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计考试重点整理

2024-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设备设计考试重点整理

设备设计考试重点整理 篇1

亨利柯尔为主等四人在海德公园筹办。

水晶宫设计者:帕克斯登 爵士 Paxton 一.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普金(Pugin, 英国建筑师)是这样运动的美学观念的最早先驱。

①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艺术理论

反对工业化,后又提出艺术与手工艺相结合, 是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

②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最有影响的人物,实践者

红屋:莫里斯的新居,莫里斯和韦伯共同建造。此次运动的第一个实践作品;哥特复兴式。

莫里斯公司的产品受到上层人士的欢迎,认为现代生产方式破坏了社会平衡,机器生产实际上是一种罪恶,出产的东西太贵。

③麦克默多(Mackmurdo)这场运动的最大胆的设计师

1、《雷恩的城市教堂》封面设计

2、成立世纪行会,世纪行会出版的刊物:《木马》、《工作室》(《工作室》影响最大,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精神传播到了欧洲大陆和美国。)

④艾什比(Ashbee)

1、设计大量的金属器皿和饰品,其简练明朗的造型体现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所追求的质朴统一的特性,有流畅的曲线和有机的整体。

他最终认识到:现代文明建立在机器之上。

2、成立手工艺行会

二、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起源于 法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爆发前淡出视野,名字源于1895年萨穆尔。宾在巴黎开设的“新艺术”画廊。

创新特征:优越性、兼容性、可操作性、局限性

常用曲线,甚至直接模仿自然的植物花草纹样

①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六人集团,巴黎中心一个重要的设计组织之一,其中成绩最为卓越的一位——奇玛特(Guimard),最有影响的作品——巴黎地铁站入口,新艺术运动时期极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②美国的蒂法尼,专长于玻璃设计

③西班牙的高迪:巴特罗公寓、米拉公寓、古埃尔公园、圣家族大教堂。

他的设计极度夸张、波浪起伏、强劲有力,极富表现力。

④比利时的探索 自由美学社,为比利时的中坚力量。

中心人物: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ta)

代表作: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内部设计,塔赛尔旅馆入口

(新艺术运动的标志性作品,1893年)

凡。德。威尔德(Henry Ven de Veld)⑤德国青年风格派

《青年》颇具影响力的杂志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最早也是此派的代表,《吻》是青年风格派走向现代风格的典型作品。

①英国格拉斯哥学派

中心人物:苏格兰建筑师麦金托什(Mackintosh)他的事业始终和妻子麦克唐娜一起。代表作:高背椅 1902--1903 ②维也纳分离派 常用小方格为元素

中心人物: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另:霍夫曼(Hoffman)、莫瑟(Moser)、奥别列奇(Olbrich)维也纳制造联盟

③美国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 中心人物:路易斯。沙里文 Louis Suilivan 其最出色的作品:1885年与艾德勒共同设计的保证大厦.他提出著名口号:形式追随功能

他的学生赖特 Wright 作品:流水别墅,联合教堂

二----1 新技术语言

19世纪维也纳托纳家具公司,主人米歇尔。托纳,发展用了蒸汽弯曲木料的新技术,代表作14号椅,1895年

四、现代主义运动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穆泰修斯(当时德国讲求实事求是精神的中心人物)的倡导下,于德国创办,凡得费尔德是创办这一联盟的积极协助者。

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德国人,被誉为第一个真正的工业设计师。

最辉煌的事业从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开始。

代表作品: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的透平机车间、交流电风扇、电水壶

受贝伦斯影响的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柯布西耶

又名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强调功能是决定设计优劣的首要因素。

①荷兰风格派 1917年,将抽象艺术推广到生活的视觉领域。

《风格》杂志(封面重要),体现抽象艺术风格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Mondrian)、凡。陶斯伯(Van Doseberg)、万顿吉罗(Vantongerloo)、奥德(Oud)、里特维尔德(Rietveld)

里特维尔德(Rietveld)的代表作品:

红蓝椅1919年、荷兰乌德勒支住宅(风格派建筑的代表)

②俄国构成主义

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

影响:包豪斯抛弃表现主义艺术方式,转向理性主义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Malevich)罗金柯(Rodehenko)李茨基(Lissitzky)塔特林(Tatlin)——构成主义思想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塔

③包豪斯

诞生于德国魏玛。

分为魏玛时期 1919--1925、徳绍时期1925---1932、柏林时期1932---1933。7月。

三任校长:格罗皮乌斯、迈耶、密斯凡得罗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upius),包豪斯的奠基人和创始人,继任凡得费尔德当选为魏玛工艺美术学校校长。

1919年3月下旬,任包豪斯校长。(魏玛艺术学院+魏玛工艺美术学校)

魏玛时期 优秀学生:马歇尔。布鲁尔(Marcel Breuer)徳绍时期(学校搬迁至德绍)

新校舍,是现代建筑设计功能主义思想的最重要的代表作

1930年,先锋派建筑大师密斯。凡。得。罗(Mies Van der Rohe)接任包豪斯校长

密斯。凡。得。罗代表作:巴塞罗那椅、巴塞罗那馆

四--1装饰艺术运动 Art Deco 二十世纪2、30年代,流行于法国,是具有承前启后的设计运动,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质。

Cassandre 的海报《诺曼底号》

此运动影响到美国高层建筑:纽约克莱勒斯大厦 1929年 金茂大厦、和平饭店

柯布西耶的新精神住宅

代表人物:Ruhlmann Lempicka Cassandre Paul Colin Lalique Eileen Gary 四--2 美国第一代职业设计师

流线型:罗维(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过、“可的斯波”电冰箱)、蒂格(为柯达公司)

盖茨(未来型双层客车)

德雷福斯(人机工程学,《人的度量》)

厄尔Earl(通用汽车公司,提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Fuller 福勒(生态设计,设计了“戴迈克逊”泪型飞机,省燃料。)

五、战后

①德国现代设计

乌尔姆设计学院

系统设计理论

拉姆斯:SK4唱机(白雪公主棺),1956年

布劳恩公司

②战后美国设计

有机设计:查尔斯。伊姆斯、沙里宁

伊姆斯美国一对夫妇,开发新材料新技艺,胶合板椅。

沙里宁:郁金香椅,1956年

③瑞士两种字体

《平面设计》,无衬线字体,1954,通用体,universe

1961,Helvetica

④战后的意大利

代表者:庬蒂 Ponti,创办“金圆规奖”,《多姆斯》杂志 奥列维蒂公司:“情人”打字机,邵特萨斯设计(意大利激进设计)

吉杰阿罗:尼康F4相机、德国大众汽车

卡西那 Cassina家具公司

⑤北欧设计

芬兰:阿尔托、Iittala、Arabia、Nokia、瑞典:宜家 IKEA 创始人Kamprad 1943 沃尔沃、哈苏相机、利乐包装

丹麦:PH灯、家具设计(瓦格纳的中国椅、孔雀椅)、B&O电子公司、乐高、伍仲设计了悉尼歌剧院

六、60年代反叛设计思潮

①波普艺术 Pop Art 夸张、变形

汉米尔顿的拼贴画《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别致,如此动人》,1956年,POP的来源

时装设计方面设计师:Mary Quant(中性打扮)Westwood 其他:穆多奇的儿童纸板椅

②意大利激进设计

邵特萨斯创立曼菲斯Memphis:博古书架、手套型椅

七、后现代主义设计

突破传统、娱乐化、戏谑化

①解构主义

Frank Gehry盖里 的 Guggenheim Museum Bilbal, Disney Concert Hall, Zaha Hadid ②绿色设计

④高技派

罗杰斯设计的高科技研究

八、现代主义大师

①勒。柯布西耶 出生于瑞士。法国籍。

代表作:新精神住宅、萨伏依别墅、钢管皮革躺椅、朗香教堂

新建筑的五个特征: 底层架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长窗、屋顶花园

②密斯。凡。得罗(德国):巴塞罗那椅、巴塞罗那馆。提出“less is more”

③赖特(Wright)美国:流水别墅Kaufmann House 1936 Johnson Wax Headquarter

新闻评论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篇2

【绪论+第一章】

1新闻评论的新态势有哪些?

(1)报纸:由评论专栏向言论版的扩张,中媒竞争逐渐进入“观点时代”,致使言论版竞争更火热,国内都市报(含晚报)都开设了时评版;(2)网络评论的兴起,有力拓展;

(3)评论作者的“四位一体”格局:本报评论员的职业写作、写手的准职业化写作、有感而发的公民发言、专业话题的学者发言;

(4)评论生态出现多样性:评论形式、规格、结构、比重呈多样化,时评化特点与日俱增;(5)未来新闻评论前景——网络评论情绪化、通俗化,报刊评论专业化趋向、电视评论正本清源。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哪些?(1)论题的新闻性

a现有新闻再评论,评论以新闻为依托,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b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迫切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的。特性

①强烈的时效性:新事件、新现象、新话题。

②直接的现实针对性:有的放矢、工作的薄弱环节,不良社会风气,错误思想言行,认识的盲区与误区,忽视的精神与行为,思想的疑虑与偏见等。

③评论对象的特定性: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事物,要求切合实际、具体事物具体分析。④对新闻事实的依托性:常以新闻由头挑开话题,以当前的事实为依据展开论述。(2)论理的思想性

包含三层意思:新闻评论贵在说理,说什么样的理,怎样说理。①就实论虚:摆事实,讲道理。

②价值观念:从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的角度思考问题。

③政治色彩: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体现出一定的政治立场。(3)论说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公益性。评论主要面向广大受众,抓住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发言,关注公众问题构建公民社会。公众性:

①论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

②评论的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真正成为受众利益的代表者,正群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③评论的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以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④评论的公众性还表现为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3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区别

(1)反映内容不同:新闻报道反映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强调知,作用于受众的眼;新闻评论是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直接阐明,作用于受众的心;(2)写作目的不同:新闻报道是为了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还原现实;新闻评论是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评论现实;

(3)表达方式不同:新闻报道以客观叙述、描写或记录等方式再现事物的状态和来龙去脉,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清楚第一;新闻评论“直抒胸臆”,以判断、评价、分析、议论等方式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看法,但不排除对事实必要的叙述或记录,明白第一;

(4)传播要求不同:以“真实性”为原则,报道中以讲清事实要素为基本条件;新闻评论以“公正性”为原则,引入事实性信息不要求“五个W”俱全,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讲求前瞻性分析与规律性认识。

4新闻评论的功能

(1)解惑示趋:针对新闻传媒的受众就某个时间或问题上所产生的思想疑惑和顾虑,及时帮助读者释疑解惑,进而全面、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或矛盾的发展趋势;

(2)表明态度:由于新闻评论能够借助新闻媒介得以广泛的传播,因而新闻评论的表态易于形成一种社会性的巨大舆论压力,对人们的政治行为,社会品格和行为规范起到积极的评判,引导和监督作用。(3)疏导舆论:新闻评论往往可以把分散的,凌乱的,甚至片面的,矛盾的言论加以权衡,分析与集中,概括,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变为比较系统,全面而又权威的见解和意见,借助新闻媒介迅速而又广泛的传播。新闻评论的这种作用就构成了对社会舆论的独特的疏通,调节和向导作用。

(4)深化报道:一般来说,新闻报道所传播的多半是具体的、凌乱的、微观的信息和事实,而新闻评论的任务和作用是透过这些事实和信息进行思想酝酿、加工和升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挖掘其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内部联系和社会价值,以达到深化报道的目的。

5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1)“目光四射、触觉锐敏”——政治家的眼光;(2)“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思想家的头脑;(3)“上天有路,入地有门”——社会活动家的本领;(4)“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杂家的智能;(5)“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作家的技巧。

【新闻评论选题】

1评论选题定义: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2评论选题的来源

(1)从上级精神中选题:深刻学习和领会中央的文件,结合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熟悉的话题。

(2)从社会实践中选题:选题反映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紧急性,选题阐述的道理或具有事项性和指导性。

(3)从新闻报道中选题:要把握好事实的准确性,注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注意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写作的区别。

3评论选题的标准

(1)富有新意,出奇制胜;(2)立论正确,有的放矢;(3)论理深刻,指导一般;(4)宏观把握,超前预测。

【新闻评论立论】

1评论立论定义:立论就是形成或提出评论的中心论点或主要见解,贯穿评论始终,起着统率全文的作用。

2评论立论的核心——判断

3评论立论相关的主要判断类型

(1)事实判断:对事实真相的常识性、专业性判断;(2)价值判断:对事实的价值、意义、影响的判断;(3)因果判断:对事实与主客观原因之间内在联系的判断;(4)趋势判断:对事实的发展趋势与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判断。

4立论的要求

(1)针对性:①值得关注的舆论动向;②普遍存在的社会时弊;③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④思想困惑、疑虑;

(2)新颖性: ①论题新颖,见解独到;②与片面观点交锋,闪现真理的亮点;③新的由头或论据;④新的立论角度;

(3)准确性:阐述政策的准确性,作出判断的准确性,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把握尺度的准确性;

(4)前瞻性:①敏锐感:见微知著,洞察事物本质;②洞察力:审时度势,预测事物进程;③预见性:未雨绸缪,提示隐忧与建议;

5立论的方法

(1)重要的解释性、说明性新闻评论,理论直采用落笔切题、直截了当的方法;(2)运用由头引出论点,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方法;

(3)通过提问或设问的方式引出论断(不少文章在标题中采用了提问或设问的方式);(4)运用辩论的方式得出结论。

【新闻评论标题】

1评论标题定义:新闻评论的标题是以简短的文字标明议论范围、主要见解、意图倾向和情感诉求,是新闻评论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2评论标题的功能

(1)提示论题:明确告知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有利于提出论题的针对性或时效性;(2)体现论点:直接体现评论的中心论点或主要看法,有利于突出鲜明的观点或独到的见解;(3)表明态度:直接表明对事件或问题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4)引发兴趣:运用新鲜的事例、手法或语言引发受众阅读、收听或收看评论的兴趣,有利于突出评论的新鲜感和新颖性;

3评论标题的要求

(1)贴切:题文一致,用词准确,题义确切;(2)具体:论题具体、论点清晰、指向明了;

(3)鲜明: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4)精炼:结构简单,句式简短,文字简洁;

(5)生动:富有新意、动感与活力,先声夺人、过目难忘;

4评论标题和新闻报道标题的区别

(1)标题任务不同:新闻标题提示新闻中最主要、最值得注意的事实;评论标题标明论题范围或传达作者态度、见解;

(2)拟题手法不同:新闻标题观点态度蕴含于事实的概括、叙述中;评论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3)标题结构不同:新闻标题结构较复杂,一般由主题和辅题组成;评论标题结构较简单,通常只有一行主题;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具体、确定、句式较完整,常用实题;评论标题概括、抽象、句式较灵活,常用虚题;

【新闻评论的结构】

1评论结构定义:新闻评论的结构,即谋篇布局,是对评论的总体构思和谋划,包括其逻辑思路与层次安排。

2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在新闻评论谋篇布局时,如何安排观点和材料,如何安排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开头、中间和结尾之间如何衔接与过渡等,都应注意其协调性和合理性;

(2)层次明晰;评论层次的划分,层次间的转换,都应有条理、有章法,使评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3)逻辑顺畅:以逻辑思维见长、以逻辑推理为主要手段的新闻评论,应注重结构的逻辑性,以谋篇布局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逻辑。

3评论结构的方式

(1)归纳式;(2)演绎式;(3)并列式;(4)逻辑式

【时评】

1时评定义:时评是以议论时事为主的评论,最初专指时事短评,现多指新闻性、针对性很强的个人署名的专栏评论。

2时评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1)选题新鲜,讲求时效;(2)选材具体,由事而议;(3)议论集中,重在判断;(4)直抒己见,张扬个性;

【短评】

1短评定义: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

2短评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短评的特点:

(1)短小精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炼;(2)新鲜独到: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灵活、讲求时效;(3)生动活泼:议论生动、构思精巧、文字活泼、形式多样;(4)就实务虚:缘事议理、重在分析、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短评的写作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为新闻报道配发的短评,既不能拘泥于报道,就事论事;也不能游高于报道,空发议论;应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不枝不蔓,就事论理,分析精当;

(2)长话短说,评在实处:短评要想写得短而有力,应在开头、结尾、篇章结构和行文方式上下功夫;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短评的主要论据应源于报道,短评的重要论点应高于报道;注重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述评】

1述评定义:述评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是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兼有二者的特点和优势,以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为基本特征。

2述评的类型

(1)事件述评;(2)社会述评;(3)形势述评;(4)人物述评

3述评的特点

体育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篇3

用性、科学性的学科

2、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体育与经济以及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本质及规律。

3、体育收入的乘数效应:指在体育行业中一国或一地区每增加一笔体育收入将引起该国国民收

入总量的增加

4、奥运经济:奥运会主办国的组委会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收益,包括电视转播权销售、指定赞助

5、商的

5、体育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育产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体育供给量的变动

6、体育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育产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体育需求量的变动

7.体育需求:具有一定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体育产品数量

8.体育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上,体育经营者愿意并且能够向体育市场提供的体育产品数量。

9、会计成本: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10、观众消费者:观众是指从观看体育赛事中获得利益的消费者

11、体育细分市场:是指体育经营者根据体育消费群之间的不同需求把体育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分市场,从中选择自己目标市场的方法

12、博弈均衡:指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状态、13.体育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从它进入市场开始到最后撤出市场的全部过程。

简答

1、影响体育需求与供给的因素 需求:影响体育需求的基本因素:体育价格、人们的收入水平和余暇时间

其他影响因素

1、替代性

2、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3、人口因素

4、政治法律因素 供给:影响体育需求的基本因素:体育价格、人们的收入水平和余暇时间

其他影响因素

1、替代性

2、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3、人口因素

4、政治法律因素

体育基础设施的规模。体育设施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体育服务商品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对体育产业的经济政策。国家对体育产业的税收、信贷等政策。

2、奥运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观念的转变(2)品牌战略

(3)按照文化产品的市场规律开发奥运商业价值(4)专业机构与人员的介入(5)全球体育网络的商业利用(6)适宜的外部条件

3、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一、体育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

(一)体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正向作用

1、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

2、体育可以修理劳动力

3、体育可以保护劳动力

4、体育可以增强劳动力

5、体育可以恢复劳动力

(二)体育在经济增长中的正向作用

1、体育可以提高出勤率

2、体育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3、体育可以带来巨额收入

(三)体育对促进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作用

1、可以促进体育用品工业的发展

2、可以促进建筑业和市政建设及其他行业的发展

3、可以促进旅游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二、体育对经济的负向作用

(一)兴奋剂是个无底洞

1、运动员付出的健康代价

2、检测耗资巨大,浪费惊人

(二)体育暴力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三)污染环境间接造成经济损失

4、体育提供的就业机会有哪些

(1)实习(2)设施管理(3)体育赛事和营销(4)健身服务(5)体育用品业(6)体育组织机构(7)职业运动队

5、影响体育需求的因素

(一)影响体育需求的基本因素:体育价格、人们的收入水平、余暇时间

(二)影响体育需求的其他因素

1、替代性

2、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3、人口因素

4、政治法律因素

5、体育供给因素

6、影响体育供给的因素

(一)体育产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来说,体育产品的价格越高,经营者提高的产量就越大

(二)生产体育劳务的成本。体育产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生产劳务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体育产品的供给量减少

(三)体育基础设施的规模。体育设施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体育服务商品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国家对体育产业的经济政策。国家对体育产业的税收、信贷等政策。

7、我国体育资金来源的发展趋势

(一)国拨、自筹相结合的结合型资金来源将成为未来中国体育资金来源的总方向

(二)政府拨款的绝对数目不断增加,但在体育资金总额中所占比例将逐渐降低

(三)体育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将为体育融资提供动力和方向

8、体育产品生命周期的规律性

(1)体育产品的推出期--体育新产品正式推向体育市场,具体表现为新的商业俱乐部建立,新的体育场地设施的建成,新的赛事的推出,新的健身娱乐等服务项目的出现(2)体育产品的成长期--体育产品的初营初具规模体育设施体育服务逐渐配套,体育产品基本定性并形成一定的特色前期宣传促销开始体现效果

(3)体育产品的成熟期--在产品的成熟期内潜在顾客逐渐减少,大多数属于重复购买的市场(4)体育产品的衰退期--体育产品所处的衰退期,一般是指产品的更新换代阶段,在这一阶段新的体育产品已进入市场,正在逐渐替代老产品

启示:

1、任何体育产品都有一个有限的生命,大部分产品都经过一个类似s型的生命周期

2、每个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时间长短因体育产品不同而不同

3、体育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利润高低不同

4、对处于不用生命周期阶段的体育产品,需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

5、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体育产品的更新换代,适时撤退或改造过时体育产品,以免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9、体育产品的定价策略

(1)新体育产品定价策略

1、高价定价策略

2、低价定价策略

3、暂时降价策略

4、满意定价策略(2)成本基础定价策略

1、成本加成定价法

2、目标收益定价法

(3)心理定价策略

1、奇数定价

2、偶数定价

3、参考定价

4、声望定价(4)需求定价策略

1、理解价值定价法

2、区分需求定价法

(5)竞争定价策略

1、随行就市定价法

2、率先定价法

3、追随核心企业定价法

4、边际贡献法(6)招徕定价策略

1、廉价出售某些体育产品

2、特别减价销售

3、折扣策略

10、市场细分的原则

(1)可衡量性--体育市场细分的标准和细分后的市场是可衡量的(2)可占领性--首先经过细分后的体育市场信息是值得体育企业去占领的,其次细分后的体育市场是企业能够占领的

(3)经济性--企业在细分后的市场上经营发展必须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1、体育需求价格的弹性意义

(1)、Ep>1,则说明体育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体育体育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时称体育需求需求富于弹性。其需求曲线上的斜率较大。实际表明产品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但减少的百分比大于价格提高的百分比,从而使体育总收益增加。相反,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但增加的百分比大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从而使体育总收益增加。

(2)、Ep<1时,表明体育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雨体育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此时称体育需求弹性不足。其需求取向上的斜率较小。实际表明产品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但减少的百分比小于价格提高的百分比,从而使体育总收益减少。相反,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但增加的百分比小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从而使体育总收益减少。

(3)、Ep=1时,表明体育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体育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相等,因此称这种体育需求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体育需求价格的变化对体育经营者的收益影响不大。

(4)、一般情况下,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而奢侈品及高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一方面,体育活动对于劳动阶层来说属于高层次消费,因此体育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往往大于1,说明体育价格的变动会引起体育需求量更大的变动。另一方面,不同的体育目的、不同的体育产品或各种单项体育产品的功能不同,其需求价格弹性也不尽相同。论述题

1、论述我国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

体育消费作为现代人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消费结构调整的一般趋势,他在未来的逐步增长是必然的。根据我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体育市场发展的可能性体育消费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总量将继续增长。根据我国经济增增长的势头,在未来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将保持同步增长的势头,同时城乡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城镇消费人口将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在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食品、衣着及日用百货所占比重将会明显降低,而在居住、教育、文化旅游等支出所占的比重将会明显上升。由此推测未来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总量肯定会增长。

2、实物型体育消费将持续增长,但消费档次将不断拉大,个性化、多元化消费的趋势开始显现。实物型体育消费的持续增长,主要是指运动服装、健身器材、体育图书音像制品等体育实物型消费资料需求的持续增长。这种体育消费的增长有体育因素,也有非体育因素。一方面,实物型体育消费的资料使人们参体育活动的必备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实物型体育消费资料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时尚用品。与实物型体育消费资料需求总量上升的趋势相伴的是,消费结构上也会出现一些变化。首先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导致对体育用品消费档次的进一步拉大,其次随着体育用品市场逐步由买卖市场过渡到人们对体育用品的需求也会出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3、观赏性体育消费者群体将日趋壮大。从需求的角度看,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在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人们在观赏水平竞赛表演方面的消费支出也有了明显的增长。今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对高水平表演的观赏需求将会进一步提高,观赏型体育消费者群体也将越来越大。

4、参与型体育消费将会成为带动整个体育消费快速增长的主流。参与型体育消费将会成为带动整个消费快速增长的主流。(1)这是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带动参与型体育消费快速的动力(2)是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激发了人们对参与型体育的需求(3)这是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参与型体育消费的勃兴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市场细分的程序

1、确定市场范围:市场范围的确定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2、进行市场需求调研:主要分析市场范围内现实的和潜在的消费需求

3、分析可能存在的体育细分市场

4、确定市场细分的依据

5、划定市场细分的基本框架

6、进一步分析各细分市场的需求

7、分析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潜力

8、分析细分市场占领的可行性

9、选定目标市场

3、形成完全竞争体育市场的条件(1)市场上潜在着众多的彼此竞争的体育经营者和体育消费者,他们买卖的体育产品的数量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都很小,任何体育经营者或体育消费者都不能支配整个市场的交换(2)买卖的体育产品及出售的商品的条件是同质无差别的

(3)生产要素在各行业之间完全自由流动,体育经营者可以自由进入体育市场

(4)市场信息畅通。市场上的每一个体育经营者和体育消费者都可拥有充分的市场信息 应用题

1、需求供给曲线画法P106

证券投资基金考试考点重点整理 篇4

第一章

1、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投资工具。P2

2、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是基金合同的当事人,简称基金当事人。P5

3、注册登记机构,其业务包括投资者基金账户管理、基金份额注册登记、清算及基金交易确认、红利发放、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册的建立与保管等。我国承担基金份额注册登记工作的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自身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结算公司”)P6

4、证券交易所对基金的投资交易行为还承担着重要的一线监控职责。P7

5、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p9

6、“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式基金。P11

7、中国境内第一家较为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P148、2004年6月1日开始实施《证券投资基金法》p17

9、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集中资金、专业理财、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集合投资方式。p20

第二章 1、2004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首次将我国的基金类别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基金等基本类型。P23

2、根据投资目标的不同,可以将基金分为增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p24

3、价值型股票的含义p31

4、非系统性风险包括企业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P33

5、净值增长率是最主要的分析指标,最能全面反映基金的经营成果。P34

6、债券信用等级可以将债券分为低等级债券、高等级债券。P38

7、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资产支持证券。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基金不得投资于剩余期限高于397天的债券,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180天,实际上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是较低的。P41

8、发生折价交易时,通过二级市场低价买进ETF,然后在一级市场赎回(高价卖出)份额,再于二级市场上卖掉股票而实现套利交易。

9、从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判断基金业绩优劣的时间跨度至少应在36个月以上。对基金的综合表现不能简单地从等级评价上判断。P56

第三章

1、申请募集基金应提交的主要文件:申请报告、基金合同草案、基金托管协议草案和招募说明书草案等。

中国证监会应当自受理基金募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基金份额发售的三日前公布有关文件。P60

2、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封闭式基金需满足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达到核准规模的80%以上、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少于200人的要求。P60

3、基金份额上市交易应符合的条件:5点。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少于1000人

详见p64

4、交易规则--基金的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001元人民币。交易费用(起点5元)P65

5、投资者可以在当日15:00前提交撤销申请,予以撤销;15:00后则无法撤销申请。

6、申购、赎回原则:“未知价”交易原则与股票、封闭式基金等金融产品:“已知价”原则

不同。P67

7、对于持有期低于3年的投资人,基金管理人不能免收其后端申购费用。P67

8、单个开放日基金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10%时,为巨额赎回。已经接受的赎回申请可以延缓支付赎回款项。但得超过正常支付时间20个工作日。P70、71

9、基金份额折算后,比例不发生变化。P73

10、现金替代分为三种类型:禁止现金替代和必须现金替代。P75

11、注册登记机构的主要职责p80

第四章

1、基金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主要股东(注册资本比例最高且不低于25%的股东)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P83、84

2、基金管理人职责:依法募集基金p85

3、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主要职责p93

4、投资决策程序p93

5、基金投资部门的基金经理向(中央)交易室发出交易指令。包括买入(卖出)何种有价证券、买入(卖出)的时间和数量、买入(卖出)的价格控制等p95

6、投资研究内容p95

7、基金经理不得直接向交易员下达投资指令或者直接进行交易。投资指令应经风险控制部门审核,确认其合法、合规与完整后方可执行。P96

8、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规范:金融衍生产品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品种(商品期货)。费率不得低于同类型或相似类型的60%;业绩报酬不得高于所管理资产在该期间净收益的20。P99

9、独立董事人数不得少于3人,且不得少于董事会人数的1/3。下列事项应当经2/3以上的独立董事通过;督察长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p102

第五章

1、申请取得基金托管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监会核准。P113-114

2、基金托管人的职责p114-115

3、基金募集阶段是基金托管人开展基金托管业务的准备阶段。P116

4、系统内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在两小时内汇划到账。P117

5、基金设立独立的账户,单独核算,分账管理。完全独立。P119

6、结算备付金托管人名义在中国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分别开立的。基金的证券账户包括交易所证券账户和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账户。交易所证券账户是指以托管人和基金联名的方式在中国结算公司开立的证券账户。基金印章均由托管人代为保管和使用。P120

7、托管银行根据对基金运作的监督情况,每周编制基金运作监督周报,向监管机构报告。P126 第六章

1、市场营销控制。这可能要求改变行动方案,甚至改变目标。P138

2、基金产品线的布置。通常从三方面考察基金产品显得内涵:产品线的长度(产品的总数);产品线的宽度(大类有多少);产品线的深度(有多少子类基金)。

常见产品线的类型p140

3、基金产品风险包括低风险等级、中风险等级和高风险等级。P159

4、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主要:保守型、稳健型和积极型p160

第七章

1、我国基金估值的责任人是基金管理人,但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估值结果负有复核责任。P173

2、计价错误达到0.5%时,基金公司应当公告并报 监管机构备案。P176

3、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及基金销售服务费均是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逐日计提,按月支付。

基金运作费

小数点后第5位的,预提或待摊的方法计入基金损益。P180

4、会计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P181

5、基金会计核算对象包括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的核算。P182-183

第八章

1、期末可供分配利润,期末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与未分配利润中已实现部分的孰低数。P190

2、开放式基金分红方式:现金分红方式;分红再投资转换为基金份额。基金份额持有人事先未作出选择的,基金管理人应当支付现金。P191

3、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免征营业税;基金卖出股票时按照1‰的税率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而对买入交易不再征收印花税;基金取得的收入由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和银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P193

4、营业税:金融机构买卖基金的差价收入征收营业税,非金融机构买卖基金份额的差价收入不征收营业税;企业投资者买卖基金份额暂免征收印花税;企业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获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P194

第九章

1、披露内容方面应遵循基本原则;披露形式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p198-199

2、基金信息披露的禁止行为p199-200

3、基金管理人的信息披露义务。P204

4、在基金份额发售的3日前,将基金合同、托管协议登载在托管人网站上。

托管人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至少提前30日公告大会的相关事项。P206

5、基金份额持有人主要负责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相关的披露义务。当代表基金份额10%以上,而管理人和托管人都不召集的时候,份额10%以上的持有人有权自行召集。P206

6、投资者缴纳基金份额认购款项时,即表明其对基金合同的承认和接受,此时基金合同成立。P207

第十章

1、基金监管的原则p226

2、中国证监会各地方监管局对基金的监管。各地方证监局对所在地在本辖区内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日常监管,分支机构及基金代销机构进行日常监管。P229

3、督察长应由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P235

4、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超过180天;债券正回购的资金余额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20%。P249

5、基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离任,进行离任审计。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督察长、基金经理离任的,应进行离任审查。P259

6、拟由其他人员代为履行基金经理职责时间超过30日的,公司应当自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

日内报告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并进行相关信息披露。P264

第十一章

1、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其上的投资组合给投资者带来的满意程度就越高。P284

2、所有投资者拥有同一个证券组合可行域和有效边界。P289

3、套利是指人们不需要追加投资就可获得收益的买卖行为。P299

4、有效市场形式: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以及强式有效市场。P304

5、分析家推荐,指推荐购买某种股票的分析家越多,这种股票价格有可能下跌;入选成分股,指股票入选成分股,引起股票价格上涨等。P306

第十二章

1、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业绩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P310

2、资产配置策略特征,详见表12-1。P32

第十三章

1、分散风险p332

2、按股票价格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行业特征,可以将股票分为增长类、周期类、稳定类和能源类等类型。P336

3、以技术分析为基础的投资策略是在否定弱式有效市场的前提下,以历史交易数据(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数据)为基础,预测单只股票或者市场总体未来变化趋势的一种投资策略。P339

4、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鼻祖。目前世界资本市场应用最广泛,源于道氏理论的思想。P340

5、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净利润的比值,市净率则是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P343 第十四章

1、不同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包括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与优先置产理论。P355

2、预期理论含着这样一个假定:不同期限的债券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而市场分割理论则认为,长、中、短期债券被分割在不同的市场上。P356

3、基点价格是指应计收益率每变化1个基点时引起的债券价格的绝对变动额。P359

4、凸性对投资者是有利的,在其他情况相同时,投资者应当选择凸性更高的债券进行投资。P361

5、紧急免疫的触发点。P368

6、指数化债券投资策略,有助于基金发起人增强对基金经理的控制力,因为指数化债券组合的业绩不能明显偏离其基准指数的表现。P370

7、加强的指数化是通过一些积极的但是低风险的投资策略提高指数化组合的总收益。P371

8、与多重免疫策略相比,现金流匹配没有持续期的要求,但要求在利率没有变动时仍然需要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P373

第十五章

1、算术平均收益率被用来对将来收益率的估计。P381

2、夏普指数,给出了基金份额标准差的超额收益率。夏普指数调整的是全部风险。P386-386

3、M²测度与夏普指数对基金绩效表现的排序是一致的。P392

设备设计考试重点整理 篇5

担保法绪论

一、反担保的概念与方式

概念:反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为确保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实现对著债务人的追偿权而设定的担保。方式:保证、抵押、质押。

一.无效担保的法律责任

无效担保的分类:担保合同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法律责任:

(一)主合同无效致使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部分的三分之一。

(二)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

1、国家机关、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担保的无效,根据自身过错情况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担解释》T7: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3、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超过权限设定担保合同的,由法人及组织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当事人知道或应知道越权的,担保人按过错情况承担无效担保的民事责任。

保证(I)

一、保证方式的概念: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 二、一般保证的认定:在合同中明确写明一般保证;含有一般保证的意思

三、连带责任保证的认定:明确约定为连带责任保证的;双方含有连带保证的意思(债务人“不履行”时);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则推定为连带保证;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区别:

1、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条件不同:一般保证仅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保证人对债务人不履行的部分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不论债务人能否履行债务,只要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就有义务承担保证责任。

2、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中断情况不同:一般保证一旦起诉,保证债权时效中断,连带保证一旦起诉,保证债权期间不中断。

3、保证人享有的抗辩权不同: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免责抗辩权与先诉抗辩权;连带保证的保证人只享有免责抗辩权。

4、保证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不同:一般保证的保证人最多为共同被告;连带保证的保证人可以独立作为被告也可以作为共同被告

四、保证期间的一般和特别规定 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申请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担保法》T25)连带责任的保证期间: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钱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最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最高额保证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保证人对于通知到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T27)约定的保证期间若a.保证期间与债权存续期间相同则适用法定期间(6个月);b.保证期间到债务清偿之日止的,视为约定不明确(最长只可两年)。

三、共同保证责任的规定 共同保证中,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一应当承担的份额。(《担保法》T12)

某个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后,不能获得债务人清偿的,共同保证人之间对责任的承担有约定的按约定,无约定的平均分担。四.连带保证责任

连带保证的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只要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至时未履行债务,不问其原因为何或有无履行能力,债权人均可不请求执行债务人的财产而直接向保证人请求履行保证债务。

五.保证责任消灭的规定

保证责任的消灭:只因由法定事由,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再存在。

一般消灭:基于保证的从属性而发生的消灭,如因住债务的消灭而消灭;保证可因保证人的清偿、提存、抵消、被免除、混同以及保证合同的解除而消灭。

特殊消灭:保证期间届满而债权人未为请求、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住债务转让而未经债券人同意、未经保证人同意加重主债务的债的的变更。六.先诉抗辩权 又称“检索抗辩权”,指保证人于债权人未就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而无效果前,对于债权人得拒绝清偿保证债务的权利。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的情况:1.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2.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而中止执行程序的;3.保证人明确抛弃先诉抗辩权的;4.连带保证责任中。六.一般保证的诉讼时效计算 开始:只要债权人在约定或法定的保证期间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则保证期间的作用便已结束,诉讼时效制度开始发生作用。(P64)

终止住债务诉讼时效终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终止。

七.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形:1.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未为请求,保证责任消灭;(一般保证:向法院请求;连带保证:向法院请求或自力,向保证人请求;)2.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免除保证人相应的责任;3.住债务转移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保证人不承担转移后的责任;4.未经保证人同意,以加大债务的方法变更主合同,对加大部分,保证人免除责任;5.债权人怠于行使债权,致使债务人财产减少,应当在相应数额内免除。

在担保实务中:

1、保证合同约定仅对特定债权人担保或禁止债权转让,仍转让债权,保证人免除责任;

2、新保证人不知道债务是“借新还旧”的,免除保证责任;

3、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债务人破产,既不申报债权,又不通知保证人申报,则在可能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4、债务人破产,债权人提出申报,在破产程序中未受清偿部分若在6个月内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则保证人免除责任; 八.保证范围规定

保证责任范围:

1、有限保证:保证人承担的责任以主债务为限;双方需要做明确约定方位有限保证;

2、无限保证:主债权、利息、违约金、赔偿金、追偿费用等所有;

3、共同保证人的责任范围:共同保证与与债权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无约定的,则各保证人负连带责任;某个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后,不能获得债务人清偿的,共同保证人之间对责任承担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平均分担。

4、同一债务,保证与物保并存,债务人先由抵押财产承担责任,即债务总额-财产抵押=保证人承担的责任;第三人的保证与抵押并存,债权人有选择权;若物的担保无效,则保证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承担责任,没有约定的,负无限责任。

5、最高额保证仅对保证人与债务人约定的范围或数额内承担保证责任。

九.无限保证条件下保证责任的范围:主债权、利息、违约金、赔偿金、追偿费用等。十.保证人求偿权的成立条件:1.保证人向债权人履行了保证债务;2.因保证人的履行而使债务人免责;3.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无过错;4.保证人须无赠与的意思;

抵押(I)

一.抵押的特征

1.抵押权具有从属性。2.抵押权具有不可分性。3.抵押权具有特定性;4.抵押权具有物上代位性;5.抵押权具有追及性;6.抵押权具有优先受偿性与顺序性; 二.流押条款的规定

《物权法》T187:“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说明若当事人有此约定,则约定无效。一.抵押物孳息收取的规定 《物权法》T197:“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致使抵押财产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该抵押财产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抵押权人未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除外; 抵押权人收取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次用于清偿主债权的利息,最后用于清偿主债权。”

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法定孳息除当事人无另外约定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1.因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扣押;2.抵押权人将扣押抵押物的事实通知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若未通知,则其仍可向抵押人清偿法定孳息。

抵押权效力所及的天然孳息仅限于自抵押物被人民法院扣押之日起所发生的,且抵押物是因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未履行债务被扣押的;于抵押权设定之前,抵押人已将抵押物的收益权转让给第三人的,第三人的权利具有对抗抵押权的效力,抵押权的效力也不能及于抵押物的天然孳息。二.抵押权实现顺序的规定:1.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2.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3.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三.抵押期间的规定:即我国现行法上认定的抵押权的存续期间为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两年。四.不得抵押的物:下列财产不得抵押: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五.最高额抵押的特征与构成要素:特征:1.具有独立性;2.被担保的债权具有不特定性;

构成要素:1.原因交往合同,即债务不断发生;2.有最高限额;3.有结算、决算期,未明确约定时间的,以合同签订起两年。六.公司财产抵押的规定:公司财产抵押须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被担保人属于公司控制人的,须且只能经过股东大会决议。七.抵押物对添附物的效力:因添附、混合、加工时,由抵押人取得物的所有权的,抵押物发生扩张,抵押权的效力也就扩张;若由第三人取得物的所有权,则会发生物上代位,抵押权的效力只能及于该代位物。《担保法解释》T62条:抵押物因附合、混合或者加工使抵押物的所有权为第三人所有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补偿金;抵押物所有人为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所有人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第三人与抵押物所有人为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共有人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人对共有物享有的份额。八.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规定

1.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抵押须报批准;2.未达到转让条件的土地使用权不宜抵押;3.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的土地不能抵押。九.抵押登记的规定

抵押登记是指将抵押物上的抵押权的状态登记于财产权利登记薄上。

采取抵押登记作为生效要件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建筑物与其他土地附着物;以招标、拍卖等手段取得的土地经营权(四荒);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登记作为生效要件的抵押物范围)

登记对抗的:生产设备、原材料、产品、成品;交通运输工具(除航天器船舶);其他。十.抵押权标的物的范围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2.建设用地使用权;3.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4.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5.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6.交通运输工具;7.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十一.共同抵押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若有约定的,则按照约定;《担保法解释》T75:同一债权有两个以上的抵押人的,当事人对其提供的抵押财产所担保的债权份额或者顺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抵押权人可以就其中的任一或者各个财产行使抵押权;抵押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抵押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质押

一.质权特征:1.从属性2.不可分性;3.物上代位性;4.优先受偿性;

二、与抵押的区别:1.担保物的种类不同;2.是否转移占有不同;3.公示方法与合同生效时

间不同;4.能否重复设定担保物权不同;5.收取孳息规定不同(质押中质权人收取孳息)

三、动产质押的成立与消灭:成立: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即动产质权以转移质物的占有为成立要件。消灭:1.被担保的主债权消灭致质权的消灭:住债务因清偿而消灭、因债的混同而消灭、因债权抵消而消灭、债权人因主债诉讼时效届满而消灭;2.因质权的实现而消灭(折价、拍卖、变卖等)

三.股票质押的生效:1.出质的股票、股份须为依法可以转让的;2.处置人与质权人订立书面质押合同;3.办理出质登记;以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四.权利质押的标的:1.汇票、支票、本票;2.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4.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5.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6.应收账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五.质权人的权利:1.质物的占有权和留置权;2.质物孳息的收取权和必要费用偿还请求权

3.质物的转质权;4.质权的保全权:质权受侵害时的请求权;质物价值减损时的变价权; 5.质权的处分权;6.优先受偿权;

六.动产质权的实现方式:1.以质物折价;2.质物的拍卖、变卖;

七.权利质押中需要办理登记的范围:1.以票据权利出质的权利质权,没有权利凭证的;

2.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3.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八.质权与留置权冲突的规则1.先成立留置权后成立质权的情况下,留置权人设立质权,则质权优先于留置权;2.先成立质权后成立留置权的情况下,留置权优先于质权; 十.质押对附合物的效力:《担保法解释》T62、T96:质物因附合、混合、加工而发生添附时,若质物所有人取得添附物的所有权,则质物的效力及于添附物;若出质人与他人共有添附物,则质权的效力存在于处置人对共有物的应有部分上;若添附物为第三人上取得所有权,则质权消灭。但在此种情形下,因出质人得基于不当得利制度要求第三人返还质物的价值,质权不消灭而存在于补偿财产上。

十一.动产质权消灭的原因1.动产质权因质物灭失而消灭;2.动产质权因其所担保的债权的消灭而消灭;3.动产质权因债务人未经物上保证人同意转让债务而消灭;4.动产质权因抛弃及质物的任意返还而消灭;5.动产质权因质物占有的丧失而消灭;6.动产质权因实现而消灭;7.动产质权因期限届满而消灭;

十二.质权人保全质权的措施:出质人毁损质物使质物价值减少,质权人得要求出质人负赔偿责任;不论是第三人还是出质人非基于质权人的原因而占有质物,侵夺质权人占有的,质权人得请求返还质物;在质物有损坏或明显减少,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时,质权人得以提前拍卖质物以其价金代充质物。

留置权

一.定义与成立条件

定义: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动产,并以折价变卖、拍卖该财产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

成立条件:

积极条件:1。要求债务人须合法占有债务人的财产;2.要求债权人债权与债务人债务有关联;3.债权已届清偿期;

消极条件:1.当事人无不得留置的事先规定;2.留置财产与债权人所承担的义务不相抵触;3.留置财产与债务人交付财产前或交付财产时的指示不相抵触(书P217);4.留置财产不违反公序良俗或善良风俗; 二.实现留置权的条件

1.留置权人存在留置权(依法存在);

2.确定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内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3.债务人在宽限期内未履行债务,也未另提供担保。

定金

一.定义与性质

定金是指为担保和认同的订立、成立生效、履行,合同当事人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一定金钱或代位物。

性质:我国法上的定金为违约定金。(书P234~235)二.定金的效力

定金的一般效力:包括证约效力、预先给付的效力、担保的效力;证约效力是指定金具有证明主合同存在的效力;定金的预先给付效力是指在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可以抵作价款;定金的担保效力是指通过定金法则等措施保障当事人获得合同债权并实现之。立约定金的担保效力:给付立约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丧失定金;收受立约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成约定金的效力:1.成约定金担保主合同的成立或生效以主合同交付定金作为成立或者生效条件(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违约定金的担保效力:给付违约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的,丧失定金;收受未约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三.定金与违约金并用的规定:如果未约定金与违约金并不是指向同一违约行为则违约定金可与违约金并用;若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四.定金与预付款的区别

1.作用不同;

上一篇:远离人身伤害教案下一篇:仓管员管理制度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