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学籍管理办法(推荐8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高基础教育科学管理水平,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制、入学注册、学籍变动和信息安全等。本办法所指“中小学校”,包括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和专门教育学校。
第三条 本市中小学生学籍实行分级负责、市级统筹、区县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学籍总量依据当年中小学校招生计划确定,学籍建立及变动情况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条 本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采用信息化方式。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接。本市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办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章 学 制
第五条 本市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原则上小学学制为6年,初中学制为3年。分别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和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第六条 本市高中阶段学制原则上为3年。分别为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
第七条 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各区县可根据实际,在条件具备的学校适当开展学制改革实验。
第三章 入学与注册
第八条 本市中小学各学段招生实行计划管理。中小学校应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招生计划、招生办法接收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各区县招生规模总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区域内各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 本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实行免试入学。凡年满六周岁的本市户籍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完成小学教育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初中继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小学、初中入学手续按照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当年的入学规定办理。
第十条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持区县级以上医院(必要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开具的相关证明,在新学年开学后10个工作日内向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缓学期限一般为一学年。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第十一条 本市户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到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入学,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可申请到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
到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入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还应到其户籍或居住地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义务教育学校登记信息,同时具有特殊教育学校学籍和户籍或居住地就近入学学校学籍。
第十二条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照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当年的招生规定办理入学手续。
第十三条 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须通过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录取后办理普通高中入学手续。
第十四条 持有下列证明的,按本市户籍学生对待:
(一)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开具的《原北京下乡青年子女身份证明》;
(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
(三)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
(四)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
(五)区县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
(六)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开具的《子女关系证明信》及其父(或母)本市常住户籍登记卡;
(七)市人力社保部门为其父(或母)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八)其他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规定的证明。
第十五条 入学新生应按照规定时间到学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注册,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持有关证明,在新学期开学后5个工作日内到学校办理延期注册手续。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到学校办理入学注册又未办理延期注册手续的,由学校督促其入学,督促无效的由学生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责令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送学生入学。
高中新生未按期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注册又未办理延期注册手续的,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第十六条 新生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当在新学期开学后10个工作日内为其建立学籍档案。普通高中应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为新生建立个人档案。
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各学段招生入学系统确认的入学结果生成新生学籍信息,按照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规则生成学籍号,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第十七条 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一)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
(二)学籍信息证明材料(户籍证明、转学申请、休学申请等);
(三)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
(四)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
(五)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
(六)享受资助信息。
学籍基础信息按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订格式采集。
第四章 考 勤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考勤制度。考勤按出勤、迟到、早退、病假、事假、旷课等项目记录。
第十九条 因故不能到校上课或不能参加学校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对无正当理由未履行请假手续的缺勤学生,按旷课处理,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对旷课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学生,学校应当向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时了解情况,配合其监护人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其改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连续旷课一周仍不到校上课的,学校要告知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责令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送学生到校上课,严禁出现辍学现象。
第二十条 在校学生应当于每学期开学后5个工作日内,到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期报到注册又未履行请假手续的,按旷课处理。
第五章 转 学
第二十一条 本市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在本市内转学:
(一)学生户籍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在市内迁移,新户籍所在地不在原就读学校服务范围的;
(二)学生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实际居住地在市内变更,变更后的居住地不在原就读学校服务范围的;
(三)其他特殊原因确需转学的。
第二十二条 本市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本市内转学的,持户籍、居住地变更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发给学生转学联系表,学生持联系表到拟转入学校联系,转入校同意并签章后,回到原就读学校确认。经转出和转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予以办理转学手续及学籍信息变更,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
对转入的学生,学校应当按其原就读年级安排插班。必要时可按其学业水平安排年级。
第二十三条 学生户籍由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迁入本市的,从境外到本市落户的,有本市户籍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就读的,需转入或转回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可参照第二十二条规定办理转学手续。
第二十四条 非本市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入到本市的,应参照非本市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规定提供相应的证明、证件,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予以办理转学手续,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
对转入的学生,学校应当按其原就读年级安排插班。必要时可按其学业水平安排年级。
第二十五条 本市普通高中学生原则上不予转学。确有特殊原因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可在教学水平相当的同类学校之间申请转学。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予以办理转学手续及学籍信息变更。高中阶段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转学,参照办理。
学生户籍由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迁入本市的,从境外到本市落户的,有本市户籍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就读的,需转入或转回本市普通高中阶段就读,参照前款规定办理。同时,应提供原就读普通高中录取证明、已修高中阶段学业证明等相关材料。第二十六条 在本市就读的学生转出到外省市的,需学生本人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接收学校的相关证明,经就读学校同意,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予以办理转学手续。学校应为转往外省市学生申请毕业证书提供学业考核证明。
第二十七条 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或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的学生,学校和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教育;对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应当依据及时制止的原则,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或学校申请,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安排入专门学校(原工读学校)就读。
在专门学校学习的学生,其学籍由原学校保留。学生表现明显进步、并确实改正缺点的,本人提出申请,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可安排回原学校继续学习。
对于在校期间因刑事犯罪,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在刑满释放后仍未满18周岁且符合就学条件的,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其做好就学工作。
第二十八条 根据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儿童、青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从本市中小学校选调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应手续。
第二十九条 转学应在寒、暑假放假前一周或开学后一周内提出申请。转学手续办理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转学学生须随转相关学籍信息和档案,实行“籍随人走”。
第三十条 下列情形,不予转学:
(一)中小学起始年级的第一学期及毕业年级,不予办理转入手续。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转学。
(三)学生在受处分期间,不予办理转学手续。
(四)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六章 休学、复学
第三十一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休学:
(一)因病经诊断,需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的;
(二)学生在一学期内连续请假(包括病、事假)时间超过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仍不能到校上课的;
(三)因其他原因,需要休学的。
第三十二条 因病假办理休学手续须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区县级以上医院(必要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因事假办理休学手续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发给休学证明。
第三十三条 休学期限不超过一年。学生休学期间保留学籍,不能办理转学手续。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的,应当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区县级以上医院(必要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诊断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长休学期,经学校同意,可继续休学。
第三十四条 学生休学期满或休学期间要求复学的,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因病休学的还应当提交区县级以上医院(必要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认定治愈或认定可以正常学习的证明,经学校核准,即可复学。
学生休学期满,未提出延期休学申请,又不复学的,按旷课处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及时督促学生复学,督促无效的由学生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责令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送学生复学。
学校对准予复学的学生,按其实际学业水平安排年级。
第七章 退 学
第三十五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满十八周岁,不宜在校继续学习的,应办理退学手续。
高中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办理退学手续:
(一)多次留级且年龄超过二十周岁,不宜在校继续学习的;
(二)一学期内连续旷课超过十五天或累计旷课四十五天,学校与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多次联系帮助教育无效的;
(三)休学期满,经学校与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联系仍未复学或超过复学时间一个月以上仍不办理继续休学申请的;
(四)学生本人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申请退学的。
第三十六条 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退学条件的,由学校填写退学申请表,经学生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复核后,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由学校出具退学通知书送交本人。
符合高中学生退学条件的,由学校或本人填写退学申请表,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准予退学。学校出具退学通知书送交本人。
第八章 毕业、结业、肄业
第三十七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其升级、留级、跳级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业成绩管理等有关规定执行,并在学籍档案中进行相应处理。
第三十八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并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学校编制毕业生名册,义务教育阶段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发给毕业证书;普通高中阶段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发给毕业证书。
学生学习期满,未达到毕业要求,又不符合留级条件的,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送专门学校学习的学生毕(结)业,由保留其学籍的学校颁发毕(结)业证书。
退学学生和其他未完成学业终止学籍的学生,由学校发给其肄业证书。
第三十九条 初中学生毕(结)业后,学校应将未升入高级中等学校的学生毕(结)业材料,按规定时间移交给学生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高中学生毕(结)业后,学校应将未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档案,按规定时间移交给学生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退学和其他未完成学业终止学籍学生离校时,由学校将其材料和档案移交给学生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第四十条 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规格式样,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普通高中毕业、结业、肄业证书须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验印。
毕业证书要有统一字号,义务教育阶段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普通高中阶段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学生毕业、结业、肄业证书遗失,可向原证书颁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核实后,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出具学历证明。
第九章 管理职责与信息安全
第四十一条 市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公室,统筹指导、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责任部门,统一管理辖区内中小学生学籍工作。中小学校具体负责学籍信息建立和日常学籍管理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设学籍管理员,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工作。
第四十二条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按照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及时采集、复核、更新和上报学生相关信息,确保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学籍变动手续完备。
第四十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学籍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学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第四十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相关人员责任:
(一)不为已接收符合条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的;
(二)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或学籍档案的;
(三)不及时把学籍变动信息纳入学籍档案的;
(四)不及时报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的;
(五)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
(六)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
(七)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八)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学校的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籍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关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奖励处分、体质测试、健康检查等办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十七条 依据本学籍管理办法,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或完善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1. 当前高校在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籍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化。当前大多数高校在学籍管理工作中, 没有实现学籍管理的规范化, 有关学籍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管理措施实施力度不够, 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使得高校管理工作得不到提升, 成为了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
(2) 领导对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高校领导在管理高校的过程中, 一般都是注重对教学和科研上的管理, 从而忽略了高校学籍管理的内容, 学籍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 学校领导应重视当前本校的学籍管理工作, 尤其重视学籍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和投入。
(3) 学籍管理手段有待提高。当前许多高校在学籍管理工作中, 并没有改进学籍管理方式, 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 这种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 在信息登记、统计的过程中, 难免会发生错误造成信息不准确, 降低数据管理质量, 存在较大弊端。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前高校已经普遍应用了学信网来统计学籍学历信息, 并建立了相应的学籍学历管理平台要求学生进行学籍学历注册。
2. 提高高校学籍管理水平的措施
(1) 明确工作流程。对于高校学籍信息管理工作, 可以采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第2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 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 制订其适合本校学籍管理的工作流程, 让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对学生退学、休学、转学等特殊情况的处理, 要按照相应的规定, 并明确其流程, 做到公平合理。
(2) 提高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 高校领导在重视日常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的同时, 也要加强对学籍管理的重视。在学籍管理中, 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加强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学籍业务处理流程, 使管理体现出标准化、人文化、系列化及程序化。高校的管理工作是靠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执行的, 不能用条条框框来硬性管理, 而在学籍管理制度的拟定和实施中, 应该融入“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观念, 对学生负责, 体现出管理的人性化。在制订好管理制度以后, 学校领导还要加强对学籍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 确保制度的正确实施。
(3) 加强对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普遍应用, 并越来越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为了解决当前高校在学籍管理中的复杂问题, 各高校必须以教育主管部门电子注册的要求为导向, 以学籍学历管理网络平台为蓝本, 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开通使用学信网中的学籍学历管理平台, 有效管理学籍信息数据, 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学籍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 对于学籍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高校要选取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进入学籍管理部门, 并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要求其学会使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 并做好合理分工, 从而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总结
总而言之, 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学籍学历信息平台是教育主管部门加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 高校要正视当前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学籍工作的重视, 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 从而提高学籍管理水平, 使学籍管理朝着科学化、人性化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 高校还要结合在学籍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善于分析, 总结原因, 并吸取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学籍管理工作方式方法, 优化学籍管理流程, 全面提高学籍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长林.关于提高高校学籍管理水平的探讨[J].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91—93.
国家文化部“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自2012年11月27日开幕以来,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得到众多美术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关注。笔者曾见到公交、地铁站台旁张贴的展览广告,又应朋友的极力推荐,曾专程前往该馆四层展厅参观,确实感到不虚此行。虽说当今画展中配合文献资料和视屏的方式已经较为普遍,但就“北平艺专”这样的具有学术研究性质专题展,恐怕还是有史以来的首次,除去经过不同程度修复后展出的自1918年建校以来的艺术家留下的30余幅珍贵佳作集体亮相带给观众的震撼之外,相应的校史档案、纸本图册的配合陈列也是难得一见,视屏访谈中有徐悲鸿时期国立北平艺专教师戴泽、学生靳之林先生深情回忆往事的画面,更是令人感慨万千。作为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兴办的美术学校,曾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然而遗憾的是,长久以来,北平艺专的形象远没有被廓清,历史意义远没有被认识。“更为遗憾的是,关于它的历史资料、文献、档案、作品、实物的收集整理,更是匮乏到几近苍白。此次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展,或许能唤起人们对北平艺专和它所承载的那段历史的关注。”这正是策划、主办人的用心所在。①
笔者注意到展品中有幅沦陷时期(伪)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1938-1940)学生富家珍留校作品《女人体》(作于1939年,布面油彩,81×63.5cm)当为毕业前夕课堂习作。该作构图饱满,色彩沉稳,用笔简约,采用勾勒轮廓线的方式,既有欧洲野兽派的画风,也有中国画线描的影子在内,虽经重新安装画框,但原框痕迹显露,留下历史的印记。同时伴有一幅风格相似的“佚名”作品参加陈列,于此看出展出者的严谨认真的学术风度。这两件作品与展柜中陈列为数不多的几件同一时期教员名册及富家珍的学籍档案卷宗,构成了支撑开启研究之门的重要史实依据,看惯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以“解放区”“国统区”为理论框架进行分割,如今增加了校史沿革中“沦陷区”的介入,应当是一种观念转移和学术研究上的突破,意义重大。实际上,无论从当时的执政者对该校办学的重视程度、办学的宗旨、办学的时间和地点、办学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延聘、教学成果展示,还是师生在艺术界(主要是华北地区)的影响力,都在延续着建校以来的体制甚至规模,可以看作是“国立北平艺专”发展沿革不可断裂之脉络,尽管在以往被人们认为是段蒙辱的历史而极力采取回避和遮掩的态度处之。换言之,隔断了这条脉络,将意味着屏蔽掉一批曾经就教就学于该校的现代著名艺术家的历史,也势必产生出一些形象模糊、历史含混、史料匮乏、研究乏力、著述寥寥的研究现象,当“你把历史弄清楚以后,你就发现后来有无数的骗子”②,要做到尊重历史,正视历史的存在,就必须面对历史的遗存,做严谨细致的发掘、鉴别和评价工作,通过进行深入的史料发掘,来尽可能地复原历史现场,留后人以信史,作为鉴古知今、开辟新境的借鉴。
曹庆晖先生《主线、主流及其他——看央美美术馆藏北平艺专西画作品想到的》③长文中,对办展宗旨、北平艺专沿革、画家及展品介绍有详细的论述,在分析了参展作家作品中主要来自以取法欧洲特别是法国学院为主要途径的群体——如徐悲鸿美术教育学派——最终在北平艺专成为主导力量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仅凭这一部分师资并不能完全勾勒北平艺专西画引进与实践的全部轮廓,更不能因此而遮蔽北平艺专沿革史上日本留学生的功绩:“实际上,五四时期北京美术学校的初创、30年代上半期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中兴、抗战时期(伪)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的延续,离不开留日回国的美术青年致力于西画引进与实践的努力,而他们经由日本美术学校转引的西洋画法与画风,较之赴法留学生经由法国美术学校所引入者而言,相对偏于西洋画在19世纪后期形成的新传统,即印象、野兽派等现代流派构成的传统,但总体上依旧未出写实的范围。有关这一点馆藏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学生富家珍1939年所做《女人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证据,据作品背后保留的原签显示,这件富有野兽派倾向的人体作业的辅导老师——也是富家珍日后的夫君——恰是曾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一直读到研究科的林乃干(1907-1992)。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平艺专西画中并无一件留日画家的藏品,我们看不到由王悦之、严智开、汪洋洋、卫天霖、宋步云等赴日留学生所建立起来的另一条西画引进和实践的轮廓痕迹,就好像他们从未存在一样。”如此看来,开展对沦陷时期(伪)国立北京艺专校史及任教就学师生作品、资料的征集、保护、整理,更是亟待相关机构和研究者共同立项解决的课题。
二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立北平艺专部分师生在校长赵太侔带领下南迁湖南沅陵后,于1938年6月间,奉教育部令与杭州艺专合并为国立艺专。留平师生经过近九个月的课业停顿后,旧生百余人于1938年4月初陆续返校报到,遂由日本顾问领导下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责令恢复开学上课。先让有着留日学习美术经历的原雕塑系教授王石之接替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保管处主任,不久正式聘用为校长。校内组织仍照以前该校组织办理,设秘书处,由张鸣琦任主任,下分文书股,由周颖夫任股长,会计股由张士弘任股长,事务股由喻项坡任股长;教务处由邱石冥任主任,下分注册教具股,由刘君卫任股长,图书馆馆长一职由黄宾虹兼任。职员在京者,继续录用,以资驾轻就熟,办事便利;经费方面,遵前规定,无大出入;学科方面计分绘画科、雕塑科、图案科三组,绘画科下并分中国画、西洋画两组。各组之教授及讲师,经校长慎重遴聘,有绘画科国画组教授黄宾虹、张大千、溥心畬等,西洋画组教授卫天霖、专任讲师林乃幹等,雕塑科教授为王静远等,图案科为专任讲师李旭英等,为研讨日本之雕塑及图案起见,还聘请日本籍教授北原鹿次郎、鹿岛英二两位。
鉴于原西城京畿道旧校址已被日军占用,乃仍暂在阜成门外驴市口成达中学,因所有房舍光线不适用于作画,需要全部加以改建,然而非短时间内所能竣事,乃又呈请教育部,准在西直门内井儿胡同五号前育德中学旧址为校址。其间,曾一度借用和平门外后孙公园五号京华美术专门学校作为临时校址,办理学生注册事宜。旋又因育德中学旧址交通不便、教室不敷应用等原因呈请教育部在城内另觅校址,最终由教育部划拨位于北总布胡同原北京大学商业学院旧址为办学新址的时间,已经是在该校开学三个月之后的事情。因私立文肃小学占据商业学院旧址不去,曾由教育部总长汤尔和签署训令北京特别市教育局出面协商办理接收,井儿胡同校址则由教育部立师资讲肄馆移入使用。
北京艺专正式开学的时间为1938年5月10日,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即日上课。报纸上刊登了《艺专通函启用印信》的消息,通报了奉教育部第三零六号令派王石之充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及教育部第三一一号训令就该校“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钤记”、“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之章”启用事照知各机构。随后经教育部核准后公布实行《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组织大纲》,凡十四条,明确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方针,以养成艺术专门人才为宗旨。”以后又经修订为十六条,增添训育主任诸项。
这一年的招考新生八十名的时间为7月中下旬。因连日阴雨,交通不便,该校特在东城米市大街青年会内设临时报名处,想必北总布胡同新校址的择定已在筹划之中了。考试日程为:8月1、2日体格检验;5、6两日笔试国文、外国文、数学、生物、历史、地理、石膏炭化、毛笔画、铅笔画等。各科的试题也在当时的报纸上公布过,如国文试题作文部分有:(一)业精于勤;(二)图画为百工之母;(三)文学中之唯美主义与唯用主义比较论(以上三题任作其一)。常识部分:(一)何谓四史、五经、六书;(二)诗与词不同之点安在?(三)赋之起源由于何种文体?(四)何谓公安派?(五)汉志分诸子为十家,其名家之代表者为何人?古汉语译为白话:“济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可去其谢也可食。”可见当时教育倾向及美术学府对录取新生文化修养要求之一斑。
8月中旬本届招考各科一年级新生竣事后,鉴于该校因要求转学之学生甚多,遂就所余之空额,于9月初开始招考二年级编级生九名,计绘画科西画组三名,雕塑科二名,图案组四名,并于23、24日进行笔试,26日口试。
富家珍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科西画组正在此时。
三
配合作品展出的有关富家珍学籍档案计有《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招生表格履历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生学历总表》两份,细读之后,可以大致了解她在国立艺专就读前后的个人信息、求学经历、学业成绩等,通过这些信息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更可以延伸至对其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受业教师、参与艺术活动及创作诸方面的探求,从另一方面折射出不同政治环境下美术教育、艺术活动对一位从艺者产生的深远影响。
有关富家珍生平介绍的文字资料并不多见,收录多种名人辞典中的词条依据主要参考了富洪《富家珍传略》一文④,从中得知她1917年生于北京,满族镶黄旗,祖上为富察氏。父亲富荣泰,伯父富华丰,系清朝最早一批派往日本的留学生⑤具有维新思想。由于富家珍从小酷爱美术,不惜重金聘请名家衡平、曾一橹培养她学习绘画,在未入美术学校之前,已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十几岁考入华北美专,从王青芳等学习绘画,常外出写生,画技日益进步,三十年代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创作了许多油画,并参加展览,作品《四大金刚之一》曾参加当时北平美术展、获得第一奖。她走遍北京各风景名胜,进行写生,例如《北海之一角》便是她学生时代的作品。1940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专,成绩名列前茅,本来她可以留任助教,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致未能找到适当的工作,埋没了她的才能,虽然过了几年,在铁路局找到了一般的工作,但不能发挥所长,直到新中国成立,她的才华才得到施展,她参加美术设计工作,从事国际列车内部装饰以及美术教育工作。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为后来者了解和评价女画家的从艺经历有所依托。但对应学籍档案资料,也有可资探讨的地方。譬如作者的出生年,从招生履历表中填写的“十九年三月廿一日”和学历总表中“民国8年3月21日生”,无疑是公元与民国纪年的不尽规范书写方式,且是同一指向即公元1919年出生的准确记录,与填写入校时20岁年龄也是符合的。展览说明牌中沿用了1917年出生,且“1935-1940在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注释,有待明察。从履历表中我们还获悉富家珍别号蕴云,北京大兴人,当时居住在地安门内黄化门司礼监乙六号,这与她1935年9月至1937年6月就学于西安门外皇城根(西四前礼王府)华北学院的校址不远,同属内六区的管辖范围。只是“家长或监护人”栏中填写了弟弟富家鹏的名字,令人莫名。
在“入学前学历”的“肄业学校”栏中,填写了“华北学院艺术教育科二年修业(民国24年9月至26年6月)”。北平华北学院原名华北大学,根据南京政府颁布的《大学组织法》,1930年改名为私立北平华北学院。1931年南京政府教育部准暂立案,并获补助金3万元。该校设有政治、经济、法律及政治经济系,同时附设银行会计、日文商业及艺术专修科。1935年秋何其巩为院长时,聘王森然为艺术专修科主任。1936年9月鉴于我国艺术教育之消沉,且有艺坛划分中西,鸿沟太深,偏重技术,轻视理论之弊病,经过多次酝酿终于增设艺术教育科,学制三年,合中画西画,图案雕塑、音乐戏剧、文艺诗歌于一炉,技术与学理并重,以期振兴东方艺术,及沟通中西艺术潮流,达到造就艺术师范人才,发展艺术教育之目的。
该科延聘的师资有:史学专家李泰芬担任金石学与考古学;本科主任王森然担任创作、艺术批判、文艺政策;陈启民担任西洋画;钱云生担任艺术概论、美学概论、透视学、色彩学、劳作概要、图案设计、中国美术史;张丕振、李苦禅担任写意花鸟;赵菱渊等担任工笔花鸟;管平担任人物;侯子步担任图案实习并与周元亮担任山水;张秀山担任音乐;王青芳担任题画诗、篆刻、木刻;孙之儁担任漫画及艺术教学法、艺术思想、西洋美术史;雷德礼担任戏剧实作、艺术哲学、实用美术;夏晨中担任工艺雕塑。此外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新文学、速记以及国文等课,也视具体情况由专家分别教授。
科目设置由王森然亲自编定,如二年级课程为:
中画(翎毛、草虫)、西画(木炭、水彩)、创作与鉴赏、美学概论、透视学、西洋美术史、艺术解剖学、题画诗、篆刻、文艺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色彩学、艺术思潮、广告及装饰设计、漫画木刻、器乐、文艺试作、书法。
(2014年6月修订)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树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第21号令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按照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研究生新生,应由本人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请假。请假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准予正式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
新生入学必须进行入学体检复查。入学体检复查由中国 1 地质大学(北京)医院(以下简称校医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进行。对患有疾病、经校医院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新生,准许保留入学资格1年。
保留入学资格者应尽快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者,须在下一学年新生入学前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入学申请(附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由校医院或校医院指定的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申请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将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五条
每学期开学,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时间到校并在所属院部办理注册手续。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研究生必须在交齐该学年应缴费用(研究生培养费及住宿费)后方能注册。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必须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准逾期2周以上(含2周)者,视为自动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通过学校提供的渠道申请助学贷款或办理其他形式的资助。
纪律与考勤
第六条 研究生要按时参加培养方案规定和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并获得批准,未请假或请假未经批准擅自缺席的,按旷课处理。对旷课者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旷课2周及2周以上者,按自动退学处理,取消其研究生学籍。
第七条 研究生必须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学习规定的课程,参加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专门技术训练。按规定参加所修课程及各个必修环节的考试或考查,严格遵守考核纪律。对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有作弊行为者,该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由学校根据其违纪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及留校察看处分的,经教育表现较好的,可以给予补考或重修机会。
第八条 研究生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尊敬师长,守纪律,爱公物,讲文明,有礼貌,遵守学术道德,遵守课堂和实验室的有关规定。对扰乱纪律、破坏公物者,要追究责任,赔偿损失,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九条 研究生一般不得请事假,如有特殊原因必须请事假者,须提前办理请假手续。请假要填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请假表》;病假需附医生诊断证明。请假1周以内由导师或辅导员批准并 3 报所在学院(部)备案;请假1周以上由导师和学院(部)批准并报研究生院备案。事病假不得超过2周。每学期事假累计不得超过1个月;病假累计不得超过2个月,超过者应到研究生院办理休学手续。
第十条 请假期满,研究生须及时向有关部门销假。请假期满仍不能返校时,须提前申请续假,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续假未经批准者应按时返校。请假期满未按时返校或擅自离校的研究生,逾期2周按自动退学处理。凡出示假证明者,一经查出,从严处理。
第十一条 在学期间(寒暑假除外)不受理研究生请假出国探亲和出国旅游等因私出国事宜。因私自费出国留学者须向研究生院提出退学申请并办理有关手续,其他事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短期因公出国,如参加学术会议、专业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或项目合作等须持邀请函或会议通知复印件和《研究生短期因公出国(出境)请假表》到研究生院办理请假手续。返校后须及时到研究生院销假。短期因公出国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国家公派或校际合作出国留学时间在6个月以上者,须办理保留学籍相关手续,并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相关事宜。
第十二条 研究生在学期间提倡晚婚,按照国家婚姻法有关规定执行。不提倡研究生在校期间生育,确需在校期间生育的,生育指标及孩子户口等生活问题由研究生本人自行解决。生育期间,根据本人 4 要求,可按有关规定办理休学手续。
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
第十三条
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含休学);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含休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正常学习年限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含休学)。
不能在正常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可在最长学习年限内申请延期毕业。申请延期毕业的研究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延期毕业申请手续。在延长期内,不享受助学金和奖学金,住宿问题由学校学生宿舍管理部门根据情况解决,无法解决时需自行解决。不办理延期毕业申请手续者,无法进行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年电子注册,将视为自动放弃学籍,予以退学处理。
第十四条
按培养方案及有关规定,提前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具体办法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研究生在毕业前必须按培养方案规定完成应修学分。跨专业录取或以同等学力报考的研究生,需补修部分本科或硕士课程,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六条
每位研究生均应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根据本学科及相邻学科的培养方案,由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 5 会同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应对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度等作出规划。培养计划要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发挥研究生的特长和创造精神。
在导师指导下,新生应在入学后1个月内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凡未按规定制订培养计划者,将无法记载所学课程成绩并取得相应学分。
第十七条
研究生必须按培养计划及学校有关规定进行选课,并参加所选课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凡未正式办理退课手续又不参加课程学习或考核者,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通过。
第十八条
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考试以百分制计分;考查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通过、不通过”记成绩。
第十九条
学生须遵守学习和考核纪律。无故不按规定时间提交作业或读书报告,或缺课学时超过本课程总学时的1/3(在抽查考勤情况下,未达到抽查次数2/3以上的),取消其考核资格,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通过。
研究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课程考核的,应凭有关证明,提前向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和任课教师申请并办理缓考手续。未提前申请缓考或申请未准者,须按时参加考核,否则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通过。
第二十条
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在学生成绩单中只记载一次。课程考核不合格者,是否可以申请重修或补考,按如下规定执行:
(1)选修课考核不及格者,允许重修或补考一次。
(2)学位课与必修课中,若硕士生一学期出现2门以上、博士生1门以上考核不及格者,取消重修或补考资格。
(3)硕士生一学期有2门学位课或必修课考试不及格、博士生有1门学位课或必修课考试不及格,可视情况同意其申办重修,但每门课程仅限重修一次。
(4)硕士生一学期有1门学位课考核不及格,可以补考一次;若补考仍未合格者,可视情况给予其一次重修机会。
(5)重修或补考课程的学分必须在研究生中期考核或中期筛选之前获得,重修或补考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重修或补考通过的课程一律以“60分”记成绩。
第二十一条
学校允许研究生在特殊情况下申请在其他高等院校进行部分课程学习,考核合格者,凭有关学校研究生院(部、处)出据的成绩单取得相应学分。但须经本人书面申请、导师同意、院部审核、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二条
重修和缓考课程不单独安排教学与考核,学生须参加以后学期该课程的学习和考核,按研究生院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
研究生在确保其主修专业的课程学习与圆满完成学业的前提下,经导师同意,可以按研究生课程进修生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6-8门),辅修课程不得与主修专业的课程重复。按规定修满课程学分后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四条
研究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研究生本人申请休学被批准者,或学校认为由于各种原因需暂停学业应该休学者,可以休学。
第二十五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1)经校医院诊断,因病须停课时间超过6周的;
(2)一学期请事假累计超过1个月或请病假累计超过2个月的;(3)因其他特殊原因所在院部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第二十六条
研究生休学要办理休学手续。一般由本人申请(需填写《研究生休学申请表》,因病休学需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导师和所在院部同意后报研究生院批准并备案。院部或研究生院认为必须休学者,由研究生所在院部发给学生休学通知,研究生在接到通知后到研究生院办理休学手续。除严重疾病或极特殊原因外,研究生休学手续不得由他人代办。
第二十七条
休学时间一般以1学期为单位,累计休学一般不得超过1年。学期中办理休学者,该学期按休学计算。学期开始4周后 8 休学者,该学期已缴费用不退,已考核课程成绩有效。
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
第二十八条
休学的研究生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的待遇。休学学生的户口不变更,往返路费自理。其医疗费按我校医疗管理规定处理。
第二十九条
研究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1年。
研究生在应征入伍前需办理休学手续,并在研究生院备案。复员后需办理复学手续和注册。应征入伍研究生最长学籍以入伍前后的学籍累加计算。
第三十条
休学者复学,应于学期开学前向所在院部提交书面复学申请,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1)因病休学申请复学时,须附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可以正常学习”的诊断证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者,经院部审核,报研究生院批准及备案。伪造诊断证明或复查不合格者不得复学。
(2)因其他原因休学者,须提供必要的证明,经所在院部审核,报研究生院批准,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转学与转专业
第三十一条
学校原则上不受理研究生转学、转专业。学校根据 9 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变化,经学生同意,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研究生因个人原因要求转专业的,须办理转专业申请手续,获得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审准后,方可办理转专业;并遵循以下原则:
(1)转专业须在同一一级学科下的相关专业之间,或相关性密切的不同学科专业之间进行,同时,需要考虑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以及专业基础要求的关联性;
(2)转专业必须在入学后第1学年结束以前申请,过期将不予受理;且研究生在学期间转专业仅限一次;
(3)转专业申请被批准后,须按转入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培养;需更换导师、学院的,须同时办理转导师、转学院等手续。
退
学
第三十二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1)休学期满,逾期2周未提出复学申请或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者。
(2)硕士生一学期有2门以上学位课程或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或2门学位课程或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经重修后仍有不及格,或1门学位课程或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经补考与重修后仍不及格者;博士生一学期有1门以上学位课程或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或1门学位课程或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经重修后仍不及格者。
10(3)硕士生中期筛选或博士生中期考核认为不宜继续培养或学位论文工作中明显表现出科研能力差者;以及硕博连读研究生中期考核未通过且认为不宜作硕士生培养者。
(4)经学校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精神病、癫痫等严重疾病以及意外伤残不能在学校继续学习者。
(5)未请假擅自离校连续2周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者;或请假期满未按时返校逾期2周者。
(6)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包括申请并批准的延长期)内未能按规定完成学业者。
(7)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8)本人申请退学,经说服教育无效者。
第三十三条 按以上规定做退学处理不是纪律处分。退学处理由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研究生院)经研究后作出决定。
第三十四条
对做退学处理的学生,由研究生院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若不能及时送达本人的,则在校内发布公告,自发出公告之日起,60天后即视为送达。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学生如对退学处理有异议,可按学校有关规定及程序提出申诉。第三十五条 退学研究生在退学决定书送达(或公告后视为送达)之日起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退学研究生是否发给肄业证书,按本实 11 施细则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执行。
退学研究生的退费事宜参照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第三十六条 研究生退学后的善后问题按下列办法处理:(1)入学前为在职人员的,退回到原单位。
(2)入学前为应届毕业生,因学业成绩不及格退学的,由学校纳入下分配计划,原则上在其来源省(入本科学习前的户口所在地,后同)安排、推荐就业,报北京市教委审批,办理派遣手续。
研究生退学后就业按入学前的学历安排、推荐。在学校规定时间之内没有接收单位的退回其来源省。
(3)其他情况的研究生,退回其生源所在地。
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七条 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学位论文、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研究生予以奖励和表扬。奖励和表扬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奖励与表扬的形式有:通报表扬,发给奖状、证书、奖章、奖品、奖学金、授予荣誉称号等。
第三十八条
研究生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者,提交有关司法部门处理;对违反校规校纪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纪律处分。纪律处分分五种:(1)警 12 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开除学籍。
第三十九条 留校察看以1年为期。对给予留校察看处分的研究生,在察看期满时确已改正错误,可按期解除察看;在留校察看期间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提前解除察看;经教育不改的,开除学籍。
第四十条 研究生的违规违纪处分,参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文件以及本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所在院部、研究生院或学工处)根据违规违纪情节,经研究后作出决定。
开除学籍由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征求导师和院部意见后,报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并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二条 研究生对学校退学处理或纪律处分决定若有异议,在接到学校退学决定书或纪律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
学生如对学校的复查决定有异议,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学生在申诉期 13 内未提出申诉的,学校或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不再受理提出的申诉。
第四十三条 被开除学籍的研究生,由研究生院发给学习证明。研究生被开除学籍后,入学前是在职人员的回原单位;入学前属非在职人员的,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四十四条 对研究生的奖励与处分等材料,归入学校相关部门的文书档案。
第四十五条 被取消学籍、退学、开除学籍者,不得申请复学。
毕业与学位
第四十六条 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研究生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按规定完成缴费义务,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第四十七条 研究生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按规定完成缴费义务,但所完成的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论文答辩)未通过,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修改后仍未通过者,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不再补行毕业论文答辩,不换发毕业证书。
硕博连读研究生若中期考核不通过,可以改做硕士学位论文,按硕士生有关规定执行;若中期考核不通过且认为不宜作硕士生培养者,作退学处理。
第四十八条 学习期满1年,已按规定办理缴费手续,并按培养 14 计划进行课程学习且取得2/3以上(含2/3)规定学分者;或已按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并取得规定的学分,但未完成毕业论文(包括未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者,发给肄业证书。
第四十九条 学习不满1学年者,或学习期满1年但课程学习未取得2/3以上规定学分者,只发给学习证明或学习成绩单。
第五十条 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按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执行,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五十一条
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经审批已经办理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因故未能提前毕业者,按研究生结业或肄业处理,颁发结业证书或肄业证书。
第五十二条 毕业研究生的学位申请与授予,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第五十三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以营私舞弊行为获得学业成绩者、毕业学位论文中存在严重抄袭与剽窃行为者,不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经颁发的应予以追回并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件无效。
第五十四条
研究生的毕业、结业、肄业、辅修证书与学位证书,若有遗失或损坏,经本人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学校核实后发给相应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细则依据教育部第21号令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
第五十六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校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规定录取的接受学历教育的所有研究生。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的学籍管理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五十七条
本细则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负责解释。第五十八条
本细则自2014年9月1日起执行,同时,废止原2005年修订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第五十九条
一、学生身份证号码重复:
【情况1】本校内学生身份证号码重复:此情况在模板“开始检查”中是无法检查出来的,即“查重有问题”,查看后显示为本校内学生身份证号重复。
解决途径:【学籍注册】→【问题学籍处理】→【选住重复的学生】→【删除】→返回原模板→找到系统中因重复被删除的学生→核对身份证信息→修改身份证号→重新上传该学生。
【情况2】本校与本县内与外校身份证号码重复:即“查重有问题”,查看后显示为本校与外校学生身份证号重复。
解决途径:与重复校联系→确认学生应该所在校→一方删除→
一方:【学籍注册】→【问题学籍处理】→【选住重复的学生】→【删除】
另一方:【学籍注册】→【问题学籍处理】→【选住重复的学生】→【删除】→返回原模板→找到系统中因重复被删除的学生→核对身份证信息→修改身份证号→重新上传该学生。
若不删除,也可以佐证,学校补充意见一定写清楚理由并上传证明材料。
【情况3】本校与外县学校身份证号码重复:即“查重有问题”,查看后显示为本校与外县学校学生身份证号重复。
解决途径:确认学生在本校就读→【学籍注册】→【问题学籍处理】→【选住重复的学生】→【佐证】→上传学生转学手续或能证明学生在本校就读手续(只能上传doc.rar.jpg格式的文件,文件大小不能超过2M)→保存。(佐证申请上报到教育局。等待教育局审核。如果教育局审核通过,则该学籍变为正式学籍。如果教育局审核不通过,那么学校必须按照教育局审核意见重新进行问题学籍处理)学校补充意见一定写清楚
如果确认学生已转出或经查证该学生已不在本校就读,只进行【删除】操作即可。
二、上报后发现错误信息错误需修改
解决途径:1.联系教育局→找到学校→错误学生→审核不通过→返回本学校→【学籍注册】→【问题学籍处理】→选住错误的学生→【删除】→返回原模板→找到系统中被删除的学生→核对身份证信息→修改错误信息→重新上传该学生→教育局单独审核。
2.学校在综合查询里的在校生查到该学生提出删除申请,区县审核后重新上传即可。
学校审核上报信息,区县也已审核后,发现有错误,怎么处理?
1、如是受控字段(学校用户对设置的受控学生信息进行变更,发起申请报上级主管教育部门进行审核)学校需做 第一步 学校需点击选择【学籍管理->日常管理->关键数据变更申请】进入关键数据变更申请界面。
点击“申请”按钮,进入发起申请界面。查询需要修改的学生信息。
将受控字段修改后的信息填上点击保存发起关键数据变更申请。
在此界面选中记录,点击“修改”按钮。可以对未审核的变更再次修改。点击“删除”可将此条申请删除。
第二步 关键数据变更学校审核
选择【学籍管理->日常管理->关键数据变更申请学校审核】,进入到关键数据变更学校审核界面。
根据条件查询出需要审核的申请,选中该条申请进行审核
2、如是非受控字段(学校用户对学生基本信息,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等用于修改非受控字段的信息的修改)
学校点击学籍数据维护
选择【学籍管理->日常管理->学籍数据维护】进入到学籍数据维护界面。
根据年级——班级选择需修改的学生
选中该学生的记录,点击列表右上角的“维护”按钮进入学籍数据维护界面如下图。可以对学生基板信息、家庭成员信息、家庭经济情况、学习简历、奖惩情况中的非受控字段进行修改
点击保存,完成学籍数据修改。
***部分学校看不见上传的数据,只能看见条数增加,建议使用ie8 ****、学校已上报,区县已审核,学校想删除一个班的学生,重新上传,怎么办?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保证我校九年义务教育的健康、有序、高效发展。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小学管理规程》及省、市有关学籍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本办法。
第二条:凡本校辖区内小学的学生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升学、奖惩、毕业等事项,均依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入学和学籍
第三条:凡年满六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的儿童均按规定持户口薄到服务半径内的学校按时就近免试入学。对弱智儿童,可酌情放宽入学年龄。学校不得拒收本区域内学生入学。适龄儿童在规定时限内到服务半径学校办理注册、报到手续后,即取得小学学籍。
第四条:学生入学必须严格遵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区域由县(区)教体局确定,原则上不变,若因故变更时,由教体局根据学校规模和当年生源数量进行适度调整。学生应严格按划定区域报名,严禁择校。对不属于本区域内的学生,学校有权拒收。
第五条:学籍号编排规则:第一、第二位为学生入学年届号(01、02、03……),第三位表示县(区)代号(民乐县为“3”),第四、五位为学校类别代号(城区“00”、农村“01”),第六、七位为乡、校代号(由教体局确定),第八、九、十、十一位为学生序号(由学校按序编排,中间不得空号)。
第六条:农村适龄儿童入学实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学校,在报名前十五天发给适龄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对达到小学入学年龄,父母或监护人不按期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者,由乡(镇)人民
政府或学区、村民委员会和学校依据《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共同做动员
工作,动员无效者,由政府采取强制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
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第七条:义务教育阶段应严格禁止学生退学或辍学,任何学校或个人
均不得强迫学生退学。在校学生未经学校准假三日不到校或新生开校一周内不到校,学校应及时进行家访,查明原因,督促其到校;经学校督促后
一周内不到校,学校应及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学
区、村民委员会和学校依据《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共同做动员工作,并
发给《义务教育辍学学生返校通知书》,令其返校。动员无效者,强制返
校。否则按《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辍学学生经动员返校后,一律随原年级就读,确需降低一级上学的,必须经县教体局审核后方可进入低一级年级就读。
第八条:适龄儿童因病不能按时入学,确需缓学者,应在接到入学通
知书五日之内,由其父母或监护人向通知书发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出
具县(区)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经乡(镇)人民政府或乡(镇)中
心学校和学校批准后,可办理缓学手续。缓学期限为一年,期满后仍无法
就学者,应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第九条:小学农村按45--50人编班,复式教学班每班人数一般不超
过40人,学校提倡开展小班化教学。
第三章转学、借读
第十条: 学生有下列理由之一者,准予转学
1、家庭住址跨省、市、县(区)、乡(镇)迁移。
2、家庭住址迁离原校服务区,且路途远不能在原校学习。
3、由公办学校要求进入民办学校或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学校学习。
第十一条:本区范围内在校学生原则上不予转学。确因家长工作调动
或家庭住址变迁等原因,需要转学的学生,由家长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
请,经学校同意,并出具转学联系函,由家长到转入学校联系,经转入学
校同意盖章后,转学证联系函交转入学校留存, 转学证联系回函交转出学
校留存,在每年秋季开校(九月份)由学校集体办理异动学籍手续,转入或
转出学校一定要认真审核,不得无故接收不符合规定的学生转入或留级。
外地转入或转出的学生必须有外地学校印章。因不符合手续而造成的一切
不良后果,均由接收学校负责。
本区范围内六年级毕业班一律不准转学。
第十二条:外地学生转入本区学校上学,须持原就读学校出具的“转
学联系函”及其它相关学籍证明材料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后
盖章,家长持“转学联系函”、原学校学籍卡等相关学籍证明材料及转入地
常住户口薄到县教体局审核。经审核符合转学规定,由县教体局统一编排
我校新的学籍号,学生持经县教体局审核盖章后的转学证联系函到转入学
校免试入学。
第十三条:本校转往外地的学生,由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开具
学区统一的转学联系函,转学联系函经转入学校同意并盖章后寄回联系回
函,由学校依据经转入地学校盖章的转学证联系回函到县教体局办理学籍
消号手续。
没有转学证联系回函的学生,一律按流失学生对待。
第十四条:学校接收转学学生,经学校同意接收后,必须经县教体局
审核,编排民乐县统一学籍号后,学校方可安排学生入学就读。任何学校
或个人不得拒收有正常转学手续的学生,也不得接收没有正常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不符合转学规定的学生,县教体局不办理学籍手续,学生必须
回原学校就读。因转出学校手续不健全或不符合转学规定造成失学的,转
出学校应承担责任,并允许学生回校就读。
学校必须保证每位在校学生均拥有民乐县统编学号。否则,造成一切
不良后果,均有学校校长承担。
任何学校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迫学生转学。
第十五条:在特殊情况下,县教体局有权安排有正常转学手续的学生
入学,学校应无条件接收。
第十六条:借读生是指到非户口所在地就读的学生。学校原则上不接
收借读生。若因特殊情况需借读的学生,其家长应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借读学校同意,县教体局审核批准后入学,并依据有关规定收取借读费
后安排借读。借读学生在借读期间不办理正式学籍手续,由学校单独造册
登记,并报县教体局备案。
第四章休学、复学
第十七条:对因病(住院治疗将达三个月以上)或其它原因无法继续
学习的学生可准予休学。学生休学,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
批准盖章后,持休学申请、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到县教体局办理休学手
续,经教体局审核,批准后方可视为休学。休学手续学校必须督促学生家
长在一周内办理,不按时办理休学手续的学生,不承认其休学。
第十八条:学生休学期满,家长应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学校应在学
生出院一周内持学生复学申请和休学申请(休学申请必须是原县教体局审
核盖章的)到县教体局办理复学手续,经县教体局审核,根据学生实际情
况编入相应年级并编排新的学号,学校安排插入相应年级就读。
第五章升 级、留级
第十九条:民乐县小学取消留级制度。不允许学校以任何理由安排学
生留级。
第二十条:对学业成绩优异,提前达到更高年级学业程度的学生,经
学校考核,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学校教导处核实,县教体局审核后可准予
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并由县教体局重新编排学号。
非毕业年级学生因成绩优异需升入初中就读的学生,必须参加小学毕
业年级考核,方可升入初中就读。
第六章奖惩
第二十一条: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突出,应予奖励。奖励分
三好学生奖和单项奖,高年级还可设优秀学生干部奖。
第二十二条:小学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应坚持以批评教育为主,对极少数错误较严重的学生可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小学不得开除学生。
第二十三条:小学生奖、惩情况应记入学籍档案。
第七章毕业
第二十四条:小学生学习期满,参加了学校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均准予毕业,发给《民乐县初等义务教育证书》。
第八章学籍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民乐县小学学籍均实行电子档案动态管理,学籍电子档案信息的采集、录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学籍电子档案数据表的字段包括学生学籍号、学生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年级,班级,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异动情况记载和备注等栏目。
第二十六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的学籍档案。
学生学籍档案材料(纸制)主要有:(1)、学生学籍证;(2)学籍卡;
(3)学籍花名册;(4)报到册;(5)学生转、休、复学等异动证明材料;
(6)学生奖惩材料;(7)各科成绩册;(8)学生体质健康卡;(9)其它。
学生学籍档案材料涉及的有关表、册、卡由学校依据县教体局规定统一样式统一印制。
第二十七条:一年级新生办理注册、入学手续后,由学校按照县教体局的统一要求,填写“小学生学籍卡”和“小学学籍管理证”并在开学两周内将新生学籍花名册(并报数据表软盘一份)报县教体局审核、备案。
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有学校教导处负责,学校必须有专人管理,学校应设立档案室,健全规章制度,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要遵章守纪。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学校应及时向县教体局报告事因及处理情况。
一、建立规章制度, 按章办事。
为切实做好高校学生学籍管理有关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第21号令) , 各高校要依据此规定, 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认真制定学籍管理制度, 并且不断完善。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是对执行的保障。学籍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做好服务工作, 为全校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同时在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 按章办事, 不能单凭主观意愿行事。
二、稳定学籍管理队伍。
学籍管理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 由于个别高校人员不稳定, 调动频繁, 工作衔接不起, 管理不到位容易出错, 所以必须建立稳定的学籍管理员队伍。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强化专业知识, 提高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 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 不断积累经验, 逐渐适应并完善制度。
三、积极宣传, 加强管理。
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也是教学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从参加高考、高校录取、报到入学, 到高校网上注册学籍, 才真正取得教育部承认的学籍。新生刚入学, 对学籍这个概念并不了解, 往往简单地认为只要被学校录取并修完学业就能顺利领到毕业证, 因而不重视自己的学籍, 对学籍管理制度也不熟悉, 导致违反规定, 受到留级、退学等处分。高校应该加强管理, 积极宣传, 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利用入学教育、学生会议、学校广播台、宣传栏、校刊校报等, 不断宣传学籍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对学籍的认识, 自觉遵守各项规定, 尽量降低学籍管理出错率, 提高学籍管理水平, 让学籍管理呈良性发展趋势。
四、加强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并提出了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 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招生专业数量的增加, 在校学生越来越多, 给学籍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管理庞大的学生信息, 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平台, 使信息网络化、系统化, 同时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查询自己的学籍信息。学籍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学籍管理员方便管理的需要, 而且是广大师生的需要, 更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五、建立学籍管理平台。
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对学籍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计算机操作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对管理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 学习相关政策, 更新观念, 尽快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同时也要加强对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投入使用, 为相关人员配备计算机, 研发或购买学籍管理系统, 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注册、学籍异动、毕业审核、证书打印等功能。借助校园网来实现全校的学籍管理信息化, 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减少劳动成本, 降低出错率, 做到情况反馈全面、及时、迅速, 数据统计准确、可靠。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加强了各系部及行政部门对学生学籍的了解, 同时也便于学院领导通过校园网络随时查询、掌握情况。
我院已购买了学籍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考务管理系统等, 以前人工处理很慢, 更新不及时, 造成数据不准确。现在管理起来既方便又省时省力, 异动一个处理一个, 实时更新。同时实行二级管理制度, 由教务处学籍科主管, 系部教务员分管, 将部分权限下放到系部, 让系部教务员直接参与学籍管理。
虽然学籍管理系统给管理员带来很多方便, 但是现在使用学历电子注册, 所有毕业数据必须以学信网学历注册管理平台的数据表为准。所以我们还必须考虑它与学信网的学历电子注册平台数据之间的衔接, 避免学生毕业时缺少所需数据项, 而要再进行一次信息采集。目前的学籍管理系统还需进一步完善, 使系统的数据库包含学生毕业所需信息, 又符合学信网学历注册管理平台的要求。
学籍管理系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要防止黑客入侵, 删除、审改数据。所以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通过系统功能设置自动备份数据, 同时也要进行人工不定期备份, 做好双重保险工作。另外还要提高相关管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防止数据信息泄露, 确保学籍信息的安全。
六、建立学籍预警机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违反了有关规定, 达到一定条件即将受到处分, 学籍预警机制能够给学生紧急提示或预先告知。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努力学习, 克服困难, 改正错误, 起到很好的预警作用, 同时保证学生顺利修完学业, 按时毕业。
七、实行电子注册制度。
2001年2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暂行规定》, 实施毕结业证书电子注册。2004年开始实行高校网上核对新生数据, 2007年开始全面实行高校学籍电子注册, 对新生名单核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 涵盖在校学生信息管理, 对新生名单核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 涵盖在校学生信息管理, 与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接轨, 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全程网络化管理。
(一) 杜绝假文凭, 保证公平、公正。
实行电子注册, 各高校的学籍数据必须上传到教育部的数据库上, 在其管理平台上进行学籍学历管理。这就有效杜绝了假文凭, 保证了学历证书的公正性, 维护了国家教育的正常秩序, 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 三级管理模式, 安全可靠。
电子注册实现了高校、省级教育厅、教育部共同管理, 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合法性、准确性, 也便于各上级部门能快速了解各高校学生的报到注册率、在校生情况和毕结业情况。
(三) 有利于规范高校的招生秩序。
实现电子注册, 各高校必须经过省招办的批准才能招生, 否则录取到的数据将无法上网进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 杜绝了高校不经省招办批准而自行录取新生的现象, 维护了招生计划管理的严肃性, 规范了高校的招生秩序。
(四) 实行学籍电子注册, 建立学籍档案, 是学籍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 学校领导应予以重视。
组织各相关部门人员召开学籍管理工作会议, 进行分工, 落实任务, 责任到人。学籍管理人员应根据新生报到数据, 按照教育部提供的新生数据项, 建立学生信息库, 组织新生认真核对本人信息。新生数据核对可采用多种形式同时进行, 例如: (1) 各系按学生报到时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 (2) 打印纸质信息表让新生本人核对; (3) 新生通过网站登录学校学籍管理平台进行核对。通过以上三种核对方式, 确保新生数据的准确性, 做到万无一失。
八、入学审核、学籍异动、毕业核审是学籍管理必不可少的部分。
入学资核审核是学籍管理的第一步, 学校要认真做好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工作, 成立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新生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等材料的审验, 重点核查本人与其电子照片信息是否一致, 对存在疑点的新生要及时与相关省级招办沟通核查, 对弄虚作假的考生, 一经查实, 坚决取消入学资格。
学生办理学籍异动, 如休、退学等, 以及触犯学籍管理有关规定, 应勒令自动退学者, 应经各级相关部门同意后, 报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后方可处理。对已办理的学籍异动数据, 应及时处理, 同时通知相关部门以及任课教师、学生等。
认真做好学生毕业资格审核, 包括学生是否达到毕业年限、是否修完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是否修完毕业所需学分等, 在此过程中还必须进一步组织学生核对毕业信息。虽然入学时进行了新生数据核对, 但往往由于学生对学籍不重视, 在校期间更改姓名或更改出生年月, 而没有向学校申请更改, 造成数据不一致。毕业前核对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 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人员机制, 实行与学生信网管理平台数据对接, 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
摘要:学籍数据是高校基础数据之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对管理者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 提高高校学籍管理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规章制度,信息化建设,电子注册
参考文献
[1]范梅.关于普通高校学籍管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2) .
[2]焦春红, 陈成志.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职业时空, 2010, 06, (9) .
关键词学籍管理;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176-01
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入校取得正式学籍,随后三四年的在校学习,再到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离校,无不与学籍工作息息相关。学籍管理工作在独立学院的正常运行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籍管理工作内容比较多,比较繁琐,政策性原则性强。学籍工作贯穿整个学生的大学生活,甚至到毕业,可以说学籍工作是普通高校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本文结合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学籍管理工作现状,对学籍管理问题进行若干探讨,2005年9月,燕山学院10个普通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在校生仅有886人。到2010年在校生已经达到4700多人,12个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学籍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学生信息的工作,所以随着人数的增多,工作量也成正比例增多。燕山学院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实行的多元化管理模式,有些工作由教学管理办公室直接管理,例如新生的报到注册,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等;有些工作是二级管理,比如老生报到注册,成绩的登录等。
1独立学院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因为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产物,所以目前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人员大多比较年轻,工作经验不足,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都有待提高。比如燕山学院创建之初,教务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平均工作经验不到3年,2009年燕山学院才有了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很多学籍工作还是摸着石头过河。
2)学籍管理制度的不适应性。现在的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教育部的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制定的,在内容基本上和普通二本院校基本相同。然而独立学院与普通二本院校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方面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型办学模式。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作为一所三本院校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独立学院招收的是本科三批的学生,入学分数比普通二本院校要低一个层次,基础较差;以本校为例,燕山学院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比山东经济学院学生更突出,比如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实验操作能力强。由于以上另方面的原因,以相同的或者近似的学籍管理制度管理学生,往往难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2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学籍工作的政策法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首先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的2005年9月实施的新《规定》,它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规章,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政策依据,对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具有重要意义。实施《规定》,关系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次,认真学习兄弟院校的学籍管理规定,虽然独立学院与普通一本、二本院校有着本质区别,但是相同点也是很多,比如都是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都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等等。最后,我认为还要学习其他与独立学院和普通高校有关的法规制度,比如刚刚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虽然学籍管理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他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发展的前途和方向,所以我们也要积极学习。
2)提高业务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学籍工作任务多,责任重,比较繁琐。学籍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坚定的责任心,因为你的一点失误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给学生带来巨大伤害,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纠纷。比如新生报到入学,如果弄错一个学生的学籍信息,可能给他打理无法挽回的后果;再比如学生的毕业审核,如果弄错,会失去公平性公正性等等。学籍无小事,因为学籍工作都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作,所以学籍工作人员要认真再认真,细心再细心。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再加上学籍工作的繁琐性,如果按照传统的学籍工作方法去做,那么我们就会陷入被动,工作越来越难做,这亟需我们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处理一些学籍问题,这样既省时省力,又能减少失误率。比如燕山学院现在都是运用学籍管理系统来进行日常的学籍管理工作,比如学籍异动、成绩登录修改、新生分班,毕业资格审核等等。学籍管理计算机化程度的高低应是学籍管理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而学籍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籍管理制度,制定适应独立学院发展需要的新制度。燕山学院现在还是按照二本院校的有关规定,对于新生严格限制其入学后转专业,只对于一些有突出特长或者有特殊自身条件的才允许其转专业。我个人认为应该适当放开转专业门槛,转专业一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理想,不能只看他的特长,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给与正确的引导,不能让学生盲目行事。
燕山学院的学分管理规定现在主要依据母校的学分制度制定,我们应该根据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制定灵活地学分制度。比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参加全国一些建模竞赛等比赛的学生免修一些相关课程,对于取得某些社会证书的同学免修一些选修课学生等等。
总之,我们必须要建立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学籍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为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奠定必要的基础。
4)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有了管理条例,有了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并不意味着学校的学籍管理到位了,关键在于落实。作为学籍管理人员,无疑是条例能否严格执行的第一因素,所以学籍管理人员在业务素质方面不仅仅要在思想上有严格执行条例的意识,还要熟悉本职岗位上的管理条例,领会条例精神,熟炼具体操作程序,方能为落实条例打好基础。学籍管理条例能否严格实行,单靠管理人员的自觉行为是不够的,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来约束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例如制定岗位职责,确定岗位的管理范围和权限,使管理行为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从长远看制定的规范越具体越有效果。学籍管理条例能否严格执行,除有赖于管理人员的规范操作外,条例在师生心目中的重要性、权威性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为了独立学院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建立适合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学籍管理制度,并且坚决执行。另外,作为独立学院学籍管理人员我们要加强学习,掌握现代化学籍管理手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靳敏.我国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卫炜.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探析[D].兰州大学,2007.
[3]卞粉蘭.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体会浅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02).
[4]陈忆育.关于提高高校学籍管理水平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Z1).
[5]张安富,靳敏.我国高校学籍管理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05).
[6]李萍.新时期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素质的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4).
[7]宁占英.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2,(07).
[8]王学海,"以生为本"理念与高校学籍管理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作者简介
【北京市学籍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06-19
北京市土地管理规定06-25
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扶持办法09-11
北京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办法05-26
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06-27
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全文06-03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办法07-05
北京市防火安全工作管理规定10-23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11-01
北京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