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精选6篇)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篇1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摘自《背影》

初读《背影》,我只是懵懵懂懂;当学到这篇课文时,我感触极大,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激发了我那懵懂的心灵?是朱自清那朴素的文字,平实的语言,一笔一画描写出了父亲的爱子之心与儿子对家,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人们都说母爱伟大,但父爱如山,是每一个儿女依偎的地方。当你堕落时,父亲会让你依靠;当你懦弱时,父亲会鼓励你;当你跌倒时,父亲会让你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棍棒底下出孝子,父爱是严厉的。

飒飒的冬风,严寒的冬天,“我”回到家中,看着满院的狼藉,祖母又已逝世。父亲变卖典质,还要借钱办丧事。祸不单行,父亲送“我”去往车站。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让朋友好好照顾“我”。“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父亲又为“我”买橘子。他十分吃力。岁月蹉跎,光阴流逝。父亲也渐老,颓唐。“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读完全文,我感触极深。不禁想起小时候,父亲拉着我的小手,慢慢地向家走去;父亲背着我,吃力地背着我去上学,校门口,我看着父亲的背影,他的背,有点儿弯了;回望父亲的背影,无意间发现了父亲多了一些白发,添了一丝皱纹,父亲,老了,老了——对家的操劳,对我的关爱。天底下哪个父亲不是如此?望着父亲的背影,背影之中望着父亲,是他买橘子时的吃力?还是弯了背的情景!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朱自清用他那平凡的笔,勾画出了父亲那朴实的背影!时光匆匆流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感恩,我们要行动!父亲,不需要你的任何回报,一句微不足道的关心,父亲会觉得这是最好的礼物——“父亲,您辛苦了!”父亲用坚实的臂膀,为我们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坎坷。有了父爱,我们的人生会再添光彩;父爱伴我们一生,但是父亲不会伴我们一生。我们正值年轻,为了自己,为了那为你操劳的父亲,好好学习,长大成材。竭尽所能,去回报,去行动,去感恩!——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篇2

“我是个国文教师”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写作杂谈》, 对他自己的散文写作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一开头就说:“我是个国文教师, 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这就决定了我的作风, 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的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这一步, 一方面也是国文教师的环境教我走这一路。我是个偏于理智的人———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 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

这对我们理解朱先生其人其文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杂记》的序里, 曾有过这样的申明:“本书绝无胜义”, “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 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 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 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这样看来,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为中学语文的经典课文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他的自觉追求。

由此, 就决定了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点。首先是———

“有意的尝试”

朱先生曾把自己的散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举出的例子是《背影》和《给亡妇》, 都是在感情喷发时, “不曾怎么费力写出”的:“《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 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 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另一类, “却是费了力琢磨成的”, 是“一个有意的尝试”。举出的例子, 有《儿女》《笑的历史》, 我觉得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绿》《春》都是这样的“有意的尝试”。而据朱先生说, 即使是《给亡妇》这样的“自然流露”, 或许还有《背影》, 也都有所“尝试” (《写作杂谈》) 。就总体而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都是程度不同的“有意的尝试”之作。

所谓“有意的尝试”, 主要是进行文体、语言、写法、风格的试验。就拿我们讨论的这三篇来说, 《背影》是在尝试“写人、记事”, 《春》是典型的“写景”之作, 而《绿》则显然是在试验“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在语言试验上, 我们已经说过, 《春》是自觉地追求口语化, 即所谓“用笔如舌”;《绿》显然更多地糅进了文言成分;《背影》则兼容口语与古语, 是一次自觉的现代白话文的试验。就文字风格而言, 《绿》艳丽, 《春》漂亮, 《背影》平实, 都是有意为之的。

这自然有语文教学试验的意义。比如, 朱自清曾写过好几篇文章, 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收入《国文教学》一书的《论朗读》, 《标准与尺度》里的《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他的《春》一文的写作, 显然是要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提供范本。

这样的试验更有文学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在《〈背影〉序》里, 讲五四散文的成就时, 就特意谈到文字表现上的多种试验:“或描写, 或讽刺, 或委屈, 或缜密, 或劲健, 或绮丽, 或洗练, 或流动, 或含蓄。”鲁迅则指出:这写法的“漂亮和缜密”, “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 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小品文的危机》) 。在我看来, 鲁迅的这一评价, 是特别适用于朱自清的散文的:他正是五四散文“漂亮、缜密”这一路的一个代表。像《绿》这样具有“古典美”的散文, 或有可议之处 (我们在下文会有讨论) , 但其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 却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不放松文字”

这也是朱先生一再强调的:“我做到的一件事, 就是不放松文字。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 却总尽力教文字将它们尽量表达, 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已故的刘大白先生曾对人说我的小诗太费力, 实在是确切的评语。但这正是一个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 (《写作杂谈》) “ (我) 写作散文, 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我都用心较量, 特别是句式” (《关于写作答问》) 。

“不放松文字”,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师的工作、作家的工作, 以及语文教学、散文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首先是朱先生的“语文教育观”。他说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 最感困难的,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 篇章的组织, 声调的变化等”。在他看来,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 字句, 篇章, 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文心〉序》) 。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 如果“放松了文字”, 就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去理解课文的思想, 也只是“浮光掠影”, 甚至会歪曲、变形。因此, 他强调, 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是要下“咬文嚼字”的工夫, 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便是言外之意” (《〈国文教学〉序》) , “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 章句和全篇的组织,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才是切实的受用” (《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

这也是朱先生的“语文教师观”。在他看来, “不放松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 “咬文嚼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来面目”。而传授汉语言文字,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做“汉语家园”的守护者, 更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语文教师个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如朱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情感、想象的贫弱, 但只要“不放松文字”, 就尽职尽责了。

这更是朱先生的“散文写作观”。散文写作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这不仅是因为作家就其本质而言, 就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而且如前所说, 中国现代散文家,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这一代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 他们的散文写作更担负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 即创造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成为现代汉语的范本, 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学, 将现代汉语扎根于民族下一代心灵。朱自清先生的写作, 始终“不放松文字”, 不放松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试验, 这显示了一种历史责任感。

在我们懂得了朱先生散文的“现代汉语范本”意义以后, 我们也就清楚应该如何欣赏他的散文, 并如何教学了: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具体地说, 就是要抓住朱先生自己所强调, 他自觉追求、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方面:“每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即文章的用词法、用句法、章法,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就以《绿》为例。这一篇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显然是这一个“绿”字。因此, 首先要注意的, 自然是有关“绿”的词:“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 这都是全文的关键词。这里, 自然有可琢磨之处。比如, 声调的选择:“油 (顿) 、油——— (拖长, 扬) 的绿 (顿) 意 (顿) ”;“闪 (顿) 、闪——— (拖长, 扬) 的绿 (顿) 色 (顿) ”。词语的配搭:以“醉人”与“绿”, “奇异”与“绿”相连, 都出人意料, 引起疑问与好奇。

而这样的词语又都存在于一个句子里, 就更可寻味。比如这一句:“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前文已经交代, 作者是坐在梅雨亭观看的, 而“三面都是山”, “人如在井底”。这样, 这一句里就有了两个视角:先是仰视, 但见“微微的云”;然后低看, 只见“油油的绿意”: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而句子是存在于段落之中的, 段落的安排, 又另有讲究。“油油的绿意”出现在文章第二段, 整体渲染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是一个远眺, 因此, 突出的只是一种“绿意”。第三段, 才具体写到潭水之绿, 这才有“闪闪的绿色”和“汪汪一碧”。而写绿水, 也有两个层次:“闪闪的绿色”, 是写直接的感官的客观观察;到“醉人的绿”“奇异的绿”, 就变成内心的主观感受了。而主观感受又有两个层次:先是主观的联想 (“少妇”“处女”“碧玉”等等) 和比较 (“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等等) , 然后, 进一步发展为“可爱的, ……你……”的对话, 不知不觉发生了人称变换, 以至“舍不得你”“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 又突然改换成“吻着她”, 最后是“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吗?”把全文的文气推到了高潮, 但又十分自然, 因为前文“少妇”“处女”, 以及“舞女”“盲妹”这一系列比喻, 已经作了铺垫, “女儿绿”早已呼之欲出了。然后, 第四段, 戛然而止:“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 仿佛一个回环, “不禁”一词的加入, 又显然加重了语气:经过二、三段的反复渲染, 读者也已经有了“惊诧”之感。

如此苦心费力地经营词、句、段、章, 确实是“不放松文字”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同样是“不放松文字”, 不同的文章, 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处理。

关于《背影》的写作, 朱先生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尽管并不费力经营, 但因为有“平日的训练”, 也就自然有章法, 仍然有对文字的“控制”———朱先生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也是一种本领”, 有了这种本领, 不有意为之, 也自会表现出来。总之一句话:“我不大信任‘自然流露’, 因为我究竟是个国文教师” (《写作杂谈》)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应该从这“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两者的张力中去解读《背影》这篇文章。

前文已经介绍过, 朱先生是因为父亲的信深受感动, 以至泪流满面, 这才触发了《背影》的写作。但在文章里, 却把这封信引在最后一段;而我们要理解《背影》里“自然流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就需要从最后一段读起。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 自然是父亲信中所流露的老年心境的“颓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 确实催人泪下。问题是, 父亲并无大病, 只是“膀子疼痛”, 为什么竟如此感伤?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这一段开头的交代:原来父亲是因为“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创下了家业, 到晚年却“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触目伤怀”, 这才如此颓唐的。尤可注意的是, 在作了这样的交代以后, 朱先生又特意写了一笔:“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全文的一个关节点, 需要细加体察。首先, 它告诉我们, 父亲原来并不是这样什么事都替儿子办妥帖, 呵护有加, 心细得甚至超过母亲的;相反, 他因心境不好, 经常为家庭琐屑而“怒”, 并“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大概父亲的“怒”也经常发泄于“我”吧。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了前面一句交代:原来“我”近几年来, 也和父亲一样“东奔西走”, 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心境吧。朱先生只把话说到这里, 就不往深处说了。但我们读者却不难想象, 或者不难理解, 由于家道中落, 造成彼此心境不佳, 父子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冲突, 以至于形成了深刻的隔膜。这正是理解《背影》“自然流露”的“情感”的关键。

抓住了这一点, 前面的许多文字就容易懂了。父亲的种种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的呵护 (“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不放心”“怕”“颇踌躇”“忙着照看”等等) , 固然是父亲的爱的天性使然, 却也显然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而“我”的种种“聪明过分”的不理解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 其实也都是隔膜未解的表现。这样, 在琐细的叙述中, 就隐含着一种紧张。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讲解时, 细加体会的。

而这样的隔膜的打破, 这样的紧张的消解, 就发生在“我看见他的背影”的那个瞬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仅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 更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父亲的误解, 为父与子的隔膜, 而悔恨、悲哀!

情感的冰块一旦消融, 就露出了真情。“我”“赶紧”拭干了眼泪, “怕”父亲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赶紧”去搀扶:这“赶紧”, 这“怕”, 都把儿子急于回报, 又竭力掩饰自己情感的心理, 写得惟妙惟肖, 又恰到好处。而并不知道儿子情感、心理的这一变化的父亲, 依然一往情深 (“一股脑儿”放下, “走了几步”又“回头看”) , 却有了几分“轻松”———其实, 我们读者也有了几分轻松, 为父子间隔膜的终于消除而欣慰。

最后, 是一个长长的镜头:儿子在远望———父亲的背影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儿子泪流如注———

这又是一个永恒的瞬间, 这里所传达的, 是天地间最真纯的父子之爱;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 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 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 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 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就是《背影》一文“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情感因其丰厚与深刻而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而且这情感是超越时空的, 也就是说, 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的我们, 以及今天的中学生的共鸣的:因为“父与子”的关系与感情, 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生命命题, 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 人们一谈到血缘之爱, 更容易想起的是母亲;而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 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 在他们要“告别童年”时, 更容易和父母, 特别是和父亲发生某种冲突, 这样的父与子之间的隔膜, 是一个深深困扰着中学生的生命命题。我们正应该抓住朱先生的生命体验和当代中学生的生命困惑之间的联结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 引导中学生重新审视、思考“父与子”的关系和情感, 并因势利导, 让孩子也来写写“我和父亲”, “自然流露”他们的“情感”:或许这正是将《背影》引向中学生心灵之路。这大概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吧。

但“也不尽然”, 因为无论是朱自清先生的作文, 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注的不仅是“写什么”, 也还有“如何写”的问题。其实,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 已经不难看出, 朱先生在自然流露其情感的同时, 对词句的选择、文章的布局, 还是大有考究的, 尽管如他自己所说, 这都是出于写作习惯。比如, “怕”字的重复运用 (先是父亲“怕茶房不妥帖”, 后是儿子“怕”父亲和别人看见自己流泪) , “赶紧”一词的连用 (“赶紧”拭干眼泪, “赶紧”去搀他) , 近义词的一再使用 (“嘱咐”“嘱”“嘱托”) , 等等。而将触发自己写作的父亲的信, 以及相关背景的交代, 置于文章最后, 从而给前面的叙述留下一些悬念, 这更显然是精心的布置。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琢磨作者如何选择与“控制”文字。记得叶圣陶先生在所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甲种) 》里选了《背影》, 其中有这样的“提示”:“当时作者与父亲同行, 到南京站上分别, 彼此说的当然不只那几句话, 而写在文字里的只有那几句。这就叫做‘取舍’的功夫。”并因此提出要求:“篇中的对话, 看来很平常, 可是都带着感情。试逐一体会, 哪一句带着哪种感情。”———这样的“提示”, 就把“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不尽”自然的对情感表达方式的着意经营统一起来了。

类似的提示, 还可以有许多, 总之, 要找到“自然”流露与“不尽”自然的刻意追求之间的契合点。

“费力太过, 繁了却也腻人”

朱先生说“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因此, 他在坚持自己的追求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可能有的局限。比如, 他一面说“我还是费力”, 如前所说, 在他看来, “费力”经营文字, 是“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但他又说, “费力太过”就可能有问题。他还有“繁了却也腻人”的自我警戒 (《写作杂谈》) 。

这就说到了余光中先生对朱先生的散文的批评。余先生可能对朱自清散文写作的历史情境体察不够, 对其历史贡献估计不足;但他作为一个散文艺术家, 对朱先生散文可能有的局限的观察, 还是敏锐的。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篇3

我读朱先生的《背影》好象是26、7年前的高中,语文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阴阳顿挫、摇头晃脑地为我们朗读完,便开始独自感慨好文章,还让我们必须背下来。那时15、6岁的我们,其实真的没觉得写得多好,不就写老爸有点迂腐,老爸送他到车站,为他买桔子,还写信给他嘛。甚至在心中还暗暗怪,买个桔子就掉眼泪了,当时我老爸给我送辆自行车也没掉泪呀。再说文中最后老爸来信说连写信都困难了,为啥不回去看看,为啥不将老爸接来同住呀……如此想着,如此胡乱背着,为了应付可恨的考试,也就这样过去了!

前些日子的一天傍晚,我和几个朋友到清华,还特地去了朱先生旧居处,居前便是那荷塘,初秋荷花已凋,但水清叶绿,门前古树参天,曲径通幽,物是人非,唏嘘不已。便遥想先生当初《荷塘月色》的心境,想《春》的蓬勃,想《匆匆》的无奈,便也联想到《背影》的深沉。随着自己经历的愈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朱先生这些文章便如他的品质,愈来愈打动着我。现在想来,不是先生的文章不好,是自己的感悟太浅。

今天,已不用重读《背影》这样的好文章了,因为其文字已刻在脑中,其深情已浸在心里。已过不惑之年的自己,何尝不被父亲的背影深深触动……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好人,不善言辞,也不做文章,一辈子只做了普通的粮站会计直到退休,由于家境贫寒,父亲一辈子都极其节俭。18岁我高考进军校便也参军入伍了,从此便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22岁毕业分配到边疆一干就是6年,那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一封信来回要1个月。每次来信都是父亲亲笔写的,字迹特别工整。28岁我在新疆结婚,父亲没来,他说舍不得花来回的路费,给我寄来了他全部的积蓄2万块钱。后来我调到了北京、总参,父亲每年冬天都会大包小包地来看我,在我这过年后就回老家,而每次来京,我都因他到处跑去买便宜菜、便宜货而责怪他。老家的同学朋友每年春节都看不到我,问我为什么不回家了,我说父母来京了。而我不知道父亲来京是因为担心老家条件差、冬天没暖气,我和老婆、孩子回老家不适应;担心我们过年回家春运拥堵,来回辛苦……这样又过了15年……

今年春节后,我送父母回老家,父亲说明年春节不来了,我说为啥?他叹了一口气,喃喃地说:“孩子,爸老了,不想跑了,也跑不动了!”我忽然一阵揪心,想掉泪的感觉,嘴上还故作轻松地说:“老爸永远不会老呵!”。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是我参加工作22年来第一次节日休假回老家,也是第一次7天都陪在父母身边。我哪也没有去,就陪在父母身边,陪他们吃饭,陪他们散步,陪他们聊天。中秋节那天,我陪父母一起暮送夕阳,迎来一轮圆月,我们一起坐在公园空旷的草地上,躲过那些繁杂和喧嚣,象小时候一家人坐在故乡的小院一样,举头望月,品尝月饼,轻声叙聊……父亲说好多年都没有这样过中秋节了,这是他最好的中秋节。我心中一阵愧疚,一阵心痛。过完中秋,我要回北京了,父母送我,我右手拉着母亲,左手搀着父亲,一起过车流如织的马路,父亲说不是你拉着可不敢过这样的马路。晚上,我上了车,父亲和我摆手,我分明看见父亲眼里含着泪,满头银发被晚风吹乱。车行了,走了很远,我回头,依然能看见晚风中父亲略略弯曲的背影……

此时的我,也如先生写父亲的《背影》时一样,流下了眼泪,一份感动、一份悲伤:我在成长,父亲在苍老;我在远方,父亲在守望;我在奋斗,父亲在祈福!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先生的《背影》都向我们道出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父爱亲情,向我们道出:“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有感于朱自清《背影》 篇4

闲坐无事,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影子,忽然就想起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那是一篇描写父亲的的散文,文中的浓浓亲情,让少时的我着实感动了一把。父亲那胖胖的身躯,翻爬过那一人高的火车道,只为给他远去的孩子买吃的,拳拳的父爱藏在哪并不高大的背影之中。

我的记忆中很少留下过谁的背影,无论是亲人与朋友。我自认自己不是一个长情的人,心中也不把别人放在心中。记忆中最先转身的常常是我自己,因而我或是常把把背影留给了别人。

在书中,看到过许多背影,多是告别,远去的人和长长的无尽头的路,带去的不知是什么?可留下的常常是伫立在那儿不动的人。有怅惘,有留恋,更多的是难过与伤悲吧。不愿看到亲人与朋友那依依不舍的眼神,更不愿去用那种眼神去看别人,所以,我往往是最先转身的人,离去后就不再回头,只是向请走。我知道:路是没有尽头,总可以向前,无论脚下的是平坦与坎坷 ,总可以向前。

童年离校时,我没有转头 ,便不记得儿时的朋友;少年离校时我亦没有回头,只把对朋友的那份不舍留在了心底;而今我还是不愿在离别时回首,因为我知道过多的留恋,会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生出过多的.伤感,让你更加不能心静如水。

其实我最喜欢看人的侧影,看得最多的是母亲吧。我虽很自傲 ,不屑别人的眷顾,也懒于去眷顾他人。但是我真的很喜欢母亲,喜欢年轻时忙碌的母亲。看她坐在洗衣盆前洗衣的影子,看着她在厨房中做饭的影子,看着她在缝纫机前为我们做衣服的影子 ,甚至是母亲静静坐在那儿的影子,都是侧影。可看见她的眉目在动,或静思,或凝眸,或只是静静的盯着某处,没有直面的让人尴尬,也不会有背影给人的伤感,静怡中却有着灵动 ,这便是侧影我愿看的原因。

我没有远行过,但却能深深体会到游子远行的难舍与难分,因而,即便是离家也是匆匆去匆匆回,从不把心留在路上,心永远安放家中。

读《朱自清散文》有感 篇5

梦在一个不知的夏夜

身旁空荡荡的似在皎洁的月光下

怀念逝去《春》的光芒

怀疑自己做了个梦

梦在一个不知的夏夜

身旁空荡荡的有一个人

《匆匆》地来,又匆忙地去

怀疑自己做了个梦

梦在一个不知的夏夜

身旁空荡荡的四处地张望

哪里寻找我的《背影》

怀疑自己做了个梦

梦在一个不知的夏夜

身旁空荡荡的一片蛙鸣拢来

谁堪受这《荷塘月色》的孤清

怀疑自己做了个梦

梦在一个不知的夏夜

身旁空荡荡的只是谁的灵魂

浅谈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人性美 篇6

关键词:《背影》,人性美,感情质朴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诗人和散文家,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他的散文是独树一帜的, 可以说写出了风格, 写出了特色。朱自清的散文, 追求一个“真”字, 以真挚的感情, 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评论朱自清散文, 引用杨振声的话:“他文如其人, 风华是从朴素出来的, 幽默是从忠厚出来, 腴厚是从平淡出来。”这话自然评的中肯, 把做人与作文结合起来, 从人格论到文风。朱先生为人处世的忠厚、老诚、朴实, 归结起来是一个“真”字, 所以, 也就形成了他散文的率真的特色。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 这是朱自清散文中追求的东西, 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背影》的魅力在与它结构的凝练精美, 以此体现人性美。即人间最真贵, 最持久的亲情。作者抓住瞬息的生活感受, 以“背影”为线索, 四次提到“背影”。

第一次“背影, 体现父子思念之情。写冬天所经历的一段往事, 祖母的死给不当家的“我”带来的多是情感上的悲痛, 而对身兼一家经济重担的父亲来说, 除了悲痛而外更添了一层筹措丧费的困苦, 何况现在又失业了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父亲也没有想让在北京上大学的“我”辍学谋职业的念头, 而是丧事一完便匆匆奔波到南京, 自己去挣扎谋生, 送儿子到北京继续那需要花费好多钱的读书。在这两段里, 打徐州——扬州——南京, 由远而近写了, 四次重复祖母丧事和父亲的失业、亏空, 把“背影”的凄惨背景在读书者心头渲染得深重起来, 然而对与老父这一片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却觉得无所谓, 甚至觉得多余, 父子的心情形成对照, 反衬出老父的爱, 爱而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搅得我们怜悯的心波荡漾了。

第二次“背影”, 体现父亲慈爱与儿子感激之情。《背影》塑造的这个感人的慈父形象, 又汇集于“背影”之上, 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可以说, 父亲的形象之所以那样清晰感人, 是与“背影”这一新颖独特的抒情角度的选择分不开的。正是这“背影”, 一次次在文中牵动起情感的弦索, 朱自清认为, 创作“……惟其‘悉出至诚’, 才能亲切有味。”因而他在创作中, 努力去写真情, 写真意, 力求以至诚打动读者。《背影》正是这样一篇“至诚”作品, 寓情于事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作品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起笔, 写出压抑不住的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然后用平淡的笔致, 叙述了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和“我”对父亲感情态度的变化。父亲本已决定不去送“我”, 且已嘱托与人, 但踌躇再三, 还是亲自去送;过江进站, 他尽可放心离去, 却又忙着照看行李, 分担儿子的辛劳, 儿子已经上车, 本应告别, 父亲却又拣定座位, 为儿子铺好大衣, 即将分手, 又担心儿子路上饥渴, 决定去买桔子。这里, 作者并没有说出一个“爱”字, 也未道出一句情语, 但父亲那离别时的恋恋不舍之心和爱子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使作品的抒情才能曲尽其妙, 层层拓深。它使作品更具魅力, 更摄心魄, 收到了神奇的效果。

第三次“背影”体现离别之情。“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过头看见我, 说, “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将父子别离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次“背影”, 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结尾以父亲来信为感情触发点, 抒发了父亲盼见儿一面, 儿渴望再见父一面的思念之情。“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背影”的再度出现, 不是简单的重复, 它包含了更深重更浓烈的感激、自咎与思念的复杂情绪, 通过这些平凡的“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寓于其中, 四次“背影”, 将人间亲情、真情, 真实的再现与读者, 让所有做过儿子和父亲的人, 产生共鸣。使情与事交融, 委婉地抒发和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读朱自清先生的这一类散文, 常常让我从父子间的人性美联想到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我们常讲, 教师要关爱学生。如果撇除教师职业要求的因素, 教师爱学生的理由是什么?我想, 是因为学生身上具备着很多成人已经不具备的美好人性。学生身上的人性光辉有时是显性的, 但更多是隐形的, 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 去激发, 去呵护。让美好的品性在学生身上尽量保存得久一些。

一些年轻的同行常问我, 并且发牢骚说做老师难, 做我们职业学校的老师更难。是啊, 职业学校的老师更应该去想一想自己是否发现了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如果做到这些, 办法自然会出现。因为此时教师与学生没有了隔阂, 教师是真正在关爱学生, 了解、理解他们。朱自清先生在《背影》里几次写到落泪, 还反思道:“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父子间的误会、不愉快或许总有机会解决弥补, 但是师生之间却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扬振声.杨振声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2]朱德熙.朱德熙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上一篇:灿烂的微笑六年级作文下一篇:led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