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精选9篇)

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 篇1

新疆石河子一二一团疾控中心 周意琴

摘要:

1、目的: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幼儿逐渐从学习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2、内容:生活卫生教育、身体锻炼、心理健康教育。

3、对象:121团中心幼儿4—6岁新入园儿童。

4、方法和途径:幼儿健康教育的方法一般有观摩、共同讨论、自我学习,动作技能练习,感知体验等。

5、结果分析:

(1)未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学习及培训的100名幼儿知晓率仅为51.3%,行为形成率46.1%。

(2)进行了相关健康知识学习及培训的100名幼儿知晓率为81.8%,行为形成率为78.2%。

一、对象和调查方法

1.对象: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从团中心幼儿中整群抽取一个中班、一个大班,共计8个班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另外抽取两个班幼儿共100名组成对照组。年龄范围在4-6岁,男女之比为l:0.98。

2.调查方法:

(1)对抽取的100名幼儿进行规范的健康知识学习、培训及行为干预,另抽100名幼儿园幼儿不有正规的学习和干预来进行对比。

(2)在进行了10天的规范健康、培训干预后,采用同一份问卷进行调查两组人群。问卷内容为相关幼儿基本卫生知识及基本健康行为。

二、健康教育的内容(1)生活卫生教育。(2)安全教育。(3)身体锻炼。(4)心理健康教育。

三、健康教育的方法

(1)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适宜的教育方法1幼儿的亲身感知体验。例如: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让幼儿喝豆浆、吃饼干,启发幼儿通过感知并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了哪些地方,使幼儿知道了食物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并且通过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从而了解食物在各器官中的变化。2反复练习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为,形成稳定的动作、行为习惯。例如:穿脱衣服、叠被子等。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学习怎样刷牙、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促使健康行为的养成。3根据活动需要利用情景表演、听故事和念儿歌等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形式对幼儿讲一些有关健康的故事和儿歌,通过浅显的故事内容来了解有关健康的知识,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简单道理。4运用教育实例开展共同讨论和自我学习。

多样化的教育形式1有机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幼儿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在洗手时让幼儿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荡秋千、滑滑梯时了解保护自己的运动方法。2有机融合在各领域教育中。例如:在绘画时,学习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涂色、画画等,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发展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了解科学小实验中的安全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在体育活动中,锻炼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遵守纪律、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将健康教育融合在环境教育中。幼儿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以应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让物体与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通过户外活动器械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创造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质锻炼的外部环境,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2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如通过墙饰布置、教育专栏宣传健康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3结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例如:“我爱环境美”“垃圾大楼”等社会性活动,带领幼儿开展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健康教育必须要取得家长的共识,1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快、更好、更巩固,通过多种活动让家长转变健康观念,不断完善健康意识明确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电话号码”“遇到坏人怎么办”等内容,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成员之间和睦、民主,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家庭气氛,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尊重孩子,更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家园交流、合作让家长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入手,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也是搜集评价信息的重要途径,都可以成为观察的特定情景。儿童发展评价的目的是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即根据每个幼儿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人独特性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要求我们通过观察、情景观测等手段获得儿童发展的丰富信息后,对照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儿童在各个发展领域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存在明显问题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个别指导计划,以便在教育进程中加强对不同幼儿的指导。儿童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改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儿童发展的现状,还要深入到儿童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在检查和反思自身工作的同时,分析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引导家长通过日常生活观察、评价幼儿搜集评价信息,不仅要以评价为依据,改善幼儿园的教育过程还要及时向家长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家长认识自身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

四、结果分析

1、未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学习及培训的100名幼儿知晓率仅为51.3%,行为形成率46.1%。

2、进行了相关健康知识学习及培训的100名幼儿知晓率为81.8%,行为形成率为78.2%。

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 篇2

一个人的成才除了智商, 更重要的是情商, 而自信心是情商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分, 同时自信心也是一个人的基本要求, 更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自信心尚处于被动阶段, 行还是不行, 自己很难做出评定, 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我们的评价, 使每个孩子都能树立起自信心, 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此说来, 评价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那么, 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 如何使孩子感受到“我行”, 又如何能收到良好的评价效果呢?我觉得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情感性原则

美国学校有两个孩子:男孩子的名字是麦克穆林, 女孩子的名字是伊丽莎白。麦克穆林在考试中不会做题, 结果就抄了伊丽莎白的答案。老师发现了传递纸条的全过程。两位学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 主动向自己的老师请求原谅。老师拿起木板准备惩罚他们。方法是各自趴在两把椅子背上, 不许互相看, 两个孩子之间隔着一张办公桌。“啪”的一声, 伊丽莎白被惩罚了。麦克穆林流下了眼泪, 因为他认为挨打的应该是自己。他哭着求老师不要打她, 是自己犯下了错, 自己才是该被惩罚的对象。“啪”的又一声, 男孩子再次哀求, 老师不但不听还是重重地抽打。同样, 伊丽莎白也以为老师的每一板子都重重地打在麦克穆林身上。奇怪的是, 怎么谁都没疼得尖叫呢?两位同学同时抬起头来, 惊讶地发现———老师重重拍打的木椅上, 加了厚厚的垫子, 他们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例子告诉大家, 孩子犯了错误, 在认识到自己错的同时, 看到对方因为自己而被惩罚, 就会产生懊悔情绪。这位美国老师准确地抓住了孩子的这种心里, 巧妙地用“打板子”的手段体罚他们。虽没有进行体罚, 但使孩子的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可见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通过这个例子, 我想到每个儿童都不希望受到批评、惩罚, 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但如果把每个人都夸奖一遍等于不夸。反过来, 如果只夸一两个儿童而置大多数表现较好的儿童于不顾, 则可能使大多数表现较好的儿童因得不到鼓励而激不起上进心甚至灰心丧气, 个别儿童也可能因独享夸奖而滋长骄傲心理。如何正确表扬儿童呢?在一次活动后, 孩子们太累了, 我叫孩子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 谁刚才活动最认真, 谁现在趴得最好, 我就摸一下谁的脑瓜儿。每个孩子都觉得教师摸了一下自己的脑瓜儿, 似乎只有自己独享了老师的爱抚, 其实我在每个孩子的头上都摸了一下——这个“秘密”孩子们是不知道的。孩子们趴在桌子上, 只觉得自己的脑袋被老师摸了, 以为别人的脑袋没被老师摸, 因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得最好, 每个人的心里都美滋滋的, 都觉得自己在老师眼里是好孩子, 因而都想下一次还得到老师的夸奖, 从而形成人人不断进步的连锁反应和整体效应, 也使幼儿的自信心不断加强。

二、激励性原则

幼儿体现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是有差异的。因此, 对不同的幼儿, 必须有不同的评价。但无论评价什么, 都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 即一定在原有水平上, 着重评价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这样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 自身难以控制, 如果侧重评价智力, 就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自暴自弃或骄傲自满。而一个人的努力是个人所能控制的, 人人都可以取得进步。有了这种自信心, 才能形成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 而一个人一旦有了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 学习上的困难也就不难克服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指出, 对于学生, 尽量减少用“不及格”来对课堂学生进行评价, 目的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不及格”的评价, 将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产生不良的抑制作用。对于孩子的教育, 我们采取重视表扬和鼓励在教育中的作用的“爱”的教育, 才是最佳的教育途径。爱的表达的方式很多, 主要有喜欢、奖励与赞赏等, 即“提格马利翁效应”。老师经常对孩子们进行必要的表扬与鼓励, 长期下去, 就会发现原来参差不齐的学生都可以成为优等生。老师的每一句表扬, 每一个鼓励的眼神, 都会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为了每个幼儿都能成为自信的孩子, 在入园初, 我便把幼儿的最低评价定为优, 好一些的是优上, 再好的是优上加上一个“苹果”。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评价后个个充满自信, 容光焕发。那刻成印章的“苹果”, 在孩子们心中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那我在工作中何不多给孩子们两个“苹果”呢?让每个孩子都能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并且使这种自信心逐渐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个体性原则

幼儿的智力有差异, 性格特点也不尽相同, 对待不同性格的幼儿, 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

教师对幼儿任何一个问题, 哪怕是看似很小的一个问题的评价与处理, 都应该注意保护其积极性, 都应该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 朝着积极的方向去评价、去处理。面对幼儿出现的问题, 教师头脑中应该有“位移”的思想, 能够设身处地, 站在幼儿的角度, 深入幼儿的内心, 体验幼儿当时所体验的情感, 成为幼儿真诚的、和蔼可亲的、无限深情的指导者。只有这样, 才能有利于幼儿的个性日趋完善, 才有利于幼儿性格的健康发展, 才有利于幼儿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对幼儿评价的过程, 也常常是教师自身不断激励的过程, 幼儿的反馈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越来越主动的、充满自信、积极的态度, 同样也是对老师的一种评价和鼓励。在这种相互评价的过程中, 必然实现着素质教育, 必然会使每个幼儿都能自信的说:“我行!”

摘要: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自信心尚处于被动阶段, 行还是不行, 自己很难做出评定, 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我们的评价, 使每个孩子都能树立起自信心。而评价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情商,夸奖,激励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问题与应对 篇3

一、厘定:洞察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实质

所谓教育评价,就是根据某种价值观或目的,运用一定手段收集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对教育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评价的对象,既可针对个人,也可针对群体或机构,还可针对事物或活动。[2]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涉及活动目标、领域内容、活动程序、方法手段、环境材料及活动效果的评定。评价的过程,不仅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可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方法。因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个由师幼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整个教育活动充满着动态性、偶然性与潜隐性,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不仅十分复杂,还带有一定挑战性。

作为幼儿园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评价包括对幼儿的评价、幼儿教师的评价和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一般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主体由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组成,以教师自评为主,其他主体共同参与为辅。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有利于保证教育活动正常开展,促进管理规范化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3]

二、诊断: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乱象

我国幼教界也开展了不同类型的评价尝试,如观察法、访谈法、儿童作品展示、幼儿成长档案记录袋等。然而,由于受传统评价思维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中也出现了一些错位,一些乱象,产生了种种矛盾。因此,需要我们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一)评价目的:常常急功近利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发展,但在实践中常常急功近利:不管是对教学活动的评价,还是对幼儿发展的评价,都过多重视甄别或选拔功能,注重结果,忽视过程——不少幼儿园把评价结果与职称或绩效挂钩。关注外显状态下的总结性评价,忽视内隐状态下的潜在性评价。[4]

例如,在日常教学评课中,重视行为结果,忽视教学过程,缺乏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情感的考察。又如,对幼儿学习有效性的评价,我们常常在表面看到幼儿是在讨论、游戏、操作等,但实质上幼儿还是在被动按照教师指令操作——儿童的“动”是由教师牵着鼻子的“动”,然而在评价环节中,视该教学方式为“好”的教学方式。再如语言评价,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会常用“宝宝真棒”等对幼儿进行口头评价,其实,这些评价相当随意,全凭教师主观印象应付差事,忽视幼儿所处的真实情景和状态。

(二)评价标准:不够客观理性

虽然不少人都明白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发展,但在实施中难免还是会带有某种主观性。因此,在幼儿园评价实施中,评价者不能单凭主观意志来判断教学质量和发展状况,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教育评价的应用价值,最重要的是对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从评价中去发现问题,进行反思,提升自我。但是,当前在我国不少幼儿园,一提到评价,许多教师就会想到甄别和选拔。例如,重视幼儿知识掌握及其结果的呈现,忽视幼儿发展过程及其多样性,评价的标准不够理性,缺乏客观性。不少幼儿园,忽视对评价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评价的指标过于简单,缺乏科学性;没有把握住评价应对幼儿、对教师、对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服务。一些教师往往认为,评价完成了,就大功告成,把评价的结果当作是一个静态的档案,仅仅作为一个供上级检查、绩效评估的“成果”,没能发掘评价中的本质性的东西,尤其是其中的反馈改进功能。

(三)评价方式:过于狭隘单一

幼儿园教育活动需要多方参与,以多元化评价为基本方式。这意味着,在评价中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使教育评价更加客观而效。但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多以教师为主,甚至主要是管理人员;评价的方式,多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评价的过程,忽视了幼儿和家长在评价中的作用。例如,虽然现在不少幼儿园都强调要加强家园合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是实际作用发挥不够。又如,在幼儿园教育评价中,家长多处于被动地位,深入互动不够,而且很多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不够了解,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意见和建议;此外,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教师拥有“绝对”而单向的话语权,幼儿自身的声音,在评价中很难听见。显然,家长、幼儿在评价中共同参与目前仍大多停留于理论层面上。

三、应对:支持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开展

“锦标主义”的实质是以“锦标评价”替代“工作评价”——“锦标评价”重在竞争夺标,“工作评价”重在服务教学。[5]针对目前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中的乱象,我们要转变人们对评价的态度,回归教育评价的本真。

(一)更新评价理念,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创设良好前提

理念是支撑一个人行动的信念,理念之于评价,好比一个人的灵魂和骨髓。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理念——有了好的理念的支撑,才能展示正确的教育行为。

幼教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以理念支撑付诸行动;对幼儿的成长评价,努力做到不戴有色眼镜:即教师应成为“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6]。在评价中,教师还应注意了解幼儿的真实感受,反映幼儿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健全评价机制,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提供客观标准

nlc202309081709

在进行教育评价时,我们应该正视评价要素间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相关专家的沟通交流,吸收多方参与到评价工作中。幼儿园管理者还应该把教育评价纳入日常管理,在制度上重视起来,形成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教育活动评价的客观公正,要全方位规范性开展工作。首先,在评价实施之前,教师应对评价的对象、内容及评价的依据做认真考虑,明确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评价、解决什么问题、收集哪些信息、采取什么手段、在什么时间和场合进行评价等,充分做好评价前的准备工作。其次,在评价实施中,方法和手段要有科学标准,方便评价的操作,静态和动态评价相结合,既有量化指标,又体现质性要求。最后,在评价结束后,要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检讨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挖掘其中规律性,体现评价的“导向”功能。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还需要一个比较可靠的评价标准,一个衡量教育活动价值的尺度。这样的标准需要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其一,准确性,评价所需要的信息是准确的、可靠的;其二,有用性,评价结果具有实用性;其三,合法性,评价标准应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尊重评价主体和被评价者的权益;其四,可行性,评价应该是切实可行的。[7]

(三)采用多元方式,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评价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不能仅用一两种评价方法。所谓多元化评价方式,就是根据各种评价的长短特点,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这意味着不管是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还是对幼儿学习进行评价,都应将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结合,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方式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例如,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因为幼儿特殊学习方式,应以非正式评价为主,更多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为例:这种评价方式通过对幼儿发展中的真情实景及发展轨迹的记载,是一种体现幼儿发展“动态评价”的方式。“成长档案袋评价”虽然表现为一种评价方式,但它却是多种评价方式“整合”的结果,既体现了正式评价的计划性和导向性,又体现了非正式评价的针对性和情境性;既有总结性评价对幼儿阶段发展的总结,也有形成性评价对幼儿学习进展的反映。

参考文献:

[1]杨启亮.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J].教育研究,2012(7):98-103.

[2]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3.

[3]李艳.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4):7.

[4]秦旭芳,陈铮.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践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5(2):135.

[5]袁艳琼,熊威,葛金国.找找“分数主义”的病根[N].中国教育报,2015-09-23(06).

[6]李丽君.幼儿同伴冲突的教育价值及对策初探[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20.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5-116.

幼儿园教育学生实习自我评价 篇4

二、专业本事在教学活动中,我能够依据纲要、幼儿发展评价,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对每位幼儿发展情景做出全面如实的评价,并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实际水平及时指定明确可行、连续一致的保教计划。在活动中过程中能够围绕目标进行,结构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并能够民主、公平地对待幼儿,使每个幼儿敢于在教师面前大胆表现自我,精神愉快、自信,富于创造精神。在区域活动中,我能够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建立必要的游戏规则,并及时引导幼儿选择负荷幼儿兴趣、有必须挑战性的活动,并注意幼儿新的需要。在创设物质环境时,在环境创设中我们注意了安全、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清新、采光照明对幼儿的适宜,在墙壁布置、区域设置积材料投放中能够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并且突出主题。

但在家长参与方面还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灵活御用多种方式继续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沟通,促进家长的参与。在日常活动中,我能够重视幼儿地安全防范和保护,及时发现、清楚力所能及地各种安全隐患,能够随时体察每位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情绪变化,及时、恰当地给予照顾或引导。在户外活动中,我能够根据幼儿的体质发展水平、需要及季节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并能够确保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研究到幼儿活动地密度、强度,认真观察,注意随机教育。

幼儿园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篇5

《幼儿园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诊断性评价:是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又称为“事先的评价”。

2.教育评价标准 :是对一切教育活动质量或数量要求的规定,包括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3.特尔斐法:是反复用分发专家咨询表的形式,将专家的意见集中、返回、再集中,最后取得确定权系数较为一致的意见。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1)导向功能

(2)诊断功能

(3)激励功能

(4)交流功能

2.评价报告的作用是什么? 答:(1)方向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3.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1)可测性原则;

(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

(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

(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

(5)简易型原则。

4.教育评价信息的定性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1)哲学分析法

(2)系统分析法

(3)逻辑分析的方法

三、结合实际论述题(共25分)

1.结合幼儿园评价的实际,论述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答: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是:

(1)评价的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2)重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3)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描述相结合。

把握与时代精神相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幼儿发展评价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方面分析当前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走向可以发现,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从侧重鉴定逐步走向侧重发展,评价内容从片面、静态走向全面、动态,评价主体从一元、单向走向多元、互动,评价方式从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幼儿教育评价的探索 篇6

桃源县盘塘镇向阳幼儿园刘崇英

关 键 词:合理和谐素质培养

作者简介:刘崇英,女,现年42岁,中师函授毕业,1982年9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能够熟练进行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桃源县盘塘镇向阳幼儿园大班教师。内容提要:幼儿教育的评价方式很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只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方法.随着当今世界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发展,倡导多元主体、多元视角、多种方式和多样性、发展性评价方式将成为今后幼儿教育评价的一种主导评价方式。本文笔者就幼儿心理素质的教育与评价;幼儿发展性评价;幼儿健康性评价几个方面探索幼儿教育的评价。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现代教育观相当重视幼儿的心理素质教育,有人甚至提出了“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的呼声。幼儿教育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生动具体的对幼儿进行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的教育。因此,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抓好幼儿心理教育目标的实施。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让我认识到,幼儿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长期地、经常不断地、多方位反复教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时代的变迁,外出的打工族逐渐壮大,留守儿童和学前幼儿越来越多,隔代抚养、寄养的幼儿小朋友依赖性很强,而且任性、孤僻、懒惰,心理素质受到很大的压抑。因此各级各类幼儿园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幼儿心理素质的教育与评价,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素养。

1、利用主题园会,激发幼儿情感。幼儿教育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对幼儿适当的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给幼儿讲述有关雷锋叔叔助人为乐、黄继光舍己为人、董存瑞舍生忘死等等故事,他们听得认真,感

触较大。如今年三月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心理素质教学时,组织大班幼儿通过向阳完小的多功能教室观看2008北京奥运会和“神宇七号”视频培养幼儿爱党、爱国的热情。“中国加油”“北京加油”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幼儿们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激情让笔者感动。我因势利导,课后要求组织一次活动,老师便放手让幼儿去干,幼儿自己设计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方式。这次活动,发挥了幼儿的聪明才智,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幼儿自信心、责任心,有利于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2、争取家长配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习惯。家长与教师协调配合,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穿于幼儿的行为习惯的训练之中,使他们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觉的行为习惯。如在教学 “学做家务事”后,我采用了“联系卡”把学生的在园表现与家庭表现结合起来的方法。我请家长把幼儿一周在家的劳动和卫生情况记载联系卡上,每周一晨检时,我就讲评上周幼儿在家里的劳动表现和卫生情况和园内的表现给予奖励,并把他们在家的劳动表现作为“五好幼儿”的评比依据。这样,幼儿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仅提高了思想认识,而且提高了劳动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

3、引导幼儿融入现实生活,辨明是非。幼儿教育多以活动为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自我活动的能力、自我生活的能力,教育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同时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结合当前社会的一些滔滔正气与一些不良现象使幼儿明辨是非,培养幼儿提倡文明礼貌,崇尚英雄人物,弘扬正气,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道德行为习惯。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往往比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更具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幼儿才能学会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好的适应社会。

幼儿发展性评价是以人为本。以孩子的最终发展为目标的质性评价方式.是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评价的最新发展的先进成果,也是今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发展方向,它适合我国现行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的国情,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对于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与评价改革颇有成效且意义深远。

传统的幼儿评价主体是幼儿教师,而且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这种主体单一而主观,不适合于每天都在变化发展的幼儿的身心状况与现实生活.发展性评价要求所有与幼儿有关的主要的关系人都参与到评价中来,主要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同伴和幼儿自己。这样就可以听取多方意见,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给出较公正的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动态过程性的。幼儿的成长具有较多的偶然性、突发性,但其背后总是有规律可寻的,孩子的成长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因而评价孩子要从一个长期的过程上来加以评价,对孩子的评价不能是千篇一律的,不能对同一个孩子总是用一个或一类术语,对一群孩子也不能只用一种态度处之发展性评价采用多种角度多种内容来衡量幼儿。幼儿的兴趣来源于它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面对新奇的世界,孩子表现出来的兴趣也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他们表现出来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也是多样化的,不能以某种规定的或固定的方式和内容来评价幼儿的行为,更不能过多的限定孩子的活动内容,对孩子的活动能力要作出有效的,多层次的正面的评价,主要以鼓励为主,也可适当提出活动建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的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发展性评价正是依据这一原则,预测发展成就过程,观察和估量孩子现有的水平,针对性的确定其下一个发展水平,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制定或改进策略,针对幼儿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诊断学与教的问题,正确面对孩子当前存在的问题,仔细思考可能有用的对策,与幼儿一起来进行改进;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以及提供给幼儿的课程进行反思,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完善;与家长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向家长进行周或月汇报,也向家长了解孩子最近一周或一月的发展表现及状态,与家长一起商量促进孩子学习与成长的方法。帮助孩子进一步的认识自己。

幼儿自己是发展性评价的主体,在发展性评价中,非常突出地强调幼儿这个主体的作用,幼儿教育让幼儿自己作出一定水平的评价。经常鼓励孩子评价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以鼓励学龄前儿童以及低年级的孩子来评价他们的学习、生活,还可以鼓励他们思考用其他小学生的标准来约束自己。鼓励孩子参与到评价班集体的活动中来,按照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观察力对班集体、个体幼儿进行评价,妥善解决“打小报告”问题,正确诱导他们进行人道的、合理得、尊重个性差异的评价,构建正确的评价思想。

其三,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

1、实行相对评价。如进餐时,有的幼儿吃得快或吃得多或吃得干净,而有的幼儿则吃得慢或吃得少或吃得不太干净,这里的“快”与“慢”、”多”与“少”、“干净”与“不太干净”都是因班而异的相对评价。常常在评价对象之间进行比较,有利于确定个体对象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

2、个体内差异评价。评价一个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水平,可以从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健康态度的改善等方面加以评定,对于某一幼儿而言,有可能通过评价,发现其健康知识得分偏高、健康态度得分居中,健康行为得分偏低,这样启发教师和家长需要在后两方面加强教育。由此可见,个体内差异评价能够顾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充分考虑个体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发展变化的评价,因此一般不会对被评价者构成压力,但弊病在于可能因为既不与客观标准比较又不与其他被评价者比较而缺乏进一步的动力。在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中,我更倾向于将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篇7

一、公平评价是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教师应满怀激情地热爱每个孩子,无论对乖巧、胆小的孩子,还是调皮、生活习惯差的孩子,教师都要以公平、公正的视角评价他们。案例描述:胆小的小X。小X是插班生,内向、腼腆。班级举行讲故事比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比赛那天,大家都讲了自己准备的故事,只有小X怎么也不肯讲。第二天,教师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我的“叨”没了》,就讲给全班同学听,并借机找理由表扬了小X,小X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自从那次,小X的态度开始有了明显的转变,他开始在意教师对他的评价了,有时还会用眼神和教师交流,好像在说:老师看我坐得好不好!正是因为教师对胆小、内向的幼儿也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进步了。案例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对幼儿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戴有色眼镜看孩子,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公平地评价每个幼儿。

二、多元评价是手段

所谓多元视角评价是指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深入,多方面地评价每个幼儿,而不是单凭一次行为或举动进行评价。这里的多元视角主要是指评价角度、评价主体方面。案例描述:“多角度”看小A。小A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平时在班里总会干点小坏事儿,生活习惯也不是很好。但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了不一样的小A,对他形成了新的评价和认知。教师发现小A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专注力强。每次绘画活动中,小A的作品总是画得比较精致。第二,爱劳动。小A总是喜欢帮着老师为其他孩子服务。第三,爱表现自己。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观察,可以全方位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出现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性。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被发现了,有的还没有被发掘,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三、抓住契机是关键

案例描述:抢位子。午饭后,幼儿们都习惯到走廊里坐着看书。突然一个孩子跑来说:“老师,有人打架!”教师循声望去,只见小B和小H两个人正端着凳子你挤我、我推你。教师经过了解,得知原因是两人都想坐在小T身旁。老师说:“都想和小T挨着坐,应该怎么办呢?这并不难啊!让小T坐中间,你们各坐在他的两边,这样可以么?”两人便都笑了起来。小H说:“呵呵,老师,我怎么没想到呢!”小B也跟着笑了起来。师:“你看,原来遇到事情只要多动脑筋,都是可以解决掉的!”“哈哈,对,对,老师说得没错!”案例分析:美国学者史塔佛宾有一句名言:“评价的目的在于追求改进,而不在于证明什么。”所以,教师要学会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评价,让幼儿在教师的评价下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乐趣。

四、学会自评促成长

自我评价指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能力的判断。教师要以幼儿一日生活为载体,引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案例描述:选明星宝宝。每周,班级都会评选“明星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幼儿的自我评价。场景一:周五下午,教师让幼儿们进行自我推选,“我评我自己,因为我午睡好。”“我很乖,能和小朋友相亲相爱,我选自己做文明宝宝。”……场景二:第二周时,幼儿又开始推选活动,“我睡觉好,我选我做听话宝宝。”老师引导,“小朋友们想想,除了午睡好之外,你还有哪些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点呢?”“我能把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完成,所以我选自己当文明宝宝。”“我遇到熟人会打招呼,我选我自己。”……案例分析:场景一、二的区别在于,场景一的竞选标准关注自身“吃饭好、睡觉好”等外部表现,未涉及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场景二则指引幼儿从外部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的评价过渡。这样的评价才能升华幼儿的自我评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关注幼儿已有的和潜在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情况,不断地给予评价和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只有让评价多一些质感,才能使幼儿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郑琴.浅论幼儿教育评价中多元主体评价的互动与整合[J].当代教育论坛,2009(05).

幼儿教育中评价的原则 篇8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评价 原则

幼儿教育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教育。幼儿教育及其评价项目、形式多样,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的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幼儿教育与教育评价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及其评价体系,使幼儿教育积极、健康、协调、和谐地发展,开创幼儿教育新局面。通过我们的评价,使每个孩子都能树立起自信心。评价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激励性原则

幼儿体现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是有差异的。因此,对不同幼儿,必须有不同评价。但无论评价什么,都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即在原有水平上,着重评价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这样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自身难以控制,如果侧重评价智力,就可能导致他们的自暴自弃或骄傲自满。一个人的努力是个人所能控制的,人人都可以取得进步。有了这种自信心,才能形成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一个人一旦有了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学习上的困难也就不难克服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对于学生,尽量减少用“不及格”对学生进行评价,目的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不及格”的评价,将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产生不良的抑制作用。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采取重视表扬和鼓励在教育中的作用的“爱”的教育,这才是最佳教育途径。爱的表达方式很多,主要有喜欢、奖励与赞赏等,即“皮格马利翁效应”。老师经常对孩子们进行必要的表扬与鼓励,长期下去,就会发现原来参差不齐的学生都可以成为优等生。老师的每一句表扬、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成为自信的孩子,在入园初,我便把幼儿的最低评价定为优,好一些的是优上,再好的是优上加上一个“苹果”。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评价后个个充满自信,容光焕发。那刻成印章的“苹果”,在孩子们心中竟有如此大的力量,那我在工作中何不多给孩子们两个“苹果”呢?让每个孩子都能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并且使这种自信心逐渐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引导幼儿融入现实生活,辨明是非

幼儿教育多以活动为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自我活动的能力、自我生活的能力,教育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同时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结合当前社会的一些滔滔正气与一些不良现象使幼儿明辨是非,培养幼儿提倡文明礼貌,崇尚英雄人物,弘扬正气,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道德行为习惯。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往往比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更具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幼儿才能学会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好地适应社会。

传统的幼儿评价主体是幼儿教师,而且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这种主体单一而主观,不适合于每天都在变化发展的幼儿的身心状况与现实生活。发展性评价要求所有与幼儿有关的主要的关系人都参与到评价中,主要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同伴和幼儿自己。这样就可以听取多方意见,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给出较公正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的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发展性评价正是依据这一原则,预测发展成就过程,观察和估量孩子现有的水平,针对性地确定下一个发展水平,并给予适当评价;制定或改进策略,针对幼儿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诊断学与教的问题,正确面对幼儿当前存在的问题,仔细思考可能有用的对策,与幼儿一起进行改进;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及提供给幼儿的课程进行反思,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完善;与家长们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进行周或月汇报,也向家长了解幼儿最近一周或一月的发展表现及状态,与家长一起商量促进幼儿学习与成长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自己。

幼儿自己是发展性评价的主体,发展性评价非常突出地强调幼儿这个主体的作用,幼儿教育让幼儿自己作出一定水平的评价。经常鼓励孩子评价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以鼓励学龄前儿童及低年级的孩子评价他们的学习、生活,还可以鼓励他们思考用其他孩子的标准约束自己。鼓励孩子参与到评价班集体的活动中,按照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观察力,对班集体、个体幼儿进行评价,妥善解决“打小报告”问题,正确诱导他们进行人道的、合理的、尊重个性差异的评价,构建正确的评价思想。

三、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

1.实行相对评价。如进餐时,有的幼儿吃得快或吃得多或吃得干净,而有的幼儿则吃得慢或吃得少或吃得不太干净,这里的“快”与“慢”、”多”与“少”、“干净”与“不太干净”都是因班而异的相对评价。常常在评价对象之间进行比较,有利于确定个体对象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

2.个体内差异评价。评价一个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水平,可以从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健康态度的改善等方面加以评定,对于某一幼儿而言,有可能通过评价,发现其健康知识得分偏高、健康态度得分居中,健康行为得分偏低,这样启发教师和家长需要在后两方面加强教育。由此可见,个体内差异评价能够顾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充分考虑个体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发展变化的评价,因此一般不会对被评价者构成压力。但其弊病在于可能因为既不与客观标准比较又不与其他被评价者比较而缺乏进一步的动力。在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中,我更倾向于将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总之,对幼儿评价的过程,也常常是教师自身不断激励的过程,幼儿的反馈及所表现出来的越来越主动的、充满自信、积极的态度,同样是对老师的一种评价和鼓励。在这种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必然实现着素质教育,必然会使每个幼儿都能自信地说:“我行!”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庞青.尊重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园本教研体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0(4).

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 篇9

幼儿园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反馈机制,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教育评价作为同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相并列的四个基本领域之一进行了专门阐述。那么在新《纲要》的指导下,幼儿园教育评价将如何发展呢?以下试以《纲要》关于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为基础,从评价的目的、主体、方法、内容及标准几个方面,简要谈谈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

一、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评价改革的核心在于评价目的的转变。传统的学前教育评价主要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为目的,重视评价分等鉴定的功能。而近一二十年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才观的变化。社会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评价不应只是发挥鉴别和选拔的功能,更应实现其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所以,现代的教育评价主张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教育而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教育、促进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幼儿、教师甚至家长)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评价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强调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些要求清晰地凸现了当今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性目的,即: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反思性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评价以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习、诊断、改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从而使学前教育评价获得了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教育价值。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任何评价都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判断。过去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幼儿园的管理人员或教育行政部门,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纲要》在第四部分“教育评价”的第二条中规定,“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以及在第四条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可以看出,《纲要》关于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革新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管理者转变为幼儿园管理人员、同行教师、幼儿、家长以及教师本人的共同参与。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这十分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自觉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在实践中,我国的学前教育评价更多采用的是总结性评价、他人评价及量化评价方法。针对这个现状,《纲要》更多地强调了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以及质化评价方法。如“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就强调了形成性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幼儿园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即明确了自我评价的重要地位;提倡“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以及幼儿发展状况评估应“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就是明显地在鼓励运用质化的评价方法。

由于教育活动极其复杂,使得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如质化评价方法与量化评价方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四、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以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知识技能方面。《纲要》所提到的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为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一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在幼儿发展评估中,《纲要》指出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教育工作评价方面,《纲要》指出评价考察的重点为:“〔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可见,幼儿园教育评价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在幼儿的知识技能上,而是充分注意到了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即应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等等。此外,幼儿园教育评价也不再只单纯地评价幼儿园的发展状况,而是包括了对整个教育过程和各个教育环节的评价,即不仅要对教育计划和活动的目标进行考察,还要评估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过程、教师的指导及对个体差异的关注程度等方面。

教育评价内容的扩大,使我们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认识更为全面、真实,有利于评价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为进一步改进、完善幼儿园教育提供了可能。

五、评价标准的个体化

教育评价按照评价标准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评价三种。绝对评价以外在统一的客观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着重考察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这种客观标准只能反映对评价对象共同的基本要求,缺乏对个性差异的考虑。相对评价注重的是团体中的横向比较,适用于以区分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而个体内差评价是以个体的过去为参照,评价个体的现在,或以个体的某一方面为参照,评价个体的其他方面的一种评价,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为参照的一种评价,其评价标准是个体化的,因人而异的。习惯上,幼儿园评价多采用前两种评价标准。而《纲要》在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中指出“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很明显,《纲要》主张慎用相对比较,反对用统一死板的标准(绝对标准)来衡量儿童,鼓励采用个体化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时针对每个幼儿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

上一篇:我的网名下一篇:统计学大学生消费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