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一、围绕全市科技经济工作重点,为政府部
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一是编辑印发《xx科技参考》4期。中心结合本地区产业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重点就国内外科技发展动向、水平、趋势及影响,科技成果的应用,科技发展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及科技发展战略、发展政策等通过《xx科技参考》有针对性的进行报道,为政府、科技决策部门和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领导提供参考服务。二是为市政府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决策参考服务。积极为市政府收集、整理国内发达城市所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关政策和措施资料,为我市政府部门科学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科技支撑
中心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服务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xx市中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8个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和17个基础数据库,打造了一个区域性公共科技网络资源服务平台,拓展了服务空间,为加快区域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
三、发挥优势,开展特色科技服务。一是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优势,通过中心网站、中药科技创新服务网、技术转移网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各种信息23972条,为政府、企业、社会等提供信息服务;二是发挥中心科技人员智力优势,开展咨询服务。利用中心科技人员智力优势,开展咨询和技术服务,减少企业的创新市场风险,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经济发展。先后为xx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学工业xx工程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业及个人提供了咨询和技术服务。其中,提供技术咨询服务32项、管理咨询18项、申报项目咨询20项、解决技术难题、科技成果登记及奖励咨询和科技项目查新服务80余项。取得了良好成绩;三是组织“三农”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服务三农工作。为加强科技服务三农服务工作,中心对科技服务“三农”专家库进行了更新和充实,扩大了“三农”专家服务团专家队伍,拓展了服务领域,三农专家由原来的由60多人扩大到100人。先后组织三农专家深入xx、xx、xx、xx等县(区)村屯田间地头,针对xxx病防治、xx优质高产栽培、xx修剪、xx病虫害防治、xx改造技术等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全年共组织专家开展三农服务工作15次,发放技术资料1600多份,接受技术咨询250余人次。与此同时,为破解制约产业发展难题,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心积极组织“三农”专家服务团专家对xxx穿孔病、xx病进行课题攻关,其中由市科技局立项支持的xx穿孔病防治试验,已通过专家验收,目前,正组织专家在xx主产地xx进行xx病防治试验;四是积极开展培训服务,提高科技素质。中心围绕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农民的科学素质等关键问题,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服务。先后举办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监理培训班、组织企业参加“企业转型与升级管理研讨会”、“制造业设计仿真一体化解决方案”研讨会以及三农科技培训等共20多期,培训各类人员1000多人次。
四、认真组织企业参加“两会一周”活动。
中心利用“xx科博会”、“xx高交会”和“xx科技活动周”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展览和项目对接洽谈,为企业技术需求项目牵线搭桥,使企业通过“两会一周”这一平台,既宣传了企业,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又实现了企业与名牌高校、科研院所及大企业集团技术项目洽谈对接,为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今年共组织4家企业的4个项目参加xx科博会,并成功与xx有色金属总院、xx大学、xx科技大学以及xx中国公司和中国xx工业集团、中国xx总公司等进行了对接洽谈;组织22个企业的22个项目,参加深圳高交会;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成功筹备了xx届xx科技活动周,组织了300多人、80多家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参加了展示展览及项目签约洽谈,高标准完成了市科技局委托我中心承办的“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会”任务,在全x评比中xx市获得最佳组织奖,我中心获得地市组织一等奖。
五、大力加强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加强广西科技文献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大对平台的推广宣传力度,与县科技局联合将平台的推广应用向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延伸辐射,为县级政府部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以及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有力的促进了县域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对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今年举办平台推
广应用培训班2期,其中6月份在xx县举办的培训班由县政府主办。共培训人员100多人次。全年接待用户300多个、读者1000多人次。先后到xx科学研究所、xx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科技文献服务,发放了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用户卡150多张。发展20多个会员单位。
六、加强科技项目工作,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中心为9家企业编制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材料,为企业策划包装自治区、市科技计划项目、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共15项。对xxx仪器厂、x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企业进行了监理工作,指导3家企业开展项目验收工作。
七、认真做好2009桂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及科技成果和技术合同登记工作
全年共受理申请奖励材料39项,评出xx市科技进步奖励项目30项,推荐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项目20项;完成科技成果登记53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3项,合同成交额256.45万元。
关键词:生产力中心,建设,长吉图,科技发展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是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的平台,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和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是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自1992年成立以来,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成立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1300多家, 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 取得了显著成效, 初步实现了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有力支撑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成为技术创新服务的中坚力量。
“十一五”期间, 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在政策、人才和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 推动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技术转让、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为全省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服务, 已成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力军。
长吉图区域是我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辐射力最大、科技人才优势最明显、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 具有较大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影响长吉图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主要是产业结构偏重型、基础脆弱、偏于重化工业, 并且除主导产业外, 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 产业层次低, 产业结构升级滞后, 大部分企业是没有达到经济规模的中小企业等。长吉图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而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资源和能力所限, 其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 为此, 迫切需要生产力促进中心这样的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中介机构。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为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因此, 在开展长吉图区域科技合作过程中, 要把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作为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 形成环境优良、服务规范、特色鲜明、开放协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长吉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发展。
1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体现了政府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意志, 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的服务, 必将成为科技中介服务的龙头。因此, 应重点加强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 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鲜明的服务特色、显著的服务业绩的科技服务机构, 带动生产力促进中心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以此促进长吉图科技发展。
长吉图区域内, 吉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长春市高新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吉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可以这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为龙头, 加快建立布局合理、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市、区、镇三级生产力促进中心, 鼓励农业、化工、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等行业建立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 形成生产力促进网络体系。 (1) 鼓励成立多种所有制形式 (包括民营、股份制) 的生产力促进中心; (2) 要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特色、资源等特点, 建立具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3) 推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4) 在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园区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合作, 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产业集群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 (5) 县 (区) 生产力促进中心要以“三农”服务为重点, 形成一批为“三农”服务的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6) 探索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为依托创办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新模式, 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生产力促进中心, 逐步形成资源构成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2 强化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生产力促进中心以提高社会生产力为宗旨, 是贯彻政府意图、体现政府意志、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是连接科技与企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公益性机构, 是政府职能在转向“规划、监督、协同、服务”基础上的合理延伸。其目标不在于本身利润的最大化, 而是社会利润和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因此,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是科技主管部门工作的补充和延伸。长吉图三地生产力中心主管部门要特别重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不断增加对生产力中心的支持力度, 把其纳入科教兴市、兴县、兴企的总体规划当中去,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经费投入体系, 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基础条件建设和骨干人员的培训, 逐年增加生产力促进中心专项经费的额度, 把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本建设费用和主要活动经费争取列入财政预算, 为“中心”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物质基础。
要进一步强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手段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 根据工作需要把科技发展专项调研与规划、科技计划受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技术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企业的初审、科技统计等事务性工作逐步转移到生产力促进中心, 在任务、项目上尽可能地向“中心”倾斜, 延伸政府的服务。积极培养技术经纪人、技术评估师、咨询工程师、产业经济师、电子商务师等各类生产力中心亟需人才, 为生产力促进中心树立服务信誉和品牌创造必要的条件。
3 强化服务能力提升
(1) 突出专业化服务, 充分发挥长吉图区域内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础和优势, 在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移、信息服务、远程教育与培训、“三农”服务、共性技术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 培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品牌; (2) 聚焦国家战略,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和技术服务, 研究和大力推广新能源与节能降耗技术、信息化技术、环保技术、工业设计技术等; (3) 整合科技资源, 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纽带, 整合区域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型科研仪器等资源, 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诊断、成果转化等相关技术服务; (4) 拓展服务领域, 支持、引导各市和有条件的县建立科技创业投资资金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组织生产力促进中心定期进行项目推介, 逐步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拓展融资服务能力; (5) 培育工业分包、工业设计服务, 建立为工业分包和工业设计服务的网络平台, 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更多地参与国际化专业分工, 把工业分包和工业设计服务项目培育成长吉图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特色服务品牌。
4 强化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最基层的中介服务机构, 其工作触及基层, 延伸到乡镇, 是科技服务到乡镇的触角之一。分布在区县以及乡镇的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相对落后, 更需要科技服务机构提供技术的支持以及政策的引导。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服务基层企业方面独具优势, 应围绕整个长吉图区域科技发展布局, 按照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总体规划, 重点支持骨干县 (区) 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结合当地条件, 已有的要着力办好, 没有的要逐步建立起来。如果有其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可以采取联合、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整合。将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区县特色产业上, 为当地产业集群提供科技咨询、科技信息等服务。 (1) 围绕企业服务层面, 主要开展企业管理、技术咨询、专利申请、信息服务、人才引进、人才培训、项目申报、质量体系咨询认证、国际合作、闲置设备利用等服务; (2) 围绕政府服务层面, 主要开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咨询评估、科技计划的申报及评审、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认证、科技统计等服务。
应把服务“三农”作为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导业务。 (1) 充分发挥星火、火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园区等各项工作有效集成, 统筹各方面科技资源, 建立健全共享机制, 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县市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促进区县经济的发展; (2) 紧紧围绕长吉图区域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 以提高农村综合科技能力和劳动者素质为主要目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 通过网络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资源建设等, 构建一个覆盖全地区市、县、乡、村的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平台, 以加快农村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信息技术在农村的传播; (3) 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使科技信息在广大农村以低成本、高效率传播, 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衔接, 依托国家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农村信息化促进专项行动, 整合优势力量和资源, 在长吉图三地6个县市开展示范工作, 重点完成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系统、质量规范系统的建设, 构建从服务组织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查询、上门服务, 再到信息使用和信息反馈的全流程、互动式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5 强化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建设
积极筹建长吉图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本着自愿、协同的原则, 建立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其他中介机构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联盟。联盟成员将涵盖政府有关部门、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及重点企业, 产学研相结合, 形成合力, 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资源共享。
不断探索发展途径和模式,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围绕制造业信息化、中小企业国际工业分包、triz理论应用、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推广等能力建设项目开展集成服务, 建设技术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降低服务成本, 提高服务效率, 增强服务效果, 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
以长吉图生产力促进联盟为依托, 推动整个区域内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紧密联合, 形成服务规范、特色鲜明、开放协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 提高总体生产力水平。最终使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科技中介机构的骨干力量, 成为长吉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推动力量, 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旺的支撑力量, 成为孵育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中坚力量, 成为引领科技中介机构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6 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在不断借鉴国外类似机构的运行经验中成长起来的。面对当前经济的全球化和多元化趋势, 生产力促进中心国际化问题应受到特别重视。长吉图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区, 俄罗斯、韩国、日本、蒙古、朝鲜等都提高了对该地区的关注程度和投入力度, 中俄、中蒙在基础设施、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势头良好,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生产力促进中心应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 加强与境外相关机构特别是韩、日、俄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不断地考察和交流, 学习国外成功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促使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来, 促进生产力促进中心之间、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服务对象之间信息资源交流的国际化。
(1) 选择有条件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为其创造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联合建立技术服务平台, 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规范与国际接轨, 增强其活力和竞争力, 促进服务领域国际化; (2) 选派部分中心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到国外先进的中介服务机构学习考察, 适时组织业务骨干出国交流与培训, 促进相互间的信息往来, 引进先进技术, 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 及时了解有关信息动态与信息, 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各项工作和业务不断适应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2]吉林省发改委.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 (送审稿)
[3]科技促进发展[J].2007, (2)
一个月前,来自台湾21所大学的25名大学生在台北生产力促进协会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们在中关村科技园一个月的实习之旅。一个月的时间里,25名台湾大学生分别进入了与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合作密切的北京国创科视科技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知呱呱、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坚持创新学院、塔米机器人、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公社、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等单位进行实习。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来自于科研服务、信息电子、生物技术和互联网等不同行业,都是相关领域的佼佼者。25名台湾大学生在中关村科技园实习当中,展示了两岸友好的合作形象,各科技企业为台湾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同时台湾大学生为所实习的企业带来一股清风。经过一个月的了解与考察,企业在学生心中获得了加深自身品牌形象宣传的效果,接收实习学生的企业对台湾这批大学生评价都非常高,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大学生性格开朗、学习认真、谦虚谨慎、工作态度积极、热情奔放的思维模式深深感染了实习企业的员工,让每个同事从他们身上了解了不一样的台湾、不一样的台湾学子。
据主办方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刘玉兰介绍,作为台湾大学生中关村科技园见习活动的执行机构,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具备促进海峡两岸科技教育繁荣发展的综合能力,这也是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为了保障台湾大学生中关村科技园见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积累了较为完善的服务模式,从前期与接收实习学生的企业之间的沟通到台湾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再到对他们的生活照顾等方面,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都做到了事无巨细。协会为台湾学子提供的实习企业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可以让台湾学子近距离接触大陆近年来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前沿的技术应用情况,为他们后期进入职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实践能力。针对25名大学生实习地点不同,协会制定了签到制度,上午出门和晚上回到住宿地都要实行签到,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此外,在工作之余,协会还组织这批大学生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品尝北京的特色美食,让他们领略祖国的山清水秀、壮丽美景。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服务受到了来大陆实习的台湾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表示,在大陆企业的实习经历,使他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技能,获得了友谊,他们希望后期两岸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多多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的台湾学生有机会来大陆参观学习,促进两岸科技文化交流。
据悉,台湾大学生中关村科技园见习营活动是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部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台北生产力促进协会共同举办的两岸青年学子科技文化交流的活动。目前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共有80多人参加了这项活动。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刘玉兰表示,台湾大学生中关村科技园见习营活动,是两岸开展科技文化交流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台湾学生对大陆科技实力认知的一个重要内容。“连续三年的时间,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和台北生产力促进协会的推动下,台湾大学生中关村科技园见习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逐渐形成了两岸交流互动的精品品牌,为开展两岸科技交流与实践,促进两岸科技教育繁荣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台湾大学生中关村科技园见习营活动的重要意义,刘玉兰深有感触,“让台湾大学生实地了解大陆的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感受大陆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融合。”
台湾大学生中关村科技园见习营活动的另一主办方台北生产力促进协会理事长郑海鉴对于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在见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良好执行力表示了高度的赞扬。他表示,正是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组织下,台湾学子才有机会来大陆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台湾学生不仅可以深入到发展迅猛的大陆企业中工作学习,还能感受大陆的科技文化发展,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他希望后期继续加强与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合作,继续为两岸青年学子科技文化交流工作奉献绵薄之力。
本着服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的初衷,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将继续前行。后期,协会将引导台湾大学生中关村科技园见习营活动在现有的基础上朝着进一步扩大影响的方向发展,力争接纳更多台湾大学生来大陆见习交流。同时协会愿与更多企业家和社会组织一道加强沟通、做出成果,巩固深化合作共赢的关系,携手开创两岸青年交流的美好未来。
关于省科技支撑计划《XXX》
项目实施及经费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XXX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自查的通知》([2011]XX号)及县科技局有关文件精神,我中心对所承担的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XXX》的实施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我中心所承担的《XX》项目是2010年省第X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XXX。该项目获省科技厅支持X万元,自筹资金X万元。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主要用于设备购置、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及知识产权事务费等。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中心对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该项目按照项目任务合同要求开展建设工作,严格执行项目计划进度,项目资金按照合同预算使用,不存在滞留、挤占、截留、挪用等情况。
工作总结
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中心立足都昌实际,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通过政策、机构、服务、人才、项目五入园,搭建起科技和企业沟通的桥梁,切实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和服务,提升了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促进了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心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就2013工作情况概述于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入园。
为保障科技入园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分管科技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科技、工信、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科技入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科技局成立了科技入园工作小组。着力在园区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对入驻园区的科技型企业,落实“五个优先”(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优先落实激励政策、优先安排金融支持、优先采购企业产品、优先列入用地支持)。
二、健全入园机构,加强科技培训。
在已设立都昌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入园服务站的基础上,今年设立了知识产权服务站,做到了有牌子、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服务。12月3日至6日我们聘请了省专利事务所专家成伟深入到芙蓉山工业园区、周溪镇珍珠贝类产业集聚区共23个企业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利技术现场培训,参加培训班的有企业法人、技术负责人、科技人员共计105人。在三天的现场培训过程中,全县企业拟申报专利达4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外观专利2项。通过三天的现场培训,增强了企业科技人员申报专利的意识,提高了全县专利申报数量,提升了专利申报质量,为省专利事务所增加了业务量,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培育创新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培育创新型企业,我们采取“主动深入、主动宣传、主动引导、主动培育”等手段。培育了科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江西新生贝类工艺有限公司、都昌县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西康嘉冻干食品有限公司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帮助企业申报各类国家、省、市科技计划20项,批准12项,累计获得无偿资金215万元。其中江西新生贝类工艺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60万元,九都泵业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0万元。
四、引进创新性人才,提升创新水平。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我县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要,为企业引进了一批技术、管理专家。如,九江科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从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引进专家10人次,攻克技术难点。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从九江学院引进专家6人次,帮助该公司的“无骨雨刷”通过了省级重点新产品鉴定。康嘉冻干食品有限公司从上海化工研究所引进人才7人次,帮助该公司从菠萝皮中提取生物蛋白酶,取得了新的突破。
五、2014年的打算
1、建立企业联系和帮扶制度,以常驻和不定期巡回指导为方式,深入企业了解创新情况,帮助解决创新难题。
2、以《都昌科技网》、《都昌科技报》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融合政策宣传、信息服务、专家咨询、科技培训为一体,完善中心服务机制。
3、继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农业科技园和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都昌县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
知法善用法
_____申诉举报中心的负责人名叫**,一个精神抖擞、说话铿锵有力的汉子。他有两名帮手,__岁的**和__岁的**。三个人一台戏,从____年_月_日中心成立以来,他们就在这个舞台上挥洒自如。
做维权这个工作,最关键的是要知法、懂法、会用法。只有站在法律的角度,公平、严格的执法,才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柴占军说,自己在调查中也是获益匪浅,不但吃透了相关法律知识,就连锅炉的运转、供热的过程等专业知识也都掌握了,以后再处理此类问题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热心加细心
在申诉中心,用自己的热心为消费者服务已成为大家工作的宗旨。____年春节发生的一件事情最能体现这个理念。
此事涉及到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燃放爆竹的方法是否正确等问题,在不能确定双方责任的前提下,调解工作陷入僵局。面对消费者贡嘎求助的眼神,申诉中心工作人员决心克服困难,为老人讨个说法。
_月_日,他们根据**提供的爆竹上标注的信息,同**市工商局_____指挥中心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找到了生产厂家。经过多次沟通,_月__日生产厂家派_名负责人来到**工商局对**提供的爆竹进行了检验,证实此产品是该厂____年以前生产过的,现在早已不生产了。还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均经当地主管部门的检验,是合格的,并且都进行备案。随即厂家负责人对贡嘎是否正确燃放爆竹提出不同看法。
事情再次遇到挫折。消费者**年迈体弱,自己无收入,女儿无固定的经济来源,女婿肢体也有残疾,此次看病花费近两千元,投诉期间伤口又感染,因为无钱医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_____申诉中心,在不能明确责任和事故原因的情况下,多次与厂家协商,为**寻求最大的帮助。申诉中心的努力没有白费,厂家最终援助____元。
随着**退牧还草工程的进行,大量的牧民放下了牧鞭,来到**生活。他们中有很多不懂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差,遇上问题心急但用不上力。每当此时,中心工作人员总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服务,争取为他们讨回一个公道。
____年_月的一天,一位**族老人匆匆走进投诉中心,诉说自己上当受骗的经过。原来,这位老人为了做几个银首饰在一家首饰店里买了__块银元。不料拿到打首饰的地方,人家说是假的。回去退,首饰店说是真的不给退,可把老人急坏了。**认真听老人讲了事情的经过,将老人用*文写的投诉材料一项一项翻译过来,又耐心安慰老人不要着急。老人前脚带着希望跨出_____中心,**后脚就赶往首饰店调查取证。最终,在中心出面协调下,首饰店退还了老人的钱。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他们每年接到的几千个咨询和投诉中,有百分之十使用的是蒙文或者是蒙语,**蒙汉兼通,每次都是由他出面,为这部分消费者提供到位的服务。
委屈随风去
申诉中心的工作往往要得罪人,这一点每位工作人员都有很深的体会。**他们几个受到的委屈,太多了。
1. 发展现状
2006年以来, 在各级政府及其科技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生产力促进中心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总体规模稳步扩大、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域,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力促进工作体系。截至2012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为2281家, 从业人员近3万人, 总资产295.26亿元。2008年起实施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 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试点, 有力推动了省地市良性互动、行业区域有机结合、县市中心健康发展良好局面的形成。国际工业分包中国联盟、中国生产力工业设计服务联盟建设进展顺利, 50多家中心参与联盟, 初步探索了业务联盟建设的机制和模式。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业务开拓初见成效。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服务领域涉及决策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支持, 人才培训、企业诊断等方面。2010年底, 中心协会成功引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服务模式, 累计帮助6.1万家企业进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 匹配国内外订单261单, 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27.6亿元。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实施、创新方法理论研究、科技信用体系建设、技术转移和成果交易等科技专项工作, 不断探索服务模式, 丰富服务手段, 拓宽服务领域。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创新支撑发展模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 生产力促进中心利用自身优势, 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方面, 生产力促进中心进入园区、服务产业集群、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工作深入开展, 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农业专家大院、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等工作扎实推进, 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服务软件、动漫、创意等新兴领域的企业, 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开展中欧知识产权保护培训5次, 累计培训700人次。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共同创办的“两岸生产力经管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行动成为惠台十项政策之一。
管理考核日趋规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十一五”期间, 科技部制定出台了《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 加强了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动态管理, 新认定了四批、共148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颁布了《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 继续做好年度绩效评价, 并从2008年起公布当年考核获得优秀的中心名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242家国家级示范中心已成为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2. 面临形势
当前, 科技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服务经济发展对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培育创新型企业、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 引领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已经成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责任。
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国际化进程加快, 生产力促进中心必须加强核心业务培育, 提高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占领国内科技服务业的龙头位置。同时, 必须认真研究数量发展与质量提升、业务相似和差异化需求等新问题, 有效整合资源, 科学合理分工, 增强生产力促进体系的公信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1.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 高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旗帜, 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目标, 深化改革, 不断创新, 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竞争力, 着力构建引领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 推动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2. 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 生产力促进中心坚持“各具特色、各专所长、分类指导、分别推进”的思路, 稳步扩大规模和实力, 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服务的体制机制, 建立与产业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促进体系。行业类中心要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院所高校的创新优势, 着力增强研究开发、技术支撑、标准服务的能力, 重点提高“全程式、差异化”服务的能力;综合类中心要发挥科技部门资源, 针对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重点提高“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的能力;专业类中心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 依托生产力促进体系, 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资源, 重点提高“集聚式、专业化”服务的能力。
3. 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 生产力促进中心应发展成为服务产业、支持企业、促进创业就业的载体, 发展成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载体, 发展成为密切产学研用、衔接创新体系各主体、加快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 促进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 促进知识成果传播、转化、应用。
2015年,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将保持在2000家以上, 从业人员总数3万人。服务企业总数50万家, 服务收入年均增长10%。每年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6000项次, 向企业导入技术8000项, 提供产品检测服务2万次, 技术推广服务3万项次。
三、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重点任务是以下五方面。
1. 服务产业集群, 培育发展动力
重点任务:面向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 建设公共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构建政产学研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二次开发”,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协助政府研究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科技专项行动, 探索研发设计、创新创业服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的新模式。加强涉农中心能力建设。
主要举措: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基层科技专项行动, 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采取多种形式进入园区和产业集群开展服务, 大力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
2. 支撑企业成长, 提升竞争实力
重点任务:开展企业管理咨询服务, 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经营能力。开展工业设计、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共性技术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型企业投融资项目的咨询与服务, 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参与主板、创业板、股份转让系统、风险投资、担保、技术产权交易等服务工作。
主要举措:培育技术研发能力强、成长态势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创新型企业。扩大工业分包行动试点, 培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型企业, 加快国内分包业务的拓展。
3. 密切产学研用, 激发创新活力
重点任务:开展行业和专业的共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的培训。开展行业科技活动信息的采集和基础数据的积累工作, 促进行业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 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开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宣贯活动, 使中小企业了解标准, 用好标准。积极探索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的模式, 促进行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
主要举措: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促进创新源头和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围绕产业振兴和转型升级的需求, 开展行业专业技术培训服务。探索支撑就业创业的新机制。
4. 强化体系联盟, 形成资源合力
重点任务:深入做好生产力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互动, 加强区域生产力促进体系的建设和培育, 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积极探索大中城市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国际化进程,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服务业的交流合作, 促进有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合作。继续做好与台港澳地区同类机构的交流合作。
主要举措:推动业务联盟建设, 完善体制机制和业务规范。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互动展望计划, 促进东西部地区中心的交流合作。办好两岸生产力经管论坛。
5. 深化自身建设, 夯实服务内力
重点任务:加强制度建设, 运用绩效考核、奖励评比等激励机制, 推进分类指导, 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理论探索和战略研究, 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重点培养中心负责人和业务骨干, 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 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生产力促进事业。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品牌形象, 提高社会认知度。
主要举措:修订《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和行业服务标准。做好年度绩效评价。定期组织生产力促进奖评比。
四、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
1.法律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细则的制订, 参与《科技进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进一步确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律地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法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
2.科技部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优先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现代服务业的重大任务;结合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 加大支持力度。
3.地方科技行政部门要根据本规划, 制定本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计划, 加强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和管理, 鼓励设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专项资金。地方科技部门要将行政管理改革中能够赋予科技中介机构的职能, 优先委托生产力促进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事迹材料】推荐阅读: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06-16
生产管理中心先进班组优秀员工评选细则09-25
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事迹材料12-20
先进生产工作者材料05-26
矿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申报材料10-18
2008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09-22
项目部生产部部长先进事迹材料06-24
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07-17
生产指挥中心关于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总结01-10
中心学校安全生产自查报告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