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字理”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通用14篇)
奚妙娟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汉字又是记录并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所以汉字在祖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仍然在学汉字用汉字,汉字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事业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汉字是世界是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汉字发展到今天,大约有56000多个,日常用的汉字也有2500多个。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就要规范运用语言文字。
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等能力。学语文就是学习中国的文化,而语文就是从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学承载着重要的责任。然而,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一直是广大教育学 者们老师深究和思考的问题。
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规律,依据规律而行则兴,违逆规律而为则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说过: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研究和实践证明,学生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们才会有深刻的印象,不易遗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中强调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据,亦即字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分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这也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方法。当代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识字教学实践亦证明,只有“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那么,学生学习汉字才会是在朗读“一首优美的诗”,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才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和量。
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和量,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怎么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和优化呢?尽管非常重视识字教学的质量,然而由于自身文字学基础的薄弱,在实际教学中就是精心备课了,也仍然很难娴熟而灵 活的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往往是独体字就让学生数数笔画,合体字就让学生说说字形结构等等,有时也苦思冥想一些“字谜”,当由于缺乏趣味性和新意,常态的识字教学效果甚微。我深深地意识到,要使学生能依据字理去创造性地学习汉字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的文字学水平。因此,我买了《汉字学简论》、《汉字趣谈》《细说汉字》、《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等相关方面的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得益于这些书的帮助和启发,特别是更具工具性的《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一书,使我在教学中获益匪浅。
此书中,对常用字以及部分常用字大都配以有别于社会上文字游戏的顺口溜或字谜,其主要特点就是音形义结合,或依据资源义进行编写,或依据实用义编写,或为识记多音字而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意义识记汉字和音形义。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大胆灵活地使用了书中的字例,如:“躲”字,形声字,从身,朵声。本义是藏匿、避开。而藏匿、避开的主要是“身”子,故从身。形意可识记为:整个“身”子藏起来,就连耳“朵”也不要露出来。谜语识记:身在花中藏,花朵巧遮挡;藏身有学问,全靠巧伪装。我多数运用字谜跟学生互动,使学生 “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寓教于乐”枯燥的识字教学越发有趣和生动并能吸引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识字教学效果明显有了提高,原来多数学生写字错漏百出、形近字、同 音异形字混淆得一塌糊涂的状况有所改善。在字理的潜移默化学习中,聪明好学的学生甚至还能创造性地运用次识记方法,比如“枯”字,千年古木,容易枯萎;如:“裕”字,某某有很多衣服穿,很多粮食吃,丰衣足食是富裕。很多例子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相关报告道出,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只要注意汉字形义的有机结合,依据汉字在现代的实用字义进行分析理解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像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在教学“蚓”字时引导学生们识记为:蚯蚓是一种昆虫,所以“蚓”字有一“虫”字旁;蚯蚓爬行时有时身子弯弯曲曲的像“弓”字形,有时又拉直身子像“1”字形。在这里,斯霞老师把从虫、引声的形声字“蚓”灵活地当作会意字析解,这样的方法学生容易记、容易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一、精心设计导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教学时, 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语, 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讲故事、设置悬念、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入新课。如,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 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咱们先猜一个谜语:一口吃掉牛尾巴, 是什么字?”学生们的脸上都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 都想急着告诉大家。这时我抓住时机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谁说的对不对啊?”学生们齐声说:“想。”“那么, 请大家翻开书, 读一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生字。”这样设计导语, 能够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 积极参与识字。
二、新课前复习, 引导学生积极识字
在上新课前, 我结合新课复习以前学过的基本生字或前一课学习的生字, 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笔画、结构, 再引导学生用加、减、改笔画等方法来认识更多的生字。比如, 我在黑板上先写一个“日”字, 然后拿出一个小木棒问“日”字加一竖是什么字呢?引导学生动手拼摆, 让学生学习“甲”、“由”、“目”等字。这样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把识字当作是一种乐趣, 从而调动起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通过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 根据这一特点, 我把游戏融入识字教学中, 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理解字义, 记住字形。比如, 学习“看”字时, 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 一边引导学生观察, 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抬在眼睛上就表示看, 它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又如, 学习“鸡、鸭、猫、狗”等字时, 让学生戴上动物的头饰演一演, 让学生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等表演出来。通过做这些游戏,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能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通过编顺口溜, 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顺口溜生动形象, 朗朗上口, 易学好记。因此, 教学时, 教师可以根据某些字形的特点, 编写顺口溜, 或引导学生编写顺口溜, 进而调动起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形相近, 容易混淆, 可以编写顺口溜加以区分。如, “鸡”、“鸭”、“鹅”这三个字就可以编成顺口溜:尖嘴鸡, 扁嘴鸭, 哦哦叫的是大鹅。总之, 利用顺口溜进行识字教学,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还可以调动起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五、利用多媒体, 让识字过程变得好玩有趣
多媒体赋予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艳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等, 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 栩栩如生, 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把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古老的汉字又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描摹而创造的, 课堂上如果通过多媒体让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 让枯燥的东西变得充满乐趣, 那么学生一定会觉得识字是个好玩有趣的游戏。
关键词:字理;兴趣;效率
汉语言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是美丽和魅力的结晶。尤其在聆听了广西师范大学黄亢美教授关于字理教学的报告后,更加坚定了我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进行字理教学的信念。一年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尝试着巧妙运用汉字字理知识,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效率。
一、字理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图文并茂,激发兴趣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如,在教学“羊”字时,我先出示“羊”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只羊形,弯弯的形状像羊角,一横像羊的眼睛,下一横像羊的鼻子,中间一竖像羊的胡子;再讲解“羊”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最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如,在教学“采”字时,我采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画:一只手抓植物的果实,上面的人手逐渐演变成了“爪子头”,下面的“木”代表植物的植株,告诉学生用手摘果实就是采摘的意思。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也了解了字义,运用起来也不会出错,一开始就将错别字消灭在萌芽状态。教学中运用这样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串讲故事,记忆犹新
如,教学生字“分”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项羽和刘邦打了几年仗,双方曾经议和,中分天下”。怎么分呢?分开用刀,刀的左右各有一笔,表示用刀将一件东西分开两边——写成“分”。对于部分暂不解析字理的汉字,也可以运用一些拆字等方面的相关故事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阔”字,老师可简略地讲述三国时曹操因嫌门大而在门上写“活”字的故事。这样,学生一边在故事中遨游,一边学习汉字。我想学生下次见到这个字,一定对老师上课讲的故事记忆犹新,记住这个字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3.析形索义,理解字义
会意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表示的意义要从字与字组合的关系上显示出来。一只可爱的鸟儿,张着嘴快乐地歌唱,就是“鸣”;“立”着工作十个小时是够“辛”苦的;每“一”“口”人都有房屋(宀)住,都有“田”地耕种,生活就“富”裕了。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串解汉字的各个部件,分析理解,依据部件的组合关系识记汉字,学生学习生字印象深刻。
二、字理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1.形近比较,融会贯通
汉字从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类型。独体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组成,合体字则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组成,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给学生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同时这也是学生出现错别字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中,我引入字理教学,重点是辨“异”,从而消灭错别字。如,在教形声字“清、睛、晴、情、青”时,引导学生比较偏旁,使学生明白,“目”是眼睛、“忄”是心情、“日”是晴天、有“水”(氵)是清楚、青则表示颜色。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思。经常采用此类方法,学生渐渐融会贯通,识字效率事半功倍。
2.偏旁字理,教一得十
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学生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做形旁时用于表意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无师自通”地创造性地学习大量的形声字以及会
意字。
黄亢美老师讲到,如果让学生了解了“手”可变写为“扌”“又”“廾”,以及与手有关的偏旁为“爪”“彐”“攵”“攴”等,那么学到“挥”“举”“取”“看”“有”“戒”“牧”“采”“敲”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手”或与手有关的动作析解它们的形义,就不会出现把“攵”旁与“欠”旁弄混淆了。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区分“攵”旁与“欠”旁,我将“攵”旁与“欠”旁进行字理析解:“欠”是象形字,其中甲骨文、金文像一个端坐张口的人,“欠”做偏旁时,表示取饮、歌唱、欢呼、感叹、呼吸、吹气等诸多意思,这些意思都与张口有关。通过这样的类比联想记忆。在教学生字“歌”时,学生知道了唱歌的“歌”与口有关,书写时不再将“歌”的偏旁错写成“攵”,提高了书写的准
确率。
综上所述,字理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汉字的规律,恰当地运用字理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学得精确,学得扎实,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形象地识记字形、感知字义,真正达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使识字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吉塘小学
杨秀芬
电话号码:1977593716
邮编:537124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识字教学,而识字教学一直受到汉字难记、难写易错以及识字教学费事低效、负担重、效果差等问题的困扰。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我改变以往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 从一开始教学低年级,就开始了字理识字教学的大胆尝试。“字理识字”,主要是根据汉字本身的字理,将字的音、形、义充分的讲解,使学生从汉字构造意义上理解字的音、形、义。我在识字教学中,抓住字形这个重点,以汉字形、义、音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站在理性的高度来学习汉字,是他们不仅知道汉字怎么写,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把握汉字的组构规律,加强了记忆,提高了学习兴趣。具体地说,每节识字课的教学程序基本上是按照“明理—辨形—发散—运用”这一基本模式展开,始终贯彻“立足字理,训练思维”的宗旨,有意识的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逐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运用字理教学是提高低年级识字能力的有效捷径。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字理识字教学,不但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感性认识,培养了理性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运用图画和实物演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直观、形象的食物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中国汉字看上去横竖撇捺,错综复杂,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机械记忆,势必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而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画或实物展示汉子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将汉字的形与义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有效地加深对汉字本意的理解。如:在教学“伞”字时,就可以出示一幅画或一把撑开的伞,引导学生明白,“伞”字上面的人字是伞的布,两点一横就是支撑的伞骨,一竖就是伞把子。再如:教学“尖”字时,可先让学生拿出自己文具盒中已削好的铅笔,让学生说说,笔尖上面怎样?下面又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理解:上面小,下面打就表示这个物体很尖,所以“尖”字的上面是个“小”,下面是个“大”。这样既记住了汉字,有理解了字义。又如“日”字的教学,我先展示太阳的彩图,后展示太阳的概括线条图,接着再展示金文(或甲骨文)、现代文的“日”,让学生对照认字。这样,就把“日”这个抽象的字符具体化,抽象化了,使学生对字的构形理解产生顿悟。同时,实物彩图、概括线条图以及由此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相关表象,是帮助学生实现“由图到字”转化过程的具体思维材料,解决学生识字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障碍,同时也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训练。运用这样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依据字理区别汉字。
对于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张冠李戴,那么我们怎样对这些字进行区别呢?我们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然后启发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去掉女子旁换上虫字旁组成的。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是女性,所以偏旁不同。又如:“蓝”与“篮”怎样教学生区别呢?只要让学生明确其偏旁所表示的意义就可以很好的区别了。蓝的草字头与青草的颜色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而打篮球时就是把球投进一个像篮子一样的篮筐里去,所以事竹字头。在区别:“田——由”两个字时,可以先区别它的字形,正确理解字义,田字的口像田埂,将田里的水围起来,种好秧苗,不让田埂有缺口,因此“|”不出头,而由字的竖出头,表示不听话偏要冒出来,非常自由。“乌——鸟”字怎样区别呢?先观察乌字,引导学生想象“乌”字的每一笔分别表示乌鸦的头、脖子、身子、爪及尾巴,在让学生想象,为什么鸟字的中间有一点,而乌字没有?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看不见它的眼睛,这样一比较,既记住了汉字,有激发学生去想象,变枯燥的数笔画对比记忆为有趣的形象记忆,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三、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字形来理解字义,还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这样的方法,识记更多的汉字。如:我在教学归类识字
(三)第二颗中的几个品字形结构的字时,我先向学生讲述品字由三个口字成并不是指品了三口茶的意思,而是指品尝了很多口茶的意思,因为在古汉语中三就是表示多的意思,单个字每重复一次这个字的意思就加强一次,那么接下来教“森、林、”二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所讲述的品字形结构汉字的字理,通过分析“森、林”二字的字形没,理解:“林”表示很多树木生长在一起,而“森”字则表示更多的树木生长在一起的意思。学生从字形入手,由字形想到字义,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那么这节课中要教学的另外两个品字形结构的字就让学生通过同座互相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了。只能在教学中要求学习者单拼死记硬背几千个汉字,是多么困难啊!可是在教学中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学会一大串字,如:帐、资、货、贷......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而“贝”字给是指贝壳,而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件时,其义多是财物的意思,教学时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那些字时贝字旁。让学生多举例,熟能生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一天天提高。
四、设计有趣的游戏,在教学中随机识字。
掌握了字理和识字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利用教学的有利契机,教学生学习相关的汉字。如:在教学归类识字
(三)第二课时,为了让学生巩固品形结构汉字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那水果,让学生拿自己爱吃的水果,并回答出水果上的题目。其中我出示了两个单字:“金、石”。让学生联系本节课所学到的字理,组成两个品字形结构的字,这大大激发了学生获取新知的积极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的组成品字形结构的字,并能说出“鑫”有三个“金”字组成表示很多钱,“磊”有三个“石”字组成表示很多石头的意思。有的学生还能读出字音。我利用这好时机给予大力表扬,并告诉学生:“生活中像这样的品形结构的字还有很多,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自己去找,自己去学。”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去认识更多汉字的兴趣。有趣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得轻松愉快。
五、结合实际,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又渗透了字理。
在教学“森、林”二字时,我联系当年湖南发生特大洪灾来讲这两个字,这样既巩固了字理,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环保教育。我利用电脑出示乱砍乱伐树木的后果,树木越来越少,并随树木的减少,出示:森——林——木三个字,让学生看到:树木不断减少,汉字中单个的“木”字也在依次递减,大堤上没有了树木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造成湖南发生特大洪灾的其中一个原因。再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电脑又出示:木——林——森,随着树木的增多,单个汉字“木”也依次递增。这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也将品字形结构汉字的字理自然渗透在其中。
六、重视课堂的书写练习
字理识字的课堂教学程序是:定向——教学字音——解析字 理——分析字形——书写练习。其中,书写练习时识字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堂训练。在识字的过程中就要重视些字的指导,把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归类识字三第二课时,指导书写“茶”字的书写,为了让学生在书写时注意那些笔画有变化,我提问:下面的“木”字与平时写的“木”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变化呢?让学生懂得除了要会写字,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的造型美。指导书写“林”字时,提问学生:为什么左边的木字一捺变成一点?让学生知道,这样是为了汉字写出来结构紧凑,我们的祖先造字,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教学时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书写时就会相对注意字的这些笔画变化了。
七、多媒体电脑的使用,增加了字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直观性是教学原则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解析字理时,除了运用形象化语言外,还应配合是用形象的物体,如:挂图、幻灯、录像、电脑等等。我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出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能更好的配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字理与识字有机的结合。我想,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教师更应该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自己的教学。
八、由字形展开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大量观察和答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大家都知道,由此及彼,从一点向多面辐射,是形象思维最活跃的阶段。在字理识字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字的形、音、义之间,在字的词、句、段之间,在独体与合体之间,开通联想的渠道,展开联想的翅膀。例如:“色”字,上部表示一把刀,下部“巴”可以想象到尾巴,刀砍尾巴,就会流血,血是红色的。同时,“色”还可以组成“白色”,“黄色”,“黑色”等词,而这些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就有成“彩色”。又如“有”字,通过观察其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上部表示手,下部“月”表示肉,用手拿肉,那么你就有了它。接着就引导学生用“有”练习对话:1.我有-----;2.----有-----。这样,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
九、.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教学方式,活跃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常,通过猜字谜(老师编学生猜或互编互猜)、利用实物把抽象的汉字具体化、动作表演、编儿歌、比赛等形式,使学生进入各种各样的角色,既活跃思维,又激发了兴趣和潜能。如:学习“听”字时,学生这样表演:甲在乙耳边说话,而乙必须用耳(斤)才能听到甲口中发出的声音;又如学习“笔”字时,让学生边观察毛笔,边小组分析毛笔的构成:上边是竹子做成的,下边是毛做成的;又如学习“春”字,让学生看图后,自编这样一个字谜:三人一同看日出;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全神贯注,争先恐后,积极思考,从而主动的学会生字。
钟山县实验小学 唐晓花
根据汉字不同的构形特点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字理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在此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象形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然后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最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如:“水、月、牛、目、山、壶”等。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描绘出来的。“水”像小河流水,“月”像一弯新月,“牛”突出了牛角,“目”简直就是人的眼睛,“山”像峰峦层迭,“壶”就像一把水壶。这些象形字,可借用简图讲解字的形状,分析字形。如教学“亭”字,先让学生观察“亭”的简单图画,说说它的形状,再仔细看看“亭”的字形,说说它们相似的地方。学生图字对照,初步认识到“亭”这个字是由图中的画演变而来的,从而了解了象形字的特点。这样图字对照,学生既了解了字义,又掌握了字形,同时还初步知道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他生字如“鸟”等也可以用这种教法,图文并茂,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字谜法
汉字繁难的笔画、复杂的结构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看到,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字谜是用暗示字义或描摹汉字形体特征的方法为谜面,以文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它分为两类型:
1.揭示汉字形体的字谜。大:一人。乖:乘人不备。告:一人 吃掉牛尾巴。夹:一人挑两小人。券:拳头对刀。拿: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2.揭示汉字形体、暗示汉字意义的字谜。泛:分开水太少,合拢水太多。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三、辨异法
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辨“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辨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如:教学“清、情、请、晴、睛”这种与“青”有关的字串,就要启发学生辨字义记字形,组织学生观察联想,以便正确记住这些字。引导学生编顺口溜:“有水才说清,有言才说请,有日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想事情。”又如:教学“辩、辨、辫、瓣”这几个字,可以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异”,然后引导编顺口溜“中间有话来争辩,中间种瓜长花瓣,中间有丝扎辫子,中间点撇辨一辨。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寻同辨异,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
四.求同法
汉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可以通过归类进行批量识字。在教学中要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学会一大串字,如:账、资、货、贷„„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而“贝”字给是指贝壳,而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件时,其义多是财物的意思,教学时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是贝字旁。让学生多举例,熟能生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一天天提高。又如引导学生分析“顶”、“项”、“颈”、“额”、“颊”等字的意思,让学生认识页部的表义类属:从页的字,字义与人体肩部以上的部位有关;分析“儒”、“侠”、“俭”、“侈”、“仰”、“伏”等字的意思,认识人部的表义类属:从人的字,字义多与人的类别(儒、侠)、品性(俭、侈)、行为(仰、伏)等有关。部首表义,求同法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部首的表义类属,加深学生对汉字据形知义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汉字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和望文生义的理解能力。
五.分解法
有的合体字尽管结构复杂,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认识到,陌生的合体字大都由熟悉的构件组合而成,合体字的形、义、音是由构件的组合关系来体现的,这就决定了合体字结构的可分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来教合体字: 将合体字分解成若干个构件,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构件的读音和意思;然后再将几个构件连缀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构件与合体字在音或义上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合体字。如“葬”字的教学过程:葬:本指掩埋死人。把葬字分解成(草)、死(尸体)、(双手)。三个构件。将三个构件连缀起来理解葬字:手把尸体掩埋在草丛间。聪:上课的时候“耳”朵、眼睛(丷)、嘴巴(口)、“心”都用上的小朋友就是“聪”明的孩子。
六.义缀法
意义合成是会意字的一种会意方法。这种会意字的特点是字义为各个构件义之和。因此,这种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应该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让学生了解各个构件意义,再将这些意义连缀起来,理解该字的意义,最后因义识形,让学生从构件和字的意义关系这个方面掌握该字的形体。如“尖、卡、歪”字的教学:
尖:由小、大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小下大的东西。
卡:由上、下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不来、下不去,夹在中间。
歪:不正就是歪了。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新课程倡导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是 “认写分开、多认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有利于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还须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生活巧妙地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
1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
2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否则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3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70 %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学生识字难度大,因为方块字本来就不表音,这些汉字的出现又无由易到难的规律可循,而且识记量大。也有部分家长反映学生怕认汉字,渐渐地不喜欢上语文课了。若长期如此,问题就变得严重了。经过调查了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师思想上对识字重视不够,喜欢花大量时间去分析理解课文,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花工夫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与生字经常见面的机会不多。同时发现学生当中普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看到一个学过的字一下子读不出来,但是他马上口中念念有词地把这个字所在的儿歌念出来,等念到这个字时,就想起读音来了。这个现象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会认,离开它,学会就不会认,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个字,教师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能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
随着识字方法的多元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识字的乐趣。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是其中的一种:字理识字。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样的一些造字方式、造字方法,对这些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直观的、联想的,这样一些手段进行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
字理识字教学法主张在解析字理时运用以下方法:
图示法。即用图画(如挂图、卡片、投影、简笔画、光盘、电脑等)追溯汉字的本源。主要用于象形、指事和会意字。如教“石”字,就展示石头图,教“山”字就展示山的图,教“牧”字,就展示农夫手持鞭子放牛图。
联想法。即引导学习者根据字形进行字理联想,以加深对汉字形、义、音关系的理解。主要用于象形字、会意字。如教“自”字,就引导学习者联想人的鼻子的形状;教“坐”字,就联想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堆上。
故事法。即像讲故事一样阐明字理。主要用于会意字。如教“及”字,就像讲故事一样介绍古代指一个人在前边走着,后边伸出一只手抓住了他,“及”有到、够得上的意思。教“麻”字,就像讲故事一样介绍制麻的剥皮、沤制、晾晒的生产过程。
演示法。即用动作、实物游戏等表现字理。主要用于会意字。如教“看”字,可用以手遮目的动作演示;教“笔”字,可用毛笔演示;教“从”字,可通过表演一人跟着一人走来理解字理。
推理法。即引导学习者按一定的道理推断形、义关系。多用于会意字。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一”表示少,“三”表示多的思想方法。按这种方法学了“人”,可推断“众”的形义关系;学了“木”,可推断“森”的形义关系。
迁移法。即将学的甲字的字理用于学习乙字。主要用于会意字和形声字。如学了“目”字后,在会意字和形声字中再遇到部件“目”,可以想到它与眼睛有关。如“泪”是眼中流出的像水一样的液体;“盲”是眼睛看不见。
“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猜谜法、歌诀法、点拨法、比较法等。孩子往往非常感兴趣!
当然,除了我们常见的几种识字方法之外,还有一些识字方法,比如:双脑识字、计算机辅助识字等等,都是一些新型的识字教学方法。老师们可以深入地思考一下,这么多的识字的经验,作为老师,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它?我认为可以有这样几种共识。首先,每一种识字经验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实验、去探索!第二,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哪一种教学的经验包括识字教学的经验是万能的、可以包打天下,所以第三——我们应该提倡新的教学思路——就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多元化,走一条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多种经验的识字教学的路子!
合理应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 指导学生从构字规律上认识汉字的形、义 (部分还可兼音) , 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减少死记硬背现象, 提升汉字识记效果和学生的识字能力, 并可在字理识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理解和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字理识字, 使学生从小感受到汉字内涵的博大精深, 从本源上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感悟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一、根据不同的构字原理, 教学侧重点不同
《说文解字》有“六书”之说, 作为字理教学, 小学阶段以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类字为主。教学实践中, 不同类别的字教学侧重应有所不同。
1.“象形字”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下同) , 不足200字。但象形字是基础字, 是构成其他字的基本构件, 在构字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象形字字义简单明了, 大部分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 且后期引伸义比其他字少, 理解字义比认识字形更为轻松简单, 因此教学过程本人主要将识字重点侧重于字形的演变。通过展示这些象形字的演变过程, 将甲骨文或金文———篆书———隶书———今楷 (包括繁简两体) 呈现出来。而甲骨文有很强的形象性, 由学生发挥想象力, 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基本能解决问题, 这即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还能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认识。
2.“指事字”更少, 教材中不足30字。与象形字相比, 指事字抽象性强了许多, 且有一个显著特点, 它们都有个象征性符号:点或短横。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这些“点和短横”的位置, 引导学生体会我国先人造字的方法及其中蕴含字义。此类字很适合猜字谜或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上下”, 先出现金文, 用现成的教鞭表示长横, 一根粉笔表示短横, 在长横上下移动, 即可体会“上”与“下”的字义了;出示小刀, 手指刀口, 即是“刃”的字义。
象形字、指事字在字理教学中往往需要出现初始文字, 如甲骨文、金文、篆书, 这也是学生探索祖国文字源头, 认识汉字演变的一个契机。
会意字构字方式很能体现古人的用心及聪明才智, 内含丰富的信息, 作为字理教学, 当有广阔的发挥空间。
4.“形声字”在汉字中占了绝大部分。在汉字未简化之前, 约80%左右, 简化后大部分也仍是形声字。形声字适合于归类对比教学。但应用得当, 单独作为教学元素, 也能收到奇效。在《一个村庄的故事》中, 有教师以“村”字引入课题, 学生观察后, 小结:“村”字从木寸声, 本义村庄。因为有了树木, 才有村庄;如果失去树木, 村庄就会“寸”物不留, 这就是这篇课文所要讲述的故事。需要说明, 村的本字为“”, 但教师能对现行字进行合理的解说, 是值得赞赏。
二、让学生适当掌握汉字常用构件的含意
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构件的含意, 简化字中, 有的并不适用。如“观、鸡、欢、汉、变”等, 其中的“又”, 已纯粹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 不具字理含意了。
适当掌握这些构件含意, 能提高学生理解汉字的能力, 减少错别字的产生。如学生默写《小儿垂钓》 (第五册《语文园地一) “蓬头稚子学垂纶”的“纶”字时, 一时忘怎么写, 就可引导学生推理:“纶”指鱼竿的钓线, 跟丝线有关, 当为“纟”旁。“晴睛”二字, 部分学生常写错, 并非意思不懂, 而是字形没有明确的区分。遇到这个问题时, 只要稍微想想是跟“眼睛 (目) ”有关, 还是与“天气 (日) ”有关, 就能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学习汉字构件的含意, 应结合具体识字教学加以渗透, 是润物无声式, 以免学生感觉抽象难解而心生厌烦。
三、字理识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识字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为日后的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合理运用字理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但过犹不及, 不加选择进行字理教学, 既是在时间上难以保证, 且过度进行字理引导、解说, 易让学生感觉繁琐。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选取那些字理浅显、形象性强、趣味性浓的字进行指导, 结合学生学段不同, 循序渐进, 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汉字经过简化后, 一些字已改变了原有的字理。如“态”字, 繁体“”为会意字, 从能从心, 简化后则成为形声字。“观”字繁体为形声字, 简化后则成会意字。更有不少简体字已无字理可言了, 如“戏、称、仅、旧”等, 对这些字进行字理教学, 必需还原为繁体字才行。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简体字其字理更为合理。如“尘”, 会意字, 繁体字为“”, 也是会意字。而在《说文解字》中, 则由三“鹿”呈品字形结构, 底下再加“土”, 表示鹿群奔跑中扬起尘土的意思。大约东晋时, 简去重迭的部分, 只保留一个“鹿”在跑。适当让学生了解, 可增加学习汉字的趣味性。
3.大部分汉字有引伸义, 甚至多个, 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有的字引伸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 不作专门的解释, 还难以理解。如“汉渐泥荡油沮浪洋治溜沾漾泡沫漆灌温”等, 在《说文解字》中, 它们的本义都是某条具体江水的名称。这种本义与现义 (指课文中的意思) 相距较远时, 应掌握好“度”, 否则对小学生来说, 会造成“天花乱坠”的感觉。
总之, 在进行字理识字教学时, 应力求做到简单明了有趣且富有知识性。不能将字理复杂化, 否则影响学生的认知, 适得其反。
四、结束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速度 质量
现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大,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艰巨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寻找出一条既能让学生快捷识记,又能提高学生记忆效率的方法。我认为开展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以此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文将结合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一、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学生希望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和某种活动的积极动力就是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以及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例如,“玩玩字卡”:可以分小组协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去玩字卡认读一些生字。诸如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学生可以请教其他小组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以找出难认的字拿在手里或者是摆在一旁;考——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也可以跟别的同学学,别人不会的也要积极地去指导;收——学生在欢笑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结果表明,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去识字,有效激發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升了识字效率。
二、让识字进入生活,进行大语文教学
学习汉字不仅要在书本上进行学习,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学习一些新的字词。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引领小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识字。比如,看图书、看报纸等都是认识新字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中就将学生认识的一些字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成了一张张的小卡片,在教学生识字的时候,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始讨论、交流与合作,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的识字范围不断扩大,还能有效地减轻他们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三、引导创境,让学生巧妙记住字形
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生字的字形较复杂,有些字的某些部件是和熟字相近的,这也就使得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张冠李戴。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找出各部件的联系,抓住学生容易错的地方,创设特定的语境,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联想,让学生在形象、风趣的语言中巧妙地记住这些字形,强化他们的识字效果。比如,在认识“柳”这一个字时,有时甚至是一些高年级的学生都会把左边的撇忘掉,在教学时,教师就要抓这一重要的笔画,引导学生合理想像微风吹来,柳枝是什么样子的:有些柳枝较细,微风中会轻轻地飘起来;有的柳枝比较粗,微风中还是会直挺挺的。形象的语言,再加上特定的情境,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给忘了。所以,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将一些比较特殊的字形和形象生动的情境联系起来进行记忆。这样,当学生在以后运用这个生字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相应的情境,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语言,再也不会把字写错了。
四、及时修改错别字
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刚开始的时候都比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耐心、细心的辅导。比如,教师在给学生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错别字,先不要急于让学生进行修改,应该先指出错字和别字,然后再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他们自己去修正,修改之后再由学生自己去检查。这样长期坚持训练,可以逐渐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改正错别字的能力和意识,有助于促使学生在书写汉字的时候提升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减轻识字教学时可能产生的一些负担。
五、联想识字
联想识字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联想识字主要是通过分析字的音、形、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出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点,并且展开合理的联想,逐渐地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应的物象,以此来增强记忆,然后教师再通过暗示学习加以巩固。这样,每当学生在学习新字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在脑海中闪现出已经学习过的或者是见过的形近的字、同音字,利于学生对新字字形加深识记,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区别使用。
例如,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联想识字。识“山”字,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连绵起伏的群山,这样利于学生记忆,而且印象还会很深刻;识“思”字,回忆起因为粮食很重要,万众一心都想着把田种好的情景;识“攀”字,让学生去回忆生活中用大手抓着树林间的杂乱树叶或藤条向上爬的情景等;识“秋”字,当秋天来了,回忆树叶都黄了、落了,看到成熟后金灿灿的禾穗等。通过联想,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字的记忆。
总之,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更加努力地探索识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更加有实效,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的好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认字、识字的效率,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璇.识字“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
[2]徐贞.古代识字教学与小学语文新课程识字教学对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
[3]林冬梅.识字教学,应回归生活本源——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10).
[4]王燕.借助韵文识字对低幼过渡时期的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7.
记忆效果的增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识字教学也是如此。字理识字从汉字的音、形、义着手,就形索义,据义记形,让学生经历分析、推理、综合的过程。这样的教学,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增强记忆。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的“我的发现”时,在学生自己观察几分钟之后,我利用小黑板出示教材所安排的汉字:第一组:多、吕、昌、炎;第二组:双、朋、羽、林;第三组:品、晶、众、森。我接着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按照习惯逐个认读,并说出了字宝宝的结构以及记住它们的方法,有些还能说出前面两组字的特点,还有的指出了生字的偏旁,并进行扩词。我给第一组字增加了“圭”字,给第二组字增加了“从、兢、喆、皕、孖”,班上的蓝华航同学说出了“赫”字,让同学认识了更多这一类的字。当说到第三类字时,学生们对这一类字的结构在认识上有了分歧,有的说是上下结构,有的说是左右结构„„他们相持不下。我本来可以马上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特殊的“品”字形结构的字,并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我又觉得这是一个识字的契机,因为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学生自主识字,尽早进入阅读,所以我决定抓住时机,以“晶”字为突破口,帮助学生认识更多“品”字形结构的汉字。
师:孩子们,要想弄清楚“晶”是什么结构,我们得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三个“日”字,一个在上,两个在下。生2:“晶”是由三个相同的“日”字组成的。(学生都发现了“晶”字的结构的特殊性。)小结:像“晶”字一样由三个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合体字,我们称之为“品”字形结构的字。(老师工整地在黑板上板出“‘品’字形结构”几个大字,并趁机让学生观察“品”字:三个“口”,一上两下。)
师:三个“日”字合成一个“晶”字,“日”是太阳的意思,你们猜猜看,“晶”是什么意思? 生1:明亮的意思。
师:想想看,你们还见过哪些类似的字宝宝? 生2:“森林”的“森”。生3:“观众”的“众”。师:想一想,“森”字与“众”字各跟什么有关?(出示:
生4:从古人写的“森”字,我们可知道“森”与树木有关,三个“木”叠加在一起是“森”字。生5:“森”由三个“木”叠加在一起,表示树很多。小结:“森”表示树木很多,很茂密,而树高林密,必然光线昏暗,所以“森”有阴森之义。生6:古人写的“众”字是上面一个“日”字,下面是三个人。
师:这表示什么意思呢?(生答不出)古人把“众”字写成“日下三人”,表示许多人在日光下劳动,后来“众”被用来表示人多的意思。小结:从古人写的
我们可知道“森”与“众”的意思,真有意思!还有谁知道别的字吗?
孩子们沉思了一下,潘格同学举起手来高兴地说:老师,韦志鑫的“鑫”就是这一类的字。我肯定了他的答案,并在黑板上板书“鑫”。师:“鑫”是什么结构?猜猜看,“鑫”字与什么有关? 生:“鑫”是“品”字形结构的字,跟金子、钱等有关。(孩子们回答得很干脆,因为他们明白了字理。)
师:对,看到“鑫”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三块金子闪闪发光的情景,这代表钱多的意思。韦志鑫的爸爸妈妈希望他像金子一样有用,有出息,将来能挣大钱,所以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孩子们一阵哄笑,记得更牢了。)师:隔壁班有个可爱的女孩子叫黄淼淼,(在黑板上写“淼”)“淼”是什么结构?“淼”字与什么有关? 生:“品”字形结构,跟水有关。师:对,“淼淼”指水茫茫。黄淼淼的父母希望她像水一样温柔,心胸开阔。(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最后,我趁热打铁,指着黑板上“品”字形结构的字“晶众、鑫、淼、森”说:“结合字形,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汉字的大概意思,这是我们识字的一种方法。”可见,我们教学生识记生字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一下子记住这些品字形结构的汉字,而是想方设法地利用古人造字的方法,借助字理,给学生创造第一次与这些“品”字形结构的汉字见面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了解汉字的构字方法,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其实,这就像书中所说的“认字如认人,见面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记得了”。
[作者] 贾国均
[内容]
“字理识字”教学法依据汉字的结构原理,抓住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汉字形音义的教学。在上万个汉字中,象形字只有二百多个,但它们是最基本的汉字,构字能力最强,是学习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的基在小学阶段,象形字大多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是小学低年级识字的重点。从6─8岁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基础。运用字理进行象形字的教学,笔者提出“定向──明理──析形──练习”的基本模式。
一、定向。这一环节是指在开始教学生字前引导儿童进入准备状态,产生对学习新知的趋向心理。教学一开始,教师应在学习者熟识的一定语言环境中提出所要教的生字,以建立儿童的定向基础。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把一个生字排在都已认识的字句中,以引导儿童识这个字的需要和注意。如教学“牙”字,可通过课文中“小马画月牙”的语句提出,还可以从头天晚上出现的月牙,哪位同学牙痛等见闻提出,一般不宜孤立地提出生字。
二、明理。这一环节是指教师用展示汉字形体演变过程的办法阐明字理。
先展示实物彩图。象形字源于实物,源于大自然。因此,可根据字形表现的客观物体的形状绘出与汉字相应的具体事物彩图。
再展示黑白概括线条图。这是实物图的抽象。如教“水”字,就须在展出流水彩图的基础上展出强调概括线条的黑白图(画三条浪线)。概括线条图是帮助儿童由图到字形成思路,进而理解和识记汉字的.重要条件,不可随意删减。接着展示篆体汉字。实物彩图和概括线条图都是图画,不是文字,只有大篆、小篆等才是文字,其字形大多与现今使用的楷体相去甚远。在通常情况下,以小篆作为从概括线条图到楷体汉字的过渡比较适宜。最后展示正楷汉字,字体须与教材上的字体──正楷相同。
上述内容一般有两种展示的方式:1.按顺序分步骤展示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这种展示法常见于最初学习象形字的时候或学习一组象形字之初。2.将按顺序排列的四个内容一次性展示出来,再引导儿童按顺序逐步观察理解每个内容。这种展示法常见于通过多次性展示法进行识字教学,掌握了一定的汉字演变规律之后。
在教学中,对汉字演变过程重在引导学生联想,重在启发学生思维,不背不考。
三、析形。这一环节是指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客观物体各部位进行对应分析,这是形义联系的关键步骤。有些字,将汉字每个笔画与物体的部位一一对应,如“月”字。有些字,不可能将汉字每个笔画与实物的部位逐一对应,而是将汉字的一个局部与实物的某部对应。如“日”字。还有些字,只要将汉字的局部与物体的某部作大体对应的分析即可。汉字必竟不是图画,不可能对实物形体进行细致的描绘。许多字在造字时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而对其余部分进行了一般的造形。在字形分析时,也只要抓住代表物体本质特点的部分进行对应,而对其他部分只求大体对应即可,不可拘泥。如“象”字。
四、练习。这一环节是指教师指导儿童对所学的汉字进行读、写用的练习,其中重点是指导书写运用。
本环节有三个要点:(一)、指导书写。与常规识字教学一样,如注重范写,讲清汉字各部位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重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指导书空、组词、造句等等。
(二)、强调默写。默写综合运用笔画、笔顺、间架结均等基础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听写。这是儿童的再认过程。对于强化儿童记忆的保持,克服识记后的短时期内的遗忘,提高当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的是:
1.听写前不要将范写的生字擦掉,以便差生利用。
2.报出生字听写时,宜按照讲课顺序语句进行。不宜过早颠倒生字顺序和使用非教学时的原来语句。颠倒顺序听写可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
3.这一环节要踏踏实实地实施,不可用游戏或活动代替。游戏或活动只能作为这一环节的补充或延续。
一、字理识字有助于辨析形近字和纠正错别字
由于汉字形体的局限和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复杂,汉字在据义构形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些形近字,多一笔,少一笔都不一样,给学生在识读生字的过程中带来很大的麻烦。其实,汉字构形是有理据的,汉字的演变也是有规律的,如果能从字源上讲清楚形近字各自的构造原理,又能从演变过程中说明某种因变化而形成的现实依据,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生读错、认错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例如“寇”与“冠”,寇的构形理据是手持棍棒之类的武器侵入房舍敲击主人的头部,所以指外来的强盗、敌寇;冠的构形理据是手持帽子加戴于人的头上,所以指帽子,也指戴帽子的行为,冠冕堂皇、衣冠禽兽。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从“元”(人头),不同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攴”与“寸”,前者以手持物,表示敲击,后者是由“又”字变来的,表示手;二是实施方案“宀”、“冖”,前者表示房子,后者表示帽子。通过对汉字的字形及部件字义的解析,使学生对汉字的形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字理识字有助于系统地掌握汉字
汉字教学如果孤立地进行,一个一个地教,一个一个地记,这样效果不会太好。其实汉字是一个互有联系的符号系统,它们的组合有理据、有序列、有层次、有类别,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以简驭繁,成批识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昭”字,从“日”、“召”声,“召”又从“口”,“刀”声,共有三个基础构件。如果让学生学会“日”、“口”、“刀”这三个基础字,然后按构字原理循序渐进地联系相关字形进行教学,就会引出一系列的互有联系的字形。如以“日”为义符,可以组成“明、杲、杳”等会意字,“暖、晴、晚、旺”等形声字;以“口”为义符,可以组成“名、鸣”等会意字和“召、叫、喊、啡”等形声字,以“口”为声符,还能产生“扣、叩”等形声字;“刀”作为构件,同样能构成“利、则”等会意字和“叨、忉”等形声字;进而“召”又组成“昭、招、沼、诏、迢、笤、龆、髫、苕、绍、邵、韶、劭”,又组成“照”……诸如此类,先识字成为后识字的基础,相关相联的字互为背景,互有联系又互为区别,这样从字理出发按构形规律成系统的教学汉字,比起忽略字际关系的死教硬记,效果会好很多。字理教学就是强调字理的系统性,讲一个字可以联系一串字、一批字。这些互有关联的字使孩子从认识字到理解字,形成了一个易区分、有联系的识字体系,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三、字理识字有助于掌握词义的系统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记录汉语语词的。汉字在构形的时候,与语词的某一个意义有联系,这样一个意义我们通常把它看作是字的本义。本义是其他意义产生的根源,如果我们掌握词的本义,其他的意义会与它发生联系,掌握起来就容易了。比如“兵”,现字形已变异,其理不显。追其字源,兵上从斤,底下从两个手,就是两个手拿着一个斤,斤表示斧头,而斧头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古代经常用斤作为武器的代表,因此从字源的构形上看,这个字的本意是武器。“短兵相接”里的“兵”就是指武器。武器是由人拿着的,所以拿着武器去打仗的人就叫做兵,这就是士兵的意思,所谓“兵来将挡”的“兵”就是指士兵。士兵拿着武器去打仗,这是军事行动,“兵”可以指代战争,因此“兵”还有军事、战争的含义,“纸上谈兵”、“兵不厌诈”的“兵”不是指士兵,也不是武器,而是指战争、兵法,是更抽象的含义。这些义项都与本义“武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都可以叫做引申义。我们在掌握字形的本义后,就能将一串引申意义联系起来,这比单个记忆掌握要牢固、有效得多,使学生对词义有了更深入、系统的掌握。
小学低年段以识字为主,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识字的输入量和巩固率都有制约。字理识字教学,从汉字的构形理据出发,给孩子讲解汉字的来源与演变的过程,把汉字变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一则则有趣的故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激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使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总之,字理识字教学可以从多方面增强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吉林市昌邑区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识字教学,效率,兴趣,方法,生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因此,不失时机地抓紧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激发识字兴趣
1.在猜字谜中识字。用猜谜语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许多谜语,引导学生进行猜谜游戏。小学生正处在对谜语很感兴趣的阶段,只要引导得当,他们就会很快投入进去。
2.在做计算中识字。教师可以利用汉字偏旁部首的增减,形成不同汉字的方法来强化学生认字,增强识字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枫”时,可以理解为树“木”刮“风”就是“枫”,“枫叶”的“枫”;“露”去掉“雨”就是“路”;“请”的言旁换成三点水就变成了清”,“清楚”的“清”。
3.在“找主角”中识字。对于一些容易记错的形近字,可以设计“找主角”的游戏来认记。比如,学习“伙”字时,告诉学生“伙”字的主角是“火”,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主角配新字“秋、灭、炎”等,通过比较字形,辨别偏旁的不同,加强学生的记忆。
4.在听故事中识字。小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不管是教师、父母讲的故事,还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的故事,他们总是会专心致志地听,特别是让他们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最能吸引同伴的注意力。
二、教给识字方法
1.突出重点字。一篇课文中的字有的可完全让学生自学,对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要先出示或用彩笔标出。
2.联系比较,避免孤立识字。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单独去认识本课中的生字,而是把相同或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
3.按规律分类识字。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一定要按照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来进行识字,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分类。如,把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字分别归为一类。这样学生学得方便,记得简单,又符合按偏旁记忆的规律。
4.在朗读课文中识字。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加强朗读,且注意认读,这样能达到强化识字的目的。
三、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如,家庭、街道、商店、村庄、田野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好场所。因此,教师要拓宽识字的渠道,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实现生活课堂化。笔者就要求学生积极用眼看、动嘴问、动手找、用心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意周围的事物,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比如,让全班学生轮流发作业本,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同班同学的名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个学生都能认识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另外,学校的公告栏、马路上的广告牌等,有很多汉字学生都不认识,笔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生字后主动请教老师和家长,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识字。这样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不光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知识,而且在更大的空间中学词、识字,为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笔者还利用每周五的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汇报这一周又认识的生字,且是怎么认识的。学生通过汇报这一过程,对所学的字记忆得更扎实了,同学之间又能够相互记忆,这样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地增加了。
[作者] 贾国均 [内容]
“字理识字”教学法依据汉字的结构原理,抓住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汉字形音义的教学。在上万个汉字中,象形字只有二百多个,但它们是最基本的汉字,构字能力最强,是学习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的基在小学阶段,象形字大多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是小学低年级识字的重点。从6─8岁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基础。运用字理进行象形字的教学,笔者提出“定向──明理──析形──练习”的基本模式。
一、定向。这一环节是指在开始教学生字前引导儿童进入准备状态,产生对学习新知的趋向心理。教学一开始,教师应在学习者熟识的一定语言环境中提出所要教的生字,以建立儿童的定向基础。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把一个生字排在都已认识的字句中,以引导儿童识这个字的需要和注意。如教学“牙”字,可通过课文中“小马画月牙”的语句提出,还可以从头天晚上出现的月牙,哪位同学牙痛等见闻提出,一般不宜孤立地提出生字。
二、明理。这一环节是指教师用展示汉字形体演变过程的办法阐明字理。先展示实物彩图。象形字源于实物,源于大自然。因此,可根据字形表现的客观物体的形状绘出与汉字相应的具体事物彩图。
再展示黑白概括线条图。这是实物图的抽象。如教“水”字,就须在展出资料
流水彩图的基础上展出强调概括线条的黑白图(画三条浪线)。概括线条图是帮助儿童由图到字形成思路,进而理解和识记汉字的重要条件,不可随意删减。接着展示篆体汉字。实物彩图和概括线条图都是图画,不是文字,只有大篆、小篆等才是文字,其字形大多与现今使用的楷体相去甚远。在通常情况下,以小篆作为从概括线条图到楷体汉字的过渡比较适宜。最后展示正楷汉字,字体须与教材上的字体──正楷相同。
上述内容一般有两种展示的方式:1.按顺序分步骤展示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这种展示法常见于最初学习象形字的时候或学习一组象形字之初。2.将按顺序排列的四个内容一次性展示出来,再引导儿童按顺序逐步观察理解每个内容。这种展示法常见于通过多次性展示法进行识字教学,掌握了一定的汉字演变规律之后。
在教学中,对汉字演变过程重在引导学生联想,重在启发学生思维,不背不考。
三、析形。这一环节是指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客观物体各部位进行对应分析,这是形义联系的关键步骤。有些字,将汉字每个笔画与物体的部位一一对应,如“月”字。有些字,不可能将汉字每个笔画与实物的部位逐一对应,而是将汉字的一个局部与实物的某部对应。如“日”字。还有些字,只要将汉字的局部与物体的某部作大体对应的分析即可。汉字必竟不是图画,不可能对实物形体进行细致的描绘。许多字在造字时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而对其余部分进行了一般的造形。在字形分析时,也只要抓住代表物体本质特点的部分进行对应,而对其他部分只求大体对应即可,不可拘泥。如“象”字。
资料
四、练习。这一环节是指教师指导儿童对所学的汉字进行读、写用的练习,其中重点是指导书写运用。
本环节有三个要点:
(一)、指导书写。与常规识字教学一样,如注重范写,讲清汉字各部位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重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指导书空、组词、造句等等。
(二)、强调默写。默写综合运用笔画、笔顺、间架结均等基础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听写。这是儿童的再认过程。对于强化儿童记忆的保持,克服识记后的短时期内的遗忘,提高当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的是: 1.听写前不要将范写的生字擦掉,以便差生利用。
2.报出生字听写时,宜按照讲课顺序语句进行。不宜过早颠倒生字顺序和使用非教学时的原来语句。颠倒顺序听写可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3.这一环节要踏踏实实地实施,不可用游戏或活动代替。游戏或活动只能作为这一环节的补充或延续。
以上所述,为象形字教学的基本模式。既是基本的,则是稳定的但不是机械的,是通用的但不是绝对的。
“字理识字”法——象形字教学基本模式一文由月亮船教育资源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 载请注明出处!
小学三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它不同于低年级的把识字、写字作为第一教学重点,教师的指导开始由扶到放,旨在为学生中高年级的自主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时间的分配上,不再允许教师像为低年级学生教学那样花较多的时间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我发现,三年级的识字、写字任务较重,但在教学中一篇课文一般只能允许有半节课(即20分钟)的时间处理生字。那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如何高效地完成识字与写字教学呢?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识字与写字教学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除了画出生字词语外,我还要求他们把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注上拼音,写好部首,并组三个词。比如“:教”字,先在田字格的上边写出音节———jiào(田字格上边的一行把音节写在上边,田字格下边一行的字把音节写在下边,这样才清楚),接着在拼音的上方或下方写出部首,然后在田字格“教”字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写出词语,不会的要及时查字典。预习的情况由组长检查,家长签名,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同桌互检。这种方法的好处很多:1.可以记忆字形。2.可以巩固生字。3.可以熟练查字典的方法。4.可以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二、采用多种方式有规律地识字识字教学仍然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识字的要求更高,精读课文中每一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增多了,字形结构也相对较复杂;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所识记的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此,中年级的识字教学应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1.利用汉字的特点汉字形音义结合的规律是“音生于义,义附于形”,所以,识字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是: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内在的联系,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如一人靠在树木旁,就是“休息”的“休”。汉字的构字特点中还包括“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这个特点可以帮学生记住一大批形声字。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理解字义,巧记字形。如“双手合十就是‘拜’,双手分开就是‘掰’”等。
2.编儿歌教师利用儿歌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可以帮学生记住笔画较多汉字的字形。如“赢”:写赢并不难,亡口月贝凡。教学“燕”字时,我曾这样说过:一写草头横,二写中间口,三写两边北,四写四点底。猜字谜利用儿童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将汉字编成谜语,这样学生容易记住汉字的字形。如“王大娘和白大娘,俩人坐在石头上(碧)“”林中两个叉,一只大手把它抓(攀)”„„识用结合,引导学生走开放式识字之路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形成良好的识字定势;二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其独立的识字能力。这是引导学生走开放识字之路的基础。在中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学生的自学应该占主要部分。
组词比赛三年级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扩词,因为组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字义,而且词汇量的增加对写作也极有帮助。开始时,我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对每个生字组词,虽然学生兴趣也挺大,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改进了方法,让学生自由到黑板上或我随机安排给每个生字组三个词,全对的奖一颗星,组得越多奖的星也越多,然后全班一起一边朗读一边纠正。学生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不超过5分钟就完成了组词并朗读的过程。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一味地集中识字,学生较容易疲劳,感到枯燥。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张弛有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快速识字我常常会给出几个容易混淆的字,让学生自主想办法记住。如卖、买,有学生就想出“卖”字多个“十”,是表示家里有多余的东西,想拿去卖;而“买”少个“十”,则是家里缺少东西,所以就要去买。
三、及时复习巩固下节课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生字。课外,我通常以要求他们每天阅读半小时,并制作阅读卡,摘抄几个刚学过的字词,课后组词听写等方法,进行巩固练习。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
四、写字教学要突出重点抓重难点,注重汉字书写规律三年级下册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较多。为避免学生疲劳,我一般把容易读错的或难写的字分散在每一节课中学习。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指出较难写的字,我根据具体情况相机补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板书示范。每课的写字教学中,我一般范写3到5个生字,很少超过5个。对于比较容易的字,我一般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练习书写。另外,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相同偏旁的字可归在一起专门指导。如带“辶”的字,学生不易写好,我就引导他们观察、分析,最后总结出书写规律——点要低一些,包得紧一些,捺要长一些。
【注重“字理”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推荐阅读:
注重习惯养成09-09
验货需要注重细节06-22
注重考核结果运用06-30
立足课堂注重实效07-11
注重规范管理质量12-03
注重营销方法和策略11-02
高二议论文注重发现07-13
注重情商教育 培养健康人格07-17
注重情感教学语文论文10-29
注重生成视导 促进有效学习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