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十一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书笔记十一(共8篇)

读书笔记十一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读书笔记的基本方法。

2.用通顺的语言写一则读书笔记。

[教学建议]

1.写好读书笔记的第一步是认真阅读书籍。考虑到学生看书要有一定的时间,所以教师要提前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看书,为写作做好准备。

2.写读书笔记,要先介绍书名和书籍的主要内容,为了能够准确地概括主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尽量做到简洁、集中。然后写自己的感想。写读书笔记主要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空谈。

读书笔记十一 篇2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篇3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是否有理论依据,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每天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日记中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按照计划进行阅读,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书笔记十一 篇4

第一节 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概述

1.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易感性: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都会涉及先天易感性和后天环境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有些精神障碍的易感性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胎儿期的问题所致,而有些精神障碍的原因来自于儿童出生后的经验。一个易感的儿童最终是否会患上某种障碍,取决于环境的质量和孩子的心理复原 力。

2.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特点:从5个方面来区分成人早期精神障碍和儿童期精神障碍。

3.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类型:本章丰要介绍的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品行障碍、抽动障碍及遗尿症。

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

1.精神发育迟滞的概述: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在童年时期就明显表现出来的精神障碍。病人的智力和适应性功能都低于正常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与人沟通、生活自理、家庭生活、社会技能等。2.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描述及分类

(1)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描述: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本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其智力水平(按标准化的智力测评方法得出)低于正常。智商在70-86为边缘智力。

(2)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精神发育迟滞分为4个水平:轻度、中度、严重、极重度。(3)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3.精神发育迟滞的可能原因:造成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生物和环境两大因索。

(1)生物学因素:主要是基因遗传的影响。

(2)环境因素:母亲所患的慢性疾病、出生时体重过低、躯体虐待及头部的撞击、周围环境中过少的智力刺激,都可能造成精神发育迟滞。

4.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需要接受特定的教学项目,如社交技能训练、语言训练、行为训练等。

第三节 孤独症

1.孤独症的概述

2.孤独症的临床描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多见于男孩,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1)语言发展:孤独症儿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运用和理解口语很困难,他们语言发展缓慢、表达困难。

(2)社会性发展:孤独症儿童的另一个特征是冷淡,他们很难与其他人建立友谊,对他人的情绪也很难做出回应。

(3)僵化表现: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很差,经常对~个或多个物体有极度的依恋,一些儿童表现出刻板的行为或活动。

(4)智力发展:孤独症可以表现在智商的各个水平上,IQ是反映其预后的一个指标。3.孤独症的诊断标准:起病年龄通常在3岁以内。病人人际交往困难,极度孤独,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情感交流。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刻扳重复一些词语,言语表达异常,言语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兴趣狭窄,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存在强迫性的仪式行为。4.孤独症的可能原因

(1)生物学因素:行为遗传学者认为孤独症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另一个可能的病因是错误的神经传导。

(2)心理学因素:有研究者认为父母的行为会对儿童的行为造成影响,但这种理论至今仍未被证实。

5.孤独症的治疗:对孤独症的治疗主要在于提高病人的沟通技能和日常生活技能,减少他们的行为问题。

(1)生物学治疗:目前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孤独症的医学方法。

(2)心理社会治疗:行为主义疗法注重技能的塑造和对问题行为的治疗,但还没有合适的方法来教会孤独症的儿童一些重要的、精细的社会技能。

(3)综合治疗:综合方法包括学校教育、心理支持,行为主义疗法、药理治疗和父母支持的共同作用。

第四节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1.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以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孩明显多于女孩。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包含了两类症状,一类为注意缺失的问题,一类为多动。

2.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可能原因:遗传因素、脑功能异常、社会环境、家庭影响都可能是造成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原因。

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治疗:常见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两种。(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减少儿童的多动和冲动。

(2)心理行为干预:心理行为干预的治疗集中在一些更宽泛的问题卜,如改 善学业成就.减少破坏行为,改善社交能力等。

第五节 儿童情绪障碍

1.儿童情绪障碍:是指在儿童时期发病,以焦虑、抑郁、恐怖及强迫等情绪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这些异常情绪与儿童的生长环境有关,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2.儿童情绪障碍的主要类型.

(1)反应性依恋:反应性依恋障碍主要症状是儿童与他人交往能力的显著失调。反应性依恋分为两种类型:抑制性反应性依恋障碍和非抑制性反应性依恋障碍。

(2)分离性焦虑: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儿童过度地需要他人的照顾,有一些儿童会为他们可能与家人分离而整日感到恐惧。

(3)恐惧症: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定恐惧情绪,对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分的恐惧情绪,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是学校恐怖症。3.情绪障碍的可能原因(1)生物学因素(2)心理学因素(3)社会因素

4.情绪障碍的治疗:精神病医师正逐渐增加使用抗抑郁剂来处理儿童的情绪障碍。儿童恐惧症对于行为治疗的反应非常好。认知疗法可以用来治疗较大的孩子或年青人的情绪障碍。

第六节 学习障碍

1.学习障碍的概述

2.学习障碍的主要类型:学习障碍主要有3种类型:阅读障碍、书写障碍、书面表达障碍。3.学习障碍的治疗:在治疗时,根据不同的学习障碍,治疗师会制定不同的方案,如对书写障碍的儿童进行视知觉训练,对阅读障碍的儿童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和行为治疗等。

第七节 其他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1.品行障碍

(1)品行障碍的临床描述: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或规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障碍。

(2)品行障碍的可能原因:品行障碍的可能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两大类。

①生物因素。与儿童、少年时期颅脑、面部外伤、围产期的损害、智商相关。

②家庭环境因素。家庭非常不和睦;缺乏爱和温暖的亲子关系;双亲对孩子缺少监督或监督无效;双亲对孩子的管教过严或不当。(3)品行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①品行障碍的预防。从家庭养育管教和学校教育培养两方面入手;

②品行障碍的治疗。最有效的干预者是病人的父母亲;在社区内建立一种居留性集体之家也有助于品行障碍的治疗。2.抽动障碍

(1)抽动障碍的基本类型及其临床描述:抽动是指身体任何部位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重复的、迅速的肌肉收缩所致,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运动或发声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3类。

(2)抽动障碍的可能原因:围产期损害与一些心理因素均可能造成抽动障碍。(3)抽动障碍的治疗:药物治疗大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症状轻微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环境。

3.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仍不能控制排尿,在日间或夜间反复出现不自主排尿。有夜间遗尿、昼间遗尿和昼夜遗尿3种,以夜间遗尿为多见。【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B.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C.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D.患病率约为1% 2.以下哪项不属于孤独症病人的典型表现()。A.运用和理解口语困难 C.行为僵化

B.待人冷淡 D.容易冲动

3.儿童情绪障碍又叫做什么?()A.儿童神经症 C.儿童情感失调

B.儿童期反应性障碍 D.儿童精神症

4.诊断学习障碍时需要与 相区别。()A.儿童情绪障碍 C.孤独症

二、名词解释 1.精神发育迟滞: 2.广泛性发育障碍: 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4.分离性焦虑:

三、填空题

1.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和 等。

2.部分孤独症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同时,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被称为。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包含两类症状,分别为 和____。

四、简答题

1.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精神发育迟滞的类型有哪些? 3.孤独症的临床描述主要有哪些? 4.儿童情绪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分析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特点。

2.举例说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临床描述,并分析该障碍的产生原因。

六、案例分析

B.多动症 D.精神发育迟滞 小强,9岁的男孩。自幼活波好动,7岁上学,学习成绩中等,现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入学后就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在座位上不时扭动,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有一点响动立即左顾右盼,上课不能注意听讲,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近一年来状况更加严重,在课堂上不能安静地坐着,常常动个不停,一会儿玩铅笔、课本,一会儿找同学说话,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为此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虽然能暂时安静几分钟,但不久又恢复原状。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本及课本上涂的乱七八糟。下课以后,小强更是动个不停,经常与同学追赶、打闹,为此常常摔伤。常因小事打骂同学。喜欢插话,经常打断别人说话。平时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常因小事跟家长大发脾气。在家里小强也闲不住,上窜下跳,不能安静,对父母的行为稍不如意就会非常不高兴或冲出门外。父母的管教对小强起效甚微。

小强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足月顺产,生长发育良好。3岁的时候进入幼儿园,表现出活动较多,但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小强的性格外向,做事任性,容易发脾气。

小强的父母均为知识分子,家庭经济条件中等,对孩子期望较高,要求也较为严格,面对孩子这种难以管教的表现感到焦虑和不安,而且经常打骂孩子。

读书笔记十一 篇5

ContentControl

HeaderedContENDcontrol

ItemsControl< /p>

HeaderedItemsControl

其继承关系请参考我上一篇博客的内容,

这四个类用作为 WPF 中大多数控件的基类。使用这些内容模型的类可以 包含相同类型的内容,并以相同的方式处理该内容;可以放置在某个 ContentControl(或从 ContentControl 继承的类)中的任何类型的对象都可以 放置在具有其他三个内容模型中的任何一个的控件中。如:

1:

2: xmlns=“schemas.microsoft.com/winfx//xaml/presentation& quot;

3: xmlns:x=”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

4: Title=”控件内容模型概述“ Height=”300“ Width=”400“>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Tree Node A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Tree Node B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应用程序执行的 结果如下:

一、ContentControl模型

ContentControl模型的类型具有一个 Content 属性。Content 属性的类型为 Object,因此,对于您在 ContentControl 中可以放置的内容没有任何限制。可以使用可扩展应用程序标 记语言 (XAML) 或代码来设置 Content。

以下控件使用 ContentControl 内容模型:

Button、ButtonBase、CheckBox、ComboBoxItem、 ContentControl、Frame、GridViewColumnHeader、GroupItem、Label、 ListBoxItem、ListViewItem、NavigationWindow、RadioButton、RepeatButton 、ScrollViewer、StatusBarItem、ToggleButton、ToolTip、UserControl、 Window

在Content中只能放置一个控件(可以放置一个容器,然后再在容 器中放置多个控件)。

严格地说,Content的内容应该放置于 内部,但也可以省略此标记。如在 按钮中放置一图片可以有以下几种写法:

1:

9:

12:

13:

14:

另外,还可以使用代码来为ContentControl 指定相应的Content属性,如:

1: TextBlock date = new TextBlock;

2: date.Text = DateTime.Now.ToString(”yyyy- MM-dd“);

3:

4: TextBlock time = new TextBlock ();

5: time.Text = DateTime.Now.ToString (”hh:mm:ss“);

6:

7: StackPanel panel = new StackPanel();

8: panel.Children.Add(date);

9: panel.Children.Add(time);

10:

11: btn.Content = panel;

二、HeaderedContentControl模型

HeaderedContentControl类继承ContentControl类,表示带有Header的 ContentControl,其除了具有ContentControl的Content属性外,还具有一个 Header属性,Header的类型也是Object对象,与Content属性的用法类似。

从 HeaderedContentControl 继承的控件有:Expander、GroupBox、 TabItem。

如定义一个带有图片和文字标题的Expander:

1: < br />2: xmlns=”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presentation& quot;

3: xmlns:x=“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

4: Title=“Headered Content Control” Height=“200” Width=“300”>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Grid.Row=“0” Grid.Column=“0” Margin=“3”/>

27:

28: Grid.Row=“0” Grid.Column=“1” Margin=“3”/>

29:

30: Grid.Row=“1” Grid.Column=“0” Margin=“3”/>

31:

32: Grid.Row=“1” Grid.Column=“1” Margin=“3”/>

33:

34: Grid.Row=“2” Grid.Column=“0” Margin=“3”/>

35:

36: Grid.Row=“2” Grid.Column=“1” Margin=“3”/>

37:

38:

39:

40:

41:

三、ItemsControl模型

从 ItemsControl 继承的控件包含一个 对象集合,

ItemsControl 的一个示例是 ListBox。可以使用 ItemsSource 属 性或 Items 属性来填充一个 ItemsControl。

1、使用ItemSource属性

使用ItemSource属性,需将其绑定到一个实现IEnumerable接口的类型的 实例上,系统会枚举其成员做为ItemsControl的Item。如在一个ListBox中列出 系统的所有字体,并在每一项中显示字体的样式(类似于Office系列中的字体下 拉菜单):

1:

2: xmlns=“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presentation& quot;

3: xmlns:x=”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

4: Title=”Items Control“ Height=”300“ Width=”300“>

5:

6:

7:

8:

1: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2: using System.Windows;

3: using System.Windows.Controls;

4: using System.Windows.Data;

5: using System.Windows.Markup;

6: using System.Windows.Media;

7:

8: namespace WPFControlContentModule

9: {

10: ///

11: /// Interaction logic for winItemsControl.xaml

12: ///

13: public partial class winItemsControl : Window

14: {

15: public winItemsControl()

16: {

17: InitializeComponent();

18:

19: // 设置绑定的数据源

20: Binding binding = new Binding();

21: binding.Source = Items;

22:

23: // 绑定

24: lstFont.SetBinding(ListBox.ItemsSourceProperty, binding);

25:}

26:

27: private List Items

28: {

29: get

30: {

31: List result = new List();

32:

33: // 遍历 系统的所有字体

34: foreach (FontFamily family in Fonts.SystemFontFamilies)

35: {

36:foreach (KeyValuePair pair in family.FamilyNames)

37: {

38: TextBlock t = new TextBlock();

39: // 设置字体名称

40: t.Text = pair.Value;

41:

42: // 设置字体样式

43: t.FontFamily = family;

44: t.FontSize = 12;

45:

46: result.Add(t);

47: }

48: }

49:

50: // 返回一个TextBlock的控件对象集合

51: return result;

52: }

53:}

54: }

55: }

2、使用Items属性

随 WPF 附带的每个 ItemsControl 具有一 个对应的类,该类代表 ItemsControl 中的一个项。下表列出了随 WPF 附带的 ItemsControl 对象及其相应的项容器。

ItemsControl项容器 ComboBoxComboBoxItem ContextMenuMenuItem ListBoxListBoxItem ListViewListViewItem MenuMenuItem StatusBarStatusBarItem TabControlTabItem TreeViewTreeViewItem

在做相应的项的时候可以有三种做法:

1:

2:

3:

4:

5: Item A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