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女

2025-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年妇女(共8篇)

老年妇女 篇1

张伟

摘要:

近年来据统计,我国老龄化的年龄结构越来越严重,但是面对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社会体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一些偏僻的农村,老年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成了严重的问题。以我的家乡,宁夏省固原市苏堡乡立眉村为例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农村老年妇女面临着经济上、精神上、以及身体上的一系列问题。尤其地方干旱少雨,粮食收成不好,所以绝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有的是丈夫出去,有的是夫妻两都外出,所以这样一来家里的老年妇女就属于留守人员,和孙子孙女在一起。社会参与度极低,又因为年老体弱没法劳动,所以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所以经济条件很贫乏,大多人年轻时正值解放和大跃进时期,所以没受过什么教育,是文盲,所以文化生活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关键词:

西部农村、老年农村妇女、生存状况、贫困、国家保障政策 1张伟,女,1991年生,宁夏省固原市,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10级1班,电话:***邮件:929562117@qq.com。

一、调查研究背景

随着我过老龄化年龄结构的越发严重,老年人生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现就西部农村老年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目的地是:宁夏省固原市苏堡乡。

据2010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得知,全区女性人口3072538,占48.76%其中在年龄构成上0-14岁的占21.48%,15-64岁的占72.11%,65岁以上的有403917,占6.41%。农村人口 占52.10%。其中苏堡乡人口有22039人。15-64岁女 5910人,65岁及以上女 501 人。

其中,除了暑假粮食成熟时节和春节前后,很少在村子里看到年轻力壮的男子,几乎都是一些老弱妇幼。村子里除了老年人就是一些正在上学的小孩子。

二、老年妇女生存状况及其造成原因

(一)生存状况:

调查中,99%的农村老年妇女靠家庭赡养或老伴的退休金或自己劳动获得,集体供养及入住敬老院养老的老人仅占1%。这除了表明居家养老的巨大优势外,人到了老年后,恋家、爱家,更乐意在家庭养老,这也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有一部分年龄较大的,劳动能力薄弱的女性由子女提供口粮和经济补助,完全没有保障。大部分靠子女养老,由子女、直系亲戚对老年人给予经济上的供给,并予以生活上的照顾与精神上的慰藉;有的给人打工、种菜、当保姆、捡破烂或做杂工获取少量报酬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她们往往节衣缩食,把开支压到最底线,很少购买食品和添置衣物;少部分老年女性依靠退休金、低保金、以前的积蓄、配偶的退休金等生活。

而现在随着国家政策的改革,农村老人也可以享受到养老金这一项。其中,养老金是从60岁开始发放,60-70是每月50元,70岁以上是每月70元,不过在2012年以后又会 上升养老金的金额。所以除了子女的赡养或者以前的积蓄,养老金是她们唯一的经济来源。

(二)贫困造成原因:

1、年纪大,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劳动收入,紧靠着子女的赡养或者养老金生活。

过去妇女生儿育女为家庭的人口再产生作出贡献,但是她们的劳动得不到社会甚至家庭的承认,传统的认识造成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比男性老人低。在年轻的时候,有60%的农村妇女掌握家庭经济大权。随着年龄的增大,几乎全部从“一把手”的位置上退下来,靠儿女给点零花钱、油盐钱度日,再也无权插手家中的重大事项安排。一些身体尚健的农村老年妇女从事一系列生产辅助性活动,比如承担了照顾孙辈、料理家务的责任,多在家里为子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调查中有95%的农村老年妇女,负责洗衣、做饭、喂养牲畜等工作,十分辛苦。即使到了高龄,也有不少农村老年妇女向子女继续提供帮助,调查中几乎有一半70岁以上的女性老人还在帮助子女看家。

2、老年妇女大都因为年轻时体力劳动过度而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常年的体弱多病,本来很艰苦的生活再加上看病这一项的开支更加的艰难。

调查中发现,由于年轻时的贫困生活使“勤俭节约”的意识深入了骨髓里,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能省则省。即使生病了,农村妇女中只有少部分人生病会去医院就医,这很小一部分是靠退休金或配偶退休金生活的人,经济来源较稳定,子女有固定工作可以提供经济支持,或者是在经济上可以支持子女的人才能享有的,绝大部分人吃不起药,看不起病,如果生病了只能用身体硬扛,自己买点药吃,能拖则拖,所以往往延误病情,一些发展缓慢的恶性疾病发现时已到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近年来国家实行的医保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宁夏省本来就属于半干旱区,再加上近年来气候不断恶化,粮食收成锐减,所以本来靠天吃饭的农民一下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饭碗。所以生活拮据。

4、社会风气的变化和独生子女的增多也是造成她们生活艰难的一个原因。

由于社会的影响,他们大多缺少责任感和唯我独尊的意识很强烈。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互相推诿或者即使承担了赡养的义务,也是态度差,动辄打骂(少数人),造成了她们的生活越发艰难,处境更加凄凉。

在受虐待、遭打骂、被遗弃,甚至被迫自杀的老年人中,多数是无配偶、身体差、无文化的农村老年妇女。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媳妇在给婆婆钱粮时冷言冷语,甚至恶语相向。在我们调查时,因为往往是同时对几个老年妇女进行调查,这些老年人顾及自己与儿女的“面子”,强作欢颜,说儿女不错、孝敬。在问及每年给钱粮的具体数额时有些人则说不出个所以然,支支唔唔,有好多人最后甚至以泪洗面。

5、农村老年妇女中,单调的文化生活使她们原本就贫瘠的生活更加的艰辛。

旧社会重男轻女的传统剥夺了老年妇女受教育的权利,虽然她们中有不少人在解放后上过夜校、扫盲班,但由于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不曾巩固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复又返盲。在所有调查的对象中发现几乎80%以上都是文盲和半文盲,过重的田间劳动和家务劳动又占去了她们的闲暇活动时间。由于文化活动时间少、生活圈子小,她们的生活内容单调、贫乏,主要消遣方式只有看电视、打牌、与人闲聊、照顾孙辈,那些家庭经济较困难者还要为生存打拼,忙于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根本无暇顾及文化生活,最多是劳累了一天回家看看电视,可是很多人只是听着声音看看彩色画面而已,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有些节目甚至看不懂。更有甚者连看电视的精力也没有了,往往是一天忙碌下来之后倒头就睡。因生活的困苦、身体上疾病的折磨,她们的交际范围少的可怜。

总之,老年妇女的生产和工作能力因生理上的衰老而下降,经济和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立,成为社会的弱者。农村老年妇女一旦长大或者嫁人,就承担了照料家人的任务,而她们对家庭、社区和经济所作的贡献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被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被忽略了。毫无疑问,提高农村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自身的地位,已经成为摆在社会面前刻不容缓急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老年发展状况

中国广大农村生产力仍然较低,经济还比较落后,农村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相差悬殊,医疗卫生水平低、养老保险制度弱。农村老年妇女过去为社会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因此,她们有权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不应当成为贫困者。每个人都有变老的时候,不能看着老年人晚景凄凉的状况而不管,所以如何解决好老年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是一个重大问题。

(一)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村的稳定问题至关重要。农村老年妇女问题不仅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而且也涉及到男女平等、社会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国策更好实施的问题。各级领导尤其是乡镇领导应加强对农村老年妇女工作的认识,将做好农村老年妇女工作摆上工作日程。在制定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应当考虑到妇女的年龄差异,特别注意改善经常处于极为不利地位的老年妇女的处境,满足她们的特殊需要。应以乡镇、村为单位,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兴趣的需要,建立老年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活动场所,使老年妇女老有所乐。

(二)各部门应加强合作,保障农村老年妇女权益。

民政、计生、卫生、保险等部门应加强合作,保障农村老年妇女权益。有关政策应向农村老年妇女中的特殊群体(如单身、无子女、寡妇、纯女户)倾斜,避免她们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努力维护老年妇女的合法权益,保障老年妇女的婚姻自由。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老人,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最低生活补助,并对贫困老人减免相应费税,提供医疗方面的优惠和照顾。继续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供养,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保险部门应开发相应的险种,帮助农村老年妇女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使她们无后顾之忧。

(三)大力倡导敬老尊老风尚,落实和巩固家庭养老。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老年人口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日益增多、社会养老还不完全普遍的情况下,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要教育家庭成员为农村老年妇女提供足够的经济、日常生活、精神方面的支持,尊重并减轻她们的家务劳动,使她们继续享有尊严、地位和安全。要充分发挥农村现有的各种民间老年协会组织的作用,利用中秋、重阳、春节等亲人团聚的节假日,在乡镇、村的人口集中处出“家有老人”的红黄榜,表彰好的典型,批评不敬老不养老的人或事,利用舆论的力量,倡导敬老尊老风尚。

老年作为生命历程中的一环,是妇女在各个生命阶段地位和状况的积淀和反映。农村老年妇女群体福利和地位的提高和改善,最终取决于整个妇女群体福利地位的提高和改善。

四、实践心得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农村妇女承担着生育,生产和家庭管理的角色,而男人只是承担了生产和家庭劳动的角色。由于她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和自身身体条件的原因,是她们只能依附于丈夫或者子女。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老年妇女一辈子都没有外出或者去过大城市,文化程度低不仅加固了她们相夫教子,逆来顺受,以丈夫为天的思想,还让她们丧失了外出的智力资本和当今社会生存的常识,这就造成了他们获得帮助和支持的渠道更加狭窄。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国家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调查的时候,更多的是对她们未来生活的担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厚养小薄养老的现象越来越严重。60岁之前她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田间的劳作或者别人的接济。而且随着现在教育的弊端出现,很多的子女结婚后都不愿意赡养老人,不愿意收留这个负担,所以她们在精神上受到的打击可见一斑。即使是有养老金,可是那根本不足以生活。所以近年来老年人因为生存等被迫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老年妇女 篇2

社区老年妇女保健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老年妇女, 是指进入更年期和老年期的妇女。这个时期甚至占到了人的一生的1/3以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平均寿命不断的延长, 长寿的人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数据, 我国城市和农村妇女的平均寿命分别为74岁和69岁, 部分城市, 如上海, 妇女的平均寿命甚至高达77岁[2]。

妇女进入老年期后, 伴随着事业上的不断成熟和成就, 加之子女也已成家立业, 家庭和生活的压力有所减轻, 妇女可谓达到了她们的第二春。但是, 由于妇女更年期的来临, 加速了卵巢的衰退, 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极大地转变, 特定的身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使老年妇女在身体和精神上又要承担极大地负担。

老年妇女的生理和病理的背景, 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加之上述身体、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老年妇女必须重新调节自身的动态平衡来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种身体的自我调节虽然是一种人体的本能反应,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身体体质的不同, 自我调节的过程中, 由于调节的不良, 就会引起一些的继发性病症。另外, 卵巢分泌功能的衰退、生殖器官和脏器功能的不断下降, 为继发性疾病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老年妇女极易患上更年期功血、绝经期综合症、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脂代谢紊乱、老年性阴道炎、妇科恶性肿瘤和子宫脱垂等疾病, 给老年妇女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3]。所以, 必须重视老年妇女的保健工作, 及早的发现、预防和治疗老年妇女的更年期症状, 降低老年妇女疾病的发生。

社区老年妇女保健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老年妇女这一时期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探讨有效可行的预防和保健措施, 积极的宣传、预防和治疗老年多发病和常见病, 最终是老年妇女安全的度过这一艰难的时期。

老年妇女生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对老年人进行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自觉症状, 请她们放下心里和思想顾虑, 时时保持积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通过机体的神经分泌系统, 重新平衡身体的失调, 平安、顺利地度过更年期和老年期。

老年妇女心理卫生的疏导:心理的健康首先要注重心理的卫生。我国古代医学家一再强调“仁者寿, 德高者长寿”, 这就说明人的健康和长寿是与人的品质和道德有着一定关系的[4]。换句话说, 就是一个人要是具备有良好的品德, 就可以少得病且延年益寿。老年人要时时注意掌握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的分寸, 以消除那些有害的情绪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对长寿老年人的调查和研究发现, 她们大多性格开朗、性情温和、胸怀宽大、乐观豁达、热爱生活也善于自得其乐。

规律的生活和适当合理的锻炼:社区老年妇女要保持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坚持维持工作、生活、休息和睡眠等日常生活的规律性, 杜绝过度的劳累和紧张情绪。适当的参加体操、徒步行走、舞蹈和太极等适合老年人的慢性体育锻炼项目, 在陶冶了自身情操的同时, 也达到了锻炼身体和调节身体功能的目的, 体质增强了, 身体和心理也健康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 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掌握适度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 老年人的记忆力的衰退, 思维会大不如以前, 这种体育锻炼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社会活动, 无形中使老年人在用脑和思考问题上得到了锻炼, 改善了老年人衰退的智力。

营养合理地摄入:人老后, 活动量会相对的减少, 加之饮食量的增加, 这种两极的对比, 势必使老年人摄入过多的营养而导致老年的肥胖。众所周知, 这种老年的肥胖极易造成老年人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胆结石症等。因此, 必须对老年人的饮食进行定时定量的调节, 尽量避免暴食、暴饮、过饱、过饥, 主要留意营养的摄入应该是高质低量, 即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 而低脂肪、糖和热量。

注重普查普检普治:老年妇女40岁以后, 如果条件允许, 每年最好做1次全身的普查, 特别是妇科检查, 如癌检查。这样就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以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运用中医保健:中医药学在疾病和衰老的抗争中, 总结出的一些科学方法, 虽然浅显易懂, 但对老人延年益寿有很好的疗效。中医记载:“五脏六腑, 有络于耳”, 每日提耳, 可以刺激全身的器官而达到健体的目的;古书云:“千遍梳头头不白。”头部有人体很多的重要穴道, 常梳头可以通经活络, 化瘀活血;搓脚心是一个简单的中医足底按摩手法, 可以安神、醒脑、治善忘、通经活络;经常揉腹, 可以辅助治疗老年性的便秘和肠胃溃疡等疾病;捶背可以促进分泌脑腺肽, 可以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 更可以防癌和抗癌[5]。

综上所述, 不断完善和加强的社区老年妇女健康工作, 在不断地提高社区保健工作质量的同时, 也让所有的老年妇女充分感觉到了社会的温暖, 使她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也就提高了她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愿所有老年妇女朋友都能安享晚年。

摘要:社区老年妇女保健工作是目前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加强社区保健, 也是目前医院为提高社区老人生活质量工作的一个发展趋势和重要环节。本文以社区老年妇女卫生保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出发点, 着重阐述了进行社区老年妇女保健工作的一些措施和方法:老年妇女生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老年妇女心理卫生的疏导、规律的生活和适当的锻炼、营养合理地摄入、注重普查普检普治、运用中医保健, 由此可以使社区老年妇女可以积极主动地防范和预防各种老年妇科疾病, 不断地提高社区老年妇女保健工作的同时, 不断地提高老年妇女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老年妇女,保健

参考文献

[1]金新政, 陈先波.少数民族地区老年妇女健康保健服务需求[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 :225-227.

[2]兰林火.城市空巢老年妇女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38-41.

[3]冯丽文.农村妇女保健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 2010, 8 (2) :355-356.

[4]赵菊香.社区老年妇女妇科检查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10) :1705-1706.

老年妇女的心理护理 篇3

老年妇女的生理特点

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衰老的过程中机体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尤其是妇女在绝经后,卵巢功能不断衰退乃至完全消失,此时即进入老年期,其中60~65岁为老年前期,65以后为老年期。

老年妇女的生理特点:①生理功能减退:卵巢萎缩,血中雌激素下降,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病变增多。内脏功能减退、影响消化吸收,体质下降。脑组织功能减退、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出现老年动作减慢,反应不灵敏,记忆力减退。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对冷热调节适应性差,夏季怕热,冬季怕冷,易中暑或感冒。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全身防御功能减弱。②形态变化:出现老态,毛发变白、脱落。皮肤出现老年色素沉着和失去弹性,牙齿松动或脱落,体重减轻,身长缩短。③生殖器官退化:阴道失去弹性、宫颈萎缩、子宫萎缩、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周围韧带松弛,易出现子宫脱垂、老年性阴道炎、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外阴枯干等症。④疾病高发:机体生理功能下降,牙痛、脱齿、饮食改变、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缺乏,致各脏器疾病高发,肿瘤发病率大为增加。

老年妇女的心理特点

人,不单纯是一个生物的有机体,而是一个有意识、有感情、有着自己漫长的经历和丰实的生活,具有十分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的生物有机体,老年妇女由于生理改变,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烦恼感:由于衰老,体力减弱,力不从心,一般较多烦恼。②孤独失落感:子女成人离家,或丧偶,家中缺少亲人交谈,产生孤独感、失落感。③自卑消沉感:失去社会工作机会后,常不被社会重视和尊敬,产生自卑消沉感。④失去进取感:常沉醉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而失去进取之心。⑤失去欢乐感: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发病率增高,常会想到死亡将来临,失去欢乐。⑥惧怕感:怕得癌症,惧怕死亡,心理矛盾,负担加重。

老年妇女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言行,打破病人身心之间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老年妇女的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讲究心理卫生: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健康,生活满意,能够妥善处理面临的一切实际问题,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受得住外界各种竞争压力或生活变故的困扰。为此,老年妇女更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乐观开朗,热爱生活,善于自得其乐,如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苦中求乐。培养良好的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能力,少依赖别人,处理好人际关系,排除忧郁情绪的干扰,保持宽大的胸怀。②精神护理:老年妇女大多都在心理上存在着消极因素,所以,护理工作者就必须采用诱导、解释的方法,使老年妇女从恐惧、忧虑中解脱出来。即使人老也不能心老,一个人希望青春,就必须设法保持青春。如果你’以为自己老了,那么你就会真的老了;若是你能自信不老,也许你也就真的会年轻许多。所以,对老年妇女的实际生活,要尽量提高兴趣,因为只要心态不老,就会体力不衰。另外,调整好情绪,别让身心被不愉快的事情所影响。因为烦恼抑郁、暴躁苦恼都会使你精力损毁,元气低沉。反之,如果身心轻松愉快,自会使你年轻许多。③饮食起居护理:a老年妇女的饮食应坚持以营养分配合理,食物选择、烹调适合老人消化能力和口味为原则。在饮食中热能供给量应适当降低,蛋白质需要量与成人无差别,碳水化合物中以果糖最为适宜,要粗细粮搭配,脂肪不宜过多,尤其是动物性脂肪,但也不必限制过严。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适宜比例,多吃含钙、铁的食物和新鲜蔬菜与水果,饮水量应控制在2000ml左右,膳食调配宜清淡,避免油腻,食盐每日不超过4~5g。由于老年人常患有牙龈萎缩,牙齿脱落,咀嚼困难,再加上消化功能减退,胃肠功能发生紊乱,所以对饮食常有特殊的要求,故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的饮食,力求色香味俱佳,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来增加食欲。b生活起居方面,按时间生物学说,起床、入睡、锻炼、工作、洗漱、排便等都应形成一定的规律,才能健康长寿,老年妇女在家应安排一个内容较充实、生活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睡眠时间1天以7小时为宜,学习、锻炼、进餐时间要安排恰当,避免过度的疲劳。④留意危险信号,注意疾病护理:老年妇女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影响,容易引起失眠、头痛、消化不良、疲倦等症状,一经发生,应该找医生检查,一旦染患,护士应该严密注视病情发展。对疾病的细微变化,护士都要密切观察。因为老年妇女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合并其他并发症,所以护士要防微杜渐,正确及时地按照医嘱治疗,精心护理,使老年妇女感到护士时刻在关心着她们的健康状况和病情的发展。老年妇女由于听力下降,记忆力差,护士要向病人交待清楚,如服药时间、方法、用量、禁忌等注意事项。再如对糖尿病病人要具体指导饮食治疗,帮助制定食谱,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大小便问题一定要解决好,如便器一定要放在病人易取的地方,当病人尿湿床褥时,千万不要责怪病人,护士要主动向病人道歉,承认自己工作不周到,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促进病人安心治病。

妇女职业与妇女解放 篇4

在经历了五四以后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都市生活中, 一些女子

通过学校教育最终走上了职业之路, 她们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 社会

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因此这个时期被人们普遍地认为是一个女性自

觉、高扬女权的时代, 更有人认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 妇女始终占据

着主导的地位

1、轻工业方面: 如纺织、烟草、火柴、化工成衣等业当女工, 这

在就职妇女中, 占绝大多数。

2、帮佣∃∃∃及到中产以上的家庭当姨

娘、奶妈。佣工虽为中国社会所固有, 自农村经济破产后, 开始急剧

增加,其数目虽无调查, 当不在少数。

3、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妇女, 在文化教育机构找职业的,如女教员、新闻记者、传道士、其他如文学家、美术家、音乐家等,是现代中国妇女最高尚的职业者。

4、受普遍教育以上的妇女, 就业于社会各机关, 如官署、商店、公司、医院、女书记、女

医生、女店员、护士、产科医师等。

5、在娱乐机关找职业的, 如歌女、电

影演员、舞女、女伶乃至妓女等

分析:这份研究基本反映了当时妇女就业的总体状况, 从中可以看到,除了占据了当时女子就业市场的绝大部分的靠出卖色相、提供消遣

娱乐的女子职业和从事机械操作、提供体力劳动的产业女工之外, 这

个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职业女性。这一时期的职业女性所从事的职

业主要有教师、图书管理员、医生、护士、编辑、翻译、会计师、律师、党

政机关办事员、商界打字员、速记员、管理员、电话员、电报员、邮务员

等等,这些职业在当时被看作是较为高尚!的高级职业。当然, 这些

高尚!的职业女性主要集中在较为发达的省市。二十年代∀生活#周刊对于广东的职业女性做了调查。在广东的职业女性所从事的政

治,教育,专门艺术, 慈善事业, 宗教事业等类别中,以从事教师职业人

数最多。原因:对于教育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来说, 这个职业自民初

到五四!时期,一直被认为是可以发挥女子天赋的工作,因为女子的母性和体贴的特质, 她们比男性更适合这项工作。因此五四!之后的二三十年代,在逐渐兴起的女性职业当中, 女教师占了相当大的一

个比例。二十年代初就全国范围来看, 女教师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但是从事高尚职业的并不是很多很多。

就全国范围来说, 有机会从事这些高级!职业的职业妇女的数

量仍然是极为有限的,只占全体妇女的极少部分。据生活周刊:

这几年来, 女子的职业,平白地增添了许多, 形形色色, 指不胜

数,现在且把晓得的约略写在下面。属于高尚的: 女子银行经理(此

席仅上海女子商业银行一处而已)女教员(担任教授图画手工唱歌登

科者多)洋行女打字(因西洋女子, 工资较昂, 乃改用中国女子, 但不

甚多)女书记(近来大学已有)女医生(女医生以兼产科者为多)女招

待(女招待一席, 仅缝衣公司或化妆品糖果商店有之)女伙计

虽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界都有了女性的身影, 而且这些从事高级职业的女性一般都 受过良好教育,不过其时职业女性的职业分布仍十分狭窄, 但除了在大都市的教育、医界、商界和政界的职业女性人数相对多一些, 其他

地区、其他行业的职业女性仍然是凤毛麟角;另外, 即便在这些女性

职员数量相对较多行业里, 她们的绝对数量也还十分有限, 从同职业的男女职员比例来看,女性则更显稀少。

职业变化的影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女子职业的发展, 使得职业女性们在一定程

度上走出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窠臼,她们的自身生活和角色

地位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妇女的特色

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职业女性们最经常从事的工作仍然受到传统观念影响, 大多数的职业妇女都只能在基层从事简单机械工作,很少人有机会从事更高阶层的智力性工作。不但如此, 职业女性的工资和工作时刻,也不完全为她们所满意

当时职业女性在家庭与职业抉择中的一般情形: 更多的职业女性则将其出路主要定位于家庭!, 一旦结婚便将工作搁置。原因:因为一方面家务是女性的专属!, 不可勉

强其担任不能胜任的工作;另一方面丈夫已有一笔进款!,可以养

活妻子了!。这不仅仅是社会上对女子职业的一般看法, 就连那些

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 也觉得这种主张最为公道, 而不加以抗议!。

这说明社会上对职业女性从事工作及其从事工作的能力仍然怀抱着

怀疑与不谅解的态度,就连职业女性本身也大都缺乏高度的自觉, 精

神上的依赖心理仍旧十分严重。

妇女解放: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职业女性的发展, 改变了一部分女性的生活和角色地位, 我们从这些职业女性身上显然能看到某些不同于传统妇女之处, 她们有自己的职业, 有独立的经济 收入,这表明女性的职业权和经济独立在这个时期已经决不是一句

空话了。但就整体而言, 当时职业女性的发展并不十分乐观: 第一,职业女性的职业范围仍然受到限制, 职业女性在就业妇女中只占据

着微小的比例。第二, 当时人认为适合女子的职业仍是传统女子家

庭职务的向外延伸, 如教师、医护人员等需要发挥女子母性!职能的职业在当时被认为是最适合女子的职业。大多数的职业女性在工作

中,只能从事基层简单机械的工作,很少人从事更高阶层的工作。第三,女子职业在工作量和待遇方面较之男性苛刻。男女无法同工同

酬,即使是相同的工作, 女性的报酬也无法和男性相提并论。第四,大部分职业女性远远未在思想上、精神上获得真正的、彻底的解放,她们无法完全摆脱传统社会所要求的女子操持家务, 相夫教子的角

色定位!,真正走出家庭。在职业与家庭的矛盾中, 大多数的职业女

性将其出路主要定位于家庭!, 一旦结婚便将工作搁置。这种情形

说明,在五四!之后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女子职业的发展并没有

真正地发生彻底的变化

原因:

首先, 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的原因。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入侵, 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等随之影响

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旧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一部分女子开始走进学堂进而成为职业妇女, 她们开始

朝着改变妇女根本命运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可是, 这毕竟只

是少数的发达开明都市的现象,在广大内陆的其它地区, 尤其是在较

少受到商业文明冲击的相对传统的乡镇里, 社会经济的变化并不十

分明显, 女子接受教育成为职业妇女, 仍旧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即便是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成为职业女性的已解放!的妇女

们,这种解放是极其狭窄有限的, 因为在这一时期, 她们即便接受了

教育,有了经济独立的可能,可她们最终的出路!仍然是家庭当时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发展, 已经使得大多

数的妇女们具备了完全走出家庭而不需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徘徊而苦

恼的社会生活条件, 大多数的家庭劳务已经得以社会化, 这就给妇女

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方便。这给了我们某种启示: 只有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社会生活条件的高度发达和人性化,才能较为普遍地解放

妇女,真正使她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在事业

上有所发展,实现真正的独立自由。而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状

况还不能达到这个程度,社会提供给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远远不能

使妇女们真正走出家庭的牢笼, 她们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不得不被羁

绊在家庭的牢笼之中,不可能彻底地获得解放,实现其在家庭之外的价值。

其次, 民众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事实上,在当时的社

会,许多人都以为出外找工作的妇女们都是卑贱

积极作用:

妇女儿童工作简报(妇女维权) 篇5

第?期

文山工信委妇儿工委 2014年?月??日

州工信委妇儿工委积极组织开展

“妇女维权周”活动

在这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的日子,州工信委妇儿工委借助“三八”妇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开展了一次“妇女维权周”活动: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广大妇女主人翁意识。通过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热情讴歌新时期女共产党员的风采及组织学习中国妇女十八大精神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妇女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能力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意识,明确新时期赋予妇女的重任,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鼓舞自己。

二、加强法律教育,努力提升广大妇女维权意识。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深化妇女法制教育、强化妇女维权服务为落脚点,结合普法工作,采取各种形式面向社会、面向妇女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送法下村,及时处理妇女群众来信来访,进一步强化广大妇女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广大妇女依法维权的素质和能力。

三、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尊重妇女、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三八妇女节感恩征文:妇女节 篇6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也就是我们的妈妈的节日。我要为妈妈做一件事,让妈妈过一个好节日,让妈妈好好开心一下!于是我就和姐姐还有爸爸商量了很久,过了一会,我想到了一个主意。姐姐就表现出她着急的样子,我于是说了出来。就是爸爸买四束花来,然后我和姐姐给你们做饭。爸爸就问“:你们俩行吗?”我们怀着信心说“:当然行,我跟妈妈学过。”爸爸一下子就放心了。

我和姐姐煎的牛排和一些好吃的,还有我们全家人最爱吃的三明治。爸爸回来了。一看见这么多好吃的菜,爸爸连忙竖起了大拇指,我们俩哈哈大笑起来。就在这时候妈妈回来了,我们先用布盖起来,爸爸拿着花。妈妈一进门就献出了花,妈妈很高兴,我和姐姐个妈妈拿拖鞋放衣服,爸爸把菜显出来。妈妈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我把妈妈推到椅子上。我们大家也都坐下,我和姐姐一块说:“大家开动吧!”

我们大家开始吃啦,不过一会,妈妈和爸爸一块竖起了大拇指。表示我们做得很好,里面还包含着妈妈和爸爸对我们的爱。

我和姐姐在表面也看出妈妈和和爸爸很爱我们,在最后我们对妈妈说了一声,祝妈妈妇女节快乐!这一天就快快乐乐的过完了。这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老年妇女围手术期管理新进展 篇7

1 老年女性的生理特点

老年患者循环系统老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心脏冠状动脉系统的生理性和病理性老化。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其性激素水平低下,易发生脂代谢紊乱,冠状动脉系统粥样斑块阻塞,易发生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机体衰老,心脏瓣膜功能减退、关闭不全机会增多或程度加重。而窦房结、房室结的传导功能亦受到干扰,传导阻滞机会、心律失常增多; 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肌纤维化,射血分数降低; 全身表现为动脉血管硬化,脉压差加大。老年患者的呼吸系统多表现为呼吸道上皮、黏液腺退行性变形,纤毛运动减弱,易患支气管炎; 肺毛细血管床减少及肺泡间隔弹性纤维丧失弹性,胶原纤维增多,肺及胸廓顺应性下降;咳嗽反射功能减弱,大支气管中分泌物及异物不易清除,增加感染机会。最大通气量平均每年约减少0. 55%,肺活量平均每年减少0. 6%,相应的氧分压也逐年下降[1]。消化系统的改变则多方面,老年人牙龈萎缩、牙齿脱落等口腔问题,影响食物的咀嚼和消化。而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胃肠道排空时间延长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甚至影响食物及药物的吸收。老年人胰岛素分泌减少,糖耐量减退,老年人的血糖不稳定增加了靶器官脏器相关疾病的罹患风险。肝、肾实质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的浓缩能力下降,肝代谢能力下降,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脑细胞数量自30 岁后逐年减少,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增加,老年人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反应趋于迟钝,自我保护能力下降,易发生卒中。相较于男性,老年女性患者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和性格变化,容易产生多疑、焦虑、抑郁等抵触情绪,医疗依从性减低。运动系统方面,老年女性肌肉萎缩,脂肪比例增加,力量降低,同时,骨质疏松多于男性,易于骨折。老年人的免疫能力下降,抗感染能力差。老年人代谢率下降,易发生低体温并引起一系列的改变。上述变化,都将给老年女性的手术安全和愈合力带来风险。

2 术前管理

2.1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正确地评估老年女性手术的安全性很有必要,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老年女性患者机体老化,导致器官系统的稳定性与耐受性直线下降,特别是心脏、肺和肾功能。老年患者的器官老化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体力活动和基础疾病等,所以器官系统老化程度也因人而异,需要具体评估。老年女性患者应尽量选择全身状态良好时行择期手术治疗,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尤为重要。术前手术医师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相关病史,与患者本人及家属充分沟通。评估需要考虑到: ( 1) 是否非手术治疗方法再无可行性?( 2) 明确手术风险及合并症,评价手术效果,手术对患者健康是否真正有利? ( 3) 老年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期望值,特别是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费用问题。

目前妇科手术路径主要分为:经腹、腹腔镜及阴式手术,不同的手术路径对老年女性各脏器功能的承受力要求不同。相对而言,腹腔镜手术因体位和全身麻醉的选择对老年女性患者的心肺功能要求较高,因此对于心肺功能欠佳的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需慎重。而部分阴式手术时间较短,围手术期对内科基础疾病的影响不大。经腹手术创伤相对大,术后疼痛对患者血压可能会有影响,开腹手术恢复时间较长,长期卧床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可能性较大[2]。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康复亦有不同的影响,无论是气管全麻、硬膜外麻醉,还是静脉麻醉,都需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及手术方式的需要来选择。比如术前合并有支气管扩张或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可避免全麻气管插管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并发症[3]。

手术医师在评估老年女性患者手术耐受能力以及手术效果时,除了要评估患者的妇科原发疾病对于病变器官及全身的影响以外,还要考虑患者自身的慢性疾病对手术风险的影响,结合内外科、麻醉科、护理等相关科室及患者自身和家属的治疗需求对手术进行充分的评估并进行充分的沟通。手术医师要权衡疾病与手术创伤对患者的损害情况,慎重作出手术决定,以达到趋利避害、治疗疾病而不降低生命质量的结果。

2.2术前准备

充分的手术准备是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首要条件。术前准备的重点在于全面了解患者心血管、肺、脑及神经系统、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及营养代谢状况,判断是否有并存冠心病、高血压、肺部感染、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并判断能否耐受手术,或可否通过短期治疗而达到承受手术的要求。

2. 2. 1 心理支持和准备: 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听力与视力的减退,调查显示: >30%的老年患者存在显著听力减退,≥75 岁的老年患者中,听力受损比例达到50%[4],听觉和视觉的损伤可能会增加老年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抑郁的发生,因此首先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而稳定情绪。手术室巡回护士术前到病房与老年手术患者进行访视、交谈,以尊重、耐心的态度倾听老人主诉,了解其不同的心理形态,深入浅出的介绍手术环境,让老人产生信任感,争取将患者情绪调节到最佳的接受手术状态。主管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特别是术前及术后的诊治过程中,与老年患者充分、全面、浅显、耐心的沟通尤为重要,患者的信任是手术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

2. 2. 2 适应性锻炼: 术后老年患者会有一些生活习惯的变更需要在术前告知并进行适应性锻炼,如排尿排便的方式变化、上下床的保护性动作等。有长期吸烟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呼吸道管理难度增加,容易在术后患上肺不张或肺部感染。所以术前练习深呼吸及咳嗽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增加及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机会。

2. 2. 3 阴道准备: 妇科阴式手术及盆腔脏器脱垂手术一般术前3 d需每日进行阴道清洁,术前可使用欧维婷阴道上药或中药洗液坐浴。

2. 2. 4 营养及肠道准备: 老年患者体衰、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20%,常导致患者伤口愈合速度减慢并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术前应给予充分营养支持,营养不良者以胃肠外营养支持为主,补充血浆和蛋白质等,以防止术中、术后输液致肺水肿而加重肺功能损害。根据手术范围术前行常规肠道准备,老年女性平素活动少,肠蠕动慢,常有便秘,个别老人肛门括约肌松弛,耐受力差,灌肠过程中需注意询问并观察患者表情变化以达到最佳灌肠效果。

2. 2. 5 内科疾病处理

2. 2. 5. 1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有无心力衰竭、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进行心功能检查,判断心功能等级。如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瓣膜病等,需请心内科会诊,评估手术耐受性,恰当且积极地治疗,争取在其心功能状态可承受时手术。高血压患者术前应使血压控制平稳,以血压≤150 /90 mm Hg为宜,减少高血压引发的术中过多出血和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注意术前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

2. 2. 5. 2 泌尿系统疾病: 老年患者生理性肾功能减退导致肾脏对药物的重吸收作用降低、影响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术后易发生尿路感染、尿失禁和尿潴留等情况。因此术前要全面检查肾功能,慎用有肾脏损害的药物,尽量避免术前治疗时的水电解质紊乱。

2. 2. 5. 3 呼吸系统: 老年患者肺活量下降、潮气量下降,亦常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合并阻塞性或限制性肺病等。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风险增加,可能加重呼吸负担。因此所有患者术前应行胸部X线检查,及时发现肺部异常,必要时做肺部CT及肺功能检查。如有呼吸系统疾患,应请呼吸内科会诊并给予治疗,同时请麻醉医师评估手术承受力和商讨适宜的麻醉方式。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需注意检查血气分析,预防和及时发现呼吸衰竭。

2. 2. 5. 4 内分泌系统: 老年患者胰岛功能多已下降,血糖控制不当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伤口延迟愈合以及感染等风险增加。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重视血糖的监测,术前监测基础血糖水平,积极纠正高血糖,并避免不正确的降糖造成的低血糖状况。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术前静脉注射胰岛素并行常规血糖监测的同时,要注意对血钾的监测,因为胰岛素刺激细胞摄取的钾,而高渗可能会导致钾流失到细胞外的空间和酸中毒可引起高钾血症。糖尿病患者术前应该严格执行糖尿病食谱,增加末梢指血测定血糖次数,以求血糖稳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1 mmol/L以下。口服降糖药者在围手术期选择胰岛素最佳,配伍输液时不用或少用糖类,注意液体中按比例配比胰岛素和钾。由于空腹时血糖较稳定,宜在上午进行手术。

3 术中管理

3.1手术时机的选择

老年患者脏器生理功能衰退,其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低下,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会随之增加。所以,手术医师应做好术前耐受力评定,能耐受手术者,应尽早实行手术治疗; 而对短期内难以稳定的合并症,拖延时间、长期卧床反而不利,可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慎重而不失时机地选择手术。

3. 2 术中管理及手术特殊要求

老年患者的手术中要力争不出血或少出血,维持患者体温,尽快完成手术操作,保证生命体征的平稳,必要时及时输血,为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创伤提供有力的保证。麻醉师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全并无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麻醉用药。手术医师与麻醉师应密切配合,手术医师需要过硬的技术,注意减少术中出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巡回护士要观察尿量、尿色变化及引流瓶中液体情况。

3.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妇科手术基本上属于清洁-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老年患者术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多以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加甲硝唑为宜,如均过敏,可用喹诺酮类抗生素[5]。

4 术后管理

4.1术后监控

患者离开手术室只是代表手术结束,手术的成功还尚待术后的功能康复,因此手术后的监控也同样重要。术后监控注意事项包括生命体征、腔内引流、合并症变化以及支持和抗感染治疗的过程等。所有老年患者术后应24 h心电监护,关注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低流量吸氧,如果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应及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及时调整血压及水电平衡。糖尿病患者术后应该恢复葡萄糖维持,以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以防止糖尿病紧急情况,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由于血糖原因会造成伤口易感染及伤口延迟愈合,所以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6]。术后应及时有效地补充血容量,一般正常人术后补液总量每24 h约2500 ml,但老年患者相对需要量减少,需考虑到呼吸、皮肤丢失、伤口渗漏、引流液、呕吐量及尿量等,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根据个体差异补液治疗,遵循“一少一慢”原则。另外,老年患者易受到剧痛的生理影响,导致呼吸抑制,血压升高,促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运用辅助药物疗法( 如阿片类镇痛药物) 和局部麻醉技术缓解患者的疼痛[6]。

术后给予低流量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可及时反映出患者的缺氧情况,术后清醒后可间歇采取半卧位,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呼吸设备应无菌消毒,降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风险。

老年患者术后需关注预防下肢血栓形成,首选药物抗凝,动态监测凝血相关指标,重视术前及术后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鼓励患者术后早活动,交代家属加强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术后可行下肢气压治疗。对于年龄较大、术后易出现尿潴留患者,在拔除尿管前给予膀胱功能锻炼,拔除尿管后注意监测残余尿情况,必要时采取针灸、药物治疗,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年龄较大患者术后活动要注意陪同,并循序渐进,防止意外发生。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告知应与家属商议后酌情办理。空巢老年由于亲人不能陪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护理人员应当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及时疏导和关爱,避免出现意外[7,8,9]。

老年女性患者的手术管理是一个复杂且综合性强的工程,不仅需要妇科医生敬业的品德、精湛的医术和强大的沟通力,也需要麻醉学、重症医学、老年医学、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检验学等相关学科的通力协作,更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虽然老年女性患者手术风险大,病理隐患多,但是做好了充分的围手术期计划和积极预防处理,让老年女性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是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Bailes BK.Perioperative care of the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J].AORN J,2000,72(2):186-207.

[2]丁正年.重视老年病人的麻醉[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1):3.

[3]周慧梅,朱兰.老年妇女妇科手术特点和围手术期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11):861-863.

[4]李定鲲.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A):159.

[5]刘朝晖.《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7):483-484.

[6]Dunn D.Preventing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an older adult[J].Nursing,2004,34(11):36-42.

[7]Dhinsa BS,Khan WS,Puri A.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with diabete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J].J Perioper Pract,2010,20(10):364-367.

[8]Ban AI,Vaknin Z,Schneider D,et al.Peri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gynecological oncologic surgery in elderly women[J].Int J Gynecol Cancer,2006,16(1):452-457.

白带,老年妇女健康的晴雨表 篇8

白带的量和性状与妇女卵巢激素、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生殖器官充血的情况、性生活、营养代谢、血液循环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在两次月经中间,当接近排卵时白带量增多、稀薄而透明,排卵2~3天后,白带变粘稠,量也渐减少。在月经之前因盆腔充血,阴道粘膜渗出增多,白带也就增加了。妇女怀孕以后,因雌激素水平升高,阴道粘膜渗出物及宫颈的腺体分泌物增加,故而白带也多。绝经后的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官逐渐萎缩,白带量也相应减少。这些都是生理现象。但是,如果白带量增多超过正常范围,颜色、性状及有异常气味时即是白带异常,就应引起注意。

老年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落,生殖器官萎缩,阴道上皮变薄,上皮内糖原含量减少,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侵入阴道后就容易生长繁殖而发生阴道炎。常见的细菌种类为一般的化脓菌,常为混合感染。若阴道发生炎症,白带就会增多,且多表现为脓性、脓血性或浆液血性白带,其性质粘稠或呈水样。还有的老年妇女白带虽然不多,但白带中混有血而污染内裤,或在大便之后揩擦时发现有血,而患者自己往往难以分辨血来自何处,这时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

上一篇:企业文化年会下一篇:让你豁然开朗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