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读后感(共8篇)
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的感受。而在微观上,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
下面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
(2)“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的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读后感《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3)人发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25章)
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顺序,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而不是给出“神造”的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在这一章里,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是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从此可以推出,二生三的物理意义。“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最后,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是物理学上的《动力学》;可以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的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可以认为道德经可以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们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然而,在社会科学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在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德”更高层次的“德”是“以怨报德”,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我就不在这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最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他当时的思维可以直达物理学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总而言之,《道德经》是在哪个时期,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的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 是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是党第一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者与实践者。研究李大钊同志相关思想, 理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之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李大钊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正是基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实践, 寄予实现中华民族之富强、民主、文明的伟大复兴任务。近代之中国实是有不若人之处, 然非中国文化之真正不若人;近代之中国民主政治实是有不尽人意之处, 亦非中国文化之真正不“民主”。面对求富强、民主、文明之伟大复兴国情, 实不应盲目自大、闭关自守;面对其他文明之强势, 亦不用“全盘西化”, 丧失民族性。如“政治民主”思想, 李大钊同志认为, 近代中国需向西方学习。然我中华文化之先秦“民彝”思想, 涵盖了中华文化诸多理念, 更是中华“政治民主”思想之精髓, 亦不可不察。若要论及研究李大钊同志“民彝”思想之现实意义, 应从当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谈起。当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要在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 通过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哲学阐述, 将该理论完全融入中国文化话语体系, 由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 在社会实践中发挥重大现实作用。例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案例。毛泽东同志等第一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者,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实事求是”解释, 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大现实作用。同理认为, 若能进一步研究李大钊“民彝”思想, 亦是实现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关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关键, 在于将马克思主义那些基本原理由中国文化话语体系解释。因此, 理清李大钊“民彝”思想在中国文化话语体系中的哲学涵义, 以及李大钊“民彝”思想研究之思想路径, 为研究之关键。
二、李大钊“民彝”思想与《道德经》
李大钊早年留学日本, 1916年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 改篡“民国”悍然称帝, 引起国人强烈不满。李大钊等留日学者, 深患时弊, 反对袁世凯帝制, 呼吁共和, 支持并声援国内民主运动, 创建中国留日学生总会机关刊物———《民彝》杂志。1916年5月15日《民彝》杂志创刊号, 李大钊著《民彝与政治》, 阐述其“民彝”思想。有关“民彝”思想, 李大钊探寻华夏文化源头, 援引诸多先秦文典, 主要有:《尚书》共3处;《诗经》共3处;老子《道德经》共3处;《孟子》共2处。就先秦诸文籍而言, 然专言“ (民) 彝”之义, 非《尚书》、《诗经》、《礼记》、《左传》、《周礼》不记;换言之, 上述诸典籍之外, 再难见“ (民) 彝”之表述。“民彝”思想实贯彻于华夏文化之始终, 究其大义, 《尚书》、《诗经》、《礼记》诸典所记, 实是春秋列国前之华夏先贤治国为政之道。窃以为, 春秋列国以后, 诸子百家亦论“ (民) 彝”者, 只不过其“ (民) 彝”思想纳入各家思想本身, 为诸子百家之各自专言。为此, 诸子百家有关“民彝”思想, 亦不得不察。按李大钊文章所引《尚书》、《诗经》直接阐明华夏“民彝”思想以外, 亦引先秦道家老子《道德经》与儒家《孟子》之言。引老子《道德经》有三处:一是“彝亦训常, 《书·洪范》云:‘彝伦攸叙。’彝伦者, 伦常也, 又与夷通用。老子云:‘大道甚夷, 而民好径。’夷, 平也。”二是“老子曰:‘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三是“老子云:‘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引儒家《孟子》之言有两处:一是“孔子云:‘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 有为者亦若是。’” (该句源自《孟子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非为孔子之言, 实颜渊所述。) 二是“孟子云:‘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
察李大钊所引《道德经》与《孟子》章句, 断不可望文生义, 实是文章全篇大义所需, 有其行文之要。就儒道两家“民彝”思想本身而言, 各有精妙之处。《晋书·隐逸》所载戴逵传, 戴逵就儒道两家有言:“且儒家尚誉者, 本以兴贤也”;“道家去名者, 欲以笃实也”。戴逵将儒家思想概括为“尚誉”、“兴贤”, 道家思想概括为“去名”、“笃实”, 颇有一番见谛。单就李大钊同志文中所引上述儒道两家章句, 以“尚誉”、“兴贤”评《孟子》之言, 以“去名”、“笃实”评《道德经》之言, 亦为中肯。就该篇文章而言, 李大钊不是专门考据儒道两家“民彝”思想。经以上比较, 李大钊就儒道两家“民彝”思想, 在文中所引用“章句”实是有所侧重。如, 李大钊对儒家“尚誉”、“兴贤”的思想予以肯定并吸收。在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文中, 集中引用《孟子》章句两处曰:“孔子云:‘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 有为者亦若是。’是孔子尝示人以有我矣。孟子云:‘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是孟子亦示人以有我矣。真能学孔孟者, 真能遵孔孟之言者, 但学其有我, 遵其自重之精神, 以行己立身、问学从政而已足。”强调对儒家孔、孟思想, 当遵循其“尚誉”、“兴贤”之身体力行之精神。而对于道家“民彝”思想之“无为”, 则体现了李大钊以道家“去名”、“笃实”之义对儒家予以批判, 如:“为治之道不尚振奇幽远之理, 但求平易近人, 以布帛菽粟之常, 与众共由。所谓以其易饱易暖者自过吾之身, 以其同饱同暖者同过人之日, 故能易简而得理, 无为而成化也。”
三、结语
本文立足之处在于, 初步考查李大钊同志“民彝”思想与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的关系, 借此探明李大钊同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思想路径。通观李大钊《民彝与政治》全文, 综合以上材料分析, 基本可得出以下观点:就李大钊本身对“民彝”思想理解而言, 李大钊对儒家“民彝”思想的积极部分予以肯定, 但对于真正之“民彝”本质之戕害———如袁世凯之所为, 予以批判;李大钊对“民彝”本质之戕害原因予以分析, 其中除了援引西方学者思想———如“弥勒” (John·Stuart·Mill) 、边沁、托尔斯泰等, 加以批判外, 于中国文化话语体系本身, 着重参引道家思想予以批判。由此, 可以对李大钊“民彝”思想中, 有关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的基本哲学思想路径予以判断:一是儒家思想应予以批判;二是道家思想在一定程度可批判儒家思想。
摘要:李大钊同志相关哲学思想研究,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彝”思想是李大钊早期的政治民主思想, 探寻李大钊“民彝”思想之思想路径, 有助于考查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思想路径, 目的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中国文化话语体系解释。
关键词:“民彝”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文化,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 (晋) 郭象;庄子注.文津阁四库全书 (影印本) [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2
老子《道德经》初解近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经年累月的研究、十数次全面增删修改的结果。
本书三十四万余言,从修道(修真)的角度探讨和学习《道德经》。修道(修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以自体之小宇宙符合了自然之大宇宙,从而达到更久的与自然之道共存的目的。《道德经》中的道经是炼神、立性的由来,其德经之德是修心、开悟、合道的缘由。本书用阴阳学说观点来认识事理,根据《道德经》八十一章编排,每章分原文、译文、注释、章旨和解说等五个部分,围绕章旨所提炼的中心逐层分析,最后归纳。全书“附录”是对正文必不可少的补充,是本书作者修真悟道的心得。
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鬼神应验之秘;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内在小孩解道德经》说:“老子《道德经》81章全部是在苦口婆心地教我们如何开启玄关(注:虚极守静启玄关),得先天一气。阅读全部经文,发现只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先天一气是什么,一个是怎样获得先天一气。是什么描述的就是‘道’,怎样得到手就是‘德’的部分,所以叫《道德经》。”本书从修道(修真)的角度探讨和学习《道德经》。修道(修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以自体之小宇宙符合了自然之大宇宙,从而达到更久的与自然之道共存的目的。《道德经》中的道经是炼神、立性的由来,其德经之德是修心、开悟、合道的缘由。本书用阴阳学说观点来认识事理,根据《道德经》八十一章编排,每章分原文、译文、注释、章旨和解说等五个部分,围绕章旨所提炼的中心逐层分析,最后归纳。
作者李新芬,重庆万州人,高级讲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出版过《简明书法教程》《中国市县沿革及其他》等专著。
作者李韧,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硕导、博士,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质量工程国际新闻报道双语示范课程负责人,2007年IFP学者,出版过《中国社区新闻研究文献索引:1988~2012》《媒体制造》和《重庆纪事》等专著。
(责任编辑:李 直)
智者见微。应该说,真正影响我们命运的,常常是我们视而不见的细微。古训曰:“司命者,微名也。”现代社会管理学认为,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以一例示之,此前在商场购买儿童床,品牌货,价格为国内之最。然而,送货比约定迟了五天,商家解释说“我们也不想这样”。安装时最主要横板发错货,厂家说没关系只需要再送过来。妻子发现床柱有轻微裂痕,安装师傅解释说:“安装完就看不见了”。
听完解释,我笑了,叫妻子不要再寻找其他瑕龇,最后检查一下有无安全问题即可。不是我不想要好货,而是我明白有些人每天忙着找理由解释,又或指责别人的不是;另一些人则忙于表现能力和超越自我,两者截然不同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因此,妻子与之争论的结果也已然可以预料。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
一、市场经济与无为而治
但我仍喜欢去读道德经,因为那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智慧。比如,为什么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不是垮台就是普遍贫穷?这一定有某种内在的原因。
主要因为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就是政府有为,妄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政府都一手包揽。而这些行为恰恰是在缺乏准确可靠信息的情况下盲目进行的(实际是计划者无法及时准确收集如天文般庞大数据的信息指导决策)。没有形成市场价格,没有市场价格引导,就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违反经济规律,不穷才怪。
而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主要是维护市场环境的监督者,基本是无为的。当然必要时也要进行宏观调控,削平经济的波峰波谷。或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平衡分配......但这都不是主要的,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度,便会引发经济危机。无为反而能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效率,人民富裕。再如国家实行固定汇率机制,也会影响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经济效率。这些有为无疑都是有害的,不合规律的。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二、治国之道与无为而治
治国和市场经济是同一个道理。“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不主张统治者人为地强调和鼓吹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口号,甚至连仁义道德这样观念,都不必去提倡,当然更不要说去反对它。治国的统治阶层,只须精兵简政,并且最大限度地给予民间以自
治的自由,这个社会自然就能运转得很好。今天看来,老子的治国理念,其实是非常地先进。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许多人不能很好地读懂老子的思想,而把“鼓吹愚民政策的鼻祖”这样的一顶大帽子,安在老子的头上,真是何其冤也!
三、天人合一与环境保护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优良的传统,热爱大自然。歌咏自然的优秀诗篇代代传颂,中国的园林取法自然,中医取材于自然,甚至汉字也取象于天地万物,号称象形文字。中华民族与环境和谐友好地相处了数千年,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自然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对,也有人称为农业文明,但我认为采用自然文明的称呼更为恰当)……如今,面对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和频度和烈度日益增加的环境灾难,人类不得不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而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十分崇尚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
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所谓“天人和谐”,实际上就是“天人一体”(或“天人合一”),即要求人与天地(自然界)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人与天地(自然界)相分离,甚至于相对立。
人类应该如何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呢?毫无疑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在对待与大自然有关的一切活动中,都应该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行为准则。关于这一点,老子早已明确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当前人类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
《道德经》
关键词:老子、绝仁弃义、评述
一、老子及其著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诸子百家中道家创始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主要著作是《道德经》。对于《道德经》的版本问题,现在学界说法不一,有很多种版本。最主要的有三种版本:郭店楚简版本、帛书版本和王弼注解的版本。目前通用的,主要是王弼注解的版本。但是,就时间来说,楚简版本是三个版本中时期最早的,考古学家推算出该竹简应属于战国中晚期。换句话说,楚简版本应该是离老子生活的时代最为相近的,也就可能是最尊重老子原著的,与原本《道德经》最为相似的。《道德经》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读懂《道德经》,就必须将两个最为重要的版本(即楚简版本和王弼版本)进行对照阅读。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老子思想的精髓。
二、浅析老子"绝仁弃义"思想
"绝仁弃义"这一道德观念正式提出是在王弼版《道德经》十九章里,但是在十八章中,老子已经为"绝仁弃义"这一观念的提出做出了铺垫。他在十八章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他认为,"仁义"是在"道"被人们遗忘和废弃了之后才出现的;在智慧出现之后,就有了虚伪狡诈;家庭不和睦,才会出现孝和慈;国家混乱不堪,才会出现忠臣。鉴于以上理论依据,在第十九章中,老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就是说,老子认为,老百姓要是放弃对聪明智慧的追求,就会获得更多的好处;如果老百姓放弃对仁和义的追求,他们就能恢复孝慈的天性;要是放弃了巧诈和利益之心,盗贼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我们要显现并保持朴素,减少私欲,抛弃学问,那样就没有忧愁了。
以上仅仅是王弼版本《道德经》里内容,与楚简版的《道德经》却有一定的出入。楚简版《道德经》中与第十九章相对应的文字是这样的:"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複孝慈。三言以為辯不足,或命之,或乎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欲"(由于有些字学界尚没有公论,所以这里直接将繁体字引用)。很明显,两者大有不同,在这个版本中,老子甚至根本没有谈"绝仁弃义"这一观点。考虑到历史背景,可能在楚简版出现的时代,道家与儒家的矛盾并不如王弼那个时代那样尖锐,我认为,很可能楚简版的这段文字更贴近于老子的本意,而后来王弼版本被学者修改,加深了对于儒家"仁"、"义"的批判程度。楚简版《道德经》中,老子是这样说的:要是消灭掉那些所谓的智慧,老百姓就会获得更多的好处;要是放弃了巧诈和利益之心,盗贼也就自然不存在了;如果放弃了那些虚伪和狡诈的东西,老百姓就会再次恢复孝和慈了。
对比两个版本,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王弼版《道德经》中,老子认为,让人民恢复慈和孝的办法,就是弃绝仁义;在楚简版本中,老子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却是弃绝虚伪和狡诈。可以看出,不管两个版本差异多大,我们基本能够得到一个比较确定的结论:老子认为,人们想要恢复到孝和慈的本性,就必须要摒弃虚假的、伪诈的仁义。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孝和慈不正是儒家仁义思想所推崇的东西吗?老子认为要恢复孝和慈,就要弃绝仁义,将二者割裂开来。
实际上,老子的"绝仁弃义"思想区分了孝、慈和仁、义这几个概念。儒家认为仁、义的表现形式是孝和慈。老子却觉得这个观念是完全搞错了逻辑顺序,仁、义才是孝、慈这两种人的本性扩大化之后的外在表现,类似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孝和慈均属于私德的领域,而仁和义则隶属于公德的范畴。老子认为,不能因为过分的追求公德而忽视了私德的培养,不能为追求公德而损害私德。他认为所谓的仁和义,只是孝和慈的外壳而已,是一种虚伪的仁义。我们要彻底舍弃这层外壳,去追寻人的本性,即孝和慈。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找回了人的本性,填补了被公德所损害的私德,也就慢慢恢复了丢失的"道"。
其次,老子这里所说的"仁"、"义"是否是儒家所提倡的"仁"、"义",我觉得还有待商榷。在《老子》第三十八章里,老子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意思就是说,只有脱离了世俗对于仁义的功利性追求,回复到出于人的本性的对于仁义的追求,不再把仁义作为一种手段或者是规范,才能做出合乎人本性的仁义的事情,而出于对道德规范的敬畏或者出于对荣誉感的向往而去做符合仁义的事情不是真正的繁荣仁义。由此可见,老子所反对的,并不是儒家提倡的"仁"、"义"。他所反对的,是打着仁义旗号去做各种假仁假义的事情。
三、对绝仁弃义思想的评述
老子的"绝仁弃义"道德观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这个道德观很好的区分了私德和公德,提倡为了保护正当的私德而摒弃公德,这是中国道德观念的一大进步,只有在私德完满的情况下,公德才有可能真正存在。其次,老子"绝仁弃义"的思想对于破除人们对儒家学说的执迷有积极意义。"仁"、"义"是儒家的重要的精神支柱,老子对于假仁假义的否定,使得人们在尊重做出仁义行为的人的同时,审视他们做出这一行为的动机是追求功利还是真正的出于仁义之心。第三,老子的"绝仁弃义"为丢失已久的"道" 的 回归指明道路。老子认为,"道"已经丢失了,想要回复到原来的大道,就只能摒弃虚假伪善的东西,弃绝仁义,回归人的本性,"道"才能恢复。
老子的"绝仁弃义"思想也并非十全十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于"绝仁弃义"的提出背景,因为道丢失了,所以才会出现仁义,为了回复"道",我们才要"绝仁弃义"。但是老子自始自终并没有给出有力的证据去证明这一点。只是一种超验的观念。 "道"与"仁"、"义"的先后顺序,是出于老子的规定,并没有证据,也无法在经验中感知,所以这是一种超验的说法。其次,老子对"仁"、"义"的解读在逻辑上似乎有一定的偏差。在"绝仁弃义"观中,他并没有很明确的区分仁义和假仁假义,而是将假仁假义综合于仁义之中,作为了仁义的一种类型。所以,"绝仁弃义"所摒弃的是真正的作为儒家精髓的仁义,还是虚伪狡诈的假仁假义,这一直成为后世学者争论。最后,我认为在"绝仁弃义"观中,老子对人性的把握不到位。在王弼版《道德经》中,他摒弃了对智慧的追求、对仁义的追求、对利益的追求,保持朴素,减少欲望,人就可以回归本性了。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所持的,是人性本善的观点。他并没有看到,人性中,也存在着天生的恶的一面。只要还有利益,人的本性就会驱使他去争夺,欲望不会真正的减少,只会越来越强烈。人性恶的一面,如果没有道德规范去压制和约束,就永远也不会沉寂,人就不可能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想要约束人性恶的一面,就需要借助于人性善的一面,而"仁"、"义"正是属于人性善的范畴之中,从这点来看,老子提出的"绝仁弃义"似乎陷入了一个二律背反的境地。
老子"绝仁弃义"的思想为百家争鸣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儒道的对立抗衡奠定了根基。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中华书局,2011.
[2]廖明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金炳华.哲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
第一章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4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5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1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2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3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4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5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5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
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 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 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 之外的教化。
4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5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第三章
1 不尚贤,使民不争。
2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5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6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1 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2 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
3 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4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
5 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
6 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
第四章
1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2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3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1 道,空虚无形,其大能却无穷无尽,渊远深奥啊,像是万物的祖宗。
2 放弃自以为是的锐气,摆脱纷纭万象的迷惑,和于你生命的光中,认同你尘土的本相,你 便能在幽幽之中,看到他那似有似无的存在。
3 我不知道有谁产生他,他先于一切有形之帝。
第五章
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1 天地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其看来,万物是祭神用的稻草狗。圣人也不理会世 上所谓的仁义,在他眼里,百姓是祭神用的稻草狗。
2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冶炼的风箱吗?虚静而不穷尽,越动而风越多。
3 话多有失,辞不达意,还是适可而止为妙。
第六章
1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2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3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1 幽悠无形之神,永生不死,是宇宙最深远的母体。
2 这个母体的门户,便是天地的根源。
3 冥冥之中,似非而是,延绵不绝,用之不尽。
第七章
1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3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1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所以能长生。
2 同理,圣人把自己置于最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长存。
3 这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吗?
第八章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4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1 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 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跟道很相近。
3 居身,安于卑下;存心,宁静深沉;交往,有诚有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天下归 顺;做事,大有能力;行动,合乎时宜。
4 唯有不争不竞,方能无过无失。
第九章
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2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3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4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5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译文
1 抓在手里冒尖儿流,自满自溢,不如罢了吧。
2 千锤百炼的锋芒,也长不了的。
3 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
4 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
5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第十章
1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2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3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4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5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6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7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1 谁能使灵魂与真道合一,毫无离隙呢?
2 谁能使血气变得柔顺,像婴儿一样呢?
3 谁能洗净内心的杂念,透亮如明镜呢?
4 爱民掌权,谁能舍己顺道、无为而治呢?
5 运用心智,谁能因应天意、如雌随雄呢?
6 明白通达,谁能超越人智、摆脱知识呢?
7 那创造并养育这个世界的,他创造养育并不强行占有,他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其能,他是万 物之主而不任意宰制。这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
第十一章
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2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3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4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1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轴穿过的圆木上,圆木有空的地方,才对车有用处(可行 走)。
2 揉合黏土制成器皿,上面有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用处(能容纳)。
3 为房屋安窗户,窗户有空的地方,才对房屋有用处(取光亮)。
4 有形者对人们有利益,是由于无形者的功用啊。
第十二章
1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
2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1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 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行为不轨。
2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给他们内在的充实,不是给他们外在的愉悦。据此而取舍。
第十三章
1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3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4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1 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2 为什么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呢?宠是来自上面的,得到时吃惊,失去时也吃惊,所 以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
3 为什么说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呢?我有大祸患之忧虑,是因为我有肉身性命要保 全;及至我把肉身性命置之度外,我还有什么祸患可忧虑呢?
4 所以,舍弃肉身性命去为天下的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肉身性命去爱天下的人,堪 得普天下的信靠。
第十四章
1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2 此三者不可致诘4,故混而为一。
3 其上不 ,其下不昧。
4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5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6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7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1 看见而不晓得,叫做“夷”;听到而不明白,叫做“希”;摸索而不可得,叫做 “微”。
2 “夷希微”三者,不可思议,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
3 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
4 难以言说的无限延绵啊,又复归于空虚无物。
5 他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形象的形象,叫做恍惚。
6 迎面看不见他的先头,追踪抓不著他的尾迹。
7 秉持上古之道,可以把握当今万有,知道其由来始末,这便是大道的要领了。
第十五章
1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2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3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4 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1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识。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 容他:
2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 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3 谁能沉淀混浊的,使之渐渐清澈呢?谁能启动僵死的,使之徐徐复活呢?
4 持守此道的人,是不会自满自溢的。唯有不自满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
第十六章
1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2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3 归根曰静。
4 静曰复命。
5 复命曰常5,
6 知常曰明。
7 不知常,妄作,凶。
8 知常容,容乃公,
9 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
10 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1 内心虚化到极点,持守安静到纯一,我就能在万物的篷蓬勃勃中,看出其来龙去 脉。
2 万物纷纭百态,都复归其本根。
3 回到本根就叫平静安息。
4平静安息便是复归了真生命。
5 复归了真生命便是永恒。
6 认识永恒便是光明。
7 不认识永恒,就会任意妄为,后果凶险。知常曰明。
8 认识了永恒,就能万事包容。万事包容,就能公义坦荡。
9 公义坦荡,则为完全人。完全人,则与天同。与天同,就归入道了。
10 归入道,可就长久了,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无恙。
第十七章
1 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2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1 至高至善的掌权者,人们仿佛感觉不到其存在。次一等的,赢得人们的亲近赞 誉。再次的,使人们畏惧害怕。更次的,遭人们侮慢轻蔑。
2 信实不足,才有不信。
3 悠悠然大道之行,无须发号施令,大功告成之后,百姓都视之为自然而然的事,说:我们 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第十八章
1 大道废,有仁义。
2 智慧出,有大伪。
3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1 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仁义。
2 智慧出来了,才有大伪诈。
3 六亲不和,才大讲孝慈。国家昏乱,才呼唤忠臣。
第十九章
1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3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1 弃绝成功与智慧,对人民有百倍的好处。弃绝仁义的说教,人民就会复归孝慈。弃 绝技巧与功利,就不会有盗贼为患。
2 然而,用这三者作诫律是不够的,一定要让人心有所归属才行,就是:认识生命的本根, 持定存在的本原。
3 使自我越来越少,使欲望越来越淡。拒绝人间的学问,保持无忧无虑的心。
第二十章
1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3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兮若无所归。
4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5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 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7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1 恭维与呵斥,相差有多远?赞美与厌恶,区别在哪里?人所畏怕的,不能不畏怕啊。
2 荒野啊,广漠无际!众人熙熙攘攘,像是在享受盛大的宴席,像是登上了欢乐的舞台。
3 唯独我浑然无觉,好像不曾开化的样子;混混沌沌,像初生婴儿还不知嘻笑的时候;疲惫 沮丧,像是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
4 众人都自得自满流溢而出,唯独我仿佛遗失了什么。我真是愚笨人的心肠啊!
5 世俗的人个个明明白白,唯独我一个昏昏然然。世俗的人个个斤斤计较,唯独我一个马虎 不清。
6 大水荡荡淼如海,高风习习行无踪。众人都有一套本事,唯独我又没用又顽固。
7 我这样与众不同,是把吃喝母亲,看得高于一切啊!
第二十一章
1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2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3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4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5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1 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
2 道作为存在物,完全是恍恍惚惚的。恍惚之中有形象,恍惚之中有实在。
3 在他的深远幽暗中,有一个精神存在著。这个精神至真至切,充满了信实。
4 从古到今,他的名字从不消失,好叫人们看到万物之父。
5 我怎么晓得万物之父呢?就是由他而来。
第二十二章
1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2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6。
3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1 受屈辱的,可得成全;受冤枉的,可得伸直;低洼的得充满,将残的得新生,缺乏 的便获得,富有的便迷惑。
2 所以,圣人与道合一,做天下人认识上天的器具。
3 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 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
4 正因为不争不竞,天下没有能与之争竞的。
5 古人说“受屈辱必得成全”的话,岂是虚构的吗?那确实得成全者,天下便归属他。
第二十三章
1 希言,自然。
2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4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5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1 少说话,合乎自在本相。
2 狂风刮不了一清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兴起风雨的是谁呢?是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 何况人呢?
3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有德的人就认同德,失丧的人就认同失丧。
4 认同道的人,道便悦纳他;认同德的人,德便欢迎他;认同失丧的人,失丧便拥抱他。
5 信心不足,才有不信。
第二十四章
1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3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1 翘著脚就站立不住,蹦著高就走不成路。
2 自以为能看见的是瞎子,自以为聪明的是傻子。
3 自我夸耀的徒劳无功,自高自大的不能为首。
4 从道的眼光来看,这些东西像多余的饭,累赘的事,只会让人厌恶。有道的人不会这样 的。
第二十五章
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2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3 可以为天地母。
4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5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1 在产生天地之前,有一个混然一体的存在。
2 寂静啊,空虚啊!独立自在,永不改变。普天运行,永不疲倦。
3 称得上是天地万物的母亲。
4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姑且写作“道”,勉强起个名字叫“大”。
5 大,便无限飞逝,飞逝而致远,至远而回返。
6 所以道为大,天为大,地为大,人也为大。宇宙中四个为大的,人是其中之一。
7 然而人要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天以道为法度,道以他自身为法度。
第二十六章
1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3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4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1 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
2 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时都带著辎重。虽有荣华壮观,他却安然超脱。
3 然而有的大国君主,只重自身,轻慢天下,以致灭亡。
4 轻浮就会失根,骄躁就会失控。
第二十七章
1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
2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3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4 是谓袭明。
5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6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1 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言辞的没有暇疵,善于计算的不用器具。
2 善于关门的不用门插,却无人能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无人能解。
3 圣人就是这样一直善于拯救世人,无人被弃之不顾;一直善于挽救万物,无物被弃之不 顾。
4 这就叫承袭、传递光明。
5 所以说,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亦是善人的资财。
6 如果不敬重老师,或者不爱惜其资财,那么,再有智慧也是大大地迷失了。这是一个至关 重要的奥妙啊!
第二十八章
1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2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3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4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5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6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7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8 故大智不割。
译文
1 知道其雄伟强壮,却甘守雌爱柔顺,而成为天下的溪流。
2 作为天下的溪流,永恒的恩德与他同在,(使人)复归于纯洁的婴儿。
3 知道其光明所在,却甘守暗昧,而成为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
4 作为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永恒的恩德至诚不移,(使人)复归于无限的境界。
5 知道其荣耀,却甘守羞辱,而成为天下的虚谷。
6 作为天下的虚谷,永恒的恩德充足丰满,(使人)复归于存在的本原。
7 这本原化散在不同的人身上,成为不同的器物。圣人使用他们,而成为掌权者。
8 如此,至大的智慧是浑然为一、不可分割的。
第二十九章
1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2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3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4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1 想用人为的努力去赢得天下,我看达不到目的。
2 天下是神的器具,不是人为努力就能得著的。人为努力的,必然失败;人为持守的,必然 丧失。
3 世间是这样:有占先前行的,就有尾追不舍的;有哈暖气的,就有吹冷风的;有促其强盛 的,就有令其衰弱的;有承载的,就有颠覆的。
4 所以圣人摈弃一切强求的、奢侈的和骄恣的东西。
第三十章
1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3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4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5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1 用道来行使主权的人,不靠武力而称强天下。用武力总是有报应的。
2 军队进驻之地,荆棘便长出来;每逢大战之后,凶年接著来到。
3 良善自会结果,无须强夺硬取。
4 成了而不矜持,成了而不炫耀,成了而不骄傲,成了像是不得已,成了而不逞强。
5 任何事物一逞强示壮就会老朽,这不是出于道。不是出于道的,是早已注定要死亡了。
第三十一章
1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 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2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 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 礼处之。
译文
1 兵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万不得已而用之,也是以恬淡之心,适可 而止,打胜了也不当成美事。以打胜仗为美事的人,就是以杀人为乐。以杀人为乐的人, 是绝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2 所谓兵,是不吉利的东西,万物都厌恶,得道的人不用它。君子平时以左方为贵,战时以 右方为贵,因为左方表示吉祥,右方代表凶丧。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就是以凶 丧来看待战事。杀人多了,就挥泪哀悼;打了胜仗,也像办丧事一样。
第三十二章
1 道常无名。
2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3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1 道,通常不显露其名份。
2 存在的本原 即道的本体 虽然精渺微小,天下却没有什么能支配他。王侯若能持守他, 万物会自动归顺。
3 天地相和,降下甘露,无人分配,自然均匀。
4 宇宙一开始有秩序,就有了名份。既有了名份,人就该知道自己的限度,不可僭越。知道 人的限度而及时止步,就可以平安无患了。
5 道,引导天下万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向大海。
第三十三章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 知足者富。
4 强行者有志。
5 不失其所者久。
6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1 能识透别人,算有智慧;能识透自己,才有光明。
2 能战胜别人,算有力量;能战胜自己,才是真强。
3 知足的人富有。
4 攻克己身、顺道而行的人有志气。
5 持守本相、不失不离的人可以长久。
6 肉身虽死、生命活著的人才叫长生。
第三十四章
1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2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3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4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1 大道弥漫,无所不在,周流左右。
2 万物都是籍著他生的,他不自夸自诩。大功都是由他而来的,他不彰明昭著。
3 他爱抚滋养万物,却不以主宰自居,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样子。当万物都依附归向他时,他 仍然不以主宰自居,这样,他的名份可就大了。
4 由于他从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这就成就了他的伟大。
第三十五章
1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2 乐与饵,过客止。
3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文
1 秉持大道之象者,普天下都前往归向他。普天下都归向他,也不会互相妨害,反 而得享安息、平安、太平。
2 人间的美乐佳宴,使匆匆过客们沉溺不前。
3 大道出口成为话语,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入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第三十六章
1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 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 柔弱胜刚强。
3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1 要收敛的,必先张驰一下。要削弱的,必先加强一下。要废弃的,必先兴起一会 儿。要夺取的,必先让与一点儿。这是微妙的亮光。
2 柔弱的胜于刚强的。
3 鱼不能离开水(而上岸),国家的主权和势能也无法(离开道)向人展示清楚。
第三十七章 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3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4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文
1 道,通常看起来无所作为的样子,实际上没有一件事物不是他成就的。
2 王侯若能持守他,就一任万物自己变化。
3 变化中有私欲发作,我便用那无以名状的本原来镇住。在这个无以名状的本原里,欲望将 断绝。
4 欲望断绝、人心平静了,天下自然便安稳了。
第三十八章
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3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4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5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 取此。
译文
1 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诫命来自律,因为他内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 需要恪守道德诫命,因为他内心没有道德。
2 道德高尚的人是无为的,其道德不是刻意为了实现什么。道德低下的`人是在追求道德,其 道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3 有大仁爱的人,是在追求仁爱,却不是刻意实现某种目的。有大正义的人,是在追求正 义,而且其正义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
4 有大礼法的人,是在追求礼法,却没有人响应,就抡起胳膊去强迫人了。
5 所以,丧失了大道,这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这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这才强调 正义;丧失了正义,这才强调礼法。所谓礼法,不过表明了忠信的浅薄缺乏,其实是祸乱 的端倪了。
6 所谓人的先见之明,不过采摘了大道的一点虚华,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立身于丰 满的大道中,而不站在浅薄的礼法上;立身于大道的朴实中,而不站在智慧的虚华上。据 此而取舍。
第三十九章
1 昔之得,一者。
2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 贞。
3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 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4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 誉无誉。
5 是故不欲 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1 古人所得的,是一(唯一者,原初者,化一者,即道)。
2 天空得一而清虚,大地得一而安稳,神只得一而显灵,江河得一而流水,万物得一而生 长,王侯得一而天下归正。
3 推而言之:天空若不清虚,恐怕要裂开了;大地若不安稳,恐怕要塌陷了;神祁若不显 灵,恐怕要消失了;江河若不流水,恐怕要干枯了;万物若不生长,恐怕要灭绝了;王侯 不能使天下归正,恐怕要跌倒了。
4 贵是以贱为本体的,高是以低为基础的。所以王侯都自称孤家、寡人、不善。这不正是以 贱为本体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恰恰没有荣誉。
5 所以不要追求晶莹如美玉,坚硬如顽石。
第四十章
1 反者道之动7,弱者道之用。
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1 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2 天下万物都生于实有,实有出自虚无。
第四十一章
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为道。
2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3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4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5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6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7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1 优秀的人听了道之后,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听了道之后,仍是似懂非懂、若有若 无的样子。俗陋的人听了道之后,大声嘲笑。若不被这种人嘲笑,那还叫真道吗?
2 所以《建言书》上说:道是光明的,世人却以为暗昧。在道里长进,却似乎是颓废。在道 里有平安,看起来却像是艰难。
3 至高的道德却好像幽谷低下,极大的荣耀却好像受了侮辱,
4 宽广之德却被视若不足,刚健之德视若苟且,实在的真理视若虚无,
5 至大的空间没有角落,伟大的器皿成形在后,
6 声音太大时,人在其中就听不到什么;形象太大时,人在其中就看不到什么。
7 道是隐秘的;然而只有道,善施与、又能成全。
第四十二章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8。
2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9。
3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5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1 道先于万物而自在,这是他的实在,称为一。道被言说为道,这是他的名份,称为 二。道的实在,能被言说为道的名份,是因为他有表象,称为三。三而一的道生养了万 物。
2 万物都有背道之阴和向道之阳,两者相互激荡以求平和。
3 人们所厌恶的,不就是孤、寡、不善吗?王公却用这些字眼儿自称。
4 所以,有时求益反而受损,有时求损反而获益。
5 先人教我的,我也用来教你们:自恃其强、偏行己路的人绝没有好下场。这句话,就作为 教训的开始。
第四十三章
1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2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1 天下最柔弱的,驾御、驰骋于天下最坚强的。没有实体的,进入没有空隙的。
2 我由此便知道无为的益处。
3 这种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得著啊!
第四十四章
1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3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1 名声与生命,哪一样与你更密切呢?生命与财富,哪一样对你更重要呢?得著世 界与丧失生命,哪一样是病态呢?
2 贪得无厌的人必有大损害,囤积财富的人必有大失丧。
3 所以,知道满足,便不受困辱;知道停止,才能免除危险,可以得享长久的生命。
第四十五章
1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1 那完善至极的,看起来却好像欠缺的样子,然而永不败坏。那丰盈四溢的,看起来 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2 最正直的好像弯曲,最聪明的好像愚拙,最善辩的好象口讷。
3 安静胜于躁动,一如寒冷抵御炎热。唯有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第四十六章
1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1 天下有道的时候,最好的战马却用来种地。天下无道的时候,怀驹的母马也要上战 场。
2 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婪。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其满足是永恒 的。
第四十七章
1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2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1 不出屋门便可知天下,不望窗外便可见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的越少。
2 所以圣人不必经历便知道,不必看见就明白,不靠努力而成就。
第四十八章
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 无为而无不为。
3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1 追求知识会越来越膨胀自负,追求真道会越来越谦卑虚己。一直谦卑虚己下去,就 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2 在无为的境界里,便可以无所不为了。
3 得天下常常是靠无事,倘若极尽其能事,便不能得天下了。
第四十九章
1 圣人无常心10,以百姓心为心。
2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3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11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1 圣人没有一己之心,而是一心为了百姓的心。
2 良善的人,以良善待他;不良善的人,也以良善待他,从而结出良善的果子。
3 信实的人,以信实待他;不信实的人,也以信实待他,从而结出信实的果子。
4 圣人在天下,以其气息使人心浑然纯朴。百姓们全神贯注,凝视凝听,圣人则把他们当婴 孩看待。
第五十章
1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 三12。
2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3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 其刃。
4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1 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 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
2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
3 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不会遇到老虎,打仗不会受到伤害。在他面前,凶 牛不知怎么投射它的角,猛虎不知怎么扑张它的爪,敌兵不知怎么挥舞他的刀。
4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已脱离了死亡的境地啊!
第五十一章
1 道生之,德13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2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4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译文
1 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又有恩德去蓄养,化育为物形,得势而成长。
2 所以万物没有不敬畏大道、不珍惜恩德的。
3 大道的可敬和恩德的可贵,在于他不是情动一时、令出一时,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
4 所以说,道生出万物,又以恩德去蓄养,使它们成长发育,给它们平安稳定,对它们抚爱 保护。然而他这样创造养育却不强行占有,他这样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己功,他是万物之主 却不任意宰制,这可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
第五十二章
1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2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3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4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5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6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译文
1 世界有一个开始,那开始的,就是世界的母亲。
2 既晓得有一位母亲,就知道我们是儿子。
3 既知道我们是儿子,就应当回归守候母亲。若能这样,纵然身体消失,依旧安然无恙。
4 塞住通达的感官,关闭认识的门户,你就终身不会有劳苦愁烦。敞开你的通达感官,极尽 你的聪明能事,你便终生不能得救了。
5 能见著精微才叫明亮,能持守柔顺才叫强壮。
6 藉著大道洒下的光亮,复归其光明之中,就不会留下身后的祸殃了。这就是承袭永恒、得 著永生的意思。
第五十三章
1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2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3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
1 这使我对大道确信不疑,行于其中,唯恐偏失。
2 大道非常平安,世人却偏行险路。
3 朝廷已很污秽,田园已很荒芜,粮仓已很空虚,却穿著华美的服饰,佩戴锋利的刀剑,吃 腻佳肴美味,囤积金银财宝,这不就是强盗头子吗?这个背离大道的世代啊!
第五十四章
1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2 子孙以祭祀不辍。
3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 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4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 此。
译文
1 完善的建造者,其建造的不能拔除。完善的保守者,其保守的不会失落。
2 应当祭祀敬拜这完善者,子子孙孙永不停息。
3 一个人若这样,他身上的恩德必真实无伪。一家若这样,这一家的恩德必充实有余。一乡 若这样,这一乡的恩德必深远流长。一国若这样,这一国的恩德必丰满兴隆。若以此教化 天下,其恩德必普行于天下。
4 所以,将上面的道理用于一身,则知一身;用于一家,则知一家;用于一乡,则知一乡; 用于一国,则知一国;用于天下,则知天下。我从何知晓天下之事呢?就是从这里。
第五十五章
1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2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 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3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4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5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1 道德丰厚的人,就像赤裸的婴儿一样。
2 毒虫不蛰他,猛兽不咬他,凶鸟不伤他。他的筋骨柔弱,却抓得牢握得紧。他不懂男女交 合之事,生殖器却常硬朗,这是精气纯全的缘故啊!他终日哭叫而不哑,这是天然合和的 缘故啊!
3 认识天然合和就叫做认识永恒,认识永恒就叫做认识光明。
4 使生命更丰盛就叫做福祥,心灵掌管血气就叫做强壮。
5 相反,物质的东西一壮大就会老朽,不合乎永恒之道。不合乎永恒之道的,是早已注定要 死亡了。
第五十六章
1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3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 天下贵。
译文
1 知“道”者不好说,好说者不知“道”。
2 塞住通达的感官,关闭受惑的门户,放弃自以为是的锐气,摆脱纷纭万象的迷惑,和于你 生命的光中,认同你尘土的本相,这就是深奥玄妙的同一境界了。
3 不能进入这个境界,才产生亲近和疏远,才会有利益和损害,才分出高贵和低贱。所以, 唯有这个境界才是真正可贵的。
第五十七章
1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2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 有。
3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
1 以恒常的法度治理国家,以出奇的策略用兵打仗,以无为之道得天下。我何以知道 这一层道理呢?你们看:
2 天下越多禁令,人民越是贫穷。人们的利器越多,国家越是混乱。人的技巧发达了,千奇 百怪的事就出现了。法令越是彰明,罪犯就越多。
3 所以圣人说,我无为,民心自然归化。我好静,民心自然框正。我无事,我民自然富有。 我无欲,我民自然纯朴。
第五十八章
1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3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1 一国的政治浑然无觉,其人民便纯朴敦厚。一国的政治明察秋毫,其人民便尖刻浇 薄。
2 祸患啊,带来福份;福份啊,隐含著祸患。谁能知晓其中的奥秘呢?
3 本来正常的,又变得荒诞。以为良善的,又成为邪恶。这种现象令人迷惑不解,已经很深 很久了。
4 所以,圣人行为方正,却不以此审判别人;心思锐利,却不因此伤害别人;品性绢直而不 放肆;明亮如光却不炫耀。
第五十九章
1 治人事天,莫若啬。
2 夫为啬,是谓早服。
3 早服,谓之重积德。
4 重积德,则无不克。
5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6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7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8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1 治理人事,侍奉上天,最重要的是惜爱。
2 唯有惜爱,是警醒预备。
3 警醒预备,即所谓厚积恩德。
4 厚积恩德,则无往而不克。
5 无往而不克,则力量无限。
6 力量无限,就可以治理国家了。
7 国家若有母亲,就可以长久。
8 (母亲)就是那根深蒂固、永生盼望之道。
第六十章
1 治大国,若烹小鲜。
2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3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4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5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1 治理大国,要像煎小鱼一样。
2 以道来统辖天下时,鬼怪不作祟于人。
3 不仅鬼怪不作祟于人,神只也不伤害人。
4 不仅神只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伤害人。
5 这样,两相和好,互不伤害,德就交汇融合于道,归入其源头了。
第六十一章
1 大国者若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2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3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 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1 大国如果谦卑处下,慈柔如母,就能成为天下汇归之处。
2 母性常常胜于雄性,就在于她能安安静静,处身卑下。
3 所以大国若对小国谦卑处下,便能得著小国的信赖。小国若对大国谦卑处下,便能得著大 国的信任。所以,或者因谦卑处下而得著,或者因谦卑处下被得著。大国不过想兼蓄小国 ,小国不过想见容于大国。若要让两者都得著自己所谋求的,大国谦卑处下是最要紧的。
第六十二章
1 道者,万物之奥14>。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2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3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4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有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1 道是万物的主宰,善人的宝贝,罪人的中保。
2 美好的言词固然可以博取尊荣,美好的行为固然使人得到敬重,然而人的不善怎能被剔除 弃绝呢?
3 所以,就是立为天子,封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财宝无数,荣华加身,还不如坐 进这大道里呢!
4 古时候为什么重视道呢?不就是因为在他里面,寻求就能得著,有罪能得赦免吗?所以道 是天下最尊贵的啊!
第六十三章
1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3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5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6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1 把清静无为当成作为,以平安无事作为事情,用恬淡无味当作味道。
2 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
3 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 事,必从细微处著手。
4 所以,圣人自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而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
5 轻易的许诺,必不大可信;看起来容易的,到头来必难。
6 所以,圣人犹有艰难之心,但终无难成之事。
第六十四章
1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 乱。
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4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1 安然平稳,便容易持守;未见兆端,可从容图谋。脆弱不支的,容易瓦解;细微 不显时,容易消散。要趁事情未发生时努力,要趁世道未混乱时治理。
2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3 人为努力的,必然失败;人为持守的,必然丧失。所以,圣人不是靠自己的作为,就不失 败;不是自己努力去持守,就不丧失。
4 世人行事,往往是几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 有失败的事了。
5 所以,圣人要世人所遗弃不要的,而不看重世人所珍惜看重的;圣人学世人以为愚拙而不 学的,将众人从过犯中领回来。圣人这样做,是顺应万物的自在本相,而不是一己的作为 。
第六十五章
1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2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4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1 古时善于行道的人,不是使世人越来越聪明,而是使世人越来越愚朴。
2 世人所以难管理,就因为人的智慧诡诈多端。所以若以人的智慧治理国家,必然祸国殃 民;若不以人的智慧治理国家,则是国家的福气。
3 要知道,这两条是不变的法则。能永远记住这个法则,就叫至高无上的恩德。
4 这至高无上的恩德啊!多么奥妙,多么深远,与一般事理多么不协调,甚至大相径庭,然 而,唯此才是通向大顺的啊!
第六十六章
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3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4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1 大江大海能汇聚容纳百川流水,是因为它所处低下,便为百川之王。
2 若有人想在万民之上,先得自谦为下;要为万民之先,先得自卑为后。
3 圣人正是这样,他在上,人民没有重担;他在前,人民不会受害。所以普天下都热心拥戴 而不厌倦。
4 他不争不竞,谦卑虚己,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第六十七章
1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4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5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1 世人都说我的道太大,简直难以想像为何物。正因为他大,才不具体像什么。若具 体像什么,他早就藐小了。
2 我有三件宝贝,持守不渝。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在这世上争强好胜,为人之 先。
3 慈爱才能勇敢,俭朴才能扩增,不与人争强好胜,才能为人师长。
4 当今之人,失了慈爱只剩下勇敢,失了俭朴只追求扩增,失了谦卑只顾去抢先,离死亡不 远了!
5 慈爱,用它来征战就胜利,用它来退守必坚固。上天要拯救的,必以慈爱来护卫保守。
第六十八章
1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1 真正的勇士不会杀气腾腾,善于打仗的人不用气势汹汹,神机妙算者不必与敌交 锋,善于用人者甘居于人之下。
2 这就叫不争不竞之美德,这就是得人用人之能力,这就算相配相合于天道。上古之时便如 此啊!
第六十九章
1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 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2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3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
1 用兵者有言:“我不敢主动地举兵伐人,而只是被动地起兵自卫;我不敢冒犯人 家一寸,而宁肯自己退避一尺。”这样,就不用列队,不必赤臂,不需武器,因为天下没 有敌人了。
2 最大的祸害是轻敌,轻敌几乎能断送我的宝贝。
3 所以若两军对峙,旗鼓相当,那悲伤哀恸的一方必胜无疑。
第七十章
1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有知,是以不我知。
3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4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
1 我的话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实行。天下的人却不能明白,不能实行。
2 (我的)话有根源,(我的)事有主人。你们自以为有知识,所以不认识我(的话和我的 事)。
3 明白我的人越是稀少,表明我所有的越是珍贵。
4 所以圣人外表是粗麻衣,内里有真宝贝。
第七十一章
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2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1 知道自己无知,最好。无知却自以为知道,有病。
2 只有把病当成病来看,才会不病。
3 圣人不病,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是病,所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1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3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
1 当人民不再敬畏任何人的权威时,真正的大权威就来到了。
2 不要妨害人们的安居,不要搅扰人们的生活。只要不令人们生厌,人们就不会厌恶权威。
3 所以,圣人深知自己,却不自我炫耀;他珍爱自己,却不自我尊贵。
第七十三章
1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2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
4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1 有勇气自恃果敢,冒然行事的,必死。有勇气自认怯懦,不敢妄为的,得活。这两 种勇气,一个有利,一个有害。
2 上天所厌恶的,谁晓得个中原委呢?
3 上天的道,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在无言无语中应答自如,在不期然时而至,在悠 悠然中成全。
4 上天的道,如同浩瀚飘渺的大网,稀疏得似乎看不见,却没有什么可以漏网逃脱。
第七十四章
1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斩。夫代大匠斩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译文
1 人民若不怕死,以死来恫吓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2 如果先使人民惧怕死亡,有为非作歹的人再处死,这样谁还敢为非作歹呢?
3 冥冥永恒中,已有一位主宰生杀予夺的。企图取而代之去主宰生杀予夺的人,就好象外行 人代替木匠砍削木头。代替木匠砍削木头的人,少有不伤著自己手的。
第七十五章
1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2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3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4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
1 人民吃不饱,是因为统治者吃税太多,所以吃不饱。
2 人民不好管,是因为统治者人为造事,所以不好管。
3 人民不在乎死,是以为他们追求今生太过份,以致不在乎死。
4 所以,唯有不执著于今生享乐的,比那些过份看重今生的人更高明。
第七十六章
1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2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3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4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5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1 人活著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一死就僵硬了。
2 草木活著得时候,枝叶是柔脆的,一死就枯槁了。
3 所以坚强的,属于死亡;柔弱的,属于生命。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4 军队一强大就要被消灭了,树木一强盛就要被砍伐了。
5 强大的处于下势,柔弱的处于上势。
第七十七章
1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 之。
2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1 上天的道,不就像张弓射箭一样吗?高了向下压,低了向上举,拉过了松一松, 不足时拉一拉。
2 上天的道,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人间的道却不这样,是损害不足的,加给有余 的。
3 谁能自己有余而用来奉献给天下呢?唯独有道的人。
4 所以,圣人做事不仗恃自己的能力,事成了也不视为自己的功劳,不让人称赞自己有才 能。
第七十八章
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16。
4 正言若反。
译文
1 天下万物中,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 了。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改变它。
2 这个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却没有能实行的。
3 所以圣人说:那为国受辱的,就是社稷之主;那为国受难的,就是天下之王。
4 这些正面肯定的话,听起来好像反话一样,不容易理解。
第七十九章
1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2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17。
3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1 用调和的办法化解怨恨,怨恨并不能消失贻尽,这岂算得上良善呢?
2 所以,圣人掌握著欠债的存根,却不索取偿还。有德之人明潦欠债而已,并不追讨;无德 之人却是苛取搜刮,珠镏必较。
3 上天之道,公义无私,永远与良善的人同在。
第八十章
1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 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2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1 国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也不使用。人们畏惧死亡而不远 行迁徙。虽有车船,却没有地方使用;虽有军队,也没有地方部署。
2 让人们再用结绳记事的办法,以其饮食为甘甜,以其服饰为美好,以其居处为安逸,以其习俗为快乐。邻国的人们相互可以看见,鸡鸣狗叫声相互可以听到,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 相互往来。
第八十一章
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3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5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1 可信的不华美,华美的不可信。
2 良善的不巧辩,巧辩的不良善。
3 真懂的不广博,广博的不真懂。
4 圣人不为自己积攒什么: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了;既然一切都已给了 世人,自己就愈发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