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自传的读后感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鲁迅自传的读后感(精选10篇)

读鲁迅自传的读后感 篇1

题目(楷体GB2312 一号)

别: 外语系 专学业生

名姓

称: 英语 名: 庄宏勇

号: 09120128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高红宦

完成日期2013 年4 月 5 日

读鲁迅自传的读后感

论文摘要 :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脊柱,他在《呐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这八字深深包含着对中国人民的怜惜和悲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朽及当时人们冷漠的内心、麻木的社会状况,有力的抨击了当时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及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关键词:愚弄毒害;剥削压迫;麻木愚昧;奴隶生活

曾记得,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上流阶级生活的孔乙己。他在酒店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以偷为职业。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竟被打断了腿。孔乙己的死,不正象征着中国教育的堕落吗?我还看到了读书人的悲哀。他们可供炫耀的惟有学问而已,可学问在世人眼中又算什么呢?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方面仅寥寥几笔,但细腻地刻画出了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不知感染了几代人。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呐喊》(etc)中的哪部小说的话,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Q正传》。《阿Q正传》(etc)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是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性格极其复杂: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最后还是被迫害致死。阿Q其实只是旧中国的一个1 贫苦农民。在未庄,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他专做短工,穷得只有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他是弱者,受了他人欺负却又要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挨了打,常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胜利,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他还常为生计发愁……野蛮的压迫剥削使他贫穷;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愈发麻木愚昧。他的“革命行动”竟是去静修庵里胡闹。所以说,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了。这也是就中国人民的最大弊病。

在我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之后,鲁迅先生的《呐喊》却仍让我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在鲁迅的作品里,尽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尽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言语犀利,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啊!中国,快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但我最喜欢看的还是鲁迅的小说,我感觉他的小说很真实,批判了当时旧社会的丑陋面目。

《孔乙已》(etc)是我在《呐喊》中比较喜欢的一篇,可能是这篇学生,所以对这篇所有的细节都比较了解。我第一次读这篇是在初中课堂上,那时老师让我们自己先读,当时,我读得很认真,因为我对这篇挺感兴趣的,因为是鲁迅写的。当时读得不太懂,听老师分析后,感觉明白了很多。

孔乙已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读书人,在黑暗的社会里,他唯唯喏喏她活着,他一生都在寻求功名,一直考,一直考,可都考不上,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中,他成了一个行尺走肉,一个麻木而不任的人,正像他所说的“窃”书不为“偷”,因此在一些丑恶的人心中成了一个“小偷”,可在孔乙已的心中,他并不这么想,在与他同龄中,只要是见到他,1 除了笑,没有话讲,因此只好向孩说话,他也只有在孩子面前,他才会有受到蔑视的笑,后来有人说他又去偷书,结果被打断了腿,当他再一次来到客栈时,讽刺的笑声就没有停过,此时的孔乙已更偈一个行尸走肉,只靠着两只手来行走,终于,在人们的笑声中,消失了。过了几年,终于没有再见孔乙已,有人说的已经死了。

这就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结果,给人无尽的思考与想象到底孔乙已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大量的手法,在人物外貌,动作,语言上都有很多的描写。作者笔墨越多,所想表达的人物形象越明显。

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有两点,一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抨击,作者在每一篇小说里,运用了不同的手法,将现在的人物与过去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对周围人物的形象描写,以及周围的环境的描写,有力地反映了当时旧社会的封建统治制度,但在另一方面,我觉得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希望在他文字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奋发有前,能够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使这个社会能振作起来,这是他一种爱国的表现,他并没有去用语言激励人们,而是用文字,在文字的背后是他一颗爱国的心。也许他的文字并没有激励到每一个人,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一部分人,还有一些知识文化的人都能在他文字的激励下而清醒觉悟过来。

现在,有许多文章,作品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但我比较情有独钟,只喜欢鲁迅先生的,因为他朴实而强有力的文字中,人们看到了当时丑恶的面目,我觉得孔乙已那篇比较明显,通过对孔乙已人物形象的描写,从颓废,每一个文字,从直接到间接,从明显到不明显,让读者真实地看到了像孔乙已那类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的从善良、爱面子的人转1 变成颓废,麻木不仁封建的人。

这样的文章没有用华丽的文字,但字字都像利刀像一样直插人心,这就是我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他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作出献,这也就是我爱国的表现。

所以大家一起来《呐喊》吧!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中国来呐喊吧,作为学生,要好好学习,作为工作,要好好工作,大家都尽一份力,使我们国家更家美好。

参考文献:

《1》.阿Q正传

《2》.孔乙己

读科比自传《曼巴精神》读后感 篇2

下面说说我从曼巴精神中得到的启示:

热爱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曼巴精神远不止如此。日复一日的疯狂训练绝不仅仅是热爱就能支撑的。所以下面才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1.理智。科比无论何时都能保持理智,他不会被情绪和欲望冲昏头脑(当然有这种时候,但那都是年少的时候)。换句话说,他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即强大的自制力、毅力。这是我应该学习的一点。

2.耐受力。科比的理疗师也说了,科比拥有强大的疼痛阈值。这或许就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进行魔鬼训练带来的提升吧,换句话,他已经对疼痛麻木了许多(包括他牺牲的睡眠时间)。

3.冷静、心如止水、静心。科比总是能让自己静下来去阅读,去思考,去研究,去学习。这与他进行冥想和瑜伽锻炼有很大关系。

读鲁迅自传的读后感 篇3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_1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博古通今,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是谁?像辛勤的园丁养育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是谁?像燃烧的蜡烛照耀着这个世界,我要大声的告诉世界:“那就是最最令人们尊敬的老师们!”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有你们伴随我们成长,才使得我们的求学路走的如此踏实,而在这些老师中当中,她却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一位。

“上课!”

“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伟大的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一心取得的抗日战争胜利!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复兴之路的!”瞧!历史刘老师来上课了……

历史课嘛,本来就是讲故事,而历史老师就是位讲故事的人,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总是最轻松,最快乐的!因为她经常弄得我们大家哈哈大笑。老师不仅课讲得很有意思,工作起来也是非常的认真,负责。

每次上课她都会花许多的心思去弄一些预习资料给我们,让我们提前了解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上课时,她会把自己多年以来总结出的规律教给我们,让我们能轻松地掌握每堂课所学的知识,让我们更有目的去复习,更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可是!在一次历史课上,我的一些举动让老师十分地失望。我与一些同学不停地在哈哈大笑,似乎有些对老师起哄的意思。也不知道,那堂课我是怎么了,居然他们闹了起来。结果,班主任知道了。以我为中心,开始大发雷霆。那一刻,我从内心里认识到了我错了,我不应该上课闹,我不应该上课哈哈大笑,我不应该……于是,我决定一定要找机会给刘老师道歉。有一天,上课时刘老师心情很好,越给我们讲心情越好,就把她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我们。后来,我就经常给刘老师发短信,在过年是打电话拜年… …也是在增进师生间的情谊吧。过年时候,我又要到了她的QQ号,随后我们就在网上聊了起来。老师她不经常上网,一个月也上不了几次。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聊天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每回,在网上看见她,我都主动去打招呼,开始聊天,会聊很长时间。似乎,我有好多的问题想去请教老师,去向老师取经,探讨。比如:一起聊学习方面的,英语啊,历史啊,以及各科;班级同学有趣的事情;还有健身体育运动方面;从那时起我对刘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新的认识,更加的.喜欢她了。通过网上聊天,感觉她并不想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思想很落伍,跟不上时代潮流!而她却是一个,有着年轻人般的心,喜欢潮流!穿的是那么时尚,也懂什么是“雷人语录”经常也说两句。我们和她之间好像并不存在着很大的代沟嘛!这就,使我们越来越喜欢她了,越来越喜欢和她说笑,缩短了我们的师生间距离。

搞笑的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因此,在历史课上,我们的笑声不断,震惊不断!而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也记住了某年某日的历史时间。她的讲课很幽默,也很深刻。她对工作的认真,努力,负责得到了我们的青睐也赞扬,使我们全班同学越来越爱她了,喜欢她了。

敬爱的老师,我不是您最得意的学生,您却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真的很荣幸做了您的学生,我们永远祝福您,我相信,您对我们的爱一定会得到回报的。让我真诚的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读鲁迅小说《铸剑》后感 篇4

读完鲁迅的小说《铸剑》以后,第一个感觉是,鲁迅的文章是一如既往的深奥,难读。但在经过多次地去研读,以及对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加以了解后,便又被他的精心构思,以及浓烈的情感所折服了。

在这篇小说里,一开始描写的场景是主人公眉间尺在面对老鼠时的软弱。对着夜夜扰他清梦的老鼠,他却未能痛快地去回击。随后,眉间尺的母亲出场了,道出了她对于儿子能不能报复仇的担忧。虽然眉间尺说他会改过,但这还是让我们读者在心里捏了一把汗,到底眉间尺能不能完成复仇呢?故事的结局又会怎么样呢?眉间尺挖出了那把雄剑,背着它便要到宫里面报仇去了。在路上,他怕剑过于锋利,会伤及无辜,便一路小心,但他还是不小心摔倒了,还压到了“干瘪脸少年”。在他担心伤到人的时候,反而被“干瘪脸少年”勒索。面对这样的状况,眉间尺根本不懂得怎样去解决。这时,我们的心里也许会想,没等眉间尺接近王,他便会因为一些小人以及小事给折磨死了。也是在这个时候,事情有了转机,一个“黑色的人”过来了,而且很利索的为他解决了这件事情。而这也便成了整个复仇计划的转机。“黑色的人”即宴之敖者提出要帮他报仇。但是条件却是要用眉间尺的剑以及头颅。这很不可思议,但眉间尺却毫不犹豫地割下了自己的脑袋。这是怎样的一种信任与勇气!眉间尺作为一名复仇者,由原来的软弱变为了坚强与果敢。为了报仇,他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

事情发展得很顺利,宴之敖者顺利地进入了王宫,接近了王。最后在鼎里面,眼看眉间尺的头颅未能把王杀死,宴之敖者便把自己的 1

脑袋割下,到鼎里和眉间尺的头颅一同对付王,终于战胜了王。大仇在此时得报了。可是眉间尺和宴之敖者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说眉间尺愿意付出生命来复仇是在情理之中的,可是宴之敖者的付出却是最让人费解的。但如果我们联系到“宴之敖者”是作者写这篇小说之前曾经用过的笔名,我们就可以理解了。而且,在古代本来就存在于这样的一种侠士,只为打抱不平,只为打击让人看不惯的行为恶人,至于生命,在他们眼里已经是不足为重了。所以,宴之敖者的这种行为是理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一种人,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念。

剑伴随着复仇,一直贯穿于这篇小说,但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它发挥重大战斗作用,它只是用于割下几个人的头颅然后让头颅互相撕咬而已。这是别的剑也可以为完成的任务,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鲁迅先生对于这把剑是有颇多描写的,让人觉得只有这样的神器才可以战胜王。但最后好像并没有展现出那把剑的威力,还是它已经展现了呢?这是鲁迅先生的刻意安排还是不小心忽略的呢?这还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

鲁迅先生写作这篇小说目的也许是单一地为了表达他对当局政治的愤怒之情,恨不得把统治者的血肉都吃光的强烈复仇的情感,但他在无意中还表达了更丰富的情感。这一点,他是通过对一些看起来无关重要的人的不经意表露出来的行为以及动作来表达的。比如大臣、妃子们,他们在看到宴之敖者把王的脑袋割下后没有丝毫的慌张,反而是一副等着看戏的样。还有在举行葬礼的时候,民众的麻木反应,都会让人觉得无语。最后让人感到讽刺的是,眉间尺和宴之敖者的头

颅和王的已经分不开了,和王享受一样的祭礼,接受万民的膜拜。小说最后的描写是颇为耐人寻味的,在王下葬经过城里的道时,后面是王后和许多妃子的车,百姓看她们,她们也在看着百姓,但哭着。此后是大臣,太监,侏儒等辈,都装着哀戚的颜色。只是百姓已经不看他们,连行列也挤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臣与妃子们的虚伪,也看到了百姓的看客心态。王死的这件事情与他们并无多大相关,他们要做的只是走一下过场而已。民众的麻木呢?这也不就从侧面反映出王的平日所作所为并不得人心么?“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怕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然而也无法可施。”这句话显示的恐怕不是对王的忠诚,而是对于眉间尺和宴之敖者可以享受王一样的葬礼的深深嫉妒,对于跟自己一样平凡的人却有不同的待遇的愤怒,是一种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这是一种扭曲的变态心理。

鲁迅自传 篇5

鲁迅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都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其实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因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的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鲁迅自传教学反思 篇6

篇一:鲁迅自传>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体会自传的一般特点和从语言中体会感受鲁迅,这是我这节课设计的宗旨。

鲁迅的文章历来是中学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鲁迅的文章时,我们往往是从思想、主题的角度切入,来安排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组织教学活动,而《鲁迅自传》又是鲁迅自己介绍生平和思想的最重要材料之一,涉及的背景材料点多面广,因而教师更容易从鲁迅人格入手,增加背景介绍,使学生重点了解鲁迅的经历和思想。

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首先是一篇自传,鲁迅首先是一个文学家。鲁迅的人生经历、转折固然重要,思想固然深刻,但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主要不是了解鲁迅的深刻,也不是去了解鲁迅的转变过程,而是要突出这篇文章的传体特征(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自传,从教材的使用来看,把《鲁迅自转》作为自传的范本来学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看鲁迅的经历和思想是如何被叙述、如何被表达的。换句话说,自传的特点和鲁迅思想的深刻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这是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的独特的地方,也是鲁迅文章作为教材的主要价值之一。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试图以经历为主线,以语言为入手,让学生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体会自传的一般特点和从语言中体会感受鲁迅,也就是从这点来体现“具有语言学习价值的鲁迅”。

突出传体特征,那么鲁迅的形象是不是不重要了呢?不是的。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经历和传记特点的时候,带出对鲁迅思想的思考。如我在分析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作者的经历,有详略之分吗?那为什么有些要想写有些要略写?”这个提问自然就可以使学生明白弃医从文是祥写,为什么要祥写呢?因为这是鲁迅最重要的转折点,从而引出弃医从文的原因和鲁迅的为人,这样就可以结合附文《<呐喊>自序》来分析。鲁迅的形象初步得到体现。同时在分析时,又扣住了自传的一个特点“详略得当(重在祥写表达自己思想的内容)”。另外在分析语言时也是一样,既要抓住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又要突出本文语言思想内涵丰富的特点,这样自传的简洁特征和鲁迅的思想也就都得到了体现。同时我还把本文的语言和七年级上的《风筝》一课的语言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希望学生能明白鲁迅作品语言更多的是“形象化的表达”,但这篇是自传,所以,鲁迅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选择了凝练简洁,这是为了做到言简意赅的需要。这一点的设计还是落实在了自传的特征上面。

当然,这样的设计都是老师的预设教学,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一个好的课堂,还应有自然生成的东西。为此,我主要在分析语言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他们自由的发现和表达,而老师不过多的干涉,尤其不强加给他们教参上的东西,他们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就是什么样的水平。显然,这样的教学,鲁迅的思想不是很突出,这是这堂课设计的一个局限,而课堂生成的东西也不够深刻。但我想,随着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对鲁迅的进一步的了解,他们是可以更深刻了解作为思想家的鲁迅的。

总的来讲,学生能够接受我这样的设计,和老师的配合相当好,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也基本了解到了自传的写法特点,可以说是达到了预计的效果。但是因为公开课的原因,我试图上一个完整的课,我对学生的讨论时间进行了限制。这显然是不符合生成性课堂的规律的,也是得整堂课内容过多,再加上老师的语言有些啰嗦,占用了不少时间,使得学生的参与时间大大减少了,也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从《鲁迅自转》的文章特点和教学设计容量来讲,应该有两课时。这是我今后要改进的地方。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请大家多多指正。

篇二:鲁迅自传教学反思

于语文学习,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一直崇敬的伟人鲁迅先生已经成为学生“怕”的对象,想来实在可怕。

为什么学生怕读鲁迅的文章?笔者为此曾经做过一次题为“我眼中的鲁迅”,学生发表了不少“高见”,但普遍的认识是:

鲁迅太伟大了,伟大的让我们难以接近。

鲁迅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感到异常陌生。

鲁迅的作品语言艰涩,主题深奥,实在难以理解。

而且,除了课文,绝大多数学生不读鲁迅的其他作品。

鲁迅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鲁迅作品的价值勿庸置疑。但他的着作的读者却越来越缺少,甚至对进入教科书的作品望而生畏。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虽然篇目有所不同,选用的鲁迅作品有一般在20篇左右,约占到讲读课文的10%。我们在教学中也总是吧鲁迅作为重点,但结果却不怎么样,反而学生越来越疏远了鲁迅,实在需要我们反思。

学生越来越疏远了鲁迅,有诸多原因,但从中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实在也需要我们反思。

一、不要“神”的鲁迅

鲁迅是伟大的,但伟大不是难以亲近的同义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鲁迅在中国就成一尊神“五四”新文化运动旗手,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我知道鲁迅开始,实际上就有点“神”的味道,随着不断的学习,就愈加“神”了起来。鲁迅的每一句话虽然没说顶一万句,但总是名言。甚至在我读大学时,凡是鲁迅批评或批评过的人都时反动的,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批林批孔要鲁迅,反击右倾翻案风要鲁迅,揭批四人帮要鲁迅„„鲁迅先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标杆,这不是神又是什么?

我是喜欢鲁迅的,事实上这种认识一直影响着我的教学,我有意无意间也在影响我的学生。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对教材、教参机械照搬,强行灌输的方,阐发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而化之的主题,初时的学生比较听话,我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但渐渐效果就不那么好了,到后来,他们可能就不听了。我一直在想,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问题是在我身上。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不是接受一位神,神话的鲁迅只能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疏远。

周令飞说:“鲁迅不单是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个风趣幽默、可亲可爱的长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也是人,是一个与我们一样的人,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神是要供奉的,我们无法接近,而可亲可敬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心中。林肯的鼻子可以摸,如果我们也可以摸鲁迅的鼻子,那时的鲁迅就不会被疏远了。

我们必须将鲁迅从神坛上请下来,然后与大师进行平等、和谐的心灵对话,让学生亲自去感悟其作品内涵和艺术魅力。

二、不要“政治”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远去了的不一定就是陌生的。

鲁迅先生是反封建的斗士,是革命的旗手,是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政治化概念化的先生,只剩下一张横眉冷对,严峻无情的脸谱。于是,我们无论是教鲁迅的小说,散文,还是杂文,都是循着这一概念,语文教育成了政治的宣传员,至少是一种政治暗示。一谈起鲁迅的形象,立马想到怒目金刚、横眉冷对;一说起鲁迅的文章,立马想到“似投枪、如匕首”。正如周海婴所说,这是“政治上需要”的鲁迅。

我们且不说文学作品的对人文价值,但这种把人文理解成思想政治教化,而失去了人文的本义的做法,实在是一种舍本逐末。政治化概念化了的鲁迅失去了真实,政治化概念化了的鲁迅作品教学自然也就失去了价值与意义。而且这种做法扼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极大地降低了鲁迅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今天学习鲁迅的作品,如果依然按照老一套的思路来阐释与剖析。怎么能让他们理解鲁迅思想及其精神呢。不能理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怕,烦,甚至讨厌。一位研究者说:在教学中“只突出‘反抗封建教育制度’的主旨”,尤其是“人为对鲁迅加以拔高甚至神化,不允许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的见解,使原本充满着人文气息的鲁迅作品,只剩下冷冰冰一具严肃‘躯壳’”,于是,终于使鲁迅的作品“在学生中间变得‘面目可憎’”。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教学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记住“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记住“反封建”的主题,鲁迅本来就是立体的、多元的,在教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同样也应该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的解读与理解,这不正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的需要吗?鲁迅作品除具有极高思想性外,还有许多的“读点”,经久耐读,越读越有“味道”。这不正是>语文教学的“内核”吗?

三、不要“甚解”的鲁迅

鲁迅是深刻的,但深刻的鲁迅并不是不可认知的。

鲁迅的作品,篇篇是精品,字字乃珠玑,其思想的深刻是勿庸置疑的。鲁迅的作品难读,不只是学生感到难读,有一定阅读经历的经验的读者,对鲁迅的作品大多望而生畏,就是我这样受过“专业”教育的语文教师也常常需要借助“别人”。因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不同于一般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杂文,小说散文同样具有深刻的思想。

其实读不懂鲁迅是正常的事,时代不同了,社会发展不一样了,连语言的表述风格都变了。我无法认同鲁迅先生的文章“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的说法,难读与超出认知范围至少不完全等同。

对于鲁迅作品中很多深刻的哲学思想,我们不必心急,可以让学生可以慢慢消化,以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我们不要总是强调鲁迅的深刻,学生无法认识到这深刻,于是启发启发再启发,启而不发,就只能灌输,结果还是概念,对鲁迅的理解没有任何帮助,对于现今个性独立的学生们来说反而会令其对鲁迅作品产生排斥心理。

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否可以学学陶渊明,让学生不求甚解。事实上,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何必强求比我们更加年幼的学生呢?

鲁迅自传优质课件 篇7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段:家庭状况。这一段介绍了出生年份及出生地点。用一句写父亲,用三个单句写母亲,在有详有略中反映了母亲对“我”有更深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离家求学的原因,先说“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接着说“寄食”不成;再说父亲病故。接二连三的打击,其结果是“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加上自己既不愿做寄食者,又“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那么只有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这里详写,是因为这是鲁迅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关头。

第2段:求学经过。这是鲁迅先生的青年时代。这期间他经历了数次人生选择。从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再到日本留学改学医学,最后是弃医从文,鲁迅先生一直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与良方。文章把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弃医去“提倡新文艺”写得比较具体。因为这段时期(即1902-1909年留日期间)正是鲁迅探求救国道路的关键时期,他以后用文学作为战斗武器的决定时期。

第3段:工作简历。这段写1909年到1930年20余年间的工作经历。这期间鲁迅先生几经坎坷,屡遭磨难。从杭州到绍兴,到北京,到厦门,到广东,到上海,鲁迅先生几乎踏遍了全国。虽然他的工作、职务几经变动,他自己也一直饱受打击,但他始终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待之,表现出坚韧顽强的精神。

第4段:写作成果。俄国19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先生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鲁迅先生精神更为振奋。从1918年起,他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同年4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吃人的本质,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从此,鲁迅先生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文中“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充分说明了他的战斗历程和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

二、详略安排

文章篇幅虽不大,但有详有略,错落有致。如第1段由于父母对其影响上有大有小,在记叙中也就有略有详。第2段略写水师学堂,只用“我又走出”四个字交代。而弃医学文一节却写得比较具体。因为弃医从文是鲁迅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三、写作特点

1、寓情于叙述中

本文以记叙为主,对亲身经历的事情一般不加评论,但却能看出作者明显的思想倾向。比如用“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先提倡新文艺”几句话表现作者的爱国思想。

2、语言简洁平实

鲁迅一生,可谓阅历丰富,成就辉煌,即使仅止于1930年,也称得上伟大了。但这篇自传,仅用800余字,就写完其不平凡的大半生。可见其简洁程度。全文没有描写,不用形容词,语言表现力却很强。再就是对所有重要事情,只叙事实,不加评论,省了大量笔墨。

四、高度概括性

鲁迅先生的大半生复杂坎坷,但这篇文章仅用千字便高度浓缩了他近50年的经历。特别是第3段,这段写1909年至1930年20余年间的工作经历,涉及时间长,地点变换多,工作、职务变动大,其中还有变动的原因,这样复杂的内容却用极洗炼、概括的语言记述下来,交代得非常清楚。

五、教学建议

9、《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篇8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教材分析】

《鲁迅自传》是语文版七下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是人物传记,是鲁迅作于1930的一篇自传, 叙述了他从1881年出生到1930年约50年的人生经历。按“经历 十 成绩”的结构和时间顺序来写,是鲁迅所交上的一份无愧的人生答卷。因为它具备传记作品实事求是、线索清楚、重点突出的文体特征,所以学生通过它既可以走近鲁迅、认识鲁迅、学习鲁迅,又可通过学习它掌握传记的特点和写法。【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比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较好的学习分析能力,但是,由于班级人数多,一百多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各不相同,基础良莠不齐,他们第一次接触人物传记,所以,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析引导为主。【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自传体文章的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以时间为顺序,思想感情为线索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以时间为顺序,思想感情为线索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有这样一幅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对联的内容猜一猜这说的是哪个人物?(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好几部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自传》这篇文章系统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一生。

二、走近作者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等。

2、写作背景:本文初稿写于1925年,1925年5月26日,鲁迅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作序,并附著者自叙传略。1930年5月16日,鲁迅在此传略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鲁迅自传》。增补内容主要加上了1926年至l930年间的工作简历和著作。写作初稿时作者尚住北京,修订时则在上海。

自传记述了作者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

3、文体知识:

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也简称“传”。从创作方法来说,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这是传记文学。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本文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

浙江(zhè)

筹办(chóu)

衰落(shuāi)

其实(qí)

学籍(jí)(2)理解意思

筹办:筹划办理。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力: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乞食:要饭。乞:乞讨。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鲁迅自传》是鲁迅为自己写的传文。“自传”是作者叙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自传是自述生平的文章,属传记类文章,有三个特点:

①所写材料真实典型、既要概括人物的一生,又要突出主要事件;

②在记叙中常插入对人物事件的议论;

③语言准确、平实、简明,富于个性特征。

学习自传的方法:

①把握人物一生中的主要事件;

②根据这些事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理清条理: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作者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生活、求学、工作的经历。

第二部分(4):主要介绍了创作和著述情况。

4、鲁迅先生的主要人生经历:(1)一八八一年出生;(2)十三岁时辍学回家,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家庭状况)(3)十八岁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4)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5)毕业之后,被派往日本去留学;(6)待到在东京预备学校毕业,决意学医,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因为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7)两年后,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汁划,提倡新文艺。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在日俄战争中)的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有较为广大的运动;(求学过程)

(8)二十九岁回国,因为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9)(刚),回国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10)第二年(1911),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11)绍兴光复后(1912),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12)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当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13)一九二六年,做厦门大学教授,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14)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二七年四月辞去中山大学教授;(工作简历)

(15)一九二七年九月出广东,定居在上海。(16)一九一八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主要著作)

四、教师小结:

在这篇短小的自传中,作者不仅清楚地叙述了自己近50年的经历,而且直接间接地表露出为国为民、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

五、作业布置:

1、抄写字词积累;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

二、合作探究: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依据内容上的重大变化分段落。第1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第2段写外出求学;第3段写工作经历;第4段写主要著作。

2、文章这样安排顺序和段落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能清晰地显示人物的人生轨迹。

3、鲁迅的人生道路上有好几次重大转折,谈谈你对鲁迅的认识。

明确:鲁迅从18岁起,就一直在探索救国道路,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是考入南京水师学

堂后又决定到矿路学堂去求学;第二次是决意学医,走医学救国的道路;第三次是弃医从文,走文学救国的道路。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为国为民、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

4、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第4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明确: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三、拓展学习:

引导、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查到的资料充实课文中一些语焉不详的地方。

1、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 明确: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2、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鲁迅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中透露的消息描述一下。

明确: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3、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明确: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4、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明确:俗话说:“便宜无好货”,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二十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

5、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明确: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土。

6、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明确:鲁迅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

7、文章最后一段交待的是鲁迅著作方面的情况,根据其中的名篇对鲁迅的在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作用稍作讲解。

明确:①《狂人日记》批判旧中国“吃人的历史”。②《阿Q正传》批判国民的劣根性。③《记念刘和珍君》抨击军阀反动统治:

四、教师小结:

1、由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鲁迅无论其经历还是思想,都是极为丰富的,复杂的,我们完全可以把鲁迅的传记写成一部厚厚的大书。事实上人们研究鲁迅的书文成百上千,我们也完全可以根据众多的其他材料,复活一个比本文更为鲜活、具体的鲁迅形象。请同学们据此思考人物小传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①短小精悍;②不铺陈细节;③语言简捷严谨。

2、鲁迅先生的大半生是复杂坎坷的,《自传》仅用千余字就浓缩了先生近50年的人生经历,表现了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让我们感受到他为国为民、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

2、完成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9、鲁迅自传

鲁迅,原名周树人

文章内容:

一、由盛转衰的家世;

二、出国求学、弃医从文的人生道路选择;

三 工作上的辗转奔波,在旧中国的左冲右突;

四、做小说、写短论的思想启蒙活动。

《鲁迅自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9

1.厦门(xià)皖南(wǎn)学籍(jí)乞食(qǐ)

2.páng huáng(彷徨)shuāi败(衰)chóu办(筹)

zhâ江(浙)nà喊(呐)亲qī(戚)

二、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

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2.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意外发生的事情

3.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4.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一般指政治上的改良或改良主义运动

3鲁迅原名 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风筝》。他的第一篇小说 《狂人日记》 发表在1918年《新青年》上,后来收入小说集 《呐喊》里面。

4.本文以 时间 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_1881年出生_到_1930年的经历与著作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

①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因为他发现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 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的人)?

②“„„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两条路”是指做幕友或商人。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③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句中“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什么?“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用文艺来宣传群众,改变国民的精神。

④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 新文化运动。

6.下面这两句话分别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

②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表现了鲁迅的谦虚,把数量很多的如同投向敌人的匕首的杂文,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点”。

7.(2006年长沙巿)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通过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阅读理解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按时间顺序给本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被拒绝了。)写“我”刚回国的任职情况;第二层(„„国文系讲师。)革命发生后“我”的任职情况;第三层:一九二六年后“我”的任职情况。

2.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

4.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

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6.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7.鲁迅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读鲁迅自传的读后感 篇10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耸听(sǒng)(2)把柄(bǐng)(3)膳宿(shàn)(4)恫吓(dòng hâ).....

(5)侮蔑(miâ)(6)晓谕(yù)(7)慷慨(kǎi)(8)筹办(chóu)....

(9)páng徨(彷)(10)亲qī(戚)(11)yá(衙)门(12)jǔ(沮)丧

2、补充下列词语

(1)青黄不(接)(2)克(勤)克俭(3)引经据(典)(4)怒不可(遏)

3、根据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2)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3)他指摘我偷懒,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4)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

恫吓:吓唬。

4、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试结合上下文说说理由。

(1)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变化)变化是指事物在形态或..

本质上发生新的状况,而变故是指意外发生的事情。它写出“我”家由“不愁生计” 到“几乎什么也没有了”的遭遇。

(2)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居住)居住是指较长时间住在一..

个地方,而寄住则有依附别人的意思,和下文的“乞食者”相照应。

5、根据课文内容简答

(1)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鲁迅自传》(破折号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鲁迅为什么一方面说自己“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另一方面又强调“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这表明鲁迅既不愿做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也不愿意做惟利是图的商人,他所要选择和追求的人生,决不仅仅是为了谋求个人的生存道路,而是要寻找一条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相结合的道路。

(2)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

底被拒绝了。《鲁迅自传》(作者的处境如何?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

这段话表明作者回国后由于政局的**和社会的黑暗,几乎到了谋生艰难的地步。从加点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失望、伤感、愤慨交集的情绪。

(3)少年毛泽东喜欢读哪些书?这些书对毛泽东有何影响?你可否看出少年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少年毛泽东喜欢读《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等历史小说和神话小说;他非常喜欢读《盛世危言》这本书。历史和神话小说培养了他想改造旧社会的造反精神;《盛世危言》激起了他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少年毛泽东是一个志向远大、刻苦修身、敢于抗争、酷爱读书、擅长思索、有独立见解的人。

(4)在语言运用上,把政治术语用于家庭琐事叙述中,生动形象幽默,试举一例分析。示例:“抗议”、“罢课”本本指反动统治下进步学生为了一定的目标而产生的抗争,停止上课的斗争,这里借用此词形象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敢于反抗旧势力的精神。

二、综合实践:学校开展以“探索中国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活动一: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中国龙的象征意义。(4分)

【材料一】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摘自歌曲《龙的传人》)

【材料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乘坐的车子叫“龙辇”,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材料三】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舞龙灯,跳龙舞,赛龙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材料四】龙具百兽之形态,汇天地之灵气。古人有“龙有九似”的说法:角似鹿,头似驼(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显能隐,千变万化,腾云驾雾,上天入海,呼风唤雨。

示例:我选材料三,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吉祥平安。

我选 一,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

我选 二,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皇权(皇帝)。

我选 四,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超凡的力量。

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与龙有关的谚语佳句。这些语句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请从下列四句中任选一句,写出你从中悟出的道理。

①不下大海,难捉蛟龙。②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我选第___1__句,悟出的道理是: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我选第___2__句,悟出的道理是:缺少必要的条件,就无法施展才干。

我选第___3__句,悟出的道理是:不要过于在乎外表,而要注重内涵。

三、课内阅读:

(一)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1、文段所述作者的经历按时间可分为五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明层次,并归纳层意(10字以内)。① 十八岁到水师学堂学习② 半年后改进矿路学堂③就读东京预备学校④仙台学医⑤弃医从文

2、文段所述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为:求学过程。

3、作者“被派往日本去留学”,又为什么“决意要学医”?“决意”表明了什么? 作者决意学医是为了振兴祖国。因为他到日本后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决意”一词表明他改变专业是经过反复考虑的,为了祖国和民族,他毅然决定学医,走上医学救国的道路。

4、文段叙述了作者人生道路上的哪几次重大转折?哪一次最为重要?为什么? 三次,①由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②留学日本后决意学医。③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第三次。因为它改变了作者的人生道路,促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5、联系课文全文,谈谈你对鲁迅不断改变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解。鲁迅改变自己的所学的专业都是基于他对救国之路的不同认识。专业虽在变,但他救国救民的爱国之心始终不渝,从未动摇。

(二)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他指摘我懒惰,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的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

我的不满增加了。在我们家里,辩证的斗争在不断地发展着。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在他们面前争论了起来。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激怒了我。我骂了他,就离开了家。母亲追上前来,竭力劝我回去。父亲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我回去。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我学会了恨他,我们对他建立了真正的统一战线。同时,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6、上文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请写出这件事的六要素:

时间:“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地点:家里人物: “我”和父亲

起因: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激怒了我。经过:我骂了他,并离开了家。母亲劝我回去,父亲赶来命令我回去,我不让他们走近,并以跳下池塘相威胁。

结果:父亲答应不打我,我跪一条腿磕头认错。

7、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上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8、作者为什么把自己同父亲的“战争”说成是“内战”?“要求”和“反要求”分别指什么? 因为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时正值抗战前夕,他用富有时代气息的“内战”一词指称自己同父亲的家庭内部斗争。“要求”指父亲要我磕头认错。“反要求”指我要他答应不打我。

9、第二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用的什么表达方式?它有何作用?

议论。它表明毛泽东从这次事件中得到的认识,同时也表明毛泽东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的人。

四、课外阅读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①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②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和紧捏的拳头。③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要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尚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0、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① ②③

11、“真是晴天的霹雳”说明作者对鲁迅的死感到 无比的震惊。在一般文章都说鲁迅“逝世”的情况下本篇却直说:“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性格 率直。.

12、“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和紧捏的拳头。”表现了什么?既表现了人们的悲痛,又表现了人们的怀念和崇敬,更表现了人们决心化悲痛为力量,与反动派决战到底的决心。

13、鲁迅有一句名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文段中的哪句话表现了“爆发前的沉默”?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要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14、通常情况下对于“死”,人们都会换用一种委婉的说法,如“逝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等等。你还能说出几种不同的说法吗? 去世;仙逝;永别;安息

上一篇:保养协议书(空白)下一篇:短篇忽悠女孩的冷笑话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