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精选8篇)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论述,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以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我国对生态旅游这一概念随着时代的不同有不同的认识。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
【关键词】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对策
目 录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真正内涵„„„„„„„„„„„„„„„„„„„1
(一)生态旅游的含义„„„„„„„„„„„„„„„„„„„„„1
(二)显著的特征„„„„„„„„„„„„„„„„„„„„„„„2
1、态性„„„„„„„„„„„„„„„„„„„„„„„„2
2、味性„„„„„„„„„„„„„„„„„„„„„„„„3
3、重性„„„„„„„„„„„„„„„„„„„„„„„„3
4、可持续性„„„„„„„„„„„„„„„„„„„„„„3
5、自然趣味性„„„„„„„„„„„„„„„„„„„„„4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4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5
(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6
(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6
三、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7
(一)公平性原则„„„„„„„„„„„„„„„„„„„„„„7
(二)可持续性原则„„„„„„„„„„„„„„„„„„„„„8
(三)共同性原则„„„„„„„„„„„„„„„„„„„„„„8
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8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8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9
(三)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9 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1
浅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一)生态旅游的含义:
一是生态旅游必须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满足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二是生态旅游要体现环境保护意识,,不能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利益,以区别于传统的旅游业;
三是生态旅游要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增加足够的就业机会,并同时为当地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为:
1.生态旅游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旅游者提供积极的体验,同时做到经济上可靠、环境上适宜、社会文化上可以接受。没有积极的体验,旅游者就不会再来;经济上不可靠,旅游者所需要的设施和服务就没有人提供,生态旅游对提供者和当地人的潜在经济收益也就无法实现;如果环境没有得到保持,就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不是文化上可以接受,就很难得到当地人的支持,他们甚至会对旅游产生敌意,加以抵制。
2.是生态旅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旅游,而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自然旅游。从包容关系来看,生态旅游是自然旅游的一个子集,但不是所有的自然旅游都是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生态旅游则侧重于对它的保护,强调可持续的价值观,同时涉及社会文化因素、当地人的需要等;自然旅游强调旅游动机和单个旅游者的行为,因此并不必然是可持续性的,而生态旅游则侧重于综合性,包含了社会目标的设定和实现。
3.是生态旅游不是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的一种典型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更不是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本身。实际上,所有的旅游活动,尤其是占主流的大众旅游,都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二)显著的特征:
1.态性
生态旅游本质是创造回归大自然的氛围,追求人和地的和谐。本质决定了其功能必然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协调和平衡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及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其规划原则、开发方式、活动内容、产品设计等生态旅游的一系列环节,无不与生态学原理息息相关。
2.味性
旅游本身首先,是一种审美和愉悦的精神享受,生态旅游则更具有高品味的特性。回归大自然,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情调和文化享受是其目的,更是其特点,只有旅游者置身于生态旅游中,才能真正体味到人地合一、忘却自我的旅游审美。其次,生态旅游的高品味还体现在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尤其是生态意识水平,能自觉地维护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再次,通过生态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获取各种科学知识,认识大自然的奥秘和历史文化内涵。
3.重性
生态旅游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首先,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使人类感悟大自然魅力所在,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则能够实现人类灵魂的升华,同样可以实现旅游的和谐美。其次,不仅自然生态旅游地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任何一个文化旅游地也都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构成一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样存在和面临生态环境问题。
4.可持续性
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就生态旅游功能而言,就是要实现旅游地的持续协调发展。生态旅游不破坏旅
游资源,也不降低旅游资源的价值,可以说,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业发展的最佳方式。
5.自然趣味性
任何一个生态旅游区都是由一定的地位、地貌、气象、水文、植物、动物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历史文化气息组成的一个科学知识体系,它通过登山、探险、森林浴等生态旅游形式以及一系列科学考察活动来体现。游客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可以进一步了解各自然要素如何发生、发展,如何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生态系统,从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享受自然和历史文化赋予的自然乐趣。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列为国家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
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有的地方为了大量揽客,在风景区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
我国对旅游洞天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洞天,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促使洞天景物
老化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使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
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风景区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三、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指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含意:
1、本代人的公平性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
2、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3、公平分配有限资源。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指出“各国拥有着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与开发本国资源的主权,并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并且这一原则现已上升为国家间的主权原则。
(二)可持续性原则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度应考虑资源的临界限,没有限制的发展不能实现可持续。该原则强调可持续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共同性原则
虽然世界各地、各国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该原则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就是要促进全人类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主要措施: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公园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
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二)统一规化、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
(三)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具体做法:一是要通过立法,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切实
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二是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三是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的小事做起。
结束语:
生态旅游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旅游者提供积极的体验,同时做到经济上可靠、环境上适宜、社会文化上可以接受。没有积极的体验,旅游者就不会再来;经济上不可靠,旅游者所需要的设施和服务就没有人提供,生态旅游对提供者和当地人的潜在经济收益也就无法实现;如果环境没有得到保持,就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不是文化上可以接受,就很难得到当地人的支持,他们甚至会对旅游产生敌意,加以抵制。
生态旅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旅游,而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自然旅游。从包容关系来看,生态旅游是自然旅游的一个子集,但不是所有的自然旅游都是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利
用,而生态旅游则侧重于对它的保护,强调可持续的价值观,同时涉及社会文化因素、当地人的需要等;自然旅游强调旅游动机和单个旅游者的行为,因此并不必然是可持续性的,而生态旅游则侧重于综合性,包含了社会目标的设定和实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的小事做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刘 曦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3.3.19 【2】 周凤翠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网。2007.01.30 【3】 吴楚材 吴章文 郑群明 胡卫华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生态旅游”这一词汇是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首次提出并由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 人们越来越意识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旅游消费, 便由此受到人们的推崇, 因此, 生态旅游的定位为“回归大自然”和“绿色旅游”。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 以保护资源, 特别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及宣传教育, 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旅游。世界各国应根据各国的旅游国情, 开展生态旅游, 形成和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活动。
二、生态旅游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 960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拥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生态资源自然很丰富。目前, 我国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随着这些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旅游认识不清
不少人对生态旅游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生态旅游要走向大自然, 忽视了生态旅游要惊醒环境保护和本身文化保护的真正内涵。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提出一个生态旅游口号——“无人工痕迹”, 这种理念的提出使他们的旅游业深受人们的好评, 同时因生态旅游也获得很好的收益。因此, 我们正确并深刻地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
2. 资源的盲目开发和利用
很多地方主管部门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只一味地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开发, 在开发时又过多的追求政绩, 只重开发, 轻保护。因此造成很多旅游资源的破坏。如一些海滨旅游资源, 为进一步开发和发展海滨旅游资源的发展, 将海边很多的护林木砍去, 大肆兴建了很多宾馆和餐馆, 以吸引更多的海滨旅游者。这不仅破坏了森林旅游资源, 而且也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海滨旅游资源。相反, 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 高于我国的黄山、泰山和张家界多数游览胜地, 但日本政府不但不设缆车, 就是上山公路也只修到两千多米, 剩下的路都游客们自己去爬。这样不仅让游客们锻炼了身体, 而且更多地既保护了日本富士山的自然生态旅游, 又使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 又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一点上, 是毋庸置疑, 日本的生态旅游的开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3. 环境污染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区因过度开发、旅游者过多或管理混乱等原因, 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 12%出现水污染, 11%有噪声污染, 3%有空气污染。例如, 近年来九寨沟因游客过多, 游客量13.9万人次/年, 导致九寨沟水流中的有机质比刚刚开发时已经大大增加。
4. 生态旅游区管理混乱
我国很多的生态旅游区, 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种风景名胜区, 其归属上属于多头领导, 分别归属很多部门领导的管理。因领导过多, 所以分工不明确, 导致生态旅游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措施
1. 加强规划, 有序开发。
我国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旅游区进行实地考察。旅游的开发必须一方面充分考虑旅游区的环境, 另一方面从旅游者的角度, 考察旅游区接待旅游者吃、住、行、游等方面在此旅游区的能力。
2.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 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 如果森林的资源遭到破坏, 那对人类来说, 是很大的灾难。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悠闲的宁静的绿色的森林公园更为人们所青睐和喜欢。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1996年底, 森林公园的旅游接待量已达到6000万人次后, 到2002年已达到1.1亿人次。发展如此之快的生态旅游, 我们应加强对森林公园的保护, 进一步加强管理, 对于乱砍滥伐的人, 应给予严厉的打击, 切实保护好森林生态旅游环境。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亦然。
3. 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我国有着一些关于保护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 比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相关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但是这些法律和法规并没有深入到普通民众当中去。有些旅游区的领导为创收在景点内增加了很多盈利的项目, 如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每到下午四点就出现很多商贩贩卖各种各样当地的特产等, 这样不仅会产生很多的垃圾, 而且“生态”的元素也降至最低。因此, 我国各级旅游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生态旅游道德教育。因此, 无论旅游工作人员还是旅游者, 都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 加强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
总之, 目前中国的生态旅游虽然出现了种种问题, 但是中国是个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大国, 若我们能进一步加强对旅游资源有序地开发, 加强法律和法规进一步地完善, 进一步加强人们对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 把这一切都落到实处, 那我国生态旅游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优质生态旅游环境不仅能净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环境, 还能增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 真正实现“双赢”, 最终实现旅游的“无烟产业”。
摘要:几年前人们对生态这一词, 还很陌生。现在已经很熟悉, 并且深入人们的心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 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人们回归自然, 向往绿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近十几年的旅游状况告诉我们,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中发展最快, 也是发展前景最大的一种旅游形式。机遇有, 挑战更存在。就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 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 咱们必须对生态旅游加以真正的认识和理解, 使生态旅游真正成为一种“无烟”的绿色产业。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市场》, 1998年3月
[2]、郑北鹰:"破坏森林犯罪行为仍很严重", 《光明日报》, 1999年1月15日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杭州是一座山水城市,有江、有河、有湖、有“溪”,又邻海。这是大自然对杭州的厚爱,是大自然赐予杭州最大的禀赋。像杭州这样具备五种水资源的城市,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不多的、。
河道作为杭州滨水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特色。
西湖:以都市与山水形胜、人文史迹的巧妙融合为特色
运河:以多元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特色
钱塘江:以大气的涌潮景观等海文化为特色
西溪:以生态与乡村风情结合为特色
湘湖、白马湖:以古朴山水散发新活力为特色
河道:以流动的浓郁的民生气息为特色
杭州滨水旅游开发无疑是未来几年内杭州最具跨时代意义的重大工程之一,对杭州城市功能转型、都市旅游发展、城市休闲交通等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水旅游发展现状
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强”,杭州市委市政府对此也有高度认识,提出建立江、河、湖、溪、海“五水共导”的山水城市。杭州现有的旅游产品也主要围绕滨水来做文章:西湖西进、大运河旅游、西溪湿地三期、三河(上塘河、胜利河、余杭塘河)旅游,钱塘江夜游,湘湖旅游等一系列滨水区项目悉数开发建设,“五水联游”局面基本形成。“五水联游”强调的是杭州各大水资源,主要是西湖、大运河、西溪湿地、钱塘江、湘湖等为依托,以河道为纽带,实现“旅游•水•城市”的共兴。
“五水联游” 改变了杭州旅游长期以来以西湖为中心的单一形态,实现“江、河、湖、溪、海”等水资源的协同开发,是发挥杭州这座“水基”(Water-based)旅游城市优势的突破口所在,也是杭州市构筑“生活品质之城”,打造“人间幸福天堂”的重要依托,还是构筑具有东方个性、江南水乡个性的休闲水都的资源基础。
二、杭州水旅游开发的优势
1.水基城市,水资源丰富
杭州是一座水基城市,绕城范围内就有291条1公里以上的河,总长度更是达到900公里,能拥有如此丰富水资源的城市,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庞大的水系导致杭州可挖掘,可开发的河道很多,比如上塘河、余杭塘河、胜利河等河道,都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资源。
表1:国内城市水资源及水旅游开发状况
城市城内河道条数河道总公里数水旅游发展情况
杭州绕城以内434条1148公里水旅游雏形初显,“五水共导”格局
苏州各级河道26条,大小湖荡323个198公里開通环太湖水上旅游、“一环四射一横”的市域水上游线
绍兴33条大小河道湖渠相加,总长达2000多公里开通内河水上旅游;框定水城旅游视线,三圈八线
武汉70条400公里重点建设东湖、两江四岸、汉阳月湖、东西湖四大板块,4条旅游水上公交航线形成“一环三线”布局
南京87条283公里开通水上巴士和水上自行车;三线三圈
广州231913公里珠江日游、夜游
备注:选择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六个城市,数据来自各城市河道指挥部或河道建设中心网站
2.多元文化,河道沿线尚保留许多自然与人文遗迹,
杭州河道众多,且河道沿线尚保留诸多自然与人文遗迹,如良好的生态,多样的植被景观,具有地域特色的风貌;留存古桥、古街、老仓库、老码头,地方民俗风情,历史遗闻等,可以说每条河流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呈现景观多样,文化多元局面。丰富的遗闻遗迹为河道旅游开发提供了基本素材与保障。
表2:“三河”沿岸历史文化挖掘
表3:主要市区河道资源特色梳理
表2:“三河”沿岸历史文化挖掘
河道历史文化资源
上塘河一图腾(古运图腾:镇河沧兽)、两古遗(上塘独轮、上塘古纺)、八景观(十里桃花、古松老桥、双桥桃虹、坝忆今昔、半山依君、百里纤塘、赤岸神木、丁兰情结)、九河羹(五珍蛤蜊羹、螃蟹酿枨羹、萌芽鳝鱼羹、鹅肫掌汤羹、鲜虾蹄子羹、枸杞文鱼羹、干贝螺蛳羹、冬茸老鸭羹、三味河鲜羹)
余杭塘河漕运文化是亮点,目前有小河直街、浙大紫金港校区、城西游憩商务区等旅游节点
胜利河天下粮仓-富义仓,华光桥、万安桥、吴家石桥、里砖桥等多座历史可追溯至清末的桥梁,众多明代古建筑的霞湾巷与许氏合米、渔家台,古村八丈井村,湖墅八景
备注:资料来源于《三河旅游策划方案》
表3:主要市区河道资源特色
河流名称资源特色
上塘河三段特色明显,都市文化、文化休闲、郊野风光段各具韵味
和睦港城东的边界,北段开发整治少,可塑性强
余杭塘河漕运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
三墩港活着的“新农村”河流
蓬架桥港原生态自然化的景观;
余杭塘河外环线的重要通道
族滨洋港浙江大学的求是高校文化
西塘河各段风光差异大,小河段古建筑遗存丰富,发展潜力大
沿山河沿山河游线的核心;
连接西溪与大运河
中河、东河典型的城市社区河流
古新河西湖、运河的通道;
市政建设的典范
备注:资料来源于《杭州市市区水旅游规划(2007-2020)》
3.政府重视,塑造“依河而居”的城市品牌
杭州政府高度重视水旅游开发,关注市民休闲游憩品质,期望打造“依河而居”的城市品牌,杭州旅游优先发展的八大区中就有五大区是与水相关的。
4.经济强市,市民休闲需求旺盛
研究表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00美元,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需求;达到2000美元,将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普遍产生。
2008年杭州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完全进入“休闲度假”时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期望将不断提升,人们追求体验之旅,追求真实之旅,追求特殊兴趣之旅,杭州的水因其美感与文化,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三、杭州水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水质较差,严重影响旅游品质
市区河道经过近4年的全面治理,特别是2009年10月份钱塘江(珊瑚沙)引水入城工程试配水后,水质已得到很大改善,部分河道水体已达Ⅲ类标准。但目前市区河道的水质总体还不是很乐观,基本还是Ⅳ类水体,有的河道还属劣五类水体。
2、观光为主,休闲业态尚未成熟
目前,水旅游基本还是以观光为主,河道也主要承担交通衔接的功能,两岸休闲业态尚未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孕育。
3、团队为主,散客市场尚需激活
杭州现已推出运河夜游,2009年国庆节杭州新开通武林门至西溪湿地水上游线,武林门至余杭塘栖游线。从目前的运营来看,一个是票价过高(运河夜游38元/人,运河至西溪成人单程60元),另一个是基本以旅行社团队、企业团队为主,市民散客消费占很小比例。
四、杭州水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1、水质改善
水质直接决定了水旅游的品质。因此,未来杭州水旅游发展的首要挑战就是水质的进一步改善问题。
2、配套完善
水旅游专项设施建设既要考虑旅游团队的需求,更要考虑散客、市民旅游的需求。目前水旅游散客很少,很大程度上是由基础配套尚未完善所造成,比如交通换乘,游船班次,码头布设等。
3、业态孕育
要真正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将河道打造称为“世界级旅游产品”,关键要有丰富而独特的业态,要让市民与游客可看,可听,可玩,而不仅仅是坐船观光。
五、杭州水旅游开发的机遇
1、大机遇: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12月1日正式下发该文件(国发〔2009〕41号)。《意见》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的战略地位和任务要求,这就是“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在这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见出台后,将给杭州带来新的机遇与契机,将更加坚定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心与信心。
2、新热点:今后一个时期,旅游投入将更多关注都市休闲产品
当前大众消费的热点,正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消费方式灵活多变。必须以大众需求为导向,扩大供给总量、增加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层次。今后一个时期,旅游投入要更多关注都市休闲产品、康体健身娱乐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休闲度假的新热点,创造文化旅游消费的新亮点。
水旅游是都市特色休闲产品,是杭州丰富旅游产品,提升城市品位,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的又一张“金名片”。
3、大契机:生活品质之城建设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旅游卫星账户对发展旅游业所起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旅游统计体系;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提供有关旅游的宏观经济总量指标,揭示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给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旅游业及其社会经济影响方面的启示;成为许多深入分析旅游经济方法的基础,旨在说明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旅游卫星账户 旅游业
旅游卫星账户(又称为旅游附属账户或旅游分账户)是由世界旅游组织(WTO)、欧盟统计委员会(EUROSTAT)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合作开发的一种新的国际旅游统计标准、统计工具,于3月得到了联合国(UN)的正式批准。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迄今为止,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和正在开发旅游卫星账户。旅游卫星账户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写成本很大,它甚至要求对整个旅游统计体系进行调整。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对发展旅游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旅游统计体系
在旅游卫星账户创建之前,世界各国的旅游统计工作都面临几乎相同的问题。例如,有关旅游业的信息是分散的、不完整的和不协调的;各类旅游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统计时遵循的定义和原则都有所不同;收集旅游信息的过程各国也差异很大。因此各国形成的旅游统计结果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精确程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而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将指导各国完善自己的旅游统计体系(System of Tourism Statistics, 简称为STS)。203月,联合国等四方组织共同发布了正式文件《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这份文件成为各国编织旅游卫星账户共同遵循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的导言明确提出“旅游卫星账户作为一个建立过程,将指导各国发展他们自己的旅游业统计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完成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可以将此视为这种体系的综合体。”因此,按照这个框架建成的旅游统计体系将遵循统一的概念、定义、分类和记账原则,将包括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标准体系。因为这个框架规范旅游业信息的产生、描述和数据生成的方法,并针对现场操作的技术性问题的解决、统计基础设施的创建、结果的设计以及数据导入信息体系设定了统一的原则,所以各国的旅游统计体系就遵从了一致的标准。作为附属账户,旅游卫星账户与基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吻合,因此这个旅游统计体系就可以将旅游业和国民经济中其他经济活动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比较。
正因为旅游卫星账户使各国的旅游统计体系遵从了一致的标准,因此旅游卫星账户就成为了进行国际间对比旅游业经济贡献的一种工具。因为各国旅游卫星账户的表格填制遵从的是旅游业特征产品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的有关规定,所以它可以提供有关旅游的国际间可比的宏观经济总量,从而在揭示各国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很容易进行相互对比。目前,国际间旅游对经济影响的对比,已在实施旅游卫星账户的国家间进行。表1所列为一些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结果。
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
建立旅游卫星账户重要统计意义之一在于它将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建立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目的在于把关于旅游的分散信息集中到一个整合的框架中来,它可以把国民统计体系中来自需求方调查的数据和不同的供给方企业调查数据结合起来,而来自这两方面的数据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总体而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了旅游者消费的详细数据,并显示这些消费是如何由国内供给和进口得以满足的;它还包括关于就业、与其他生产性经济活动的联系和资本形成的数据;还提供旅游业分析需要的基本信息,包括经济数据与非货币信息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旅游卫星账户展示着旅游业各个方面的信息,比如:旅游消费和收入及其产品细分,按旅游者类型统计的旅游消费和收入,旅游消费和收入按地区的细分情况,总体固定资产构成以及旅游设施的占用情况,旅游的.间接影响,旅游对GDP的贡献,旅游就业情况,旅游获得的税收,旅游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以及诸如住宿、交通、旅行社这些重要的旅游企业对旅游总体影响的贡献。因为这个数据库收集了大量旅游业的微观经济数据,所以它对于旅游业的分析、规划以及旅游卫星账户本身的发展,例如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及时性国家旅游指数的发布,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旅游卫星账户的众多用途之一就是用于客源营销工作。旅游卫星帐户使用现有数据、家庭调查、旅游者调查(包括日记法和在住宿地点、出入境地点、交通工具和主要旅游地进行的调查)、旅游企业调查、中央银行调查和支出模型等方法来收集关于旅游者的消费信息。这些关于各类旅游者的数据对旅游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营销工作作用明显。以波兰1995年公布的实验性旅游卫星账户为例,账户中计得的旅游总需求为143.28亿兹罗提。将旅游消费按产品类别进行划分的结果表明,比例最大的是交通服务(占总额的24.5%),其次是住宿服务(16.1%)和餐饮服务(13%)。卫星账户还显示了不同购买群体的重要性。就交通而言,商务旅游者占了绝大部分(占总额的59.2%),其次是外国旅游者(23.2%)、国内旅游者(14.2%)、外国日游者(4%)。把所购买的产品和细分市场结合起来,得到的数据又不一样,这就能够说明不同旅游者群体不同的市场行为。外国旅游者花费的最大部分是交通服务,占其总花费的28.8%,而国内旅游者仅为10.6%。另外,外国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用于餐饮方面的花费占其总花费的比例相当接近。但住宿服务就大不相同,国内旅游者在住宿方面的花费比外国旅游者低得多,这说明探亲访友仍然是最重要的国内旅游形式。对于外国日游者而言,餐饮和汽油是其花费中比例最高的二项,二者加起来占到花费总额的89.3%。这样,就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国内旅游者对于旅游服务部门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特别是住宿服务;对于入境旅游者,日游者使用旅游服务的程度非常低,其主要目的就是购物。
另外,将旅游卫星帐户中的数据和来自其他资料来源的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引发对一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
提供有关旅游的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指出:旅游卫星账户可以提供“被视为一组衡量一个经济体旅游业规模的相对指标:现金境内旅游消费、境内旅游消费(现金和实物)、旅游产业的增加值、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国内总产值。”这些经济总量的指标将全面地揭示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
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重要性,离不开确定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总量。而旅游卫星帐户的创建涉及到填制十张表。在创建之初,为了测算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就必须至少完成一部分表格的填制。其中表1、表2、表3和表4分别统计了入境旅游消费、国内旅游消费、出境旅游消费和境内旅游消费;表5是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生产账户;表6是按产品分列的国内供给和境内旅游消费。表6是旅游卫星账户的核心,在其他表格的基础上,通过表6可计算出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国内生产构成部分等指标。有了这些经济总量指标,即用基本的货币量表示的概念,宏观的经济分析就有了基础和技术性的关键支持。
以加拿大为例,1994年7月加拿大统计局发布了针对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成果(它采用了1988年的数据),它首次显示了旅游业这个综合产业的内部结构,以及构成旅游经济活动的旅游商品和服务;首次揭示了哪些产业是由旅游支持的,哪些对旅游者的依赖性较弱。具体而言:1988年旅游消费总值为303亿加元,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4%;旅游给各级政府上交37亿加元的商品税;按对经济的贡献,旅游业排在所有行业的第12位;所有的旅游GDP当中,只有75%来自于加拿大旅游部门的企业,另外25%来自旅游者购买的非旅游产品(这就启示,要发展旅游业,旅游部门必须和其他经济部门中的企业展开合作);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部门,其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所有产业每份工作平均取得的总增加值为49000加元,而旅游卫星账户显示旅游全职工作取得的增加值为29000加元。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成果促使当时的新联邦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行业,并将发展旅游的联邦基金增加了5倍;还促成了政府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Canadian Tourism Commission,简称为CTC)取代加拿大旅游局(之前,加拿大旅游局是隶属于工业部的一个分支部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成为旅游企业与行业协会、省级政府、中央政府之间重要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它为促进加拿大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许多国家,人们对旅游业的看法实际上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在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社会服务的一个方面。例如,当时的旅行社这种典型的旅游企业被看作是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接待,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对于单个企业、地区,甚至整个国家,都成为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及就业来源,这就要求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来考察它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而旅游卫星账户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新的统计工具,因此建立旅游卫星账户,揭示旅游业的经济规模和重要性是很有意义的。
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旅游卫星账户为旅游业统计核算制定了一些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即所谓的“概念性框架”。这个框架“以一个经济体内旅游所产生的产品需求与其供给之间存在的基本平衡为基础。”它还包括旅游业特征产品清单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等等。旅游卫星帐户可以成为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旅游卫星帐户的缺点之一就是时滞性。其研究结果往往是关于许多年以前的。因此,有些国家就研究能够及时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方法。加拿大的国家旅游指数(National Tourism Indicators,简称NTI)就是这种方法。加拿大就是在旅游卫星账户基础上,开发出了一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旅游指数系列。国家旅游指数最早是开发用来更加及时地提供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一些主要估算数据,其关键概念都是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来的,目前已做到每年发布四次。旅游卫星账户促进了国家旅游指数的发展,使国家对旅游业进行完全彻底的统计分析和及时监测成为可能。
旅游卫星帐户也为开发地区性旅游卫星帐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的是关于全国旅游业的数据和信息,对各地区旅游经济政策分析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因此,除全国性的旅游卫星账户之外,政策制定者更感兴趣的将会是各省、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事实证明地理特征突出的旅游卫星账户有着明显的价值。省级、地区级旅游卫星账户在旅游卫星帐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地区的旅游花费、GDP和就业,来测算各省地区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其分析结果对和旅游相关的企业、地区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旅游战略和政策更有意义。以加拿大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对安大略省的旅游经济分析为例,安大略省的旅游业的旅游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占到旅游需求的38%,这是加拿大各省中最高的比例;旅游增加值占安大略省总国内生产总值的2.1%,就业占4.5%。这两个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就在全国性账户的基础上,实现了在各地区之间比较旅游经济贡献的可能性,对地区旅游经济决策和发展都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研究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模型,可能因研究人员的经济思想以及分析目标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旅游卫星账户非常灵活,包容了不同模型的要求。也就是说,旅游卫星账户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可以建立旅游业经济影响模型以及其他分析旅游经济的模型,可以对旅游的增长进行分析,对旅游生产率进行测算,而这些都基于旅游卫星账户为建模提供的基本信息。例如利用旅游卫星账户建立旅游政策和预测模型(简称TPF模型)就是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趋势之一。TPF模型把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获得的信息(比如:TPF模型要求有旅游花费方面的具体数据,以及旅游特征产业的生产结构方面的具体数据)融入到一个可计量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中,把旅游的经济贡献模型化。而TPF模型不仅可以预测旅游的经济贡献,而且还包含许多更加灵活有用的办法。英国威尔士地区旅游卫星账户就尝试过建立一些框架模型,测算旅游业和体育活动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包括世界杯、Brecon爵士乐音乐节、英国WRC Rally活动、以及开发Blaenavon世界遗产对经济的影响。以上这些都为政策制定者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手段。
目 录
论文摘要„„„„„„„„„„„„„„„„„„„„„„„„„„„„„„„„„2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概述„„„„„„„„„„„„„„„„„„„„„„„„„3
二、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
(一)同行恶性竞争„„„„„„„„„„„„„„„„„„„„„„„„„„4
(二)欺骗歧视消费者„„„„„„„„„„„„„„„„„„„„„„„„„4
(三)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匮乏„„„„„„„„„„„„„„„„„„„„„„4
三、对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5
(一)团购门槛低产品审核不严格„„„„„„„„„„„„„„„„„„„„5
(二)网站和商家双方协调不一致„„„„„„„„„„„„„„„„„„„„5
(三)不安全隐患太多„„„„„„„„„„„„„„„„„„„„„„„„„5
(四)人才培养滞后„„„„„„„„„„„„„„„„„„„„„„„„„„5
四、针对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6
(一)提高团购网站服务质量培养客户忠诚„„„„„„„„„„„„„„„„6
(二)统筹规划加强管理„„„„„„„„„„„„„„„„„„„„„„„„6
(三)加强网络安全建设„„„„„„„„„„„„„„„„„„„„„„„„7
(四)校企合作引进人才„„„„„„„„„„„„„„„„„„„„„„„„8 参考文献„„„„„„„„„„„„„„„„„„„„„„„„„„„„„„„„„9 致谢辞 „„„„„„„„„„„„„„„„„„„„„„„„„„„„„„„„„10
开封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论 文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旅游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但旅游电子商务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概念,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结合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同行恶性竞争、对消费者存在歧视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对网络安全缺乏信心、以及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提高我国旅游总体水平、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竞争实力。
关键词:旅游
电子商务 问题 对策 开封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王 斌
(开封大学 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规模正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一直占到全球电子商务总额的2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概述
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泛指一切通过电子方式开展的贸易活动。旅游电子商务是指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电子化商务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运作旅游业及其分销系统的商务体系。旅游电子商务就为广大旅游业同行提供了一个互联网的平台。
旅游电子商务的特点: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是最适合应用电子商务系统、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行业之一。在旅游业中应用电子商务,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具有三个特性,即整合性、交互性、快捷性。网络时代,电子商务营运成本低、用户范围广、无时空限制、能同用户直接交流。这无疑能提高顾客满意度,赋予旅游业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在欧美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是整个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网民登录旅游网站仅限于携程、E龙旅行网几个大型网站,网民在网上旅游预订也局限于机票、酒店的预定。目前,我国旅游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总体水平很低,信息服务能力有限,国际竞争力较弱。
二、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开封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一)同行恶性竞争
在旅游电子商务行业中,随着利润空间愈来愈少,同行竞争愈演愈烈,恶性竞争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我们在做团购网时,每天必须去谈业务和商家签单,虽然有很多商家也愿意把产品放到网上进行宣传,但是团购网太多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在和商家沟通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后双方感觉良好也有了签单的意向,半路往往会杀出第三方(如窝窝团)。人家是全国性的大网站,而我们这些新起的地方团购网站根本无法生存,价格一压再压,实在无利可图。像我们团购网上的开封旅游年卡实体卖60元,网上却只卖52一张只赚一元钱,人家来领年卡有的不会自己操作还得帮忙注册。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许多团购网先后都纷纷倒闭。
(二)欺骗歧视消费者
近年以网络购物、旅行预订为代表的商务类网站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自2011年开始的团购更呈现出爆炸式发展,不过大量的网上消费也凸显了网络购物中的一些弊病。一方面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里,却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敢于接受网上购物,但却对网上购物表示不太相信,害怕上当受骗金钱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团购消费者遭歧视,在不降低质量与服务品质的前提下,团购图的是价格便宜。如果品质都保证不了,那么消费者还要团购干什么用。据了解,顾客凭团购券消费,店方总说不能消费,而顾客假装成一般消费者,却可随意消费。再有一些商家规定,对团购消费不开具发票。我听朋友说他同事在58团购网上,买了4张清凉寨的旅游门票,原价50元,网上团购每张28元。在有效期内,她拨打清凉寨的客服电话,希望周末去旅游,但工作人员说,现在是旅游旺季,不能用团购票。但游客可选择退钱;或者每人再加48元,跟旅游团一起进寨旅游。
(三)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这几年,许多旅游企业都在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做网络销售,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这些旅游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并不是简单的网络销售人才,而是要既懂旅游,又懂商务的双料人才。在前几天应聘时招聘负责人告诉我,企业目前不缺技术人员,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根据产品的销售需要,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对上网人群进行数据分析,但对数据分析人才要求比较高,除了要对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充分理解外,还需要善于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开封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三、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团购门槛低 产品审核不严格
团购行业准入门槛过低,导致行业成员资质参差不齐,恶性竞争成为一种必然。面对较低的进入门槛,无论是具有先天优势的门户网站还是中小创业者都想在团购市场上分一杯羹,短短一年时间,“百团大战”迅速升级为“千团大战”。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先机,团购网站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在每天推出的商品数量、商品类别和商品价格上大做文章。然而,每天推出多款商品意味着难以逐一对商家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商家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行检验;价格方面,短期的低价策略下,利润可以通过“薄利多销”来实现,但是长期的价格战之下,利润空间被不断压低,对价格的过分要求不可避免地造成对商品质量的忽略、对供应商家的伤害以及商家与团购网站联合实行价格欺诈等问题的出现。
(二)网站与商家双方协调不一致
由于团购所提供的产品折扣力度非常大,用户在惊喜的购买后,可由于团购企业与商家未达成友好的合作共识,商家一方面希望借团购所提供的折扣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又对这类低价促销方式心存疑虑,致使商家不仅对消费者的服务大打折扣,更使原提供服务大为缩水。如一用户在参加了某酒店的团购后,始终订不到房间,但是以非团购身份打电话过去,立刻就能预订成功,而商家却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
(三)不安全隐患太多
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热点,但其安全性的问题也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而要求越来越高。基于互联网的特性,网购独特的交易形式充满了安全风险,网站轻易就能得到消费者的个人隐私,经营者又能随意更改自己的商家信息,再加上电脑病毒、黑客侵袭、内幕操纵、客户信息被贩卖等事情的常有发生,使得消费者对网购安全问题忧心忡忡。很多用户不愿意进行网上支付是因为担心网络安全没有保证,以致自己的信用卡等资料被网络黑客窃取造成损失。除此之外,就是网上做交易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用户认证程序,用户大量的隐私被暴露在网上,这使得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公众不愿意进行网上交易。目前,在线的网上支付尚未真正解决,仍大量沿用“网上交易,网下支付”的支付模式。
(四)人才培养滞后 开封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人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明确人的作用和人的知识技能的转化。旅游网站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心理学及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但目前从业人员大多数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既熟悉电子商务又精通旅游管理的人才,还不能适应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高校专业课程不能与时俱进,培养方式的滞后,也是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的原因之一。老师不熟悉市场的需求,学生不知道发展方向,导致虽然有许多电子商务毕业生,但都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供求关系不对称。
四、针对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一)提高团购网站服务质量培养客户忠诚度
提高团购网站服务的质量,培养客户忠诚度。网络团购服务包括物流服务、商品退换货服务、对客户投诉的反馈服务、二次营销的服务以及其他有助于促进再次购买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建立客户关系数据库,以了解现有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维系客户忠诚度;其次,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寻找潜在客户,扩大客户的数量。对于商家的服务和接待能力要有一定的评估体系,选择优质而有信誉的商家;最后,加强信息沟通。企业可以通过邮寄资料、重点客户拜访、开展公关活动等方式持续保持与客户的信息沟通。当客户能够经常的收到企业的信息及得到企业的细致服务后,客户忠诚度会不断地增强。
(二)统筹规划加强管理
1、加强行政指导,督促团购网站切实履行责任义务
团购网站经营者属于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在维护网络团购交易秩序方面,团购网站经营者负有重要管理责任。网络团购涉及范围广、交易规模大,易引发群体性消费纠纷。各地应将团购网站作为网络监管重点,特别是要抓住影响范围大、交易频率高的团购网站,加强行政指导,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团购网站经营者认真履行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团购网站经营者主要承担以下责任义务:首先,对团购商品服务的商家资格和团购商品质量建立审核制度。团购网站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服务信息应完整、准确、清晰,不得故意隐瞒关键信息,确保发布的商品或服务信息与实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保持一致。其次,以合同形式明确与团购商品供应商家、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团 开封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购网站经营者应当与团购商品供应商家签订网站进入经营合同,明确双方在团购交易进入和退出、商品和服务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第三,严格保护团购商品的商家商业秘密和消费者个人信息。第四,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五,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团购网站经营者应当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制度、消费纠纷处理制度及专业的客服团队,从技术和人力上保证投诉渠道的畅通,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疑难解答与反馈。最后,规范团购促销活动。鼓励团购网站经营者引入第三方公正机构对秒杀、抽奖等促销活动进行监督,保障促销活动的公平、公正。
2、加大监管力度 维护网络团购市场秩序
针对目前网络团购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立足职能,加强网络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加大对各类网络团购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团购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着力建设规范有序的网络团购市场经营环境,促进网络团购行业健康发展。首先,建立团购网站经营者主体数据库。其次,积极开展网上巡查,查处网络团购违法行为。第三,制定和推广合同示范文本。第四,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最后,鼓励支持团购网站加强自律。比如可以在开封地区组建一个开封团购网站管理协会,把开封所有的团购网列入会员,对其责任和任务进行规范,共同治理和维护网络团购市场秩序。
(三)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网上交易能否做到保密和安全将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安全问题是推广电子商务的关键。企业自身首先要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如从事电子商务的旅游网站要安装确实有效的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保障网民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使游客对网络安全有信心,敢打开页面,敢在网上支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遭遇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为2.17亿,占网民总数的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1.21亿;另有8%的网民最近半年内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我国信息化发展越深入,经济社会对网络的应用性越强,保证网络安全越重要。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必将影响我国信息化的深入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加强互联网安全性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认识到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在加强互联网发展,深入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同时,着力构建一个技术先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第二,对于公众来说,要提升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对互联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来说,要加强日常运 开封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行中的安全保障工作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要高度重视各种新技术的运用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监管和防范措施,提高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第三、还需要完善网络应急处理协调机制。网络安全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方方面面,需要建立起灵活快速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有效应对各类网络安全问题。
加强互联网安全性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旨在长远。明确用户、企业等相关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安全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责任,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四)校企合作引进人才
年轻人是网络的最多使用者,尤其是大学生,更是接触网络最多的人,旅游企业要想将传统运营模式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就必须引进相应的人才,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相应的课程,应将旅游和电子商务的学习相结合。
旅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的许多负责网站日常建设与维护的工作,这都是我们学过的专业课程,优秀的学生们是能够胜任的。企业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负责网页设计及内容更新等工作,进而负责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同时,可在学校里聘请一些知名的教授或者熟谙前沿知识、有影响力的教师学者,还可以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任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安排实际任务,这样学生不仅拓展了学习的范围,而且使我们更能够懂得将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所以,现在的旅游企业应该与高校进行合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提前学到旅游电子商务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将来到企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企业也可以从各个项目中获利,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我国旅游业若能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努力适应网络时代的变革,利用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旅游服务,实现旅游业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和市场创新,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的实施,必将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促进旅游业的新飞跃。
开封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章素华.北京城郊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2月。
2.汪寿阳.实体店及其网上商店产品的动态定价及订货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2月。
3.刘晓旭.基于GeoWeb2.0的村镇民俗旅游电子商务设计与实现[J].信息世界,2010年6月。
4.朱若男.旅游电子商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6月。5.杨路明.现代旅游电子商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6.杨路明.旅游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开封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致 谢 辞
感谢徐轲老师在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对我的毕业设计进行点评,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在设计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请老师多加指点。
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要面对又一次征程,三年的求学生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丰富。在即将离校之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这些平凡的人——我的老师,我不是你们最出色的学生,而你们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三年来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与了很大的帮助,在此我深深感谢这些看着我成长的老师和同学。
我也要感谢我的母校——开封大学,是她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让我在这里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并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所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最后,衷心的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有个好前程。
关键词:出境旅游; 问题;发展; 分析中国出境旅游的现状
旅游业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不论从它的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和纳税等方面来看,都对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中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明显增多,旅游需求已日益成为我国居民生活的必需,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出境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2003年,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已经达到2022万人次,并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亚洲第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分析也成为引人关注的学术课题。
1.1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整体概况
1.1.1、出境旅游的概念
关于出境旅游的概念,国际上认为是一国公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对于出境旅游的定义为:指中国(大陆)居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国家、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进行的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病、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目前,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实际上包括三种形式:一是中国公民出国旅游;二是中国公民边境旅游;三是中国公民到中国的港、澳、台地区的旅游。
1.1.2、出境旅游的发展概况
中国的出境旅游始于1983年的港澳探亲游,随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出境旅游消费已成为我国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整理的数据,1993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374.00万人次;到2007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则达到了409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是1993年的11倍。2008年,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以及我国年初冰冻灾害和“5.12”大地震的影响,我国出境旅游人次数仍达到创纪录的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4%。另外,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业报告,2009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不断增加,其中赴台游发展迅猛。我国公民出境人数已达到4765.63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4.0%。其中,因公出境人数544.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7%;因私出境人数422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扩大,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多与我国对出境旅游管理政策的开放、旅游目的地的增多、公民出境旅游的愿望强烈以及市场供给环境不断改善等都有着密切关系。
1.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期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纵观过去20年来的实践,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发展,从活动的形式来看,大体上是沿着‘港澳游’、‘边境游’和‘出国旅游’的顺序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活动的目的来看,先从探亲访友、商贸活动,逐步发展到观光和度假;从国家政策和管理的角度来看,经历了试验、放松到逐渐放开的过程
1.2.1、港澳游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满足沿海地区人民和在海外的亲人团聚的要求,国家决定进行探亲旅游试点。1983年11月15日,广东第一个赴港探亲旅游团出发,开始了内地居民最早的出境旅游。然而,由于当时的出境旅游手续十分复杂,并局限于特批的旅行社,赴港澳旅游的公民多在广东和福建两省,旅游模式也仅为单一的“探亲游”。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之后,港澳游模式开始发生本质转变,内地居民赴港澳的限额扩大,促使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至1997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1998年国务院港澳办与香港特区政府协商扩大内地赴香港旅行者数量为标志,港澳游突破“探亲游”的限制,真正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旅游形式。
1.2.2、边境游
我国的边境旅游,1987年开始于辽宁省的丹东市。国家旅游局和对外经济贸易部于1987年11月批准了丹东市对朝鲜新义州的一日游。随后,国家相继批准了在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新疆、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与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开展边境旅游。不过,此时的边境游多为探亲访友和商务游。1997年,随着边境旅游的蓬勃发展,国家对边境旅游管理逐步完善,规定凡是我国公民均可进行边境游。实际上,一些边境旅游活动已经与出国旅游融合为一体。
1.2.3、出国旅游
1988年,为了满足归侨、侨眷及相关人员的探亲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规定由海外亲友付费、担保,允许公民赴泰国探亲旅游,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游的起点。1990年10月率先开放中国公民自费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三国旅游。自1997年起,在试办港澳游、边境游的基础上,正式开展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之后,出境旅游目的地的数量逐步增加,截至2008年底,除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已有13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2009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又新增了包括加纳共和国、厄瓜多尔、多米尼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内的九个国家。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增加是出国游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1.3、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出境旅游业务开展晚,发展时间短,管理经验不足,从业者素质和经营机制也跟不上,导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3.1 出境旅游经营秩序比较混乱
目前中国除经规定程序批准、有权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正规旅行社外,还存在着大量未经批准货未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出境旅游经办组织,包括旅行社和非旅
行社的经营性、非经营性组织和人员等。这些经营组织不具备经营权,受到政府的监督较少,在质量、信誉、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隐患,往往会利用政策、规定的漏洞违规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损害出境旅游的发展。而有权经营出境旅游的旅行社也会想方设法在特许经营渠道之外扩大业务量,各种违规的业务操作和宣传促销行为比较严重。
1.3.2 旅游者合法权益保障存在问题
旅行社低价竞争的直接受害者是旅游消费者。当价格降低时,旅行社必然要通过降低接待水准、降低服务质量以及在境外旅游过程中诱使旅游者增加购物、临时增加大量低质高价甚至是有害于健康的旅游项目,以弥补低价造成的损失,这将对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1.3.3 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损国民形象
中国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部分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也屡屡受到国内外媒体的披露和报道。有些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当众脱鞋、不遵守公共秩序、大声说话、坦胸露背、爱占小便宜等不雅行为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虽然这只是少数部分出境旅游者的行为,但是却给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居民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某种程度上会上升到用来代替全体中国人,进而会影响到国家形象、国际交流活动以及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
我国出境旅游现阶段的发展速度很快。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实际收入剧增的反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原来的出境旅游基数低。偏高的发展速度在开放之初属正常,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就要制定出适宜的出境旅游政策。
2.1出境旅游的相关政策日趋规范
我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确定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政策,这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旅游发展状况,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下半年国家旅游局又就国家旅游发展总政策做出了新的表述,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显然在出境旅游方面更加突出了行业规范、治理市场秩序、满足公民出境需求等内容,淡化了对出境旅游规模和速度的控制。无疑会进一步促进出境旅游的发展。
2.2我国出境旅游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拓展新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已成为发展出境旅游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会争取到更多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同时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的绝对数也在增长。
亚太地区是我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亚太市场自身注重品质、提升质量的同时,我国出境旅游在亚太地区的发展速度还会持续稳步增长。
构建有序市场现已成为我国和欧洲国家关注欧洲市场的焦点。一方面,目的地国家政府对签证应简化相关手续,另一方面,客源地旅行社要规范经营、有效管理、恪守诚信。相信一定会共创出新的出境旅游市场的秩序,这样欧洲市场的发展就完全可塑了。
2.3各方面因素促进我国出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国际航线的继续增加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通或增加连接我国的直达国际航班,使国际交通更加通畅,价格有望降低。2002年,我国拥有1176条航空线路,其我国际航线161条。至2005年,国内航线增至1279条,国际航线增至244条,同时在自身的航线网络中新增75座城市。我国民航总局也于2006年3月披露,国航将在近期新开通3条国际航线。新航线的增加,更方便了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活动。
出境目的地旅游政策的积极发展 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公民签证的限制会随着出境旅游经营的规范化而转为正常。2006年申根协议国家的进一步扩大将会使签证更加便捷。
国际社会的关注升温 越来越多的目的地国家在我国设立旅游办事机构,开展宣传促销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仅集中在超大型城市,而是采用拉网式的战略宣传。尚未与我国签订ADS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像美国一些州和北美其他国家)也开始针对我国出境市场进行促销。不难看出,出境目的地市场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很大,在新政策下争取更深层次的推动和促进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
2.4自由行推动出境旅游市场走向成熟
随着出境旅游者人数的增加和个性目的地的单一,越来越多人不再满足于旅行社组织的团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旅行方式及目的地,“自由行”便悄
然兴起了。目前ADS协议的框架下,除了德国自由行得到批准、港澳地区的特殊安排外,出境游的“自由行”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可见,“自由行”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一方面,国内青年出境旅游对自由行的需求俱增;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改变,会给予我国公民个人旅游签证的信息。一些国外政府也简化对我国公民的签证方式,开始接受个人旅游签证。可预计,随着出境旅游团队的增长,各种“个人游”出境旅游活动将会不断扩大。总结
随着出境旅游被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国内外对出境旅游的有利条件,我国的出境旅游一定会克服存在的问题,不断发展进步,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可,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欢迎。
参考文献:
[1] 张广瑞.2003~2005年我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杜江、戴斌等: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04[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3] 张补宏、赖宝: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历程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09,25(6).[4] 夏建国、魏晓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回顾与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9,8(12)
1999年起, 我国开始落实退耕还林的政策, 人们正式意识到林业生态的重要性。几十年以来, 我国这项工程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 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森林在生态系统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是生态文明的主体以及国民经济的基础, 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时期的需要, 大面积开采森林资源, 对林木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虽然近些年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 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保护和再生的作用, 但是这些仍然无法解决目前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 我国恢复森林生态系统主体、平衡生态经济系统的问题亟需解决, 一下就针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进行阐述。
2 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门新的工程, 主要是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生态工程原理为依据, 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的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进行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匹配, 以在特定区域形成一个稳定、实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工程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以下几点: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进行总体规划与布局;分析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和特点;根据生态环境来规划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 是需要详尽的规划和有力的实施政策。我国目前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前瞻性, 没有一个大的格局, 很多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都是短期获利。这其中又有一大部分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应付上级检查而规划的, 在设计和建设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不能够真正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另外,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需要各种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再结合需要治理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生长、生存的条件而规划的, 因此林业生态工程规划是一个由各级规划组成的系统。但是在具体的实操过程中, 由于部分组织施工经验不足, 往往是规划了总体的目的忽视了各级的设计, 导致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操性不高。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各个地方启动的事件和目的不同, 于是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林业生态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 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金钱。我国需要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地域十分广阔, 因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国家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上已经投入的资金, 但是却远远不够。虽然林业建设相关部门将重心放在了一些重点区域和项目上, 但是这些工作离改善整体生态环境的建设还有一大段路程要走。
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政策的落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一定要保证监管到位, 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每一笔资金都花在刀刃上。但是在实际的林业工程建设上, 由于监管团队的缺乏或者监管团队水平的问题, 部分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落实, 导致在建设中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并且分工不明、责任不明。这些问题致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相当滞后。
若是要加大、加快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首先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核心,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点, 加大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力度, 倡导各个单位在发展的同时尽量不破坏环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摒弃传统的、错误的观念, 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 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生态的平衡。其次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以政府投入为主, 拓宽融资的渠道、层次, 吸引社会资金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视, 以引导相关企业和个人投资为辅;在资金政策上, 税收、信贷、服务等可以适当像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倾斜, 给予直接投资或者一定的资金补助, 给予贴息贷款或者税收优惠等政策优惠;进一步提高地方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标准, 积极宣传和扩大公益性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进来。优化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和监管能力, 督促各级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各项职责及时落实, 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杜绝林业发展的管理和监管漏洞。
3 结语
正所谓“前人植树, 后人乘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推动,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摘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主要针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分析
参考文献
[1]陈继红.浅谈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发展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08) .
[2]白进军.小议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J].科技资讯, 2013 (33) .
[3]伯茹, 刘凤霞, 李卓.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神州, 2013 (06) .
摘要:乡镇生态经济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型工业为主导的生态经济。只有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型工业,才能使乡镇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增强,才能使资源合理利用。
关键词:乡镇生态经济良性发展
乡镇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乡镇工业为主体、工农结合,各业并举,全面发展的综合经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现实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全面正确认识,忽视以至牺牲了生态效益去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毁林开荒,弃牧种粮,围湖造田,以至盲目地发展重污染的乡镇企业,掠夺性开采地下资源,不科学地施用化肥和农药,任意排放污染物等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行为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惊人浪费,而且还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使工业发展、粮食生产、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之间的矛盾加剧,内耗加重,从根本上限制了乡镇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把发展经济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基础上的做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
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乡镇生态经济系统内存在着最大的经济投入容量即生态最大可容投入量的问题。随着经济投入的增加、产品产出量也增加。当产出量不断增加,超过生态上限时,既超过了生态最大可容投入量时,虽然可以增加产出量,但由于生态系统无法容纳,从而造成生态失衡。因此必须对乡镇生态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使其满足以下五个方面:①经济发展速度与可利用资源的增长速度相协调;②经济与现存生态资源结构协调一致;③经济生产布局与生态资源的区域类型相适应:④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出口结构与地区现存生态资源结构相补;⑤经济生产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分布和增长速度与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相适应。只有满足这五个方面,才能达到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在乡镇内,即接近最佳的最大持续产量,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方式是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型工业。
发展生态农业是乡镇生态经济建设的基础。生态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注重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全面发展,实行多种经营。②植树种革,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林木覆盖率,加强第一性的生产。⑨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④充分利用作物秸秆、树叶,发展畜牧业;利用牲畜粪便生产沼气,同时提供饲料和有机肥,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防治农村环境污染。⑤开发农村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乡镇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转移。主要发展以下几个类型的生态农业①生物立体共生型生态农业。该类型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生产结构,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结全的类型。如稻鱼共生的生态农业。②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农业。该类型使各种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多次地利用,从而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防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在种植业内部采取种、养业结合;种、养、加三结合;种、养、沼三结合;及种、养、加、沼四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方式。如稻一蔗(和桑)——鱼——猪(禽)相互结合型的生态农业。③生物相克避免型生态农业。该类型主要采取以虫治虫、以禽克虫、以草克草、以草克虫、以菌克虫等方式,来优化农业生态系统。④区域整体规划型生态农业。该类型是运用生态规律,将山、水、林、田路进行全面规划,协调生产用地与庭院、房舍、草地、道路、林地等的比例,使农、林牧、副、渔合理布局,农、工、商联成一体,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提高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如以水产养殖业为主,鱼、牧、种植、加工结合型,城郊莱、粮、奶、果、禽、鱼结合型;旱、地、粮、林、草牧型;以及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型等各有侧重的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农业经营方式,它不仅有利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加速了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同时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广开就业门路,为社会创造出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及其副产品。是农业生产中,最接近最佳的最大持续产量的生产方式。
生态型工业是乡镇生态经济的主导。生态型工业是在吸取不顾当也实际情况,盲目地追求高速度,盲目地上项目,不管能耗多高,污染多重,只重视发展的速度和数量,轻视发展的效益和质量的教训后,发展起来的,其中心思想是:立足本地资源深度加工增值,加强基地建设,重视农业资源增值,工农紧密结合,开发“绿色食品”,依靠科技进步,围绕物质与能量多层高效利用,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发展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生态工程,推动工厂生态化,工业生态化,采取无污染或少污染工艺,实行清洁生产,对资源多级利用,形成工业生产链,对“三废”以工业生态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三废”资源化: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根据乡镇内或本地区域内的农村特点,发展农、副业中的名、优、特产品的加工工业和相应的其它现代化乡镇工业,形成一条“少花钱,多办事”,高效节约能源、資源,控制污染,变废为宝,使工厂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统一的正确道路。
【浅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浅析景德镇旅游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06-16
浅析旅游环境保护10-26
浅析个人所得税的现状与发展07-24
浅析现代物流管理业的发展09-19
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措施11-28
浅析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前瞻07-17
浅析旅游企业 “人性化” 管理11-16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12-14
浅析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的发展06-07
浅析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