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农村工作“村为主”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2025-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全县农村工作“村为主”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推荐6篇)

在全县农村工作“村为主”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1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以农村工作“村为主”为统揽,坚持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等农村各项工作作为党建目标,创造性地实行农村各项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合二为一,同频共振,捆绑运作,一并考核”,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的新路子。在推进农村工作“村为主”的实践中,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扎根一线,不畏艰难,任劳任怨,勤奋工作,体现了崇高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涌现出一大批好的带头人,这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特别是那些“村为主”工作做得好的农村基层干部,虽然无“级”无“品”,但常年生活工作在农村,风里来,雨里去,兢兢业业,辛辛苦苦,不计得失,不计报酬,为村里的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把党的各项工作做得那么好。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党的先进性,看到了事业的希望。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辛勤工作,就不可能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决不会有嘉禾的发展和稳定。在此,我代表县委向辛勤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广大村支部书记、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广大村干部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岗位虽小,职责光荣,这种特殊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担任村干部也是一种艰巨复杂的磨炼,职务虽小,责任重大,凝聚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从事农村工作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舞台,条件虽苦,大有可为。特别是随着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日益重视、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干部进一步加大投入,做好农村工作的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深入推进农村工作“村为主”的条件已充分具备。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支部书记都身居重要的位置,身负重大的责任和使命,都应该更进一步坚定干好工作的信心,下定干好工作的决心,面对困难,自加压力,不畏艰难,开拓进取,无私奉献,造福群众。下面,我代表县委提五点希望和要求。

一、开拓创新求突破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也是我们提高农村工作水平的重要法宝。当前农村工作面临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农民群众集体意识和责任观念淡化、村民管理难度大、集体经济薄弱、公益事业无法建设等等,农村这些新的变化使不少的村干部深感“行政命令不行了,思想工作不灵了,经济调控没有钱,法制管理没有权”,村里各项工作长期迈不开步子,打不开局面。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广大村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从那些陈旧的工作思维中跳出来,从过时的工作方式方法中解脱出来,寻找新路子,力求新突破。要创新思路,发展农村经济。在吃透村情、抓住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带动,着力在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搞好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动脑筋、做文章,开拓出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服务的过程中增加集体收入,切实解决好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光顾自家富,不配当干部;自己不会富,不是好干部”。带领群众致富,首先要求我们支部书记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成为当地的致富能人。每一个村干部都至少要学会一门实用技术、拥有一技之长、实施一个致富项目,不断提高带头致富、带动集体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三带”能力。要创新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学会用示范引导、说服教育、提供服务、民主协商、村规民约等方法开展工作、管理村务。尤其是在处理计划生育、农业税征收、社会治安、公益事业等难点问题时,要善于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和村干部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度,真正让群众说服群众,让群众教育群众,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二、守土有责保平安

为官一任,稳定一方。广大村支两委干部身处基层工作第一线,也身处困难和矛盾的第一线,必须时刻牢记维护稳定是第一位的任务。当前农村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体的社会矛盾仍然存在,有些矛盾还比较突出。而少数村干部维稳意识淡薄,对群众纠纷和上访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不是主动排除化解,而是上交矛盾纠纷,甚至于不辨是非,带头组织群众恶意上访;还有的村干部作风恶劣,办事不公、欺压群众,甚至充当宗派“头子”,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危害农村稳定。没有农村稳定就没有全县的稳定。能不能维护稳定更是对农村干部党性和能力的综合考验。村干部与农民群众生活在一起,村里发生了什么事,群众有什么情绪,心里最清楚,也发现得最早。要善于把握和排解各种群众内部矛盾纠纷,把妥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作为维护稳定的核心,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认真解决好群众多次上访、久拖不决的问题;村支部书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反映,做到上下结合,综合治理,把握主动。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为农民群众释疑解惑,特别要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作为维护稳定的重点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发生。村支部书记作为干部群众的“主心骨”,要敢抓敢管,敢于同各种歪风邪气做斗争。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不怕“伤人”,不做“老好人”。遇到难事不推不躲,遇到压力不低头弯腰,遇到村霸村痞要敢于打击,抵制歪风,弘扬正气,努力营造一个公正、平等、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良好的村风民风。

三、步调一致通政令

农村支部书记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任,是党在农村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人物。做一名合格的村支部书记,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贯彻执行好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上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确保政令畅通。长期以来,广大村支部书记扎根基层,不计个人名利和得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特别是在农业税上缴、计划生育等繁杂重大工作中,村干部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大家的工作,县委是高度肯定的;对大家的艰辛,也非常理解。当村干部不容易,当村支书更难。但越难越能体现干部的价值,越能体现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一个不尽心干事,不敢于得罪人,甚至遇到困难就躲避的干部绝不是好干部。在工作中,我们也有一些干部责任意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一遇到农业税征收、计划生育等群众工作,就心存畏惧,千方百计躲避,更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采取包庇、袒护等手段,以不交农业税、不搞计划生育来收买“民心”,拒不执行上级决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权威。能不能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对于政令不畅、工作不力、各项工作处于落后、瘫痪状态的村级班子要坚决予以调整。

四、团结带班聚合力

人心齐,泰山移。班子团结可以产生无穷的力量;班子不团结,个人能力再强也发挥不出来。当前,村级班子绝大多数是团结的,村支两委关系总体上是协调的,但也有的村级班子闹不团结,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关系紧张,极少数村支书和村委主任甚至分庭抗礼、互不买帐,村支书记驾驭不了全局,形成不了领导地位,村委主任不接受村支书的领导,不维护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各管各的事,各唱各的调,各拉各的人。这种不团结的局面,不但损害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且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支部书记是基层组织一班人的“班长”,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维护班子团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务必要从讲党性、讲政治的高度,维护班子团结,使班子成员成为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的坚强领导集体。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与支部委员之间的关系。当班子成员在工作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关心,协调解决;当班子成员在产生矛盾和摩擦时,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主动做好疏导工作,沟通思想,搞好协调,绝不允许揽功推过、互相拆台。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与村委主任的关系。党支部、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支部书记既要敢于领导、善于领导,按照民主集体中制的原则主持好村支两委联席会,又要支持村委主任依法行使职权,管理村务,使村支两委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坦诚相见,尽力增强班子的合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拉帮结派。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与离职村干部尤其是离职支部书记的关系。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依靠他们,为人处世上尊重他们,充分发挥离职村干部的作用。

五、清正廉洁树形象

应当肯定,绝大多数农村干部的作风是过硬的,是清正廉洁、经得起考验的,但仍然有少数村干部作风不实、为人不廉、办事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干部的形象和威信受到影响,群众对方面的问题最关注、反映最强烈。“公生明,廉生威”。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工作的“领头雁”、“当家人”,务必要以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一要实实在在。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结合本村实际,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生产、生活等问题。每年要有计划地给群众办几件实事、好事,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取信于民。二要公公正正。凡事出以公心,处事公平,待人公正,主持公道。特别是在发展党员、培养干部、计划生育、调处纠纷等问题上,要护理不护人,一碗水端平。三要清清白白。农村工作艰苦、任务繁重、待遇很低,但作为党的干部、群众最信任的人,应该不贪不占、一心为公,切不可因为一己私利而丧失了组织(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和群众的信任,被组织所抛弃,被群众所唾弃。各级各部门对村干部必须高看一等,厚爱一层。要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关心,逐步提高经济待遇。要为村干部撑腰壮胆,对干扰破坏农村工作、打击报复干部的人和事,从严从快查处,坚决打击到位,营造一个让村干部放心、放手、放胆、安心工作的良好环境。

在全县农村工作“村为主”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2

一、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 家电以旧换新顺利扩大实施。

家电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金融危机做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今年5月, 国务院批准商务部、财政部、环保部联合上报的《家电以旧换新推广工作方案》, 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在试点基础上向全国推广实施, 根据各地是否已具备废旧家电拆解条件, 分期分批启动。今年6月初, 商务部、财政部、环保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会议, 进行了全面的工作部署。各地高度重视, 在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的情况下, 克服各种困难, 加班加点工作, 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准备早、工作快的安徽省6月份率先正式启动, 辽宁省紧随其后, 扩大实施地区9月初全部顺利启动。江苏、北京、山东等原9个试点地区按照扩大文件相关要求, 认真做好调整、衔接工作, 由试点向扩大延长平稳顺利转换。

(二) 家电以旧换新多重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

总体看, 家电以旧换新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以旧换新扩大实施, 家电以旧换新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政策效果更加显现。

一是促进了消费, 扩大了内需。截至2010年10月20日, 全国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2 520万台, 销售额累计已达942.7亿元, 进一步拉动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 从而有效发挥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 江苏省新家电销售量在全国居首位, 销售新家电584.32万台, 销售额213.53亿元, 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2个百分点, 对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同时, 家电以旧换新通过中央、地方财政支付补贴达94.3亿元, 有利于支持流通行业发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从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拉动了GDP的增长。

二是促进了节能减排。家电以旧换新淘汰能耗高的旧家电, 推广购买节能家电, 带动了生产企业加快研发生产节能环保型产品, 仅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大家电企业就研发推出300多个节能环保型产品。新家电可节约能耗约20%~30%, 按目前已更新换代家电2 500万台推算, 每年节约的电能相当巨大, 全国家电以旧换新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对于促进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和社会整体向高效能、低排放方面转型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是促进了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截至2010年10月20日, 全国共回收五大类旧家电2629万台, 已实际拆解处理1 366万台, 可回收废钢铁等再生资源41万多吨。其中, 江苏省累计回收废家电583.14万台, 已拆解531.27万台, 回收塑料、铜、铝等再生资源15.8万吨, 实现了资源节约利用。同时, 实施家电以旧换新减少了小作坊的乱拆乱弃, 有利于建立规范、环保的废旧家电回收、拆解体系, 保护环境。

四是对财税增长做出了贡献。通过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参与企业增收明显, 对地方财税贡献突出。不仅生产企业效益提高, 税收增加, 参与的流通企业也做出了贡献, 如南京市家电以旧换新企业仅苏宁公司新增税收近50%;青岛市参与家电以旧换新的销售企业增加税收1.5亿元;北京市家电以旧换新销售企业新增税收8亿多元。

五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家电以旧换新带动了家电生产、销售、回收、拆解等各个环节企业的发展, 效益增加, 提升了产品结构, 增强了竞争力。生产企业荣事达集团借政策东风, 在2010年前5个月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 并已开始启动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电视整机项目) ;苏宁公司在成为中标销售企业后, 一年来销售量同比增长了33%;青岛新天地公司作为中标拆解厂家, 大幅提升了产能, 在与拆解小作坊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 家电以旧换新还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初步测算, 这项政策带动各环节新增就业岗位40多万个。

(三) 各地开展以旧换新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各地在推进以旧换新工作中,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 各方密切协作, 按照要求, 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 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良好做法:

一是思想重视, 各方密切协作。各省市政府非常重视, 都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或副市长担任组长, 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家电以旧换新推广工作领导小组, 有的地方一把手亲自过问。各地商务部门工作主动, 积极发挥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的作用, 通过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以对接会、推进会等形式加强部门协作, 商务、财政、环保部门相互配合, 形成上下畅通、横向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及时解决试点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收到较好效果。

二是加强服务, 做到便民利民。家电以旧换新是拉动内需的一项民心工程, 各地把方便消费者、让消费者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许多地方优化操作流程, 提高效率, 认真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公布监督投诉电话, 中标企业建立了24小时服务系统, 形成了快速、便捷的服务机制, 对于消费者反映的问题, 限期办结回复, 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比如, 江苏等地针对企业反映申领补贴资金难的问题, 财政、商务部门及时优化程序, 加快审核、兑付速度;上海推出了发放便民服务卡的方式, 既便民又利于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积极探索, 创新工作模式。从试点到推广, 各省市积极探索推进以旧换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江苏、北京、山东在家电以旧换新销售、回收"双中标"企业中, 试行"先购新后收旧"的操作流程和"送新收旧一站式服务"模式, 既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也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还有些地方利用网络搭建交流平台, 创立了专门的以旧换新网站, 积极探索网上家电以旧换新。有的地方积极协调税务部门, 帮助企业解决开具发票等问题。

四是积极宣传, 扩大政策影响。各地非常重视以旧换新政策的宣传工作, 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渠道提高政策知晓度和透明度。加强咨询服务, 及时处理投诉, 广泛性、持续性、正面性地进行政策宣传。有些省市组织开展了家电以旧换新进社区活动, 发放了各种宣传材料;有些地方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宣传月”、“以旧换新巡回展”等系列宣传活动, 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扩大了以旧换新政策影响力;还有些地方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大联销", 充分利用国庆节等节庆消费高峰, 激活节日家电消费。

五是规范操作, 加强监督管理。各地严格政策规定, 按照要求规范相关工作, 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实施细则和管理规定, 不断完善和规范操作流程, 开展业务培训,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招标程序, 确保中标企业具有相应的营销、生产能力、网络布局条件等。加强对回收、销售、拆解、补贴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及时纠正违规行为。有些地方设立了违规举报奖励制度, 加强群众监督;江苏等地及时对违规企业采取暂停以旧换新业务、追回骗补资金、给予罚款等处罚;还有些地方对个别企业员工参与倒卖旧家电问题进行公开查处。南京市对中标企业网点推行有店外宣传、有店内彩挂、有购买须知及流程图、有咨询导购台、有宣传单、有人员培训和回收价格公示、举报奖励公示的"六有两公示"规范化建设。

六是销售企业重视, 积极扩大销售。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 广大中标销售企业高度重视, 积极做好商品销售服务, 将这一惠民政策及时惠及广大消费者。各地企业要向苏宁等先进企业学习, 将以旧换新作为企业工作重点, 制定和落实相应工作制度, 做好产品介绍, 信守服务承诺, 保证销售环节的正常有序运转。苏宁电器1 100余家连锁店作为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终端, 在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 销售同比增长33%, 在直接拉动家电生产行业的同时也带动了营销、物流、售后服务和拆解行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家电以旧换新整体工作成绩突出, 成效显著, 但也要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主要是:

一是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 还有很大潜力待挖掘。从新扩大实施的地区来看, 各地虽已正式启动, 但还有一些地方目前仅在主要城市开展, 部分地市和县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尚未全面覆盖。有的试点地区产生了松劲思想, 工作推动力度有所减弱。

二是操作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出现少数人钻政策空子, 如倒卖旧家电和凭证、回收的旧家电返流市场;最近有些地方又出现了盗用他人身份证件信息购买新机的问题;还有个别地方出现疑似骗补现象。各地媒体对倒卖旧家电的报道比较多, 虽然这种情况也回收了旧家电, 销售了新家电, 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家电以旧换新目的, 但媒体反映多, 社会影响坏。

三是一些地方的便民利民措施还没有跟上。如有的消费者反映先购新后收旧时, 中标企业重视销售新家电, 忽视回收旧家电, 回收时间较长;一些地方反映消费者领取补贴等待时间久, 这些都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抱怨。

四是部分地方家电以旧换新舆论氛围不强, 宣传工作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商务部门只重视了家电以旧换新启动时的宣传, 宣传缺乏持续广泛性;一些销售企业店堂宣传很少, 将以旧换新混同于一般销售, 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消费者参与度受到影响, 从而也影响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效果。

五是家电以旧换新各环节衔接不够紧密, 企业垫付资金压力较大。由于工作量大, 人手少, 虽然许多地方商务部门克服困难, 加班加点工作, 但许多地方销售和回收企业的垫付资金占压仍较大, 补贴拨付时间过长。

此外, 8个暂不具备拆解条件地区的准备工作进展不快。

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分析研究,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确保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健康发展。

三、加大力度, 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

(一) 提高认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党中央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都为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一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家电以旧换新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节能减排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下一步工作中, 商务部门的同志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提高认识, 明确方向, 充分利用好这项中央财政支持政策, 把家电以旧换新作为商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下大力气做好做实。要明确目标进度, 细化落实措施, 推动以旧换新工作深入发展。扩大实施的地区, 部分地市和县尚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的, 要尽快全面启动, 进一步扩大销售和回收中标企业数量;经过一年试点的地区, 虽有相当部分居民进行了家电以旧换新, 但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阶段, 居民消费升级换代需求强劲, 按照居民的家电拥有量等情况看, 以旧换新的空间还很大, 要进一步扩大成果;因为暂不具备拆解条件尚未启动的8个地区, 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环保部门协调, 积极向政府领导汇报, 争取各方支持, 克服实际困难, 尽快启动以旧换新工作。

(二) 加强宣传,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宣传工作是做好以旧换新工作的重要一环, 各地商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一是要做到宣传工作的广泛性、持续性和正面性, 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让消费者及时了解以旧换新的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式, 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扩大政策影响力。二是生产、销售企业要开展针对性宣传, 积极组织开展深入社区的宣传活动, 做好产品介绍, 各个企业要向苏宁等先进企业学习, 将以旧换新作为企业工作重点, 制定和落实相应工作制度。三是销售企业要加强店内外宣传, 利用标语、条幅、宣传海报等方式营造良好气氛, 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三) 便民利民,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家电以旧换新是一项体现关心民生的惠民工程,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这项好事办好, 真正做到便民利民。要按照"便利性、安全性、规范性"的要求, 从方便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灵活实行"先收旧后售新"或"先售新后收旧", 在严格程序的基础上, 努力提供便民服务。中标销售、回收企业要信守服务承诺, 及时回收旧家电。销售企业要采取增加人员等措施方便消费者领取补贴。生产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 做好商品售后服务。各有关政府部门要做好政策服务, 解决好回收和拆解企业间运输、补贴结算等一系列衔接问题, 克服困难加快补贴审核进度, 切实做好以旧换新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四) 严格监管, 规范企业操作行为。

各地商务部门要会同财政、环保等部门, 高度重视监管问题, 防患于未然。要严格管理制度, 加大监督力度, 认真防范和查处倒卖以旧换新凭证与资金骗补行为。对发现的骗补行为、假冒伪劣、质量问题要坚决查处, 决不手软。对发生的疑似"骗补"要追踪分析, 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要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回收的旧家电回流到销售市场;要切实规范中标企业行为, 不准中标企业参与倒卖旧家电;严格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原件, 杜绝消费者身份证信息被盗用, 保证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对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惩处并在媒体曝光, 对特别严重、触犯刑律的违法行为要协调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五) 加强协调, 形成部门工作合力。

以旧换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实施涉及多个部门, 做好以旧换新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地商务部门要积极主动, 多向以旧换新领导小组汇报, 善于利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平台做好部门间协调配合工作。在组织实施中, 各级商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财政、环保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监督检查上, 要充分发挥工商、质检等部门的作用;在加强宣传方面注意发挥宣传部门的指导作用。要建立和完善各部门间日常协调机制, 形成相互支持, 相互理解, 形成合力, 有序推进以旧换新工作的共同推进体系。

(六) 立足长远, 着手建立长效机制。

实践表明, 以旧换新的作用不仅在于扩大消费, 呈现的政策效果是多方面的, 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形成了销售、回收、拆解等规范体系, 积累了家电回收利用的经验和规范做法, 各地商务部门要注意充分发挥家电以旧换新机制、体系的作用, 将家电以旧换新与节能减排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引导、鼓励居民购买节能新家电, 淘汰耗电高的旧家电;要将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与资源节约利用、建立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结合起来, 通过家电以旧换新, 建立回收利用废旧家电的完善体系;要考虑做好以旧换新与明年即将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条例》的衔接工作。商务部现在正按照部门分工起草与这个条例相配套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管理办法》, 商务部门要会同环保、财政等部门, 做好基金使用管理工作, 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长效回收处理机制, 形成扩大消费、节能减排的长效工作体系。

在全县农村工作“村为主”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3

下面,结合现场参观和交流的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有序、有效地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文明风尚向农村拓展。经过几年来全省上下以及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新农村建设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坚持把生产发展摆在首位,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最近几年,我们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粮食、畜牧业、园艺特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坚持走以工促农的发展路子,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村屯,促进了村级主导产业基地化、规模化、园区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组织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产联销联合,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强化、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市场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产业的不断壮大,使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逐步坚实。

第二,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不断改善农村民生,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抓“增收”工作中,各地坚持内部挖潜保增收、外部拓展促增收,广辟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民收入连续登上4000元、5000元、6000元台阶,开创历史最好时期,广大农民自我发展、自我投入的能力显著增强。着眼统筹城乡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等问题。农村公路、饮水、电网、沼气、危房改造、泥草房改造等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试点,农村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全省五年累计建设完成农村公路4.7万公里,解决了428.7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电网4081公里,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58.9万户,全面免除了23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在乡农业人口总数的99.07%,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达到74万,实现了应保尽保,56.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第三,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度改造村容镇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全省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治理“六乱”(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厕所乱建、畜禽乱跑)的要求,通过增加投入、动员农民出工出劳等多种有效措施,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促进村屯绿化、美化,“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六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高标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工业集中区和畜禽养殖小区,积极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完善农村功能分区建设和管理。全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7152个,大型秸秆气化站32个,户用秸秆气化炉2001个,户用沼气池8.36万户,73%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积极推行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建设村级垃圾收集场点3.3萬个。

第四,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帮扶共建,积极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流动,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2009年现场会之后,我们全面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1000家企业重点帮扶1000个示范村。省军区和驻吉部队发挥自身优势,长期坚持不懈地支持新农村建设,既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又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前不久,省委又组织开展了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明确省直机关1000名处级干部定点接力帮扶1000个薄弱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形成了领导带建、部门帮建、村企合建、军民共建、社会捐建和干部回乡援建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流动,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规模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时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投入达到23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25亿元,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亿元,各级帮扶部门单位投入15亿元,发动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和企业捐助投入4亿元,乡村集体投入52亿元,农民自主投入94亿元。

回顾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历程,广大干部群众深切感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实施“三动”战略,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战略部署和各项务实举措;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真抓实干、社会各界的倾情支持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市(州)、各县(市)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不断强化推动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使新农村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省军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帮扶8个边境县(市),结合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出真招,拿实策,求实效,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各帮扶部门和大专院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履职尽责助“三农”、真心实意促发展;各帮扶企业和社会各界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以助农兴农为己任,慷慨捐资,真情奉献,互惠发展,体现了回报社会的美德和先富带后富的义举,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奋战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不辞辛劳,不畏艰苦,扎实苦干,冲锋在前,为改变当地面貌、富裕农民群众履职尽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在新农村建设中付出辛劳、做出贡献的各个方面、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有许多矛盾需要破解,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发展层面看,尽管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富裕农民群众、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重任仍然十分艰巨,顺应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从工作层面看,尽管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但无论在工作进度还是在推进力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积极等问题。有的是畏难情绪严重、忽冷忽热,有的是办法不多、缺乏有效的抓手。同时,一些地方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好,“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认识、来谋划、来推进。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是全面启动内需、拉动社会消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思想上进一步坚定,在摆位上进一步突出,在行动上进一步自觉,在措施上进一步强化,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好政策、好环境、好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大背景,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更强的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级财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支持“三农”的氛围日益浓厚,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条件更加成熟。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继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突出示范村功能建设,科学谋划村镇布局,构筑城乡联动的新型村镇布局体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构筑结构合理的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突出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生态建设体系;突出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和党的建设,构筑和谐稳定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上述要求,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不断增强新农村自主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新农村建设才能不断迸发活力、保持持久动力。在继续深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实施百亿斤肉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百户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和人参、鹿业、林蛙、木耳、中药材等新兴战略产业工程及林业产业工程,依托我省丰富的粮、牧、林、特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村工业园区和种养小区建设,不断扩大专业村屯规模,实现产业园区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合作化。要把科技兴农作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强化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提高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更好地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多途径开辟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当前,我省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一旦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农民收入增长就会出现反弹,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广辟增收渠道,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资金落到基层、惠及到各家各户。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調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稳定农民内部增收来源。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好新增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建筑和服务业领域。要积极促进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强化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支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收费,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有针对性、有效的就业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开展好“阳光工程”和“春风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提升农民的增收致富本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农民收入增长就快,农村面貌改变就快,城乡差距缩小就快。要把壮大县域经济、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增长点,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化集中区建设,以此为纽带,加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内在联系,拓展农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继续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要新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新解决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74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行政村宽带互联网通达率达到100%,农村生产用电不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要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机遇,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在完成现有1000个示范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尽快再启动两批1000个示范村建设。在具体改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村屯布局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以建设农村社区为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基础和公用设施。村屯建设要突出区域和民俗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建设,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东部重点是抓好空心村庄治理,20户以下的村庄要按照《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安排,积极引导迁村并屯。中部重点是建设中心村,抓好旧村庄改造。西部重点是抓好泥草房和危房改造,有条件的也可集中建设新村。城郊重点是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行统建农民新村。要结合村屯改造,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强化道路硬化、排水设施、清洁能源、垃圾处理、院落整治、绿化美化亮化、集中饲养小区、村屯周边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建设,努力创建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新农村。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尽快改变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和经费保障力度,全力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政策,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网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制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工作,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切实抓好农村扶贫开发,稳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乡村文化阵地,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要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第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积极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体系,增强服务民生的实效性。要加大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要把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全面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畅通农民诉求渠道,健全有效化解矛盾的体制机制,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吉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事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省上下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抓紧抓好,在原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第一,强化组织推动、帮扶共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突破口,作为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方面,切实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省、市、县三级领导要经常深入村屯,帮助解决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的实际问题。要组织开展好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创造工作条件,加强激励约束,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要强化“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帮扶包保工作责任落实,对帮扶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调度,切实解决好农村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效。要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第二,加强实践探索、政策创新,构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不断完善农村财税政策、资金整合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户籍管理政策、平等就业制度等政策措施,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特别要注重整合城市各方面资源要素,通过落实帮扶责任和自愿捐助共建等措施,推动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更好地发挥市带县、城帮乡作用。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追究相应责任,做到以奖促建、以罚促动。

第三,强化资金整合、捆绑投入,集聚新农村建设合力。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农村环境整治。要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优先为示范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简化程序,增加贷款品种和贷款规模。省、市、县有关部门,要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作的总体要求,根据职责分工和建设任务,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在资金安排上实行打捆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

第四,坚持真抓实干、转变作风,全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严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的质量关、标准关,坚持杜绝出现烂尾工程和“豆腐渣”工程,防止劳民伤财。要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则,不得强迫命令,真正把建设的决策权、主导权放在农民群众手中。要把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办好民生实事有机结合起来,今年省委、省政府承诺为农民办的关于新修农村水泥(瀝青)路2000公里、建设1700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万个、新增绿化美化村屯2096个等13件实事,要逐项研究、逐项落实,确保件件着实、件件办得圆满,让群众满意、农民高兴。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县农村工作“村为主”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4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7年3月22日)

同志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中央以1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速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依靠我们的双手,努力改变农村的面貌,把我们的农村建设成为美好的新家园。刚才,县长**同志就如何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和全县“三农”工作作了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其实质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这对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全县上下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使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新的突破。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县的需要。“农村稳则天下稳”,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实

现全面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也在农村。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城乡差距仍十分巨大。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严重滞后,村庄布局凌乱、管理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等现象还十分突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改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县”就会成为空话。只有加快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经济发展要素,壮大农业产业规模,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从整体上加快*县发展的进程。当前,我们正在举全县之力主攻工业,*县县域经济发展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提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起点抓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加速工业化,促进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各乡镇、各部门都要着眼全局,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互为促进,从而推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县的进程。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

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文明素质也得到较大提高。但仍有许多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不协调的地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是明显的“短腿”。就我县而言,不少村庄还存在农民增收难、农村人居环境差、农民行路难、农民饮水难、农民就医难、农民养老难、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文明的进步,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广大农民群众热切期望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新格局,在农村生活上实现新提高,在乡风民俗上倡导新风尚,在乡村风貌上呈现新变化,在乡村治理上健全新机制。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如一场“及时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农村的关心,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方针,体现了中央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各乡镇、各部门要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高潮,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步伐,让我们*县的农村经济繁荣起来,让*县农民的钱包鼓胀起来,让*县的农村文化活跃起来,让“中国茉莉之乡”农村环境美化起来,真真正地让占全县四分之三以上的农民群众看得到、摸得着、享

受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多多实惠。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本世纪前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使十几亿中国人都得到实惠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历史进程中确定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可以说“其成在农村,败也在农村”,就全国而言,占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就我县而言,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在全县的302个村委(社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屯通不了路,部分农民群众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全县还有区定的贫困村30个,贫困群众1万5千多户近8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福、南乡、平马、平朗、镇龙等西南乡镇,这些村屯就普遍存在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没有广大农村小康,谈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我们只有大力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好农业问题,改变好农村面貌,改善好农民生活,走出一条工业与农业协

调互动、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才能有力地推动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农业发达了、农村繁荣了、农民富裕了、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达到了小康,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我县已有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经济水平不断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农民群众的文明整体意识明显增强,这都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各乡镇、各部门以及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切实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真真正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及自治区、南宁市的重大部署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部署上来,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就一定能把*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面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结合*县实际,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个字”的方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以发展生产为主攻方向,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切入点,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突破口,以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为保证,以建设一批示范村为载体,实现“培育新产业、完善新设施、培养新农民、倡导新风尚、树立新风貌”的“五新”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围绕上述思路,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培育新产业,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把“经济基础”打牢了,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不论是改善居住条件,还是建设乡村文化,农民才会有十足的底气,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基础和保障。建设新农村,有赖于培育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 ”,有赖于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我们要紧紧地围绕我县主导农业产业,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县域现代产业布局,全力推进茉莉花生产、加工基地、标准化淡水养鱼基地、水奶牛基地、蘑菇生产基地等农业产业基地的现代标准化建设。同时继续做好农村经济新组织建设工作。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大力推行“公司(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的现代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二)建设新设施,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问题,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着力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当前农民最急需解决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等困难,我们要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取得群众的信任。重点做好加快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首先,要抓好道路建设。我们要抓住国家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道路有一个大的改善。其次要抓好农村生态环境。要以渠路绿化、四旁植树、庭院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三是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重点水

利工程建设,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要抓好环境整治。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扎实开展“村容村貌大评比”活动,以沼气池、改路、改水、改圈、改厕的“一池四改”为主要内容,加快村组道路、河道两旁、村庄周围绿化美化,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问题。五要抓好农户住宅建设。在编制规划时,要因村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不搞一刀切,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要对村庄改造实行“一村一策”,采取村庄整治改造、整体拆旧建新、建设农民社区新村和自然生态农庄等多种建设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建新房,没有条件的,等条件成熟后再建设,不搞一哄而上、大拆大建、劳民伤财。此外,还要设计提供多种房式户型来供农民建房参考,满足农民群众的建设需求。

(三)培养新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造就建设现代农村人才队伍

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具有社会公德的现代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

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增加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二是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县农业、科技、教育、劳动部门要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围绕我们*县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对农村青年开展示范性培训,提高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利用举办培训班、田间讲座等多种形式,实现每个农户基本掌握1-2项致富技能。同时,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三是提高农民社会公德意识。继续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帮助农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对社会公德的认识。

(四)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新农村发展

倡导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全部内涵。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继承优良传统,倡导文明乡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一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宣传,推进普法依法治区进程,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设,健全农村法制学校、法律顾问、法律书籍阅览室等法制活动场所,大力开展法律咨询、举办图书展、上法制课等多种活动,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提高农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二要加强农村社会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县”建设,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好农村治安保卫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一个和谐、平安、发展的农村社会环境。三要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增强带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乡镇党委要选准配强领路人,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有意识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增强村级的“造血”功能,使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增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民办实事的物质基础。

(五)树立新面貌,科学规划新农村,重点推进一批试点村建设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村级规划和具体部署。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村建设,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开。要以建制镇和自然村为单位,编制村镇规划,并抓好规划落实,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同时,明确目标,抓好试点村建设,发挥示范村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县今年要在继续抓好校椅镇龙省村委旧龙屯和云表镇旺庄村委镇兴屯2个示范村的基础上,每个乡镇至少要建设一个示范村,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至2008年,要把试点村建设成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富裕安康,服务网络健全,民主法制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要比上一年增长10%以上;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农业技术信息、生产生活资料购销、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便民代理等服务进村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大部分的农户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村内的主要道路要水泥硬化,两侧绿化,路肩到位;村内农田水利修整一新,沟河渠道排水便

利;村民自觉学文重教、崇尚科学;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生态建设相得益彰;民主法制进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得到落实,社会环境融洽相处、平安祥和。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定,也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一项具有群众性、前瞻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单位一定要发扬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强力推进,务求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开展新农村建设,关键在领导,责任也在于领导。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我和县长担任,并下设办公室,由甘英姿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相关职能部门的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和落实。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负总责,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定期听取汇报,加强具体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制

定科学的工作方案,避免一般号召,避免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县委、县政府初步考虑,县四套班子领导都要挂一个试点村,每位领导定期到点上指导新农村建设。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各乡镇、各部门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把新农村建设与各部门驻村帮扶工作结合起来,以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作为挂点驻村工作的标准。达不到新农村建设要求,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原则上每月要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质量进度评比活动。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展慢的,责令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

(二)广泛宣传,全民动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越深,参与度就越高,效果就越明显。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宣传发动工作摆上首要位臵来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激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新闻媒体要“聚焦”新农村建设,电视台要开辟专栏,每天要有新闻,要有宣传标语。对新农村建设活动,既要宣传好典

型,又要对落后进行鞭策和曝光。为烘托新农村建设气氛,要在县城制作几块新农村建设标语,各乡镇和各村委会也要制作一、二条永久性宣传标语,并利用墙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方式,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宣传到每个农户家庭。每个试点村都要层层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总之,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使县委、县政府的良好愿望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各乡镇、各部门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在引导农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上下功夫。交通、城建、环保、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倾斜政策,在村镇规划、道路建设、住宅建设、水利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帮扶。农业、卫生、城建、林业等部门要着力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进一步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的升级、优化工作。科技、劳动、教育、文体等部门,要在农民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公共设施建设上献计出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活动。

在全县农村工作“村为主”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5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重坊现场会后全县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进展情况,传达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作调度会精神,并对迎接全市上半年农村公路改造检查验收和下一步农村公路改造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我们共同参观了褚墩镇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现场,这些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使大家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启发,各乡镇还汇报了各自的工程进

展情况以及好的经验做法,徐局长传达了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作调度会精神。希望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并认真贯彻全市会议精神,努力做好结合文章,下决心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好、完成好。下面,根据当前全县农村公路改造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进度

上次重坊现场会后,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现场调度会议精神,全力抓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进展势头不错。一是各乡镇决心比较大、积极性比较高。重坊、新村、港上、归昌、杨集、高峰头、红花等乡镇表示要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其他乡镇均表示坚决完成任务目标。二是各乡镇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行动进一步加快。现场会结束后,各乡镇都积极行动起来,有的乡镇连夜召开两委会、党委会或党委扩大会,传达贯彻现场会精神,研究部署农村公路改造工作;有的乡镇组织人员到重坊镇实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有的乡镇在工作较好、进展较快的村召开现场会,实行典型带动,调动各级修路积极性,促进了工作的全面展开;县村村通工程办公室对工程进度实行旬报制度,坚持每日一统计,每旬一通报,切实加强对工程进展情况的调度。三是筹资效果较好,政策扶持有力。各乡镇能够充分利用各自有利条件,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褚墩、李庄、沙墩、归昌等乡镇发动社会各界捐资,积极动员个企老板、经营大户、在外工作人员及村民捐资修路,取得显著成效;各乡镇都开始使用或准备使用“两工”和“一事一议”政策筹集资金;多数乡镇财政对村村通工程进行补助,特别是郯城镇采取强村包弱村政策,发动经济强村对口帮扶经济落后村庄进行农村公路改造,加快了工程建设步伐。四是工程监管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县村村通工程办公室专门下发文件,对工程质量标准和控制程序作了进一步规范。各乡镇予以高度重视,坚持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杜绝无资质、无信誉的施工企业进入农村公路改造市场;县乡两级监理人员坚持进行现场监理,加大工程监理力度;各乡镇充分发挥农村“三支队伍”作用,加强社会监督。尤其是褚墩镇根据开工量大、作业面广的实际,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管机构,抽调人员充实监管力量,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苗头,立即责令停工,召开质量现场会进行整顿,确保了工程质量。

目前,全县共开工项目101个,已完成农村公路基层128.16公里,面层85.67公里,面层完成量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5.2。总的来看,近段时间各乡镇积极性比较高,行动比较快,工程进度比较理想。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个别乡镇虽然决心很大,但行动迟缓,进度缓慢,工作滞后;二是部分工程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三是部分工程监理工作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在下一步工作中,各乡镇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村村通硬化路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强化措施,全力以赴迎接市半年检查,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各乡镇虽然行动比较快,力度比较大,但因上半年总体进度缓慢,导致下半年工程总量仍然偏大。要完成计划,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迎接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下周开始,市交通局将对全市2004年上半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今年上半年竣工项目的里程、质量、配套设施和养护管理等情况;二是工程项目设计、招投标、监理、竣工资料整理等情况。这次迎查准备工作,时间很紧,内容很多,涉及面比较广,为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做的扎实、充分、到位,不出问题,在这里给大家提四点要求:一是思想上要重视。这次农村公路改造工作检查,是对上半年已竣工项目质量的一次全面检查,是对当前农村公路改造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既涉及到竣工项目补助资金的及时拨付问题,又涉及到全县的形象问题,对下一步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出了问题对各级都不好交代,对今后的工作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各乡镇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次迎查工作,把做好迎查准备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哪个乡镇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乡镇的责任,就追究哪个乡镇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行动上要加快。这次检查验收时间很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会议结束后,各乡镇要立即部署、立即行动,结合各自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抽调专门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内业和外业同步进行、全面展开,认真做好迎查工作

。任何乡镇都不能拖泥带水、不能拖全县后腿,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尽量将工作往前赶、时间往前提,确保将迎查工作做充分、做全面。三是工作要扎实。要认真对照检查内容,先搞好自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做好准备。四是重点要突出。工作中要注意几个重点:水泥混凝土路面要抓紧组织灌缝;已竣工工程项目要进行全面清扫、清障,整修路肩坝,完善

防排水设施;规范完善工程内业资料。各乡镇要尽可能地将工作做细、做到位,避免出现任何问题,争取顺利通过验收。

(二)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狠抓措施落实,力争年底全面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的目标

年底前全面完成三年农村公路改造,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们要集中精力,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抓住7、8、9、10四个月的黄金施工期,在全县集中搞一次“百日大会战”活动,确保完成今年725公里农村公路改造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抓好资金筹集。要在前一时期筹措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采取“县、乡财政拿一点,村集体筹一点,银行贷一点,招商引资引一点,市场运作一点,发动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努力实现农村公路改造投资的多元化,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确保农村公路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全力以赴抓好工程进度。要做到时间、责任、措施三落实,全力抓好农村公路改造“百日大会战”,努力实现时间与进度上的突破。要落实时间,实行倒计时工作法,对每个工程项目实行倒排工期,制定抓质量、抢进度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要落实责任,对工程任务层层分解,细化量化,落实到村,落实到路,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工程进度。要落实措施,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全县农村公路改造工作进行视察、检查,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科将加强对村村通工作的督查,促进农村公路改造工作的进展。三是严格把关抓好工程质量。切实加强建设市场管理,严格招投标制度,实行“阳光作业”,坚决杜绝层层分包、转包和以包代管等现象;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完善质量责任终身制,继续推行立项审批、开工报批、工程质量监理、交竣工验收、质量跟踪管理“五步操作法”,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在全县农村工作“村为主”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6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促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现场促进会是在深入贯彻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和农村清洁工程一周年表彰大会精神和全县推进创先争优“百日行动”大好形势下,县委、县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规格开的非常高,把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请来参加,而且高清书记、程文县长放下其他很重要的工作参加这个会,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抓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今天上午,我们采取“现场看、实地听、交流议”的形式,组织与会同志实地参观学习了陈营镇、上坊乡、青云镇几个新农村建设点典型。相信大家会有不少感触和启示。总体感觉,5个村的建设成效都非常明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力度大、有特色、可借鉴”。讲力度大,就是5个村整治建设的气势大、投入大、手笔大,所以讲力度大;讲有特色,就是这5个村点依托各自的生态、人文、区位等资源条件和自然基础,做靓了村庄,做成了精品,做成了不同风格建设模式,所以讲有特色;讲可借鉴,是因为这些村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中,做到了先行一步,彰显了特色,打造了亮点,带来的变化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学、可以推,所以讲可借鉴。

刚才,会议安排了湖云乡做典型发言,介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等一会,高清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围绕会议主题,讲三点意见。

一、召开现场促进会的目的当前,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开现场促进会?是因为推进这两项工作非常重要,到了非抓好不可的时候。

一是贯彻好上级精神和要求的需要。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和农村清洁工程一周年表彰大会于今年8月份在赣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五年来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以及一年来农村清洁工程的取得的“五大成效”:即,通过五年来的探索,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工程、农民受益最多的民心工程、促进农村和谐的稳定工程、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的示范工程。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要“增强四性”(即,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新局面,着力增强坚定性;认真吸取各地创造的新经验,着力增强创造性;要准确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着力增强主动性;要积极策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着力增强自觉性);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了“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注重推进农村民生工程,更加注重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和“四个进一步”(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着力在谋划全局上有新进展;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着力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有新作为;要进一步创新村镇整治工作思路,着力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着力在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上有新成效)的推进部署。可以说,这既是一次集中展示全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阶段性成果,交流经验、表彰的总结会,也是一次再动员和再部署的鼓劲会。我们今天召开这个大规模、高规格的流动现场会,目的就是要以这种形式进一步贯彻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和农村清洁工程一周年表彰大会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和举措,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扎实推进这两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对形势认识和分析的需要。回顾我县新农村建设五周年的工作历程,我们不断创新思路,提升抓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创造了不少特色经验,得到了省市的认可,吸引了周边兄弟县市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特别是创立的“雷竹生态村”品牌、“六个一”结对共建机制以及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等特色经验性做法,在省市也被作为经验推广。但是随着省市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的水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各地抓这两项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推进,形成了创优争先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深感压力,尤其是针对万年这几年的情况,如果一味停留在现有的工作水平和原来的要求层面,我们就会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格局中丧失优势,就会各地竞相推进、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在落伍掉队。因此,要认清形势,把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放置到与周边兄弟县市比较的大环境,放置在全省全市的大格局去比拼,切实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以用发展的眼光,不断谋划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创出新成效。

三是对照全年目标找差距的需要。据10月上旬全县新农村建设交叉督查的情况来看,各乡镇总体成效较前一阶段有进展、有变化,培育了湖云乡以村点各个突破实现整体平衡推进、齐埠乡以借鉴兄弟村点整治经验为切入促进工作开展、珠田乡实行村点“三天一检查,每周一通报”等一批典型经验,梓埠镇对整治不力的村点采取机械化作业的做法也比较有特色,全县打造了上坊乡细港杨家村、苏桥乡金塘毛家村、陈营镇郊区史家畈村等一批整体推进和单项建设比较有特色的村点。特别是湖云乡该乡的湖云段家村不仅在基础设施方面力度大,还注重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保洁工作也做得非常到位,在这次交叉检查中得了满分。

尽管前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感面上的推进仍不够平衡,点上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综合这次交叉检查的12个乡镇24个村点情况看,主要差距表现在:一是环境整治有些地方未到位。有9个村点没有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甚至还有2个自荐点都没有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二是改厕、建沼气池还有一定差距。只有8个村点达到了95%改厕率要求,只占检查村点数的三分之一,有个别村点甚至未达到75%,村点间差距较大。新农村建设要求将每个村点10口以上沼气池的任务落实到户,但根据这次督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具备建沼气池的村点至今没有落实计划,许多自荐村点都未达标。三是长效保洁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村点尚未启动农村清洁工程,除建有一定数量的垃圾池外,其它如卫生管理制度、垃圾分拣房、保洁员队伍等都没建立,离农村清洁工程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尤为突出的是保洁员资金来源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不少村点缺少常年保持卫生清洁的队伍与资金保障。四是抽查点有些进程比较缓慢。这次抽查的12个村点,有2个村点改水、8个村点改厕得分在15分以下,7个村点环境整治还没有启动,看不到新农村建设气息,特色、亮点不多。由此可见,冲刺全年目标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如不抓紧去抓去促,势必在省市考评中淘汰出局,创先争优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四是再鼓劲、再推进的需要。当前,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面上推进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的负责同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有所降低、热情有所减退,造成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村点的产业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难度较大、办法不多;部分地方还停留在就农村抓农村的工作层面上,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还任重道远,农民的主体意识还有待增强、农村垃圾分拣分类处理和设施建设还要进一步提升。如何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这次现场会再推进再部署,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进一步造势加压,促进这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现场会观摩得出的经验启示

考虑到时间关系和路途的关系,这次只就近选择了几个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做的比较好的村点作为观摩点,全县还有其他乡镇的一大批村点都做的比较好。总结现场会5个观摩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经验启示:

启示之一,党政重视认识到位是保障。今天大家看到的现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之所以能够搞得比较好,首先是党政重视。如陈营镇这几年抓新农村建设从来都是用真金白银说话,舍得花本钱,每年镇财政都确保一定的投入用作新农村建设,这在全县也是不多的。今年镇财政同样落实新村办工作经费1万元,安排了20余万元资金,以奖代补用于年度评比获前三名的先进村点表彰、村点绿化以及垃圾处理设施投入。其次是村理事会认识到位,行动迅速。上坊乡细港杨家村理事会办事得力,从自身实际出发,想尽办法,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入手,突出重点,克难攻坚,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面貌变得焕然一新。

启示之二,思路正确方法对路是基础。今天参观的5村对村点建设定位比较科学,比较准确。在建设模式的选择上,陈营镇邹坂的上屋、下屋和马家四方岗定位为联村整片推进模式、通过联村整片搞建设,已将三村连成了一体,做到了山水和文化相融,基础设施共享性,且片区设有医疗服务站、小学、电信网点、商店和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社会服务功能齐全,体现的是新农村社区风貌。上坊西港杨家定位为田园生态建设模式,通过延续村内良好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庭院,搞好“三改两普及”和垃圾处理,使环境更优美,人居更舒适,体现了乡村特有的生态风貌。上坊乡西山蔡家新村定位为集中建房型建设模式,建成了3排48户连栋别墅小区,体现的是现代时尚的建筑风格,陈营镇郊区史家坂定位为城中村改造型,该村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规划改造村居,接上了县城自来水、下水道和县城下水道连为一体,拆除了影响村内的违章建筑物,兴建了小型广场,体现的是农民生活品位和村庄的文化底蕴。在产业发展上,5个村均依托农民的种养习惯和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打造产业支撑。如地处县城及其周边的陈营镇邹畈上屋、下屋、郊区史家坂的蔬菜和花卉苗木产业、务工经济。青云镇姚源姚家、上坊乡细港杨家的雷竹产业开发已成规模;上坊西山蔡家产业支撑依靠的是甲鱼养殖和务工经济。

启示之三,多方筹资破解瓶颈是关键。5个村在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资金短缺的问题上,都很有特色。如上坊乡西山蔡家村建设农民别墅小区,争取新农村建设用地政策,沿清珠线专门划出一块土地,出让给农民建房,村民理事会按建房面积每平方米确定筹资标准,向建房户筹集相应资金用于水电、绿地、下水道等基础配套设施。郊区史家坂村则利用村内的人脉和地理优势,促成县医院、药监局、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出资支援整治建设。我们其他乡镇的村点也有资源、区位和人脉优势,关键要看大家在筹资方式上如何找准切入,开动脑筋。

启示之四,干部服务群众主体是根本。特别是县挂点领导和结对共建单位从确点开始到实施推进,都亲历亲为,如果不是各级领导这么重视,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效果。乡镇新村办也配合村理事会,从宣传、规划、筹资到实实在在推进等各个环节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通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真正把5个村建成有特色、可以学、能推广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在发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中,5个村也想了不少办法,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做到干部服务推动、理事会带动、群众主动,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村民也通过整治建设给村庄带来的变化,看到了党委、政府是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搞建设、谋发展,从而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纷纷出钱出力,形成了上下联动齐心抓的良好氛围。

三、下步工作如何部署推进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全面推进、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和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和农村清洁工程一周年表彰大会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全市推进“三区”建设和县委、县政府建设“雷竹生态村”的决策上来,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形成共识共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1、负起“三责任”:对历史负责、对上级负责、对群众负责。一是要对历史负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分步实施,坚持不懈,切不可急于求成。力戒盲目追求高起点、高速度,杜绝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坚决防止超越农民承受能力、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负债工程”。二是要对上级负责。今年,省、市、县三级继续整合了一定的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真心扶持与真情关爱。我们认为村点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很不容易,群众自筹能力也弱,靠争取共建单位、企业捐赠更来自不易。所以要本着对上级负责、对协作方负责的态度,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强化项目建设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所有建设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对资金使用情况,通过村务公开等形式,实行阳光操作,切实提高了帮扶资金的使用绩效,确保每一笔资金与每一个项目都能真正惠及群众。三是要对群众负责。新农村建设点工作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一定要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确保建一项、成一项,这样才能不违背群众的意愿和新农村建设初衷。坚决杜绝“老百姓今年拍手称快,明年指鼻骂娘”的现象,即使各项工程不可能让老百姓终身受用,但也要保证长期受益,使百姓真正地享受到新农村建设成果。

2、突出“三重点”:即雷竹产业、基础设施、三绿一处理。“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是新农村建设的“规定动作”,也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务必抓住推进整治建设的有力契机,克难攻坚,务必在冲刺阶段取得明显实效。一是突出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雷竹种植是我县今年新农村建设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主要载体之一。从现在起县新村办会同县林业局要主动谋划好调苗和种植意向摸底以及规划好山头、地块和村内边角地等相关准备工作,加快细化每个建设点发展雷竹产业发展计划,把产业落实到村,把面积落实到农民,要积极打造新农村建设雷竹产业品牌,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闲置资源、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做大做强一批雷竹种植大户;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核心的是抓好“三改两普及”(即改路、改水、改厕)改路、改水率必须达到100%以上,户厕改造率必须达到90%以上,这三项工作一定要深入,人畜分离和一些空心房的拆除一定要彻底。户用沼气在10口以上、太阳能普及不少于10台,年底这项工作以“双百一九双十”为评判标准检验工作成效。要按照验收要求先做完“规定动作”,再考虑兴建小型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和安装健身器材等自选动作,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突出“三绿一处理”。要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庭院绿化和道路绿化,与“一大四小”工程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栽种果树,在各建设点进村道路两侧、村庄周围栽植各类苗木,这项工作即将在11月份按照“三统一”(公开采购、统一管护模式、统一绿化标准)的要求,在全县各省级建设点部署开展。同时,要在巩固去年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按照“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户、保洁员、村民理事会、环卫所四个主体的作用,加快探索“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处理流程,实现户有两桶一袋(易降解垃圾桶、不易降解垃圾桶、可利用垃圾回收袋),村有“两池两点”(沼气池、沤肥池、垃圾回收点、建筑垃圾堆放点),乡镇有“两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回收站),县有“一站、一点、一公司”(垃圾压缩站、有还垃圾封存点、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坚决推行农村厨卫垃圾沤肥,可利用垃圾回收、土建垃圾铺路填坑、有毒垃圾有害垃圾无害封存、其他垃圾无害化焚烧等五种垃圾处理模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3、健全“三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督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推进。一是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各挂点领导、干部分头分片抓的责任机制,推行“三包”责任制(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点,村组干部和理事会人员包户),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县对乡、乡对村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压力传导,形成激励机制,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的健康有序推进。三是建立“三办”联合督查机制。要实行“三办”(县委督查室、政府督办室和县新村办)联合督查机制,要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督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乡镇省级村点项目进展和结对共建单位、企业帮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情况,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4、把握“三关键”:农民主体、部门帮扶、干部服务。一是发挥好主体作用。要推进村民自治,充分发挥农民理事会和农村五老协会的作用,通过村民自治发动村民自力更生、自主管理。所有村点都建立村规民约、一事一议、村庄保洁管理、村务公开以及各项创评活动,等有关制度,使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二是发挥部门帮建的作用。各结对共建单位和企业要细化帮扶工作方案,明确帮扶措施,多为帮扶村点出点子、想办法、拿主意,帮助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碰到的资金等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多争取衔接项目。三是发挥干部指导服务作用。各乡镇要紧绷这根弦,每星期都要对各点上的包村领导、村支部书记、理事会长等有关人员定期调度,及时解决好点上存在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有关业务指导和项目实施,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善技术指导,强化施工队伍培训,完善队伍管理办法,杜绝吃拿卡要现象,杜绝问题工程出现。

5,推进“三结合”:点与面、软件与硬件、干好今年与谋划明年。一是做到抓软件与抓硬件相结合。要在做好“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以及文化体育设施等硬件性工作的同时,兼顾做好相关制度订立、产业发展规划、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建、资金台账建立等软件性工作,确保省市年度检查验收软件性工作不丢分。二是做到培植点上经验典型总结与带动面上工作相结合。要善于总结,确保以经验典型总结与培植带动面上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着重从整村推进、单项建设、管理创新、先进团队、模范人物五个方面挖掘和培植典型,抓好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力求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相对落后的村点要多到附近成功村点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借鉴优秀村点的好做法、好措施。三是做到干好今年与谋划明年相结合。从元月份开始就要启动明年的选点定点工作,明年的选点工作怎么抓,初步有个思路和设想,调剂点尽量做到“四倾斜”:向对今年做到好的乡镇和村点倾斜;向主要交通沿线村庄倾斜;向积极性高且村点筹资能力强的大村倾斜;向产业、生态、房型布局等基础条件好村庄倾斜。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县乡工作的重中之中,也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一定牢固树立抓新农村建设就是抓发展、抓稳定、抓民生的理念,以全县推进创优争先“百日行动”和这次流动现场会为契机,切实做到推进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斗志不松懈,全力加快推进步伐,确保全年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努力在全省全市考评格局中实现创优争先!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上一篇:syb网络技术培训计划书下一篇:广州信息工程学院是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