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热点知识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狂犬病热点知识(共8篇)

狂犬病热点知识 篇1

被狗、猫咬伤是否发病首先决定咬人的狗、猫是否带狂犬病毒,其次咬伤程度和部位。一般定期打过预防针的正常狗狗、猫猫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疯狗、病猫就得重视了。如果咬你的狗、猫是健康的,并且你的皮肤没有被爪破(狂犬病毒传染的主要宿主,狂犬病一般通过动物的唾液传播,而猫、狗都会用舌头添自己的爪子,有一定几率把狂犬病毒带到爪子上,所以抓伤后也会有可能感染到狂犬病)或被咬破,那就不必担心。

被狂犬、猫咬伤后是否发病有很多影响因素:

1、要看进入人体的狂犬病毒的数量多少,如果疯狗、病猫咬人时处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它们的唾液中所带的狂犬病毒就比处于发病后期时少。

2、咬伤是否严重也影响被咬的人是否发病。大面积深度咬伤就比伤口很小的浅表伤容易发病。

3、多部位咬伤也比单一部分咬伤容易发病,且潜伏期较短。

4、被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正确处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危险。

5、通过粘膜感染发病较咬伤皮肤感染发病难,而且病例较多呈抑郁型狂犬病。

6、疯动物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那些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

7、抵抗力低下的人较抵抗力强的人更易发病。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至发病的这段时间,称狂犬病的潜伏期。这段时间可以是几天,几个月或几年,及至20来年。一般3个月以内的占85%,6个月以内的占90%,1年以内占96%,1年以上发病只占全部发病的4%,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狂犬病专家1994年介绍,具有确切科学数据的最长潜伏期为19年零6个月,这就是说,凡被疯狗、猫或可疑疯狗、猫咬伤而未作预防处理者,即使过了几年或十几年,仍有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一般被咬后只要及时打了预防针,就没什么事的,完全没必要担心会得狂犬病!

被狗、猫咬伤后,应在两小时之内严格处理伤口。如:用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接着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然后用烧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复烧灼伤口。如果伤口靠近头部,则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或周围作浸润注射,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如伤势严重应同时加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等。

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之间、之后)该注意事项:

(1)在全程注射完狂犬疫苗后第15天左右到医院去,空腹抽取2ml血液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检查结果抗体为阳性,说明机体已产生抗狂犬病抗体。亦说明注射的疫苗对这次伤害(如果含有狂犬病病毒的话)有免疫作用。

(2)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期间,禁止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尽量不接种其他疫苗应。

(3)忌酒,浓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虾,蟹是可以食用的。(至于说明书提出在注射疫苗期间不宜饮酒、喝浓茶及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进行剧烈运动,是为了避免引起疫苗注射反应而提出的,当然也考虑酒精可能会加速狂犬病毒神经移动的速度而缩短潜伏期,故注射狂犬病疫苗期间,不喝酒为宜,更不应酗酒)

(4)被咬伤又无功能障碍者可参加适当的劳动及锻炼,但不宜作剧烈活动,以免过度疲劳,着凉、感冒、以减轻反应。

(5)更需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可同时给予维生素及抗感染药物,同时为避免免疫干扰现象。顾虑鱼、鸡等发物是没有根据的。正常人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吗?

没有被狗、猫咬的人,一般没这个必要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因为狂犬病疫苗是有有效期的,狂犬病疫苗有效期是从人体接受接种产生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时算起。因为抗体是蛋白质,也会代谢水

解,周期约180天左右。所以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自产生抗体后(大约接种第五针时)起算,其免疫保护有效期为6个月。一般接种第一针后第三周血液中出现中和抗体,但须经30天(基本是第五针的时间)左右达到有效水平,40-60天(也是从第一针算起)抗体效价达到高峰。以后开始缓慢降低,180天左右抗体水平已不到有效水平,所以,其免疫保护有效期为6个月左右。简单点说:首次注射后半年内被伤到可以不再注射或去防疫站再追加(加强)一针就可以了;如果第一次被咬的时间与第二次被咬的时间间隔超过3年就要重新注射全程疫苗,因为可能第一次注射的药效失去了,所以最好去防疫站检查一下。也就是说提前注射是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的,不过有效期是半年。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咬,所以一般只要被咬后及时注射的可以了。

再次暴露后处置

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用20%的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

疫苗接种: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要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

狂犬病热点知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河源市源城区上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共接待1 045例狂犬病暴露者。筛选标准:①首次就诊;②年龄16~60岁,有正常的思维和表达能力;③初中及以上文化。共筛选得到623例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93份。593例狂犬病暴露者,其中,男205例、女388例;年龄16~60岁、平均(42.4±10.5)年,中位年龄43岁。伤害动物类型犬、猫占90%以上,还包括鼠、兔等。

1.2 方法

1.2.1 问卷内容

①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及是否宠物饲养者等;②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

1.2.2 研究方法①前期准备:

对参与研究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了解此次调查的目的、方法及问卷调查质量控制基本方法、原则。②调查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于狂犬病暴露就诊者,按照筛选标准筛选患者,首先向患者征求意见,讲解此次调查的目的、方法及需要时间等,在取得患者同意后,由患者通读问卷,自行答卷,不允许问询他人,若患者有不明之处,可进行解释性指导,10 min后回收调查问卷。③统计:10道判断题,每题1分,答对得1分,答错不扣分,答对定义为知晓。

1.3 统计学方法

10道判断题,每题1分,答对得1分,答错不扣分,答对定义为知晓,数据录入和分析均采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如性别、年龄、饲养宠物、文化程度的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如暴露等级的3组计量数据比较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防治知识答题情况

表1所示为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结果,其中大部分狂犬病暴露者了解狂犬病一旦发作100%死亡,猫狗、老鼠等温血动物都携带狂犬病毒;但是对于狂犬病疫苗注射、被动物咬伤后的处理方面的知晓率较低。

2.2 影响因素

女性高于男性、<35岁者高于≥35岁者、饲养宠物者高于未饲养者、文化程度高者高于文化程度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知信行理论,提高对狂犬病防治知识掌握水平,有助于提高其防治能力,进而降低狂犬病暴露、发病风险[5]。关于狂犬病的认知水平调查并不多见,但从现有的调查研究结果来看,结论并不乐观,多数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狂犬病知识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认识不够深刻[6]。从本次研究来看,狂犬病暴露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7.4%,仍有较高的改善空间。暴露者对不同知识掌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狂犬病死亡率、携带狂犬病毒动物类型、暴露者对伤口处理方法、狂犬疫苗注射有效时间、疫苗长期预防效果、被接种过狂犬疫苗的犬致伤感染风险及狂犬病毒动物唾液污染感染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说明今后应着重以下宣传内容: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暴露后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只要没发病何时注射都有效;反复被动物致伤并非接种一次就可终生免疫;舔舐皮肤破损处或黏膜一样可以感染狂犬病毒。

从影响因素来看,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及是否饲养宠物对暴露者知识掌握水平影响较显著,年轻人从网络获取知识较容易,获取知识渠道广,而文化程度较高者接受知识的主动性要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女性及饲养宠物者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有对狂犬病防治知识了解需求,在从正规渠道购买宠物时,也都会得到销售者、免疫检验机构的宣传教育。综上,建议采取以下方法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①加强对无需求但存在环境危险因素人群、获取知识渠道较少人群的宣教教育,内容应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容易理解;②在流浪动物较集中的郊区、宠物医院附近等区域,增加宣传栏等设施;③对暴露者做好宣教,鼓励其向亲朋宣教[7]。

综上所述: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病防治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认知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是否饲养宠物影响较大,需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唐艳荣,张海云,许东宝,等.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献,2014,30(2):104-105.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second report[J].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2013(982):1-139.

[3]郑家耿,陈朱,李大章,等.狂犬病暴露者相关知识态度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9):1148-1149.

[4]唐青.控制犬狂犬病是消除我国人间狂犬病的关键[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0,24(2):81.

[5]李琴.17例狂犬病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2058-2059.

[6]李金萃,赵大力,蒲彩华,等.狂犬病Ⅲ级暴露者狂犬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1,27(20):2340-2341.

狂犬病的防治知识 篇3

狂犬病由狂犬传播的约占80%~90%,其次是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兽等温血动物。犬狂犬病已被控制的地区和国家,则以野生动物如狼、狐狸、臭鼬(黄鼠狼)、浣熊等传播为主。在南美洲还有带病毒的吸血蝙蝠,是当地重要传染源。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人传人的例子甚少。

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而入侵。少数可通过对病犬宰杀、剥皮、切割等过程而被感染。偶因吸入蝙蝠群居洞穴中含病毒气溶胶而感染。被病犬咬后的发病率约为15%~30%,被病狼咬伤后为50%~60%。若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发病率可降为0.15%左右。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咬伤部位如头、面、颈和手指、会阴部黏膜等末梢神经分布丰富的部位,或严重咬伤(指上述部位多处咬伤、或组织撕裂,大量出血),因潜伏期短,易发病;

2.伤口无处理或处理不当;

3.未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4.被咬者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

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多发季节各地不同,以春夏或夏秋季稍多。患者男多于女,以农村青少年较多,与接触动物多有关。

(二)伤口处理

就地及时(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再用75%乙醇消毒,继之用浓碘酊涂擦。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法处理。

伤口不宜包扎、缝口,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如果伤口必须包扎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按上法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精制破伤风抗毒素。严重咬伤者伤口周围及底部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严重咬伤,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

(三)预防接种

对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能接触狂犬病毒的医务人员应作预防接种。原则上于1、7、28日各肌注狂犬疫苗1.0毫升,而后每1~3年加强免疫1次。

对被狼、狐、狗、猫等动物咬伤者,应作预防接种。其方法依伤情、疫苗种类参照使用说明接种,与此同时加用免疫血清,效果更佳。

(四)打过狂犬疫苗又被狗咬还用打狂犬疫苗吗?

目前,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喜爱宠物的人都有被爱犬或爱猫等小动物多次咬伤的经历,因此,他们关心已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又被狗等小动物咬伤后,是否还需要再接种狂犬病疫苗?

据统计,在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犬传染所致。狂犬病是凶险的疾病,人一旦感染上几乎百分之百死亡。因此被犬致伤后要及时去医院处理伤口,并去当地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病疫苗。

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狂犬病疫苗。轻度被犬咬伤者需接种狂犬病疫苗5针(全程免疫);如在一年内再次被犬咬伤,还需加强注射狂犬病疫苗1针;如全程免疫一年后再次被犬咬伤,应该加强注射2~3针。咬伤严重或特殊情况下,则应由防疫站医生根据情况酌情处理。

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材料 篇4

百度文库首发作者jchjinpeng允许引用,不许转载盗用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恐水病、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人或动物而引发。

2.狂犬病潜伏期

狂犬病潜伏期的波动很大,最短的6天,最长的可达10年,并且潜伏期内不出现发病症状。据统计,大约有84%的潜伏期为12-99天。

3.狂犬病的危害

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很快,多数在3-5天即发生死亡,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可达100%。我国人狂犬病的死亡数居2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

4.狂犬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咬伤的伤口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受伤的黏膜和皮肤而侵入到体内。还有因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以及在对病犬宰杀、剥皮、切割过程中,身体破损处接触到带有狂犬病病毒的脏器而被感染的病例。

5.为什么说犬和猫是人狂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犬和猫与人接触频繁。据统计,我国人被各种动物咬伤而得狂犬病的比例为:狗咬伤约占92%,猫咬伤约占5%,其他动物约占3%。可以看出,狗咬伤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猫,所以说,狗和猫是我国狂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6.犬得了狂犬病后会有什么异常表现?

犬得了狂犬病后,异常表现分为狂暴型和麻痹型。

狂暴型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主要表现:性情明显改变,神经过敏;有的离群独处,不与其他动物呆在一起,对主人变得无感情,有的出现异食癖,如吃土、咬草、咬木头等;兴奋期表现:坐立不安,吠叫无常,此时已不能辨认生人和熟人,而表现出攻击人的疯狂状态,很多人就是在这时被咬伤发病的;麻痹期表现:病犬耷拉着尾巴,或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嘴巴不能闭合,嘴流口水,吞咽困难,想喝水而不敢喝,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全身被毛竖起。进入晚期,病犬呼吸困难,全身衰竭而死。

麻痹型表现得很安静,可能不攻击人或抚摸它时攻击人,并且不喜欢吃东西,大量流口水,开始表现为轻度瘫痪,最后死亡。

7.猫得了狂犬病后有什么异常表现?

猫感染狂犬病后行为比犬更加狂暴,病初躲在暗处,叫声异常,病情严重后非常狂暴,常从暗处突然跳出,咬伤人面部,防不胜防。所以,真正发病的猫传播狂犬病的危险性比犬大。

8.为什么说控制好动物狂犬病就能控制人狂犬病?

狂犬病主要在动物之间传播流行,狂犬病病毒主要储存在动物中。此外,人狂犬病主要是被犬咬伤引起的,再加上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狂犬病。因此,控制好动物狂犬病就能控制人狂犬病。

9.怎样控制好犬的狂犬病?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村犬类的疫苗注射密度达到了70%以上,那么发生狂犬病疫情的几率是很少的。但也不排除病毒变异的可能性,一旦病毒变异,现有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会很差,这样将周围注射过疫苗的犬类也同时进行扑杀的做法还是有必要的,可以防止变异病毒突破现有疫苗屏障向周围传播。

10.环境消毒药的选用

狂犬病病毒对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消毒药都敏感,因此多数消毒药都可选用,如:过氧乙酸、聚维酮碘等。

11.被咬伤后伤口的处理 被咬伤后,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洁伤口,并压挤出血;也可用70%酒精或醋、白酒洗涤,或直接用水大量冲洗伤口,严重的要及时到医院处理。被疯动物撕裂的衣物,应及时更换煮沸,以防止再接触皮肤或粘膜发生“非咬伤性接触感染”。

12.犬接种疫苗的程序

我国规定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幼犬50日龄后,即应接种犬疫苗。3月龄以上的犬,每年应接种1次狂犬病疫苗。不同的疫苗首次免疫程序应参看说明书。

13.狂犬病疫情发生后处理

狂犬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根据《动物防疫法》应对所有患病动物以及疑似感染动物进行扑杀处理。

14.没有发病的和打过疫苗的是否也要处理?

没有发病的和打过疫苗的犬也要进行扑杀处理,因为表面健康动物和打过疫苗的动物也存在携带病毒的可能,并且病毒存在变异可能。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公共卫生处副处长李万有表示,一个村子发生了狂犬病疫情,一般要对全村的犬类进行扑杀。

15.案例

狂犬病热点知识 篇5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及“预防狂犬病知识”主题班队会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如何防治传染病是农村孩子的盲区,针对这一盲区,2013年3月14日我校开展“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及“预防狂犬病知识”主题班队会,队会内容主要包括: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麻疹防治常识、春季传染病防治常识、狂犬病防治常识等内容。

通过此次主题班队会,让学生了解简单的传染病预防常识及如何预防常见的传染病,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茨营乡团结小学 彭艳坤

狂犬病热点知识 篇6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

理化特性:狂犬病病毒(RV)对温度的抵抗力很弱,在高温下很不稳定。在pH 7.4-8.0较为稳定,若pH超过7-9的范围,则病毒易灭活。甲醛、乙醚、升汞、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季胺类化合物(如本扎溴铵)等化学药品对RV都有杀伤作用。

感染特点:一般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的。在侵入部位一般不增生,也不侵入血液,故无病毒血症。RV从侵入局部进入周围神经组织内,沿着神经向心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病毒运行、扩散过程的长短与潜伏期有关,一般为20-60天或更长或更短,这与病毒侵入部位和数量有关。在此过程中,若对机体进行疫苗接种,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则可预防发病。

传染源:家畜:狂犬、猫、猪和牛、马等 ;野生动物: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欧美国家)传播途径 :

1、带毒动物咬伤(最主要途径)

2、带毒犬的唾液舔舐伤口

3、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

4、人之间的传播(可能性小)

5、组织(如角膜)、器官移植手术

6、病人咬人或通过唾液直接或间接污染健康人的伤口 临床表现:狂犬病分为狂躁型、麻痹型两种临床类型:

狂躁型:病理损伤主要在脑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水、怕风,病程进展迅速而凶险。(我国多见)

麻痹型:病理损害主要在脊髓和延髓。无兴奋期和恐水、吞咽困难等症状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I 级:接触或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

Ⅱ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Ⅲ级: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污染。

分级处置原则

第四条

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

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第六条

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水)洗净伤口,用无菌脱脂棉吸尽残留液。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2-3%碘酒(碘伏)或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第八条:缝合原则 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应当先用被动免疫制剂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数小时后(不少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

第九条: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

眼部:波及眼内的伤口处理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

口腔:口腔的伤口处理最好在口腔专业医师协助下完成,冲洗时注意保持头低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咽喉部而造成窒息。

外生殖器或肛门部粘膜:伤口处理、冲洗方法同皮肤,注意冲洗方向应当向外,避免污染深部粘膜。

以上特殊部位伤口较大时建议采用一期缝合(在手术后或者创伤后的允许时间内立即缝合创口),以便功能恢复。

第十条

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

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应当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肌内注射法:

5剂程序(1965年开始):于0、3、7、14、28天各接种1剂,共5剂

2-1-1程序(1992年开始):于0天2剂,7、28天各1剂,共4剂

第十二条

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第十三条

应当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应当继续按原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原则上就诊者不得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

第十四条

狂犬病病死率达100%,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应当及时就诊。发现接种者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

第十五条

冻干狂犬病疫苗稀释液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

第十六条

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一次性足量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IU/kg),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40IU/kg)计算。如计算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全部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第十七条

注射部位如解剖学结构可行,应当按照计算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当进行浸润注射。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当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背部肌肉群(如斜方肌),狂犬病疫苗接种于对侧。暴露部位位于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大腿外侧肌群。

第十八条

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7天内(含7天)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不得把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第十九条

对于粘膜暴露者,应当将被动免疫制剂滴/涂在粘膜上。如果解剖学结构允许,也可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参照前述方法进行肌肉注射。

第二十条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前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过敏试验。第二十一条

再次暴露后处置。

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

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 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

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

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按暴露前(后)程序完成了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疫苗)者,不再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第二十四条

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等。

第二十五条

暴露前基础免疫程序为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量狂犬病疫苗。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针次。【不良反应】

狂犬病疫苗:个别人接种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局部反应(疼痛、红肿、硬结等);皮疹和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发热或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

抗狂犬病血清:个别人注射后可能出现血清病、皮疹、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异常反应。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

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属于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疫苗。接种后留观30分钟,如出现轻微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特殊情况可电话咨询接种单位,必要时可赴医院诊治。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临床表现:少数受种者可于接种灭活疫苗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出现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日,很少>3日以上。接种活疫苗的反应可能出现稍迟,但消退也快。部分人可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一般持续1~2天;也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于接种当天发生,很少有持续2~3日。

处理原则:一般局部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经过适当休息,就可以恢复正常。但较重的局部炎症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min。一般全身反应轻者不需处理,适当休息和保暖,多饮开水等。如果反应较重则可对症处理,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异常反应

一、非特异性反应 硬结及无菌性脓肿 热性惊厥

治疗原则:热敷(每日3~5次,每次20min左右),形成脓肿者破溃前忌切开排脓,如自行破溃或发生潜行型脓肿而有空腔,则需切开排脓,必要时需扩创及使用抗生素。总结各地预防经验——(1)疫苗要防止冻结;(2)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3)菌苗还凉应用手握住,直至与手温相近;(4)注射剂量准确,不要过量;

(5)注射部位必须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外侧,不可过浅;(6)肥胖儿童注射应较深;

(7)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适当的指力按压针眼处至少5 分钟,以防药液随针眼渗入皮内;

(8)多喝水,避免感冒,6个小内不要洗澡;

(9)在接种24 h后用干净毛巾、40~50℃的温水对注射部位进行湿热敷(若24h内出现红肿,冰敷,减少渗出),每日3 次,每次15 min~30 min,连续热敷3 d~5 d;(10)接种时边推疫苗边缓慢将针梗拨出,针梗暴露2/3时注入完毕;(11)脓肿发生后,一般不再进行下一针的注射

有报道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硬结发生率减少94.76% 治疗:

静卧于软床之上,用纱布缠裹的压舌板使口张开,并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

止痉:如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等。紧急情况下也可针剌人中。

退热: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

二、特异性反应——变态反应

Ⅰ型:IgE抗体介导,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寻麻疹、哮喘等 Ⅱ型: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Ⅲ型:Arthus反应(局部过敏性反应)、肾小球肾炎、血管炎。Ⅳ型:变态反应性神经炎、脑脊髓炎

(Ⅰ型~ Ⅲ型属体液免疫,抗组织胺药物有效; Ⅳ型为细胞免疫,抗组织胺药物无效,主要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处理原则:对症治疗

报告方式和时限(向行政部门报告)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责任报告人发现AEFI(包括接到受种方报告)后应当及时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对于死亡或群体性AEFI,还应当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报告方式和时限(网络直报)

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48小时内,有帐号的接种单位在网络上报告,没有帐号(今后新成立的接种单位)向县级疾控机构填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 对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在2小时内填报“报告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表

狂犬病热点知识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社区狂犬病暴露人数估计

宝安区共6个街道, 每个街道随机抽取1个社区,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 (CMR法) 估计12月份狂犬病暴露人数, 根据公式计算暴露人数及95%可信区间, 公式为:。其中:N为狂犬病暴露估计总数, M为监测系统发现的狂犬病暴露人数, n为深入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或面访捕捉到的狂犬病暴露人数, m为n中被标记的M人数。

1.2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情况调查

对CMR法发现的所有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其在暴露后的处理情况。

1.3 群众预防狂犬病知晓情况调查

在社区召开座谈会, 采取现场调查方法随机发放问卷进行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1.4 数据分析

采用Epi Info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分析, 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描述, 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

2 结果

2.1 狂犬病暴露人数估计

通过查找监测点医院记录得到12月份所抽取的6个社区暴露人数为118人, 通过深入所选社区捕捉到的同时间段暴露人数为142人, 其中标记人群为101人, 根据公式计算估计暴露人数为165人, 95%可信区间为158~172人。尚有33.9%~45.8%的暴露人群未能被监测系统发现。

2.2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情况

对上述在社区捕捉到社区狂犬病暴露人群共14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101人 (71.1%) 去监测点医院处理;24人 (16.9%) 去其他医院处理;10人 (7.0%) 自行处理;还有7人 (4.9%) 未处理。暴露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为72.5%, 在监测点处理的暴露人群狂犬病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7.0%;而在其他医院处理的暴露人群疫苗接种率为20.8%;自行处理和未处理的则未接种疫苗。见表1。

2.3 群众预防狂犬病知识知晓情况

共发出问卷400张, 回收有效问卷363份, 有效率90.8%。调查的居民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2岁, 平均年龄38岁;男196人, 女167人, 男女性别比为1.17∶1;其中户籍人口34人 (9.4%) , 非户籍人口329 (90.6%) , 该比例与区公安局人口数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51, P=0.11) , 样本代表性较好;人群文化程度构成为小学及以下17人 (4.7%) 、初中168人 (46.3%) 、高中126 (34.7%) , 大学及以上52人 (14.3%) 。

调查的363个社区居民中有86.5%的居民了解狂犬病的病死率、有72.5%的居民了解被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有70.2%的居民知晓狂犬疫苗全程免疫针次、有81.1%的居民知晓接种疫苗时机不超过24h。户籍居民和非户籍居民的知晓率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狂犬病相关问题的知晓情况有差别, 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就越高, 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

3 讨论

捕获-再捕获方法应用于疾病监测领域已有一段时间[2], 它主要原理是通过两个独立监测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 对整个人群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估计。其优点是可以节省大量人、财、物力, 在流行病学疾病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3,4]。本次调查运用CMR法估计12月份所抽取的7个社区暴露人数为165人, 95%可信区间为158~172人。而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系统报告的人数为118人, 尚有33.9%~45.8%的狂犬病暴露人群未能被监测系统发现。提示狂犬病暴露的社区漏报是比较严重,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我区为工业大区, 外来务工人员较多, 这部分人由于知识文化水平较低, 对狂犬病的危害认识和了解较少, 加之平时工作较忙, 没有时间去接种狂犬病疫苗, 同时狂犬病疫苗费用较贵也是未及时接种疫苗一个重要的原因。

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 本次调查发现狂犬病暴露后只有71.1%的人能够到指定的有经过培训的医疗机构就诊并规范处理伤口, 有72.5%的人能够注射疫苗, 如何提高就诊率和疫苗接种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我区社区居民对狂犬病的防治知识有一定的知晓, 知晓率和成都居民的知晓率相当[5], 但是居民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文化程度低下的人群是进行健康教育的重点, 因此在宣教内容上应该采取更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 使受教育程度较低人群较易理解与掌握狂犬病相关防治知识[6]。疾控部门应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海报、折页、横幅等各种形式进行狂犬病的健康教育宣传, 宣传的重点是让大家认识到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疾病, 这是整个狂犬病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之一[7], 狂犬病暴露后及时的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狂犬病防治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66-67.

[2]寇庆河, 王莹, 钱聪.捕获再捕获法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2006, 23 (6) :566-567.

[3]黄艳, 李庆生, 余春.捕获-再捕获方法调查分析贵州省狂犬病漏报情况[J].贵州医药, 2013, 37 (11) :1028-1030.

[4]段彩玲, 李德云, 梁小冬, 等.珠海市2010年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 2012, 38 (3) :47-48.

[5]岳勇, 尹仲良, 张亚兰, 等.成都市居民狂犬病知信行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2, 29 (2) :111-113.

[6]毛玲琼, 刘睿, 朱小梅, 等.温州市2008年普通人群狂犬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0, 17 (9) :67-68.

2018热点知识 篇8

关注:秦汉唐、宋朝、明清。知识:科技史、中央集权、儒家、法家、道家。

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1—前8世纪)

总体:国家产生并一步发展;奴隶社会产生并达到鼎盛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

总体:社会变革

政治:王室衰微、分封制破坏;出现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裂走向统一;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各国变法图强,竞相改革成为时代潮流;商鞅变法使秦国崛起,为统一六国打下基础;新兴地主阶级产生并登上历史舞台 经济: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

采用个体农耕方式;

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逐渐形成; 重农抑商思想出现

文化: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兴起、发展;百家争鸣 民族:民族融合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即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1、政治:封建制度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巩固,大一统局面出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2、经济:封建经济发展

3、思想文化:由“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由法家到儒家,更加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

4、民族:对匈奴有战(如汉武帝北击匈奴)有和(如西汉的和亲),总体各民族联系加强

5、对外:张骞通西域(这点也属于民族关系)、丝绸之路形成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四、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特征(220—589年,即3世纪到6世纪):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 特征:国家分裂、政权分立、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发展、北方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西晋统一了全国,但时间很短)

五、隋唐时期(581——916年,即6世纪到10世纪)

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封建经济繁荣;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1、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制度创新,开创并逐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封建经济繁荣,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3、民族: 隋炀帝派人去流求(今台湾);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对外:

唐朝时,我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水陆并进,政府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一方面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推动了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的 1 / 14

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唐朝高度的文明对人类文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5、思想文化:唐文化泽被深远,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如遣唐使来华,对日本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圈”的源流。

六、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10—14世纪)政治:政权并立,战争不断,有战有和,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发展;海外贸易发达,交通方面以海路(水路)为主。

民族: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但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社会生活:生活丰富多彩,市农工商地位提高。

注:宋朝: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宋朝经济发达,表现有:

农业:秧马(新工具)、占城稻(新品种)

手工业:煤的开采世界第一、冶铁、瓷之国

商业:大量集市、城镇出现;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城市里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增加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

北宋都城汴京:市和坊不再分开;贸易时间不受限制。

宋朝商业发达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经济繁荣;政府比较重视商业发展。

设立边境贸易场所:榷场 海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有蕃坊、蕃市、蕃学;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海外贸易范围广泛;海路发达(原因:北方战乱,被少数民族控制;经济重

心南移;指南针的应用;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宋朝经济发达原因:重文轻武;政府重视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妥协换来了和平环境

七、明清阶段特征(1368—1840年)(14—19世纪中期)总体: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封建社会衰落。

1、政治:封建君主专制加强(英、美、法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通过法律文献确立了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

2、经济:(1)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2)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所以思想领域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儒家思想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思想文化:八股取士、文字狱,加强君主专制(兴起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同时宣扬民主、自由、平等)

4、科技:传统科技多为总结性著作,承古萌新,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没有什么发展(出现近代自然科学,如英国的牛顿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

5、对外:闭关锁国(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殖民贸易)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国由于上述原因,丧失了一工机会。统一的王朝有: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王朝有:秦朝、西晋、隋朝、元朝(少数民族蒙古族)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产生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消失。中央集权,产生中央和地方矛盾,演变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加强: 秦朝:丞相

隋唐:三省六部制

/ 14

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设立锦衣卫、廷杖制度;明成祖设立东厂。

清朝:雍正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最初为处理军事事务而设立,办事效率较高,但没有实权,不是决策机构。1911年,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最后取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产生原因:小农经济;韩非子法家思想;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大河流域。评价: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封建经济,繁荣文化,粉碎叛乱、抵抗外来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利于发扬民主,容易造成百姓的愚昧、贫困。

中国古代科技史

一、元朝大运河联系知识点:元朝知识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重心在南方 影响:经济发展、经济文化交流、运输

注意:运河在大都、山东,归中央机构中书省管辖

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比较

比较隋朝、元朝大运河图,元朝大运河河道的变化表现在 运河的迄止点相同,运河所起的作用相同,南北航程的路线缩短,运河的中心不再是洛阳。

二、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变化、特点、领先和衰落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建立在农耕经济,也就是自然经济基础上,这既是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原因,也是其后期逐步走向衰落原因。

地位变化:世界领先,宋元时期达到高峰,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特点

从内容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从使用看:主要服务于农业发展的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

力的意识 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 领先原因

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政府重视、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科学家个人的努力

衰落原因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科技发展缺少动力(经济形态)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限制(政府政策)

以儒学为主的科举制、思想文化专制,使科技方面缺乏人才(思想文化)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社会制度)

传统科技重视实用、经验,忽视理论研究,实验(自身缺陷)西方近代科学兴起(中外对比下的衰落)

三、概括古代中西方科技交流的特点:

特点:交流传播片断化,缺少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传播;交流具有双向性,以中国科技西传为主;缺乏直接交流,阿拉伯人起了中介的作用。

分析指出三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启示。

/ 14

影响:

中国:未能破坏传统制度与习俗,没有引发社会转型,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西方:促进民族国家的建立,促发社会转型;促进欧洲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推动以欧洲 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开辟)。

启示:科技作用的发挥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科技能够加速社会发展,也有可能阻碍社会进步。

四、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为什么在1933年将“四大发明”写进教科书?

现实因素: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把四大发明之说引进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心。

客观史实:基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客观史实。

五、论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封建国家统一的关系

中国古代“大一统”技术(长城、大运河、大型水利工程、北京故宫)发达既是国家“大一统”的产物,大一统局面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又巩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加强了皇权。

封建大一统国家条件下,注重儒家思想,强调文人修养,注重为巩固政权服务,加上自身缺陷,所以无法向近代科技转型。古代科技史注意要点:

古代科技和政治特点、朝代特点、政治制度、国家政策联系

古代科技和经济联系;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联系 古代科技和民族交流、中外交流联系 古代科技和中国现代史科技

古代科技和牛顿、达尔文等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联系 古代科技和时代特征联系

科技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关系联系

政治常用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皇权至上;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等级森严;

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主流思想; 历代以儒治国(从西汉到清朝);儒法并重;

儒家思想具有先进性,许多少数民族积极学习儒家思想,如鲜卑、蒙古、满族等 儒家是中华文明精神的重要思想;对于当今规范社会秩序、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影响深远 西汉初年、唐朝初年曾采用道家思想治国,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总体趋势:由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不断加强 法家思想:韩非子、商鞅是典型代表

思想主张:改革、依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历史是不断向前的、不要因循守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除外。其本质是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封建统治。但对于规范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14

【认识】

1、国家统一是思想统一的前提条件

2、思想专制(如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专制的结果一方面加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不利于学术和思想的自由发展,钳制了思想。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表现为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抑制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阻碍了社会发展,是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的是由学术自由到思想专制不断加强

3、历代以儒治国,儒法并用。

4、西汉初年、唐朝时期轻徭薄赋,休养生息都体现了道家思想。

5、确立统治思想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统治的需要。

6、对待传统文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意批判继承与创新

中国近代史概论【1840—1949年】

一、社会性质:半殖半封 ;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胜利,但半殖半封社会性质不变)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资产阶级领导

典型事件: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无产阶级领导(领导阶级不同是最大区别)新民革命包括的事件:

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标志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标志是1952土地改革的完成 新旧民主革命,两者所处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相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社会转型)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工业(经济)、教育、交通、国防等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维新变法

近代化含义:学习西方。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走向科学、理性;生活习俗、教育等西方化。

二、大事年表

1840—1949

中国近代时期

1912—1949

民国时期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4—1927

国民革命时期 1927—1936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31—1945

十四年抗日时期 1945—1949

解放战争时期

/ 14

三、中国近代史常用关键词或句子:

列强侵华、半殖半封、民族危机严重、民族不独立、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军阀割据混战(主要指袁世凯之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强大 脱离群众

反外来侵略、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争取民族独立 反封建专制,追求民主、富强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如洋务、维新、辛亥、新文化)先进国人的努力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指中国棉、丝等原料、手工业品出口增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自然经济占主导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不学西方:地主阶级顽固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制度和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学习西方技术 自强、求富;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派主张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在中国传播:推动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运动兴起、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后); 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1917俄国十月革命后(改造中国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反外来侵略,这叫民族意识;反封建,这叫民主意识。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华民族意识增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反封建、追求民主。)实业救国:多在甲午战后到20世纪40年代考查

以张謇等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通过办工厂(多数是轻工业,如纺织、面粉、火柴、香烟厂)来振兴中国;宣传一些国家大事

理解:资产阶级否定中国传统思想,是为了宣扬资本主义的思想或制度,为其革命或者变法制造理论根据;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四、各个阶级以及活动

1、地主阶级:维护封建制度和中国文化;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

(1)顽固派:不学西方

(2)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学西方技术(尚无实践)(3)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等):自强、求富、学西方技术,“中体西用”

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1851—1864

以反清为主,也反侵略,在南京(天京)建立了农民政权。义和团:1898—1900“扶清灭洋”,反帝国主义。(反映了中外民族矛盾尖锐)

3、资产阶级:共同点:学西方制度或思想,反封建,走资路,发展资本主义;

挽救民族危机

(1)资改革派(康梁):维新变法

政治近代化开始,也有思想反封建

/ 14

主张:资君主立宪(保留清政府,保留皇帝,学英、日)

(2)资革命派(孙):辛亥革命

政治上学西方,也有思想上反封建 主张:资民主共和制(推翻清政府,废除封建帝制,学美国)

(3)资激进派:新文化运动

从思想上彻底反封建,学习西方,宣扬民主、科学

(4)张謇等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注:这些主张都失败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民族不独立; 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脱离群众;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目标;缺乏先进政党领导。

4、无产阶级:取得了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宣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俄为师)

5、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蒋的南京国民政府

【近代史高度关注洋务、维新、辛亥、新文化;关注甲午战后各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机的 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戊戌变法;资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资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民 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农民兴起义和团运动。但这些运动都失败了,没能改变半殖民半封 建的社会性质。失败原因:常用句型。启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不能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五、中国近代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鸦战后开始解体,整个近代中始终占主导。

外商企业:鸦片战争后已经出现;甲午战后合法化 洋务企业:包括军事工业(重工业)、民用工业

; 清政府的官办企业;

【洋务企业中的民用工业,部分抵制了列强经济扩张,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工业的产生】

民族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间私人投资办厂,一般分为轻工业、重工业。

民族企业多数为轻工业,重工业落后,工业体系不完整。著名的民族企业有:大生纱厂、张裕酿酒公司等。

官僚资本主义:南京国民政府的企业

注:外商、洋务、民族、官僚这些企业,都属于近代企业,采用机器生产,都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自然经济占主导,制约了近代工业发展

工业布局上,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沿海地区、通商口岸

六、近代政府:晚清政府(1840—1912)—中华民国(1912—1949)包括:南京临时政府(1912)

孙中山

北洋政府(1912—1928)袁世凯、段祺瑞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蒋介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由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群众基础广泛。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是由近代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的事件

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标志是1952土地改革的完成 新旧民主革命,两者所处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都相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性质不变,一直都是半只半封。但社会主要矛盾有变化。1927—1931年,以国共为代表的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所以中共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阶级矛盾仍是主要矛盾,所以中共既反蒋又抗日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中共正确处理了国共关系,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社会主要矛盾多为中外民族矛盾,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阶级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等。

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内、国际形势有关;我们应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制 定相应举措。

会议: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

1、地点:上海,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2、背景

(1)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2)组织基础:各地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5)在近代中国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诞生

参会代表:毛泽东等人(陈独秀、李大钊没来)

意义:正式宣告了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促进了工人运动的高涨。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二)遵义会议:1935年,结束了中央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中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问题,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中共七大

时间地点:1945.4-6月,陕西延安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即将胜利;国民党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中国面临着光明、黑暗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开幕词: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2)内容:

①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

/ 14

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3)意义: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

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地主和农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基本消失;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生产力落后

1、内容: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想建立先进工业国和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根据主要矛盾,指出了人民的主要任务(发展生产)

2、意义: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注: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只是八大思想没有贯彻执行。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

1、背景:国内:文革结束,但“左”倾思想仍束缚人们头脑;邓小平复出;思想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大会的主题报告。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

2、内容

(1)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工作重心转移: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重心,进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

(3)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组织路线)(4)决定“拨乱反正”

3、意义:标志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伟大历史转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贡献:

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城市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创新的民主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 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思想建设达到高度: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正式确立)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完成战略转移

正确处理国共关系: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反蒋到反蒋和抗日相结合,再到联蒋抗日 反抗外来侵略:面对日本的局部侵华,中共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面对日本的全面侵华,中共实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 14

战线,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敌后抗日,发动百团大战,提高了人们抗日胜利信心;召开中共七大,为实现抗日的胜利和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解放战争。

总之,中共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展,完成了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推翻了三座大山,为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和中国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中共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进行了二十八年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先进社会制度。中共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走向繁荣的飞跃。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改革派实行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新文化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张謇等人实业救国;农民阶级进行义和团运动。但结果失败,没能改变半殖半封社会性质,没能挽救民族危机。失败原因:社会动荡;民族不独立,民族危机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先进政党和先进阶级的领导。

中国现代史

中共关注民生举措

(一)土地改革:1950—1952年

这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政策、土地所有制的变动(由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中共关注民生举措

目的:为了争取广大群众,巩固新生政权;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开始标志: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实质:由地主土地所有(私有)变为农民土地所有(私有)【土地私有制性质不变】 意义: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巩固了新生政权。

(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这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政策、土地所有制的变动(由私有到公有),中共关注民生举措

改造目的:提高农业生产,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改造途径: 走集体化、合作化道路,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改造意义:提高了农业生产;土地由私有变为公有;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国初期的中共民主政治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国初期巩固政权的斗争: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4

改革开放以来的常用句型

主题、总体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解放思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坚持中共的正确领导;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发展 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

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宪法在我国越来越重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这属于经济体制改革,公有制主导地位不 变,允许多种成分并存;国家宏观调整仍有,发挥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前提 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思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1983年实行发展高新技术的“八六 三计划”)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78年以来的统一问题常用句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积极融入区域集团化(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经济全球化(2001年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增强创新意识,打造民族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积极推动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友好交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走和平崛起道路

思想建设成就:邓小平理论(1997,中共十五大)

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以来一直不变的外交政策)新中国重要的国家政策: 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78年以来最重要的国家政策:改革开放 农业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政策:对外开放

对港澳台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科教文化政策:科教兴国

/ 14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幕开启了。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年代中期(约1985年)在城市开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3年规定国企改革方向是公司制、股份制。

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即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由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多种成分并存。(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但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始终不能变)经济体制改革多指中国,国外几乎不涉及此考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创,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已经出现,后在安徽、四川等地逐步推广)

(1)含义: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使用。

(2)意义: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也使农村逐渐产生剩余劳动力)

注1:这依然是分散经营,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2:土地早在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就已经成为公有。所以土地所有制没有变,依然是公有,但是,生产经营权变化,农民获得生产经营权、产品分配权,产品由上交集体,平均分配,到个人可以自由支配,即打破了“大锅饭”。由集体劳动到包产到户,即“大包干”。

3、这是国家农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背景:

20世纪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进行

2、确立过程: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指出市场和计划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解放了思想,为其建立指明了方向;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提出目标,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成)

(3)1993年,中共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措施:大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

4、意义:有利于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化。注:它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前提仍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仍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即计划。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国家发展经济的对内举措,也是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如中考题对外投资和外贸增加主要是得益于对开放开逐步扩大,不是市场经济体制。

/ 14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一)1848年《共产党宣言》

一、诞生原因: 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弊端日益显露

二、内容

1、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但预言资本主义必将必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

2、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暴力夺权

3、发展社会生产力

4、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5、生产资料公有

三、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指导了俄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注:马、列、毛、邓、习思想理论精髓或思想共同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一战期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东欧、中国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四)社会主义运动受到挫折:1991年苏联解体。注:这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

主义的失败。

(五)马克思主义和中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原因:

(1)经济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政治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3)革命需要: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民主革命需要一种先进的指导思想;

(4)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传播概况:

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和推动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3、意义:为中共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中国救亡图存、改造中国的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毛泽东思想:井冈山革命道路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问题,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贡献都可以是毛泽东思想。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

/ 14

毛泽东贡献:参加中共一大;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长征、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发表《论联合政府》,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领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总之,为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杰出贡献。

领导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外交建设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4年宪法

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百团大战,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一五计划的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3、习近平新时代

马列毛邓习思想共同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这些思想理论都是对的,毛的一些错误,是个人的错误,不是毛泽东思想。

世界史

新航路开辟、一工、二工、三科、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世界贸易、二战后的知识点 经济危机的应对举措

大国崛起:英国、美国、日本、苏联 大事年表、二战后常用句型

上一篇:元旦游戏活动策划下一篇:口腔采购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