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威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永威教学模式操作流程(推荐9篇)

永威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1

到过永威的人都知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永威人教学致胜的法宝,是永威中学腾飞的翅膀,是永威经验和永威奇迹的精髓所在。那么,要学习永威经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领会永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现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介绍于后。

1、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挤水分抓效益。一个学校最大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教学工作也要打假,即低效,假学,教学目标不能实现,就是假学,教学改革就是通过有效的施教,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不放纵,不放流。这里的误区是:1把先学看成是预习,2把后教看成是教师的讲解,3 当堂达标看成是测试。所谓“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揭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

这里的重点是:

1、在课堂上,不是在课外,2、是在教师的指导下,3、是围绕本课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堂堂清。所谓“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

把握的重点:

1、在先学的基础上,2、在教师的引导下,3、就相关的问题(不会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形不成规律的问题)学

生互相探究,这就是兵教兵。

所谓“当堂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具体来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如下:(1)揭示教学目标

揭示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另外,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有方法辅导、德育渗透,心理疏导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

(2)自学前的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

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3)自学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因此,永威中学把这一环节称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二次备课”。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先学”这一阶段,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后教”做准备。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4)后教

“后教”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人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

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教师在“后教”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

一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为保证整体效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

二是要明确教的方式。永威中学广泛推行的“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

三是要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少走弯路。(5)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

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针对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同时设计的作业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照顾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

以上只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再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教”、“练”三者的交叉的、循环的、整体的时间安排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习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为有益的。

2、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1)提示教学目标(辅助环节1)

[操作]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1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意义] ①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②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看投影,明确了学习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 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③要引导学生认真默看,不要急于切换投影。(2)指导学生自学(辅助环节2)

[操作] 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小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约2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意义] 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

学更有效。

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看投影,掌握了自学的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通过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防止走弯路,上岔道。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操作] 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时间] 约5—8分钟。

[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意义]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地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 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操作] 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

[时间] 约5—8分钟。

[目的]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 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

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

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操作。

[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认真演练,及时了解班上学生还存在哪些倾

向性疑难问题。[注意点] ①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③教师要巡视,搜集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小黑板)打出,供评讲时用。(5)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操作] ①学生观察演示操作,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操作的相同。

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④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时间] 约8—10分钟

[目的] 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②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

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义] 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了,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

[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更正,寻求规律,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注意点] 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②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6)当堂训练

[操作] ①布置课堂作业。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时间] 不少于15分钟。

[目的]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身强体壮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意义] ①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②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作业,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 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②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③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永威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2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导入, 吸引学生的注意,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通过口述学案、投影或板书, 让学生看。明确学习目标, 进行目标定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定向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明白本节课学什么, 怎么学, 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二、预习检查 (约3分钟)

采用教师检查 (抽查) 、小组长检查、学生互查、预习展示、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 并进行评价, 督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三、学案引领, 自主学习 (约 5分钟)

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结合学习指导, 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 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 用多长时间, 应达到什么要求, 届时如何自练等。

四、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约 10 分钟)

1.组内交流。学生自学后,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提出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组长具体组织, 通过讨论交流, 实现“兵教兵”, 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2.同学们讲解展示完后, 针对展示情况, 教师、学生作及时点评, 或进行反问, 追问、质疑及补充, 深层次探究问题。展示过程中, 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如特征、规律及进一步的启示、感悟、实际联系等, 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神态、动作、情感、书写等,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师随机备课。教师全面掌握学生自学情况, 梳理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归纳出普遍性的问题, 对学生自学后交流的信息进行整合, 明确精讲点拨的内容随机备课。通过合作交流, 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五、启发引导, 精讲点拨 (约10分钟)

对学生还存在哪些普遍问题、典型问题、倾向性疑难问题, 引导学生找错误, 分析错因, 通过评价讨论, 寻求正确答案, 进行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归纳, 上升为规律与原理, 指导学生运用。通过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回扣目标, 知识构建 (约5 分钟)

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是否学会, 并反思自己的自学能力有哪些长进。通过总结, 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把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进一步构建知识网络;回顾自己掌握了哪些解题方法, 纳入已有的能力体系。对自己的自学过程进行反思, 体会自学成功的愉悦, 增强自学的信心和能力。

七、达标检测 (约10 分钟)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 内化为操作能力。为了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练习完成后, 及时检查, 反馈矫正,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这种教学模式力图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当堂训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其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起来, 发挥教与学的最大效果。

摘要:课程改革, 犹如一声春雷滚过, 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课堂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 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 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 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流程 篇3

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正常使用,希望各位任课教师严格按照以下操作流程来打开和关闭多媒体设备:

一、开机:打开控制台门锁→开启中控电源→开计算机主机→按“投影机开”按钮(或使用投影机遥控器,按住“ON”键3分钟左右)→调试无线麦克风

第一步:先开总电源(按下机柜内中控上的黑色按钮,电源指示灯亮);

第二步:按一下“控制面板”上的“系统电源”“开”; 第三步:按一下“控制面板”上的“电动幕”“降”; 第四步:按一下“控制面板”上的“投影机控制”“开机”或使用投影机遥控器按住“ON”键(绿色)3分钟左右;

第五步:开启计算机显示器和主机;

第六步:调试无线麦克风。先将所领电池安放入无线话筒内(注意正负极),并将POWER换档开关置“ON”档,即可讲话试音。不用时请将“POWER”置“OFF”档,以节省电池。

第七步:多媒体教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请使用。

二、关机:关无线麦克风→关投影机→关计算机→关中控电源→锁好控制台各门锁

第一步:将无线麦克风的POWER换档开关置“OFF”档。(如果无线话筒红灯亮,表示电量不足,应取出电池,并告知教室管理员及时进行更换。)

第二步:按两次“控制面板”上的“投影机控制”“关机”,关掉投影机;或使用投影机遥控器按住“OFF”键(绿色)3分钟左右;(注意投影机遥控器上的开与关是同一个键)

第三步:按一下“控制面板”上的“电动幕”“升”,升起电动幕;

第四步:关闭计算机显示器和主机(按计算机操作规程关闭计算机主机);

第五步:看到投影机上的电源灯不再闪烁(大概2分钟后),而投影机上电源灯闪烁表示机器正在散热,需等待;

第六步:关掉总电源(按下机柜内中控上的黑色按钮,电源指示灯灭)

第七步:最后锁好控制台各门锁并检查教室窗户等,确认没有任何操作步骤遗漏后,再离开教室。

三、详细使用过程:

投影机默认的投影内容是电脑的画面,如果此时没有声音,可以再按一下控制面板上的“投影机视频选择”的“台式电脑”。

如果想投影其它内容,比如:“DVD”,先按一下控制面板上的“投影机控制”中的“视频”按钮,再按一下“投影机视频选择”中的“影碟机”或“展台”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1.不得直接关闭总电源来终止设备工作;

2.投影仪关闭后不能马上关闭总电源,待投影仪电源指示灯不再闪烁(约2分钟后),方可关闭总电源,否则会因投影仪温度过高而损坏灯泡等重要部件。

3.恶意损坏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严禁不关闭计算机而离开教室; 5.严禁课后不收回屏幕;(当幕布不能正常升降时,不得下拉或随意上卷幕布)

6.严禁将无线麦克风随身带走;

7.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不可自行打开机箱进行维修。请通知管理员检修。

8.晚上上课完后做好本班教室环境卫生并关窗、熄灯、锁门等方可离开教室。

永威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4

李明刚

(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225009)

摘要:“锚点”探究教学法源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较好地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围绕“锚”有计划地、主动地、灵活地、有效地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锚点”,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其课堂操作流程包括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归纳总结、检测反馈、评价提升这五个环节。

永威历史模式 篇5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政治、历史、地理教学中一般也是采用一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即全过程有六个环节: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后三个环节为主要环节。

在政、史、地教学中,既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课上已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已有的阅读能力,来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如生物、历史教材中不常用的汉字),提高学生阅读、自学政、史、地教材的能力。高中史、地教师要熟悉初中史、地教材,清楚高中教材中哪些是学生已学过的,哪些是拓展、延伸的,这样,有利于有效地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政治、历史、地理课可分为新授课型、复习课型等几种。课型不同,应用时该有所变动。现举例介绍如下:

一、在新授课中的应用

新授课的教学环节有如下六个:

(一)板书课题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导入新课(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或者通过屏幕显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必配音乐);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

(二)出示目标

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操作要领:

①为了让学生看清学习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幕上不要配鲜艳的画面。

②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③学习目标要准确,不能偏,不能把政史地课的教学目标变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把政史地课上城语文课,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既不降低,该“会运用”的,就要能

按照自学指导,学生带着思考题默读课文,认真思考,找出答案(地理课上可搭建知识框架图)。

操作要领:

①学生看书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辅导学生。教师对认真自学的同学流露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但不宜讲话过多,切切不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②看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但时间不宜过短,要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

2、检测

学生看书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一般采用提问的形式,也可以板演练习,因为书面练习最容易暴露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问题就是下一个环节“后教”的内容(因为“后教”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操作要领:

①学生看书结束,教师讲好过渡语,就开始提问、检测。

②提问时,后进生优先,因为后进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最多,最具有典型性,如果只让优生回答,不能发现问题,就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能上好课。

③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并分类板书,思考学生中的错误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思考如何“后教”,这实际上是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④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同学独立思考、紧张练习。

(五)后教

学生读书、检测例题后,就进入“后教”的环节。“后教”不是指教师讲,而是“兵教兵”,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通过“后教”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后教”一般分两个环节:

(7)有时政治、历史、地理课上不让学生板演,直接改为提问。那么一道一道题地提问讨论、归纳,教师板书要点。

(8)地理课上教师要帮助板图、板画、板书(关键词),做到讲、写、画同步进行。板图、板画可课前准备,课堂展示,但更要重视教师现场板书。有些知识点,可让学生上讲台指着挂图讲,再让学生在板图上填注,教师适当指导,如讲授“我国主要铁路干线”,检测时教师出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指名分“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上讲台指图讲,学生每讲一条,教师画一条形成板图,座位上的同学则填注地理填充图册。

(六)当堂训练

“后教”结束,即进入“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即达标检测题,其目的有三:一是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运新知识的能力。二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也便于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课外引导学生更正、作必要的辅导。三是便于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课外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有的辅导。

操作要领:

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必须在下课之前完成作业,交作业本。②“当堂训练”可分两种:背诵知识点和书面练习,也可只搞书面练习。③课堂作业主要注重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练习题要有代表性,形式多样,要难易适度,题量不宜过大,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④学生课堂作业时,教师要巡视,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⑤教师不得辅导学生(如有错误,待课外辅导)。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以叫他完成别的学习任务。

以上六个环节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政治、历史、地理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程序。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必须领会精神实质,灵活运用,教师在各个环节之间,还要讲两句鼓动性的过渡语,承上启下,引导学生紧张学习,当堂达标。

初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学习目标:理解并熟记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中国外交取得的主要成就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一)讲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大家看投影:

(二)屏幕出示:

学习目标

理解并熟记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中国外交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目标怎么达到呢?下面,请大家按要求自学

(二)出示:

自学指导

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80-84,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画出答案:

1.列举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3件大事。结合P81‚动脑筋’’思考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意义分别是什么? 3.中日正式建交的时间在哪一年?

4.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题分别是什么?举出参加会议的3个重要国家的领导人。怎样评价这次会议?

5.列举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五、后教(讨论、更正)

(一)讲述:看完能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检测,比谁答案正确。

过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这种状态长达二十多年,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并走向正常,这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板书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并走向正常)。大家要知道其中的重要事件

(二)讨论第一题:

要点:A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总理进行会谈;B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告》;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正常。

过渡:现在大家思考,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并走向正常的原因?

初三历史《非选择题能力测试》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完成非选择题综合能力训练。

2、能够在评卷过程中掌握做题技巧和方法。

二、复习指导: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进行非选择题的专题训练,(书写课题)

首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出示复习目标)

师:请按照屏幕上的要求,15分钟时间完成所发练习题。15分钟后对改、更正,比谁答的又准确又规范。

要求: 1.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意。

2.答题格式要规范,字体写端正。(出示练习指导)

三、综合测试,教师巡视监考 师:同学们,明确练习要求的请举手 师:请开始练习。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调整后教环节。)

四、更正、讨论

1、师:请一、三排同学转过去,四人一小组互换试卷,最后一排同桌互换。对照参考答案,边改边更正、讨论错题,比一比哪一小组讨论的最认真。时间6分钟。(学生对改、讨论时候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问题)

2、学生讨论,教师补充。

(一)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1.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60华诞,在60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受了各种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面问题:

(1)是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学生可能把这一历史事件答成: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应纠正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三大改造的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鸦片战争——近代史的开始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辛丑条约》的签订 让学生学会归纳标志性事件.板书1:标志性历史事件:准确记忆知识点,归纳同一类型的知识点(标志性事件)(3)请你为祖国60岁生日设计一张贺卡,并说明你设计的意图。

本题学生可能,看到之后无从下手、其实只要答出60周年,取得成就,来之不易,表示祝贺,只要符合60年大庆即可。同一类型的还有:图案片、历史事件书写历史小论文。

板书2:由历史事件入手的主观性试题:1.紧扣主题2.明确问题、要求。3历史事件表述准确。

2.(2)会场上盛开的白莲花,昭示着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同时标志着祖国在统一的道路上投迈出了重要一步。事件________________。

五、板书设计:

板书1:标志性历史事件:准确记忆知识点,归纳同一类型的知识点(标志性事件)板书2:由历史事件入手的主观性试题:1.紧扣主题2.明确问题、要求。3历史事件表述准确。板书3:易混淆的知识点:1.看清题干问法2.准确记忆知识点。板书4: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问法:

1.识记、理解知识点2.看清题中问法把它回归于原始问法 板书5:材料分析题:1.抓注材料关键字眼确定知识方向。

螺栓拉伸机关盖操作流程优化 篇6

核电厂大修期间, 需对SG人孔进行开关盖, 如何确保人孔的密封性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而其中预紧力是影响密封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普通的螺栓我们通常采用普通的扳手或者液压扳手拧紧。而对于容器人孔的螺栓采用上述方法可能会导致螺栓咬死或者力矩分配不均匀。螺栓咬死将导致无法正常拆卸螺栓, 严重的情况甚至无法拆除螺栓, 这将会影响到大修的周期。如果螺栓力矩分配不均匀, 个别螺栓受到的力矩偏小, 由于蒸发器内部运行条件比较恶劣, 压力高, 有可能导致螺栓力矩偏小处的密封效果不佳, 长期运行甚至导致此处蒸汽泄露。对于蒸汽发生器这种重要的设备是不能存在上述的作业风险, 为此, 对于重要的容器设备通常采用的拧紧方法为对螺栓进行拉伸拧紧。采取拉伸的方法, 螺纹不会受到扭矩, 并且整体的预紧力分布会十分均匀, 从而提高了人孔密封的可靠性。

2 螺栓拉伸机预紧力计算

根据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变化为线性函数[1], 我们可以得到预紧力和泵压强的关系:

Fn:拉伸机的预紧力。

A:拉伸机活塞的有效面积

P:液压泵提供的压强。

当拉伸机活塞面积确定后, 随着压强提高, 预紧力也随之线性增大。对于整体式的拉伸机, 相连的螺栓间的间隙决定了活塞的面积, 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变化压强调整螺栓的拉伸量。

3 拉伸机的工作原理

拉伸机主要是靠液压泵提供的液压力, 把螺栓拉长, 然后拧紧螺母, 最后泄压。与传统的力矩扳手相比, 拉伸机能有效的避免螺栓受到扭曲应力, 防止螺栓咬死, 同时也能保证预紧力的均匀性。拉伸机装配图如图1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为, 液压泵通过高压油管把油打入活塞缸07内, 由于压力的作用活塞带动衬套往上前进, 而衬套与将要拉伸的螺栓是靠螺纹紧固在一起, 从而带动螺栓往上拉伸。当拉伸的值达到我们设定的要求时, 停止液压泵, 拨动齿轮机构, 把螺母带紧。然后释放液压泵的压力, 从而完成拉伸的一个步骤。这里要引入一个残余拉伸量的概念, 螺栓由于要恢复到原状态, 而螺母又紧固着它使它不能回到原状态, 这时便产生了一个残余变量, 而我们最终关注的值即为拉伸的残余拉伸量。

4 优化方案

4.1 简化螺栓突出长度测量

为了保证在拉伸的过程中每个螺栓受到相同的拉伸力, 应保证每个螺栓的突出长度值。常规测量都是采取游标卡尺测量, 表1为设计图纸给的数值。

在现场操作过程中, 测量螺栓突出长度存在以下几大困难:由于螺栓的数量较多, 逐个用常规测量尺测量, 耗费时间较长, 尤其是在运行后, 坏境剂量大, 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加剧;由于螺栓顶部距法兰面间隔着螺母、垫片、盖板, 因而常规尺子的测量需要两把尺子组成直角才能测量到螺栓顶部平面和法兰面的间距, 该方法不便利而且精度差;使用常规尺子测量, 由于是工作人员手动组成的直角, 对于每个螺栓的测量, 很难保证突出长度一致。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设计了螺栓突出长度测量的专用工具, 该专用工具根据蒸汽发生器各个孔螺栓突出长度而设计的, 为了节约成本及便利, 我们将4种螺孔的螺栓突出长度测量工具集合为一。

底座:底座与法兰面贴合, 该座需保证底面的平整度。该底座中心开有一个螺纹孔, 该螺纹孔与测量杆连接, 该螺纹孔需要保证垂直度。

测量杆:该长杆底部有螺纹, 与底座配合, 配合后长杆的垂直与底座的底面。长杆设计有3段凹环, 凹环长度为横杆的厚度与螺栓突出长度的公差之和。该3段凹环, 分别测量手孔、眼孔、二次侧人孔和一次侧人孔。

横杆:该部件为长方体部件, 在其中一端开有一个U型槽与测量杆的凹环配合, 并且在U型槽处开有一个小螺纹通孔, 通过一个锁紧螺栓, 可以固定住测量杆和横杆, 防止在测量过程中松动而影响测量精度。

调整片:由于手孔突出长度为148.8mm~154.8mm, 而眼孔的突出长度为147.3mm~153.3mm, 该公差带相差1.5mm。为减少专用工具数量, 因而设计调整片, 若不添加调整片, 则可测量眼孔的突出长度, 若将调整片配合于底座和测量杆之间, 则可测量手孔。

通过使用该工具, 每次测量时, 只要将部件组装, 并固定横杆上的锁紧螺栓, 将底面置于需要测量的螺栓旁的法兰面上, 横杆置于螺栓的前方, 然后调整螺栓长度, 到刚好接触横杆即可。单手握紧测量工具, 另一只手调整螺栓, 方便快捷, 效率精准。可以很好的解决常规测量所存在的问题。

4.2 螺栓拉伸机拉伸表与螺栓连接形式的改进

前期其他电厂所使用的螺栓拉伸机的拉伸表与螺栓的连接是靠磁铁的吸力固定的。由于磁力力度不够, 在拉伸过程中可能会有拉伸表松动现象, 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特别是在一次侧人孔拉伸的过程中, 由于人孔成45°角, 此现象更加明显。

我们电厂的螺栓拉伸机的拉伸表与螺栓的连接形式改成了螺栓拧紧的形式, 此形式虽然解决了表松动的问题, 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读数表与螺栓的连接螺纹太长, 安装一块读数表的时间比较长, 这样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

鉴于以上2种连接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我们考虑将拉伸表与螺栓的连接形式改为磁力和螺纹共同作用, 即在磁力连接的基础上, 增加2~3扣螺纹。这样既减少了安装时间, 又保证了安装的牢固度。

5 结论

螺栓拉伸机已经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 特别是核电厂一些重要螺栓的安装。目前螺栓拉伸的方法也得到大力发展[2], 如螺柱双缸串联拉伸方法在中国实验快堆的成功应用, 该方法可用于大型压力容器的螺柱拆装工程中。

参考文献

[1]螺栓拉伸机操作手册.

永威语文教案模式 篇7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读正确流畅。

2、学习生字,会给生字注音,默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今天我们学习《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板书)。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把课文读通顺,二是学会生字,当堂能默写。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读准确)

首先,我们来比谁课文字音读的准确,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1、自由读(三分钟后老师检测)

2、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更正。师板书学生易读错的生字词。

3、集体认读所板书的内容。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会认字)。

文中的字音都读准确了,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一比谁最先把“会认字”认准、记牢。

1、生自己读。(时间:2分钟)

2、同桌读。(现在给你的同桌读一下,让同桌检查一下你是不是真的会了)

3、指名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流利的朗读)

“会认字”读的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谁的会写字写的既正确又漂亮。为了帮同学们更好的完成任务,下面先来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同学们自己看生字,重点看你不会的,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三分钟后开始听写。

1、生自己看。

2、老师听写。(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

3、小老师改。

师进行适当的提示。

4、同桌对照答案互改。

五、作业

(第二课时)

0 学习目标:

1、能复述课文。

2、根据课文自己能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3、背诵老师指定的段落或指定背诵的其它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本节课有三个学习任务。一是复述课文,二是自己提问题,互相回答,三是背诵……(教师根据本课要求灵活指定。)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自学指导,请看自学指导一: 出示第一个自学指导(第一个问题)

1、生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2、师提问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第二个问题

先在小组内学生自己提问让别人回答。再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小组代表提出来,全班回答。鼓励学生先根据课文后的习题提出问题。

四、读一读,背一背。

学生背诵指定内容。教师巡视,了解背书情况。

五、未完成堂堂清学生情况统计:(教师必须及时真实记录,以便补习。)

附:阅读分析题方面,教师自己找材料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做题能力。

永威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8

1、打开电源:控制面板上左侧电源开关打到“开”位置

2、打开计算机:需按计算机主机上的开机键来启动,主机在控制台左侧柜子里。

3、打开投影机:按下控制面板中投影机的“开”键,按一次幕布打开,再按一

次打开投影机。

4、音量控制:主音量控制在右侧柜子 话筒音量调节需打开控制台右侧柜子,功放后面的MIC音量旋钮。

5、关闭系统:下课后,按一下控制面板中投影机的“关”键关闭投影机,关闭

功放在右侧柜子里,按正常程序关闭计算机,3分钟后按下“关”按键关闭电源,将主控台两侧轻轻推向中间锁好。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没电:讲台右下角电源插座有没有接上。

2、计算机打不开或死机:尝试重启,按住开机键5秒钟关机然后再启动。

3、投影机打不开:控制面板上投影部分,再按一次“开”;然后看下信号选择

部分,有没有选择计算机按键,如有,按一下其他信号,然后再切换回来。如有遥控器请用遥控器打开。

4、没有声音:打开控制台右侧柜子先看一下功放电源有没有开,开关在功放左

侧位置,音量按钮在右侧位置。

5、U盘打不开:请先确认U盘没有中毒,拔下U盘重新插入,看U盘是否插到

底。

如不能解决请和实验中心管理员联系

注意事项

1、归还钥匙:下课后及时将钥匙送还楼管室,以免影响其他老师上课。

2、注意卫生:不要将水杯、粉笔等物放在主控台内,保持主控台内外整洁卫生。

3、爱护设备:多媒体教室设备贵重,请教师、学生注意爱惜,切勿频繁开关机,以免损坏设备影响教学。

4、计算机已安装还原卡,如另需安装新软件,请与实验中心联系。

5、教室总电源关闭,需在系统关闭3分钟后再关闭。

课堂志的操作流程与实践策略 篇9

如何改变一线教师身处田野而漠视问题的现状,进而强化教师对教学现象或行为进行理性地反思与课堂重构?笔者研究的课堂志,既是课堂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手段,又是研究策略,更是研究的内容素材,在实践操作上为课堂教学行为转变提供一种可能与便利。

一、瞄准研究方法,明确课堂志的操作流程

所谓课堂志就是教师把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田野,深入其中细致观察,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现象、行为或事件,进行动态观察、访谈和深描,从而回答“怎样助推学生学习”以及“是否助推成功”。[1]经过研究发现,运用课堂志研究教学己经成为一种有效研究范式。其操作环节是:观察→访谈→深描课例→回访[2]。

1. 参与观察

操作课堂志的首个环节是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观察者融入到被观察者的团队活动中,成为群体的一员,参与常规活动。若以局外旁观者的角色进行侧面观察就是非参与观察[3]。参与观察不破坏、不影响研究对象原有的结构和内部关系,易于获得更深层次的观察材料;而非参与观察则是旁观者清,结论较客观,却易于表面化,不易得到更深层次的素材。参与者要选定某一具体课例为研究对象,围绕“怎样上好课”设计主题和观察点,对课堂上“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如何”以及课后“如何改进”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 课堂访谈

在参与观察后,观察者还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多在课后进行,特殊情况也可以在课尾访谈。参与访谈的对象要么是个人,要么是团队;接受访谈的内容主要是课堂观察中记录下来的一些现象、事件或行为,有观察者视角,也有当事人视角。访谈时,观察者要洞悉当事人的观念与态度,追问当事人思想深处的东西,发现当事人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联。同时,访谈也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有助于下一步课例描述[2]。

3. 深度描述

案例描述应非常详细,注重用细节深度记录案例中隐藏的现象、事件或行为。描述时,从真实情境出发,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人文特性、文化背景的内容给予必要、合理的解释,从中发现规律、找准问题所在,从而启发自己、关照他人。

4. 撰写课堂志

在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后,观察者就可以撰写课堂志了。其体例注重运用第三人称叙述,如果是研究报告也用第一人称[4]。文体强调对异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观察者接触研究内容后,以群体一员的眼光观察现象并思考问题,以讲述自己和他人的课堂故事。

选取素材:一是自身教学累积的案例;二是观察他人课堂捕捉的案例;三是阅读日常文献后收集的案例。素材源于课堂生活,高于课堂生活,具备真实、典型、广泛的代表性,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课堂生活场景,为其提供课堂教学的观照与借鉴。

表达形式:可以是田野笔记、教学反思、博客、专家访谈、学生晤谈、自传与传记等;表达载体,可以是纸质、网页、微信、QQ群、校报校刊等媒体形式。

撰写好后,为了资料的真实、可信、防止遗漏或缺乏令人信服的支持,有时还须回访:一是回访自己曾经的研究点;二是回访他人正在研究的点[5]。

以上环节,通过细致观察课堂呈现的教学现象、事件和行为,衍生研究问题;通过深入访谈,发现教学现象、事件和行为产生的文化背景;通过深描课例,分析和解释教学现象、事件和行为特征,最终形成课堂志的案例;回访,确保撰文的客观、科学和真实。

二、选择技术手段,建构课堂志视野下的教学指令

所谓教学指令是教师运用口头、书面和肢体等语言方式直接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并加以指导的教学言语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内容,教学指令可以分成行为指令和内容指令两类[6]。

在设计学生学习行为的活动单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或某种教具,通过分组讨论方式,完成某一学习要点,就是采用了教学的行为指令。在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列表比较、绘制知识树状图,建构某一学习内容,就属于运用教学的内容指令。行为指令,可引领学生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而不是用教师教的行为去代替学生学的行为。内容指令,有助于学生达成怎么学、学的程度、是否真学会的问题,并不断同化和顺应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所学概念、规律和原理等,让思维得到发展,达成深度学习。

在课堂生活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的行为指令,而忽视内容指令,导致学习活动流于形式,留于表层,很难获得实质性发展。那些表面热闹、效果很差的课堂,就是只有行为指令的“形”,缺乏内容指令的“神”。因此,教师有行为指令的同时,更要有清晰的内容指令,这样学生行为的方向才更明确、顺序才更清晰、评价才更有据。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表层学习多借助于行为指令,而深度学习则需要借助于内容指令,因此,透过课堂志可以扭转教学指令的组合形态。

三、设计研究策略,实践两型课堂志视野下的教学设计

现代教学论倡导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过程,后现代教学论倡导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笔者主要从课堂志视角践行两型教学设计策略。

1. 基于幸福课堂理念的“三单”教学结构设计策略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幸福。打造幸福课堂是践行幸福教育的落脚点和突破口。

幸福课堂是一种“着地”课堂。用“着地”的方法教学生学,才是我们课堂应该追求的目标。什么是“着地”?就是学生经历学习(包括实践),能学到生活受用、一生发展受用的东西。这样的课堂就是幸福课堂的一种实践形态。

幸福课堂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课堂。实践操作中,应注意两个层面,一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效果是建构学为主体,体现“三单”教学之“形”,突出课堂的幸福之“神”,搭建“学进去→讲出来→教他人”为流程的课堂模式。

笔者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首节课让学生自学,感受自主学习的幸福;二节课让学生交流,感受合作探究的幸福;二节课尾让学生反馈悟学,体验真学会的幸福[7]。在此,第一学时的自主学习,实现“学进去”;第二学时的合作探究,体现“讲出来”;二节课尾在检测与反馈后,通过悟学与建构,达成“教他人”。

2. 基于生命在场理念的双主互动教学结构设计策略

学讲课堂是徐州市为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推行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意在凸显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课堂结构,着力唱响“生命在场”的高效课堂,有效张扬“生活在场”“实践在场”的“着地”课堂。建构生命在场的课堂就是落实学讲课堂的愿景。生命在场的课堂,强调课堂教学要由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进而向重生命活力或生活在场的转变[8]。生命在场的理念实施,突出双主互动,尊重以学为本,实现三种方式:一是独立学与合作学,二是自悟学与交流学,三是展示学与教他人。体现在:

(1)自主为先,学得进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自学时喜欢独立,如果学习被打搅、状态被破坏,就会产生反感与厌恶等情绪。现实中,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新知时,往往因问题无从求助或无效而选择放弃自学,这就是课前自主学习中的瓶颈问题。近年,微课的引入实现了优质课例片段和自主学习的跨界组合,给学生的课前自学提供了援助,较好地解决了课前自学中的困境。就高中地理学科看,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主要设置两类内容:一是能够夯实学科基础的填空与填图,二是能够建构主干、核心素养的思考题。

(2)活动搭台,讲得出来。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主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程度”“是否真学会”。其主导的行为主要有:设置自学内容、引导分组探究、参与对话交流、反馈悟学建构模型。课堂活动的内容指令要体现在:(1)活动低起点。教师瞄准学情预设,摸清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能力,把起点放在学生“伸手即能摸得到”的水平上,做到跳一跳摘桃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2)交流小步骤。活动问题要层次合理,循序渐进。训练分层布置,力争个体通过思考都能完成,让学生的学习挫折感降到最低,激发主动热情,感到有进步、有成功、我能行。(3)情境扣主干。突破重点和解决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心。要让学生有效地学进去,高效地讲出来,就离不开有效的情境设计。情境要围绕核心,突出主干,才能真正体现有的放矢。

(3)厘清自己,教会他人。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到目标内容,更要建构核心素养,提升学习力,学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东西。经过自主、合作、交流与展示后,学会厘清自己、教会他人。因此,学生教会他人的实质是深度地教会自己,是对自己掌握和理解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深层梳理、应用及完善。“教会他人”的实质是在助推深度学习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方面,教学设计更需留白,为课堂生成留足思维空间。

四、丰富研究素材,形成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机制

透过课堂志研究,可以不断丰富研究素材,从归类分析中形成实践理论。在操作机制方面,推行“一人一品、一课一品”,逐人、逐课、逐科、逐步形成精品,有效转变团队成员的课堂教学行为,形成有效课堂的教学生态。教师做好教学行为的“加减法则”,减少被动学,增加主动学,由台前退居学生身后,增加学生主体学习的内容和时间。

在强化行为转变方面,逐步形成课堂的四种形态:一是尝试学讲形态: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二是变式学讲形态:以导学案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是养成学讲形态:教师从台前退到学生身后,成为站在学生身后的激励、指导、点拨助学者,学生养成独立学、合作学、教他人的学习习惯;四是巅峰学讲形态:课堂具备高度的个性化风格特征,教师呈现较高的导师水平、课程研发和驾驭技巧,学生拥有很强的自主、合作意识,在主题选择、学习方式、时间安排、探究深度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自主、灵活,达成深度学习。

五、梳理遇到问题,厘清课堂志视野下的学习共同体或组织范式

作为学习型组织,课堂也是一个微观共同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固化合作形式、缺少合作方法指导、不能高效建设学习共同体。须要建构同伴互助、小组和全员合作的形式与方法的融合,助推深度学习。

1. 扭转“同桌不同学”,推动同伴互助多元化

合作学习须有“分工”和“同学”。在课堂上,同伴互助的典型就是同桌合作。同学就是在一起学,不是各人学各人的,也不是仅仅同班的熟人。同桌同学经常在一起,彼此熟悉、交流便利,是最好的合作方式[9]。

2. 有效融合合作学习的形式与方法

合作学习是师生、生生之间个体协调的最高水平行为。只有形式而没有方法的合作学习,就是低效或无效的行为。实践表明,只有形式,没有方法的教学,也是不成功的。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生活中不断累积、创新方法,规范行为方式,从田野研究中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习。

3. 理顺独立与合作的关系

独立思考是个体自主、内化的一个过程,合作学习是群体交往、互动的一个过程。课堂上学生要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必须独立思考。这正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主教从”理念运用的体现。在设计上,把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融合起来,先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对问题有了个人想法,在交流、悟学中才能实现深度学会。

须要说明,课堂志还是一种微观、小样本研究,研究方法独特,直接从观察入手,采用定性研究,是没有理论假设的,资料分析又复杂。因此,容易出现片面、偶然和主观臆断,脱离课堂田野做研究,时间太久极易造成资料分析失真等问题。所以,课堂志研究并不规范和完整,宜取其长处,回避不足。

参考文献

[1]唐隽菁“.三动”课堂志:小学品德课堂研究新方式[J].中小学德育,2014(3).

[2]王鉴,王俊.课堂生活及其变革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4).

[3]李宁.大学生运动技术观察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王鉴.课堂志:回归教学生活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1).

[5]李茹,杜文军.回访:课堂人种志研究的一个必要环节[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3).

[6]何芳,吴刚平.课堂教学的行为指令与内容指令[J].基础教育,2015(10).

[7]张明.幸福课堂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4(5).

[8]秦晓华.办走进生命的学校[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A).

上一篇: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再设计《花瓶》下一篇:你们一定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