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县戏曲振兴发展,完成戏曲进校园,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根据xx县“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对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如下:
(一)配合县壮剧团,加大宣传民族文化力度。
XX年5月27日,xx县壮剧团到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拉开了我校戏曲进校园的帷幕。
(二)制定好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
7月5日领导班子召开讨论关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会议。7月12日制定xx一小“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假期在文博楼每层楼的走廊上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贴上北路壮剧文化,瑶族铜鼓舞及高山汉族山歌等民族文化。楼道文化就是在楼道醒目地方悬挂xx的乡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惜怜时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家乡和祖国的雄心斗志。
(三)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XX年7――9月
学校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开展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科学定位确立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图音教师大多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还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对壮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校的黄一格等四位同学曾代表xx县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xx有情—xx壮剧艺术与壮族马骨胡音乐展示会”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行当获得了一致好评。随着马骨胡声响起,生、旦、武、丑等四大壮剧行当轮番上台,步伐、表情、唱腔根据行当角色或诙谐幽默,或泼辣滑舌,或威武志气,或乖巧温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壮剧文化的传承从孩子抓起俨然已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新常态。
去年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xx有情——xx壮族马骨胡与北路壮剧音乐展示会”演出的六年级学生罗舒尹说道:“从一开始接触壮剧我就对它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在学习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兴趣,其实它的每每一出戏的背后都蕴含一个故事,而且我越来越被这些故事吸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壮剧将其发扬光大。”
(五)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让壮剧走进音乐课堂,增加壮剧的一些唱段与基本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壮剧,让更多的孩子们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孩子家长认识到壮剧传承的重要性。
(一)配合县壮剧团,加大宣传民族文化力度。
20xx年5月27日,xx县壮剧团到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拉开了我校戏曲进校园的帷幕。
(二)制定好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
7月5日领导班子召开讨论关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会议。7月12日制定xx一小“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假期在文博楼每层楼的走廊上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贴上北路壮剧文化,瑶族铜鼓舞及高山汉族山歌等民族文化。楼道文化就是在楼道醒目地方悬挂xx的乡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惜怜时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家乡和祖国的雄心斗志。
(三)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xx年7—9月
学校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开展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科学定位确立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图音教师大多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还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对壮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校的黄一格等四位同学曾代表xx县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xx有情—xx壮剧艺术与壮族马骨胡音乐展示会”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行当获得了一致好评。随着马骨胡声响起,生、旦、武、丑等四大壮剧行当轮番上台,步伐、表情、唱腔根据行当角色或诙谐幽默,或泼辣滑舌,或威武志气,或乖巧温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壮剧文化的传承从孩子抓起俨然已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新常态。
去年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xx有情——xx壮族马骨胡与北路壮剧音乐展示会”演出的六年级学生罗舒尹说道:“从一开始接触壮剧我就对它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在学习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兴趣,其实它的每每一出戏的背后都蕴含一个故事,而且我越来越被这些故事吸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壮剧将其发扬光大。”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壮剧艺术发扬光大。舞台上传来余韵悠远的马骨胡,孩子们跟随音乐唱起纯正的壮腔曲调……我们坚信,这名声响亮的xx壮剧文化瑰宝,定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发展的春天。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我们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戏曲,这近半年的时间我收获很大:从观看大量视频到模仿学习唱段到最后节目表演,整个过程不论是学生还是我自己都从中学到了许多,得到了锻炼。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着手于作品欣赏、观看视频、发声练习、模唱京剧、黄梅戏、豫剧等戏曲作品选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各种戏曲的发展情况及相关知识;了解唱段内容,感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学会演唱部分戏曲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戏曲教学中,戏曲中拖腔的演唱是最大的一个难题,一字多音,半天唱不完一句,如果仍用传统的听唱或视唱的方法来教唱,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因此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表演上,通过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生边唱边表演,不但学会了演唱,还进一步感觉到了学习戏曲的乐趣。这一学期我和孩子们模唱了《唱脸谱》、《女驸马》、《卖水》、《打猪草》、《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等经典唱段,我们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为贯彻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提出的“传承经典、共享文化”活动,落实青山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鼓励广大青少年参与校园戏曲学习,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让传统经典文化沁润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建立健康文化概念,抵制不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特制定桥头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活动时间:2016.9-2018.7 活动主题:学唱梨园添桥韵、传承经典润桥馨 活动思路:
1.把“戏曲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校园文化彰显相结合。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空间,以“戏曲进校园”活动为桥梁,打造校园桥文化教育特色,让传统文化经典在我校发扬光大。
2.把“戏曲进校园”活动与体艺2+1活动相结合。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培养,营造“求真、唯美、乐善、好学”的校园文化。
2.学习与欣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动力,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戏剧曲艺学习和经典名段欣赏结合起来,在审美愉悦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普及戏剧曲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戏剧曲艺表演水平。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戏剧曲艺的知识普及要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特长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实施“学生社团与社区剧团挂钩”、“学生活动与社区活动结合”等模式,通过学生社团外活动、观剧活动、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戏剧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活动措施:
1.戏曲文化学习课程化。开设戏曲学习课程,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戏曲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2.戏曲文化学习普及化。营建校园戏曲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戏曲文化知识推广和宣传,让戏曲文化深入师生心中;3.戏曲文化学习常态化:戏曲文化推广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4.戏曲文化学习特色化:将“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特色。实施步骤:
1.组织宣传阶段: 2016年9月—2016年10月
责任单位:教导处
组织教师学习文件,学校就召开行政会,统一认识。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大家充分认识到: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抵制不良文化,振兴戏曲艺术;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丰富我校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更坚实、更丰满。2.活动启动阶段
2016年10月-2017年1月
责任单位:教导处
政教处
A将戏曲进校园活动首先植根于课堂,将戏曲兴趣激发和基本知识普及设置在学校课程管理中。B组织讲座普及戏曲知识。3.活动实施阶段
2017年2月-2017年12月
利用体艺2+1活动和社团活动,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戏曲素养,将与其它经典传承活动结合。4.活动总结阶段 2018年2月-5月
A各班级、各社团将活动成果进一步打磨,形成成品,进社区、进家庭进行展示、推广。
B制作活动展板,进一步推动活动开展。5.活动表彰阶段 2018年6月
对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社团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梨园新唱桥少年、戏曲新韵桥少年等。
桥头小学
时间好像小桥流水般的在我的身边缓缓流过。
上课开小差的时候,时间从手边的玩具轻轻巧巧闪过;当我们在默默发呆时,时间就无声无息的从你呆若木鸡的眼前流过;当你无谓的玩游戏时,他将会从你那嘻哈的笑声中度过;当你出去到处乱逛时,时间就随着你的脚印走过。
如果你是和时间来一场赛跑,如果你无味的对时间说声等等时,它便会毫不犹豫的对你不理不睬;但是恰恰相反的话,你抓紧时间奋发图强,靠着一个“拼”的信念冲上去的话,那你将会超越时间,得到更多的时间,从而不再做时间的奴隶。
中国有一个文学家叫做叫做鲁迅,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他就会流出来。”我觉得这就话说得好,当我们身负重担时,自己总是觉得自己没时间用来看书、学习初中,其实事情并非如此,其实自己抓紧时间藤出来的可以用来学习、看书。就像周总理一样是一个“完人”。因为他做到了死而后己他在死前的139天中几乎没有睡觉,并一直忍着癌症痛苦与琢磨,还参加多个会议。我们就要做个周总理一样的“完人”。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坊子区教育局文件精神,落实戏曲曲艺进校园活动,通过“戏曲曲艺进校园”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戏曲曲艺,感受地方戏曲和民族曲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大力弘扬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感受古老艺术的魅力。
2、学会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观察、模仿、合作、调查等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演才能,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二、活动要点:
1、本学年让孩子们重点欣赏京剧、吕剧、豫剧、黄梅戏等著名的唱段,通过欣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集体活动与小组辅导相结合,召集有兴趣的学生组成戏剧社团。
3、重点培养兴趣社团,通过节目汇演形式检验社团学习、活动成果。
三、活动准备:
1、聘请校外辅导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逐步克服师资困难,摆脱外因的影响)。
2、搜集相关资料、视频,了解地方戏曲曲艺的基本知识(以学生自己搜集和小组合作交流为主)。
3、分组选择相关曲艺类型(在观看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特点及喜好自由选择)。
4、借助网络和光盘进行学习。
四、活动设想:
1、了解山东地方戏曲,特别是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吕剧基础知识。通过观看艺人表演或影像资料来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2、走出去,请进来,采访地方曲艺艺人,接受思想和艺术教育;邀请文化馆工作人员、民间艺人指导学生掌握说唱的基本方法。
3、把地方戏曲唱腔板式和京剧唱腔引入音乐课堂,提高学生视唱、记谱、节奏、演唱的能力。
4、选择确定学习内容,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及喜好在下列内容中进行选择,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安排具体活动时间、场所及辅导老师。
(1)、京剧 ——我们的国粹。唱腔优美,特别是一些现代京剧,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沙家浜》等深受人们的喜爱。一些传统节目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唱腔婉转,优美动听,但学生接触较少,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知。
(2)、“吕剧”,系山东地方戏。流行于潍坊市高密,并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唱腔婉转,悦耳动听,是山东人民非常喜爱的,争取要让学生会唱。
5、在学习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进行创作和提高,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排练节目,以舞台会演检验成果。
坊子区尚文中学 2013、12
尚文中学“戏曲进校园”领导小组
组
长:张国钟
副组长:刘
成员:周丽 义
杨金栋
一、组织领导
为做好xx县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具体落实工作,成立xx县教育局“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分管基础教育工作领导任组长,局基础教育科、办公室、职成教科、教研室、督导室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基础教育科,具体负责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活动内容和目标
中小学“戏曲进校园”以黄梅戏为重点,兼京剧等其他戏曲剧种,主要围绕“九个一”开展活动,内容包括:推荐一批戏曲经典曲目;开设一节戏曲课;开展一次戏曲知识讲座;组织一批戏曲兴趣小组;观看一场戏曲演出;创排推广一批优秀戏曲作品;举行一次校园戏曲展演;举办一场非遗演出进校园;开设一档宣传专栏。
工作目标为:20XX年12月全面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到20xx年底覆盖全县中小学,并推动“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把“戏曲进校园”活动打造成为普及戏曲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满足广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园,营造浓厚热烈的戏曲氛围,形成戏曲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实施步骤
(一)部署启动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1、制定方案。制定《xx县教育局“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县教育系统部署“戏曲进校园”活动。
2、成立xx县教育局“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3、发放戏曲视频资料。在20XX年春季开学前,将市局推荐的戏曲经典曲目视频资料发放至各学校。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1、做好“戏曲进校园”宣传工作教育局“戏曲进校园”活动。
2、开展戏曲教师培训。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选派音乐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充分利用我县戏曲专家和优秀骨干教师开展县级培训,增强教师的戏曲专业知识和组织戏曲课堂教学的能力。选派县级优秀骨干教师为镇、乡音乐教师开展乡镇级培训,力争让每位音乐教师都能接受到戏曲专业知识培训,为“戏曲进校园”活动做好师资保障。
3、落实活动内容。
一是遵行国家课程要求,积极探索戏曲教学进课堂。20XX年春季起,全县各中小学校每学期每班至少要开设1节戏曲知识课程,以本校教师为师资基础;
二是各学校利用主题班会、课间及课余时间播放与欣赏戏曲经典曲目;
三是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采取观看现场演出、播放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每年组织学生免费观看一场戏曲演出。
四是从20XX年春季学期开始,配合市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戏曲名家进校园活动。县教育局按照市局统一部署,确定时间和学校,迎接市戏曲专家来校举办戏曲知识讲座,确保每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
五是从20XX年春季学期开始,有条件的学校要组建学生戏曲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及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戏曲唱段的学唱。学校可聘请戏曲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名戏曲票友到学校担任兼职戏曲教师或辅导员。
六是根据“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情况,结合全县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举办学生戏曲节目展演,全面展示全县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三)全面覆盖阶段(20XX年9月-20xx年底)。
进一步加大“戏曲进校园”活动推进力度,实现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全覆盖。深化戏曲课堂教学,强化戏曲教师培训,丰富学校戏曲活动,营造戏曲进校园良好氛围,探索戏曲进校园新机制。
四、责任分工
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戏曲进校园”活动日常工作及课程落实;县教育局办公室负责“戏曲进校园”的信息宣传工作;职成教科负责中职学校“戏曲进校园”各项活动的协调督办;教研室负责戏曲教学研究和各项活动指导,督导室负责戏曲教学专项督导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重要意义,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配套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强化措施。
二是要协同配合。各学校要积极配合宣传部门,加强与文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完成各项活动任务。
三是要将把“戏曲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切实将活动落到实处。
虎林市第一小学音乐教师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戏曲培训学习,经过两个月的为期训练,老师们对戏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更被中国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在手位训练过程中,老师们个个仔细、认真。宋顺燕老师年近50,每次训练后都是大汗淋漓,老师分多个小组训练,自己小组结束后,她总是在别的小组后面跟着学习。她说,这是咱教育从外聘请的老师,咱得把握机会好好学习。刘震宏老师舞蹈基础好,不用说,学起来又快又好,经常得到老师的夸赞。赵扬老师爱人只有周末才能回家,自己平时一个人带孩子,但是每到学习戏曲的时候,她总是能按照规定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到场,自己先复习一遍。何丽老师的左脚得了踝管综合征,刚刚扎针结束,但是没有一次缺席,没有一次迟到。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戏曲素养,推动戏曲的传承发展,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近日,柳林二小的全体师生观看了在镇中心学校举行的“国粹芳菲,飘香校园”戏曲进校园的专场文艺演出。
演出前,我们的少先队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到达会场,演出中我们同学个个看得目不转睛,听得如痴如醉,当同学们看到武生教同学们矮子功时,纷纷要求上台模仿,《吕洞宾戏牡丹》故事情节把同学们深深吸引,纷纷被中国戏曲的魅力所震撼,同学们观看结束后感叹:“看起来很好看,学起来很费劲儿,当戏曲演员真不容易啊!”,真正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内涵。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 家上午好!今天,在xx一中隆重举行“戏曲进校园”汇演活动,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本次汇演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这项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所有同志、同学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广大师生探求传统优秀戏曲文化、积极参与戏曲教育普及表示热烈的欢迎!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璀灿明珠和无价瑰宝,是最具群众性、普及性、代表性的传统艺术。戏曲文化蕴藏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目的就是要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戏曲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营造师生广泛学唱、爱唱、会唱、唱响戏曲的浓厚氛围。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不忘民族之根,激发爱国之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下来,更好地发扬光大。就是要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为推动我校戏曲文化传承和发展,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戏曲素养,为学生多样化发展创设良好环境,遵照县教体局《关于推进“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决定在我校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遵循“一年普及,二年提高,三年见效”的目标,传承地方戏曲精粹,普及地方戏曲基本知识,推动我校小学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家乡戏曲,打造地方戏曲特色教育品牌,激发青少年爱乡、爱国情感。
二、主要措施:
1.建立活动组织。“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主要由音乐教师和班主任组成(附件一)。
2.培训指导教师。加强与县文广局和专业剧团的联系,选聘县内外戏曲名家为顾问。利用集体备课、专题培训等形式,提高音乐教师戏曲素养,掌握地方戏曲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奠定师资基础。
3.列入课程计划。2017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全面启动“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欣赏学唱经典曲目活动。把地方戏曲列入学校音乐课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段音乐课时计划,把地方戏曲结合到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普及地方戏曲基本知识,了解地方戏曲主要流派,欣赏和学唱名品名段,培育戏曲苗子。其中三至五年级每二周开设一节地方戏曲专题课,一至二年级每月开设一节地方戏曲专题课。
4.明确学唱要求。小学低段学生在欣赏简单曲目的基础上培养兴趣,应知6首应会3首;小学中高段学生在欣赏不同流派基础上应知12首应会6首;部分优秀学生具有一定的戏曲鉴赏和表演能力。
5.加强活动展示。组建戏曲社团,开展校内展示活动。在学校红领巾广播台开设地方戏曲欣赏栏目。开展“名家进校园”、“名品进校园”、“剧团进校园”活动,邀请戏曲名家定期指导,组织专业剧团进校演出,活跃校园戏曲氛围。开展“学生进剧场”活动,倡导学生进一次剧场,感受地方戏曲精华。举办戏曲邀请赛、小明星演唱会、戏曲沙龙等展示活动,创设学生学唱戏曲大舞台,推进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每年元旦开展地方戏曲演唱会,“六一”文艺汇演中增设地方戏曲节目。
在我校要把地方戏曲纳入对学生学业综合评价范畴,在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和期末学生评比中突出地方戏曲,文化打实基础。
林庄小学戏曲进校园领导组名单
组长
朱金城
成员
卫宏舟
洪
焱
吴汝芳
李晓杰
【关于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关于小学科普宣传周活动总结01-27
XX年关于小学世界环境日活动总结11-05
志远小学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总结06-04
平掌小学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总结06-13
锦城小学“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总结06-06
关于进社区敬老助老活动方案12-03
关于开展电影《春风化雨》进校园活动的通知12-09
安宁中心校关于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07-26
关于小学校园演讲稿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