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红楼梦》读后感

2025-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精选7篇)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 篇1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1

“不读《红楼梦》不算一个合格的中国人”这样来看《红楼梦》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今天,我捧着这本神圣的书,筹备一心一意地研读。

《红楼梦》主要讲了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到了有权有势的贾家后发生的事。她在贾家邂逅了贾宝玉后却被常被一点鸡毛小事困扰,从此一病不起直至过世。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贾宝玉,他举止大方,乐观向上,才华横溢,看重友情,在我的脑海里刻上深深的印记。有一次,他的好朋友过世,他大哭不止,直到埋葬。我不禁想到我为了一根棒棒糖和同学吵架,比起宝玉连金条银条都不吝惜,我真不应该。

我也为林黛玉悲哀,她是个悲观主义者。黛玉为了凋零的花而哭泣。我感觉花落地上也有它独特的美,且会成为一种肥料,让植物茁壮成长。黛玉却由此伤感地想到了我们的身世,不禁暗然落泪。其实她比起晴雯等丫头的运势好多了,至少还有个外祖母疼她,舅舅、舅母也没说她什么。但她体弱多病致使心胸狭窄,说话有的刁钻,惹得下人更不是非常喜欢她。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须珍惜了周围的所有,别想一些烦人琐事,她也可以生活得非常不错。可见一个人要掌握满足。那个年代讲究门当户对,黛玉从家庭财产和权势都没办法和宝钗相提并论,自己生气就是自己怄自己了。一个冰雪聪明的人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然外祖母就不会说白疼她了。她是海棠诗社最有才华的女子,我要学习她的才华,却不愿像她一样顾影自怜,没办法自拔。

《红楼梦》还塑造了伶俐的晴雯,厚道的袭人,阴险狡诈的凤辣子等形象,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鲜明,让我收获颇丰。我要取长补短,努力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2

我读《红楼梦》,开始是看不懂什么意思的,只是知道它是四大名著之一,读它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带着这样的私心,买了本盗版《红楼梦》。这样才有了与红楼的第一段缘分。

看过很多评价,看过很多见解,依然是疑惑的,依然是迷茫的。到底黛宝之间有没有爱情,到底钗宝之间是幸福,还是悲剧。似曾相识,好如缘分天定,终究突破不了时代束缚,冲破不了世俗观念的执着。金陵十二钗,世人之命,似是早有注定。前世因今生果。

青梅竹马的玩伴,日久生情的良伴,一心为主的袭人,宝玉都不懂人情世故,却早早被人看顾,因享尽宠爱,他拥有无数的特权。江南流水人家的剔透,初进贾府的谨慎,似曾相识的偶然,青梅竹马的相伴,外祖母的百般疼爱,除了身体羸弱的牵制,黛玉会拥有幸福的结局。

都是黛玉是个冷性子的人,都说黛玉看不到生活的乐观,何不说黛玉看的通透,看的明白。黛玉葬花,借花喻人,生活就是如此,怎样的时代你的心里话可以向几人诉说,寄人篱下,祖母疼爱才是,没有家庭的依仗黛玉的生活只能依赖贾母。苍老岁月,终究贾母没能永久守护黛宝之间的两情相悦。

痴傻的宝玉娶了宝钗,黛玉泪尽而死,湘云抵不过岁月的残酷,宝玉最后离家远去,晴雯香消玉殒,袭人嫁作他人妇。生活无常,生活万变,昔日再美,终究生活是向未来努力的。

书中写不进的人生百意,说不清的情短义长。《红楼梦》中画出金陵里的世俗与众,更多理解,留待后人观赏。我们如同沧海一粒,在生活中找寻自己的价值,找寻自己的归属,为希望抬头,为明天迈步。

平波如镜的水面不是海,一览无余的生活不是人生。诸多不确定我们不能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能决定生活是否给随自己的安排。这就是生活啊。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3

曾在历史书上看到明朝末年著名思想家李贽的一句话:“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每个人均有其合理的个人价值存在,不能以是否满足圣人的标准为取舍标准。然而明清的臣子已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圣人和皇权的奴隶。所以,宝玉抗拒儒家教条,远离男性的功利世界,他不像贾雨村虚伪贪婪,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他不像贾政愚人愚己一味地愚忠,他也不愿做贾元春这种顶着美名却为皇家殉葬的牺牲品,他更不愿意在最美好的年华,天天学读八股,把自己鲜活的生命变成无灵魂血肉的僵尸。他尊重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追求个性的解放与张扬,以此反抗以八股取士为代表的明清皇朝对于思想和人性的禁锢。

理想的家国,都应该是人性的乐园,都应该像宝玉守护的大观园一样充满自由和美丽。贾宝玉不慕功名,不想参与这场吃人的盛宴,而尽量把聪明美丽的人儿从封建权力的碾压中解救出来,他没有成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国与家都需要更多像宝玉这样的人,可以说他的精神和五四运动遥相呼应。

所以,我愿意做宝玉,但我却不安于永远待在大观园里,念及园外的苦难,我希望自己能像《家》里的觉慧一样,为了让所有人都能享受自由与尊严,打碎“文死谏,武死战”的封建思想枷锁,创建一个尊重个体生命的更加人性的社会大观园而奋斗。然而,因为绝望而循世出家为僧,这样的宝玉,我不喜欢,我不要茫茫大地的肃杀世界,更不要做这脆弱的宝玉,我要这世界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4

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的辛苦与心酸,也表达出了怀才不遇的无奈何苦闷。而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就是出自曹雪芹先生笔下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它不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从而使一个繁荣的荣国府走向衰败。

当我看完了《红楼梦》后,我感到无比的心酸,我甚至有点怨恨作者为什么把这《红楼梦》的结局写得这么悲惨,这与《红楼梦》前部分的那生气、繁荣的景象一点有不符合。但后来我渐渐的明白了,当时的.社会就是这么黑暗,这只不过就是社会的演变过程罢了。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林黛玉,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却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个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这时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

贾宝玉,一个外表看上去柔弱带点天真的男孩子,其实也有刚强男子的一面,也许到最后谁也想不到他会去出家,是因为他看破了红尘吧,他是一个渴望得到自由的人,当姐妹们成家后都抱怨着生活中的事,他的内心渐渐的成熟了,更何况在这种”指腹为婚”的时代,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水深火热。同时他又是一个痴情的人,他对林黛玉可以不顾一切,从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之死对他的打击有多大。我不禁替贾宝玉感到惋惜,美好的青春就这样被断送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几乎都是悲惨的,从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休”到薛宝钗的”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怜咏絮才,玉带从中挂。”都能体现出来。曹雪芹先生曾惨痛的写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谴愚忠,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生命的年轮在不停的轮转,但又有谁能读懂这曹雪芹的梦中泪!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5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一般。”一部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一首暗示着兴败繁衰的荒唐诗,在这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府中,在这光鲜的浮华后,又隐藏着什么呢?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从此,一块纷纷扰扰的石头陨落人间,牵系起一群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红楼女。在那浮华的贾府中演绎着“美中不足今方信,如花美眷空蹉跎”的凄美故事。浮华的悲剧,马上开幕。

贾元春,贾府第一个传奇人物,贾家嫡系孙女,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大观园真的的主人,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享尽荣华的她用二十年的青春看清了这人间是非。一曲“恨无常”道出了她悲、美的一生。同时也说出了她那华丽的凤袍下掩盖的无限的悲伤和痛苦。可怜薄命女,生因浮华,死亦因浮华。

一个道金玉良缘,一个念木石前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孤高自诩,一个处事圆滑,一个肌肤如雪,一个娇花似水。一个薛宝钗,一个林黛玉。只可惜了两个薄命女,入了富贵家,却不知那浮华之门易进不容易出啊。“可叹停机德,甚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富贵一生只落得个空劳牵挂,枉自嗟呀!败落的大观园,没了昔日的繁华,潇湘馆在那几束翠竹的衬托下看上去那样清幽,可是里面却没了颦儿的笑音和哀叹。宝钗啊,当你再一次看到这景象是想来也会为那“登上青云”的追求而后悔吧!

金银散尽,家业凋零,有恩逃生,无情报应,欠命命已还,欠泪泪已尽。食尽鸟投林,皆因浮华散尽!一卷红楼落幕,不禁慨叹:“陋室空堂芴满床,衰草枯杨歌舞场。金箱垠箱又如何,只可惜你命不长。浮华门里唱大戏,那结局怎一悲字了得!莫要不舍富贵乡,浮华皆可抛!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6

我最开始看《红楼梦》的时候是10岁,但是我当时没有认真看只不过是大概地看了几章。不过我现在12岁了,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想看《红楼梦》了。看了曹雪芹的生平以后,我发现他对这本书倾注了无数年的心血。

《红楼梦》里每个人物刻画的都不同,比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不通世务的贾宝玉、泼辣的王熙凤、圆滑的薛宝钗、心直口快的史湘云、心地善良的李纨……这些人说也说不完,可见曹雪芹先生是多么的厉害让人物特点都不会重样。《红楼梦》其实主要讲大观园里这些小姐们的日常生活,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了以后林黛玉投奔了贾府。

贾府又分荣国府和宁国府,反正都是亲戚一有什么宴会两个府的小姐、太太、姨娘、丫鬟们也都互相往来,贾琏还娶了宁国府贾珍的妻子尤氏的母亲改嫁以后的妹妹尤二姐呢。还有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其实是和贾府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但是刘姥姥的家境贫寒,她自然要去荣国府碰碰运气。

看看那些人认不认她做亲戚,好的是给她些钱,坏的也顶多把她赶出去。这样的赌一把也亏不了多少。我最喜欢的人是李纨,因为她心地善良。赵姨娘是人人讨厌的人,连自己亲生女儿都诅咒。但是当她在铁槛寺中邪的时候,贾政没管她,王夫人没管她,薛宝钗心善,让周姨娘伺候一下她,这个时候,李纨站出来照顾她,虽然李纨自己也很讨厌她,但是这也体现出了李纨心地善良,心胸宽广。

我也很可怜她因为李纨的丈夫贾珠去世了,李纨就成了寡妇,只有一个儿子贾兰。薛宝钗在这本书里也是一个大好人,她把受欺负的香菱(甄英莲,甄家大小姐,小时候和家人走散了被卖给薛蟠作妾)带到了诗社。她又去看望生病的林黛玉。

我以前看见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就以为薛宝钗是个大坏蛋。其实薛宝钗是个善良的人,心机多却从来不害人,这样的女孩比较实用,我要是作者,就会给薛宝钗一个好的结局,因为她本身的性格和家庭决定了一定是这个结局。

这就是真实的古代小姐生活。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7

大华在一篇里指出:“一百多年来的《红楼梦》研究,还在原地打圈圈。”草民有同感。记得西方圣哲有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意思是,在真理和老师发生矛盾时选择真理。而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三种态度,一是打倒老师追随真理,二是反对真理继承老师的错误,三是既不认为老师错,也不认为真理对,交给时间老人去裁判。《红楼梦》的研究历史就是沿着这个路子在循环,读后感《珍珠玛瑙《红楼梦》(读后感一)》。有了网络之后,《红楼梦》研究的垄断才被打破,与垄断者持异议的文章才得以发表。

《红楼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本人认为它是写女人,为女人的命运而呐喊的书。书中集中了各种典型的女性,展现他们的才智,展现他们的情感,展现他们自由平等的梦想。具体一点说,贾宝玉和一群女人隐喻的是皇帝与宫娥彩女“七十二嫔妃”。因此又可以说《红楼梦》是写后宫的,是写女性这个弱势群体的书。中国文学史上是仅此一部吧。外国文学史上有没有呢?单就这一点说,《红楼梦》当然是名著。何况它还是文学著作的极品。

有人说《红楼梦》不好翻译成外文,仅这书名就找不到对应的词。我想,若把书名变成“红墙院内女人的梦”,能不能翻译?

中国从秦至清二千多年,妇女始终处于社会底层,是受苦受难最沉重的群体。即使是后宫嫔妃,衣食不愁,而那种牢狱似的精神生活也是度日如年啦。男人事业上的失败要女人承担罪名。女人是祸水,女人不能参政,女人与小人难养等等。《红楼梦》反其道,举出十二又十二个女人回应这些怪论。

《红楼梦》全本写了一系列大事:秦可卿大出殡,元妃省亲,查抄大观园驱逐晴雯,探春治家,刘老老两进荣国府,鸳鸯拒嫁,尤三姐殉情,最后的压轴戏是宝玉宝钗联姻。这些事像一串念珠穿在一起,表达一个主题:自由在哪?平等在哪?穿这一串珠子的“线”可以说是贾宝玉。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8

《红楼梦》是国内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它讽刺了国内古时候封建恶权势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后将会走向灭亡的势必运势。

《红楼梦》里面的任务各有个的特征。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贾宝玉这个人因为从小被祖母与妈妈过分娇纵而导致每天与女生们玩乐,不考虑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但也是由于如此,他的爸爸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非常惧怕他的爸爸。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真心相爱,最后却套不过封建婚姻爸爸妈妈之命、媒妁之言的运势。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常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计的一个了。她为人处事非常能干,蒙住了不少单纯人的双眼,她人缘非常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没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王熙凤是最泼辣的一个了,不只办事干练,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说不上话来,她处处不吃亏,大家称她“凤辣子”,却逃不过早逝的运势。大观园里的人物我喜欢的要数探春了,他心计不如宝钗,文学功底不如黛玉,可是她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所有,可能她有一点孤高自诩,可是能在混浊的世界里冷眼看所有的又有几个呢?但她的运势同样也是远嫁,离开家乡,离开爸爸妈妈。贾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爱孙子孙女们,甚至连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子也疼爱,可是她的话何尝不隐藏玄机呢!黛玉刚进荣国府时,贾母让她做上座,她不愿,贾母说了句“你是客,本应这样。”暗示了她从来没把黛玉当成是自己家里人,虽然表面上和大家都非常亲切,可是她不过是假慈悲罢了。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了解大家之间并不仅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9

今年断断续续的又读完了一遍《红楼梦》,掩卷而思,真有一种“云深不知处”之感,红楼中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女孩儿,牵动着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心啊。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都独具人性,千人千面,没有丝毫的雷同首先要说的就是黛玉,黛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身世孤单,精神压抑,加上寄人篱下而又性情高傲敏感,使得自己十分脆弱。黛玉初进贾府时,时时小心,事事谨慎,言谈举止慎之又慎,恐怕被别人耻笑。

第一次见到宝玉其人时,油然而生了一种亲切感。而宝玉眼中的黛玉,自然与众人眼中的不同,“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所以当发现这个“神仙似的妹妹”没有玉时,竟摘下自己的玉,狠命摔去。

很多人喜欢黛玉,不喜欢宝钗,我也佩服黛玉的美丽才情,但总觉得大家闺秀就应该如宝钗般大度有气量,不要像黛玉般小肚鸡肠、尖酸刻薄。宝钗博学多识,深沉理智,端庄贤淑,然而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的出嫁其实更多的是遵从母亲之命,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亦不被自己所爱的丈夫。

贾母说她的一段话我很喜欢;“大凡一个人,有也罢没也罢,总要受得富贵耐得贫贱才好。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后来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待他好,他是那样安顿,一时待他不好,不见他有什么烦恼。我看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做人就应该这样,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红楼女儿们个个个性鲜明、美丽可爱,《红楼梦》这本书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它真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读的好书。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10

四大名著,深邃而又神秘,这个寒假,我解读了最难解读的一本奇书——《红楼梦》。

红楼梦主要讲了封建社会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富到衰的全过程,刻画了种种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无奈,在封建社会里,事实都用权力说话,无人相信法律对于他们来说是公平公正的。

这本奇书看一遍甚难懂得,只有仔细琢磨,才能懂得其中的含义。那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灵魂,佭珠仙草为了报答神瑛侍者——贾宝玉对他的灌溉,化作林黛玉泪洒红尘。前面一段的太虚幻境,别有一番韵味。说是红楼梦,其实本意就是石头记,那块女娲补天留下的通灵石,造成了一场未完待续,永远无法结束的梦境。

最然我憎恨而又同情的便是王熙凤,他害死尤二姐,心狠手辣地逼迫了多少无辜的人。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性格泼辣,十分恶毒的人,但是我认为,在这样昏庸无能的社会,她无心无力,为了生存,为了自我利益,他不得不这样做,这一切,都是自找的。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就像一盘碎渣,贾母觉得林黛玉身子弱,又看到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不觉同意了宝钗做宝奶奶的位置。而林黛玉,则因疑心和嫉妒身亡。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如何攀比?黛玉对宝玉来说,只有怜爱。透过宝玉的眼睛,这位“丰年好,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千金小姐美中有自然,她那雪白一般的酥臂,肌肤润泽,仿佛“一池出芙蓉”,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林黛玉,这朵病态的红玫瑰,如果在一起,红玫瑰就会凋谢。薛宝钗,则是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是白玫瑰,在贾宝玉心中永远取代了这个位置。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11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里,宝玉挨打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又怕黛玉跟着担心,于是派晴雯送了两条半新的帕子过去,黛玉收到帕子后,明白了宝玉的用心良苦大受感动,当即动情写

下了题帕三绝,其一正是——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

这首诗短短二十八字却道出了黛玉心里藏了多年的秘密,道出了黛玉一生还泪的本质使命,更道出了从古至今无数如这般才子佳人的共同心声。

稍加注意,我们会发现从这次“题帕”事件后,黛玉和宝玉之间也再没像先前那样吵架怄气。黛玉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耳鬓厮磨,虽然是郎情妾意,却从来没有真正表过心迹,这也是黛玉第一次直面自己这份早已深种心底的爱情。当爱情已不知不觉地深种心底,面对“金玉良缘”之说,情郎也无力改变长辈的安排,而自己却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敏感多愁如颦儿又怎能不暗洒闲抛泪空垂?美丽的爱情才刚刚发芽就注定要破灭,这当中又有多少的无可奈何。于是,林妹妹带着她无限的忧愁终于泪尽人亡,留下一个宝玉也终于实了他的愿出家做和尚去了,只永远地留给世间一个落寞背影,一段填补不了的遗憾。

不禁想起唐婉和陆游,那对把臂同游情深意重的可怜夫妻。他们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拜堂成亲结为夫妻,相约要携手白头到老。可是变化来得那么突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曾经的欢乐和誓言统统成了往事,而一场夫妻留下的却只是一纸休书,一对钗头凤留下的也只是“错错错”“莫莫莫”的无声叹息。离开后,固然思念,固然不舍,却不能不擦干眼泪放下过去重新开始,只因为,他们还要生活。后来,他又娶了,她又嫁了,可他们的爱情被千古传诵万人瞻仰。

面对失败的感情,我们有权利悲伤,我们也可以选择放下重新开始。

人生哪得不伤悲,或喜或悲,却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12

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13

大家认为四大名著中哪个最好看?有人觉得《水浒传》比较好看,有人觉得《三国演义》比较精彩。可我觉得《红楼梦》最为贴近现实。

《红楼梦》中讲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以及各种人物的命运。我觉得四大家族的衰落主要是因为他们安于享乐、奢侈浪费导致的。

在荣国府里,那些公子小姐天天吃喝玩乐,喝酒吟诗,而且每个人的生活都十分奢侈。每个主人都有许多个丫鬟和小厮伺候:他们有的负责伺候主人,有的煮水泡茶,有的在外头站岗,有的看管主人的物品,有的干粗活等等。主子们吃的米饭都是上等的米,就连沏茶也要用澄清的雨水。平时贾府中的主子们吃饭的时候,都要摆一大桌宴席,鱼肉,羊肉,牛肉,猪肉,鹿肉应有尽有。然而他们只吃一点,其他的全部都浪费了。后来贾家因为太过奢侈,入不敷出,再加上贾家有人犯错,导致朝廷抄家。贾家一下子破败了。树倒猕猴散,林黛玉、贾母、王熙凤等相继去世,后来宝玉也出家了。荣国府这座“大厦”就这么彻底地倒塌了。

安于享乐、奢侈浪费,不仅会毁灭一个家族,同样也会毁灭掉一个国家甚至个人。比如大唐王朝,本来是强盛富贵的,可是后来唐玄宗吃喝玩乐,不理国事,于是整个大唐帝国毁于安史之乱,最后灭亡。许多朝代的灭亡也莫不如此。要是我们青少年在该努力的年华安于享乐,不思进取奢侈浪费,同样也会毁了我们的自己,最后也会落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十年磨一剑,曹雪芹先生花了十年时间写出了《红楼梦》,它就像一面镜子提醒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多读《红楼梦》,多反思自己。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14

名著《红楼梦》确实是一本用心写出来的巨著,你要用心去体会才行。再次捧读名著《红楼梦》的时候,心中满是欣喜,虽然贾宝玉与林黛玉最后阴阳两隔,人鬼殊途,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但我从未完整地看过名著《红楼梦》,所以这次怎么的也得看完整本书。

名著《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我在想以曹雪芹这样的纨绔子弟为什么在家族没落之后不进取一点,谋个差事,养活自己,而倾尽毕生所有的心血来“铸造”这本难得一见的名著《红楼梦》,荣国府内的金碧辉煌,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从未想过,又何谈见过呢?

一个那么大的家族,几世繁荣,却也衰败得不让你有喘口气的机会。我也在想,一个堂堂阔家公子哥今日却如此凄惨,如此悲哀,恐怕他自身也不会想到吧!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倘若不是他没钱没势了,不得已写书,也不会留下如今被人称颂的一代巨著——名著《红楼梦》。

看完整本名著《红楼梦》后,所有的人物都算是基本见过了,我最爱潇湘妃子。我欣赏她的才华,赞叹她的清傲,羡慕她的美貌,也怜惜她的薄命。一个女孩子,在母亲死后,父亲患病的情况下被接到外祖母家抚养,处处都感觉得到寄人篱下的悲哀,又清高孤傲,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宿患疾病,又恐她人耻笑,她活得好累啊。她的《葬花吟》真的好妙。而我也觉得曹雪芹必定偏爱黛玉,要不然也不会给她的名字里按上一个“玉”字。

记得很多老师都说过,你初次看了名著《红楼梦》之后,细细体味,心中所想便是你看了此书后的感受。然后等再过几个月,你再拿出来看,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觉,每次看后感觉都不一样。

要体会别人的难处,就要多与人沟通,对待书、学习该如此,对待人更该如此,这样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不同的东西。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15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品读《红楼梦》,内心总会缭绕着感动和遗憾的情愫。虽然早已把结局背得滚瓜烂熟稿,也知道留下的是一片泣血的残阳,但依旧禁不住去翻阅。 曾几何时,我并不欣赏《红楼梦》。贾宝玉的哭哭啼啼,林黛玉的弱不禁风,王熙凤的见风使舵都成为了我讨厌的原因。只翻几页便已在月色下酣睡。 再回首,有一段时光的缩影浮现于脑海。那时我爱读书,四大名著、《史记》、《资治通鉴》、《昆虫记》……等各种中外名著我都“略知皮毛”——实际上都是囫囵吞枣。无奈,那时我只看《红楼梦》中的好词好句,根本谈不上“品读”。偶尔认真地看上几句,便主观地认为只有黛玉和宝玉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结局。 如今,再一次拿起《红楼梦》。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 篇2

对于红楼梦的研究的焦点在二十世纪开始转向对作者曹雪芹本人的生平家世。尽管曹雪芹留下来的资料除却《红楼梦》, 以及仅存八分之一的佚著《废艺斋集稿》之外一无所有, 尽管对其生平的考证过程极为艰辛, 但多亏了诸多学者如胡适、周汝昌等等的辛勤工作, 我们仍然能够从种种蛛丝马迹中看到宗教意识对于其《红楼梦》创作主旨的影响。

曹雪芹晚年居住于郊外, 虽然当时的郊区并非我们常常想象的风景如画, 但在他所留下的各种同友人的诗句中我们能够知道, 曹雪芹著书十年中常常拜访位于郊区的寺庙, 相信在潜移默化中这些作者常常拜访的宗教场所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一些基础素材。

世人对曹雪芹其人多有评价, 或从多个方面分析他的多种性格特点, 但是所谓“素性放达, 又有魏晋遗风”确是常常为人们称道, 他的那种适意放达, 不假修饰, 率性而为的作风也常常被人认为是与宗教对他的影响分不开的。体现在其作品中, 那种宗教的色彩不是被动的, 也不是在隐藏在作品中的, 相反是主动的, 通过作者主体的创作视角来展现的, 其笔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贾宝玉那种不求经济仕途, 杂学旁收, 率性自我的形象就是最好的佐证。

在宗教意识的表达上, 整个作品几乎是以宗教为根源为母体的。首先, 作品中太虚幻境和真实人间的双重构架, 使得整个故事本身现实和神话难分难解。在现实的人间发生的一切故事却似乎总在梦境般的神话中有所体现, 这为整个故事笼罩上了一层宿命的色彩。

其次, 一个“甄”世界和“贾”世界的构架在小说开篇之初就已经渗透了, 两个相似的主线的发展, 正像是宝玉在梦中见的那样每一个大观园中的人物总有一个相对的影子, 那么到底何处是真何处是假的, 这种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奇妙构思正是宗教意识的体现。

二、《红楼梦》中宗教意识的具象化

宗教意识在整部小说中不仅仅体现在那些背景的构架和主旨的表达上, 《红楼梦》作为清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一面也为我们细细的描述了许多当时的宗教事宜, 例如秦氏之丧和清虚观打醮等具体活动中, 在整部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发展、主旨表达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秦氏之丧这一节中 (第十三回到第十五回) 正是贾府权势浩大的顶峰时期, 作者不惜笔墨的将这场丧失的规模排场、人情往来、官场应酬描写的细致入微, 整个场面可谓是风生水起, 风光无限, 这也是使得读者体会到整个贾府的繁荣, 也为了与后文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跨越时间的家族式的兴衰最能够让人产生思考, 也最能够体现出宗教思维中色空、因果等意象。

另外《红楼梦》中人物的宗教色彩也十分浓厚, 对小说情节的发展和完整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小说的描述人物来看, 如果从广义上来说, 几乎每个人物上都带有或多或少的宗教色彩, 这里着重分析几个继承了作者宗教意识的人物。第一类人物是小说中真正的道僧, 正是因为这部小说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因此小说中道僧的形象也较多, 例如小说中各种道士和僧人形象, 以及一些特殊的幻境中的形象。其中幻境中的那些仙子形象更是成为了作者宗教意识和精神的寄托, 例如警幻仙姑几乎集中了多种传统宗教化身, 成为一个几乎完美的主宰者, 对情节的推动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类是小说中具有浓厚的宗教情结式的人物。这些人物被作者倾注了太多的宗教情怀和寄托, 例如贾宝玉最终的解脱, 林黛玉的真性情, 迎春的清静无为等等, 他们身上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他们在亦真亦幻的大观园中生活本身也体现出了小说的宗教精神。

三、《红楼梦》中宗教意识的美学价值

宗教情怀和意识无孔不入的渗透到整部小说之中, 这种宗教的情怀不是作者强加的, 却似乎是在作品本身中流露出来的, 那种亦真亦幻、轮回宿命之感给整部小说抹上了一层独特的宗教美感。在笔者看来, 红楼梦中的宗教美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回归本质的执着。不论是作品中的贾宝玉对于封建社会经济权贵的敬而远之还是现实中曹雪芹安贫乐道, 潜心著书, 都体现对真我和本质的一种回归, 这也正是宗教精神中“无为”的体现。其次, 体现在作品引人向真的教化中。教化或者说启示是每部作品中必然会表达或流露出来的, 但在红楼梦中这种教化并非是强求的“因果循环”, 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于敢于表达出“真我”的人物的赞赏, 不论是顿悟出家的甄士隐和柳湘莲, 还是在大观园中“饿了吃, 困了睡”的贾宝玉, 作者在潜移默化中赞赏的正是真性情的难能可贵。再次, 体现在作品描述的那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中。宗教元素的加入使得小说本身描写的“甄贾”世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人们沉沦在现实缔造的幻梦中, 但在那一片片白茫茫的大地上, 又让人领悟到或许那些置身仙境的幻梦才是真实, 宗教精神让小说描述的意象获得了一种朦胧的诗意。

四、结语

正如本文开始分析的, 《红楼梦》在多个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甚至在创作主旨上就是以宗教意识为底色的, 这源自于作者本身所具有的宗教情怀, 但是作品本身却不同于其他带有宗教意识的著作, 它的自然流露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将古老的宗教智慧和文学艺术高度的融合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融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美学价值, 提升的整部作品的艺术意境。

参考文献

[1]高存.“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论探春的性格特点[J].名作欣赏, 2011 (05) .

[2]李根亮.关于明清小说中死亡描写的宗教解读[J].菏泽学院学报, 2011 (01) .

[3]傅翀.谈《红楼梦》中对“窥听”书写的特点与意义[J].红楼梦学刊, 2011 (01) .

[4]陈琳.《红楼梦》“看官”英译与中国古典白话小说西渐[J].红楼梦学刊, 2011 (01) .

[5]李鸿渊.近十五年来《红楼梦》之女性主义批评综述[J].红楼梦学刊, 2011 (01) .

名著阅读《红楼梦》教学设计 篇3

2.读懂《红楼梦》开篇神话传说的象征性,了解《红楼梦》别名的由来。

3.明确《红楼梦》主要人物的谱系关系。

学习重点:结合作者的家庭背景了解《红楼梦》开篇故事的象征意义。

学习难点:重点梳理并记忆《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谱。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喜欢读的书提问,引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常识,最后总结点题:我们今天从艺术价值最高的《红楼梦》开始讲起。(展示课件第一页并板书《红楼梦》)

二、知人论世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和高鹗。(课件展示)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帝玄烨的保母,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帝的伴读之一。雍正初年,由于受到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后来,曹雪芹随家人迁到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

高鹗: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

高鹗去世之后,学生对他的评价:兰墅夫子,铁岭汉军人也。由乙卯进士,历官给谏誊满京华。而家贫官冷,两袖清风。故著如林,未遑问世,竟赍志以终……

三、学习讲解第一回合(板书标题)

女娲补天舍弃顽石(课件展示)

凡心大动敷衍红楼

1.有关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来源有:《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2.作者假托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给这块石头一个显赫的身世: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三万六千五百另一块。

注意这些数字,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对照关系: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正册12个,副册又副册相加刚好24个。而相对整齐的三万六千五百又多出来的一块,可见是无用至极呀!

3.动了凡心的石头,听见一僧一道说那人世间的繁华,再三央求两人带它去历练,于是这僧道把它变成宝物的模样,几经轮回,最终到了那:昌盛明德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之地,富贵温柔乡。当它再回到天上的时候,石头上已经写满了故事,石头后还附诗一首:

【石上偈】(课件展示)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说明】

作者虚构空空道人见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它被携入红尘后的经历见闻,后面又有一偈,就是这首七言绝句。偈(ji记),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家的诗歌。本是音译佛教梵语“偈陀”的略称,意译是“颂”。

这就是《石头记》的由来。

4.这《石头记》后来传到了曹雪芹手里,他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红楼梦》,为此曹雪芹还题写了一首绝句:

【自题一绝】(课件展示)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说明】

在小说的缘起中,作者假托这部份的底稿是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来的后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了这首绝句。所以这首诗是小说中作者以自己身份来写的唯一的一首诗。

5.下面我们开始读石头上的故事了,也就是石頭兄历经的前世今生,引出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神话传说。

一天,神瑛侍者无意看见了快被枯死的绛珠仙草,于心不忍,便用仙水精心灌溉它,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而这神瑛侍者降临到金陵贾家(因他出生时便口含宝玉而得名贾宝玉,而这块宝玉就是那位石头兄)。

6.贾家在金陵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富贵之地了,下面我们来梳理贾家的关系谱。(课件展示)

小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环扣一环,语速随着故事情节快慢而张弛有度,成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本节课旨在拨开《红楼梦》开篇的层层迷雾,为学生更好的往下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 《红楼梦》

曹雪芹名沾 高鹗字兰墅

第一回合:女娲补天舍弃顽石 凡心大动敷衍红楼

《石头记》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 篇4

《红楼梦》是国内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它讽刺了国内古时候封建恶权势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后将会走向灭亡的势必运势。

《红楼梦》里面的任务各有个的特征。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贾宝玉这个人因为从小被祖母与妈妈过分娇纵而导致每天与女生们玩乐,不考虑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但也是由于如此,他的爸爸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非常惧怕他的爸爸。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真心相爱,最后却套不过封建婚姻爸爸妈妈之命、媒妁之言的运势。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常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计的一个了。她为人处事非常能干,蒙住了不少单纯人的双眼,她人缘非常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没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王熙凤是最泼辣的一个了,不只办事干练,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说不上话来,她处处不吃亏,大家称她“凤辣子”,却逃不过早逝的运势。大观园里的人物我喜欢的要数探春了,他心计不如宝钗,文学功底不如黛玉,可是她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所有,可能她有一点孤高自诩,可是能在混浊的世界里冷眼看所有的又有几个呢?但她的运势同样也是远嫁,离开家乡,离开爸爸妈妈。贾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爱孙子孙女们,甚至连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子也疼爱,可是她的话何尝不隐藏玄机呢!黛玉刚进荣国府时,贾母让她做上座,她不愿,贾母说了句“你是客,本应这样。”暗示了她从来没把黛玉当成是自己家里人,虽然表面上和大家都非常亲切,可是她不过是假慈悲罢了。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了解大家之间并不仅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 篇5

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所以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红楼梦》了。

在书中,我不仅喜欢林黛玉长的漂亮,还会做很多诗,才质很高,还喜欢雪宝钗的开朗的性格。而在故事中贾母最喜欢的就是贾宝玉了,可能因为贾府上下女孩多,而男孩少。可是我并不喜欢贾宝玉,因为他很贪玩,爱喝酒,每次喝的醉熏熏的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还有一个仆人,名叫睛雯,因为她敢爱敢恨,喜欢把心里的话全都说出来,还敢作敢当,十分大方,可是因为一件小事她就被赶出大观园,最后病死在家中。在故事中,让我感受最深地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发生了一段纯洁的爱情故事,可是因为林黛玉的身体不好,太小气,什么事都爱憋屈在心里,所以贾母不喜欢她。最后王熙凤使用了掉包计,骗宝玉说他娶的是林黛玉,于是贾宝玉很高兴地结婚了。而当林黛玉得知贾宝玉娶亲时,便伤心欲绝,吐血身亡。当贾宝玉发现自己娶的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时便出家做了和尚。这段纯洁的爱情故事以悲剧而告终。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心里十分难过,我懂得了纯洁的爱情是不能分开的。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 篇6

它就是我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想要大体了解中国文化,就从《红楼梦》开始。”而许许多多的仕人、文人都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就充分体现出《红楼梦》的触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这都是小说史上十分罕见的。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 篇7

一、背景知识的局限

语文助读系统的作用之一就是为选篇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在“经典文学名著选篇”教学中,助读系统蕴含的背景知识,为学生了解名著和感知文本提供了重要基础。因此,教材编者必须确保助读系统所提供的背景知识客观、正确,对于存有争议的问题要选择学术界相对比较认同的观点,并以适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若背景知识不够客观、精准,那么助读系统在知识层面的局限便会表现出来并不可避免地影响阅读活动。“情真意切释猜嫌”的正文之前有一段七八百字的序文,编者试图通过这段序文向中学生介绍《红楼梦》这部作品的基本概况。笔者认为,这段背景性的文字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1.《红楼梦》究竟有几条主线

序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故事中的主线有以下几条:一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即‘家亡’一线;二是叙述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三是叙述大观园众女性的悲惨命运,即‘人散’一线。”《红楼梦》的主线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宝黛爱情主线说”“家族兴亡主线说”“政治斗争主线说”“双重主线说”等多种观点。这些观点似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难以让所有的读者信服。所谓主线,即小说的主要线索。什么是线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比喻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就小说而言,线索就是小说中贯穿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小说中的各个事件连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小说的主要线索(即主线)就是从始至终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最主要的事件或人物活动。在《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事件便是家族兴亡,即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小说的前两回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贾府,但无论是“女娲补天”“眼泪还债”,还是“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其着眼点都在于引出贾家的故事:通过“女娲补天”引出“顽石”这个第三者的视角,并以此来观照贾府的兴亡;通过“眼泪还债”引出贾府中的两个重要角色———贾宝玉(神瑛侍者)和林黛玉(绛珠仙草);又通过“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引出“林黛玉进贾府”和“贾家的故事”。可见,家族兴亡是《红楼梦》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和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众女儿的离散,这一切都是在家族败亡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可见,“家族兴亡”是《红楼梦》的一条主线,而且是唯一的主线,小说中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件和所有人物的命运走向都是在“家族兴亡”这一主线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序文所述“《红楼梦》有三条主线”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虽然“宝黛爱情悲剧”和“众女儿离散”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内容,但此二者却不是贯穿作品的主脉。“宝黛爱情悲剧”和“众女儿离散”都是在家族败亡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二者可以是小说的两条重要副线,但却不是小说的主线。

2.《红楼梦》中出场的人物究竟有多少位

本篇序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红楼梦》中出场次数较多的人物达到一百个以上,而各自特色鲜明,栩栩如生。”《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人物?清朝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448人;民国初年兰上星作《红楼梦人物谱》,共收721人;近人徐恭时历时数年统计出《红楼梦》的人物共计975人。这里我们姑且不论“红楼人物”的具体数量,在笔者看来,这种统计人物数量的做法其实是对文本的一种误读。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一部“诗化小说”,小说的创作原则之一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而诗歌创作的核心旨要又在于意境,所以,《红楼梦》非常重视“意境”的创设。就人物形象而言,作者主要塑造“意境人物”,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在于创设意境,所以,小说中好多人物的名字会随着意境创设的需要而发生变化。试看以下几个例子:小说第五回作者写到秦可卿房中有一个叫媚人的小丫头服侍宝玉睡午觉,可到了四十六回作者便把“媚人”这个名字改成了“可人”,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作者的真实目的是通过这种改变提醒读者不要忘了死去的秦可卿;小说第二十一回提到晴雯的嫂子多姑娘与贾琏偷情,可到了七十七回作者又将“多姑娘”改成了“灯姑娘”,“多姑娘”是隐喻此人多情,“灯姑娘”这个名字则是出于意境创设的需要,作者让这盏“明灯”照亮了宝玉和晴雯那种冰清玉洁的关系;赵姨娘身边的小丫头叫小雀,可在赵姨娘兄弟去世的时候,作者却把“小雀”改成了“小吉祥儿”,这里很显然蕴含了一种调侃的意味。由以上三例可见,由于《红楼梦》遵循“意境写人”的创作原则,人物的名字作为一种符号性的表征会随着意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对于《红楼梦》中出现的人物,其数量是不可统计的,这是由《红楼梦》作为诗化小说的特质所决定的。所以,序文中所提“《红楼梦》中出场次数较多的人物达到一百个以上”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第一,“出场次数较多”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第二,既然红楼人物的数量不可统计,那么“一百个”是如何得出的?这两个问题值得教材的编者和使用者深思。

二、解读视角的局限

语文助读系统的作用之二就是为选篇提供解读视角。“经典文学名著选篇”往往内蕴丰富,思想深邃,其解读视角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教材编者既要着眼于选篇作为语文教学的媒介所负载的语文知识,又要着眼于选篇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价值所在,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为阅读主体提供相对开放、多元的解读视角,这样才会避免阅读空间的窄化与认知层面的局限。《情真意切释猜嫌》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在开篇之前编者写下了这样一段引言:“在人们的印象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好像一对情敌,互相敌视。其实并非如此,在坦诚的对话中,两个人最终情深如姐妹……”很显然,这段引言是教材编者为学生提供的一个解读视角,即在课文中林黛玉和薛宝钗通过真诚的对话,冰释前嫌,成为挚友。笔者认为,编者提供的这一解读视角无可厚非,但思之再三,又觉得这一解读视角过于单一。如果将这篇课文回归原著,我们会发现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解读视角是多元化的。

1. 提示读者黛、钗矛盾完全化解

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金兰”一词源自《易经》,《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金兰”是指契合的友情,深厚的情感。在这一回中,“金兰”喻指黛、钗之间的关系发生质变,此前的种种矛盾,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在此回之前,黛钗之间始终存有误会、分歧和矛盾,第八回和第三十回均正面描写了黛钗之间的矛盾,可到了四十五回,宝钗探望病中的林黛玉,二人通过谈论病情和真诚的对话,终于消除了分歧,成为挚友。因此,“黛、钗矛盾化解”确为本篇的一个重要解读视角。

2. 暴露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大段的文字描写黛钗二人对病情的谈论,而且特别提到黛玉的病情难缠,“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也不是常法。”《红楼梦》前八十回正面描写黛玉病情有三次,即二十八回、四十五回和五十七回,其目的是让读者看到黛玉的病情在不断恶化,进而揭示八十回之后贾府诸人“弃黛娶钗”的一个原因———黛玉多病。我们注意,这篇课文在情节安排上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健康的薛宝钗和多病的林黛玉一起讨论病情,而此时的林黛玉已经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病情给贾府带来的种种麻烦,“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老太太、太太、风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这种情节安排其实是暗示读者,随着情节的发展,黛玉的病情会更加难缠,贾府诸人也会因此厌恶黛玉。所以,八十回之后造成宝黛爱情的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黛玉多病,一边是健康的薛宝钗,一边是多病的林黛玉,贾府诸人的“弃黛娶钗”是一种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就本篇而言,“通过病情暴露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解读视角。

3. 暴露贾府家族斗争的焦点

前面我们提到,“家族兴亡”是《红楼梦》的主线,作者主要展现了荣国府内部大房与二房、二房中嫡子派与庶子派之间的矛盾。虽然贾府矛盾甚多,但其焦点主要集中在王熙凤和贾宝玉这两个人物的身上,本篇作者便通过林黛玉之口道出了这个家族斗争的焦点:“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由此可见,贾府内部的派系斗争日趋尖锐,此时的王熙凤、贾宝玉已是众矢之的。作者是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暗示给读者,贾府的家族斗争此时已经接近白热化的程度,这也不妨作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解读视角。

经典文学名著的阐释空间是巨大的,单维的解读视角必然会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语文助读系统要尽量开掘多元化的解读视角。

三、审美视角的局限

“鉴赏作品”是经典文学名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鉴赏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作品美学内涵的审视与品鉴。语文助读系统在为阅读主体提供背景知识和解读视角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审美视角。在本篇的正文之后,编者写下了一段鉴赏文:“两位女主人公却第一次敞开心扉,说起了悄悄话。两位美丽的主人公心心相映、情同姐妹,也许正表现出作者的理想吧。”在笔者看来,教材编者提供的审美视角是值得商榷的。

1. 黛钗二人的第一次敞开心扉

前文我们提到,小说的四十五回以前,黛、钗之间一直存有矛盾,到了四十五回二人通过真诚的对话使之前的矛盾得以化解,因此,教材编者认为本篇是黛、钗二人第一次敞开心扉、展开对话。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早在本回之前黛钗二人就已经敞开心扉,进行了一次真诚的对话。小说第四十二回作者写道,林黛玉因为在喝酒行令的时候随口说出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两句,薛宝钗因此对黛玉进行了一番真诚的劝说:“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宝钗站在主流价值观的立场上对黛玉进了真诚而善意的劝说,这难道不是敞开心扉吗?我们再看林黛玉的表现:“一席话,说得黛玉低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黛玉虽然无言,但可以看出她对宝钗说的话欣然接受,更被宝钗光明正大的人格和对自己善意的关心所打动。黛玉终于接受了宝钗的意见,这不也是敞开心扉的一种表现吗?可见,黛、钗二人早在四十二回就已经敞开心扉,化解矛盾了,正因为如此,第四十二回的回题才叫“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即薛宝钗用友善的语言向林黛玉敞开了心扉,让林黛玉消除了疑虑。

2. 黛钗融洽的关系是否为作者的理想

编者在这段鉴赏文中提到黛钗融洽的关系是作者的理想,“两位美丽的主人公心心相映、情同姐妹,也许正表现出作者的理想吧”。在笔者看来,作者的理想不仅仅是林黛玉与薛宝钗表层关系的融洽,其深层的用意是通过黛、钗二人表现“美的互补”和“文化的互补”。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孤芳自赏、目下无尘,更多表现了一种“出世美”;而薛宝钗行为豁达、安分随时,更多彰显了一种“入世美”。就文化层面而言,林黛玉代表的是道家文化,而薛宝钗代表是儒家文化,“儒道互补”才是完整的中国文化。所以,本篇中作者在展现黛钗融洽关系的背后隐含着作者深层的审美理想,即融通儒道两家文化,兼有出世和入世之美。正因为如此,小说第五回才提到“兼美”(兼有出世和入世之美)这一价值话语。笔者认为,本篇所彰显的作者的理想,并非黛钗二人表层关系的融洽,而是“美的互补”与“文化的互补”。

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学尤其是经典文学名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视域导向作用,如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学指导等等。助读系统要对阅读行为进行引导,这种引导更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是多元化的引导。教材编者切不可因为局限于某种阅读目的或“一己视角”,而取代多元化的视域引导。

参考文献

[1]语文.中国小说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梁归智.新评新校红楼梦[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上一篇: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下一篇:中小学生甲午战争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