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现状调查报告
年轻夫妻生儿育女,家里老人帮忙照顾,不要说在秦皇岛,在全国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可能在一些年轻父母看来,老人看孩子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能和孩子朝夕相处,是两全其美。但老人们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为啥都让老人看孩子
市民小严去年夏天生了宝宝,现在已经上班。心疼自家老妈体弱,小严请了保姆。虽然保姆素质挺高,对孩子也挺好,但她还是把老妈请来“坐镇”。“只让保姆看,对孩子好不好咱也看不到,肯定不放心。”她坦言。
一些保姆的个人素质也堪忧。月兰休完产假后,从老家找了位同乡当保姆,就图个知根知底,保姆对孩子也挺尽心。但月兰发现保姆经常无意识地说脏话,孩子开始学话后,两口子担心孩子跟保姆学脏话,只好辞退了保姆。
除了请保姆不放心,现实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普通的双职工家庭来说,现在人工很贵,请保姆是一笔支出,如果一方辞职带孩子,家庭收入又减少。这种情况下,让家里老人帮忙带是最好的选择了。还有一部分子女认为老人照顾第三代是天经地义,有的甚至说“自己的孙子孙女,他们不给带谁带?”
很多老人也把给子女看孩子当成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的不光帮忙看孩子,还替子女承担了部分育儿费用,还有一些老人有养老的考虑。邓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孙子出生时,她因为要照顾年老的公婆没能帮忙带,大儿媳为此经常抱怨。等到小儿子也有了孩子,老太太怕再留下“短处”,虽年近七旬,但还是尽量帮着照顾小孙女。“要是小的也不带,俩儿媳妇都得罪了,将来我有病了,人家能上前吗?”老太太无奈地说。
老人的累你了解吗?
因为离儿子家里有段距离,60岁出头的古女士周一至周五在儿子家中帮忙带孙女,周末回自己家。孙女总黏着她,会走后更是一刻离不开人,古女士连中午做饭的时间都有限,只能在周末提前做好包子或饺子冻在冰箱里,午饭时简单热一下。夏天还能抱孙女出去晒晒太阳,天一冷怕孩子冻着,只能天天闷在家里。和古女士一样“看不到太阳”的还有带外孙女的刘女士,白天带一天孩子,女儿下班接过孩子,60多岁的刘女士还得做饭、洗衣服,“一天下来只想躺床上歇着,都不想动。”她向朋友诉苦说。
“自从开始带孙子,我这一年才打过5回麻将。”王女士伸出一只手掌说,她唯一的爱好就是打麻将,但照顾孙子挤占了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闲一会儿还要休息,那点小爱好只能放弃了。古女士也为此放弃了广场舞,“哪有时间啊,只能晚上出去一圈,跟着别人跳个十分多钟。”
老人的苦衷你懂吗?
含饴弄孙固然是一种幸福,但对很多带孙辈的老人来说,这种幸福还夹杂着几丝苦涩。
孙竹娘家在外地,她生下宝宝时,已经退休的老妈过来帮她带孩子,还没退休的`老爸自己留在老家,还要照顾高龄的奶奶。老两口这一分居就是三年,“我妈每天一个电话,提醒我爸按时吃药、关煤气这些琐事,真是一颗心掰成两半。”孙竹歉疚地说。记者了解到,因为帮忙带孙子而分居的老人在秦皇岛并不是个例,妻子来儿子或女儿家里带孩子,还要牵挂着独自在家的丈夫。
几天前,王老太太因为心脏不舒服住院了,起因就是看孩子时一个不注意,孙子脑门划了个大口子。儿子媳妇都很明事理,不但没怪老人,还一个劲儿安慰她别往心里去,可看着哇哇大哭的孙子,王老太太又心痛又自责,着急加上火,心脏的老毛病就犯了。“虽然是亲孙子,可毕竟隔着一辈,要是因为我们没照顾好出啥问题,没法跟儿女交代啊!”王老太太叹息道。
每逢周末,古女士都觉得特别轻松,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放松。“虽然是在儿子家,可儿媳妇才是女主人,生活上还得按照人家的习惯来。”古女士说,两代人生活习惯不一样,所以在儿子家很多事她都会问儿媳妇的意见,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她也不会说什么。“说实话,在儿子家都有点小心翼翼的,我可不想因为带孩子闹出矛盾,挨着累还落不着好。”
除了这些,育儿观念的冲突也易引起两代人的矛盾,这也让一些老人感到委屈。
做儿女的心里该有数
网上曾有《父母有义务带孙子吗?》《女婿已经三个月没给生活费了,我还该不该继续给他带儿子》的热帖,引起了“有偿带孙”的讨论。记者在采访中没发现老人带孙要补偿的例子,倒是听说不少老人给孙辈花钱的事情。像老张夫妻,从儿媳怀孕就开始照顾,孙子从小带到大,小饭桌、补课费都是老两口交的。
老人带孩子该给钱吗?记者就这个问题在网络上发起了调查。“给钱是应该的,带孩子很辛苦,而且有了孩子花费也增加了。”市民小聂说。“没孩子也该给老人钱啊。”市民老白说,他经常给两边老人钱,不过也没因老人带孩子多给出一笔钱,“孝敬父母是应该的,老人帮忙也是心疼儿女,算那么清就没意思了。”
孙竹曾提出要给生活费被父母拒绝了,她放在抽屉里的钱父母也一分未动,她只好偷偷往父母还房贷的账号上存钱。“父母是愿为子女付出一切的,但看着他们那么累,真挺心疼的。”孙竹说,除了给钱,她还经常给父母买礼物,带他们出去玩。
古女士的儿媳小南不仅逢年过节给婆婆钱,还会给老人买衣服和鞋。小南说,带孩子不是老人应当应分的事,当子女的应该懂得感恩,即使生活习惯、育儿理念不同,也要互相包容和理解。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养老服务综合实验室副主任董劭伟认为,帮子女照顾孙辈并不是老人法定的责任,之所以变成了一种社会习惯,和现实有关,也和中国传统的伦理情感有关。老人出于对子女孙辈的感情带孩子,子女应该心存感激,而不应认为是天经地义,也不应以老人是否带孩子作为赡养父母的交换条件。对于父母有固定收入的,子女可以通过带父母定期体检或旅游以及买礼物等方式表达谢意。如果老人没有固定收入,子女应有这个意识,主动给老人一些钱作为生活补贴。
需要更多的抚幼优惠
董劭伟认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这种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国内抚幼措施的不足。孩子在母亲产假之后,到上幼儿园前这段时间需要成人照顾,也是很多夫妇面对的难题,而目前我国针对这一时段的幼儿,相关优惠政策很少。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语言学院教师王卫林介绍,很多发达国家都有抚幼优惠政策,比如亲职假,由政府立法保障父母在养育幼儿的各个阶段,可以依儿童需要请假或离开工作一段时间,有留职停薪与留职带薪两种,其目的是确保家庭功能不因工作而折损,成本多由雇主与员工分担。
加拿大的生育给付是社会保险的一环,在妇女分娩后给付现金,政府每年还会通过减少税收和增加津贴的方式提供10亿加元用于托儿服务;美国有两个方式,一是通过现金补助帮助低收入家庭购买照顾儿童的服务,二是对有未成年人的家庭减免收入所得税,或是先纳税后退税,减轻家庭负担;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有新生儿补贴、托儿补贴或是免费幼儿教育等政策。
资料与方法
2015年5-11月对许昌市社区100例老人进行调查后显示,47例老人与子女一起居住,年龄62~91岁,平均64岁。剩下53例独居老人,年龄52~74岁,平均63岁。
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没有儿女;③有儿女但不在一起居住。
排除标准:①表达有问题的老年人;②有心理或精神等有问题的老年人。
方法:制订调查问卷:其由调查者设计,经过访问社区老人,了解老人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然后进行整理,并参考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其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生活质量测评工具,是一个简单、易用、多功能的健康调查量表,对生理以及心理进行整体测量,SF-36汉语本的信效度较为满意,可适用于我国[6]。最后编制有关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健康状况、精神文化与生活、经济状况和居住养老5方面内容。调查方法:采用具体入户调查问卷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当面交谈,以同样的语言进行指导。问卷由调查者亲自逐项读给被调查者,让他们完全理解后进行回答,然后调查员填写。立即收回问卷,下发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 00%。另外,可以用抽样访谈对老人进行调查,更加真实地走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现状
结果
通过此次调查,以下为社区的调查结果,见表1。
结果分析:心理问题是空巢老人的最大问题,大多数老人感觉心里孤独,85%的老年人感觉空虚,其次则集中在经济问题。70岁以上的老人占64%,他们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在看病、户外活动、生活上得不到照顾,因此间接影响了老人及时就医和治疗。空巢老人群体年龄偏高于一般老年群体年龄。从生活水平来看,被调查中78%的老人生活水平很低,这可能因为他们大多数人缺少社会养老保障。
讨论
解决社区空巢老人现状的对策[6,7,8]:①培养老年人的自我调适。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对于空巢老人要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培养自我关照意识。代沟常常存在于老人与子女之间。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增加,代沟则成为衡量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方面,家庭各成员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选择。所以老人们应该重视人际关系和心理交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扩展自己新的人脉,并多关心社会,积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②赡养老人,责无旁贷。使老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子女陪伴,自古以来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对于老年人而言,家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时间资源的稀缺性,儿女为生计奔波的同时,家里剩下的是孤独无助的老人。这样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把彼此的距离拉远了。我们将照顾老人的价格视为照顾老人的机会成本,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照顾老人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时间、金钱固然珍贵,但作为子女理,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孝顺父母,努力分配好时间的比例,尽量多陪陪父母,解除老年人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感,使他们得到多些安慰,享受晚年之乐。③社会要加强养老和关爱意识。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机构的发展仍处于低水平阶段,这也是形成空巢老人家庭的一个客观原因。空巢老人虽在经济上有一定基础,但在情感上的需求应更重于物质生活满足,但因为空巢,社会给予的关注少,他们容易感觉孤独和失落。作为政府部门,有责任对经济状况困难的老人进行补给和救助,以建立相关机构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们进行帮助,让他们快乐地度过晚年时光。其次加强对福利院、养老院的建设,对护理服务市场进行积极培育,让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福利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有机结合,运用多种方式解决空巢老人缺少日常护理等多方面的难题。与此同时,还要对空巢老人进行思想和健康等方面教育,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保证他们的健康状态。
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面临的所有问题,全面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阳光,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摘要:目的:了解许昌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许昌市空巢老人100例,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带领,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心理问题是空巢老人面对的最大问题,而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孤独感,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老人心里空虚,然后为经济问题,从日常生活来看,他们大部分生活水平偏低,健康状况也很差。结论: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关爱,尽量完善社区服务,帮助空巢老人。
关键词: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周建红,杨金禄,强凤芬,等.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空巢老人干预效果与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26(5):53—54.
[2]常伟,周建红,马修强,等.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18(1):4-8.
[3]戴卫东.家庭养老的可持续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7):50—55.
[4]吕志颖,张青.金盏地区空巢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14,3(19):5—10.
[5]庄文静,王晓梅.浅析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牛活现状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41(4):32—34.
[6]陈湘威,古宏文.我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1A):72-74.
[7]陈玲玲,林婷,姜小鹰,等.福州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牛活质量及护理服务需求情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8):920—922.
为加强老人身体锻练,我和妻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几次提出带老人出去逛逛;比如给老人制定个锻练计划,每天要做几种运动、进行哪些锻练都作了规定,可老人有她自己的生活与锻练休闲方式。一天我与妻商量:带老人在城市的周边逛逛,一来看看美丽的春日风景,二来借这个机会加大老人的运动量,达到增加体力之目的。经过好一番劝说,老人勉强答应下来。
翌日清晨,我们为老人准备好了身边用的,就去了小凌河水上公园。到了大坝根下,找个地方铺上小垫,让老人坐下来歇歇,看到眼前尽是草坪、鲜花、绿树,新建的楼房小区也煞是美观。
老人兴致来了,不用人搀扶就自己上了大坝,往下一看,那景色更是有些迷人了,老人高兴得忘记了得走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想到好景多着呢,还是悠着点儿好。于是我走到岸边租了一辆大人也能坐的电动车开过来,老人坐上那稳稳的、缓慢又平静无声的电动车,行驶在光滑平展的广场上,好不叫人心旷神怡。
待电动车在广场与河水沿岸转悠够了,我们又坐上了小游船,春日里的凌河一片清新,淡淡的绿色河水在拂面的微风下泛着层层涟漪。远处的水面上不时的有海鸥一类的鸟儿飞翔着,岸柳依依袅袅。再看水下,清清的河中一群群的水草如鱼儿似的在水中涌动,真有些叫人流连忘返。
游玩了大半天,回到家里,老人的饭量也多了,晚上一量血压,竟比平日下降了许多,睡觉也好于往日。趁着高兴,我们又劝老人说:从现在起,发展“大好形势”,平日加大运动量,就是散步也要走远一点儿再休息。下次我们带您去更远一点的地方去玩。
2014-07-01 委婉的拒绝 都市风情传媒
有一天,和编辑一起聊天,他问我:‚肖老师,您从教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了想,说:‚我最大的感受是好多孩子在被糟蹋。‛编辑笑着问:‚此话怎讲?‛
我说:‚很多父母会生不会养,把孩子扔给老人,很少陪伴孩子,孩子成了有父母的孤儿;还有很多家长不懂孩子,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只是根据孩子表面的行为来判定孩子,孩子非常痛苦,或屈从、或尖叫、或哭泣、或逆反。
可家长觉察不到孩子的痛苦,指责孩子‘不听话’、‘任性’。在这种时候,我会为这些孩子感到惋惜。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谬论,在危言耸听。做父母的谁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又有谁想糟蹋自己的孩子呢?但是,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家长确实在糟蹋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浑然不觉。‛
不少年轻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带几个月后(有的甚至刚满月)就把孩子扔给了老人,自己乐得逍遥自在。我有一个朋友,产假一过就上班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他们夫妻俩都是硕士,但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却没有达到‚硕士‛的水平。
朋友觉得年轻人干好工作最重要,带孩子是件很简单的事,交给老人就行了。他们的教养方式非常落后:注重知识灌输,不到1岁就教孩子识字;不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边玩边吃饭,肉类由大人嚼碎了喂给孩子吃;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但很少陪孩子。
我跟他们说过多次,童年的经历是多么重要,父母必须陪伴孩子。但他们听不进建议,既不反对,也不采纳。我想也许是他们内心觉得不以为然,只是碍于面子不说什么。这孩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想帮助他们,帮助孩子。可是看了他们这油盐不进的样子,只好就此打住。
这孩子1岁以前,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孩子长得很漂亮,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到我们家来,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天真可爱。大约半年后,我再次看到了孩子,当时已经是1岁8个月,他的脸上没有了笑容,总是眉头紧锁,看见我们,一个劲地往爷爷身后退。我想拉拉他的手,他把手往后缩,眼神里满是胆怯。那天是周日,朋友休息。
我们去的时候,朋友并未在家陪孩子,而是在外面打牌。孩子跟着爷爷,在偌大的客厅里看电视,爷爷话不多,和孩子没什么交流,屋里死气沉沉的。孩子蹒跚着走到门口,指着门口小声喊‚妈妈‛,我跟过去,蹲下来问他:‚宝宝是要找妈妈?‛孩子点点头,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这扇紧关着的大门。小小年纪的他知道妈妈是从这里出去的,他要从这里去找妈妈。
看着那小小的、孤单的身影,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在这个装饰豪华的房间里,孩子吃的、玩的、用的,随处可见,大都价格不菲。
但是最珍贵的东西他没有——那就是爸爸妈妈的陪伴。
周一到周五,妈妈要上班,周末应该可以陪陪孩子吧?可是妈妈宁愿奋战在麻将桌上,也不愿意花时间陪陪孩子!孩子一点都不快乐,他还只有一岁多,他便不会笑了。
‚会生不会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生下后,带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老人或者保姆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扔在老家。有一位妈妈,孩子2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孤僻,几乎不和别人交往,医生怀疑是非典型孤独症,但也不敢确诊,这位妈妈急得不得了。她的孩子一直扔在老家带,老人很少和孩子交流,整天给孩子看电视,这就是原因。
有些父母虽然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借口,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偶尔陪陪孩子也仅仅是和孩子待在一起,没有互动、没有交流。这些孩子整日与老人相伴,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
如果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失去安全感。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就好比一栋高楼的地基,没有地基,高楼怎么能建起来?
父母自己不带孩子,孩子迟早要出问题的。
老人对孩子多表现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但从心理发展方面孩子的心理需要上并不能代替孩子的父母,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使隔代教养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
1、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较多地采取顺从、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态度,容易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会无原则的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方设法来改变,有老人那张保护伞的作用,孩子有恃无恐,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以达到非分的要求。
2、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
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试想,老人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整理;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孩子吃饭时,担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赶着喂,这种种做法,不恰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错过了‚自己整理、物归原位、自己吃饭‛的敏感期,导致了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只会叫喊着等别人来帮忙,不会尝试、锻炼,只有哭闹和发脾气。
3、隔代教育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
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要喂养时,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
因为,在他们意识里,玩蚂蚁很脏,拔花是成心捣乱,一辆完美的玩具车更是不能‚破坏‛的。他们认为孩子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为,必须立即纠正。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
4、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如谦让、爱劳动)的良好机会。
5、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
另外,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等等。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另外,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
10月25日,112岁的万世香老人坐在家里掰玉米粒。老人住在海拔2600米的山上,随着季节变化天气转凉,老人穿上了棉袄,戴着蓝布围腰,裹着黑色头巾。她的面前,已经有两筲箕、一簸箕玉米粒了,这是她当天的劳动成果。
最高龄老人住汉源山上
爱吃猪油蜂蜜拌花生核桃
目前我市年龄最大老人万世香,身体不错,精神也很好,勤劳了一辈子的她,现在依然闲不住。
家住汉源县永利彝族乡杉树村2组的万世香,有6个子女,如今五世同堂。“子孙大约有五六十人吧,没有仔细数过”,老人的小儿子卫春元介绍。万世香如今和卫春元夫妇一起住在山上,其他子孙都在外边,一般春节回家看老人。老人爱娃娃,总会把自己觉得好吃的东西分给小孩子。
老人身体不错,精神也很好,只是耳朵有点背,勤劳了一辈子的她,现在依然闲不住,没事总要干点活打发时间。再年轻些时,哪家有事,老人喜欢前去帮忙,人缘很好。天气晴好的时候,老人会走出家门到邻居家坐坐,说说话。
万世香生活比较规律,现在天气冷,晚上六七点就早早休息了,早晨8点过起床,9点左右吃早饭,接着就下午四五点吃晚饭,每天只吃两顿。老人现在牙齿已经掉光,经常自己动手把花生、核桃磨碎,用猪油和蜂蜜拌了蒸,这是她的最爱。
今年重阳节的时候,汉源县老龄办工作人员去看望她,给她送去棉被和慰问金,老人不停说感谢。她思维敏捷,口齿清晰,身体也还硬朗。
在汉源县料林乡,还有一位108岁的老人。在汉源县,共有21位百岁老人,因此成为目前全市百岁老人人数最多的`县区。
全市有百岁老人68人
女性是男性的三倍
据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计,截至9月22日,全市10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68人,其中,雨城区11人、名山区11人、荥经县7人、汉源县21人、石棉县4人、天全县5人、芦山县7人、宝兴县2人。其中农村户籍53名,城市户籍15名;100—105岁61名、105岁以上7名;男性17名、占25%,女性51名、占75%。今年初去世的李如金老人,去世时116岁。
跟前几年相比,我市百岁老人人数呈上升趋势。我市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百岁人口比例也比较高。
破解长寿密码
好生态好习惯成长寿秘诀
我市百岁老人多数生活在比较偏远的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勤劳的生活习惯是他们长寿的秘诀之一。
走访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心态平和、与人为善、勤劳朴实。且百岁老人的家庭多幸福和谐,家人的关怀和照料也成为他们长寿的重要条件。
在城市,百岁老人逐渐增多。充沛的雨水、新鲜的空气和洁净水源为老人长寿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我市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全部达标,城市区域环境空气优良天数340天,比例为93.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22公顷,覆盖率42.57%。
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不断完善的养老体系,延长了人均寿命,为百岁老人的长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 调查主题
通过在敬老院做一天义工了解敬老院老人日常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情况,引起人们对老年人的重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青春力量作为己任。
二 调查时间
2012/2/10
三 调查地点
敬老院
四 调查过程
二月十号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了镇敬老院。早上,我们提着慰问品,一路说笑着向镇敬老院走去。到了敬老院,走进大门一位热心的阿姨接待了我们,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
镇敬老院创办至今将有二十年,有了一支较强经验的管理机构和有一支较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队伍。敬老院房间有二人、三人、四人,全天24小时护理,间间有卫生设施,食堂饮食生熟分开,专烧特别病号饭。
阿姨向我们讲解到:敬老院里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阿姨的带领下,我和同学前往一个房间慰问代养老人。起初在老人面前我们还有些拘谨,但老人们的热情欢迎感染了我们。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帮他们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到了老人的就餐时间,我们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喂才行。这时我们早已没有先前的拘谨,争着给老人喂饭,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娇气。虽然动作显得笨拙,可一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得很开心,感觉像一家人似地其乐融融。
下午1点多,等我们吃完饭,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了。敬老院里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在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通过聊天,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老人们虽然刚到时有些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老人家在这里很开心,也可算是安享晚年。
下午3点多,我们与老人告别后离开了敬老院。
五 调查心得体会
这次实践让我受益良多。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肩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了加强对自身的思想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我们应该多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但通过这次的实践,我改变了总结的看法。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且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更能让他们感到夕阳无限好。这些经过
一、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分别对遵义市某县1000名空巢老年人和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 分析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收到有效问卷963份, 其中非空巢老人278份。结果发现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 1000名老人中有963人 (96.3%) 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二) 方法
1. 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相关部门的配合下, 由笔者组成的调查组进行调查。
首先对研究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答卷方法, 并做到知情、同意。然后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问卷, 书写障碍者由调查者向研究对象逐条询问代为填写, 试卷发放1000份, 收回963份, 收回率为96.3%。根据调查情况分为正常、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4], 并通过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分析相关因素。
2.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资料检查、核实后, 建立Epdate数据库, 将数据进行整理, 由笔者录入和计算机核对, 对患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的空巢老人进行客观评估分析。
二、结果
第一, 通过对患有抑郁症状发生率调查结果显示[5], 其中空巢老人685例 (71%) , 轻度抑郁507人, 中重抑郁178例, 非空巢老人278例 (29%) , 均为轻度抑郁, 表明空巢老人发生抑郁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见表1。
第二, 对调查的空巢老人经济状况、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居住方式、与子女关系、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文化程度等情况看, 都与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各组间抑郁症状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详见表2。
从以上结果来看, 空巢老人与经济状况、婚姻状况、不同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化程度等抑郁症的发生率成常态分布。
三、讨论
抑郁症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 它可导致严重的情绪异常、躯体功能下降并增加死亡危险[4], 极大危害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生存质量。通过调查研究资料显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6%, 空巢老人患有抑郁的可能性较高, 有孤独感的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是无孤独感老人的近9倍;更加证明抑郁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易产生的孤独感。[6]这种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孤独感增添了独居老人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空巢老人作为老人中的特殊群体, 他 (她) 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空间就显得更加狭窄, 更多地感觉自己生活空虚、精神不好、不快乐、子女不在身边, 心中的苦闷无人倾诉, 显得整天闷闷不乐等心理问题的产生, 再说获得的社会支持也相应少些。[7]因此他们会常常感到寂寞、空虚、无助, 并对自我持负性评价, 产生自卑感、无价值感, 最终陷入抑郁状态。[1]
上述原因使得空巢老人心理更加脆弱, 因而更容易引发抑郁症, 因此要多方协同作战。一方面社会应加大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 尤其是心理支持, 如成立老年人互助协会, 搭建空巢老人交流平台, 增加老人之间的交流[3];另一方面子女对父母的赡养, 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子女应支持丧偶的父母再婚, 常回家看望父母, 陪他们聊聊家常抑或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与之多交流,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精神赡养。[9]同时, 空巢老人也应注重自我心理调节, 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 广交朋友, 培养种花、养鸟、钓鱼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 提高抵御不良情绪的能力, 多方共同努力帮助空巢老人走出抑郁的阴影, 从而减少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使老年人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祝雪花, 余昌妹, 姜文莉, 等.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5) :69.
[2]孙慧明.儒家孝道在老龄化中国的价值[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172.
[3]王艳坤.直面空巢家庭, 关注寂寞老人.决策探索, 2006, (2) :81-82.
[4]黄羿友.弘扬传统美德关注“空巢老人”[J].经济师, 2009 (3) .
[5]Yesavage JA, Brink TL, Rose TL, et al.Development andvalidation of a gariatric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a preliminaryreport[J].J Psychiatr Res, 1982, 17 (1) :37-49.
[6]秦侠, 周成超, 徐晓超等.GMS量表自动诊断系统用于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的信度和效度评价.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1) :31-32.
[7]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 2009 (3) :15-18.
[8]周成超, 楚洁, 徐凌中.重新审视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健康问题.医学与哲学, 2006, (27) :19-21.
挂了电话,我大骂老板不人道,又哀叹自己倒霉。别人家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抢着带孙子,偏偏自己公婆年迈体弱带不了;亲妈更绝,她竟然相信我能独自照顾孩子,“当年我不是一手把你带大了?”我妈说。
如果能辞职,我当然能专心把孩子养到三岁再重出江湖,可我老公有那个养家的能耐吗?
我知道妈辛苦。父母一直两地分居,妈一个人熬过怀孕生育抚养孩子的艰难岁月,10岁时父亲去世,养家的重担落在妈一人肩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妈低声下气找亲戚借钱给我凑大学学费,钱没借到,妈半夜躲在卫生间小声哭。那时我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对妈好,绝不让她再吃苦。可现在,除了妈,我还能找谁?
妈正跟团旅游呢,听了我的诉苦,她没有立刻答应,第二天才给我回电话:“你知道妈经济也不算很好,那点退休金在大城市根本不够用。如果帮你带孩子,我就必须辞去在老年大学教书的工作。所以带小宝,我们要签个协议:一,你们要付工钱;二,还有些别的条件。”
给工钱?签协议?我傻了。可晚上老公回来时,我只能嘴硬地说:“反正我们雇别人看孩子也得付薪水,给我妈还不是一样?总比请外面的人好!”
我妈来了,还带来了一式两份的协议。
《带孩子协议》
甲方:韩素萍(老妈)
乙方:白婷婷 冷剑锋(女儿 女婿)
从即日起甲方将为乙方照顾幼童小宝,为了孩子的健康平安,特制定本协议:
一,甲方带孙为有偿服务,月薪1800元,每月月底结清。
二,甲方照顾孩子期间,不能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如磕着碰着摔着之类,一旦发生,将赔偿医药费误工费,并按比例扣除当月薪水。
三,在孩子1岁前,乙方每月为甲方放假四天,具体日期可双方协商。
四,国家法定假日(如双休日、春节、国庆等)甲方不负责孩子的照料事宜,乙方特殊情况(如生病、加班)除外。
五,乙方在约定日期之外的服务,视作加班,乙方需支付加班费。
六,甲方带孙期间,全权负责孩子的日常衣食住行,但一切费用由乙方提供。
七,甲方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培养外孙,乙方可以提出异议,但不能指责抱怨。
八,本协议从甲乙双方签订之时起生效,终止时间暂定为孩子上幼儿园时。
九,甲方若因特殊原因(如生病、突发事件等)无法履行照顾孩子的责任,按天数扣除薪水。
十,乙方若对此协议有异议,可与甲方协商修改。
“你妈不当律师可惜了。”老公酸溜溜地对我耳语。我也有些不高兴,一家人分得这么清有必要吗?母亲却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我不想以后有个病痛要看你们脸色等着你们拿钱。我在老年大学教课远比带孩子工资高和轻松。不要以为妈妈就该永远把你们放在第一位。事先说清总比事后诸葛亮要好。”
好吧好吧!就这样吧,我终于放心地回去上班了。
半年后,老公遇到麻烦了。公司不景气,虽然没被裁员,但工资锐减,连房贷都不够付了。那段日子我们两口子天天为钱拼命。房贷不能省,孩子的开销不能省,还要养车、买保险,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必须依赖信用卡提现应付日常开销。眼看着又到月底,要给妈工资了,老公皱着眉头提出:“能不能和你妈说说,这几个月不给钱,等我们经济好点了再继续给?她有退休金,应该过得去吧。”
我不吱声。其实我早就给妈提过自己的困难了,可妈很固执,“你们每个月养车的钱也不止这点吧,为什么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节约,而是让我配合你们的决定?你们都是成年人,当初签协议的时候为什么不考虑到这些情况?”
磨了许久,妈最后同意先欠薪,但要求“以后补上”。这让老公意见更大:“我早就说了让我家里人过来带孩子,他们一分钱都不要!现在你妈因为看孩子和我们明算账,将来她老了需要人照顾,我们是不是也得向她收费?”
我夹在老公和母亲间两面不讨好。我很生母亲的气,但也不想在老公面前说妈的不是,更不想因此让婆婆一家来上海同住。家里的气氛不知不觉变得生分了。
春节,我们把公婆一家接来过年。闲聊时,老公把我妈的带孙协议拿出来当谈资,谁想,婆婆竟站在亲家一方帮了腔:“我以前帮你哥哥带孩子,没钱不说,我和你爸还经常倒贴奶粉尿布钱,也没见你哥嫂回头补上。早知道我也先说断后不乱了。”
我和老公听出话里的意思,没敢接腔。婆婆却毫不留情:“你们也觉得当妈的该贴钱帮你们带孩子?或者给点钱就算尽孝了?”她直直看着我,“你知道你妈妈身体都有哪些不舒服吗?你陪她去过医院检查吗?你知道她看病需要多少钱吗?”又扫了一眼儿子,“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就是给你哥嫂带孩子那时落下的病根。现在你就是给我一万八,我也不会再帮你带孩子了,为孙子付出的心血,用钱就能打发吗?”
自责和愧疚忽然涌上心头,以前忽略的细节一一浮现。妈说过她经常头痛失眠心里慌,但我只当是更年期,送了一堆营养品;妈最开始带小宝时,一个月就瘦了好几斤,我却开玩笑说这是免费减肥;妈的眼睛大不如前了,上次给小宝改裤子时,穿针都觉得困难……那么多细节都证明了妈付出的远比我认为的多。可妈从不说自己的委屈。
晚上睡觉,老公有些不自在。他扭扭捏捏向我道歉:“要不,把咱妈的钱涨到2000吧?”
服务对象包括医院外的所有年龄段的急性、慢性病人和临终者。
癌症是慢性病[2],癌症病人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预防褥疮和防止感染五大方面[3]。
本文探讨的农村癌症老人的家庭护理有别于上述学术概念,它的护理场域不限于家庭环境,还包括医院;护理过程少有医护人员,而以家人和患者自己为主。
笔者通过参与观察与入户访谈,获得较为宝贵的资料。
本文分析了农村癌症老人三阶段的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期推动农村社区家庭护理的快速发展,提高癌症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时间。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年年攀升的抽象数字表明,癌症已“大众化”。
其中,城市略高于农村,老人略多于年轻人。
本文以湖北恩施市白杨乡为调查点,首先从宏观上收集了白杨乡-的患癌总人数,共551人。
其中男性330人,女性221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90人,占总数的55.5%。
然后选取44个家庭进行了入户访谈,其中13人进行了住院治疗,10人选择了放弃治疗,另有21人已病故。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有5个来源渠道:一是恩施州中心医院病理科,该院已实现数字化管理,对所有癌症病人都有登记,便于筛选和统计;二是以来,白杨乡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对申报了重大疾病救助和慢病补助的癌症患者有登记和统计;三是始,各村卫生院开始本村的死亡登记。
从死亡登记表中获得了一部分癌症患者信息;四是20始,乡公共卫生防预办公室开始统计全乡的癌症患者人数;五是访谈中调查统计。
1.2.2 调查方法 考虑到性别比例、病人对病情的知晓度、家庭境况、居住分散等因素,调查前先联系驻组干部,由他(她)带路并决定访谈家庭。
2 农村癌症老人护理三阶段
2.1 住院治疗阶段:配偶子女轮流陪护
老人住在医院,家人和患者都有安全感。
治病是医生的事,家人能做的就是陪护――陪吃陪喝陪住。
不论是远方工作的子女还是配偶,都会放下一切事务,轮流陪同。
一是从精神上给予安慰,疏导患者的同时还要隐藏自己的忧郁;鼓励患者多吃多喝的同时,自己却吃不饱睡不好。
这种精神压力是双向的。
二是从物质上尽可能为患者购买病前不舍得买的一切,如营养品、水果、衣物等。
三是为病人搞好后勤服务,清洗衣物、擦洗身体、咨询医生等。
四是每天去医务总台查看药费清单,心里盘算着下一笔费用的来路。
这种陪护背后彰显着尽心、尽力与尽孝之意。
此阶段的护理主要表现为生活照料、心理安慰与咨询医生。
2.2 在家养病阶段:老人自己应对病症,配偶照顾饮食起居,子女回归生活
接受住院治疗的癌症老人,如果能坚持完成治疗方案的,说明身体状况较好,带着医生的嘱咐及药物回家进入养病阶段;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身体就垮掉的,那么就直接进入临终阶段。
未接受住院治疗的老人,一是拖到很晚才去检查,已经不起治疗,很快进入临终阶段;二是因经济困难、怕治疗后死得更快等原因而放弃治疗的,患者老人自己在民间寻医问药。
以上两种情况,癌症老人生活能自理且自己想方设法应对疾病。
配偶依然是在场陪伴,负责患者的饮食起居,如做饭、洗衣、内务整理等。
与此同时,另有三种情况不容忽视。
第一,夫妻感情欠佳,患者获得配偶的照顾较少。
如70岁的喉癌患者Z,出院后自己管理自己的饮食起居,明白少食多餐对养病的好处,但顿顿吃稀饭。
第二N,鳏寡者养病中缺少精神支柱。
如64岁子宫癌患者T,丈夫去世多年,家庭贫困。
育有两儿一女,小儿子入赘婚,女儿出嫁;大儿子身体不好,40多岁还没结婚。
确诊为晚期,没钱治,没吃药,卧床一年后去世。
第三种,家庭关系不和谐时,患者养病常抑郁,压力大。
2.3 临终阶段:家人缺乏处理疼痛及各种不良反应的能力
临终关怀是一种专注于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癌痛到临终期最为严重,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抽筋、乏力等药物副反应。
农村有种习俗,人要死在自己家里才安心。
故此,处于临终期的癌症老人不会送到大医院获得医疗护理。
只有少数交通方便、子女在身边的老人才会送到乡卫生院(村卫生室没有床位),输入能量增强体能,打吗啡止痛。
绝大多数都只得呆在家里靠坚强意志忍受。
然而,无法忍受的疼痛会让许多老人产生“自寻短见”的冲动。
调查中,有7位老人明确了此种想法,但为了家风只好作罢;有4位老人付诸了“实施”。
“卧床不起”才是农村观念中的临终,这时,儿女们又从各地赶回家,守护病床,等待“送终”;三亲六戚赶来看望老人,安慰家人;左邻右舍“看病人最后一眼”。
这让老人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当然,极少数家庭会请村医到家里为老人输葡萄糖延缓生命。
由上,癌症老人临终阶段的护理仍然以配偶的陪伴为主,面对疼痛和各种不良反应,也只有极少数老人享受到乡卫生院和村医的护理。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村子周围种满着大树,一条小溪蜿蜒流过,使这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庄时刻充满着活力。溪边一位老人带着一位孩童正在捕鱼,但是不管孩子怎样专注着鱼儿的动向,鱼儿总能逃脱,屡次失败后孩子垂头丧气地上了岸,老人却走过来,笑着摸了摸孩子的脑袋,却不说话,拉起孩子的手便往村子里走去。
这名孩子叫做丘吉,除了丘吉这个名字,关于他的一切谁也不知道,包括那位老人。说起丘吉,是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老人外出回家时无意中在那条小溪中发现的。发现时,孩子静静的躺在一个篮子里,篮子上挂着一根木条,上面就刻这丘吉两字,因此老人给这孩子取名为丘吉。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此时丘吉已经长大了,与同龄孩子一样丘吉也很喜欢玩而且是疯玩,但是没有孩子愿意与丘吉一起玩,陪伴丘吉的只有一只名叫考拉的小狗。而当丘吉看到其他孩子与父母从田里回来时丘吉总会走到那条小溪,卷起裤腿下水,把心中的苦闷发泄在那些无辜的鱼儿身上,而小狗考拉总是慵懒的躺在岸边打着小盹儿,每当这时候老人总会出现在那里静静的看着丘吉,却从不做声,直到丘吉上岸。而每当老人开口说话时,丘吉也只是随身应和一下,就快步往村子里走,不顾老人迟缓的步伐。
是的,丘吉一直对自己的身世很好奇,他也不止一次问老人关于自己的身世,而每当这个时候老人总是默不作声,不了了之。显然丘吉对于老人的逃避很是反感,以至于丘吉一次又一次的问老人这个问题。老人越是不说,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就越大,慢慢的`他们不常说话。老人逐渐意识到这样做显然是不公平的,丘吉有权知道自己的身世,老人也决定将这个秘密告诉丘吉。
第二天,丘吉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看到老人不在家,便出门寻找老人,转遍了整个村子依然找寻不到老人的踪迹。渐渐的天空中飘起雨来,从而转变成倾盆大雨,丘吉此时快绝望了,他瘫倒在了地上,抱头痛哭。忽然他听见远处传来小狗考拉的叫声,当他抬起头时考拉已经出现在他的身旁,考拉咬了咬丘吉的衣角,似乎告诉丘吉它发现了老人,丘吉随着考拉到了田中,一到那就看到躺在地上的老人,老人此刻横躺在地上,丘吉急忙上去扶起了他,老人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并笑着对丘吉说:“看来是时候告诉你这个秘密了,但是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因为这件事而悲伤,而抱怨。”
雨水淋湿了丘吉与老人的衣裳,老人安详的离去了,丘吉陪着老人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刻。
这一夜丘吉没有回去,他抱着老人度过了一个与十多年前一样的那个夜晚。
次日,丘吉将老人安放在木架上放入小溪,让小溪带着老人流向远方。
小的时候,我和她一起住在乡下。冬天时,她总比我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捂热那冷如铁的布衾,再轻声唤我上床——“小雨,可以来睡觉喽。”那一年,我3岁,她53岁。
她的衰老期来的似乎有些早,眼神不复从前的神采,但仍是心灵手巧,手上总绕着毛线,脚下也常踩着缝纫机。她总喜欢一手拿针,一手拿着棉线,柔柔的唤我:“小雨,来帮我穿一下线吧。”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捻捻线头,对准针孔,轻而易举的穿过。她总是抿着嘴笑,极赞赏的夸我:“还是我们小雨眼睛尖。”我便也自豪起来了。那一年,我6岁,她56岁。
幼时不明白,为何大考总遇上那雨不停歇的黄梅天。一次赶考,大雨倾盆,伞被狂风横雨刮得散了架,我紧紧的拽着她的衣角,她只是死死地护着我,在雨中挪步。等到了学校,我们早已成了落汤鸡。雨滴从她的额头流下,沿着脸颊一路向下,慢慢爬过她的皮肤,开出朵朵岁月的花。她变魔术似的拿出一套干净的衣裳为我换上,摸一把自己脸上的.雨水,揉揉我的头发,便又转身步入那滂沱之中。我却又弄花了脸,这次是泪水。奶奶,奶奶!那一年,我10岁,你60岁。
我渐入青春期,心气一日比一日浮躁,对你很少好言相对,甚至还喜欢把多的没地方使的力气用来向你扔拖鞋。直到那天,我见你弯下身,揉着小腿mdash;mdash;静脉曲张,我听说了,奶奶。在你入院开刀时,你只能睡在医院走廊里的临时病床上,穿堂风卷起你半白的、几日没洗的发丝,我心疼。我急急的大量查找着资料,只求你能快快好起来,那一年,我15岁,你65岁。
现在临近中考,我回到家,桌上总摆着腾起热气的晚饭。每次都与你擦身而过,我仿佛看见你弯着腰,从地里采出时鲜的苋菜,用食品包装袋装起,跨上爷爷的电瓶车,夏风吹起你的衣角,你来不及抚平,只想着能快快赶到我家。我又仿佛望见你半蹲在厨房里,一根根的细细择着南瓜藤,锅里是冒着泡的鲫鱼汤。我问爸妈你为何不留下来吃饭,他们说你发烧了,不想把病毒传染给我,“影响了小雨考试可不得了。”奶奶啊,奶奶!这一年,我16岁,你66岁。
2.一声啼哭带来所有喜悦,一张笑脸带来无限憧憬,一双眼睛环视大千世界,一个动作牵动你我心房。宝宝宣布他满月了,看他是不是在对你笑呢?恭喜恭喜!
3.占弄璋之喜,逢良辰而得贵子;想天上石麟,他日定成栋梁之才。敬闻贵子满月,特发祝福问候,愿贵子喜庆呈祥,他日折桂步蟾宫。
4.你的小宝宝这么快就与你见面了?想到以后,有个孩子要喊你妈妈,那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一定要多休息,注意自己的身体。
5.千金是个宝,女儿是贴心小棉袄,今后你们的日子不再有黑暗,不再有寒冷,因为她就是你们生命中的阳光,祝贺喜得千金。
6.让阳光走进你的窗,让快乐飞到你身旁!在开心中抽根愉悦的线,为你织件好运衣裳;在幸福里磨根如意的针,为你缝上永远吉祥!
7.正切驰思,忽传雀报。得悉君家有掌珠之喜,敬贺敬贺。盖桂子将荣,海棠必为之先发。矧他日乘龙获选,射雀征祥。既有冰清,自来玉润,更为可贺。附陈(礼物名称),不足为礼,聊以伴函。顺颂潭祉。
8.乖乖模样天使嫉妒,甜甜酒窝醉倒老天。你可爱宝贝,天使青睐,老天垂涎,像美丽精灵,花草惊叹,旁人艳羡!恭祝喜得贵子,祝小宝贝健康、可爱!
9.宝宝今天满月了,外公恭喜恭贺了,祝健康成长,长命百岁,越长越聪明,越长越乖,越长越漂亮;也祝爸、妈、外婆、奶奶、姑姑、叔叔等所有亲人愉快健康。你们在满月宴上多吃点呵!
10.今天清早上班,立即打开网页,就看见与奶奶、姑姑、叔叔的合影,真幸福,这也预示将越来越幸福。亲情和爱使幸福,亲情和爱永远陪伴着她。外公因工作不能陪着过满月日,心中在远方祝福了。
11.你真的好伟大,孕育的小生命终于满月了,你也就成为合格的母亲了。为你高兴激动,为你感到幸福。让家人照顾好宝宝,你也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
12.孩子,愿你快快脱去幼稚和娇嫩,扬起创造的风帆,驶向成熟,驶向金色的海岸。
13.岁月总是带着年华不着痕迹地溜走,一路欢笑、一路泪水、一路阳光、一路风雨。就这样,我们陪着在吧,陪着一路同行了三十天。
14.轻轻的你来了,正如一个天使降临人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让我们在辛苦的工作之余有了一种寄托、一种期盼,期盼我们的天使快点长大!其实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正是这种延续,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么多姿多彩,希望我们的宝宝尽快茁壮成长!
周静文,曾晓洪,常振华,黄邵衡,付佳云
(衡阳县金兰镇中心学校,湖南 衡阳 421231)
现在孩子绘画一般都是临摹或自由想像作画,成人是否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之际,让孩子学写生呢?让孩子学写生,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对美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情感。怎样还孩子外出写生呢?
1、带孩子外出写生前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首先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激发孩子对写生的兴趣,树立信心;其次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如:纸、笔、颜料、画板等。
2、带孩子外出写生时,面对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如何选择理想的风景呢?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取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一般来说,写生要选择有特色的环境,如名胜古迹、水乡园林、江海渔村、校园生活、繁华都市等,这些优美秀丽的名胜风景最能诱发孩子的热情,引起他们作画的愿望,使孩子的情操得到大自然的陶冶。在选景时,最好让孩子用纸做一个小小的取景框,并教会他们用景框取景。
3、当孩子通过观察,进入构思阶段时,要让孩子有充分发挥自己艺术才能的自由,让他尽情地去思维、去想象、去创作。这时候,成人要耐心辅导,但不能过分限制孩子的画法。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也不同。对此,成人要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积极指导孩子大胆地想象,充分肯定、鼓励孩子作画,适当指出画中不合理的地方。即使孩子画得不成功,成人也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应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多练习。
【老人带孩子现状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孩子与老人》阅读答案06-13
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生存现状调查07-03
说说自己带孩子06-21
带孩子爬山的心情短语06-08
带孩子保姆协议书12-23
带孩子出门的N个理由09-19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09-18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11-09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06-18
关爱老人的实践报告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