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设案例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游戏设案例(精选12篇)

幼儿园游戏设案例 篇1

高峰论坛学习心得

黄安黎

2016年6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贵阳幼专举办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与区域环境创设高峰论坛”活动,本次活动共两天,第一天我们听了蔡伟忠博士的《整合式区域活动高级培训》;凌春媛园长的《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及教师有效介入》的讲座。第二天听了王海英教授的《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让课程在游戏化进程中富有生命力》、丁海东教授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实践路径》精彩讲座。在这两天的学习过程中,让我了解了不少、学习了不少、懂得了不少,总之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教学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种课程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使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游戏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幼儿游戏又离不开教师的组织与指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游戏化教学进行科学的组织与有效的指导也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探讨的问题。这次培训观摩的活动让我对教学游戏化有了新的认识。

二、理论助推我成长

本次活动中凌春媛园长讲关于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讲座也让我受益匪浅。区角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具有教育性、趣味性、操作性、创造性、探索性的自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索学习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区角活动是幼儿开展学习的有效形式,它与探索型主题活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多样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形式进行个别性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由于受传统教育观,教育信息相对滞后,对区角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开展区角活动时,还存在区角活动环境设置形式化,区角活动材料盲目投放,以及教师在区角活动中指导欠恰当等问题。有时甚至把区角活动简单的理解为角色游戏活动,这样就不能让区角活动发挥其充分的教育价值和效应。其实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和幼儿沟通,幼儿就会信任你,喜欢你。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我工作的目标。

精彩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两天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次交流会中,讲座耐人寻味,充分展示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突出幼儿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这次的学习真可谓是享受一次美妙的精神盛宴。

幼儿园游戏设案例 篇2

关键词:游戏,养成教育,环境,区域资源

在省实施课程游戏化的今天,我园启动和实施养成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养成教育特色课程游戏化建设思路

以市级十二五课题《幼儿园养成教育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为引领,我园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的本土资源优势,从自然界中收集各种种子、棉线、蛋壳、稻秸杆等;还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废旧纸条、报纸、小瓶子、轮胎等开发制作多种各具特色的乡土游戏材料,使幼儿在与丰富的可以自选材料的互动中得到经验与技能的提升,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研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组织实施养成教育课程的能力。

二、加强养成教育特色课程游戏化环境的完善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遵循《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的原则,打造养成教育的特色环境,全园环境创设尽显养成教育之特色,北楼东楼道展现“好习惯之星”、“优秀家长”、“文明教育”的风采图片,西楼道是一定教育影响的人物故事画,走廊悬挂的是好习惯童谣,以竹筒配硬纱的锦囊形式呈现。南楼楼道张贴师幼合作的作品,走廊悬挂好习惯作品画配警示语。各班活动室根据月主题教育布置成不同的特色主题墙。同时利用各个公共区域的有限位置投放各种材料营造游戏的氛围之外,还在游戏区投放了相关的标志,这些“保持安静”“垃圾入篓”“保持清洁”等标志的使用,在无形中规范了孩子的言行,更有助于孩子们快乐的游戏。户外环境的打造,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我们进一步规划,多方位对幼儿活动环境进行调整改造。

三、养成教育课程游戏化区域的设置

以尊重幼儿兴趣爱好、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为宗旨,根据我园养成教育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将创建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区域。

1. 演演扮扮——小班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的主阵地。

根据幼儿的年龄与发展特点,我们对小班幼儿主要是进行生活方面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在娃娃家、小吃店、理发店等角色游戏中的模仿,促使幼儿很多的习惯、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如帮娃娃家的宝宝穿脱衣服、鞋子、折被子,给宝宝洗脸,带宝宝去理发、吃东西、喂宝宝吃饭等,这样在帮“宝宝”的同时,自己也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

2. 编编织织——中班社会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

手工区“编织城”内的游戏,更多的是用传统的工艺来感染幼儿,大红大绿的手工折扇营造出浓浓的民族风情,典雅的葫芦丝旋律渲染出祥和宁静的气氛,孩子们用稚嫩的手拿起针线——绣花也好、编织亦可、织布也罢,在这种游戏中她们不仅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更多的是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继而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3. 贴贴画画——大班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好助手。

不加限制的自由绘画,就地取材的造型,给了幼儿最大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放飞自由想象的翅膀,快乐的耕耘于色彩世界。再看一下他们玩色的一些材料吧:废旧纸盒纸板、螺蛳、石头、玉米芯、芝麻杆、各种树叶、旧报纸……这些农村到处可见的废物,在这里全变成了宝贝。在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技能,还有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和无限的创意。

为管理好这些游戏区域,我们将采取“专人专区”的管理模式,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得到适时适当且有效的指导。

四、开发利用周边的课程资源

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为了让资源发挥课程价值,在我园附近有个草莓大棚,我们告诉孩子将要带他们去采摘新鲜草莓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得异常兴奋。我们让孩子自主讨论,集中把握班级幼儿普遍感兴趣的点,最后根据幼儿衍生的发展点,教师作为鼓励者、信息提供者、提问者同孩子们聊天:“去草莓大棚的路上要注意什么?怎样确定草莓是否成熟?采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孩子们走进田野,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自由活动、自主探究,不但能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产生热爱自然资源的情感,还能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幼儿园养成教育课程游戏化的道路上,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将养成教育与游戏整合是我们新的尝试,虽初具规模,却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将不断地探索,与孩子共成长,让游戏相伴于孩子的每一天,让快乐伴随于孩子成长的历程。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游戏设案例 篇3

改:一是多方学习,切实改变教师观念。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文章,请专家来我区作讲座、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园长到安吉观摩安吉游戏,组织骨干教师到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培训来改变园长和教师的固有观念。二是整体规划,全面改造户外环境。把原来观赏性的灌木丛移植到围墙边,改为大面积草地;把原来装饰性的柱子、围栏、假山等拆除,改造成可以开展活动的场地;把原来不便于幼儿活动的游泳池、玩水池改造成便于幼儿活动的玩沙池、玩水池。

扩:一是扩大幼儿活动空间。原来幼儿园户外的草坪、树林、消防通道只是幼儿午餐后散步的场所。现在幼儿园充分利用草坪,提供各类小型运动器具,草坪已成为幼儿最喜欢活动的运动场。在树林里提供帐篷、秋千、锅碗瓢盆等,让树林成为幼儿开展游戏、娱乐休闲的好地方。在开展活动时,把消防通道临时设置成交通场,画好人行道、转弯箭头、装上红绿灯,提供自行车、小推车、三轮车、小汽车等,让其成为幼儿执行交通规则的实习场。二是扩展幼儿活动器械。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轮胎、油桶、竹竿、木板、竹梯、木梯、纸箱、纸筒等,让幼儿开展攀爬、平衡、跳跃、建构等综合性活动。三是拓展幼儿活动内容。幼儿园充分利用树木、树林等空间资源,搭建攀爬网,建立攀爬架,架设绳梯、竹竿、吊环、秋千,让幼儿自主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放:一是放开幼儿的手脚。由原来的教师高控、教师包办代替,改变为一切活动材料、器具都由幼儿自己取放。二是开放活动空间。打破原来活动区域固定设置的模式,教师只提供游戏材料、操作材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规划活动空间。三是开放的活动形式。由原来定地点、定班级、定材料、定活动内容,改变为打破班级界限,开展混班、混龄活动,实行教师固定区域观察,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材料、活动内容、活动地点。

研:一是区级研讨。我们组织开展了锡山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园长论坛,举行了锡山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举办了锡山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现场研讨会。通过论坛和研讨,提出问题和困惑,明晰思路和要求,统一思想和方向,以此来推进区域课程游戏化建设。二是园本研讨。各幼儿园围绕课程游戏化开展了各种类型的研讨活动,如区域活动系列研讨、空间布局调整研讨、低结构材料投放系列研讨、自选游戏材料架设置研讨、幼儿行为观察研讨,等等。园本研讨形式有现场观摩研讨、案例辨析、沙龙研讨、论坛、互动交流等。

导:一是引导。引导教师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从关注文本转向关注幼儿,从关注教师自身转向更多地考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引导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二是指导。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要求教师放开手脚。闭上嘴,管住手,不等于不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求教师由原来更多的教转变为更多的观察幼儿,读懂幼儿的行为。由此,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教师不会观察,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为此,指导教师观察成为我们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通过讲座、园本研讨、案例分析、视频解读等方式指导教师了解基本的观察方法;通过设计观察表,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通过对教师的观察记录进行交流、分析和解读,逐步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

我们在努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空间,让他们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嬉戏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儿时的风采;给孩子一个求知的启迪,让他们全身心去探究自然界的神秘。

我们看到了教师的变化:变“游戏内容的创造者”为“幼儿游戏的欣赏者”;变“游戏计划的执行者”为“游戏材料的调整者”;变“游戏主题的指挥者”为“幼儿兴趣的追随者”。

教师由衷地感慨: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孩子来安排许多事情,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孩子比我们会想会玩的多得多。

下阶段,我们将在提升游戏化活动的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诊断改善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游戏案例 篇4

学前教育14-1马浩强 14064810136 1.安全保证

在操场橡胶地上进行,必要的话可以准备护膝。2.目的

(1)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2)锻炼腿部力量及身体平衡

(3)体验团结合作的带来的快乐和增进之间的友谊(4)提高儿童之间的竞争能力 3.方法

(1)找伙伴(2)热身活动(3)进行比赛 4.场景安排 5.过程

(1)准备活动:带领大家做运动,腿部放松,幼儿操(2)提出游戏内容: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两人三足。首先我们每个小朋友找到一个小伙伴,然后呢将你的一条腿和另外一个小朋友的一条腿绑起来进行游戏。

(3)播放《拍手游戏歌》,找到好朋友:大家现在开始找朋友,一个人只能找一个呦。

(4)找到朋友后,老师找两个同学进行示范,将这两个同学的脚绑在一起,然后老师说指导先迈出哪只脚,必要的话老师可以搬着他们的脚进行尝试,然后让他们进行走动,熟悉,其他小朋友观看学习。(5)老师一一为每组绑脚,并监督每组进行尝试训练:大家不要动绳子,不会走的同学先站在原地,等老师过来指导。(6)看到都差不多熟悉之后,就集合进行分组:好了,我们分为两组这是起点,那条线是终点,你们前面的小组到了终点之后,下一个小组才可以出发,看一看那个小组快。(7)活动完毕后敲打腿部,进行放松。6.总结反思

(1)游戏的设计,是以大班年龄特点为依据的。大班孩子的同伴关系已经冲破了亲子、师生等关系的局限,开始向同龄人关系过渡,他们需要去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从而体验合作的愉悦。而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却是大班孩子所缺少的,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特意强化了这方面的渗透和引导。如在“两人三足”中两名幼儿的腿绑在一起要同时走动,他们必须得随着身体的逐渐协调一致,才能合作完成任务,体验合作活动的快乐。

(2)游戏以音乐开始,既增加了课堂氛围,也让儿童一更加开心,积极地心态来进行游戏,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兴奋起来,让游戏更好的进行下去。

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小小消防员 篇5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练习跑、跳、钻、爬等相结合的动作。

2、了解消防队员所从事的工作,知道消防队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激发幼儿热爱消防队员的情感。

3、了解防火知识,培养消防意识,丰富自我保护的常识、方法。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六个纸板做成的火苗,二个可立住的半圆形圈,一根缠绕红纸的绳子,八个呼啦圈,二个里面放若干布娃娃的塑料筐,二个包上红布的瓶子做灭火器,八块软垫。

三、活动过程:

1、角色分配:分成两队,每队两组。

2、幼儿齐读儿歌:《小小消防员》。

3、交待游戏内容,规则:

4、幼儿游戏:

a、比赛开始,每队一人绕过火苗,钻过火圈,跳过火海,爬过火洞。

b、到达目的地后(失火现场)进行灭火,抱回一个娃娃,拍第二个幼儿的手,游戏继续。

幼儿园游戏设案例 篇6

一、案例描述

这天上午观摩的活动是托班的体育游戏《蝴蝶飞飞》。

目标是:

1.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学做蝴蝶飞的动作。

2.孩子能听到信号向指定地方飞。

3.巩固对红、黄二种颜色的认识。

老师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但她工作非常认真,这不,为这个活动她还作了不少准备呢:她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个精致的蝴蝶头饰(红、黄二种),还在场地上布置了二个美丽的花园(红花园和黄花园)。

活动开始了,由于活动前老师已戴了蝴蝶头饰,所以老师就直接问孩子:“我是谁?”孩子们争着说:“蝴蝶妈妈,蝴蝶妈妈...。”“那你们就是我的蝴蝶宝宝了。”可能是因为很多老师观摩的原因,看的出老师有些紧张,她匆匆地介绍游戏名称和规则:"今天我带你们做个游戏《蝴蝶飞飞》,等一会儿你们要听妈妈的话,知道吗?“知道。”于是老师发头饰,组织游戏:“春天到了,公园里的美丽的话开了,蝴蝶宝宝快跟我到花园去采花蜜吧”于是孩子们纷纷地跟着老师飞到场地上,“这里有二个花园,你们看一个是红花园,还有一个是什么花园?”“黄花园。”“蝴蝶宝宝先跟妈妈去红花园采蜜吧。”孩子们就马上飞到红花园采花蜜。采了一会儿,老师说“蝴蝶宝宝,听说黄花园的花很甜,快跟我到黄花园去采花蜜。”孩子们就马上飞到黄花园采花蜜。游戏反复了二.三次后,老师说:“现在请红蝴蝶飞到红花园中去采蜜,请黄蝴蝶到黄花园中去采蜜。”最后,老师说:“天黑了,我们快回家了。”游戏就这样结束了,我从大多孩子的表情中发现,孩子对这个游戏兴趣不是很高。

二、分析

应该说这个活动目标确定比较恰当,活动内容也符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开始就创设了一个适合托班孩子喜欢的游戏情景,(老师做蝴蝶妈妈,孩子做蝴蝶宝宝。),同时教师也准备了能引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材料(蝴蝶头饰和美丽的花园场景)。但由于他是一位新老师,缺乏一定的组织经验,在游戏组织的过程中,老师没有考虑到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此时的孩子对游戏的自主能力较弱,依赖于成人所引发的假想情景,)因此孩子的兴趣不高,游戏中孩子投入不高。

三、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并吸取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孩子们是喜欢游戏的,托班幼儿更是如此,可以说托班孩子就是通过游戏来认识自我,了解末知和形成经验。然而,托班孩子参与游戏有着和其它年龄段不一样的特点,不了解这些特点就是老师这次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1)托班孩子的游戏必须具有非常强的情景性

托班孩子的游戏必须具有非常强的情景性,这就需要老师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适宜的材料,用教师自身的夸张语言.表情.动作来引发来诱导孩子进入游戏的情景中,注重孩子对游戏过程的体验,让孩子感受游戏,促进发展,不要过于追求游戏的结果。因为此时的孩子对游戏自主活动能力很弱,依赖于成人所引发的假想情景中。在游戏中,老师虽然准备了材料,也创设了蝴蝶妈妈带蝴蝶宝宝去花园采蜜的情景,但是她自身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却又冲淡了这些情景性:今天,我带你们做个游戏叫┈┈。如果此时教师一边蝴蝶飞飞飞进教室一边说:今天天气多好呀,妈妈看见花园里美丽的花都开了,我们一起去花园采花蜜好吗?这样活动一开始就能很好的诱发孩子的假想。飞入场地后,老师也无须介绍游戏名称及规则,只需夸张的语气说说:哇,这里有二个花园,一个红花园,一个黄花园。宝宝们,我的肚子饿了,你们饿吗?”你们喜欢到哪个花园采蜜呢?把游戏的自主权给孩子,把游戏规则渗透到情景中:过一会儿老师可以说:唉,×花园的花蜜采光了,我的肚子还没吃饱,我们再去×花园去采些蜜吧。等到孩子对采蜜的兴趣有些减退时,蝴蝶妈妈可以着急地喊:不好了不好了,下大雨了,快躲到花丛中去下,红蝴蝶躲到红花园去,黄蝴蝶躲到黄花园去。很自然地向孩子提出了要求,使外在地目标要求转化为孩子的需要。

2)托班孩子的游戏还具有非常大的随意性

托班孩子的游戏还具有非常大的随意性,常常会根据自己的突发奇想来改变游戏的方式。这时教师在指导游戏时需要依据托班孩子游戏特点采取有效策略,灵活机动的指导游戏。在游戏中我发现有那么一个孩子,在蝴蝶们蹲着采蜜时,他总是躺在地上采蜜,老师也关注到了这个孩子,于是老师先进行了简单的干涉:不要躺在地上采蜜,要和妈妈一样采蜜。在干涉不起作用情况下,老师采取了忽视和放任: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和他一样躺在地上采蜜。其实此时我想孩子一定有他很好的理由,我猜想他一定是在采地上的花。因为托班孩子的很多的假想,很多的突发奇想有时是缺乏逻辑性的,但尽管如此,孩子也会乐在其中。如果此时教师采取不限制,不支持,也不关注的态度,任凭孩子的突发奇想,孩子的兴趣会自生自灭。而如果此时老师顺应其需求,巧妙地利用其需求:豆豆眼睛真亮,发现了地上也开着一朵花,不过这样采蜜,他的漂亮衣服会脏的。这样既鼓励了孩子的新变化,使孩子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又间接对孩子施加影响,效果一定不错。

3)托班孩子的游戏具有非常强的从众性

托班孩子的游戏具有非常强的从众性,使他们在游戏中容易受其它人影响,就象看到那个孩子躺在地上采蜜一样,很多人也跟着躺在地上采蜜,这时老师可采用玩伴干预的策略,运用情绪化的语言,来影响孩子游戏的方向,帮助孩子积累积极的游戏经验:教师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着急地说:不好,不好,你们的衣服弄脏了,翅膀上也都是灰尘,你会飞不起来飞不高的。相信这些孩子在你的情绪感染下,也会转换游戏内容,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孩子盲目跟随了。

另外,在这个游戏中,我们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挖掘其内在的有意义的教育价值。如:在采蜜的情节中增进同伴合作意识;进行尊敬长辈的情感教育等等。文档仅供参考

爱护小手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重点难点: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巧设案例 活化中职PS课堂 篇7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实例, 让学生去思考分析、推断、探索, 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能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所以, 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为计算机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1]

二、PS案例的选取

案例教学, 关键在于巧设案例。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也是实现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PS教学的效果。因此,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精心选择合适的案例。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案例选取的几个要点, 现分享如下。

1. 案例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学生就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中职的学生好奇心强, 喜欢新鲜事物, 爱玩游戏, 是典型的“电脑控”、“手机控”。如果我们能从他们的视角去挖掘教学案例, 相信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题材或话题, 寻找新兴事物, 了解他们喜欢的游戏人物等方面入手, 将我们所教授的内容与之融合, 变无为有, 形成一些新的案例, 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图层蒙版”这个内容时, 我通过展示网络上引起热议的“凤姐变范冰冰”的图片, 以及新兴事物“甲壳虫鼠标”, 设计“动漫人物cosplay”等环节吸引学生眼球, 激发学生兴趣, 并以此引入蒙版的内容及应用, 结果学生大呼过瘾,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2. 案例的难度要采用梯度渐进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有些案例制作精良, 视觉效果良好, 但是操作步骤繁多, 这样反而使得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有畏难情绪, 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范例, 或者选择几个难度渐进的案例供学生选做, 难度较大的案例可以以选做题的方式留给基础较好的同学完成。当然教师也可以对这种案例进行处理, 化繁为简, 层层递进, 逐步提高, 将这种精美的案例处理成几个分级效果图, 让不同基础的同学完成相应等级的效果图, 这样使教学面向了全体的学生, 又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3. 案例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因此努力寻找学生身边的案例, 让学生感觉亲切真实。我们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有学习摄影摄像课程, 在PS教学过程中, 就可以“拿来主义”, 用学生现成的摄影作品作为我们的案例素材, 学生看到自己的摄影作业居然能成为教学素材, 学习起来自然就更努力了。例如, 在介绍“照片处理”这章内容时, 就可以将学生所拍摄的一些瑕疵作品进行修正, 这样既帮助学生美化了摄影作业, 又掌握了PS课程照片处理技能, 可谓一举两得。这也正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做中学, 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4. 案例要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据笔者了解, 本校的平面设计专业的中职生, 他们毕业后多数从事影楼的“修片”工作或到中小型的平面设计公司进行一些简单的海报或宣传单的制作。因此课堂上所选的教学案例要尽量与他们今后的工作接轨,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直接引入企业典型案例, 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顺利的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过渡。例如, 我校曾与某儿童摄影机构有长期的校企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直接应用该企业的案例, 进行剖析, 讲解, 示范, 使学生学习起来更有目的性, 更有针对性。

5. 案例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很多精美的案例, 学生在学习制作的时候都只是在机械的模仿, “依样画葫芦”, 没有自己的创意和创新, 学生的能力得不得提升。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学生勇于实践, 唤醒学生创作潜能, 鼓舞学生探索真知。因此选案例时, 既要让学生掌握到基本技能, 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例如在选区工具综合实训中, 我引入“巧拼水果脸”的案例, 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选区工具将水果逐一选出, 根据样图拼出指定的人物脸谱, 并要自己发挥创意, 拼出一副特色脸谱。结果学生兴趣高涨, 创意无限, 拼出了诸如“奥特曼”、“菜依林”等生动有趣的人物脸谱, 整堂课程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挥, 教学效果良好。

6. 案例既要有内涵又要有外延。

案例的内涵就是要包含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外延就是要给学生以品德的熏陶和塑造。目前很多的教学案例, 都包含有技能强化部分, 但其中却鲜有蕴含人文素质和品德教育意义的案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 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因此在选择案例时最好既能既兼顾到技能强化与巩固的需求, 又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介绍橡皮擦工具综合实训的案例中, 我选择了“制作邮票效果”这个案例, 在介绍邮票效果制作的同时, 又让学生了解了邮票的起源与中国邮票的发展, 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又丰富了邮票的文化内涵。

我们知道, 一个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准, 关键在学生。我们如果能始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关注的焦点, 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位, 面向全体的学生, 德育智育并重, 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有了方向与实效。总之, 在PS案例教学实践中, 本人通过精选案例, 提高了教学实效。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案例教学法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究的部分, 如案例的实施与课堂的组织等, 我还在路上。

摘要:目前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地运用在Photoshop (以简称PS) 教学中,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设案例, 提高教学效果, 活化PS中职课堂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现将本人的一些教学心得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案例,PS,中职课堂

参考文献

巧设游戏提升兴趣 篇8

一、猜数字游戏

教学“生活中的大数”这一单元的复习课时,由于本单元学习的数字较大,学生层次也不尽相同,容易将形似数混淆,如5980与5890比大小容易出错。教师上好这节复习课就显得尤为关键,既要使知识还不牢固的学生通过课堂达到巩固知识、明晰学习的目的,又要让已掌握知识的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需要借助游戏这个媒介来完成。

游戏课堂案例:课前笔者会告诉学生这节课来玩猜数字游戏,谁猜的数字和老师最后公布的数字一样就是获胜者,如果没有完全猜对的,就选择猜的数字和老师公布的数字最接近的学生为获胜者。为了让大家更容易获奖,这节课先降低了难度,数字范围只在1~100,每人上课前先在数学课本第45页写一个心仪的数字。如果课上积极发言,每答对一道题又可以再获得一次写数字的机会,这样整堂课每个学生都想多争取发言的机会,以便有更多获奖的机会。这时老师才开始复习学过的知识,不管是掌握了知识的学生还是没完全消化新知识的后进生都积极倾听老师或者他人的发言,整堂课学生兴趣高涨。当这节复习课的内容差不多结束后,老师公布兑奖数字,在黑板上写上“21”,班上没有一个人猜的完全正确的,那就找最接近“21”数字的数,学生们很快知道是猜20和22的同学“中奖”了。其实这个环节,教师着重于学生回顾“比较接近和最接近”这两个知识点。当学生掌握了方法后,教师可以把学生要猜的数字设置大些,进行比大小、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等形式的练习。

二、玩抽奖游戏

把每个学生的学号都装在一个瓶子里,上课较认真者获得红花,红花获得最多者,将获得一次抽取幸运同学的机会,也就是由他抽取幸运者。奖品是到电脑题库选数字,每个数字对应一道题,题型有数学计算题、数学填空、数学小故事、扮演小狗叫、狂笑30秒、把奖品分给好友、愤怒小鸟之类的游戏等。这种形式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学会了分享,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

在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都设置有给学生奖红花这一环节,但奖完红花就结束了,没有下文,久而久之学生对红花这个奖励也就不在意了。笔者则有一个巧妙的设计,利用红花做一个张贴栏,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得到的红花往红花栏上张贴,同时设定兑换规则,如15朵花换一颗糖,40朵花可以换神秘礼物等。课下学生都在计算如何兑换奖品划算,通过兑奖这个环节,学生也在逐渐明白,想要更期待的奖品,得学会等待。曾经的“偷菜游戏”让老幼都着迷,有人为了偷菜,不惜在寒冬三伏天半夜起床,晚睡早起者不计其数。究其根本,这些游戏都记录了玩游戏者的点滴收获和进步,让每个人的付出能随时得到肯定。笔者设置的红花栏,与“偷菜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穿插了游戏的激励机制。

三、寻宝藏游戏

在教授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10以内的数”的复习课时,笔者拿出1~10的卡片,告诉学生这节课来玩“寻宝”游戏,“宝藏”在老师手里的10张卡片上,看谁本领大,把“宝藏”拿到手。这种“寻宝”游戏,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准确计算,解决学生实际练习准确率不高或计算速度慢的问题。笔者在课上,鼓励学生推选出计算又快又准的10位学生,将手中的这10张卡片随机发给他们。卡片发完后,请这10位学生站在讲台前,听老师口令,先做一个热身项目,如“请按从大到小的数字站队”“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站队”,训练台上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然后老师将糖果或小球作为“宝藏”,放到某个拿数字卡片学生手中,请全班学生一起听老师口令来找“宝藏”。笔者设计的问题列举如下:“宝藏”放在与“9”相邻的两个数里;“宝藏”在比“8”小“6”的数字上;“宝藏”在比“4”多“3”的数字上……这些问题,提问形式多样,能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解题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放“宝藏”,由学生口述“宝藏”所在,提示老师和同学找“宝藏”。在“寻宝”游戏中,学生做到了全员参与,教师做到了积极引导,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学习主动性高。事实上,教师想让学生短时间内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算术是一种抽象活动,也是一种把精确性带入抽象性层面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单纯靠做练习来学习巩固,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掌握效果并不理想。而游戏则不一样,学生能从游戏中获得乐趣,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做到了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责任编辑 罗 峰

筹设情况报告(幼儿园). 篇9

中山市教育局:

为满足广大群众子女的入幼需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保教环境,我们按照《中山市幼儿园办园标准》(试行)要求,认真地开展了中山市XX幼儿园的筹设工作,现将筹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拟正式设置的幼儿园情况 幼儿园名称:中山市XX幼儿园 举办者:XXX 开办资金:XX万元 法定代表人:XXX 办学地址:中山市XX镇(区)XX路XX号 办学层次:幼儿园 办学形式:全日制 办学规模:XX班共XX人

业务主管单位:中山市XX镇教科文卫办(教办)

二、办学条件

中山市XX幼儿园投入XX元用于装修办学场地,投入XX元用于购置设施设备。

1、园舍情况。幼儿园占地面积XXM2,建筑面积XXM2,户外活动场地面积XXM2。按办学规模,达到生均占地面积XXM2,生均建筑面积XXM2,生均户外活动场地面积XX M2。设有班活动室XX间,各室面积分别为XX M2、XX M2、……, 均达到48 M2以上,并按要求配备了区角柜XX个,XX班1台,玩具一批等。配备幼儿厕所XX间,面积分别达到10 M2以上,做到男女分厕。设置了卫生保健室(含隔离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办公室、值班室等功能场室,各场室功能齐全、实用,能满足需要。其中音乐室XX M2,配备1台钢琴、XX套打击乐器。

户外设有运动场地,配备XX件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大型器械,并铺有安全地垫;有球、跳绳、平有衡木、钻圈等开展体育活动的器械一批;有沙地、水池、动物饲养角、种植园地等。

办学场地全部经消防部分的验收合格,可投入使用。幼儿园建筑已经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或做了房屋安全鉴定),园舍建筑安全可靠。

幼儿园设置了厨房,为幼儿提供膳食,符合《中山市集体食堂卫生管理规范》的用房和设施设备,并领取了《卫生许可证》。

园舍已经卫生部门检查,符合《中山市新开办幼儿园卫生保健基本条件》要求。

2、人员配备。

幼儿园聘请了具有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团长1名,副园长XX人。具有幼师毕业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XX人,保育员XX人,医务人员XX人、保安员XX人。平均每班配备教师XX人,保育员XX人。

三、内部管理体制

我幼儿园的办学宗旨为: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促进幼儿在身心和谐发展,XXXXXX。

本园制定办学章程,并成立了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并制定了如下内部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含保险保障规定);教学管理制度(含招生规定);教师管理制度(含聘任、考核规定);学生管理制度(含毕、结业,学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含收退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经过XX个月的筹设,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山市XX幼儿园(筹)已具备开办条件。现申请正式设置中山市XX幼儿园,望批准。

打纸起航幼儿园筹设情况汇报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我是开发区打纸起航幼儿园的园长:吕海燕,我向各位领导就我园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下介绍。

我园是根据《贵州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来筹设,结合《贵州省关于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意见》制定了《幼儿园办园章程》,《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幼儿园在园幼儿总71人,大班20人,中班25人,小班26人。预计招生幼儿90人。

1、我园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600平方米,其中绿化约200平方米,始于2012年2月开始筹建,于2013年1月完工,总投入约100万元,启动资金5万元。

2、建筑面积生均不低于4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升均不低于4平方米,绿化面积约占活动场地的15%,每班设有专门的活动室,午睡室,生均不低于1.5平方米。

3、全园设有独立的保健室,办公室,儿童厕所,活动室,厨房。园舍建筑安全美观,日照充足,周围无污染,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4、每班配有适应幼儿的座椅、玩具架、洗簌用品、饮水用具。《手工》、《音乐》等幼儿图书,《幼儿游戏道具制作》、《幼儿教师六项教学技能指导》等教师用书。

5、保健室配备有儿童观察床、儿童称,视力表、体温计以及常用的器械、用具、药品。

厨房配备有冷藏冰箱、留样冰箱、消毒柜、液化气燥、水池等相应的餐饮用具。

6、在园教职工11人,其中教师4人,保育员3人,园长1人,后勤1人,厨房工作人员1人,保健员1人。

7、本园制定了《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安全保卫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8、本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在园教职工为成员的应急小组,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消防安全应急预案》《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好全园的安全工作,以防为主,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巧设游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篇11

[关键词]游戏教学 小学数学 空间观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80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游戏设计,能让学生在游戏操作中感知和体验图形与几何的关系,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和概括,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如何将游戏运用到“图形与几何”教学中?

一、巧设游戏,促进空间感知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空间的感知,是通过有效的数学体验获得的,而所谓的数学体验,则需要行为和情感的积极参与。因而,在教学“图形与几何”时,教师要设计巧妙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初步感知空间。

例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我先采用多媒体动态图展示物体运动的不同形式,如电扇转动、开窗户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身体模仿秀”活动,让学生观察并用身体模仿物体运动的轨迹。我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提出要求,另一组进行模仿。如推窗户,学生移动脚步,用手进行平推……经过这样的模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在同一个位置移动的数学概念;再如电风扇转动,学生伸长手臂转动,模拟由风扇的运动轨迹……由此深刻理解旋转的数学本质。为了增加学生的直观感知,我还设计了“房子的旅行”这一游戏,让学生将房子进行平移(上下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平移过程中房子的变化,学生发现房子的朝向始终没变;再让学生将房子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半圈、1圈等),这时学生发现房子的朝向是变化的。通过两种运动模型的比较,学生对平移和旋转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我并不对学生做出指令性的操作要求,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拟,在轻松有趣的讨论活动中,不知不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有了较为直观的感知,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初步形成。

二、巧设游戏,建立空间表象

所谓空间表象,指的是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脑映象,其中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等要素的直观感知。由于小学生的感性思维比较活跃,因而,教师要设计富有童趣的游戏活动,带领学生进行观察、操作,通过概括和感悟,促进学生空间表象的建立。

例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我设计了“我是小小摄影师”的游戏活动:让学生4人为一个小组,拿出一只茶壶放在桌子上,学生先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对茶壶进行拍照,而后闭上眼睛,在头脑中建立表象,最后我出示图1,让学生想一想“你拍的照片和图中哪一个相似?为什么?”“在图1中,你认为A、B、C、D四个位置的摆放有什么不同?摆放的相对位置有哪些?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经过“拍照”,已在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再通过后续的讨论,很快就完成了对空间位置的知识积累。

“拍照片”、“想照片”、“选照片”三个层次的游戏,让学生能够兴致勃勃地参与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使学生不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还能够展开客观分析,丰富了自身的空间认知。

三、巧设游戏,发展空间想象

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空间观念的建立,除了实践活动之外,更重要的是空间想象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从实践入手,紧扣学生已有的空间知觉,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念的本质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学生初步认知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之后,我设计了有趣的“我说你猜”活动:让学生4人为一个小组,每组中由一名学生负责摸一个密封箱子里的物体,并说出具体特征,另外三名学生则根据这名学生说出的特征进行猜测。我先将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箱子里,学生A一边摸一边说:“有一条直边。”学生猜测可能是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等。学生A继续说:“上面一条边和下面两条边相等。”学生猜测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A再次指出:“相邻两条边不相等。”此时,学生都能确定这是长方体。

通过触摸和描述特征,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在头脑中建构了空间图形的表象,在不断调整中加深了对空间图形的深刻理解,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总之,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巧妙设计游戏,带领学生进入特定情境,感知空间,积累表象,发展想象,从而获得空间观念的发展和提升。

幼儿园游戏设案例 篇12

以下是我的授课流程。

一、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

在直接揭题后, 我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学生经过几秒中的沉思后, 若续举起了小手。生1:“三角形有三个角, 三个顶点, 三条边。”生2:“我也知道。”说完他还上来在我事先画好的三角形上指出了各部分的名称。我顺势在图中标出名称和字母。接着, 我问:“还有谁想说说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生3:“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这个你也知道, 你的知识真丰富。”我的表扬强化了学生的表现欲, 举手的人更多了。生4:“三角形很牢固, 是拉不动的。”生5补充说:“对, 它很稳定。”这会儿我没有直接肯定, 只把他说的“稳定”板书在黑板上并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不是这样, 我们等一下研究。”

[意图:课堂中我通过一句“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不但能很快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而且为学生创造了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接着就是几秒中的停顿布白, 这种语言上的空白绝不是冷场, 它为学生各抒己见, 尽情展示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制造了机会, 实践也证实学生学得积极, 学得主动。]

二、三角形的意义

课件出示四幅图:

我问:“你能说出上面哪个图形是三角形吗?”学生很明确地说出了是第4幅图是三角形。“那为什么第1、2、3幅图不是?”我紧接着问。通过这个问题, 其中第1幅图旨在得出要画三角形必须三条都是是线段;第2幅图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是相连的;第3幅图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要组成三角形必须具备哪几个要素。下面是讨论第3幅图时的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说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要相连, 那第3幅图应该是三角形了。生1:不是, 因为有四条了。生2:对, 要三条。生3:而且端点要相连。生4:这些线段要围在一起才行。师:那到底怎样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呢?接着同桌互相说一说, 讨论、探究出三角形的意义。

[意图:对于三角形意义的教学, 重点是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我摈弃以往通过摆、画三角形来得出三角形的意义, 而采用“判断—讨论—得出意义”的思路。因为在以往教学中, 教师往往把学生摆的或画得不标准的拿到展示台上进行讲评, 如:

通过对这些三角形的讲评、修改, 来得出“围成”的含义。这看似能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摆一摆、画一画) , 实者即占用了课堂上的大量时间, 而且没有思维含量。因为学生在之前虽不知道三角形的意义, 但几乎每个学生都会画三角形。出现上面这一现象 (摆或画的不标准) , 有可能是小棒摆成三角形, 接口处很难连结好, 是操作上的问题, 而不是知识性上的错误。而对这些很有可能由马虎、粗心引起的不标准的三角形, 教师进行提问式的集体分析, 不但会严重挫伤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我让学生对“为什么图1、图2、图3不是三角形?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等问题的探讨, 有意识地为学生制造心理上的空白, 留时间让他们去质疑、解疑, 最后获得了成功。]

三、三角形的高

学生通过拉一拉三角形和四边形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思考怎样把四边形也变得稳定等一系列活动来感受三角形的这一特性。对于三角形高的学习, 我也想为学生制造机会, 让他们自己获取知识。我说:“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很多知识, 那三角形还有什么奥秘呢?看看书上还给我们介绍了什么?”自学后学生在争辩、讨论中得出:高是一条过顶点垂直与对边的线段。

至于画高, 我也采取“我当小老师”的形式, 让学生自己上来讲解;练习也是一样。

[意图:学生进入了高段, 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教师对内容还面面俱到, 这将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因此, 在教学中, 我故意把“三角形高”的这块知识不讲, 让学生通过生生合作思考, 自己探索出结果。这种“欲擒故纵”的做法, 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点求知欲。]

[课堂布白的效果]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以便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本节课就为实现新课标的这一目标制造了条件, 教学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进行, 教师的适当“布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语言布白 (如课始了解学生知识起点时的提问与几秒中的停顿) , 产生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既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布白 (如三角形意义通过探究、讨论获得) , 为学生留下了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思考时间。它对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方式大有裨益;内容和心理布白 (如三角形高教师不直接进行教学) , 通过学生交流、探究, 不但掌握了画高的方法而且也达到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教学中采用布白实现了教师的这一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课堂布白的反思]

上一篇:母爱的俗语下一篇:严格自律 文明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