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机房项目建议书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央机房项目建议书(精选6篇)

中央机房项目建议书 篇1

项目建议书

一、前言

网络化、信息化的“光明”照亮整个组织,基于信息与数据的高度共享和快速传递、优化了业务流程、提升了组织效率、降低了业务运营成本、帮助组织创造出更高的绩效输出。但限于建设阶段的当期状况,我单位在信息化建设阶段由于预算、体制、经验等各方面限制原因,优先考虑了网络本身与XXX等特定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而相应的场地建设、环境保障、配电保障、环境与安全监控系统等配套保障与运维管理设施的建设情况存在很多滞后和不达标状况。目前“单纯依靠人工巡检值班去预防,依靠故障的负面影响被动发现问题、依靠经验现场分析处理问题”的“网下黑”状况,仍是我单位相关部门当前现实状况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如不能尽快有效跟进改善,我们的网络运行及依赖网络的相关业务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将面对不可忽视的风险。

二、项目建设背景

2.1当前网络及IT系统建设状况

目前我单位网络及IT系统建设状况如下:—————————————— —————————————————————————————————; 2.2当前运维保障系统建设状况

目前我单位网络及IT系统相关的监控与维护管理平台的配套建设及使用状况如下:——————————————————————————————— —————————————————————————————————; 2.3当前运维保障工作现状分析

场地与物理运行环境不达标、不稳定往往会导致业务系统性能不稳、设备老化加快、故障率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如单纯依靠人力投入的增加与系统管理维护规范的细化,难免会造成故障不能预防、运行与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运维事务缺少有序的管理,进而因为故障频发、问题丛生、管理有序度不足、导致运维负担加重、人员疲于应付,成本投入加大,而IT系统及其所支撑的业务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却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障与改进。2.4改进当前状况的措施与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解决当前问题首先需要升级替换部分已经老化严重、故障率高的网络设备与IT系统服务器;其次加强关键机房设备间的物理环境标准化建设,增配必要的空调、UPS等动力环境保障设备。最后更有必要基于物联网平台技术构建一套集环境监测、动力检测、设备监控、安全监控、告警事件管理、运维事务管理、巡检管理以及场地人员出入管理于一体的机房运行保障综合管理平台,基于物联网实时监测感知技术,实现动力、环境、安全问题及时告警、设备故障及时发现、人员出入授权控制、告警处理与巡检事务连续有序管理。

三、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着眼于基于物联网平台构建一套网络运维监管平台,通过网络化智能化的监控运维平台建设,加强网络运维管理技术手段,提升整体网络运维管理水平。有效保障网络设备始终处于适合的物理运行环境、提升可靠性、降低网络设备、服务器与机房设备老化速度与故障率,同时通过报警事务与运维巡检事务的网络化连续有序管理,实时显示、保存处理过程记录,进而有效提升运维事务处理的及时性以及处理效率与处理质量,全面提升。

四、项目建设范围

4.1机房场所范围:本项目建设对象范围包括我单位XXX、等N间网络设备机房,XXX等M间服务器机房。

4.2物理环境监控:针对各机房场地物理环境,配置相应传感器,实现室内空气温湿度监测、漏水监测、人员移动监测、机房烟雾监测、机房含尘量监测、机房室内外压差监测,实现对机房场所影响网络设备运行的物理环境参数的全面实时监测与策略化告警。

4.3保障设备监测联动:针对各机房市电供电、直流配电、UPS、空调、新风、柴油发电机、消防系统等物理环境调控、保障设备,配置相应物联网网关,实现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告警状态的实时监测与联动控制。

4.4门禁一体化整合:针对各机房分别配置门禁识别控制器(读卡器、指纹识别、掌型识别、虹膜识别等识别控制方式根据用户需求安保级别确定)及适配电控锁,实现与环境监测、设备监测联动、视音频监控及安全监控综合一体化的机房门禁管理系统。4.5视频一体化整合:针对各机房分别配置IP数字摄像头、拾音器,实现现场场景的数字化视音频画面与环境监测、设备监测联动与场地安全监控的同画面整合监测、联动、监视、监听。

4.6网络设备监控与远程带外运维:针对各机房的各层级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实现各机房网络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以及故障告警状态的实时监测与远程运维电源管理、带外Console口配置管控。

4.7 管理平台:针对各机房所有前端传感器、监测仪表、探测器、设备联网网关、网络设备、门禁、视频以及运维管理事务,实现机房场所、环境、动力、设备、视音频、门禁以及网络设备等各层级各类对象的智能化监测感知、过滤调控、通告告警、远程程维护与事务管理的综合一体化应用、管理。

五、项目产品技术选型要求

5.1环境、动力、安全监测产品技术选型要求

本项目所有环境、动力、安全监测所需的传感器、监测仪、探测器等感知类终端产品,要求采用基于SNMP协议、IP以太网上联、POE受电且兼容支持IPV6/V4双协议栈的网络型传感器、检测仪表产品。

5.2保障设备监测联动接入产品技术选型要求

本项目所有保障调控设备监测与联动控制所需的通讯接入与协议转换终端产品,要求采用基于SNMP协议、IP以太网上联、POE受电且兼容支持IPV6/V4双协议栈的网络型物联网网关终端产品。

5.3视音频监控终端产品技术选型要求

本项目所需的半球型、云镜可控球型视频监控摄像头等视音频监控终端产品,要求采用基于IP以太网传输、POE受电且兼容支持IPV6/V4双协议栈、分辨率不低于720P的网络型数字摄像头产品。

5.4场所门禁识别控制产品技术选型要求

本项目所需的门禁识别控制产品要求采用基于SNMP协议、IP以太网上联、POE受电且兼容支持IPV6/V4双协议栈的网络型门禁控制器产品。

5.5网络设备远程带外运维监测管理终端产品技术选型要求

网络设备远程带外运维监测管理终端产品,要求采用双电源热备供电、支持IP以太网光纤传输上联、支持IPV6/V4双协议栈、本地提供8路以上RJ45100M以太网POE网口,支持远程带外Console口配置管理的物联网工作站产品。5.6平台系统架构及软件技术选型要求

平台系统要求基于物联网平台构建,符合物联网平台的普适互联、综合集成、智能感知、策略联动、数据共享、应用融合等物联网平台的核心设计建设理念。

平台系统要求采用一线入网的IP联网到末端的最简拓扑结构构建,前端硬件要求统一支持IPV6/V4双协议栈,平台软件要求支持IPV6/V4前端对象的兼容混合接入。除视频摄像头外的所有前端感知控制层的传感监测、识别、控制、物联网关等设备要求全面采用SNMP协议实现前端对象的平台接入,平台软硬件均要求支持SNMP Get轮询、Trap监听并行的运行模式。

要求平台软件基于“面向用户的智能化”处理模式,进行监测事件的预定义与判断处理,支持阈值、时间过滤规则、调控动作、告警方式、告警级别、告警对象以及任务触发的自定义设置。

要求平台具有良好的防漏报、防误报、防止无效重复频繁报的告警机制设计。同时对各区、各类、各级监测告警事件的处理任务管理、运维巡检任务的管理提供良好的连续的网络化管理机制。

要求系统平台支持在监测变量与接入物联网关的调控设备的控制指令建立联动策略逻辑,实现基于特定变量的监测事件基于用户设定策略联动控制调控设备执行设定调控动作,实现基于用户策略的特定状况的自动调控。

要求平台全面整合传感监测、M2M、数字视音频监控、身份识别控制等前端感知控制层技术,将动环监测、设备监测联动、视频、门禁、远程管控配置等系统应用充分整合,实现机房场所环境动力、消防安防、人员出入、场景视频、设备运行等网络运维管理对象、事件的综合一体化监测过滤、联动调控、预警告警以及相应运维对象、运维事件、运维事务的智能化、动态化、网络化连续管理。

要求平台前端硬件层产品向用户开放提供相应MIB库、通讯协议等SDK文件,支持平台服务端的双机、多机热备的并发访问,同时还应支持第三方应用(例如网管平台)的同步并发访问。平台软件同样要求全面支持双机、多机热备及第三方数据服务共享。

六、项目参考配置与项目概算

(项目参考配置与预算清单——根据项目情况)

七、项目预期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概要——根据项目情况)

中央机房项目建议书 篇2

1项目实施状况

1.1 项目实施造林地类及树种

项目实施的造林地类有荒山荒地和迹地 (包括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2 种, 造林方式为人工植苗, 要求营造人工乔木林。杉木、马尾松作为苍梧县的主要乡土树种, 其在项目实施中占的比例较重, 其它还包括秃杉、格木、黄花梨、顶果木等树种。以培育针叶树种为主, 阔叶树种较少。

1.2 项目实施规模

苍梧县自实施造林补贴项目以来, 累计建设面积达到1600hm2, 其中:荒山荒地人工造林730hm2、迹地人工更新造林870hm2, 中央财政下达直接补贴资金198 万元, 间接补贴资金7.3 万元。经造林当年验收合格, 已下拨直接补贴资金198 万元, 涉及补贴对象达572 户。

1.3 业主申报项目和作业设计

项目计划文件下达后, 县林业局明确项目申报相关要求, 由乡镇林业工作站负责组织辖区内项目申报工作, 通过宣传发动, 动员广大造林业主在申报期限内自主申报项目。在初步调查核实的基础上, 对项目申报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 充分征求和尊重业主的意愿, 再由县林业局组织编制项目作业设计方案, 成果呈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1.4 项目施工

县林业局与列入项目的造林业主签订项目建设合同, 项目造林业主根据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作业设计方案的相关要求, 自行组织项目造林施工作业, 确保按时间完成施工, 确保项目施工质量。

1.5 项目检查验收和修正设计

项目造林业主完成当年造林后, 由县林业局组织县、镇级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每一个造林地块逐一检查造林的树种、面积、密度、成活率等内容。对核实后产生变化的造林小班, 重新修正设计, 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批复。根据经审批的作业设计方案, 县林业局和项目造林业主进一步补充完善项目建设合同。县级验收合格后, 再由自治区林业厅派出的检查组进行抽检核查。

1.6 补贴资金兑付

县林业局统一安排, , 由乡镇林业工作站组织辖区内以行政村为单位, 对造林验收合格的造林小班进行为期7 个工作日的公示工作, 公示无异议后。县林业局完成收集、整理兑付材料, 提交县财政局审查核对, 待自治区级完成抽检核查合格后, 由县财政局和林业局根据兑付名册将第一批补贴资金转入造林业主银行账户。项目造林3a后, 由县林业局组织造林保存成效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兑付第二批补贴资金。

1.7 档案管理

县林业局设立专门的档案柜, 制定管理制度, 建立索引目录, 由专人专职管理项目资料。逐年逐项对项目任务计划文件、资金文件、项目实施方案、作业设计、项目建设合同、验收登记卡、图纸、业主名册、补贴资金兑付凭证等资料进行搜集、补充、更新、归档, 保证项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真实性。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项目申报与计划下达时间不合理

项目申报工作从下达文件到要求上报的时间短, 通常在1~2 周内完成。在没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去开展前期工作, 造林业主参与度、造林地点及面积准确度均不高, 在这样的条件下, 任务量只能根据往年造林实绩完成量去提报。这种申报方式容易造成上级下达计划任务量过多, 当年难以完成;或者任务量过少, 难以满足广大造林业主需求。另外, 项目计划下达时间晚, 计划文件一般在每年的9~11 月到达, 由于开展项目的工作量大、程序繁琐, 迫使每年的计划任务均推迟至下一年度才能实施完成, 形成跨年度实施项目的现象。

2.2 作业设计变动大

每年的项目任务下达后, 要在短期内完成作业设计并上报审批。在开展项目作业设计, 必须进行大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 加上时间紧迫, 必然存在作业设计不够准确的问题。在县级验收后, 对原设计变化的数据内容修改, 包括造林小班个数的增减、面积的差异、地类不符、造林树种的变化等。因此, 在兑现补贴资金前必须完善作业设计, 要以县级验收数据为最终标准, 重新编制项目作业设计书 (修正版) , 再次上报上级林业部门审批。

2.3 县级检查验收难度大, 耗时长、费用高

项目涉及的造林业主范围广, 造林面积又以1 亩作为申报起点, 造林地块分布多、小班面积零散, 另外县级验收又分为“当年造林成活率检查验收”和“造林三年后保存状况检查验收”, 相当于一处造林地块需检查验收两次, 跨越时间长, 县级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去跟踪项目实施情况, 增加了实施单位的验收费用, 从而加大了项目整体实施难度。

2.4 造林补贴标准低, 资金兑付程序繁琐

按项目现行补贴标准, 荒山荒地人工造林补贴200元/667m2, 迹地人工更新造林补贴100 元/667m2。目前, 以项目营造马尾松、杉木为例, 在苍梧县3a的营造林成本投入平均约800 元/667m2, 当年造林的投入费用就达到500 元/667m2左右, 除补贴资金以外仍需投入大量资金。项目要通过多方多次验收、多部门审核资料等繁琐程序, 导致补贴资金兑付迟延;补贴资金又分2 次兑付, 时间相隔3a, 导致许多符合项目建设要求的业主会自动选择放弃参与项目建设。为此, 容易造成在项目任务计划量较大的年份里, 当地很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建议

3.1 做好项目的申报与计划下达的时间节点控制

每年项目申报时间控制在3 月初至6 月底进行, 实施单位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动宣传、实地初步调查核实项目申报业主的信息, 为准确地申报计划任务量打下扎实的基础。建议在7 月中旬下达计划任务,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也同步下达, 8 月开始项目的全面检查验收工作, 即可保障造林苗木成活率稳定后进行, 提高造林质量, 也可提高检查验收的准确性, 争取按年度、按计划、按时间、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3.2 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新闻、刊登报纸、印发宣传册、举办会议、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 从县级、镇级、村级到农户个体逐层加大对造林补贴项目政策的发动宣传。通过宣传发动达到2 个目的:公开项目建设的要求、标准, 使所有意向造林业主了解项目的政策内容, 自主、自愿选择是否参与项目建设;扩大造林补贴项目政策的影响力, 吸引地方政府和广大社会群体参与造林绿化工作。

3.3 简化流程, 权限下放, 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将项目检查验收的权限下放至各乡镇林业工作站, 由林业工作站组织全面检查验收, 再由县级林业部门根据各乡镇验收结果, 每个乡镇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验收;简化造林作业设计。在当年造林结束后, 经全面检查验收合格, 在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 以县林业局组织编写造林作业验收报告书作为最终的兑付依据, 避免检查验收后作业设计出现改动大、人员工作重复的现象, 可节省不必要的工作量和作业设计费用开支;考虑到造林前期投入成本比重高, 造林业主承担的资金压力大, 在当年完成造林任务并通过逐级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 将分两次性兑付补贴资金的方式修改为一次性兑付, 项目建设不需再等3a, 缩短时间, 减低项目实施难度。

3.4 适当提高造林补贴标准

中央把项目造林补贴标准提高到当年造林成本的50% ~ 60%, 达到500 元/667m2。建议在区、市、县3级政府能够制定相应的惠农惠民政策, 整合地方财政资金, 允许森林培育补贴资金与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配套使用, 从而实现造林补贴标准得到适当提高。

3.5 做好苗木购买引导工作

林业部门要结合项目设计树种和本地良种、壮苗培育等情况, 开展多种形式的良种壮苗的宣传工作, 提高运用良种壮苗上山造林认识, 增强其主观能动性, 确保项目的种苗质量;提供造林苗木相关信息, 发布本地区具备“一签两证”的苗木生产信息, 广大造林业主根据自身需求去选购良种壮苗上山造林, 从而提高造林的质量。

3.6 严把质量关, 确保项目造林成效

项目造林质量是整个造林补贴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 作为项目实施单位, 县级林业部门必须认真对待, 检查验收工作必须组织林业系统中的精干力量, 落实好工作经费, 依据项目验收标准, 逐处逐户地去实地勾绘造林地点, 核实造林地类、造林树种、检查造林成活率 (保存率) 等指标。做到层层把关, 环环相扣, 确保项目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善军, 王海静.平原地区实施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政策刍议[J].林业科技, 2015, 32 (1) ;122.

[2]刘三峡.神农架林区造林补贴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 2015, 44 (1) ;72-73.

[3]樊汝莲.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项目效果及其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 2013, 86;197-180.

[4]于金娜, 姚顺波, 薛彩霞, 造林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4 (4) ;62.

中央空调机房动火管理制度 篇3

一、机房内禁止动火作业,若设备维修确需用火、动火,作业人员则须向大楼管理科科长申请,经大楼管理科科长同意后,作业人员方可持证进场作业。

二、动火作业(电、气焊)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资格要求,且不得私自设置临时用电线路和设备。

三、动火作业时,须有机房工作人员在场,并确保消防器材可以正常使用。

四、动火作业时,须事先清除火源,确保电气焊地点周围5米内无任何易燃、易爆物品。

五、电焊机地线必须设立专用地线,不准接在建筑物、机器设备及各种管道上。

六、焊割地点与乙炔发生器及氧气瓶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且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应保持5米以上距离。

机房建设项目步骤 篇4

数据中心机房是数据信息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基础,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必须满足服务器、小型机、存储器等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屏蔽、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接地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要求。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子系统包含:结构装修系统、供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UPS系统、精密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消防报警及气体灭火系统、KVM切换系统等。

1、结构装修系统

机房结构装修系统包含吊顶工程、地面工程、隔断工程,墙面工程、门窗工程,防水防鼠工程等子项。在用材方面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变形小的前提下,对机房天花、墙面和地面进行立体式的 “三防”预处理,使机房起到防尘、防水防潮、防静电、隔热、屏蔽、隔音、安全美观的效果。

2、供配电系统

在机房建设中,配电系统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要求为机房提供一个不间断的、高质量的电源以保证机房的可靠运行;要建一个好的机房,首先要将供配电解决好:

1)不同类别的机房对电源的要求:A类机房:停电后会产生重大损失和社会影响,要求建立不停电电源系统;B类机房:停电后会产生一定损失和社会影响,要求建立备用电源系统。

2)市电输变电系统:对于一级负荷机房应该有从不同变电站供给的双路供电、另外加上柴油发电机,通过应急电源切换柜后供给机房内的UPS和精密空调机组。3)机房用电的配置:配电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余量。两种比较理想的不间断供电系统: 第一、双路市电(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加UPS备电系统;

第二、单路市电做主电,配置UPS和柴油发电机组。

3、防雷接地系统

雷击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雷击及周围的电磁感应会损坏附件的系统和设备。经常性的雷击及过流会降低输电线路和系统的绝缘指标。浪涌对所有电子设备和数据都有潜在的危害。它是隐伏的,不可见的,不可预测的,极端危险并且后果不可想象。

由于机房的重要性,采取防雷防浪涌措施是必须的,至少应当做到三级保护,一般的做法是,在机房总进线配电柜处配置大容量的避雷器,对主电源的进行保护,这是第一级防护;在UPS进线开关处加装第二级避雷器,对UPS设备的在保护,这是第二级防护;在各设备配电柜的主开关处加装小容量的避雷器,对用电设备进行防护,这是第三级防护。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是不能可靠地避雷的。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间就越短,危险性就越小。机房接地一般采取共用接地的方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如有特殊要求设置独立地,则需在两地网间用地极保护器连接,这样,两地网之间平时是独立的,防止干扰,当雷电流来到时两地网间通过地极保护器瞬间连通,形成等电位连接。

4、UPS系统

UPS是指在计算机应用当中,保护因意外断电而导致数据丢失的一种备用电源设备,它可以在交流电断开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时间供电以使安全关机。UPS设计精密,市电与电池或变流器之转换时间短,弥补了发电机或其它紧急电源中断时间过长的缺点。UPS还会自动稳压,滤除噪声,提供给设备稳定且干净的电源环境。UPS容量的选择应考虑一定的余量,主要目的是提高UPS的工作寿命和工作效率,经验的做法是根据用电设备容量的总和,取1.3~1.5的系数得出UPS的容量;UPS采用双机冗余备份运行的方式比较可靠,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采用N+1的方式。

5、精密空调系统

机房内集中了大量微电子设备,是个产生发热量大的区域,我们设计采用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组对机房进行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的不间断的精确严格的控制,确保计算机房内的系统设备在恒温、恒湿工作条件下工作。

精密空调设备充分考虑到了机房的特点,在相同制冷量的基础上,分量远大于舒适空调,能够迅速、有效地带走机器热量。同时,它对机房内的相对湿度也可以控制,即使在制冷状态,精密空调也可以做到不除湿,同时还配有自动加湿系统,使计算机设备无论是在湿润的夏季还是在干燥的冬季都能有个恒温恒湿的工作环境。

6、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是保证机房环境的重要环节。首先是维持机房内的正压,有利于保持机房内恒定的空气环境,保持机房洁净;其二是稀释机房内不断产生的空气污染物,防止空气品质变坏。

7、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随着语音和数据通信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布线系统,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数据图像等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结构化。

机房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所在,也是所有网线的集中之处。它的布线绝对是整个布线工程中最复杂的,因为一般的机房中都会有成百上千条各种电缆,其中包括电源线和网线,在大型的网络中,还可能有上万条,甚至几十万条电缆。作为网管员,在网络出了问题时,不得不经常在这成堆的电缆中寻找答案。这就要求在布线之初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其中包括将各种设备摆放整齐,将各种电缆整齐、有序地分类扎好,并做好标识。

机房的重要不仅是因为其中的各种电缆多,更重要的是它是整个网络系统的“神经中枢”,只要其中一个设备,甚至一个端口工作不正常,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网络,或者一大片用户不能正常进行网络连接或应用。

8、门禁系统

“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在任何计算机运行中心机房门口都不难见到这样的招呼,绝大多数的机房都设置了电子或物理门禁,特别重要的机房同时还设置了专职的安保值班人员,这是因为机房场地的安全需求决定的。

设置门禁系统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机房工作人员出入和运行设备使用变动的控制,达到提升机房安全水平,规范机房运行秩序的效果,实现对机房场地的有效管理,因此,门禁管理在机房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9、图像监控系统

机房图像监控系统是通过在机房各出入口、主要通道、重点区域设置固定或一体化摄像机,在末端设置大容量硬盘录像机,实时监视机房内的情况并记录下来,值班人员不用到各处巡视就能对机房的情况进行查看,提高管理的效率,发生事故后通过回放录像资料,找到原始记录,提高机房内的安全可靠性。

10、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数据中心机房支撑着各类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行,一些机房甚至已成为无人值守型。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失误造成的意外系统中断和设备损坏都会给企事业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这种损失,用户需要有一套先进、可靠的机房环境监控与预警系统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该系统必须能够随时随地观察到机房的情况、必须能及时地发出预防性报警、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通过协议转换器对机房内的UPS、精密空调、新风机、电力检测模块、发电机、机房温湿度传感器等末端智能装置的采集数据进行管理,通过设定一个合理的范围,实时检测末端数据的变化,在超出设定的正常范围值后,主机就会产生报警信号并通过无线拨号器拨打管理人员手机、固定电话或发送短信息等进行远程告警。

11、消防报警及气体灭火系统 机房结构和防火分析

1)机房内的空间结构分为三层:地板下、天花上和地板天花之间;

2)一般机房的起火因素主要是由电气过载或短路引起的,燃烧的主要区域一般在地板下或天花上,燃烧初期发出浓烟,温度上升相对较慢。

根据计算机机房设备贵重、并排放密集、不能用水灭火、结构特殊及其起火因素等特点,机房的消防应该采用对人员无危害的气体灭火。机房消防灭火系统相对独立,有自己的消防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系统,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无管网消防和有管网消防系统。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1)在机房发生一路报警、二路报警及气体喷放三个阶段时其动作信号应在大楼消防控制室中反映出来,以便大楼的统一管理。

2)在与大楼原有报警设备不兼容的情况下,实现三种状态的传输。

3)非消防电源及与大楼报警系统的连接等联动,空调系统与非消防电源的关闭,应在气体喷放前30S时动作,也就是报警控制器在接到两路报警信号后发出关闭空调机、灭火区域内的防火阀及非消防电源的信号。

机房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 篇5

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目标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应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

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依据

l.技术标准

(1)设计文件,如工程设计图纸、说明书、设计洽商、设计变更等。

(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2.管理标准

(1)管理标准,如ISO9000。

(2)施工企业主管部门有关质量工作的规定。

(3)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质量工作规定。

3.合同约定

(1)施工企业与发包人签定的工程施工合同。

(2)工程项目部与施工企业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

4.其他相关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有关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三、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对这五个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l.人的控制

对人的控制应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充分调动、发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积极性,又要努力避免、纠正人在施工过程产生的失误。

2.材料控制

通过对材料(包括施工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等)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的控制来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

3.机械控制

主要内容是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和操作三个方面的控制。

4.方法控制

主要内容是工程项目的各类计划与保证措施的控制。

5.环境控制

主要内容是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的控制。

四、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机构

工程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全面负责。

在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时,工程项目经理应根据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与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联系接口与方法。一般使用组建由工程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的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的方式。

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承担并协调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其成员应具备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资质。

根据工程质量方针和目标,对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进行职能分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和权限,规定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控制内容、控制措施以及工作间的衔接方式。

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是从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到单位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系统控制过程,在实施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按照“确定项目质量目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实施项目质量计划”的程序来进行。

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只有严格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按照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将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划分为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是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在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工程项目经理部应着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技术准备

(1)图纸的熟悉与会审。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项目技术人员、工长等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发包人协商解决并办理相关变更洽商手续。

(2)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组织准备

(1)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度。

(2)集结施工队伍,签订劳动合同。施工人员应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良好的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安全作业的观念。

(3)结合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情况、质量目标,施工顺序、工序搭接、关键部位、质量保证措施等。

(4)对施工队伍进行人场教育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针对目前机房工程施工队伍组成多以农民工和季节工为主的现象,人场教育应以组织原则、纪律、操作标准和安全规范为主。

3.物质准备

(1)工程材料、购配件和半成品准备。

(2)施工机械器具准备等。

4.施工现场准备

(1)了解施工现场环境情况,清理障碍物。

(2)“五通一平”。

(3)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准备等。

(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1)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前,在施工设计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向参加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在执行前应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现场材料质量的控制重点是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进行验收;采取妥善的措施对施工材料进行保管和存储;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领用相发放;监督检查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回收施工剩余材料等。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于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都有直接的影响,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正确操作、机械设备的规范维护和维修等方面。

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正确操作、妥善保管,精心保养,预防各类事故尤其是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施工机械设备控制的重点。在管理上应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施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4)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序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

(5)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处理,首先由变更方向监理工程师(或发包人)申请。监理工程师与相关方研究做出变更决定,发布变更通知后,方可组织实施。

(6)成品保护控制。建筑成品或半成品应采用护、包、盖、封等措施妥善保护。

(7)环境保护控制。工程施工时把好材料验收关,杜绝使用有害成分含量超标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应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时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不合格不允许使用。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由工程项目经理或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以下主要工作内容: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整理汇总各类工程档案资料,编制工程档案资料移交清单。

(2)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绘制竣工图纸。

(3)组织以预算人员为主的工程结算小组,编制竣工结算。

(4)组织技术、质量、施工、合同和预算等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自验,并对自验中发现的施工质量缺陷予以纠正。

(5)在自检符合要求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和完整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落实工程竣工验收的时间、程序和组织等。

(6)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工程竣工验收活动。

(7)组织人员对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予以纠正。

七、施工项目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含原材料、购配件、成品、半成品)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本要素之一。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正常施工的必要条件。

机房工程实施材料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材料的供应管理

1.施工材料的供应机制

除合同约定由用户提供的材料外,对于工程主要材料、大宗材料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调度和统一核算的方式,通过企业层的材料机构进行采购;项目经理部只负责采购企业供应计划外的特殊材料和零星材料。这是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

2.施工材料供货商的选择

通过对质量保证能力的评定选择施工材料的供货商。供货商的质量保证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合同的约定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2)施工材料的供应周期是否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3)施工材料的售后和技术支持等持续性服务能力。

(4)施工材料的价格因素。

(5)其他涉及履约能力的评定。

3.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

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应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质量鉴定水平,格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和各项管理规定的要求。

(二)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

(1)工程项目部应根据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出施工材料用量和施工材料进场计划。在机房工程施工中,因为场地面积的限制,很少有条件设置施工材料单独存放的区域,合理的施工材料进场计划既可避免影响施工作业,又可避免施工作业造成材料的损失。

(2)严格执行施工材料的进场检验制度,对进场施工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认真检查和验收。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质量证明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

(3)对于验收合格准予进入施工作业现场的施工材料,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的进度要求,妥善的予以存放与保管,并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盗、防损坏等措施。

(4)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避免材料浪费。

(5)施工材料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材料的进场、保管、使用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主要的检查内容有核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数量及进场手续;施工材料的存放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施工材料的领用和发放是否规范;施工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等。

(6)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回收台账,按规定对施工作业中的余料进行回收。

(三)施工材料的管理责任

工程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领导责任者,施工项目经理部主管施工材料的人员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施工班组料具员负责协助班组长组织和监督本班组材料的领、用和退的控制。

八、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质量控制

(一)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对施工机械设备应本着技术先进、经济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选用。

(二)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是工程保证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措施。

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健全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保养,运输和保管等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应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定》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与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水平技术与其担任的工作相适应,避免因为技术的不熟练、违规操作等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

操作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保养的基本内容为“十字操作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保证设备性能正常。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台账,落实专人进行保管,并且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盘点,掌握现场使用设备的完好情况,保证不因设备原因影响工程施工。对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如无法短时间内修复,应立即组织新的机械进场,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

九、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施工工序的质量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严格施工工序管理,使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只有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预防为主”方针的实现。在进行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

(2)以工序质量为目的,对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如人、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等进行有效的控制,按质量责任制办事,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是实现工序质量的保证措施。

(3)施工作业人员应遵守工序质量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即自检、互检、专职检验)制度,保证不合格工序末整改前不进人下道工序,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要求,同时对工序质量做好记录并定期上报。

(4)抓点连线带片,对关键工序设立质量管理点,实行重点控制,严守工程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质量意识。

设计单位: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http://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建中路5号天河软件园海天楼3A06

用户服务中心:Tel:020-85574618 85574628 85574638 85698805 85698850

联系人:周先生:***

欢迎来电索取详细方案或来电洽谈业务,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价格实惠

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维护建议 篇6

1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1.1 通信电源系统基本概念

通信电源系统一般包括双回路10 k V高压系统、10 k V/380V的低压变配电系统、油机供电系统、高频开关电源系统 (直流整流及配电系统) 、UPS系统、防雷接地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等。

1.2 通信设备对电源的一般要求

由于通信的特殊性, 通信设备对电源的要求一般要比其它电器设备高得多, 通信设备对电源的一般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可靠性要求高。相对于整体通信系统而言, 一般性的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影响面较小, 一般是局部性的。但如果电源系统发生直流供电中断故障, 则影响几乎是灾难性的, 往往会造成整个电信局、通信枢纽的全部通信中断。因此, 通信电源对可靠性方面的要求非常高。

(2) 稳定性要求高。通信设备大多数为精密设施, 各种通信设备都有要求电源电压稳定, 不允许超过容许的变化范围, 尤其是计算机控制的通信设备, 数字电路工作速度高, 频带宽, 对电压波动、杂音电压、瞬变电压等非常敏感。所以, 供电系统必须有很高的稳定性。

(3) 能耗要求要非常低。能源是宝贵的, 电信设备在耗费巨资完成设备投资后, 日常的费用支出中, 电费是一笔比重很大的开支。尤其随着通信容量的增大, 一个母局的各种设备用上百、上千安培直流的用电量已是司空见惯, 这时效率问题就特别突出。这就要求电源设备 (主要指整流电源) 应有较高转换效率, 即要求电源设备的自耗要小。

1.3 现代通信对电源系统的新要求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通信网络规模与接入设备不断拓展, 对电源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 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供电需求。随着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 通信设备的规格、种类、型号、品牌越来越复杂、多样, 系统提出了低压、大电流、多组供电电压需求, 功率密度大幅度提升, 供电方案和电源应用方案设计呈现出的多样性。同时, 也对供电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应于电源小型化, 供电方式应尽可能实行各机房分散供电, 设备特别集中时才采用电力室集中供电, 大型的高层通信大楼可采用分层供电 (即分层集中供电) 。

(2) 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组合扩容。电源实现模块化设计, 可以有效减少引线寄生电感、寄生电容的产生, 防止对系统造成危害;同时, 采取多个独立的模块单元并联工作, 采用均流技术, 所有模块共同分担负载电流, 一旦其中某个模块失效, 其它模块再平均分担负载电流。这样, 不但提高了功率容量, 在器件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满足了大电流输出的要求, 而且通过增加相对整个系统来说功率很小的冗余电源模块, 便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提高安全系数, 即使万一出现单模块故障, 也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而且为修复提供了充分的时间。高频开关电源采用分立式的模块结构, 以便于不断扩容、分段投资, 并降低备份成本。

(3) 能够实现系统远程集中监控。现代电信运维体制要求动力机房的维护工作通过远程监测与控制来完成。这就要求电源自身具有监控功能, 并配有标准接通讯接口, 以便与后台计算机或与远程维护中心通过传输网络进行通信, 交换数据, 实现集中监控, 从而提高维护的及时性, 减小维护工作量和人力投入, 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

(4) 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小型化。现代通信系统要求电源能进行电池自动管理, 故障自诊断, 故障自动报警等, 自备发电机应能自动开启和自动关闭。现在各种通信设备的日益集成化、小型化, 这就要求电源设备也相应的小型化。

2 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基本组成

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既有一般通信机房电源的特征, 又具有不同于大型通信机房的特点, 其基本组成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和接地系统。

(1) 交流供电系统。通信电源的交流供电系统由高压配电所、降压变压器、油机发电机、UPS和低压配电屏组成。

(2) 直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是由整流器、直流屏、蓄电池、变换器、设备电源架、分配屏、列电源架和相关的配电线路组成。

(3) 接地系统。为了提高通信质量、确保通信设备与人身安全, 通信局站的交流和直流供电系统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3 怀柔通信业发展概况

中国联合通信北京市怀柔区分公司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与信息化实现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发展都市农业、精准农业、观光农业, 塑造农业旅游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特色旅游观光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天河川沟域经济开发;整合政府服务资源, 多种服务渠道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政府服务;基于网络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教育培训等民生服务和消费方式广泛应用;加强涉农信息资源建设整合和共享应用, 建成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行政村实现社区化管理方式。2013年中国联通北京市怀柔分公司还将结合实际需求快速拓展3G覆盖范围, 实现深度覆盖。2013年计划新增2G3G基站66个, 城区北、城区西为重点优化区域。同时, 加大热点地区WLAN及室内分布建设力度, 有效分流3G业务量, 提升数据支撑能力。依托“智慧怀柔”项目对城区主要人员聚集场所、各业务办理机构、委办局进行覆盖, 这些计划的有效落实将大大提升网络服务效率。

4 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管理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1) 机房建设存在隐患。由于中小通信机房建设时间较为久远, 设计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 很难适应现代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 导致近年来一些中小通信机房供电事故时有发生, 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特别是一些机房重大事故中, 往往也是由于电源设计、配置与使用存在问题而导致的。尽管各级重视了中小通信机房安全建设, 不断采取措施进行电源线路改造, 设施进一步优化,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由于中小通信机房分布点多面广, 一些机房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 由于中小通信机房面积小, 设备数量众多、种类繁杂, 电源设备间存在一定的电磁干扰, 往往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2) 维护管理力量薄弱。随着通信业的拆分重组力度的不断加大, 人员不断进行了优化重组, 一些从事电源维护与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 由于耐不住基层较为艰苦的工作环境, 纷纷转行到其他岗位, 导致电源维护与管理人才匮乏。对于一些中小通信机房, 往往处于相对偏远的地区, 生活环境相对较差, 人员不容易受到管理层的重视, 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十分有限, 导致电源维护管理力量相对薄弱, 一旦出现电源故障, 很可能会导致重大运行事故, 从而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别是现代通信设备对电源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 需要进行维护的设备点众多, 维护难度大, 维护人员往往只能是疲于应付。

(3) UPS电源存在问题。由于设计不科学, 相关的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方案存在缺陷, 随着负载的不断扩大, 这种缺陷往往会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有的中小通信机房不间断电源采取分散配置方案, 增加了维护与管理的难度与成本, 会为机房电源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存在影响, 甚至会增加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同时, 由于不间断电源生产厂家众多、产品种类繁多, 产品的质量标准千差万别, 电源与设备的兼容性存在差异, 导致故障率会因设备的不兼容而提高, 增大了电源维护与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 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5 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维护建议

(1) 加强机房电源巡视。中小通信机房远离市区, 人员数量较少, 设备相对分散, 给机房电源管理与维护带来了诸多困难, 因为应当加大中小通信机房巡视工作力度, 采取人员轮流巡视、立体巡视、重点部位巡视等巡视制度, 认真做好机房巡视工作, 发现相关告警信息要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计表执行情况, 搞好值班日志填写与检查。进一步强化对电源系统的监控, 以确保发生交流市电停电、蓄电池低电压、电源系统模块故障时, 通过电源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告警。切实做好无人机房的维护工作, 落实非岗位责任值班制度, 保证对于通信网络故障和8小时以外的业务响应, 维护人员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可以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提高现场维护效率。

(2) 加强维护体系建设。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管理往往是系统的薄弱环节, 受技术瓶颈制约较为突出, 对于一些电源设备维护由于设备维护责任人能力所限, 电源系统发生故障, 很难及时有效进行排除, 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稳定和质量。鉴于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维护与管理实际, 可以建设分级电源系统服务支撑体系, 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包含技术专家组、技术骨干队伍、日常维护人员在内, 并将厂商技术人员纳入其中的分级技术支撑体系, 通过逐级、实时申告的流程实施分级技术支持, 提高技术资源共享水平, 确保电源维护保障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3) 搞好防雷减灾防护。中小通信机房电气设备密集、对雷电等反应比较灵敏, 因此, 必须要搞好防雷击防护工作。特别是有的地方, 为了实现通信网络的全覆盖, 适应其布线需求, 必须在一些地点建设, 有的可能就处于雷电的高发区, 供电系统更容易受到雷电的侵害, 各种电缆引线从机房外引进来, 同样容易受到雷击。如果预防不到位, 一旦受到雷击, 轻则引起部分通信设备的复位, 重则造成整个通信系统的瘫痪, 所以中小通信机房必须要使用可靠的避雷设备, 其中, 要重点搞好防雷等电位连接及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 确保万无一失。

(4) 搞好电源模块维护。电源模块的维护是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维护的核心任务, 要大力推广自动倒换装置, 并具备机械式手动切换功能, 以备紧急时使用。搞好UPS电源与油机的配合, 油机容量与UPS容量比应在2倍以上, 确保油机和UPS都能正常工作。选用油机作为备用电源, 并时刻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以防突发停电时可以提供备用电力供应。蓄电池作为通信网上后备电源的核心, 应采取调节整流器的自动均浮充的设定、调整整流模块开机数量和定期进行容量试验等方法, 确保蓄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6 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 通信产品和通信技术不断更新, 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 由于通信公司的拆分、人员的分流重组、技术人员职务晋升等, 导致维护技术力量明显滞后于通信设备的发展, 维护人员对厂商的依赖性增强, 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风险增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加强和创新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维护方式方法, 为广大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提供可靠的巡护与维修, 对于确保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稳定运行, 确保整个通信网络畅通,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中小通信机房电源系统维护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为以后的通信机房电源系统维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漆逢吉.通信电源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1-2

[2]李晨煜.电力通信机房电源系统供电模式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 (10)

[3]杜新春, 蒋晓燕, 王钧, 屈青雯.浅谈UPS在供电系统的运用和发展[J].中国包装工业, 2010 (6)

[4]张建中.电子设备故障导致通信中断实例分析[J].电子制作, 2012 (2)

[5]高米娜.浅析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J].科技创业家, 2012 (13)

上一篇:六一送给孩子的话下一篇:预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