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离婚判决书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告离婚判决书

公告离婚判决书 篇1

原告周平

委托代理人廖源,重庆四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向以群

原告周平与被告向以群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4月8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赵俊武担任审判长,与代理审判员王林、秦耕洪组成合议庭,共同负责对案件的审判,适用普通程序并于207月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周平及其委托代理人廖源、证人吴德根、朱文廷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向以群经本院公告传唤,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周平诉称,原、被告于相识并同居生活,9月办理结婚证。2月25日生育一子名周俊杰,2月1日生育一女名周俊雯。原、被告结婚后常因生活琐事发生纠纷,从204月,被告生育女儿后不久,便与原告发生纠纷后离家出走,原、被告处于分居状态已长达5年之久,原、被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原告起诉要求:1、判令原、被告离婚;2、小孩周俊杰、周俊雯由原告抚养,被告每月给付每个小孩的抚养费150.00元至其年满18周岁止。

被告向以群未答辩。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于20相识并同居生活,209月办理结婚证。202月25日生育一子名周俊杰,年2月1日生育一女名周俊雯。原、被告结婚后常因生活琐事发生纠纷,从2005年4月,被告生育女儿后不久,便与原告发生纠纷后离家出走,不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初曾回家一次后便外出,至今下落不明。

上述事实,有原告的陈述,原、被告及子女的身份证明、结婚证、调查刘碧珍笔录、证人吴德根、朱文廷到庭证言在卷佐证。

本院认为,原、被告关系不和分居生活多年,原、被告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原告的离婚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鉴于被告下落不明,不能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原告要求抚养周俊雯、周俊杰,由被告每月给付每个小孩抚养费150.00元至其年满18周岁止的请求,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准予原告周平与被告向以群离婚。

二、小孩周俊雯、周俊杰由原告抚养,被告从年8月起每月给付每个孩子抚养费150.00元至孩子满18周岁时止。

案件受理费240.00元,由原告周平负担。

本判决以本院出据的证明书作为发生法律效力的依据。

本判决生效前,当事人不得另行结婚。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赵 俊 武

代理审判员王 林

代理审判员 秦 耕 洪

二○xx年七月八日

公告离婚判决书 篇2

关键词:公告离婚,公告送达,下落不明,恶意诉讼,间接侵权

公告离婚并非一种新型离婚方式, 而是诉讼离婚的一种。指人民法院通过公告方式送达文书, 公告期满后下落不明当事人仍未应诉, 缺席判决接触当事人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

随着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人口流动日益频繁, 加之我国户籍和人口管理制度的相对滞后, 当事人逃避家庭义务和躲避诉讼的现象日趋严重, 导致这类案件数量连年攀升。公告离婚固然可以解决送达不能的问题, 确保诉讼效率, 但凡事皆有利弊, 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趁配偶出门在外地等机会, 谎称配偶下落不明或提供虚假联系方式继而刊登起诉离婚的公告, 达到非法离婚、有利于自己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及争夺抚养权的目的。

公告离婚案件与其它适用送达程序的案件不同, 被告一旦过了上诉期才发现, 只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或者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 不得申请再审。即原告离婚的目的可简单达到。其次, 对财产或抚养权部分申请再审, 由于夫妻共同财产经过法院的分割已经转移了所有权, 将面对再审程序启动难和取证难的两个巨大的困难。

由此可见, 规范使用公告送达是当务之急。

一、我国现行公告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

1、适用范围规定冲突

在新婚姻法颁布以前, 最高人民法院对公告离婚作出了诸多规定, 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旧婚姻法的空白。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二条规定, 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 对方起诉离婚, 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 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 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未满两年的离婚案件是否受理的公告送达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夫妻一方下落不明, 另一方诉至法院, 只要求离婚, 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死亡的案件, 不论下落不明人出走时间的长短, 法院均应受理, 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规定的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法律文书的送达依照公告送达的规定进行;1992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以下简称《民诉意见》) 151条中也规定,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 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 只要求离婚, 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至此, 公告离婚的适用条件为另一方下落不明, 勿需进行失踪宣告, 且不限制出走时间长短。

2001年颁布实施的《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一方被宣告失踪, 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应准予离婚。这是婚姻法第一次对公告离婚的使用范围予以限定, 是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一次重大突破。但把申请宣告失踪作为公告离婚的前置程序, 却与《民诉意见》第151条及其他司法解释相冲突。这样的冲突使得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进行审理。有的选择适用《婚姻法》中的此程序规定, 有的依据《民诉意见》给与未申请宣告失踪的当事人立案审理。这就造成了相同的离婚事实在不同法院甚至在不同审判员之间出现不同判决的情况, 在令法官困惑的同时给了个别法官枉法裁判的借口。判决的不平衡增加了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不满, 影响了人民法院公正审判的社会形象。

2、适用条件把握不准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公告送达只有在采用其他几种送达方式无法送达和当事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实际操作中的法律规定较笼统和存在的诸多问题, 造成公告送达这种补充送达方式在实践中的滥用。

首先, 下落不明判定模糊。审判实践中, 主张离婚的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对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证明材料多种多样:有的向法院提供村组证明, 有的提供乡镇政府证明, 有的提供当地派出所证明, 等等。有的甚至不需要提供证明, 仅凭原告的一面之辞。对于如何是“外出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 即便并没有法律规定出具哪些书面材料, 法院仍然需要审查是否原告提交了足够的证据, 证明另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 无法应诉。任何案件的判定都是要有证据的, 判定下落不明也同样需要一个出具证据的程序。

其次, 我国法律规定, 只有在采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方式都不能送达的情况下适用公告送达。有的法院出于效率、审限甚至“省事”的目的, 一律公告送达。

3、公告格式不规范, 易流于形式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就婚姻一方当事人在另一方下落不明满两年后可主张公告离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对法院采取何种公告方式以及公告的范围并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民诉意见》第八十八条规定, 公告送达, 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 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而涉外的民事送达案件, 是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人民法院报》上不再重复刊登。在审判实践中, 法院采取的公告方式和范围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采用张贴公告的方式, 即法院打印公告若干份, 在下落不明一方当事人住所地或者其父母住所地、单位所在地以及村、组、乡 (镇) 范围内张贴公告;有的在《四川法制报》或本省内其他报刊上登报公告;更多的是在《人民法院报》上登报公告。

《人民法院报》的发行范围是十分有限的, 但是往往只在司法系统发行, 在普通报摊、报亭都无法买到, 更别说是外出务工人员, 而法院的公告栏更乏人关注。

二、对我国现行公告离婚制度的几点改革意见

1、统一公告离婚适用范围的法律规范

《婚姻法》第32条第4款与《民诉意见》第151条及其他司法解释相冲突, 将宣告失踪作为前置程序, 笔者认为是不符合制度理念的。这样既增大了离婚诉讼的成本和降低了诉讼效率, 且强迫当事人为和下落不明的一方当事人离婚而不得不提起宣告失踪, 这是与当代司法改革理念相悖的。因此, 笔者认为应当早日修订婚姻法, 统一公告离婚适用范围。

在实体上对确定“下落不明, 其他方法无法送达”制订查证规范要求。

首先, 法院应要求起诉公告离婚的一方提出规范的证据。笔者认为, 我国目前的户籍和人口是由公安机关管理, 当事人下落不明的证明材料也应由公安机关出具。其次, 严格监督各级法院正确适用公告送达, 按民事诉讼法第84条之规定, 严格把握公告送达的条件, 避免随使用公告送达方式。

2、程序上尽可能保证让下落不明一方当事人多渠道获得通知其参加诉讼的信息。

针对公告方式混乱的现状, 笔者建议公示张贴处应一律为法院的公告栏, 同时张贴于受送达人之住所处;对于登报公告的, 应统一刊登于受送达人原住地的大众媒体上。台湾地区的民诉法第152条就规定:“公示送达, 自将公告或通知书粘贴牌示处之日起, 其登载公报或新闻报纸, 自最后登载之日起, 经20日发生效力。”另外, 公告媒体的选择应当由专业化走向大众化, 因为公告送达的目的是让受送达人知晓送达的内容, 专业性质的媒体普通老百姓无法知晓。笔者建议公告可以登在一般民众都知晓的市民报上, 作为出于维护受送达人权益的建议, 有待于法律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的进一步探讨和论证。

3、加大对恶意诉讼一方当事人的处罚力度

民事程序的恶意诉讼是指对民事诉讼程序的恶意提起, 而意图使被告在诉讼中由于司法机关的判决而受其害。在公告离婚制度中, 效率和送达的矛盾是辩证存在的。笔者认为, 加大对恶意诉讼一方当事人的处罚力度, 及时弥补恶意诉讼中受送达人的权益, 处罚恶意诉讼一方当事人, 是平衡效率与送达的最重要的举措。笔者认为, 法院应当支持恶意公告离婚案件中的受害人提起的间接侵权之诉。

在恶意诉讼中, 一方当事人通过法院的行为侵犯了另一方的权利, 是否构成间接侵权, 这在我国司法中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德国法律中通过判例承认这样的间接侵权行为, 即采用非法的手段获得一个合法的判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的合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而《台湾民法典》亲属编第1056条规定:“夫妻之一方, 因判决离婚而受有损害者, 得向有过失之他方, 请求赔偿。前项情形, 虽非财产上之损害, 受害人亦得请求赔偿相当之金额。但以受害人无过失者为限。”而这种间接侵权的行为, 侵犯了受送达人的婚姻自主权和人格尊严权。我国部分刑法学者也主张诉讼诈骗———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 提供虚假的陈述、出示虚假的证据, 使法院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是典型的三角诈骗, 成立诈骗罪。

对于在公告离婚中的受害一方当事人来说, 权利的救济依赖于法律的相关规定和法院的支持。可是, 迟来的公平总归是不公平, 我们应当完善相关立法, 在案件受理和审理过程中, 法院尽到自己的义务, 才能让想要通过公告离婚规避法律的人不再得逞, 不要让我们的当时再次发出那样无奈的感叹:我怎么就下落不明宣告离婚了呢?

参考文献

[1]、《新〈婚姻法〉实用案例精选》, 韩湘景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1、《新〈婚姻法〉实用案例精选》, 韩湘景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民事诉讼法学原理》, 江伟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2、《民事诉讼法学原理》, 江伟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3]、《对民事诉讼送达程序若干问题的思考》, 唐震著, 《政治与法律》, 2000年2月刊。3、《对民事诉讼送达程序若干问题的思考》, 唐震著, 《政治与法律》, 2000年2月刊。

[4]、《审理公告离婚案件的二难选择与对策》, 韩凌、杨俊广著, 《法律适用》, 2006年3月总第240期。4、《审理公告离婚案件的二难选择与对策》, 韩凌、杨俊广著, 《法律适用》, 2006年3月总第240期。

跨国打离婚,两份判决依哪个? 篇3

一心出国 通过婚姻走捷径

这已经是丽莉工作后第三次参加托福培训班了,因为年龄大了,父母又一直逼婚,丽莉暗暗发誓这次要为出国梦放手一搏,无论如何要把托福拿下。说来也巧,之前一向“冷酷无情”的老天爷竟然扔下一个大馅饼,不偏不倚地砸到了丽莉头上。在一次托福课上,教写作的老师邓阳对同学们说:“你们是我在国内教的最后一批学生了,再过几个月我就要定居美国。同学们加把劲儿考个好成绩,也算是送给我的一个离别礼物。”

“定居美国?”出国心切的丽莉一听这4个字,顿时大喜过望,兴奋得眼睛都要红了—本来就对邓阳很有好感的她不由得陷入遐想:与其辛苦复习托福考试,还不如走条捷径,若是能够钓到这个金龟婿,以家属身份实现自己的出国梦,岂不是两全其美?

丽莉偷偷打听,终于了解到邓阳是有美国绿卡的,更可喜的是他竟然未婚,目前也没有女朋友。为了实现出国梦,头脑发热的丽莉经过半小时的挣扎,即决定对邓阳“以身相许”,用婚姻换出国。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丽莉使尽浑身解数制造和邓阳单独相处的机会,借课堂提问或者课间聊天的机会,希望能让邓阳对自己有个好印象。两人关系渐熟之后,丽莉便多次主动邀请邓阳外出吃饭、看电影、逛公园。“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3个月,大眼睛、好身材的丽莉就把邓阳迷得神魂颠倒,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他的女朋友。托福培训课程结束后,两人的关系已“不足为外人道”。

半年后,丽莉没有参加托福考试,而是和邓阳在上海登记结婚,以邓太太的身份昂首挺胸地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航班,轻松实现了自己的出国梦。

两国分居 婚姻难继现裂缝

丽莉随邓阳在美国定居后当了一名全职太太,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随着儿子邓睿在美国出生,丽莉的美国梦也越来越完满。自从孩子出生,丽莉的父母就从国内飞来帮助照顾,但由于探亲签证的时限问题,孩子刚满一岁时,丽莉的父母便不得不准备回国。考虑到孩子太小,丽莉一个人带不了,和邓阳商量后,丽莉便决定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回到国内生活一年。

一年后,丽莉带着孩子回到美国,与丈夫团聚。受尽了分别之苦的她以为接下来终于可以在美国安定下来,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回到美国后,丽莉发现之前一直对她百依百顺的邓阳性情大变,不但对她漠不关心,还经常无缘无故对她和孩子发脾气,好像看他们母子哪哪都不顺眼。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邓阳一定是有外遇了。随着与附近的华人邻居慢慢熟识,丽莉得知,她回国期间,邓阳经常带一个金发女子回家过夜。时间长了,有些邻居甚至误以为邓阳和金发女子是夫妻关系,刚回来不久的丽莉才是“小三儿”。

得知真相的丽莉既后悔又愤怒,她对邓阳提出了警告。邓阳自知理亏,却没有丝毫悔改之意,对丽莉的言语暴力反而有所升级。丽莉在美国举目无亲,面对丈夫的打骂,只能抱着孩子暗自垂泪。

分家析产 两国判决谁为准

丽莉本以为时间会医好所有的伤,谁知不久后,邓阳突然出售了美国的车辆,并提取了所有存款,独自回到国内逍遥,从此对妻儿不闻不问。丽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初“以身相许”换来的美国生活到头来竟然是黄粱一梦、人去楼空的结局。丽莉估计邓阳应该是卷款回国准备离婚了,而她自己也决定结束这段令她失望透顶的婚姻。

当初,丽莉以配偶身份和邓阳一样获得了美国绿卡(即永久居住权),但二人都保留着中国国籍。由于在户籍地、常住地、结婚登记地,都可以提起离婚诉讼,考虑到他们婚后的大部分财产都在美国,且在邓阳名下,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利益,丽莉决定在常住的美国提起离婚诉讼。丽莉在诉讼中要求:分割邓阳名下的房产、存款等财产;儿子邓睿归女方抚养,由邓阳每月支付抚养费。身在国内的邓阳以电话方式参加了美国法院的庭审。

可就在丽莉起诉的同月,邓阳也在上海市某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因为他通过律师了解到,国内法院的离婚判决,很可能使他支付比较低的抚养费,对他有利。两场诉讼都已展开,谁将先拿到判决?为此双方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

丽莉跑赢了第一棒。在上海法院审理期间,美国当地法院进行了宣判,判决双方离婚,孩子邓睿归丽莉抚养,邓阳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700美元;由于丽莉抚养孩子无法参加工作,邓阳每月还要支付丽莉扶养费500美元。此外,美国法院还对邓阳名下的房产、存款等依法进行了分割。

尽管美国法院判决了,但上海法院的庭审仍在继续。在庭审中,邓阳声称其所有钱款都在回国后花光了,但并未对消费进行充分举证,而丽莉对存款内容也无法予以证明,双方为此争执不下。法院结合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司法实践作出了宣判:判决双方离婚,孩子邓睿归丽莉抚养,邓阳每月支付抚养费1500元人民币。

就这样,一桩离婚案,经过中美两国法院的审理,得出了两种不同的判决结果。相比之下,美国法院的判决对丽莉更为有利,不仅对邓阳名下的财产进行了分割,判决了更高的抚养费,而且邓阳还要对没有收入的丽莉承担扶养义务。

离婚判决书房产过户 篇4

很多时候,如果男女双方的婚姻闹翻了,最纠结的就是房产的归属权了,不知道怎样分最好的,一旦法院的离婚判决书下来之后再手忙脚乱就很被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本期小编为您准备离婚判决书房产过户的准备资料和相关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申请者把相关的证件等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去到房管所办理相关的手续:

①在公证处办理产权公正(有离婚判决书无需办理),与此同时交付产权公证费;

②到交易办理转绘(即日完成);

地砖贴图http:///xgt

③到房管局办理免征契税申请(10个工作日完成);

④办理析产登记手续(7工作日内完成)并缴登记费;

⑤取证。

再来说说离婚之后的房产过户的相关注意事项:

地砖贴图http:///xgt

1.如果双方协议离婚并办理房产过户,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门办理,但一定要及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避免多生是非。

2.离婚时,离婚协议书可以签订,但必须要到民政局盖公章,或者直接申请法院判决。如果是私下协商的离婚协议书,那么交易时双方都得到场签字。

3.离婚的房产过户必须要经两人的同意才可以进行,若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除了要携带上文所说的资料,还应该提交公正的离婚财产归属协议;如果是法院判决离婚的,需要提交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及复印件,需要注意判决书中必须要明确房产归属可由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

公告离婚判决书 篇5

完整版新西兰法院离婚判决书公证认证程

序指南

完整版新西兰法院离婚判决书公证认证程序指南

在国外办理离婚后,想要在国内再婚或是办理单身证明,首先要提供国外离婚证明,而国外的离婚证明到中国来使用,要办理中驻外使馆公证认证才可以。新西兰作为移民之国,其中占有比例最高的是中国人士,新西兰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功的汇聚各地的人士聚居新西兰,新西兰同时作为北美洲发达国家之一的代表,在国际上的声誉极高,这也就成功的吸引了商业气息敏感的人士,入驻新西兰经济市场,这一切都正好促进了中国与新西兰之间的交流,其在新西兰所获取文件,在中国是不存在任何法律效力的,但只需要办理简单的公证认证手续,也就使新西兰文件能顺利在国内得到有效使用。

在中国离婚一般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夫妻双方通过协议离婚,另一种是通过法院媒介的诉讼了离婚,如果夫妻双方同意离婚,并就子抚养、财产分割等达成协议的,就可以到民政局办理离婚,其中夫妻中任意

一方是不同意离婚的,或者是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上等无法达成共识的,就需要通过法院诉讼进行裁决。在新西兰离婚是和中国离婚存在差异的,在新西兰办理离婚都是需要经过法院裁定,所获取的离婚证也就是法院判决书,由于在新西兰所获取的法院判决书需要经过中国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认可之后才能在国内使用,所需要提供的新西兰法院判决书需要经过三级认证。

当事人申请国内法院原裁定新西兰法院判决书需要提交的资料:

1、当事人双方的身份证原件以及复印件

2、当事人双方的户籍证明文件

3、需要撰写一份婚姻关系解除=书面申请,身亲该内容主要从申请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目前国籍、现居住地址、联系方式)、新西兰法庭判决前后经过(起诉时间、判决结果、判决生效日期)、申请国内法院解除婚姻关系审查认定的理由

4、新西兰法院判决书原件以及复印件,并提供中文翻译件

新西兰法院判决书公证认证所需资料:

1、新西兰法院判决书复印件

2、申请人护照复印件以及在新西兰居住的身份证明文

件复印件

3、公证认证申请表

新西兰法院判决书公证认证办理步骤:

1、首先委托新西兰当地的公证律师进行公证

2、其次把公证好之后的新西兰法院判决书交由新西兰外交部办理认证

3、最后把文件送往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办理使馆认证 新西兰法院判决书公证认证办理注意事项:

1、新西兰法院判决书公证认证办理时间通常是15个工作日,加急办理时间是7个工作日

2、国内法院对新西兰法院判决书仅对当事人双方解除婚姻关系事实作出认定,但是不予以承认新西兰法院就夫妻双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房产归属等问题作出裁定

3、在申请国内中级法院裁定是,依据当地的管辖权的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其他相关的证明材料,比如传唤出庭证明、判决生效证明、原婚姻登记证明。

4、当事人目前为中国国籍的,还需要通过在新西兰居留的证明文件,以及加入新西兰国籍的,提供新西兰护照复印件即可作为居留身份的证明

公告离婚判决书 篇6

离婚判决获抚养权,强制案件却难执行

核心内容:王女士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却不准予离婚,最终如愿离婚后,王女士被告知自己有探望儿子的权利,手握着法院的判决书却始终见不到自己的孩子,无奈,王女士只好提出上诉,要求要回对儿子的抚养权,最终,王女士取回了孩子的抚养权。为何这类强制“交出子女”的案件如此难执行?

家住山东省淄博市的王女士手机里,存着一张去年5月跟儿子的合影。照片上,母子相拥一起吹蜡烛,孩子脸上一片灿烂笑容。但这之后,时至今日,王女士再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

“我现在只知道,他被爷爷奶奶带回了东北老家,但是具体什么地方,我一无所知。”说起这大半年的寻子经历,这位80后的年轻妈妈几近崩溃。

手握判决书却见不到孩子

事情还要从去年王女士跟吕先生的离婚官司说起。两人于2006年2月登记结婚,次年生下儿子帅帅(化名)。但因婚后经常为琐事发生纠纷,夫妻俩自2013年9月开始分居,双方分居期间,儿子随爸爸生活。2013年9月30日,王女士向法院起诉离婚,但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之后,吕先生要求离婚,王女士同意离婚。一审法院判决儿子帅帅由原告吕先生直接抚养,被告王女士有探望儿子的权利。

但是,离婚案子尚在审理过程中,吕先生在没有跟王女士协商的情况下,就把儿子送回了东北老家。自此,王女士就再也没能见到过自己的孩子,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无疑是残忍的。

王女士无奈提出上诉,要求要回对儿子的抚养权。2014年5月,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将儿子的抚养权判回给了王女士。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关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应充分考虑孩子成长学习需要,此种需要不应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应包括感情上的陪伴和慰藉,祖父母虽能对孩子的抚育照料加以辅助,但始终不能替代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本案尚在审理过程中,被上诉人在未与上诉人协商的情况下即将婚生子送回本北老家,使其脱离了父母的关爱,远离其熟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悉的成长学习环境,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改变对其健康情智的形成不利。据被上诉人吕先生自述,其工作性质是正常上白班,其完全有时间和能力辅导照料已接受义务教育的儿子,但被上诉人却未能承担起这一责任。最终,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法院判决由上诉人王女士直接抚养孩子,吕先生支付抚养费。

手握胜诉的判决,王女士本以为就此终于可以要回自己的儿子了。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前夫一家仍拒绝交出孩子,并不停地变换住所。“我现在根本找不到任何跟我孩子有关系的线索。这判决在我手里起不到任何作用。我找到法院,要求强制执行,但是得到的答复是,孩子不是财产,法院不能去抢孩子,只能对妨碍执行的当事人进行一些处罚措施。”对于何时能与儿子团聚,王女士不禁有些绝望。

面对抢孩子法官无能为力

执行难,家事案件执行可谓“难上难”。司法实践中,拒不交出孩子的这一类案件的执行难,主要表现为实际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监护人不配合、子女的其他亲属阻挠以及子女本人不愿意等几种情况。

其中行径最为恶劣的是有些父母在离婚诉讼中将未成年幼年子女藏匿起来,让对方找不到子女所在,经过一审、二审的长期诉讼,使幼年子女与另一方亲人的感情日渐生疏,即便最终的法院生效判决确定子女监护权给对方,在申请强制执行时,子女也可能因为感情因素不愿意跟对方走,而且因子女已经熟悉了现今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如果法院通过强制手段让对方带走该未成年子女,可能造成对子女的身心损害,不利于其成长。

在这一类型的事件中,未成年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可能参与其中充当藏匿孙子女(外孙子女)的帮手,为离婚中的子女争抢孙子女(外孙子女)。实践中这类事件并不罕见,在80后、90后年轻夫妻的离婚案件中,情况尤甚。因为这一群体主要是独生子女,他们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就因独生子女而受到娇惯和过度呵护,不懂得如何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甚至在结婚和离婚这样的人生大事中,均有父母参与其中。离婚时,面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二代(尤其是男孩),形成两代人共同争抢的壮观景象。执行难几乎是没有悬念的问题。

“实践中抚养权和探视权的案子,执行都很难,法官也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消极的执行现状,越发让抢孩子的人无所顾忌。”山东正义阳光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文丽对记者介绍说,关于孩子抚养权等的执行规定只有婚姻法即解释中出现,在民诉法没有特别规定。在徐文丽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看来,针对此类案件而言,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如被执行人不自动履行将孩子交由申请人监护、抚养的行为,法院自然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拘留罚款等,用法律的威慑力敦促被执行人交由申请人监护、抚养。

“如果被执行人有固定工作,能对他处以拘留罚款或者以拒不履行已生效裁判文书罪等,对他可能才会产生震慑力。”徐文丽说。

家事审判应确立司法权威

谈到目前离婚案件中抢孩子成风的现状,北京天驰洪范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法专业律师杨晓林感触颇深。几年前,他曾代理一起离婚案件,当时抚养权判归男方,但女方却坚决不肯主动交出孩子。无奈之下,男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法院执行部门怕女方作出极端行为,而仅仅以离婚判决中只明确抚养权归属没有交付内容拒不同意立案,立案部门需要执行部门的同意方能立案。“这个案子拖延几年了,至今也只能不了了之。”杨晓林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如是循环已成常态,导致在离婚案件中,谁抢孩子谁占优势,法院对抚养权归属的判决与执行相挂钩,并以孩子在谁那里已形成稳定的生活教育环境、改变不利于孩子成长为由,将孩子抚养权判给该方,同时,探望权经常也得不到落实。

“婚姻家事司法审判实践中的这种现状,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助长了离婚抢孩子风潮,这不仅损害了配偶方权益,同时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事实上的骨肉分离。”杨晓林认为,抚养权的强制执行,并不是针对孩子本身,而是针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生效判决的对方当事人,对其完全可以采取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强制手段。他建议建立完善家事诉讼程序,进行家事审判改革,认真研究婚姻家事审判的特点。“比如,法院在离婚案件关于抚养权的判决书表述时,可在原有孩子由谁直接抚养基础上,再增加一句话,由原(被)告在离婚后多少日内将孩子送交对方,切实和事后的执行相衔接。”

为确立司法权威,杨晓林建议引入家事审判思维,培养家事审判意识,切实本着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判决抚养权的归属,积极宣传好的个案,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履行判决,对于拒不自动履行判决的当事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建立家庭案执行制裁体系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将来制定的强制执行法中应当设专章或专节,就该类案件执行中的特殊原则、特殊制度进行系统规定,为消解执行难提供法律支撑。”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爱武认为,应建立婚姻家庭案件的特殊执行制度体系。

陈爱武主张,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法律的相关规定,建立家事案件的“履行确保制度”。“该制度由三个内容构成:履行劝告、履行命令、金钱寄托。所谓履行劝告,就是由法院在权利人提出申请时,可以对义务人的履行状况进行调查,劝告义务人履行义务。所谓履行命令,就是家庭法院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命令怠于履行义务的义务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履行义务。义务人如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命令,法院可以通过决定,给予其相应的罚款。所谓金钱寄托,是指家庭法院在一定的情况下依据义务人的申请,可以为权利人接受金钱的寄存。之后,依权利人的申请,法院再将金钱交付权利人本人。金钱寄托只适用于以金钱为支付目的的履行中。”陈爱武说。

她进一步分析指出,上述内容与我国家事案件的执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其中,履行劝告具有类似我国执行中的说服教育原则的功效,将其制度化有利于体现执行人性化的理念;履行命令则有限定期限履行,过期承担一定法律制裁的意蕴,这一制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也具有制度化的空间;金钱寄托则有利于避免矛盾激化的双方在不冷静的情况下当面履行可能产生的冲突,也有利于避免不便于当面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当事人间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这一做法既使家事案件中的金钱给付义务得到执行,又保全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

除此之外,陈爱武认为还应该建立多样化的强制执行措施和制裁措施。在立法层面,则应当建立起一个详尽完备的婚姻家庭案件强制执行措施和制裁措施体系。“因为完备的强制执行措施和制裁措施既是一种极强的威慑力量,也是具有实际运作效果的强制手段。其中,涉及财产的执行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直接划扣等制裁措施;对拒不履行的个人的制裁措施则可以包括:批评、训诫、罚款、拘留、限制出境、限制高档消费、公告不予执行人名单、限制投资贷款等多样化的措施。对拒不履行协助执行义务的协助单位和个人可以参照适用。此外,建立协助执行、协作执行机制也是必需。具体包括有协助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如银行、被执行人所在单位等,还包括支援性协作组织和个人,如警察、社工组织、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等。”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作为独立的主体,未成年子女不是客体,因此,在涉及交出未成年子女的案件执行中无疑需要一些更加特别的举措。对此,陈爱武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首先,在判决主文中应明确交付子女的附带判决内容,防止和避免执行无据的尴尬。“实践中曾出现过当事人不履行交付子女判决,原因是判决主文中只有监护权归属的确认内容,没有交付子女的给付内容,所以就认为没有执行根据。”陈爱武分析说,强制交出未成年子女的案件通常出现在父母离婚的诉讼中,这一执行事件实际上是离婚案件的附带事件,因此,在离婚判决这一主判决得以确定之时,必须同时在判决主文中明确子女监护权的主体和及时交付子女的主体。

其次,为了防止离婚一方在诉讼中藏匿子女,造成子女与另一方感情疏离,影响将来可能的执行,在诉讼中法官应当本着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为原则,明确对双方当事人释明诉讼期间不得藏匿未成年子女。如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有针对子女的家庭暴力,另一方可以申请保护令,禁止暴力行为,并可视情况要求带走子女或者责令施暴方远离子女居住地。

采访的最后,陈爱武强调说,“强制交出子女的判决执行应当注意未成年子女的身体、生命安全,人身自由和尊严,及时安抚其情绪,避免和防止心理阴影。”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她建议,执行人员应当首先劝导当事人自愿履行;不能自愿履行,可以采取间接强制方法,通过训诫、罚款等方式进一步敦促履行;仍不履行的,可以采取直接强制,但应当寻求警察、社会工作者、医疗救护单位、学校、幼儿园老师等相关机关的协助。

原标题:强制“交出子女”案件执行为何那么难

公告离婚判决书 篇7

到了还款日期,陈波却要不回黄林夫妻的欠款,并且发现,黄林已经和妻子协议离婚,两人协议商定,所有财产归妻子刘英所有,所有债务归黄林所有。刘英认为,陈波无权向自己讨债,要讨只能找黄林。而黄林要么避而不见,要么说没有还款能力。催款无果,陈波将黄林和刘英一起诉至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法院开庭后,黄林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只有刘英应诉。而在庭审时,刘英认为,债务在离婚分割财产时,都分给了前夫,她没有义务偿还这笔债务。

法院在审理后认为:黄林、刘英向陈波借钱后,双方因民间借贷形成债权债务关系。黄林、刘英未能及时归还借款,由此酿成本案纠纷,应承担偿还借款本息的法律责任。原告陈波要求被告黄林、刘英偿还借款本金人民币50万元的主张,有借据为证,法院予以支持;要求黄林、刘英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的主张,因原告陈波自认双方约定的利率为银行同期存款利息,故利息应以人民币50万元为基数,从协议约定的还款日起按照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至判决生效之日止,超过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最后法院判决:被告黄林、刘英于判决生效之日起3日内偿还原告陈波50万元及利息。

[评析]债务人与配偶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从事家庭经营及用于家庭生活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欠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由此可见,无论是通过行政或诉讼程序离婚的,应当先以共同财产清偿债务。

本案中,债务人在离婚时先分割共同财产,把全部财产归女方,债务归男方,而男方又没有偿还能力,这种民事行为既违背《婚姻法》第41条规定的债务清偿的程序和原则,又侵害了债权人合法民事权益,所以,他们的财产分割协议无效,共同财产必须首先偿还共同债务。

(以上案例人名均为化名。)

点评:子君

责编/昕莉

上一篇:顽皮的小熊作文下一篇:论海子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