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汇报(精选7篇)
一、基本情况
x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并连续多年获评x县域旅游十强称号,打造了x两家4A级旅游景区,x四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x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1处省级旅游特色村、x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x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发展了x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x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自20xx年起,连续举办了x届文化旅游节,“中国佛都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20xx年,x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组建成立x开元集团,x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x集团四大国有子公司之一。20xx年,x县实施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结合,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5月,x开元集团正式入股x文旅集团,划转资产x万元,股权占比x%,x寺景区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进入了跨越性发展阶段。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明晰发展布局。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x寺景区总体提升策划、x湖湿地建设规划以及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规划等。20xx年,聘请x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县政府已批准实施,为x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为魂,促进产业融合。大力推进“旅游+”战略,积极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旅游+N”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文化”,成功策划了第x届x县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开幕庆典、慈善捐赠、文化展演、全国书画邀请展、研学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达x万人次。发挥“旅游+教育”拓展文庙建设规模和层次,扶持文庙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完善了“成人礼”、“开笔礼”、“谢师礼”等参与性项目。x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不断开发文化体验、遗址观光、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共x万人次,文庙儒家文化和x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全县干部政德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实施“旅游+水利”,联合水利部门开发中都水库水上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产品项目。实施“旅游+交通”,联合交通等部门建设了济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观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导x湖湿地开发了自行车比赛、自驾车营地、休闲旅游慢道等,构建了环x游憩带。
三是以项目为引擎,推动地域联动。通过多年持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x寺景区,x湖湿地、中都民俗馆、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等景点。x宫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x亿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规模,新的提升规划即将实施。全县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断健全,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城和景区周边镇村改造升级,面貌更新,开启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x湖湿地新上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森林探险等娱乐项目,种植了荷花、牡丹、玉兰、连翘、迎春花等各类乔灌木和果树,将湿地打造成儿童的乐园、花的海洋。x镇古城村以“x国故都x故里”文化品牌为引领,以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业态为目标,建设了仿古街道、古x国博物馆、采摘大棚、药材基地,打造了x国遗址、x故里等x处景观,新上了x家农家乐、x家民宿,x处草莓采摘,成为x县首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x镇投资x余万元打造x山风景旅游区,建设了x等景观,完成了景区绿化、上山游览石阶、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土地流转等方式,联合周边村庄打造了茶园、梅园、核桃观光园、百合花观光园等,成功举办核桃丰收节、亲子挖土豆、百合园赏花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每年吸引游客x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和分析论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如下:文化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滞留时间短,综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区公司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合作进展较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参与体验项目较少,缺乏演艺类、修学类旅游产品;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关联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小等问题,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下步思路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深化公司运作,积极融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廊,真正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xx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x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x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x%以上,打造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新业态产品等。
一是坚持多规合一,科学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蓝图。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努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x运河古镇建设》,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x枢纽位置及作用。指导x、x等乡镇做好x山旅游风景区和古x田园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储备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动x宫旅游综合体建设。合理规划x寺景区西片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其打造成为x地区高品位、独特性的研学空间。推进文庙儒学研学基地开发建设,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x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网络。
三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x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导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打造x湖田园综合体、x山旅游风景区、x河生态旅游度假带、x古城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培育“x—x—x”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备箱工程基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x古x田园景区提档升级。
四是开展精准营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加大宣传资金投入,持续在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品牌宣传,在高铁站、高速路等交通平台推广县域旅游形象。大力开发x祈福、文庙研学旅游产品,树立x研学旅游品牌形象。提升x文化旅游节举办层次,继续策划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庆文化氛围。加强政策奖励扶持,大力开发周边200—300公里基础客源市场,重点加强x、x、x等地组团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同步推进网络营销与市场开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合力共赢,大力提升“中国佛都”品牌的知名度。
1读近期《文汇报》笔记
基于实证的思路, 笔者长期、连续研读海上《文汇报》《新民晚报》;科普 (含科技知识、科技内容的所有资讯之统称) 、文史和语言等质量问题是在下读报及做学理分析的观察点。下列实录是笔者读报手记的一小部分, 请同仁雅正。窥一斑而知全豹, 由以下讯息可知本文的说法非胡言乱语, 这些信息等[1]乃“铁证”和证据链, 它们支持着本文观点。
1.1读2012年4月《文汇报》札记[5段]
4月10日7版“磁重联现象或导致金星缺水”文, 有些问题:
1) 文中“磁力线”, 均应用规范的术语“磁感应线”;
2) “一条带着太阳风的等离子体飞向浩淼的太空”, 这里的“一条”“等离子体”, 属搭配不当;
3) “——所携带的高能粒子‘撞’进南北两极的大气层, 就是美丽的极光”, 此言不准确。应是“高能粒子‘撞’进南北两极的大气层, 导致气体电离、发光, 进而形成了极光”。
4月12日11版“虎狼凶猛”文, 其中“孟德尔——等, 统统——缺少正规、系统教育经历——就个人遭遇说——孟德尔充当果园看管”, 这不准确!有违史实。
1840年,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考入奥尔米茨大学哲学院, 主攻古典哲学, 并学习数学。家乡的教会学校需要教师, 由于孟德尔勤奋好学, 教会便派他到维也纳大学念书。1843年, 孟德尔进了布隆城奥古斯汀修道院, 并在教会的一所中学教书, 教的是自然科学。1851年到1853年, 孟德尔又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了4个学期, 系统学习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课程。同时, 他受到了系统、严格的科学教育及训练, 并受到杰出科学家的影响, 如:物理学家多普勒, 孟德尔是他的物理课演示助手;依汀豪生, 他是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还有恩格尔, 他是细胞理论发展中的一位重要人物等;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植物杂交的科研及重要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854年, 修道士孟德尔回到家乡, 继续在修道院任职, 并用业余时间开始了长达12年的植物杂交试验, 最著名的就是“豌豆实验”。
4月18日1版“从泡沫里‘打捞’创业机遇”文, 其中“电流产生磁场, 磁场影响光传播”, 有问题。
“影响光传播”, 即改变光的传播速率或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或速率、方向同时都改变。磁场, 只能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状况 (速率、方向) ;光子是电中性的微观粒子, 磁场无法影响、左右光的传播。
4月21日4版“地铁站新妆, 闷罐车退役”文, 其中“新车厢有了摩擦力更强的地板”, 应是“新车厢用了摩擦系数更大的地板”等。这里, 摩擦力及大小, 是人的脚底 (鞋) 与地板相互作用的结果;地板摩擦系数 (摩擦因子) 大, 同等条件下, 鞋与地板间的摩擦力就大些。
同日, “文汇教育”版上“大学要与功利保持距离”文, 其后的落款“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显然重复、多余了。
4月26日2版“电力设施不会危害健康”文, 有两处问题:
1) “粒子辐射——射线, 核辐射等均属此列”, 拟为“粒子辐射——X射线, 核辐射等——此列”。“射线”一词, 表达含糊、意思不清, 核辐射里也有射线, 如α、β、γ射线等。所以, 应明确是“X射线”;
2) “频率越高, 波长越短, 传播距离越远”, 此话不妥。频率越高 (波长越短) 的电磁波, 其传播中衍射 (绕射) 性越弱、直线性越强, 所以, 它传播距离较短, 而非越远!
1.2读2013年4月《文汇报》札记[10段]
1) 4月5日1版“宇宙观测‘新大门’如何开启”, 其中“这些粒子带电------穿透大气层时很容易发生反应, 变成次生粒子”和“带正电和负电的粒子通过磁场后, 会朝不同方向偏转, 这就能区分并获得宇宙中各类高能粒子的参数”, 不准确!拟改为:
“这些粒子带电------穿透大气层时容易和大气层里的一些物质发生反应, 变成次生粒子”。“带正电------会朝不同方向偏转, 这就能区分宇宙中的一些高能粒子, 并为获得这些高能粒子的参数奠定基础”等;
2) 4月7日8日8版“揭开电磁辐射的面纱”, 其中“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 此话不当!应是“电磁辐射本质是发射或释放电磁能量”等;
3) 4月11日1版“电子‘高速公路’材料诞生”, 其中“若把导体比作一条道路, 电子本来是均匀分布在路面上往前移动的”, 拟为“若把通电导体比作一条道路, 电子本来是均匀分布在路面上往前移动的”;不通电的导体里电子的运动是杂乱无序的, 此时电子不会均匀分布、往前移动;
4) 4月11日7版中部照片说明“20余位拿到offer的‘管培生’与安利高管----”, 拟为“20余位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管培生’与安利高管----”。据“通用语言文字法”, 大陆公共媒体里中、英文不能混用, 此处offer当用“录取通知书”!
5) 4月18日1版“重振雄风, 上海文艺评论新景象”, 其中“对上海市民阶层影响著称的新民晚报”, 此话不妥;拟为“对----阶层颇有影响力的新民晚报”或“上海市民阶层青睐的新民晚报”等;
6) 4月19日“文汇教育”D版“新技术正在课堂上发挥正能量”, 此标题话不通;拟是“新技术正在课堂上释放正能量”等;
7) 4月20日3版“‘鹦鹉螺’照亮科技最前沿”, 其中“这台能量为3.5G电子伏特的中能量光源”, 应是“----为3.5吉电子伏特 (Ge V) 的中能量光源”;据规范, 物理量单位中、西文字不能混用, 即不能用“G电子伏特”;
8) 4月20日4版“捕捉‘物理元素’”, 有两处问题:
(1) “他的拍摄素材----是自然界----最抽象的物理元素, 比如声波、磁场、离心力……”, 此话不当。拟是“他的拍摄素材----是模拟的自然界-----抽象的物理元素, 比如模拟声波、磁场、离心力……”;声波、磁场、离心力等看不见、摸不着, 无影无形, 拍摄素材只能是模拟的这些元素, 非它们本身!
(2) “----闪光灯速度是四万分之一秒, 这是什么概念——以30万公里/秒的速度飞驰的光仅仅从人民广场跑到了世纪公园”, 此话表达不清楚。拟“-----闪光灯速度是四万分之一秒, 这是什么概念?即在这点时间内, 以30万公里/秒的速度飞驰的光仅可从人民广场跑到世纪公园”等。
9) 4月23日8版“‘书香上海’活动将达125项目”, 文中“第18个世界读书日”, 应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或“世界读书与版权日”, “版权日”三个字不能丢、不能删!版权很重要, 它是图书的前置条件与保证, 无视版权, 图书业难以健康发展, 我们会难读到好书。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与版权日”。提高版权意识, 加强版权管理是文化大发展的基础与现实诉求, 所以, 当完整地用和介绍“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10) 4月25日12版“抽象水墨的文化体验”, 其人物介绍“1977年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毕业”, 此信息不对!职业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 是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 (大陆) 才出现的一类专科层次高校, 70年代没有这类高校;拟改为“1977年江西省艺术学校毕业”。
2保证大报文化品质须重视、完善信息的细节
2.1大报的文化品质理当保证、保持
2.1.1大报当保证文化质量, 文化类质量缺陷不能常现
大报是高质量媒体, 是报业和纸媒的“王者”, 是读者的课本与榜样, 它理应承担主流媒体的应有责任;文化育人、文化强民、文化富民大报应给力、做贡献。所以, 大报当保证文化质量, 其文化类质量缺陷不能常现。信息化时代和数字社会, 消息海量、杂乱, 保证高品质是大报在媒体界与社会保持话语权和号召力、生产力的要素与关键。完善信息细节、保持大报文化品质是保证读报快感或读报愉快度、享受度的前提, 精心办报, 倾力保持大报的文化质量是保证大报“文化”地位和形象的现实诉求。事实表明, 现下, 一些大报的少数文章或文章的段落不堪卒读, 科普、文史、语言等纰漏、错误出现的频率较大[2]。对此, 大报不能无所畏、无所谓, 重细节、保细节, 保持文化品质应是大报的重要议程设置;为读者、社会提供优质的大众文化产品, 注意、完善细节是要务, 大报闪失频发之象当扭转。
大报是先进文化、现代文明的鼓吹者、传播者与引领者, 它传播面广, 传播力、影响力强, “文化化人”、‘文化中国”、“美丽中国”, 它责无旁贷。大报是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出版物, 属精神产品, 也是其所在地或国家的文化名片。因此, 大报的文化品质要坚守坚持, 应注意细节服务, 尤其要完善科普、文章等的细枝末节。声望、品牌源于品质, 常言道:成功是细节之子;小事成就大事, 细节成就完美, 大报品质如是。上述札记显示, 保证大报文化水平要在细微处着手, 细节是彰显大报文化品质的孔道与标记。保证大报文化品质也是营造理想阅读、推动全民阅读和改善国人素质的需要, 2013年,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3]表明, 数字化阅读流行的当下, 读纸质读物仍是七成以上国民偏好的阅读形式;2012年, 国民每天接触的纸媒以报纸的时间最长, 人均每天时长约24分钟;18岁—77岁国民人均读报77.2份等。大报是权威、资讯品质较高的传统媒体, 属可信、可用的媒介, 在泛在阅读、泛在学习扩大之势下, 关注、保证大报的文化品质仍重要、必须且应然。
2.1.2大报的文字、信息当准确、符合规范和达标
大报是“喉舌”, 是文化价值颇高的媒介, 其信誉度高, 文字、信息当准确、符合规范和达标。数字化学习时代, 我们的大报不会败落、凋零, 它是重要的信息源, 也是读者的“万宝全书”。品质在细微处, 服务读者当着眼、完善信息的细节, 以提高读者满意度;信息瑕疵频现或虚假、不实, 会拉低大报的美誉度、将矮化大报。完善科普、文章的细节, 让语言简洁、畅达、优美和保证文质兼美与科普的准确性, 大报“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 (叶圣陶) 大报的许多读者属主流社会、精英社会人士, 他 (她) 们文化层次颇高, 文化方面的需求、期待较多、较高。因此, 报人当倾力保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进而保护品牌、保持大报影响力。在新兴媒体蔓延之时与媒体新格局中, 大报背景“大而硬”、资源丰富, 它不会式威, 但不能故步自封, 必须用心办报, 以增大大报的正能量与“美感”, 让受众放心、安心。
大报是报业的“长子”与“一号”, 是文化名“媒”, 更是文化发展的主将, 它应有更多、更大的文化担当, 为文化发展与提高国民文化修养多发力;反哺社会、服务读者报社需生产高品质文化产品。现在, 大报是“高表现”媒体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站, 其讯息乃至词、词组、句子等均对读者有影响甚至左右着读者, 其许多信息是读者的“天籁”, 因而, 保证信息品质是大报最大的事。办大报, 须高标准、严要求;对大报当苛责, 此乃保证报品和保持大报表现力、辐射力, 以及让读者消费“物有所值”之需。网络时代, 媒介群中优胜劣汰效应明显, 有效应对激烈的媒体竞争, 保证大报文化品质现实、重要。大报细节常有差池、文化品质时有问题会自我贬低和伤害读者, 将拉低大报的可信度、降低报纸的向心力。
2.2提升记者、编辑和校对的科学文化素养乃保证报品之本
2.2.1大报是社会公器, 它对全民阅读与提高国人素养有责任、有义务
大报是媒体的“高富帅”, 是现代文化传播的要道和报业模范生, 它是繁荣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园地。报人当做事不计小, 不能喜大厌小、忽视、歧视细节;报人应牢记:“始知真放在精微” (苏东坡) 。大报, 精无止境;在文化及品质上注重、实现保值、增值是大报读者的福音。注意信息细节、保证文化品质永远是报社管理的重心, 报社要有的放矢加强文化质量监管, 科普、文章的编、审、校不能大而化之。传媒竞争之势下, 文化底蕴厚实、资源丰富的大报当志存高远, 始终专注于文化品质, 做好细节, 方可让受众感受大报的高品质和汉语之美;以文化内涵和高品质一枝独秀, 应是大报的目标与追求。因此, 大报要在保证信息质量上下功夫, 这是大报永葆青春、“威风八面”之法宝。
大报是社会公器, 文化大发展和推动科学发展“天降大任于斯人”, 它对全民阅读与提高国人文化素养有责任[4]、有义务。基于此, 报人当强化责任意识, 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 以保大报文化质量, 进而发挥大报推进、引领文化发展之作用。实现文化慧民、文化强民、文化社会之目的, 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报人当克尽责任、不负使命, 要完善报章细节, 致力于保证大报的文化品质。对常有瑕疵之状, 大报不能安之若素, 不注重在细节上提高水平, 大报也会有“质量门”危机。保证文化品质, 大报拟有“治未病”的思路与方法, 如提供优越条件, 助力中青年报人不断提拉科学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用机制、制度等促使他 (她) 们尽力尽责地工作。
2.2.2办大报, 小处不可随便, 报人要有精细的工作作风
大报是以文化及高品质著称、让人景仰的媒体, 现在仍有读者缘。报人职业是神圣的, 他们应将职业、工作当志业, 写、编、校文稿时不能怠慢, 编审须细心、较真;关注、做好细节是保证大报文化质量的现实需求, 这由上述信息等可看出端倪。现下, 一些大报有编校乏力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态、之虞;提升记者、文字编辑和校对的基本科学文化素养, 是保证报纸文化品质之本。报人是文化守望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报人的文化素养与报品有一荣俱荣之关系。所以, 报人当踏实进取, 应有真才实学;“全民阅读”报人当先读、先行。报人拟是完美主义者, 要努力地让大报是“廉颇”, 仍有“战斗力”、吸引力, 改变大报细节时有纰漏之况, 不断进修、提升自己应是报人的文化自觉与自觉行动。这样, 文字编辑、校对等才能居高临下、胜任工作, 做好“瓷器活”。
大报是文化使者, 是文化的象征, 它不能“生病”。办大报, 报人要居安思危、守土有责;办大报, 小处不可随便, 报人需有精细的工作作风。上述事例证明, 缺乏科技知识等是一些报人的短板, 报人科学文化缺失会使报纸文化质量具不确定性, 将弱化报纸的文化品质;提高报人科学素养是刚需。具文科背景的报人当与时俱进、有意识增大与科学文化的交集, 以免知识大限等影响工作质量, 导致报品下降。大报科普等时有纰漏, 与一些报人科学文化素质不理想有勾联, 因而, 报人拟潜心、完整地重温中学理化课本, 再学习专科层次的大学物理学以及新版、权威的科技史等, 了解、熟悉这些必备的知识是保证大报科普、文章等质量和护佑大报“风度、气度”的不二法门。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迅速提升报人的科学文化素养, 是保持大报细节无恙和大报文化水平之“器”、之当务之急。推动、实现报社内涵发展, 报社当提供条件, 鼓励报人进修, 补充科技知识等是必须的, 且学习科技知识不能浅尝辄止。保证大报文化品质, 报人必须是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现代人。厚积薄发、积跬步方能至千里, 所以, 自我发展、提拉综合素质、能力应是高学历、高职称报人的生活、工作状态, 惟此才能成为“含金量”高的名编辑、名记者等, 工作中方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2.3保持《文汇报》的文化品质是必须的
2.3.1细节常有恙或文化质量滑坡之象要扭转
《文汇报》是历史悠久、名振中外的大牌媒体, 它精致、优雅, 是重要的文化平台和有效传播文化的管道。《文汇报》是教科文卫体界人士青睐的纸媒, 有许多高水平受众。《文汇报》是上海的文化符号, 也是上海文化魅力与上海形象的构成。所以, 《文汇报》的文化性和文化价值当保护、保持, 其细节不能常有“污点”, 科普、文章不能时有瑕疵。否则, 有损“卖相”、玷污其是报界优等生之声誉。做优、做强《文汇报》, 保品质是其核心利益, 高效力监管、保证大报文化质量与价值品牌最关键。因此, 报社拟设“质量主管”一职, 立足于细节保卫《文汇报》, 用“文化”长久地拴住、影响受众。现下, 《文汇报》应遏制细节崩溃、文化质量滑坡之象, 对文化质量类事故, 报社要按有关规则追责;细节频出问题, 应有人受罚、当责。
《文汇报》无小事, 刊发涉及较多科技知识等的文章, 拟事先要让业内专家阅读、把关, 以免有缺憾。为保证文章水平, 德国《明镜周刊》有一实力强大的后援团, 涉及专业及知识的文章, 它都先让后援团专家严格审读, 无问题后再发表。关注细节、力保文化品质, 《文汇报》可仿此法, 组建类似团队;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多, 成立此后援团应当不难。
2.3.2上海的文化、城市发展需要优质《文汇报》
由世界文明发展史可知, 文化及文化传播, 文化及发展以及高品质的大众文化等, 对于市民及发展和城市及良性发展很重要。《文汇报》属城市文化、上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它是上海名片与上海的宝贝, 是城市文化及发展和城市健康发展的推手。文化上海、美丽上海和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国际性大城市, 成绩斐然的《文汇报》要继续发力。如是, 报社员工当用情、全力呵护、办好《文汇报》, 应力保其“品质一生”, 经得起读者评头论足;该报要有“因为是《文汇报》”, 所以《文汇报》品质是第一的底气、豪气与文化自觉。
近当代中外发展史告诉我们, 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与基础, 具有越发突出的决定性作用;城市文化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 体现出较强的经济、社会价值。城市发展取决于经济实力, 也取决于文化实力;城市竞争力包括经济竞争力, 也包括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分文化硬实力、文化软实力, 前者包括一个城市的文化设施健全程度, 文化遗产数量, 文化从业者结构等;后者含城市的公共文化及质量, 文化氛围、文化传统、文化法规健全程度和市民的规则意识、市民综合素质等[5]。由是观之, 办好《文汇报》是上海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实事;办好《文汇报》积极效应是多元的, 相关各方, 特别是报社要重视和用力办好《文汇报》, 让她在上海的建设、进步中有作为[6]、再给力。
3结论
大报是官媒, 属报界实力派与报业极品, 它是文化、思想的载体。在深入分析沪上某报后,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的《上海传媒发展报告 (2013) 》认为, 全媒体的浪潮中, 纸媒只要精耕细作, 重视品牌建设与营销和准确定位受众, 它不会覆灭, 还可一领风骚[7]。如是, 大报的功能与积极效应不能低估、小觑。所以, 与己、与读者、与社会, 大报的文化质量都不能滑坡、应增加其良率;大报细节频有纰漏, 将降低产品信任度, 消解好口碑与读者好感度、关注度。
基于大报现状, 报人当全身心、全时段保证每张报纸的文化品质, 让大报质量佳、使之实至名归, 让大报“养眼”乃报人的实务[8]。达成此目的, 报社的骨干、主力, 即中青年报人要心无旁骛、有定力, 其志、力要在报务上, 应不断学习, 并不懈地践行责任、追求卓越。当下, 一些高学历、高职称报人拟反骄破满、有自知之明, 须补缺补差, 以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及结构, 特别要吸纳科技知识等。报人和教师一样, 读书、学习是其工作、生活的内容、内需与主题词, 大报报人是现代“文化人”和学者, 非“辁才小惠” (鲁迅) 者, 这样, 保持、提拉大报文化水平方有支撑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曾铁.主流报纸的文字编辑要提高工作能力——以近期沪上两报1个月内"问题文章"为例[C].第三届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乌鲁木齐, 2012, 8.
[2]曾铁.繁荣发展文化老牌大报应保证高品质[J].新闻研究导刊, 2013 (1) :49—54.
[3]百度百科.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EB/OL], 1013NIAN 4YUE 25,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81213.htm.
[4]曾铁.论主流报纸品质的提升[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3 (1) :97—99.
[5]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N].文汇报 (文汇学人) , 2012年12月10日:D.
[6]曾铁.文化发展繁荣的首要任务: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 (2) , 58-64.
[7]要笑尘.纸媒不死[J].新民周刊, 2013 (16) :90.
“你来我这儿一趟,你再接待去你那儿汇报、拜年的同志,你还有时间吗?假如中午应酬,晚上也应酬,白天再接待拜年的,节前还有时间工作吗?”在6日召开的全国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上,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明令各地团组织,春节前不许去团中央“汇报”工作,而要集中精力做好返乡务工青年的培训准备工作。
陆昊说,春节前的工作“汇报”,大家都清楚背后的内容。同样的道理,团的地市委也不要去团省委“汇报”工作。他说,我们一定要从没有必要的应酬和迎来送往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重点工作,抽出时间认真学习。
陆昊说,全团要真正领会中央对共青团干部的作风要求,不要小看这些事情。跟上级团委班子可以做一些重要的交流,但不是在春节前。省级团委述职的时候,团中央会跟大家非常坦诚地开展工作交流。
陆昊表示,现在农村共青团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迎接农民工返乡。团组织不能直接给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但可以开展实实在在的培训,让他们多少增加一点技术和技能。这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要求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团组织对返乡青年农民工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尽力给予的一点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助。
扎扎实实干工作、说话坦率真诚,这就是陆昊的作风。2008年5月,陆昊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在41岁接掌拥有7200万成员的共青团组织,晋身最年轻的正部级高官。年轻的陆昊一路走得很顺,在多个“最年轻”的背后,是陆昊一直以来的勤勉和努力。
当时西安唯一的中学生党员
1967年,陆昊出生于西安。其父陆鸿生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学院一名老教授。
“不管什么时候去他家,你总会看到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学习。”回忆起陆昊的学习成绩,他高中的班主任顾铭琴用“名列前茅”四个字来形容。“他的成绩始终在班上是前三名。”学校所保留的成绩单证明了这一点:体育100分,其余各科平均93分。
陆昊在高中时是班长。从那时起,他就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组织才能。
因为突出的组织能力,陆昊书写出入生中的第一个“第一”:18岁入党,成为“文革”后西安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中学生共产党员。入党时间,比他父亲还要早。
备受老师器重的陆昊,并未引起同学们的嫉妒,更多的是大家的折服。有一次打扫化学实验室卫生,检查的老师认为不够彻底,于是陆昊就号召大家重新来干。一呼百应,大家又重新拿起了抹布、笤帚。“其实,他在中学时代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组织才能。那时候我们都开玩笑说,他一定会有所成就。”曾经跟陆昊4年中学同窗的雷震这样回忆他的老同学。
正是因为成绩优异,未参加高考,1985年,陆昊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厉以宁成为他的导师。
陆昊的视野,从西安延伸到了政治中心北京。
最年轻的国有企业一把手
进校一年不到,陆昊就跻身北大学生会的主要干部行列,并成功组织运作了北大首次“团员之家”的大型活动;而身材匀称、长相帅气的他还是当时燕园的舞林高手。他的一位同学回忆说,“舞姿专业,很受异性关注。”
北大87级中文系的一名女生到现在还记得期间由陆昊组织的一次校园集体舞大赛,并称赞“这是一次出色的文艺和交际活动”。
进校两年不到,陆昊经过直选成为北大学生会主席,这是“文革”浩劫之后,北大第一位通过直选产生的校会主席。当选“青年领袖”,陆昊刚满20岁。
从北大毕业后,陆昊被分配到北京清河制呢厂工作,历任厂长办公室干部、下属“金时代呢绒时装厂”副厂长、“清河制呢厂”厂长助理、副厂长等职;与此同时,陆昊还继续跟随厉以宁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5年,年仅28岁的陆昊领命出任连年亏损、有着5000多职工的制呢厂厂长,成为京城国企中最年轻的一把手。
不到三年时间,陆昊掌舵下的制呢厂迅速扭亏为盈,并且超额完成多项指标,他本人也因此当选1998年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并升任北京市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当时的媒体盛赞他为“国企大旗青年扛”。
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
32岁这一年,陆昊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担任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主任一职,之后陆昊“更是把一套先进理念注入中国智力资源最集中、最具活力的中国‘硅谷’”。陆昊到任后即发动了一系列的“创新”运动:国内第一家有限合伙的投资机构、第一家不核定竞争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金比例百分之百的企业、第一家外商与自然人合资的合资企业相继创立。
陆昊的政绩在中关村内的众多企业有口皆碑。位于北四环理想大厦内的一家著名电子企业品牌负责人曾多次向陆吴汇报工作,她对陆昊的评价是:“年轻有为、工作严肃、作风果敢、创新意识强。”
将5000多人的国企扭亏为盈,使中关村成为最具活力的中国“硅谷”,这两项令人瞩目的政绩使陆昊名声大震。
2003年,35岁的陆昊当选北京市副市长,成为最年轻的副部级高官,这又成为媒体和政界热议的一个焦点,这样年轻担任如此高职,不仅在北京绝无仅有,在全国范围内也独此一例,海外媒体甚至一度热议此为“陆昊现象”。
担任副市长的陆昊,主要分管北京市工业、安全生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信息化方面的工作,这与他的教育背景和管理经历高度契合。曾与陆昊共事过的一名北京市政府官员,赞赏陆昊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领导”:“陆市长有胆识有魄力,学历高,又能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很易于亲近。”
评价他“易于亲近”的不光有他的部下,还有媒体。一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回忆,“陆昊说话非常得体,也很有礼貌。有记者去同他打招呼,他都会起立、转身,举杯向记者致意,并聊上几句,没有距离感。”
担任副市长的陆昊,在“两会”上留给记者和代表的印象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者”,“思维敏捷又稳重得体”,“回答问题语速很快,几乎不用考虑,一气呵成”。
在陆昊以35岁的“低龄”成为北京“史上最年轻的副市长”之后,他的高中班主任顾铭琴曾意味深长地对媒体说:“这不是他的终点。”不过,顾老师没有想到她这句话会应验得这么快。
在任副市长的第六个年头,2008年5月,41岁的陆昊出任拥有7000多万青年团员的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41岁的陆昊,又创造中国正部级干部年龄的新低。
观察者普遍认为,陆昊的升迁轨迹中折射出我党选任、提拔年轻干部的一些标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靠得住、有本事,这是根本;基层的工作经验,从群众中来,这沿袭了一贯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的干部考评制度改革所重点关注的;而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化背景,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国际化视野,这适应了面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有助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团的建设,同样是时代发展所必需的。
一、高点定位, 加强文化工作组织领导。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民生进步与否的分界线,是社会平安稳定的基础。如何做大做强文化工作,为八渡的经济建设服务?镇党委认为,文化是生产力,先进文化是最大的生产力,要想充分发挥八渡镇的旅游资源作用,就必须抓好先进文化建设工作,挖掘旅游文化底蕴,为旅游服务。党委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全镇干部讨论文化发展目标,把镇域经济发展方向定位于文化旅游,以西武当景区建设为主,围绕乡村旅游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围绕农民增收抓好科技培训,进一步繁荣八渡文化,提升农民素质,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全镇上下形成了建设大文化,促进大发展,共享大和谐的良好局面。镇村干部为文化建设争跑资金,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文化建设,从而推动了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为了使文化旅游建设工作步入快车道,镇上成立了文化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全镇文化旅游工作,协调西武当景区建设和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统一负责景区布局调整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山花节和有关文化旅游方面的其他工作。使文化旅游工作始终有人抓有人管。
镇党委、政府还把文化建设纳入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之中,对每个建设项目,明确一名镇领导包抓,包村干部、村主要干部是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每到周一,镇领导都要安排文化建设项目,周五包村干部都要汇报项目建设情况,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分析会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每半年对项目建设进行一次回头望,查进度,查质量,查工期,制订相应的措施推进工作。
二、多措并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活动要有载体,载体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八渡镇在文化载体建设上主要抓了镇综合文化站、西坡村文化广场、高楼村文化广场、西武当文化艺术团和西武当景区建设,总投资600万元。
发展乡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镇上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不等不靠,投资135万元镇建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含文化广场25万元)。为了解决启动资金,镇党委决定,由领导班子成员私人筹资。书记、镇长每人从家里拿5万元,5名副职每人筹资2万元,凑齐了20万元,使文化站工程顺利开工。镇综合文化站位于杨家庄村委会院内,三层七间,建筑面积444平方米,共设业务用房10间,有文化娱乐室、展览室、电子图书阅读室、培训室、宣传工作室等,基本满足了群众文化工作需求。文化广场占地面积2400多平方米,已全部水泥硬化,广场外墙为透视墙,是全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的亮点。
在镇领导的带动下,各村也想方设法拉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坡村为了兑出文化广场用地,多次开会协调,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历时一个多月终于腾出了13亩土地。没有启动资金,他们找施工队垫资修建。一个总投资178万元,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8万元,广场120万元的文化广场终于建成。广场修有篮球场、亭子、花坛、花架,铺设了渗水砖,安装了路灯。广场内奇花异草品种繁多,为八渡镇文化建设打出了第一张名片。
八渡镇有个牛心山,明朝道教宗师张三丰曾经在这里居住修炼传道。有清代碑文记载:“牛心山古为西武当,苍松翠柏林木繁茂,阴雨时节烟雾笼罩,恍若仙境”。唐代诗圣杜甫当年游经此地,留下的著名诗句:“冈峦相经直,云水气参错,林廻硖角来,天窄壁面削”更为牛心山蒙上了传奇色彩。牛心山传说众多,历史文化厚重,自然景观奇特,是发展文化旅游的最佳选择。高楼村党支部书记姚举科看到了它的前景,把村级经济定位为乡村旅游。为了使旅游文化尽快落地开花,他带领一班人到县上、市上争跑项目,利用新农村建设之机动员群众投资360多万元,建成了民居园。又投资185万元建设了园内文化广场。广场占地面积4亩,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5万元,广场140万元。广场修有水池、亭子、喷泉。有牌楼、杜甫铜像和健身器材。广场铺设渗水砖,栽有绿化树,被省上命名为乡村旅游示范村。
为了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强,高楼村成立了西武当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和西武当文化艺术团,配备了一流的设备,邀请了一流的演出人员。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艺术团实行股份制,演艺人员实行聘任制,灵活多样的演出形式为艺术团增添了活力,去年至今共演出150多场次,足迹遍布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深受群众欢迎。
为了使旅游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镇党委、政府倾力打造西武当景区,制作了景点标志牌,景区整体规划图,建立了八渡镇旅游网站。
三、丰富内容,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
去年至今,我们以打造特色旅游名镇为契机,积极开展旅游文化建设活动,共举办全民健身节2次,山货贸易节2次,山花旅游节2次,参与群众达3000多人,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高楼村成立了西武当文化艺术团,配备了一流的设备,邀请了一流的演出人员。灵活多样的演出形式为艺术团增添了活力,去年至今共演出150多场次,足迹遍布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深受群众欢迎。
在去年举办的山花节上,我们推出了观花海登山游,推花海象棋比赛,赏花海尝农家乐和走进新农村电视秦腔大赛。在今年的山花节上,我们举办了垂钓大赛和摄影大赛,吸引了宝鸡市周边地区钓鱼、摄影爱好者300多人参加,为节日增添了气氛。
全镇7个村都有村级文化宣传室和广播室,配备了村村通设备,广播室正常开展工作。全镇共有4支社火队,游演120多场次,活跃了农村文化。杨家庄社火队不但在本镇各村游演,而且到陈仓区游演,宣传了八渡。党家河村退休老教师王红绪自己出资组建了一支社火队,在本村和周边村游演20多场次。高楼村农民李展新、孙银劳自己出资组建了两支社火队,逢年过节积极开展活动。高楼村委会发挥广大妇女作用,组建了一支秧歌队,在山花节和山货贸易节期间参与演出,烘托了节日气氛。今年正月十五,高楼村社火队、秧歌队进城参加表演,鼓励了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县文化局的关怀下,高楼村办起了农家书屋,配备了专职图书管理员,图书借阅正常。
我乡是汝南县一个农业大乡,辖24个村委,6.7万人,10.7万亩耕地,178个自然村,3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我乡于1976年成立文化站,1984年建成文化中心,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文化站由原来的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子一张床,发展为现在的文化中心,现有文化中心工作人员5名,房屋6间,文化设施齐全,文体活动正常开展。全乡现有说唱艺人18人,民间创作4人,书法绘画23人,戏剧、歌舞、杂技15个舞龙、舞狮15个,电影放映17个,象棋手310人,有文化古迹7处,娱乐场所3个,民间现存文物600多件,文化中心库存图书3000册。1995年我乡被省命名为百强文化站,2001年被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现将近年来我乡文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文化工作
1、建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全乡文化工作委员会,把文化工作同党委、政府的其他工作同研究、同安排,乡班子成员明确一名副职专抓此项工作,各村明确文书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
2、每年年初,乡党委都下发《三桥乡宣传文化工作意见》,并制定计划和责任目标,和县文化局签订责任书。
3、乡党委、政府把群众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研究文化工作3次,书记、乡长经常听取文化工作情况汇报,认真解决文化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4、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每年投入文化事业经费都在6万元以上,保证了文化工作者工资的足额发放和活动的正常开展。
5、提高认识,强化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文化宣传氛围。
二、加强阵地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我乡原文化服务中心是临街门面楼,后因街道扩建、门面楼被拆掉。近几年,乡里财政困难,又不能增加农民负担,文化中心目前仍未建起。我乡文化中心现有房屋6间,有牌子、有制度、有宣传橱窗,五室齐全,现有藏书3000册,有办公设室、有活动场地、有活动器材。去年,我乡已积极向上申报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有望今明两年可以落实。同时,我们对各村文化大院统一标准,院内一律刷白,坚持一室多用原则,并且配备有扑克牌、象棋、羽毛球等。有部分村我们严格按照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标准去修建。重点抓好桂庄、贺屯两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大院建设,争取2010年前全乡基本达到示范文化大院标准。乡党委、政府为加强对文化工作的管理,对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及各村文书进行了多次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为搞好文化工作奠定基础。
三、认真搞好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按照县政府、县文化局的安排部署,2006年我乡认真做好文物普查工作。为搞好此项工作,乡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全乡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普查工作方案,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乡政府领导和文化中心的同志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设计了各种普查表格,召开了文物普查动员会,多次召开各村文书会议,专题安排文物普查工作。对各村文物普查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克服一切糊涂认识,充分认识文物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乡村干部在文化中心的指导下,进村入户进行认真细致的普查,由于我们宣传发动到家,组织措施得力,全乡共普查各类文物600多件,占全县此次文物普查的一半,受到县文化局的表扬。2008年我乡积极配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并荣获全县文物普查先进单位。今年,我乡按照上级要求又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获得重要线索80多个,我们逐个进行走访调查登记上报。
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强县调研工作
几年来,按照县文化局的安排部署,我乡文化服务中心在乡政府的领导下,对全乡文化市场进行了摸底排查,重点对文艺演出、网吧、游戏厅、音像制品、图书市场、娱乐场合等进行突击性排查。排查有乡抓文化的副职、工商所、派出所、综治办、文化中心等单位联合进行,文化中心有一位同志专抓此项工作。并把排查摸底的情况上报县文化局。经过排查全乡未出现异常情况,同时,我们按照县委宣传部的安排认真搞好文化强县大型调研工作,成立了领导组织,组织得力人员认真调查研究,填写好各种调查表格,认真撰写调研提纲,圆满完成了县交给的文化调研任务。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几年来,我乡开展的文化重大活动有几项,一是积极参加了县元宵节踩街活动,领导重视,积极准备,我乡精选了一对狮子舞、龙舞,参加了全县的踩街表演,并分别荣获二、三等奖。二是每年组织中小学举办庆“七·一”文艺活动,特别是三桥一中庆“七·一”文艺晚会丰富多采,师生共同参与,文化氛围非常浓厚。三是在乡政府领导下,组织了全乡新农村建设文艺宣传队,抽调了全乡文化艺术精英共30人,自编自演节目,通过歌曲、戏曲、小品、快板书、三句半、诗歌朗诵、相声等节目形式,主要宣传修路、计划生育、沼气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群众,喜闻乐见,深得群众好评。全乡巡回演出,乡政府总投资3万元,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07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文化中心根据本乡的具体实际,认真开展了文化艺术月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文化艺术月活动中,我乡总计开展5项活动:一是开展了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为主题的全乡书画大赛各村各学校都派选手参加了活动,全乡共参赛作品73幅,有30幅参加展览,有16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参赛入围作品进行了装裱,并在大街上进行了展出。二是举行全乡歌咏比赛,我乡于11月初向全乡发出通知,要求全乡以宣传十七大为主题举行歌咏大赛,组织5个评委,有26名选手参加了大赛,比赛于2007年11月17日在乡政府大会议室举行,参加观看的干部群众近300人,文化局刘敏副局长、乔运动等人现场进行观看,共有9人获奖,其中一、二、三等奖各3名。三是以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题举办全乡诗歌朗诵赛,本次大赛组织评委5人,有26人参加比赛,比赛于2007年11月25日在乡政府大会室举行,到场观众近400人,有9人获奖。四是以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举行综合演出。此次演出于2007年11月28日在三桥街进行,所演内容有豫剧清唱、三句半、小品、歌曲、舞蹈、曲艺等节目,观众近千人。五是选派节目参加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艺展演。我乡经过精心准备,选派民间曲艺河南坠子艺人朱建廷参加了演出,演出剧目是歌颂新农村。整个活动我们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充分调动全乡群众参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
我乡的君于村有一个汤庄自然村,共有村民300多人。这个村民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会了小香包的手工艺制作。近年来,该村的男女老少都会做,做好以后分别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去销售。该村民组也因此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我乡对这个文化产业高度重视,文化中心的同志曾多次去该村调查研究,认为这个产业很有发展潜力,正在与多方协商如何使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使这个村的群众真正富裕起来。今年上半年县宣传部外宣办的同志经过采访,分别在《驻马店时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刊登了题为“汤庄香包香万里”的文章,提高了该村的知名度,也使该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方向。
抓好特色文化,创建文化艺术之乡。我们三桥乡近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文化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根据全乡文学艺术爱好者的状况,从提高人们的素质着眼,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习书作画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发展拳头文化,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特色文化。近些年来,乡文化站举办书画学习班32期,培训骨干1026人次,举办书画展和大赛活动28次,发展状大了农民书画队伍。目前,全乡发展国家级会员1人,省级会员4人,地级会员6人,县级会员24人,创作发表国际级作品15幅,国家级作品20幅,地级作品32幅,县级作品75幅,为我乡特色文化艺术之乡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刘炳东同志平时勤学苦练,注重业余书法创作。近几年来,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在国际性和全国性大展和大赛中获奖20多次。在《世界美术书法家作品大画册》和世纪名家书画展中获20世纪艺术创作大奖和世纪名家创作奖。在《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画册》和第三届世界华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中获国际金奖和特别金奖。在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活动中,被认定为国家书法类特别等级作品。还被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等十六家权威团体联合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和“国际银奖艺术家”荣誉称号。付纯新同志创作的书法作品在“中国地名杯”书画大赛中获一等奖。张世华同志创作的书法作品在“庆祝中华总工会成立70周年书画大展”中获二等奖。
打造自身廉政文化特色
为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打造司法行政自身廉政文化特色,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司法局努力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廉政建设成果,积极组织人员撰写廉政诗词,宣传反腐倡廉重要意义和倡导廉荣腐耻理念,以此增强司法行政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和说服力,营造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活动氛围。
《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歌、创廉之歌、为官之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四慎”歌、党性修养切勿忘、源头治腐最重要、《反腐倡廉》十字宣传歌、廉政为民等廉政文化建设诗词深入浅出、内涵丰富,简洁而意深,其诗词先后在中国网·廉政中国、中国党建网、中国反腐倡廉网、新华网、紫光阁、中直党建网、中国基层党建网、中国法制新闻网等多家国家级廉政网、党建网、法制网和共他几十个网站刊登,充分体现出了独特的成果和价值。如“廉政建设有目标,群防群治体系牢”体现廉政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使命;“恪守社会道德,敬畏国家法律,自我约束,慎独”劝导领导干部要谨言慎行;“履行职能,党规国法的普及,依法氛围的托起,倡廉保洁做起”劝导要履职保洁;“公正不贪清无污,道德根正尺有度,观念信仰衡自守,养廉勤政终习求”劝导要养廉勤政;“贪欲之心害人己,堕落法律不姑息,纯洁党性要自律,立党为公勤为民”和“大家小家关把牢,自律意识要把好,心存侥幸试一试,和谐社会法不饶”劝导大家律已为公、遵纪守法;“以廉为荣基石筑,以贪为耻风尚构,监督制约奠基础,和谐社会绘蓝图”等诗句让大家展望未来,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
如何在新形势下, 紧密结合学校实际, 找准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工作的结合点, 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员队伍建设, 更好地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2012年春, 结合学校改革与发展实际, 学校党支部在认真分析生源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全面启动了“爱在南山·践行师德”党建品牌创建工作, 以“争提帮扶”为抓手, 积极整合学校思想道德文化资源, 整体建构师德教育新框架。其中“爱在南山·护绿行动”以面向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特点成为了我校党支部“爱在南山·践行师德”党建品牌活动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一、护绿行动, 构建绿色屏障
作为一所“立足乡村, 面向新城”的学校, 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达到在校生数60%以上。因思想观念和家庭条件所限, 家长大都忙于生计, 很少对孩子学习上的关注与指导, 更难以顾及孩子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培养。部分家庭还存在子女多, 家庭负担重, 无稳定收入等现实问题。
为了帮助这部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校党员和部分“爱心教师”组成了“护绿小队”,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现状, 学校党支部首先发动每班寻找特殊家庭的学生, 包括:品行优良, 好学上进, 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 父母抚养能力较弱的学生;还关注部分因特殊原因, 造成的心理、生理上存在异常的学生。通过调查, 建起了学校动态的需帮扶学生资料库, 为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爱心活动, 铺设绿色之路
“护绿小队”以“播下一份爱心, 收获绿色希望”为活动宗旨, 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将帮扶活动落到实处, 为孩子们健康成长铺设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为了保证“护绿行动”的常态开展, 学校党支部提出“五个一”活动要求。要求每位党员在日常生活中, 和结对学生“每天查看一次作业, 每周谈一次心, 每月家访一次, 每学期爱心捐赠一次, 每年带孩子外出游玩一次。”从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这三个方面全面关心结对学生的成长。
2012年6月1日, 学校隆重举行了“爱在南山·护绿行动”启动仪式。润州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夏兴政、教育科科长卢金文、周鸿和官塘桥街道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在仪式上, 每个党员教师与自己结对的学生牵手而坐, 当孩子们收到老师送出的节日礼物———散发出油墨清香的书籍时深受感动。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透明的眼睛里, 结对的党员老师读到了满满的欣慰和沉甸甸的担当。
从那时开始, 孩子们收到的不仅是一本书, 一只书包这些可见的帮助, 更收到了党员、爱心教师们对他们一份持续的、温暖的关爱。二 (2) 班小谷同学患上了再生性障碍性贫血这不仅牵动着父母的心, 更牵动着我们全校师生的心,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很快筹集到了爱心款近10000元。由小谷同学的结对老师范优宝校长将这充满爱心的一万元捐款, 送到了家长手中。如今, 在全体师生的关心、爱护下, 小谷同学已经战胜病魔, 重返学校学习。
护绿活动开展一年多来, 各类孩子在党员教师有的放矢的关心和帮助下健康成长, 切切实实的帮扶让这些孩子们释放了心灵的重负, 解开了心中的郁结, 绽开了久违的笑容。通过党员教师的身体力行, 南山文化的精髓———“厚重有情义”已经深深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三、用心呵护, 实现绿色之梦
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幅“美丽中国?中国梦”的绚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梦”道出了13亿中国人民在追求幸福征途中的心声和愿景。2013年3月, “护绿行动·助梦篇”又掀起了我校“护绿行动”的新高潮。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儿时梦·未来梦”系列活动, 首先组织孩子们听老师讲述自己儿时的梦想, 以及如何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以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再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理想———未来之梦, 每位结对教师仔细倾听, 鼓励他们持之以恒, 共同努力将自己的理想变为美好现实。此活动的开展,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进一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阳光般的温暖, 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作为“护绿小队”的每位党员都认识到让每位学生沐浴在阳光里, 不仅仅是我们一种理想、一种理念而更应该是一种追求, 一种行为和一种使命。
四、真爱无言, 启航绿色之舟
我们帮扶的孩子在健康成长, 学习进步, 感受到师爱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不仅学会了学习、生活, 更学会了做人。我们的结对党员身心也受到了洗礼, 原来我们的关心可以改变孩子这么多。更可喜的是, 我们的行动正在潜移默化地带动着更多的教师、社会爱心人士加入。目前, 我校“护绿小队”队伍已从原来的10名成员发展到了30名成员。不仅支部党员播撒爱心, 而且带动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也主动加入这支队伍中来。“爱心午餐”为家庭困难的孩子提供热腾腾的免费爱心午餐;“护绿基地”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活动锻炼的场所, 家长志愿者的“护学岗”活动更是真正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的三者联动……
“护绿小队”成员以护绿为起点, 在各个岗位都勇于担当,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树立起新时期教师良好形象, 大大提升了学校党组织和全体教师在家长心目中和社会上的美誉度, 他们真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通过护绿行动, 彰显出学校“浸润南山文化, 共建生态校园”的办学特色, 不仅让学校教育呈现蓬勃的生命活力, 也为党旗增了光, 添了彩。
镇江日报、京江晚报都对我校相关活动做了宣传报道, 镇江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制作了专题节目《爱在南山》, 在镇江电视台多次播出,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文化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06-28
税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汇报07-26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汇报10-19
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工作汇报05-31
廉政文化进校园建设工作情况汇报10-28
文化创建汇报09-22
文化工作方案06-18
文化建设汇报07-20
文化的工作思路07-10
纪委廉政文化情况汇报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