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与对策(共10篇)
一、行政执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人员结构老化。我局编制208人,实有执法人员160人,执法队伍平均年龄偏大,40岁以上130人,占81.25%,38岁以上147人,占91.88%,30岁以下人员出现断层,执法队伍人员少,知识老化的问题严重,近年新招录的公务员尚无执法资格,且执法经验不足。
(二)人员配备不足。我局部分工商所人员严重不足,有的所甚至只有三名有执法资格的人员,要监管两个集镇,其监管面积过大,无法分工,难以胜任。基层工商所的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职能任务愈加艰难,办案难度不断加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牵扯基层工商所大量的执法资源,由于执法人员偏少,进行各类行政执法时往往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三)基层所的整体执法水平不高。一是部分执法人员对于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和意义认识还不到位。在执法办案中,执法人员往往更注重对当事人罚款,而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违法经营行为重视程度还不够,可能会给行政相对人造成“工商部门只认罚款”的错误认识,损害工商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对法律法规学习和把握还不透彻,尤其是对新出台的和平时较少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存在要用时现翻法规法条、运用不娴熟的情况。对同一案件,多个法律法规均可处罚,即出现法律竞合的情况下,在具体定性选择适用那部法律法规的能力素养还需提高。三是执法技巧有待改进,发现案源的能力有待提高,行政执法法律文书材料习惯于简单化、粗线条化。在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案件调查终极报告等重要办案材料往往过于简单,对案件全貌的反映有限,法律文书制作需
要提高质量。
(四)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经检办案工作缺乏必要的内在动力。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病,人员认真办案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基层执法人员无所事事,查案件他说不懂,写材料他说不会,干不干照领工资,干的多,出事多,不干没有事,现在人员结构又老龄化,所长既没有财权、又没有人事调整权,说轻了,他出勤不出工,说重了,他倚老卖老给你瞪眼。省局只制定了办错案的追究制度,而没有相应的奖励方法,致使办好案无人奖,办错案有人究,不办案万事大吉;另外优秀办案人员因多种原因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挫伤了办案人员的积极性,加之工作难度大,以至于出现人心思走的现象。
(五)执法环境不够宽松,致使工商执法难以实现职能到位。现在,在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过程中,说情太多、干预太重、执行太难等问题较这突出。现代通信联络的发达,使得案件的说情越来越多,原则在人情的攻势下往往会作出让步;行政干预过重的问题还一时得不到很好解决。处理好服务企业、优化环境与强化监管执法力度之间的矛盾很难把握,基层工商所执法更是两头为难。
(六)综合执法手段不强。在众多工商执法法规中,有执法力度和强制措施的甚少,而且可操作性不强,这就导致行政执法手段不硬,难以达到理想的执法效果。当出现暴力抗法事件时,工商部门只能依靠公安部门来处理;当事人拒不履行处罚决定书规定的义务时,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此时的工作主动权已不在工商部门手中,公安、法院的办事效率如何,提出怎样的要求或条件,工商部门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行事。高门槛、高成
本的执法协作,使基层工商部门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七)执行难问题。作为工商机关的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中,常常有这种感叹:当事人如果拒绝履行政处罚决定,工商机关几乎束手无策。虽然,法律规定对拒绝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是法院是否将案件执行到位,申请人无法监督。例如:我局经检队办的一起销售侵犯注册商标白酒案,在我执法人员依据自由裁量权的标准作出罚款2.1万元的处罚后,当事人拒不出钱,我局在催缴无果的情况下,申请法院执行后,法院无后续处理结果,此案处于搁臵状态。
(八)涉及危化品、非煤矿山、河沙挖掘、餐饮、物流、粘土砖加工销售等需要前臵审批的行业移交问题。《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部门查处,许可审批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此种表述极易给相关部门造成误解,认为行政审批部门主要职责是进行许可审批,对无照经营行为可查可不查,善后工作由工商部门来处理。其次《办法》对部门之间的“监管顺序”及“主次责任”未作明确规定,有些行政许可审批部门对相关无照经营行为熟视无睹,不能发挥其在无证无照经营的取缔的监管执法力量。实际上查处涉及行政许可审批的无照经营还是由没有行政许可审批权的工商部门来承担。我们把相关案件移交给相关部门能否免除工商的查处无证无照的责任,具体如何移交才能免除我们的责任。
二、提升基层行政执法效能的几点思考
当前行政执法的现状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作为工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应该面对
现实,立足自身,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解决可克服自身的问题,增强执法的能力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公务员招录力度,继续给工商系统充入新鲜血液。2002年工商管办分离后,原工商人员大量分流,且在2007年全省公务员招录前一直没有进人,这造成工商执法队伍人员越来越少、知识越来越老的现状。市场监管执法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心,而相比之下,人员知识年龄老化、观念陈旧、管理能力和手段缺乏、创新意识不强、进取意识和工作激情不高,难以担当历史交给的重任。针对基层工商所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增加考录名额,把现有的人员多投入到一线,精简机关编制,增加基层的编制,解决人员少、监管任务中的问题。
二是要切实完善、落实好人员管理制度。第一要落实好《公务员法》、《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请销假制度,切实硬起手腕,对违反劳动纪律人员,依照相关规定坚决予以处理,解决人员来与不来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第二要建立完善轮岗制度。长期以来城区下去易、乡下进城难,城乡差别似乎已成定势,没有形成优惠政策向下倾斜的激励机制,挫伤了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基层所士气不振,责任心不强,开拓创新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乡下条件差、任务多、责任大,而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很多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不愿留在所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适时开展轮岗交流,提高基层工商执法人员的待遇,有利于缩小城乡心理差距,增强基层执法的工作激情,同时真正做到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让基层留住人;第三要完善落实好执法办案激励机制。创新奖罚分明机制,改变当前在制度设计上的只有《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
处分制度,而缺少相关奖励制度的现状,既让办错案的人员受罚,也让办好案的人员得奖,解决干好干坏只要不出事一个样的问题;同时在用人制度设计上既要重视经验,又不能过于把论资排辈、偏重经验当做基本原则,造成很多新人不到“媳妇熬成婆”就没有出头之日,切实提高年轻执法人员的执法办案积极性。
三是大力加强教育培训。知法懂法是执法的前提,工商行政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切实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水平。首先必须提高这支执法队伍的法律素质,按照基层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培训,可以采取邀请法学专家授课、举办法制专题讲座以及开展执法理论与实践研讨等多种形式,讲解依法行政的形势和要求,剖析疑难案件,讲评典型案例,交流行政执法经验和教训,坚持“一月一法”的学习考试制度,普及法律法规知识,端正执法理念,规范和提升包括法律文书制作在内的执法能力,从而有效促进一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和法律素养的增强,解决执法队伍整体水平低的问题。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目的意义教育,要在执法工作中切实落实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除开执法水平的因素,执法工作开展的好与坏、是与非,最关键就取决于执法人员执法道德的高下。如果执法人员不严格依法行政,不坚持执法为民,不能够保证自身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就会造成执法违法、执法扰民,就会造成对行政相对人和社会的损害,给部门形象以及法律的尊严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执法人员正确的执法观的教育非常重要,通过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要使每一名执法人员明确行政执法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在头脑中都时刻绷紧法制职
业道德这根弦,保证所开展的行政执法行为都符合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推进基层执法人员整体的法治理念和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基层行政机关,党建工作,问题,对策
一、基层行政机关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党建工作是基层行政管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 做好基层行政机关的党建工作, 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员工的政治觉悟, 进而增强工作凝聚力, 为保证党内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 对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进行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是很有必要的, 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加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直接的有效沟通有很大帮助, 而且对党群众路线的开展也极为有利, 最主要的是基层行政机关党建工作能够真正地实现并发展单位利益, 因此, 做好基层行政机关抓党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有效对策
(一) 常见问题:
过于注重业务成效, 忽视了对党建工作的认识。目前, 大部分单位认为抓业务容易做出成绩, 而且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明显的业绩, 其往往认为抓党建工作应该是支委的工作, 并无任何实际成效意义, 不能很全面的理解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因而忽视了对党建工作的重视, 放弃了对党的理论学习事项, 究其原因, 主要是相关单位无法对思想建设是各项事业的基础与保证得到全面的了解, 缺乏大局意识以及政治意识所导致, 加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意识日渐消退, 不主张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来完成业务方面的相关工作。
有效对策: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同时进行, 达到有效模式针对以上问题, 在工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 保证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同时进行, 不仅要理解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其在促进并保证业务工作方面的关键性作用, 将党建工作完全重视起来;而且要将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1], 努力把握好两者的着力点与结合点, 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标准进行, 将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双管齐下、共同落实, 争取达到党建工作推动业务工作, 同时业务工作的成果显示党建工作的有效模式。
(二) 常见问题:
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对支委的选拔任用时, 对党员干部的个人能力不够重视, 目前工作中, 支部支委往往是兼职干部, 大部分的工作都投入到自身所承担的相关业务上, 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相关工作, 除此之外, 其对党务相关工作并无任何经验, 未曾接受相关的党务专业培训, 因而导致党建业务知识缺乏, 进而出现工作能力低的情况;造成此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党务干部建设缺乏重视, 与业务干部相比较, 党务干部投入的物力及精力都较少, 因此, 党务干部的进取与创新意识精神处于缺乏状态, 由此而来的就是工作能力不足, 情况严重的还会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阻碍。
有效对策:推进党支部建设作为重点进行培训。首先, 要将推进党支部建设作为重点, 在支部干部的选取时, 要严格按照选取相关要求, 对支部委员的培训事项也要足够重视;其次, 增大对党务干部相关培训工作的物力和精力, 在对支部委员做好相关培训的同时, 还要对其工作方法进行加强指导, 对相关的活动方式进行创新化, 使每次组织活动都可以有足够的吸引力。
(三) 常见问题:
党建工作责任制不够完善, 出现党建工作不易监督的情况。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够完善, 不能形成有效到位的责任制度, 主要表现在对党员的教育以及管理时只注重表面而未落实到个人, 失去了党建制度的严格性;未达到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共同促进, 形成以上局面的主要因素就是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没有可操作性和主要针对性, 不能把主要抓党建工作的任务细化到人且量化到岗, 没有相关的有效并且可行的管理模式, 因此, 出现党建工作不易监督的情况。
有效对策:将党建的相关工作进行细化, 落到实处。要对相关党建工作制度进行完善, 将党建的相关工作进行细化, 要形成党组进行指导、支部进行领导、支委完成工作的和谐模式;对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度进行进一步细化并且严格落实, 依照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规定, 机关党组书记要作为带头人, 做好党组书记机关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榜样, 对于其他党组的领导也要各尽其责, 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所在并认真完成职责要求, 做好党建工作制度的监督工作, 进而保证党建工作责任制度落到实处。
(四) 常见问题:
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方式方法较少, 缺乏创新意识。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方式方法较少, 往往是只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 而未组织其他任何相关活动, 这就会造成党内成员无法沟通, 组织生活比较单一, 缺乏吸引力, 党组织的凝聚力就会因此而下降;目前, 党建工作只为了应付相关上级检查, 而并未有任何的实际内容,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党建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创新主张意识, 通常决定只要将上级领导交代的事项按部就班地完成即可。
有效对策:经过各方面的学习, 对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要有所创新, 对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要有所创新, 经过查阅网上相关资料以及各渠道的资料进行学习, 将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创办的更加丰富, 使党内成员有机会进行相互沟通, 并要根据单位的新情况和新要去, 有针对性地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 将自身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到机关党建工作中, 将机关党建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出来, 坚持创新, 努力开创机关党建的新局面。
三、总结
加强基层行政机关的党建工作在行政管理的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努力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设力度, 能够促进党员干部以更高的政治素养以及工作意识投入到工作中, 进而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思考[J].魅力中国, 2016 (01) .
关键词 农业管理;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通俗地讲,农业管理就是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行事原则以及科学规律来合理调配人手、资源,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选择。目前,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统筹起来,合理分配以及利用,成了现代农业管理的最大难题。
农业管理包括农业行政管理手段、农业经济管理手段、农业法制管理手段、农业技术管理手段和农业教育管理手段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要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将有发展前途、具有区位、地理、经济优势的小城镇作为发展重点。引导农民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鼓励有经商能力的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向城镇转移;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促使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
1 农业管理现状
1.1 资源匮乏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限制了第一产业发展的空间,农业发展失去了一些如土地和水源等必要因素。许多地方政府为刻意追求GDP,大量占用耕地,导致农业发展的资源更加匮乏。未来,我国的耕地将持续减少,为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威胁。
1.2 农业科技更新慢,科技落后,技术落后
由于许多科研机构不重视农业科技的研发,只重视国际上以及国内高端前沿的科技的研究。因此,造成了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科技停滞不前的情况,许多地方甚至还沿用几十年前的耕作方法,这大大拖慢了我国的农业集体化、规模化的发展。同时,由于技术落后,相关作物的产量甚至不够自给自足,就更不用说向市场推广了;其次,许多新型的科技理论到了农技站等一层就无法继续传达下去,究其根本原因,是相关的推广人员对其不重视,许多农技站的工作人员都是“混日子”。同时,我国的农业科技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相比,还存在差距,在一些地区,作物的产量甚至还没有同纬度国家的同作物产量的1/2甚至1/3。目前,我国许多偏远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依旧是传统的粗放式,大大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与现代化发展。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产量只够自给自足,无法为农业的持续化发展提高更多的后劲。
1.3 耕地质量下降与水资源的严重污染
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第一产业发展,许多含有重金属的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向土壤、河水中排放,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同时,土地的过度盐碱化导致了许多作物不能在原有的土地上种植。
1.4 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讲,进行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需要经济成本。综上所述,由于农业的资源匮乏以及污染等因素,因此可以使用到的资源很少,这直接提高了农业活动的生产成本。化肥等耕种措施的使用以及有机产品的生产,更是需要大量的投入。据统计,我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速度大大高于国际市场,涨幅达1倍以上,最高达到10倍左右,但我国农业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差距不大,因此逐步丧失了农业比较优势。
2 加强农业管理的解决策略
2.1 建立、健全农业发展模式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讲,我国的农业发展很不均衡,要想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科技元素加入到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去,不断使农业的发展模式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理论相适应。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结合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能减少农业活动的平均投入,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2.2 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有如下意义。首先,国家以及各地政府要加强对土地、水源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执行程度上来讲,国家、地方两级政府都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一方面的农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对随意改变耕地用途以及污染土地、水等资源的做法依法处理,决不姑息。其次,国家要确保惠农政策的实施,不管是惠农政策的传达程度还是执行力度,都要做到有专人监管、专人实施、专人汇报,激起农民进行农业活动的欲望以及积极性,推动整个农业发展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2.3 科研单位加强科学研究以及理论推广
前面提到,科学技术的落后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相关的科研单位要对此进行重视。首先,要划分出专门的小组对农业科研技术进行研发。笔者建议,可以成立专项小组来对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学习,紧盯国际发展潮流。其次,,可以与一些高等院校进行合作,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双双结合。最后,由于我国的农业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的复杂国情,农业管理方面一直没有太大程度的发展,因此,相关的宣传单位也要在相关的农技站、群众之间推广相应的农业管理理论,这并不是做“无用功”,而是可以切实让人们从脑海中认识到农业管理的重要性,以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最终建成和谐、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 结语
随着我国的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管理的相关理论是否正确宣传、实施已经在农业发展中成为了一个重要难题。首先,相关的农技站、宣传部门要定时定期地深入到群众中来,对农业管理的理论进行宣传,并派专人指导相关理论的实践,才能收到最好的成效。其次,农民要虚心学习,只有结合相关的理论才能收到更好地经济效益。最后,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要切实保证相关政策的实施,确保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应有的权益。
摘要:分析了我国当前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阐述了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系统总结了我国当前在建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建筑垃圾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垃圾减量化、开发利用、资源化等途径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作 者:张秋月 车东进 ZHANG Qiu-yue CHE Dong-jin 作者单位:张秋月,ZHANG Qiu-yue(阜新市园林管理处,辽宁,阜新,123000)
车东进,CHE Dong-jin(阜新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辽宁,阜新,123000)
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及对策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失业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发达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的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目前失业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和配套措施.
作 者:牛振华 陈纯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刊 名:新疆财经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FINANCE & ECONOMY INSTITUTE年,卷(期):2002“”(4)分类号:F2关键词:失业类型 投资束缚 户籍束缚
——以黄山市为例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需要酒吧这样的场合来欢庆、分享快乐或者发泄心中的压力和郁闷,酒吧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各个类型的酒吧的调查、对比及查找相关资料,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我国酒吧行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酒吧行业的发展。以其中一种类型的酒吧为例,我们对每个问题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出原因并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使酒吧以更好的姿态在我国发展,酒吧文化也会成为一种主流。
关键词:酒吧;调酒师;成本控制;发展
引 言
酒吧是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并以盈利为目的,提供酒水饮料和服务的营业性场所。酒吧可以是餐饮部门的一部分,作为酒店的营业部门不仅向宾客提供各种酒水饮料和服务,同时起着丰富人们饮食文化生活的作用。在另一方面酒吧对经营起着积极的作用:酒水的销售可以使宾客的消费额增加,从而提高酒水销售的利润和饭店的经济效益;佳肴配美酒,加之优雅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酒水服务,会吸引更多的宾客,从而大大提高饭店的声誉;酒水销售单位小,成本低利润高,一般可达到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正因如此在所有餐饮经营项目中酒吧经营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酒吧同样可以作为独立的营业性场所存在于各个城市,它们为上班族提供放松与发泄场所,为一些企业高管提供商务谈判的地点,同时也是小清新们交流感情与享受的好地方。
据说在很久以前,美国西部的牛仔和强盗们总是喜欢在闲暇时间骑马到小酒馆喝酒聚一聚。酒馆的老板为了防止他们的马匹丢掉,就在门口设了一根横木让他们用来拴马。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代步工具由马变成了汽车,拴马的横木也变成了多余的了,也逐渐被拆除。但是有一家酒馆的老板不舍的将象征酒馆的横木丢掉,就将它放在了柜台的下面,巧合之中变成了顾客们喜爱的垫脚之地。其他的额酒馆听说了此事之后也跟着学了起来。于是,柜台之下摆放垫脚横木的做法便传开了。横木的英语说法为“bar”,所以“酒吧”便成了酒馆的代名词。它的原意是指一种出售酒水的长条形柜台,以供昔日牛仔、水手、游子和商人们宣泄情感和消磨时光。
酒吧发源于欧洲大陆,在美洲国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演变,在进入我国之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沿海及发达城市更是得到了众人的追捧。北京的酒吧追求的是粗犷和开阔,上海的酒吧就显得细腻而伤感,广州的酒吧表现的那样热闹与繁杂, 深圳的酒吧就像当地的人们一样最不乏激情。在现在这个追求高品质生活、崇尚健康优雅的现代文明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吧”也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同时这样一种亮丽独特的“吧”文化景象也成了现代城市中不可忽视的景观。
在酒店餐饮部门下的酒吧种类有很多,从服务形式上分为站立式酒吧、服务酒吧、主酒吧、宴会酒吧等;从服务性质上分为中心酒吧、公共酒吧、会员酒吧;还有诸如游泳池酒吧、房内用膳酒吧、舞厅酒吧、果汁酒吧、水吧、陶吧、网吧、玻璃吧等另类形式的酒吧。主酒吧是饭店中最常见、最普通的酒吧,以高标准的饮料为主。许多主酒吧都设有柜台坐席,也配备了适当数量的餐桌坐席,其装潢高雅但不使客人感到约束。服务酒吧在中西餐厅中都设有,一般来说,中餐厅设备较简单,调酒师不需要与客人打交道,只要按酒水单供应就可以了,以中国酒为主。西餐厅中的服务酒吧要求较高,供应的餐酒品种全、数量多。宴会酒吧是根据宴会人数而设置的酒吧,通常按鸡尾酒会、贵宾房、婚宴等不同形式面做相应设计,但只是临时性的。会员制酒吧在原则上只有取得会员资格的客人及其家属才能享用。鸡尾酒廊通常带有咖啡厅的形式特征,格调及装饰布局也很相似,但只是供应饮料和小吃,不供应主食,具体的可有两种形式:一是大堂酒吧,设在饭店大堂内,主要为大堂的客人提供服务;二是音乐厅酒吧,其中也包括歌舞厅和卡拉OK厅。
独立经营的酒吧也有很多种类,像以演艺为主的演艺酒吧,它需要根据地域特色来安排不同的演出形式及类型,还要以客人的口味来制作当晚的节目,演员和节目的质量,都要精心打造,只有这样才能让客人觉得喜欢,保证客源。不仅如此,在他们的演艺中也要体现时尚,也会受到很多年轻人的欢迎。这种演艺酒吧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酒吧是数量最多的酒吧,音乐演艺酒吧在开始时是最为流行的形式。
慢摇酒吧是在近几年中最新兴起的一种形式,主要是用慢摇舞曲作为本类酒吧的主流,而且会提供演艺节目,它是处于闹吧与静吧之间的一种存在形式,并充分体现了时尚的因素。它用鲜明的特点和缓和的节奏是慢摇酒吧成为潮流音乐和酒吧文化的集合体。
主题酒吧就是要在每一期提供一个吸引人的主题,这就要求酒吧的经营者用灵敏和充满创新的头脑对酒吧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其具有独特的风格。酒吧经营者较高的经营素质和长远的眼光以及酒吧主题的独特性,都是这类酒吧能够长期经营的法宝。
品味酒吧用较大的投资设计高品味的装修风格,招聘素质优良的服务人员,以俱乐部会员的形式,只接待某一层次消费群体的酒吧形式。此类酒吧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商务方面都会给会员提供服务与方便,而且品味酒吧已经不再包含夜场经营的含义了。
作坊酒吧是一种小面积的酒吧,休闲随意,所以在刚开始经营的一段时期内,客人少是极有可能的现象,所以这一类的酒吧需要经营者花时间有耐性的去经营。由于酒吧的面积小利润也比较小,所以一般经营都不需要很多的员工。
特色文化酒吧,像球吧、文化吧、怀旧吧等都是那些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到一起谈天说地,讨论感兴趣的问题或者自己动手做个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的好去处。他们不在乎喝的是什么酒,又或者喝了多少酒,关键是在于他们来到这里谈的开心、玩的高兴、喝的尽兴。
像交友吧、同志吧这些交友类型的酒吧在现在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这一类的酒吧经营者一般都会采用红色这种暖色调为来这里的顾客塑造温馨暧昧的氛围,它们为顾客提供一定的交友工具和便利条件,让每一位客人都玩的开心,不枉此行。当然这类酒吧也会有演艺表演或者歌手和乐队的温馨献唱。还有就是像清吧静吧、咖啡吧等一些传统概念的酒吧,都是比较安静的酒吧类型。在这一类酒吧会用音响播放一些缓缓的轻音乐,或者直接有人在现场进行乐器演奏,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轻松、休闲、浪漫的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下,点一杯调酒师精心调制的饮品,配上考究的点心,坐上一段时间,真正是一种享受。
对酒吧的不同类型进行研究,可以使经营者更好的了解到酒吧适合的运营模式,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和方法,掌握酒吧的运行规律,使酒吧经营方向朝着顾客需求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酒吧利益最大化。
酒吧在我国适时而生并发展迅速,多种形式的酒吧已经成为了都市夜晚不可或缺的存在,都市的人们已经离不开酒吧,他们会选择在酒吧中沉醉与遗忘。目前在我国酒吧行业的运行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由于酒吧的各种形式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导致不少人对酒吧产生偏见。有些酒吧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赚取高额利润,而且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酒吧会经常换老板。还有一些酒吧吧台和主题设计的不合理,显得酒吧不入流,便也显得清净没有了酒吧该有的味道。从这些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酒吧行业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我就以黄山市的静吧为例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黄山市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享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交通比较便利,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齐全,这些都为黄山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黄山市的酒吧没有找到合适的目标群体,而且目标市场也比较狭隘。黄山市的很多静吧都是位于市中心屯溪老街地区,主要以旅游观光者为目标,但是黄山市到晚上十二点左右好多商店都已经暂停营业,那么旅游观光者也鲜少出来去逛酒吧,而且他们一般下榻的酒店都会有大堂吧之类的酒吧,就会将其取而代之。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固定的消费群体,也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更不利于酒吧的发展。
(1)酒吧环境不理想,没有营造出作为某一类酒吧该有的氛围。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酒吧经营者根本不在乎经营怎样的酒吧,而只在乎利润,所以只要是能赚取利润的项目他们都想加入,所以“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大大的存在。那么酒吧所呈现的氛围自然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想。我们也不知道酒吧里到底售卖的是什么,当顾客第一次了解到酒吧实情之后就不会选择去第二次,那么客源量就会减少,而不利于酒吧的经营与发展。(2)静吧经营的生命周期短
静吧似乎在经营周期中算较短的了,貌似酒吧都存在着经营的生命周期短的问题,其实出现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酒吧经营者所具备的专业素质,他们的不善经营,再受到同行业的激烈竞争,最终导致酒吧易主。也许在他们的意识里,只是想追随这样一种步伐,享受某一种感觉。
(3)酒吧存在成本的大量浪费现象
静吧是小面积小投资的营业性酒吧。现在酒吧的调酒师在乎的只是怎样调制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好酒,而不是在于怎样节约酒吧酒水成本。其实酒吧的成本控制不光在调酒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控制,在酒水操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做到。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酒吧的成本,那么酒吧面临的即将是破产或易主。
(4)酒吧管理不合理
静吧虽然小,但是同样存在需要分工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果经营者在管理酒吧时并没有将酒吧的每项工作进行具体分工,那么在进行具体的工作时就会出现权责纠纷,不利于酒吧内部良好环境的创造,而且会造成酒吧人力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5)酒吧环境和主题设计不合理
静吧是过于安静的传统酒吧,顾客不能大胆发泄工作中的压抑。由于酒吧经营者对当地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及条件考察不周全,便作出了错误的决策、设计了不合理的环境与主题,这样就导致了酒吧的客源少、利润低。
酒吧浓缩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无论是旅游饭店中的酒吧,还是餐饮市场上独立经营、连锁经营的酒吧,目前都已成为人们餐饮消费的热点。“泡吧”已成一种时尚,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发展,那么个性化酒吧也必将成为消费者个性需求的重要选择。因此酒吧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在酒吧中要选择最适合的吧台结构造型,从两端封闭的直线型吧台、两端抵住墙壁的马蹄形吧台和圆形吧台或中空的方形吧台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结构造型,让调酒师有个能充分发挥出个人魅力和展现娴熟优雅的调酒技艺的舞台,并且能够充分地展示酒吧装饰布置的个性、酒水种类品牌和陈列的多姿多彩。吧台位置的确定,一方面必须因地制宜,其在酒吧中的位置必须突出,使宾客一走进酒吧,就能强烈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和散发出的气息,如距入口近处,正对入口处等都是理想位置。另一方面,还必须充分考虑服务空间的需求和制约,尽量使处在酒吧中任何一个坐着的宾客都能享受到快捷的服务。最后,吧台位置的确定及其范围,还应充分留有余地,以避免宾客动线和员工动线的冲突。
其次,合理完善的吧台设备配置和布局,是进行酒水标准化服务操作、保证音频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的基础。吧台设备是根据吧台的结构、空间和酒吧的规模及其提供的酒水服务的方式进行配置和布局的。像餐厅服务型酒吧设备的配置,主要用来满足酒水饮品的贮存冷藏、陈列展示和常规酒水服务操作的需要,其布局必须整齐、美观,并突出酒水饮品的外观品质和酒水促销活动的宣传。酒吧、酒廊和主题餐吧提供品种齐全的酒水,注重酒水调制的技艺,并强调饮品个性特色,其吧台设备的配置应先进高效,电气化、自动化和程控化程度都应比较高。从酒品的贮存冷藏、陈列展示、混合调制、自动供应,到水果的切配榨汁、杯具清洗消毒等,吧台设备的配置要一应俱全。另外,其布局必须充分保证酒水调制、操作、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并满足调酒师独立工作的要求。
酒吧环境主题是服务内容的集中反映。它的主题确定了酒吧的营业性质和功能;体现了酒吧的销售内容和方式;表明了酒吧的服务规格和水准;反映了酒吧的技术力量和专长。酒吧环境主题的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经营的成败,在激烈竞争恶斗的市场环境下,酒吧的设计与布置应力求展示一个独特鲜明的形象,让顾客光顾后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以自己的特色占有一席之地。
在酒吧管理方面要做好在酒吧营业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要根据前一天的盘点和每天各种酒水的销售情况,到仓库领取酒品。然后擦拭干净,按规定的位置摆放。其次要准备好各种调酒用具,并按固定位置摆放。还有就是要将各种调酒需要用到的配料,如各种果汁、牛奶、水果装饰、调味等准备好,以免调酒的时候手忙脚乱。其次就是要搞好酒吧的卫生工作。吧台应整齐干净、没有杂物,洗涤槽上干净无水,并添加好清洁剂和消毒剂,酒吧所用的各类布巾都需要洗烫干净,杯子都应洗净擦干,无油污、无水迹。干净整洁应该是酒吧最基本的条件。还有就是将酒吧供应品取出放在规定的地方,散装饮料放到架上,检查并补充冷柜内葡萄酒和啤酒,并启动制冰机。最后就是收银员要做好收银准备。还有就是要在服务方面做好管理,酒吧服务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酒水知识外,还应该严格遵守酒店的工作规范。用良好的习惯,规范的礼仪,饱满的精神为宾客服务。
在酒吧的经营过程中,还要在饮料和收款上做到很好的控制。在酒吧中进行饮料控制的方法有量杯量度、酒瓶计量表量度以及电子饮料配出器量度系统。用量杯量取调制饮料所需的基酒是最经济、较精确的一种控制方法。其成功的关键是每酒必量。固定在酒瓶上的酒瓶计量表,可以调节流量、锁固并能自动记录总流量,每一次的倒出量都可以预先调节。而电子饮料配出系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酒吧设施,由于省时省力、度量精确、控制严密,很受欢迎。这些方法不仅使酒吧的饮料得到应有的控制,而且也使宾客得到质量相同的产品。在收款控制上,酒吧的经营者除了需要制定完善的收款制度和手续外,还必须在酒吧配置具有记录每次交易及自动打印收据功能,并有多个存款屉的电子收款机,以防止差错和作弊。电子收款机与电子饮料配出器连接,则能起到更完善的控制作用。在抓好饮料控制和收款控制的同时,建立酒吧管理标准是酒吧管理的手段之一。设立标准的目的是在保证宾客得到最佳服务的前提下,使饭店能取得合理的盈利。酒吧管理标准包括:标准定额、标准酒单、标准酒谱、标准基酒、标准定价以及标准操作等。
最后在酒水成本控制上要做到的主要就是在酒水调配方面要严格按照配方操作,使用量酒器控制成本并保证酒水产品质量。还应该建立酒水账单,并每日盘点,而且要坚持点单夜审控制以及做好物品使用和消耗控制,虽然比较麻烦,可是利益是长远的。酒吧的经营需要各个方面的默契配合,只有通过分析、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才可以达到宾客满意、酒吧获益的双赢目的。当酒吧的运营走上正轨之后,酒吧经营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采取合适的销售方案,譬如酒吧在运营中要有创新思维,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科学的采用宣传方法,提高酒吧的知名度以吸引消费群体中的潜在客户。酒吧经营还应该重视酒吧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在提高常客的忠诚度、巩固市场份额的同时,挖掘潜在客户并与之建立联系。
我相信只要将酒吧的各个方面都管理好了,酒吧经营的生命周期就不会短。酒吧行业在我国也会很好的运营下去,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万事的由来
(三)》.《今日科苑》 2007年5期
[2] 谢建和.《历史街区酒吧空间营造研究》.《湖南大学》 2009 [3] 互联网《酒吧的选择和酒吧里的大体消费情况介绍夜店在线酒吧窝司徒稻草网》 [4] 张青萍等.《酒吧,你因何而疯狂?》.《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7年3期
一、国家审计工作中的不足
(一)审计计划阶段
1. 计划下达不及时。
审计计划阶段,审计项目总体计划对各部门的审计具有指引作用。事实上,许多审计特派员办事处并没有按照与审计署的总体审计计划同步制订具体的审计计划。究其原因,是各地特派办在完成上一个项目之后,对下一个项目的具体信息并不清楚,从而无法进行相应的审前调查,导致各特派办在接到审计署下发的项目计划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审前准备。
2. 审计方案不具体。
充分的审前调查和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可以为下一步的审计实施做好铺垫。然而,有些审计组织没用足够的时间进行审前调查,也没用心制订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造成审计小组进点后,人员分工不合理、工作相互推诿以致打乱仗的现象。
3. 审计方法不恰当。
审计方法选取不当会加大审计风险。然而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审计方法的选择并没有将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类型、审计成本和审计人员素质结合起来考虑,在顺查与逆查、详查与抽查、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等方法的选用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审计实施阶段
1. 审计分工不合理。
由于审计项目繁多而审计力量有限,导致同一个业务部门需要参与对多种行业的审计,要求每个审计人员都是“全能”的。比如,某特派办行政事业处短短几年间就参与了医疗卫生、钢铁、煤监局、校安工程、地债等各种类型项目的审计。而审计人员中的大多数并不是全能的,对一些新接触的行业并不了解和熟悉,这样审计起来耗时费力增加成本不说,重要的是审计质量难以保证。究其原因,与目前审计分工方法不当有关:一是不同业务部门划分业务范围后缺乏分工合作、调剂余缺;二是业务部门内部分工主要是以审计人员的行政级别而不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特长为依据,违背了经济技术的内在规律。
2. 选点方式不恰当。
审计实施阶段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项目选点的安排,目前多数审计部门的习惯做法是选择相关项目数量多、人口数量大、资金量大、经济总量高的地区进行审计。而对人口数量少、项目数量少、资金量少、经济总量低的地区有所忽视,有的甚至干脆将之排除在外,并没有严格按照统计抽样的方法选择审计地点。
3. 证据取舍不清晰。
为了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人员不惜花大量时间进行广泛取证,审计证据数量庞大,往往造成取证资料缺乏针对性,以及证据与审计目标或审计事项相关性不强。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出现审计证据材料取舍不清晰的情况。过多的取证材料不仅加大了审计小组的整理难度,而且加大了审理部门的审理难度,导致审理部门的审理时间延长,从而增大了审计成本,浪费了审计资源。
4. 考核制度不合理。
目前,特派办对业务部门的考核重在审计案件移交的数量上,将审计发现大案要案的数量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这一目标与审计实事求是反映、客观公正评价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由此使得审计的取证思路与审计方案的目标也发生了偏离,即偏离了审计主线。对于审计主线,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说得很精辟:审计的目的不是为了查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而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整改、健全完善制度,减少问题产生的根源,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
(三)审计终结阶段
1. 交换意见时间较长。
目前,各特派办在审计报告形成阶段花费时间较长。比如征求意见送达文书,按照要求是需要15天,然而实际上在审计报告形成之前,征求意见已经与被审计单位比较充分地进行了交流,因此征求意见阶段的时间有待进一步缩短,以提高审计结案效率。
2. 审计程序需要进一步理顺。
按照审计程序,审计方案应在审计计划阶段制定,然而在实际中,有一些特派办的业务部门在审计报告完成之后才制定审计方案,甚至出现审计报告已经形成而审计方案才制定的现象。这一现象显然不符合审计程序的先后逻辑顺序,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无法从总体上提高审计质量。
3.审计复核不深入。
审计复核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复核人员往往只关注程序方面的问题,如事实的表述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评价、定性、处理和移送处理程序是否恰当等。而对于审计报告内容和建议的合理性等方面的复核有所忽视。二是事后复核,即审计报告形成之后才进行复核,忽视了现场复核。
(四)业务素质和激励机制
1. 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审计队伍中的审计人员大多是从会计“转型”过来的,业务素质较为单一。在执行任务时审计人员总是用会计的眼光和思维审视问题,习惯采用会计传统的审核方法。而由于审计工作的综合性较强,要求审计人员不仅懂财务会计,而且对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财政税收等专业知识也应掌握,为此需要加强学习。而当前不少审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各地特派办安排的网上课程学习没有具体落实,课程考试也只是流于形式。
2. 审计人员激励机制缺失。
审计人员的工作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为自身社会地位提高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另一方面来自对审计人员的激励机制。随着国家对审计的重视,审计人员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然而审计人员却对项目审计缺乏足够的积极性。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审计对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审计人员不仅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专业判断能力和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如何在国家的高标准、高要求下提高审计效率,关键是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二、提高国家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审计计划阶段问题的对策
1. 注重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的制定。
国家审计应格外重视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的制定。审前调查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审计资源,只需要安排少数业务骨干对被审计项目的数据和材料进行搜集,然后根据数据和资料进行分类研究,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即可。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的头道工序,在重视审前调查的同时,还要注重审计方案中细节内容的梳理。因为详细的审计方案通过确定审计目标和重点审计范围,编制详细、具体的审计步骤,可以指导审计人员实地收集与审计目标相关的、充分的、可靠的、有效的审计证据,从而为审计报告的撰写提供符合逻辑的结构和内容。
2. 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
审计取证过程中可选取的审计方法众多,具体采用何种审计方法,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类型和审计人员素质进行全盘考虑。本文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由于审计方法的使用是建立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基础之上的,因此为保证审计证据搜集的充分性,需充分考虑每个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即选用的审计方法要与审计人员的素质相适应。只有选择正确、合适的审计方法,才能保证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从而有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解决审计实施阶段问题的对策
1. 审计分工专业化。
首先,分工不应该是按照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划分,而应该是按照项目的实际需求,相关的业务部门进行相互协调配合。其次,业务部门内部的分工应打破按照行政级别进行业务分工的惯例,根据各人的专业特长和技术水平,按照专业进行具体分工。
2. 采取划类选点抽样法。
审计抽样方法需采用划类选点抽样法,而不应纯粹进行随机抽样。因为抽样单位选取的“纯随机性”往往使抽样项目具有偶然性,而划类选点抽样法采用主观、客观、随机三结合的原则,避免了抽样的偶然性,因此划类选点抽样法与国家审计的实际更吻合。划类选点抽样法根据审计项目的特点,先进行分类,比如按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总量高、中、低或项目对应资金的多少进行分类,每一类可视为一个次总体,依据各次总体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例以及抽样比可确定该类的抽样单位数,然后以各次总体的样本指标按加权平均方法对总体指标进行直接推算。
3. 审计取证简约化、条理化。
取证过程应尽量使得取证材料简单化,应紧紧围绕审计方案进行取证,不应漫无边际地取证。具体而言,为了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审计调查工作中,应先对部分被审计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调查,搜索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类归纳。以此为基础,为全面掌握所有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审计范围内的其他单位发放针对该问题的调查表,并提出调查表提纲附件,由被审计单位送达原件及复印件,调查表由被审计单位领导签字、单位盖章和提供材料人员签字盖章等。调查表及附件送达后,再由审计人员对提供的原件和复印件真实性进行复核。根据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材料,针对审计范围内的所有被审计单位,可以确定现场调查中所发现问题的总量,即可确定该问题是否存在的结论。这样可以在审计初期就完成对该问题的全部取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完善考核制度。
国家审计的主要贡献不是发现贪污腐败等大案要案,而是通过审计揭示国家政策的漏洞。因此各特派办考核的主要目标不是大案要案发现的多少,而是通过审计发现政策漏洞的多少。所以审计人员的思维应该转变,在开展审计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习被审计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审计人员对上一级部门提供审计发现的问题的同时,应及时将审计发现的政策漏洞反馈给上级相关部门,真正做到审计为被审单位服务,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
(三)解决审计终结阶段问题的对策
1. 减少时间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报告形成阶段,特派办可以和被审计单位提前进行沟通,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较少的时间内将意见反馈回来。特派办也可以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反馈意见模板,缩短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时间,提高审计效率。针对审计报告和审计方案制订顺序存在颠倒的问题,各特派办应将此类问题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以杜绝没有制定审计方案就盲目进行审计的问题。
2. 审计复核关口前移。
复核关口前移就是在审计业务实施过程中,复核人员就应开始参与审计项目的复核,变事后复核为现场复核,并且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之前先由复核机构出具复核意见,以便及时修正。这样就可以确保审计报告的定性更加准确,处理处罚更加恰当。
(四)重视业务素质考核,改进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加大对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考核力度,将选拔人才与业务知识考核挂钩,在提拔、任用干部时既要重视德育也应注重才干,防止出现重德轻才的倾向。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对审计项目实行项目经费包干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鼓励审计人员对审计技术方法进行创新,可以实行创新审计奖励机制。另外,在各部门的考核中,应尽量减少惩罚机制,比如审理部门对审计报告审理出的问题数量对业务部门扣分,从而容易产生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不和谐,不利于特派办内部部门的有效配合。
【注】本文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SXKKT34)、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SJB790021)和南京审计学院“公共工程审计实验室”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1].胡建国.当前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8;3
[2].宋常.“免疫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国家审计.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1
[3].杨肃昌, 肖泽忠, 殷书炉.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一次问卷调查的综述.审计研究, 2008;1
[4].宋常, 王睿, 赵懿清.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1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吸引外来资金投资,引进了大量的污染企业;为了发展经济,我们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为了发展经济,对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为了发展经济,过度放牧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严重,还有在云贵高原地区,由于植被的砍伐,导致石漠化严重等等。以上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环境的严重。特别是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下面将介绍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一些对策。
一、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1、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355.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42%,每年流失表层土在50亿吨以上,丧失的肥力高出全国化肥的产量,这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土壤肥力愈来愈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据科学家研究推算,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20~ 400倍。从50年代以来,由于水土流失而失去的耕地267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每年6.7万平方公里以上。
2、土地沙化的面积增大。土地沙化有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但主要是不适当的人为活动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盲目开垦,50年代到70年代末,西北地区三次大规模毁牧、毁林开垦,破坏草地667万平方公里,毁林18.7万平方公里,其结果是开垦一块沙化一块,农牧林三者皆伤。二是过度放牧。解放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万(只),而草地面积却减少了6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草牧超载率达50% ~ 12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0%。三是滥采滥伐。沙化地区燃料匮乏,加剧了对沙生植被的破坏,同时滥挖沙生植物,如甘草、麻黄、发菜等。据测算,每挖1kg甘草就要破坏8~ 10亩土地,仅甘肃省每年因这样破坏的草地面积就达90万亩。四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少地方拦蓄河水,造成下游土地沙化严重。
3、土地荒漠化加剧。我国天然草原近40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0%,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天然生态系统,也是环绕东北、华北、西部最大的绿色屏障。但是草原在严重退化和沙化,目前我国沙化草原168.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6%,其中有11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是在目前技术和财力条件下难以治理的,有52.9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经过努力是有可能恢复其原貌的。另外,还有9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明显的沙化过程之中,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也会逐步变成荒漠。
4、在我国云贵高原,属于喀什特地貌,全省喀斯特面积10 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2%,其中石漠化面积达3.3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53%。由于植被被砍,导致山上泥土被冲刷,加重了该地区的石漠化。
5、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造成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我国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靠化学农药,粮食高产区往往也是农药过量使用区,而且使用量还在逐年增多。同时土壤污染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00万hm2,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hm2,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万hm2,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地,也是水分的保养所,但由于当今的农业生产把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作为增产的主要手段,其用量与日俱增。1978年,我国化肥用量约为884万t,到1998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981万t,增加 415 倍。据有关研究证明,大约施用量的30%左右溶解在水体里或残留在土壤中,不仅成为量大面广的污染源,而且也使土壤本身遭受污染。另外,我国农药的施用量也在逐年增多,农药使用量1985年为 4.6kg/ hm2,1991年达 15.9kg/ hm2,6年增加了2.4培,全国农药总用量1990年为 7313 万t,1995年增至10 817万t。与化肥相比,农药毒性更大,更不易降解,对水土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过量施用化学农药会造成人体中毒,而且杀伤有益动植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6、工业的发展,所排放的有毒物质对于农业用地的污染,对于目前重金属对于农业农地的污染统计还没有一个具体数据公布,但是重金属污染严重也是不容质疑的,特别是现在我们吃的大米镉超标,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大米有10%重金属镉超标,是对人健康的隐藏着得杀手。同时还有在其他作物上重金属的污染。
所以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特别严重,不仅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安全,还影响我们身体健康,因为现在有一句化就是不吃早死,吃了慢慢死。也就是我们农产品的安全受农业生产环境的问题严重影响。
(二)市场环境
主要是农产品的安全问题,由于现在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还有工业污染,导致我们生产的出来的农产品被人吃后会对人造成伤害。同时农产品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加入的添加剂,防腐剂,还有食品长时间存放也会自生产生有毒物质,对我们人体健康都是危害。对这其中的例子太多,在这里就不在详细论述了。这些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消费结构和层次也在变化,一方面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在增加,需求量在相对减少; 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在变化、消费档次在提高,而产品结构却维持原样,产品提供仍维持在初级产品层次。农产品供求矛盾问题日益突出。这种矛盾既有量上的也有
结构上的,更有质量上的。正因为如此,在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地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表现出需求不旺,农产品供给过剩。过剩的供给改变了原有的卖方市场格局。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现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产品质量、档次的提高等问题迫在眉睫。
二、对策
1、山区及山区水土流失的整治类型区。以水土保持林建设为主,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确保河川径流长期稳定,可持续利用,使林草、耕作工程等措施在浅山、坡面、沟道形成一个统一的全方位综合保持水土和生态农业开发体系。扭转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功能,保障水库安全。在草原及荒漠化草原地区要有计划封育,遏制草地退化。我们的草原生态系统除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外,还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的作用。所以在治理中,首先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扭转人们长期以来轻视依靠生态自然修复的局面,走坚持“大面积封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建设新路,把依靠生态自然修复与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人工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其具体做法可概括为“封、退、还、建、改”5个字。其中“封”是大面积封山禁牧,育林育草,给予生态充足的恢复时空,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的功能;“退”是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实行退耕,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推广封、退、还、建、改5字经验。
2、沿沙区及荒漠化整治类型区。以防风固沙林建设为主,扩大封沙育林、育草面积,积极建设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区,探索治沙先进技术和开发模式,使之成为生态治沙产业的示范样板。实施封育、保扩和开发相结合的方针,对绿洲边缘的固定、半固定沙地(柴湾)严格封禁,促其自然恢复、更新,对二十里大沙、八十里大沙实行封护,不准放牧、樵采、开荒等人为活动。通过封禁管理,逐步提高植被覆盖,阻截流沙,固定沙源,防止土地沙漠化、荒漠化。
3、沙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类型区。在荒漠、半荒漠、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区,主要通过引进、驯化和繁殖,使适于荒漠、半荒漠环境濒于灭绝的动物在圈养集约经营和控制放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种属,增加数量,最后释放、野化,使自然达到最低限度的载畜数量,丰富荒漠系统的成分,为沙漠综合治理开发探索新的利用模式。
4、草灌结合,发展乔木。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一个稳定的、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各种生态因子的和谐统一。有些地区山川秀美工程或者生态环境建设被片面的理解成为种树,实践证明,“种树等于造林,造林等于森林,森林等于生态”是一种片面错误的观念。片面理解生态建设还会造成忽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忽视灌木草本植物的生态作用。如陕北地区有些方生态环境已经退化,土地涵养水分能力极差,水土流失严重,不宜
植树造林,可有些部门或地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片面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结果是“年年栽树不见树”。尽管有些地方树木能够成活,但由于缺乏水分和营养而多年不长,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头树’。退耕还林(草)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只有草灌乔相结合,生态造林,才有明显的生态效果。退耕还林(草)也应根据自然规律科学规划,有些地方只有尊重先草后灌再乔的规律,即必须先恢复草,改善生态条件,再植灌木,草灌结合,最后发展乔木,才能真正达到生态建设的目的。
5、对石漠化地区治理,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以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为主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恢复植被是石漠化治理的关键环节,因为植被覆盖率的高低直观地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的成效。考虑到目前西南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实际情况,除立地条件极差的个别石漠化地区外,大部分石漠化地区应以人工恢复为主,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业。
6、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学肥料。为了保护农业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今后要加强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综合技术和天地昆虫等,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特别是高毒农药,以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产品的安全。同时多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7、对于重金属的污染,我可以栽培吸收率比较的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吸收,同时可以通过育种来减少吸收,更重要的对工业上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后在排放。减少污染源。
8、通过改善我们的环境,使我们的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得到改善,同时生产出品种多样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好的农产品品牌,提高我们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存在的问题
1、执行案件质量效率不够制度化、规范化。
2、对执行案件的办案期限不够重视。只注重在法定期限内结案,不注重提高各个节点的办案速度,缩短整个执行办案周期。
3、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执行人员工作不负责任,对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和线索置若罔闻,工作拖拉,耽误了执行的最佳时机;有些执行人员不深入调查研究,不积极探索新的执行方式和方法,使得一些动动脑筋稍加变通即可执行的案件,被人为地当作“骨头案件”搁置起来;有的甚至不会做群众思想工作,面对高风险、高要求的执行工作,力不从心;有的执行人员业务不熟,执行方法老套,对执行工作的新规定、新要求不求甚解,部分案件因执行有难度,便被一拖再拖,有的连一份调查材料都没有,给执行工作造成阻碍。不少执行人员也是“出工不出力”,缺乏工作动力。
4、审判与执行脱节。一些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没有兼顾判完后的执行问题,只是为了结案而结案,没有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造成判决后不能及时执行。部分案件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对判决结果产生抵触,为执行设置重重障碍。
5、强制执行与执行信访关系处理不当。目前,执行工作要求以人为本,无形中助长了被执行人抗拒执行的心理。只要采取强制措施,被执行人便以各种理由到有关部门上访。执行法官反 1
过头来要做被执行人的稳控息访工作,不得不放弃采取强制措施,做双方当事人的和解工作,使案件一拖再拖,少数案件因为强制措施不到位、不及时而错失执行时机。
(三)对策
1、强化执行案件管理与监督。一是按照市中院对审判管理的要求,规范执行案件的管理工作,落实目标责任,从思想上重视、制度上保证、实际工作上提高执行质量与效率。二是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按照上述规定的期限完成相应执行工作内容或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三是继续对执行案件进行认真梳理,逐案检索,加大执行力度,依法尽快执行,对暂不具备执行条件的,认真做好当事人的工作,讲明理由,对确无条件执行的,在穷尽执行措施后,依法终结执行。
2、落实提高执行质量与效率的措施与方法。(1)是实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定人、定案、定时完成执行案件任务;(2)是严抓执行裁判文书质量。注重执行裁判文书质量,特别是执行裁判文书的说理要充分;(3)是严格执行过程透明化。注重执行案件的公开、公正、透明,注重执行各阶段的告知工作,确保执行案件当事人的知情权;(4)在执行过程中重视执行和解,努力提高执行和解结案率。在提高执行结案率的同时,注意控制终本结案率。(5)将案件质量与效率纳入执行人员个人工作目标考核,确保实现案件的正常流转,有效提高办案效率。
3、大胆地进行执行方式方法改进。在充分用好用足法律赋予各种执行措施的同时要积极进行执行方式方法改革,开展好曝光执行、公告悬赏执行等执行方法,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1 当前环境执法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1 环境保护历史欠账多, 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影响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
目前北方地区尤其是牡丹江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比较艰难境地, 地方财政能投入到环境保护建设上的资金极为有限, 每年环境保护投入占GDP的比例仅0.5%左右, 排污费资金可用于污染防治的每年仅1000万元左右。虽然列入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的一些项目国家支持了部分资金, 但对于环境工程项目巨大的资金投入来讲仍是杯水车薪, 地方政府和污染源单位的相关配套资金的落实难度很大, 一些重点污染源单位的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缺口较大, 特别是老污染源更为严重, 为环境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1.2 环境科技落后, 难以找到经济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设备
我市的中小木业企业100多家, 因地处偏僻、分散, 生产、采暖用热基本都是靠2吨/时以下自备燃煤锅炉解决, 几年来在燃煤锅炉的治理上我们先后推广了炉前煤制气、炉内加拱、层燃、喷燃、生物制气等技术、设备, 但效果都不尽理想, 不是大气排放达标但燃料耗量大幅增加, 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就是消烟除尘效果不稳定, 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 经常出现烟尘异常排放问题。在中小企业生产污水的治理上也同样存在治理技术、设备不能满足实际处理要求的情况,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限制, 有些治理设备只能冬季闲置, 夏季运行。此外, 国内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设备市场的混乱、良莠不齐, 也使企业难以是从。影响、伤害了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成为影响污染源污染治理工作开展的一个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也给环境执法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1.3 因企业环境守法成本高、环境违法成本低而导致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罚款也不愿建设污染防治设施问题比较突出
许多企业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环境效益明显, 但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经济效益很小或者没有根本没有经济效益, 而目前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环境保护行政罚款额度又偏低, 其成本远低于新上污染防治设施和设施投入运行后数百万、上千万的资金投入, 并且“一事不二罚”的行政处罚原则, 也使得一些连续违法企业有恃无恐。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开资, 在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与运行上, 企业能躲则躲, 能拖则拖, 能停则停, 偷排、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现象屡有发生, 即便是被环境监察机构及时发现并且受到行政处罚, 其所缴纳的排污费或者罚款大大低于守法成本, 这客观上纵容了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对环境守法企业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排污费征收和行政处罚没有真正起到以收促治、以罚促治的效果, 成为环境执法工作的一项遗憾。
1.4 环境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一方面环境执法队伍还没有纳入公务员管理序列, 没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监察执法机构行政级别低, 与机关、监测机构以及公安交警、卫生监督等机构相比, 环境执法人员难以得到更多的交流、重用机会, 政治、经济待遇偏低;环境监察执法统一着装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直接影响到环境监察队伍形象建设和环境监察现场执法威慑力;另一方面环境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受人员编制、机动能力、技术手段等客观因素限制, 环境监管缺位、不到位的现象还经常发生, 环境执法工作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2 建议解决对策和拟应采取的措施
对上述环境执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应结合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情况, 采取超常规的方式, 采取有效办法和措施加以解决。
2.1 国家、地方政府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和重点监控企业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和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监督。
集中一部分资金每年解决几个问题突出、环境敏感、事关重大的环境问题, 把重点污染源治理、面源污染防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等全面规划、统筹考虑, 作为环境保护资金投放的重点, 加强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和审计监督, 确保城市污水、垃圾、危险废物等集中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加强对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治理资金使用监督检查, 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重点监控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达标排放。
2.2 把好新上项目的环评审批和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关
切实贯彻执行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总量控制制度、以新带老制度。在当前扩内需、保发展的大背景下,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既不能就环保而环保, 也不能就经济而经济;努力做到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要既能站得住, 又能挺得住。严格按照总量控制要求, 把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区域、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使“以新代老”、“上大压小”等污染减排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积极利用节能减排政策,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对经济效益不好, 治理无望, 污染严重的“两高一资”企业和其他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实施关、停、并、转, 给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新建设项目腾出环境容量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 提升城市发展后劲、扩大城市发展空间, 使我们的城市能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
2.3 国家应加大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科技研发的投入, 严格污染防治市场准入和污染防治技术、产品的鉴定
国家应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污染类型、不同企业需求进行污染防治技术和产品开发。特别是小型、实用型技术、产品的开发。就北方地区来说, 生产、取暖小型锅炉的经济实用消烟除尘技术和设备以及适合北方高纬度地区使用的小型污水处理技术设备等都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要加强环保技术设备的市场监管, 对没取得国家相关机构监测、评价、认证的治理技术和产品不得进入市场, 对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严重污染环境、落后的治理设备强制取缔和淘汰。
2.4 切实加强环境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要加快培养建立一支业务过硬、廉洁高效、敢打硬仗的高素质的环境监察队伍, 是强化基层环境保护工作的必须。要通过上级支持、地方保证等多种渠道加快环境监察队伍能力建设, 使环境监察队伍真正拉得动、打得响、打得赢;尽快解决环境执法队伍执法着装问题、体制问题、编制问题、公务员管理问题。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违反环评审批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违法偷排、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查和预防环境污染事故隐患, 制定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查处人民群众和社会关心、关注的环境热点、重点问题, 保护好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
摘要:结合实际, 针对环境执法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论述。
【目前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与对策】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10-13
目前煤矿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12
目前酒店管理工作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06-23
目前管理会计的热点问题有哪些?05-24
货运市场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12-13
公安行政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05-31
当前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0-21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07-20
目前就业热门专业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