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推荐8篇)

党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篇1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指引我前进)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前些日子,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选择了向中国共产党积极靠拢。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起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民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政党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在坚韧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党成功了,成熟了。

当毛主席巍然的站在雄伟的天安门上高亢的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明白了成立背后的故事,那是共产党人光荣牺牲所换取的。当一座座“永远的丰碑”如此高大的耸立在我们面前时;当一个个时代精英勇攀科学高峰、创造一项项令人瞩目的奇迹时;当一幅幅子弟兵舍身忘我的抗洪救灾的感人画面映入我们眼帘时,我读懂了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从容与坚决;读懂了

徐特立“救亡曾断指,入党在危时“的崇高信念;也读懂了孔繁森“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撒高原”的豪迈誓言。革命前辈们用行动表明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些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深刻影响并鼓励我向党组织积极靠拢。

曾记得,有好多次,我们的事业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有好多次,我们在生死存亡的路口挣扎、决择……

只是幸好,我们有一代代的伟人,一代代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有乐观且坚强的人民,我们有着正义的思想指导!所以,在每一个生死关头,我们都能走出错误,获得成长,因而,我们走到了今天。

今天,我们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发扬传统,艰苦奋斗,创先争优。学习三个代表,永保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学习与时俱进,热爱祖国,心系人民,勤政廉洁,用生命和热血,为党旗争光。“十二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它将成为中国全面推动产业战略转型的规划。我们基层工作者理应跟随党的脚步,理解科学发展观,明德励志勤践行,创先争优争先锋。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回忆党的历史,讴歌党的历程,我更加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只有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到建设

新南古的伟大实践之中去,我的生命才会更加光彩夺目。

中国共产党——中国拥有你,有了一个光明的前程,我们拥有你,便有了一个不舍的信念、不弃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你是一盏明灯,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指引我坚定不移地做党忠实的追随者。

亲爱的朋友们,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漫长,让我们始终不要忘记共产党员的责任和理想,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共创南古美好的明天!让党这盏明灯,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党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篇2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 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 “横则秦帝, 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 又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 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 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 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 (前304) , 张仪由秦至楚, 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 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 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 两度向秦出兵, 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 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 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 秦楚黄棘之盟, 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 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 屈原回到郢都。同年, 秦约怀王武关相会, 怀王遂被秦扣留, 最终客死秦国, 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 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 流放江南, 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278) , 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屈原悲愤难捱, 遂自沉汨罗江, 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一生, 光明磊落, 其赤胆忠心, 日月可鉴, 正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里的评价,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 犹离忧也。夫天者, 人之始也;父母者, 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 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司马迁认为屈原正道直行, 忠贞为国, 却遭到诽谤和打击, 这是极为不公的;他高度赞扬了屈原的可贵品质, 字里行间, 充溢着对屈原遭遇的深切同情。“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千古奇冤, 万世忿怨, 然此并非屈原一个人的遭遇,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两百多年后的一天, 同样的遭遇也落到了司马迁的头上。

司马迁10岁遍习古文书传;20岁时, 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 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 所到之处考察风俗, 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 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 多次随驾西巡, 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 (前108) , 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 任太史令, 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 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 (前104) , 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 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 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 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 获罪下狱, 身受腐刑。身为男儿身, 受此极刑, 何人能堪?悲痛欲绝的司马迁“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其所往”, 千古忠贤, 途竟一辙!其痛苦万状, 与屈原“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何其相似!

同遭不幸的屈原与司马迁在生死叩问的当头, 虽然选择殊同, 一个毅然赴死, 一个隐忍苟活, 但同样“重于泰山”, 因为“用之所趋”相似, 两人皆凭借其非凡的才华写出两部赫赫巨著, 一为《离骚》, 一为《史记》, 似两颗璀璨的明星, 光耀于国之文坛。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离骚》的创作, 既植根于现实, 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 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 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 把天上人间、现实幻境、过去现在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比兴手法, 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离骚》高度的艺术成就, 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唱, 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热情歌颂为“其文约, 其辞微, 其志洁, 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 (《汉文学史纲要》) , 给予了它极高的评价。

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 继续发愤著书, 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的诞生, 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史记》的贡献巨大:其一, 建立了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 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 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 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 都毫不为过;通史家风, 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其二, 建立了史学的独立地位, 我国古代, 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 没有自己独立地位的, 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 作者继起, 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 从而, 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 饮水思源, 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其三, 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 艺术手段尤其高妙。文章措词妥贴, 思路井然, 文字生动, 笔力洗练, 感情充沛, 信手写来, 莫不词气纵横, 形象明快, 使人“惊呼击节, 不自知其所以然” (《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史记》不但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 而且, 它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 甚至宋元戏曲, 都有很大的影响, 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活水。

成大事者自有高标的人格风范, 即使身处绝境, 依然保持着清白的品质和应有的良知。在这一点上, 屈原与司马迁的表现也是惊人的相似:深受昏君打击和小人排挤之苦, 无路可走的屈原憔悴不堪, 面对渔父的好心劝问, 屈原的回答却掷地有声, 振聋发聩:“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温蠖乎?”绝望的屈原至死不愿与众小同流合污, 自投汨罗, 选择清流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司马迁只因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 便横遭暴行, 惨受极刑。宫刑之后的司马迁, 精神上遭受的打击异常沉重, 饱尝了死亡一样的人生况味。当一个有尊严的人不再在乎尊严的时候, 当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人过着一种耻辱生活的时候, 他还要为人类著书立说, 还要“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这是多么凄惨而又悲壮的行为啊!他们是人间真理和正义的化身, 他们把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看做生命的本体, 他们把传播这种意志和精神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圣人”, 也就是今天知识分子的应有的形象。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提到:“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屈原以其超越世俗功利的价值尺度而获得了永恒的意义, 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大节仰忠贞, 气吐虹霓, 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 志存社稷, 泽遗万世颂离骚。”司马迁亦满怀深情地歌颂屈原, 在生死抉择的当头, 决心要效仿屈原, 忍辱负重, 退而著书, 以另一种方式成就自己不屈的理想。在身处困境的司马迁心中, 屈原就是他心灵的明灯一盏, 照亮了他昏暗而悲伤的灵魂。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两千年前, 司马迁就认识到生与死的价值, 并毫不含糊地作出了解释。这种人生观发扬了孟子“生”与“义”的精神之髓, 并将其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司马迁还从生命历程与创作的关系上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就是“愤怒出诗人”的文学创作规律。在《史记·屈原列传》中, 司马迁用诗一般的语言, 高度评价了屈原的一生。他饱含感情的书写着屈原, 其实也是在写他自己, 他的经历、他的选择、他的委屈、他的信念、他的荣耀以及他的绝望, 全熔铸在屈原的形象里。借他人杯酒, 浇自己心中块垒。子长不幸, 身遭极刑, 一个男人最大的尊严受到极大的挑战并最终被粉碎;然而子长又何其有幸, 于变乱纷飞的历史书页里找到了安放心灵的处所, 找到了一抒苦痛慰藉人生的千古知音, 遂成就了万世芳名!

点亮“后进生”心中的一盏明灯 篇3

后进生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因素等造成的一些同学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方面落后于其它同学的学生。后进生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严峻挑战,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到严重损失。”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后进生经常有下列表现:1、自卑。这些同学思想和纪律方面都较差,总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对把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不予理睬。2、对立。自尊心受到挫伤,对老师和家长严重对立,有较强的逆反心理,顶撞老师和家长甚至离家出走。3、爱出风头。喜爱表现自己,靠耍“小聪明”、破坏纪律甚至搞恶作剧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点亮“后进生”心中的明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后进生和优生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后进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成为优生,现在的优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可能成为差生,每个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情感特性各不相同,他们的知识水准和思想品德方面有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据心理学家测定:95%以上的人属于智力正常,智力超常和低下的不到5%,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可塑性强,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后进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和感化。”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坚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帮助,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转化为优生。

二、关爱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关心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这是古往今来无数教师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后进生由于长时期缺少关爱更需要我们以深厚的情感去关怀和教育他们,才能弥补心理上的缺陷,消除心理障碍茁壮成长。后进生也有被尊重的要求,渴望他人的信任和理解,而过多的批评、指责、讽刺、挖苦、冷落,只能使他们的自尊心进一步受到伤害,导致自卑、压抑甚至逆反心理。别林斯基说:“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学生特别是平复那些扭曲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只有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主动与后进生平等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消除他们的疑惧对立情绪,才能正确诱发他们的自尊心,进而成为促进他们转化的内在动力。

三、善于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我国古代的教子方法有一条:"数子过,不如奖子一长。"指责过多容易伤害自尊心,伤害过多又容易失去上进心。教育学生何尝不是如此?后进生象其它同学一样也有好表扬的心理,如果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就能激发其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努力上进。在教学中,我们要随时注意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肯定,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进步,如按时到校、完成作业、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等,使后进生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他能极大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会有力的促进后进生奋力向上。事实证明,许多后进生之所以成才就是从老师一两次不经意的表扬开始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掘他们身上蕴藏的优点,以此作为教育的突破口,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指责。

四、建立后进生档案

对自己责任范围的后进生要排队摸底,了解每一个后进生的知识基础、思想动态、家庭背景、爱好特长,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反应迟钝、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活动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阅读思考、练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上进心强但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让他们调整学习方法;对性格孤僻的“抑郁质”的后进生应多进行一些谈心开导工作,及时解决他们心中的思想疙瘩;对于家庭离异和贫困的学生要给予更多关爱,让他们体验到家庭和集体的温暖;对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应帮助他们分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通过建立档案,系统的了解后进生的发展变化,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五、建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机制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保护的基础,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至关重要,可能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建立与家长的联系制度,减少在管理上的“空白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别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对不健康的书籍、游戏、音响制品要加强整顿,堵源截流,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社会环境对后进生的影响。总之家庭、学校、社会要齐抓共管、密切协作,切实负起转化后进生的职责。

六、转化后进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决非一朝一夕间形成的,后进生转化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动态发展过程,要想“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反复是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正常现象。教育工作永远没有尽头,要不断进行总结、体验、升华,我们不能因为工作中出现的小成绩而沾沾自喜,放松要求,“反复抓”、“抓反复”,当后进生行为出现反复时,应认真找出其反复的原因,同时应肯定其取得的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并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转化的目的。

理想,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作文 篇4

理想,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它可以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想做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有的想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有的想当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而我的理想上成为一位世界级的羽毛球运动员。

记得前几个月,我在江东区羽毛球比赛上获得了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那时我就立志要成为一位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特别的是在20xx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的偶像林丹获得了奥运冠军,当他站在领奖台上带着金牌,挥舞着国旗,为国家争一口气。此时此刻我就立志要成为一位国家队的羽毛球运动员,为母亲争光,为祖国争一口气。

当羽毛球运动员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奋斗目标。从现在开始我正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每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正在球场上练蛙跳、练杀球还有跨步;每当同学放学的时候,我却在学校里苦练羽毛球;每当别人正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时,我还在闷热的球场上挥汗如雨;每当……

党是我心中一颗最亮的星 篇5

庄寨镇中学韩圣洁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是我心中最亮的一颗星》。

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我的心中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

上幼儿园时,老师讲述了陈铁军阿姨刑场婚礼的壮举;年仅十五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宁死不屈、从容不迫地走向敌人的铡刀。上小学时,我读到革命先辈更多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烈火烧身宁死不动,清贫一生的方志敏……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他们英勇奋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明白了高高飘扬的国旗为什么这样鲜艳?

今天,中国共产党满怀豪情的迎来了它90岁生日。9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历史,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的硝烟;从南京大屠杀,到皖南千古奇冤;内忧外患,村村遗骨,处处狼烟。“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这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千百万革命志士,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唤醒了四万万劳苦大众,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响彻了大江南北,震惊了整个世界。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一个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改革开放蓬勃发展,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潜艇、火箭、卫星上天,人家有的我们有了,人家还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无数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大家是否还记得,1998年夏,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这要是在旧中国,不知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然而在当今的中国,“洪水无情人有情”。从共产党员到人民群众,从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到人民解放军,一双双热情的手,一颗颗炽热的心,纷纷涌向抗洪救灾第一线;一批批赈灾捐款,一车车救灾物资,寄托着海内外同胞的情意,满载着各族人民的心愿,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受灾群众眼含热泪,无限感激地说:“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从汶川地震到再造新北川;从玉树灾难到玉树不倒青海常青。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其他制度不能比拟的!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峡工程的改造,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升空,都预示着中国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

今天我们凝望着五星红旗,倾听着激昂的国歌,我心中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那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永远紧跟共产党,信心满怀地迎接祖国的灿烂明 天!

党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篇6

天,又黑了,城市里的灯渐渐亮了起来,哪一盏灯又是为我所开呢?——题记

记得小时候那盏小小的油灯,不大也不怎么亮,我的父母总是在灯前忙碌。那如豆大小的火焰,跳跃着,摇曳着,照亮着屋子,弥漫着淡淡的温馨。

哪怕是在漫长的黑夜中,我也不会感到害怕。灯前的`生活是快乐的,时间不知不觉从沙漏中流逝着。我有些困了,便趴在灯前,那光柔柔的,挺温暖的,有点像阳光一般的舒适。

偶尔遇到倾盆大雨,我总拧着那盏油灯,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吹熄了。等雨停了,我的父母便会夸我一句,心里头甜甜的,好像吃了糖一样。

后来,我因学业而移居城市,父母留在老家工作。我独自一个人租了房间。硕大的房间显得是那么的空荡。打开灯,冷清的灯光倾洒下来,营造着一种名为孤独的感觉。

隔着墙,我听见了隔壁别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鼻子猛地一酸,思念之情汹涌着,使我热泪盈眶。

我颤抖着手拨打了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号码,不一会儿,电话通了。电话的那头说着关切的话语。泪,悄无声息地流了下来,斑驳了我的视线。

眼前似乎又出现了父母慈祥的脸庞,想起了他们的谆谆教诲。他们对我的爱,从不用语言来说明,靠的是行动,可能在不经意间,时光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印记,却掩盖不了亲情的温暖。

我擦了擦泪水,挂了电话。一个人站在窗前伫立着,眺望着远方。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将城市照亮,在漆黑的夜中,是那么的璀璨。

不知怎的,家乡那盏简朴的油灯愈发在我的记忆中清晰,它并不贵,相反,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十分廉价,但它在我的心目中却是那么的贵重。

党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篇7

一个诞生于艰难困苦中的政党的生日,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日子。险恶的环境使她无法从容地择取“良辰吉日”,但却更显露出其应势而生的意义。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的准确生日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出来的。1938年5月,中央领导 建党节演讲稿:党是我心中的红太阳

各位领导、老师们:

从小我就喜欢看日出,因为她和我们一样,充满了希望。从小老师就教我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告诉我们,是共产党给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共产党给了亿万人民以希望。从那时起,我心中就多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

自从我戴上红领巾,妈妈就给我讲,我们是党的少年先锋队,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我感到无比自豪,我明白肩负重任,我知道道路坎坷,我相信前途似锦。

打开历史的阀门,那逝去的岁月仿佛美丽的朝霞一一浮现:

模糊中,我仿佛看到--他从南湖的游船走来。那南湖的航船啊,在湖光山色中缓缓行驶,一张张刚强坚毅的眼睛,仿佛看到了90年后的今天。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仿佛正在描绘今天美好的家园。

依稀中,我仿佛听到--那雪山草地的呼唤。那巍峨的雪山,无边的草地,见证了伟大的革命先辈们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魄力和胸怀。他们用自己无声的语言讴歌着那曾经金刀戈马的岁月。

轻轻的,我仿佛闻到--那黄土高原的芳香。那美丽延安宝塔,在黄土蓝天的映衬下,塔铃声声。让人不禁想起延河峰火,浴血太行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恍惚中,我仿佛身处北京天安门前:我听到了开国大典上那庄严的宣告,这声音是东方巨人的呐喊!它振耳欲聋,气壮山河;中华民族从此走过了多灾多难的历史阴影,历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神州大地上从此捷报频传。

党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篇8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母校,你是我心中的明灯》。

同学们,如果你问我世上什么最难忘,我会明白地说:母校。如果你问我世界上什么最伟大,我会自豪地说:母校。如果你问我什么最令人眷恋,我仍然回答:是母校!

母校恋,最恋是老师。忘不了您慈祥的深邃眼睛,忘不了您烦人的不倦教诲。父母给我的是身体,而老师——您哺育的却是我们的灵魂!从枯燥的拼音生字到朗朗上口的语句篇章,从天真无邪的儿童到憧憬梦想的少年,您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想起您朗读课文时专注的眼神,我的心真暖;想起您时不时的因操劳过度而发哑的嗓音,我真揪心。那一刻,我只想说三个字:谢谢您!

母校恋,最恋是同学。忘不了刚入学时的情境,忘不了打闹时的开心,也忘不了我们曾经为了一个问题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曾记否?绿茵场上留下了我们拼搏的汗水,每年的运动会,我们总是齐心协力,取得一个又一个惊喜……六年的朝夕相处,使我们变成了如胶似漆的好友。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小学生活的最后时光里,我谨祝同学们:前程似锦!

母校念,最念点点滴滴。忘不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忘不了您的滴水恩情。您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将知识、力量、做人的道理全都给了我们。每每回想校园的生活,每每踏过上学的小路,我的心中都会泛起一丝苦涩。母校啊母校,这里的一切,我会永远记住!。母校啊母校,请允许我用我最真挚的心声对您呼声:母校——妈妈!

啊!母校,您如一缕清风,启迪我扬帆远航;您似一抹朝阳,慷慨地赐予我智慧和力量,我依恋着您,我深爱着您……母校,您是我心中永远的明灯!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上一篇:长治久安大宣教活动汇报下一篇:打架致伤调解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