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德随笔(共12篇)
摘要:本文主要阐释了社会公德的内容和要求,描述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论述了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遵守社会公德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遇到的阻碍和相应措施。
关键词:社会公德;大学生;发展社会公德。
参考文献:
焦宏飞,《论发展的多重内涵》,唯实,2005.8.19
一个没有宗教信仰作为根基又没有社会公德作为砥柱的国家,如同一串没有线的珠子,终将会成为一盘散沙。社会公德是一种相对于私德而言的,为了维护社会的利益而用来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现如今,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增强。大学生总得了来说也越来越肯定构建社会公德框架的重要性,有时有些不和谐的现象发生,但是我们从那些被60、70后指责的所谓“自私自大”的80、90后们的身上看到了社会公德的光辉。1.文明礼貌 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自觉杜绝说脏话、随便猜疑、欺骗他人等恶习。但是经过观察发现,现在仍然有大学生走在路上说脏话的现象发生。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文明礼貌是一个人个人修养最基本的体现。
2.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对不法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斗勇斗,见义勇为,都有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扩社会治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时时快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这就需要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根据一份关于大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得数据,愿意义务劳动的占总数的59.8%,愿意给希望工程捐款的有78.2%,愿意救助危重病同学的有90%。每个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体会到难能可贵的快乐,这是一件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呢?在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泥石流等大灾难面前,我们看到很多的大学生自发组织募捐活动上交善款至红十字协会,甚至有的人会自驾到灾区进行志愿者工作。这些闪光的行为,实在是新中国的欣慰,是祖国的骄傲与希望。1 1
3.爱护公物2
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点。要爱护国家及公共财产不受侵犯。就我们身边的小事来说,我们平时上课就能看到椅子背面被乱涂乱画了很多字画。
4.保护环境
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为什么在国外的有些旅游景点能看到中文字样“请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可见中国人的“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5.遵纪守法
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人们只有依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保障自己所要从事的某项活动;才不会绐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巧和谐,并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遵纪守法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共同的利益。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现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有待加强,有时也会出现一时冲动酿成永久遗憾的事情,比如马加爵事件。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多了解法律,懂得利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到侵犯。现在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也会利用学生的涉世未深而欺骗学生,大学生应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社会公德维护了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因此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6、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做基本的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这一条单独列出来时因为,现在在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已经严重,考试舞弊、剽窃论文、篡改成绩单、伪造求职经历、诽谤他人等事例比比皆是,“诚焦宏飞,《论发展的多重内涵》,唯实,2005.8.19
信危机”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势必会影响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遵守社会公德同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会公德分辨了美与丑、善与恶、黑与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社会公德肯定了一切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又否定了一切有碍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社会公德非强制性地调节和规范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有效地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追求的是社会与个人相结合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社会的发展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人的发展优惠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所有个人在社会公德上有所发展,整个社会也会有所发展,就再也不会出现在外国旅游景点出现中文“请不要随地乱扔垃圾”的事情发生了。与此同时,社会道德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祖国的下一代实践社会公德的自觉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未来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因此,如果社会公德遭到了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受到重创,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将被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同时面临了不少障碍。
1、应试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的矛盾
如今在学业的压力下,越来越少的学生关注于社会公德教育。学生只注重知识的掌握而非公德素质的教育。有的人说起来一套做起来一套,致使大学生违反社会规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虚拟世界的影响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既给人以创造,但是也产生虚假,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削弱了道德的约束力。长时间的网络交流使学生道德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3、大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还处于青年阶段,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发展成熟,自我教育能力不强。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
1、改变教学形式,避免说教,让教师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
素质修养,在传播知识文化的过程中将社会公德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2、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实践活动。如义务家教等活动。让大
学生走出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审视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组织
学生观看、模拟表演生活中不道德的行为,让学生自己去发
现,从而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
优秀团员的模范作用从身边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发挥表
率作用和示范意识,以自身榜样影响身边的人,激发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在我国对税法原则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在这些积极成果中, 有对税法原则或基本原则定义的表述:其一, 税法基本原则是指一国调整税收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 亦是一国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 (包括征、纳税双方) 应普遍遵循的法律准则。其二, 税法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寓义于税收法律之中对税收立法、税收守法、税收司法和税法法学研究具有指导和适用解释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规则。其三, 税法的基本原则, 必须是被各国统治者以法律形式固定的准则, 并在全部税收活动中贯彻实施的原则。
二、税法公德性原则
什么是税法公德性原则?现代税收学认为税收起源于社会公共需求。因此税法公德性原则是从社会公共需要中产生出来的, 得到广大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并上升为税法根本准则层次的原则。公德性原则全面反映了税法所调整的税收关系的本质属性, 因而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很强的法的部门区别性。税法公德性原则反映了各个国家税法的共性, 使各国税法具有一致性的一面。
1、保障财政收入原则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额充足和完善就能保证财政收入的丰裕和稳定。为了保障财政收入充分、确实、可靠和适度, 应当在税法中明确保证财政收入是税收活动过程中征纳双方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这一系列的保障也是为了国家能够长期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该原则为首要原则。
2、无偿征收原则
在研究税收原则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从最早明确提出课税原则的英国重商主义前期的财税学家托马斯。霍布斯 (Thomas Hobbes) 开始, 经过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经济学家威廉。配第 (Willian Petty) , 德国经济学家、后官房学派代表人物尤斯蒂 (Johann Heinvich Von Justi) ,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创始人亚当。斯密 (Adam Smith) 、约翰·穆勒 (John Stuart Mill) , 到德国最著名的财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 (Adolf Wagner) 提出“收入充分、税收有弹性的财政原则;选择税源、选择税种的国民经济原则;普遍、平等的社会公平原则;确实、便利、征收费用最少的税务行政原则。
3、公平原则
社会物质财富在人民之间公平地分配, 这是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的理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 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 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 穷的愈来愈穷, 两极分化就会产生, 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 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 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见, 运用税收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公平作为税收的原则, 通过法律确认, 使之上升为税法的原则, 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税收关系的一种体现。
4、税收法定原则
关于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 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有的学者认为, “税法课赋和征收必须基于法律的根据进行。换言之, 没有法律的根据, 国家就不能课赋和征收税收, 国民也不得被要求交纳税款。这个原则就是税收法律主义。它“是有关课税权形式方式的原则”。也有的学者这样表述:“税收法定主义, 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税法的各类构成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据, 没有法律依据, 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
5、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原则
在国际经济、贸易与技术交往中, 行使税收管辖权是行使国家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用税法来维护本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我国必须在税法中确立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原则, 在经贸往来中使中国与外国之间处于权利对等地位, 以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三、税法原则的功能
税法原则是税法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是指导税法运行机制各项活动的根本规则。因此, 税法基本原则所体现的税法精神必须要渗透到税法创制环节的各种关系之中去, 无论税法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都必须在税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1999年8月30日我国立法机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正, 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就是国家贯彻宏观调控原则的体现。税法原则对税收立法的指导在另一方面的表现是, 税法的基本原则在税收基本法之中规定之后, 对国务院和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税收法规具有指导作用, 而这些法规的内容不得与税法基本原则相抵触。由于税法原则的指导功能在税法创制中发挥作用, 从而使得制定出来的各项税法制度和税法规范性文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宇润.论税法基本原则的定位[J].中外法学, 1998.
[2]石坚.新税收原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8.
[3]胡怡建, 朱为群.税收学教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4]詹姆斯·E·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2.
[5]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邓小平经济理论 (摘编)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47.
关键词:中学生;公德意识;教育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支柱之一。它标志着以德治国的思想正在化为实际行动。
一、中学生的公德现状
从整体上看,多数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公德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并付诸行动。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中学生的行为与公民道德要求有一定差距。
(一) 部分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些中学生在校内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在集会场合大声喧哗,乱吼怪叫,口出秽语;男女生举止过密,旁若无人;在课下和自由活动时手机乱响,目无师长,影响他人;在食堂打饭不排队;个人衣着光鲜,寝室卫生却不尽人意;私人物品爱护备至,对公共物品却任意损坏;无故旷课、抄袭作业习以为常;考试作弊等等。
(二) 对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存在一定的偏见
很多中学生将穿着背心、拖鞋出入公共场所视为生活小事;将穿着暴露、染五颜六色的头发当做个人喜好;把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称为不值一提的小事等等。在这些中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里,只要没有直接妨碍到他人,就不算违反社会道德。
(三) 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某网站刊登了一则评论,内容为中年人在公交车上指责某中学学生不为老者让座,该名学生因不满中年人的用词,非但未给老人让座,事后还在网上公开发表谴责中年人语言粗鲁。从该生在网上发表文章的角度来看,他具有明辨是非和判断哪些行为属于社会公德的能力。但从该生的行为来看,他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感。这并不是特例,在现今的中学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不是积极承认,而是推卸责任,避重就轻,强调客观因素或夸大别人过失。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公德意识和集体观念浅薄。
二、中学生缺乏公德意识的原因
(一)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丰富的物质生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还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在这一时期,一些人的思想开始动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开始在他们心中滋生。他们抛弃了做人的基本规范,为谋取一己之私,不顾牺牲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中学校园也不再是一方净土,一些中学生坠入了世俗的深渊,价值观扭曲。由此,我们看到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约束力正在弱化。
(二) 学校公德教育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
学校的公德教育未能贯穿在学生的小、中、大学全部的学习生活。公德教育应从小开始,少年儿童的感性认识水平远远超出理性认识,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是其形成行为习惯的开始。在此时,通过一些基本文明行为的训练,树立起他们最起码的是非观念,对其长大后能否按照社会公德的要求规范自己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加大对幼儿园、中小学的公德教育,我们就可以使受教育者有一颗公德心。现行的对中学生的公德教育未能真正“入耳入心”。在对中学生的公德教育上,大多数仍停留在口头传述上,未能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因此造成了很多中学生道德失范。可见,公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 家庭教育的导向和家长不良行为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道德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吃亏,不断灌输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思想。在当前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数量,父母过分宠爱,无原则地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致使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此外有些家庭只重视子女的智育教育,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导致了一部分中学生知识水平与公德意识不成正比。还有一些家长本身人格不健全,更直接影响了中学生公德意识的形成。
三、更好地发挥学校作为公德教育主战场的作用
如何更好的发挥学校作为公德教育主战场的作用:
(一) 改革教学方法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思想道德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少灌输,多实践的原则。因为,有时你对学生说了一百遍“不要在校内乱丢果皮纸屑”,也不如让他们参加一次公益劳动。当他们捡起一张张废纸,为美化校园而付出劳动时,他们也许会在下一次要丢纸屑时想到这次辛苦的劳动,而自愿多走两步,把垃圾丢到垃圾桶内。
(二)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要想建设一个安全、稳定、文明、整洁的校园,就要发挥榜样作用,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要高度重视教职工对学生的熏陶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师公德修养,打破“教”与“育”之间的界限,克服公德教育只是少数思想教育工作者责任的思想,实施全员育人,为人师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除此之外,还应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努力发掘身边活生生的典型,用大家公认的榜样来感召大家。
(三) 建立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
A 会B 不会C 看情况
2.你会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自觉排队吗
A 会B 不会C 看情况
3.你会在自习室或图书馆等安静场所里大声接电话吗
A 会B 不会
4.在图书馆,你捡到了一个价值不菲的钱包,你会
A 占为己有B 在见到钱包的位置耐心等待回来寻找的失主
C 有人认领,什么都不问就给他D 交给图书管理员
5.在已打扫过的自习室里如果有一张废纸,你会主动捡起来吗
A 会B 不会
6.(接上一题)如果有很多张废纸,你还会去捡起来吗
A 会B 不会C 看情况
7.你对国计民生的态度是
A 偶尔看一下,只了解周围人谈论的事情
B 很关心,通过各种渠道了解C 与自己无关的不关心
8.你曾主动去无偿献血吗
A 想去,但不放心B 没有献过血C 无偿献过血
9.你曾经利用手机或网络等媒介传播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吗
A 从来没有做过B 曾经有过这种行为,但现在不再有
C 有过这种行为D 一直都有这种行为
10.在QQ聊天时,我们一般选择匿名。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 避开社会舆论的监督
B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不用考虑后果
C 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利,不想陌生人知道自己更多
D 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培养自己的网络自律精神
11.你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态度是
A 有意识,尽量少用B 坚决不用C 不在意
12.你对环保的态度
A 说说而已B 没有太大的意识,偶尔实践C意识较高,经常实践
13.如果在举行一些环保活动,你会积极参与吗
A 会B 不会C 看情况
14.你觉得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的原因有哪些(多选)
A 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
B 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而大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些细节
C 从众心理普遍存在D 学校和家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待加强
社会公德,是社会思想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实际的,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的。大到国家运行,小到个人举止,社会公德就如灵魂般弥漫在社会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古时家家可以夜不闭户,而今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在这里,并不是要说古时的社会公德多么好,今天的社会公德多么的差,只是想说,良好的社会公德让人感受社会的温馨,集体的和谐;缺失的社会公德,让人感受到现实的纷乱,文明的滞后,人性的缺陷。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社会公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现状,体现着国家整体素质的高低。大学时代是人生由书本的理论向社会的现实过渡桥梁。由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与发展直接与未来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备受世人关注。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是应该将学校里所讲的思想道德修养实践于自身,使自身的思想素质得以提高。
现今社会,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是,当今时代依然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物质发展与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公德问题脱节的现象,比如物欲横流、崇尚拜金,使很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小悦悦惨遭碾压路人熟视无睹„„种种现象,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思索反思,我们面对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我们的道德应该怎么样?种种社会现象背后是不是说明我们现在的道德沦丧了?
回顾小悦悦的事件,18位路人的视而不见,这体现了怎么样的公德心?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说到:“在电视上看到佛山小悦悦事件的视频,总共播了8分钟,我看的时候恨不得跳进荧屏去唤醒那些麻木的路人。小悦悦事件真是有损中国人的形象。”这件事情的确很给中国人丢脸。看看国外的媒体对这件事情的报道:美国Channel1电视台特地做了关于“小悦悦”事件的专题片,以相当大的比重抨击了见死不救事件在中国的发生,也报道了一些中国网民祈祷的留言。观后很多外国人都表示十分可怕。日本朝日电视台曾在一时政节目中,用了2分钟的时间,还制作了不少图板,来解释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涉及到的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令人深思。作为正在崛起的中国,这则事情的发生让中国在国际的印象中变得糟糕可怕。中国可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德的思想境界都应该很高,这种事情就不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且近年来中国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感受到了中国的儒家的魅力、博大精深。可这一事件的报道,让世界怎么看中国,怎么看儒家,怎么看中国的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外国人表示十分可怕,也许他们会想,全中国的人们都是这样的吗?或者感叹:“哦!他们太冷血了!”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小悦悦事件不得不来反思,我们在道德方面有缺失吗?在关于公德的问题上,我问了一些同学们的意见和感想。比如问同学们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题。同学们都一致地认识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大都指出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诸多问题。有不少同学就此举出了现实的例子,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口出脏话、不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拥挤,进出教室做不到轻声,打饭拥挤,食堂浪费粮食、书桌乱刻乱画、上课手机铃声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课堂上迟到早退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实实在在却微小的例子背后是程度不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那为什么这些被普遍认为不对的行为大大存在呢?大约一半同学指出了原因不在于缺乏公德意识,而是没有树立良好社会公德的信念。同时还有社会公德建设的缺陷,如教育体制过于应试化使得基本素养培育遭到忽视,社会宣传与规则的约束配合不协调以及价值观多元化条件下不良因素的冲击等等。另一个方面,少部分同学还指出了当前社会公德已经受到重视,并在各方面努力下取得进步,表现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问题解决得乐观态度。
但是客观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家庭影响还是使社会公德问题的解决面临着挑战。社会上的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以及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
影响。高校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越来越多,对社会现象的判断力不高,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极易丧失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错误的道德标准。
教育的缺陷也是造成学生社会公德观念的缺失的原因之一。社会主义社会中,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多数学校往往过多地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得失,以此来评判学生素质的好坏以及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品德、德修养、思想政治等重视不够,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即使重视和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 多数学校也存在公德教育目标空泛、理想化,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公德教育过程抽象、空洞,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德行为能力不强, 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
家庭是学生另一个关键的受教育基地,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教育地。家庭教育功利化思想制约了学生良好社会公德行为的形成。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愿意花费时间去督促引导孩子的学习。但大多数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普遍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部分父母或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犯的错误,无原则地原谅,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长此以往,造成了孩子惟我独尊、性格粗暴等不良习气,这种习气伴随孩子进入社会,就会表现为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使孩子缺乏公德意识。同时很多家庭的父母、亲戚朋友整体道德素质不高,很多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不注重个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一些大学生由于父母离异等家庭问题,过早地接触社会,在没有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情况下,他们的很多言行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
所以提高社会的公德意识,就更应该先从学生抓起,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在校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人,是新兴的力量,是活力道德的源泉。
首先,进一步优化校园公德环境,切实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比如,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积极发挥舆论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其次,加强法制道德宣传,提高学生诚信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公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渗透与发展,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第三,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社会实践。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参与社区服务,开展“希望工程捐赠教材”、“儿童基金会募捐”、“血液捐献”和“知识产权”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第四,强化社会大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的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气,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最后,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以此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黄河口一小
人是社会的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社会中,我们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但也是属于社会的,我们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因此遵守社会公德就成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不可忽视的一项.自踏上工作岗位那一刻起,我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师德师风的培养,坚定政治方向,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实在公共场合,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刻苦钻研业务,遇难而进,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做到了政治、业务两过硬。也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认可,多年来,我总是认真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一步之差有着天壤之别:人生路上一步走错,往往遗憾终生。所以珍重脚下的路,走好人生每一步。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本应该是老、弱、病、残的一席之地,却被一些英俊、魁梧的先生占领了。
还记得五一节到了,出游的高峰时期来临了。想起了长城砖上的“刻字”,想起了龙门石窟触手可及的地方那些珍贵的小佛像雕刻已经被抚摩得光滑发亮,想起即使在故宫,穿着“文物保护鞋”的游客依然十分自然地把那口脓痰留在紫禁城的院子里……
在广州市一条不足400米长的步行街上,清洁工人清理出人们遗弃的约15公斤的口香糖;在哈尔滨漂亮的中央大街,随处可见斑斑痰迹;在郑州,庆祝节日时摆放的鲜花被哄抢、折毁;北京的一次游泳馆水质抽检结果显示,水中尿素含量全部超标,而街头的自动售货机屡屡被毁……
北京某公司业务部经理宁健乘坐公共汽车时,因制止歹徒行窃,被扎成重伤,住院治疗费共1.7万元。他所在单位以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为由,不给报销医药费,他治病期间的工资、奖金也被扣除。面对手持匕首挟持两名柔弱女青年的歹徒,不满18岁的黄健英勇上前与歹徒博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令人遗憾的是,他用生命救下的两名女青年及其父母对此却表现出惊人的漠然,声称:“我们又没有叫他救人,他自己要逞能,死了活该。”当地一位老人说:“他们伤害的不仅是黄健一家人,而且是全社会有良知的人。”黄健的父母忍无可忍,于今年6月25日愤而将获救的两名女青年推上了被告席,终于在法院讨回了公道。
更有甚者,一些见义勇为者救人反被怀疑成肇事者,受尽被救人家属的刁难和自家人的责备。见义勇为是社会公德最突出的体现,本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所谓“助人为乐”,用不着倡导,更用不着立法保护。而如今,见义勇为越来越难,也就越来越少。仅靠宣传教育已经不能唤醒人们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社会公共道德不是我们所说的社会道德,而是指人类千百年来逐步积淀起来的由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许、遵循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是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随着共同生活的发展,逐渐积累起来并延续下去的道德理念。人类对社会共同生活的最基本条件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最起码关系,是产生社会公德的第一个原因。共同的历史条件和共同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各阶级之间存在的某些共同利益,是产生社会公德的第二个原因。
社会公共道德可简称为社会公德,是一种与个人德行(涉及个人生活以及品德、作风、习惯等等)相对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它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对善与恶、荣与辱、美与丑等现象的认识、判断能力。是在人们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依靠社会的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等力量来维持,为每个社会成员所遵循。社会公德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尊敬师长、爱护公物、文明礼貌、讲究卫生、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等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内容和要求。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公德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更为重要。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和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功能,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
团结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公共道德是传统公共道德的升华和发展。社会公共道德,不仅要在广泛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如车站、码头、商店、公园、影剧院、网吧、候机室、公共食堂等公共场所自觉遵守秩序,而且要在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中,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礼貌待人,履行诺言,讲究信誉等等。
但是现在社会上的一些行为,让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蒙羞,为什么要做到这些行为有这么难呢?
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每个人都以恶意的思维去揣测其他人,那么社会何来信任。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还需要团体。团体代表的就是合作,合作需要的是信任,所以归根结底,公共道德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造成人性的淡漠,最大原因还是有一部分人利用人们的公德心来获取不应得到的利益。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下,人心恐慌,人们对社会开始极度的不信任,关系变得如履薄冰。
Social mor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life that reflects the degree of civilization of our country.
Generally speaking, social morality contains many aspects. For example, civility, which requires people behave in a being manner and be friendly to others.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telling us that give a hand to those who need help. When we help others, we can get gratification as well. Just as the old saying goes, “Roses given, fragrance in hand.” Besides, respecting the old and cherishing the young,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observing law and discipline are also included in social morality.
实际上,社会公德是一些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在我看来,如果你愿意去做,是必须能够做到。例如讲礼貌讲礼貌,不打架不骂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等。其实,这些社会公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首先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些最基本点品行。
如果你认真去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坐公交主动让位,出入地铁时先让老年人孩子先走,许云鹤事件,小悦悦事件等等。
公交让座是我最经常见到的事情,异常是在广州。异常是国庆期间,我去广州找朋友,上到公交车时已经没有位置能够坐了,又因为太多行李了,所以就在离司机很近的位置站着,之后上来了一对母女,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大概四岁的小男孩突然对他妈妈说,“妈妈,我要把这个位置让给小妹妹坐!”我听到那里,心里不禁颤抖,好懂事的孩子啊!
一个小孩能这么懂事,不仅仅要靠他自我的学习,还要靠家长们给他们的良好教育与环境。所以,在我们要求别人哟道德素养的同时,也要给别人做出好的榜样才行啊,异常是在小孩子面前。
最近几天,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事件,莫过于佛山两岁小女孩小悦悦被车两次碾过却无人问津的案件了。在小悦悦被第一辆车碾过时,司机不顾她的死活逃离了现场后第二辆车又做出了同样的事情。如果说是司机不明白被碾到的是个小孩而离开了现场的话,那么在这之后的7分钟内走过小悦悦身边的十八个路人,则能够说是他们道德素养已经没有了。
这么一个血粼粼的小孩躺在路边,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看到后第一时间拨打120,或许今日,小悦悦就不会离开我们。
类似是案例还有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专家们说是这是当今社会的一种道德沦陷,是一种社会病态。
社会公德就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举个例子吧。相信大家都有过搭乘公交的经历。在公交车上,难免会遇见老人、孕妇、抱婴者等行走不便的人群。这时,我们应该主动给他们让座。有的人看见有老人或者孕妇上了车,自己不肯让座,于是就假装睡着了或者低下头玩手机。有的上班族为了贪图方便,把买好的早餐带到车上来吃。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总是有意或无意中做出了缺德的事情。除了刚才讲的搭公交之外,像加塞儿、乱扔垃圾、大声喧哗、公众场合吸烟等等都是有悖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当你为了赶时间,想要插队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排在你前面的人比你等了更长的时间呢?当你随手将垃圾一扔的瞬间,你有想过环卫工的艰辛吗?当你想要在室内狂欢一场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隔壁邻居的感受?当你点燃一支香烟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二手烟给旁人带来的伤害?
类似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场合中上演。这些都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引以为戒。
中午的时候,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吃饭,要经过新马路,当我门刚过完马路的时候,妈妈看见一个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走着走着就“咚”的一声的摔了下去,很久都没起来,妈妈马上叫我看,去扶老爷爷,社会的公德心与爱心作文。我看了半天,都没看见老爷爷在哪,我问妈妈:“哪呢,哪呢?”当我看见了老爷爷的时候,离他很远了,接着我又看见几个赶集的几个路人去扶那位老爷爷,把他带到椅子上坐下了,然后较近的人家给他送去了水,问这问那,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小学六年级作文。可我还认为这位老爷爷的家人对他很不负责任,在这个时代,像着样的来人一般都在家好好修养,而着位老爷爷去还一个人去赶集。
其实,在我们这个社会了也有相反的人,他们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装做没看见,不理不问,这些人的良心一定泯灭了。
【浅谈公德随笔】推荐阅读:
浅谈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建设12-13
社会公德教育总结07-17
社会公德心培养07-17
恪守公德主题班会11-16
公德心的作文06-30
公民道德与社会公德07-16
公德教育国旗下讲话10-26
公德教育工作总结11-15
社会公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09-28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