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学反思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字经》教学反思(通用12篇)

《三字经》教学反思 篇1

沛县曙光小学毛健

《三字经》武术操是我自编的校本教材系列武术操《武韵曙光》的基本部分。主要是练习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武术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在没武术功底的小学初学阶段,通过“做操”这种简单易学的形式,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十分有效。

我认为用小学生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儿歌配上武术基本动作,孩子们非常喜欢,易学易记,在浅吟低唱的同时就学会了动作,锻炼了身体。

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在准备活动部分,我设计了“寻找武术秘籍”的活动,进行热身,改变了准备活动的单一枯燥,激发的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中,我摒弃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传统模式,学生以分组结对的形式,相互激励,合作学习,在互学互教互帮互联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改变了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练习的能力。

在预习和复习的环节,我以导学单的形式,安排预习和复习,采用不同的梯度要求,有针对性,学生基本都可以做到。

但是在个人、小组和全体展示,评价方面考虑的不周全,评价细则还有待于改价,以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后在基本功和武德方面要加大培养和练习力度,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华武术的含义.小组合作方面,还要研究新的适应体育教学的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发展学生。

《三字经》教学反思 篇2

关于课堂教学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 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句话就表明了课堂教学的主旨。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 应该是趣味盎然的, 应该是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艺术气息的。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 还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状况。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做到这一点, 作为教师, 我们除了要有对工作、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外, 还要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

首先, 要确立“活”点。“活”点是教师在认真研究大纲要求, 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等实际情况所确立的。它立足于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 教师可以此为基点, 灵活引入, 深入诱导, 教授知识, 适时、适当增减教学内容和更改教学方法, 真正做到因势利导, 因人制宜。

其次, 利用“活”点, 解决教学意图。“活”点就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供教师在课堂上伸缩自如地运用, 以此打开一个个知识的结, 从而使师生能够自由、顺畅地在知识的仓库里找寻宝藏。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传统地将知识机械地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去, 让学生死记硬背的, 而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 具有渗透性, 让学生慢慢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 每一个单元有单元重点和难点, 同样整本教材也有自己的则重点和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握好“活”点, 循循善诱, 在每个点上与学生一起创造学识氛围, 兴趣氛围, 课堂“活”起来了, 那么这个点的学习意图也同时实现了。

再次, “活”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我们常见到有的教师一进课堂就谈笑风生,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抑扬顿挫的声调, 标准的普通话, 恰到好处的词语运用, 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言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灵动、优美。

二、启

启, 即启发, 启发式教育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必然要件, 是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语文课堂是否具有活力, 学生能否在课堂中真正学到知识, 增长能力, 开拓思路。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思索,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 思想观念、业务知识等都是严格的考验。那么, 该怎样启发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以大纲为本, 遵循教学规律, 从学生实际出发多动点脑筋。

课堂教学中的启发,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紧紧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启发点。抓住了启发点, 整堂课就“活”。那么, 什么是启发点?又怎样才能找出启发点呢?启发点是教师遵循大纲要求, 认真钻研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所确立的能够调动学生思维, 从而使其能自主获取知识的教材资料。启发点的获得并不难, 在语文课本编排上专家们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

在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中, 都分为重点的讲读课、自读课等, 每一课的课后练习思考题都是细致的安排, 有的要求思考, 有的要求应用。在这样的教材面前, 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深入挖掘教材经脉, 体会编者用心, 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找出教学的切入点和启发点, 教师更要根据实际情况, 从启发点出发, 严密设计问题, 提出问题, 并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 是不是教师的启发工作就结束了呢?远远没有。在此基础上, 要趁热打铁, 及时设计练习进行训练。如果说师生围绕启发点共同解决问题是“启”, 那学生自行解答问题就是“发”, 二者结合在一起,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三、实

吕叔湘先生指出:“教学要讲求实效。无论是讲课或批改作业都要讲求实效……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埋头苦讲, 不管学生是否接受, 学生只管竖着耳朵去听, 不用心思考, 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低效的。”教师讲得累, 学生听得也累。如何使课堂高效?

首先,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启”, 这都是针对学生而言的, 所以“实”也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师讲得再好, 学生如果不听、不记、不写、不做扎实的基本练习, 那是毫无用处的。所以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落实到学生身上。该动脑的, 让学生动脑;该说的, 让学生动口去说;该记的, 让学生牢记;该写的, 一定要让他们动手去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讲古典诗词、优秀散文, 重点是朗读背诵。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将要求明确提出, 应该在课堂上学会背诵的, 绝不能拖到课下。因为, 课下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监督和指导, 对于作业的完成难以保证高质量。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发现问题后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避免学生思路跑偏。如分析单句、复句, 不仅要讲清概念,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使用, 当堂就做, 大家讨论分析, 热烈的争论, 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使教师从中发现问题, 对症下药。讲写作手法, 不仅要从课文中分析提炼, 更要要求学生用学到的写作手法, 当堂去说去练,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及时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活”的氛围, “启”的灵魂, “实”的效果。

识字教学“三字经” 篇3

一、“活”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课堂是识字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录音、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多种教学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同时,要引导学生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参与获得新知识的活动。瞧一瞧、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做一做、写一写,有时候远远胜过单纯的听、记、背。因为这样做,强化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点。

1.妙构想,根据汉字的特点来识字

我在教学“请、清、青、晴、情、蜻、睛”等生字时,先教学基本字“青”,再让学生根据我说的话来猜:太阳出来的天气,我们说今天是一个大晴天,哪个晴?小河的水是清清的,“清”是什么部首?……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识字方式之一。我在教学中一方面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如“天晴晴,山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

2.刺激感官,加深第一印象

有些生字,我通过看图片、听声音、猜谜语、提问题、谈感受等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生字、词语的第一印象。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时,不知不觉中全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3.课程整合,调动学生识字兴趣

音乐课上,可将歌曲的歌词作为识字材料;信息技术课上,可让学生下载与部分字词想匹配的图片,并在旁边输入这些字词;英语课上,可在英语单词旁边写下相应的中文。这样,学生就觉得汉字无处不在,从而调动了识字的兴趣。

4.及时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大量的集中识字是比较枯燥的。为此,我们开展了“识字大王”和“十星级识字明星”的评比活动。“识字大王”是针对课内识字设立的。识记了课外100个字的学生被评为“识字明星”,而后每多识50字便加计一个星级。

二、“多”渠道识字,促学生自主发展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关键是教法要得当,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贯穿始终。

1.全面接触,营造识字环境

学期一开始,教师就把整学期要学习的生字卡片张贴在墙壁上。一方面,让学生时时接触生字,低年级的学生在无意识中加深了对字词的印象;另一方面,学生明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不认识,到认识、理解和运用。

2.针对差异,培养合作意识

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意识的人才。语文学习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尝试性学习机会,以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差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通过小组同学互教互学、互相带动,打破以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单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到共同完成任务的成功与喜悦。这种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主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留心观察,提高识字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汉字随处可见。生活是识字的大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在生活的广阔空间识字。为此我们开展了“生活识字”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去识字。比如,到饭店吃饭时的菜单、广场上的警示牌、公交车站牌等都可成为学生识字的“素材库”。因此,学生的课外识字量迅速加大。

三、学以致“用”,加强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时机,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

1.借助开放性作业,以趣促动

识字是为了学以致用。我们要在通过多渠道掌握生字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更广阔的世界,让学生知道生活就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教师可以用这样的作业来启发学生:“每天记录你看到的字词,力求做到每天不一样。”随着识字量的增大,教师还可设计这样的作业:“每天写下你最想说的话,要求是真实的。”这样的实践作业既针对学生起点高低的不同,又从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感到生动而有趣,很受欢迎。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创意,培养了实践能力。

2.注重课外阅读,以实促识

课本的内容是有限的。至于生字的多义性在课本中完全体现出来,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可利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故事引入课堂,将生字灵活地呈现出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可将故事引入课外,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生字;另一方面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与学习的生字再见面,这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生字,同时又认识了新的字。如此形成良好的循环,学生的识字量就会有明显提高,并确实做到学以致用。

三字经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吴红艳

课题:三字经

备课时间:2012年9月11日 授课时间:2012年.9月28日 教材分析:

本科教学内容“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简译为:经书、子书的文义都融会贯通了,然后才可以读各种有关的历史,对于历朝王位承传的系统,都需详加考究明察,才能理解各朝治乱兴亡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生字。

过程与方法:背诵并书写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课内容,体会历史变迁的原因。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字经,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背诵并书写本课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本课内容。教师准备:教材、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默写纸。新课导入:直接导入。知识链接:

1、复习巩固旧知。

2、进行预习诊断。学习目标:

1、我会朗读并背诵本课内容。

2、我能初步了解本课内容。

3、我可以默写本课内容。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朗读。

2、练习背诵。

3、借助教材注释初步理解本课内容。

4、认真书写。合作探究:

1、同桌练习朗读背诵。

2、小组交流,理解本课内容。

3、提出不懂的问题寻求帮助。展示提升:

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达标检测:

1、背诵本课内容。

2、默写本课内容。评价小结:

同学们背诵和默写完成的很好,在小组合作交流时也能够充分利用手中教材上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你们再接再厉。课后作业:把所学讲给他人听。板书设计:

三字经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教学反思:

《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含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难点:

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伟大祖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最绚丽的一朵浪花。《三字经》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

二、初读感知

1、师出示《三字经》范读。

师: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几句《三字经》,把字音读准,注意正确停顿。(生自己读)

三、学文晓理

1、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读得琅琅上口了!这两句三字经虽寥寥二十个字,但背后却藏着动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讲《孟母教子》、和《五子登科》的故事。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作者仅仅用了几个字就把这连个故事写出来了,让我们读一读: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2、三字经中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四、配乐诵读

1、师配乐范读、朗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五、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三字经》

人性本善严格教育

孟母教子五子登科

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6

《三字经》一课时教学设计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赵 铭

教学目标:

1.认写本课生字,做到姿势正确,书写工整。2.正确地朗读课文,力争做到有节奏。

3.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

1.学些生字,重点指导“久、远、炎、重”等字。2.正确朗读课文,指导有节奏地读课文。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准备:

PPT、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学生手机有关传统《三字经》和环境保护相关资料。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大家好!首先请你们认真听老师背一段话。等会老师要考考你们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孩子们,你知道老师背的是什么吗?

2、真棒!你知道刚才我背的是《三字经》。还有谁也会背《三字经》?背给大家听听。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新《三字经》。一起读读课题。

预备起——《三字经》。注意读准后鼻韵,再读一次,《三字经》。真能干!一次比一次读得好了。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1、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翻到第2页。孩子们,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课件)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带红帽的生字多读几遍。

(课件)“炎黄帝,老祖先,五千年,已久远。黄河宽,生命源,华夏族,子孙传。大熊猫,国之宝,花鸟虫,不可少。多植树,重环保,山川绿,蓝天高。”

2、孩子们刚才读书非常认真,这是一种好习惯。现在,请把戴红帽子的生字用直尺勾出来,边勾边读一读。(课件)读生字

3、孩子们,都找到生字娃娃了吗?注意读准它们的字音,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读读课文,好吗?好,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炎黄帝,老祖先,五千年,已久远。黄河宽,生命源,华夏族,子孙传。大熊猫,国之宝,花鸟虫,不可少。多植树,重环保,山川绿,蓝天高。”

三、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1、孩子们,生字娃娃夸你们学得真棒,它们也想和大家交朋友了。(课件)有16个生字娃娃戴着拼音小帽住在生字长廊里,它们邀请你去作客。你只要把它头上的拼音拼读一遍,再把它连读三遍,就可以和它做朋友了。赶快去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2、哪些字娃娃的名字容易念错,要特别注意的,请你来给同学们提个醒儿吧!有位同学提醒大家注意“命”是后鼻音m-ìnɡ命命命;

有位同学提醒大家注意“川、之、重、川”都是翘舌音,要读准哟!

有位同学提醒请大家注意“族”和“孙”是平舌音:z-u-zu,族族族,sūn孙,孙孙孙;

有位同学提醒大家注意“环”和“先”是三拼音:huán(环、环、环)、xiān(先、先、先)

3、(课件)孩子们,现在呀,调皮的生字娃娃摘掉了拼音帽子,还重新排队啦,你还认得它们吗?再来读读这些生字吧,每个生字读两遍。如果有不认得的,没关系,你可以请出课文中的拼音小帽来帮忙。

4、孩子们,刚才我们在读生字的时候,发现有些字特别不容易读准。来,咱们来玩个游戏,摘苹果。(课件)如果你把藏在苹果里的生字读正确了,这个苹果就会落下来,属于你了。

一起来玩玩吧!准备好了吗?开始啦!

5、小朋友真棒!这些苹果你们都摘到了。现在,生字娃娃奖励大家,它们把自己的词语朋友也带来了。(课件)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小声地读一读这些词语。

炎黄子孙、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植树造林、绿树成荫、川流不息 来,全班一起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要读得连贯。炎黄子孙、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植树造林、绿树成荫、川流不息 孩子们为什么“中华民族”这个词读得这么精神?

哦,有的孩子说:因为爷爷告诉他,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所以感到很骄傲。孩子们真的了不起,能把自己对词语的感悟读出来。

四、自读自悟,学习课文

1、孩子们,生字娃娃想家了,让我们把生字娃娃送回到课文,(课件)再读读课文吧。

2、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再读读课文。不过,这一次,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课件)(2)谁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停顿)你知道了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的国宝。你知道了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有的孩子还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用上了课后的四字词,真棒!有的孩子说道: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真能干!有的孩子还知道了保护环境非常重要!一起读读这句话!

(3)真棒!,孩子们,你们读出了不同的感受。(课件)带着自己的体会,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能背的孩子,还可以试着背一背,如果暂时还不能记住,可以看书读一读。

“炎黄帝,老祖先,五千年,已久远。黄河宽,生命源,华夏族,子孙传。大熊猫,国之宝,花鸟虫,不可少。多植树,重环保,山川绿,蓝天高。”

3、孩子们,“三字经”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读起来也琅琅上口,真有趣!你们想不想编“三字经”?

有个小朋友说,根据“黄河宽,生命源”,(课件)他自己创编了“长江长,生命源”。你也能当小作家哟!

咱们又来,(课件)你看:“大熊猫,国之宝”,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我国的国宝?有的小朋友创作了(课件)“丹顶鹤,国之宝”

你们的创作多有趣,(课件)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继续写写你自己感兴趣的“三字经”。

五、重点识字,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孩子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其中有十个,(课件)我们还要会写。

2、你能准确读出来吗?请响亮地读三遍。已、久、之、川、孙、先、华、远、炎、重

3、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他。有个小朋友是这样记的:(课件)已:“己”字出头“已”。(课件)还有的小朋友说:孙:子+小=孙(偏旁+熟字),我是爷爷的孙子,就是个很小的孩子。

(课件)有的小朋友说:中华的“华”字,就是一个化加上一个十字,他用了加一加的办法。

(课件)有的小朋友认为:远:元+辶=远,另外一个小朋友说:他是这样想的:二个小儿走了很远很远,他是发挥想象来记的。

(课件)有的小朋友说:两个火字重起来,当然非常“炎热”。他是理解了意思来记的。

4、(课件)好的,小朋友,你肯定还有很多的记住生字的办法。和同桌交流交流,你的好办法。

5、孩子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方法记忆。(课件)相信你们会书写得更漂亮。(1)你认为哪些字的笔画需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课件)有的小朋友提醒我们:“川”字的第二笔要写在竖中线上。还有的小朋友提醒我们:“重”字的一竖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有的小朋友提醒我们:远是一个带有走之底的字,要先写里边的内容,最后才写走之底。

有的小朋友说:孙是个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有的小朋友提醒我们:“之”字的一捺要写得平稳;

(2)(课件)孩子们,请把今天咱们学习的十个生字写一写。拿出铅笔,准备描红。人要坐得端端正正,字要写得工工整整。

好的,孩子们,祝贺你们,会写这10个生字了,不仅写得正确,而且写得规范漂亮。让我们放下铅笔,甩甩我们的小手,握一握,捏一捏,放松放松吧!

六、拓展

1、孩子们,今天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礼物。这份礼物也是一首三字经哦。

请看大屏幕:“预防近视三字经”,拍起手来读一读。读书时,坐端正,眼离书,一尺远。温功课,一小时,停一停,再来看。光线暗,不看书,阳光下,莫看书。三字经,记心里,照着做,防近视。

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的眼睛哟!

作文教学的“心”字经 篇7

一、近其心, 贴近生活实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只要留心生活, 用心体验, 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如班内、校内的同学、亲朋好友, 及每天发生的事。二是带领学生走进绚丽多彩的自然界。组织学生爬山、踏青、野炊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风雪雷电、日出日落。三是带领学生感受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让学生深入社区, 调查现象、采访人物;了解超级市场、城市环保、乡村变化;观察街头巷景等。

二、撼其心, 激荡心底真情

“写真话, 动真情, 做真人”应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王松舟的一堂作文课《让至爱在纸上消失》令人拍案叫绝!在这节振撼人心的生命、亲情作文课上, 学生手中的笔顷刻间变成了闪着寒光的刀, 要把五位自己最爱的亲人依次从纸上“抹杀”。短短30分钟, 看着亲人一个个在自己的面前消失, 欢乐的课堂转瞬间变成了哭泣的海洋……通过“让至亲在纸上消失”的想象, 把孩子引入生离死别的场景, 从而真切地品尝到人间悲情, 感受到心灵的煎熬, 这好似一场实战演戏。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场情感体验, 让孩子们懂得亲情的珍贵, 也懂得感恩回报, 重新认识了亲情和生命的价值。实在是一种启发心智、撼动人心的作文教育形式。

三、悦其心, 感受作文快乐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要变“纠谬法”为“评优法”。“评优法”的实质就是激励, 就作文教学而言, 激励应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其需要激励。我们可以通过打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提供“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 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写好”的自信心。

一旦我们在评价中用激励激活了学生写作文的浓厚兴趣, 让他们愿写、爱写, 作文就成了他们自觉、自愿、自乐的行为, 成了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四、健其心,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念

教学作文, 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文笔, 其终极目标应该是引导他们学会做人, 追求成功。因此, 我们要努力把作文指导与思想教育进行完美的结合, 在教会学生作文的同时, 更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让学生每写一篇作文, 都有一个新的认识, 领悟一个新的道理, 思想有新的提高。“思想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只有思想正确、高尚, 才能一步步迈向新的成功。

课例三:《三字经》诵读教学设计 篇8

1.通过诵读《三字经》选段,感受《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2.通过对“学贵以恒”部分内容的学习,感受古人的勤奋好学,对学习应持有的态度与方法有更积极的认识。感受学习《三字经》的趣与乐。

3.了解《三字经》的历史地位与内涵,能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点思辨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三字经》,了解经文内容,懂得学贵以恒,勤奋的精神永远是可贵的。

【诵读指导】

一、课前交流,拍节奏

初步感受节奏和韵律所带来的快乐。

二、走进《三字经》—— 一个故事一句话

1.师结合图片讲述仲尼师项橐的故事

师: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其实可以缩成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出示句子,指名读)

引导学生把句子读得有味道一些。如:用上手势,把第一个字的读音拉长,再读慢一点……

2.师生对读,逐渐引背

师: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对,《三字经》。熟悉吗?谁来背一背?

三、诵读《三字经》—— 一个主题一段话

1.诵读“披蒲编……学不辍”

(1)师:这几句你们会背吗?(出示相关内容)那就来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2)师:都说《三字经》一句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想走进这些故事吗?(生自由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3)看图猜故事。师:差不多看完了吧,句子中的故事了解了吗?那我们来做个抢答题。看到这幅画,会想到哪三个字呢?

(4)理解思辨。师:发现了吗,画中这些人物共同的特点是勤奋、好学、刻苦。(相机板书)你最佩服谁?有谁的做法是你不太赞成的?

(5)引读:是的,我明白了——

我们不一定要……但一定要……

我们不需要……但佩服他……

我们也不必……但要学习他……

(6)师: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指名几人读,评价,男女生对读,齐读,配乐读)

(7)试背。用填空形式引背。师:瞧,不知不觉差不多会背了,这就是熟读成诵。

2.诵读“苏老泉,二十七……尔幼学,当效之”

(1)师:从《三字经》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学习,要勤奋刻苦。同学们,如果把人的一生分为幼年、青年、老年,那么,学习应该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呢?看看《三字经》又给我们怎样的答案呢。(出示内容自由读,并交流)看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学习。

(2)师:那么,哪个阶段是学习的最佳时机呢?《三字经》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显红句子“尔小生,宜早思……尔小生,宜立志……尔幼学,当效之“。生齐读)

师:“尔小生”,说的就是在座的你们。齐读这六句《三字经》。

(3)师:《三字经》,可以读得很有味道,也可以读得很有意思。来,跟我学。(师带领学生用各种形式变换节奏读)好玩吗?我们来合作读。(师生合作,变换形式与节奏诵读两个回合)

(4)师:你们还有哪些既有意思又好听的读法呢?快试一试吧,一会请你们来展示噢。(生自由读读,展示读)

3.唱《三字经》

师:《三字经》读起来有意思吗?是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不仅能读,还能唱。(请学生用学过的歌曲《捉迷藏》的旋律,唱《三字经》)

四、综观《三字经》 —— 一本书来一席话

师:读了《三字经》,唱了《三字经》。《三字经》给你怎样的感觉?

师:是的,《三字经》包含了一个个道理一个个故事,可谓包罗万象。今天,我们只是在“学贵以恒”的板块里采撷了几个片段,其实《三字经》中还包含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变迁,还有对人生、道德、伦理名物常识的教育都尽在其中……愿大家与经典相伴。(课件演示一本打开又归于合上的《三字经》)

师:老师也写了两句,送给大家。(生齐读)

《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9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字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三字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明白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

《三字经》朗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

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老师讲故事:周处除三害

1、从前,有个人叫周处,他个子高,力气大,常常欺负别人。人们背地里都把他和白额虎、大蛟合称为“三害”。后来,周处带着弓箭来到南山把白额虎杀了,然后又去杀大蛟。大蛟受伤逃跑了,周处就一直追。人们看到周处没有回来,以为他死了,都高兴得欢天喜地。周处回来后知道了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要重新做个好人。后来,他离开了家乡,拜师学艺,终于成为了一个正直的好官。

2、老师提问: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周处?为什么把周处和大蛟、白额虎称为“三害”?

周处是一出生就是个爱欺负人的坏孩子吗?

周处后来怎样啦?

平时你是不是也欺负别的小朋友?

如果别的小朋友欺负你,你心里会怎样?

老师小结:

人出生时都是很善良的,所以我们要一直做个善良的小孩,不要学坏。我们身边有的人小时候都是好孩子,可是长大以后却做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错事。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必须得注意,坏事不要做,也不要和坏孩子做朋友。即使做错了事,及时改正了还是好孩子。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小组合作试着表演《周处除三害》

五、小结

三字经(节选)教学设计 篇10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

2、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勤奋好学、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会认至少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一些道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一本书的节选。

(二)通读古文:

教师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通读这组文章。要求:正确、流利。

(三)交流整体感受:

读了这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3 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为人者,如果终日不学,待到年迈体衰时,会因终身无为而羞愧。人如果慵懒度日,不思进取,岂不是连动物都不如了。)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第二课时:

一、朗读背古诗

指名读、全班读、小组读 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1、在读背理解的同时,学生对字形有了一定的无意识记。

2、学生对生字字形的分析与记忆。

教给孩子们一些规律性的识记方法,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3、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如:非字,学生可能会说: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三、总结与延伸:

《三字经》教学反思 篇11

学生对现代诗歌有了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个很好的现象。但如果没有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没有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能力,没有对技巧独到之处的领悟能力,就不能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了。那么,如何尽快而有效地指导对诗歌只有粗浅认识的学生,使他们有个比较实用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呢?教师应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站在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尺度上,在课堂教学中按“读熟——读懂——读透”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也能够按此模式自学诗歌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的含英咀华中,学生渐渐地从文字的奇妙组合里朦胧感悟到诗歌的意境,领悟到诗歌的精髓。朗读贯穿全课堂,要不停地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不使其感觉疲厌,还要巧妙地变换朗读的形式,反复地吟诵诗句。在整齐和谐的韵律中,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情感的音符,诗歌的生命力跃动起来,学生的感悟也生动起来了。

把握诗歌内容、整体领悟诗意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与体验。现代教学论认为尊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有利于培养创造精神、独立人格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诗歌教学中的整体把握是对诗歌的解读,要认真阅读,读懂读透,理解诗歌的写作思路,与文本对话,理解感受诗歌丰富的意境,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感受。

诗,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这一创作规律决定了欣赏诗歌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诗歌教学还不能脱离对意象的解读。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诗歌是以意象来反应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所以在教读诗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加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诗歌做多义性的解读并揣摩诗人的情感。诗歌想象联想的思维方式以及诗歌审美的再创造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此外,诗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交流与合作,课堂学习中教师要热情参与学生的讨论,善于提出新颖独到的意见,善于接受学生的奇思妙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组织形式多样、符合青少年心理、内容丰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的情感思维得到全面深入的发展。

最后,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诗歌。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直接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巧妙地表现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容易为学生接受。

课文《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12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好的品德。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

1、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准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认真倾听状、举手)

2、你从刚才的动作中,猜出老师想告诉你们什么?

A、上课要坐神气。(评:瞧,XX就坐的很神气,老师喜欢)

B、认真听。(评:是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回答)

C、积极举手。(评:老师就喜欢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样。)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听仔细了——你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上学学的是哪本书?

4、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

《三字经》中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本教学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

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2、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老师读一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5、在这几句中,藏着两个小朋友呢,你能找出来吗?

香九龄中的“香”就是黄香;融四岁中的“融”就是孔融。

设计意图:毕竟孩子才一年级,对文本的把握还在起始阶段。本段学习内容,第一个字是人名,第一句话中藏着故事,第二句话则是道理。因此,从全局把握,让孩子有个整体的了解。

三、学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过渡:让我们先来听听黄香的故事,小朋友可要听仔细喽,待会老师会提问题来考考你们的。

1、视频《黄香温席》。

2、故事中的黄香做了什么事情呀?冬天给爸爸暖床——温席,夏天给爸爸扇凉席子。

3、黄香帮爸爸温席,这时他多大?他九岁时帮爸爸冬天暖被窝,原来这故事就藏在“香九龄,能温席”这句中。【出示】,谁来读好这句?(评:听出来了,他才9岁;这句告诉我们他做的事情)齐读。

4、从故事中,我们知道,黄香母亲生病了,他就照顾他母亲。母亲死后,冬天他为父亲暖被窝,夏天为父亲扇凉席子,对父亲十分体贴。这就是孝顺父母的表现。

(1)【出示】“孝于亲,所当执”,在这句中,“孝”就是孝顺、孝敬的意思。跟老师读“孝”,孝敬、孝顺。

(2)那你知道“孝于亲”是什么意思吗?(孝顺父母亲)

(3)从孩子出生起,爸爸妈妈就为了孩子操劳,那作为子女孝顺父母,就是理所应当要做到的。“执”就是做到的意思。

(4)亲爱的孩子们,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孝顺父母的吗?

评:会做家务,你是个能干的孩子;知道父母上班辛苦,你是个体贴的孩子;学学习上让父母少操心,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请你读好这句。

5、看来,在我们班有一群孝顺的好孩子,你们像黄香一样,处处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父母们的关爱、关心和孝敬。把掌声送给自己。

6、喜欢小黄香吗?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把黄香的品质牢牢记在心里。

(1)男女比赛读

(2)四小组合作读

设计意图:本节教学环节以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入手,视频播放了故事,听故事前还提出了“听”的要求,目的明确。结合故事,讲解本句三字经中何为“孝“,继而拓展到生活中。在明理的基础上熟读而成诵。

四、学习“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过渡:《黄香温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孝顺父母的黄香,懂得了“孝”的道理。孔融身上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1、竖起小耳朵,让我们听一听《孔融让梨》的故事。(生上台讲故事)故事讲的真好,掌声送给她。

2、看图

(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评价:刚才的故事你听的.真仔细!

(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师:他把大梨让给哥哥。这时的他才多大?这就是“融四岁,能让梨”【出示】告诉我们的故事。谁来读?

(3)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爸爸看到了是什么表情?他会怎样夸奖孔融?谁能学学爸爸来夸夸孔融?

(4)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这是对哥哥的敬爱,【出示】悌于长,宜先知。“悌”,在古代就是尊敬、敬爱得意思。跟老师读“悌”。“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哥哥,“悌于长”的意思懂了吗?(敬爱哥哥),跟老师读:悌于长。

孔融4岁就懂得把大梨让给哥哥们,这个道理他知道,我们也应该从小就要明白这道理。跟我读:悌于长,宜先知。(男女生读)

(5)指导读好整句:我们一起四小组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3、孔融在4岁时就敬爱大哥,把梨让给哥哥们,这种敬爱表现在谦让上。在生活中,你做过哪些事情,表达对哥哥姐姐的敬爱?

评:你也懂得了《孔融让梨》中的道理,奖励你读好这句。

扩大“悌”的内涵:班级里排队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坐公交车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4、一(4)班的小朋友多懂事,让我们齐读这段文字。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加入了,我们一起合作吧。我读前面的,你们接后面的。交换过来读。拍起手儿一起读。

5、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我们班的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做到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把这首《谦让歌》送给你们。全体起立,跟着老师读一读。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6、小结:孔融四岁能让梨,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齐读,把孔融的品质记在心中。

设计意图:《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孩子们听的可认真了。再结合图片讲解“悌”的道理,继而将“悌”的内涵扩展,引进社会生活中,让孩子们明白道理。

五、熟读成诵

1、我们从故事中认识了孔融和黄香两位小朋友,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孝顺,友爱,谦让等)

2、聪明的小朋友一定不会放过任何学习道理和知识的机会。自己练练,看谁能背得又快又好。指名背、比赛背、齐背。

3、听了你们的背诵,老师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背。不过,老师想找个搭档一起来,谁来?(对拍手读)

4、这样既有趣,记起来又容易,和同桌一起练练吧。

5、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时候的人是这样读书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古人的读法。(评:还真是有点古韵呢!)

总结:

上一篇:我想帮助你作文下一篇:“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