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共7篇)
一、由诉讼引发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意味着,无论是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还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有责任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只有法律规定无须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方可不负举证责任。因此银行作为债权人要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须提供充分有效的合法证据。如果银行不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充分、甚至无效,那么银行就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一)有关当事人身份的证据在银行信贷业务中往往会涉及多个当事人,如借款人、保证人、抵押人、代理人等等,这些人在贷款中的地位不是盲目指定的,而是根据其提供的身份证明(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授权委托书、贷款卡等等)予以界定的。通过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可以判断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从而确认其行为的有效性。以借款人为例,《贷款通则》第十七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见,只有具有借款资格的借款人才能与银行发生受法律保护的借贷关系。这样,在信贷业务中,作为贷款方的银行必须具有相关当事人的身份证据,首先保证借款人主体资格合法。
(二)有关诉讼时效的证据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不行使达一定期间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即如果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行使期限内没有行使权利,那么该权利人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胜诉权。这样银行在起诉时便要提供案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的证据,否则,法院会依法驳回银行的起诉。一般情况下,借款合同和借据就可以作为诉讼时效的证据。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就需要提供其它相关证据。当银行主张诉讼时效中断时,银行必须提出符合中断情形的证据即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相关证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注意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实践中,银行主张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一般为“催收通知单”,这就需要保证该“催收通知单”的证据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9〕7号《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认为,“„„,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 注1:中国工商银行法律事务部、《“四五”法制教育宣传读本》、P175[!--empirenews.page--]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此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同类问题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因此用来证明诉讼时效中断的“催收通知单”,必须是经过债务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
(三)有关贷款担保的证据为了保护银行债权,《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担保方式不同,法律要求亦不同。但无论是哪一种担保方式,债权人在向担保人主张担保责任时,都要提供相关的证据,以证明担保事实的存在。在银行信贷业务中,最常用的担保方式是抵押担保,对于抵押担保的相关证据,以下侧重从两个方面加以讨论。
1、抵押物的权属证明抵押物权属证明的欠缺,会给抵押人逃脱还款义务留下可趁之机。因此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时,必须收集有关抵押物权属的证据。抵押物的权属证明一定要合法有效,具有可信的直接证明力。一般来说,这种权属证明都是由有证明该抵押物所有权行为能力的人出具的。实践中借贷双方为了简便贷款程序,往往由抵押人自己出具一份权属证明,内容大致为“证明该抵押物为我(公司、单位)所有,在你行抵押贷款。”我认为,这样的证明只能当作是一种权属声明,不能作为权属证据。试想一下,如果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写一张这样的字条作为权属证明,那么法律上所规定的所有权还有什么意义呢?若诉讼中,第三人对抵押物的所有权提出异议,并提供了充分有效的证据,而银行又无法提供相反的证据,该抵押行为便会因抵押人无权处分抵押物而导致无效。因此抵押物的权属证明也是 注1:中国工商银行法律事务部、《“四五”法制教育宣传读本》、P244抵押行为有效的关键性证据。如果提供的抵押物权属证明证明该抵押物为第三人所有的,还应具备第三人同意为借款人该笔贷款抵押担保的书面材料,从而防止第三人以自己不知情而借款人无权处分其财产为由,提出抗辩。另外,当抵押物为住宅时,应特别注意该抵押物的所有情况,因为此时往往涉及夫妻共有或家庭共有,尤其2001年颁布的新《婚姻法》对夫妻财产自有和共有的情形作出了新的规定。这种情形下,债权人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权属证明,要详细具体。如在个人住房贷款中,借款人以其所购买的住房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住房按揭贷款,若借款人借款时已婚,但其声称该住房为其个人所有的财产,无须其配偶方同意抵押时,银行工作人员一定要取得有效的相关证据以证明该房屋为其自有,证据必须有其配偶方的签字认可,为保证这一证据的有效性,本人认为最好由公证机关予以公证。
2、抵押行为证明根据《担保法》,采取抵押担保方式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由此,经过抵押人签字确认的抵押合同或带有抵押条款的借款合同,便是抵押行为存在的证据。而抵押登记的相关证明材料是抵押行为存在的更有力的证据。在银行债权的诉讼证据中,大多是以书证为主的,而作为证据的书面材料,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有疑义、异议而又无法确定的书面材料,是不被法院采信,不能作为断案的依据,因此银行在签订相关文件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以保证该文件将来的证据可信性。[!--empirenews.page--]
二、由执行引发的思考根据法律的规定,权利人可以依据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文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实践中,银行债权大都需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由此便产生一些与执行相关的思考。
(一)抵押物为动产时的执行企业在银行贷款时,经常会以其自有的机器设备等动产作抵押,而且银行为了保护这种动产抵押,往往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办理了动产抵押登记。在实际执行时,这些动产抵押物却很容易折损甚至灭失。动产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动产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动产最大的特点便是流动性,而这一特点也是动产抵押 的不安全因素之一。在动产抵押的强制执行中,基于动产的流动性,一方面该动产因自然磨损而贬值很大,甚至于达到报废;另一方面因抵押值不足,贷款依然无法清偿,而且产生了新的诉讼损失。
(二)抵押物为住宅时的执行在信贷业务中,个人贷款大多以个人住宅为抵押,当贷款发生违约需强制执行抵押物时,问题便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 注1:中国工商银行风险管理部、《资产风险案例选编》、P57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1][2]下一页 需品。由于法律规定必须保留被执行人的生活必需品,而住宅在某种程度上便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如何把握这一执行尺度,便成了贷款保证的关键。实践中,法院通常以抵押物即住宅是被执行人生活必需品为由裁定中止执行直至终结执行,这就使银行本来很安全的贷款成为不良贷款,严重危害了银行的合法利益。另外,由于这种情况的执行很复杂,存在一定难度,而且又没有相关的规定对“生活必需品”加以详细具体的说明,使法院有充分理由不予以受理银行的执行申请。于是当抵押物为住宅时,往往是胜诉后无法执行,最终出现诉讼中胜诉的银行在实际中却败诉的怪现象。为此,在现有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作为贷款方,银行更应该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利益。我认为,这种贷款关键是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确保住宅抵押值充分。在个人贷款业务中,涉及住宅抵押的均规定了一定的抵押率,这不但是对房屋贬值风险的防范,也应是对执行风险的防范。如果房屋实际价值大于抵押值且超过部分充足,那么银行就可以用超过部分购买相应价值的房屋,从而保证抵押还款义务的履行,即以小房换大房的办法。这样,不但可以保留被执行人的生活必需品,而且银行的贷款也可以得到清偿。
关键词: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风险防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目标。为支持新农村建设,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四川、内蒙、湖北等6省 (区) 的农村地区进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四类新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到2007年底, 上述四类机构已达31家, 其中村镇银行19家。随着村镇银行试点的进一步扩大, 村镇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越来越引人关注,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我国中西部农村金融需求特点
随着“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从学者对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 其金融需求呈现如下特点。
1.金融需求强劲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农户的资金需求。在200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 417户农户中有258户有信贷需求, 占有效问卷的61.8%。[1]在山西省农户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调查中, 150样本农户中有91户表示在未来两年内有借款的打算, 占到样本总户数的60.60%;有56户近三年有过借钱给别人的经历, 占到样本总户数的37.0%;有123户近三年有过向外借款且获得资金的经历, 占到样本总户数的82%。[2]其次是农业贷款的增长。根据农业部2007年统计资料, 农业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重从2000年的4.9%增长到2006年的5.9%, 贷款数量从2000年的4889.0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3208.2亿元。
2.金融需求存在差异性、层次性, 以小额贷款为主
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农户对于资金的规模、期限以及是否要求抵押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高、家庭富裕则对资金需求的规模相对要大、期限相对要长, 贷款用途主要为工商业生产, 可以接受抵押贷款, 但一般不能提供充足抵押担保, 借贷规模一般为2万~10万元。经济发展水平低、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户, 资金需求规模小、需求时间短, 贷款一般用于生活需要, 基本上不能提供有效抵押, 借贷规模一般为5000元以下。中等农户借贷规模一般为1万~2万元, 贷款用途一般为小农再生产, 贷款期限相对较短, 提供的有效抵押有限。
3.乡镇企业资金需求回落
乡镇企业经历了上世纪的80~90年代高峰期后, 其发展进入低谷, 资金需求也相应萎缩。根据农业部2004~2006年统计资料, 乡镇企业贷款2004年达到8069.2亿元高峰额后开始回落, 2006年已回落到6222.0亿元, 甚至低于2001年的6413.0亿元, 这一趋势说明目前乡镇企业处于资金需求下降阶段。
二、村镇银行信贷的特点
村镇银行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 在中西部等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形式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基于中西部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 村镇银行跟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农村金融组织相比, 其信贷存在如下特点。
1.收益低, 小额贷款多
村镇银行信贷低收益与农业低收益有关。由于农业、农村收益率明显低于工业、城市, 这使得以农村业务为主的农信社收益率在银行金融机构中最低, 村镇银行也会面临同样状况。此外, 村镇银行由于面向农村,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信贷业务将占其全部业务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 而且其贷款对象主要为农户, 贷款量小而面多, 十分分散, 缺乏中间业务, 这都将导致村镇银行收益低下。
2.信贷风险集中, 难以分散
一是产业集中, 中西部农村绝大部分地区的工业严重缺乏, 有的乡镇甚至没有任何工业, 农业是其主要乃至唯一的产业, 村镇银行的贷款投向的产业也就主要是农业, 信贷风险集中在农业产业上。二是地区集中。村镇银行以县或乡镇为其营业地区, 其贷款相应也集中在县或乡镇地区。由此,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主要取决于某一县或乡镇农业发展的状况, 风险集中十分明显。
3.信贷风险难以转移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释放出去, 至2007年底, 共有15只资产支持证券公开发行, 总发行量为400多亿元人民币, 这为银行转移风险提供了渠道。然而, 村镇银行由于其收益低, 证券化后因收益率过低而缺乏投资者, 因而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很难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出去。
4.信贷风险防控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金要求很低, 在县 (市) 设立的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 在乡 (镇) 设立的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从湖北村镇银行的实际规模来看, 其注册资本为1000万~3000万元之间, 远低于商业银行至少5000万的要求, 承受亏损的能力极其有限, 一旦发生较大规模违约, 村镇银行的生存将面临巨大威胁。此外, 由于村镇银行信贷收益低、规模小、财力有限, 因此在吸引高素质人才、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因成本过高而无能为力。但村镇银行采取公司制形式, 又为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提供了法律基础。
三、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法律机制
村镇银行与商业银行相比规模小、信贷对象不同, 不可能建立与商业银行同样的风险控制机制;同时, 村镇银行又与农村信用社的法律组织形式不同, 也不能照搬其风险控制机制, 况且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机制本身并不完善。结合农村信贷风险的特点和村镇银行的组织情况, 可以从村镇银行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构建防范信贷风险的法律机制。村镇银行从内部构建防范信贷风险的法律机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完善公司治理, 合理选择贷款对象和利率
按照公司和商业银行法的规定, 村镇银行要拟订公司章程, 完善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和行长制度, 董事会主要负责银行重大问题和经营方向, 行长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和制度建设, 建立起公司内部的决策、执行、监督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各投资主体, 还应当明确其在紧急情况下对银行的注资义务, 确保银行资金的流动性。此外, 村镇银行应明确其商业性质, 对于扶贫性质的、风险较高的贷款申请应当劝其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解决, 对于村镇银行不得不接受的某些政策性性质的农业贷款, 应当集中管理。但是, 村镇银行的贷款利率不宜太高, 应控制在其他商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水平之内。之所以这样, 一是因为农村收益本来就低于城市, 没有能力承受高利率, 高利率招徕可能是高风险的项目;二是因为中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已摆脱赤贫状态, 对于贷款的需求还没有到不顾一切的程度;三是农村劳动力除在当地从事农业等产业外还可以选择外出务工。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因素, 如果利率过高可能会使村镇银行无法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2.建立贷前审查与信用评级制度, 尽量避免发放信用贷款, 加强村镇银行间的合作,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村镇银行应当建立贷款审查量化评分制和信用评级制, 列出可能对农户或企业还贷造成影响的 (如:农户 (企业) 资产状况、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其他“联保”农户的评价, 在本行开设账户的情况、贷款担保状况、贷款用途、产品市场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产品受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形势影响的情况等) 因素, 并确定其权重系数, 对提出贷款申请的农户, 进行实地调查、评分, 再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在发放贷款时可以考虑接受农户房屋和承包土地为抵押的贷款。虽然现有政策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土地承包流转时不得改变其所有权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但目前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的流转是允许的, 这使得农户的房屋和土地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无抵押或抵押不足的贷款可以采取农户联保方式来提供担保, 对于无担保贷款一般不发放。同时, 对于贷款农户的评分情况、使用和归还贷款情况予以存档, 由贷款管理部门逐步建立起对农户和企业的信用评级, 对于不同信用级别的农户、企业, 给予不同的信贷政策。在风险预警方面, 由于村镇银行财力、人力有限, 因此一方面主要通过借助外部力量来解决, 比如专业机构签订咨询服务合同, 由专业机构来提供风险预警报告;另一方面也可加强各银行之间的沟通交流, 考虑到地位和受益不对称, 村镇银行可以先建立自身统一组织, 集中村镇银行的力量来研究防范信贷风险。
3.建立分工明确、风险各负的科学合理的信贷管理体制
村镇银行内部应当分工明确, 建立一个贷、评、管相分离的信贷管理机制。建立信贷风险审查委员会, 由表现良好的信贷员为主体, 同时吸收社会上的专业人士组成信贷员和信贷风险审查委员会, 负责贷款的审查、发放和信用评级工作。对于超出信贷员审批额度的贷款申请, 信贷员同意发放贷款后, 要将有关贷款审查的全部材料移交委员会, 委员会可以经记名投票, 否决信贷员的意见。信贷员对于其承担的贷款业务应当进行跟踪监督、服务, 直至贷款顺利收回, 信贷员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通知贷款管理部门。董事会、行长对于信贷员和委员会的业务可以进行监督、检查, 但应当避免介入具体业务。贷款合同由行长或其授权人员签署, 对于信贷员已同意发放的贷款, 行长必须签署相应的贷款合同。成立信贷员业绩评估委员会, 委员会由行长、董事代表、信贷员代表、贷款管理人员代表、外部专家组成, 责任评估委员会负责对于信贷员和委员在贷款发放贷款中是否存在责任予以评估, 未经责任评估委员会的评估不得追究信贷员、委员的责任。采取这些措施可以保证信贷员职业的稳定性, 为其尽心尽力办好业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 为使信贷员的责任能落到实处, 信贷员能够审批的信贷额度应与年收入成相关性, 审批额度可分为单笔审批额度、一年审批和三年审批额度。对于业绩优良的信贷员, 可以鼓励其投保职业保险, 由银行给予相应的补助, 信贷员只能在其权限以内审批贷款。为激励信贷员, 对于业绩突出的信贷员和信贷风险审查委员应给予相应奖励。通过这些制度, 一方面能为信贷员建立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激励其努力工作;另一方面, 也可以保证信贷员能够实实在在的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村镇银行还应建立专门的贷款管理部门, 信贷员在贷款发放后应将有关贷款审查材料移交管理部门, 在信贷员的配合下由管理部门对于贷款的使用情况、贷款的收益情况、贷款本息的归还情况、贷款的风险及其变化状况进行全程管理, 对于贷款未及时归还本息的, 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4.通过司法手段, 追讨贷款
对于不按时清偿贷款本息的或贷款人有严重违约情况的, 应当及时催缴;对于老赖行为应及时起诉和提起仲裁, 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清偿, 维护贷款合同的威信, 促使贷款尽力、及时归还本息, 减少贷款风险。
从外部来说, 应当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督管理, 其资本充足率和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绝不能低于规定标准, 对于村镇银行内部的风险防范机制应实行备案制度, 便于监管当局了解其风险防范安排;对村镇银行承担的政策性质的扶贫贷款带来的损失以及由于农村高风险低收益而又无法通过高利率来弥补的损失, 国家应考虑给予无息或低息贷款、利差补偿等措施来予以弥补;银监局、人民银行应出面对于村镇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信息交流等其他金融合作予以协调或强制性安排, 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村镇银行对于完善我国中西部农村金融市场、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建立一套适合于村镇银行的风险防范法律机制, 可以为村镇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四川十市农村金融改革片区课题组.基于需求视角的西部农村金融改革研究——以四川十地市为例[J].西南金融, 2008, (02) .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法律防范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指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造成银行贷款本金、利息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过程做一个基本的简单描述:商业银行直接向社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信贷行为的发生和终结之间存在一个时间间隔,贷出货币与清偿行为始终有时间差,正是在这段时间内,借贷的资金可能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发挥原来预期的效用,不能正常周转或者借贷人在主观上不愿偿还贷款,从而导致信贷风险发生。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现状
1.系统性风险
从银行业整体的情况来看,贷款集中度较高是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这种高度集中的贷款结构不但不利于化解银行自身的系统性风险,还会对宏观调控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银行贷款呈现出向大城市、大行业、大客户集中的趋势,每一层的集中都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不断提升。从贷款的地区来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经济发达的城区,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贷款需求难以满足,这种情况将加剧区域经济结构的失衡,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信贷风险在政治层面上更进一步提升。从贷款投向的行业来看,不合理的结构性特征依然延续,新增贷款仍主要流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等;从贷款的客户来看,各金融机构都把信贷投放的重点集中于大型企业集团,对某些企业往往是多家银行多头授信、多方贷款。
2.流动性风险
当前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定期存款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中长期贷款在各项贷款中所占的比例却不断升高,这种变化趋势导致了银行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上的不匹配,从而加大了流动性风险。从存款的角度来看,储蓄存款的比例变动和增速变动都不利于金融机构的资金储备;从贷款的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1993年以来短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呈下降走势,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则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998年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综合存贷款两方的情况,商业银行“短存长贷”的现象日益突出。目前商业行的中长期贷款和中长期存款之比基本在140%左右或更高,超过了120%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3.政策性风险
近几年,国家重点对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增长过快的现象进行了宏观调控。实施宏观调控所带来的政策性风险又令商业银行已有的系统性风险更加显性化,在贷款较为集中且受到宏观调控影响的行业或企业,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于过热行业或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言,如果在已投入前期资金之后对其行调控或收紧,银行就极有可能形成新的不良资产,从而成经济紧缩的风险承担者。以钢铁、水泥、电解铝以及房地产行业为例,其投资资金中除20~30%的比例为企业自有资金之外,其余的均来自银行贷款。当上述过热行业被纳入宏观调控的实施领域时,许多停建或缓建的大型项目使银行早期投入的资金很有可能成为不良资产。
4.法律性风险
商业银行业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促成了信贷业等高利润产业的出现。但是,高利润必定伴随着高风险,为了防范风险,《商业银行法》第39条规定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强制规定。即使由此强制性的规定,但商业银行追求高利润的初衷不会改变,商业银行业的高风险的特点也无法彻底的根除。而在现阶段,信贷产品仍是商业银行获取高利润的主要产品之一,这意味着信贷业务的风险防控对于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一般认为,风险是一种损失的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测性、不利性,以及和收益的对称性。商业银行的信贷广义的含义是指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狭义的含义仅指放款业务。放款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吸收的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期限,向需要资金的客户发放贷款的活动。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因素,可分为市场、政策、银行管理、企业经营、贷款定价等方面。从这些形成风险的因素入手,可以对信贷风险的产生进行一些分析。
1.政策和市场的原因
市场和政策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很难把握的。一项经济政策的出台都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但市场反应又往往变幻莫测。一般情况下,银行比较难于对经济政策及导向进行充分地研究分析,市场预测能力不强,因而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政策导向、市场动态和风险变化趋势,所以,银行贷款出现风险也不足为奇,如果发生行业性危机,更会波及到银行贷款投向的选择和结构的调整。
2.银行管理和经营的原因
社会上各种经济风险向商业银行集中,要求商业银行具有更大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消除、控制、转移风险的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也在很大程度上与银行经营管理方式有关:一是在经营上把效益性放在首位,重业务发展而轻风险防控,忽视安全性,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为业务的发展让位;二是银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权责对等的管理机制,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很难分清责任,更谈不上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对责任的处罚乏力,处罚力度小,没有威慑力;三是与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关。近几年来,许多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抗风险能力很低,当市场略有变化,营销出现困难时,资金运转立即受阻,偿债能力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风险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转嫁给银行。
3.贷款定价机制方面的原因
缺少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是造成贷款过于集中的原因之一。在经营利润与资产质量的双重压力下,银行竞相为发达城市、前景好的行业和资信良好的大客户提供贷款,对其他贷款的审批则非常谨慎,于是造成了整体“信贷集中”和局部“银行惜贷”并存的现象。
nlc202309041215
4.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缺少关注
商业银行一般在具体的信贷业务经营中,仅仅关注单个企业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把审查重点集中在财务报表和现金流方面,对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缺乏关注,商业银行在领会窗口指导时,缺少全面的分析和判断,甚至忽略窗口指导发布出来的很多重要信息;对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景气监测系统应用较少,没有建立行业信贷风险监测及分析制度,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和预测重点贷款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因而不能及时有效地规避和减少行业信贷风险。
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法律性防范建议
1.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
信贷风险存在于信贷业务流程的始终,作为借贷合同中的债权人,商业银行对于借款人资信状况的审查是毋庸置疑的。合同法上虽然设置了债权人代位权、撤销权,但由于实行这些措施也有一些条件限制,真正实行起来并非易事,这就使得债权的实现仍然缺乏足够的保障,因此做好贷前严格审查和贷后妥善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摒除。
2.明确合同条款中的违约责任
合同中违约责任的约定不仅体现了公平、对等的原则,还保护了由于合同一方当事人违背诚信原则而受到损失的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在商业银行与借款人鉴定合同时,明确合同条款中的违约责任、重要条款以及其他容易产生争议的条款进行释明,有利于防范因合同履行不能或者履行瑕疵所引起风险。通常应当约定以下条款:
第一,贷款人如系本身责任不按借款合同规定支付贷款,给借款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贷款人应负责违约责任。
第二,借款人如未按借款合同规定使用贷款,一经发现,贷款人有权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并对挪用贷款部分在原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加收罚息。
第三,借款人如不按期付息还本,或有其它违约行为,贷款人有权停止贷款,并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已贷的本息。贷款人有权借助司法程序从借款人在任何银行开立的账户内扣收,并从过期之日起,对逾期贷款部分按借款利率加收利息。
第四,借款人如不按期付息还本,贷款人有权委托某拍卖公司拍卖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变卖抵押物,用于抵偿贷款本息,若有不足抵偿部分贷款人仍有权向借款人追偿,直至借款人还清贷款人全部贷款本息为止。
3.利用《物权法》积极防范担保风险
信贷按照保障不同,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物权法》的颁布实施,规范了担保物权,保障了担保贷款的偿还。对于信贷风险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商业银行应该利用好《物权法》,有针对性地防范担保风险。
4.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以法律手段维护信用安全
加强贷款人信用体系建设,对符合贷款条件并且申请贷款的客户进行诚信调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该客户的信用等级,建立诚信档案,详细记录客户信用状况、道德水平及经济情况,并持续跟踪、及时更新。信贷部门事前审批贷款的时候要以信用档案为基础,综合考查贷款项目的风险性、市场发展前景及贷款回笼等因素来确定是否发放贷款、贷款数目、贷款利率和期限。事中要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贷款客户按审批用途使用信贷资金,防范违规使用贷款的事件发生;事后将贷款回笼和项目发展情况载入客户个人信用档案,调整其信用等级;同时开展有关金融和法律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客户的信用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在信贷机构内设立一个法务部门,专门负责对骗取贷款、违规使用贷款、恶意拖欠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收集证据,追缴欠款,在一定情况下,寻求司法帮助,以法律为武器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5.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和制度,从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的细致规定
(1)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制度。为了使各项货款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上级行要定期对支行的下户情况进行检查、对信贷档案情况进行检查、对总、分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上级行的主管领导定期下户进行贷后检查制度。其目的在于在全行树立重视和切实落实贷后检查的理念,使上级行对信贷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弥补目前同一信贷工作人员既做贷前调查人,又做贷后检查的岗位设置上的不足,弥补管理上的漏洞,防范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信贷人员法律和风险意识淡泊。贷款经办人员法律知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致使贷款失去“法律保护”,出现问题往往是层层袒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3)指定上级行贷后直查制度。每年定期集中组织人员由上级行对支行有贷企业进行直接贷后检查。
(4)制定分行贷后直查制度。明确贷后直查的内容、方法、步骤,使分行下户现场贷后检查规范化、制度化。
(5)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按照要求执行信贷制度的支行,根据银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结语
总之,我们应从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和管理法律风险。除了商业银行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以外,商业银行风险的法律性防范和控制都是专业性极强的操作问题。从银行的投资、上市、合同管理到知识产权,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法律问题,需要专业的法律判断。所以,本文论及的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不是完全从法律方面来看待,而是重点从管理角度着眼的。
单纯从商业银行商业风险管理的角度而言,风险的法律性防范和控制是一种成本低、收益高的活动。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风险环境逐步建立起信贷风险的法律性防范和管理体系,并不断积累经验,培育自身的风险敏感度,从而有效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并提高自身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l]剃立峰.《宏观金融风验》.金融出版社,2003年
[2]酣太峰,郊文堂,王建梅.《金融业务风险及其臂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5年
[3]杨立新,粱清.《细说物权法新概念与新规则》.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梁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5]蔡玉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财经信息》,2004年第4期
[6]杨有振,王月光.“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经济科学》,2006年第12期
[7]王来星.“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济南金融》,2004年第12期
[8]何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中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金融与保险》,2003年第9期
姓名:学号:班级:
摘要: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需要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是国有商业银行增强赢利能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在生存中求得发展,加快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的步伐,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长期以来,信贷和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因此,存贷的利息差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然而信贷业务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信贷风险也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所以,信贷风险管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内容,是决定我国商业银行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一、当前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信贷资产风险的识别与认定缺乏科学性。
对信贷资产风险的识别与认定,商业银行大都采用贷款风险度指标,而贷款风险度的计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其准确性、客观性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对信贷资产风险的识别与认定。
1、借款人信用等级确定难
要科学测定借款人信用等级,必须具备三个前提:一是借款人参评资料的真实、准确、可靠;二是评估标准的一致性;三是评估机构的客观、公平、公正。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却存在着借款人所提供的资料虚假,有关财务数据失真,同时由于目前各商业银行缺乏统一的信用等级评估标准,造成同一借款人的同一资料由于指标设置与评估标准不同而得出不同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谁是谁非,难以定论。加之目前我国信用等级的评定主要由银行一家来判定,而不是独立的中介评估机构,评定结果很难保证客观、公平、公正。
2、银行采用的贷款方式失之偏颇
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为避免风险,基本杜绝了信用贷款的发放,但来自银行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违规贷款如人情、介绍、担保、跨区、越权贷款并不罕见,其风险较之于信用贷款并不低。担保贷款则是由借款人提供一定的担保,如保证、抵押、质押担保而发放的贷款,相对于信用贷款,其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分析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保证担保贷款往往因银行难以从追究保证人连带责任中得到补偿而形成风险,抵(质)押贷款又由于我国评估机构刚刚建立,内部制度不太健全,评估机构强调服务收费多,而充分发挥自身刚性监管职能少,使得大多数的抵(质)押担保流于形式,银行难以获得有效的抵(质)押物,即使拥有抵(质)押物又难以变现。票据贴现相对前两种贷款方式而言具有金额确定、容易转让、风险低等特点而受到银行首肯,但由于其在整个信贷总量中占比较低,对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未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信贷资产划分标准缺乏科学性
《贷款通则》中将银行信贷资产划分为四类,即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上述划分,除了呆账贷款存在相对硬性的标准之外,其它三类的划分更多地强调了借款人的借款期限。单一的时间划分,导致了银行信贷资产占用形态统计数据的失真。有些贷款虽属正常,而企业经营亏损,难以为继,面临关停倒,事实上贷款已是呆滞、呆账;有些贷款虽属不良占用形态,但企业仍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贷款并未形成风险,可能是企业一时资金周转不灵,甚至是银行人为发放短期限贷款所致,事实上贷款当属正常状态。尤其是银行几次不良贷款划分标准的变更,使得银行信贷资产占用形态已是面目全非,特别是一些银行为了完成不良贷款下降任务,人为调账,改数字,以此为据来评价信贷风险,其可信度可想而知。
(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大多数还停留在合规检查的范畴,风险的内部监控程度还不能与风险程度相匹配,具体表现在:一是风险发现存在时滞现象,控制效果不明显。从发现风险到对风险做出反映并采取措施再到最后产生效果都存在着时滞的现象,滞后性的存在使得银行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信贷风险;二是风险监控手段单一,监控系统存在漏洞。国有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方面更多地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同时对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潜在风险的预见,降低了银行对信贷风险的事前控制和应对能力。
(三)贷款结构不合理,信贷风险集中程度高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以行业为主要导向的信贷政策指引,不能有效地达到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目的。近年来,银行的贷款多集中于房地产业、制造业、通讯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这类企业一般既处于高增长的行业,又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率高而风险低。这类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重点扶持,资金供给大于需求,往往会导致贷款隐性成本高且定价低,一旦形成风险则呈集中暴露趋势,并且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会因受政策影响难以取得实效。
(四)客户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据信息的集中,初步建成了信贷风险信息系统,但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还不能完全实现协调和共享,一些重要的内部信息仍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完全真实的公布出来。国有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主要是根据客户过去的经营状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其信用等级,而对信用风险分析缺乏使用科学的测量工具,如: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这样使得银行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数据库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获取信贷信息中隐含的各种消息,降低银行贷款的质量。
二、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风险防范观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一是建立以风险控制为目标,防范风险与转化风险相结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借鉴西方银行先进的风险控制方法和经验确定贷款风险衡量标准,使每一笔贷款都能置于银行的风险管理监督之下,及早发现贷款风险发生的征兆,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二是建立健全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监测考核力度,认真做好企业信息反馈工作。银行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企业档案查询系统,连续记录企业基本生产经营情况、贷款使用情况、经济效益情况,根据监测信息随时进行电脑分析, 及早发现风险苗头,提出预警信息,采取防范化解风险的对策;三是对历史遗留问题,实行新老划断,分类管理。对过去的贷款,凡没有办理合法有效的抵(质)押或担保手续的,要对照《担保法》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对新发放贷款,要严格贷款管理与发放程序,明确第一责任人,实行连带责任与永久责任制,坚持谁调查谁负责,谁放款谁收回的原则,坚决卡住风险发生的源头,把风险消灭于萌芽之中。
(二)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
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 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
1、组织体系的调整
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2、政策体系的调整
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应该涵盖所有的业务和领域,每个业务部门和地区都必须执行,不应存在政策制度的“死角”。
3、决策体系的调整
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核心是坚持公正和透明原则。科学的决策体系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风险,但可以通过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杜绝“反程序”操作,实现决策水平的提升。
4、评价体系的调整
风险管理政策制度要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就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在事后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检查和回顾。评价体系要以风险和收益的量化为基础,要以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为主要内容,降低不良资产的比率,提高资本回报率。同时,对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决策过程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并据以调整人员、改进流程、加强管理。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目前银行贷款集中投向少数大型企业和少数项目,尤其是财政刺激项目。例如,中长期贷款主要支持国家项目,票据融资大多面向信用好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投入量很少,融资难度高。银行可以在规避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加快对资金需求大、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投入,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也利于银行分散集中风险。同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应顺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的发展局面。
(四)加强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客户征信体系
银行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增添客户新的信用信息记录,完善和充实现有数据库,使征信体系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对此,人民银行不仅要与各商业银行建立相关的信用信息协调机制,而且要不断与政府等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同时商业银行对客户资料的采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反映客户自身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二是客户的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客户基本面信息、合同信息、账务信息、清偿信息等;三是进一步采集非银行机构的信息,如中小企业信息,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四是建立建全个人征信体系,进一步提高个人征信系统的使用效率,切实防范个人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消费信贷 风险 防范对策
一、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
(一)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是消费信贷中最主要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个人消费信贷违约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其次,银行自身管理薄弱致使潜在风险增大。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贷款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又跟不上,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贷款的潜在风险增大。
最后,抵押物难以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
(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操作风险
首先是内部欺诈风险。(1)利用职务之便虚假贷款。主要表现为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发放虚假的个人贷款。(2)超权限放贷。银行一般都对基层处所授予了一定额度的低风险业务审批权,但有的基层处所负责人自行审批超审批权限的贷款。(3)质押物虚假或无效。主要表现为经办人员由于道德方面的原因,未对质押物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而形成的风险。(4)受贿发放贷款。主要表现为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贿赂发放不合规定的个人贷款,而给银行造成的损失。
其次是外部欺诈风险。以个人住房贷款假按揭为例,假按揭行为具有以下共性特征:没有特殊原因,滞销楼盘忽然热销,楼盘售价与周围楼盘相比明显偏高;开发企业员工或其关联方集中购买同一楼盘,或一人购买多套;借款人收入证明与年龄、职业不相称;借款人对所购房屋位置、朝向、楼层、户型、交房时间等与所购房屋密切相关的信息不甚了解;借款人首付款非自己缴付或实际没有缴付;多名借款人还款账户内存款很少,还款日前由同一人或同一单位进行转账来还款;借款人集体中断还款。
最后是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风险。(1)制度操作失误。(2)管理失误。(3)缺乏法律文件。(4)任务执行错误。
(三)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发展消费信贷,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基础,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尚未建立。在实际司法过程中,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正常生活,而忽视银行债权法律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风险防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制度
消费者的信用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得分法,应当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系统。该系统应包括下列因素:消费者的职业状况、收入状况、银行账户的大致数额和地点、赊账或其他债务、付账习惯、婚姻状况、诉讼、交易记录及品质、习惯、道德等因素。还应当确定这些因素彼此间关系及在评价系统中的权重等。要建立完善的公民和法人的个人诚信体系,除了银行的相关信息外,其他方面的信息,如社保信息、税收信息同样是商业银行评价客户、防范风险的重要指标,因此应当早日实现这些非银行数据的收集。
(二)建立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要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
(三)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借款人是一个个的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作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具体应注意几方面:首先应完善担保法,增加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详细条款;其次,应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迅速变现;第三,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长期消费信贷提供担保,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的成功经验。
(四)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
一是人民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同时,应允许商业银行在办理消费信贷业务中收取必要的手续费、服务费,以补偿商业银行信贷零售业务付出的成本。二是对贷款期限长、利率风险大的住房贷款尽快实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并行的利率制度。固定利率是指按照事先确定的利率计算全部贷款期内的全部利息,该利率不再做任何调整和改变。浮动利率是指在贷款合同有效期内,只规定最初一段时间内的利率,在合同到期后,就要根据事先约定的新利率计算方法,按照当时的市场利率重新确定下一阶段贷款利率,浮动利率包括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不同期限。通过消费者对两种利率的自由选择,增加消费者的风险和收益意识,规范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业务往来。三是实施提前还款罚息制。由于消费信贷一般为长期贷款,利率变化将导致银行蒙受利率损失的可能。当利率下跌时,消费者会提前偿还固定利率的贷款,而以较低的利率举借新债。借新债还旧债,会导致银行丧失贷款收益,并给银行重新安排资金造成困难。为此,银行应收取高于预定利率的罚息,弥补信贷资产损失。
参考文献:
[1]陈河涛.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及难点探讨[J].金融经济, ,(08).
[2]谢炳算.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策略选择[J].金融经济, 2006,(02).
[3]吴亚,刘成起.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6,(07).
信贷风险是债务人因无力清偿债务出现的风险,它是信贷资产经营上的一种主要风险。为了避免和减少贷款风险, 提高银行经济效益,银行不仅要掌握贷款风险管理的方法,同时要加强贷款过程的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和健全银行内部贷款管理制度,防范贷款风险的发生。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的合同条款履约而对银行信贷资产收益造成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债务人的信用观念和企业的财产真实情况缺乏掌握,导致风险的发生。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企业本身财务状况不好,加上企业经营不善,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贷款本息。二是企业负责人信用观念不强,将还贷资金移作他用造成的风险。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依据风险成因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操作失败或失误风险,包括人员风险、流程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另一类是操作策略风险,指在应对外部事件或外部环境时, 如政治、税收、监管、政府、社会、市场竞争等。由于采取了不适当的策略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直接与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有关,一旦发生,引起的损失可能非常巨大。
3.担保风险。信贷担保只是发放信贷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发放信贷的充分条件。目前,商业银行对信贷担保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过于看重信贷担保的作用,认为只要有信贷担保就可以发放信贷。信贷担保只是分散了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补偿功能,但它不能改变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也不能保证足额偿还信贷,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贷风险。
4.价格风险。价格风险是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导致金融资产收益的损失。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大量传统形式的资产如银行贷款可以进入二级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贷款的证券化是传统的不可交易和流通的贷款转化为可交易、可流通的贷款。银行信贷资产在资本市场上的可转让性,在提高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同时,也使银行面临着价格风险。信贷价格的变化会及时反映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并波及信贷资产的收益。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从广义上应该包括: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建立和健全内部授权授信制度,制定、贯彻和执行信贷操作程序,以及建立信贷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等诸多相互协调、制约的制度系统及其对制度执行效果的监督系统。 狭义上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仅指贷款发放前的调查工作、贷款存续期间的管理工作以及贷款出现风险后的监督、控制和处理工作。
1.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薄弱。表现为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资料、贷款抵押凭证、贷后检查报告、催款通知书等资料的漏缺。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记录,它的漏缺, 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也构成了依法收贷的障碍。
2.贷款和审贷分离执行不严格。主要表现为:审贷分离机构设置迟缓,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如信贷人员常常在贷款审批前已填好贷款合同、借据等法律文件和放款凭证,出现合同签订日期和贷款借据日期早于贷款审批日期,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审批金额和期限不同等现象。
3.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主要表现为:一是贷前调查流于形式;二是贷中审查报送不严;三是贷后检查对贷款人贷款使用情况跟踪表面化,忽视对借款人贷后资信情况、抵押物、质押物的变化情况以及保证人经营情况和或有负债的变化进行跟踪调查。
4.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薄弱。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证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二是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三是按照《担保法》规定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造成抵押行为无效;四是变更主合同主要条款、延长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加重主债务人债务数额,未征得保证人书面同意,致使保证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五是不能充分运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规定, 维护银行的依法收贷权。
5.商业银行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信贷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忽视对管理者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基层行长权力过大,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层行长乱批贷款、乱投资、乱担保等;二是贷款责任无法落实, 最终导致无人负责,不了了之;三是行长经营目标考核办法不科学,助长了行长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为了完成指标任务, 不得不采取违规的做法。
三、防范风险的对策措施
1. 商业银行须增强全面风险控制意识。商业银行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商业银行须增强全面风险控制意识,时刻拉紧风险控制这根弦。要掌握银行风险点的分布状态、特征及走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点,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要知道,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点的控制失灵是导致银行损失和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这不能不引起银行业的警醒和深思。
2. 商业银行须构建完善风险点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只有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系统、高效、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确保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确保资源效率的提高和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建立和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增强制约机制的认真执行和进一步完善业务规章制度,是强化风险点控制,构建完善风险点管理体系的根本保证。
3.商业银行须落实全员工作责任制。 商业银行要在完善内控制度措施基础上落实全面工作责任制。根据会计工作可能出现的风险,结合工作实际,把操作程序、业务管理、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工作质量、安全考核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健全规章制作,用制度指导日常工作。同时制定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成立工作质量考核、案件防范、计算机安全管理等领导小组,逐级签订岗位责任书,建立一个层层负责、相互制约、奖惩分明的全面工作责任制度。
4.商业银行须严肃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一方面要实行差别化处理,要鼓励自查、自纠、自首、举报,对提供线索、业已查实的举报人员要给予奖励;对检查发现或暴露的案件,要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双线问责”,严格追究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追究业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的失职责任; 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摘要:随着银行业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要承受更多的国内外同行竞争冲击,经营风险大增。加强经营风险管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手段,也是商业银行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文章着重论述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风险防范的举措。
关键词:国有股份制银行;资金;运营效率
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资金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风险
1.1、资金运转缺少灵活性,无法满足商业化的要求
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在资金运行方面主要表现在资金的调控手段选择上十分不合理。资金的调控手段意在满足我国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势头呈现着蓬勃发展的面貌,这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发展的保障与前提,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调控上主要目的就是以市场需求作为发展的前提。通过资金的调控手段引导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充分的调动全行的资金流转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各地区的分行可以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预测向总行预报未来的运转资金需求,从而满足各种发展趋势下的资金需求。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对资金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银行内部的资金调控利率,银行内部的借款,以及各种各样的现行规定与管理办法。但是,这些资金调控手段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行政化色彩,主观因素影响很大。与此同时,银行的管理部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对这些调控手段无法做出及时的适当调整,缺乏对突发情况发生的敏锐反应,只是一味的“死板”应用各种规定与现行条例,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全行上下对资金的运转机制都对市场的各种变化做出的反应很迟缓,无法及时的适应市场上的资金需求,更无法满足银行内部的各种资金的调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降低了资金调控的运行效率。
1.2、缺少资金运转效益化的观念
企业的运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而想要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强有力的基础与保障,但是,我国由于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国有制计划经济传统经济理念的影响与束缚至今仍对我国的国有制经济有着一定的思想束缚。商业银行属于国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又无法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瓶颈。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当中许多的银行都在盲目的扩大资金的收入来源,拢入大量的资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多种渠道的扩大资金量。另外,我国的国有股份制银行将资金随意的借贷出去,许多的地方分行都在强调着高利益作为第一发展要义,而在实际情况中却相反,他们没有改变原有的资金管理办法,更没有针对无限制的支出做出一定得方案调整,仍采用原有的模式。由于国有股份制银行的效益利益观念十分薄弱,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调控运作方面效率十分低下,在改进方面也十分的困难,无法改变资金运转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更无法提高效益。
1.3、资金的来源面积广,资金的运用方面单一,二者矛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各地方分行的集民资,大众居民的存款;同业的借用,挪用;各种证券的回收等等。但是资金的调控运转方面却与之相反十分单一,通过多种渠道集来的资金大多数都用来贷款业务,其他途径的资金运转调控方面难以找出另一种途径。然而,贷款业务的质量与同业相比质量低下,贷借期限不合理,贷款难以收回的问题影响,是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严重受阻。同时,资金的流动与运转迫使银行必须保有一定的备用资金,这就迫使各地方分行不得不将一定的存款以及总行支给地方银行的流转与调控资金作为一定的备用资金,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问题。也成为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限制因素。
2、对于商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信贷风险的防控措施
2.1、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
要想提高商业银行对于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控制,应该对商业银行内部产權制度加以改革,彻底的清查银行内部的资产,做好资产的评估工作。明确好商业银行的各级不同的权利,按着法制的程序对商业银行的内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能够保证银行内部的各级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程序提供信贷工作服务,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加以合理的控制。
2.2、严格的岗位分离信贷分离制度
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执行岗位分工明确,明确好每个业务运作所需要的员工,做好分工明确。要根据业务的实际要求不同,合理的分配好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不同人员,尽量保证好分工明确,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在同一岗位上定期更换不同的工作人员,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内部工作人员的每一项业务的工作都能够在监督下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使得全行的业务都能处于被监督的范围内下。追重要的就是要将信贷制度与商业银行的审计制度分离,从而保障银行的审计制度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2.3、提升资金运营的效率
要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改变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转模式,提高运营效率。我国商业银行由国家统一管理,有着很大的银行内部资金运转的权利,所以,作为总行就应该率先“放权”以满足市场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采用统一集中管理的模式,所以,在对于资金的运转调控管理上都采用比较传统的行政模式,资金的运营需要一层一层的上级审批才能有权利对资金进行调控与发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效率。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是关键。
2.4、改革资金的管理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管理上采用的模式仍是统一管理政策,这需要改变这一管理模式才是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建立一种新型的分级管理政策,给地区分行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利”。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态不同,针对地区分行的自主权也不同,保证地区分行能够满足地区的市场资金需求,充分调动起各地区分行的资金管理积极性,主动地避开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对风险有一个提前预警的意识。
2.5、拓宽资金运营渠道,改变单一化的资金运营结构
要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的单一化结构,及时的调整资金运营策略。参与我国的债券市场以及产业投资,使多渠道的资金也能运用在多种用途上,使得资金能够取得最大化的利用,以获取商业银行的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2.6、在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商业银行同现代企业一样,也应该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加强银行的管理体系完善,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以及对企业的决策水平。努力建设商业银行的“产权明确、权责分明、科学管理”,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使得商业银行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加快银行内部的资本积累,从而能够应对信贷风险与危机的发生,不断增强抵御国内外市场的风险能力。
3、结束语
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商业银行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贡献,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想使商业银行能够继续发挥它强大的作用就必须对其运营机制进行改革,增强商业银行对于信贷业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张贺.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信贷风险防控[J].现代商业,2012,30:49-50.
[2]刘亚蕾.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李昆芳.中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
[4]吴凡.基于产业集群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06-0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10-14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10-06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09-24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10-01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07-18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12-05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案例07-27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