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吧(通用15篇)
放飞吧,青春;起航吧,青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放飞吧,青春;起航吧,青年》。
作为一名青年团员,今天能站在这个平台上宣讲,我感到万分的荣幸。
毕业前,曾听师兄师姐说,最多工作两年时间,你就会被磨得未老先衰。可转眼,我已经在内江烟草这个大家庭工作、生活了两年,但我依然感到自己犹如清早的蓓蕾,充满活力,在尽情的绽放。这不光是内江烟草宽松优厚的办公条件,更是因为我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展现的平台,前进的方向。
内江烟草在推进“卷烟上水平”实现“两个目标”战略目标时,我们团员青年奋进的号角已经奏响,这是鼓舞,是激励,更是鞭策!我们必须迈出更加铿锵坚定的步伐,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夯实管理基础,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义无反顾地前进,促使烟草行业和谐安定发展。而我们青年员工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爱岗敬业”,这不仅体现的是对我们本职工作的敬和爱,也是青年员工对人生理想、对更高目标的不懈追求,更是实现自身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只有做到了“爱岗敬业”,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放飞
自己的青春,扬帆远航驶向我们的目标。
爱岗敬业是一种精神。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
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而要把这种理想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歌德曾
经说过:“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从
一线员工到领导干部,都有自身工作的难点、疑惑点,但是
我们仍然在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我们公司正因为有一支具有这种崇高敬业精神的员工队伍,才
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取得业绩,赢得荣誉。
身为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无论工作环境多么艰苦恶
劣,不管工作内容多么枯燥繁琐,无论自己内心曾感到许多的孤寂,我们都应当满腔激情地去面对、去担当,当每个人
都把公司当成一个家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会
显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爱岗敬业也是一种态度。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他的就职
演讲时说 :“不要问美国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
己的国家做了什么。”是的,不要问企业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企业做了什么。当我们接到一份具有挑
战性的任务的时候,是畏首畏尾推诿扯皮,还是无所畏惧勇
敢面对?当我们在工作中遭遇挫折陷入困境的时候,是等待
观望半途而废,还是一鼓作气攻坚克难?当我们晋级升迁心
愿未达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还是躬身自省厚积薄
发?答案往往是,当我们选择后者并付诸于行动之后,我们
身上隐蔽存在的人生价值会渐渐凸显出来,就像经历严冬考
验的树木日益青葱,也如深夜悄然盛开的夜来香暗香弥漫,尽管那一抹青葱来之不易,尽管那一份清香唯我独嗅,但是
我们相信——这种价值的凸显,会让我们对生活的感触更加
真实而快乐,会使我们对生命的领悟更加深刻而澄澈。一个
人只有深深地热爱他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会为之不断奋
斗。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尽职尽
责,真正做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认
真做好本职工作,真正从国家利益出发、从消费者的利益出
发,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充实和快乐。
爱岗敬业更是一种境界。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
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
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心;
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取得岗位上的竞争优势。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成为一个
爱岗敬业的人,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那我们的生命会更有意义,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
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
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蕴涵的精神。一支乐队,需要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否则难以演奏出余音绕梁的乐
章;一枝玫瑰,需要根茎的无私奉献,否则难以散发出沁人
心脾的芬芳;一座桥梁,需要桥墩的坚实支撑,否则难以确
保那行人车辆的平安;而一个企业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每位青年员工的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需要每位青年员工的爱
岗敬业,无私奉献。
怎样才算爱岗敬业呢?
爱岗敬业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身边的小事做
起,日事日毕,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服务技能、搞好每一个
职能岗位。总之,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要做到从我做起,把小事做好,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做好今天的工作;没有任何
借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接到任务时,我们要尽心、尽职、尽责以最大的努力完成各项工作。这就是爱岗敬业!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
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
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它告诉
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潜能,作出最大奉
献。
我们正值青年,我们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激情、一份
能量,这也正是行业在成长发展中最需要的滋养,让我们一
起呐喊:“放飞吧,青春;起航吧,青年”,让我们为内江烟
草健康和谐发展献出青春的力量。
其实看看我们身处的工程机械行业,不也正经历着一段青春期吗?
充满生机、渴求成长,却也很躁动。特别是近5年来,对速度超乎寻常的追求让行业实在没有精力再去关注自己奔跑的姿态是否优美,快速而粗放式的发展下,不规范、缺乏诚信的竞争方式层出不穷。
2013年4月9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召开“工程机械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新闻发布会”,祁俊会长宣布:由协会组织开展的“工程机械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正式启动,并指出,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行业守住诚信底线。
其实,2011年,协会就提出了《行业内争议处理规则》、《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行业质量检查制度》、《行业自律惩戒制度》等行规行约,但实施情况并不乐观,部分企业并未给予高度重视,零首付、低首付等恶性促销行为,盗窃知识产权,透支国内市场,谎报、瞒报数据等违反行业自律的现象不断出现。
这种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生产企业、代理商之间,许多用户同样如此,特别是通过零首付、低首付等促销形式购买设备的用户,在分期付款时尤为明显。记者曾就此问题与业内多家代理商和企业风控人员沟通过,他们均表示,一些用户为贪一时之财,在购买设备时提供虚假资产证明,一旦设备到手,要么连人带设备失踪,要么就以设备质量或维修等问题拖延还贷。一方面,企业资金链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到企业对之后购买设备用户的信任感,同时也会花更多的成本去核实用户信息,提高的成本最终又转嫁到用户身上。最终结果是,企业因此而出现资金链断裂,用户为还贷款东躲西藏或因此借高利贷倾家荡产。诚信的缺失必然让行业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里曾这样描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冲进一片正在疯长的草地,你听得到他的骨骼与青草一起向上生长的声音,过度的精力和热情挥霍似乎是无可避免的。”放在近几年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身上同样生动准确。如果说这是正处于青春期时的行业从躁动走向成熟而不得不经历的过程,那么好在无论企业、代理商,还是用户,已逐渐警醒并意识到了透支诚信的后果,希望他们因此而付出的代价能够小一些。
4月26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走上大荧幕,在预祝其票房飘红的同时,也希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青春期能够多留下一些生机,少一些代价。
张洋
时下,似乎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在如今的社会评价体系中,“颜值”俨然成为排在权力、财富、社会地位之后的“第四指标”,并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人数剧增的“外貌协会”群体中,只要颜值高,其他什么缺点都是浮云。正因如此,年轻人不惜重金购买高档化妆品、漂亮的服饰,甚至在媒体披露的毁容案例不在少数的情况下,依然不惜在自己的脸蛋、身体上刀斧相加来追求美貌。
美貌,果真决定了一切吗?美当然是好的,拥有美丽的外貌,既能给自己增加自信,也能让旁人赏心悦目。注重仪表、服饰考究,以及对面容进行适当的装扮,既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然而,漂亮的女人容易从女人堆里脱颖而出,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漂亮的女人就一定更具吸引力的特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如果放眼望去周边尽是帅哥美女时,漂亮就会失去了强大竞争力,这时候我们都需要思考,到底还有什么能让你出类拔萃?
看看林徽因的一生我们就应该知道,人要想成为一个仪态万方的“万人迷”,就必须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让自己生动起来。20世纪30年代,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有个“太太的客厅”,是“京派”文学和贵族文化的殿堂,这也是林徽因的家。当时林徽因虽然已经身染严重的肺病,但她仍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开朗和明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没人能插得上嘴。费正清的夫人回忆说:“梁太太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当她侃侃而谈时,她的那些爱慕者们总是为她那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精辟警语而倾倒。”
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也说过“学问改变气质”。青春的美丽,不是街头流行的名牌时装,而是 (1) ;青春的潇洒,不是臂臀摇摆的忸怩作态,而是 (2) 。如果一天到晚只是忙于外在的装扮,你是永远不可能做到气质高雅的。换言之,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种精神,一种修为,它就在我们的心里。心灵充沛,青春长驻;精神丰富,永葆青春。青春的魅力在于勇敢地抛弃外在的虚伪,在于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生动、智慧和气质。
芸芸众生中,容貌出众者有之,资质平平者也有,后者恐怕占据绝对多数。我们不应该因为“颜值”而自卑,而应该以我们的修为而自信。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镇守本心,修身韫德,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性的人,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在这方面,美国女孩丽兹也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丽兹因为患有罕见病而外表怪异,被媒体粗暴地评为“世界最丑的女人”。她在经历了噩梦般的精神崩溃之后,最终战胜自我,勇敢地站了出来,举办演讲,建立个人网站,摄制纪录片,以此来与偏见斗争,对舆论的粗暴霸凌说“不”。她重新找到了勇气和自信,也重新赢得了尊重与尊严。
可以预见,追逐美丽的风潮仍将持续,甚至愈演愈烈。面对“颜值”的裹挟,很多人可能都无力抵抗。但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伴随着年华的逝去,再怎么精心装扮的容颜都会老去,时间唯一带不走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是你多少年来的修为,这才是让青春永驻的根本。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7月14日)
阅读思考
1.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请提炼出来。
2.第三段至六段,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模式?有何作用?
3.本文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一例即可)
4.第四段列举了林徽因的例子,请再举一例,作为补充论据。(100字以内)
在一瞬间就让自己长大的是老师的一个推门而进。因为让老师看见的是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学习的时刻。老师的内心应是喜悦的,也应是激动的吧,看到我们这样努力学习,老师没有说话,用手机按下了快门,拍下了这安静的时刻。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悠扬的歌,也有人说青春是一道绚丽的彩虹,而我认为青春是一团燃烧的烈火。青春充满了活力与生机,透过它我们看到的是热情的力量。在这样的时代中,我们只能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用行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在这个六年级的阶段固然可贵,可总有人不懂得珍惜,与这短短的一年擦肩而过,留下的只是遗憾。让我们在这个阶段尽情地燃烧,让火苗尽情的跳动,让青春像烟花一样的绽放。
让青春尽情的燃烧,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它照亮我们前进的路,让它开启我们理想的大门!
青春就是要狠狠地奋斗,努力去追求,即使奋斗过后还是雨天,即使努力后还是阴雨连绵,即使努力后,还是没有晴天,但是你不能放弃。
给青春一个大大的微笑,再难再累也要保持微笑,要勇于挑战,才得以回报。老师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是付出了99%努力+百分之一的智慧。
六年级的我们一定要大胆一点,大胆的笑,大胆的哭,做最真实的我们!
让青春飞,让快乐去追,在天地之间写下四个大字
“青春无悔!”
一、 陪伴了无数人走过了他们忧伤而明媚的青春时光,成就了他们对梦想最美好的回忆---- 夏至末至
二、 我们不能让青春随着时光的飞逝而一点点的消逝怠尽,我们可以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疯狂地朗读英语,认真地钻研物理,攻破每一道数学难题,让思绪沉尽在历史的每一幕……
三、 张开梦想的翅膀,你的脚步踩碎昨日的忧伤,与我一起,倾听风的声音。在风里一路欢歌,在风里一路笑语。可是,你的脚步好轻,好轻,轻轻的走来,又轻轻的走去。再次倾听风的.声音,你的身影已经渐行渐远,那一句呵护,那一纸承诺,已经随风轻轻飘落。
四、 青春是块原料,迟早要制作成形。---- 莎士比亚
五、 世界上是先有爱情,才有表达爱情的语言的,在爱情刚到世界上来的青春时期中,它学会了一套方法,往后可始终没有忘掉过。---- 杰克・伦敦
六、 那个可以任意挥霍的年纪,人们叫它‘青春’.
七、 把现在的快乐保留起来给未来我也曾这麽做过,但那快乐的滋味却走样了。我有太多的方向,以致於总是习惯回头看,看我只有一个出发的地方,这就是我去哪里都不怕错的理由了。青春的意义一是勇於尖叫也勇於沉默的自由,就是对所有一切都可以说要或不要的自由。 陈绮贞
八、 记住青春时候的勇气,然後也更不在乎别人的否定。 陈绮贞
九、 有一些话,说再多也没用;从生来开始,我们最后都是要修得圆满,但是人和人圆满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把自己要做的事情都做好就圆满了。所以不要评价他人,每个人都不一样,人只有自己有资格评价自己。
十、 青春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幻想,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 朗费罗
十一、 如果无情的岁月曾把青春消磨,朋友,知识可以填平你额头的沟壑。---- 佚名
十二、 希望的[电磁波“,辐射着你的每个青春细胞;希望的[飞鸟”,唱给你一支支醉人的歌。---- 佚名
十三、 那个从未抵达过的盛夏,阳光会记得,我们隆隆绽放过的青春和盛大的爱。---- 李巍
十四、 其实,青春就是这样,不听劝,瞎折腾,享过福,吃过苦,玩过票,碰过壁,使劲折腾,折腾累了,才发现自己转了一个大圈儿,却又回到了原地.可是,却从不后悔,也并不埋怨,因为不转这个圈儿,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地”在哪里.
十五、 多少青丝染白雪,不复韶华负流年。
十六、 青春的爱情之吻是一个长长的吻。 拜伦
十七、 蜡烛如果为了青春悲泣,决不会闪耀自豪的光辉。---- 佚名
十八、 如果。所有的伤痕都能够痊愈。如果。所有的真心都能够换来真意。如果。所有的相信都能够坚持。如果。所有的情感都能够完美。如果。依然能相遇在某座城。单纯的微笑。微微的幸福。肆意的拥抱。该多好。可是真的只是如果。
十九、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
二十、 喂,你可曾听说才思也许能在青春年少时获得,智慧也许会在腐朽前成熟? 爱默生
二十一、 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 郭沫若
二十二、 叶散的时候,你明白欢聚花谢的时候,你明白青春---- 张小娴
二十三、 我深深地理解,耗费了多少时间,战胜了多少困难,你才取得眼前的成绩。请你相信,在你追求、拼搏和苦干的过程中,我将永远面带微笑地站在你的身旁。
二十四、 青春是没有经验和任性的。---- 泰戈尔
大家好,我是XX班XXX,今天,我所演讲的题目是《让我们青春飞扬吧》。
首先,我想问大家,你们觉得什么是青春呢?当然,每一个人对于它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认为,青春不需要用言语来解释,看看我们自身吧,我们就是青春的代言人。可是,曾几何时,我们都渐渐隐藏起那份张扬的青春,我们上QQ喜欢隐身,文章总是忧郁低沉的笔调,“郁闷”两字在嘴边从早挂到晚,我们变得不自信,我们学会了像鸵鸟一样,遇到难事,就把头埋在沙子中,心里默念着“只要我不醒来,世界就不存在”。我记得我妈妈有一次这么和我说“你现在是多么好的年龄段啊,怎么死气沉沉的?”是啊,死气沉沉这四个字渐渐代替了我们张扬的青春活力。
我相信,其实每一个人都怀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只是在这个迷茫泛滥成灾的时段迷失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前进而已。那么怎么去挖掘属于自我的能力,怎么去展现真正的青春活力呢?在我看来,首先,我们心中要有一个坚定地信念。这个信念可以很简单。比如我的信念就是“我可以和别人一样做得很好。”其实,每一次的小组讨论我都很想上台发言,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可是,我总是害怕,怕自己会紧张,怕自己会说错话,所以,总是一拖再拖。今天,我终于鼓起了勇气,站在了大家的面前,虽然我还是很紧张,可是,这儿,我的信念会支持我好好演讲下去。很欣赏三毛的一句话“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成功女神并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所有参与、尝试过的人,即使没有成功,他们的世界不会是一份平淡,不会是一片空白。也许,在某种概念上说,信念的树立,也是对自信心的培养。
要真正做到青春飞扬,除了需要坚定的信念以外,还需要一颗强烈的责任心。谈起责任,我认为,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去对他人乃至社会,国家负责。大家都知道,现在同学之间挂科现象十分严重,这本不应该出现在我们当中的,大家都是作为优等生,经历过黑色高三后考入大学,可是,考入大学难道就意味着一劳永逸了吗?或者我们的大学四年,仅仅是为了换取一张各科都过了60分的毕业证吗?面对挂科,我们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比如水土不服,不能专心学习,比如题太难,比如工作太忙„„我想说的是,不要像孩子一样每一次犯错就用密密麻麻的借口包裹自己了,这是都因为你对自己不负责。
信念+青春+责任等于什么?那就是青春飞扬。我们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左侧是信念,右侧是责任,正是因为它们,才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
拿出我们尝试的勇气,拿出我们青春的热情,大学四年毕业时,再回首,我们没有平淡、遗憾的青春。就让我们的青春飞扬吧!
我可以遇见世界的全部,却再也遇不见你。我已忘了这句话是谁说的,但事关青春。每个人都有一段青春年华,每个人的青春都放荡不羁。作为“90后”,我们跌跌撞撞地迈进了青春的坎,开始对异性有了朦胧的感觉,开始尝试叛逆又或者是独立。谁的青春没有经历过这些?在一片安定中度过的青春,往往是最失败的。
有一个男孩,我不知如何来形容他带给我的感受。他并不安分,学习不上心,打架、抽烟,可以说他就是一个不良少年,可是他对待别人甚是细心。我们只算是朋友,仅仅是朋友。我难过的时候他会安慰我很久很久,他不开心时我总是竭尽全力都他开心。或许是我太过依赖他,依赖他带给我的这种感觉,我傻傻的以为这便是喜欢。
有一个女孩,她带给了我欢笑与泪水。我们可以悄悄讨论哪个男生长得不错,哪个老师布置那么多作业做都做不完,哪个明星传出如何的绯闻……我们无话不谈。偶尔,我们也互相生气,相互不搭理,但最长也超不过一天。我们在本子上写下所有的谈话,那便是是我们青春最好的见证。我的最佳“损友”,无可取代。
那个男孩,教会我爱。那个女孩,教会我成长。
年轻时是春日,以为还有无限的光阴可以挥霍。很多时候我会很害怕,当有天双鬓斑白时才惊觉,我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我怕我会不知所措,我怕我回不到那个人生中最美的时候。
赵薇的导演处女作,选择了改编畅销言情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曾陪伴无数“80后”度过青春期的“还珠格格”,在为人妻母之后,正式挥别“青葱”岁月。现在,她开始带领这群长大了的观众,一起追忆似水流年。
一代人的青春史
2009年,华视影视公司购买了畅销小说《致青春》的版权,当时这本书的销售量已达百万册。2010年,这部小说交到了赵薇手上。商讨了近一年时间,她决定把《致青春》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秀。赵薇拉来了好友李樯做编剧。关锦鹏本来要找她演电影,但看见赵薇热情高涨地要拍处女作,仗义地拔刀相助,担任本片监制。
关于《致青春》的关键词,李樯用了“炙热”“深情”,关锦鹏则是“厚重”“广阔”。而赵薇一开始就澄清:“《致青春》绝非自传体电影”,也不会拍成一个“唧唧歪歪的小爱情故事”,而是“回顾一代人的青春,让每一个经历过青春、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青春的人都会看到自己”。这群人的成长与奋斗,他们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也造成了不同的失落。
有人把这部影片跟台湾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相提并论,李樯否认二者有相似之处。相比后者的小品格局,《致青春》的野心要大得多。“它反映了家庭的问题、职场的问题、创业奋斗的艰辛、父母的离婚潮。所谓鸿篇巨制不见得是千军万马,关键是具有深度和广度。”
上世纪90年代是物质与思想飞速变化的时代,赵薇尽力想在电影中营造出真实的时代感。“在这部电影里,你能看出那一代人当年的生活质感、生活状态,现在不复存在的各种精神面貌,以及那个时代对应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在开拍前,赵薇带着团队查找了很多历史资料,书籍、网络、老电影、老照片,于是,观众将会看到女生在学校晚会上挑健美操,老张穿着“菲律宾蛇头”式的花衬衫,郑微唱李克勤的《红日》。
“三驾马车”
赵薇首次做导演电影,一切尚处在摸索技巧的阶段。而监制关锦鹏和编剧李樯都是风格突出的成熟创作者,喜欢由点及面地描摹整个时代。二人的加入,直接影响到影片的质地。
《致青春》的原著小说,始终笼罩着一层感伤。但李樯不满足于“淡淡的忧伤”,他的力度更强,对现实的揭露更残酷。影片不仅增加了其他几位配角的戏份,还对他们各自的性格命运进行了二度创作。影片还涉及青少年早孕、工人下岗、城乡差异、民工潮、“富二代”等时代话题,最终时长达123分钟。如何让一部承载了如此多话题的电影不显得杂乱?这正是考验赵薇功力的地方。
关锦鹏说,一部电影要吸引观众进影院观看,要么是与观众发生关系,要么成为一个话题,这部电影似乎已经兼具两者。而赵薇则希望《致青春》成为一部可供共同走过青春之路的三五密友结伴而看,能够唤起昔日美好回忆更可产生珍视当下之感的电影。
青春就像是一杯为沸腾的水,如果让人喝了便会造成伤害,如果不喝便是浪费。所以活在当下的青年们,让水沸腾吧。当泡泡越来越大,啪的的一下变作一缕青烟升腾在空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谁能把青春挥霍i,谁能把青春浪费。那将会受到内心的`谴责。90后的同胞们,让我们一起尽情地挥洒汗水与泪水吧,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虽然这水一旦沸腾就不会再升温,但它的内能会越来越强大。当水沸腾后浓缩的永远是精华。不要一个人无聊的呆在房间无所事事,虚度光阴。虽然你会觉得前方的路看不清楚,所以你感到很迷茫。但是有一古诗愿与君共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不迈出探险的第一步,你怎么会知道下一步的前进方向呢。这一刻,爱吧。爱你身边的每一位人。不要让自己后悔,日后不管结局如何,你可以挺着身板说,至少我爱过。青春多少会碰壁,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只有去尝试才会有新的收获。
初三:吴梦娇
“哈哈哈哈”,邪恶的力量在悄悄的叫着。九十年前,一群风华正茂带着怒火大喊着标语走在街头。他们大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就是如此愤怒的青年们,撕破了旧中国的腐败,撕开了面具让全国人民来保卫自己的国家。那时的国家岌岌可危,李大钊领导着这些青年人进行这样的活动,难道他们不怕死吗?其实每个人都怕死,但是为了国家为了将来的中国他们的勇气战胜了这些困难。
拒绝签字,不许中国受到污蔑,不许。这是一股青春之火,燃烧的“漂亮”极了!在电脑桌前的我,或许也看到了当时的场景,青年人们大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标语,人山人海的场面那种气势是势不可当的。打开“狗”的大门,大队的青年们把他们痛打一顿。用他们这个词对于那样一群的禽兽还过于客气。“啊,哈,啊,哈”,这样的回音真是痛快,可是总是找不到领头,青年们一怒便把这个大宅子烧了!
终于,成功了!中国没有在那份和约上签字,青年们也被释放了,学生们复课了,工人们相继复工。现在五月四日已经是青年们的节日,或许是想让如此的青春之火继续有着这样燃烧的力量!
如今那个年代已经与我们擦肩而过,可是那段历史却印在我的心头,我不知道他人是否有我这样的心情,或许如此的信息大世界把那些青年们麻痹了!呵,坐在电脑桌前玩着游戏,一副眼镜框不是因读书而长出只是因辐射,再加辐射。小眼镜一带,坐在电脑桌前打着游戏,难道曾经的历史忘记了,不知道青春的含义了吗?我们不怪他们只是因为如此的时代。我叹服如此的教育,难道出来语数英还是语数英吗?
这个时代,该我们冒出青春之火了,青春之火,燃烧吧!
这或许是我们这些人的青春,随着Travis来华的时间临近,那些被尘封多年的专辑再次回到iPod。当“Sing”舒服的前奏响起时,时间的浮标总是不可避免的倒退十多年,那时叔们还年轻,人们出行喜欢骑单车,一盘磁带可以揣在书包里听几个月。那是一个可爱的时代,也诞生了无数可爱的音乐。1996年,Travis就像英伦乐坛的一汪春泉横空出世,以波澜不惊涂满蜜浆般甜美的吉他摇滚,打动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怀。主唱Fran Healy不可多得的金嗓子,自那时起,不经意间流传过了世纪。一首首金曲,像是鲜花般盛开在英伦乐坛的滋长史中。与其他大牌乐队花边绯闻缠身不同,他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安逸沉静的世界,喧嚣炒作通通屏蔽,不断制造惬意祥和的动听韵律,歌词中尽是对爱、诚实和光的赞美,摒弃故作姿态的无病呻吟,简单至极又情深意切。在名曲“Flowers in the Window”中,Fran毫不掩饰自己对女友的爱,唱出了堪比浪子那首“What Katie Did”的:“Out in the crowd/ You are one in a million/ And I love you so”。
Q这次非常幸运地近距离接触了Travis,参加了他们在英国大使馆举办的小型见面会,四位苏格兰绅士不但深情,还会卖萌,在现场不断逗得大家爆笑。他们为在场的歌迷和媒体带来了四首不插电歌曲,分别是“Sing”、“Closer”、“Why Does It Always Rain on Me?”和新歌“Where You Stand”。在唱“Why Does It Always Rain on Me?”之前,Fran还讲了一则发生在Glastonbury音乐节的故事,据他说,那天本来是一个万里无云的晴朗天,但就在唱这首歌时,天气大变下起了雨,让在场所有人哭笑不得。在不插电之后的采访环节,Fran让吉他手Andy Dunlop拿着mic假装记者发问,萌出一脸血。
见面会后,Q在后台更近距离地私会了几个大男孩,Fran一看到Q,便高兴地直呼:“哇!中国的Q!”随即便拿去翻阅,可惜看了几页发现上面爬满了不能理解的文字,难过得直吐舌头。随后Q提出了希望他们能给读者们送些祝福的要求,几位也非常nice地接受了,Andy更是可爱地让人把“hello”的中文意思写在他手上,然后将人生中写的第一句中文送给了Q。
之后,Travis便马不停蹄地回了酒店休息,从他们经纪人口中得知,这次Travis来中国几乎没什么时间休息,更没什么时间参观中国的名胜古迹,只是在乘车途中路过了天安门和“大裤衩”,就权当去过了。
Travis当晚在“草莓音乐节”的演出用“集体回忆”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带着期待的心情来,感伤的心情去,仿佛是大多数人的体会。而这份感伤中,无疑又确确实实装满了满足和宽慰。在演出前,就听到Travis中国之行的负责人幸福地感叹到:“昨天听了他们的彩排,简直太棒了!状态太好了!”,果不其然,在数万观众的簇拥下,Travis表现出了不亚于10年前的出色状态。
随着天色暗下来,演出在万人齐声的高呼中开始了,他们果然没食言,一上来就带来了新专辑的歌曲“Mother”,因为这次不少新歌都是全球首唱,算是给足了中国乐迷面子。
如果你仔细观察了场下观众,你会发现,挤在前排的,没有高跟红唇的大蜜,没有内衣外穿的怪咖,也没有雌雄难辨的伪娘,在这里的大多数都是些不时髦、不喧闹的真乐迷,其中不乏年纪较大的“中年人”。但在Travis出场时,时间的痕迹在他们身上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又变成了十几年前那青春懵懂的少年,一齐合唱那些曾经写满书桌的歌曲。
在演完第二首“Selfish Jean”后,Fran又开始发挥他的卖萌本领,说:“我们很高兴能为你们演出,但我们在语言方面实在没什么天赋,多希望我们面前能有一个翻译机啊,可以把我的话翻译成你们的语言,但可惜我没有………”
演出的前半程基本是以一首新歌一首老歌的步调进行着,在“Writing To Reach You”“Driftwood”等老歌不断释放煽情绝技的同时,Fran也用“Moving”“Another Guy”等新曲宣告着经典英式情歌的回归。在演唱“Love Will Come Through”时,Fran带领着万人一齐高挥双臂,制造了全场第一个小高潮。
当演出过半,乐迷们苦苦等候的大金曲却迟迟不来,这让人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Travis几个小哥才不是那么没有眼力件儿 s的人,稍事休整,Fran再次回到舞台前方,说:“下面一首歌是关于爱的,是这一种爱(用手比出心形),而不是这一种爱(用手在衣服里制造心跳和喘息声),这种爱可以是你和兄弟姐妹之间的、亲人之间的、朋友之间的,更广阔的爱,我爱你们,我想跟你们更近。”随着“Closer”这个词一出现,台下秒懂,就再也矜持不住了,开始爆发出巨大的叫喊和掌声。随后便是大合唱,是那种可以泣出血的高声合唱,Fran也配合地数次把麦克风交给观众。
随后演出便进入了向过去致敬环节,“Sing”和“Side”两首连唱简直要了老乐迷们的亲命,旁边两个大哥飚着泪合唱快把我看傻了,顿时也在心里老泪纵横了一把。这时的情景正应了“Sing”那句歌词:“The love you bring won't mean a thing unless you sing,sing,sing”。在唱暖心曲“Flower in the window”时,几个乐手一起聚到了麦克风前,像是在街边卖艺一样簇拥着演唱,气氛棒极。Fran更开玩笑说:“在英国的时候,这样唱歌是要收钱的,但今天你们不用给我们钱,因为很危险。”之后便是演出的压轴曲目“Why Does It Always Rain on Me?”,虽然当天天气没有因为这首歌而改变,但万人齐跳的场面绝对堪称““草莓音乐节””历史上的一个经典,也将当晚的演出的气氛带向了最高潮。
就在于它的一去不复返,
可遇而不可求。
——席慕蓉
2012年,“全民偶像”赵薇的电影导演处女作从开拍以来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除了电影的明星元素、宣传策略等原因,还归功于电影的好剧本。而电影剧本正是改编自网络红作家辛夷坞的同名畅销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该小说的销量已超百万册,被认为是“最值得期待的搬上大银幕的小说”。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呢?除了媒体宣传、市场营销策略和读者的追捧推荐等外部因素,本文将从小说文本本身出发,主要从青春主题、叙述技巧两个方面来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赢得大众欢迎的原因。
一、青春主题
青春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它意味着成长、爱情、梦想,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记忆。与青春有关的主题、和成长有关的故事,在个体成长中带有普遍的意义,最容易触碰人的思想悸动,拨动人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而文学作品作为人思想反映和话语表达的重要方式和主要载体,书写青春、记叙成长,是其永恒的主题。而这些记录青春和成长的故事,因为其贴近人的生命体验和心灵律动,获得了读者的感动和认同。
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单从书名上看就韵味无穷,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致我们”带有指向性,很容易让读者生成“关于我自己的故事”的主体感,在“镜子式”[1]的烛照下,以一种主动积极的姿态走进小说,设身处地的跟随故事的发展悲喜惆怅。而“终将逝去”奠定了小说小感伤的情绪基调,以温婉饱满的情感力量言说着那些“青春”过往,记录着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的是奔驰的岁月里那些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故事,那些往事看起来平淡寻常,却在这熟悉鲜活的生活印记里有你有我有她的影子,一寸一寸地打开了读者共同的记忆,对其心灵产生了强大的冲决力量和思想的回响。主人公郑微,自喻为“玉面小飞龙”,青春美丽、纯真善良,因为喜欢邻家哥哥林静来到他读书的城市上大学。可是,因为郑薇母亲与林静父亲一段刻骨的私情,林静选择逃避、悄悄出国。郑微知道后伤心欲绝。可生活还在继续,她意外地爱上了同学校敏感细腻的陈孝正。年少轻狂的郑微以勇敢、张扬、甚至放肆的姿态与陈孝正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尽管小说与读者自己“曾经拥有的社会功利内容及目的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疏离状态,然而它们都由于能与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结构相对立,审美感受达到情感上面的交流。”[2]在当今时代,人们备受物质挤压,价值体系贫弱而精神逐渐流域空虚。虽然现实很骨感,美好的憧憬可能被岁月所蹂躏,纯真的心灵或许被物欲所遮蔽,但人们其实急切渴望获得到一种精神依托,使情绪得到宣泄排解,使心灵得到慰藉、净化和升华。而网络小说中的“生命永远昂扬着一种自由的意志,他们的生命也张扬着一种理想的精神。使接受者在阅读和欣赏中从现实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将自我理想化,从而在幻想世界中重新获取失落已久的自我价值,使接受者以一种更为合乎人性的宽大视角,以主体意识对现实进行一种冲洗和透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认识了互动关系。”[3]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叙述者对青春通透深刻的思考,契合读者的精神渴求,无形中“承担了大众艺术重要的焦虑、缓释、导愚、娱乐和教化的功能”[4]。当主人公郑微在十八岁准备向林静表白时说:“我是谁,我是天下无敌的玉面小飞龙,有什么我得不到?”[5]那只属于青春的勇敢和张扬,那只属于年少的轻狂与执著,细腻贴切的传达出书中主人公和阅读者共同的主观感受和精神体验。当郑微实践着“俘虏陈孝正终极行动攻略”,认定“任他恼我、气我、躲我、烦我,我自缠他、追他、黏他、不放过他”,百折不挠、如影随形的靠近她爱的男孩时,那似曾相识的心情、那刻骨铭心的记忆,谁不为之动容?优美流畅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摹出那段时光里每个人都有过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脆弱和轻狂并举,悲伤与甜蜜同在。学者赵小淇认为,当读者“在现实中的愿望得不到现实性满足时,由缺乏性需要而产生的补偿性机制便转向了能契合其愿望与目标的小说”[6]。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正是使读者的心灵在想象中的到了满足、满足了“缺乏性需要”[7]:重温已然失去的青春,拾起被岁月磨砺殆尽的锋芒,得到情绪的宣泄和心灵的释放,圆了那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憧憬和渴望。而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对于人最重要的意义。
二、叙述技巧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作者辛夷坞以飞扬的姿态、生活之妙笔,将青春诉诸灵动的笔端,勾起了读者心灵深处的记忆和生命体验的认同。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限知性叙述视角,以主人公郑微为叙述中心。采用既旁观审视又感同身受的内外结合的视点,深入人物的心理,透视和阐释郑微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感受:一方面增加了人物的亲切感和亲近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者可以紧随郑微的心灵感受,设身处地的体会郑微的选择和体验;一方面又随着情节的发展,替书中人物进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揣测,使读者参与故事、逼近事件进展,仿佛成为书中的一分子,与人物共进退、共悲喜。
毫无疑问,《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浮躁喧哗的时代里能够抚慰人们心灵的一部难得的佳作。虽然它存在着网络小说难以回避的缺点,时尚浅显,缺少深层的文化沉淀和理性思考,具有平面化、快餐化、商业化的特点。但可贵的是它直白却不粗鄙,清澈明朗却不庸俗琐碎,以真诚的姿态言说着对成长、对爱情、对梦想的思考,被广大读者接受喜爱、追捧、崇拜,甚至奉为“青春生活的教科书”,具有巨大而积极的影响。作为记录青春、怀念青春、纪念青春的一种方式,相信《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会走进更多读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孙桂荣:《自我表达的激情与焦虑》,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第7页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马季:《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丁亚平主编:《大电影时代:异彩纷呈的热播影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珍藏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以下如无特别标注,小说原文均摘自此书
[6]、赵小琪:《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第53页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地空学院的孙晓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筑梦青春——奋斗吧,少年》
小时候,我喜欢躺在妈妈怀里,数天上的星星,并不断梦想着成为一位太空人,摘一颗最亮的星星送给妈妈,多么美好纯洁的梦想啊。是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梦想,等待着我们去实现。那什么是梦想呢?去年十八大上,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总书记在复兴之路阐述的中国梦。
然而在夜深人静时,在这个最让我们清醒的时候,我却发现“梦”字是那么的渺茫,那么的遥不可及。在现在快餐式的生活中,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当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我们往往是沉思好久,最终却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答案。难道我们的中国梦真的在消逝吗?不!在这片故土上,在我们心中永远承载着一个振兴中华的中国梦。你有,我有,他也有。只是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梦想被弱化了,而现在我们要重新燃起梦想之火。因为梦想,是一个人前行的不竭动力,它是我们身体里存留着的比灵魂还要重要的,支柱一般的存在。因为它我们从不会轻易让自己的灵魂卑躬屈膝,不会轻易的放弃尊严。是它,是梦想使我们永远挺直脊梁,哪怕是灵魂死去,它依然会带着沉默无言的耸立,那是哪怕死亡也无法抽离的信念,它会带着永不磨灭的坚毅,支撑着我们的灵魂,永远的站立下去。
梦想就好比人生的指路灯,而奋斗就是驶向远方灯塔最强有力的马达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生活好比旅行,理想就是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但是仅仅有理想是不够的,我们不要耽于幻想,要有实际行动,即使我把未来勾画得再美好,但也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有的人怕失败,迟迟不敢为梦想而迈出第一步,他们不乏梦想,却没有亮剑的勇气。他们胸怀大志,最终却迷失在历史的潮流中。有的人意志不定,他们敢为梦想而去尝试,却又迷失在令人垂涎的诱惑当中。古人说的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梦想为我们指明方向,我们更要有劈荆斩棘的勇气和毅力,让奋斗为梦想锦上添花。
终有一天,我们会老去,当青春成为已逝的怀念时,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我们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可以大声喊出我把青春献给了奋斗。是啊,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物,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充满着希望和信心的青春。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而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昭示着我们的激情与活力,如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苗,我们需要风雨的洗礼,需要汗水的浇灌,来实现自我的超越,圆千年的中国梦。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跟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我相信我们一定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让我们筑梦青春,奋斗吧,少年。
编剧:福友
学校:
校园心理剧剧本
青春,让我们好好学习吧!
本剧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针对初中生“早恋”情况的产生以及如何辅导转变改编而成,剧本主要讲述一名初三女生因“早恋”影响学习以及与父母相处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校园心理剧剧本:青春,让我们好好学习吧!。“早恋”现象并非完全来自孩子的不是,家长也不能提起“早恋”这个敏感话题,就唯恐避之不及大有“谈虎色变”之势,学会积极面对耐心引导方是上策,从侧面上也给家长提出建议。
本剧目的是使表演者意识到青春对青少年而言,是努力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带着快乐的心情健康成长。青春的口号是:青春,让我们好好学习吧!
【人物介绍】
余嫱:女主人公乖巧、性格内向
游好:女,余嫱的好友学习认真、受良好家庭教育
余嫱妈妈:公司设计人员
余嫱爸爸:公司管理人员
林海:男,余嫱的“男朋友”学习认真但缺乏和家长沟通
陶老师:余嫱的班主任和蔼、善解人意的老教师
曹老师:林海的班主任有丰富心理辅导的语文老师
校长:待人真诚、深受尊敬
和若干群众演员
第一场
【下午午自修前教室走廊】
余嫱:(焦急地)游好,这可怎么办啊?我父母知道我和林海谈恋爱了,今天中午吃饭时候爸爸把我的手机给收走了,下午还要来学校找林海!
游好:我看你近来都很认真学习,没见你们出去玩啊!(剧本 )难道在街上被父母撞见了?
余嫱:(叹了口气)唉,我父母不知何时翻看我手机发现林海给我发的一些短信。他们下午如果来学校找林海那全段学生都知道我谈恋爱的事情了,班主任陶老师一定对我很失望,我该怎么办呢?
游好:林海知道这件事吗?
余嫱:(无奈地)他不知道,范文《校园心理剧剧本:青春,让我们好好学习吧!》。
游好:(关切地)那你得通知他,让他好有个心理准备。林海学习一直很认真,上周马老师准备推荐他入团,如果学校知道他谈恋爱那入团的资格便会被取消掉。
余嫱:(焦急,眼泪差点掉下来)你能借我手机打电话给林海吗?
游好:当然可以。(快速掏出手机递给余嫱)
【旁白:余嫱接过手机并快速拨打电话给林海,对话显得焦急和不知所措。放下电话后余嫱双眼凝视前方,她不知道这个下午她该怎么渡过,更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一旁的游好见状只能继续安慰她。】
游好:(关切地)要不你找陶老师聊聊,看他能有什么好办法。
余嫱:(抬头看着游好,不自信答道)陶老师能帮我吗?他一直期望我能好好学习,上周也对我说想推荐我入团,他知道我谈恋爱一定很失望···
第二场
【下午第一节语文课教室】
【旁白:曹老师正在讲中考命题作文审题和写作技巧,同学们正认真地听讲并做笔记。余嫱也努力地握着笔写着,但始终没能集中精力听曹老师讲解。余嫱看了一眼正聚精会神听课的游好,心想我能和她一样不去“早恋”一心扑在学习上该多好,接着余嫱脑海里又闪现出游好对她说的一句话“我父母和我相处时间比较多,我遇到问题时爸爸妈妈都会以朋友的方式和我一起解决。”想到这些余嫱的不安心理又多了一分沮丧,平时父母工作忙基本没时间和她一起分担她的烦恼和想法,焦虑和不知所措写满了稚嫩的脸。正悉心授课的曹老师发觉了一脸茫然的余嫱,慢慢地走向余嫱轻轻地敲敲她的桌子并对全班同学说道。】
曹老师:同学们,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树木花草正尽情地成长,教室里的我们也正为即将来的中考而勃发向前,青春不该犹豫不该迟疑让我们好好学习吧!【同时朝着余嫱露出和蔼的笑容】
【同桌游好见状推推余嫱的手轻声说道】
游好:你可以找曹老师聊聊或写信给她,现在我们可要认真听课哦!
余嫱:(稍放轻松小声答道)嗯。
第三场
【下午第二节课余嫱爸爸拽着林海气冲冲地进了校长室】
校长:(惊讶地)你好,请问发生了什么事?
余爸:(气冲冲地)这个学生经常发些不该发的消息给我女儿,我想和校方一起了解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余妈:(气愤地)快要临近中考了我们很害怕女儿成绩因此受到影响!
校长:(镇定地)你们先别着急,我们先了解具体情况。
【校长转向林海问道】
校长:这位家长说你经常发些不该发的短信,你为什么要发短信给他女儿,都发了哪些内容?
林海:(受惊吓中)校、校长,我只是发些关心小嫱的短信,平时我们只是一起到图书馆看书和在校园散散步,我们真的没做其他的事情。校长:(平和地)你是哪个班,小嫱同学又是哪个班?
林海:(稍微回过神)我是九年一班,小嫱是九年二班。
【校长转向家长说道】
校长:这个事情一时半刻恐怕没法解决,孩子还要上课我们先让他回到课堂。我马上联系他们的班主任一起协助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想处理好这件事还要我们一起协同工作。
校长:(转向林海)你先回去上课。
林海:(抬头望了望校长再看了眼余嫱父母)校长,我先回去上课了。
校长:(转向家长)哦,事情太过突然还没请两位家长坐。你们先坐下来,我马上通知班主任。
【校长分别打电话通知陶老师和曹老师,过一会两位老师都赶到了校长室】
校长:(面对着大家)中学生“早恋”现象在学校里也时有发生,家长当然为之着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为此苦恼,但解决问题还是要以孩子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两位老师学生他们平时在班级里表现如何?
日本作家宫本辉在《青が散る》后记中写道, “我只是单纯地想把烙印在心中阳光般的青春, 寄托于某个故事中得以保存”。由此可分析出《青が散る》是作家将自己的青春的光影点滴寄于主人公椎名燎平及其周围年轻人的故事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私小说”的《青が散る》描写的是刚步入大学无梦想无目标的燎平在大学邂逅爱情, 接触网球的过程中, 经历青春的迷惘和痛楚, 挥洒热血青春的汗水和泪水而获得成长的故事。在描绘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青春的热情和恋情的同时, 更强调主人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望。作家通过作品想要传达直面死亡逆境时要永葆生命的希望。
中国作家辛夷坞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写道,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 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 当你怀揣着它时, 它一文不值, 只有将它耗尽后, 再回过头看, 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青春存在的意义”。作家从主人公郑微的视角描写了为追寻初恋对象而步入大学的郑微, 在大学邂逅新的爱情, 在为爱情付出代价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的故事。作品描绘了主人公和其他人物在如诗如画的青春中对生死的沉重、现实的残酷的思考和感悟。作家通过作品想要传达青春在经历残酷现实考验的过程中, 为了生存不得不有所放弃的无奈。
二、主人公设定
两部作品均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经过研究分析, 由于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命运结局有一定的相似性, 所以在形象性格方面有一定的可比性。
1. 椎名燎平———郑微
这两个人物作为两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主人公, 在结局方面, 均经历了爱情的痛苦欢愉之后, 没有和所爱的人走到最后。在命运方面, 均学会了接受爱情和现实残酷的考验, 形成了强大的内心, 没有为爱情而放弃自我、放弃生活的希望。
燎平刚入大学报到时, 与夏子一见钟情并连续4年单恋夏子。渴望与美丽奔放的夏子发展恋情, 却纠结于自己不具备接近和俘获夏子芳心的能力与魅力, 因担心夏子不回应自己的爱而放弃主动追求。因此为了摆脱没能获得夏子芳心的空虚和失落而埋头于网球, 最终放弃对夏子的追求, 黯然离去。可以说从根本上困扰他的是为何而生、为何而活的疑问和不安。燎平不断思考佩尔对自己说过的话:“对于人来说, 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为何而生, 为何而活”是人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得知的命题, 但燎平在面对好友安斋的自杀, 氏家的破产, 祐子的远嫁美国, 夏子的离开的过程中, 逐渐明白, 没有谁能陪伴谁到永远, 人和人的相遇从一开始就注定只能相伴一段, 最后终究会分开, 不管是爱情、事业、学业, 都有需要妥协的时候, 重要的是纵使在人生中遭遇挫折, 也要不顾一切向前冲, 活出上天赐予的仅有一次的生命。与此相对, 十八岁, 郑微对阮阮说:“我是谁, 我是天下无敌的玉面小飞龙, 有什么我得不到。”二十二岁, 郑微站在山顶上喊:“美国, 把我的男人还给我!”二十六岁, 微醺, 郑微对陈孝正说:“我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相信你, 不可能。”这一变化恰恰证明了郑微在这一段感情中的成长。郑微凭着直觉, 倾尽所能地去靠近所爱的陈孝正, 尽管陈孝正起初冰冷相待, 但她仍旧不放弃遵从内心的声音, 爱其所爱。正是任性固执, 热情如火的性格让郑微勇敢追爱。在经历了感情的阵痛和现实的残酷后, 毅然决然决定放手, 并没有为爱情而放弃自我。作家辛夷坞借郑微之口也曾说过:“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 其实爱情死不了人, 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 然后我们欲哭无泪, 我们辗转反侧, 我们久病成医, 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 我也不是沙, 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大学时, 郑微对陈孝正的爱是年少不计代价的爱, 正是这年少不计代价的爱让郑微的青春变得有意义。人生中爱情不过是点缀, 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所以爱情死不了人。这一点对燎平和郑微来说, 是共通的爱恨与生死的辩证关系。
虽然两者均在青春中收获了成长, 但是程度有所不同。燎平是在受到周围人物的或生或死的结局影响和启迪下, 逐渐悟出“相比爱情, 生命更重要”, 最终没有走向自杀的不归路。而与此相对, 郑微的成长更多地是依靠自身积极地摸索, 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之下, 一边受伤一边成长, 所以最后收获的是人性的坚强和青春的无悔。对许开阳开诚布公地拒绝, 对陈孝正全心全意地追求。郑微坦荡宣告自己的爱恨, 鲜明表达自己的选择和意愿。尽管在与陈交往时被女同学说成倒追男生没出息丢面子, 尽管在与陈分手后受到他人的嘲弄和同情, 仍不在意流言蜚语, 坚持追求理想的爱情, 对爱情永葆率直真诚、不顾一切的态度。面对爱情中的得与失, 燎平始终不敢主动追求爱情, 是因为对自身的不信任和对得失的太过在乎。郑微敢于爱其所爱并为之付出努力, 愿赌服输, 是因为宁愿为爱流泪, 也不愿违背内心。具有给对方十分的爱只为对方还回的一分的爱的决绝。世事岂能两全, 我们的一生中, 得到的同时也总在失去, 幸与不幸的区别只在于得失之间的孰轻孰重。郑微和燎平都是幸运和不幸的结合体。郑微的幸运在于他曾经遇见两个深爱的男人, 这两个人又都爱着她;但她的不幸在于这两个男人或逃避或出于家庭的担当选择离她而去。郑微对陈孝正的爱情是不计得失的全心全意的爱, 所以纵然无法让青春不朽, 也可让青春无悔。而燎平的幸运在于刚入大学便邂逅了爱情;他的不幸在于在权衡得失中丧失了对爱情主动追求的积极性。正如毕夏普在《一门艺术》中写道, “掌握失去这门艺术并不难, 很多东西似乎本来就是会失去的, 失去了便不是灾难。”燎平最终黯然离去, 能够对这段无果而终的暗恋释然的原因也正是在于此。
2. 佐野夏子———陈孝正
作为被主人公深爱的角色, 性格上却有相似的懦弱。夏子因为内心对于自己的不够完整及家庭的变故, 放弃回应燎平对自己的追求, 是因为自身没有追求和判断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陈孝正为了满足单亲母亲的殷切期待, 为追求荣誉和地位放弃了人格、尊严和爱情, 为了实现梦想拼命压抑自己的内心, 也是因为不敢直面自己的脆弱和对自己的不信任。两者在性格上相似, 导致了结局并没有在青春中收获成长而沦为平庸。
3. 安斋克己———阮管
两者的结局均为死亡, 但安斋为自杀, 阮管为事故死亡。安斋的死亡源于没能战胜内在的自我和外在的恐惧, 最终自杀, 作为作品中的弱者形象而被批判。而阮管的死亡源于对爱情的坚守和执着, 忠诚于自我对爱的诠释, 最终为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也因此青春不朽。爱情观和生死观的不同导致了两者结局的不同。
其次, 群体形象比较分析对中日两部作品的男女主人公分别进行分析。
在中国作品中, 女性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超出常态的主动, 控制局面的能力胆识及知性美, 充满敢于为自我而活的勇气和为爱牺牲的勇气, 具有敢爱敢恨的特点。如郑微、阮管。男性人物的懦弱更突出了女性人物的自我解放。由男性人物的伟岸性格的瓦解而引发的女性主导的青春感伤属于中式的暖伤文学。因为女性的温婉多情, 外柔内刚使整个作品充满了淡淡的感伤。
在日本作品中, 男性人物在经历人生抉择和历练之时, 只是将女性人物视为人生和爱情历练中的考验者。虽然认同女性人物的存在, 却不给予其平等地位的对待。女性人物多因为自身的懦弱和思维的非独立性, 导致最后结局不得不屈服于命运, 充满冷伤悲剧色彩。
三、中心主题比较分析
相同点:对于爱情, 人无法做到全知全能, 也不一定只要付出就会收获真爱, 只能靠自身的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体验, 不断受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青春时代的爱情, 具有茫然而炽热的特色, 并会时常使人陷入举步维艰的境遇, 但要独自做出抉择, 勇敢接受挑战。这对于中日青年人来说都是相当于人生的分岔口的重要考验。中日两部作品中的主题特征均为:爱情的价值低于生命的价值。
不同点:对于生死观和爱情观的把握, 中日有较大差异。中国现代青春文学中所展现出的中国年轻人的爱情观的具体表现是在经历爱情的彷徨与迷茫之时, 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作用远大于外在和他人的启迪作用。所以女主人公才会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奋力追爱, 敢爱敢恨, 回忆青春时才可以无怨无悔。并且为了爱情敢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正是自我意识的坚强让人可以直面生死。与之相对, 日本现代青春文学中所展现的日本年轻人爱情观的具体表现是在面对人生挫折和爱情无果而终的无奈之时, 内心脆弱, 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缺失, 直面自我和肯定自我的能动性的缺失, 进而逃避自我, 逃避现实, 寻求通过死亡达到解脱。
由于文本分析中的日本青春文学作品具备和以往日本文学不同的特色, 即宫本辉作品的特色———“丧失”和“成熟”的两重性, “生命”和“希望”更是该青春文学的主题。在濒临死亡的边缘又带给主人公和读者生命的希望。所以, 在日本美意识———虚幻美、朦胧美、残缺美的熏陶下, 主人公燎平从客体的角度看朋友安斋因不敢正面面对现实和自我选择而自杀, 和氏家虽畏惧现实但仍选择与挫折抗争, 决心起死回生。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死观中, 燎平最终选择了“对于人来说, 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的价值观。
同时, 爱情观也随着生死观的转变出现了变化。以往的日本文学作品中以男女殉情为忠贞爱情的最高境界。而在此青春文学中, 主人公并没有为了爱情而选择死亡, 反而在思考“为何而生, 为何而活”的命题的过程中认识到:“爱情中, 需要有妥协的时候, 但即使在人生中遭遇挫折也要不顾一切的一路向前, 活出仅有一次的生命。”
日本青春文学的消极性体现在:面对“为何而生, 为何而活”这个命题和“我们在困难面前能做什么”这个命题的时候, 如何选择、如何行动的层面上。在宫本辉的这部青春文学中, 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做的“只是拭去汗水, 等待淋雨的无力感和徒劳感”。这句话在全书中反复出现, 作为全书的关键句。生死观和爱情观更多体现了因无奈而自我放弃的消极性。而与此相反, 中国的青春文学中生死观和爱情观更多体现了不顾一切, 追随内心的决绝和积极性。
四、意象描写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部作品中都采用意象描写, 借物抒情, 寄情于物。中国为“婺源的槐树”日本为“骆驼”。意象是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结合体, 是作者融入特定情感和寓意时勾起读者心理共鸣和文化回忆的物象。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婺源的槐树”此意象作为精神慰藉和苦痛的双重载体, 目睹了主人公们的爱恨生死, 每一个来到槐树下的主人公都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洗涤和慰藉。郑微与陈孝正失约于槐树, 之后郑微、陈孝正、林静分别来到槐树之下, 想着各自的心事。槐树无言却见证着郑微的成长, 陈孝正的忏悔, 林静的纠结。特别是主人公郑微决定结婚之前再次重返槐树, 才真正释然和顿悟:青春只是一段美好与痛楚并存的过程, 没有陈孝正, 该逝去的青春终会逝去, 正是陈孝正跌宕起伏的爱情才让郑微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甘之如饴。”面对痛苦、挫折、背叛时, 学会释然接受和原谅, 这才是青春的意义。
《青が散る》中“骆驼”此意象贯穿于全书, 作为启迪主人公的精神象征, 多次在主人公燎平面对人生困境、迟疑、迷惘的时候给予燎平以一路向前的信念与动力。“怀抱着一个梦想踽踽前行英姿飒爽的年轻武士一般的存在”在燎平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夏子无意回应自己的感情之时, 在安斋的葬礼上吊念之时, 在回忆佩尔对自己说过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之时, 骆驼的形象多次出现。可以说骆驼的特质是燎平渴望具备的特质, 所以在这个意象的启迪下最终理解了人生的真谛。
本文主要由人物设定入手, 分析主人公的生死观和爱情观的差异性, 进而得出中日现代青春文学及其背后中日年轻人的社会心理的差异性。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青春故事, 我们也会发现过去的自己。
摘要:本论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 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が散る》入手, 首先对文学作品的思想立意、主人公设定、中心主题、表现手法进行比较, 最后结合时代背景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和日本“青春”与“爱恨”、“生死”的关系, 以及中日社会心理对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总结了中日现代青春文学的差异性及产生差异性的原因。
关键词:现代青春文学,中日比较,生死观,爱情观
参考文献
[1]酒井英行.宮本輝『青が散る』論[J].静大国文, 2001 (3) 80-104.
[2]李迟.从宫本辉小说看日本人“以死为美”的死亡观[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3]栗坪良树.宫本辉生与死的物语[J].Aoyama Gakuin Women's Junior Gollege 2001 (4) :65-103.
[4]刘士民.心的三条河流:宫本辉『川の三部作:泥河蛍川道頓掘川[D].北京:中国人文社会学院, 2010.
[5]刘彩霞.宫本辉小说『泥水河』象征艺术手法研究[J].作家, 2010 (16) .
【致青春吧】推荐阅读:
高中周记:致青春06-14
《致青春》优美句子06-20
致青春唯美句子09-09
致青春励志名言09-13
青春应无悔——看电影《致青春》观后感05-24
《致青春》诗歌朗诵稿09-08
致青春句子简短的09-29
致逝去的青春散文10-26
致那些年逝去青春散文06-10
致青春的经典励志台词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