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突破作文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尝试突破作文(共11篇)

尝试突破作文 篇1

一、引导学生会观察

要写作文,必须有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留心任何细小的动作和语言。绝不是走马观花的获取一点淡薄的印象,也不是浮光掠影地捕捉一点浅显的感受。总之,要自觉的调动眼、耳、鼻、皮肤等各种感官,多角度的观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作文素材,从而写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文章来。如何观察生活呢?如“写一种植物”要教给两点观察方法:⒈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⒉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再写下来。

二、启发学生乐构想

通过观察,得到的原材料是零乱的,不经过周密的构想不能表达某个主题。“鸟兽虫鱼皆学问,烟雾山水是文章。”但仅仅只是平铺直叙的描绘,蜻蜓点水的叙述,决不是佳作。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用丰富而巧妙的想象,以形传神,多角度构想,作文才有生命力。如由自然火想到光明,想到奥运圣火;由自然界的风,想到抢购风,时髦风,大吃大喝风等。这样主题也升华了。如,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三、学生要写,写出真情

在观察和想像人与物浑然一体,情与景交融碰撞,学生有了一种“我想说”、“我要写”的跃跃欲试。在这种急欲表达的情感激发下,学生就可以书面作文了。开始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列提纲、自己遣词造句、自己修改,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自己命题: 学生作文要改变传统教学“教师命题、学生搜肠刮肚、奉命应试作文”的僵化模式。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出题目,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不拘一格,要活、新、小,自己列提纲:凡善于写作的人动笔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那就得打“腹稿”,编写作文提纲。作文的提纲好比建造高楼大厦的蓝图,是对整篇作文的设计,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分几段,中心思想是什么,一一都要写明。有了作文提纲,作文不慌不忙,哪里是重点,哪些是详写,一目了然,写好每一个片断,完成整篇作文就心中有底了。对于中学生来说,在作文的起步阶段,学会逻辑思维,编写作文提纲,而且养成良好习惯,将终生受用。自己遣词造句:铺路要石子,盖房要砖瓦,作文要词句。文章是词句的连缀,每个学生要会灵活的驾驭语言文字,用准确生动的词语表情达意。要认真辨别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如表示手的动作的词语就有抓、捏、拎、提、举、掀、握等几十个,它们分别用在不同的地方;要仔细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作文是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准确自如的调遣词汇,同时还要熟练的掌握常用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自己修改: “文章不厌千遍改,功夫不负有心人。”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是作者对所写作文的内容不断加深认识,对表现形式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完成初稿后,要多看几遍,多读几遍,仔细琢磨,看看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交待是否明白,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和用得不当的标点符号等。只有经过认真修改的作文,才能做到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统一,才能更恰当的表现和反映生活。

四、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1、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的讲读分析,给学生作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

2、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是抄一抄,要求学生阅读时把优美的词句或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读书笔记中,日积月累,丰富词汇。二是写一写。每读过一本课外书后,让学生练练笔。如写心得体会,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语段进行仿写等。

3、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汇报会”,激发说的兴趣;开展“读书专栏”,激发写的兴趣等,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尝试突破作文 篇2

难点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有的是因为知识抽象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基础知识薄弱造成的;有的是由于问题错综复杂造成的等等。在众多原因中, 知识抽象、缺乏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是较为常见的。

物理学科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 在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物理学科当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 而多数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 因而在教学中造成一些难点出现。本文就此种情况产生的难点突破问题, 谈一下见解和突破方法。

1 结合学生的身边实际, 用生动的实例讲解抽象的知识

物理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对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 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限制, 往往很难发现身边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这就要求作为主导者、引导者的教师, 要在平时备课、讲课时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 率先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深入挖掘与抽象知识相关的生活实例, 并加以精巧的设计和加工, 以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来突破难点。

在进行“比热容”教学时采用了如下的设计, 已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引入新课时教师设疑:把相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 那个需要的时间长?加热相同的时间, 哪壶水温度高?把同一壶水加热到5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哪次需要的时间长?教师通过身边的现象引入, 使学生清楚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不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时,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 升高的温度不同。在此基础上, 教师继续创设情境:同样的光照情况下, 沙子和水, 温度是否会相同呢?这样层层递进, 从身边的现象走进物理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清楚比热容这一物理量的含义, 很好的降低了难度, 使知识有血有肉, 学生很好的掌握和理解了比热容这一较抽象的概念。

2 拓宽实验、创设情境, 化疑惑为现实突破难点

物理学中有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几乎无法感知和观察到的, 这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多的时候依靠教师的讲解, 学生的想象和机械记忆来完成的, 这就对学生深入理解知识造成一定的难度, 在他们的心中总是存在一些疑惑与不解。

如在《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中的想想议议问题中。‘站在地面上的人, 竖直向上跳起, 为什么会落回原处’, 司空见惯的现象, 落实到答案上也不难, 但学生总会有一种疑惑和不解之感, 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类似问题的难度更大, 学生更是无法理解, 只能机械记忆答案。为突破这一难点, 设计了如下实验。

利用课间将学生组织到操场一侧的甬路上, 另一侧我的两个同事同骑一辆摩托车, 后排的同事手里拿着一个系有红布条沙包, 当车的运动状态保持匀速直线状态后, 后座的的同事竖直向上抛出了沙包, 并能稳稳的接住。学生一片沸腾, 此实验进行了三次。沙包清晰的运动轨迹使疑惑变成了现实, 胜过教师无数遍的讲解。剩下类似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个小实验解决了大疑惑, 突破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难点。更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物理实验可以走出课堂, 走出实验室。

3 走出教室, 扩宽活动空间, 愉悦学生, 突破难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重视实验教学、设计好实验教学、进行好实验教学是有效突破难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但平时的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演示, 即便是学生分组实验, 由于受时空的限制, 学生很难活动得非常充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在一定的时机适当的组织室外活动课, 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活动课的组织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进行精心的准备。包括安全、活动场地、活动设计、物品准备、课前动员、评价标准、责任分工等等。

电路的连接与分析是电学学习的基础, 也是学生刚开始学习电学知识的难点, 学生不会连接电路, 不会分析电路, 将严重影响后续的学习。为扫清学习上的障碍, 突破这一难点, 教师在分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了一次室外电路图连接活动课。

首先, 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4个小组, 每组指定组长, 成员11—12人。

再次, 准备了画有开关、小灯泡、电源、代表电流方向的箭头符号的4套大型卡片, 另有足够的代表导线的绳子, 一些空白的卡片。

其次, 在活动前做好动员。讲清安全要求、活动目的、活动过程及评价要求等。

在操场上, 活动按照计划开展, 首先按照教师预设的电路图及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连接电路;之后是按本小组设计的电路连接;最后是按小组间设计互考的电路图及要求进行连接。每个阶段都要有小结、有评价, 及时公布分数, 以起到激励作用。

这次活动由于在操场上进行, 活动得空间很大, 学生非常放松, 参与度极高, 积极性很大, 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亲身体验。因此对电路的组成, 原件的作用,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连接方式, 电流方向等等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即对旧知识是一次极好的巩固和深化, 更为后续电学相关部分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更加可喜的是学生们开始自己制作相应的卡片, 时常在课余进行游戏, 不知不觉间电路连接的难点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突破。

4 培养学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时刻从身边的事物中去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积累经验

现今的社会生活条件比较好, 更多的高科技成果的应用, 使得基础物理学知识及相关现象离学生越来越远, 加之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 学业负担较大, 对身边的事物淡漠等原因的影响。学生的生活经验极少, 观察能力降低, 动手实践机会更少。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加有效, 有目的的引导和组织学生, 去观察, 去发现, 去提问。

布置实践性作业能极好的达到目的。学生的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是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的很好时机。在这个时机, 根据教情、学情的不同情况来有目的布置实践性作业, 效果好。

如:走进厨房, 观察炊具, 看妈妈做饭的全过程;走进工厂, 观察机械;走进汽修厂, 认识内燃机;到建筑工地, 你发现什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 询问, 查阅资料, 找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学生可以采取录像、照相、录音、写卡片等方式, 把采集到的信息在上学后与同学分享, 并进行整理分类。按主要涉及知识分类, 注明清楚原理的, 再学习可以解决的。要大力表扬有创意的发现和提问, 特别要表扬时时有发现的同学。

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学生积累了经验, 开拓了视野, 又为突破难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可谓一举多得。

敢尝试才有突破 篇3

一是螃蟹。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犹,严重防碍着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夾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浓浓的鲜美香味。巴解好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令人生畏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子,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二是番茄。据史料记载,番茄是生长在南美洲秘鲁国家森林里的一种野生植物,原名“狼桃”。当地传说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会起疙瘩长瘤子。虽然它成熟时鲜红欲滴,红果配绿叶,十分美丽诱人。但正如色泽娇艳的蘑菇有剧毒一样,人们还是对它敬而远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对待。

16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欢番茄这种观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传流了。但人们都把番茄种在庄园里,并作为象征爱情的礼品赠送给爱人。过了一代又一代,仍没有人敢吃番茄。

17世纪,有一位法国画家曾多次描绘番茄,面对番茄这样美丽可爱而“有毒”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于是产生了亲口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念头。因此,他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一个,觉得甜甜的、酸酸的、酸中又有甜。然后,他躺到床上等着死神的光临。但一天过去了,他还躺在床上,鼓着眼睛对着天花板发愣。怎么?他吃了一个像毒蘑一样鲜红的番茄居然没死!他咂巴咂巴嘴辱,回想起咀嚼番茄那味道好极了的感觉,满面春风地把“番茄无毒可以吃”的消息告诉了朋友们,他们都惊呆了。不久,番茄无毒,并且美味可口的新闻震动了西方,并迅速传遍了整个世界。

美国心理学家巴曼托说:“要勇于去尝试第一次,敢于尝试才有突破。”是啊,如果囿于传统,没有人去“敢为天下先”,或许螃蟹与番茄今天仍被世人所忽视。

20120525突破作文难点 篇4

但是,学生往往不分主次,要么都很简略、空泛;要么处处详写,繁琐冗长;甚至主次颠倒,喧宾夺主。总之,如何做到有详有略,详细得当,成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是这样指导的。一是布置观察提纲,使学生有详有略地进行观察;二是指导学生拟定作文提纲,教给详写和略写的方法。比如写《参观自然博物馆》这篇作文。这里展出了成千上万的生物标本,学生写作的难点就是怎样选取素材,怎样安排详略。为了备好课,我分三步走。我事先去参观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些什么?指导课上突破什么难点?老师的头脑中要有蓝图。回来后给学生上参观前的“预备课”,课上指导以下几点:

1介绍展览室的布局与内容。

2指导怎么看,提三点要求:

①按展厅的空间位置观察。

②分门分类地看(有的浏览,有的详看。)

③注意观察生物的特点。

3指导参观时记哪些内容。

①浏览的内容,只记自己喜爱的生物名称。(展出的系目有“门、纲、目、科、属、种”如腔肠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等,学生记起来困难。)

②细致观察的动物,从各展室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两种生物的名称、形状、颜色、神态记下来。

③把同学们参观时赞美的语言及自己的想法,感情摘记下来。

第二步参观时做现场指导。讲解必要的知识,提示要点。学生边看边记,边听边想。有的粗看,有的细看,有的记得多,有的记得少。观察的粗细,记录的多少,为作文的详略做了必要的准备。

第三步是作文指导课。课上,我和同学们共同回忆参观时的情景,在头脑中重现了一幅幅的画面。我引导学生谈参观的感受,他们都说,大自然是美好的,是奇妙无穷的,激起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兴趣。这实际上是确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指导学生按参观的顺序组织、选取材料,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同学们凭借参观时的印象和手头的摘记,对于自己最喜爱的那一两种动物,写得都比较详细、具体。对于三个展厅的主要内容都能简略地记叙。作文中的难点迎刃而解了。

文章有了详略,如何进一步把详写部分写得具体、形象,还需要老师进一步指导。下面是一位同学作文中略写部分:

“我们怀着好奇心,来到了动物陈列第二室。这里是飞禽走兽的天下,左边展出的为鸟类,右边是兽类。

兽类中有长着大犄角的牦牛,有戴着„太阳眼镜‟和„黑耳套‟的大熊猫;有顽皮的猴子;鸟类中有美丽的孔雀,有善于学舌的八哥。我们看了,发出了一阵阵的笑声。”

下面是详写的段落:

“……鸟类中的大犀鸟更是奇特。那巨大的鸟从头到尾足有一米多长;胸腹部乌黑色,脖子金黄色;两翼和长尾的斑纹黑白相间,有一个桔红色的大嘴。在灯光的映照下全身闪闪发亮,真是雄姿勃勃,不愧为鸟类的雄杰,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

再如,写一种动物也有详略之分。下面是一位同学描述昆虫类---蝴蝶的段落:

“哎呀!真好看啊!展橱里各式各样的蝴蝶把我吸引住了。一只只蝴蝶像五彩缤纷的花朵争妍斗艳,多漂亮呀!有金裳翼凤蝶、兰屿乌凤蝶、三尾褐风蝶等等。其中,重月纹凤蝶最漂亮。从„说明‟上了解到它也最珍贵。这种蝶前翅乌黑,上面布满了黄绿色的小点点,就像夜空中

闪烁的星星。它的后翅更美,灿烂的青蓝色斑点,边缘上还镶着朱红色的弦月纹,真是绝色佳品。怪不得人们把蝴蝶叫做会飞的花,真是名不虚传。”

这一段先概述蝴蝶种类很多,然后细致描写了一只蝴蝶。

在写《参观菊展》这篇作文时,学生描写菊花常常用“真美丽呀”“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等词语笼统地概括。怎样描绘一朵菊花,是这篇文章的详写部分,也是难点,我是这样指导的:

1写出菊花的名称。

2描写全貌(花朵的大小、颜色、样子)。

3描写花瓣的形状(有管状、丝状、条状、勺状)。

4写花的姿态(伸展的、弯曲的、上伸的、下垂的、四射的……)

5写看花时的感受。

学生按这些内容细致地观察、记述,尽管每一部分的语句不多,也能把一朵花写得形象了。上面的指导,不是死板的公式,是灵活的,根据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规律教给学生观察和记叙的方法。

人们第一眼看到的往往是花的颜色及花朵的姿态,花的神韵。细看时,才注意到花茎上挂着个小牌子,上面有花的名称。按这样的顺序写,显得更真实,更自然。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独立思考,独立选材,使其个性有合理的表现余地,写出来的作文才不千篇一律。同时,也有助于转变那种说假话、说套话的文风。突破一个难点,学生就能举一反三。

再如写《一堂体育课》这篇作文。这节课的内容是“跳山羊”。一堂课的内容安排有“整队”、“做准备活动”,主要内容则是“练习跳山羊”。而在练习过程中,有“教师的示范动作”,有“其他同学怎样练习跳”,有“自己怎样练习跳”。“自己怎么跳”是这篇作文中的详写部分,也是这篇作文的难点。

我就重点指导写“一个同学„怎么跳‟”。我提示学生,无论写他人或自己都要按“跳之前”、“跳之中”、“跳之后”的顺序。写他人要注意观察人物的神情、动作及场上的气氛;写自己还要注意表达自己的心情。

下面是一位五年级学生写的重点段:

“下面轮到白云同学跳了,只见他脸上带着微笑,走到助跑的地方,没有一点紧张的神情。他一弓腰便开始跑了起来,步子逐渐加快,当他跑到踏跳板跟前,双脚在上面重重一踏,身子便腾空而起,双手好像只在山羊背上轻轻一沾,身子就像一只灵巧的小燕子跃了过去。双脚便稳稳地落在柔软的垫子上,然后双臂举起。全场同学不约而同地喊了声„好!‟,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叙事作文口诀

突破自我作文 篇5

那是个炎热的下午,炙热的太阳仿佛能把大地烤得啪啦作响,小花无力地耷拉着头,万物好似都快被融化。我松懒地站在操场上,听着体育老师滔滔不绝的话语,心早已飘到空调房去。突然,同学们都齐刷刷地看向我,原来我被老师“钦点”,与同学一起参加了学校的跳绳比赛。那时的我不敢相信,跳绳时总是跳的很少的我竟然被选上了比赛,所以我根本就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比赛的前两个星期,体育老师跟我说了比赛的注意事项,并让我多加练习。同学们也纷纷投来质疑的眼光,一些话总是在我心里环绕。我鼓起信心,决定要好好地拼一把。于是每天放学后,我在楼下练习跳绳,直到大汗淋漓才肯回家。可不料比赛的前几天,我却中暑了。浑身难受的我又放弃了跳绳的念头。同学们的目光萦绕在我心头,老师的期望,奖品的诱惑让我动摇,所以比赛那天我是带病参加的。

选手们都做好了准备站在操场上,而我浑身哆嗦着,手心不断冒出冷汗,紧张蔓延着我的全身。随着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只见摇绳的同学摇的飞快,跳绳的和摇绳的默契的配合着,可我的身体状况并不怎么好,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体育老师的一句话“既然你都参加了比赛,为何不好好拼一把呢?不要让自己后悔!”我也不断地鼓励自己,终于是找回了些许状态。尽管整个人像是失重一般,但我仍然没有放弃。迎着微风,闻着花香,我自信地昂头跳跃,不顾嘲笑,不顾疾病。成功离我越来越近,我的心也随之高昂。五十个,一百个,两百个……终于,随着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迎着甜甜的微风,我骄傲地站在颁奖台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突破自己作文 篇6

这件事发生在放暑假后的一天,那天是我姐姐出嫁后的第三天,妈妈突然对我说:“妞妞,这么长时间没看你外婆了,妈妈忙,你自己坐火车去看你外婆吧。”我没有直接回答妈妈,我心想:我还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呢!我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感觉,感觉有点害怕,又有点好奇。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你自己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甚至都没有单独坐过公交车,这次是要锻炼你的胆量和勇气。不就是坐车去你外婆家吗?又不是让你步行。”

听妈妈这么一激,我本来好奇心就强,而且又争强好胜,经过妈妈这番话,我就坚定了自己一个人坐车去。“去就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对妈妈说。 第二天一早,妈妈给我买来了火车票,帮我收拾东西和衣服。随后,便让爸爸把我送到了火车站。在火车站等待时,爸爸还在反复交代:在车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陌生人递来的东西—— 一个人坐在火车上,虽然上车时没那么害怕,可是,一到车上,周围突然有了那么多陌生的面孔,还是有点害怕的感觉。和我坐在一张椅子上的刚好也是要去旅游的两个大学生,他们很健谈,也很亲切,他们让我放松了很多,也没有了刚才上车时害怕的感觉。我们刚好去一个地方,就同时下车。他们让我感觉到一个人坐车并不是那么害怕,以后我要大胆一些。下车后我就跟在外婆家的小姨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小姨就到了,我们一起回到了家中。

尝试突破作文 篇7

一、前两教时有关角度确定内容的尝新

第一教时

主要学习内容:根据图上信息, 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方向和距离) 。 (例1)

1.动态演示理解“_____偏_____”方向概念。

活动一:一学生 (蒙上眼睛) 利用小木偶, 在黑板上沿着东方行进, 其他学生用“偏北了, 偏南了”不断纠正, 直至到达目的地。从中认识东偏北、东偏南的概念。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北 偏东、北偏西等其他方位的概念。

活动二:全体学生面朝北方坐好 (为了与地图上的方位形式上统一起来) , 听指令用一条手臂指向一个方向 (如东方) , 然后慢慢旋转, 偏向另一方 (如东偏北一点点, 东偏北再多一点, 东偏北更多一些) 。

【设计意图】“_____偏_____”的方向概念是本节课第一次出现, 学生在生活中不太接触到, 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设计以上两个活动, 让学生经历动态的方位形成过程, 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东偏北”和“北偏东”的含义和区别。有了这样动 态的感受, 为后面的角度测定打好基础, 明确该从哪里开始数度数。

2.换个方法使用量角器, 一次量多个角。

以往测定角度都是用读对应刻度的办法, 但本课时我选择了数格子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量上半部分 (简单称地图上的南北两向为上下半部) 的角度时, 量角器一律朝上放置, 然后把方向标对应角的边线处为起点, 向另一角的边线方向数量角器上的大格子 (一格10度, 半格5度) , 直数到另一条边线至, 最后确定度数。如:“东偏北”就从东方向线 (即右0度线) 开始往北方向数, “北偏东”就从北方向线 (即90度线) 开始往东方向数。

在教学中有学生发现, 属于同一个半部方向上的角度, 可以一次性测定, 然后一一记录。如教材做一做中的“学校”和“游泳馆”两个位置, 可以同时测出“北偏西25度”和“西偏北40度”。课堂上学生兴奋不已。

【设计意图】如果说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时最大的难点是读数的话, 那么本节课中又增加了一个难点就是量角器的放置, 因为图中方向线增加不少, 学生会因为找不到角的边线而手足无措。这样, 测定角度的难度就更大了。用数格子的办法测角度, 量角器放置方法只有两种 (朝上或朝下) , 大大简化了摆放方法, 避免了学生因为确定不了0度边而手足无措的现象。另外, 对准横轴和数轴之后, 中心点自然对准, 避免了测量时由于中心点偏移带来角度不准确的现象。而且, 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 量角器一次放置就可以测定在同一大方向上多个角度, 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第二教时

主要内容:根据已知的方向和位置信息, 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例2)

用量角器一次, 把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三个位置同时定好方向点 (这三个点均在北半部分) , 再用尺测量后定距离。

【设计意图】有了第一教时的基础 , 学生对于方位的动感形成有了一定的经验, 只要掌握从哪个起点数格子, 就可以一次性标上三个地点的角度定位点, 省时又省力。但是, 这只是一种引导,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 一次一次量, 一次一次定会更加清楚。

二、学生作业反馈 (有关角度部分)

1.总体效果。

有关角度的测定的错误与以前相比明显减少, 学生对于量角器的放置没有产生任何困难。当天的家庭作业正确率较高, 第二天的根据位置信息画平面图作业效果也相当不错。

2.主要错误。

(1) 有关“_____偏 _____”方向的判断还是有部分错误。

(2) 课堂作业本P7中 , 1 (2) 的“ (北 ) 偏 (西 ) (42) 度”中有5人填成“ (北) 偏 (西) (48) ”度。

(3) 课堂作业本P7中 , 2 (2) “西偏北27度”中 , 有一些学生写成“西偏北37度或36度”。

(4) 课堂作业本P8中, 角度至少有一处错误的人数增多至11人。

(5) 如下图 :画圈部分的填空错误特别多 , 填“东北70度”或“北偏东70度”。

三、反思与改进

从作业反馈来看, 我认为这一次的尝试总体来说是有收获的。利用角度的动态概念, 借助手势判断物体的位置与方向, 把过于抽象的方向概念形象化, 有助于学生理解;用数格子的办法测量其中的角度, 成功地避免了量角器摆放的难点和度数读错的难点, 甚至还可以量一次同时测定多个角度, 可谓一举多得。

由于首次尝试, 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 从学生作业反馈中得到启示, 可以做如下改进:

1.关于“_____偏_____”概念理解的巩固。

这类错误在后来的每一次作业中都有出现, 说明学生没有全部掌握。细细反思课堂教学, 发现至少有两个细节需要改进: (1) 课堂上只关注了集体的演示理解, 忽视了给予个体独立思考练习的机会。可以增加一个口头练习的环节:在课件上不断出现一个个位置点, 让学生快速说出大致的位置信息。 (2) 用数格子方法测角度时, 必须说明数的起点是哪个方向 (如北 ) , 我们就说“北偏”。这样的方法在订正时采用了几 次, 有一定的效果。

2.关于度数测量方法的巩固。

以上 (2) (3) (4) 类错误都属于角度测量的错误, 但错误原因却各有不同。

一部分错误是由于操作不细致引起的:把中心点偏移, 或把中心点和角度定位点连接的时候没有对齐, 造成角度变大或变小。说明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操作示范和习惯教育。

把“北偏东48度”读成“北偏东42度”, 是由于没有掌握数格子测角度的方法, 学生仍用读数法定度数或不知道北偏东的角度该怎样数格子, 仍旧从0度线开始数。他们读出的其实是东偏北的角度度数。说明属数格子的方法也有一定的难度, 课堂上需要放慢进度, 待全部学生都基本学会再进行后面的教学。

把“西偏北27度”写成“西偏北37度”, 是由于他们在数格子时, 把不到一个的也数成一格, 然后加上多出来的部分, 因此会多数10度 (订正时问了学生才了解到的) 。这一细节我在上课时确实没有注意。订正时提出如“数了几大格 多? 大约多多少? 或几大格不到? ”之类的问题,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把“东偏北70度”填成“东北70度方向”或“北偏东70度方向”, 其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外, 作业纸上没有显示十字方位标, 还以70度的大角度提供信息, 对刚学习了两节课的四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度, 随着学习的深入, 其他细节的改进, 会得到改善。这一题同时也提醒我们, 教学时要让学生知道并练习, 每一个物体都可以用两种方法表述其位置信息, 但是表述的“ _____偏_____”不同, 相应的角度也不同。这样出现以上类似错误会少很多。

3.其他表达上的细节。

学生在作业本上出现正东90度方向, 正东0度方向, 东北30度方向等的不规范的说法, 教师需要在教学时说明这种表达的不足之处。

四、疑惑与思考

在角度测量教学中, 学生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把角度度数读错。假如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推广到《角的度量》中, 可以吗?

疑惑一:在方向坐标中, 方位中的角度只涉及90度之内 (一般只有45度以内 ) , 采用数格子的办法定度数并不难 , 但是在角的度量中经常要涉及钝角, 数格子会比较麻烦 (当然可以直接用9格加上去数的办法) , 这样是否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疑惑二:摒弃读刻度方法而采用数格子的办法, 会不会失去了量角器的一部分功能, 影响学生对量角器使用的能力?

以上做法和疑惑, 敬请各位专家解答和指正。

摘要:人教版《位置与方向》内容学中, 确定物体所在点的方向是教学难点。作者受到钱怡老师观点的启发, 利用角的动态定义帮助对“%%偏%%”方向的理解, 采用数格子的办法测定角度。细细分析学生作业反馈, 发现对角度测定方面的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 但诸多教学细节还有待改进。

关键词:确定位置,量角器,动态含义,测定角度

参考文献

尝试突破作文 篇8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合作 问题 互动

任务型教学原则引入英语课堂,给了师生更多平等交流和互动探知的机会,使得教与学达成一定的默契。于是合作探究便如雨后春笋般发芽,在课堂上可谓“丰富多彩”,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大讨论、大争辩,更使得课堂变得异常活跃与生动活泼。然而,在教学之余,我们应该冷静思考:这样的热闹是否是形式大于内容,是否忽略了语言背后中应该值得关注的东西?很显然,合作探究不是为了合作而交流,而应该为了破解难题而合作,让学生在充分酝酿和沉思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着力点和生成点。

一、静思研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合作热闹确实能吸引眼球,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交流和主动表达权利。但是静心思考,让问题有更充分酝酿和发酵的机会,才有利于学生搜集相应的知识素材,才更利于学生积淀文化知识。

让学生有更多的沉思机会,引导他们将研读转变为合作的冲动,丰富他们的认知思维。如,在《牛津高中英语》(下同)模块七 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教学中,结合“The interesting history about Aspirin and Penicillin”表达主题,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要求他们就“Whats the value of Aspirin and Penicillin?”和“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in the article?”等摘录筛选出相应的词汇短语,并引导他们就其中的词汇短语形成一定的表达语段,让他们在主动串联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表达语段,深化理解感知。

静思研读,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沉淀机会,让他们在自我主动构思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方法。多遵从学生的阅读学习习惯,多让他们有更多自我沉思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由思考中找到破解难题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文本背后的有趣东西,使得课堂富有深度和意义。

二、小组合作,让学生与同伴“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最为常见的互动交流模式,也是活跃课堂教学情境氛围的重要方式。学生一旦进行小组合作,定会顿时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他说我说,相互补充,议论纷纷。但这样的背后,究竟有多少学生真正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还需考量一番。

小组讨论,最好让学生带着质疑与主见融入课堂。如,在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B “Lost 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Reading A”中的思考题目,要求学生从文本素材中摘录划出相应的词汇信息。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围绕“From the lost civilizations, what did you get?”和“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the lost civilizations?”等问题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清文本研读的思路和方向。同时,建议学生就阅读中能够发现的信息线索予以总结,引导他们在深入挖掘其中相关词汇短语中获得更多的感知。

小组协作讨论,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探讨的空间,使得他们有了足够的交流合作机会。结合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思考题目,鼓励他们带着自己的疑难问题主动参与互动交流。合理调优搭配学习小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引导他们就任务协作中的相关思维方法进行互动协作。

三、角色模拟,让学生与人物“沟通”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帮助他们在主动探究交流中获得不一样的感知体验,使得他们有更多深刻的感思体验。角色模拟运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尝试和创意的机会,让他们在与人物对话沟通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便于他们开阔眼界和思维。

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中获得更多的感悟,有利于促进他们知识技能生成。如在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任务探读指导中,我建议学生就Polly和the old blind man的不同想法进行角色模拟对话,还让他们就“What are you going to tell each other?”和“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from the each other?”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还让他们有更多的自我探寻与表达运用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引导,不仅能使得学生走出静态学习英语教材的窠臼,让他们在主动构思和深入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理解感知,形成更深刻的感知印象。

围绕人物角色的不一样感受,鼓励他们就各自的想法提出相应的表达,让学生真正沉下心主动领略教材中的不一样感受。尊重学生的意愿,多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主动调整学习认知策略的方法中不断深化感知。关注学生的不同,多引导他们就各自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意见,让他们在不断优化组合学习感知思维方法中获得富有深度和广度的感悟,提高语言表达运用的灵活性和敏锐性。

如前所言,合作并非热闹的代名词,更应是学生探究文本知识的形式途径。预设合作目标,引导学生在主动尝试和积极探索中找到相应的探究源泉,使得学生的理解感悟思维更加开阔和丰富。带着理性思考合作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在“想说又止”的过程中找到合作的切入点,有利于他们强化感知,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段丽斌.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高中英语高效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5(1).

[3]赵淑英.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

突破作文400字 篇9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1934年10月,为了接应红军大部队的到来,遵义的军团要突破乌江,第一天,红军打算从黄家村的岸口渡乌江,可是天寒水冷,架桥用的竹绳又被敌人炸断了,第一次渡乌江就这样失败了,红军就开始做竹筏渡乌江。第二天晚上,他们就开始行动,可是由于天太黑,不好联络,竹筏又难以控制方向,只有少数人抵达了对岸。第三天,部队派了红军 中的精英划竹筏渡乌江,敌人的追兵也赶过来了,红军面临着险境,英勇奋战,冲破了敌人好几道防线,吓得敌人举手投降。

我想,红军强渡乌江是要很大勇气的,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怎么能勇敢地往前冲,怎么能面临险境,在水流湍急的江上镇定自若地划着竹筏,躲开敌人的子弹。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是他们机智的头脑,是他们团结的力量。红军 们还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经历了几次失败都没有退却,而是更加努力,冒着生命危险,躲过敌人的“子弹雨”。

突破自己作文 篇10

这位中国留学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着勇于尝试、敢于尝试、乐于尝试的精神。想象一下,如果连尝试也不敢,还能谈什么成功呢?可见,勇于尝试才会取得成功。

“尝试”,多么简单的两个字,可是,咋不见得人人都做得来啊!是害怕失败吧!谁也不敢保证尝试了,就一定能成功。可是,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呢?西奥多罗斯福曾经说过:“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未去尝试。”不敢尝试,就连成功的机会也没有。如果这位留学生在应聘的时候就认定自己不能在四天内买到车并且学会开车,不敢挑战自己,不敢尝试,那么他就不会有今天,不会坐上“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这个位置。即使他尝试了,但并没有成功,那也不能代表他完全地失败。至少,他尝试了。那些连尝试的胆量也没有的人,才叫做失败吧。正如迈克迪塔卡所说的:“除非你停止尝试,否则就永远不会是失败者。”所以,请不要害怕尝试会失败。

如果你学会了尝试,那么成功离你就不远了。

美国康奈大学的威克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子中,瓶底向着有光的一方,瓶口敞开。但见蜜蜂只向着有光处飞动,不断撞在瓶壁上。最后他们不愿再费力气,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

威克教授于是倒出蜜蜂,又按原样放入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苍蝇们并不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他们多方尝试,虽免不了碰壁,但最终飞出去了。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了像蜜蜂那样的命运。

看了以上蜜蜂和苍蝇的两种不同的选择,不免会想到:横冲直撞总比坐以待毙要高明得多。苍蝇不断地尝试,终于成功了。蜜蜂放弃了尝试,一切都等于零,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其实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在行动中尝试、改变、再变、再尝试……直到成功。

尝试突破作文 篇11

【关键词】教学突破口 阅读教学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29-01

语文阅读教学找准突破口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教者根据所学课文体裁(或表达方式)的特点,教师有重点的选择课文中某一个方面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出发,以巧妙的角度、切入的新异,呈现出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收到极佳教学效果。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1课《我最好的老师》为例,依照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设计,在设计这课的教案时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①运用“自主合作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感受、积累语言文字,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以文中“怀特森”与“怀特森先生”的不同,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用“科学课上猫猬兽”这一具体事例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③学习用“从一个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练习写话。教学过程分三个板块进行。

第一板块:读通课文,积累语言,接收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的东西。本课在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自学(预习)。提前1天布置自学(预习)课文,预习要求:①反复朗读课文、读通顺,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家庭成员或同学听,准备参加学习小组的朗读比赛或朗读成绩评定(由小组长利用早读或上课前的时间进行检查);②边读边想边写批注,从哪些词语、句子、片段中,接收到哪些信息?准备在课堂教学时进行交流;③自学(预习)时结合思考课文后面提出的思考题,并试着解答。

2、检查预习效果,督促自能阅读。

①学习小组长汇报同学们的朗读成绩评定;

②抽查部分学生朗读课文(部分段落)的情况;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

③小组学习交流自学(预习)的收获(重点交流接收了哪些信息);

④部分学生代表在班上汇报(重点交流接收了哪些信息,关注多元感悟、独到体验);

在检测生字词这一环节,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学情况的机会,自学情况的展示,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学的成就,有了成就感,也增强了自信心,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信心,语文教学一切都好办,真正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长此以往,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后,学生学语文的自觉性就不用愁了!

第二板块:引导解决疑难问题,渗透主题思想,梳理读书、学习方法

3、学生质疑问难;

4、选取学生共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5、关注学生学会学习,积累优秀的有特点的语言文字;

第三板块:精读、研读有表达特点的重点片段,引导发现、了解有特点的表达方式,读写结合

6、教师选找“这算哪门子老师”作为教学突破口,欲扬先抑感受作者当时的“气愤”。通过了解课文具体事例,峰回路转到深感佩服,感受“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7、合作学习开始。

提示:前后两桌的同学组成一组;如果把问题解决了,小组成员可以转回原来的位置。老师巡视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如有学生求助,老师进行帮助。

8、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研读有表达特点的重点片段,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了解有特点的表达方式(不是教师总结的概念式的表达特点);积累有特点的句式、以及构段、构篇等表达方式;

9、汇报合作学习情况,交流第一个问题。

以“怀特森”与“怀特森先生”的不同作为本课理解课文内容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交流第一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引导:在怀特森先生公布他的意图之前,最能表达作者评价怀特森是一个怎样的老师的是哪一句?

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老师引导:你发现本文中作者称呼怀特森这位老师时有哪些地方不同吗?

纵观全文,唯独这里少了“先生”两字!加上“先生”两字,说明作者对怀特森这位老师的尊重,少了“先生”两字,又说明了什么?可见,作者的用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引导学生通过表情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气愤心情。因为此句是老师选找的教学突破口,旨在引导学生充分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体会在怀特森没有公布他的意图之前,作者的气愤心情。读书有时用表情朗读最能体会作者的感情了!对后来作者及同学们明白了怀特森先生的真正用意之前的评价变化作铺垫,体会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表达方法。

10、继续汇报合作学习情况,交流第二个问题。

老师引导:请问后来是通过一件什么事让作者改变了对怀特森先生的看法?谁能举例说明?

从“这算哪门子老师?”到“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让学生从情感上充分体会怀特森先生的“最好”。

学生再次展示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根据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把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多媒体出示句段:

——“他说,每一个人都有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学生在争议中明白“迷信”的含义。

老师相机指导理解第一句与第四句。主要是引导学生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理解作者例举了科学课上“猫猬兽”的事例,体会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作者通过描写这一事例让“我”及“我的同学”明白怀特森先生这样做的真正用意,就是要在科学课上渗透让我们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能力的科学精神。

11、讨论学习目标中的第三个问题:领悟课文的“写作特色”。读写结合,模仿有特点的表达方式进行迁移训练。学会运用“从一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道理”的写作方法当堂练习写话。

通过以上两次的合作学习与老师的当堂点拨,此时学生已经不难发现本课运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特色,之前的大量时间解决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就是为了此时学生对写法的领悟,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12、当堂练习,交流汇报,互纠互补。完成小练笔:联系生活,“通过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写一片段。

13、课后搜集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小故事。

上一篇:高高兴兴过春节优秀作文下一篇:镇党委书记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