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的发展教案(精选8篇)
年级:六年级 课时:2课时 授课:
教学内容与目标:
1、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能说出3部-4部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名称。知道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2、能制作一组简单的动画,能运用本课学习的有关动画和审美、技术等知识评价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能说出3部-4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动画片。
2、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动起来的。教学难点:
运用本课学习的相关知识,评述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
二、新课导入: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画片,用艺术的眼光去感受它、了解它。
三、讲授新课:
1、深入认识我国的经典动画片。欣赏1:
思考:(1)、你知道这部动画片的名字么?
(2)、片中的画面是用什么绘画方法表现的? •(3)、猜猜片中的形象是来自那位画家的绘画作品? 评述:《小蝌蚪找妈妈》
1、这是一部中国著名的水墨动画片。
2、提取中国著名国画家齐白石作品笔下的形象通过国画的方法进行绘制。
3、教育意义:通过小蝌蚪们寻找妈妈的故事,了解青蛙成长过程的同时,更要明白,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持不懈。
欣赏2:
思考:
1、这部动画在形象、色彩方面有什么特点?
2、你知道它取材于哪么?它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评述:《九色鹿》
1、这部动画取材于敦煌莫高窟257洞内壁画《鹿王本生》佛教故事改编。
2、这部动画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简洁、生动,较为逼真,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
3、它告诉人们做人千万不能见利忘义、忘恩负义,否则必将受到惩罚。欣赏3: 思考:
1、这部动画是采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2、看完这种形式的动画给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评述:《阿凡提》
1、这是一部木偶动画。故事根据流传于新疆民间的《阿凡提故事》改编。
2、木偶动画通常给人一种新颖独特的感受,其造型逼真富有立体感,能够更生动的表现故事情节。
这些优秀作品陪伴一代人度过了童年。剪纸、水墨、木偶等多种表现形式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而且使国产动画片在技术上逐渐走向成熟。
2、介绍动画片的历史:
第一部动画片——有声动画片——彩色动画片——精美、造型夸张的动画片——三维动画片
3、学习动画是如何动起来的:
把角色的每个个动作分解成若干个逐渐变化的动作,画出一张张不动的但逐渐变化着动作或形态的画面,用逐格摄影机一张张拍下来,然后以每秒24格的速度连续放映,这样画面便动起来了。
4、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六格动画。
四、学生作业
选择喜欢题材,制作一幅简单的六格动画。
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拓展
写一篇小文章,谈谈你对当今动画片的认识。
第二课时
1、欣赏动画片《骄傲的将军》。
2、观后,学生对《骄傲的将军》进行简要评述。
一、动画片是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渠道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调查显示:幼儿时期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听途径获得的。动画片所提供的音像不仅有助于孩子获得多种信息, 更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小班幼儿的年龄大多数在3~4岁, 在幼儿园的学习、集体生活中他们需要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而我们幼儿园地处城乡结合部, 多半是农村幼儿, 近几年外地民工子女也逐渐增多, 所以幼儿的语言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孩子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也正是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通过最佳渠道和有效方式抓住教育契机, 突破教育的用心点。动画片也就成为了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如看到荧屏上的大灰狼, 好多幼儿不约而同地说:“看!大灰狼又来了!”有的说:“大灰狼很搞笑的!它被坏蛋骗走了!”有的孩子被同伴们吵得听不清, 会大声地说:“别吵了!我要看!”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会讨论些共同关注的话题, 通过动画片, 使得孩子的交流在实质内容上有共同关心点。儿童在使用语言时的合作交流程度越高, 他们的语言所产生的功能作用和对交流对方的影响就越强, 就越能提高表达能力。
二、让动画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小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以实物或图片来进行教学活动, 经过调查研究, 其中90%都喜欢看动画。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如果语言活动中教师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 只有几张静态图片等简单教具, 那么幼儿群体在语言表达方面会因为没有必要的兴趣支持而表现出消极应对。例如:故事《拔萝卜》是小班孩子很喜欢的故事, 单靠教师用简单的教具演示, 当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认真地听讲, 可是没过五分钟孩子们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候, 我干脆就把《拔萝卜》的PPT播放给幼儿观看。谁曾想, 当电视声响起的时候, 只见孩子们都将自己的小脸面向电视, 安静地看起动画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这样的活动环境中, 能说会道的幼儿没有语言表达的兴奋点, 而能力差的幼儿又缺少语言表达的凭借物。为此, 运用多媒体营造一个非常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 启发其思维;另一方面又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参与到语言活动当中, 使幼儿群体的语言表达向强极方向运动, 从而整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动画成为老师教育教学当中的好帮手。
三、要让“距离美”成为动画片影响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主要是在模仿、运用的过程中进行的。而动画片的画面中出现的各种角色极易为幼儿所接受, 哪怕是一个细微变化都会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动画片不仅能给幼儿带来快乐, 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工具。目前有许多家长和教师常常为无法把幼儿从动画片中“拉出来”而苦恼。其实家长与教师不必为此着急。因为每个人, 尤其是充满好奇心的幼儿, 他们都急于想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在幼儿渐渐长大的过程中, 在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更为客观时, 他们自然会走出动画片所构造出的幻想世界。应该让“距离美”成为动画片影响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我们知道, 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是需要真实生活经验的, 特别是在小班幼儿阶段, 直接感受显得尤为重要, 动画片中的人物再好再逼真, 那毕竟是假的, 是真实事物的简化和编写, 给人的体验远远没有真实情境那样丰富与深刻。通过这种“距离美”, 创造一种精神情感享受与实践体认感知良好互动的有效机制, 使幼儿能在语言发展上走出那种在认知上的亦真亦幻状态, 不断增强表达能力。
四、让动画成为家长的小助手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而且大部分家长都忙于自己的工作, 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 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 在农村这一现象尤甚。由于爷爷奶奶的精力和体力都有限, 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户外玩耍, 一般老人们采取的办法就是让大多数的孩子都在家自己看动画片, 这样就不会影响自己做点家务或者其他的琐事。以我们邻居的一户人家为例。家长有两个孩子, 姐姐5岁, 弟弟2岁, 父母都外出打工, 将其留给爷爷奶奶照看。农村有农忙时间, 一到农忙 (养蚕、插秧、收稻谷等时节) , 爷爷奶奶就留两个孩子在家里看动画片, 告诫孩子不要随便外出。孩子们很听话, 可以在家里一整天都不外出, 但是两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 见到长辈都会主动打招呼问好, 非常有礼貌。我就好奇地问他:“你这些礼貌用语都是跟谁学的啊?”“我都是跟动画片上的xx学来的。”从这一现象看出, 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 动画片就可以吸引其全部注意力, 这样家长就大大减轻了压力, 孩子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语言发展也得到了锻炼。那么, 父母应该怎样来引导孩子看动画片呢?
一是父母要帮助孩子选择取向健康的动画片来看, 对于一些暴力场景, 不要让孩子看上瘾。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 红太狼成天拿平底锅打人的镜头, 被许多孩子模仿。可他们并不知道平底锅砸在脑袋上不仅仅是疼, 更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二是家长要强化孩子的品德培养, 帮助孩子抵制外界的不良影响, 包括动画片中的偏颇。研究发现, 孩子们不仅会模仿成人去殴打, 还会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辱骂。通常, 3岁以上的小孩就具有一定模仿力。因此, 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动画片和游戏中的行为。
三是孩子的认知能力处于发展中, 对事物缺少批判能力。他们会觉得暴力镜头很好玩, 意识不到辱骂等有什么不对或者危害, 甚至认为这是“勇敢”的体现。所以, 家长若能和孩子一起看好的动画片, 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想象力。家长要在发现孩子的暴力和冷漠倾向时, 及时进行正面引导, 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当的动画片。
动画片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快乐, 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工具, 它有助于幼儿的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也促进了孩子的语言发展。但是, 动画片不是万能的, 还需要家长多关心、多爱护自己的孩子。因此, 我们要注意给幼儿选择良性的动画片, 观看时要有正确的姿势, 控制好观看的时间, 保护好幼儿的视力;适当时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观看, 跟孩子交流交流语言, 增进增进情感, 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多元化演唱风格演唱形式表现手段艺术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业的发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动画片音乐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具有多种音乐元素的接纳程度和期待值也日益提高。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动画片音乐发展的灵魂。曾为迪斯尼公司在电影市场赢得一席之地的经典动画片《狮子王》除了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外,影片中音乐的表现力更是不容忽视。以至于片中音乐如《生生不息》、《今晚感受我的爱》等,人们对它们的喜爱程度至今未减《狮子王》中音乐的生命力之强主要是由于它把握住了当代人们的审美标准,并运用了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如演唱风格和演唱形式的多元化、表现手段的多元化、艺术形式的多元化等。
一、演唱风格和演唱形式的多元化
影片《狮子王》中音乐的演唱风格不拘一格。不受任何传统模式束缚。在片中除了美声唱法外,观众还能听到摇滚、通俗、爵士以及颇具非洲民族音乐特点的演唱风格。如片头音乐《生生不息》在具有非洲风格的合唱声和原野的土著呐喊声中,摇滚歌手艾尔顿·约翰极富激情的演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摇滚演唱风格的生命力和节奏感、呐喊声的原野和粗狂以及合唱声的厚实和饱满。表现了广袤无垠的非洲大草原的磅礴生机。昭示着生命轮回、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和生命意义。为影片奠定下史诗般大气雄浑的基调。影片中,犀鸟沙祖向狮王作晨间报告时演唱的一首简单纯朴的“念咒”歌曲,其旋律素材和演唱风格都吸收了美国摇滚乐中朗诵调的各种元素,把沙祖的那种开朗、幽默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试图篡取王位的刀疤演唱的歌曲《快准备》是一首宣叙调。该作品在处于中低音区的旋律上用沙哑、狂野的摇滚唱法演唱,表现了刀疤这个人物的阴险与邪恶。
由于剧情发展的需要。影片中歌曲常常运用独唱、对唱、轮唱、合唱、重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段。歌曲《等我长大来当王》中,辛巴用独自式音乐表现苦闷、迷茫的情绪,而为了丰富音乐和活跃气氛,作品加入了沙祖朗诵调风格的帮腔。之后,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增多,作品的演唱形式由独唱转为合唱,将音乐推向高潮,并在高潮中结束。这种由独唱、帮腔与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促成情节层层推进的创作手法,是符合人们的欣赏心理和审美要求的。辛巴遇难时,他的两个朋友丁满和蓬蓬在说服辛巴过悠闲散漫、没有追求的生活时。辛巴和他们唱起了《哈库拉·玛塔塔》。这首歌将合唱、对唱、轮唱多种演唱形式融合在一起,加之自由、活泼的爵士舞蹈与歌曲相互呼应,表现了他们对现状的满足和与世无争的消极生活态度。在绿树、湖泊、瀑布、月光这无比精致的画面的映衬下。年轻俊美的狮王辛巴与久别重逢的女友娜娜在森林中嬉戏时,唱起了二重唱歌曲《今晚感受我的爱》。该曲是为辛巴和娜娜相互表达爱慕之情而创作的。先由丁满演唱起引子作用的一段宣叙调,中间配有蓬蓬一段带有调侃味道的对答,为后面二重唱的进入做好铺垫。紧接着,在合唱队低声部的持续衬托下,浪漫的女声和抒情的男声演绎着二重唱,让观众自然地进入到一个美好而富有想象的世界。二重唱后歌曲发展为合唱的演唱形式,将作品推向高潮,这两种演唱形式的音色、音量以及音乐表现力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随后,歌曲在丁满和蓬蓬对答似的具有宣叙调特点的音乐中结束。
这种将多种演唱风格、多种演唱形式融合为一体的音乐是骑墙的音乐,它同时满足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爱好者的需求,渐渐成为现代人非常愿意去享用的音乐美食。
二、表现手段的多元化
影片《狮子王》中经常用合唱队、摇滚乐队、交响乐队、数码音乐等各种表现手段相结合来描绘场景和渲染气氛。比如。影片中现代数码音乐与传统交响音乐的完美结合。辛巴和娜娜由于好奇来到了大象的墓地。他们全然不知受刀疤指使的三只土狼正在这里等着他们。此时,由数码音乐营造的恐怖气氛预示着危险即将来临。当土狼出现时。他们与土狼展开机智周旋。交响乐队的演奏使音乐转向更为紧张的氛围。烘托出危险正在步步逼近。土狼追逐他们时。长号在低音区吹奏的旋律以及弦乐以固定音型在高音区的快速演奏,加之音量的不断加强,使得音乐情绪层层推进。危险和急迫的因素充满了整个剧情。该片中,音乐表现手段除了有数码音乐与交响音乐的结合。还有合唱队、摇滚乐队、交响乐队、数码音乐等表现手段的交叉配合。例如,由于刀疤的奸计,辛巴来到了一个小山谷,这里由数码音乐营造出恐怖而宁静的气氛,预示着噩运即将来临。当刀疤指使三只土狼追击角马群时,成千上万的角马群如洪水侵袭般朝辛巴狂奔过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音乐在以爵士鼓为主的打击乐的烘托下,交响乐队和电声乐队以及合唱队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一种紧急、不安的情绪和宏大、激烈的场面。这是多种音乐表现手段在影片场景描绘和气氛渲染中的巧妙运用。
影片《狮子王》中的音乐,在人物的塑造和情绪的表达上也充分地运用了多种音乐表现手段的结合。前面提到的音乐《快准备》是歌剧中宣叙调具有说唱风格的作品。一般歌剧中的歌曲演唱,伴奏采用表现力丰富的交响乐居多。但是,这首宣叙调的伴奏采用的不是交响乐队,而选择了摇滚乐队与合唱队的结合。该曲借用了摇滚音乐中的猖狂、自我的个性,成功地塑造了刀疤这个人物恶毒、阴险、狂妄的形象。又如,辛巴发现父亲的尸体时。误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父亲。此时。由主题曲《荣耀大地》变奏而成的葬礼进行曲,在弦乐队与合唱队的轻声演绎下,表现了辛巴的无助、自责与痛苦。用来描绘辛巴和娜娜相互倾诉爱意的歌曲《今晚感受我的爱》,为了配合人物情绪的表达。作品运用了合唱队、交响乐队与摇滚乐队等表现手段相结合的形式来发挥。作品以合唱队在低声区演唱动感节奏的音乐为背景,以交响乐队与摇滚乐队强强联合演奏富有律动的音乐为伴奏,男女声温馨浪漫的二重唱充分表现了辛巴和娜娜年轻人特有的朝气活力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爱慕之情,使作品在拓展时尚性的同时,也不失其感染力和表现力的彰显。
影片《狮子王》在场景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塑造和情绪的表达上灵活运用了由合唱队、摇滚乐队、交响乐队、数码音乐等表现手段结合在一起的多元化音乐表现形式,成功地结合了古典与现代的音乐元素,使音乐在充斥着现代时尚气息的同时,还具
备了古典高雅韵味,吻合了当代观众的欣赏水准。
三、艺术形式的多元化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他们的审美期待日益提高。动画片音乐中音乐与画面的简单组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由剧情、音乐、舞蹈、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整合而成的视听有机体更能得到人们的青睐。片中音乐《等我长大来当王》就是由多种艺术形式融合而成的有机体。作品主要由辛巴和沙祖边走边唱的形式来呈现。在音乐进行中也就是剧情发展过程中,观众不但能听到具有美国黑人摇滚音乐朗诵调元素和歌剧中宜叙调元素的歌声,而且能看到辛巴和沙祖追逐、吵闹的场景。他们偶尔在棕红色的土地上奔跑、偶尔在绿树上推拴、偶尔在蓝色的小溪流里拌嘴、以及沙祖在橘红色的天空飞翔等等。作品动画与剧情、音乐的结合给予观众一种视觉与听觉立体的享受,让观众在聆听颇具特色的歌声的同时还能了解到辛巴生活的世界原来是一个这么美的地方。
影片音乐《哈库拉·玛塔塔》中,摇滚风格的歌曲演唱和舞蹈表演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其问,宜叙调似的咏诵使得音乐诙谐活泼的同时,也讲述了辛巴两个好朋友丁满和蓬蓬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以及辛巴将来的谋生方式和生活环境。剧情和音乐、舞蹈风趣幽默地结合使音乐作品更添生机与活力。该作品中,当辛巴适应并喜欢上这种生活后,在合唱队演唱的极富想象的音乐背景下,辛巴、丁满和蓬蓬三个在独木桥上摇头晃脑的一起迈步前进时,随着背景画砸的不断蜕变,小辛巴已经由几张画面的切换。很快成长为英俊潇洒的狮子王。这里音乐、动画和表演的有机结合,将剧情神秘地在几秒钟时间内跨越到成年后的辛巴时期。动画片《狮子王》中如《等我长大来当王》、《哈库拉·玛塔塔》等音乐作品就是将戏剧、音乐、舞蹈、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整合而成的成功的有机体。这种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在是动画片《狮子王》音乐的魅力之一。
动画片《狮子王》中的音乐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滑稽舞蹈等多个方面汲取养料。运用多元化表现形式创作出优美动听、便于流行、合乎大众情趣的作品。这些动画片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品得到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更确切地论证了多元化表现形式是世界动画片音乐创作的灵魂。
同学们,开心课堂,乐趣多多,欢迎大家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我想你们一定很喜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好,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动画片片段)
师: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喜不喜欢这部动画片啊? 生:。。
师:动画片伴着我们成长,带给我们欢乐,让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你还喜欢哪些动画片?能不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小组内说一下。(找学生总结)生:。。
同学们看的动画片真不少啊,看来动画片深受同学们的欢迎,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动画片吧。(板书课题:走进动画片)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看妙趣横生的动画片,那色彩鲜艳的动画形象是我们童年最亲密的伙伴,我们同学究竟喜欢哪些动画片?哪些动画形象是我们的最爱?大家为什么喜欢它们?我们看动画片会不会耽误我们的学习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有趣课题,让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亲密的小伙伴吧。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想研究关于动画片的哪些问题呢? 学生回答:。。
将学生回答的问题在黑板上板书
师:同学们的问题还真多啊,五花八门,一起来看一下吧。(分类)参考主题:
1、收集卡通图片,并进行分类整理
2、动画片,动画形象小调查。(最喜欢?为什么喜欢?)
3、我最喜欢的动画歌曲小调查
4、动画形象设计
5、看动画片是否会耽误学习?(主题班会)
师:这么多有趣的活动,你最想开展哪一个?在你的小组内说一说。我们的小组都定下了,活动主题,那么开展好一个活动,要有一个明确可行的活动计划或活动方案,下面就请同学们与小组成员一起,为你们的活动制定一个明确的,详细的活动方案吧!将活动计划表发给同学。
师:同学们,拿到计划表后,先仔细看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及时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将小组活动方案填在计划表上(大屏幕出示活动计划表)下面分组汇报方案,交流互补。
在汇报方案时,请大家把自己的小组,研究的主题,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仔细听好,学会做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发现问题的智慧者。
同学们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下面请大家再完善一下自己的活动方案。
动画片配音
活动目标:
1、感知动画片中的各种声音,学习用自然物所发出的音响为动画片配音效。
2、通过对各种物品的尝试,培养对幼儿的探索精神。活动准备:木偶架、各种废旧材料、动画片段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引发探讨
师:“我知道你们都喜欢动画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好吗?你在动画片里听到了哪些声音?
这次动画片和上次有什么不一样的?你喜欢哪次播放的动画片?
二、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模拟动画片中的声音
1、引发探讨,尝试配音。
师:“动画片没有声音真没趣,我今天想让你们做小小配音师,给没有声音的动画片来配音,愿意吗?”
师:“那你们想给怎么给动画片配音呢?”
你们的方法真多,今天我就为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来给动画片配音,看看谁配的最好?我这里有四部动画片,你可以找几个好朋友朋友组成一组,选择其中的一部动画来配音,然后把你们选择的配音材料和声音都画在记录纸上。
2、个体操作探索
幼儿自选各种材料进行探索,或与同伴自由组合一块探索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启发幼儿猜想、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模拟动画片中的声音。)并将发现简洁地画在记录卡相应事物的下面。
三、模拟表演,体验成功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动画片中的场景和最佳材料与方法,依次随教师的旁白进行模
拟配音表演。
1、这两组小朋友表演的是同一个动画片,你们喜欢谁的?为什么?
2、猜猜他们记录的是哪一个动画片?你怎么知道的?
3、你觉得他们的表演还需要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吗?文档仅供参考
《风中之叶》(语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捡落叶”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 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游戏:“风中之叶”
(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师:叶子被微风吹得轻轻动了几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风越来越大,叶子也飘动得更厉害(幼儿改变动作)。终于叶子被风吹落下来,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幼儿再次改变动作)。风轻轻吹过,叶子的脚被风轻轻吹起,稍稍一动,有不动了(幼儿进行表达)。然后,一阵大风,叶子被吹得滚来滚去,飞扬起来,最后,缓缓地落到地上(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听音乐,以乐曲代表风,请“叶子”(幼儿)随着乐曲“飘离树枝”,到处“飘荡”,乐曲快就飘得快,乐曲慢就飘得慢,乐曲停叶子也挺下。
3、游戏:“树叶找家”
(1)请幼儿描述自己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并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达。(2)集体边玩游戏边进行儿歌创编,说出树叶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
4、游戏:“叶子宝宝与树妈妈”
师: 这么多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好担心哦,让我们用歌声来安慰树妈妈,好吗。
幼:全体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结束。四.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改变各方向的鼹鼠形象特点,学习鼹鼠的简单画法。
2、学习用语言表现绘画内容,激发幼儿对创作动画片的兴趣。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幼儿已听过或看过《鼹鼠的故事》、自制鼹鼠(身体各部分可分开)。
教师范画《鼹鼠和鸡的故事》、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鼹鼠。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有些害羞,我们一起数一、二、三请它出来,好吗?(展示鼹鼠的背影)有谁认识它?
2、教师说小儿歌:葫芦头上三根毛,身体胖胖短短脚,是个钻洞的小能手。
它的小脚呢?(原来老师忘贴了,贴上)它的身上还差什么?(小手、眼睛、嘴巴)眼睛象灯笼,嘴巴三角形,师分别贴上。还少了什么?(师出示肚子)问:这是什么?肚子是什么颜色?象什么?(师贴上)
3、谁来说说鼹鼠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他在打招呼?
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挠耳朵、想问题------)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哭、害羞-----)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看它的手势)
4、教师小结鼹鼠的心情。
5、现在老师做几个动作你们来猜猜是什么意思?
6、我们再来看鼹鼠(变化成侧面)问:现在它在干什么?(走路、逃走------)
7、不同的动作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把许多不同的动作连在一起就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故事,动画片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二、欣赏动画片
1、老师画了一个关于鼹鼠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
2、展示第一幅图:小鼹鼠在干什么?(路上走)发现了什么?(石头、鸡蛋)展示第二幅图:它想对鸡蛋干什么?(拿回家)你怎么知道的?师模仿走路问:它留下了什么?
展示第三幅图:发生什么事?(小鸡出来了)你怎么知道?(头、脚)鼹鼠怎么样?(高兴)想干什么?(摸一摸)展示第四幅图:发生什么事了?(小鸡跑走了)还怎么了?(踢了它一脚)你怎么知道的?(头上有包)还也许怎么了?(摔交了)你怎么知道的?(躺在那里)这个动作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睡觉、打滚-----)
3、老师设计动画片有意思吗?他的名字叫〈鼹鼠和鸡的故事〉你想设计一个鼹鼠的故事吗?你准备设计鼹鼠和谁的故事呢?
4、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三、幼儿自主设计动画片教师指导,鼓励幼儿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画片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讲述自己设计的动画片。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1. 动画片与幼儿认知发展
动画 ( Animation) ,又叫动漫,英语中也称为卡通 ( Cartoon film) ,即活动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它是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1]认知发展,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主要包括感知、注意、思维、语言、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观看动画片,有助于丰富其认知表象,发展想象力、思维力,扩展他们的语言词汇。
( 1) 动画片开阔幼儿的视野,训练其思维。动画片以贴近幼儿的视听习惯,不受时空的限制,运用虚拟的人物、情境为幼儿展示有趣、生动的世界。它丰富了幼儿的信息量,为幼儿的思维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动画片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幼儿按照故事的起承转合观看动画片的过程,可以看成幼儿在无意中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促进了幼儿的逻辑框架、思维结构的创建。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自我为中心,会比成人采取更多的同化手段来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在幼儿眼中事物的结构可以被改变,而动画片正好符合幼儿的这一需要。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动画片中有各式各样造型奇特、夸张、多变的人物、情境,在生活中平淡的事物在动画片里却显得格外诗意和富有乐趣,这满足了幼儿无穷的想象力。动画片带给幼儿梦幻般的、游戏的世界,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灵感,让幼儿积极地运用已有的经验去创造新的形象。
( 2) 动画片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彭聃龄、丁朝蓬等人通过几年的实验室研究证明了 “儿童能从适当的电视节目中伴随学习到汉字,在学校的自然教学条件下收看电视外语动画片能促进其外语学习”。[2]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有限,但模仿力强,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就可获得语言的学习。研究表明,2. 5 ~ 6. 5岁儿童在观看电视时,经常模仿节目中人物语言的占27. 00%, 偶尔模仿 的占64. 20% ; 而在平时活动中,经常模仿节目中人物语言的占20. 50%,偶尔模仿的占71. 10%。[3]与实物或图片相比, 动画片以标准的发音、生动的语言情境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声音和画面识别和重现的机会,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从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动画片语言简单,符合幼儿的用语习惯,许多方言地区的幼儿,学说普通话就是从观看动画片开始的。
2. 幼儿欣赏动画片需要成人的指导
一方面,成人应理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幼儿对动画片的理解与表述的不同,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思维与创造能力。另一方面, 与幼儿讨论他们感兴趣的人物和情节, 适时地提出问题与幼儿一起研究故事内容的发展,使其能更积极地持续注意节目内容,增强幼儿对内容的分析和吸收能力。比如,幼儿在欣赏知识类的动画片时,可以让他们尝试复述动画片的内容,使其语言、思维得到发展; 在欣赏娱乐类的动画片时,就不必去思考其故事情节的变化过程, 而主要是让幼儿从中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哆啦A梦》;儿童心理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98-02
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置身于视觉与听觉的感官世界之中。其中,随着电视的普及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视和计算机日益成为大众认识世界、接收外在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尤其是对于儿童这一受众阶层,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对外在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模仿欲,大众传媒无疑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强大而有力的工具。国外研究调查表示,儿童每星期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为 23 个小时。彭聃龄等人(1990)调查研究表明,儿童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为1.43个小时。在大众传媒中,动画以其鲜艳的色彩表现、人物形象的独特表达、饶有趣味的故事情节展现等特点脱颖而出,成为深受各个年龄阶段儿童所喜爱的节目。
但是,当今国内外动画市场上出现动画质量良莠不齐、受众阶层不明确、动画内容枯燥单一等各种问题,影响儿童对于动画的选择、观看与理解。对于到底该拿什么样的影视作品给孩子观看这个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话题之一。因此,对于儿童观看的动画片,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动画的呈现分析动画对儿童的心理是如何预设,并探讨动画对于儿童的成长导向,是十分具有社会意义的。
二、我国动画片发展现状
两千零七年的上半年,据报导说中国的动画片又赚大钱了,这一年所有的利润加起来能够赶上以往三年的总额。此后一直到北京的文博会,只能各国的动漫产业又创历史新高,简直是成几十倍的增长,甚至是直线上升,不仅仅是中国境内播放,很多外国政府购买了中国的版权之后中国动画片于就被全世界的小朋友欣赏了。日本的动漫产业十分发达这谁都知道,但是据中国广电网络统计分析,如果中国动漫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超过动漫产业据世界第一的日本。但也有消息成中国的动画产量已经超过日本了,只是他们没有把真实情况公示给大众而已。因为有部门作出了详细的统计,中国的动画无论是从部数上来还是从总的分钟数上,都以居世界首位。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中国在2012年左右动漫发展速度却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了停滞的现象。这是自从中国动画开始发展以来第一次遇到的情况。
中国的动画虽然产量挺大的但是只注重数量质量却有点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我国的动漫制作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不如人家的地方还有很多。说句实在话中国的动画其实就是看看热闹就散伙了,内涵基本上没有价值,甚至说看不看的影响都不大,因为教育意义不大,蕴含不够深刻,内容不够成熟。在所有的国产动画当中想要找出一个比较像模像样的来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我国动画领域的学者和专家教授门也都纷纷关注起这一问题,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三、《哆啦A梦》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一)《哆啦A梦》对儿童心理的积极影响。
《哆啦A梦》作为一种假定的电影艺术,是运用虚构、幻想、神似、变形等手法来反映人们的愿望。
第一,提高儿童的认知力。动画寓教于乐的特性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儿童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学习,感觉、记忆、思维、想象等都会得到发展。儿童能够从鲜艳的画面中学习色彩的识别,在音乐中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哆啦A梦》以夸张、想象为主要特征。通过叮当猫的各种特异功能,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提升他们的对社会的认知能力①。除此之外,动画还可以拓宽儿童的知识面。儿童对知识的渴求度超过成人的想象。“为什么”几乎是儿童探索世界的惯用词汇。儿童在动画中了解到人文、地理知识,探索到自己不知道的领域。哆啦A梦的百宝箱无疑会让小孩子认识更多的事物,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第二,培养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动画片是最符合儿童心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大多是夸张的、传奇的、生动的,贴近孩子们的心理。你看动画片里的形象,眼睛都是特别大而有神,笑起来眼睛眯着像月牙、哭起来嘴巴张得特别大,而且泪珠都是滚滚而下。例如,《多啦 A梦》里神奇的发明,这种夸张是最能吸引孩子的。孩子们会被动画片里的角色吸引,把自己融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里面的英雄角色。他们热衷于幻想的世界,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有的孩子在看完动画片《哆啦A 梦》以后,深受感触,决心要成为一名发明家;这些都能激起孩子们热衷于动画的兴致。
第三,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日本学者通过研究儿童看电视时的脑电波,发现儿童看电视也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例如《哆啦A梦》不仅能够锻炼儿童的肢体协调能力,还能帮助儿童树立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第四、满足儿童的情感。动画中的人物角色和剧情的推动往往包含了一系列的情感要素。动画的互动、游戏性能够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动画中的歌曲是陪伴儿童成长的音乐。儿童歌曲为儿童带来欢乐,趣味的感觉。动画中的游戏性也能够满足儿童的情感宣泄。动画中高兴与悲伤、安静与激动的情感表达也会引起儿童的共鸣。
第五,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在动画中,儿童喜欢的角色往往都是充满正义感,符合社会道德的一类角色,其对孩子更有着正面的影响。儿童喜欢模仿动画片中人物的各种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也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并且还能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例如《哆啦A梦》中的假话成真扩音器、道歉虫等等都通过具体的故事让孩子辨别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哆啦A梦》对儿童心理的消极影响。
1.暴力情节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的一些暴力行为和存在的暴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动画片的相关内容有联系的。有一实验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把一批儿童分成两拨,通过分别播放内容不一样的动画片来观察儿童们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结果反映那些看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的儿童逐渐表现出了模仿动画片里的动作的现象,比如说那些暴力的动作,并且这一现象很明显。因为儿童在这个时候还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一个是还不具备向成年人那样的经验,成年人凭经验就能推出那些事情做了之后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小孩子不行。因为儿童只会把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却从不考虑它的危害性和安全性,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个求知欲,所以说无论什么行为只要是新发现的就要进行模仿,由于他们不知道暴力的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所以也照样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那些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就逐渐的形成了,就会造成大麻烦。
这段时间中国动画片的质量迟迟得不到改善,导致一些动画片的收视率不高从而带不来没那么多的效益,所以国外的动画片趁机出现在我国市场。其中以日本动画片为数众多并且有大量的暴力画面出现在影片里。《哆啦A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哆拉A梦》中的胖虎(刚田武)强壮有力,情绪暴躁,欺负弱小,是个粗鲁的孩子王,对于不顺眼的人或事物便以暴力相向。目标是当歌星,他经常在空地开演唱会以武力逼迫大雄、小夫、静香等人来听。其次就是小夫,他家境富裕,娇生惯养,成绩不太差,性格自大、骄傲、逢迎谄媚、爱炫耀。胖虎(刚田武)的好搭档,大雄的又一敌人。欺软怕硬,狡猾,总把大雄当成是最便宜的玩具。每每得到一件新奇的物品的时候,都要在小伙伴中间炫耀一番,还趁机羞辱大雄,往往因此引起大雄的嫉妒胡乱夸下海口。所以说,儿童们之所以会模仿动画片里的行为是源于对里面的人物角色的崇拜和喜欢。并且动画片对儿童的性格也起到很大影响,那些整天看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的儿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暴力的性格,动画片里的暴力场景,对于那些缺乏认知力的儿童来说,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巨大的伤害。
2.幻想情节对儿童的影响。
又如有的学生长时间观看动画片,儿童会不自然地把自己融入其中,幻想自己成为里面的角色,而导致一直不肯面对现实生活甚至讨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一到考试就会幻想着出现《哆啦A梦》里的记忆面包一样的东西,不脚踏实地地去复习知识,只想着有捷径能走,这样的动画片场景容易给人误导,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动画片既然出现在了市场上,想让它消失是不可能了,所以说就要建立相关机制加强对这方面的控制和管理,对那些不适合给儿童看的动画片禁止上市。
3.成人化情节对儿童的影响。
泛灵论主要是说了一个关于一个人在儿童时期会认为他所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当成是生命体,这是儿童所独特具有的一种现象,这是一种直觉所导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会慢慢的消失。儿童往往爱幻想,他认为的事凭他的想象就一定能发生,并且认为什么是只要认定了就是真的,即便事实上是假的,不存在的事物。据 2005 年的一则新闻报道,一名 4 岁男孩因迷恋奥特曼,想当一回超人,抓住凉亭里的绳子将自己吊在半空中,结果上演了一幕上吊的情境,与死神擦肩而过。可见,如果动画片内容具有大量的成人化内容,有着许多打斗、攻击、血腥场面、成人化的语言、成人化的处事方式,儿童观看这样的动画片既不能愉悦身心,也起不到积极正面的学习效果,甚至儿童对一些负面榜样的行为和语言进行模仿运用可能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而在《哆啦A梦》中,成人化的情节设计真是比比皆是,而最主要的情节之一就是早恋。《哆啦A梦》这部动漫里面,常常会有一些比较不合时宜的内容。《雨男晴男表》中,大雄和哆啦A梦为了对抗大雄爸爸的雨男威力,要找静香到高尔夫球场阻止下雨,结果静香正在洗澡,把两人泼成落汤鸡。《托福丸》中大雄吃了托福丸,想要摸下刚考100分的静香,以获得好运,结果闯进浴室,静香当下大叫,但不久之后原谅他了。
以上的这些情节都带有明显的成人化特点,其中过分暴露的镜头完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进行创作的,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性。这都会对而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结语
由于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的消费方向逐渐有物质生活转向了精神需求,几乎现在的儿童都是看着动画片长大的,动画片的内容是否健康将直接影响一个儿童的发展是否顺利,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有着必然联系。但事实上想完全避免动画片里的不适合小孩子看的东西是不现实的,总不可能让儿童因此就和动画片断绝关系,所以说就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当儿童们因看动画片而出现有损健康成长的现象时就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避免儿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注释:
①孙钠.关于动画片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版第11期
参考文献:
[1]孙钠.关于动画片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2012,11:136-137.
[2]倪瑞凤.动画片对儿童情感品质影响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陈冲.热血动漫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研究及其创作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3.
[4]段文婷.学龄前儿童动画片理论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5]刘璐.儿童对卡通角色的注意偏好与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方丰娟,吴昊.动画片中成长的一代——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家庭教育,2005,Z1:7-9.
[7]刘君,张玉勤.国产动画片发展与儿童心理的相互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99-200.
[8]范椿淑.国产动画片语言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发展,2014,04:77.
[9]肖伟,宗传玉.浅谈动画片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1:33-35.
[10]芦菲菲,陆延婷.探析影视作品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动画片为例[J].时代教育,2016,03:27-28.
【动画片的发展教案】推荐阅读:
动画创作教案11-06
设置动画效果教案05-26
走进动画世界教案11-10
9.三维动画基础教案06-02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07-26
《FLASH遮罩动画》教案10-27
动画片的观后感07-05
第8章 动画制作 教案07-10
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作文10-29
小学六年级动画flash教案新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