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上册试题

2025-0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美术上册试题(精选10篇)

五年级美术上册试题 篇1

1.(对比色)的配合,色彩差别大,往往不容易取得调和.(对比色)的配合,可以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如果对比色面积相似,也可以用黑、白金、银等色线把色块(分离出来),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有时在一方颜色中加入(黑色)或(白色),使色彩的明度纯度发生变化,也会使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2.三原色是(红、黄、蓝)。暖色有(红、橙 黄);冷色有(蓝、绿、紫)。

3.对比色有(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黑与白)。

4.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或(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邻近色)的配合,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感觉。

5.中国画的工具(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

6.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相、纯度、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7.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菱形)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色彩的相貌就是色相。

绘制适合纹样可先定(尺寸)、定(外形)、再定(基本骨架线),最后绘制图案。

8.适合纹样外形和骨架的变化形式有(离心式)、(向心式)、(离心向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均衡式)。唐《敦煌藻井图案》是一幅(适合纹样)的图案。

9.(宋体字)的特点是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竖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钝角,笔画转折钝角明显。(黑体字)笔画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10.趣味文字的分类有(笔画变化)、(字形变化)、(结构变化)、(象形)、(立体)

11、(美术字)是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电脑美术中“反色”效果处理是数以属于(对比色)原理。

12、美术学习记录袋流程是:(准备塑料文件袋)-(自制标签)-(选择作品)-(编号分类)-(汇总作业)-(展示作品)。

13陶瓷艺术包括(陶器)、(瓷器)两个部分。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外形上)、(纹饰上)、(釉色上)。

14、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观灯)、(猜灯谜)已成为一种习俗。

二、选择题。

1、《彩陶船形壶》是我国哪个(B)的陶器艺术品。

A、南北朝 B、新石器时代 C、唐朝 D、明清时期

2、以下的.哪一种色彩是暖色。(B)

A、蓝色 B、橙色 C、绿色 D、紫色

3、属于冷色调的色彩是。(D)

A、橙色 B、黄色 C、冷色 D、蓝色

4、《敦煌藻井图案》是一幅(C)图案。

A、自由纹样 B、角偶纹样 C、适合纹样 D、边框纹样

5、在色环上蓝色的补色是。(D)

A、红色 B、黄色 C、橙色 D、绿色

6、在色彩调合过程中,用红色加蓝色可以调出的是(C)。

A、黑色 B、绿色 C、紫色 D、黄色

7、在色环上红色的补色是。(D)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绿色

8.下列三组色彩中属于对比色的一组是:(C)

A、红和黄 B、蓝和绿 C、黄和紫

9.画头像时,眼睛大约在整个头部的:(A)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10.在门墙上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的画是:(B)。

A、宣传画 B、年画 C、版画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精美的外套。(√)

2、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可以是勾勒添色,也可以用彩色写意手法直接造型。(√)

3、黑体字的特点笔画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4、趣味文字的书写方法是打格、布局、定骨架、双钩字、形美化。(√)

5、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大师。(×)

6、橙、绿、蓝是三原色。(×)

7、陶瓷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

8、在色性中,紫、绿、蓝都属于冷色。(√)

9、蓝色加黄色调出的是绿色。(√)

10、透视现象常给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清楚远模糊的感觉。(√)

11.通过揉、搓、粘等技法,几点、线、面的结合,用陶泥制作用品。(√)

四、设计、绘制一个适合纹样。

五年级美术上册测试题二

一:填空(24分)每空(1分)

1、人的脸型如果用汉字来表示可以分为几()、()、()、()和()。

2、画人像需要抓住人物的那些特点()()、()、()和()。

3、透视现象体现在近()远()、近()远()、近()远()。

4、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和()。

5、()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的种类的名称。

6、色彩的明度是指()、()、()、程度。

二:判断题(10分)每空(1分)

1、中国画一定要用铅笔进行绘画。()

2、黄色、红色、绿色为是同类色,绿色和红色是对比色()

3、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等。()

4、绘画时只能用直线进行绘画和斜线。()

5、作品《猫头鹰》属于中国画。()

6、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人物。()

7、在色彩中,不同色相组合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8、设计三要素是造型、功能、大小。()

9、油画《快乐的人》船是法国作家米夏的作品。()

10、《船》属于油画。()

三:连线题(6分)

《船》 米夏(法国)

《溪山行旅图》 范宽(宋)

《猫头鹰》 霍贝玛(荷兰)

《米德尔哈尔尼斯的的道路》 黄永玉(中国)

《白夜光》 东山魁夷(日本)

《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毕加索(西班牙)

四:简答题

1、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5分)

2《溪山行旅图》主要画了什么内容?(5分)

五、作画:杯子的设计(50分)

要求:构图合理、美观;符合设计图要求; 颜色和谐。

五年级美术上册测试题三

一、填空:

1.三原色是()、()、()。

2.在色环上相对的颜色互为()。

3.色相环里相邻的色彩为()色,呈柔和对比。

二、选择题

1.下列三组色彩中属于对比色的一组是:()

A、红和黄 B、蓝和绿 C、黄和紫

2.色彩的三要素是()。

A.明度、色度、纯度 B.色相、明度、纯度 C.明度、彩度、纯度

3.()是由一个单独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而形成的纹样。

A单独纹样 B二方连续 C四方连续

4.紫色的邻近色是()

A、红紫 B、红 C、黑 D黄

三、绘画题(二选一)

1、设计一个美丽的纹样

五年级美术上册试题 篇2

后来发生了 ( )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选自课文《散步》)

1.上段文字中的括号内应填入的一个词是 ( ) 2分

A.争执; B.分歧; C.争端; D.矛盾。

2.文中画横线的句中应加入的标点符号是 ( ) 2分

A. , , 。, 。 B.:, 。, 。

C.:, ;, 。 D., , ;, 。

3.“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一句中“早已”“还”分别表明了什么 4分

4.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 ) 3分

A.呈报 头衔 澄澈 静谧;

B.霎时 祷告 沐浴 惊惶;

C.宽恕 骸骨 笑柄 荡漾;

D.蹒跚 眩耀 忙碌 妥当。

5.下面关于课文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散步》) ——“我”是个孝子, 从小听话, 现在母亲很信任“我”。

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 ——人到中年,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C.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这一句话用夸张的写法, 表现皇帝重视自己容貌的性格特点。 (《皇帝的新装》)

D.“吹着喇叭, 唱着凯歌”生动形象地写出蚊子得意忘形的情态。 (《蚊子和狮子》)

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不超过32个字) 。3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近日在北京正式面世。该报告采用综合市场占有率、城市经济增长率、综合生产率等客观指标, 利用国家经济统计局发布的2002年相关数据, 对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分析。报告按省份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 芜湖市的全国排名由上年度的第63位上升至第31位, 在安徽省排名第一。

7.古诗文默写 5分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

(2)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

(3) 《钱塘湖春行》中颈联的诗句是: 。

(4) 《观沧海》中以虚景表现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第二关:阅读新时空 (40分)

(一) 文言文比较阅读 14分

文段一: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原①, 裹十日粮, 遂与大夫期②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击金③而退, 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 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 不去, 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 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 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⑤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 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文段二:吴起守信

昔吴起①出, 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故人来, 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4分

①裹十日粮 裹: 成语:

②君姑待之 姑: 成语: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 夫原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

(2)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10.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2分

11.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 2分

A. (吴) 起食待之。

B.故人来, 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

12.文段二中, 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3分

(二) 现代文阅读

文段一: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13分

人生在世, 不能总是低头觅食, 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向着高远, 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 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 形成张力, 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 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 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 “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 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 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 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 我满怀着惊奇感, 注视着天空, 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星体在那儿旋转运行, 永无停息……此时此刻, 我神游魂驰, 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 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 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 必定来自天空!”

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 但我们可以仰望, 让崇高引领, 在人世中行走, 穿越灵魂, 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 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 感悟到皈依的崇高, 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 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一次, 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 突然跌入深谷, 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 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 深谷中, 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 抬头仰望大瀑布, 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 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 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 浩浩荡荡, 一落千丈, 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 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 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 又有何资格絮叨呢

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一轮红日, 一弯新月, 一片云朵, 一座山峰, 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 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 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摘自2006年第2期《读者》, 有删节)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14.文中第2段, 作者对“仰望”的含义从多方面作了阐释, 请从中概括出三点。3分

15.“那一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表明人什么3分

16.作者认为仰望的实质是什么 (选用文中句子回答) 2分

17.你怎样理解 “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 这句话的含义3分

文段二:从一个微笑开始 13分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 心里却丝丝犹豫纠缠, 问依依垂柳, 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

一些固有的棋局打破了, 现出一些个陌生的局面, 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 真想退回到从前, 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 无妨对镜沉思, 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 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 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 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 更多的失落, 更多的背叛, 也会有更多的疑惑, 更多的烦恼, 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 穿过世事的云烟, 就可以学着应变, 努力耕耘, 收获果实, 并提升认知, 强健心弦, 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 唯有人会微笑, 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 他人的微笑导致理解, 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 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 地位和金钱, 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蔽的遗憾。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 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 开怀大笑与号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 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唯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 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微笑, 也不必怒目相视, 仍可报以一粲;即使是阴冷的奸笑, 也无妨还以笑颜。微笑战斗, 强似哀兵必胜, 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庸学习, 生与俱会, 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 那么, 他应该像防癌一样, 赶快采取措施, 甚至对镜自视, 把心底的温柔、顾念, 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 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 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 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 面对着地上第一株新草;在每一个起点, 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 从一个微笑开始, 那就离成功很近, 离幸福不远!

18.“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仿照句中画线的句子, 写一句话。

2分

19.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作者联系现实生活, 有针对性的谈到了“微笑”的作用,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微笑”有哪些作用 3分

20.“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这句话中的“开始”和“起点” 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的句子, 请分别找出来。 4分

21.文章最后一段说“相信吧, 从一个微笑开始, 那就离成功很近, 离幸福不远!”请你结合你自己亲身的体现,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第三关:综合实践 (8分)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 你们学校准备放寒假之后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 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22.眼看春节就要来了, 写春联已成为时尚, 请你根据已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

上联:学海无涯勤可渡

下联:

23.面对部分国人 (尤其是青年人) 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 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 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请写出一条。 2分

24.在春节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时刻, 请你为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条短信, 以表达你对他们春节的祝福。4分

第四关:写作演练场 (50分)

25.开放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友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来访者驻足中国, 而我们作为东道主又应当作出什么贡献呢请以“假如我是志愿者”为题, 写一篇文章, 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B.2.C.3.表明母亲对儿子的依赖;表明儿子对父亲的顺从。4.D 5.C6.芜湖城市竞争力安徽省第一。7. (1) 随君直到夜郎 (2) 西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4)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二、8.⑴携带 马革裹尸 裹足不前 ⑵姑且 养奸姑息;指宽容坏人坏事。9. (1) 原国的粮食已吃光, 力量用完了, 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 (2) 老朋友到傍晚没来, 吴起不吃饭等他。暮, 傍晚, 天黑;食, 吃饭。10.攻原得卫者, 信也 (意思对即可) 11.D 12.为人讲信用, 或待人诚恳守信。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讲信用, 明礼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 (意思对即可) 13.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14. (1) 仰望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 (2) 仰望是普通情感的超越与升华, (3) 仰望是对失落灵魂的苦苦追寻。

15.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人只要有所仰望, 那么他也是幸福的。

16.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17.普通人达不到崇高, 但不可失去对崇高的追求。人要不断地刷新自己, 提升自己, 完善自己, 努力做一个秀外慧中的人。 (意思对即可)

18.示例:不要害怕失败, 努力总把我们送上成功。

19.帮助人们对世事沉着应变;微笑构筑和平、达到理解、是心灵的净化剂;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超越悲欢。

20.又是一年春柳绿。

在每一个清晨, 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 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在每一个起点, 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21.略。言之有理即可。

三、22.示例:书山万仞志能攀。

23.示例:①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 提高认识, 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②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力度, 将一些重要且有影响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保护范围。③坚持继承、发展、改造、创新并重的原则, 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适当融入现代元素, 使其更加人文化、生活化。

24.示例:春节将至,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 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 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装一袋阳光, 两把海风, 自制了几斤祝福, 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 法国带了两瓶浪漫, 从心里切下几许关怀, 作为春节礼物送给你!

七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 篇3

A.2 B.-2 C.4 D.-4

2.已知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由此推测32015的个位数字是( ).

A.3 B.9 C.7 D.1

3.图1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中”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 ).

A.我 B.的

C.梦 D.国 图1

4.一种上衣每件成本为60元,按高出成本价的25%标价出售,后因库存积压,又按标价的80%出售,每件上衣还能盈利( ).

A.0元 B.1.5元

C.4.8元 D.5元

5.如图2,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若∠1=72°,则∠2的度数为( ). 图2

A.36° B.54° C.45° D.68°

6.已知线段AB的长为12cm,先取它的中点C,再画BC的中点D,最后画AD的中点E,那么AE等于 cm.

7.若单项式ax2yn+1与-axmy4的差仍是单项式,则m-2n= .

8.如图3,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落在A′处,EF为折痕,再将另一角折叠,使顶点B落在EA′上的B′点处,折痕为EG,则∠FEG等于 . 图3

9.如果|a+2|+(b-1)2=0,那么代数式(a+ b)2015= .

10.元代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里有这样一道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请回答:良马 天可以追上驽马.

11.(1)计算:

-1100-(1-0.5)××[3-(-3)2];

(2)先化简,再求值:

x-2(x-y2)+(-x+y2),其中x=-2,y=.

12.如图4,∠AOB=α,∠COD=β,OM、ON分别是∠AOC、∠BOD的角平分线.

(1)若∠AOB=50°、∠COD=30°,当∠COD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至射线OB与OC重合时,如图5所示,则∠MON的大小 为__________;

(2)在(1)的条件下,继续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COD,当∠BOC=10°时(如图6),求∠MO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在∠COD绕点O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MON=__________.(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

图4 图5 图6

13.解方程:(1)3(x+4)=x

(2)-1=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与=6x-2的解互为倒数,求m的值.

(4)某商品的进价为100元,标价为140元,商家要求该商品以利润率为5%的售价打折出售,问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

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篇4

1.小明买了4块橡皮,每块a元,需要( )元。当a=1.5时,需要( )元。

2.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2.3,这个两位小数是( ),最小是( )。

3.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后是0.123,这个数是( )。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 )。

5.一条裤子n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6倍,则一件上衣需要( )元,买一套服装共需( )元。

6.501班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六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137个、142个、136个、150个、138个、149个,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

7.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1、2、3、4、5、6,每次掷出“3”的可能性是( ),每次掷出双数的可能性是( )。

8.一辆汽车开100公里需要8升汽油,开1公里需要( )升汽油,1升汽油可以开( )公里。

二、判断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0倍,商也扩大100倍。( )

2.a的平方就是a×2.( )

3.大于0.2而小于0.4的数只有0.3一个。( )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篇5

课程名称:小学美术必修艺术教育课程 课程类型:小学美术 教学材料: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美术第九册 授课教师:王国梁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课程内容】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采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三、课程内容: 第1课 《肖像艺术》 第2课 《画人像》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第5课 《偶戏》 第6课 《提线木偶》 第7课 《动物的脸》 第8课 《有趣的汉字》 第9课 《飞天》 第10课 《色彩的色相》 第11课 《色彩的明度》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第14课 《杯子的设计》 第15课 《有人脸的器物》 第16课 《唱起来跳起来》 第17课 《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第18课 《献出你的爱心》 第19课 《小花铲》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1、问题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2、情境教学。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等。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反馈,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五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题 篇6

( ) 1 .A thanks B these C those

( ) 2. A where B when C bag

( ) 3. A rice B apple C pear

( ) 4. A the London Eye B Big Ben C the Great Wall

( ) 5. A T-shirt B coat C ice cream

二、按要求完成各题。 (20分)

1.hour(同音词)__________2.short(复数)_________

3.we(宾格)____________ 4.meet(过去式)_____________

5.run(过去式)_________ 6.drop(过去式)__________

7.lose(过去式)__________ 8.come(过去式)__________

9.swim(过去式)___________ 10. send(过去式)__________

三、英汉互译。(20分)

1. hurry up 2.on the line

3. on the floor 4.多少

5. look at 6.take photos

7. 分发 8.the British Museum

9. at the weekend 10.the London Eye

四、选择题 。(20分)

( ) 1. Please the crayons, Sam.

A. give B. give out C. give to

( )2.Thirty girls and forty girls are girls.

A.seventy B.seventeen C.ninety

( )3. I didn’t win the game ,I feel .

A.hungry B.happy C.sad

( )4.Yesterday I to school. A.go B.went C.goes

( )5. did you do at nine o’clock on Sunday?

-----I read a book .

A. Where B. What C. How

( )6.I want three of pencils.

A. box B.boxs C. boxes

( )7.I can play football .

A. good B. well C. bad

( )8.That is my grandma.In the past she very fast.

A.ran B.run C.running

( )9.Lingling is good at .

A.basketball B.rice C.milk

( )10.They lots of places last Friday.

A. visits B. visit C. visited

五、将问句和答语连线。(10分)

1.How do you feel? A.Seven

2.Can you run fast? B.Yes, I did.

3.Did you wash your T-shirt? C.I feel happy.

4.Is it Amy’s bag? D. Yes,I can.

5.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the week? E. No, it isn’t.

六、口语应用。(10分)

( )1.早上到学校后,和老师和同学打招呼时,说:

A.Goodbye. B.Good morning. C.Good evening.

( )2、想证实这是否是对方的包,你问:

A.Is this your bag? B.What’s this?

C.Is this your cat?

( )3、你想知道对方的身体怎么样,你说:

A.What’s the matter? B.How much do you want?

C.How are you?

( )4、经过了一天的学习,你非常的累,你会说:

A.I’m very happy. B.I’m very tired.

C.I’m bored.

( )5.看到别人篮球打得好,说:

A. You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

B. Can you play football well?

C. No,I can’t.

七、阅读理解。(10分)

Look!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room. This is my toy car. It’s on the floor. My sister’s bag is red. It’s on the desk. Her books are on the desk, too. My bag is blue. It’s on the chair. That is my father’s hat. It’s on the wall. My mother’s sweater is on the bed. The book on the sofa is my father’s. He reads books every day.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 “T” 误 “F”。

( )1. My toy car is on the floor.

( )2. My sister’s bag is on the desk.

( )3. My hat is on the wall.

( )4. My mother has got a sweater.

( )5. My father’s book is on the chair.

1.五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自测卷

2.20八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测试题

3.四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题

4.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仿真试题及答案

5.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测试题

6.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7.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考试题

8.初一上册英语测试试题

9.初一上册英语试题练习

五年级美术上册试题 篇7

一、感悟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说明文, 分别是《鲸》《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种种说明方法, 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的妙处。

《鲸》一文是这组课文的统领, 作者运用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通俗、生动、准确的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 可将这篇课文的导读作为一个引子, 让学生在读一读、填一填、划一划、议一议、想一想等多种体验中, 清楚地认识到鲸是巨大的动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过渡到《假如没有灰尘》的教学, 教师则可设计自主阅读提示, 把从《鲸》一文中习得的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于本文的阅读实践。

本组课文阶段性学习结束后, 应让学生在渐进式阅读中学会自我建构。不妨让学生进行单元小结, 可以做卡片, 也可以列表格。

二、揣摩表达顺序

一般说来, 说明文表达顺序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而又以逻辑顺序最为常见, 它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顺序的。抓住文章的主线, 便可牵一“序”而动全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 设计列表填空的方式来理清文理, 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 又可显示出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假如没有灰尘》, 通过以下表格的填写, 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 而且有助于弄清课文各段落中总分、并列的关系。

本组另一篇课文《新型玻璃》则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 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 且富于变化。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运, 从中领悟说明文章表达式样。

三、品味语言特点

我们在关注说明文不同说明方法的同时,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也应细细品味。怎样细致的观察事物, 怎样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畅晓明白, 又怎样把枯燥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 不同说明性文章又有着怎样的表达风格, 本组课文都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

1. 赏析语言

说明性文章并不因为有了“说明”这一特性的存在而导致文章语言干涩, 相反,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更为准确、精炼, 而且有的还很优美。

打开《松鼠》一文, 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 不得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以及准确精炼的说明。

教学《松鼠》可重点围绕“松鼠是那么可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展开对话, 精读品悟。从松鼠“外形的美丽”“动作的机敏”“搭窝时的聪明”几个方面抓住关键词句, 从美读中感悟松鼠的漂亮可爱。还可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 活化语言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 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 才能入境生情, 促进自悟。教学时可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 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凸显事物形象,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如《鲸》的教学, 演一演, 以手掌为鲸, 加之语言的描述, 演示鲸呼吸的全过程, 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又如画一画, 动手画一画不同种类的鲸喷气形成的不同水柱, 再以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⒊对比阅读

本组四篇课文用词准确, 语言精练, 但又略有不同, 为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文章的不同表达风格提供了范例。

(1) 不同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鲸》一文在本组课文排序中位居首位, 紧随其后的是《松鼠》, 而两篇课文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完《松鼠》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鲸》与《松鼠》在表达上的异同, 从中感受到不同说明文不同的表达风格。

(2) 同题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松鼠》, 如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徜徉, 把同是《松鼠》的文艺性说明文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通过比较阅读, 产生新的发现。

四、创设交流情境

阅读是一种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言能否得到发展, 取决于有多少机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因文而异, 尽可能创设语言交流情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引起争辩, 在思辨中激活思维。在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如教学《新型玻璃》, 可采用“新产品推介会”的形式创设语言情境, 一部分同学扮演玻璃厂新闻发言人介绍新产品, 一部分同学扮演媒体记者, 对新产品进行采访。通过“新产品推介会”, 学生不仅回顾了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 而且还重组了课文语言, 明白了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 面对不同身份的人,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在产品推介时创造了介绍新知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鲜活的, 具有强大的再生力。

《鲸》一文中, “鲸不属于鱼类, 是哺乳动物”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根据这一特点, 课堂以“鲸试图参加鱼类比赛而遭到拒绝”设计现场模拟情景对话。这种对话形式对学生而言, 看似简单, 实则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把课文、课外读物以及电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同类聚合, 正确归类, 还需要通过对语言的捕捉和敲打才能完成, 将阅读、想象、说话巧妙地融为一炉, 实现语言和知识在心理上的重构。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知识点, 又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搭建读写平台

运用语言同样是说明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习了说明文后, 可运用迁移规律, 实现读写结合。

如《鲸》一文, 在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 出示一些随文练笔的作业请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1) 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2) 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3)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而《新型玻璃》一文, 则可由课文的结束段引发学生想象, 激活创新思维。可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 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插入到课文中, 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 也可以《新型玻璃》的自述来写一篇短文。

五年级美术上册试题 篇8

1.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2.圆心确定圆的( ),半径确定圆的(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 ),有( )条。

3.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 )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 )表示,计算时通常取近似值( )。

4.画一个直径是5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cm。如果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 )cm,这个圆的面积是( )cm2。

5.在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硬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cm2。 6.如右图,一根铁丝正好弯成一个直径是2.5dm的半圆,这根铁丝长( )dm。

7.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10cm,圆环宽1cm,圆环的面积是( )cm2。

8.把4个底面直径是8cm的圆柱形牛奶罐捆成如左下图(从底面方向看)的形状,如果接头处不计,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

解题时,先画辅助线(如右上图虚线),可以看出,绳子中的4条线段相当于4条直径;四角处的4条弧,每条都是一个圆周的,合起来正好是一个( ),所以计算绳长的算式是( ),得数是( )cm。

二、对错辨别庭(5分)

1.同一圆中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2.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i倍。 ( )

3.图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 )

4.半径是2d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5.如果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则圆的面积最大。 ( )

三、答案选择厅(9分)

1.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

A.半径 B.直径 C.周长的一半

2.甲、乙两圆的半径比是1∶3,它们的直径比是( ),面积比是( )。

A.1∶3 B.1∶6 C.1∶9

3.下列图中有圆心角的是( )。

A. B. C. 4.右图中扇环的周长是( )cm。

A.12.56 B.16.56 C.17.85

5.把一个圆的半径增加2cm,周长就增加( )。

A.4cm B.6.28cm C.12.56cm

四、计算小能手(25分)

1.填表。(9分)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8分)

3.计算下面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 (8分)

五、实践探索台(10分)

1.先画一个正方形,再按下面步骤操作。

(1)画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以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大圆;

(2)依次连接两条直径的四个端点,得到一个小正方形;

(3)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小圆。

2.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0cm。

(1)大圆的面积是多少?

(2)图(2)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3)中,小圆的面积是多少?与大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六、生活应用场(25分)

1.教学楼前有一个直径是8m的圆形花坛,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有一个面积为450m2的圆形草坪,要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10m、12m、15m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位置?

3.一个圆形水池,周长125.6m,水池周围(阴影部分)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在路的外侧围一圈栏杆。水泥路的面积有多大?栏杆长多少米?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乡村,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水平。欣赏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如此,发展也很不平衡,所以在今后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加强辅导与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教材,本教材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阶段目标以美术与自我、社会,美术与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组课,注意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使教材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趣味性得到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曲面推进素质教育基本指导思想,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一代人才服务。总之,本册美术学习内容,以关注学生各年龄段的特征和成长需要,注重学习过程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结合,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了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普及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主要放在让学生自己创造美,学会运用美。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原则,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通过讨论、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的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环境,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等活动音高学生在美术创造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学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认识作用,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4.加强师生的交流,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心学习,加强属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

6.重视对学生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整体思路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历的培育,着重学生立异认识和实践才能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靠近学生,学已致用”为准则,挑选契合五年级小学生身心特色的教育内容。全册共有16课。

二、教育方针

1、不同东西,用纸以及身边简单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会造型活动的兴趣。

2、不同东西,用纸以及身边简单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规划和装饰,体会规划制作活动的兴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略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造、扮演和展现。

三、教育方法

1、注重审美才能的培育。在教育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异美术作品的时机,引导学生打开想象,进行比较。

2、注重立异精力和实践才能的培育。学生立异思想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求和实践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因而,激起学生的立异精力和培育学生的实践才能是紧密联系的。

3、创设文明情境,修养人文精力。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明学习。美术学科具有常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色,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联系,因而,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人的整体素质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次课改的要点就是怎么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革新,即倡导自主学习、探求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这些学习方法中,培育学生凭仗自己自动建构常识与活动,去与别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求性学习。

6、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运用多种教育手段。

8、泛使用各种课程资源

四、全册教育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万绿丛中一点红》

第二周《色彩的和谐》

第三周《美丽的纹样》

第四周《礼物的外套》

第五周《兴趣文字》

第六周《地球的重生》

第七周《古拙精美的华表》

第八周《鸟语花香》

第九周《陶泥的国际》

第十周《画中有诗》

第十一周《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

第十二周《会跳的玩具》

第十三周《电脑美术》

第十四周《美术学习记录袋》

第十五周《元宵节里挂彩灯》

第十六周《珍爱国宝》

第十七周

上一篇:库房管理流程下一篇:课文《小鹿的玫瑰花》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