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灾害易损性分析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室灾害易损性分析(精选2篇)

科室灾害易损性分析 篇1

灾害易损性可以广义定义为一个特定的系统、次系统或系统的成分由于暴露在灾害、压力或扰动下而可能经历的伤害。易损性分析属于灾害医学的范畴,灾害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灾害医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列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纠纷(事故)、火灾、医院感染、电梯意外和供氧、供电、供水故障及网络瘫痪等九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分别从发生概率、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持等方面对上述风险进行了分析排序,并对应地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针对重点防范的内容进行培训,使医院的灾害风险下降。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 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给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重大损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危害:

1、人群健康和生命严重受损。

2、事件引发公众恐惧、焦虑情绪等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影响。

3、造成心理伤害。

4、国家或地区形象受损及政治影响。医院易损环节:

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较全面,但缺乏应经验。

预防与应急措施:

1、要求广大医护人员认真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和培训考核。

二、医疗纠纷(事故)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危害:

1、患方易走入误区,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2、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进行;

3、给患者及医务人员造成深远的心理负面影响;

4、给医院带来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和财务负担。易损环节:

当今医患关系复杂,医疗纠纷频发,一些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医务人员防范医疗纠纷意识的缺陷,患者对健康的期望值过高,患者的经济状况与健康需求的矛盾问题,社会新闻媒体宣传的因素等。

预防与应急措施:

1、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2、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3、加强入院宣教和沟通交流;

4、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观念,增强医务人员防范医疗纠纷的意识;

5、按照《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预案》理性处臵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

三、火灾

医院因为“四多”(建筑多,人多,弱势群体(病人)多,易燃易爆物品多),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危害:

1、疏散人数多,扑救难度大,火势很容易蔓延扩大;

2、部分电器线路易老化、用电超负荷;

3、医疗设备繁多,财产损失严重。易损环节:

1、外科楼病房使用超过二十余年,线路存在老化。

2、医院易燃药品多。

3、病房设有氧气管道和氧气接口,如氧气泄漏遇到火星,极易发生火灾。

3、住院患者因疾病存在遇火灾后自救或自我保护能力差,有些患者逃生、转运困难。

预防与应急措施:

1、加强排查,对线路定期进行排查;

2、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

3、认真学习有关火灾应急预案和火灾应急常识。

4、定期举行应急演练和安全知识培训;

四、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危害:

医院感染增加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工作量,降低病床周转率方面,还给患者及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医院感染暴发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医院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易损环节:

1、农村病人居多,病房管理难度较大,人员流动性大,极易造成医院感染。

2、因病人要求,部分病人存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预防与应急措施:

1、增强医务人员无菌操作的意识;

2、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加强感染源的管理,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

3、加强临床抗菌药物、消毒灭菌的监督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手的清洁与消毒,加强医院卫生学监测,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与管理;

4、严格探视与陪护制度;加强临床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5、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对易感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

6、及时总结与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开展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

五-

七、供氧、供电、供水故障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因外部条件和医院内部管道、线路发生障碍后导致的供电、供氧、供水发生中断的现象。

危害:

供电故障可导致医院的大型设备发生故障,造成医院财产损失。供氧故障可导致重症患者、氧饱和度低患者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易损性环节:

医院病房楼内供水管道、供氧管道、供电线路使用多年,存在老化可能,有潜在的风险;

预防与应急措施:

1、加强排查,对医院的管道、线路定期进行检查;

2、做好氧气瓶、发电机等备用物资储备。

八、电梯意外事件

医院病房楼共4层,未安装电梯,不存在电梯意外事件,但正是如此,不利于住院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的转运,增加了住院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潜在的增加了医疗事故了发生率。因此,与医院相关部门反应并得到解决显得迫在眉睫,另外,需充分与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说明此客观条件,得到充分理解。

九、网瘫

网瘫是指医院由于停电、交换器故障、服务器故障或线路问题引起的全院计算机数据丢失、录入障碍等事件。

危害:

网络瘫痪或数据丢失,会给医院和病人带来巨大的灾难和难以弥补的损失,会给医院造成患者拥堵,就诊缓慢,延误治疗等损失。

易损环节:

医院施行电子病历、电子医嘱,住院病人的住院信息都在电脑中,如果计算机网络发生突发事件,很有可能导致患者信息外泄,计费发生障碍。

预防与应急措施:

1、加强网络的监管,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定期升级;

科室灾害易损性分析 篇2

1 资料来源与统计

1.1 年平均雷暴日

年平均雷暴日资料来源于新余市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1.2 雷电灾害数据

雷电灾害资料由新余市气象局法规科提供, 资料年限为2009-2014年。

1.3 行政面积、人口等信息

新余市各区、县的行政面积统计数据、人口资源等来自《渝水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分宜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信息。

2 新余市雷灾背景分析

2.1 地理位置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 浙赣铁路西段。全境东西最长处101.9km, 南北最宽处65km, 全市总面积3178km2。南北高, 中间低平, 袁河横贯其间, 东部敞开。地貌基本形态有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岗地、阶地、平原6种类型。地貌成因类型有侵蚀构造地形、侵蚀剥蚀地形、溶蚀侵蚀地形和堆积地形。

2.2 气候特点

新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气候温和湿润, 日照充足,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9℃, 最冷月 (1月) 平均气温5.7℃, 极端最低气温-8.2℃, 年平均降水量1591.0mm, 年平均无霜期279天, ≥10℃积温多年平均值5 628.7℃。

2.3 人文环境

2014年, 我市人口增长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 年末常住人口116.08万人, 比上年末增长0.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37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3%。全年出生人口15034人, 出生率12.98‰;死亡人口7 065人, 死亡率6.10‰;自然增长率6.88‰, 比上年上升0.14个千分点。

2.4 新余市雷电灾害情况

新余最多年雷暴日数为77天, 最少年雷暴日数为34天。2011年7月18日21时40分, 新余力上果园宿舍楼遭受雷击, 击坏有线电视一台, 直接经济损失0.3万元, 间接经济损失0.6万元。2011年8月9日13时20分, 中国港湾新余廖家梁场遭受雷击, 击坏交换机5台, 变电器1台, 直接损失1.2万元, 间接损失2.5万元。2012年7月15日8点50分, 新余市水西镇施家村委付家村小组一村民在田埂上劳作时遭遇雷击死亡。2012年7月18日, 新余市水西镇张家村委一村民雷击死亡。2013年3月, 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沙汾王府村1号井遭受雷击, 击坏电脑1台、空压井1台、避雷器1个, 直接经济损失0.6万元, 间接经济损失2万元。2013年5月14日16时30分, 新余市人和乡览溪村三村民在田间耕种休息时遭雷击, 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人轻伤。2013年5月29日15时, 新余市水北镇水港村委圳上村小组一村民在田间劳作时遭雷击, 双腿烧掉。2014年3月19日晚21:00时, 新余市第三中学井遭受雷击, 击坏10台电脑、1个交换机、一个路由器、一台电视、一个监控器、一个显示屏, 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间接经济损失2万元。2014年7月13日下午14:30左右, 罗坟镇龚塘村委龚塘村一村民在田里收割早稻时, 遭雷击身亡。

3 新余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

3.1 新余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

3.1.1 雷击密度D

雷击密度指区域面积所发生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次数[7], 单位为次/km2·a, 反映区域雷暴活动的自然规律。

Td为年平均雷暴日, 根据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可以确定, 采用新余市2个县 (区) 气象台站自建站以来至2014年的年平均雷暴日。

3.1.2 雷电灾害频数P

雷电灾害频数指区域内每年发生雷电灾害的次数, 表示区域雷电灾害发生频率和次数高低。能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内各县区雷电灾害情况, 是进行承灾体易损性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

式中:N为统计样本内发生雷电灾害的总次数, 单位:次, n为统计样本时间, 单位:年。雷电灾害由新余市气象局法规科提供, 资料年限为2009-2014年。

3.1.3 经济易损指标E

经济易损指标表示区域内发生雷电灾害时单位面积上的直接经济损失。该指标不仅反映区域单位面积的经济损失情况, 还反映各地区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

式中:Ds为统计年限内区域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单位:万元。S为各县区的行政面积。单位:100km2。

3.1.4 生命易损指标P

生命易损指标是指区域因雷电灾害导致的单位面积上的生命受到危害的人口。该指标反映了区域生命对灾害的敏感性。

式中:L为各县区常住人口, 单位:万人。S为各县区的行政面积, 单位:100km2。

3.2 新余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

为了更好地指导新余的雷电防御工作,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雷电灾害数据, 将年平均雷暴日、雷电灾害总次数、雷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数据代入上述公式, 计算出新余市各县区的雷击密度、雷灾频数、经济易损性指标、生命易损指标值, 新余市各县区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指标见表1。

4 新余市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评估

对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划分方法为:将表1中雷击密度、雷灾频数、经济易损性指标、生命易损指标的计算值进行换算, 换算为占该类型指标总值的百分比, 采用对称不等分间隔的5级分割法, 将雷电灾害易损性指标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赋予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如下定值: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极高赋予定值1.0, 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较高赋予定值0.8, 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中等赋予定值0.6, 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较低赋予定值0.4, 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低赋予定值0.2.新余市雷电灾害易损性指标等级标准如表2所示。

将表1中的雷灾易损性指标值按照表2的等级标准进行划分, 例如渝水区的经济易损指标为0.40万元/100km2, 则其经济易损指标的取值为0.8。将雷击密度、雷灾频数、经济易损指标、生命易损指标等指标的等级值累加, 得到新余市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评估值 (表3) :

5 新余市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区划

根据表3中的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的评估结果, 同样采用5级分区法将新余市分为雷电灾害低易损区、较低易损区、中等易损区、较高易损区和高易损区5个不同的易损度区域。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等级划分标准为: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低易损区为0~0.50, 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较低易损区为0.51~0.60, 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中等易损区为0.61~0.70, 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较高易损区为0.71~0.80, 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高易损区为0.81~1.00, 得出新余市雷灾综合易损度区划 (表4) 。

从表4可以看出:渝水区是高易损区, 高新区是较高易损区, 分宜县为中等易损区, 仙女湖区为较低易损区, 高铁新区是低易损区。

使用GIS软件, 根据新余市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指标等雷电灾害要素, 绘制相应的易损性区划图 (图1) 。

6 结论

6.1 雷电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不仅与雷电活动规律密切相关, 也与该地区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6.2 新余市雷电灾害综合评估结果表明:

渝水区属于雷灾高易损区;高新区为雷灾较高易损区;分宜县为雷灾中等易损区;仙女湖区是雷灾较低易损区, 高铁新区为雷灾低易损区。

参考文献

[1]汤爱平, 董莹, 文爱花, 等.国外地震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基础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 1999, 15 (3) :26-32.

[2]布里格林DR, 片山恒雄.地震危险性评定与地震区划[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8, 45-49.

[3]刘希林.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 2002, 9 (1) :54-61.

[4]严春银.江西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其区划[J].江西科学, 2006, 24 (2) :131-135.

[5]尹娜, 肖稳安.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J].热带气象学报, 2005, 21 (4) :441-449

[6]李家启, 申双和, 秦健, 等.重庆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综合评估与区划[J].西南大学学报, 2011 (1) :96-102.

上一篇:民营企业局工作总结下一篇:郑德荣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