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精选8篇)
先与后取的经营模式
一个企业要成功,就要付出某种经营代价来换企业的效益。先与之、后取之是一种成功的经营之道。
日本企业的公益经营就是先与后取的典型经营模式。他们跳出了纯商业思维定式,在公益服务中求得新的生机。公益经营是在提供公众服务过程中扩大企业影响、吸引消费者的,比单纯产品宣传与推销的效果更佳。企业能把服务扩大化,把为公众服务作为己任,从而会带来更加的经营效益。
从投入产出的规律看,没有投入就不会有产出,支付、给与是收入、取之的必然代价。不过,在许多情况下,支付与投入、给与和取之有着时间上的距离,更有一定比例的内在联系,一般支付与收入成正比。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先与后取的经营思想。
与之和取之使企业经营的辩证法。有人认为,企业除了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外,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事谋取最大利润。为此,不少企业采取多种方法,唯利是图,结果效益不佳。而成功的企业采用利益循环的辩证经营模式,有效的指导了企业的经营活动。
从市场大系统看,把消费者、经销商和企业生产者看成是一个整体,建立起相互依存与发展的动态关系,使企业发展及利益良性循环,不仅源源不断的产生效益,还使企业利益真正最大化。
人本管理文化模式
(一)日本传统文化的许多东西,是直接从中国移植过去的。儒家、释家和道家的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伦理文化,至今是日本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因素,它形成了日本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西方个人至上而强调群体意识,强调把人本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
日本的管理类书籍把人事的管理列为企业管理分类之首,他们从“企业即人”出发,认定“人事管理是极为重要的项目”。在日本企业管理学家近藤次郎看来,人本管理就是一种依靠互相交心的方法,使每个人正确认识他在组织中应完成的任务和担负的责任,同时必须使他们能最大的发挥他们的能力,使在组织中劳动的个人感到满意,体会到生活的意义。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发挥所有人的干劲。人管理人取得成功的状态是引导组织中所有的人都鼓足干劲,这方能说是高明的管理;被管理者不觉得自己是被人管理,每人都向自己的喜爱的方面奋发努力,这时自然能达到集体或组织的目标。
人本管理要把对人的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1、“自我管理”。应重视企业中的每个员工的个人自尊心,它可分为“健康的自我管理”和“作业(工作)的自我管理”。
“健康的自我管理”是指自我管理身体健康和自我管理精神健康,可通过读书以学习前人的教诲,或接受信仰(宗教)以改变心境,求得精神的宁静。它要求既把自己作为对象,又把自己当作管理者。
“工作的自我管理”主要指在企业中推行的“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它系车间的作业集体,为提高作业效率,防止次品和提高质量,自己用特性因果分析图等方法,通过讨论,自己进行改进的运动。这样就超越了组织和职务上的等级差别,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行控制全体成员的集体行为。
2、“集体管理”。即以集体为对象的管理。这里强调等级职务和服从,资本主义社会通常是给管理者以高薪,组织中的成员也就为有朝一日成为管理者而刻苦努力,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依靠竞争和上进心来维系这个组织以达到目标。在“集体管理”模式中,采取的方法首先是提高成员的自觉性,其中首先是自我批评。在集体管理中,如果害怕一部分成员管理其他成员的做法会恶化关系,那么,进行自我批评就不用担心这种情况。
人本管理相当集体管理中的“自我管理”,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应用。事实上,这是集体管理的一种巧妙的方法。日本的有些企业废除了部、科长制,分成不同的功能集团,作为小组住家推行自我管理,还有因采用了这种模式参与经营活动而实现了劳资关系的协调,取得了成功。这种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不急于求成,平时进行充分的教育和思想交流,最终实现这种关系。人本管理文化模式
(二)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得益于人本管理,在人力调配最优化、工作效能最优化、产品和销售最优化、人的积极性激励、参与管理最优化这5个方面贯穿人本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1、人力调配的最优化。日本的大企业近年来为获得富有新思想、具有开拓性的人才,以便进可“抢人”,退可“留人”,对原来刻板的人事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以职位的平等竞争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利用竞争机制促使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选拔的创新。日本许多大公司对于内部的职缺,或开拓新事业所需的人才,除照常录用大学生外,开市场是内部公开招考制,层次从中层干部一直到新事业的负责人。
为了防止业务分类过于繁杂、组织机构过于庞大的“大企业病”,许多大企业相继撤出了组织间的壁垒,以使人员流动更为流动,这可使每个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工作效能最优化。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智能科学的运用,为适应人类劳动结构及工作机能的重大变化,企业劳动工作制度正在发生变革。劳动工作管理正向着灵活机动、宽松宜人的管理模式转变。
人本管理文化模式认为,人的个性机能决定了人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工作效率,如果规定统一的工作时间有不同的工作效率,如够规定统一的工作时间,就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最佳工作效能。因此,许多企业家都着手在企业内部开发部门试行自由时间制和谈性工作时间制。智能型的管理部门及其岗位上的一部分职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和生活习惯,完全自由的安排工作时间,使一部分“宝贵人才”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在最佳时间内发挥最佳创造效能和工作效能。
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创造潜能。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潜能永无止境,高智能的技术人才更是如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可分为两种,即主动性发挥和被动性发挥。前者是自觉自愿的,后者是被动的,受外部意志支配驱动的,非自觉的。显然,改革工作制度能使人们主动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尤其是当自己的权益、义务、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的变化、兼顾等途径相联系,并获得理想效果时,这种发挥往往能达到最佳境地和最大限度。
人本管理文化模式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时间的充分、合理的利用及其人生价值的发现。实现这种改革的管理制度,可给劳动者适当的空间调节,既可使劳动者科学安排劳动时间,提高岗位劳动效率,又可适量增加社会劳动时间,根据需要协调劳动过程,以提高综合劳动效能,也有益于劳动者心理和生理的保护。它有利于推动社会各种产业的发展,多方位的实现人的价值。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价值是无限量的。人的才能只有在多方位的施展中才能得以释放。而传统的固守一岗一位,老死于一家单位一个岗位的工作制度,只能禁锢人的思维,抑制人的才能。许多才华横溢、足智多谋的人才便是这种传统工作制度禁锢下的牺牲者。改革工作制度,允许人们兼职服务、交叉任职等,不仅有利于人才发挥多种智能优势,施展多方面的才华,而且也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多方位实现人的价值。
3、产品和销售最优化。为了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世界上许多大公司采取满足各种人需求的产品和销售最优化策略,以反映各种人的需求。
4、人的积极性激励。世界许多大企业十分强调对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法人持股大于私人持股是日本股份制企业区别于欧美企业的一大特点。企业的股票在法人手里,就是说,日本大部分股份制企业是企业间相互持股的,对此,日本采取了限制私人持股率、提高法人持股率的做法。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因为法人持股的目的不是买卖股票以获利或分享高额的股息和红利,而是为了加强企业间的利益联系。因此,法人股东虽也参与和监督企业决策,但一般不干预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此外,法人持股还能促进企业集团和系列企业的合作关系。相互持股使企业集团和系列企业达到松散的联合,既能将企业之间的利益捆在一起,又不至于削弱某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淡化所有权后,企业的命运掌握在经营者手中,而企业经营者又通过诸如从职工中提拔经营管理人员等方法,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共同分担经营风险;在员工中宣传“企业是大家”的思想,这样就形成了经营者、员工和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5、参与管理最优化。人本管理文化模式强调让员工共同参与管理,强调企业发展与员工的关系,以命运共同体的形式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企业鼓励员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全员参加管理,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与特长,从而形成企业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特点的个性。这种全员参加的管理,采用的是多种形式。质量管理小组的选题也是广泛多样的,如效率、安全、质量、设备、节能等。重要的是企业家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讲求实效。目标规定要十分明确具体,措施也要得力,这样才会有成效。
人本管理文化模式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它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企业界也受到普遍的重视。三种有效的经营模式
日本的走动式、欧美的和拢式、东南亚的抽屉式是80年代风靡世界的三种管理模式,它们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来说仍然是值得借鉴的。
走动式是指企业家身先士卒,深入到企业员工之中,体察民意,了解真情,沟通意见,与部属打成一片,共创佳绩。这种模式在东方文化背景中更显其卓越性。走动式还意味着一种看得见的管理。企业主管经常走动于生产第一线,与工人见面、交谈,希望员工能够对他提意见,能够认识他,甚至与他争辩是非,是一种现场的管理。优秀的企业家总是深入员工之中,了解真情,多听一些“不对”,而不是听一些好话,不仅关心员工的工作,叫得出它们的名字,而且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员工们就觉得企业主管重视他们,工作自然十分卖力。一个企业有了员工同心同德的努力和支持,自然就会兴旺发达。
和拢式是欧美盛行的管理模式。和拢是希腊语的“整体”和“个体”合成的词,用来表示一种新观念,即管理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性。它的具体特征是: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企业的每个员工对企业有使命感,“我就是企业”是和拢管理中一句响亮的口号。这种管理模式孕育了企业员工的自我组织性。企业是由每个人支撑着的,而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作用更大。因此而放手让下属作决策,自己管理自己,尽情为企业贡献力量。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学识水平各不相同,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要促使不同的看法、做法相互补充交流,使一种情况下的缺点变成另一种情况下的优点。
和拢式发挥个体分散和整体协调相统一的优势。按和拢管理的特点,一个组织中的单位、小组、个人都是整体中的个体,个体都有分散性、独创性,通过协调性树立整体的形象。和拢管理促使整个企业与个人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充满活力的气氛,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和自豪感。
抽屉式管理模式流行于东南亚,它形容在每个管理人员办公室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对于他们每个人的职、责、权、利相统一。在管理中,既不能有职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结合。矢志称强——一种风险经营管理的文化模式
现代世界知名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始终贯穿着一种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它的思想精髓就是称强和风险经营。这些企业善于将这种思想精髓演化成自己企业的一种管理文化模式,贯彻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风险经营的管理文化模式,使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化风险为战胜困难的具体措施和力量,最终化险为夷。
彼得·德鲁克认为,在富有开拓精神的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风险经营。在风险经营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注意力集中到市场上。对于一家新风险企业未能达到它指望要达到的目标,或者根本无法生存下去的一个通常的解释是:在别人出来夺走我们的市场之前,我们干得不错。但这些人开始向我们从未听说过的顾客出售产品,突然间,他们便夺走了市场。凡是真正的新东西都能创造出人们以前从未想到过的市场。
新的风险企业必须一开始就假定,它的产品或服务可能在设计这种产品或服务时根本就没有想到的市场上找顾客,用于根本没有设想到的地方,并由新风险企业没有想到的、甚至根本不知道的顾客来购买。
如果新的风险企业不从一开始就这样把眼光盯着市场,它就可能为竞争者创造市场。创办新风险企业的人必须把时间花在外面,花在是厂长,同顾客和自己的推销人员呆在一起,研究情况和听取意见。新的风险企业必须制定一些日常条例来不断提醒自己,一种产品和服务要由顾客而不是生产者来确定。在生产或服务给顾客带来的用途和价值方面,它必须不断的向自己提出挑战。
对新的风险企业来说,最大的危险就在于自认为自己比顾客更了解产品或服务是什么样的或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去购置和有什么用途。首先,新的风险企业必须愿意把出乎意料的成功看作是机会,而不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冒犯。它必须接受营销术的一个基本原理,即企业的任务不是去改造顾客,而是使顾客得到满足。
2、金融上的远见。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市场上是刚创业的新风险企业的通病。这是新风险企业初创时期的最严重的病症,即使对那些生存下来的新风险企业来说,这种病症也可能成为妨碍企业发展的长期因素。
在新风险企业发展的狭义阶段,最大的威胁则是对金融方面注意不够和缺乏正确的金融政策。这首先是对迅速发展的新风险企业的威胁。新风险企业取得的成功越大,缺乏金融上的远见带来的危险也就越大。一旦发生了金融危机,克服起来极为困难,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这种危险显然是可以防止的。创办新风险企业的企业家是很不考虑金钱的,因此,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利润上。
3、建立一个高级管理班子。企业营业额上不去,盈利、质量或其他任何重要的方面都不起作用,其原因是缺乏一个高级管理班子。企业的发展已经超出一两个人管理的规模。它现在需要一个高级管理班子。班子要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这种关系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建立起来。企业文化模式的选择
为了研究分析不同文化制度下不同企业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有必要对不同形态的企业文化模式进行分析和选择。
1、选择企业文化模式的依据。企业的性质决定企业文化的性质。而企业文化模式则是社会和企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和企业经营活动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都会直接、间接的通过企业文化反映出来。在通常情况下,企业选择文化模式的一般依据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国情和企业个性。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企业文化模式的基本依据。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或知识密集型企业,其文化模式各不相同。生产关系的性质规定了企业文化模式的社会经济性质。
2、现阶段中国企业文化的模式。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模式可分为单一型和混合型两大类。单一型包括经营目标类、团结创新类、质量技术开发类、市场竞争类、文明服务类。经营目标类就是浓缩了企业的经营宗旨,“概略的反映出企业追求的精神境界或经营战略目标。”团结创新类就是凝结了企业团结奋斗等传统价值观和拚搏创新的群体意识。质量技术开发类就是立足于某一优质名牌,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开发新技术。市场竞争类就是注重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强调拓宽市场销路,争创第一流效益。文明服务类就是优化为顾客、用户和社会服务的意识,做到服务上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更多俄企业采用的是混合的企业文化模式,即把经营宗旨、经营战略、价值取向融合在一起。
1 地方大学文化能够引领地域文化发展
大学作为一个地域的独特组成部分, 其文化置身于特定地域的文化环境氛围中。依据大学的第四功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 由此我们可以逻辑的认为地方大学文化要担负起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内在责任。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 “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2]。临沂大学作为沂蒙老区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不可推卸的承担着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重任。
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在: (1) 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方向上指导地域文化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浪潮, 临沂大学文化与沂蒙文化的互动联系越来越紧密, 大学通过知识产出和人才输出不断的向沂蒙老区提供高科技的、先进的文化要素, 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沂蒙文化的创新发展。 (2) 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内容上引领地域文化创新。临沂大学作为沂蒙地域最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聚地, 其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所在的地方社会, 成为沂蒙地域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3) 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动力上为地域文化建设提供后备人才。临沂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代际相传的优势使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种持久的动力又直接传递给沂蒙地域文化建设, 为沂蒙地域持续输送高尖端的技术和优秀的人力资源, 增强了沂蒙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地域文化与地方大学文化二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进程。[3]
2 地域文化能够浸润地方大学文化发展
地方大学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 成长于所在地域环境的熏染下, 潜移默化的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 它的生长发展也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主要突出表现在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的浸润。
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的浸润作用主要表现在: (1) 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鲜明的地域性。地域文化自身具有鲜明地域性, 大学作为成长在特定地域的一种教育机构, 其自身的校园环境设计、校训校标设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都与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突出地方大学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建设和文化创新。正如哈佛地方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一所地方大学如果不能在各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都竭尽全力, 包括对于探究人文价值、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等多种社会形态以及人类传统、文化和世界观起核心作用的人文学科领域, 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所杰出的地方大学。[4]”沂蒙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红色文化, 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影响着临沂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定位, 并以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 (2) 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丰富的土壤环境。大学时刻与所在的整个地域文化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 地域文化对其的浸润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大学静态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过程中, 还体现在对大学动态文化的吸收和整合过程中, 地域文化不断推动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社会的聚焦和关注, 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实的地域文化资源, 吸引地方大学文化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沂蒙文化不仅传承着红色革命文化, 还传承着具有本土特色的书法文化、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等。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类型为临沂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 同时也引领着新文化风尚的来袭。 (3) 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了多样性的发展舞台。沂蒙地区在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本土化的图书馆、电影院, 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 换角度分析这些物质资源大部分都和地方大学文化有着某种程度的关系。因此, 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发展舞台, 促进了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 呈现出地方大学文化繁荣的景象。[5]
3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创新发展
基于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和地域文化涵养地方大学文化创新的分析, 我们认为二者应该秉承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关系。临沂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方面, 在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进一步明晰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理念, 丰富沂蒙文化发展内涵, 彰显沂蒙文化的人文精神, 提升沂蒙文化发展层次。另一方面, 沂蒙文化在涵养临沂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 要进一步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理念, 给养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层次, 充实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 评价临沂大学文化发展效能。只有文化互动主体相互促进, 相互合作, 地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才能走向协调创新的互动发展过程。
总之, 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 将其他文化的精华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 不断滋养和壮大自身文化成果。沂蒙文化和临沂大学文化也是在相互吸纳各自文化中的精华, 并加以融合、凝练和创新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 对于临沂大学而言, 在地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更应彰显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价值。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22.
[2]田建国.文化建设:大学魂兮所系[N].中国教育报, 2005-1-14 (4) .
[3][5]李风龙, 张芬芬, 郭峰.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价值诉求[J].教育探索, 2014 (2) :96-97.
语文的文化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必然与文化有着勾连,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角度看,我们必须建立起文化课堂,形成一定的课堂文化。
一、 语文课堂注定是文化课堂
1. 何为文化课堂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利用文学作品和语文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以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人文品格。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能给课堂提供重要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体现课堂文化和课程文化的课堂,它以师生共同传承和学习文化为主要目的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突出人文关怀,强调思想引领,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体现文化特色。它具有一种文化的聚合性,呈现出多元聚合的特征,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课堂中交汇,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这一目标展开。
语文课的文化课堂注重解读语文的文本智慧,彰显语文的文化魅力,课堂由“高效”走向“文化”,是一种课堂精神的升华。文化课堂还体现了一种人文素养的渗透、人文关怀的萦绕。“文化氛围”靠教师传递给学生,再由学生反作用于教师,在师生交往互动活动中形成人际氛围和精神氛围。所以,教师是营造文化课堂的主导,学生是文化创设的主体。
语文课的文化课堂关注的是充满人文内涵的语文课堂,是在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通过恰当的方法,清楚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感受文本本身的精神和人文内涵,形成基于思想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探寻文化课堂,是关注如何把儿童文化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如何艺术性地应用儿童文化等理念,来更新教师的育人观、人才观,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语文课的文化课堂必须有足够的文化养料,这来自于课堂的开放,给学生表现的舞台,让课堂成为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让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成为课堂的主角。
2. 语文课堂应该是有意识的文化流淌
语文课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的基本时空,是学生吸取、积累优秀文化营养的重要窗口,承载着让学生逐步建构自身文化的重要任务。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卧薪尝胆》一课,在讲到越王勾践表示愿意给吴王夫差当奴仆时,在黑板上写下篆体的“奴仆”两个字,然后说:“‘仆’是单人旁加个‘卜’,表示一个人弯着腰小心翼翼地站着。为什么?因为他是下人,是奴隶。再看‘奴’字,女字旁加个‘又’。在中国古代女人没有地位,现在又剥夺了仅有的一点权利。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生命都不属于自己,全由主人支配。”说完字理,薛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勾践在越国是国君,为什么要去当一个“奴仆”呢?这时,他是怎样的复杂心理?这样,教师把一个词放大,并置于特定语境中,人物性格一下子就凸显出来。学生从“奴仆”的字理特点感受到了汉字造字的文化,再透过“奴仆”一词体会到了人物的心理,可谓一举两得。我们说,这样的课就上得有文化,有意识地让文化在课堂上流淌,最后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样的课堂,就是文化课堂。
3. 文化课堂并非是简单的文化输入
课堂教学讲求文化,但并不是一味用告诉的形式将文化简单输入,而必须让文化与文本、与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配接。比如,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选自著名作家、诗人、文学家。为了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课文,很多教师都在教学伊始,安排一个介绍作者的环节,从作者生平到文学成就一一介绍。学生多是听听罢了,不可能深扎于脑。这种简单的文化输入,效果是不大的,不能以此就说课堂多了文化。一位教师在教《黄河的主人》一课时,选择了从“筏子”入手:“1961年,作家袁鹰到兰州去。在滚滚的黄河边,他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一下子被一样什么东西给镇住了,从此再也忘不了,他要用文字表现出来。那是什么?”生齐答:“羊皮筏子!”教师说:“对,羊皮筏子!作者原来的题目就是《筏子》,那么小小的羊皮筏子,为什么给作者带来那么大的震撼呢?”学生细读课文,渐次建构起黄河、筏子、艄公的意象,理解其背后的深刻内涵。你看,这里没有介绍作者,但作者却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学生与作者一起关注“筏子”这一原型意象,激动着作者的激动,震撼着作者的震撼,逐渐与文本相知、相通、相融。所以,文化课堂讲究文化,但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讲求巧妙地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与文化零距离交流。
4. 文化课堂并非文化多多益善
文化课堂需要文化,但并不是文化多多益善,过多的文化植入往往会冲淡文本本身的学习。像《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有着浓厚的维也纳文化气息。有一位教师教学时进行了重点渲染,他用幻灯投影的形式,大量介绍了维也纳的相关文化:从阿尔卑斯山的特点到多瑙河的走向;从维也纳的历史地理,到其风俗文化;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音乐家的生平、成就,到维也纳博物馆、王宫、国家歌剧院的金碧辉煌;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到中国音乐荣登“金色大厅”……有关维也纳的文化都被一一挖掘了出来,把学生看得眼花缭乱,赞叹不已。但是,课堂尽是在看、读幻灯卡片,而文本所渲染的音乐文化却被搁置在了一边,更没有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体会音乐带给维也纳的无穷魅力。可以说,搞足了副业,却荒废了主业,没有扎扎实实地去朗读、感悟课文,文化被简单地拼装,而非细致地领悟,这样浮光掠影的文化并非文化课堂本质。
二、 构建富有特色的课堂文化
1. 何为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课堂中各种文化类型相互冲突、磨合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是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包括课堂舆论风气、学习氛围、教室环境、教学环境、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等。从整体上看,具有课堂教学的文化特质;从表层上看,体现为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和支撑;从深层面看,体现为课堂教学中的人所共同追求的教育理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等。课堂文化的结构外现分为交往与互动、资源与技术、期望与机会、环境与规范、情感与效果等五个层面。
语文的课堂文化是将文化限定在语文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之中,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规范、价值观、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它既包括语文教材带给学生的显性知识,即语文课程中的固定化了的语文知识与语文思想,也包括隐含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创新思维的培养。它不只是简单的文化传递,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建构过程。
和谐的课堂文化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宗旨,师生平等,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呈现出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以优化。和谐的课堂文化呈现出民主、平等、开放、愉悦的特点。
语文的课堂文化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教室文化。教室不仅是学习场地、空间结构,更是一种文化概念,教师应该通过教室的布置呈现出学习化、活动化、审美化、实用化的文化特性,使教室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
(2) 班级文化。教师在什么样的班级环境中进行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协调同学关系,激发共同志趣,培养合作意识,使之成为学习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具有一种班级精神。
(3) 教学文化。教学文化不仅指课堂教学活动本身,更指影响、决定课堂中师生教与学活动的隐性观念、思维方式。因为教学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取舍。所以,课堂教学文化应该是不断更新、递进的,应该是:独白式教学文化→对话式教学文化(师生对答未必是真正的对话);记忆式教学文化→思维式教学文化(即由复制、记忆→生产、建构);接受式教学文化→感受式教学文化(即由知道、了解、掌握→感悟、体验、体悟)。这样,教学文化才富有生命力。
(4) 教师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师是文化的象征、文化的引领者,所以,必须重建教师专业文化,教师必须对现有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并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做到“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只有教师文化提升了,才有可能有教学模式的转换,也才会有高效课堂,才能促进课堂文化的形成。
2. 课堂文化的特性
(1) 聚合性。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聚合化的文化。它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一种人的精神气象,所以,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放松,得到发展。课堂文化要充分体现个性和人道主义精神,形成一种内在的素质聚合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课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貌、风气。良好的课堂文化具有较强的聚合力。
(2) 活跃性。课堂文化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它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体验世界和价值世界。它引领学生正确地感受祖国丰富的文化底蕴,产生一种敬重、亲近、珍爱之情;它引领学生从“真善美”的角度去追求真理的价值;它关注师生“自我”世界,表现师生最深层的情感细节,构画生命的轨迹,追求生命的意义;它还呈现出开放状态,每一个人都能对课堂文化的构建施以影响,在形成共识的过程中不断碰撞,点燃智慧的火花。
(3) 情感性。课堂文化是一种富有情感的文化。师生通过充分感知,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理解、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倾注了大量情感活动,似一股股情感的溪流在课堂上流淌。课堂文化更通过课堂对个体实施的影响,体现出情感的导向。可以说,情感性让课堂文化富有人情味。
(4) 持久性。语文课堂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置身于其中的个体产生持久性的影响。这种文化的存在支撑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成为他们行为合理性的基础。课堂文化形成的长期性、隐蔽性以及对人们行为的控制性,使得课堂文化形成之后便会有持久性。
3. 突出教与学的风格,提升师生文化品位
语文课堂文化应当是融知识、技能、能力、精神为一体的完整的动态的发展性的文化形式。教与学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综合体。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启示、掌握方法,并真正成为课堂动力策动的主体,语文教学由“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的价值取向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课堂文化起着关键作用,对教学风格的形式至关重要。我们来看看于永正老师是如何用心提升课堂文化品位的。
一次,于老师在上《梅兰芳学艺》一课时,请小朋友到台前来表演“紧盯”“注视”这两个词,为了让下面的同学都看清楚,特意叠了一个方凳,然后把学生抱到上面去,那种感觉就像爷爷在陪小孙子、小孙女玩耍。在第二个孩子上去时,不小心把凳子踩翻了,砸到了于老师的脚。那一砸挺重,可于老师却浑然不顾,依然神态自若,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动容。那些乐在其中的孩子们该是什么感受呢?他们已完全沉浸在于爷爷那条流淌着人文关怀的滔滔大河中了。后来,一位学生在讲自己体会的“注视”一词时就说:“于老师注意力都集中在两位同学身上了,连凳子砸在脚上都浑然无觉,这就是高度注视。”你看,于老师用他的举止引导着学生如何去体会,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做人。在他的课上,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谢谢”“请坐”“对不起”,这不仅仅是礼貌用语,每一处都是要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人。为了让大家都能够看到、听清台上学生的表情和发言,于老师给学生持话筒时,总站到了孩子的后面,从他的胳臂下方递过来,这样既不影响表演者的表演,又照顾了下面同学的观看。多么细心的考虑,何等周到的服务!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到教与学的无穷趣味,以及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进入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境界。于永正老师的“重情趣、 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风格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打造出来的。
可能我们离于永正这样的大师比较远,但我们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再如,太仓市南郊小学陆丽琴老师关注主题文本的精妙,在课堂教学时,通过言意互转,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品质,形成了“朴实、和谐”的教学风格。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施彩萍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凸显课文的精华、精彩、经典部分,形成“简约、有效”的教学风格……可以说,只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突破,都能形成一定的个性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形式,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扬州市沙口小学的老师们研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质疑,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探究。学生课堂学习按“课前质疑,产生问题——交流预习,梳理问题——研读课文,探究问题——课外延伸,拓展问题”的四步展开。“课前质疑,产生问题”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文本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自主求知的状态。“交流预习,梳理问题”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读书收获的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便于找准课文学习的切入点,围绕疑难点组织教学。“研读课文,探究问题”就是让学生品词析句,品味、欣赏到蕴含在词语、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外延伸,拓展问题”则实现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通过以上四步学习,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成了敏锐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同时,又很好地打造了课堂文化氛围。“质疑——探究——延伸”成为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呈现方式,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有人说,文化太高深。其实,文化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当我们有意识地把课堂当作师生文化品位提升的场所,课堂文化就会朝着“真善美”的良性轨道发展,真正让人体会到:“好的课堂在于精神生命和文化意识的涌动。”
(作者单位:南京凤凰母语
谢子元1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继承这一丰厚的遗产,并加以发扬光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是具有共同理想、和谐理念、包容精神、开放眼界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只有在努力推进“硬文化”和“软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
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和谐文化资源,努力推进文化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
我们拥有丰富的和谐文化资源,关于和谐的思想主张,典籍所载,在在皆是,而且和谐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表现。概而言之,这笔丰厚的和谐文化资源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和而不同、对立共存的辩证哲学。《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孔子也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思想。“和”是将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安排在一起,即所谓“以他平他”,“同”是将无差别的事物凑合在一起,即所谓“以同裨同”。“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差异、矛盾,允许差异存在,并在差异中求得和谐统一,这样事物就能共生共长,不断发展,新事物也就能不断产生。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承认差异与对立的存在,而且还认为事物对立的结果应该是统一、应该促进统一。张载《正蒙·太和篇》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仇必和而解”如何实现?曾子有一个最恰当的比方:“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就是要调和差异,使宽猛相济,刚柔相济,并且“执两用中”,把握好度,不过不及,这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我们至今还把烹饪叫做“调和五味”,可见“和”的观念的深入。差异、矛盾可不可以调和,应不应该调和?“调和矛 1 谢子元,男,讲师,湖南省委党校2004级哲学专业硕士生。手机*** email:xieziyuan2005@126.com 通讯地址:长沙市八一路227号省文联,410001 盾”曾经一度被理解为和稀泥,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矛盾并不一定以一方克服另一方而最后解决,尤其是非对抗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很大程度上应该通过调和化解,来实现和谐。
二是和为贵、平和安详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和为贵”也很好地标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取向。在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道与人道一致,人对于自然应该“参赞化育”,“成物成己”,达到天、地、人和谐发展的境界。在人事关系上,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和衷共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怎样实现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古人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标准,如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等,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为人谋”则忠,“与朋友交”则信,要推己以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古人还描画了理想的和谐社会图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们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礼记·礼运》)。在人生态度上,古人认为“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应该平和安详,达观乐天,心怀坦荡,俯仰无愧,“不忧不惧”(《论语·颜渊》)。“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还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恕己之心恕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种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对我们民族影响至深,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三是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厚德载物就是要以宽广的胸怀,以开放的眼界,兼容并包,吞吐万方。对待周边民族,我们的祖先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论语·颜渊》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四夷臣服,远人来朝的局面,华夏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在宋代还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被赐赵、李、张、高等17姓,允其定居都城汴梁。这批犹太人完全汉化了。这种极强的民族融合力,得益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和谐文化,极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 特点。汉朝以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周边国家民族都采取过和亲政策,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是这种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对外域文化,我们历来旁搜博取,积极吐纳。汉民族从服饰、器物、物种、生活方式、词汇各方面广泛吸收了周边民族的成就。唐朝的国子监和太学,接纳二万多外国留学生,胡装、胡食、胡舞盛行街头,“洛阳家家学胡乐”,文化交流蔚为一时之盛。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七下西洋,则是我国对外传播先进文化、结好外邦的典型事例。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和谐社会应建立在和谐文化的基础和背景上。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和谐文化,又要在新的实践中谱写新的和谐文化篇章,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根植于传统和谐文化,既包含传统文化的和谐因素,又具有新的特征: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共同理想的文化。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的一切文化建设都围绕着这一内核展开。和谐社会是自古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从《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墨子的“兼爱”、“非攻”到孟子的“王道”、“仁政”等政治主张,从“世外桃源”到“乌托邦”、“太阳城”等理想蓝图,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全世界和谐”的理论,到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设计,人类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一步一步地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想走向实践。今天,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坚实物质基础上的伟大目标和宏伟事业。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社会,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共同愿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围绕这个共同理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和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鼓舞亿万人民进行艰苦 的奋斗。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和谐理念的文化。和谐理念是和谐文化的思想哲学基础。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谐理念。一是要坚持“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要把追求家庭和睦、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际合作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共存共荣、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发扬“和而不同”的辩证哲学。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承认和允许差异的存在,鼓励创造性活动,努力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兼顾社会公平,努力建立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又要坚持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引导人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利益分配和调整中,要防止走回头路,反对平均主义和“齐步走”的错误思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允许不同利益主体以适当的途径表达愿望,合理疏导不满情绪,引导人们积极而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三是要建构和谐的心理结构。要对人们固有的二元对立的心理结构进行纠偏,引导人们走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等思想认识误区,确立“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等新观念;引导人们克服“仇必仇到底”、“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单纯斗争哲学的影响,形成“仇必和以解”、竞争共存的和谐哲学;引导人们克服“端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等盲目恋旧、仇富的心理,建立包融异己因素、宽容新生事物的心理张力;引导人们纠正人与自然对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单向思维,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双向思维;引导人们克服“矫枉必须过正”、“一条道走到黑”等偏激人生态度,确立平和达观、积极向上而又善于自我调适的健全人生态度。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包容精神的文化。这种包容精神具体说来,又包括宽容精神和融合精神两方面。宽容是对异质文化要素的容忍和认同,融合则是通过与异质文化交流、竞争、共存、共生,通过对自身的扬弃,对异质要素的批判吸收,形成更加优秀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主张“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鼓励各种思想文化流派的自由竞争,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对内,它坚持民族团结,主张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它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宽容和鼓励新生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鼓励人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外,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各层次各渠道的交往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建立国际和谐社会。在一些存在争端而又暂时不能解决的国际领域,则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它承认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主张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反对用一种文明压制另一种文明。同时,在坚持民族性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又自觉地、积极地与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和吐纳,以充分地取长补短,融会出最先进的文化。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还是具有开放眼界的文化。任何高度发达的文化都是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的开放的文化,封闭自守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我国历史上的汉唐气象,与文化的高度开放与对外的积极交流密不可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世界文化圈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具有更高的开放眼界。我们要立足传统,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要以吞吐八荒的胸襟气度,视通万里的眼界,积极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以成其大。通过鉴别,凡是健康的、有益的、无害的文化成果,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并与自身固有文化进行消化融合。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向外传播先进文化,努力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总是内在地包含很多类别和层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中的各个类别层次文化的和谐统一,使之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又要努力使本民族的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共处,相互补充,这就是我们说的文化和谐。和谐文化只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首先,要努力实现“硬文化”与“软文化”的和谐。硬文化即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物质财富。软文化既包括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 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等精神文化,也包括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遗传方式等方式文化。硬文化是文化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软文化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一般来说,表层结构较容易随着时代和文化冲突、文化交流改变,而深层结构则相对稳定,不容易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应该说,我国的硬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软文化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二者呈现出不协调的局面。单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来看,90年前杨昌济先生说:“中国人如能相戒不打麻雀牌,则中国尚可救。”时至今天,我国老百姓还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搓麻将上,而且愈演愈烈,麻将牌的吸引力大有与央视春晚一争高低之势。又如,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市政建设发展很快,街道修得又宽又亮,交通、通讯、卫生设施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人们闯红灯、横穿大街、随地吐痰、故意毁损公共设施等陋习。由此看来,人们的文化素质并没有与硬文化相应的提升,特别是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
诚如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虽然是说的高等教育,但对文化建设也很有启发。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硬文化,这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更要加大力度引导和发展软文化,努力使二者协调并进。要大力改革教育制度尤其是考试评估制度,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鼓励和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感召力和说服力,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道德原则深入人心。要加强民主、法治、竞争、公平、正义、诚信等观念的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人们参与到先进文化活动中来,用健康的、文明的、高雅的、卫生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落后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
其次,要努力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和谐。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今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占主导和统治地位,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 化是从文化的参与者来划分的,同时也包含对文化的品位、导向的判断。应当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没有天然的好坏之分的,只要是符合道德伦理、具有文学、美学或社会意义的、可以指导生活工作和有健康娱乐价值的,都是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又的确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导向作用。大众文化一般是通俗文化,它参与性强,不需要特别的文化修养和专门训练,且能让参与者身心得到较强的刺激,因而它极易吸引文化层次较低且缺少良性兴趣爱好的参与者。但是某些大众文化活动如果往不良方向发展了就容易成为庸俗文化,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相反,精英文化属于“阳春白雪”,它一般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文化背景,对精英文化的全情投入,能使人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心灵的愉悦,并使参与者产生再创造的欲望,推动参与者去追寻更多的高雅文化。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无疑应包括当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内,并且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和协调发展。我们既要旗帜鲜明地发展主流文化,增强主流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而且要积极地引导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取长补短,互相涵化,带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主流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跟踪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及时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单调的、概念化的、说教式的弊病。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既保持权威大气,又加强人文关怀和平民风格。从而使主流文化增强亲和力,真正成为时代的社会的主流。同时,还要打破精英文化对大众的封闭状态,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使精神文化大众化,大众文化精英化。要实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沟通与互动,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优秀文化的氛围,鼓励知识分子大力进行文化“传道”的工作,强化群众对优秀文化的参与意识。政府既要大力为优秀文化的普及创造和提供平台、载体,又要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引导它们为普及优秀文化作出贡献。精英文化要针对广大受众的实际状况,做一些切实的工作,改变自己高视阔步、自我封闭的形象,比如,对交响乐听众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欣赏指南,对展览的书画雕塑作品,也可提供一些必要的介绍说明。同时,要努力在不同文化圈中提倡宽容精神,鼓励大众大胆参与精英文化活动。
再次,要努力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无疑,民族性是文化最根本的属性。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同时又是或多或少地吸收和涵化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文化。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是在不断地接受外来文化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更应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力和高度的包容精神、开放眼界,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动、交流与和谐共处。
这种和谐应该是坚持民族性的和谐。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固有的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整理和发扬国粹;另一方面,要对外来文化加以严格的鉴别,进行积极的扬弃,将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中国化。任何时候,放弃文化的民族性,全盘西化,都意味着文化主权的丧失,意味着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消亡。
这种和谐又是开放的、宽容的和谐。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中西文化问题上纠缠于所谓体用之争,或主张中体西用,或主张西体中用。今天,这种争论可以休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可以中西互体,也可以中西互用。从实践来看,我们立足于传统文化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又以从西方引进并经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我们立足于独立自主地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事业,又大量学习借鉴西方发达的管理制度、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正是中西互体、中西互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的成功范例。
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
文化生态是指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诸文化形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来看,要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主动推进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必须保持文化系统的开放性,加入世界文化潮流,始终体现时代本色和青春活力.
作 者:孙卫卫 作者单位:武汉通信指挥学院马列室,湖北,武汉,430010刊 名:理论探索 PKU英文刊名:THEORETICAL EXPLORATION年,卷(期):“”(3)分类号:G02关键词:文化生态 先进文化 多样性 开放性
从礼仪的角度看,着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穿衣。它是着装人基于自身的阅历情趣、身材特点,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目的,力所能及地对所穿的服装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组合。在各种正式场合,注重个人着装的人能体现仪表美,增加交际魅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愿意与其深入交往,同时,注意着装也是每个事业成功者的基本素养。
传统的皮鞋是最畅销的职业用鞋。它们穿着舒适,美观大方。建议鞋跟高度为三至四厘米为正式的场合不要穿凉鞋、后跟用带系住的女鞋或露脚趾的鞋。鞋的颜色应与衣服下摆一致或再深一些。衣服从下摆开始到鞋的颜色一致,可以使大多数人显得高一些。如果鞋是另一种颜色,人们的目光就会被吸引到脚上。推荐中性颜色的鞋,如黑色、藏青色、暗红色、灰色或灰褐色。不要穿红色、粉红色、玫瑰红色和黄色的鞋。即使在夏天,穿白鞋也带有社交而非商务的意义。手提包和手提箱:手提包和手提箱最好是用皮革制成的;手提包上不要带有设计者标签。女性的手提箱可以有硬衬,也可以用软衬。最实用的颜色是黑色、棕色和暗红色。钱包的颜色应与鞋相配,而手提箱则不必
女性的职业服装比男人更具个性,但是有些规则是所有女性都必须遵守的,每个女性都要树立一种最能体现自己个性和品位的风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场合,女士着装一定忌短、忌露、忌透。
应穿着典雅大方的套装(以上衣、下裙为宜)参加各种正式场合的活动(如会议、庆典)。传统古典民族服装(比如中国旗袍、印度面纱、日本和服等)较适合在各类文艺娱乐场所穿着。穿着袒胸露背、露脐露肩等过于性感的服饰最好不要或少在社交场合露面,工作场所、办公室里更应避免。薄纱型衣、裙、裤,因其透光性较强,穿着时应尤为慎重,需有内衬,不然会显得十分不雅。对外国朋友来说,“透”比“露”更难让人接受。因为在他们看来,“透”不仅有碍观瞻,而且说明穿戴者有不自爱之嫌。裙子长短应适度,不能过短,中老年及职业女性尤为注意,所穿裙子至少应长及膝盖。
女士在社交场合,除凉鞋、拖鞋外,穿其它任何一种鞋子均可以随意,无统一规定,只是要注意鞋子和裙子在色彩、款式上的协调。如穿套裙时不能穿布鞋,否则就会有不伦不类的感觉。穿裙子时,应配穿长筒或连裤丝袜,颜色以肉色、黑色为宜,且袜口不得短于裙摆边。袜子是女性腿部的时装,要注意不能穿着挑丝、有洞或补过的袜子外出。另外袜子的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走不了几步就往下掉,或显得一高一低,当中整理自己的袜子是有失体统的。
每届奥运会上礼仪服装及运动员服装都是精心设计的。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服装比起别的服装更叫人眼前一亮,几乎那叫漂亮。这些服装是: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式上引导员服装;颁奖礼仪小姐服装,这些服装甚至比开幕式演出服装还要美,还要漂亮。
还有就是那颁奖礼仪小姐的服装又是一大精彩,颁奖礼仪小姐服装分三个系列:一是绿色立领束腰长裙,似乎绿色的颂歌;一套是白色兰边青花系列,也是高领朿腰下摆散开,花纹装饰立领及披肩,足登白色半高跟鞋,另一套就是艳红色立领束腰收肩长摆裙,火红的色彩,上部是旗袍无袖露出美丽的臂膀,把中国服装元素与西方长裙完美融合,使得、大气。这三套服为金、银、铜牌获奖者托盘奖牌和托盘鲜花。真是匠心独运,精彩万般,观众们甚至不看领奖人而专注礼仪小姐的服饰,当然那一位位美艳动人的礼仪小姐微微笑意的面容,那送牌时微微地欠身都设计的恰到好处,把个礼仪之邦大国风度演绎绝了。
亚运会颁奖礼仪形象方案包括升旗手服装、服装,设计定向招标项目于2008年11月启动,亚组委邀请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共同参与招标。经过效果图的层层筛选和标准样衣的多次审评,亚组委最终选定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院教授贺阳设计的“行云流水”方案。亚组委对此套方案的评价是:设计新颖,针织类运动型礼仪服装设计,打破常规,令人眼前一亮。“行云流水”礼仪服装以蓝绿等明亮的色彩过渡晕染,色彩灵感具特色的亮丽色彩启示,以体现珠江之水的蓝,以及广州特有的亚热带地貌与植物的黄绿色为主要色调,颜色的晕染过渡处理传统又不失时尚,将中国传统云
纹图案与人体巧妙结合,完美地表达了华丽、高贵的礼仪风范。立则仪态娴雅,雍容端庄;行则飘逸灵动,顾盼生辉。弹性针织面料制作的礼仪服装,适合不同体型的礼仪小姐,简化了量体定制的繁琐环节,也降低了制作成本,符合设计的节省原则。将弹性针织面料与现代科技的数码印花技术结合,打破了传统礼服的常规,更具运动特征。这款亚运礼仪服装的设计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亚洲文化风情的完美结合。
礼仪服是正式社交和礼仪场合穿着的服装,有正式、半正式和略正式之分。但这种划分界限并不是十分严格的,只是根据场合的隆重与否来分。而真正的原则性区别是依据穿着的时间不同而分为两大类:日装礼服和晚礼服。日装礼服和晚礼服所选择的面料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
这种礼服是午后正式访问宾客们所穿的礼服,又称午后。它还可以在听音乐会、观看戏剧、茶会和朋友聚会的场合中使用,稍加修饰也能参加朋友的婚礼和庆典仪式等,具有高雅、沉着、稳重的风格特点。
传统的日礼服选择不透明、无强烈放光的毛料、丝绸、以及混纺棉料制作。与午服相配的外套称为午后外套,面料选用较厚的绸缎或上好的精纺毛呢料。日装礼服根据场合的不同,可有与之相适应的搭配方式,如男士用的黑色外套,女士穿着的局部加有刺绣装饰、精工制作的裙套装,裤套装,雅致考究的两件套装等。传统的日礼服多用素色,以黑色最为正规,特别是出息高规格喝的商务洽谈、正式庆典等隆重的场合黑色最能表现庄重、自尊、大方。当然,出席庆典活动的时候,如朋友生日聚会、开张典礼等,气氛热烈而欢快,此时的礼服色彩应鲜亮而明快。
关键词:京师文化,燕赵文化,传承
所谓的燕赵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双重限定要素:地域上持指古燕赵腹心地带即约当今河北、京律地区;时间上持指从先秦到清朝前期。当然, 这两者又都只具有相对性。燕赵其渊源来于古代冀州, 是《尚书·禹贡》所记载的古代九州之一。其地域大体上包括今山西大部和山东西北部在内。《尔雅·释地》和《周礼·职方》均说“两河间曰冀州”、“河内曰冀州”。事实证明以黄河、太行、燕山等天然屏障来界定这一地区以及文化是十分有效的, 具有一种模糊的准确性。
按德国史学家费里茨·格雷布纳和奥地利民族学家威廉·施米特的文化圈的理论认为, 文化圈是一个分布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由若干文化元素, 包括其中的经济、社会、器物、政治、道德、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诸多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地排列在一个地域内, 构成其传统相同或相近、功能相互关联的有机文化体系。文化圈的分布, 不是以简单的地方行政区划为标志的而是以自然生态的、民族经济生活形态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信仰的、稳定的民族历史沿革的、不稳定的民族迁徙和战争及文化移动和融合为标志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地域分布和人口数量占有绝对比重, 但在边远地区则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叉生活在同一蓝天下, 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文化圈。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上看, 燕赵文化的南部是一种平原文化、农业文化、旱地农耕文化。在民族上, 它是一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而北部则是个汉民族与山戎、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民族聚合与交融的地区, 这种民族的聚合与交融, 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多民族相融合的文化。在燕赵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 由于历史因素的作用, 又形成了五大文化圈。即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师文化圈, 冀南邯郸为核心的赵文化圈、以冀中保定为核心的燕文化圈、以冀北张家口为核心的汉蒙文化圈 (或称洋河文化圈) 和以冀东唐山为核心的汉满文化圈 (或称滦河文化圈) 。这些文化圈的实际范围通常与临界的省市相勾连。这五大文化圈都是燕赵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五大文化圈最终的形成并且成熟是在我国的清代。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北京成为全国的都城, 对于燕赵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在明清时期, 国内市场网络进一步完善, 燕赵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北京、保定、天津鼎足而立, 成为区域内三大中心城市, 起着互补和互动的作用。以保定为中心的地区为北京提供经济作物和服务业劳动力, 天津则成为海运粮食和其他物资到北京的重要港口。是燕赵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发展。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燕赵文化自古就有慷慨悲凉的特质,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 特别是北京上升为一国之都之后, 在原来的燕赵文化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
一、发达的教育
为培养封建官吏, 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 元明清三代的京师拥有全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京师的学校教育的发达带动了整个京畿地区文化的发展。例如顺天府首先涉猎官学的设立, 并积极推动周边府学的发展。“止于清末科举废除之前, 全省共设官学152处, 计有府学11处, 直隶州学6处, 散州学l 6处, 县学ll 6处, 乡学3处”。[1]这样就形成了以国子监为首脑, 以府学为纲, 以各个地方的县学为基础的多层学校体现, 这就燕赵地区人才起了重大作用。
除了官学以外, 元明清还相当注意兴建学校, 出现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以保定莲他书院为代表的教学机构——书院。不仅数量多, 而且分布广泛。现依据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记》明代京畿书院的多达83家, 数量在北方居第三位 (河南第一、山东第二) 。在燕赵大地上形成了官学、私学齐头并进的局面。科举考试有两重性, 它既将士子引向仕途, 使之成为各类官吏, 同时也将其中的精英带入文学或学术的殿堂。这对京畿文化和燕赵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这一时期, 直隶还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的文化代表人物, 如以曹雪芹、纪昀为代表的文学家, 以颜元、李塨为代表的哲学家, 以崔述为代表的经学家, 以王清任为代表的医学家等。
二、地方志的编修
京畿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地方志的编修, 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对地方志的编修是极其重视的。早在洪武时期, 礼部侍郎刘崧就纂写了《北平八府志》 (今已失传) 。现存最早的一部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的《顺天府志》, 其次为正统《大名府志》。另外从其他文献上可知, 当时纂有多部京畿地方志, 但大部分原本都已失传了。现我们可以从河北大学地方史研究室《河北历代地方志总目》的著录中有所了解, 据《河北通史》统计, 明中后期纂修的地方志大致有197种。清代的关于京畿地方志, 根据《河北地方志提要》一书的统计, 清代一朝地方志编撰共计563中。其中代表作就是清朝编撰的三个《畿辅通志》, 分别是康熙年间于成龙编撰、雍正年间唐执玉和光绪年间李鸿章编撰的, 民国时期编撰的《河北通志稿》和王云五的编撰的《畿辅通志》, 而其他的地方志就不计其数了, 地方志都真实地记载和保存了京津冀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文献资料。
京畿文化界出现了一批记载京师历史和风土、人事等的著作, 也具有“志书”的性质。如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 详细论述了北京的风土景物及人文遗产。沈榜的《宛署杂记》也是这方面的著作。特别是清代学者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 流传至今, 依然是研究北京史料的重要文献。同时, 很多记载保留了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传统。这些著述和地方志至今都是我们研究燕赵文化京畿文化圈的重要文献资料。
三、独特的京师文化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府具有十分特殊地位形成了独特的京师文化。京师是国家政治、文化之中心。各地的学者士子均云集于此, 京师特殊的政治地位与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也为当时的各类学者从事各类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京师乃是人文荟萃之地, 正如孙承泽说:“京师居北辰之所, 惟人文之薮, ……是以代有记载, 时有述作。”然而京师文化的独特性并不仅仅在于它的人文荟萃, 更主要表现在:
(一) 京师文化是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繁荣的文化。
明清两代宫廷文化成为了京师文化的核心。皇家贵族通过利用皇权, 把流传于江南制瓷、雕玉等技术引入京城形成了以乾隆瓷, 乾隆玉为代表的宫廷文化, 并且再次基础上又与西方的珐琅技术相结合, 形成了独具宫廷特色的景泰蓝技艺。又把南方的徽班引入北京, 最终形成了独具北京特色的京剧。而与宫廷文化相对应的民间文化也很繁荣。尤其到了明代中后期, 随着京师经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民间文化逐渐丰富和发达起来, 在北京出现了说书、口技、弹琵琶、杂技、歌谣等民间文艺活动都日趋成熟, 都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成为京师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 京师文化是多民族融合的文化。
北京是多民族共建的都市, 在文化方面自然也就反映出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明代之前的北京, 则是汉民族与山戎、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民族聚合与交融的地区, 这种民族的聚合与交融, 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多民族相融合的文化。尤其是蒙古政权。忽必烈当政之际, 将国都由草原迁到燕京, 并且在更全面的基础上接受了汉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较重视汉文化, 且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汉化。同时, 少数民族文化也对汉文化产生了影响。如至元年间, 在大都先后设立蒙古与回回国子, 吸收公卿、百官子弟入学, 学成后授官职或充任译史, 另在中央政府设立蒙古翰林院, 专设蒙古新字学社等等, 这些措施都对汉族的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 京师文化是中西方相互交流的文化。
早在元代, 欧洲和中亚的学者纷纷来到北京, 如马可波罗等人。到了明代, 中西间的交流就更加频繁。一方面是传统的丝绸之路, 而且郑和下西洋, 开辟了中西交流的新路线。而明代万历朝随着利马窦、汤若望等人的到来, 带来了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 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 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 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而《崇祯历书》的编撰和西洋火枪的仿造, 则是西方科技在中国成功的应用。所有这些都开启了西学东传的大门, 为中西文化交流翻开了新的一页。
正是由于在京师的带动之下京畿文化圈在燕赵文化的基础之上开始形成与发展, 使得燕赵文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而京师文化也把燕赵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文化 基本概念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期刊事业 期刊产业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2) 06-0012-05
[Abstract] Cultural cause and cultur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cultural construction. Since the cultural cause and cultural industry was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e, what is the cultural cause, what is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is inconclusive. To some extent,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falling behind will restrict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 Therefore, to find out cultural cause,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epen cultural restructuring.
[Key words] Culture Basic concepts Cultural cause Cultural industry Journal cause Journal industry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但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一种事业,人们更多地看到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它的产业属性。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在国务院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首次将文化艺术列入第三产业,但直到2000年,文化产业的概念才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十五”计划的建议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且从理论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明确提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长远目标。这对于处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但是,什么是文化事业,什么是文化产业,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尚无定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区别与联系,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什么是文化事业
何为文化事业,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概念。经网上搜索,对文化事业有以下一些定义。
(1)文化事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要和求知需要而组织活动,并提供经费、场地、器材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而非盈利性的工作[1]。
(2)文化事业是指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同化优秀域外文化,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生产秩序、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并能给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目的的文化建设[2]。
(3)文化事业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泛指整个文化。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文化事业”就是指发展整个文化。第二个层次是指与文化产业相对的整个文化事业。具体包括公益性文化和部分亚市场文化,其特点主要是国家投资为主,其他投入(包括社会基金会、社会捐赠等)为辅,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文化需要,不是盈利。第三层次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所谓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独立的社会组织。具体包括:音乐、歌舞、戏曲、话剧、杂技等艺术表演团体,地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学艺术、文物研究单位、画院等。文化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文化行政管理机关,也不同于文化企业单位,其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目前也有些单位实行自收自支),没有创利创税任务,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公众[3]。
第一个概念是从目标取向来定义的;第二个概念是从价值取向来定义的;第三个定义是以层次内容来定义的。三个概念各有千秋,但都未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化事业的内涵。
笔者认为,给文化事业定义应从其基本性质、根本职能和目标取向入手:首先,文化事业必须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决不以盈利为目的,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业的基本性质;其次,文化事业所从事的是文化建设工作,具有国家行为特征,这是它的根本职能;第三,国家发展和建设文化事业的目的,是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其四,文化事业不是虚无缥缈的,必须由一些实实在在的部门和单位来承担,它同其他事业一样,在国民经济分类中属于一种行业。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推荐阅读:
文化传播与交流06-24
中外文化交流事件06-12
中德文化交流会06-17
跨文化交流背景10-01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11-11
中俄青年文化交流11-11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交流06-01
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方案09-15
艺术品和文化交流06-25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