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共10篇)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1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新会计准则作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资本市场配套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更好地巩固改革的成果,玩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也为资本交易提供了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是中国积极应对资本市场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作 者:杜晓玲 DU Xiao-ling 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000刊 名:四川林业科技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0(2)分类号:S7-94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特点 影响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2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一般而言, 企业在取得资产时, 其购入的价格代表了当时资产在其寿命期内所能产生的经济利益, 其账面价值与投资者预期的可收回价值应当是一致的。但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在购买时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 例如受到金融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的影响, 从而导致同一资产的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发生差异。从理论的角度讲, 如果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那么当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时, 会计记录和反映这一笔资产减值就是合理的, 这就是资产减值的本质。

尽管资产减值同资产损耗都表现为资产自身价值的减少, 但在补偿对象上, 资产减值不同于与资产损耗。资产损耗是因生产产品而使其价值转移到其所生产的产品上, 并通过销售该产品得到补偿;而资产减值往往是因外部因素的变化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的改变而使其价值降低, 一般是通过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予以补偿。同样资产减值也不同于折旧, 折旧表示的固定资产价值的减损, 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价值转移, 它可以从商品销售中得到补偿。而资产减值是一种资产的评价方法, 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的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 对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的结果。

二、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主要变化及评价

为了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 其内容较之以前资产减值制度有了很大改善, 增强了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归纳一下,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主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适用范围方面

对比新资产减值准则和以前各会计规范的规定, 以前规范中并没有专门的准则来规范资产减值, 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散见于若干具体资产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中。一般表述为: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 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 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新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其适用于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如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不难看出, 新资产减值准则不仅明确了资产的适用范围, 还细化了资产减值项目, 提高了会计处理的操作性。

(二) 确认和计量方面

确认方面, 新资产减值准则首次引入了“资产组”、“资产组组合”与“企业总部资产”等确认基础, 规定在单项资产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时, 应当按照相关资产所归属资产组或总部资产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 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而对于企业总部资产和商誉, 必须按合理的方法分摊到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而这在以前的会计制度中,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均是按照单项资产为基础的。计量方面, 资产减值计量的核心问题是以现行时点上资产公允价值和现值为基础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在之前会计制度及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多个标准, 因而可操作性差, 存在较大的调节空间。而新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的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 使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此外, 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这一规定是考虑到以前会计制度和准则实施中, 我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调整利润的现象制定的, 可以有效的防止企业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操纵利润。

(三) 信息披露方面

在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披露方面, 我国以前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在期末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 应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单独披露, 披露的内容包括:各减值准备的年初余额、本期增减变动额以及年末金额。而新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披露有更为严格的规定, 对企业会计信息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也有上述规定内容外, 还对资产减值的原因、减值损失确定的具体理由、计提金额较大的项目以及商誉的披露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更加具体、充分、全面,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透明度, 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有助于他们分析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三、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前已述及, 与旧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相比, 新资产减值准则无论在确认和计量方面还是披露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 这些调整对于企业财务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具体体现在盈余管理活动、商誉管理、资产组管理等方面。

(一) 新资产减值准则使得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难度加大

从以前的资产减值准则的实践来看, 企业通常倾向于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而新资产准则使得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难度加大, 尤其是新资产减值准则中“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新规, 对于惯于通过大幅计提和转回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企业影响很大。

(二) 新资产减值准则对商誉减值的计提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

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商誉即“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借方余额”及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再进行摊销, 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而且按照资产减值的冲减顺序, 首先冲减商誉, 冲减至零以后才能冲减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其他资产项目。因此, 企业在首次采用新资产准则时, 往年隐含的商誉减值将一次体现, 因此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可能较高, 会对当年损益产生较大影响, 但在以后年度这种影响将趋于平缓。

(三) 新资产减值准则要求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合理划分及管理资产组

新资产减值准则首次引入了“资产组”、“资产组组合”等确认基础, 并且明确了资产组等概念的标准。这无疑提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成本, 同时, 为提高按资产组确定可收回金额的可操作性, 必须提供大量且详细的指南和解释,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尽量细化资产或资产组的核算。只有这样, 资产组的运用才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完善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

首先, 对于企业来讲, 要真正发挥减值准备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 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目前许多企业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认识不够, 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在着抵触情绪, 少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人认为, 可以用折旧来代替资产减值准备。因此, 要真正在企业实际中运用好资产减值准则, 就需要改变这种不正确的认识。

其次, 完善计提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很关键的一点是如何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了使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能够比较公允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减值情况, 正确报告当期的资产和经营业绩, 对于在测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岗位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离, 以达到互相监督、相互牵制的效果。此外, 要强化企业内部的分级审批管理。经测算、审计的资产减值准备提取额必须按金额由小到大分别规定经理层、董事会审批的权限, 超权限的计提必须由股东大会审批, 严格规范授权机制。

最后,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在计提减值准备环节, 无论是现金流量的预算, 还是资产组的划分和商誉的减值测试, 都需要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职业判断能力不强, 因此要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总之, 新资产减值准则是资产减值会计与国际趋同的产物, 其与旧准则的差异使其实施必然会对企业财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成熟,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优越性势必凸显出来。

摘要:2006年2月15日, 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以下简称“新资产减值准则”) 等相关会计准则, 这些准则详细地规范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对企业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有着重要意义。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与原准则有较大差异, 势必对企业财务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此, 本文从分析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基础上, 指出新准则的实施可能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 以期对企业积极开展财务活动有所帮助。

关键词:资产减值,企业财务,影响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年2月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3

【摘 要】新旧会计准则在基本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存货准则、资产减值准则、债务重组准则、所得税准则、无形资产准则、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保险公司会计科目和信息披露,保险公司业务处理,保险公司投资策略,保险公司收入与股本,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保险公司股利决策方面。保险公司应该从调整原有核算体系,战略会计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明确巨灾准备与均衡准则的确认,积极开展同业交流等方面做好应对。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保险公司;信息披露;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156-02

随着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包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同年,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保险业实施新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随后下发了《保险行业新会计准则实施指南》,根据要求,保险行业已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

1 新会计准则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1.1 对保险公司会计科目和信息披露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要求保险人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保险合同有关的相关信息,而涉及准备金的披露事项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增减变动情况、主要精算假设和方法、充足性测试的主要精算假设和方法。

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较大差距。

(1)保险合同的定义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中,对保险合同成立的要素主要看重大保险风险的转移程度,而在新准则下,将“重大”两字移去,保险合同成立的要素主要看是否存在保险风险,不考虑保险风险转移的程度。这一分歧,造成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对保费收人的计量存在显著差异。

(2)递延承保费用的处理

在递延承保费用的确认上,新准则不确认递延承保费用。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既不禁止也不要求递延取得成本。目前国际上很多保险公司选择的做法是,将与承保新单及续保业务直接相关且根据这些业务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支出,确认为递延承保费用。

1.2 对保险公司业务处理的影响

(1)保费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中规定保险合同中,只要含有保险风险,就可以认定为保险合同。关于“保险风险”的界定,准则第四条中规定,“发生保险事故可能导致保险人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的,应当确定保险人承担了保险风险。”一般中国市场的保险品种都含有风险的转移,由于准则对风险承担的程度未提出要求,所以绝大部分险种的合同都符合原保险合同定义。保险人和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保险人可能既承担了保险风险,又承担了其他风险,如分红保险合同、万能保险合同、投资连结保险合同等。对于此类混合型合同,准则第五条规定,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区分,并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可以进行分拆;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者虽然能够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不允许分拆,而应将整个合同确定为原保险合同。

如果仅具有保险的法律形式,但实质并无保险风险,此类合同不属于保险合同范畴。例如,某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合同,承保人将保费为被保险人建立公共账户,如发生保险事故,承保人赔付保险金直接冲减公共账户余额,并以公共账户余额为限。相应的收人应计人“保户储金”这个负债类科目,实际发生给付时进行冲减,不确认为保费收人。另一类不计人保费收人的情况是“赠送保险”,原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很小,则不能确认保费收入。

新准则考虑到目前中国进行风险分拆的条件还不成熟,并未硬性规定保险公司对混合型保险合同进行风险分拆,因此,国内保险公司均未就混合型保险合同保费收入进行调整。

(2)责任准备金测试

《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第十四条规定,承保人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进行充足性测试。如果准备金不足,保险合同存在损失的可能性,应当在损失发生的当期通过补提相关责任准备金的方式进行确认。

在进行准备金充足性测试时,应该根据销售方式、服务方式和衡量获利能力的方式,将保险合同分类以判断保险合同是否存在准备金不足的问题,可以备选的方法包括:整体测算、按产品大类测算和按照个别产品测算,测算的精度是从低到高。

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人,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对保险负债的正确估算是保险会计核算的核心,准备金提取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公司信用風险。充足性测试补提准备金会提升公司未来抗风险能力,是核算谨慎性原则的体现,直接影响当期账面负债的增加和留存收益的减少。

2 再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中准则第二条规定,再保险合同,是指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对于再保险分出人来说,应当按照原保险合同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同时,按照从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部分确认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而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各项保险责任准备金按扣除再保险人承担份额后的金额确认,即按照分保后的准备金入账,较新准则低估了公司的负债和总资产,但是不会影响当期利润数。

2.1 对保险公司投资策略的影响

由于新会计准则较多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可能导致业绩显得更为波动。为了减少盈利的波动性,某些公司可能将较多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减少某些金融工具的短期交易使它们得以分类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这些都可能影响保险公司的现有投资策略。部分公司也可能考虑某个特别时间对于某些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以减少短期的波动。新会计准则要求保险公司的主要资产,多项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从长远看,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趋势,保险负债亦有可能会按公允价值计量。到时候,保险公司需要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以减少报表的波动性。

2.2 对保险公司收入与股本的影响

为了适应新会计准则关于计提准备金的规定,保险公司需重新审核其准备金核算方法。这样,对那些用来设定准备金水平的假设进行经常性修改,可能会导致财务报告中准备金的更大的不稳定性。

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都在其账面上持有长期的负债(保险准备金)。在市场利率变化的环境中,其价值也会因此产生波动。与此同时,这些公司的绝大多数会计上的负债仍然保持不变,这就导致了会计核算与经济实质的不一致。

银行与保险业的非对称性会更加明显。保险公司收入与股本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因此而大大高于银行业的不稳定性,至少在转型期是这样的。然而,这种额外的不稳定性是纯粹由会计因素推动的,并不是由于保险业的经济基础因素发生改变而导致的。

预期的收入与股本不稳定性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以及资本成本。保险公司将会需要投入更大的努力以及更多的资源来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他们将不得不披露比以前更多的信息,并且也将需要更好的指导来让他们明确如何阐释他们的业绩。

2.3 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影响

保险行业的长期风险不可避免:一是由于利率变化、股票市场价格变化、死亡率等等变化,需要进行灵敏度分析,从而提高了披露要求;二是以公允价值对一些期权与保证产品进行估值,如果最初为分配给保险客户的期权与保证产品所设定的估值假设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负债中的调整必须反映在报表中。

管理者将需要提升客户与其他股东的风险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风险也具有自我价格。保险公司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去制作更为详尽的风险报告,包括对现金流灵敏度和风险集中度的分析。很多公司还将不得不设计一些业务与投资战略来减轻收入与股本的不稳定性。而且,为了应对更为严格的减损制度,管理必须注重潜在信用风险。

2.4 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

由于新会计准则改变了不同项目的核算基础,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和监管指标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最明显的是金融资产部分引人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在计算实际偿付能力时,有关金融资产的认可价值是否应该也与公允价值挂钩,便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偿付能力报表的科目和部分披露内容都是建立在旧会计准则和报表科目之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导致偿付能力报表编制规则的重大改变。

2.5 对保险公司股利决策的影响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种类有现金形式、股票股利形式、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形式。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股利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未实现收益和损失的确认问题上。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利润表的编制方而,以可实现的现金流数额为基础,考虑到利润分配的稳定性和对企业投资者的信心影响,将未实现资产持有利得直接计入利润表。企业的账面利润由企业自身营运业绩、公司环境变化带来的利润构成。因此,保险公司经营者在进行股利分配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因索,认清利润分配的基础是以现金流为支撑的利润而非账面净利润,合理调整利润分配有效降低保险公司财务风险。

3 我国保险公司的主要应对策略

3.1 调整原有核算系统

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将对金融企业原有会计科目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包括:(1)表外科目表内化,(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的建立,(3)金融资产四分类法、金融负债两分类法对原有核算科目的影响,(4)实际利率法下“双90天”确认非应计贷款方法的改变等。这些都需要对保险公司原有核心系统的有关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做出相应调整,比如:对账务体系进行四分类的调整改造、实施原有账务的迁移、随时测算并出具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意见,并且测算模型和依据要通过审计事务所的确认等等。这些工作都要求保险企业的财务部门、科技部门和运营部门密切配合,全面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3.2 战略管理会计与风险管理技术有效结合

保险业现已进入全面风险答理阶段,资产与负债的统筹管理已成为趋势。现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对保险公司的战略答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超市和全能金融产品的出现,要求保险公司将风险答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保险公司的战略答理,要研究未来业务的风险答理技术,对现有风险管理的精算技术、利率模型、信用模型、资产负债模型等进行改进,以服务于公司的战略调整。保险公司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从立项、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对市场的动态研究,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风险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应相互取长补短,完美结合,共同为保险公司发展服务。

3.3 加强保险产品研发

保险风险和非保险风险进行分拆、单独计量的要求,改变了保费收人计量口径的变化,与国际通用的做法保持了一致,将主要影响非传统寿险产品的设计。对于万能险、投资连接险中与保费一起收取的投资性质的金额以及长期寿险保单中收取的储蓄性质的金额应作为负债处理。公司在设计和推出此类保单时,为了较高的保费增长率,可能会做一些技术性的改动,弱化投资性、储蓄性余额的性质,增加保障的部分,或者使投资风险与保险风险难于区分,不能单独计量,以期尽量使其能够计人保费。

3.4 明确巨灾准备与均衡准则的确认

法定会计与公认会计的矛盾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已有体现,两个比较明显的地方是保险合同的定义以及巨灾准备与均衡准则的确认。这些问题在我国都存在,并且可能更严重,因为我国会计目标本身尚不明确,会计准则具有法定属性,需要反映监管要求,但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强调通用目的,即为经济决策提供信息。随着保险市场的开放和保险公司的上市,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必然趋势,监管者的信息需求也毋庸置疑。因此,必须对两者予以分离,会计准则的制定不应以达到某种经济后果为目标,而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监管者可以要求承保人提供与监管相关的信息。

3.5 积极开展同业交流

为了顺利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各保险公司需要加大专业人才储备、信息系统建设以及相关数据积累。执行新会计准则可能不仅仅涉及会计和财务部门,也会涉及企业管理层、信息系统部门、研发部门、人事部门等。例如,很多新会计准则要求的信息都需要信息系统去收集。因此,执行新会计准则是整个企业范围内的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新会计准则不再单纯依靠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计量模型,这给保险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带来了重大挑战。因此,提高保险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是落实好新会计准则有关规定的关键。各保险企业应当加大熟悉资本市场、高级计量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力度,以适应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需要。同时,保险企业应加大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加强相关历史数据的积累,为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提供有力支持。

げ慰嘉南:

[1] 陈影 《基于报表数据:新会计准则对保险企业的影响》 《经济师》2008年第7期

[2] 曾广炜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商业周刊》2009年10月

[3] 戴成峰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我国财产保险行业的影响》 《金融会计》2007年5月

[4] 肖立《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司盈余管理》《企业管理》2009年第6期

[5] 廉润 《浅析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现代会计》2009年第1期

[6] 金怡 王惠敏《实施新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消费导刊》2009年9月

[7] 杨克泉 吕立伟 吉昱华《新保险会计准则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财会月刊》2007年6月

[8] 赵治纲《新会计准则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金融会计》 2007年8月

[9] 黄枫 傅黎瑶《新会计准则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中国保险》 2007年5月

[10] 邢雅丽《新会计准则对保险业的影响及再保险合同的完善》

[11]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12] 朱世艳 温贤烃《新会计准则对保险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13] 《金融会计》2008年第9期

[14] 康云峰《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财经界》2009年9月

[15] 贾伟《新会计准则对年报信息的七大影响》《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8年5月

[16] 刘殿庆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内控和外部监管的影响》

[17] 《山东商业会计》2008年1月

[18] 周瑞 马广奇 《新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19] 《金融會计》2007年9月

[20] 邱建民 张元水《新准则下保险与再保险业务的会计处理》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4

一、范围的比较新准则不包括:在建工程;农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和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畜牧业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的初始计量。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在建工程、金融工具、与农业相关的生物资产和收获时的农产品;按特定行业已确定的惯例,以可变现净值计量的、生产者作为存货的农林产品和收获后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商品经销商---交易商持有的、以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计量的存货。

二、存货确认的比较我国存货准则明确规定存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新准则:规定存货同时满足以下两条件,才能确认:(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的有关规定是一致的,但这一确认标准原则性较强,特别是第一条需要会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中并没有规定存货的确认条件,主要是因为准则在定义段已经说明存货属于一项资产,而国际会计准则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已经规定了符合要素资产负债定义的标准,所以没有在另行规定存货的确认条件。

三、存货计量的比较

(一)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我国新存货会计准则将存货分为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规定初始计量应以历史成本入账,期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入账。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这样区分只是规定以成本与可实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入账。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只有在期末存货价值下降到历史成本以下时才能以可变现净值记账,同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这样规定可以防止期末虚增利润,是稳健性原则的体现。对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和我国新会计准则都明确指出:一般应采用逐项比较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对类似和相关项目合并处理。但是国际会计准则指出按存货的类别来减记存货价值是不恰当的,我国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可否将存货成本的成本总额与可变现净值总额进行比较,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 号均没有明确的规定。[!--empirenews.page--]

(二)存货的初始成本我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分别都说明了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但不同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将由于最近购置以外币计价的存货而产生的外币汇兑差额包括在采购成本中,我国会计准则并没有将其考虑在内。另外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对采购成本中的买价定义为扣除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补贴后的价格,即采用净价法。而我国会计准则采用总价法,即采购成本为扣除商业折扣但包括现金折扣的价格,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考虑我国企业目前现金折扣并不普遍和操作简便。关于借款费用第2号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有限的情况下借款费用应包括在成本中,而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借款购建或者生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存货成本。对于加工成本,我国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包括直接人工和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加工成本的规定与我国会计准则基本一致,既包括与单位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直接人工。还包括将材料转化为产成品过程中的固定和变动间接费用。同时,国际会计准则也规定了哪些固定和变动间接费用不包括在加工成本中。

(三)存货结转的计价方法我国新存货准则规定对存货发出成本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并规定了采用个别计价法的情况。而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将存货计价方法分为三类基准处理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以及个别辨认法(为特定计划生产和单独存放的货物),另外零售价法也可以使用。

四、存货披露的比较这一部分两者区别较大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对存货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作了三方面的规定:一是一般情况下,应披露计量存货采用的会计政策存货的账面总金额、各类存货的账面金额、以可变现净值反映的账面金额、当期确认为收益的存货减计的转回额、导致存货减计转回的情况和事项、作为债务担保的存货的账面价值;二是当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和与收入相对应的当期的经营成本,另外对本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的内涵做出了规定。我国的存货准则除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 号的规定一致外还要求披露存货的期初账面价值和总额存货的取得方式,以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依据。

五、准则差异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

(一)存货初始和期末计量的不同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我国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存货的初始计量应以历史成本入账,期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入账;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以成本与可实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入账。笔者认为,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应前后保持一致,即都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为宜。一方面可以方便企业进行不同会计期间存货成本的比较,另一方面采用此方法能够更谨慎地估计存货入账价值。但是,由于可变现净值需要更多主观判断,判断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也难以验证,这种计量标准容易变成操纵利润的工具,所以存货准则应相应地规范可变现净值的估计方法并加强这方面的披露。

(二)汇兑损益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关于采购成本,第2号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采购成本中可以包括汇兑损益,而[!--empirenews.page--]我国存货准则不允许将汇兑损益计入存货成本。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购买以外币计价的存货会越来越普遍,汇兑损益的处理也就日益重要,不考虑汇兑损益的经济实质,而是单纯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就与相关性原则相违背,不利于企业对存货成本的正确计量。在因购买存货而产生的汇兑损益金额较大时,按我国会计准则核算的存货成本比按国际会计准则核算的存货成本偏低,由于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当期利润也会降低,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在存货准则应对汇兑损益进行规范。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5

信息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管理、内部经营管理及有关方面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若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完整地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就无法满足各方面对企业真实、全面的了解。因此,必须对会计工作中的舞弊进行了解、和探讨。下面笔者就股份公司的会计舞弊及其防范问题谈几点拙见。

一、委托――代理机制了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成因的多视角分析

(一)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分离导致股东和管理者的目标利益差别而存在激励不相容是管理者会计舞弊的动因。在公司的契约分析中,公司契约具有其不完备性特征,即不可能在契约中把参与契约成员的所有权利和义务都规定下来。由于委托――代理契约存在“漏洞”,便产生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问题。剩余索取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它是指公司收入在扣除全部固定的合同支付(如原材料成本、利息、固定工资等)后,对其“余额”(利润)的要求权。由于公司的剩余通常是不确定的,因此,公司的剩余索取者也是公司风险的承担者。剩余控制权指的是在契约中没有特别规定的决策权,实际上这就是管理者即经理的自由处置权。由于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分离,管理者在委托――代理制度安排下,利用其专业技术和组织知识以及其在公司“官僚制”下的合法权威,获得了一种难以制约的权力,从而导致剩余索取者即所有者往往无法控制公司,加上公司规模扩张中的层级增多,部门分立甚至跨国经营,使某些重要岗位上的管理者的行动得不到应有的监督,这种情况为管理者进行非法操作、会计舞弊提供了条件。

(二)信息不对称为股份公司管理者实施并掩饰会计舞弊提供了便利条件。

股份公司管理者实施会计舞弊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流失”,实质上是公司在委托――代理制度安排下所形成的内生交易费用。由于内生交易费用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欺骗的可能性,而只有在信息不对称时才有可能欺骗。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契约中的“局外人”之间自利行为无疑包含有管理者可能实施的会计舞弊行为。管理者会计舞弊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委托人――所有者(公司董事会)的“欺骗”。

(三)会计舞弊是股份公司委托――代理契约制度安排下潜在道德风险的显性化。

在委托――代理安排下,如果仅仅以权利的分立和保护来看待委托者与代理人之间的交易,那么交易契约过程就可能被视为交易双方如何更好地运用武器(包括合同)来进行的一种对弈。在对弈中,隐瞒实情、设置圈套等都被认为是理性的。但是,如果把对养中的这一套合理的.引申到委托――代理契约交易中,就可能为掩盖商业信息。实施会计舞弊等机会主义行为创造条件。这说明,委托――代理过程中的契约交易不仅需要权利的分立和保护,而且需要建立一种契约的责任伦理。

二、对股份公司会计舞弊的捕捉技巧

(一)了解内控。对股份公司的内控制度要进行了解、描述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发现问题所在,然后顺藤摸瓜,提供其他有关事实真相,既省时,又省力,还可提高工作效率。

(二)调查知情人。为了便于发现线索,找到疑点,对难以直接查证的舞弊,可以采取摸底调查的办法,从知情人那里了解到一些在会计资料中不易查处的问题,及时准确地捕捉信息,目标一旦明确,便可有的放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确定的查证思路。查证时,要以监督者的眼光和心态来对待,不放过一点可疑的痕迹。

三、建立防范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制度

对股份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事后捕捉固然重要,但更应做好事前的防范措施,出路在于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对股份公司的内在监督和外在监督机制。

(一)建立内在监督机制

内在监督机制是股份公司内各利益主体依靠内在赏罚机制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监督机制。股份公司内在监督机制能否建立的关键是能否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委托――代理契约制度,规范内部治理结构。

L.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章程约束机制。公司董事和董事会要忠实履行各自的职责,负责管好自己的执行机构。经理要依章程和职责行事。监事会切实地监督公司的财务收支,对经理进行监督和约束。在实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公司,要尽快按《公司法》的要求进行职务分设,防止出现董事长、总经理和监事共同对公司的“内部人控制”。

2.建立股东对经理的强力约束机制。股东大会要定期审议公司财务报告,严格评估经理的经营业绩,并决定对经理的聘免撤换。

3.建立管理参与制,有效监督经理的日常经营活动,防止舞弊行为发生。管理参与制是使处于服从地位的雇员或其代表有机会参与决定公司目标的决策,监督经理的日常经营活动,是对经理管理权力的再分配,即对启主与店员之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进行的调整,从而使掌权者的权力受到更多的约束,使服从者的权利和自主得到提升和补偿,从而实现权力的监督、约束和平衡,以防范经理实施会计舞弊等行为。

4.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使错误行为受到制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范会计舞弊、预防假账发生。内控制度包括组织机构控制制度、记录控制制度、业务处理程序控制制度、会计人员素质控制制度。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控制制度等,与财务收支直接相关的运行方面的制度。

(二)建立外在监督机制

1.运用《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及《刑法》等武器,强化对股份公司的法律约束机制。会计舞

弊行为被发现后,要严肃处理,给公司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导致公司破产的,要依法追究经理人员的责任,并实行严格的经理市场禁入制度,不能“易地做官”;触犯刑律的,要依法惩处。

2.加速培育职业家,建立健全经理人员职业档案制度。建立职业经理市场后,经理人员的职业档案信息将会极大地经理市场对他的需求及其“均衡价格”,“包括会计舞弊在内的所有道德风险行动会导致他被人取代,甚至身败名裂。

3.规范市场中介机构行为,强化中介机构对股份公司的约束机制。股份公司的运作离不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咨询顾问机构以及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这些中介机构必须按国家标准设立,执行严格的执业规范和标准。要建立以注册会计师公正审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防范股份公司的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

4.强化机构和税务机关对股份公司的有效监督。金融机构与股份公司的往来频繁,对其收支状况有详细及时的了解,税务机关每月根据申报审核催缴税款,对其会计报表有较好的把握。因此,建立金融机构和税务机关对股份公司的监督机构可以防范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6

各上市公司、拟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

2000年年末及初,财政部相继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8项准则的通知》(财会〔2001〕7号)、《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0〕25号)和《关于印发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规定的通知》(财会〔2001〕17号)。为了做好上市公司、拟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与新会计准则和制度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上市公司、拟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应认真学习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和制度。

二、上市公司应按如下原则做好20中期报告的信息披露工作。

(一)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编制2001年中期报告中的比较财务报表;在比较财务报表中增加一栏,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披露2000年年度利润表数据;披露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计算的相关财务报表数据和指标;在财务报表附注说明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对公司20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二)应确保2001年中期报告中比较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和指标的准确性。如果2001年年度报告中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比较财务数据和2001年中期报告相应数据不同,公司董事会应在2001年年报中对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作出解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在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及委托贷款计提减值准备时,应参照《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宜的通知》(证监公司字〔1999〕138号)和《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证监会计字〔1999〕17号),履行必要的程序。

(四)因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导致2000年末未分配利润为红字的,公司董事会应在履行必要的程序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拟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应按如下原则做好与新会计准则和制度相关的信息披露工作。

(一)已公开发行股票、但尚未上市的公司应在上市公告书的显著位置披露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财务指标、以及其他有关内容的具体影响。

(二)2001年6月30日前已经获发审委审核通过的公司,应在招股说明书显著位置补充披露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财务指标以及其他有关内容的具体影响。

(三)2001年6月30日前未能够获发审委审核通过的公司,其申报材料中三年又一期财务报告及相关数据和指标应按新会计准则和制度编制。

(四)公司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编制的盈利预测应按新会计准则和制度编制。

(五)因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导致以前年度利润超分配的,公司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以避免损及新股东的利益,并在招股说明书中对此予以披露。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7

新会计准则规定,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 若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时, 应按其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计价;若采用权益法核算, 在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 应按其份额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不调整其初始投资成本;反之, 则应将按份额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 计入其当期损益, 同时调整其初始投资成本。由此可见,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无须核算其股权投资差额, 其借方数可直接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贷方数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 固定资产及存货

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明显扩大了铁路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其规定凡是属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 除了已提足折旧但仍在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土地之外, 都需计提折旧, 这其中也包括了原在铁路企业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的不予计提折旧的钢轨、轨枕和道碴等。由此可见, 新准则会导致铁路企业因计提折旧而产生的费用增加, 减少其利润, 并在长期内影响铁路企业的赢利水平。

在存货的处理上, 新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这种存货计价方式, 保留了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 因而减少了企业通过存货计价方式的变更而操纵利润的可能。从目前来看, 由于钢铁、煤炭等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 因此后进先出法的取消必然会增加铁路企业的当期利润, 并对其后期产生较大的影响。

3 资产减值准备

新准则规定, 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个年度终了时, 对其各项资产进行检查, 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产生的损失, 并相应的为其提取资产减值准备, 其具体包括短期投资、委托贷款、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八项资产。但是, 若该资产减值准备一经提取, 在后期内不得予以转回, 这是新准则在此与旧准则的最大不同。

由此可见, 新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上给铁路企业提出了新要求, 也给其长期或短期利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首先, 在此情形下铁路企业应坚持贯彻谨慎性原则, 将资产价值的评估工作予以细化, 对铁路线路上的机车、车辆等大型资产注意日常维护, 尽量保持其可使用状态, 维护其基本性能, 不对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次, 若铁路企业一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由于按规定该准备在后期不得予以转回, 其必然会使其当期利润减少, 在远期内也不会使铁路企业的利润得以增加。

4 所得税费用

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引进了暂时性差异概念, 并将其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科目的设置上, 新准则使用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 用以核算因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应交未交或预先缴纳的所得税, 用以替代原先递延税款科目的借贷方, 这是一种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

在新准则的执行过程中, 铁路企业会因为折旧计提、资产减值、资产评估等事项产生暂时性差异, 从而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5 投资性房地产

为了正确核算企业所进行的房地产投资, 新准则充分引入了投资性房地产这一概念, 并规定将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等列入该科目予以核算, 并在资产负债表内对其公允价值所发生的变动进行计量, 据此调整其账面价值, 以便达到准确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真实价值的目的。

摘要:本文对新准则出台之后可能会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的影响展开重点的探讨, 以期可为此提供参考或借鉴。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8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现的新理念

新准则总体上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全面收益观和公允价值计量观。现分述如下。

(一)资产负债观理念在新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会计上对收益的确定、会计要素的定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重要性的认识一直存在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种不同的观念。

资产负债观指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准则时,首先规范由此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有关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然后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资产负债表重于收益表。而收入费用观刚好相反,该观念认为会计工作的重心应首先确认、计量收入、费用要素,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依附于收入、费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收益表重于资产负债表。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纷纷采用资产负债表观。我国在这次会计改革中,新准则的制定基本上采用了资产负债观。比如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4条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正是资产负债观的体现。又比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明确规定取消利润分配表而增设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这也正是资产负债观理念的具体表现。此外,在其他的具体准则(如存货)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理念的运用。资产负债观理念的确立要求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加关注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更加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营运效率;更加强调资产负债表对财务状况的真实公允的反映;更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营运效率,而不仅是经营结果。因此,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更能满足相关决策者的需要,更具有相关性;同时,资产负债观理念的确立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资产负债观下对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只要企业的净资产增加了,就应当作为收益确认 (不包括新增投资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即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本期所有者新增投资-本期向所有者分配=(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本期所有者新增投资-本期向所有者分配

(二)全面收益观理念在新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关于“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的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论财务会计的概念》第五辑中给出了一个规范性的解释:某一个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之间的交易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增减的程度和途径。这一收益概念实现了会计收益观念的两大转变:一是财务呈报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的重大转变;二是收益计量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发展的重大转变。全面收益观下将全面收益分成两个模块: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仍然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计入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例如外币折算项目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在特定债券或权益证券上投资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等。全面收益的内涵突破了收益表的局限,强调以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把全部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纳入财务报表中;突破了传统会计收益的实现原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使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使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新准则中体现出了全面收益理念,一方面将金融工具、部分符合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的持有收益直接计入利润或增加资本公积;另一方面在财务报表体系中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通过两个资产负债表日之间的主体权益变动,反映了当期主体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代表了当期主体活动形成的总收益和总费用。这样,全面收益较好地将“当期经营业绩观”和“损益满计观”结合起来,比净收益更能帮助使用者预测企业“所有”未来现金流量,增进了财务报表关于企业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并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助于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提高决策水平,着眼于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三)公允价值观理念在新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大体一致。公允价值最大的特点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参与市场交易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共识后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与风险管理紧密相关。公允价值实际就是资产风险的量化。在新准则中充分体现了公允价值理念,并由此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比较谨慎的,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再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属性,使新会计准则更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新理念对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影响

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基础,新准则体系所体现出的上述新理念必然导致部分会计信息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从而对会计监管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新理念下的资产、利润和净资产

首先,在新的准则体系中,尽管对于资产要素的界定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但由于公允价值理念的运用,必然导致资产价值量的确定基础发生变化,金融工具、部分投资性房地产以及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反映其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分类及计量基础亦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必将导致利润表中利润的内涵发生变化,企业的利润不仅包括企业自身营运业绩的体现,还包括企业以外的环境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出现了较多的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即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部分,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可以看出,企业对外报送的利润表中以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取代了原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取消了主营业务利润项目;营业利润的构成中,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内容,并将原制度中影响利润总额的部分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建工程减值损失)和企业对外投资的投资收益作为影响营业利润的内容。与此相适应的是,“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项目相对于原制度来讲其内涵得以扩大,特别是部分资产的持有损益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形式体现为利润表“净利润”项目的内容;再次,新准则在利润表中将“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单列,清晰地反映出资产持有损失、资产处置损益等非经常项目损益及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有助于财务报表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除此以外,新合并会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理论已经由原来的侧重母公司理论转化为侧重实体理论,并更多地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包含在合并后的股东权益中,子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包含在合并后的净利润中,也将增加净利润的构成内容;最后,由于在新准则下资产计量基础及净利润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净资产的内容必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从新准则增加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以看出,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在内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成为净资产的一部分,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全面收益,增进了财务报表关于企业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

(二)新理念与财务指标

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重大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行为以及信息披露规定了若干财务指标要求,涉及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净资产等。如在证券发行时,要求Ipo发行人最近3 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的计算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最近3 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再如对于重大资产重组的界定标准为购买、出售、置换入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总资产的比例达50%以上,购买、出售、置换入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净资产的比例达50%以上,购买、出售、置换入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50%以上。在新准则下,建立在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和净资产等基础上的若干财务指标的内涵则发生相应变化。

上述指标内涵的变化一方面影响到该财务指标的信息含量,建立在公允价值和全面收益基础上的诸多证券监管指标更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影响了执行新准则前后各指标的可比性。

(三)新理念与企业利润操纵风险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势必会对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产生深远影响,资产负债观、全面收益观及公允价值观在新准则中的体现,对于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证券市场的监管也将更加合理规范。但应该看到,公允价值理念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操纵价值或利润的风险,对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给证券市场的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改变了通常的收益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再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将会产生利得或损失,这将改变现在会计实务中短期投资只确认减值损失不确认升值收益的情况。以东风汽车2006年中期报告数据为例,按照原会计制度,短期股票投资在期末以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尽管东风汽车的股票投资从总体上看有可观收益,但公司只是确认了800余万元的投资收益。2005年年末提取跌价准备后,资产负债表上仍保留了700余万元跌价准备,如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以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市价与购入价之间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则公司中期应该确认收益2400余万元,在新准则下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将为企业多带来1600余万元的收益。(附表)

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理念的应用给证券市场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不发达,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够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尽管从理论上讲在不存在相关资产的活跃市场时,可以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但我国现阶段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的信息都相对匮乏,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或情况下缺乏判断的可靠依据;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准则具有明显的经济后果,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不同主体的利益。不排除企业通过操纵会计报表日的股价等手段来调节利润的可能性。因此,公允价值理念的应用客观上也为企业在现阶段企业利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权,以新的盈余管理手段来“创造”账面利润提供了可能。如何保证公允价值确定的合理性,避免像以前再次成为企业随意操纵业绩的工具,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确保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证券市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监管的基础。一方面,应明确过渡期的各项监管政策,既保证平稳过渡,又要兼顾财务会计信息本身的可比性;另一方面,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实践出发,对重要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应加强对公允价值有关信息的披露,公司应充分披露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相关估值假设以及主要参数的选取原则。

(二)对监管指标进行评估和界定

证券市场的监管需要一整套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能否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还会对企业的经营策略产生影响,因此要就新准则对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必要时对指标不变但内涵改变或指标名称及内容均需调整的财务指标进行重新界定。同时,鉴于新准则下资产总额、净利润和净资产等内容的变化,需要就发行新股、重大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行为以及信息披露规定中涉及的若干财务指标的量化标准作出必要的调整,以不断完善新准则下证券市场监管指标,满足监管的需要。为了防止企业为保牌与配股等动机而利用公允价值创造利润,在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制订相关指标考核时,应考虑将未实现的损益与已实现收益分别考核。

(三)建立健全市场信息数据库,创造有利于公允价值全面推广的外部环境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9

刘艳

2013-2-28 22:36:55来源:《中外企业家》2012年第11期

摘要:通过解析深藏于中国社会会计文化中的种种特质,借以阐述不同特质对于会计信息状况的影响。同时,讨论如何在构建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以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会计文化,会计信息,文化特征

一、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1.优秀的会计文化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会计实践的过程中,会计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推动和引导会计实践的运作方向,监督其运作状况。如何在调整国家整体经济结构的关键时刻雕琢出先进的会计文化理论,从而提升我国整体的会计信息质量,是现阶段会计界必须思索的问题。历史规律告诉我们,会计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匹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决定了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是现阶段会计工作发展的中心和必经之路,其完善程度决定了会计信息的最终质量。

2.优秀的会计文化可以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

经济信息是投资者作出会计决策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一个企业优秀会计文化的构建能够帮助其实现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完善:会计文化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会计主体形成共同价值观,会计主体的行为主要受其理念、价值体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这三者达到统一时,会计主体就能够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行为。如果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是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共识上建立的,那么企业就会以更为长远的目光看待和处理会计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的披露更为可靠并且相关性更强。

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文化归因

1.会计制度的统一性高

对集体主义的崇尚是我国的文化特征之一,这种文化特征在“仁、礼、忠、孝”等道德追求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其必然导致集权式的等级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下生长出来的文化是整体划一的文化,并不推崇个体的主动与突出。相应地,我国形成了由政府直接制定、执行会计规范和监管会计行为的局面,《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就是很好的佐证,其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和强制性。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比较单一,这无疑会造成最终出台的会计政策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和很多疏漏,而偏向性的出现会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够完善的会计制度导致很多释义的模棱两可,会计政策执行者的不同理解或是误读也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

2.会计人员职业化水平低

虽然我国基层会计人员的数量已经接近饱和,但是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与职业化还相去甚远,这体现在会计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等多个方面。追根溯源,是因为政府对于会计人员职称的掌控程度大大超过了专业学术机构,很明显的例子是各类会计人员的技术职称和审计人员资格都是由政府授予的,而会计学会等自律性组织的影响较小且管理松散。此外,很多重要会计资格考试的考核力度也主要放在了相关会计规范的内容上,而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判断的内容则较少。由此可见,一个缺乏高素养会计队伍的会计环境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3.在会计计量过程中偏好稳健

“有备无患”是根植在我国历史血液里面的思想,这种思想影响到了各行各业,也说明了中华民族在为人处世上偏向的是稳健而非灵活。建立在稳健性原则上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对于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来说非常重要,但过于稳健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式有可能导致资产、负债、收入以及费用等记录与企业实际情况发生偏离,违背了实际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所以,过于稳健的会计文化是导致会

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4.会计资料的透明性低、保密性高

“家丑不可外扬”很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守和含蓄的部分,这种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地造成了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低透明性和高保密性。企业领导者不愿意将企业的运作情况完全展现在公众的目光之下,所以披露的信息往往都是依照会计准则必须披露的部分,而非信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部分。更有甚者,一些资产状况不好的公司为了做出符合会计准则的法定行为,又避免外界知晓其财务状况,采取了“两套账”的做法,这无疑大大消减了财务报告的质量,将投资者的时间浪费在了研究水分极高的会计信息上。

三、营造提升信息质量的会计文化环境

1.构建优秀的会计文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文化的构建不仅要将制度和技术等专业性因素考虑在内,更要融合我国所特有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会计实践指导意义的会计文化。首先,开放性是先进文化的共同特征,它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所产生的。先进的会计文化同样需要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源于对世界优秀会计文化成果的吸收与借鉴,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实现会计文化的创新与突破。其次,时代特征是会计文化的组成部分。符合时代需求、反映时代精神是会计文化的目标,优秀的会计文化要能及时传递会计工作的变化与发展方向,丢弃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传统习惯,才能真正进步。最后,多层次且可操作性强是新型会计文化的发展方向。新型的会计文化从外向内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含了会计工作条件、会计手段和会计环境等会计行为得以实施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则是政府各级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例如会计准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后续教育准则等,这是会计行为的依据;精神文化是核心,它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道德观、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也是会计文化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2.加强企业层面会计文化的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层面会计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在于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财产物资的完整性,避免、查处并及时更正差错和舞弊,从而实现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和完整。首先,要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转而实施的规章制度包括责权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等。其次,完善的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与执行也非常重要,例如实务盘点制度和凭证账簿核对制度等,这是确保会计信息完整有效的关键性步骤。最后,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不仅在和其他部分有机地构成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且其控制功能能够及时地监督和审查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是实现企业会计目标不可或缺的元素。

3.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文化教育的结合会计信息来源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难免会要求会计人员对实际经济活动中很多不确定性项目作出恰当的估计、判断与推理。扎实的专业会计素养是会计人员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保证,而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的会计人员对相同会计事件的处理结果往往相去甚远。素养相对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按照会计规范行事,也很难突破自身水平的局限,做出严重脱离实际情况的计量数据,使会计信息严重失实。此外,会计信息化使得原有的手工记账被计算机取代,会计人员计算机水平的限制以及会计管理软件在安全性等方面的缺陷,共同制约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会计人员道德素养是较专业素养来说更为重要的东西。虚假的会计信息都是在会计人员的参与下形成的,这些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缺乏法制观念的会计人员,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甚至与企业管理层合谋,制造不实会计信息,严重扰乱了会计文化秩序,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会计文化环境的净化,就必须使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双管齐下,坚持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才能使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继。浅议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J].商情,2012,(19)。

[2]王文涛。浅谈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J].财经界,2012,(2)。

[3]陈文芳。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6)。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篇10

再保险作为整个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险业务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再保险业务进行单独披露是十分必要的。新会计准则明确把保险合同分为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对此分别制订了两个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对保险与再保险的业务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一、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新准则要求分保分出人应当于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确认分出保费和摊回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于提取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的当期,确认应收分保准备金和摊回相关准备金。这样规定改变了目前实务中分保分出人根据分保业务账单确认分出业务相关收支的做法,这对保险公司内部管理要求更高,对一些保险公司而言,需要通过加强基础工作、改进技术手段等予以实现。

(二)新准则要求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这一原则要求再保险分出人单独设置账户核算再保险合同产生的资产、负债及相关收支,如设置“赔付成本”账户核算原保险合同实际赔付金额,设置“摊回赔付成本”(收入类)账户核算再保险合同中应由再保险接受人负担的赔款金额,两账户相抵即为再保险分出人自留业务的实际成本,这种账户对比法有利于保持原保险合同及再保险合同各自业务的完整性。

(三)新准则关于分出业务的核算增加了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及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寿险责任准备金、摊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等核算内容。这些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及摊回准备金核算与原保险合同紧密相关。准则规定,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人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认相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资产,并冲减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时,相应调整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相应准备金,确认为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并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而冲减原保险合同相应准备金余额的当期,冲减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

二、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再保险接受人应当在收到分保业务账单时,按照账单标明的金额对相关分保费收入、分保费用进行调整,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美国、欧洲等国家会计实务中一般采用精算等专门方法预估确认分保费收入及相关费用、考虑到预估需要专门技术方法及可靠经验数据作为支撑,我国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准则采取了与国际惯例逐步趋同的方

法,新准则虽未明确规定分入业务分保费收入确认应将预估方法作为基准方法,将根据分保业务账单处理作为备选方法,但其实已隐含了这一内容,即对于已具备预估条件的再保险接受人应当在与再保险分出人确认分出保费相同的期间,采用专门方法对相关分保费收人的金额进行预估,确认应收分保款和分保费收入,因为这时已具备“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条件。再保险接受人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对分保费收入及相关分保费用无法预估,或预估金额可能与实际金额产生重大差异,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也可根据分保业务账单标明的金额确认分保费收人及相关分保费用。

新准则要求按会计结算损益,分入业务的各项收支均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并确认为当期损益。准备金的核算要依据原保险合同种类计提相应的分保责任准备金。准则规定再保险接受人要提取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以及进行相关分保准备金充足性测试,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处理。如果原保险合同为非寿险保险合同,再保险接受人应根据本期分保费收入提取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作为分保费收入的调整,并确认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负债。再保险接受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调整确认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负债,作为分保费收入的调整;并在非寿险保险事故发生的当期,根据精算确定的金额提取相关的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作为分保赔付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原保险合同为寿险保险合同,再保险接受人应当在确认寿险分保费收人的当期,根据精算确定的金额提取相关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作为分保赔付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并至少应当于每年终了,对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进行充足性测试。

三、结束语

上一篇:大班音乐活动值日生下一篇:《uw》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