间不可缺少的工序之一,对产品检砂之前需对产品的上道工序进行检验,对质量有问题又不能处理的要及时通知车间主管或质检,对产品进行反馈。对纹理比较深、有小缺角或局部有小掉皮的地方需要进行刮灰处理。然后用240#砂纸进行研磨,研磨完毕后再用320#或400#的进行二次研磨,直到符合本工序的质量验收标准为止。①车间主管或质检对于木工组装所交付的产品首先检查有无质量问题,是否漏件,产品是否与订单要求相符,再将产品按指定位置摆放。②打磨时必须顺木纹方向,不能将边、角等部位磨变形。③集中精力,眼直视打磨产品,砂纸一定要用尽。④打磨好的产品,必须仔细检查,合格产品堆放整齐,并且要配套、配序、以防漏件现象。

2、补灰:将产品吹干净后才补灰,如有钉突出现象需打入木头内,用力将灰补入木边、线条、钉眼及板材交接处等部位,不易打磨的地方需用灰刀平刮干净。

3、灰磨:灰干后方可进行打磨(约20~30分钟),对于平板面一般是用机磨,所用砂带是240#,打磨时一定要顺木纹,完工产品要打磨平整、光滑,面上的灰疤、花印、胶痕、砂印要磨掉,用力要均匀,将线、线槽里外顺木纹仔细打磨。

4、擦色:擦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出材质的纹理质感,能够适当的纠正材质的色差,提高修色效率。擦色的过程中需要员工能够准确的分辨出不同的色差,如有大的色差需要从新上色或调色,直到颜色相匹配为止。但要注意的是每件产品在擦色的过程中必须要彻底的把浮色擦拭干净,以免引起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色差。同一批号产品,擦色时用的颜料应统一,一次性调配,以免二次调配出现色差。

5、底油涂装:喷涂底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漆膜的厚度,提高下道工序操作中的平整度。通常喷涂底油两到三次,但每一次都需要下道工序来研磨。从油漆的调配到喷涂的质量要求都是很高的,作业过程中一般的对第一次的涂层不是要求太厚,但后面的涂层增加喷涂的遍数,都要做到喷涂均匀,不能出现流挂现象。底油不要太厚或太薄,太厚会有油泡,太薄则影响面油质量。

6、油磨:油磨的质量要求是很高的,油磨出来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下几道工序的质量,油磨也是在家具油漆制作过程中出现毛病最多的工序,所以油磨员工质量意识应该比别的员工都要强,也只有强化自己的质量意识才能缩减不良品的出现率。①第一次底油干透后,用240#砂纸打磨;第二次底油要用320#砂纸打磨。②用320#砂纸将产品再次进行打磨1~2次,交质检员验收并堆放整齐。③对打磨有漏底现象的产品要用毛笔进行修色。

7、修色:确认产品颜色后进行喷色、试喷,确保和样板相符,修色目的就是把每一件产品的颜色都能够喷涂的一致,对平面作业产品(如:台面、门面等)一般的喷涂四遍为最好,即两个交叉的“十”字。侧面与正面的颜色要求要为一致;对立面作业产品(如:餐椅、柜体)首先要对不容易喷涂到的地方先进行喷涂一遍,对相结合的部位要做好收枪范围,不能出现颜色重复的色差。每件产品喷涂作业完毕需进行色板比较,颜色一致后方可交接。

8、面油喷涂:面油是制作油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整个产品家具制作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关。面油喷涂质量的好坏,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喷房内的环境卫生做的不够干净导致漆面干后颗粒太多,手感不好。人为因素是指油漆面喷涂不均匀、流挂和未曾喷涂到的部分和粗糙部分。

底油涂装、修色、面油喷涂注意事项:①喷漆前,空气压缩机机内的水分必须释出;产品必须彻底清洁干净,尤其是死角;面漆房要用除尘风枪彻底清洁喷漆房,尤其是过滤网;视需要以水润湿喷漆房;避免蚊虫飞进;检查喷漆房密封性能,密封不良者应该立即封闭;清点必要装备,如:干净布团、口罩、过滤网、调漆棒、调漆器皿、清洗用稀释剂、调漆稀释剂、固化剂、油漆等等。②必须先将家具的平面,边角颜色按所用木材的理论颜色进行修色,并以将同一木色家具颜色作成统一和谐为标准。③待颜色确定后用底漆封盖,但底油必须均匀清秀,不能有丝流挂,不能有漏喷。④喷漆过程中每道喷涂必须一气呵成,避免中途停顿过久,注意每道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干燥时间。⑤需要上蜡的,上蜡必须均匀,用柔软的布料擦拭以免刮伤漆面。⑥必须时刻保持工作场地一尘不染,整齐清洁。⑦喷漆过程中,油漆,固化剂,稀释剂用完必须密封,溶剂挥发,固化剂,稀释剂,稀释剂吸潮,严重影响油漆质量和使用效果。⑧下班停枪喷油时,要立即用水将油枪清洗干净,以免油漆硬化堵塞油枪。⑨产品喷好后,将产品搬放于货架或干净的地上晾干,同一类产品放在一起以便查找,油面干透后送入包装组包装。

五、包装

概述: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方法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商品、维持价值,它涉及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方法、防护措施、包装装潢等内容。现在家具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类型与结构的家具所采用的包装方法与工艺都不尽相同。

工艺流程:工艺包括:修边、安装、组装、试装、备料、除尘、包装、运输等工序。

质量要求:

1、纸箱唛头、纸质、规格、印刷效果、彩标颜色,与所用包装材料的材质、规格、密度要达到客户要求。

2、被包装产品表面不允许有加工痕迹,包括划痕、雾光、白楞、白点、鼓泡、油白、流挂、缩孔、刷毛、积粉、木屑、胶水和杂渣等现象。

3、封箱或包扎胶纸须贴牢,打紧。

注意事项:

1、包装前必须检查每件产品规格、材质、加工效果是否符合要求、五金件与其它部件是否配套,是否整洁干净。

2、成品部件安装对号入座,防止张冠李戴,必须做到牢固、合理间隙,并要保持板面清洁,不要划痕、压痕、碰伤、磨伤产品。

3、每一种产品的外观包装统一,内设软性包装纸或珍珠绵,外用厚牛皮纸或瓦楞纸包装,装入纸箱。注意包装过程中保护边角、防止油漆刮花。

4、在产品的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5、包装箱不要堆放过高,禁止用脚踩踏包装箱,禁止在包装箱上行走。

6、玻璃、大理石等包件不允许平放,必须打木架,按照包装箱上的向上指示存放,以防损坏。

7、最后按照订单清点数量、粘贴或填写标示,再按产品类别归类存放。

上一篇:外汇交易实训心得体会下一篇:社会工作者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