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品开发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产品开发(共8篇)

文化产品开发 篇1

随着文化体验旅游的不断发展及全天候旅游产品开发理念的不断深入,基于文化体验的夜游产品开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对夜经济及夜间旅游产品进行阐述,再概括了文化体验旅游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夜游产品开发现状的阐述,从而提出基于文化体验的夜游产品开发原则及开发构想。

一、夜经济及夜间旅游产品

古时,体验“夜游”曾让人陶醉,史册中留下了“东风夜放花千树”、“山涧月色更醉心”等名词佳句。近年来,夜间旅游成为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比白天旅游的含金量更高。据统计,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次的客流高峰,广州旅游业50%产值的实现均实现在当日18时到次日2时。与白天的旅游相比较,夜游是一种独特的环境与空间审美体验;夜游更注重的是休闲化与娱乐化。

近几年,各地夜幕下的独特文化体验,夜色下的游园文化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许多城市开发的夜游产品提升了新的消费热点。如南京以餐饮为核心,以夫子庙、秦淮河为精品,打造出集观光、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夜游已享誉海内外。广州的夜游珠江,杭州的西湖夜泛;绍兴的夜游沈园,让游客欣赏“沈园之夜”演出,演出内容以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这些旅游地有的延长本景区的开放时间,有的打造有特色的夜间文化表演项目,有的旅游区针对夜游开辟了专门的旅游线路,夜间消费区等,这些举措都有力地提升了夜游产品的魅力。

另外,品牌化的大型文化演艺项目正在形成新的夜旅游亮点。像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陕西的《长恨歌》、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这些优秀的文化演艺项目或以高科技为手段,配以精湛演艺,或以山岳自然为舞台实景演出,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是夜游市场的创新之举。

二、夜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夜间旅游形成了四种典型开发模式:表演型、景观性、参与型、综合型。表演型以演艺活动为主,主要有实景演出、民俗表演等。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丽江的《丽水金沙》、陕西的《长恨歌》、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景观型以观看夜色景观为主,如,夫子庙、秦淮河打造出的集观光、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夜游,上海的外滩夜景灯;参与型以品尝小吃、购物、娱乐为主,如西安的钟鼓楼广场、南门环城公园一带;综合型以设计的综合性夜游旅游线路为主,像杭州的夜游西湖、广州的珠江夜游,一些景区里的夜游项目等。

夜游产品开发现状除了形成典型的开发模式,各地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开发形式单一,主题不鲜明。目前,各地基于文化体验的夜游产品开发基本上停留在逛夜市、吃小吃、观夜景的阶段,有些地方仅处于“白天看景点,晚上看表演”阶段。晚间各地的夜生活普遍简单,形式单一,大多人晚间都会把看电视、打麻将作为娱乐休闲。各地缺乏既能体现当地地域文化,又能融合城市景观的夜游产品,大多旅游城市没有主题鲜明的休闲场所,也缺少特色鲜明的购物、饮食街。

(二)夜经济的发展缺少特色及品牌,夜游产品缺乏精品。近年来,各旅游地逐渐认识到夜间旅游的含金量,着力发展开发夜游产品,但与白天的旅游相比,各地的夜间旅游却鲜有特色。以厦门为例,其作为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夜间旅游却如游客所述“厦门白天的景致非常美,但夜间就有点“黑”,夜景比较单

一、显得零散、寂静”。连作为精品推出的“鹭江夜游”,也是门庭冷落,难成气候。与广州的“珠江夜游”、上海的“浦江夜游”天天爆棚相比,“鹭江夜游”显得没有特色,观景点的位置也有待提高。

(三)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根据一项游客调查,许多游客对夜游缺乏热情,很重要的是夜间交通和安全问题所限制,许多城市的夜间公共交通停运较早,最晚不超过23点,多数旅游者认为深夜游行相对于白天而言不太安全。另外,一些城市的灯光工程只出现在主干道上,其他路段的灯光寥寥无几,影响夜行安全。再次,旅游环节食、购、娱等场所,24小时营业的几乎没有。

三、文化体验的夜间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开发原则

首先,要有鲜明的主题。任何旅游主题的开发设计都必须有其鲜明的主题,文化体验的夜游产品在开发设计时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特色的主题,只有主题鲜明,画龙点睛,才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趣。

其次,个体差异性原则。基于文化体验的夜游产品应结合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及旅游特色,开发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夜游产品。在文化体验的背景下,夜游产品给游客带来无与伦比的独特体验,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尤为重要。在夜游产品在遵循个体差异性原则的同时,还要及时的更新内容。

第三,参与互动性原则

在文化体验的背景下,夜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应加强游客的参与度,使游客身临其境,切身地去感受和体会旅游资源的内在奥秘,从而满足旅游者的新鲜感、亲切感及自豪感。这就要求文化体验的夜游产品设计体现趣味性、参与性及挑战性,让旅客深入其中,游在其中,乐在其中。

开发构想

(一)相关部门应完善夜游产品的配套设施,增加夜间时段吸引力。市政部门一方面可针对当地夜游市场的开发情况调整公共交通的营运线路及运营时间,适当鼓励多种体现当地特色的交通工具加入夜游市场。另外,旅游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应鼓励推广夜间延时服务。在城市的主要干道、广场公园、主要游乐场所应大力实施 “灯亮”工程,评选城市最佳夜景观赏点,使夜间的时段更具吸引力。

(二)政府支持,统筹规划,打造夜经济特色及品牌。政府要为夜游产品提供政策支持与鼓励,一方面为夜游产品的设计及开发提供平台,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另外,要鼓励更多的人进入夜间服务行业,制订鼓励发展夜间服务的优惠政策,强化行业管理。

在发展夜经济上,政府应邀请有关专家编制各地的夜游经济发展规划,把夜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考虑。在夜间消费场所,要合理布局,打造特色,对现有的夜间旅游设施要提升品位,突出特色,打造城市及景点夜生活的重要元素,改造不协调的因素。

各地政府在打造夜经济特色及品牌上也逐渐重视,如陕西西安“不夜西安旅游”工程,着力建设不夜西安四大欢乐之城,突出幸福、欢乐、参与的西安夜游特色;山东济南开发夜游大明湖的航线,游客不仅可以感受“明湖景致胜似江南”的美景,还能通过古筝、琵琶、二胡等民乐的现场演奏,体验曲山艺海的魅力。

(三)努力打造城市夜游精品项目。各地应针对当地的文化特色,挖掘文化个性,开发夜游产品,在深挖文化内涵的同时,开发特色夜游项目是必不可少的。如西安华清池景区的《长恨歌》,杭州的《宋城千古情》、《西湖印象》等。当然,这类夜游精品项目,不能模仿,各地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主要选择来发展旅游。如各地针对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民风、文化艺术、饮食烹饪、医疗保健、旅游购物、节庆活动等旅游资源进行总体感知的调查,然后针对认知度及资源特色进行夜游精品项目的开发及包装。

文化产品开发 篇2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随着电影《神秘的旅伴》《山间铃响马帮来》《边寨烽火》《摩雅傣》《五朵金花》《阿诗玛》等电影在全国各地放映, 云南如诗如画的山水风景, 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每位观众, 云南深深地映在他们的脑海里, 成为他们魂牵梦绕、日益向往的地方。

随着电影的上演, 一批优秀的云南民歌和歌曲如“缅桂花开十里香”“马铃儿响来玉鸟叫”“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大理三月好风光”“滇池圆舞曲”“猜调”“绣荷包”“小河淌水”等唱响了祖国大地, 传遍了九州四海。

在革“文化”命的文革时期, 尽管云南的不少民歌和文艺作品被视为大毒草, 遭受批判, 但是在民间很多民歌和歌曲依然在民间传唱。同时创作出“阿瓦人民唱新歌”“富饶美丽的潞江坝”等既适应当时环境又为听众喜欢的歌曲。

改革开放以后, 云南迎来了文化的春天。云南的文学、影视、舞蹈、音乐等园地中绽放出一朵又一朵奇葩。一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在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上大放异彩, 使云南的音乐飘洋过海, 走向世界。“吉鑫宴舞”随着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 在中外引起轰动。“云南印象”“丽水金沙”“小河淌水”“香格里拉”“梦幻彩云南”“印象丽江”“花腰新娘”“勐巴拉娜西”“蝴蝶之梦”“吴哥的微笑”等作品在国内外演出数千场, 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 成为云南文化产品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的名片。

为什么云南的文化产品如此绚丽多姿?为什么云南的文化产品如此充满魅力?为什么云南的文化产品能够引起中外观众的共鸣?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云南文化产品还有哪些传统资源可以挖掘, 发扬传统, 开拓创新, 做大做强云南文化产业,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云南历史悠久, 挖掘历史资源, 创新文化产品

元谋猿人遗址的发现说明迄今为止我国和亚洲最早的人类起源于云南, 因而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应当从元谋人写起, 这足以证明云南历史的悠久。云南历史上曾出现过“庄峤入滇”“秦修栈道”“汉习楼船”“哀牢古国”“爨氏据滇”“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明军入滇”“三征麓川”“三桂反清”“护国起义”“西南联大”“滇西战役”“解放云南”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独特的历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造素材, 是开发和创新云南特色文化的富矿。

近年来, 随着云南建设文化产业大省、文化产业强省的日益深入, 我省创作了“郑和下西洋”“滇西, 1944”“我的团长我的团”“解放云南”等反映云南历史的作品, 深受观众的好评, 引起轰动效应, 起到了示范作用。不少的文化投资公司正在组织拍摄“中国远征军”“飞虎雄鹰”“护国风云”“百年富滇”“白药传奇”等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百花齐放, 迎来了云南欣欣向荣、绚丽多彩的春天。

“一花引来百花开”, 在开发历史题材文化产品的沃土中, 百花争春, 成绩斐然, 可喜可贺。“山外青山楼外楼”在看到成绩之时, 是否还有新的沃土可以开垦, 还有新的历史资源可以挖掘, 还有新的方法可以探索呢?答案是肯定的, 云南的文化产品有轰动效应, 但效应的持续性不强。在表现形式上, 注重故事情节多, 使用传统手法多, 创新不足。注重社会效益, 忽视经济效益, 追求两者的完美统一不够。

继续挖掘历史资源。虽然, 云南开发了不少的历史题材的作品, 但是, 还有很多的富矿没有挖掘。例如, 元谋猿人的发现、庄峤如滇、爨龙颜碑、南方丝绸之路等方面的作品不多。少数民族的历史题材更是值得深入发掘, 以前, 曾经创作过“葫芦信”“孔雀胆”“召树屯”等文艺作品, 但还有不少的历史事件, 例如“六诏归一”“南诏反唐”后又“弃蕃归唐”“班洪事件”“片马事件”“马嘉理事件”“民族团结誓词碑”等等都可以开发为文化产品。云南历史人物众多, 例如郑纯、皮逻阁、赛典赤.瞻思丁、沐英、兰茂、袁嘉谷、李根源、熊庆来、罗炳辉、周保中等等。一个历史人物、一段传说、一段传奇、一段故事, 会引起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出生地或创造业绩地、历史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 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知名度, 有利于开发旅游景点和文化产品。

开拓创新, 开发历史题材文化产品。创造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总是很严肃, 总是按照一定的模式, 条条框框来写作, 引起观众的共鸣很难。如何创新历史题材文化产品呢?电影《侏罗纪公园》或许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和思考。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 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创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假如我们要开发元谋猿人, 呈现龙潭山人的发现、考古等题材, 是否可以像《侏罗纪公园》一样, 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 把枯燥无味的文物转化为栩栩入生的艺术形象, 把单纯文字描述的史料变成生动逼真的影视, 带给人们酣畅淋离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如果是拍成电视剧, 收视率连创新高, 如果是拍成电影和编成戏剧, 一当上演, 观众毫不犹豫地争相购票, 场场爆满。这样就能把商业和艺术充分地结合起来, 实现文化产品和商业的完美融合。

二、云南少数民族最多, 挖掘民族资源, 开发特色文化产品

云南居住着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 除汉族以外, 还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满族25个少数民族。多民族分布形成了多元文化, 众多的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成就了云南丰富的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就能开发出更多的特色文化产品。

挖掘独有民族资源, 开发特色文化产品。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独龙族15个少数民族是生活在云南的独有民族。“物以稀为贵”, 既然这些民族在世界上和国内其他地区没有分布, 就必然有其独到的特点, 就有吸引人们的丰富文化资源。例如, 丽江市宁蒗县泸沽湖畔永宁等地纳西族分支摩梭人的走婚习俗就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到此来旅游。成为当今世界研究人类社会形态和母系社会婚姻习俗的活化石, 亘古独存、纯朴独特的奇俗, 使人感到扑朔迷离, 充满了神秘感, 这样就必然有许多值得探索和开发的宝贵资源。此外, 象哈尼族的“抢婚”“长街宴”;佤族的“剽牛”“木鼓”“甩发舞”;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傈僳族的“腊几托峨” (獐皮书) ;普米族的民歌和诗歌、瑟琶和口弦;怒族的洞穴壁画和崖画, 特别是怒族的歌舞, 像鸟王舞、喜鹊舞、鸡舞、猴舞、洗衣舞、秋收舞、割麦舞、琵琶舞、脚跟舞等;阿昌族的象脚鼓舞、“对歌”;德昂族的“水鼓舞”;独龙族的民间歌曲和“文面”等等民族特色鲜明, 是云南特有, 值得进一步地挖掘和开发。

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创新民族工艺品,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云南的少数民族依据生活地区的地理特征, 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以独特的构思与创意开发了很多的少数民族工艺品。例如, 纳西族妇女的披星戴月服装, 其创意非常的好, 羊皮披肩上的七个彩绣圆形布盘, 象征“北斗七星”, 表现了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勤劳勇敢的精神。其功能特性也不错, 既典雅大方, 又可暖身护体。随着丽江的改革开放日益深入,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披星戴月服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是, 作为皮衣与意大利的皮衣相比, 其经济价值的差距就很大了, 一件意大利名牌皮衣可以卖几万元人民币, 一个LV包可以卖一万多元人民币, 而一件披星戴月皮衣只能卖几百元人民币。就其成本而言, 两者差不多, 为什么销售价格和利润的差别就这样大呢?发达国家注重“品牌质量”、注重“营销氛围”“市场培育”、注重“千锤百炼, 不断完善”。而我们却喜欢追求形式, 一轰而起, 一轰而散, 不注重可持续发展, 不注重经济效益, 因而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是我们在开发文化产品时始终孜孜不倦追求的重要目标。

云南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十分丰富, 品种众多。例如, 腊染、扎染、刺绣、织锦、草编、竹编、藤编、木雕、玉器、陶器、瓷器、大理石制品、铜工艺品、锡工艺品、金银制品、民族刀剪、民族剑等等。很多产品在市场上享有信誉, 有较高的知名度, 如陇川阿昌族的户撒刀, “制炼精纯, 柔可绕指, 剁铁如泥”, 远销到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北京、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 很多国际友人把它作为收藏品。还有云南的斑铜工艺品、建水的紫砂陶器、腾冲的玉器和藤编等深受用户的好评。2010年上海世博会云南周表演的节目《云裳异彩》, 实际上是一场民族服装秀, 模特们身着彝、傣、壮、苗、白、纳西十多个少数民族服装, 不仅色彩鲜艳, 而且用料讲究, 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 而且加入了现代流行的时尚元素, 与其说是民族传统服饰, 不如说是民族流行时装, 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30分钟的表演, 让观众目不暇接, 观众们称赞道“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哪怕与意大利米兰和法国巴黎时装展上的大师之作相比也毫不逊色”。用云南宝石镶嵌成的总长33米的“清明上河图”金光闪闪, 习习生辉, 精妙的工艺让游客啧啧称奇。这一切都说明了云南是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富矿, 矿石要经过精炼才变成钢铁, 我们要抓住建设文化强省的大好时机, 深入挖掘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 开发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 这样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的途径, 又壮大了文化产业, 还创造了经济效益, 是何乐而不为的好事, 值得大力提倡, 精心构造, 创造辉煌。

三、云南地理多姿多彩, 挖掘地域资源, 开发文化特色产品

云南最高的地方是德钦县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 最低的地方是位于中越边界海拔76.4米的河口县红河与南溪河汇合处, 两者垂直高度相差6663.6米, 整个地貌形成自西北向东南三大阶梯递降。云南的地形波涛起伏, 既有和缓的低山, 又有浑圆的丘陵;既有险峻的高山峡谷, 又有平坦开阔的河谷和坝子;既有白雪皑皑的雪山冰川, 又有炎热多雨风光秀丽的热区。云南边境线总长4060千米, 有26个边境县分别和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云南这种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使得云南文化处于多种文化交汇叠合的边缘地带, 既是汉文化的西南边缘, 又是青藏文化的东南边缘, 还是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的北部边缘。这种多元文化的分布和相互影响和融合, 造就了云南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值得进一步开发。

以旅游为载体, 变封闭式的博物馆为开放式的博物馆, 开发文化产业。为了传承历史, 保护文物和遗产, 我国建设了不少的各类博物馆, 但其功能发挥得不够, 生存十分艰难。能否在保持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不变, 又能进一步开发出新的文化产品或产业值得探索。云南许多的旅游景点都是天然的自然博物馆。例如, 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造型博物馆。腾冲是形态完好典型的死火山博物馆。高黎贡山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 600多种野生动物是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三江并流是丰富的地质地貌天然博物馆。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罗平多依河、邱北普者黑等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博物馆。能否和旅行社合作, 利用博物馆具有的文物和资料优势, 让游客先听讲座, 参观博物馆的文物和资料, 再到旅游景点实际验证;先参观封闭的博物馆, 了解旅游地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风土人情, 再去享受美丽的自然风景。这样, 既增加了旅游者的知识, 又提高了旅游的质量和品位, 既增加了旅游的内容, 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 又能增加旅行社、旅游地、博物馆的经济收入, 最终实现旅行社、旅游地、博物馆的共赢, 甚至还可以开发出新的文化产业。

挖掘地域资源, 创新景观文化, 发展文化产品。云南的红河哈尼梯田、怒江的溜索、德宏、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丽江的茶马古道、三江并流等景区是挖掘地域资源, 开发景观文化的精品之作。云南的景观是否已开发完了, 已开发的景观是否还能进一步创新完善, 值得思考和探索。例如, 昆明市禄劝县的轿子山风景区就还有很多的景观文化值得开发和创新。轿子山风景区位于禄劝县乌蒙乡境内, 距昆明市区180千米。轿子山风景区北临金沙江, 南眺昆明, 西边山底的普度河是炎热的河谷, 呈现出像西双版纳一样的热带风光:拱王山的主峰轿子雪山海拔4223米呈现寒带气候, 山上山下垂直高差达3000多米, 这样优越的地理条件能否打造出“地球气候五带”, 即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亚寒带景观呢?只要用心琢磨, 再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轿子山风景区还有大小不等的高山湖泊、高山草甸、七彩瀑布, 这些能否打造出湖泊、草甸、瀑布文化景观也是值得探索的。禄劝毗邻东川区, 东川的红土地、雪岭景观, 泥石流遗址受到众多的摄影爱好者、赛车爱好者、驴友的亲睐, 若两个县区联合, 优势互补, 扩大景区范围, 增加旅游品种, 创新景观, 开发更多的产品, 就能使旅游文化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文化产品开发 篇3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产业;文化传播

一、博物馆文化传播

在社会文化的运作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化传播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商业模式,一是公益模式。现在的很多博物馆的性质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机构。所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主要就是以第二种模式——公益模式开展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的制度,中国博物馆的公益性特征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博物馆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收藏与传播。何谓收藏,就是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与博物馆定位相适宜的历史遗存,在进行审定、筛选之后将之作为文物而收藏或保护。而传播则是以一定的形式将所收藏或保护的文物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传播给社会大众,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

作为一项传统的传播形式,博物馆陈列在博物馆文化传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具有展出价值的文物进行陈列,对陈列的物品作出详细的设计都是对文化进行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外的博物馆的新理念不断传入中国,一些先进的展示技术及设备也被运用到了我国博物馆的陈列中。

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博物馆的宣教讲解。对于观众来说,再美的陈列还是停留在视觉过程中,要他们自我组合、树立并寻找出有益的信息,还是需要专业的博物馆人员给予指导。在博物馆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博物馆专业人员也越来越重视。以人的因素为基本考虑点的陈列往往有更长久的时效性,更符合博物馆陈列相对稳定的特性,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二、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在博物馆文化产业中,除了博物馆文化传播之外,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成为了博物馆文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在通俗意义上就是指那些和博物馆藏品和展览相联系的一系列带有纪念意义的商品,运载着博物馆主题相关的历史、科学、文化个性和艺术品位。这些产品一旦被观众带出馆门,这些信息就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销售到哪里,这些相联系的历史、科学、文化信息就可以传播到哪里。所以在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要更加重要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工作。

三、如何开发博物馆衍生产品

目前,博物馆自主开发的创意产品形式主要以画册、光盘、明信片、文物仿复制品、服饰、文具、玩具、生活用品等为主。个别博物馆在文化衍生产品开发中虽然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整体看来,我国博物馆行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由于时间和资金,制作数量,消费群数量等等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一定压力和限制。衍生产品结构有待完善,产品质量也有待提高,成本有待下降。从一系列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产业化还任重道远。如何提升我们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开发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缩短开发周期,建立更有效的开发模式

产品开发确实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所以对产品进行开发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程序,只有严格遵循程序才能使产品开发工作协调、顺利的进行。一般来说,产品的开发流程从产品定位到设计再到生产,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开发同样要遵循这个原则。所以再准备产品开发之初,要进行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制定产品开发任务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有详细可靠的调查研究报告就可以为开发产品提供正确的计划,也更容易再产品上市后得到市场的认可。

除此之外还需要博物馆内部成员的紧密配合,博物馆的文化衍生产品开发人员应当与不同的人员进行密切沟通以便获取准确信息,提高产品开发成功率。

2.依托展馆,多方位进行产品销售

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规模受到制约的一大因素是博物馆的销售力不足。产品开发人员都知道自主开发的产品想要投入生产需要一定的起定量。如果缺乏市场需求,没有销售力,不仅会造成资金流转不及同时大量的库存也会造成压力。所以博物馆在文化衍生产品开发时不仅要积极进行开发还要拓宽销售途径。采用灵活的手段,尝试不同渠道积极进行销售。第一,采用与社会机构进行合作。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的销售网点就从纽约一直铺到了欧洲的超市,虽然国内许多博物馆比起大都会博物馆在社会影响力和开发实力上都有差距,但是这样灵活的销售模式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博物馆除了依赖参观客流的提升外,还可以尝试向一些社会机构合作推广产品,提高产品的开发营销范围。

第二,关注与博物馆相联系的行业展会。近几年来,行业类的相关展会发展迅速,已成功举办过两届的“中国仿古工艺品及技术展览会暨中国文物衍生创意商品展览会”在业内引起广泛好评,该展会旨在为文化创意产品和国际专业卖家搭建交流平台,所以博物馆可以对类似这些活动多予以关注并积极参与,抓住机会,积极推广自己的文化衍生产品。

第三,挖掘品牌潜力,提升品牌价值。还可以利用产品形象进行市场拓展,博物馆的形象资源很多,LOGO,特色文物,都具有发展成优秀的形象品牌的潜力。如果可以利用这些进行策划,那么可以很大力度的提升产品品牌的价值。当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再对此进行授权,这样可以从更大角度上获益。现在有些博物馆会涉及自己的卡通形象代言人,通过这些卡通形象代言人获得大众的喜爱,如能为其赋予一定的性格特点,故事经历,赋予它生命,就可以成为生动的品牌形象。

四、结语

要想使博物馆发展更为迅速,并让它的发展带动我们的文化传播,除了对博物馆文化进行积极的传播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属于自己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离不开高效的开发模式以及良好的营销推广,这样才能让产品开发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同时才能也能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真正做到将我国的文化资源传播开来。

参考文献:

[1]李艳. 文化产品开发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J]. 中国文物报,2010,03:134.

[2]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M]. 科学出版社,2003.

[3]黄光男. 博物馆企业[M]. 台湾艺术家出版社,2007,.

[4]郑奕. 博物馆呼唤文化产业开发[M]. 中国文物报,2010,03:198.

[5]焦晋林. 博物馆自有知识产权诌议[J]. 中国博物馆通讯.

[6]王丹. 博物馆纪念商店在互联网上的开辟[J]. 数字博物馆.

企业文化产品发布 篇4

二○一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各位领导、专家、同事们:

2016年9月26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也是一个丰收的日子。难忘,是武昌车站标准化建设暨客运车间标准化创建现场会的成功召开,为车站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又一座新的里程碑;丰收,是武昌车站“企业文化产品”正式发布,标志着车站企业文化建设迈入崭新阶段。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车站品牌文化,按照路局“五个武铁”建设三年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路局领导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示要求,车站结合新时期铁路精神以及车站的实际,依靠自身力量,在继承和创新中,自2014年7月份起,历经半年对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愿景、发展战略、企业精神、企业标识、武昌车站站歌)进行总结和提炼,初步形成了武昌车站企业文化基本理念体系。

从去年到现在一段时间以来,方便车间职工生活、提供服务接待用的纸杯,车间、科室办公所不可缺少的信封、资料文件袋,迎检、汇报所需的封套夹都已经使用告謦。在今年年初的职代会上,就确定了“继续开展企业文化学习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的工作思路”,宣传、推介车站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提上议事日程。几经努力,今天,车站 广大干部职工期盼已久的武昌车站“企业文化系列产品”——纸杯、信封、资料文件袋、封套夹,经车站主要领导认真审定,正式发布。

一、纸杯

1.这套产品共两个品种,采用300克隔膜防水纸制作,12盎司。

2.这个产品的一面,印有极具荆楚风韵、古典恬静的武昌车站,另一面,印着宛约俏丽、活力迸发的武汉车站。

两站仿若姐妹,长袖善舞,描绘出武昌车站的愿景—— 温馨武昌站,幸福武站人。

两站又如兄弟,矗立相守,亲密融合了一个美丽符号——武昌车站站标。这是武站精神“忠诚于车站、精诚于安全、热诚于旅客、真诚于职工”的核心、精髓——“诚”字的浓缩和写意。

这个产品可广泛用于服务接待、营销拓展。

3.与刚才发布的产品同一系列的另一产品,精妙之处在于纸杯上印上了“旅客舒心我开心,职工快乐我幸福”的祝福,展示了全体武站人共同谱写“一个中心目标、四项支点工程”新篇章的动人画面。

这个产品可极大地方便职工生活和车间、班组活动。

二、信封

1.这套产品长22CM、宽11CM,共有两个品种。一种 是中式样式,采用传统的侧开口;另一种是西式风格,采用现代的上开口。

2.两个产品的正面、反面分别印有荆楚风韵的武昌车站、活力迸发的武汉车站;都有省邮政局的正式印制批文印鉴,可以贴上邮票邮递流通。

3.信封上的文化。用两句话来诠释——用往来信封诚交天下朋友拓宽营销之路,展车站文化风采提升温馨服务水平促品牌创新。

三、资料文件袋

1.这个产品长35CM、宽24 CM。采用250克铜板纸彩印,压痕制作,安装有扣件。

2.资料文件袋的统一制作和广泛使用,是武昌车站企业文化推介的有型载体,是武昌车站标准化建设具体要求,是规范科室、车间档案管理的刚性需求。

3.带着这样的资料袋去见客户,我们感觉到有范;掂着这样的文件袋去汇报工作,我们更感觉到自豪。

四、封套夹

1.这个产品印有虎座鸟架鼓水印图案。虎座鸟架鼓的历史文脉与车站文化品牌、服务理念相互交融,为楚文化追根溯源搭建了有形载体,丰富了车站企业文化的内涵。

2.正面浮雕的“安全〃温馨〃活力武昌车站”,昭示着武昌车站以建设“安全、现代、进取、精细、文明”的武汉铁路 局为引领,坚持完善和发挥“升级版黄金周常态工作模式”的重要作用,始终把贯彻落实和自主探索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安全〃温馨〃活力”武昌车站的昂扬斗志。表现出武昌站人全面落实总公司、路局各项决策部署的决心。

文化产品开发 篇5

 命名背景

产品定位:地方特色产品

人群定位:产品主要针对2个人物,一个当地的消费者,一个是来房山十渡旅游的人群,做为全年长线的一个特色产品。

策略定位:先植入品牌文化故事背景,在以当时特色的区域优势为基础,双向并进。

 命名策略

标杆研究:1.呷百二金钻凤梨酥

2.台中道地太阳饼

3.洛阳牡丹饼

4.云南嘉华饼

5.梅子梦工厂山猪迷路-6.樱桃爷爷原味杏仁牛轧糖 7.台湾妈妈的厨房海苔旗鱼松 ……………

首先,我们的产品是房山十渡的地方特色产品,1.首先要有区域名称(让我们的消费者知道是哪的的东西)2.产品名(必须让消费者很清晰知道我们卖的什么)

整体的名称字数不宜过长,保持在5-6个字左右,能够很清晰的让消费者知道,什么地方?卖的什么样的产品?

 品牌文化故事编纂

⑴年代划分: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

故事架构的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古、近、现,我们可以根据房山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进行来演绎,建议:用古代故事背景。⑵借助名人效应,古董、字画

搜集古代或者现在的名人与房山的联系,比如:李白、杜普、王维等等或者有名的画家(必须是大众众所周知的,容易推广宣传的)这些大家,他们写过的诗词,画过的画与房山十渡能够联系上的,可以进行故事的编纂(可虚构,但是诗词和画出处必须真实)⑶类型划分:神话的、爱情的、励志的、爱国的、孝顺的、这相对来说比较好写,故事的内容可以天马行空,人物的塑造,可以自由搭配,可以纯虚构,也可以真虚结合,只要能打动人的,感动消费者的就可以。⑷人群划分:老人长寿的、青年才智的、小孩励志的

这个来说也相对容易,我们可以围绕这一特定的人群进行展开的联想,故事的背景和内容没有限制但是人群的主人翁是这一个特定人群,所有的故事和发展是围绕他们展开的。

注:需要搜集的内容:

1.房山十渡的照片资料

2.房山十渡的地史文化资料(网络与书籍)

着力开发文化旅游业 篇6

文化旅游业是以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观光服务为核心,带动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成龙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群。我市的文化遗存景点较多,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市的文物景点,深入挖掘各自然和文化遗存景点的文化内涵,形成我市浓厚的地方特色。积极鼓励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强化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1、建立健全文物和自然景观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依法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采取有力措施打击文化旅游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2、作好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各自然和文化遗存景点进行逐步开发、建设,对城区重点维修的每个项目制定开发利用方案。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以项王故里为中心的楚汉文化景区、以极乐律院为中心明清风格景区,在皂河镇建成以乾隆行宫为中心的明清文化景区,将文物资源精心打造成我市的旅游资源。

3、重点鼓励演出项目、文物开发项目与旅游企业的结合,重点开发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具有宿迁文化特色的酒文化、水文化、楚文化,精心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在文物资源开发、展览、流通、复仿制等领域形成区域性经营实体,提高文物的综合利用效益。

文化产品开发 篇7

1. 文化创意产品的国外需求规模。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国外需求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67%, 其中出口占GDP比重达到36.1%。与我国庞大的进出口规模相比, 文化创意产品的对外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中所占的地位还微不足道。2006年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额为103.2亿美元, 只相当于同年进出口总量的0.59%, 出口为96.53亿美元, 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量的将近1%。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服务产品进出口2 0 0 6年达到193亿美元, 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量的1.1%, 出口76.4亿美元, 约占同年出口总量的0.7 5%。

尽管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有限, 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还微不足道, 然而从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上看, 随着全球文化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在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方面在2002年就位居世界第三, 达到52.75亿美元, 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在7项核心文化产品种, 我国在图书和其他出版物、录制产品、视觉艺术产品、视听产品等5项产品的出口方面进入世界20强行列, 这5种产品的年均增长速度 (1994~2002) 在20强国家中都属于最快的。

与核心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相同的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服务产品贸易的规模虽然有限个别项目的增长率有较大起伏, 但是平均增长速度十分可观, 即使是竞争力较低下的专有权利与特许费一项也有比较可观的增长 (见图1) 。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 世界贸易统计2007年报告

然而在看到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 有两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我国的出口及其不均衡, 有些产品的出口大大高于其他产品。如在核心文化产品中, 发展速度最快, 金额最大的产品是视觉艺术产品和视听产品。视觉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像、雕塑品、装饰品等, 视听产品则包括已曝光和冲洗的照相胶片、已曝光和冲洗的电影胶片、电视游戏带。中国的视听产品出口中99%是视频游戏, 其强大的竞争优势的确无人可敌。然而如果将视频游戏排除在外, 印度和其他高收入国家而不是中国将成为这类产品的最大出口国, 中国在核心文化创意产品出口世界排名第三的地位必将受到威胁。

与第一点相关联的第二个问题是, 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结构和层次。显然带动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相比较而言属于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 而更能体现原创意含义和技术含量的产品如专有权利和特许费、文化遗产、影视、音乐、设计、表演艺术等还没有成为我国的主流出口产品。我国在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情况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图2显示与2003年相比, 2005年我国版权贸易逆差的总体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中录音录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产品的逆差下降幅度较大, 分别从2003年的1159和145项下降至2005年的201和77项。然而应当看到的是我国在各类版权贸易上的逆差仍然在高位持续存在。各项版权贸易逆差在经历了持续的降落后2006年又有所回升, 特别是图书版权逆差是总逆差回升的主要来源。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2. 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需求。

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相比, 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格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流动, 1994~2003》的报告, 2002年我国的核心文化产品进口世界排名为15, 国内对核心文化产品的进口需求只有11.13亿美元, 当年顺差达到41.62亿美元。在进入前20名核心文化产品进口大国中, 我国只是在报纸与期刊 (排名20) 、录制产品 (排名第七) 和视听产品 (排名第19) 三项产品中进入前20名。与排名前三位的美国 (153亿美元) 、英国 (78亿美元) 和德国 (41亿美元) 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属于核心文化产品消费小国。

在文化创意服务产品贸易方面, 我国的总体贸易情况呈现出逆差逐年上升的态势, 造成逆差的主要原因是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一项, 该项占文化创意服务贸易产品进口总额的56%以上, 并且这一项的逆差逐年增大。到2006年除了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的逆差逐年扩大外, 其他服务项目的贸易逆差已经全部转为顺差 (见图3) 。这一变化一方面说明我国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在加大的同时, 其他大多数服务产品的竞争力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服务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是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外的需求。这再次说明我国从总体上讲是一个文化产品消费小国。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

文化产品消费需求低下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还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从以上数量分析得出的结果也证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结论, 即国民收入与文化产品的消费量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与这些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也是正相关关系。高收入国家 (9386美元以上, 世界银行, 2003) 不仅是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 占世界总额的近7 0%, 同时也是世界上主要文化产品的消费国。2002年高收入国家对核心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额占世界总额的73.2%, 达到440亿美元;而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组国家的进口总共只有9 0亿美元。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分析

一个国家某种产品进出口规模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产业的国内发展状况, 因而从文化创意产品国际贸易统计数据所得出的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揭示了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状况, 还说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下面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的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从市场规模看,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只是美国的5.46%, 英国的26.35%。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大的部门是出版业, 市场规模达到186亿美元, 但也只是美国出版业的14.76%和英国的42.27%, 而其他行业的规模与美英相比则差距更大, 如音乐创作, 我国的市场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0.007%, 英国的0.0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2005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44兆美元, 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6.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占国内GDP的比例相当于全球比例的不到三分之一, 而美英都高于全球比例。

从市场消费潜力看, 即使是城镇居民对文化娱乐的支出也处在次要位置, 而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更没有能力消费对他们来说属于奢侈品的文化娱乐产品。国家统计局2006年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显示, 增长率在前三位的是交通通信、衣着和居住, 分别为15.1%、12.7%和11.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了9.6%。同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在前三的有居住、交通通讯和其他商品与服务, 分别为26.7%、17.9%和15.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只增长了3.3%。而在这一项支出中, 教育的增长又起主要的带动作用。从一般理解上, 教育的支出应当促进文化产品的消费, 然而胡书东 (2006)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面分析》中通过计量分析到出的结果表明, 教育支出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反而住房消费支出与文化消费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消费支出每增加1元, 文化消费支出就会减少0.11948元。可见中国居民收入增加部分的支出首先被用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而文化产品作为人们需求结构中较高层次的消费, 不得不让位于住房、通信和衣着等消费需求。

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 篇8

【摘 要】本文对文化产品创意开发进行了全面解读,认为博物馆依靠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品,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功能延伸的需要。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已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事,而是应该做好的“份内事”。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博物馆依靠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品,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功能延伸的需要。

一、对“文化产品”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品”的定义是:“文化产品一般是指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能够提供信息和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并影响文化行为。”深刻理解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内涵,需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文化产品的属性问题,二是文化产品与一般消费品的不同。

(一)文化产品的属性

1、文化属性。它可以传播文化,进行教育,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在创意开发环节,文化属性体现在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并贯穿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消费环节,文化属性体现在艺术欣赏、陈设珍藏、学习教育、消费使用等等许多方面,提高受益人的文化素养。

2、意识形态属性。它通过传播思想和意识,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行为。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涉及意识形态的选择问题,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给错误的观点、反动的意识形态提供传播的载体。比如,在文化产品开发中,不能出版、制作反动的文化产品,不能生产损害职业操守、降低道德水准的文化产品。

3、商品属性。文化产品也是商品,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可以买卖、流通和消费。商品属性帮助我们通过市场实现了价值交换,发挥了文化属性,推动了产业发展。

4、博物馆功能属性。通过文化产品,观众能够形象地解读藏品、展览和其他文化信息,会不自觉地成为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者。正是基于此,有人形象地把博物馆文化产品商店说成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二)文化产品有别于一般消费品

一般消费品只是一种物质产品而已,消费完了就完了,表现的是一种物的消耗;而文化产品则不同,它们大都积淀着历史记忆,凝结着民族认同,展现艺术魅力,释放文化情感,传递符号信息,在文化欣赏和熏陶中甚至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改变某些行为方式,这是一般消费品和文化产品的根本区别。

二、对文化产品创意的认识

第一,文化产品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仿造,而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技艺基础上的创新、创造,好的创意一定是文化产品的内核和文化产业的灵魂。

第二,好的文化产品创意具有以下特征:

1、原创特征。非抄袭模仿,为首创,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具有独到特性。

2、文化特征。创意一定是源于某种或多种文化元素的影响,又以一种新的文化元素表现出来,文化是创意的重要源泉。

3、独立个性特征。创意一般是鲜明、独特、与众不同、耳目一新的,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创业特征。成功的创意,不是为创意而创意,并将其置之高阁,而是通过创业过程,把创意变成人们乐于接受的文化产品,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创业是将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的必有途径,一个“点子”只有最终变成“金子”,方为好“点子”,好“点子”总是迫切想找到变成“金子”的技术和途径。

5、时代特征。创意根植于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受其影响,在各种文化业态上或多或少地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三、对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认识

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简单地说,是指在进行文化产品的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文化创意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创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文化产品。

第一,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目的。一是社会的需要。博物馆要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文化,进行社会教育,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二是博物馆筹集事业经费的需要。要开辟经费来源渠道,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扩大文化消费的需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此外,在实现上述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拉动经济,带动就业。

第二,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服务对象。一要满足多层次、多品味的不同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二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普通大众为对象的开发导向,多开发群众买得起、用得上的优质低价的文化产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把握好文化产品创意开发中的几个关键要素:1、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中心;2、按照计划、规划,配合整体目标来开发文化产品; 3、组建一个有创新冲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意团队;4、重视人才的使用和储备,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市场嗅觉、善于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5、在产业链条上,善于利用合力,按照共赢共荣的原则,选择合作企业。

四、文化产品创意开发

系博物馆的“份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已成为其拓展和延伸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已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事,而是应该做好的“份内事”。

(一)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人才、设施和技术优势进行文化产品开发,是博物馆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二)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是加强、完善博物馆功能和职能的需要。

管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在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上做的题为《博物馆功能和职能的加强与完善》的发言中指出:博物馆文化产业和市场经营并非普通的商业活动,而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延伸,是体现高雅文化和人文情怀的文化活动。要依托文物藏品和陈列展览,开发多层次的博物馆文化产品,让更多的观众“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深入开展,观众期望在博物馆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文化产品是我们应该提供给观众的服务内容之一;同时,我们也期望通过这些服务来拓展和延伸博物馆的功能,扩大社会影响。此外,文化产品开发经营已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的指标之一,成为博物馆服务功能的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的职能工作之一,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化产品服务功能。

(三)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逐步成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力量,成为博物馆获取社会资源的一条重要渠道,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品开发不仅能够增强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和生存发展能力,更好地解决博物馆运营经费等问题,还可以促进博物馆深化内部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内部活力,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是博物馆界的倡议。

2010年2月,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倡议书》,提出了文化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性建议,达成了行业共识,对博物馆行业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博物馆应该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起来,扎实推进本馆文化产品开发工作,向社会提供更多高雅、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

上一篇:蔬菜技术指导员工作方案下一篇:监理平安工地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