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7篇)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财政支农资金是农业基础地位政策的体现和农业投入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为促进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业综合实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某些环节上已制约了财政支农资金作用的正常发挥,影响了国家农业政策的切实贯彻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间不均衡,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徘徊(相对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尽管,这几年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表现为县级政府对农业资金投入绝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相对规模却下降;县级政府缺乏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幅度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同时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对生产性投入低而对非生产性投入高,即用于农业主管部门的人员经费投入多,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份额较高,农林水等部门科技三项费用占农业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有的县甚至未能安排。

二是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且交叉重复并存,影响资金使用效果。集中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发展政策的多目标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一段时间内或每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即使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但政策目标仍呈多元化。具体到每个农口职能部门,当年的工作目标也是发散的。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第二,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目前最突出的是发展改革委、科技、财政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阵,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如在某县(区)审计调查发现,财政和国债资金1182万元,被投放到167个项目中,平均每个项目资金投入7万元,并且项目还分散在这两县区所有的二十七个乡镇(街道)和十多个农口事业单位,致使数额可观的资金投向过于分散且无重点,致使扶贫资金的整体规模效益不明显。

三是财政管理体制不科学导致的财政支农财力支解,平均分配资金,影响到了财政支农资金的政策支持效果。由于财政分配拨付制度存在缺陷,制约了支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表现为县级财政双轨运行,上解基数过高,留用财力减少;县级政府预决算安排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均呈下滑趋势,支农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低;在一般预算支出中存在虚列支农资金的现象,年终结存资金不实或无资金结转,滞留、占用支农资金问题;另外由于支农资金来源分散,不利于监督管理,尤其是上级农业等主管部门直接拨入资金,脱离财政部门的监管,造成资金使用失控。

四是受地方财力限制,农业项目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影响支农效果。现行财政体制规定,中央、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国债项目、扶贫项目的资金安排,均需要地方财政及企业配套资金共同完成。为得到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多数市、县(区)政府在地方财力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仍承诺对涉农项目进行资金配套,致使多数项目配套资金无法足额、及时拨付到位,严重影响了中央、省级农业项目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调查表明近年来,除少数发达地区外,我国县乡本级财政的支农能力有名无实,甚至是极其虚弱,财政支农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特别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日益普遍和严重化,县乡政府支农的实际能力已经普遍弱化,这不仅妨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的稳定运行。

五是支农资金项目管理模式落后,资金安排不科学。目前,支农项目投资的随意性和被动性很强,投资也不科学、不合理。这种投资方式不能给农民以稳定的心态从事农业产业,造成很大投机心理,缺少长期和长远的心理准备。目前,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模式,即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是使行政权力直接介入工程项目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致使部分项目施工单位采用高套单价、多计工程量、偷工减料以及夹带未实施工程等手段虚报冒领工程款;工程建设单位缺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管机构造成工程监管不到位;以及工程监理不作为或胡作为等,造成部分项目存在高估冒算,据对某市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审计发现,项目工程高估冒算资金占工程概算达23%,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也易滋生腐败现象。

六是支农项目资金监管水平低下。首先是监管职能缺位,我国支农资金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管,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多头监管,责权划分不明确,部门配合不协调,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支农资金透明度低,缺乏完善的举报系统,社会公众舆论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其次是事前监管严重缺乏,主要表现有对项目立项过程监管、工程开工前执行“招投标、监理、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制”情况的监管、项目开工前对法人代表及项目单位财务人员上岗资质及业务情况的管理等事前监督工作淡化、甚至缺位。有些支农项目没有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如财政部门负责的支农项目)实行“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财务报帐制,以致出现挤占挪用项目资金、工程不能按计划通过验收等问题。

七是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一是财政部门滞留支农资金。有的单位将支农资金列支后,转入“暂存款”科目,于次年陆续拨付。还有的单位将预算列支的支农资金转入农财部门,未及时拨付。二是农口部门在管理和使用支农资金时,轻视效益。有的农口单位年底结余(包括往年结余)竟然占当财政拨款的50%。三是缺乏科学论证盲目立项,造成支农资金的浪费损失。四是资金投向失准,超出财政管理范围,造成财政支农资金的流失。有的主管部门将农业专项资金投入下属自负盈亏的独立实体,导致支农资金流人私人囊中。五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分散,各农口主管部门缺少拉动地方农业大发展的重点工程和龙头产业,影响支农资金整体效益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对农业投向的指导作用,不利于加快农业发展政策的贯彻执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在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真金白银”的同时,如何加强支农资金管理,真正做到“管水到田”,切实提高财政支农效益,是值得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研究和加以改进的大课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投入少。从支农资金的结构和投入能力方面看,目前农业投入中央财政仍是领头羊,地方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对农业投入显得“有心无力”。近些年来,县乡(镇)两级财政可以说是我国五级财政体系中最困难的两级财政。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许多县乡财政更是捉襟见肘,运作十分困难,用于解决工作人员工资,维持吃饭财政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地方农业建设资金高度依赖上级政府,实际投入支农的预算资金比例小。

(二)管理部门多。以县市为例,粗略统计下来,直接管理和分配支农资金的有发改委、财政、科技、水务、林业、国土、农业、交通、民政等十多个农口部门和涉农单位。管理部门多必然造成统筹协调难,主要表现为项目申报各自为政,多头申报;项目资金管理方式方法多样,政出多门;计划下达形式各异,既有发改委或财政直接下达的,也有发改委或财政先下达到行业主管部门,然后由行业主管部门下达到地方的,还有由发改委、财政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的或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的。由于资金管理部门较多,各自为战,缺乏沟通,管理层次和拨付环节烦琐,导致支农投资盲目投放、重复支持、资金到位难、办事效率低等现象屡屡发生。

(三)地方配套难。中央下达许多支农投资项目,规定省、市、县都要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也大部分规定市、县、乡镇要资金配套。这种方法对调动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农业投资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地方尤其是相当部分市、县和乡镇财政困难,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一些地方为争取国家更多的投入搞配套空头承诺、搞“钓鱼”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项目开工后,上级的钱拿来用,本级的拿不出来,造成资金缺口大,许多建设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

(四)资金使用散。由于“资”出多门,“条条”管理,支农投资安排时往往发生撒“胡椒面”现象,顾及方方面面。此外,少数领导个人支配使用的随意性大,搞“人情项目”、“关系项目”。造成支农资金使用分散,农业项目点多面广,单个项目投资额小。如一个需投资几十万元的项目只安排三、五万元甚至一、二万元,根本无法完成该项目建设,也极易导致“豆腐渣”工程。农业资金的整体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五)投资效益低。由于管理部门多,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重叠的现象,致使同一类型支农项目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立项、交叉投入的情况,如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农业开发和水利两个部门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安排;扶贫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及公路建设项目有相同的建设内容等等。给政府支农投资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给资金和项目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资金使用效益也必然大打折扣。

(六)监督力度弱。重项目轻管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支农资金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较多。国家审计署在 2004年6月发布2号审计公告,对全国50个县2001年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后,发现部分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不到位以及被挤占挪用情况令人担忧。50个县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4.95亿元,主要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弥补经费、出借、经营、建房买车等,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

二、加强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资金投入是党和政府关于“三农”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基础。在推进经济发展,增强财政实力的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将财政资金的分配更多地向“三农”倾斜,提高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1、保证财政对“三农”投入的法定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县乡造成较大的冲击,地方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负债运转较为普遍,基本保障能力下降。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中央、省级财政在欠发达地区财政支农的主体地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加,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同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完善财税体制,增强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财力。形成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以市县乡为辅的财政支农投入保障机制。

2、调整存量与调整增量并举,以调整增量为主。在存量调整方面,重点是深化机构改革,压缩行政事业经费和人员经费,增加现有财政资金中用于农业发展的比重;在增量调整方面,逐步提高新增支出中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逐步提高国债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

3、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落实好中央关于新增耕地占用税主要用于“三农”、部分土地出让金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等有关政策规定。除了直接投入外,要重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功能,灵活运用贴息、担保、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信贷资金、外资、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以进一步拓宽农业投资渠道。

(二)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努力扩大资金供应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金资源是当前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课题,重点是如何整合财政资源,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1、合理界定政府支农投资方向,奠定资金整合基础。支农资金的使用要体现代表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的总体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严格把握政府支农投资使用方向,将支农资金集中用于广大农民普遍受益的农林水利和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等。

2、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下放资金分配权。上级在确定农业建设项目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的数量、规模以及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地方财政配套比例。针对农业和农村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监管难度较大等特点,可考虑减少上级主管部门资金分配权,明确规定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范围、比例,将农业建设项目的决定权、资金分配权下放给县级人民政府,避免脱离实际、盲目立项的现象,有利于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地方政府要量财力办实事,在规划上报投资项目时,更应根据本级财力状况选择急需建设的项目,切忌为争取得到上级资金而把项目报多、报大,把可行性报告搞成可骗性报告。

3、明确支农资金整合范围,适当归并资金分类。由于整合支农资金涉及到相关农口部门的利益,工作中必然出现一些难度和阻力,县(市)区的财政部门在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时,必须从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对象入手,加强对整合支农资金的政策宣传、强化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当前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是:除救灾资金和特殊用途资金外,包括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支农资金以及农口部门预算中用于农业项目的支出。同时,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重新确定支农投资分类,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远考虑,可以逐步将现有各项支农资金按性质归并为五大类:农业生产类、管理服务类、灾害救助类、生态环境类、农村生活类和农民收入类。对现有的支农资金进行科学的分类后,属于相同性质的资金都可以进行整合,归并为一项资金。不过,特大防汛抗旱资金、突发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救灾资金不宜整合。但是灾情事前防御和灾后重建中适合项目管理的资金也可纳入资金的整合范围。

4、改革支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机制,实现支农资金整合。在适当归并资金分类的基础上,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调整和归并,也不是单纯地将某一部分资金划归一个部门或机构管理,而是要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近期可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构建整合载体,实现农业资金整合。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有机捆绑、相互衔接、匹配投入、各司其职、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均沾和政绩共现。要着重寻找资金整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构建资金整合的载体。比如,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合载体,把农业基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基金、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资金,按照统一的规划投入到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使用;长远打算应通过调整机构和职能实现农业资金整合。按照“减少交叉、权责一致、强化协调、增强服务”的原则,切实改变目前支农投资多头管理的局面。重点是理顺投资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在政府财政性建设资金分配管理方面的职能定位,改变单个部门既要管项目又管资金的格局,建立两部门间合理分工、共同协商、相互制衡和有效监督的机制,从源头上改变投资渠道多、使用分散的状况。

(三)健全落实支农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

1、进一步健全财政支农项目的立项制度。对符合财政支持范围的农业项目,要组织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评估论证,严格项目立项条件,提高财政支农项目选择的科学性、预见性、准确性。

2、实行重点项目资金财政直拨,县级报帐制度。对投资规模较大、建设期限要求较严的重点项目,资金按项目的隶属级次,由本级财政部门按工程建设进度,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县级以下的重点项目,实行县级报帐。即把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的资金(包括乡镇应负担的资金)汇入县财政专户,县财政落实专人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承建单位,整个工程的会计帐务在县财政核算,工程竣工验收后,县财政即把项目完工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使用和管理。

3、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要实行项目从申报至竣工专人负责的制度,负责者可以是建设单位法人代表,也可以是单位委派的专职人员,总之要明确谁是该建设项目的直接责任人,并明确责任人的权利和职责。有关主管部门要组织和监督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并行使相应管理职能,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的跟踪检查。

4、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要认真执行新《会计法》,项目建设要配备财务核算机构和合格的财会人员。根据工程的建设特点,采取适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工程支出,杜绝糊涂帐。要做好会计核算资料的整理、保管及移接交工作,使支农资金的整个使用过程来路清、去向明,投资形成的资产帐务全、管理严。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总量不足

近年来, 尽管市政府对养殖业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大, 但与该市的养殖业发展形势相比, 仍显得总量不足。2005~2007年, 养殖业总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近40%, 而在这三年中投入到养殖业的支农资金占大农业的比重年均不足6%。相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养殖业来说, 要想达到该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养殖业总产值占大农业比重50%的目标, 目前的政府财政支持养殖业的资金支出总量显得严重不足。

1.2 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存在重复立项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市级的水产畜牧、科技和扶贫等主管部门分别掌握着部分养殖业支农资金, 相应地也掌握着这部分资金的立项审批权。项目申报单位向不同的主管部门多头申报项目, 由于主管部门之间彼此不通信息, 造成同一项目多头立项, 项目单位用各部门投入的资金建设同一内容的项目, 导致部分资金重复使用。如2007年某市科技局和水产畜牧主管局分别在畜牧业循环经济方面立项实施内容相同的项目;又如在支持养殖小区建设时, 扶贫和水产畜牧单位均对同一小区建设进行扶持。

1.3 部分立项审批不严, 出现以旧顶新或不符规定使用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养殖业主管部门对所申报的项目缺乏实地考察和认真论证, 立项审批不严, 以致出现个别项目以旧顶新或用作不符规定的用途, 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如某市历年实施的牛改和优良牧草推广项目, 曾以某些项目旧示范点替代新示范点进行重复建设。

1.4 资金来源渠道分散, 无偿使用资金投入过多

县 (区) 的部分项目资金来源于不同的主管部门, 尤其是对于那些重复立项的项目。由于各主管部门之间疏于勾通, 在检查验收时均认为已完成了本部门所立项目的建设任务。此外, 省级主管部门直接向县级单位拨付了部分项目资金, 市级主管部门不了解这部分资金的投入情况, 而省级主管部门对其下拨的资金也往往疏于监督, 资金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觉程度, 使项目管理缺乏制约, 造成资金安全程度降低。近年来, 由于某市财政年度安排的养殖业支农资金有限, 主管部门对资金投入过于分散, 必然影响其规模效应的发挥。到目前为止, 某市对养殖业的支持资金基本上都是无偿使用, 没有从拓宽农村发展思路、提高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做文章。长期、过多的无偿资金投入使用, 严重制约资金效益的发挥。

1.5 跟踪管理监督环节薄弱

由于养殖业支农资金涉及到横向和纵向的水产畜牧、科技以及扶贫等多个部门, 投资渠道广, 市级水产畜牧主管部门往往难以弄清项目资金的来源, 查清资金的数额多少, 掌握资金的及时使用情况及违规使用的比例多少等等, 不便于对资金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2 发展对策

2.1 增加资金投人总量和相对规模, 形成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养殖业是“三农”的基础产业, 同时也是弱质产业, 对养殖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政府应切实贯彻执行《农业法》的规定, 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确保对农业投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人的增长幅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发[2007]4号) 的有关规定,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增加养殖业财政支农资金总量, 提高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形成养殖业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2.2 调整和优化资金支出结构, 增强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对养殖业的财政支持要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 资金的支出结构应以此为目标加以调整和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可增加农民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 如在良种以及养殖产品等方面对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 应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二是加大对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三是通过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推进产业化建设;四是加大养殖业科技投入, 包括大力支持养殖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实用科学成果推广、转化、应用等。

2.3 优化资金运行方式, 扩大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建立资金统筹安排机制, 推进养殖业支农资金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部门之间支农资金进行整合使用, 发挥整体效益和乘数效益, 避免出现重复立项、资金过散等不良使用局面。二是推进财政支农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结合,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通过财政贴息政策,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 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吸引社会资金,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三是有选择性地逐步提高有偿资金的使用比例, 回收有偿资金进一步滚动发展。

2.4 完善资金的管理体制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问题;对策

一、财政支农政策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随着制度变迁带来的增长效应的逐渐减弱,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始面临许多难题,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产品的需求高速增长,要求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要求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些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一个可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伴随一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各国政府普遍实施农业保护和农业支持政策。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实行农产品保护政策;韩国也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实施农业保护政策。中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水平已大致相当于日、韩经济转型时期的水平,因此,有必要适时调整农业政策。

二、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问题

财政支农政策从总体说对我国农业增长,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作用,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状况,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对于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既有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不足即规模问题,也存在结构和管理体制的问题。规模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因我国财力制约等因素一直存在,结构和体制问题因时间段而异。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绝对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从1978年的15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00亿元(中央财政)。但是财政支农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却相对下降。从1978年至今,财政支农总体规模不断扩张,但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不断下降。

(二)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

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政用于生产性支出比重下降,而用于各项事业费的支出比重上升,各项事业费支出比重基本维持在70%左右。

第二,财政支农重点不突出,农民增收不明显。在当前财政较紧张的情况下,没有把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没有加大对农村科研、基础教育、社会保险等农村公共品的支持力度,而是有些撒胡椒面现象,流通、消费、价格等,什么地方都给一点,又什么地方都不多。

第三,国家每年用于农业科研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投入少。目前每年用于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为60多亿元,仅占农业GDP的0.4%。

(三)农村税费改革不彻底

第一,新的税费改革没有考虑基层政府的利益及财政的可持续性。税费改革强调了减少税负的绝对水平,却没有充分考虑建立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并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充足、高效的融资渠道。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农村整体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新税制改革忽视了上级政府管制的实施在农村税费问题上的作用。

第三,新的税制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甚至是忽视了农民负担的累退性越来越强是构成农民负担的主要原因,却把农民负担问题看成是一个降低平均税负水平的问题。

(四)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第一,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级管理。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农业财政支出划分各部门管理。资金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第二,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机制落后,资金使用效果差。

第三,在支农支出职责划分上,中央与地方划分不清,造成财政支农高度依赖中央而地方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三、改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按照“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有力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特别是先后实行了以“四取消”和“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农村路、电、水、气和教育、医疗、低保等民生问题得到改善。随着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既办了许多长期想办没条件办的难事,又干了一些以往应干没能干的好事;既做了一些农民当前关切、受益直接的事,又做了一些“管长远、打基础”的事。2003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增产增收幅度大。这几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得加强、农村得发展、农民得实惠、党和政府得民心的“黄金发展期”。但是,“三农”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课题,解决“三农”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财政支农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进一步突出财政支农投入的重点。要根据保障主要农产的基本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农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向生产区和优势特产区倾斜,向生产性措施倾斜,尽快形成有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财政支农的长效机制。

(二)调整财政支农结构

第一,调整原则。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在支持范围、支持对象、支持力度上均难以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变化,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支农政策运作的要求,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在财政收、支的分配上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公共性支出原则;二是市场化、商品化的原则;三是财力集中的原则。针对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导向不明确、支持项目多、资金散、效益差的状况,今后在财政支出分配上要坚持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集中财力、增大力度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形成支农资金合力。今后财政支农政策应体现依靠科技的原则,重点扶持品质优良、效益显著、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示范项目,以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

第二,财政支农政策应本着“减收”、“增支”的思路进行调整。一方面,在财政收入分配上,实行低税率政策,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理顺农村公共分配关系,切断各种向农民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渠道,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的内部积累;另一方面,在财政支出分配上,应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搞好产业定位和体制定位,做到支持范围、支持环节和支持力度到位。

(三)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水利设施陈旧老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要从增加公共性支出角度出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继续扩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模,重点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堤坑和危险水库治理等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加对中低产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和速生丰产林等重点工程,加强林地、湿地和森林资源保护管。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韩连贵.认清形势,开辟途径,确保农民群众收入持续增长闭[J].经济研究参考,2003(6).

3、邓子基.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福建论坛,2004(7).

4、于国安.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业财政工作闭[J].财政研究,2004(5).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一)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群众知晓率不高。惠农政策项目多、涉及面广,加上我县山大沟深,农牧民群众居住分散,个别村存在宣传方式上单一,在落实上不公正、不公平、不透明,公示上内容少、更换不及时,造成个别农牧民群众知晓率低,与“政策不漏一项,宣讲不漏一户”目标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二)执行政策不严格,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乡镇农村低保工作不规范,落实中存在定位不准、违纪违规现象,有拆户施保、优亲厚友、空挂户和低保金平分以及民主评议、公告公示程序不到位的问题。

(三)动态化管理滞后,信息不够畅通。一是个别乡镇的部分农户长期外出务工,造成惠农政策“明白册”无法及时填写,只能待其返乡后补填。二是虽然各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但因相当一部分群众手机号码更换频繁,信息不畅通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基础档案管理不规范、资料不健全。个别乡镇对农村居民家庭情况调查、收入核算、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等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不到位,农户基本信息、经办人等相关内容录入不全,且没有归档管理,有些还存在错填、多填等现象。

(五)相关制度不完善、长效机制不健全。虽然初步建立了有关惠农政策的督促检查、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和考核考评制度,但尚未形成科学有效、上下齐抓共管、运转顺畅的惠农政策落实

体制,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合力没有完全形成。

(六)部分乡镇没有设立金融网点。强农惠农资金兑现存在差异。特别是三乡未设立金融网点,造成“一册明一折统”发放与上级要求不相符。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一、存在问题

一是出借财政票据。有的乡镇把自身领购的财政票据直接出借给村、社开具;有的乡镇把自身领购的财政票据出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开具;甚至有的乡镇把自身领购的财政票据出借给企业或者经营承包人当作发票开具,直接导致这些企业或者经营承包人偷逃税收,等等。

二是滥用财政票据。有的乡镇财务人员自身似乎也知道白条入帐是不允许的,于是对有些不能取得发票的费用,比如所谓的“招商引资费”、“双争一汇费”等,干脆就地取材自己给自己开具一份财政票据,将票据的付款联拿到财政所报销,票据的收款记帐联则与存根联一起保存。

三是串用财政票据。相当多的乡镇财务人员使用财政票据非常随意,在办理财政收支业务时,对用途不同的财政票据不加区分,逮到什么票据就用什么票据开。有的用非经营行统一票据收费甚至收取罚款;有的又用非税收入通用票据办理非经营性往来结算;该用专用票据的用成通用票据,等等。造成财政票据使用的混乱。

四是涂改财政票据。这样的低级错误照样有人犯。比如,有乡镇的财务人员在收取某人“土葬占地复垦费”时,就直接用圆珠笔在已经开具的收费票据的记帐联上将2500元的“2”涂改成“1”,同时将金额大写贰仟伍佰元的“贰”修改成“壹”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乡镇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违规问题,有的看似偶然发生,实则有其必然性。究其原因:

一是领导对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认识不到位。相当部分乡镇领导干部财务管理知识较为贫乏,有的甚至根本不懂财务会计工作,主观上又认为财务会计工作是财政所长和会计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从而放松了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视和监管,更遑论财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甚至还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财政票据违规算不什么问题,思想上根本没有把加强财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当成一回事。

二是乡镇财政票据票据管理和使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乡镇财务人员属于非专业人员,财务管理知识相当匮乏,有的甚至连财务管理的原理都不懂,纯属被“赶鸭子上架”,这些人员对财政票在严肃财经纪律、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全财务制度、强化内部监管、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落实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促进依法行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财政票据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根本不知道财政票据有哪些,哪种财政票据该怎么用,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处罚;也有一些违规问题是由于经办工作责任心不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造成。

三是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指导不到位,查处不力。财政票据业务主管部门目前主要采取的是“阵地办公”“守株待兔”的方式,监督管理态度还显得比较消极,很少“主动出击”,少有深入到乡镇开展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和指导;票据缴销“只销票数,不核金额”,监督管理手段也还比较落后;重财政票据发放,轻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的监管的意识长期存在。乡镇财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客观上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三、对策建议

一是乡镇领导干部自身要加强对财经法律法规包括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学习,提高对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条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第四条均明文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说明,单位会计工作包括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的好坏不但与领导干部有关,而且关系重大。

二是乡镇应注重配备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切忌乱抓壮丁。要把懂财务管理,具有会计从业资格,政治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坚持原则,认真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专业人员调整到财务会计岗位上来,以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规范化运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整体质量。

三是有关部门要加大财经法律法规和财政票据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把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宣传培训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乡镇领导和从事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的工作人员分期分批开展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和会计业务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财政票据的合法取得和正确使用是票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预算外资金进行源头控制和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规范单位财务收支、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准确的重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水平。

四是财政票据监督管理部门要强化全程监控,严格把关。按照“财政统管、凭证领购、以票管收、限量控制、核旧领新、票款同行”的办法,认真落实票据核旧领新制度,强化票据的源头控管,真正做到“以票管收,票款同行”,严把票据发放关;切实做好票据日常统计、核对工作,专门设立票据台账,及时记录票据购领、发放、库存、核销等业务信息,做到每日台账,每月盘底,半年清查,年终校验,严把票据盘点关;彻底纠正以往“只销票数,不核金额”的做法,票据缴销时,票据使用单位必须提供有效的缴存专户的票款分离单或银行缴款单凭证,经票款核对一致后方可办理缴销手续,严把票据缴销关;当年未用完的票据应作废处理,不得跨使用,定期接受财政票据监督管理部门年检和稽查,严把票据年检关。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杨庆朝 高志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政策的逐步倾斜,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也日渐加大。县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积累投入机制,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强化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放眼全国,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财政支农投资在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部分县市在财政支农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一)支农理念落后。部分县市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期望过高,对上级财政支农资金过分的依赖,少数地方存在“等、靠、要”思想,在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行和使用中,存在重支农资金的分配发放,轻支农合理化项目安排;重支农资金的支持、救助责任,轻支农资金后期运作的成效;重支农资金暂时的运作效果,轻支农资金的长期稳固投入等现象。

(二)支农资源分散。支农工作涉及财政、农业、林业、民政、畜牧、农机、科技等多个职能部门,由于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造成各部门管理职能交叉重叠;支农行为各自为政,多头争取上级资金;支农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盲目立项,支农项目“满天繁星”;支农资金流向分散,投向不准,乱撒“胡椒面”等不合理现象,浪费了支农资金,降低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支农后劲乏力。个别地方政府片面地理解中央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意义,追求政绩,盲目“追风”,大搞支农“面子”工程,从而忽略对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造成“一头轻、一头重”的不良现象,致使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支农后劲明显不足。同时,少数地方支农配套资金投入不足或列而不支,支农资金筹措的增长机制还不够健全,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还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增长。

(四)支农监督缺位。支农资金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各项监督工作不到位,支农资金被浪费、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各地出台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办法、标准不一,增加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难度。财政支农工程在实施中也存在重要钱、轻监督管理的现象。

(五)支农力量不足。主要是乡镇一级财政力量与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随着各项支农制度的日益完善,财政支农工作的重心不断下移,运行机制不断规范,乡镇一级财政所的工作任务将会不断增加。但自2004年全国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从事财政的工作人员因职能转变而日益减少,这就形成了财政所人员数量与今后所承担的工作量成反比的不利局面,直接影响到各项支农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县级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如下:

(一)归并支农职能。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央1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各届对支农政策的认知度,提高大家的支农意识。另一方面要明确支农牵头部门,实行相关部门“坐堂会审”的办法。可推行“政府主导、财政主管、部门协助、社会监督”的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统一管理,做到主意一个口子出,计划一个口子拿,资金一个口子下,责任一个口子负。从而达到精简项目审核手续,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缩短支农资金运行时间,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

(二)整合支农资源。一是围绕统一、高效、便民、科学、协调的目标,大力拓展财政投入,社会捐助等筹措渠道,形成多元筹资合力。二是整合各系统、各部门的设施、资金、政策、信息、人力、物力等资源,提高支农资金运行效率,减少支农资金运行成本,形成统筹救助合力。三是协调政府部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群众个人的力量,整体筹划,整体实施,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四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科学规范支农项目,力避财政资金“撒胡椒面”,使支农项目由“满天繁星”向“一轮明月”转变。

(三)加大支农投入。建议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保证县级支农经费所需。进一步拓宽支农资金筹集渠道,增加社会各界对支农的贡献。同时,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导向和粘合作用,逐步建立起“财政扶持、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投入总量。

(四)强化支农监督。继续完善规范支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支农资源配置、支农资金保障等机制,避免支农资金的不合理使用,杜绝浪费现象;加强支农资金的管理,实行专账专户、封闭运行,对支农资金的拨付、运行、到位进行全程监管,充分发挥支农资金效益;不断健全和完善群众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和其他监督形式有机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适时公布支农资金的运行情况,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全力打造财政支农的“阳光工程”。省、市级财政部门也要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部门预算,建立县级支农资金绩效考核制度,对下拨支农款项及时跟踪问效,确保支农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达到最大的成效。

(五)增强支农力量。建议从乡镇现有人员中调整综合素质较高、热爱财政工作的人员从事乡镇财政工作,建设一直甘于奉献的财政队伍;加强业务培训,逐步提高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建立绩效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加强支农网络建设,建立上下联动、畅通快捷的信息网络。

我国财政支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7

近年来,我国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强农惠农政策。中央财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2003-2009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逐年增加,年均增长17.8%。特别在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见下图)

(一)财政部门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

1. 加大农民补贴力度。

2009年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四项补贴1230.8亿元,增长19.4%。补贴种类由9大类扩大到12大类,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增加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规模,在已实现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小麦、玉米等补贴范围。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

2. 大力支持发展农业生产。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新的扶贫政策。2009年安排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2642.2亿元,支持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稳定现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研究适当提高种植业补贴比例,稳步增加补贴品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强化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沼气工程投入。

3.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支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实施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二)新局面下,我国为发展新农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支农的新政策

1. 中共中央关于财政支农工作的会议及新政策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之后于2008年12月2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四大重点,会议明确了旨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2. 切实落实关于农民自身利益的财政支农新政策

(1)“家电下乡”政策。“家电下乡”政策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财政政策工具及运作机制的一项创新。通过对农民购买家电予以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有利于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带动家电企业生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完善农村流通体系。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家电下乡”补贴资金预算200亿元。自2007年12月开始,“家电下乡”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全国全面实施,并将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及电磁炉纳入了补贴范围。据测算,“家电下乡”在全国推广和增加补贴品种后,4年拉动国内消费约21000亿元。

(2)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资金420.2亿元,比2008年增加168亿元,增长6.7%。探索建立就业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补贴先缴后补办法,完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与促进就业效果挂钩机制,引导各类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针对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以做好促进农民工就业和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局势为重点,加大各项就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切实将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重点帮扶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二、我国财政支农在新时代下出现的新问题

(一)财政直接投入比例失调,投入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尽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也有大幅增长,但由于财力有限、使用效率不高、结构矛盾突出等原因,相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效益低下的发展现实而言,投入仍严重不足。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失调、管理混乱,导致生产性支农资金到位率很低,而用于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比重上升。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的比重更低,这就无法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也就很难提高农业投资者集中土地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阻碍了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推广。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近年来一直没有超过1%,大大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另外,在财政支农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而直接用于生产的补贴资金很少,基本上是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受益,而农民受益少。目前,财政用于农村的支出约1/3是农产品政策补贴,农产品政策补贴多数还是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最终落到农民头上的不足50%。

(二)财政农业税费改革滞后,不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

合理科学的农业税费制度也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近些年,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所进行的农业税费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遗憾的是,这一改革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角度出发而进行的统筹安排与思考不足,没有将减轻农民负担同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及农村地方政府支农的财权、事权改革紧密结合,其改革滞后性明显,这十分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的推广。

(三)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

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模式,即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保证不了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大的浪费。涉农部门多,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导致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实施效益不理想。而且,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并存;财政支农资金预算执行缓慢,资金到位率低,且年度内支农资金支出不平衡;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落后,资金使用效果差。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几年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初步显现,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短期内,由于我国长期扭曲的农村不合理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对乡镇财政收入造成重大冲击,加之各地区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参差不齐,基层财政收入不足造成支出的缺口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村公共物品筹资制度的重新安排。通过重新安排,能够稳定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负担反弹等影响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同时加大农村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填补税费改革中发生的财政收支缺口,减少改革的阻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国家和农民的收入分配关系。

(二)重视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一般在60%左右,有的高达80%,而我国现阶段仅为39%,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很大。因此,我国要重点支持那些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农业科技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包括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杂交优势的利用等;要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发展农业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光辐射技术等研究;加强重大的农业基础理论研究,有计划地使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使利益驱动成为农民吸纳科技的动力。

(三)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实现财政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即确保每一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高于上年,保证国家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的法定增长,并切实加强预算执行。各级财政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同时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市县财政也要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利用补助、贴息、保险、担保等方面手段,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增加农业投入。扎扎实实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要鼓励以县为主,制定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整合支农资金;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改革,通过合理配置机构和职能,从根本上解决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性措施,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

总之,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扎实做好财政支持“三农”的各项工作。

摘要:财政支农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资金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制约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本文针对中国财政支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邵晓琰,李妹.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若干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4).

[2]杜强,谭德林等.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3).

[3]李少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建议[J].河南农业,2007(4).

[4]俊伟.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6(6).

上一篇:浅谈如何加强房管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文)下一篇:健步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