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重点一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期末复习重点一(精选6篇)

期末复习重点一 篇1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一年级语文复习重点

语文是一个递进的学习过程,复习起来却比较散,知识点多,不好复习,主要还是拼音,生字,组词,句子。

第一:拼音

一、熟背声母表:

找一找字形相近的字母,说一说怎样区分?

b—d、p—q、q—g、n—h、n—m、f—t

二、巩固韵母表:

1、能熟练认读、找出字形相近的韵母说一说区分的办法

ei—ie、ui—iu、u—ü、un—ün、an—ang、en—eng、in—ing(重点区分)

三、巩固整体认读音节表:、能认读、比一比:zh—zhi ch—chi sh—shi r—ri z—zi c—ci s—si y—yi u—wu ü—yu ie—ye üe—yue in—yin ün—yun ing—ying、练习找一找整体认读音节

复习拼读方法,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标调规则。能准确分辨两拼、三拼、整体认读音节。

1、以具体的音节为例 b—a—ba h—u—a—hua帮助学生了解两拼音节、三拼音节。

2、巩固拼读音节的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出示音节词语拼读后分类

蔬菜、水果、植物、动物、找错误:xü jue que xue yü yue以此巩固ü两点省写规则(重点)

5、拼读音节,会看拼音写词语。

6、看图给音节标调,巩固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没a找 o、e,iu并列标在末(后)。

第二:识字

读熟生字表

(一)中400个字,会写生字表

(二)中100个字。

1、独立运用所学笔顺写生字,书写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2、重点写好“女、小、人、土、木”作为偏旁的变形。

3、要知道“氵、扌、口、亻、鸟、”偏旁的名称及所表示的意义。

4、区分形近字和音近字。形近字包括有相同部首的字,如:把、巴。整体字型相象的字,如:我、找。

5、能在语言环境中确定多音字的读音。

6、能辨形识字,如字形小魔术、加减笔画或偏旁、拆分组合字变成另外一个字。注: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必认字:

一、读准字音:

1、认读生字表

2、正音:诉、答、结、束、用 zcs ;zh ch sh;的区分

二、练一练:

1、区分形近字

住--往 开--升 我—找 儿—几 直—真 问—间 那—哪(组词或者在句子中选择)试卷:形近字组词

2、碰碰游戏,进行认读字字形的巩固。

练习(1)高兴高高兴兴(2)又唱又跳 又细又长(3)看看 看一看(4)很()很()的()(5)暖和的()绿色的()漂亮的()(6)越()越()

三、巩固笔画

区分形近笔画:

横折—横勾—横折钩

竖折—竖弯—竖弯钩 竖钩—弯钩

横折—横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给一个字加一笔:

例: 木—禾—本 人—个—大 口—日—中 了—子 月—用 日—目—白—田—电 小—少 大—天 米—来

加两笔:

加一部分:

加偏旁(换偏旁)

第三:句子

1、照样子说句子。

①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

我愿意和你一起种稻子。

愿意 ?

愿意。

②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真 呀!

③马莎给爸爸倒水。

④马莎觉得自己长大了。

觉得

⑤乌鸦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把()放到()。

3、把下面的词语连成句子写下来

a.他 画画 正在 毛笔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朋友 的 我 是 小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天边 飞来 鸟儿 从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a.____________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和_________一同____________________

d.妈妈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a.、一头 一只 一匹

水中有()牛,山上有()马和()羊。

b.、禾 出 吃 画 点

他()来了。

地里长了()苗。

老公公不()吃水果。

小马()月牙。

明明向我()头。

第四:阅读

1.会背诵课文:

《秋叶飘飘》、《一去二三里》、《咏鹅》、《画》、《四季》、《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画鸡》、《静夜思》、《小小的船》、《阳光》、《影子》、《比尾巴》、《东西南北》、《比一比》、《菜园里》、《日月明》、《悯农》、《我多想去看看》、《自己去吧》、《雪地里的小画家》。

2.可以将课文或故事中缺少的字词补完整。

第五: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了解观察图画的方法,按要求把句子写完整。

文 章来源 莲

期末复习重点一 篇2

一、化零为整, 系统归纳

一个学期往往要学习30篇左右的课文, 要掌握的语文知识散见于这些课文之中。在复习的时候, 教师应指导学生归纳知识的方法。

1.列出本册应掌握的字词。如语文出版社七 (下) 第一课应掌握以下字词:奇崛、枯瘠、柔媚、陆离、犀利、玛瑙、束缚、丰腴、争妍斗艳、忍俊不禁等。

2.列出本册重要作者, 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如语文出版社七 (下) 《石榴》一课的作者郭沫若, 指导学生归纳: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 四川乐山人, 代表作诗集《女神》, 话剧《屈原》等。

3.列出本册应积累的名言佳句。“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等名言佳句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深受命题教师的青睐, 在期末考试及中考时往往占8分左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名言佳句的背诵和默写均应以理解为前提, 唯有理解正确, 方能背诵、默写准确。

4.列出本学期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出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八年级 (上) 的“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活动中收集到哪些爱国人士的文献资料、参观访问中有什么感受等。

二、教给方法, 学以致用

通过第一个环节的复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教材中应积累的语文知识。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 所以在期末复习时, 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 特别是答题方法的指导, 使他们在考试时能有“法”可依。冯江平编著的《考试方略与心理调节》认为考生如果掌握了必要的答题方法, 答题时会速度快, 质量高, 成绩也就好。

如复习说明文时,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对于事物说明文, 要能说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对于事理说明文, 要能说出文章阐明了什么事理, 从哪些方面阐明的。其次要求学生对文章逐层研读, 思考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等。语言准确是说明文的突出特点, 说明文的考试往往有品味语言准确的试题, 不少考生遇到此类题感到无从下手。教师指导学生做此类题的方法:从句中找出表限制 (时间、空间、范围、数量等) 、表程度、表估计等方面的词语, 分析它在句中的作用。

三、精练习题, 及时反馈

在复习中, 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多练”, 而忽视“科学地练”。固然, 多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一定的好处, 但要适度。正如方顺荣所说:“同质知识点反复操练, 学生缺乏新鲜感, 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降低复习效果。”此外, 当前的习题集可谓铺天盖地, 其中难免鱼目混珠。学生复习时如果整天忙于做练习, 尤其是做一些重复的习题, 语文成绩很难提高。

因此, 教师对学生所练习题, 首先要精心挑选, 提高习题质量。所选习题要以既有典型性、启发性和针对性, 又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为基本原则。典型性是指所选习题要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启发性是指所选习题能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针对性是指所选习题是学生考试时容易错误的或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其次, 对学生练过的习题, 要及时反馈。学生做习题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另一方面也暴露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发现问题后, 及时反馈, 并进行纠正、指导,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四、模拟测试, 查漏补缺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 学会了解题方法并练习了一定数量的习题之后, 下一个环节就是模拟测试。模拟测试主要有两种形式:教师考学生和学生考学生。

教师考学生, 即教师或选用质量较好的模拟试卷, 或采取自己命题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测试, 从而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

学生考学生, 即教师让学生编写出一份试卷, 同学间相互交换试卷进行测试, 从而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样做, 学生在编写试题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综合复习, 又通过评改试卷发现他人的错误, 以引起自身的警惕, 真是一举两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复习中经常采用这一方法。

总之, “划零为整, 系统归纳”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教给方法, 学以致用”、“精练习题, 及时反馈”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模拟测试, 查漏补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从而考出最佳成绩。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篇3

自动控制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1.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A.系统综合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

3.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4.ω从

0

变化到

+

∞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

5.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

6.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A.1

B.2

C.5

D.10

7.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则该系统是()

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

8.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

不变,提高

ω

n,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9.一阶微分环节,当频率

时,则相频特性

为()

A.45°

B.-45°

C.90°

D.-90°

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A.振荡次数越多

B.稳定裕量越大

C.相位变化越小

D.稳态误差越小

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

()

A.稳定

B.临界稳定

C.不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

k

=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A.10

B.20

C.30

D.40

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A.0

B.1

C.2

D.3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为()

A.2

B.0.2

C.0.5

D.0.05

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反馈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

超前校正

D.相位滞后校正

16.稳态误差

e

ss

与误差信号

E

(s)的函数关系为()

A.B.C.D.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A.减小增益

B.超前校正

C.滞后校正

D.滞后

超前

18.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

°弧线

19.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

H

(s)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3,∞)

B.(0,∞)

C.(-

∞,-3)

D.(-3,0)

20.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反馈的传感器。

A.电压

B.电流

C.位移

D.速度

二、填空题(每小题

分,共

分)

21.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

系统。

22.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

相同。

23.一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24.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线性化的精度和系统变量的有关。

25.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26.一般讲系统的位置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27.超前校正是由于正相移的作用,使截止频率附近的明显上升,从而具有较大的稳定裕度。

28.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

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

0.707。

29.PID

调节中的“

P

”指的是

控制器。

30.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

_

_

越好。

三,计算题(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求图示方块图的传递函数,以

X

i

(s)

为输入,X

0

(s)

为输出。

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43.欲使图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最大超调量为

20%,峰值时间为

秒,试确定

K

K

值。

44.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由实验求得,并已用渐近线表示出。试求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设系统是最小相位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1.系统已给出,确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

A.最优控制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最优设计

2.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

3.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峰值时间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稳态误差

4.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5.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

6.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B.C.D.7.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

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D.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8.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

=0

处的切线斜率为()

A.7

B.2

C.D.9.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

10.二阶振荡环节

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

A.谐振频率

B.截止频率

C.最大相位频率

D.固有频率

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12.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

为()

A.0

B.15

C.30

D.60

13.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

5%,则其调整时间为()

A.1

B.2

C.3

D.4

14.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

A.B.C.D.15.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误差为()

A.0

B.0.25

C.4

D.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超前校正

B.相位滞后校正

C.相位滞后

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

17.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一般需要用()条件就够了。

A.特征方程

B.幅角条件

C.幅值条件

D.幅值条件

+

幅角条件

18.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

A.(0,j

0)

B.(1,j

0)

C.(1,j

1)

D.(10,j0)

19.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2,-1)

和(0,∞)

B.(-

∞,-2)

(-1,0)

C.(0,1)

(2,∞)

D.(-

∞,0)

(1,2)

20.A、B

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

A

距离虚轴比极点

B

距离虚轴大于()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

A。

A.5

B.4

C.3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

分,共

分)

21.“经典控制理论”的内容是以

为基础的。

22.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变量的偏移越小,则线性化的精度。

2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24.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

25.若要全面地评价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需要同时根据相位裕量和

来做出判断。

26.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27.输入相同时,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

28.系统主反馈回路中最常见的校正形式是

和反馈校正

29.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

3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

S

平面上没有,则该系统称作最小相位系统。

三、计算题(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根据图示系统结构图,求系统传递函数

C(s)/R(s)。

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4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试分析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并画出系统的Bode

图。

44.电子心率起搏器心率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模仿心脏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纯积分环节,要求:

(1)

若,对应最佳响应,问起搏器增益

K

应取多大。

(2)

若期望心速为

/min,并突然接通起搏器,问

1s

后实际心速为多少?瞬时的最大心速多大。

自动控制原理

1.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

B.随动系统

C.连续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

2.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

3.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给定元件

B.放大元件

C.比较元件

D.执行元件

4.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D.微分环节

5.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B.C.D.6.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7.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A.0.6

B.0.707

C.0

D.1

8.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稳态误差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峰值时间

9.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

=0

处的切线斜率为()

A.7

B.2

C.D.1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

S

平面上没有零点和极点,则该系统称作()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不稳定系统

D.振荡系统

11.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

为()

A.0

B.15

C.30

D.60

12.某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当

k

=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A.2

B.4

C.6

D.8

13.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

4,∞)

B.(-

4,0)

C.(-

∞,-

4)

D.(0,∞)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误差为()

A.0

B.0.25

C.4

D.15.系统的传递函数,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

()

A.5,2

B.5/4,2

C.5,4

D.5/4,4

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

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

17.进行串联超前校正前的穿越频率

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

A.=

B.C.D.与

无关

18.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则与虚轴交点处的K

*=

()

A.0

B.2

C.4

D.6

19.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

A.(0,j

0)

B.(1,j

0)

C.(1,j

1)

D.(10,j0)

20.A、B

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

A

距离虚轴比极点

B

距离虚轴大于()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

A。

A.5

B.4

C.3

D.2

21.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系统具有。

22.在驱动力矩一定的条件下,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越小,其

越好。

2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24.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

25.二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26.反馈控制原理是

原理。

27.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

28.在扰动作用点与偏差信号之间加上

能使静态误差降为

0。

29.超前校正主要是用于改善稳定性和。

30.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41.求如下方块图的传递函数。

Δ

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43.设单位反馈开环传递函数为,求出闭环阻尼比为

时所对应的K

值,并计算此

K

值下的。

44.单位反馈开环传递函数为,(1)

试确定使系统稳定的a

值;

(2)

使系统特征值均落在S

平面中

这条线左边的a

值。

自动控制原理

1.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A.系统综合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开环控制系统的的特征是没有()

A.执行环节

B.给定环节

C.反馈环节

D.放大环节

3.主要用来产生偏差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4.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则该可看成由()环节串联而成。

A.比例、延时

B.惯性、导前

C.惯性、延时

D.惯性、比例

5.已知,其原函数的终值

()

A.0

B.∞

C.0.75

D.3

6.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A.输入

B.引出点

C.比较点

D.传递函数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

2%,则其调整时间为()

A.1

B.1.5

C.2

D.3

8.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

9.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

不变,提高

ω

n,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10.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

ω

d、无阻尼固有频率

ω

n

和谐振频率

ω

r

比较()

A.ω

r

ω

d

ω

n

B.ω

r

ω

n

ω

d

C.ω

n

ω

r

ω

d

D.ω

n

ω

d

ω

r

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A.0

B.1

C.2

D.3

12.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系统为()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3.某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时,闭环系统稳定。

A.B.C.D.任意

T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其位置误差为()

A.2

B.0.2

C.0.25

D.3

15.当输入为单位斜坡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

II

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

A.0

B.0.1/

k

C.1/

k

D.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微分调节器

D.积分调节器

17.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

°弧线

18.在系统中串联

PD

调节器,以下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B.能影响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

C.使系统的稳定性能得到改善

D.使系统的稳态精度得到改善

19.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公式为()

A.B.C.D.20.直流伺服电动机

测速机机组(型号为

70SZD01F24MB)实际的机电时间常数为()

A.8.4

ms

B.9.4

ms

C.11.4

ms

D.12.4

ms

21.根据采用的信号处理技术的不同,控制系统分为模拟控制系统和。

22.闭环控制系统中,真正对输出信号起控制作用的是。

23.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线性化的精度和系统变量的有关。

24.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频率特性。

25.一般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性能。

26.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G(s)=4/(s

+2s+4),其固有频率

n

=。

27.对单位反馈系统来讲,偏差信号和误差信号。

28.PID

调节中的“

P

”指的是

控制器。

29.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

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

30.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的特点是:

41.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42.求如下方块图的传递函数。

Δ

43.已知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并画出系统的Bode

图。

44.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l)

求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

k的取值范围;

(2)

k

=1

时的幅值裕量;

(3)

k

=1.2,输入

x

(t)=1+0.06

t

时的系统的稳态误差值

e

ss。

自动控制原理

1.随动系统对()要求较高。

A.快速性

B.稳定性

C.准确性

D.振荡次数

2.“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为基础,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等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A.传递函数模型

B.状态空间模型

C.复变函数模型

D.线性空间模型

3.主要用于稳定控制系统,提高性能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校正元件

4.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可看成由()环节串联而组成。

A.比例、积分、滞后

B.比例、惯性、微分

C.比例、微分、滞后

D.比例、积分、微分

5.已知,其原函数的终值

()

A.0

B.∞

C.0.75

D.3

6.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B.C.D.7.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A.输入

B.引出点

C.比较点

D.传递函数

8.已知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A.0.5

B.1

C.1.5

D.2

9.若二阶系统的调整时间长,则说明()

A.系统响应快

B.系统响应慢

C.系统的稳定性差

D.系统的精度差

10.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它的对数幅频率特性

L

()

K

值增加而()

A.上移

B.下移

C.左移

D.右移

11.设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则其频率特性幅值

A

()=

()

A.B.C.D.12.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系统为()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3.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其阻尼比

ζ

是()

A.0.5

B.1

C.2

D.4

14.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A.右半部分

B.左半部分

C.实轴上

D.虚轴上

15.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为()

A.0

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

K

B.I

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

K

C.I

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

K

D.0

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

K

16.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

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

之间的关系,通常是()

A.=

B.C.D.与、无关

17.在系统中串联

PD

调节器,以下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B.能影响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

C.使系统的稳定性能得到改善

D.使系统的稳态精度得到改善

18.滞后校正装置的最大滞后相位趋近()

A.-45

°

B.45

°

C.-90

°

D.90

°

19.实轴上分离点的分离角恒为()

A.45

B.60

C.90

D.120

20.在电压

位置随动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加入()校正,使系统成为

II

型系统,可以消除常值干扰力矩带来的静态误差。

A.比例微分

B.比例积分

C.积分微分

D.微分积分

21.闭环控制系统中,真正对输出信号起控制作用的是。

22.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分布决定系统的动态特性。

23.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G(s)=4/(s

+2s+4),其固有频率

n

=。

24.用频率法研究控制系统时,采用的图示法分为极坐标图示法和

_____

__

图示法。

25.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频率特性。

26.乃氏图中当

ω

等于剪切频率时,相频特性距

π

线的相位差叫。

27.系统的稳态误差和稳态偏差相同。

28.滞后校正是利用校正后的作用使系统稳定的。

29.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

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

30.远离虚轴的闭环极点对的影响很小。

41.一反馈控制系统如图所示,求:当

=0.7

时,a=

?

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43.某单位反馈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

画出系统开环幅频

Bode

图。

(2)

计算相位裕量。

44.求出下列系统的跟随稳态误差

和扰动稳态误差。

自动控制原理

.系统已给出,确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

A.系统辨识

B.系统分析

C.最优设计

D.最优控制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指()的数学表达式。

A.输入信号

B.输出信号

C.系统的动态特性

D.系统的特征方程

.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B.C.D.6

.在用实验法求取系统的幅频特性时,一般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来求得输出信号的幅值。

A.相位

B.频率

C.稳定裕量

D.时间常数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

5%,则其调整时间为()

A.1

B.2

C.3

D.4

.若二阶系统的调整时间短,则说明()

A.系统响应快

B.系统响应慢

C.系统的稳定性差

D.系统的精度差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响应只能分析系统的瞬态响应

B.频率特性只能分析系统的稳态响应

C.时间响应和频率特性都能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

D.频率特性没有量纲

10.二阶振荡环节

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

A.最大相位频率

B.固有频率

C.谐振频率

D.截止频率

11.II

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

A.–60

(dB/dec)

B.–40

(dB/dec)

C.–20

(dB/dec)

D.0

(dB/dec)

12.某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

k

=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A.0.5

B.1

C.1.5

D.2

13.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14.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

A.B.C.D.15.当输入为单位斜坡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

I

型系统其稳态误差

e

ss

=

()

A.0.1/k

B.1/k

C.0

D.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超前校正

B.相位滞后校正

C.相位滞后

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

17.常用的比例、积分与微分控制规律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

A.PDI

B.PDI

C.IPD

D.PID

18.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A

距离虚轴很近

B.距离实轴很近

C.距离虚轴很远

D.距离实轴很远

19.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2,-1)和(0,∞)

B.(-

∞,-2)和(-1,0)

C.(0,1)和(2,∞)

D.(-

∞,0)和(1,2)

20.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用以下哪个条件一般就够了()

A.特征方程

B.幅角条件

C.幅值条件

D.幅值条件

+

幅角条件

21.自动控制系统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

22.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变量的偏移越小,则线性化的精度。

23.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内在的固有特性,与

无关。

24.实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具有的性质。

25.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其频率特性。

26.输入相同时,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

27.系统闭环极点之和为。

28.根轨迹在平面上的分支数等于。

29.为满足机电系统的高动态特性,机械传动的各个分系统的应远高于机电系统的设计截止频率。

3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

S

平面上没有,则该系统称作最小相位系统。

41.求如下方块图的传递函数。

Δ

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43.已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绘制奈奎斯特曲线,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并用劳斯判据验证其正确性。

44.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试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并求出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自动控制原理

1.输入已知,确定系统,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

A.滤波与预测

B.最优控制

C.最优设计

D.系统分析

2.开环控制的特征是()

A.系统无执行环节

B.系统无给定环节

C.系统无反馈环节

D.系统无放大环节

3.ω从

0

变化到

+

∞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

4.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A.10

B.2

C.1

D.5

5.在信号流图中,只有()不用节点表示。

A.输入

B.输出

C.比较点

D.方块图单元

6.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其阻尼比

ζ

是()

A.0.5

B.1

C.2

D.4

7.若二阶系统的调整时间长,则说明()

A.系统响应快

B.系统响应慢

C.系统的稳定性差

D.系统的精度差

8.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

()

A.0

°

B.-90

°

C.90

°

D.-180

°

9.已知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则一阶惯性环节的幅频变化范围为()

A.0

45°

B.0

-45°

C.0

90°

D.0

-90°

10.为了保证系统稳定,则闭环极点都必须在()上。

A.s

左半平面

B.s

右半平面

C.s

上半平面

D.s

下半平面

11.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系统为()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2.下列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中,哪一个是在频域里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判据()

A.劳斯判据

B.赫尔维茨判据

C.奈奎斯特判据

D.根轨迹法

13.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14.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反馈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

超前校正

D.相位滞后校正

16.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

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相比,通常是()

A.=

B.C.D.与、无关

17.超前校正装置的频率特性为,其最大超前相位角

为()

A.B.C.D.18.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2,∞)

B.(-5,2)

C.(-

∞,-5)

D.(2,∞)

19.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A.减小增益

B.超前校正

C.滞后校正

D.滞后

超前

20.PWM

功率放大器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的作用是()

A.脉冲宽度调制

B.幅度调制

C.脉冲频率调制

D.直流调制

21.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

相同。

22.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之间的比较结果称为。

23.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24.设一阶系统的传递

G(s)=7/(s+2),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0

处的切线斜率为。

25.当输入为正弦函数时,频率特性

G(jω)

与传递函数

G(s)的关系为。

26.机械结构动柔度的倒数称为。

27.当乃氏图逆时针从第二象限越过负实轴到第三象限去时称为。

28.二阶系统对加速度信号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即不能跟踪加速度信号。

29.根轨迹法是通过

直接寻找闭环根轨迹。

30.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

越好。

41.求如下方块图的传递函数。

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43.已知具有局部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求:

(1)

系统稳定时

K

f的取值范围;

(2)

求输入为

时,系统的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K

a;

(3)

说明系统的局部反馈

K

f

s

对系统的稳态误差

e

ss的影响。

44.伺服系统的方块图如图所示,试应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

1.输入与输出均已给出,确定系统的结构和参数,称为()

A.最优设计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最优控制

2.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

A.微分

B.相乘

C.加减

D.相除

3.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执行元件

D.放大元件

4.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可看成由()环节串联而组成。

A.比例、积分、滞后

B.比例、惯性、微分

C.比例、微分、滞后

D.比例、积分、微分

5.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B.C.D.6.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7.一阶系统

G

(s)=的放大系数

K

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

A.不变

B.不定

C.愈小

D.愈大

8.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中只与阻尼比有关的是

()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

9.在用实验法求取系统的幅频特性时,一般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来求得输出信号的幅值。

A.相位

B.频率

C.稳定裕量

D.时间常数

10.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

G

(j

ω)=,当

ω

=1rad/s

时,其频率特性幅值

A

(1)=

()

A.B.C.D.11.一阶惯性系统的转角频率指

()

A.2

B.1

C.0.5

D.0

12.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其中

K

>0,a

>0,则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

A.K

值的大小有关

B.a

值的大小有关

C.a

K

值的大小无关

D.a

K

值的大小有关

13.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A.0.707

B.0.6

C.1

D.0

14.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15.以下关于系统稳态误差的概念正确的是()

A.它只决定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它只决定于系统的输入和干扰

C.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输入和干扰有关

D.它始终为

0

16.当输入为单位加速度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

I

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

A.0

B.0.1/

k

C.1/

k

D.17.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微分调节器

D.积分调节器

18.在系统校正时,为降低其稳态误差优先选用()校正。

A.滞后

B.超前

C.滞后

超前

D.减小增益

19.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的幅角条件为

()

A.-1

B.1

C.±

(2

k

+1)

π

/2

(k

=0,1,2,…)

D.±

(2

k

+1)

π

(k

=0,1,2,…)

20.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A.距离虚轴很近

B.距离实轴很近

C.距离虚轴很远

D.距离实轴很远

21.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系统具有。

22.利用终值定理可在复频域中得到系统在时间域中的。

23.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内在的固有特性,与

无关。

24.若减少二阶欠阻尼系统超调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25.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

_

_

__。

26.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

27.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28.在扰动作用点与偏差信号之间加上

能使静态误差降为

0。

29.微分控制器是针对被调量的来进行调节。

30.超前校正主要是用于改善稳定性和。

41.系统方框图如下,求其传递函数。

Δ

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4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试分析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并画出系统的Bode

图。

44.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求

:

1)

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的稳态偏差是多少;

2)

当系统的输入信号为,系统的稳态输出?

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C

.A

.C

.A

.B

.C

.B

.B

.A

10.D

11.A

12.C

13.C

14.C

15.D

16.B

17.A

18.B

19.C

20.B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1.反馈控制

22.传递函数

23.时间常数

T

(或常量)

24.偏移程度

25.开环幅

频特性

26.阶跃信号

27.相位

28.45

29.比例

30.远

三、计算题

(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解:

(5

分)

42.解:

(2.5

分)

(2.5

分)

43.解: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44.解:

由图知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分)

其中

T

=

(1

分)

由低频渐近线与横轴交点为,得

(2

分)

修正量,得

(2

分)

故所求开环传递函数为

(3

分)

或记为

()

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A

.B

.D

.B

.C

.A

.C

.B

.D

0.D

11.C

12.C

13.C

14.D

15.A

16.A

17.D

18.D

19.B

20.A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1.传递函数

22.越高

23.0.5

24.相频特性

25.幅值裕量

26.匀加速度

27.小

28.串联校正

29.1.25

30.零点和极点

3)

离虚轴的闭环极点对瞬态响应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1

分)

4)

要求系统动态过程消失速度快,则应使闭环极点间的间距大,零点靠近极点。即存

5)在偶极子;(1

分)

5)

如有主导极点的话,可利

用主导极点来估算系统的性能指标。(1

分)

五、计算题

(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解

(5

分)

42.解:

(2.5

分)

(2.5

分)

43.解:

系统有一比例环节:

(1.5

分)

积分环节:

(1

分)

惯性环节:

转折频率为

1/T=10

(1.5

分)

20Log

G(j

ω)

[-20]

[-40]

0

0.1

ω

G

(j

ω)

0

0.1

ω

0

-90

0

-135

0

-180

0

直接画出叠加后的对数幅频图(3

分)

直接画出叠加后的对数相频图(3

分)。(若叠加图不对,但是画出了比例环节、积分环节、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图各给

分,画出积分环节、惯性环节的对数相频图各给

1.5

分)

44.解:

(1)

传递函数

(4

分)

得,(2

分)

时,K

20,ω

n

=20

(1

分)

(2)

由以上参数分析得到其响应公式:

C

(1)=

1.0

次每秒,即

次每分钟,(1

分)

时,超调量,最大心速为

69.78

次。

(2

分)

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B

.B

.D

.C

.A

.C

.C

.A

.B

10.B

11.C

12.C

13.C

14.A

15.B

16.C

17.B

18.D

19.D

20.A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1.稳定性

22.加速性能

23.0.5

24.相频特性

25.2

ζ

/

n

(或常量)

26.检测偏差并纠正偏差的27.1.25

28.积分环节

29.快速性

30.静态位置误差系数

五、计算题

(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解

:

(5

分)

42.解

:

(2.5

分)

(2.5

分)

43.解

:

(2

分)

10,=

0.5,得

K

500

(2

分)

0.24

(2

分)

0.16

(2

分)

0.36

(1

分)

0.6

(1

分)

44.解

:

(1)

得特征方程为:

(2

分)

S

S

10a

S

(360-10a)/12

S

0

10a

:(360-10a)>0,10a>0,从而

0<

a<36。

(3

分)

(2)

d-1=s

代入上式,得

(2

分)

d

d

10a-19

d

(81-10a+19)/9

d

0

10a-19

同理得到

:0.9<

a<10

(3

分)

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C

.C

.A

.C

.C

.D

.C

.A

.B

10.D

11.C

12.B

13.B

14.B

15.A

16.D

17.B

18.D

19.D

20.D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1.数字控制系统

22.偏差信号

23.偏移程度

24.25.稳态

26.2

27.相同

28.比例

29.0.707

30.重视大的误差,忽略小的误差

五、计算题

(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解

:

(2.5

分)

(2.5

分)

42.解

:

(5

分)

43.解

:

系统有一比例环节

:K=10

20log10=20

(1.5

分)

积分环节

:1/S

(1

分)

惯性环节

:1/(S+1)

转折频率为

1/T=1

(1.5

分)

20Log

G(j

ω)

[-20]

[-40]

0

0.1

ω

G

(j

ω)

0

0.1

ω

0

-90

0

-135

0

-180

0

直接画出叠加后的对数幅频图(3

分)

直接画出叠加后的对数相频图(3

分)。(若叠加图不对,但是画出了比例环节、积分环节、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图各给

分,画出积分环节、惯性环节的对数相频图各给

1.5

分)

44.解

:

1)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

分)

由劳斯阵列得

:0<

k

<1.5

(2

分)

2)

:

(2

分)

(2

分)

3)

(2

分)

286134801

控制工程基础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A

.B

.D

.B

.C

.B

7.D

.A

.B

10.A

11.A

12.B

13.C

14.B

15.C

16.C

17.D

18.A

19.C

20.B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1.偏差信号

22.零极点

23.2

24.对数坐标

25.26.相位裕量

27.单位反馈

28.幅值衰减

29.0.707

30.瞬态响应

五、计算题

(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解

:

(2

分)

(3

分)

42.解

:

(2.5

分)

(2.5

分)

43.解

:

1)

系统开环幅频

Bode

图为:

(5

分)

2)

相位裕量

:

(5

分)

44.解

:

(5

分)

(5

分)

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D

.C

.B

.C

.A

.B

.C

.A

.C

10.B

11.B

12.B

13.C

14.D

15.B

16.A

17.D

18.A

19.B

20.D

二、填空

(每空

分,共

分)

21.反馈控制

22.越高

23.输入量(或驱动函数)

24.低通滤波

25.26.小

27.常数

28.闭环特征方程的阶数

29.谐振频率

30.零点和极点

五、计算题

(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解

:

(5

分)

42.解

:

(2.5

分)

(2.5

分)

43.解

:

(1)G(j

ω)=

该系统为Ⅱ型系统

ω

=0

+

时,∠

G

(j

ω)

=

(1

分)

a

时,∠

G

(j

ω)

=

(1

分)

a

时,∠

G

(j

ω)

=

(1

分)

两种情况下的奈奎斯特曲线如下图所示;

(3

分)

由奈氏图判定:

a>0

时系统稳定;

a<0

时系统不稳定

(2

分)

2)

系统的闭环特征多项式为

D

(s)

=s

+as+1,D(s)

为二阶,a>0

D

(s)稳定的充要条件,与奈氏判据结论一致

(2

分)

44.解

:

(1)

三条根轨迹分支的起点分别为

s

=0,s

=-2,s

=-4

;终点为无穷远处。

(1

分)

(2)

实轴上的0

∞间的线段是根轨迹。

(1

分)

(3)

渐近线的倾角分别为±

°,180

°。

(1

分)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σ

a

=

=-2

(1

分)

(4)

分离点

:

根据公式

=0,得

:s

=-0.85,s

=-3.15

因为分离点必须位于

0

之间可见

s

不是实际的分离点,s

=-0.85

才是实际分离点。

(1

分)

(5)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

ω

=0,K=0;

ω

2,3

=

±

2,K=48

(1

分)

根据以上结果绘制的根轨迹如右图所示。

(2

分)

所要求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是

:0

(2

分)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分,共

分)

.C

.C

.A

.D

.D

.A

.B

.A

.D

10.A

11.B

12.C

13.C

14.A

15.D

16.B

17.A

18.C

19.A

20.A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1.传递函数

22.偏差

23.开环幅

频特性

24.225.s=jω

26.动刚度

27.正穿越

28.1/K

29.开环传递函数

30.远

五、计算题

(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解:

(5

分)

42.解

:

(2.5

分)

(2.5

分)

43.解

:

1)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分)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

分)

由劳斯稳定性判据

(略)

得:

(2

分)

2)

(2

分)

3)

由上式可知:只要

>0,系统的稳态误差

e

ss

就增大,说明利用局部负反馈改善系统稳定性是以牺牲系统的稳态精度为代价的。

(2

分)

44.解

:

1)

绘制系统根轨迹图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将其变换成由零、极点表达的形式:

(1

分)

(其中,根轨迹增益

K

*

=2

K,K

为系统的开环增益,根据上式可绘制根轨迹图)

(1)

根轨迹的起点、终点及分支数:

三条根轨迹分支的起点分别为

s

=0,s

=-1,s

=-2

;终点为无穷远处。

(1

分)

(2)

实轴上的根轨迹:

实轴上的0

∞间的线段是根轨迹。

(1

分)

(3)

渐近线

:

渐近线的倾角分别为±

°,180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

σ

a

=

=-1

(2

分)

(4)

分离点

:

根据公式,得:

s

=-0.42,s

=-1.58,因为分离点必须位于

0

之间,可见

s

不是实际的分离点,s

=-0.42

才是实际分离点。

(1

分)

(5)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ω

=0,K

*

=0;

ω

2,3

=

±

1.414,K

*

=6

根据以上结果绘制的根轨迹如下图所示。

(2

分)

2)

由根轨迹法可知系统的稳定范围是

:0<

K

*

<6。

(2

分)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分,共

分)

.B

.C

.C

.D

.A

.C

.C

.D

.B

10.D

11.A

12.C

13.D

14.C

15.B

16.D

17.C

18.A

19.D

20.A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1.稳定性

22.稳态值

23.输入量

(或驱动函数)24.增大阻尼比

25.1.25

26.相频特性

27.0.5

28.积分环节

29.变化速率

30.快速性

五、计算题

(第41、42

题每小题

分,第43、44

题每小题

分,共

分)

41.解

:

(5

分)

42.解

:

(2.5

分)

(2.5

分)

43.解

:

系统有一比例环节:

K=10

20log10=20

(1

分)

微分环节:

转折频率

1/10=0.1

(1.5

分)

惯性环节:

转折频率为

1/T=1

(1.5

分)

20Log

G(j

ω)

0

0.01

0.1

直接画出叠加后的对数幅频图

(3

分)

直接画出叠加后的对数相频图

(3

分)。

(若叠加图不对,但是画出了比例环节、微分环节、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图各给

分,画出微分环节、惯性环节的对数相频图各给

1.5

分)

44.解

:

(1)0

型系统

(2

分)

(2)

(2

分)

频率特性为

(1

分)

幅频特性

(1

分)

(1

分)

相频特性

(1

分)

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2

财务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篇4

答:固定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较长时间内每股支付固定股利额度股利政策。

优点:

1、固定股利政策可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的经营状况稳定的信息,。

2、有利于投资者有规律的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3、固定股利政策有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

8.作为上市公司的董事进行财务分析要关注哪些内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有哪些? 8.作为上市公司的董事进行财务分析要关注哪些内容? 答:(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容? 答:1.偿债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答:1.偿债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估量所有者权益对债务资金的个重要财务指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估量所有者权益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制定企业筹资策略。2.营运能力分析,反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2)利用程度,制定企业筹资策略。2.营运能力分析,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和管理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映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和管理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测算企业未来的资金需用率。流动比率在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存在一定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测算企业未来的资金需用量。3.盈利能力分析,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的局限性,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量。3.盈利能力分析,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预测企业盈利前景,较差,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强。在流动资产和不同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预测企业盈利前景,获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中,存货需经过销售,才能转变为现金,若存货滞销,获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4.财务综合分析,是指全面分析和评价则其变现就成问题。(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企的综合素质。4.财务综合分析,是指全面分析和评价企业各方面的财务状况,对企业风险,收益,成本和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企业各方面的财务状况,对企业风险,收益,成本和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和判断,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持有的有价证券。它是速动资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和判断,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改善经营业绩提供信息。5.发展能力分析,无论产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由于应收账款存在着发生平,改善经营业绩提供信息。5.发展能力分析,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债权人,都十分关注企业坏账损失的可能,某些到期的账款也不一定能按时收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债权人,都十分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6.财务回,因此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计算出来的金额,的发展能力,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6.财务趋势分析,是指通过企业连续若干期的会计信息和财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4)现金流趋势分析,是指通过企业连续若干期的会计信息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了解企业量比率: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务指标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未来决策负债的比值。现金流量比率是从动态角度反映本期经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未来决策提供依据。另外还要了解一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提供依据。另外还要了解一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2.固定股利政策的含义和优缺点? 润表、现金流量表。答:固定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较长时间内每股支付固 流动负债年末余额=年末流动资金余额/年末流动比率流动负债年末余额=年末流动资金余额/年末流动比率定股利额度股利政策。年末速动资产余额=年末速动比率x年末流动负债余年末速动资产余额=年末速动比率x年末流动负债余优点:

1、固定股利政策可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的经营额 额 状况稳定的信息,。

2、有利于投资者有规律的安排股年末存货余额=年末流动资产余额-年末速动资产余额 年末存货余额=年末流动资产余额-年末速动资产余额 利收入和支出。

3、固定股利政策有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存货年平均余额=0.5(年初存货余额+年末存货余额)定。存货年平均余额=0.5(年初存货余额+年末存货余额)缺点:固定股利政策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尤其是在公司的净利润下降或是现金紧张的情况下,公司为了保证股利的照常支付,容易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

3.企业制定财务管理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

答: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应该和企业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制定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要遵循的两点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可以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效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使社会财富快速增长。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目标容易量化,便于考核与奖惩;克服了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价值导向和风险控制原则(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必须激发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但同时也必须控制经营风险酬均衡原则(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对风险和报酬作出科学的权衡,使所冒的风险与所取得的报酬相匹配,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利益兼顾原则(企业是由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经济联合体,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过程。利益关系协调原则要求企业协调、处理好与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将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知识和技能分配、按绩分配等多种分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兼顾适宜性和普遍性原则(既要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又要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适用范围(财务管理目标既要保持绝对的稳定,以便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又要考虑对目标的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4.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对债权人和股东的影响? 答: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对企业的债权人、股东的影响是不同的。从债权人角度来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其贷给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股东提供的资本所占比重太低,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主要由债权人负担,其贷款的安全也缺乏可靠的保障,所以,债权人总是希望企业的负债比率低一些。从企业股东的角度来看,其关心的主要是投资收益的高低,企业借入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如果企业负债所支付的利息率低于资产报酬率,股东就可以利用举债经营取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因此,股东所关心的往往是全部资产报酬率是否超过了借款的利息率。企业股东可以通过举债经营的方式,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得到举债经营的杠杆利益。在财务分析中,资产负债率也因此被人们称作财务杠杆。5.企业全面预算的内容?

答:全面预算由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构成。

1、营业预算是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的预算,一般包括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

2、资本预算是企业长期投资和长期筹资业务的预算,主要包括长期投资预算、长期筹资预算。

3、财务预算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预算,属于短期预算。为便于与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相比较,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利润预算,财务状况预算。

6.什么是企业发展能力?哪些指标能反映它?

答:企业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增长能力。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有1.销售增长率(是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2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本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3.股权资本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股东权益增长额与年初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4.利润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利润总额增长额与上年利润总额的比率)。

7.影响股利政策的公司内部因素? 答:(1)现金流量。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资产整体流动性越好, 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2)筹资能力。公司如果有较强的筹资能力 ,则可考虑发放较高股利 ,并以再筹资来满足企业经营对货币资金的需求;反之 ,则要考虑保留更多的资金用于内部周转或偿还将要到期的债务。(3)投资机会。有着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 ,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因而往往少发放股利 ,将大部分盈余用于投资,缺乏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 ,保留大量现金会造成资金的闲置,于是倾向于股利支付较高的股利。(4)资本成本。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基本依据。留用利润是企业内部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同发行新股或举借债务相比,具有成本低的优点。(5)盈利状况。一般地,盈利越稳定或收益越有规律的企业更易于预测和控制未来的盈利,其股利支付率通常也越高。(6)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我们通常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在不同的阶段, 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x存货年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周转天数)=一年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年末应收账款=年末速动资产-年末现金类资产 年末现金资产=年末现金比率x年末流动负债 年末流动资产=年末速动资产+年末存货 年末流动比率=年末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本成本率=用资费用额/(筹资额-筹资费用额)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长期借款年利息额(1-所得税率)/借款本金(1-借款手续费率)长期债券资本成本率=长期债券年利息额(1-所得税率)/债券筹资额(1-债券筹资费用率)普通股资本成本率(固定股利)=每年分派现金股利/普通股筹资净额 普通股资本成本率(固定增长股利)=每年分派现金股利/普通股筹资净额+股利固定增长率 优先股资本成本率=优先股每股年股利/优先股筹资净额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支付债务利息 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总额/净利润总额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利润 股利报酬率=每股股利/每股价格 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年营业收入-年付现成本-所得税=年营业收入-(年营业成本-折旧)-所得税=税前利润+折旧-所得税=税后利润+折旧=年营业收入(1-所得税税率)-年付现成本x(1-所得税税率)+折旧x所得税税率平均报酬率=平均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 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每年净现金流量 年金现值系数=初始投资额/每年净现金流量缺点:固定股利政策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尤其是在公司的净利润下降或是现金紧张的情况下,公司为了保证股利的照常支付,容易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3.企业制定财务管理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 答: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应该和企业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制定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要遵循的两点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可以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效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使社会财富快速增长。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目标容易量化,便于考核与奖惩;克服了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价值导向和风险控制原则(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必须激发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但同时也必须控制经营风险酬均衡原则(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对风险和报酬作出科学的权衡,使所冒的风险与所取得的报酬相匹配,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利益兼顾原则(企业是由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经济联合体,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过程。利益关系协调原则要求企业协调、处理好与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将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知识和技能分配、按绩分配等多种分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兼顾适宜性和普遍性原则(既要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又要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适用范围(财务管理目标既要保持绝对的稳定,以便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又要考虑对目标的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4.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对债权人和股东的影响? 答: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对企业的债权人、股东的影响是不同的。从债权人角度来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其贷给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股东提供的资本所占比重太低,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主要由债权人负担,其贷款的安全也缺乏可靠的保障,所以,债权人总是希望企业的负债比率低一些。从企业股东的角度来看,其关心的主要是投资收益的高低,企业借入的资金与

股东投入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如果企业负债所支付的利息率低于资产报酬率,股东就可以利用举债经营取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因此,股东所关心的往往是全部资产报酬率是否超过了借款的利息率。企业股东可以通过举债经营的方式,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得到举债经营的杠杆利益。在财务分析中,资产负债率也因此被人们称作财务杠杆。

5.企业全面预算的内容? 答:全面预算由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构成。

1、营业预算是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的预算,一般包括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

2、资本预算是企业长期投资和长期筹资业务的预算,主要包括长期投资预算、长期筹资预算。

3、财务预算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预算,属于短期预算。为便于与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相比较,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利润预算,财务状况预算。6.什么是企业发展能力?哪些指标能反映它? 答:企业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增长能力。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有1.销售增长率(是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2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

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本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3.股权资本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股东权益增长额与年初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4.利润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利润总额增长额与上年利润总额的比率)。7.影响股利政策的公司内部因素? 答:(1)现金流量。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资产整体流动性越好, 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

(2)筹资能力。公司如果有较强的筹资能力 ,则可考虑发放较高股利 ,并以再筹资来满足企业经营对货币资金的需求;反之 ,则要考虑保留更多的资金用于内部周转或偿还将要到期的债务。(3)投资机会。有着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 ,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因而往往少发放股利 ,将大部分盈余用于投资,缺乏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 ,保留大量现金会造成资金的闲置,于是倾向于股利支付较高的股利。(4)资本成本。资金

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基本依据。留用利润是企业内部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同发行新股或举借债务相比,具有成本低的优点。(5)盈利状况。一般地,盈利越稳定或收益越有规律的企业更易于预测和控制未来的盈利,其股利支付率通常也越高。(6)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我们通常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在不同的阶段, 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 篇5

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工程地质三个基本部分: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

矿物: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原生、次生、变质矿物)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硬度:矿物抵抗摩擦和刻划的能力称硬度。(由一种矿物和已知硬度的矿物相互刻画)解理:矿物受到敲击后,能沿一定的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解理与断口的关系: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相互消长的,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解理不完全时则断口显著。

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地壳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的晶粒大小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按岩石中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的分类:

沉积岩的分类:按其不同的物质来源和成因,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以砂岩,页岩,石灰岩分布最广。

常见沉积岩:砾岩和角砾岩,砂岩,粉砂岩,凝灰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的大小及联通情况 地壳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变化,使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和变位的运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绝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到现在的实际年数。

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地层层位法,古生物法,岩性对比法,岩层接触关系。沉积岩的不整合:分为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层之间缺失部分地层,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角度差异。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层基本平行,但扔缺失了部分地层

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接触关系,穿插构造。

侵入接触关系:岩浆侵入体的形成年代,晚于发生变质的沉积岩层的地质年代。沉积接触关系:说明岩浆岩的形成年代早于沉积岩的地质年代。

穿插构造:一般是年轻的侵入岩脉穿过较老的侵入岩。

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方位角表示法,象限角表示法,符号表示法。

背斜:岩层向上隆起的弯曲。轴部到两翼依次出现较新岩层。两翼对称出现。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弯曲。轴部较新,两翼较老。,对称出现。

褶皱的野外识别:穿越法: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的观察为主追索法:平行岩层走向的观察

断裂构造:主要分为节理和断层。

节理:凡岩层破裂面没有明显位移。

断层:岩层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位移或较大错动。

剪节理:岩石受剪(扭)应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

张节理:岩层受张应力作用而形成的破裂面。

构造节理包括以上。还有非结构节理。

节理走向玫瑰图:在任意半径的半圆上,画上刻度网,把所测得节理按走向以每5-10度分

组,统计每一组的节理数并算出平均走向。自圆心沿半径引射线,射线方位代表每组节理平均走向的方位,长度代表每组节理的条数,然后用折线把射线的端点连起来。

断层分类: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式,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正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上盘相对向上位移,下盘相对下降。

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线发生相对位移,为受剪切形成的扭性断裂。

地层的缺失和重复:识别断层存在的重要标志,重复和缺失一般出现在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的断层面两侧,不对称,断层所造成的地层缺失局限于断层面两侧,与区域性的不整合接触所造成的地层缺失也不相同。

地震类型:构造地震(世界上发生最多和最大的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

地震震级:指一次地震时,震源处释放能量的大小。

地震烈度:指地震时受震区的地面及建筑遭受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区域烈度):指一个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普遍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场地烈度:根据场地条件如岩石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调整后的烈度

地形与地貌:地形专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不涉及这些形态的地质结构,以及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地貌含义广泛,不仅包括地表形态的全部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运用地质动力学的观点,分析和研究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

地貌水准面:当内力作用造成地表基本起伏后,此时内力作用变弱,但外力作用并未因此而减弱,它的长期继续作用最终将地面夷平,形成一个夷平面,这个夷平面试高地被削平,凹地被填充的水准面。

垭口: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即相连的两山顶之间较低的山腰部分。

河漫滩:在洪水期间为河水淹没的河床以外的平坦地带。

阶地:沿着谷坡走向呈条带状或断断续续分布的阶梯状平台。阶地一般不被洪水淹没。一级阶地形成的时代最晚,一般保存较好。依次向上,阶地的形成时代俞老,其形态相对保存差。一般以一二级阶地布设路线为好。

一方面缓和了山谷坡脚地形的平面曲折和纵向起伏,有利于路线平纵面设计和减少工程量;另一方面又不易受山坡变形和洪水淹没的危险

平原河流具河床相,河漫滩相和牛轭湖相沉积。

淤泥:工程地质性质很坏的土,天然含水量高于液限,孔隙比大于1.5

淤泥质土: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在1到1.5之间。

暂时硬度:由于煮沸而减少的这部分Ca+,Mg+的含量。

永久硬度:总硬度与暂时硬度之差。

地下水的分类:根据埋藏条件,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按其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饱和带:土或岩石空隙充满水的地带饱和带水(包括潜水 承压水)

承压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是不一致的,一般补给区远小于分布区。

大气降水是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裂隙水的富集条件:较多的储水空间;充足的补给水源;良好的汇水条件

结构面:按成因,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此生结构面。

地质类型:原生结构面:沉积结构面(层理层面、软弱夹层、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沉积间断面);岩浆结构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岩脉岩墙接触面、原生冷凝节理);变质结构面(片理、片岩软弱夹层)。构造结构面(节理、断层、层间错动、羽状裂隙),次生结构面(卸荷

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泥化夹层、次生夹泥层)

滑坡:斜坡上大量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

临空面、滑动面。

崩塌与滑坡的不同:1.滑坡运动多数是缓慢的,而崩塌运动快,发生猛烈。2.滑坡多数沿固定的面或带运动,而崩塌一般不沿固定的面或带。3.滑坡发生后,多数仍保持原来的相对整体性,而崩塌体的整体性完全被破坏。4.滑坡的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崩塌相反。影响滑坡的因素:1.岩性2.构造3.地形地貌4.水的作用。

滑坡的野外识别:出现双沟同源现象,有时内部多积水洼地,喜水植物茂盛,有“醉林”及“马刀树”和建筑物开裂,倾斜等现象。

典型的泥石流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分为: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

泥石流的流体与一般水流相比,特征:1.阵流性2.大流量3.流速度化大4.极大地托浮力和冲击力5.较大的直进性。

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一类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软土的灵敏度:软土在天然状态下的无限抗压强度,与保持含水量不变而结构破坏后的无限抗压强度的比值。

自重湿陷:黄土遇水后,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沉陷的现象。

非自重湿陷:黄土遇水后,在建筑物的附加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湿陷。

膨胀土:指含有大量的强亲水性粘土矿物成分,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且膨胀变形往复可逆的高塑性粘土。

公路建设的内容,按其任务与分工不同可以分为:公路工程的小修,保养;公路工程大,中修与技术改造;公路工程基本建设。

视察:这一阶段的勘测工作主要是视察。(规划论证阶段的公路工程地质勘查)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详勘的目的: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等设计资料,通过详细工程地质勘查,为路线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详勘的任务:是在初勘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校对,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重点工程与不良地质区段的工程地质特征,并取得必须的工程地质数据,为确定路线位置和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

详勘工作可按准备工作,沿线工程地质调绘,勘探,试验,资料整理等顺序进行。工程地质试验:室内试验,野外试验。

野外试验(现场试验或原位试验):是在现场岩土的原处并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基本保持了岩土的天然结构与状态,和取样试验有区别的。

标准贯入试验的基本原理:63.5kg穿心锤,0.76m的自由落距,打入土中0.15m,在打入0.30m,记录该0.30m的锤击次数。

浅谈小学语文期末复习 篇6

1. 从目标计划上着手。

小学语文复习必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本年段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 结合各年级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来确定复习目标。要求不降低, 也不要随意拔高。复习前就要制定好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计划内必须有实事求是的学情分析, 明确清晰的复习目的, 复习进程的时间安排, 具体详细的复习内容, 实用有效的复习方法。这个计划应该是体现“精、活、新、实”, 突出了重点和难点的。由于复习的时间较短, 复习不可能面面俱到触及每个知识点, 有些知识点平时新授课上就已经学得很扎实了, 就可以放一放。在制定复习计划时, 要求语文教师要掌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懂了的, 掌握了的就一笔带过, 把力气用在那些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点上, 甚至盲点上。

2. 从方式方法上着手。

小学语文复习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单元整体知识为内容的复习方式;一种是以所学的教材知识进行归类的复习方式。以单元整体知识为内容的复习, 就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进行复习, 把本单元所学的字、词、句、段、篇、点的知识梳理整合进行复习。以所学的教材知识进行归类复习, 就是把知识归类。如:低年级可按照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句子 (理解句意, 说话、写话) 来复习。中高年级可以按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口语习作来复习。不管教师用哪种复习方式, 复习方法要跟上去。例如:中高年级的习作复习, 要根据教材中单元写作目标任务, 重在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如何记事, 如何写人, 如何写景状物, 如何写应用文等。还可以根据单元习作要求, 搜集与单元习作要求相符的优秀作文数篇在班上展示出来, 同一个作文题目展示多篇, 教师写好作文评语, 让学生对比, 学习写作方法。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帮助。也可以把学生自己的习作公示出来, 让全班学生评价, 写出评语, 促使学生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又比如:中高年级的阅读理解的复习, 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怎样理解词语的意思, 怎样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怎样归纳文章的主要意思, 怎样划分段落并写好段意, 怎样概括中心思想等等。再利用课文后的独立阅读课文以及搜集一些阅读理解的文章进行练习, 练后进行评价, 看谁运用的方法好, 理解得透。还有中高年级的词语复习, 可把一册的成语集中起来复习, 采用一节课一网打尽的办法来复习。再如低年级的识字写字的复习, 可集中抓住那些难记难写易忘的字来复习, 把这些字展示出来, 让学生自己交流识记的方法, 做到同伴互助, 巩固知识。复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教师们不断创新方法, 复习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成效。

3. 从时间安排上着手。

只有把握好了复习时间, 才能按时完成复习任务。以四年级语文下册为例, 有8个单元, 复习的时间一般为2~3周, 按单元复习方式算, 每个单元也只有2~3节课。这就要求教师加大课堂复习容量, 根据教材知识抓准重点难点, 切忌平均使用力气。不仅如此, 教师要在复习课前对复习的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 提前做好复习课的准备。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进行复习教学, 发挥多媒体教学容量大, 节奏快的优势, 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用最少的时间复习更多的内容。没有多媒体的学校, 教师事先要把复习的内容用小黑板或白纸写出来, 做好准备, 加大复习的量, 更好地完成复习任务。

4. 从居高临下着手。

复习要居高临下, 这就是除了复习本年级所学知识, 还要关注以下年级的所学知识的复习。如六年级是毕业班, 不仅要把本年级教材的知识复习好, 还要兼顾1—5年级教材中的知识, 使毕业班全面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

5. 从自主开放上着手。

复习课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要实施开放式教学, 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 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 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 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等。复习时, 要留出一段时间, 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 难写, 应重点复习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 可以反复练, 可以同桌合作听写, 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复习阅读部分:“自己从课外读物中找一篇文章, 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复习完整册教材后, 让学生每人出一份测试题, 在班内互相检测。这样的开放式复习, 学生自身受益, 全班其他同学也受益, 教师也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 使指导更具针对性, 更有实效。

6. 从讲练结合上着手。

在复习阶段, 教师的讲要适当地淡化, 不能像平时那样讲得那么扎实, 要注重讲练结合。在讲的方面重在指导学生练, 重在教给学生方法, 不练是考不出好成绩的。训练题要避免过多过滥, 打疲劳战, 训练题要突出“精、活、实”。学生练习后要及时检查讲评, 要充分发挥小组、同桌相互学习的作用, 让他们互评互改, 自查自纠。教师要对差生给予极大的关注, 要成立班级学科帮扶小组, 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一个成绩差的学生, 努力缩小差生面, 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

7. 从应试能力上着手。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业成绩是复习教学的追求。素质教育和学生考高分不矛盾, 素质教育更需要学生考高分。学生的应试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 考高分更是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学习是应该有所收获的劳动, 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是汗水, 学习更需要良好甚至是优秀的学业成绩。没有学业成绩的学习是无效劳动, 学生较好的学业成绩也是学校办学效益的体现之一。复习是为了更好地、充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它能缩短同一集体、单位内学生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整体学业成绩更趋于平衡, 达到—个新的高度。

现阶段小学的试卷的命题一般分两大段, 一是低段 (1—2年级) 。按照拼音、字、词、句来命题, 试卷后一题一般都会出现看图写话的考题。二是中高段 (3—6年级) 。按照基础知识 (拼音、字、词、句、段、点) 、阅读理解、习作来命题。每年试卷中的试题的题型都会有所变化。教师可以根据上级教研部门有关复习的指导性意见的信息, 以及往年试卷命题的情况, 把握新学期期末试卷的命题趋势。复习中, 根据试卷的命题结构, 选择一些新的题型提前让学生接触,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考场上对新题型的题意一时难以弄懂, 本来是可以做对的, 结果答错了。因此掌握新信息, 让学生熟悉试卷命题结构和一些新题型, 对学生把握考试要点, 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很有帮助。

8. 从营造氛围上着手。

复习这个阶段要在师生间努力营造轻松愉悦浓厚的学习氛围。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 要给学生适量的学习任务。有的教师为了使学生考出好成绩, 就加大了训练任务, 搞题海战术。甚至与同班其他学科教师争课上。争学生的课余时间, 语文教师布置了复习训练作业, 数学等学科的教师也进入了复习阶段, 也布置了复习作业, 语文教师要学生听他的, 数学等学科的教师又要学生听他们的, 搞得学生无所适从, 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这就要求同年级教师要协调好, 因为大家都进入了复习阶段, 在复习期间, 学生练习的时间都要统筹安排, 要不然就显得很乱, 学生也喘不过气来。在这个时候, 语文教师更要胸怀全局, 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道共同做好复习工作。复习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紧松有度, 太抓紧了, 练习题不断加码, 学生受不了;太松了, 任务又完不成, 要抓重点, 抓难点, 这样复习才有效。

9. 从自身心态上着手。

复习阶段教师自身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让复习课堂天天有教师的好心情。每个人都有烦心事, 有来自家庭的, 有来自社会上的。教师有了烦恼也要调整心态, 再进入复习课堂。用教师的宽容、开朗、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学生。决不能把自己的烦恼转嫁给课堂上复习的孩子们。

上一篇:优生辅导计划.doc下一篇:海洋天堂电影的观后感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