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的变化

2024-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村发展的变化(精选8篇)

乡村发展的变化 篇1

我记得我爷爷说过,在改革开放前些年,人们住着老土的房子,有时遇上下雨天房子上的泥沙就会流下来。山上都是光秃秃地老树根,连棵花也找不到。人们就靠着种着这一亩二分地为生,有时风调雨顺能丰收,一旦干旱就颗粒无收,人们就是过着这样艰苦的生活。衣服是破烂不堪,上学背着的书包都是自己做的,那时一个孩子如果拥有一本教科书那是一件比什么都幸福的事。

自从中国走向了腾飞之路,乡村也有所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山上绿油油的,各种树木也长出了嫩绿的枝叶,还有各种五颜六色的野花,向远处眺望绿色中带点彩色。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电视机,都用上了自来水。一踏上乡间的小路,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五彩的小花,金波荡漾的田地真美呀!人们还在家里养了鸡、鸭、驴、羊,院中传出了牛羊鸡鸭的鸣叫声。它们给乡村添上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啊。真是让人情不自禁的陶醉于中。

我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门前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小路。如果天上下一点小雨街上的行人不得不穿着大桶靴,高高的挽起裤腿,高一脚低一脚艰能有一条正规的人行道啊!难的走过。有的人只好回过头按原路返回。也因此人们多么希望能有一条正规的人行道啊!

记得去年暑假我随妈妈去了外婆家,哇!眼前的现相让我惊呆了,那些又烂又破的杂货店已经换成了大超市,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家家户户都笑逐颜开。那沾满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大道。这天晚上,妈妈带我到宽敞明亮的大街上散步,大街两旁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树下安装有一个圆筒绿色玻璃射灯,灯光直射在树叶上,照得树叶油亮璧绿。还有那路灯柱上的广告灯箱,五颜六色一个接一个,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消失在地平线上,令人目不暇接;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明亮的前车灯,红色的车尾灯,一闪一闪,汇成一条五彩缤纷的巨龙。街道两边,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商店、银行、宾馆、饭店、还有满街的小吃、烧烤、串串香、臭豆腐……。

到处流光异彩香气扑鼻,色彩斑斓。商店门前的霓虹灯,不断的变幻各种颜色;大字招牌绚丽活泼,栩栩如生,显得十分醒目。商店里,人们进进出出,悠闲地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真的变化好大啊,这都得益于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策,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好。

乡村发展的变化 篇2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目前我国发展的主流趋势, 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水平迅速上升, 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能使得城乡发展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 就是交通的发展, 高速铁路的迅速修建致使我们的城镇发展也开始不断地提速。生活质量有了提高以后, 国民素质也开始发生改变, 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注重自己平日里的言行举止, 始终保持着不丢素质的行为发生。

高铁开通让越来越多的商人看到了临川的商机, 他们不断地自己投入使得灵川发展的更加快速, 而更多地人慢慢知道这里, 来到这里, 为这里充斥着劳动力, 为这里的发展提供了所有需要的基础。同时也让这里的人可以走出去, 看到外边的世界, 学习城市的先进经验, 使得他们回来后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发展, 就这样, 不断地人出去又回来。将他们学到的东西改了又改, 然后运用。不断的人进来, 将他们掌握的资源与知识和当地结合, 随之运用。这些因素的集合, 使灵川县的城乡发展不再是空话。迅速, 也不是一句夸大的词句。目前的灵川乡镇发展, 是几年前灵川县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

2.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系统

2.1 农村环境变化

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 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景观艺术形象, 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将为我国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 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代表的地区, 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 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景观区域。根据多学科的综合观点, 从空间分布和时间演进的角度上, 乡村景观是一种格局, 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 一方面反映着现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干扰, 另一方面其年代久远, 也是人类景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产。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因此, 乡村景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新农村旅游景观建设郊区农村观光旅游, 这为发展城郊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需求。我们应抓住城市这个目标市场,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的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我们的农业旅游景点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因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减少农产品间流通环节, 有高附加产值, 并可带动农产品的发展而产生乘数效应。应大力加强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 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对本地而言要弘扬出自我特色。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 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 要求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 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 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 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才能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 一种

2.2 铁路带来的好处

现在随着城乡的发展, 许多农民收到的教育更高, 思想也开始变得活跃。而在经济发展与交通便利共同创造了条件下, 更多的人可以乘着高铁出去村庄, 感受城市与其他地方的景色和发展, 一批批曾只知道县镇的农民可以乘坐高铁去领略山山川、江河、海岸、他们不仅能看到城市的繁华, 估计都市的绚丽。还可以到距他们百里或千里外的地方看到不同于他们的乡村风貌。学习自己乡村没有的只是与耕作方法, 学习自身欠缺的改革方式。这些都是高铁成功的修建开通, 为不仅是城市人带来的便利。

而更多地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甚至走到了一线城市, 他们才能领略到的是城市在如何发展, 而乡村如何才能顺应着城市的脚步, 慢慢发展。才可以带来城乡的共同发展。而高铁也让许多在外务工的人员有了更多地回家的动力。以往因为列车的行进速度过慢, 归程与返程太耽误时间, 许多务工人员都选择了不回家, 过节时刻只是孤单的在陌生的城市默默的思念着远方的家人。现在的高铁开通使得回家的时间成倍的缩短, 价格又不像飞机那般昂贵, 所以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选择在过年过节时回家看看, 陪一陪家人, 看一看自己的家乡。高铁的开通带来的不只是速度的提升, 还有无数的家人的团聚。

3. 总结

3.1 总体趋势顺应潮流

虽然目前城乡发展出现了一些弊端, 但是从中国的总体局势上看, 这是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必要措施, 只有加速推广城乡发展, 大力改造各个乡村, 是中国新农村越来越多的出现才是真正的保证了中国发展, 城市与乡镇的紧密相连。城镇发展迅速, 国家整体水平也会迅速提高, 从而使得国人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保障与社会建设。

3.2 前后改变与意义

现代传媒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变化 篇3

另一方面,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少地区只重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而相对忽视了乡村文化的保护,以牺牲文化生态环境来实现所谓的乡村现代化。从而导致乡村文化被人为隔离、丢弃,使乡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现代传媒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传播的“断裂”与“失衡”方面。

一、传播内容断裂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弊病

所谓乡村文化, “是源于乡土并依存于乡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乡土性,具体而言是存活于乡村田间地头、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如村风民俗、日常礼仪、耕耘劳作、邻里关系、节庆活动等。因而,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种包涵价值观、文化认知、交往方式、乡村精神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内的新的乡村文化形态”。不是简单地以所谓的城市文化、先进文化来改造乡村文化,归根到底是建设一种属于乡村的、民族的、地域的新乡土文化,是乡村文化价值与内涵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文化的生产、消费和发展都离不开传播,可是,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传媒的文化传播与乡村居民的信息接受上呈单向流动,传播的内容与需求脱轨,这成为现代传媒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弊病。首先,现代传媒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时缺乏对乡村文化现状的保护。乡村多位于地理条件较差、信息交通环境欠发达地区,乡村民众信息经验缺乏。尤其是电视传播的“去乡土化”倾向非常明显,对乡村文化的关注不够,对乡村文化传承现状与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缺乏足够认识。曾经在乡村社会影响深远的诸如民俗事象、民间技艺的传承等部分已经流失。笔者所生活的朝阳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相对较好。可是,随着现代传媒对乡村生活的侵入,许多传统的乡村文化已经开始走向衰败,如剪纸出现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传播没跟上,以口耳相传为主的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加上年轻人缺乏接触这些传统艺术的渠道,同时受都市文化的影响,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乡村公共文化活动不感兴趣。所以现代传媒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乡村的文化环境,而且影响着乡村民众的思想意识,改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人们都坐在屋里看电视、看电脑、玩游戏,足不出户,乡村文化传播的语境随之发生断裂。

其次,现代传媒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时忽视了乡村民众的话语权。在当前的乡村文化传播中,乡村居民一直处于弱势位置,由于现代传媒根植于城市,所以面向乡村的传媒取向越来越少。乡村居民的文化传播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被剥夺。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民们依赖的主要的信息发布渠道是人际传播,而不是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普遍认为与大众传媒距离较远。尽管市场化媒体宣称要重视群众参与,也采取一些互动形式鼓励群众参与,但终因没有健全的信息反馈体系和机制,使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出现了脱节,成为没有回音的传播,特别是在乡村文化传播中,根本没有真正向乡村民众授予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文化传播的有效性,阻碍了传统文化在媒介化语境中的扬弃、融合与创新。

总之,对于现代传媒在乡村内的文化传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乡村居民对于国家和集体的认同,但也瓦解了许多乡村传统观念、族群认同、道德伦理生活,不仅如此,传播的都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村庄公共文化行动的基础,使村民的人际关系趋于功利化,自然也就破坏了村庄共同经验的营造。可以说,“传播的断裂影响了共同理解的形成。

二、媒介生态失衡影响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的媒介生态格局电视在村民日常生活中处于绝对垄断位置,但也只能依赖“大锅”(村民们对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形象称呼)收看,互联网一直是绝大多数村民的美好憧憬而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手机仅仅作为人际交往的工具并不是人人都拥有。乡村的传媒资源分布严重失衡,成为阻碍乡村文化大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原因是媒介资源分配对乡村的弱化、边缘化,一方面导致城乡知识沟通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媒介对乡村的集体失语也扩大了传媒与村民的心理距离。那些“老、少、边、穷、山”的乡村地区成为媒介传播中的“信息孤岛”。电视作为乡村日常生活的第一媒体,是村民使用范围最广、接触频度最高的媒介。而电视媒体的传播模式是留在家中,在文化领域里造成集体性观众的瓦解。由于根植于城市的电视其节目的大多内容是偏都市化的,这就导致了乡村受众在媒介使用中带有强烈的“城市消遣娱乐倾向”,特别是年青的一代,这些信息和风格与本土政治、宗教或民族环境相脱离。”于是,乡村里传统的走乡串户,走亲访友等常见的人际传播越来越少,原来依靠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逐渐瓦解和消失,人们的活动空间已经从公共转移到私人,家庭取代村屯。电视的娱乐功能被强化,当村民们远离电视后便无事可做,文化生活日益单调乏味,维系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乡土性公共文化生活日趋衰落。

乡村的变化作文 篇4

村里有一条青石板路,那条路是村里的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它承载着孩子们童年的欢乐。路的两旁,种满了高大的玉兰树,枝头的玉兰花寒凝带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将小路染醉。

顺着小路往前走,是五座小平房,那是村里唯一的学校。七八年前,村里还没有多少人背井离乡,也几乎没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岁月流淌得像止不住的东去之水,世事在平静的表象中大变。近三年来,爷爷家的木房子变成了三层的混凝土建的楼房,我再不曾听过那种木板的“咯吱”声,也再没有听过鸡清脆的鸣叫,我问爷爷,为什么?爺爷说,时代变迁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再那么辛苦地养鸡。

我踏上那条青石板路,却没有闻到那醉人的玉兰花香,朝前方望去,不由愣住了——道路两旁高大的玉兰树竟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排楼房!许久,我才回过神来。我抬头望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湛蓝的天空不再清澈,鸟儿们也不怎么叫了。人是属于自然的,但人却不断地伤害着它也伤害着自己。

夜凉如水,月光轻轻洒在寂静的乡村大地,朦朦胧胧的。我漫步在月光下,观察着日新月异的村子。不久,我发现,村子里竟只剩下一些孤独的老人家和孩子,他们相互依靠,共度漫漫长夜,整个村子萧瑟死寂。我不明白为什么,爷爷告诉我,这两年有很多村民外出打工,也有很多村民进城买房,孩子们也到城里读书去了。邻居王奶奶的女儿原本是村里的小学教师,也调进了县城的小学;王奶奶的儿子也在县城买了房子,走出了村子;王奶奶的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家中只剩下王奶奶一人独守空屋。

我的眼眶不禁湿了,低头思索。住房条件、交通工具都变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了,可是,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变了,人们不再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人们背井离乡,抛下父母与儿女,村子变得萧瑟死寂……

乡村变化作文 篇5

如果有人问我,你是愿意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乡村,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乡村,因为那是我的家。

那我看来我家乡并不比城市差。就从刚进村口开始讲吧!刚进村口就可以发现一些工程师在建牌楼,听妈妈说:“牌楼象征着伟大、雄伟,就像北京天安门一样!”还有,原来被杂草包围的狭窄小路被农民伯伯们给清除了,工人叔叔还给这两条小路铺上了石头、水泥。大路加宽了,这让我们车辆人流更加方便进出了!再往里走,就看见了清澈见底池水。现在的池水跟以前的大不相同了,以前的池水黑漆漆的上面还飘着一堆一堆的臭垃圾,最让人恶心的是水面上除了臭垃圾,还有一些小鱼的尸体。不过,现在的池水比以前的好多了。原来黑漆漆的池水变得十分干净,水面上的臭垃圾、小鱼的尸体都不见了。水里的小鱼、小虾都在水里快活地游着。原来山上枯萎的树木鲜花焕然一新了!树木变得非常茂盛,花朵变得非常美丽。白的红的、粉的、黄的、紫的?

看着人们生活的变化,我的内心有着强大的奋斗心情。促使着我长大以后更好的报效祖国!

乡村发展的变化 篇6

一些“新农村”建设,由于没有产业发展甚至削弱了产业发展的条件,反而使农民陷入了新的困境。尽管人们千方百计试图振兴乡村产业,也进行了各显其能的尝试,但面对各地树立的典型,人们的态度大都是“典型很好,我们学不了”。问题就在于没有找到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发展模式。

现我们就乡村产业兴旺的几个问题做些探讨,旨在思考如何发展乡村产业和发展什么样的乡村产业。

一、产业兴旺要走乡村经济多元化的道路

提到产业兴旺,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自然会联想到乡村过春节时家家户户喜欢张贴的两个条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反映的正是乡村生产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乡村的生产类型是丰富的和多元的,有多样化的种植业、养殖业;有丰富多彩的乡村手工业;有大田的农业生产,还有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的庭院经济;更有现代社会发展形成的乡村休闲度假等新型产业类型。乡村产业的经营主体也是多元的,有农户为主体的产业类型,也有合作社、农业企业、外来资本为主体的产业。从农民自身需要出发,多业并举、此消彼长、彼此促进和融合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特征。

乡村经济的多元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1.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农民要吃五谷杂粮,要消费肉蛋奶和新鲜蔬菜,其中大部分是可以自给自足的。正是多样化的种植和养殖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需求,维系了“去货币化”的消费方式。尽管农民的货币收入不高,但并不因此降低生活质量,就是得益于这样的自给自足“福利”。

2.乡村经济多元化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曾经有人设想要推动乡村生产的专业化,一村生产一种东西,进入市场后获得货币收入,生活所需要的农产品全部从市场购买。这样既可获得规模效益,又繁荣了市场。

这一设想遭到了现实的打击,一是市场风险,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通过市场获得预期的现金收入,也不能直接消费满足生活需求,致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二是自然风险,专业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也很难避免自然风险,遇到自然灾害很容易全军覆没。因此,农民懂得“东方不亮,西方亮”的道理,多样化农业可以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鉴于农户经营规模的限制,一个理想的选择是农户的“专业化”与村落经济的多元化构成的嵌合型产业类型,即以农户专业化为基础的乡村多元化经济结构。每一个农户有一个优势产品,农户之间形成互补、相互依存关系,构成乡村整体产业的多样化。

3.乡村经济多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乡村资源

乡村资源包括乡村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也包括乡村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方面,不仅山水林田草可以成为产业资源,野生动植物、地方物种生态环境等均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经济增长点。

著名的台湾桃米村就是由于发现了村里所蕴藏的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振兴的,种类繁多的青蛙、蜻蜓、鸟类以及多种湿地生态植物成为桃米村生态休闲、度假的宝贵资源。

社会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民俗和地方文化,不仅可以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赋予文化内涵,还可成为针对市民休闲、度假的目标吸引物。

多元的乡村经济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更容易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多元的乡村经济既可以把一些劳动化整为零,又可以使一些工作积少成多,实现乡村劳动力充分合理利用。

多元乡村经济可以充分利用乡村空间,现就常用农家院落来说明这个问题。农家院落不仅是农民的生活空间,也是重要的生产空间。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发展家庭养殖业以及编织、纺织、食品制作、木工等家庭手工业。农家院落还具有存放农具、贮存农产品等储存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条件。农家院落也是现代乡村产业融合的重要空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与乡村休闲、度假等一起形成乡村多元化经济。

一些乡村建设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建设者不懂得乡村院落与多元化乡村生产的关系,为农民盖起新房子的同时,使农民的生计陷入困境。所谓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不是指乡村的外貌,而是指乡村的本质,让乡村更能适应乡村产业兴旺的需要,更符合老百姓生活需要。因此,进行乡村建设必须理清乡村与乡村产业的关系。

二、产业兴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存在两种农业,一种是政府的农业,一种是农民的农业。前者所追求的是一个国家的农业安全,本质上体现为公共产品。政府对农产品的要求以追求数量充足、价格低廉、质量安全为目的,因为粮食安全是以一个国家内部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也买得到足够的农产品为标志的。

因此,基本的农产品是以穷人也买得起、买得到为基本条件。所以,才有“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政府追求的是农产品极大丰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换句话说,适当过剩是政府所希望的。但是,这样的目标往往会伤害农民,因为农民的农业首先考虑的是增加自己的收入。过剩的生产导致的是“谷贱伤农”,增产不增收。因此,政府为了保证国家的农业安全,就必须协调农民利益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只有保障农民基本利益,不让农民吃亏,农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此,农业保护和农业补贴就成为国家农业制度的重要选择。有些人忽视农业的基本特点,不懂得农业发展规律,主张把农业和农民完全推向市场。这不仅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就一般农业而言,在实践上也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农业的生命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决定了任何市场反应都是滞后的,根据市场反应调整产业结构也是滞后的。

乡村振兴条件下的农业,除了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外,发展农民为主体的、组织起来的农业以及特色农业、融合农业才是农民的理想选择。其中,发展特色农业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然要求。

常看到一些“特色”农业失败的案例,其实那不是任何意义的特色。白菜花变成绿菜花、圆西瓜变成方西瓜、满世界推广种植玛咖不是任何意义的特色。那些把新品种、新技术当成特色农业的认识是对特色农业缺乏认识的表现。特色农业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凭借独特资源条件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产品品质以及特定消费市场的特殊农业类型。特色农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反映。不可替代和复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1.特色农业主要表现为地域特色

其他地区或不能生产、或产品品质不能保障、或成本过高,使得该农业类型在特殊区域保持着独特优势。具体说,发展特色农业要突出三个特色:

一是突出环境特色。

绿水青山可以通过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实现向金山银山的转变。一些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污染较轻或无污染,具有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的先天环境条件。

二是突出物种资源特色。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丰富的珍、野、稀、名、特物种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宝库。这些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是特色农业的重要基础,很多地理标志产品就是以特殊物种资源为条件的。

三是突出气候特色。

特殊的气候特色不仅造就了特色物种,也形成特色产业类型。比如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的立体气候,形成了多样化的地方土特农产品优势。气候特色不仅可以生产特色农产品,还可以通过气候差、季节差获得市场空间。以“瞎指挥”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是把一个想当然的品种拿过来到处复制,只能带来大范围的风险和损失。

XX是XX乃至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空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这里所生产的葡萄与其他产区相比,具有丰产性好、成熟上市早、果大均匀、整齐度好、色泽鲜艳、糖分充足、营养充分等优点。蔬菜、烤烟、经济林果、畜牧养殖、中药材等高原特色农副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农户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可以创造每亩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产出。高原特色农业成为宾川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也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2.特色农业还表现为文化特色

特色文化融进特色农业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特色产品,如桑蚕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面食文化、桃文化、梨文化等是大家熟悉的农业文化类型。此外,还有耕作制度和农业景观文化,如稻鱼共作生态文化、循环农业文化、旱作文化、水田文化、梯田文化等都可以成为特色产业的重要内容。在民族地区,特色农业还表现为民族文化,如民族纺织、印染、特色手工艺等。这些特色产业具有极强的地方性或民族性,不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复制的,因此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特色。

3.如何做好特色农业

过去我们发展乡村产业有个误区,就是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强调“做大做强”,过于重视量的增长,结果产量上去了,品质下来了,导致产品过剩。“谷贱伤农”是农民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发展特色产业要遵守做精做强的原则,要在“特”字上下功夫,不盲目扩张面积和产量,要“少而精”“精而强”,不靠数量取胜,而靠品质、靠特色取胜,这符合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也符合农民增收的需要。

在XX的大山里有一位对特色农业有深刻理解的农业实践者,他调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发现这里的优质资源是甘蔗,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但是农民种的甘蔗卖不出去,收入很低。他不是让农民砍了甘蔗种更适合眼前市场需要的其他作物,而是充分发挥当地适合种植甘蔗的优势,作为地方特色农业来发展。在村里恢复手工土法制糖,面向特殊消费群体,满足消费者特殊需要,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增收问题。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一方水土可以养活一方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看到这方水土的价值。

三、产业兴旺要发展融合产业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出部署:“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8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但对于什么是融合农业,融合什么,在哪些经营主体中融合等问题需要讨论和明确。有些地方把独立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者联合起来,把一个区域内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称为融合;有人认为在产业园区搞农业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就是融合;有的认为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就是融合。

其实,这些认识都包含对产业融合片面理解的成分。产业融合的目的在于把融合产业获得的综合利润留给农民,让农民增收,而不是排斥农民。

因此,首先,要考虑产业融合的主体。农户、家庭农场、真正的合作社是产业融合的主体,基于目前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农户、家庭农场是最现实的产业融合主体。其他主体不具备实现融合效益和产业融合目的的基本条件,产业融合必须限定在村内部,体现在农民主体之间,那种“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活第三产业”的口号,充其量是产业衔接问题,与融合没有关系。

其次,要考虑融合什么。农产品的营养与安全,包括色香味在内的特殊品质、多样化的农产品形态、品牌与文化等均是精神需求的重要方面。要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要,乡村产业必须向融合产业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恰巧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深入挖掘农业价值,可以为农业产业融合提供依据。

就乡村产业融合路径而言,主要有两种途径可以选择。

1.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农业产业链条可以涵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从农业产前的农资生产与技术开发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化服务,再到产后的农产品贮藏、深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产业链延伸可以实现农业的增值增效。

农产品的价值并不总是随着加工环节的增加而增加,种植西红柿不必要加工成西红柿酱再出售,种植苹果也不一定是榨汁后才能增值。实际上,农业产业链延伸长度不是看加工环节多少,而是看能否有效满足最终消费者需要。农家乐之所以受到欢迎,就在于它有着有效的产业链延伸模式:从地头延伸到了餐桌。除了传统的生产、加工、销售这一农业产业链延伸维度,另一个方面就是利用农业收获物发展乡村手工业,如编织、刺绣、纺织、印染、雕刻等。手工业是乡村经济的重要方面,也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内容,具有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价值。

2.农业与乡村功能的扩展

农民收入长期徘徊难以有效提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只能获得有限的农产品收入,而不能获得农业多功能和乡村价值的综合收入。就农业而言,除了具有提供农产品的价值外,还有涵养水源、提供农业景观、休闲与体验等功能,乡村作为相对城镇的一元,其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不仅具有生活价值,也具有社会和文化传承价值,是适合养生、养老、养心的理想空间,农业和乡村特殊功能的发现和利用,为休闲、度假、教育等新型融合产业业态发展提供了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文旅农”的融合,成为乡村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最近,人们提出了庄园经济的概念,是一个新的农业产业融合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庄园经济的目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培养农民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产业融合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在浙江,有个叫何斯路的村庄,该村从低收入的落后村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其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融合产业的发展。该村传统产业是糯稻种植,家家户户有酿米酒的传统和技艺。随着工业化的冲击,该乡村衰败了,如何重振乡村,他们选择了从恢复糯稻种植开始,鼓励农户恢复米酒酿造,在村里举办一年一度的“米酒节”,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今,仅此一项给村民带来三百多万元纯收入。城市人到村里参加“米酒节”活动,品尝米酒,来乡村休闲、度假、体验。该村产业既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同时也实现了农业和乡村功能的扩展,乡村综合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产业兴旺要发展组织起来的产业

农民组织建设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民利益的保障。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有利于乡村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农民利益,这是乡村振兴必须明确的前提。否则,我们花大力气发展的乡村产业可能会南辕北辙,背离发展初衷。农民经济组织建设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同时指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保证了家庭经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家庭经营作为中国农业经营的基础,是由农业特点和家庭特点所共同决定的。农业劳动对象的生命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性质决定了农业劳动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更需要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性、主动性和灵活性。

有些人把工业思维机械地套到农业上,片面理解农业现代化,把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等口号作为现代农业标配。有些地区为了追求这些指标,否定农户经营的基本制度,强制农民“流转”耕地,资本下乡圈地,要土地而排斥农民,把农民变成“既拿地租,又挣工资”的所谓农业工人。

殊不知,这些做法违背了农业基本特点,既损害了国家的农业安全,伤害农民根本利益,也极大挫伤了农业投资者的积极性。这种“三伤害”做法之所以被认为是合理的,源于对农业特点和农业发展规律的无知。

其实,这些所谓现代的名词并不是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现代农业强调的是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实,现代农业组织的广泛建立等。农户经营发展到今天,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农户经营自身缺陷所导致的,更多的是一些违背农业特点的瞎指挥、乱作为所造成的。大量的“现代”“规模化”的做法之所以失败,不能归结为经营者能力低,更不能归结为农民不配合,而是选择了错误的农业道路。解决农业问题的正确道路只能是以农户经营为基础的制度创新。

2.家庭农场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基本单位

在肯定农户经营适应性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小农户经营农业的弊端和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乡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现象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以及农民组织发展遇到诸多障碍。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这些问题,以夯实现代农业基础。需要强调的是,解决农业存在的问题不能以否定家庭经营为代价,否定家庭经营的任何所谓“创新”都是对农业基本规律的否定,不可避免地要付出惨重代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发展,只有在坚持农户经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应该看到,乡村人口城镇化为乡村规模农业提供了条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把已经脱离耕地家庭的承包地流转给种地的农民,让他们种更多的地,培育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生产单位。实际上就是扩大规模的农户,其特点在于保留了农户经营全部优势的同时可以克服小农户的某些劣势。实践中关于家庭农场的理解还存在较大偏差,其中最为普遍的错误认识是受所谓“规模化”思维影响,认为家庭农场的规模要大,规模越大越现代化。实际上,人们想象的所谓规模效益在农业上根本不存在,大规模农业所积累的是规模风险。所以,中央一直强调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个适度规模就是家庭农场的规模。其规模下限可用生计标准来确定,即能够满足一家人生活需求的规模水平。家庭农场规模上限是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家庭劳动力的最大经营能力所能达到的规模水平。不同地区、农业经营的内容不同,决定了家庭农场规模的差异。但是其共同特征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即农民自己为自己劳动。这一点可以用来区别于资本农场和雇工农业。

3.合作社是农业生产者的理想组织形式

家庭农场与一般农户都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如市场交易成本问题、市场价格波动问题、农业品牌建设问题、农业社会服务问题等,难以通过农户或家庭农场自身力量得到解决,而是需要更高层面的组织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更高层面的组织形式就是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把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联合起来,与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起,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的利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从微观上看,在于分散的小农户缺乏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特别是兼业农民视农业经营为鸡肋,影响了现代农业组织的形成。

从宏观看,合作社没有形成更高层面的联合,分散的小合作社与分散的农户一样对农业风险无能为力。因此,合作社发展要在微观上培育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载体,可以激发农民的内在合作需求,解决合作社微观动力不足问题。

桐梓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桐梓县;问题和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F590.6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57-02

从2006年到2012年初6年多的时间里,桐梓县以“四在农家”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集中打造了娄山关、朝门、山堡等16个乡村旅游点,建成乡村旅馆650家,床位数21000张。从2006年到201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37.71万人/天,综合收入28.8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27.72万人/天,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2.35亿元。乡村旅游日接待能力达万人以上,桐梓乡村旅游完成了量的积累,为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乡村旅游成为贵州品牌。

通过几年的发展,桐梓县乡村旅游逐渐进入国家、省级旅游部门的视线,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世界旅游组织观测点”,被列入《贵州省度假旅游产品规划》范围,2011年有望入选《中国休闲发展范例》,是贵州“打造全国最佳避暑度假基地、特色乡村旅游基地等七大基地”之一。在短短5年时间里,桐梓县乡村旅游发展迅猛,2011年贵州省乡村旅游节在桐梓举办,桐梓县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铜牌,娄山关乡村旅游点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二)桐梓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

乡村旅游的发展一般都要经历一个从农家乐到乡村旅游再到休闲度假的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桐梓县2011年开始步入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阶段。依托重庆市场、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引进高端旅游度假区项目落户桐梓,成功搭建转型升级平台。

1.招商引资,修建高端的大型的旅游度假区

2.优化旅游结构,实现转型跨越

二、桐梓县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h:

1. 区位优势:桐梓素有“川黔锁钥”之称,是川、渝、黔、湘、滇、桂六省区北上南下、通江达海便捷的大通道。桐梓县毗邻直辖市重庆,北距重庆市主城区188公里,南至贵阳主城区195公里。

2.交通优势:黔渝铁路、210国道、崇遵高速公路、路纵贯全境,到重庆、贵阳均在2小时以内。黔渝高铁(设计时速250公里)和遵义机场已经开工建设。

3.气候优势:桐梓县属中亚热带高原湿润气候,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45%。。桐梓山高峡谷多,立体气候明显,“十里不同天”,一年四季均可选择景点旅游。年平均降雨量为1038.8毫米。这是桐梓发展乡村旅游最好的条件。对“火炉”之一的重庆市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4.文化优势:长征文化(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抗战文化(小西湖:它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自“西安事变”被蒋介石软禁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幽禁地,时间长达两年三个月、海军学校、天门洞发电厂、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41兵工厂遗址);桐梓军政文化(周西成、王家烈为首的桐梓系军阀);史前文化(古人类“桐梓人”遗址);夜郎文化;宗教文化等。

5.地形优势:从旅游文化、旅游筹划的角度看,桐梓是四川盆地的“盆沿”、其版图形状像重庆边上的“玉如意”。

6.资源优势:桐梓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有:娄山关省级风景名胜区、柏箐森林自然保护区、月亮河景区、九坝黄河沟景区、水银河峡谷风光、黄连自然保护区、娄山关溶洞公园、娄山关-楠木-戴家沟生态旅游区、天门河景区、古夜郎漂流、韩家店地质剖面等。保健资源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质量好的矿泉水。

(二)劣势Weakness:

1.旅游品位与知名度不高。

2.城镇建设缺少旅游理念,旅游服务体系极不健全。

3.自身投资能力有限。

4.对气候依赖性过强。

(三)机会Opportunity:

1.国家政策支持。2012年2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第二十四条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把贵州建成一个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桐梓县发展乡村旅游既响应了国家二号文件,又响应了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使当地老百姓脱了贫致了富。

2.政府重视。2006年恢复成立旅游局后,首先对桐梓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寻找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2007年,县委为了研究乡村旅游专门召开了《县委专题全会》,明确旅游产品方向。对招商引资的旅游项目在审批、立项、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桐梓县旅游发展产业办公室“十一五”旅游工作总结》中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全县乡村旅馆达到1000家,床位数达10万张,游客接待1000万人(天),旅游综合收入达50亿元,打造高端度假区3--6个,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桐梓建成以避暑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区。

3.客源市场明确。作为重庆市的“后花园”,桐梓乡村旅游主要针对重庆市及其周边游客,满足夏天重庆人外出避暑的条件。

(四)威胁Threat:

遵义特色旅游区、仁习赤特色旅游区是黔北的两大特色旅游区,主要产品是红色长征文化旅游、赤水绿色生态旅游、茅台国酒文化旅游以及沙滩、海龙囤黔北地域文化旅游产品。该特色旅游区的红花岗区、汇川区、仁怀市、习水县和赤水市都是桐梓县发展乡村旅游的竞争对象。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等重庆周边几大避暑胜地都已形成规模,对主要客源市场定位在重庆的桐梓乡村旅游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桐梓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笔者认为,桐梓乡村旅游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建设用地紧缺,基础设施落后,规划滞后,开发、管理、服务体系不全,产品单一,对气候的依赖过大等问题。

(一)起步晚,分布散。

由于桐梓县的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是在重庆游客大量涌入桐梓租住宾馆和农家而形成的,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出一种自发状态,普遍存在着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和组织形式零散的方式,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

(二)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层次性。

目前,桐梓县的乡村旅游还停留在避暑和观光层面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尚未得到很好的利用与开发。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示范点无统一的建设规划,缺乏系统管理。桐梓乡村旅游旺季过分集中,对气候的依赖性过强。气候是桐梓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

(三)基础设施薄弱。

桐梓县是典型的内陆山区贫困农业县,县级财力薄弱,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乡村旅游点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在交通、电力、供水、卫生、信息、文化等配套设施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乡村旅游特色村(点)规划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如:供电设施不足致使家用电器无法正常使用且经常断电,游客反映大;饮水工程跟不上,村民靠抽地下水供给游客使用,安全隐患大;点上基本无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给群众和游客带来很多不便和容易引起群体性疾病;各个乡村旅游点较为分散,县城发往各乡村旅游点的车子每天班次很少,交通通达度不高。

接待服务设施滞后,目前县城无游客集散中心,全县境内包括县城的宾馆、酒店和乡村旅馆床位数量严重不足,在避暑季节难以满足需要。

(四)服务水平不高。

通过问卷调查表,63%的游客认为桐梓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的制约是卫生差、环境乱,没有一支真正懂得规划、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绝大部分乡村旅游业主是当地农民转型而来,有的经营者目光短浅、贪图小利、观念陈旧,与全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态势极为不符。

(五)土地审批程序多,难度大。

乡村旅馆和中小型旅游项目(度假村、度假山庄等)用地困难,主管部门无法审批,与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很大的矛盾,乡村旅馆建设出现乱搭滥建现象。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建设用地手续未批下来,严重影响了旅游大项目的进展。

四、桐梓县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发展乡村旅游的优惠政策。

政府应建立乡村旅馆建设、用地用材、税费优惠、贷款、干部带头、项目捆绑、市场准入、林地5%的管理用地建设等有关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老百姓发展乡村旅游;强化服务,开展乡村旅馆业主、厨艺、礼仪等培训课程;早日制定出有关乡村旅游的规范性制度,加大对乡村旅馆的管理和旅游安全工作,促进旅游市场规范有序运营。

(二)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形象品牌。

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及重点客源地应有针对性的宣传;积极参加各种旅游推介会;设立完善桐梓旅游信息网,并与中国旅游网、新浪网等国内大型专业旅游网联网,发挥网络宣传优势,提升桐梓旅游知名度;制作“桐梓旅游”光盘、画册,设计制作“乡村游、自驾游、观光游、探险游”等专项旅游产品手册和《桐梓旅游服务指南》等,设计制作旅游展板,配备摄影摄像器材,制作具有桐梓文化和旅游特色的纪念品,不断丰富宣传品种类;办好节会活动,大力发展节会旅游,通过节会活动,充分发其宣传促销,开拓市场的载体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通、互惠双赢的目标。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旅游交通建设,突破瓶颈制约,着力构建方便、快捷、舒适、安全的旅游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大部门协作力度,使项目资金和项目建设能紧紧围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来进行,形成资源整合,改善桐梓县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加强与交通部门的联系与配合,积极发展旅游交通,加快新站至黄莲、水银河景区、尧龙山休闲度假区、小坝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主干道建设,形成游客进出方便的交通网络。

加强对各酒店服务员、乡村旅馆业主等人的培训;要充分发挥旅行社招徕客源的龙头作用,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建立旅行社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旅行社健康发展;旅游饭店要根据对外开放和客源增长的需要,有计划地提高饭店档次;要抓好餐饮工作,建立旅游餐饮标准服务体系,加强特色菜肴制作,增加花色品种,提高餐饮质量;要拓宽旅游商品的领域,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中、低档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购物需求。

(四)加强对旅游业的人才培训

桐梓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大量的旅游业的专业人才,应大力引进专业人员的同时发展培训本地人才。对乡村旅游从业者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与旅游意识。加强政府决策者及乡村旅馆业主的旅游理念,引进专业人才进行开发管理和经营,规范旅游服务人员的言行与举止,加强礼仪培训等。

(五)加强同游客的情感交流。

当地乡村旅馆业主应加强同游客的情感交流,尊重他们的饮食、风俗等习惯。对游客提出的建议及意见应该虚心接受并加以改进。同时还应加大对乡村旅馆的卫生监管,做到干净、整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回头客”。

参考文献

[1] 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2]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

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篇8

一、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

中国农村整体发展正处于一个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多业态并举的转型阶段。一方面大量农业人口迁移进入城市或城镇,另一方面耕地集中的乡村地区仍然承担着为全体国民提供粮食产品的生产功能,但乡村地区仅仅依靠粮食生产很难实现生活质量提升的目标。以粮为主、多业并举于是成为新时期的结构调整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地区,特别是距离城市比较近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包括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度假)自然而然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内容。

对于不断涌入规模不等的城镇的农民来讲,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合法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其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服务业业态的打造。很显然,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可以为创造就业机会、化解人口就业压力提供一条重要渠道。

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重构乡村产业形态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和获得竞争优势,光靠传统的一家一户和小集体耕种业是难以实现的。如何在乡村地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号文件提出了“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包括“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登记”等新形式的农业产业化促进政策。可以预见,在这一政策鼓励下,会有一批立志于开发乡村第三产业的开发者、投资者进入农业、进入乡村,与农民开展合作,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村落古镇旅游开发等领域图谋发展的“混合所有制”龙头企业将会应运而生。当然,什么叫“农业产业化企业”,学术界和中央文件并未明确界定,乡村旅游产业中哪一些可以被视为农业产业化企业,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逐步明确。但从一号文件明确的“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这一原则性指导方针来看,既然是“全程社会化服务”,只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服务”特征,就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其中也必然会包括农业与服务业结合的企业组织,进入乡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度假业。旅游局作为政府的一类机构,当然也就可以购买为市民大众提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公益性服务”。

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就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政府鼓励农民将其手中的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流转,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上实现交易。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其中有一部分会属于旅游开发企业,这些受鼓励的企业进入农用地规模化经营,包括休闲农业的经营。

农业地区的商业流通服务在一号文件中也受到高度重视,在“制定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过程中,对“产品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建设予以关注,并且通过供销合作社系统来“加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这一系列规划政策,对城市自驾旅游者而言,以直销有机、绿色食品为特色的乡村购物中心,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服务的定点供应高星级酒店、餐馆和高端人群的后乡土有机农产品的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也会迎来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但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却是金融资源的洼地。为了解决农村发展资金动力不足问题,一号文件提出了“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倾斜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并且期望通过全国中小企股份转让系统,推出“新三板”上市募集资金的渠道,“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发适合„三农‟的个性化产品”。将来的乡村旅游开发资金,属于进入“三农”领域的社会资金,那么与直接投入于种植业、粮食加工业的涉农企业相比,农业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企业是否能够作为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一个补充而受到财政资金的认可和支持呢?

二、农村受污染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建设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

与十八届三中全会60条决定相呼应,此次一号文件同样十分强调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为此应“抓紧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一号文件十分强调农村生态恢复、保护、建设的力度。广义的乡村地区,包括天然林保护地区、风沙源治理区、国有林区、矿迹恢复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区、草原自然保护区等广泛领域,一号文件要求这些地区都要“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了促进公益林、草原保护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央政府力推“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乡村地区生态恢复与建设抓起,将会提高乡村地区对城市客源市场的吸引力,为乡村地区旅游产业的兴起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条件。乡村地区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森林旅游、草原旅游、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将会迎来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一号文件强调“提高扶贫精准度,抓紧落实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在多种扶贫开发模式中,旅游扶贫可以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三、农村集体土地权能逐步入市,吸引和激励对乡村旅游的中长期投入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及其改革涉及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城镇化事业健康发展和农村农业的稳定安全同样离不开农村集体土地的制度创新话题。一方面,为了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障利益分配公平,必须“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对于后者,一号文件提出的解决方案基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经营权的资本化改革思路的落实。“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确权、确地、确股多确齐下,基本出发点是资本化的融通。一句话,土地资本化和土地入市是总的改革方向,但对于不同领域的土地(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国家征用集体土地等三种情况),一号文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革速度、采用不同深度的改革方式。

对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立即有条件入市,允许出让、租赁、入股,并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对于农民宅基地,则需“慎重稳妥”,通过试点逐步推进抵押、担保、转让,不可“抢跑越线”;对于国家征用集体土地,不仅需要一次性经济补偿,“还必须对农民的住房、社保、就业培训给予合理保障”,这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异曲同工,首先解决产业化,然后才可城镇化。

上述三类土地的资本化及逐步入市改革,将会促进乡村地区、特别是环城市地区多业态混合社区的形成。在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市场化、资本化改革过程中和改革完成之后,农民直接参与多种股份合作制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一号文件对此提出了“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号召,“赋予农民对落实到户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农民的这些权能,可以拿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去交易,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这一模式将会促进外部资本及技术的进入,与资本化后的集体资本进行混合,构成共生的混合经济。作为外来投资者和管理者而言,由于产权结构清晰,合作模式政策风险降低,不再急于快速得到投资回报,中长期投资计划同样也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能,艺术精品、未来遗产形式的旅游产品将会不断涌现。外部专业化旅游发展公司与农民联合形成混合所有制,可以弥补农民创建、管理乡村旅游经验和技能不足的问题。

除了资本化优势,一号文件还给涉农企业提供了某些土地利用指标的支持政策:“在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这就是说,今后国家建设用地计划中,将会列出专门指标,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设施。一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被视为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关企业就可以申请此类用地了。

四、新旧并举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系列产品

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在一号文件出台之后会有哪些变化?可以用一新一旧、新旧并举来表述。

一新就是在现代农业科技支持下,新型农业产品与农业景观带来的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形成。一号文件中提及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等活动空间,以及这些空间呈现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等,都为新型观光农业的产品开发提供了广阔舞台。

上一篇:会飞的母鸡三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服装立体裁剪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