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综述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综述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综述 篇1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让政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公仆。它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一个没有私人利益的政府,一个最小化的政府,一个民主的政府。

●政府必须透明、公平、公正、廉洁、高效。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度供给服务、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核心职能,改革完善投融资型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的财政体制,公开政务、公开政情,实现法治政府,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快政府治理结构创新,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从我国国情出发,要建立符合本国、本区域特点的公共服务模式,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

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改革的思路逐渐明晰。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项内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专家们一致认为,真正使政府改革进程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是××年的非典事件,它使中央和各级领导深刻地认识到,推动经济发展,绝不能以忽略社会发展、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代价。

今年月日,在全国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继续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更加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要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各级领导干部的精力要更多地放在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这是自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之后,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对各方面专家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论点给予跟踪介绍。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经济背景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政府行为,如政府的越位、缺位、错位和补位所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在经济改革如火如荼之际,政府的改革也急需要提上日程,以跟上并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科学院国情中心胡鞍钢提出,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和“一个最不公平的时代”;中国需要社会进步就必须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还需要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中国的改革与进步有赖于政府的改革与进步。

(一)为什么一定要转变政府职能

综合专家的意见,大致以下几点:

⒈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转变管理方式,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多年来,一些政府部门习惯于审批盖章、决策处分,权力高度集中,在管理理念、职能配置、政策法规、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与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陈淮认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应对“入世”挑战,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之需是“改政府”。

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无所不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而无论规则制定还是市场监管,都是为市场、企业、公民提供服务的。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只有这样,才会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教授认为,改革推进年之后,大量容易改革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旧体制的遗留问题和新体制形成的矛盾集中起来。过去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目前的改革已经聚焦到政府。很多问题如果不从政府改革开始,就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认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再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政府实际已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指出,目前,各级政府决定生产建设取向、包揽一切事务、行政审批等色

彩仍然很浓。有人称之为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和环节复杂化。

⒊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失衡要求政府转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邵秉仁将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城乡失衡:突出地表现在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日益严重。地区失衡: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渐次落后。产业失衡:我国第三产业一直比较落后。贫富失衡:城乡、地区、行业和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财产的集中度提高。

胡鞍钢提出,社会失衡还有两大表现,一是大规模破坏生态、制造环境污染,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实现高速增长。二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而转变政府职能是解决发展失衡的关键。邵秉仁认为,相对于其它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要解决发展失衡问题,其关键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上来。

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长期的惯性影响,无论政府机关还是公务员,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政令就不能畅通,也就无法实现民富国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博士认为,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程遇到的迫在眉睫的改革,也是牵动全局的关键性改革。首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否到位,是否能够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政府,已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其次,这方面的改革滞后已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循环和增长方式升级的瓶颈;第三,这方面的改革滞后已成为干部落水的一个制度原因,成为抑制干部队伍健康成长和执政为民的重大隐患和障碍。

(二)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⒈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薄贵利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同中央的要求和群众的需要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公共服务职能重视不够;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公共产品分配不公;公共服务体制僵化,质量不高,乱收费现象严重。以教育为例,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的,即使是与年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投入相比,也存在着巨大差距。

⒉强调经济政绩。在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观念的长期主导下,公共服务理念并未引起一些地方领导的足够重视。陕西某县一位常务副县长承认,县政府每年要召开~次常务会议,主要都是研究招商引资、上项目、征地、筹措资金、经济规划等问题,只有两三次涉及公共服务方面的事。

陕西省行政学院教授王嘉让在调查中发现,地方政府始终存在强烈的经济政绩冲动,总是把经济发展置于首位,忽视公共职能的发挥。上一级政府为了实现自己提出的发展目标,总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向下一级政府下达各种经济指标,出现层层加码、级级下压的态势。王教授还透露,××年陕西省某县向乡镇下达的经济指标,就有果品新栽任务和优果率、蔬菜新种植面积和新建大棚数、奶牛新增头数、奶山羊新增只数、大枣新建示范园和新栽任务、乡土人才开发数、新建示范基地数和示范户等多项。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民政、司法等干部也要包村、包组,公共服务自然被放到了一边。

⒊财政支出不合理。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还基本上是“建设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明显偏高,而用于社会服务的费用偏低。公共支出被大量用于政府没有比较优势的用途上,过多地进入了竞争性和盈利性领域。因此,必须进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要大力压缩非公共性的财政支出,坚决杜绝政绩工程、首长工程、献礼工程等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不大的项目支出,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方面。

以上现象、问题的出现就更强调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定义、特征、意义

(一)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总理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范围的新概括,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的新界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下面的一段讲话更是涵盖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全部职能,他指出:“职能转变是我们政府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把应该交给企业、中介机构、市场的事情交出去,政府集中精力抓大事。抓什么大事呢,抓好两个‘四’。第一个‘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四项指标:经济增长、居民就业、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我们不光要注意经济增长,还要注意就业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积极的就业政策。第二个‘四’是政府职能的四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政府职能要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跳出来,变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第二项任务是市场监管,要保证市场有一个公平

公正的竞争环境,不能有假冒伪劣,不能伤害群众利益。对政府职能后两项任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恰恰是政府极为重要的职责,恰恰是政府最为薄弱的环节。去年抗击非典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搞好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在这一问题上,各专家有不同的声音,但其核心问题是趋于一致的。即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让政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公仆。

如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吴玉宗教授的定义就比较全面: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主体是各级政府,服务对象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服务的内容是由民意决定,服务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的方式。

国家行政学院刘熙瑞教授提出,管制型政府不是只有管制而没有服务,服务型政府也并非就没有管制,这两者之间的核心区别在于:究竟是官本位还是民本位?究竟是政府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究竟是权力本位还是权利本位?这就提出了在三者的关系上,服务型政府要实现由官本位、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的方向转变。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公民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把“全能大政府”体制颠倒了的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主仆关系校正过来,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重要的在于建设对基本人权和对政府权力约束都有明确设定的宪政秩序;这就是说,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决定,推进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社会。掌握着国家权力的党政官员必须是可问责的。人民群众对公务人员监督权和罢免权的行使,要通过可操作的法定程序切实得到保证。

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简单的说就是提供公共产品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这里,首先要明确公共产品到底该给谁服务的问题。最近,很多情况反映有的政府部门掌握的公共产品、生产设施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在为自己部门提供服务,形成公器私用现象。所谓公器私用就是把国家给它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用。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余晖认为,什么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经济学上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用通俗的语言说,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就是提供私人或者社会不愿意提供,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组织。公民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力让渡给政府,通过纳税将政府养起来,政府必须帮公民做一些公民做不了的事情。政府提供多少东西?怎么提供?要由公民通过投票的方式解决。规模大小,干得怎么样,也要通过民主的程序评定。

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必须透明、公平、公正、廉洁、高效。余晖认为,更关键的是,一个服务型政府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是一个没有私人利益的政府。如果一个政府有私人利益,属于公器私用,就不是一个公共型的政府。公器私用的渠道很多,第一个渠道开办大量的国有企业,大量地进入竞争性的产业,与民争利。

第二,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最小化的政府。政府最小化有经济学道理。首先,政府提供服务是要有税收的,即有税收成本的。其次,政府官员不承担管理失败的风险。这跟企业不一样。企业经营亏损了,企业老板必须自己承担后果,政府官员就不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政府的规模越大,意味着损失越大。企业、市场,还有非政府组织,甚至社区,都是可以来替代政府的。所以政府应该是最小化的,它应该在市场、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干不了的情况下才介入。如维护产权、巩固国防、裁决,除此之外政府不应该介入其它领域。

第三,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民主的政府。以民为本还不够,应该强调主权在民。

从上面各方面专家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强调公众、公开和服务,强调以人为本,恢复人民赋予的政府的本来意义。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将对我国下一步的改革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民本性。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谓民本就是要以民为本,真正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具体来说:一是服务群众。政府应当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最具体的事做起,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二是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对群众负责。三是深入群众,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

⒉责任性。责任即份内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公共行政系统中,政府是主体,它和其他公共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共同行使社会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也要承担应付的责任。政府不是全部公共行政机构,其责任和权力也不是无限的。通过分权、放权、授权,处理好政企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⒊调控性。宏观调控是国家主动积极地根据国民经济发展

一有效的医疗保障体制。三是重建农村的合作医疗体系。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指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所负各种债务的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要尽快研究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建议组织大规模债务登记调查,编制地方资产负债表。应当允许地方政府公开发债,将隐性债务显性化,进而理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税和事权关系,避免县以下财政和债务发生危机。

⒊要适应开放社会和履行公共职能的要求,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迟福林认为,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让全社会及时了解公共信息,由此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包括公共信息在内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面对全社会的,应当向全社会公开。公开政务、公开政情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目前,重要的是要尽快出台信息公开的相关立法,加强政务公开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同时,也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信息披露作用。必须从法律上保护新闻媒体的信息披露权。新闻媒体是党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大众传媒经营的主旨是为人民知情权服务。新闻要立法,强调有事发生一定要报道,不能谎报和瞒报,新闻违法要处罚。

在这一点上,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一文中提出:在信息公开方面出现重大的失误,个别负责官员固然有一定的责任,然而更重要的问题却在于全能政府体制下形成的一套陈规陋习,其中包括对大众传媒的行政管制。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对于决策权的垄断,通常靠他们对于公共信息的垄断来支撑。政府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是公众得以了解公共事务和政府工作状况,监督公务人员的必要条件。因此现代国家通常都有信息公开、“阳光政府”的立法;除了由于涉及国家安全并经法定程序得到豁免的公共信息,都要公之于众。只有建立起信息透明的制度,才能把政府和政府官员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⒋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真正实现法治政府。我国社会关系的日益深刻变化,已对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提出了迫切要求。加快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不仅是政府职能转换的需要,更是社会生活对国家、对政府提出的现实要求。

所有行政机关都应依法行政,一切政府行为都应纳入法制化轨道,包括政府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立、编制管理、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共政策的制定,行政决策、执行、监督,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首先是加快行政立法,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其次是增强公务员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再次是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监督约束,把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迟福林认为,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从上至下加强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教育。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法律问责制。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治吏、依法治权,尤其是涉及到关系社会事务的公共权力。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着手逐步实现决策咨询的法定化,建立有公民代表和专家参加的咨询委员会制度。此外,要积极推进行政程序、行政执法和政策评价的法定化。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认为,政府也要守法,这种守法的统治是通过政府的自律、法律的限制和司法的裁定来达到的。在市场经济中,官与民的关系是平等关系,官员要为纳税人服务。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自由与秩序、公正与效率、竞争和福利等价值要素之间应形成一种必要和可预测的规则。

另外,市场经济活动本身需要一定的秩序和规范。要尊重和保护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利,为各市场主体划定一个自由行事的边界和空间,处理好法治与市场、主体、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当的权力机构与权利安排优化资源配置,是法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体现。

吴敬琏教授也明确提出要建立问责制,他认为,要把这种被颠倒了的主仆关系重新颠倒过来,重要的不在于宣言,而在于建设对基本人权和对政府权力约束都有明确设定的宪政秩序;这就是说,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决定,推进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社会。掌握着国家权力的党政官员必须是可问责的。人民群众对公务人员监督权和罢免权的行使,要通过可操作的法定程序切实得到保证。

⒌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依法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建立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权体制,是我国政府改革的重大任务。我国是一个大国,各地方的情况差异很大,在保证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应当充分赋予地方处理和解决公共事务、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事权,并对此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转型时期政府改革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要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税收和事权体制。一是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包括地方各级财政税收)的财税体制。二是要划分中央、省、地、县各级的事权范围,界定清楚各级应负的事权责任,在此基础上核定各级在财政税收总盘子中分配的比例和规模。三是要进行税收结构的设计和改革,使地方政府不仅重视企业发展,还要重视市场发育和发展,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自觉融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中。

迟福林提出,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下,经济事务和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事务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彻底破除现行条、块分割行政体制的弊端,严格实行公共服务的“属地管理”原则,依法授予地方政府处理

政许可法》漫长的制定过程中经过了更多的讨论,吸取了更加广泛的相关人员意见,考虑得也更加周到缜密。正因为如此,《行政许可法》被寄予了更多厚望,社会各界都希望能够通过《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进行一场中国政府的“自我革命”。这场“革命”不但要直接改变行政管理者的理念,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而且也要改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力求打造一个近乎完美的、在透明的阳光下勤恳工作的“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综述 篇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建设服务型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学习。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我国政府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将围绕公共服务。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是要求政府和干部要转变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地改进管理思路与管理模式。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3年中国面临着SARS危机的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对中国政府的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新的要求。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已经被证明是可以坚持走下去并且是卓有成效的,形成了“中国模式”。现在中国政府的管理模式需要迫切的变革。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和学者们不断探索争鸣的主题。下面笔者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来厘清这一主题和过程。

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面临的是转变观念。第一,政府工作要顺应市场经济变化,重心从管制转为服务;第二,政府职能要变,逐步放权给市场,公共服务职能成为政府核心职能;第三,要遵循市场的规律、观念和原则进行管理。刘熙瑞将其总结为:建立服务型政府模式是要人们一切从服务社会、为人民谋福利出发,这是一种真正的民主体制。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模式转变,实际上是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官本位体制向民本位体制、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随后,将服务型政府的性质总结为: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承担服务责任,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同时,进一步区分了管制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差异,认为政府管理需要保证社会公正、依法治理、明确职责范围、遵守程序和建立追责机制。

其次,服务型政府的宗旨和理念是“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一直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现在具体的政府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才能够更好地突出“执政为民”这一宗旨。因此,服务型政府具有以下主要特征:①政府具有为社会和公民服务的行政理念;②评估政府工作要以人民和民意为主导;③政府工作的内容和程序要公开透明;④服务型政府是有限的政府,政府权力受法律、民意和社会的制约;⑤政府管理需要有效率,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更为合适的、弹性和灵活的服务。

再次,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明确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政府职责明确和职能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搞清楚政府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目前为止,对于政府职能的权限,很难作出清晰明确的界定,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施雪华认为服务型政府具有4点基本涵义:①服务型政府职能的重点是社会服务,即以政府是否将大部分社会资源用于社会服务事务上作为判断依据;②提倡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保证公民的话语权;③政府与公民之间是新型官民合作关系,地位上是平等均衡且真实的;④服务型政府需要超越传统性政府模式并作出改头换面式改变。

最后,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社会管理创新。政府职能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职能,然而国家的政策运行、经济发展和文化现象,最终都体现在具体的社会问题上。可以说,社会管理是政府履行职责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既为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福祉,也凸显出了一系列转型中引起的社会问题。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来更好地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谢庆奎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途径在于政府创新,包括4个层面:①理论层面的创新,主要是转变理念;②体制层面的创新,主要是制度建设;③人员层面的创新,主要是注重人才;④操作层面的创新,主要是提高效率。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面临新的挑战和各种突发社会事件下,与时俱进地完善执政方式的必然选择。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政府管理模式。推动了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主要体现在政府职责和职能的转变方面,具体表现为社会管理创新,并具体划分位大、中、小尺度3个层次。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契机,构建新型的、合作型信任关系达致合作治理,使政府控制和管理社会的观念让位于调控、引导、服务和整合社会的观念。

2 县域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

县级政府是中国政府的缩影,从结构上看,县级政府是中央政府的缩小版,具有中央政府除军事和外交外的其他社会管理机构;从层级上看,县级政府直接面对基层,处理和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同时又是社会政策执行和实施的落脚点,是连接中央和基层之间上传下达的关键节点;从职能上看,县级政府需要履行政府的几乎所有职能,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因此,梳理和总结县域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是中国政府管理模式转变的微观聚焦点。

建设服务型政府,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尤为必要。在“双轨政治”的传统乡土社会中,费孝通总结传统中国社会有两条轨道,一条是中央集权的自上而下的轨道,另一条是基层组织自治的轨道。两条轨道交叉的地方就是县级政府,传统社会中“皇权不下县”,对于基层社会来说则是“天高皇帝远”。在市场经济下,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被卷入到一个“世界市场”的更大场域中,并由此进行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再分配,从经营性政府行为转变为以公共服务为本的管理体系。具体表现为:①考核的过程化和多重化,形成了包括指标体系、行政问责和绩效考核在内的系统的“压力型体制”;②财政支出的专项化和项目化,从财政包干制到分税制,中央政府一直试图分权将事权下放到基层,然而项目制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的控制权;③公共服务型治理中的经营效果,也就是说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政府并未完全脱离行政经营的实质逻辑,反而将众多公共领域纳入到产业化的范围之中。实际上,中国的县级政府已经由传统社会的相对自治、建国后的“包揽一切”,逐步转变为一套“行政-政治-经营”三位一体的统合机制,同时兼具行政审批、政治动员和经济发展的综合体。县域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际上就是逐步退出或者说在这些场域中分权放责,构筑以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新型管理模式。

政府在中国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即使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府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主要体现在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这些服务内容直接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时刻受到群众的关注;同时这些相关项目也是上级考核的主要指标,需要接受上级政府的监督。因此,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从政府的纵向关系来看,既有各级政府层面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也有各职能部门的线性上下级隶属关系。在贯彻和执行中央政策时,如果不及时厘清各级政府的服务内容,不注重统筹协调和确权,基层政府就很难避免诸如权责不清、浪费行政资源和“上面千根线、下头一根针”等现象。

在罗德刚看来,地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体制结构要素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上下级政府关系,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建设责任政府,建立公民参与、监督和追责机制。

实际上,县域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是朝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方向,却在其中产生了意外的后果。例如经济发展仍然是上级考核县级政府的关键指标,在项目制的背景下,要求县级政府既要争取上级政府乃至中央的专项资金,同时也要将自己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时营造经济发展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往往是由权力而非市场机制来进行主导。使得发展型政府难以超越,而服务型政府转型未能完成。此外,各种考核指标和体系是由上级部门而非老百姓来决定,县级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公众参与显得不足。事实上上级政府乃至中央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公众意见也并能充分表达,因此基层政府往往在完成上级政府任务的同时,难以充分满足服务老百姓的需求。

3 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经验与出路

县级政府是中国政治的上行下往的交汇场域,县级服务型的建设是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在徐勇看来,理想化的县域治理改革是双向型运作,一是中央权力适度向县级整体性下放,使县级有更强的自主性,并且权力下放与权力监督同步;二是民众对县域治理适度参与,扩大公民参与的权利,通过村民自治和县乡人大等制度化渠道让公民更多参与地方性自治。县级政府因其接近基层,更加方便基层民主建设和公众参与,也方便积累经验,可以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新的突破口。

在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尤为重要。吴玉宗、张鹏总结了浙江温岭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公民参与的关系,认为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在于以公民为本位,鼓励公民参与,满足公民需求;服务型政府本质上说就是主张公民参与,通过与公民的互动实现有效的治理和服务。温岭通过民主恳谈会增强了政府的服务性、提高了政府的民主性、增强了政府的回应性、提升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加强了政府的有限性,并且形成了公民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公民参与的水平和程度。但也存在制度化规范不足、代表性失衡、组织化程度不高和连续性不够等问题。

张立荣、李晓园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构造了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模型,将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划分为5种亚能力,分别是规划能力、资源汲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执行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县级政府的资源汲取能力对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最强,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危机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依次减弱,需要努力提高。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县级政府反映出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组织和回应能力不适应。对此建议,通过转变政府理念、加大服务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服务形式等方式提升县级政府的服务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经之路,在建设过程中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应该予以重视。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权责,适当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充分鼓励公民和社会力量参与。

摘要:自温家宝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来,各级政府都行动起来,开展了一场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服务为行政理念,以改革为方式的体制运动。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开始成为一个多学科领域交叉共同关注的主题。本文分别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背景、路径选择、县级政府的转型研究3个方向梳理了知识体系和研究进展。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共赢

一﹑我国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服务的概述

1.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的理论可行性

伴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需求的多元化,政府购买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是将政府服务部门引入市场机制,允许公共部门参与市场竞争,以期达到提高服务效率,减少财政支出的目的。政府购买服务这种运营模式在西方国家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已经凸显其优势,如英国将强制竞争机制引入政府的公共部门,鼓励公共部门之间以及公共与私有部门之间的竞争﹑美国国防部将三分之二的资金用于合同出租﹑澳大利亚将原来隶属于公务员的九千多个岗位全部投放劳动市场。自二十世纪以来我国也进行了相关探索,逐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是一种以“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财政部国库司近日发布《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政府向社会采购服务项目的具体分类,环境服务位列其中的第三类,即遵循方式灵活﹑程序简便﹑竞争有序﹑结果评价原则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类别。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服务是指将政府和企业纳入环境治理责任承担主体,将乡村环卫清洁的公共服务通过政府委托﹑特许经营和政府采购的方式与环卫服务商签订合同,环卫服务商负责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政府负责合同评估和监管的形式。治理乡村环卫清洁是在新时代下农村治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政府花钱向社会力量购买乡村环卫服务的新举措,采用“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服务”的理念,借助专业环保公司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将乡村垃圾治理环节推向市场,不仅保证了垃圾处理的专业化,也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既帮扶了救济对象,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带动了市场机制领域的良性循环。所以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服务在理论上可谓是一种共赢。

2.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服务的实践可行性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胥树凡表示:国内环境服务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政府应加大环境服务购买力度。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的服务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兴县六祖、天堂、簕竹、稔村、新城等镇转运站已完全投入运营,其他各镇已进行安装压缩设备并于本月内全部投入运营,现在公路两旁真的看不见垃圾了,垃圾收集点上也挺干净的,垃圾围村的困局有望解决。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服务的实践已在山东﹑四川﹑江西等地开展,制定了主要几点措施来监督和完善服务的质量:①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投入,将乡村环卫服务引入市场机制;②坚持各个政府部门的配合机制,共同探索适合乡村环卫体制的理念路径;③严把合同实施观,监督服务单位的落实情况;④倡导大众参与,在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的过程中,引导带动群众参与。由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探索购买乡村环卫服务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为以后的探索提供了实践指导。

二﹑我国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服务的制约机制

1.东西部地域差异

在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民人数庞大,农村环境的治理是“三农”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环境质量的好坏也将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农村环境的治理是非常迫切的,然而东西部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在农村垃圾桶投放点以及垃圾站点的设立相对西部地区容易的多,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不宜像东部地区那样每个乡村都投入专门的人员管理,西部地区应当灵活运用,适当变通。

2.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高

目前在乡村实现全覆盖设立垃圾桶投放点的时间不长,作为一个新鲜事物,需要政府加大宣传,普及垃圾入桶的意识,在实践中往往有些村民不仅将生活垃圾放入垃圾桶,连同工业﹑建筑废墟集中运到垃圾处理站点,这就给垃圾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一般情况下生活垃圾是和工业垃圾分开处理的,如果全部堆在一起就需要环卫工人的再次清理,这就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如果陈积垃圾如不及时清理,就容易产生渗液,造成对农田的污染。所以,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有序投递﹑减量化以及资源利用化是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服务的一个重要基点。

3.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

在我国尚无专门以“政府购买服务”命名的立法,在散见的政府法规里面,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支持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山东省《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指导意见(试行)》中提出了“多方筹资﹑加大投入﹑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格局,建设良好的服务提供机制”等构想。虽然政府关于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不少,但毕竟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同样也缺乏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方面的立法,因此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就缺乏了强有力的后盾。

4.缺乏统一的质量监督标准

虽然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措施已在很多方面施行,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管理松散﹑监督不力的情况,比如在农村虽然设立了环卫工人负责垃圾的处理及焚烧工作,但是没有统一的监督考核标准来监督他们的工作质量,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制度来激励督促他们的工作。

三﹑我国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服务的深思

首先,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服务可谓是政府“惠民工程”的又一创举。它打破了政府包办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重社会组织的参加,扩大了就业,减轻了财政负担。

它使得政府从以往全部承担公共服务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还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带动企业发展,增加市场活力。其次,不论政府是直接提供服务还是购买服务,都是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的方式,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托管模式”的服务,还需要很多的方面需要完善:①严格落实责任到人的政策,定期对环卫公司进行考核,由专人负责片区,处理垃圾的装备要妥善保护,垃圾车的来回都需要验收统计,一式三份,分别由垃圾场﹑村镇政府﹑驾驶员所有。②乡镇政府要做好村民环保的宣传工作,定期开展环保教育,安排环保义演活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可以用村镇广播的形式加强村民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③政府购买服务的措施缺乏统一的立法支持,国家可以采取法律试(下转第281页)(上接第278页)行的办法来完善此项措施的法律漏洞,确保国家的惠民工作有法可依,整齐有序。4政府购买乡村环卫公共服务的措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积累经验,尊重东西部乡村自然﹑人文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合理变通,由东部地区缓慢向西部地区渗透。最后,政府购买乡村环卫清洁是政府落实“三农政策”的表现;是保护乡村生态文明;还乡村碧水蓝天﹑生态资源重复利用的手段;此项惠举既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參考文献:

[1]徐月宾.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服务发展趋势:政府购买服务[J].民政论坛,1999(6):67-68.

[2]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19.

[3]讲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综述 篇4

(时间:2005年07月16日)

摘要:电子政府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空间,建设电子政府具有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增加政府透明度以及增强政府竞争力等重 要功能。应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基础,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经济、有效的电子政府服务系统。为此,需要增加电子政府建设的制度供给,完善电子政府的运行机 制,扩大电子政府服务对象的覆盖面,以及培育电子政府的支持性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中,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时期,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政府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个新取向。无论 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实现模式可以是多维、多元的,然而电子政府(e-government)则构成了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条 有效途径。这就为在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视角中,探讨电子政府的概念与实践、电子政府的主要功能、建设电子政府的目标定位以及战略对策等问题提供了必要 性。

一、电子政府的概念与实践

最近20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压力、财政压力和经济全球化压力下,纷纷开展大规模的政府改革运动。其具体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取 向,即尽可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放宽政府的行政规制,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缩小政府规模,削减政府开支,调整、简化政府的业务流程,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并加强对政府绩效尤其是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估等。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政府改革运动恰恰发生在信息革命方兴未艾之时,它得到了现代 信息网络技术的强烈催化和有力支撑。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被排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电 子娱乐之前,赫然位居第一。电子政府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它不仅迎合了政府改革的迫切需要,而且还为这一充满矛盾和难题的改革提供了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机制。于是,作为全球政府改革与信息革命两大浪潮的汇流,电子政府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空间。

所谓电子政府,是指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在对传统政府的行政职能、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基础上,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平台,实现政府的公共 管理与服务,从而形成一种更为有效的政府运作形态。在这里,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两个概念紧密关联:电子政府偏重于实体性描述;它是指一个以信息网络化方式 和手段运作的政府,而电子政务则倾向于程序性描述,它是指一种以信息网络化方式和手段履行的政府行政职能。电子政府拥有一体化的具有开放性的网络系统,在 实现政府各部门间信息快速交换和资源高度共享的同时,以政府外部网站为主要窗口,面向民众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需要指出的是,电子政府绝不等于传统政 府的电子化,它首先是一种制度创新,即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对传统政府进行改造和变革,将民众当作政府的“客户”,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善政 府与政府(G2G)、政府与企业(G2B)、政府与个人(G2C)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以新的治理模式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从本质上看,电子政府充分体现 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提供了实现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的主要途径。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电子政府发展的实践中,都以政府改革为契机,把电子化服务作为重心,突出政府公共服务方面的评价指标。在美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不只是 精简人事和减少财政赤字,它更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重塑政府对民众的服务,注重建立一个面向客户需求的电子政府,以便为民众提供更多、更有效率和更易于使用 的政府服务。为此,美国建成了一个超大型联邦政府综合门户网站——“第一政府”,民众通过这个“对美国政府的第一点击”,可以获得丰富的在线服务。在英 国,电子政府战略框架中提出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建立“以民众为中心的政府”。按照英国《政府现代化》白皮书的要求,政府开通的“英国在线”(Ukonline.gov.uk)以“生活事件”来组织政府的公共服务,也就是将网站的服务内容按民众的需求而不是按政府的机构设置组织起来。在新加 坡,电子政府被列为“21世纪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目标。由于信息化已渗透到新加坡社会的各个层面,因而电子政府的效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发挥,全国范围 内已实现各政府部门的联网办公,发达的网上管理和服务体系已经建立,政府的“电子公民中心”网站能够全天候帮助民众办理两百多项日常事务。在香港特区,建 立电子政府被列为一项持续的政府改革计划,其中包括重新编排优先次序、重组部门架构和重整业务程序,努力以富有效率和“以民为本”的方式提供融合的电子化 服务。主要的政策性项目包括“公共服务电子化”计划、“电子投标系统”以及“政府电子贸易前端服务”等。目前超过八成的公共服务已提供了电子服务选择,由 此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品质,还推动了电子商务在香港的发展。由此可见,电子政府在从概念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运行模 式凸显了政府改革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二、电子政府的主要功能

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到公共行政体制,再到公共管理体制,政府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扩大政府的开放程度,强化客户的概念,不断满足客户需 求,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变得更经济、更有效率、效能和效益,从而提高客户对政府的满意度。电子政府的发展为这一制度创新从理想变为现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也正在从管制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正是在这里,电子政府为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功能 支持。

首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主要是面向管理和控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则主要 是围绕公共服务展开的,电子政府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这一重大转变,因为电于政府的基本特征就在于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丰富 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政府的服务能力,促使其服务绩效趋于最大化。与传统的政府服务相比较,电子政府服务着眼于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社会需求 的合理化和现实化,它为民众获取各类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准入。电子政府开辟的公共服务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如信息服务、办事服务等电子政务以及电子 商务(指政府采购、政府招标等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等。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电子政府不仅能够以方便、快捷、多样化、个性化以及“界面 友好”等方式满足民众已有的服务需求,还能够通过对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整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服务需求,所以建设电子政府意味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 化,即从改善政府服务态度推进到增强政府服务能力,从相对被动地、一般化地增强政府服务能力推进到能动地、开拓性地提升政府服务能力,进而使政府能够以前 所未有的公信力、回应力和创造力更多、更好地满足民众对其公共服务品质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次,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增加社会公共利益。电子政府实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度融合。这就产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促使政府调整和革新 其组织结构、权力结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如精简政府机构、压缩政府人员、推动组织结构扁平化以及改革和简化行政审批制度等;二是为政府提供新的技术资 源、技术能力和技术环境,如计算机网络条件下强大的信息传输、储存和处理能力以及知识管理能力等,而这两个重要变化使政府组织在降低包括人力成本在内的各 种运作成本的同时,获得了倍增的行政效率、巨大的管理幅度和充分的管理授权,由此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使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到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有效增加了民众可以直接或间接享有的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增加政府透明度,创建平等和一致的规范化服务。对于民众而言,建设电子政府最可直接体验到的益处之一,就是政府的透明度大大增加,其结构和行为 趋于“可视化”,如机构设置可视、管理项目可视、服务领域可视、行政流程可视、办事过程可视、工作状态可视等。这就为政府行为规范化提供了一种科学、客观 和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另一方面,电子政府不仅能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为民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服务,而且其基于同一计算机网络程序及界面的平等和 一致的规范化服务,也可将人为的不公正、不公平、不廉洁现象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合理的制度安排在“机器”上更平稳、更可靠、更有效地运行。由于政务公开,流程规范,权力制约,民众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政府究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以及目前正在做什么等,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确定性,减少了 因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备而引发的政府行为失范。

第四,增强政府竞争力,改善和优化市场环境。在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竞争主体和竞争方式趋于多元化、多样化,其中不仅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 竞争,还有政府与政府之间围绕市场环境的竞争,后一种竞争也事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在我国加入WT0后,如何增强政府竞争力的问 题已变得日益突出,而建设电子政府无疑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由于电子政府具有更强的公共服务能力、更高的行政管理效率、更大的政务透明度等,因此一 个地区或城市如果拥有电子政府,就会拥有更好的市场环境、更高的与国际接轨水平以及更大的投资吸引力。例如,如果没有电子政府提供的服务,外商进入一个地 区或城市投资就需要先通过媒体、政府部门或中介组织搜集资料,对投资环境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查分析,还需要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与该地区或城市不同的政府部门打 交道,这就造成较高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如果有了电子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外商就可以通过对该地区或城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远程访问,获取必 要的数据资料,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从而有效降低各种投资成本。显然,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有电子政府的地区或城市要比没有电子政府的地区或城市 具有更强的政府竞争力和更好的市场环境。当然,电子政府的优质服务还会促进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而这将进一步转化为企业所在地区或城市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得益者自然首先是该地区或城市的民众。

三、建设电子政府的目标定位

在我国,电子政府总体上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如国家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发展电子政务的宏观政策导向已经明 确,信息网络技术支持条件日趋成熟,还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等。与此同时,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以及“政府上网工程”等也在不断向前推 进,电子政府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电子政府建设起步较早,进展较快,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通过建

设电子政府,达成现代公共服务型 政府目标,已构成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应准确把握全球政府改革和信息革命的大趋势,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发挥自 身优势,不失时机地确立电子政府发展战略。

在宏观层面上,建设电子政府的战略目标可以确定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基础,以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导 向,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经济、有效的电子政府服务系统,使其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府服务系统的平均水平,使民众在对政府公共服务品质获得全新体验的同 时,大幅提高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

一般而言,电子政府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其具体的目标定位分别是:

其一,建设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内部网(办公业务网)、专用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外部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办公 资源数据库等四个要素构成。其中,内部网、专用网和办公资源数据库构建的是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的平台,而外部网则是一个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它包括一个具有政府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等功能的门户网站。对于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需要整体设计和系统建设,并注重成本效益,避免目标冲突和目标转 移。为此,应尽可能在省及省辖市两级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政府基础网络平台,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低效和浪费;尽可能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来建设和维 护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防止因建设电子政府而造成政府规模的扩大和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尽可能前瞻性地规划和设计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使网络系统具 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可升级性。当然,还应建立必要的电子政府安全保障体系,在开放与安全、效率与成本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平衡点。

其二,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电子政府服务系统。电子政府服务系统主要由信息服务、办事服务和电子商务等三个子系统构成。网上信息服务是电子政府的一 项基本职能,它旨在为民众提供覆盖面最广、实用性最强的公共服务,其中包括政策法规数据库、统计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公益性数据库查询服务。网上 办事服务是电子政府的一项核心职能,它旨在超越政府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能的界限,以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服务平台,为民众提供“一站式”、“一网式”和“一表 式”等模式的服务。在这一阶段,应以初步实现政府内部电子化协同办公为基础,初步实现面向客户需求的网上信息服务、网上办事服务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电子商 务。

其三,优化和完善电子政府的服务功能。随着政府改革和信息革命的不断推进,民众对电子政府的服务功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需求,因而建设电子政府的目标定位只能是动态的、持续升级的。在这个相对高级的发展阶段,应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体制以及与电子政府模式相配套的 行政流程,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性能先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电子政府服务系统趋于优化和完善,适合在网上运行的政府服务项目可全部 在网上提供,全面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具有良好回应力的网上事务处理,使民众能够获得统一、便捷和优质的“3A”服务,即在任何时间(Anytime)、在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人(Anybody)都可以享有的电子政府服务。

四、建设电子政府的战略对策

建设电子政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困难和挑战,因而需要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这个最重大的 机遇,对电子政府加以全面筹划,对各种资源、各种价值进行系统整合,从整体上推进电子政府发展。从非技术的角度看,现阶段建设电子政府的战略对策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增加电子政府建设的制度供给。在电子政府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倾向,如政府上网变异为流于形式的“形象 工程”,“电子政务”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传统政务的电子化——将政府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及相应的办公程序复制和固化到计算机网络上。问题的症结在于制度短 缺,主要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政府行政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电子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等。实质上,建设电子政府是一种深刻的制度变迁,实现这一制度变迁的关键是增加制度供给,推动制度创新,摆脱相对落后的制度安排。可以说,建设电子政府,制度高于技术。在这里,一方面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 革,重新设计和确定政府的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和行政流程,将政府配置资源的重点转向为民众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一步缩小政府规模,放宽政府规 制,切实解决电子政府要求的协调一致的服务流程与政府内部条块分割的组织结构之间的矛盾,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的现代政府行政体制,为电子政府 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适时构建电子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消除法律法规上的盲区和误区,如制定和颁布确立电子政府法定地位和职能的《电 子政府法》,确立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和方式的《政府信息公开法》,确立网上行政审批等事务处理合法性的《电子签章法》、《电子文件法》、《电子交易法》,以 及保障电子政府安全运行、保护个人隐私的《计算机犯罪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并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便为电子政府信息服务和办 事服务等确立完备的“游戏规则”。

其次,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完善电子政府的运行机制。在建设电子政府的过程中,仅仅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作为一种原则和宗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客 户需求确立高度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标准和信息管理体系,以增强电子政府服务的有效性。其中,可以借鉴国际通行的IS09000标准,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的ISO质量体系导入电子政府服务系统,建立科学化、程序化的电子政府服务质量管理方式,切实做到过程控制、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实现行政化服务流程的标 准化和规范化,使电子政府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质量平台上更有效率地运行,提高民众对电子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以更为经济的方式实现民众所需要的电子政府服务质 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客户关系管理(CRM)这种成熟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导入电子政府服务系统,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收集、管理、分 析和利用电子政府在服务过程中与客户交往的信息和数据,使政府能够更深入地分析客户行为、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其可接近程度,创新与整合多样化的服务提供渠 道,以及细分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等,从而实现与客户需求的良性互动,为客户创造全新服务、全新价值,进一步改善客户对电子政府服务的体验,提升电子 政府服务的整体品质,增强政府的竞争力。

第三,普及互联网使用,扩大电子政府服务对象的覆盖面。主要以互联网站点为服务窗口的电子政府是面向全社会的,是为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内的所有客户服务 的,而不是只为少数客户服务的,如果不能在社会上普及互联网的使用,就会造成信息的“富有者”和“贫穷者”,使电子政府失去广泛的社会基础。而事实上,社 会上最需要获取政府服务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缺乏上网条件或能力的人。因此,在推广电子政府服务的过程中,应首先普及互联网的使用,使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 层、不同受教育背景以及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都尽可能跨越数字鸿沟,进而成为电子政府的服务对象。在这一方面,政府应筹划必要的宣传推

广方案,有针对性地开 展上网培训活动,普及通过互联网接受电子政府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应提供多样化的上网方式,如网络终端可以是个人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或电脑触摸屏等,并提 供可供选择的公共上网地点,如邮局、商场、机场、车站、码头、酒店、公共图书馆、职业介绍所、社区活动中心和公共信息亭等;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企 业和个人在获取政府服务时运用上网这种新方法,如可免费访问电子政府网站,对电子政府客户在回应时间上给予优先待遇,以及对网上办税者给予象征性优惠等; 应制定适当的扶持措施,重点向低收入者提供免费上网的条件,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购买上网电脑的优惠等。当然,在电子政府的规划、建设和应用中必须充分考虑一 般民众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使电子政府具有简便、实用、耐用和低进入成本的服务功能,并使电子政府以其独到的有效服务能力为民众所普遍接受。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意义 篇5

材料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的、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即“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别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正确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提供方式,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1)结合材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作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相关决议的依据。

答案(1)①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②政府将适合市场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承担,遵循价值规律,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供求、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注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综合运用了经济手段、法律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②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提供方式,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遵循了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角度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分析设问及材料以从中找寻答题的突破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即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竞争三个机制的作用;又要实行宏观调控来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自觉将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作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相关决议的依据。本题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作出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别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的表现,因此,学生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及执政方式的角度去分析说明;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用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因此,学生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民主执政的方式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充分认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重要性 发布人: 许晓环

发布时间: 2014/1/29 9:19:00 阅读次数:1442 次

充分认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逐步多样化,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同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不少领域的公共服务存在质量效率不高、规模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政府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效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近年来,一些地方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政策指导、经费保障、工作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

实践证明,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综述 篇6

1、论文的概念

2、论文基本格式项目

3、论文层次的外部标志

4、论文结构方式

5、论文的研究方法

课程长度:1时

培训方式:讲解法+范文欣赏+模拟练习教材内容:

第一部分

阅读论文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创新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委党校 王明友

内容摘要

本文从论述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性入手,列举现行政府存在的问题,阐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创新目标,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关键词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要性;问题;创新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新一轮政府改革模式——公共服务型 1 政府基本形成,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经济职能更加完善和健全,我国经济有了重大发展,这是我国政府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发展进程上质的飞跃。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回应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依法、有效、透明、负责和公正的政府,其根本的目标是公众满意。[1]因此,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效率、公正、责任、规范、透明、合法等无疑都是现代政府的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谋求合法性的政府必须倡扬的价值和目标。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搞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创新,把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纳入议事日程。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性

当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再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而能够承担这一责任的政府必须是实现了角色转型的政府。必须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2]成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法治的政府、责任政府、民主参与的政府。实现这个目标意义重大。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上,不可避免的要受其制约,也因而避免不了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当前社会的政策“死角”。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把工作重心转到 2 提供优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政府改革归位于“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变革,不仅依靠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靠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还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对公共资源和领导精力的切实投入。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

我国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阶段,整个经济体系变得多元化,更加复杂。一个方面的改革会受到其他社会各个方面的观念、制度、政策的影响和钳制。譬如,金融体制、国有企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都与政府管理和服务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政府改革却相对滞后,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已经在要素资源的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要求政府尽快从微观经济领域“低位退出”;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不能发挥作用的公共服务领域,又要求政府“高位进入”,弥补市场缺陷。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是推进政府改革的逻辑起点,又是实施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因。

(三)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新形势,为各地全面扩大开放、狠抓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资本往哪里流动、要素往哪里聚集,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政府直接参 3 与招商引资的力度,而是区域发展环境的优劣和交易成本的高低,也就是地方政府能不能制定和实施积极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获取经济资源的竞争,实际上是市场有效性的竞争、公共环境水准的竞争,说到底是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竞争。构建服务型政府正是抢抓战略机遇、提升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3]

二、现行政府存在的问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提供了借鉴

为什么要把政府建设成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是因为现行政府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我国政府职能中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越位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不仅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把有权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紧,而服务职能却注意得不够;错位是指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而不应去管企业的下岗分流问题,下岗分流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解决的主体不应是政府。解决这“三位”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归位,凡是市场能做的事情就还给市场,企业能做的事情就让企业自己完成,企业与政府各就其位。[4] 中国加入WTO后,WTO规则要求政府加快改革,转变职能。我国加入WTO已经几年了,WTO中涉及到的政府承诺,我国政府都必须履行,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行使其管理职能。严格的WTO规则,迫使我国政府要加快改革,加快职能转变。自然危机反映出我国政府体制中存在的某些具体 4 偏差,进一步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型功能建设。当前政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政府职能偏位。从政府实际发挥的职能来看,政府的工作重点仍然在直接管理、控制经济发展,这主要是通过其财政支出结构表现出来,科学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增长率都明显低于财政支出的总增长率,这说明各项公共服务支出所占的比重即相对重要性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下降。

二是公众利益表达分散。在公民的利益表达方面,一般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基本做到政府对人大代表的建议、政协委员的提案件件有回音、有结果。虽然一些政府在网上设置了公开的、直接面向市民的信箱,接受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地方媒体竞争激烈,为公众进行利益表达提供了机会;政府也在某些重大决策中建立了听证制度;一些政府部门也设立了公民投诉中心等。但是不同的利益表达途径表达出来的公民意愿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典型的表现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与市民通过信箱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卷调查所反映的公众主要关注的问题之间存在相当的距离。

三是公众利益表达回应缺乏。尽管各种利益表达的渠道还是比较畅通的,但是政府对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的意愿和要求的回应不够。一般说来,如果反应的问题属于个案性质,政府都能够做出比较好地回应,但是如果属于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建议,却没有能够被充分地 5 纳入到政策议程中,出现了所谓“被遮蔽的议程”——即某些问题是公众普遍关心的,但是却无法进入政策议程。例如拆迁问题、房价过高问题。这说明政府的政策制定程序存在问题,没有为整合公众的意愿提供必要的机制。往往是来自上层的压力和来自组织性、机构性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议程。

四是政务透明度不够。近几年来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电子政府和政务的建设使政府透明度大大提高。但是,公开哪些信息、以什么形式、何时公开还都是由政府单方面决定的,获取信息还不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一般说来,按照现代行政公开的基本原则,信息公开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行政机关主动公开,二是依公民的请求公开。前者指无论是否有公民提出请求,行政机关都有义务通过一定的形式公开,并为公民查阅提供方便;后者指如果没有公民的请求可以不公开,但是一旦有请求则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予以公开。目前的政府信息公开基本限于第一种,而且没有就公开信息的范围、方式、时限作出规定。

五是偏重决策轻视执行和评估。当前各级政府执行政策的惯例是以发布文件和召开会议代替政策执行。一项政策一旦以法规或政策文件的形式发布,并召开了相关的会议传达,即代表着政策执行已经开始和完成,既缺乏日常化的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也缺乏对政策本身和执行情况的日常化的评估机制,从而造成政令不通和无法根据政策执行的情况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或终止的情况。

六是政府财政预算粗化。政府编制的财政预算案细化不够,不能作为人大和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个有效工具。目前,政府提交人大审议的财政预算和决算仍然非常粗略,从中很难看出政府的实际活动,更难对各种支出的合理性做出判断。[5]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政府存在的这些问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并进行制度创新。

三、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 我们建设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个透明的、公正的、公平的、廉洁的和高效的政府。它的定位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虽然政府雇员可以有私心和私产,但政府却不能有私心和私产。政府雇员竞争上岗,按劳取酬,但决不能狐假虎威,借垄断性的公共权力与民争利、搜刮民财和化公为私。它还必须是一个最小化的政府。[6]政府与私营企业之不同,在于政府无须承担政府官员管理失败的风险。即便政府可以更换,但承担政府失职所造成的损失者,仍然使广大纳税人。故政府规模越大,占有资源越多,意味着纳税人的风险越大,损失越巨。最小化的政府,其责任在于抵外悔、明产权、制暴力、裁纠纷,在于拾民间之遗补民间之缺,适应性强。公共服务型政府还必须是一个民主制宪的政府。它强调公民的政治参与,通过宪法规则的执行而具体实现。宪政其实是被统治者通过民主参与所形成的规则,对政府行为的控制。在宪政体制下,公民的人身自由、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以及经济社会生活自由等权利皆天赋人权,均不受政府的限制。而 7 要使这些权利不受政府侵犯,还要坚持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依法行政以及政治自由的宪法原则。惟有这样,才能在维护公民基本自由权利的同时,保证政府的透明、公正、公平、高效和廉洁,才能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出现。[7]

那么,根据以上政府服务职能的定位,构建公共服务型的政府模式必须实现如下创新目标:

1、以顾客或市场为服务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顾客”或“客户”。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要求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的服务质量的提高。

2、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能,是现代政府服务模式转换的一个流行趋势,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内外经验表明,公共服务在生产和提供上是可分的;在付费和使用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不意味着它们只能由政府直接提供,通过重新设计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分工,适用“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可以较为公正高效地来加以提供。因此,应当扩大市场竞争的领域。主要包括:在公共工程建设领域,凡是属于经营性或竞争性的项目,应当通过公共招标、内部竞争、合同 8 外包等市场方式营造市场竞争机制;除了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最基本公共服务外,在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也应当营造竞争环境,利用竞争机制产生的压力促使服务提供主体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3、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主要是指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大量地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即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提供转变为政府利用社会的力量由社会自治和半自治组织以及私营企业向公共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一些私营部门、独立机构、社会自治、半自治组织等政府组织都将成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者,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展开竞争。政府通过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利用和管理,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8] 实现上述创新目标必须进行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方法创新

(一)创新三个理念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创新并坚持三个理念。

一是坚持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理念。人民群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激发全社会的活力,首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要把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的,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坚持“非禁即入”的理念。[9]从“允许性”理念转变到“禁止 9 性”理念,是政府转型的重要突破口。计划经济体制下,凡事要经过允许、审批才能干,这种理念抑制了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凡事只要法律不禁止的企业和私人都是可以干的,这种“非禁即入”的理念扩大了创新空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只要法律不禁止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可以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准入的范围,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和金融服务领域”。“非禁即入”的理念,不仅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使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出来。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的理念。首先,确立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情的理念,也就是说法律(法规)不规定的事情政府是不能做的.政府的行为不能有随意性,依法行政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应特别重视界定行政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和约束条件,防止个别部门以“法”扩权或越权谋取集团利益。其次,明确政府的公共职能,解决转型中的政府“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大力减少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强化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完善社会保障的基础平台,建立健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完善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政府的公共权力的行使要透明,形成政务公 10 开的制度性框架,发挥审计、监察部门、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二)创新六项制度

政府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的权限、法定的程序、法定的范围、法定的期限正确履行职能。政府机关必须从本机关的基本职能和具体业务出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行政程序制、限时办结制和交通考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约束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为,以实现政府提供服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效能化。[10] 一要创新地方性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政务公开”不仅与政府的效率效能密切相连,更是保障政府提升和优化回应性的首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信息公开化是政府开启和推动其他各项改革的根本和保障。虽然近年来在政府信息政务公开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

1、公开哪些信息、以什么形式、何时公开还都是由政府单方面决定的;

2、获取信息还不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政府的一项迫切任务是抓紧制定《XX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其基本原则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一切人都具有同等的得到政府文件的权利;政府拒绝提供文件负举证责任。其基本内容应涵盖政府必须主动公开的信息的范围、公开的途径和时间;政府不得公开的信息范围;政府依公民申请公开的信息范围和时限;公民获得信息权受到侵犯时的救济途径等。

二要创新制度化的政策执行监督制度。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府管 11 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设计出再完美的制度框架和改革日程表,都无异于纸上谈兵。解决的办法除了政务公开以外,就是建立制度化的政策执行监督制度,包括:由出台政策措施的部门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向社会公布、鼓励和方便公众监督、对媒体持更为开放和合作的态度,这要求重视政府公共关系;针对“政府不作为”现象,建立行政首问责机制,在各个政府部门内部,尤其是监管部门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

三要创新制度化的政策评估制度。政府的每项决策都是运用公众委托的权力,通过实施具体项目的形式,配置公共资源的过程。对于政府实施的项目,其最终结果和绩效如何,必须加以严格的评估。这种评估可以由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或者人大组织进行,吸纳政策制定部门、执行部门、专家、行政相对人代表参加。也可以通过委托专门的政策评估机构来做客观评价。鉴于公共项目量大涉及面广,而且政党的政策评估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在当前阶段上,可以每年选择公众关心的政策和项目进行有重点的绩效评估。并且要把评估的结果及时公布。政府还可以每隔一定的周期即对某些重要政策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如果不能通过则自然终止或作必要的调整。

四要创新行政审批制度。行政改革意味着分权、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说到底就是政府权力的下放。如果没有权力下放,就无法完成由“权力中心主义”向“服务中心主义”的转变。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12 上来,从而真正地减少审批环节和不必要的程序,建立“无缝隙政府”,打破部门之间的分割,实行政府“单一窗口”服务,走进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便可得到全程服务。

五要创新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财政体制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公共财政要求在保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前提下,将尽可能多的资源投入到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上来,把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真正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普遍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政府应加快从那些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特别是延伸过多竞争性生产建设领域中抽身,压缩越位的公共产品和非公共产品的支出,坚决取缔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现阶段尤其需要加大对教育、公共医疗卫生体系、文化设施等的投入,建立各项社会事业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与GDP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拉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短腿”。

六要创新政府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制度。现有的GDP体系只考核单纯的经济增长,混淆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内涵,忽略了很多指标,如社会、人文、基础教育、公共设施、能耗、环境生态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各级政府行为的功利化和短期化,引导了地方政府把较多的资源和注意力投向生产性领域尤其是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上。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改革现有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推行绿色GDP考核,在指标的设计和权重上,不仅要看地方经济的发展 13 速度,更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看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情况,要把生态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领导的述职报告中。

(三)进行方法创新

一要创新“公共型”的政策制定程序。提高政府的回应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牵涉的方方面面较多,也面临很多的制度性约束,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等,在这些制度约束下,目前可以考虑主要从完善政策制定程序的角度来提高政府的回应性。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起点,即确定议程,考虑如何通过制度约束,引导政策制定者在确定政策议程时考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的公众意愿和要求。目前可以做局部的尝试,例如要求政府在向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其工作重点的确定、政府议程与人大建议的相关性、与信访部门、媒体、市长信箱等渠道所反映问题的相关性做出解释和说明。二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公示制度、听证会制度,以听取利害相关者的意见和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就重大决策的标准、决定重大决策的主体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还必须对公众表达的各种意见和要求的法律地位做出说明。三是设计合理可行的决策规则,以保障决策的结果能充分考虑公众的意愿。

二要创新各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要求各个政府部门对自己的工作流程从时效、方便、成本、公正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尤其是那些与公众直接接触的部门。争取以最少的部门、14 最少的人员、最少的步骤面向公民设计工作流程,并在办公场所和政府网站公开。

三要创新传统行政方式 建设在线电子政府。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搭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技术平台,推行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要抓紧启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完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抓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契机,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管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丰富政府管理的政策资源,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和首问负责制,依法规范政府管理,使行政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11] 【参考文献】

[1] 温晋峰、魏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fw.Gov.cn/zjjy 2005.12.23

[2]郁建兴《 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 南方日报 2005.12.8 [3]卿彰谦 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和讯博客

2006.10.27 [4]新恒、魏芙蓉《如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经济日报 15 2005.4.30 [5]同[1] [6]余晖《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百度快照 2006.3.24 [7]同[3] [8]田家华、王忠《论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构建》中国改革论坛2005.10.27 [9]高尚全《关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考》人民日报2005.10.7] [10]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2003.9.16 [11]同上

[12]李文良主编.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3]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14]沈荣华.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思路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4,(1).

[15]钟明.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平台的构成要素[J].天津社会科学,2003,读后研究下列问题

1、从这篇论文看其基本格式包括那些项目?

2、请概括论文到底要写什么问题?

3、这篇论文层次的外部标志是什么?

4、论文结构有那些?本文第三部分采用的是什么结构方式?

5、论文第二部分最后几句有什么作用?

6、论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本文的第三个重要性采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7、从论文的要素来分析本文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

8、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观点?

9、试分析创新三个理念的层次结构。

• 第二部分

欣赏分析这篇论文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创新

(论文标题,居中,用大号字,此标题没有副标题,有的有副标题,标题中心语是“建设与创新”,定语“公共服务型政府”。论述的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创新。)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委党校 王明友(署名)

内容摘要

本文从论述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性入手,列举现行政府存在的问题,阐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创新目标,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 •(摘要,说明写作方法,概括全文主旨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要性;问题;创新

•(关键词是论文论述的主要问题的中心词,关键词一般为7个。格式每个词用分号隔开)

•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新一轮政府改革模式——公共服务型政府基本形成,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经济职能更加完善和健全,我国经济有了重大发展,这是我国政府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发展进程上质的飞跃。(交代时代背景)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回应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依法、有效、透明、负责和公正的政府,其根本的目标是公众满意。[1](给公共服务型政府下定义)因此,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效率、公正、责任、规范、透明、合法等无疑都是现代政府的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谋求合法性的政府必须倡扬的价值和目标。(写其特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搞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创新,把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纳入议事日程。(提出中心论点)(论文开头一般开明见山交代是什么给问题定义,直接提出论点)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性

当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再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而能够承担这一责任的政府必须是实现了角色转型的政府。必须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2]成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法治的政府、责任政府、民主参与的政府。(政府 18 定位)实现这个目标意义重大。(过渡语)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上,不可避免的要受其制约,也因而避免不了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当前社会的政策“死角”。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把工作重心转到提供优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政府改革归位于“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变革,不仅依靠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靠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还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对公共资源和领导精力的切实投入。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从建设和谐社会角度谈重要性)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

我国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阶段,整个经济体系变得多元化,更加复杂。(从下面三个方面说明多元和发杂)一个方面的改革会受到其他社会各个方面的观念、制度、政策的影响和钳制。譬如,金融体制、国有企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都与政府管理和服务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政府改革却相对滞后,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观念、制度、政策的影响和钳制说明我国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阶段,整个经济体系变得多元化,更加复杂。)一方面,19 市场经济已经在要素资源的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要求政府尽快从微观经济领域“低位退出”;(实际要求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不能发挥作用的公共服务领域,又要求政府“高位进入”,弥补市场缺陷。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是推进政府改革的逻辑起点,又是实施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因。(从市场体系角度谈重要性、分三个小层次论述)

(三)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

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新形势,为各地全面扩大开放、狠抓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资本往哪里流动、要素往哪里聚集,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政府直接参与招商引资的力度,而是区域发展环境的优劣和交易成本的高低,也就是地方政府能不能制定和实施积极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获取经济资源的竞争,实际上是市场有效性的竞争、公共环境水准的竞争,说到底是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竞争。构建服务型政府正是抢抓战略机遇、提升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3](从区域经济角度谈重要性)(此部分三个此次构成并列关系)

二、现行政府存在的问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提供了借鉴 •

为什么要把政府建设成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是因为现行政府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我国政府职能中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指明现行政府存在的问题)越位是指政府在社 20 会经济事务中不仅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把有权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紧,而服务职能却注意得不够;错位是指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而不应去管企业的下岗分流问题,下岗分流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解决的主体不应是政府。(诠释“三位”)解决这“三位”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归位,凡是市场能做的事情就还给市场,企业能做的事情就让企业自己完成,企业与政府各就其位。[4] 中国加入WTO后,WTO规则要求政府加快改革,转变职能。我国加入WTO已经几年了,WTO中涉及到的政府承诺,我国政府都必须履行,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行使其管理职能。严格的WTO规则,迫使我国政府要加快改革,加快职能转变。自然危机反映出我国政府体制中存在的某些具体偏差,进一步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型功能建设。当前政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政府职能偏位。从政府实际发挥的职能来看,政府的工作重点仍然在直接管理、控制经济发展,这主要是通过其财政支出结构表现出来,科学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增长率都明显低于财政支出的总增长率,这说明各项公共服务支出所占的比重即相对重要性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下降。(说明偏位造成的影响)

二是公众利益表达分散。在公民的利益表达方面,一般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基本做到政府对人大代表的建议、政协委员的提案件件有回音、有结果。虽然一些政府在网上设置了公开的、直接面向市民的信箱,接受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地方媒体竞争激烈,为公众进行 21 利益表达提供了机会;政府也在某些重大决策中建立了听证制度;一些政府部门也设立了公民投诉中心等。但是不同的利益表达途径表达出来的公民意愿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典型的表现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与市民通过信箱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卷调查所反映的公众主要关注的问题之间存在相当的距离。(说明现行政府不能集中表达公众利益)

三是公众利益表达回应缺乏。尽管各种利益表达的渠道还是比较畅通的,但是政府对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的意愿和要求的回应不够。一般说来,如果反应的问题属于个案性质,政府都能够做出比较好地回应,但是如果属于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建议,却没有能够被充分地纳入到政策议程中,出现了所谓“被遮蔽的议程”——即某些问题是公众普遍关心的,但是却无法进入政策议程。例如拆迁问题、房价过高问题。这说明政府的政策制定程序存在问题,没有为整合公众的意愿提供必要的机制。往往是来自上层的压力和来自组织性、机构性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议程。

四是政务透明度不够。近几年来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电子政府和政务的建设使政府透明度大大提高。但是,公开哪些信息、以什么形式、何时公开还都是由政府单方面决定的,获取信息还不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一般说来,按照现代行政公开的基本原则,信息公开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行政机关主动公开,二是依公民的请求公开。前者指无论是否有公民提出请求,22 行政机关都有义务通过一定的形式公开,并为公民查阅提供方便;后者指如果没有公民的请求可以不公开,但是一旦有请求则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予以公开。目前的政府信息公开基本限于第一种,而且没有就公开信息的范围、方式、时限作出规定。

五是偏重决策轻视执行和评估。当前各级政府执行政策的惯例是以发布文件和召开会议代替政策执行。一项政策一旦以法规或政策文件的形式发布,并召开了相关的会议传达,即代表着政策执行已经开始和完成,既缺乏日常化的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也缺乏对政策本身和执行情况的日常化的评估机制,从而造成政令不通和无法根据政策执行的情况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或终止的情况。

六是政府财政预算粗化。政府编制的财政预算案细化不够,不能作为人大和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个有效工具。目前,政府提交人大审议的财政预算和决算仍然非常粗略,从中很难看出政府的实际活动,更难对各种支出的合理性做出判断。[5] •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政府存在的这些问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并进行制度创新。•(此部分从六个不同角度列举现行政府存在的问题,为下部分政府创新提供改进依据)

三、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

我们建设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个透明的、公正的、公平的、廉洁的和高效的政府。它的定位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虽然政府雇员可以 23 有私心和私产,但政府却不能有私心和私产。政府雇员竞争上岗,按劳取酬,但决不能狐假虎威,借垄断性的公共权力与民争利、搜刮民财和化公为私。它还必须是一个最小化的政府。[6]政府与私营企业之不同,在于政府无须承担政府官员管理失败的风险。即便政府可以更换,但承担政府失职所造成的损失者,仍然使广大纳税人。故政府规模越大,占有资源越多,意味着纳税人的风险越大,损失越巨。最小化的政府,其责任在于抵外悔、明产权、制暴力、裁纠纷,在于拾民间之遗补民间之缺,适应性强。公共服务型政府还必须是一个民主制宪的政府。它强调公民的政治参与,通过宪法规则的执行而具体实现。宪政其实是被统治者通过民主参与所形成的规则,对政府行为的控制。在宪政体制下,公民的人身自由、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以及经济社会生活自由等权利皆天赋人权,均不受政府的限制。而要使这些权利不受政府侵犯,还要坚持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依法行政以及政治自由的宪法原则。惟有这样,才能在维护公民基本自由权利的同时,保证政府的透明、公正、公平、高效和廉洁,才能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出现。[7](论述到底要建立什么样的政府,即模式)

1、以顾客或市场为服务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顾客”或“客户”。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要求或市场为导向。24 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的服务质量的提高。

2、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能,是现代政府服务模式转换的一个流行趋势,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内外经验表明,公共服务在生产和提供上是可分的;在付费和使用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不意味着它们只能由政府直接提供,通过重新设计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分工,适用“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可以较为公正高效地来加以提供。因此,应当扩大市场竞争的领域。主要包括:在公共工程建设领域,凡是属于经营性或竞争性的项目,应当通过公共招标、内部竞争、合同外包等市场方式营造市场竞争机制;除了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最基本公共服务外,在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也应当营造竞争环境,利用竞争机制产生的压力促使服务提供主体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3、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主要是指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大量地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即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提供转变为政府利用社会的力量由社会自治和半自治组织以及私营企业向公共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一些私营部门、独立机构、社会自治、半自治组织等政府组织都将成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者,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展开竞争。政府通过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利用和管理,25 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8](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点及目标)

实现上述创新目标必须进行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方法创新 •

(一)创新三个理念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创新并坚持三个理念。

一是坚持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理念。人民群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激发全社会的活力,首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要把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的,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二是坚持“非禁即入”的理念。[9]从“允许性”理念转变到“禁止性”理念,是政府转型的重要突破口。计划经济体制下,凡事要经过允许、审批才能干,这种理念抑制了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凡事只要法律不禁止的企业和私人都是可以干的,这种“非禁即入”的理念扩大了创新空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只要法律不禁止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可以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准入的范围,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和金融服务领域”。“非禁即入”的理念,不仅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 26 可以激发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使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出来。

•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的理念。首先,确立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情的理念,也就是说法律(法规)不规定的事情政府是不能做的.政府的行为不能有随意性,依法行政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应特别重视界定行政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和约束条件,防止个别部门以“法”扩权或越权谋取集团利益。其次,明确政府的公共职能,解决转型中的政府“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大力减少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强化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完善社会保障的基础平台,建立健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完善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政府的公共权力的行使要透明,形成政务公开的制度性框架,发挥审计、监察部门、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二)创新六项制度

政府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的权限、法定的程序、法定的范围、法定的期限正确履行职能。政府机关必须从本机关的基本职能和具体业务出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行政程序制、限时办结制和交通考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约束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为,以实现政府提供服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效能化。[10] • 一要创新地方性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政务公开”不仅与政府的效率效能密切相连,更是保障政府提升和优化回应性的首要途径。从某种 27 意义上可以说信息公开化是政府开启和推动其他各项改革的根本和保障。虽然近年来在政府信息政务公开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

1、公开哪些信息、以什么形式、何时公开还都是由政府单方面决定的;

2、获取信息还不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政府的一项迫切任务是抓紧制定《XX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其基本原则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一切人都具有同等的得到政府文件的权利;政府拒绝提供文件负举证责任。其基本内容应涵盖政府必须主动公开的信息的范围、公开的途径和时间;政府不得公开的信息范围;政府依公民申请公开的信息范围和时限;公民获得信息权受到侵犯时的救济途径等。

二要创新制度化的政策执行监督制度。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设计出再完美的制度框架和改革日程表,都无异于纸上谈兵。解决的办法除了政务公开以外,就是建立制度化的政策执行监督制度,包括:由出台政策措施的部门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向社会公布、鼓励和方便公众监督、对媒体持更为开放和合作的态度,这要求重视政府公共关系;针对“政府不作为”现象,建立行政首问责机制,在各个政府部门内部,尤其是监管部门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

三要创新制度化的政策评估制度。政府的每项决策都是运用公众委托的权力,通过实施具体项目的形式,配置公共资源的过程。对于政府实施的项目,其最终结果和绩效如何,必须加以严格的评估。这 28 种评估可以由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或者人大组织进行,吸纳政策制定部门、执行部门、专家、行政相对人代表参加。也可以通过委托专门的政策评估机构来做客观评价。鉴于公共项目量大涉及面广,而且政党的政策评估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在当前阶段上,可以每年选择公众关心的政策和项目进行有重点的绩效评估。并且要把评估的结果及时公布。政府还可以每隔一定的周期即对某些重要政策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如果不能通过则自然终止或作必要的调整。•

四要创新行政审批制度。行政改革意味着分权、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说到底就是政府权力的下放。如果没有权力下放,就无法完成由“权力中心主义”向“服务中心主义”的转变。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从而真正地减少审批环节和不必要的程序,建立“无缝隙政府”,打破部门之间的分割,实行政府“单一窗口”服务,走进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便可得到全程服务。

五要创新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财政体制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公共财政要求在保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前提下,将尽可能多的资源投入到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上来,把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真正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普遍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政府应加快从那些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特别是延伸过多竞争性生产建设领域中抽身,压缩越位的公共产品和非公共产品的支出,坚决取缔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29 “面子工程”。现阶段尤其需要加大对教育、公共医疗卫生体系、文化设施等的投入,建立各项社会事业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与GDP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拉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短腿”。

六要创新政府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制度。现有的GDP体系只考核单纯的经济增长,混淆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内涵,忽略了很多指标,如社会、人文、基础教育、公共设施、能耗、环境生态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各级政府行为的功利化和短期化,引导了地方政府把较多的资源和注意力投向生产性领域尤其是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上。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改革现有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推行绿色GDP考核,在指标的设计和权重上,不仅要看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更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看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情况,要把生态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领导的述职报告中。•

(三)进行方法创新

一要创新“公共型”的政策制定程序。提高政府的回应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牵涉的方方面面较多,也面临很多的制度性约束,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等,在这些制度约束下,目前可以考虑主要从完善政策制定程序的角度来提高政府的回应性。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起点,即确定议程,考虑如何通过制度约束,引导政策制定者在确定政策议程时考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的公众意愿和要 30 求。目前可以做局部的尝试,例如要求政府在向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其工作重点的确定、政府议程与人大建议的相关性、与信访部门、媒体、市长信箱等渠道所反映问题的相关性做出解释和说明。二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公示制度、听证会制度,以听取利害相关者的意见和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就重大决策的标准、决定重大决策的主体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还必须对公众表达的各种意见和要求的法律地位做出说明。三是设计合理可行的决策规则,以保障决策的结果能充分考虑公众的意愿。

二要创新各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要求各个政府部门对自己的工作流程从时效、方便、成本、公正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尤其是那些与公众直接接触的部门。争取以最少的部门、最少的人员、最少的步骤面向公民设计工作流程,并在办公场所和政府网站公开。•

• 三要创新传统行政方式 建设在线电子政府。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搭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技术平台,推行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要抓紧启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完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抓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契机,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管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丰富政府管理的政策资源,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大力推进决策 31 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和首问负责制,依法规范政府管理,使行政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11]

【参考文献】

[1] 温晋峰、魏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fw.Gov.cn/zjjy 2005.12.23

[2]郁建兴《 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 南方日报 2005.12.8 [3]卿彰谦 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和讯博客

2006.10.27 [4]新恒、魏芙蓉《如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经济日报2005.4.30 [5]同[1] [6]余晖《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百度快照 2006.3.24 [7]同[3] [8]田家华、王忠《论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构建》中国改革论坛2005.10.27 32 [9]高尚全《关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考》人民日报2005.10.7] [10]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2003.9.16 [11]同上

[12]李文良主编.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3]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14]沈荣华.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思路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4,(1).

[15]钟明.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平台的构成要素[J].天津社会科学,2003,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 研究下列问题

1、从这篇论文看其基本格式包括那些项目?

2、请概括论文到底要写什么问题?

3、这篇论文层次的外部标志是什么?

4、论文结构有那些?本文第三部分采用的是什么结构方式?

5、论文第二部分最后几句有什么作用?

6、论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本文的第三个重要性采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7、从论文的要素来分析本文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

8、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观点?

9、试分析创新三个理念的层次结构。

论文的含义

论文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问题并描述其成果的学术性和理论性文章。论文的写作要求

言之有益;言人未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论文的作用

论文的作用在于它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和手段,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即,科学研究的工具,探讨新知的武器;发表见解的论坛,传播信息的载体;指导行动的指南,制定决策的依据;解放思想的旗帜,深化认识的阶梯;提高素质的手段,人类进步的档案;显示水平的场所,文人用武的领地。

答案:

1、这篇论文的基本格式包括:标题、署名、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一般来说论文要写清三个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

3、这篇论文层次的外部标志是序号和小标题,采取总分式结构。

4、论文的结构的基本内容包括:整体与部分、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

5、论文第二部分最后几句有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6、论文研究的方法包括:(1)归纳法和演绎法

(2)分析法和综合法(因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比分析法)

(3)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4)比较法和类比法(5)系统方法和非线性方法

7、本文为立论文。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搞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创新。提出这个观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篇7

“公共服务”一词源于社会学理论,公共服务即“国家需要中特别筹划的财政需要”“必须由政府来加以规范和控制的活动”。后来,政治学理论又发展了公共服务理论这一概念,认为“现代国家的公共服务职能,是基于社会契约的公共性理念上的公共活动,是通过提供物化形态的或者非物化形态的服务满足人的公共需要的过程”。然而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对于公共服务存在不同角度的理解。随着“公共产品理论”在公共经济学中的兴起,有关公共服务的研究重心逐渐转向经济学领域。国内外关于公共服务概念的阐述多数基于经济学提到的“公共产品理论”。如,为了满足市民需要,政府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服务行为的总称;是指依托社会公共设施或公共部门、公共资源的服务。公共服务依托的对象是公共需求或共同偏好的消费群体,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所提供的物品。公共服务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同时是公共服务理论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学界从多个角度理解以及界定公共服务的基础。

综上所述,公共服务的基础概念,即是由公共服务理论发展而来。而它的内涵,主要是从政府职能、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这3个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和阐释的。

2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目前,以政府为主导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并且用以满足众多市民生活需求为目的,并能向众多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制度以及一些公共体育产品和系统的称之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肖林鹏认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构成要素,可称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延伸。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政府运用行政资源,提供公众所需的公共体育。所以,我国公众的公共体育需求便决定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一些要素便包括:体育组织要素体育信息要素、体育资金要素、体育政策法规要素、体育指导要素、体育场地设施要素以及体育绩效评价要素。

综述以上研究,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除了体育资金、产品和体育场地设施等实物性的东西外,还包含了体育政策、法规等其他无形的服务机制及制度。

3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来的。2008年3月,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贯彻十七大关于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从该方案可以了解到,加快政府体育服务职能的转变,以及提供高效、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业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的议题。体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所提供的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业已纳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议题之中。

由上述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对策可以归纳为:(1)法律保证。政策的支持需要法律作为根本保障,才能使社会公众的体育权利得以公平实现。(2)利益协调。通过把握体育公共服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协调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3)评估多元化。转变以政府为主的传统供给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逐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评估与监督体系。

4 我国传统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即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一直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奉行“举国体制”。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始终是以唯一的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主体的身份出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模式单一、体育组织管理高度集权、体育财政高额支出,使得资源浪费过大、效率低下、财政供给困难,同时也使体育服务供应的总量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无法满足人民基本的体育需求。公共行政制度的方向往往决定了公共服务模式的选择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地实施改革政府机构,一些发达国家强调公共服务中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主体地位,体育公共服务改革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创新,如今早已呈现为供给多元化模式,即渗透多区域、多层面(地方、省级州级、国家层面),涉及多种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社会非营利组织、市场商业性组织)的供给范式。

5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研究

体育公共服务的产生与发展,必然存在特殊的运行结构和方式。贺珷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要素间的处理方式便称之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可见,体育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既包括内部的运行机制,又包括外部的管理机制,它的实质是在实践中如何保证体育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公平的实现,并确定相应的机制。

6 结语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已经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但还有待全面、深入、细致地探索与发现问题。如,完善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需要与西方国家的改革实践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以指导我国改革体育公共服务;对于出现在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些困难,该如何进行解决与优化;是否应当建立各种标准化的体系指标,怎样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在全国各城市、社区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存在哪些不足或取得哪些成果,可将视线转移到高校体育研究中进行,从多种视觉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深入探究等。这些问题今后还需研究者们倾注更多的努力。

摘要:在体育公共服务概念与内涵的前提下,以文献资料法,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体育机制、公共服务运营模式、和服务等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阐述体育公共服务以及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同时,学者们对运行体育公共服务进行创新性探索研究与理论构架,总结了我国学者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集中研究的几个方面,并提出研究领域中尚未具体化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及系统结构[J].体育学刊,2009,16(6):14-19.

[2]蔡景台,樊炳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历史沿革[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4):20-23.

[3]刘亮.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溯源与再认识[J].体育学刊,2011,18(3):34-40.

[4]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472-475.

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篇8

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时,界定和理解“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逻辑起点,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供给均等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2006)认为,成熟的公共服务均等状态,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一致。二、机会均等、结果均等和权利均等说。常修泽(2007)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该均等;第二,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应该大体相等;第三,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应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三、消费均等说。刘尚希(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可从两个角度理解:①是从消费需求的层次看,与低层次消费需要有直接关联的即为基本公共服务;②是从消费需求的同质性看,人们无差异消费需求属于基本公共服务。据此,刘尚希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就是促进居民消费的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应围绕基本消费平等化而展开。

虽然学者们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种种争议,但据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简单定义为:在一个国家内,处于不同地区(主要指城市和农村)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大体相等的基本的公共服务。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角度分析,即便在西方经济学论著中也未发现有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系统论述。二十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开创了福利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他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也就越大(中国财政学会课题组,2007)。庇古的这项贡献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起到了基础性的影响,他的国民收入均等化思想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启示性意义,政府应当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

国内学界自中央明确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之后,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理论学说(江明融,2006)、社会契约理论学说(徐锋,2006)、福利经济学说(安体富,2007)、和权利保障学说(唐钧,2006)等。

三、公共服务范围的选择及优先顺序的确定

由于对公共服务内涵的认识不一,学者们在对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关注的范围也有差异。常修泽(2007)认为,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二是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三是包括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公益基础性服务”;四是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陈海威(2007)对公共服务范围的界定是: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基本安全服务。安体富(2007)把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

从上面不同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们对纳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范围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多数学者主张,将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社会文化五个方面界定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具有广泛代表性,而在实现均等化的优先次序方面,多数学者主张将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卫生以及基本社会保障等纳入优先考虑之列。

四、均等化的标准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平理念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均等一般可分为机会均等和结果均等,至于公共服务领域应采用何种均等判断标准,国内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安体富(2007)认为,均等化的标准有三种理解:一是最低标准,即要保底,“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有平等享受国家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二是平均标准,即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达到中等水平;三是相等的标准,即结果均等。这三个标准并不矛盾,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一开始首先是低水平的保底,然后提高到中等水平,最后的目标是实现结果均等。第二,刘尚希(2007)提出消费均等的标准。第三,迟福林(2007)、常修泽(2007)则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是机会均等和结果均等。在上述标准中,最低标准和平均标准都是从公共服务的供给者角度而言的,其目的就是机会均等;而消费均等其实就是结果均等,是从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角度而言的。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对有关生存的公共服务应遵循结果均等原则,有关发展的公共服务应遵循机会均等原则。

五、简要评述

总的来说,近年来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此问题做了积极研究和探讨。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概念的分歧较大,使得研究现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及相应的财政体制缺陷没有一个可衡量的明确标准;第二,缺乏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有些学者只是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或者只是简单地提出了一些原则,并未深入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理论,难以为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是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来研究财政体制的重构问题,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整体推进策略研究依然非常匮乏,尤其是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系列限制条件讨论得还不是很充分;第四,忽略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与制度背景。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我国地区间财力差异问题时都把注意力放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上,而较少去认真考察其背后深层次的制度原因;第五,缺乏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操作的绩效评价等约束机制研究。如何合理衡量各地使用财力的效率,保证财政支出的效率,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证;第六,目前大部分学者是从宏观上对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关落后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相当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进一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贾康.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积极推进,但不能急于求成[J].审计与理财,2007,(8):5.

[2]常修泽.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2).

[3]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要求和政策路径[J].浙江经济,2007(13).

[4]中国财政学会课题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58):2-36.

[5]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人民日报,2007-01-31(7).

[6]陈海威,田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7(3).

[7]安体富,任强.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8).

上一篇:办公室考核办法下一篇:题目为我的学校的初中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