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败到成功的启示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失败到成功的启示(通用9篇)

从失败到成功的启示 篇1

他着手开办自己的企业,可是,不到一年,这家企业倒闭了。此后几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他再次参加竞选州议员,这一次他当选了,他内心升起一丝希望,认定生活有了转机: “可能我可以成功了!”第二年,即1851年,他与一位美丽的姑娘订婚。没料到,离结婚的日期还有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却不幸去世了。这对他的精神打击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因此患上了神经衰弱症。

1852年,他觉得身体康复过来,于是决定竞选美国国会议员,却仍然名落孙山。

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尝试,三年后他再度竞选圉会议员,他认为自己争取作为国会议员的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选举他。可是,出乎意料,他落选了。

为了挣回竞选中花销的一大笔钱,他向州政府申请担任本州的土地官员。州政府退回了他的申请报告,上面的批文是:“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具有卓越的才能,超常的智慧,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两次失败并未使他服输。过了两年,他再次竞选美国参议员,还是未能如愿。

在他一生经历的十一次较大事件中,只成功了两次,然后又是一连串的碰壁,可是他始终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从失败到成功的启示 篇2

一、日本质量管理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

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演进过程, 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虽然后来在某些领域落后于欧美有些国家, 但整个制造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仍然很高, 值得我国认真借鉴和学习。日本质量管理模式在20世纪获得巨大成功, 绝非偶然, 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 环境因素。

日本自然灾害频发、工业资源相对匮乏, 生存竞争的压力巨大。相对贫乏的自然资源环境, 催生了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互助意识、共克难关的意识、节约资源的意识, 这些意识逐步成为日本国民的一种优秀品质。二战以后, 日本政府、企业和国民都有着强烈的复兴意识, 激发了日本各界特别是企业家和劳动者的爱国情绪、凝聚力、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形成以科技和质量兴国的巨大动力。

进出口是日本的生命线, 外向型经济结构迫使日本企业必须采取“以质取胜”的竞争战略, 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地位。二战以后,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大量物资、技术和人才的帮助, 美国最先进的质量模式率先在日本得以应用和创新, 50年代爆发的朝鲜战争也拉动了日本企业的出口, 使其企业实力迅速壮大。

2. 操作因素。

日本企业的质量改进从质量小组到企业整体的质量控制、集团性质的质量控制再到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都是企业发起的。即使日本科技联盟和日本社会经济生产率安定本部两大质量推进机构也都是独立法人机构, 日本政府只是从法律和政策上向企业提供保护和保障。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成功和自下而上的、自觉自发的企业行动是分不开的。

3. 企业因素。

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一大特色是现场管理特别质量小组活动, 这和日本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紧密相关。日本的质量管理小组非常重视人性化管理, 着力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管理透明的工作环境。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沟通、共享知识;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为企业改进质量建言献策。日本企业重视对小组业绩的表彰和宣传, 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培训, 推动质量小组和外部的交流, 奠定了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现场基础。

传统的日本企业有着和欧美各国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日本企业重视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提拔和奖励, 特别是对在质量改进方面有特殊贡献的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 安排其担任重要的管理岗位甚至进入到企业的董事会。日本企业采用终身雇佣的用工制度和年功序列的报酬体系, 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职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 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做贡献。

日本企业注重学习欧美优秀的质量管理模式。从最早的统计质量管理到美国的全面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从学习和模仿美国设立日本经营质量奖, 到后来积极引进ISO质量认证、学习欧洲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日本企业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 调整自己的质量评审规则和基准, 始终站在世界质量管理发展的前沿, 保持产品质量的国际竞争力。

二、对我国质量管理模式的反思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走出了一条独立的质量管理道路。早在建国初期, 许多技术专家和生产工人就在企业自发地进行各种形式的质量改进活动。改革开放以来, 中日关系改善, 我国从日本引进了质量管理小组的管理手法, 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 外资大量涌入, 非公有制企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我国的质量改进活动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在原有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群众性质量小组活动的基础上, 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品牌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质量万里行、用户满意工程等活动为标志, 形成了全社会共同重视产品质量的环境。国家通过出台《标准法》、《产品质量法》、《质量改进纲要》、《消费权益保护法》, 通过各种质量标准的修订和出台, 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法律监督。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依法监管, 各级质量协会引导和促进, 认证机构公正审核和认证, 企业自我约束,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

总的来看, 我国企业接触和接受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并不晚, 但后来的发展和创新不够, 与发达国家产生了较大差距。就中日两国企业而言, 造成这种差距的主客观原因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1. 中日两国企业所处的体制、文化、资源、环境不同。

日本是海洋国家, 资源相对贫乏, 进出口是维系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这使日本企业始终站在国际竞争的最前沿, 产品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就没有市场, 始终以背水一战的姿态看待产品质量问题。经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国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较高, 工人训练有素, 为日本企业提高质量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建国后, 我国的工业化及质量管理基本上是从零起步的, 20世纪80年以后才逐步加大对外开放, 但总体上说各种资源相对丰富, 劳动力成本低, 加之国内市场巨大, 企业质量竞争的压力远远小于日本, 这是中日两国企业在质量管理水平上产生差异的基本原因。

2. 我国微观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国有

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 企业的市场主体意识还不强, 缺乏进行自我质量改进的压力和动力。我国早期的质量改进活动, 主要是靠行政手段由政府发动、自上而下展开的, 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80年代以后, 非公有企业大量涌现, 市场竞争加剧。但以质量求生存的危机意识不强, 质量改进“自下而上”的驱动力仍然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后, 我国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以行政手段推进企业质量改进的体制逐步让位于以法律监督和“第三方”评价为主的质量管理体制。在此过程中, 政府直接调控的力度逐渐弱化, 质量管理的推进、评价和控制的难度增加。质量认证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 质量协会等机构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定位, 才能切实发挥引导、协调、监督的作用。目前, 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正在经历一个由强到弱, 再由弱到强的过程。在此转轨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管理的真空, 导致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3. 我国企业对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不够。

很多企业的质量理念仍停留在产品质量本身, 忽视企业内部顾客和外部相关者利益及社会责任;质量管理还停留在通过设备和工艺来控制质量, 通过事后检验控制质量, 对过程质量重视不够;现场职工和技术人员对质量问题的精力投入还不够, 一些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手法还不普及;质量体系认证重形式不重内容, 重宣传不重落实, 没有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以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为例, 虽然过去对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亏损, 甚至一大批国有中小型企业倒闭、转型, 企业现场的科技创新氛围和质量改进积极性有所下降, 质量管理的群众性基础有所弱化。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引进了现代企业股份公司制度, 采用了绩效主义的薪酬体系, 生产现场往往使用较多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 质量改进缺乏人力资源的保障。

4. 我国企业的质量改进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

由于体制问题和人才问题、资金问题, 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与质量改进相配套的产品创新能力非常薄弱。一些企业长期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 忽视了产品寿命周期和顾客需求的变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也是我国企业产品质量与日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5. 集体主义企业文化的淡化。

企业产品质量涵盖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的质量提高需要现场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工人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 日本企业现场管理的优势就来自其独特的团队合作文化。过去我国国有企业倡导的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与日本的团队合作文化相比毫不逊色。我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鞍钢宪法也倡导“两参一改三结合”, 强调领导、技术人员、职工共同参与质量管理, 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21世纪的今天, 我们需要继承过去优良的国有企业文化, 大胆提拔来自一线的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进入相应的管理岗位,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尊重技术革新、尊重现场工人、倡导质量改进的氛围。

从失败到成功的说说 篇3

2 、失败的过程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缴的学费,追求个人的成功与事业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与经历失败的过程,失败并不代表你是个失败者,只是代表你还没成功而已。

3 、失败后并不是就能真的获得成功,而是失败后要去认真反思,找出失败的原因,这样这次的“失败”才会有下次的“成功之母”。

4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5 、我知道一开始不一定会成功,肯定会有失败。“失败”会陪伴我走一段很长的路然后再亲手送我到“成功”面前。所以,我已经做好接受失败的准备了,我要带着失败去迎接成功。

6 、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

7 、生命中最值得荣耀的,不是没有失败,而是在每次失败后都能勇敢地站起来。

8 、该是时候叻,为自己好好想想。如何让自己更好过些,至少不再去碰触那些不安的回忆,让自己难堪。

9 、没有十全十美,也没有人不可或缺,每个人都有这种或那种弱点。当他失败时,这种弱点将会缓解他的沉痛之情

10 、你的心已不属于我,可我却还期待你的回应,明知不可以,却还是被牵引。

11 、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12 、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

13 、我以失败开始了文学生涯,正像我以失败开始我的爱情生活一样,而它的失败比那悄悄失败的爱情更加可怕,然而,它是确实的、是我亲眼所见的。

14 、只有经历过失败才是真正的赢,因为你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懂得了失败的真谛。

15 、乐观使你倾向于幸福健康事业顺利,悲观使你倾向于绝望患病失败忧郁孤独懦怯。

16 、人生,失败皆因一个贪字,洒脱缘于一个淡字。人生在旅途,我不知道,是窗外的风景在流动,还是我的心绪在波动。别经常回头看,移动的景致让人发晕。

17 、任何为失败找借口的人虽然你的心灵上得到了安慰,但是你将永远的拥有失败,面对失败,其实有一个办法,笑一下,继续前进。

18 、在未来的厄运到来之前,还有时间可以享受一点点幸福。但我知道,未来是黑暗的。失败失败再失败——既有失败在后,又有失败在前——这是我随身带着最深刻的坚信。

19 、你突然点醒了我,我们的相识能够以年计算了,你找到你爱的,而我,还在原地徘徊着。

20 、自己的失败全都是青春的一部分,而认定别人的失败绝不是青春而只是彻底的失败。

21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22 、你失败了吗,难道别人的炫耀就倒映了你的失败?真的吗,是不是很丢脸啊。要知道根本,根本就没人注意你。这不算失败。真正的失败是放弃,而一个没有放弃的人,这样的比较永远不会停止。

从失败到成功的作文850字 篇4

库克出生于英国北约克郡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3岁才有机会到一位女教师家学习;从那儿,他听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海的故事,于是,少年的心从此不再安宁。17岁时他因贫困不得不辍学当了学徒;就在这一年,他看到了大海,从此,大海成了他生命中的惟一。 1768年,库克在首次太平洋科学考察中发现了新西兰;1772年,他用三年零十七天的漫长航行,完成了第一次自西向东高纬度的环球航行,并深入南极,于1774年写下了到达南纬71°10′的记录。这个记录保持了整整60年,而这个海域(后来被命名为阿蒙森海)离南极大陆最近的一个突出角——捷尔斯敦半岛仅区区200公里。但是,对南极是否存在的“模棱两可”态度和对南极是否有用的的轻易否定,使他在还有200公里远的地方止步不前,最终功败垂成,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失之交臂!

1781年,赫歇尔认定天王星是行星。其实,在这以前,已有好几位天文学者观察过它了。当时流行着一种陈腐的观念,认为太阳系的范围只到土星为止,土星以外,再没有行星了。持这种观念的天文学者因循守旧,他们既不敢、也从未想到应该扩大太阳系的领域,因而总是把天王星当做恒星而不加注意。勒莫尼耶甚至观察过它达12次之多,最后功亏一篑,还是让它逃之夭夭。要打破这种观念,需要胆识和勇气,需要的是一些坚持不懈。

正如一个挖宝的人,他已经坚持橛了98镐,他对自己说再橛最后一镐,如果还是找不到宝贝,就不是自己的事了。这样他又坚持了一镐,挖了第99镐,最终依旧没有看到。于是他背起了镐头,说:“这里没有宝。”其实他不知道,如果他再撅一镐,下面的宝贝就唾手可得了。因为一镐,使他前功尽弃。

……

这样的人和事在现实生活里举不胜举。他们爬山,只是山顶最后一块巨石,望而却步,错失了无限美丽的风光。他们历尽千难万苦,精心烹制,最终却让煮熟的鸭子从手里飞走。他们因为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与胜利檫肩而过,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啊!

从失败到成功的启示 篇5

【作 者】李锐利,华东师范大学教管系

【内容提要】改进薄弱学校是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这又是一项困难且进展缓慢的任务。本文在介绍英国改进薄弱学校方面有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就如何改进我国的薄弱学校提出了一些对策。

【摘 要 题】比较与借鉴

【关 键 词】英国/薄弱学校/特殊措施/中国

*英国改进薄弱学校的有关情况

如果一个国家希望取得比别的国家更高的教育成就,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然而,在最薄弱的学校里,学生的成就是一个需要特别关心的特别原因。英国皇家学校督导局近年来,对薄弱学校失败的原因给予了较多的关心和观察,发现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薄弱学校的表现而言,却存在着三个共同的特征:低成就的学生、不令人满意的或较差的教学质量和低效的领导。他们得到的证据清晰地表明,许多学生是低学业成就者。学生需要好的教学以获得进步和取得好的成绩,薄弱学校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以改变原有的面貌。

一、薄弱学校(需要采取特别措施的学校)的特征

这些需要采取特别措施的学校,既有城区中小学学校,也有乡村中小学学校。在这些学校里,没有合理的原因能够解释为什么不能给所有学生提供可接受的教育质量,教育标准局督导的检查结果清晰地表明了,即使处在同一地区的学校其教育成就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较好,有的较差。学校集中精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学校是大是小,地处城市还是农村,是小学、中学还是特殊学校,优质的教学和良好的领导是不可替代的。

在大多数采取特别措施的学校中,体现了一系列特征:

所取得的教育标准

*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许多学生没有达到其应该达到的标准。

大多数学生或在学生特别群体中,课程科目成绩较低,进步较少。这在测验中、国家课程评价中和其它调查结果中可以明显显示出来。*规则的破坏性行为。*十分显著的种族歧视。

*大部分学生或学生特别群体出席率低或逃学者较多。

所提供的教育质量

*在大部分课程中,教与学的质量都是不能令人满意或者是差劲的,在不令人满意的教学和成绩的低水平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大量的不令人满意的教学,包

括学生的低期望。*失败地履行国家课程。

*对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较少。*来自其他学生和学校里中年人的感情冒险。*职员和学生之间对抗的关系。

学校的管理和效率

*校长等高级管理人员组织管理力量薄弱导致领导和管理的低效。*学校领导实体组织不力,有些不能履行他们的法定职责。

*学校不能充分利用资金,低效管理和使用资源(包括学校可得到的资金),因而经常需要国家的资助。

*职员、家长或管理者对于校长失去信心。*职员中道德水平低下或较多职员不能忠于职守。*学校缺乏相关资金。

具体来说:

在大多数小学中:

*学生的能力接近但又通常低于国家标准。*阅读、写作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标准太低。*差劲的教学影响到一个或更多的班级。

在大多数特殊学校:

*对实施国家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行为严重的影响到学习。

在大多数中学:

*普通中学教育合格证考试的成绩低。*出勤率和准时的情况常常较差。*大量学生的行为不令人满意。

*学校的除名率高,少数民族男孩的除名率很高。

*注册学生少。招生经常减少;与女孩相比,学校没有为男孩提供适当的教育标准。

二、促进薄弱学校改善的关键举措

*学校领导和高级管理者应该鼓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正视督导的结果,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改进。

*拟订明确指出所有关键问题的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应该包括清晰的成功标准,对取得的进步作检查监测和评价的有效方法。

*优先改进教学质量。这包括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提高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由高级教师对全体教师的工作进行监控。

*对所有的管理者提供培训。为了有助于学校的改进,管理者应该将自己有效地组织起来,并做到职责分明。

*地方教育局应该确保为这类学校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监控,这也包括对个别职员的直接反馈,以维持学校。

*征求专家意见。政府直接拨款的学校领导和高级管理者应该仔细地思考如何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校外专家可能提供他们所迫切需要的指导和意见。

三、帮助薄弱学校改进的具体方面

如何帮助学校改进,具体有以下八个方面: *校长强有力的领导。*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

*有一个清晰的、具体的、目标和结果可测量的行动计划。*使教师热衷于改进学校的状况。*学校和家长之间良好的交流。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出勤问题的妥善处理。

*针对国家课程制订发展计划和各学科的工作时间表。*有效的资金管理

(一)校长强有力的领导

校长强有力的领导是学校进步的关键特征。除了一些学校外,校长都是在督导后新上任的。校长的更换对学校教育质量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新的校长带来新的动力和热情。新的校长得到了教职员工的支持,校长处理了中层管理的薄弱和低效。在多数例子中,超职员工和教师胜任问题得到了处理。

校长很好地接受了从皇家督导员督导监控进步中所得出的结论。他们发现,有规律的督导监控有着重要的价值。实施特别措施学校的校长发现,皇家督导员的监控督导是关键的。他们认为皇家督导员提供了很专业的有价值的交流。

(二)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

新校长来到后通常要重新调整学校的管理结构,这种结构要求和允许其他管理者能够有效地工作。通常重新规定高级管理者的岗位和职责,重新明确本职工作。

学校高级管理者和领导对学校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是改进中学校的显著特征之一。学校管理者密切关注行动计划,确保学校持续进步。

学校高级管理者应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行动计划是否有助于我们有效地处理所有关键问题?该计划是否包含了清晰的目标?

2、学校的职员是否与我们合作并相互合作?

3、我们了解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吗?

4、学校政策以及各学科的工作时间是否适宜?

5、我们是否对教职工和学生设定了高标准,赋予了高期望?我们是否以身作则?

许多学校的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效果不佳。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成为这些学校的首要任务。这包括如何进行部门管理,如何改进学科评价标准和评价学生进步的方法。在多数情况下,这类培训改善的成绩,提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教育质量。

(三)有一个清晰的、具体的目标和结果可测量的行动计划

高质量的行动计划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改进策略;设定既可得到又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清晰地设定优先考虑的项目;安排计划各部分的责任;设立成功的准则。大多数学校和管理实体准备了合理的行动计划。改善最快的学校在督导员一完成给学校的口头反馈,就开始按照行动计划工作。督导显示,四分之三以上的学校能达到所有或大部分的目标。

(四)使教师热衷于改进学校的状况

教师对督导报告结果的接受、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渴望是改进中学校的一大特征。没有所有职员的意愿和投入,管理者和高级管理者在改善学校方面将不会有大的进步。在高级和中级管理者的支持下,如果教师接受和按照督导报告行动,将会带来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的快速进步。

一份短期、中期或者长期的详细课程计划准备帮助教师定位于他们的工作。在一些学校里,当教师增加了计划的详细性,有适当的支持,高级管理员检查课程计划和教学时,改善了教学的质量。当清晰地描述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时,课程计划是特别成功的。皇家督导员的督导和评论将帮助教师如何定位于改善班级成绩。

教职工应该明确:

1、是否接受并理解了督导报告中的主要发现和关键问题?

2、我们是否在每堂课中都赋予了高标准并且它是可行的?我们以身作则了吗?这样的高标准是否适宜?

3、我们是否正确、及时地完成了行动计划中指派的工作?

(五)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良好的交流

在薄弱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是很少的。尽快改善学校的需要使学校与教师、家长和公众之间有效的交际成为必须。改善交际不一定意味着开更多的会议,而是一些必须的会议和更有效的书面交流。在那些规则地将信息通报给家长,改善了学生教育并取得进步的学校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好。通过更好的交流,学校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更有效地投入学校的生活中。这包括家长更好、更多地出席家长会并且对管理实体与学校尽更多的义务。

学生家长应该明确:

1、学校是否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服务?

2、学校是否为孩子布置了定期的、有效的家庭作业?

3、是否为学校的改进提供了帮助?

4、我们的孩子是否被要求准时到校,并且为学校生活做好了充分准备?

(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出勤问题做出妥善的处理

校长成为促进学生行为改进的核心。学生有不良行为出现,大部分学校都能加以有效的处理、制定明确的学校政策、为全体教师提供培训,以及采取统一且公平的规章制度。行为政策的回顾和新规则的一致运用,使一些不良行为减少。在一些学校里,学生懂得了别人对他们期望是什么,新的行为规则增强并导致了学生在短时期里较快地进步,接着维持,而后改善了他们的行为。

在采取特别措施的多数中学和较少的小学里,出勤率是不令人满意的。多数正在改善的学校已经建立了明确的改善出勤率的政策和程序。有地方教育局和教育福利部门支持的学校,学生出勤率提高得最快。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应该知道:

1、我在课堂上学得比以前多吗?

2、学校对课堂中的正确行为提出要求了吗?我确实按要求去做了吗?

3、我是否在学习上尽力了?

(七)针对国家统一课程制定发展计划以及各学科的工作时间表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向全体学生传授国家统一的课程。大部分学校已经迅速地达到了一种共识,即国家统一课程的设置是具有广博性和均衡性的,每门课程都给予了充裕的授课时间。

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采用一种常用的课程计划格式。最好的课程计划给出学生的目的、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详细解释。在一些学校里,当介绍一下新的课题时,教师制订出很详细的课程计划。这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在这些案例中,特别关注与教与学的产出。

区分工作表的准备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多数学校把他们的努力定位于英语、数学和科学工作计划的生产方面。这些计划经常包含学生要获成绩的目标。

(八)有效的资金管理

多数管理实体和高级管理者很快地建立了有效的学校资金监控机制。

在大约一半的中学、很少的小学和特殊学校里,发现了财政赤字。在地方教育局和管理者的帮助下,多数学校很快地处理了预算问题。在一些案例中,地方教育局推迟了赤字解决的日期,尽管多数采取特别措施的学校在国家水平上被资助。

在他们的督导期间,多数学校对钱给予定价。采取特别措施的学校很快地学会有效和小心地、为了合理的教育目的处理钱的问题。在学校没有效率和不完善 5 的情况下,地方教育局给出较好的建议和支持。

四、在改进薄弱学校中管理者和地方教育当局的角色定位

(一)管理者

强有力的、较好组织的管理实体(governing bodies)是正在取得较快进步学校的一个主要特征。他们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处在实施特别措施中的学校: *支持校长履行改变落后状况的职责。*发展监控学校成绩的技能。

*更有效地组织管理实体——通常通过一系列有详细角色说明的委员会。*带有积极的、很高的兴趣支持和促进学校的发展。

*处理困难问题,例如无效的领导或教学、赤字预算、健康和安全问题。*使家长认识到学校正在怎样改进。

管理者应该明确:

1、学校实体是否明确其职责?

2、我们对学校中发生的事情了解吗?

3、是否对各领导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这种分工是否有效?

4、学校领导实体是否完全参与了行动计划的准备?

5、我们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标准进行了检测?

多数管理实体设立了有效的,有关课程、人事、资金等方面的委员会。在一些学校,管理者联系学校不同的课程领域,对于监控和进步的报告负有责任。

随着督导结果的反馈,四分之三学校的管理者同意组成一个委员会,检查行动计划的准备。这些委员会通常包括管理者、校长、职员,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家长。准备行动计划的多数工作是由校长和学校的职员做的,可是管理者担任重要的角色。在一些情况下,管理实体的工作是所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中的一个,通过职员和管理者一起工作,获得较大进步。

管理实体主席发现,皇家督导员在监控督导后给出的详细反馈是非常有用的。他们能够和督导员讨论学校取得进步的方面,更完满地对管理实体报告皇家督导员关于学校的判断。“皇家督导员的报告帮助我维持管理实体,我能够和校长讨论报告的细节问题,决定怎样发展”,某管理实体主席如是说。

(二)地方教育当局

地方教育当局通过以下途径有效地支持学校: *帮助他们准备行动计划。

*任命额外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经常有学校所要求的特别技能。*使用他们的检查员帮助学校。*定时检查进步,但不能频繁。

*鼓励学校监控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成绩。

大多数地方教育局正为采取特别措施的学校提供合理和较好的支持。大多数有帮助性的地方教育局知道,仅仅依靠他们不能改善学校;还必须依靠职员和管理者。然而,地方教育局通过确保适当的建议和支持,如资源、有技能的人事和训练课程来帮助学校。

大多数地方教育局对采取特别措施的学校花费大量的金钱。在一些学校,校舍需要急切的关注,几乎所有的地方教育局很快行动,处理健康和安全问题。这不仅为学生改善了学习环境,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和职员的道德。地方教育局提供了重新组织职员结构的帮助。

相对较少的学校因为所需要处理的困难较少,因而得到委派处理预算的权利。在很少情况下,地方教育局准备为预算负有责任,帮助学校对职员结构做出调整。地方教育局的人事部门能够给学校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帮助他们处理职员问题。

地方教育局经常对特别课题提供帮助,特别是为在小学里需要合作的课题进行协调。教师顾问正支持教师,和他们一起在教室里工作,帮助准备工作时间表,这证明是很有效的。

对一所学校进步的监控和评价经常是地方教育局督导的责任。许多地方教育局督导员利用这个机会,作为评价进步的一个方式支持班级中的教师。不仅帮助个别教师,也有助于收集信息,以便把所做出进步的情况通知校长和管理者等有关人员。

五、英国改进薄弱学校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薄弱学校的情况可能与英国的不尽相同,但英国的措施对我国的薄弱学校改进也有可资借鉴之处。

在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薄弱学校在20%-30%之间,有的甚至达到40%。所谓薄弱学校,指的是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相对薄弱。其主要特征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主要指的是教育经费不足,校园建设及教辅设施的薄弱,如办学规模小,人均面积少,缺少必要的运动场地和设施,校园陈旧,实施和电化教学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换和充实,教学手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农村的薄弱学校校园陈旧,缺少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甚至还有大量的危房存在。

软件方面:主要指的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涣散,工作积极性不高,生源不稳定,学校社会形象差。

对照英国的改进措施,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我国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使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化

由于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薄弱学校与先进学校的差距,那么我们 7

应该通过政策性的调整来缩小这种差距,使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化。政府应采取政策倾斜,扶持薄弱学校发展,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彻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2、加强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所以说薄弱学校领导力量的重新调配至关重要。要选拔责任心强,有思想,有能力并且敢于改革创新的人做校长,增强领导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带动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师资力量方面,除了提高教师待遇,留住教师的心之外,还要通过正常渠道调配合格师资到学校任教,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到校任教。

3、改革管理制度,使人尽其责

要从制度上采取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制度,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使教师安心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要切实落实职称结构比例制,营造一种合理的,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环境。切实改变教师人浮于事的工作作风。

4、强弱合并,优势互补,合并联合

企业的联营,高校的合并,给我们以启示。所以,条件具备的强校和弱校可以考虑合并,走联合办学之路,这样,既能改造薄弱学校的薄弱环节,又能避免教育资金的重复投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化。

5、开展“结对子,手拉手”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强校和弱校之间形成一种定期交流、支教的制度,选派优秀教师定期到薄弱学校支教,薄弱学校的教师到先进学校听课、观摩等,并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以带动薄弱学校的逐步发展。

从失败到成功的启示 篇6

心态最健康的女人

现在, 金星担任国内“星光大道”、“舞林大会”等许多大赛的评委。她第一次坐在评委席, 就以“狠”角色出现, 她的评点不仅专业, 而且语言犀利。更重要的是, 还会坚持和评委、选手们较真, 她敢说敢做, 敢言敢评。金星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娱乐精神。近日, 金星在电视台节目中怒批对妻子实施家暴的李阳。她痛斥李阳:“男人打女人不是低级, 是下流!太道貌岸然, 你是一个龌龊自私的男人!”此外, 金星直言李阳做人太失败:“你是一个很成功的独立男性, 但缺少对家庭的责任, 尤其这件事情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你并不适合家庭。”金星这种率真、敢言的性格令无数观众和网友钦佩, 她被形象地誉为“透明的玻璃鱼”。

她透明的性格与很多矫揉造作的演艺界明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更为公众人物做出了榜样, 她虽然经历了从男人到女人的历程, 但是, 她自信地眼神和成功的职场经验让每一个知名的主持人采访她时变得不那么自信。鲁豫说:她是一个心态最健康的女人。

从“他”到“她”:浴火重生的职场宠儿

金星是职场中的姣姣者, 她在变性前, 就是国内顶尖的优秀青年舞蹈家, 可以说他是中国现代舞的领军者, 其舞蹈才华享誉海内外。早在1991年, 金星就被美国舞蹈节聘为首席编舞, 同年获美国舞蹈节年度最佳编舞奖, 同时获编舞家称号。变成女儿身后, 更有利于金星在舞蹈上的发挥, 她成立了舞蹈团, 这是中国第一个独立的、私人运作的民营舞蹈团, 不拿政府一分钱, 几乎每年出一台作品。最近五年, 金星的舞蹈团每年在欧洲巡演都在50场以上, 金星的很多舞蹈作品均已成为当代世界现代舞舞蹈界的经典之作。

其实, 从六岁开始, 金星就想成为女孩。在28岁时, 他下定决心做变性手术。虽然顺利地变为了女性, 但是金星的手术出现了一个意外, 肌肉高度痉挛。手术结束后, 她左小腿肿得比大腿还要粗, 始终处在麻木状态。这成为了一场医疗事故, 医生断言, 金星很可能成为瘸子。当金星的妈妈听完诊断结果, 哭得跟泪人似的。妈妈一边哭, 一边说:“她跳舞跳得那样好, 跳舞就是她的生命, 她变性就是为了更好地跳舞, 这样的打击, 她怎么能够承受得了啊!”

但是, 金星并没有沮丧, 一边做着恢复性治疗, 一边坚持研习舞蹈。她并没有惧怕病痛, 而是勇敢地面对。更重要的是, 她并没有去怨恨导致她医疗事故的主治医师, 而是一直怀着对上苍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最终她战胜了病魔, 自信地活跃在世界舞坛。

生活中充满着“再见”, 但依然相信爱情

关于失败到成功的名言 篇7

2 、一分钟的成功,付出的代价却是好些年的失败。——勃郎宁

3 、成功不在于有无天资,而在与无理想。——德田虎雄

4 、成功是结果,而不是目的。——福楼拜

5 、十九次失败,到第二十次获得成功,这叫坚持。——佚名

6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了成功的代价。——莫扎特

7 、成功只有一种——按自己的意思过一生。——马洛

8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牛顿

9 、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肯

10 、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从来就不能算作是失败。——乔·拜伦

11 、高傲自大是成功的流沙。——阿比

12 、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未去尝试。——西奥多·罗斯福

13 、一个羞赧的失败比一个骄傲的成功还要高贵。——纪伯伦

14 、成功是魄力之学。——迪斯罗里

15 、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弗洛伊德

16 、失败得教训,成功获经验。——谚语

17 、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

失败没遗憾成功算赚到人生哲理 篇8

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人人都知道,但是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还是会因为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其实失败了又如何?失败没遗憾,成功算赚到,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去尝试一下,至少不会留下遗憾。

很多励志文章里都谈到勇于尝试这一点的重要性。很多事情看上去很困难,根本没有成功的机会,所以很多人都选择放弃,去做比较有把握的事情。可是有的人偏偏不怕失败,大胆地挑战,最后过关斩将一步一步接近成功。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接受失败的心理承受力都没有,而且失败都还没到来就已经放弃了,更别说尝试一下了。

即使是爱情,有时候也需要这种“失败没遗憾,成功算赚到”精神。当你对一个和你是两个世界的.人产生好感时,你会主动接近他,还是偷偷地暗恋他。也许你觉得你和他绝对没有任何可能,所以连靠近他的勇气都没有,似乎也说明了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在意他,否则不会这么容易就知难而退。如果你真的非他不可,那么你会有勇气走向他,用你的方式让他注意到你,至于会有怎样的结果,就顺其自然。也许你们最多只能当朋友,但至少你知道了结果;也许你们能够在一起,那么你就是赚到了。

很多人把成功归功于幸运,不可否认很多事情需要一点运气,但更重要的是勇气。当你有运气没勇气时,即使成功就在眼前你也不一定能抓得住;当你有勇气没运气时,尽管成功离你很远你还是能尽全力去争取。既然已经尽了人事,那么结果如何就听天命了,失败没遗憾,成功算赚到。即使失败了,你在努力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收获,这一次没有成功下一次你就有一点经验,成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从失败到成功的启示 篇9

自主知名品牌从兴盛走向消亡的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 有企业领导管理者决策失误, 领导管理能力低水平差方面的原因, 也有技术装备落后、产品老化陈旧, 创新研发滞后不能很好跟上市场发展需要的原因;有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影响的原因, 也有企业自身适应环境变化不够, 主动掌握市场、努力开辟发展市场、积极赢得市场不够的原因。

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文化因素影响的原因, 这种影响不仅十分巨大, 而且是内在的, 是潜移默化的, 是深层的, 是持久的, 是极其广泛的。它既影响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 也影响着企业的每一名员工, 既影响企业人力资源个体, 也影响企业全局整体, 既影响企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 发展理念, 也影响企业人力、产品、技术、市场、服务、供应、销售、财务等等的日常管理。对此, 企业界、学术界必须切实提高文化因素对企业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深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从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 高度重视并具体指导品牌建设工作。

当前, 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就文化因素对知名企业品牌从兴盛到消亡的影响进行研究, 系统分析究竟是哪些文化因素在发生着影响?这些文化因素究竟又是怎么具体影响的?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进一步找出从文化因素加强知名企业品牌建设的对策, 既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同时也为推进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掺杂使假断送知名品牌美好前程的背后其实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文化因素在作祟

原河北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三鹿, 曾是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中国奶制品市场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三鹿品牌奶粉曾是和伊利、蒙牛等齐名的几个全国知名奶粉品牌。然而, 在2008年上半年, 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出现身体健康问题的事件逐渐浮出水面。时年有一则消息公开报道表明, 河北三鹿集团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数量有700吨, 一些食用过该奶粉的婴幼儿出现身体病变, 中国卫生部要求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 三鹿集团表示将全部召回该产品, 并表示将密切配合有关部门, 关注、处理相关事件。此消息一出, 社会一片哗然。由于生产三鹿品牌奶粉的牛奶中掺入了对人体生命健康严重有害的化学物质三聚氰胺, 从而使三鹿品牌奶粉瞬间成为了千夫所指害人的毒奶粉, 三鹿便成了毒奶粉的代名词, 自此, 三鹿企业的发展经营从顺风顺水顿时陷入了绝境, 在一片声讨、打击和处罚形势之下, 三鹿集团最终于2009年2月12日宣布破产, 三鹿品牌奶粉从此在市场和消费者中消亡, 三鹿集团不得不改旗易帜, 三鹿知名品牌从盛极一时走向陨落消亡。

从文化因素分析, 三鹿品牌奶粉的消亡, 是部分供应鲜奶奶源的奶农, 企业有关的管理者, 乃至部分政府监管者受到唯利是图, 见利忘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腐朽文化影响, 自身拥有极端物质利益观念所致。为三鹿集团提供奶源的部分奶农为了多获得钱财物质利益, 利令智昏, 图财害命, 置人的生命健康于脑后, 把有毒的三聚氰胺掺入牛奶中来降低成本, 提高产量, 瞒天过海, 获取不义之财, 他们是罪恶的元凶, 是不义的代表。三鹿集团的有关管理者, 在负有检查把关不严存有管理漏洞, 给毒牛奶进入企业提供通道严重责任的背后, 不排除有些人私下收受不法奶农提供的金钱物质, 收人钱财为人消灾, 吃人的嘴短, 拿人的手短, 在收受不法好处的同时, 对牛奶质量把关睁只眼闭只眼, 成为罪恶的帮凶。其实质原因, 同样是受到了唯利是图, 见利忘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有权不使过期作废, 有好处不捞是傻瓜腐朽文化的严重影响。个别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在失职的同时, 也不能排除有渎职行为, 这其中仍然有唯利是图, 见利忘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腐朽文化的严重影响。在三鹿毒奶粉初现端倪被集中曝光之前, 有些媒体受到三鹿集团的利益收买和公关驱使, 忘记媒体的良心和责任, 颠倒黑白地主动为三鹿唱赞歌, 煞有其事地辟谣, 混淆视听地消除不良影响, 蒙骗消费者, 蒙蔽社会, 其所作所为仍然是受到了腐朽的极端拜金主义和小人喻于利文化的影响。

二、生产过期假药导致知名品牌消亡的背后其实是投机取巧和无商不奸文化因素在作怪

原河北宏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境内的一家正规的医药企业。该企业始建于1972年, 是河北省医药工业的定点厂家, 曾达到生产7个剂型、160个品种, 针剂产量为一亿九千万支规模。该公司生产的坤柔液在2000年前后曾经享誉一时, 备受女性消费者喜爱, 成为知名医药品牌。然而, 由于河北宏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存在对过期药品退货回厂后进行重新翻新包装后再销售的违法和不道德行为, 2002年9月1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对该公司这种生产过期假药的行为进行了公开报道和彻底揭露。中央电视台暗访的记者发现, 长期以来, 这家知名企业却做着一件不可告人的事情——把退货回厂的多个旧批号药品进行翻新再出售。他们洗掉这些药品原来的日期, 打上新批号, 经过重新包装后再重新返回市场销售。记者通过暗访的方式, 拍摄到了这家企业翻新旧药品的全部过程。并通过知情人了解到, 该企业对药品进行批号翻新的做法由来已久, 从1993、1994年就开始了。翻新的药品涉及到硫酸镁、坤柔液等多个品种。该节目一经播出, 即可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震动, 一时间成为沸沸扬扬的社会热点,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怒斥该行为是:谋财害命、丧尽天良!批示有关部门必须依法严肃查处, 坚决严惩。红宝药业该行为的败露, 使得红宝药业在消费者的眼里心里成了生产过期假药的代名词, 在老百姓的一片喊打声和政府的严管下, 一个好端端的药品生产企业从此衰落了下去, 该企业生产的坤柔液知名品牌很快淹没在了消费者的唾弃当中, 红宝药业也很快销声匿迹了, 其教训相当惨痛。

从文化因素分析, 红宝药业长期生产过期假药, 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受到投机取巧, 无商不奸,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野草不肥, 老实人吃亏腐朽经商赚钱文化的影响, 为了赢得利益赚钱, 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 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诚信缺失, 良心丧失, 道德沦丧, 不择手段, 在药物不能治病但也不会致人死亡的边缘灰色地带大打生产经营的擦边球, 玩弄投机取巧、瞒天过海、捞一把是一把, 赚一笔是一笔的卑鄙伎俩, 这种腐朽文化因素的影响一旦失去有效地约束控制便会演变成洪水猛兽, 便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赞誉, 最终毁掉了经营管理者个人, 毁掉了好端端的企业, 毁掉了前程似锦的知名企业品牌。

三、盲目扩张发展导致知名品牌消亡的背后其实是贪得无厌、好大喜功文化因素扮演着始作俑者

河南洛阳春都集团曾是主要从事生猪收购、屠宰、加工的知名企业。1987年8月, 中国第一根被命名为“春都”的火腿肠在这里诞生, 并迅速受到市场青睐, 销售额从最初的2亿多元曾经猛增到20多亿元, 年创利润2亿多元。春都在历史上以“会跳舞的火腿肠”而红遍大江南北, 开创了中国以西式灌肠系列产品为主导的新兴产业, 推动了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历史性变革, 春都狂飙突进带动了整个火腿肠产业在国内迅速崛起, 并迅速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群体优势。河南洛阳春都集团公司曾引领中国火腿肠产业从无到有, 市场占有率最高时达70%以上, 资产达29亿元。伴随着春都集团的发展, 春都以及春都火腿肠一度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然而, 仅仅经历几年短暂的辉煌, 这家明星企业近几年便倏然跌入低谷。如今的春都上百条生产线全线告停, 企业亏损高达6.7亿元, 并且欠下13亿元的巨额债务, 市场占有率从最高时的70%狂跌到10%。昔日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的场面, 今日已经成了春都人美好的追忆。伴随着春都集团的衰败, 春都火腿肠知名品牌也从泰山之巅陨落到了谷底, 逐渐淡出了市场, 淡出了消费者的视野, 尽管企业煞费苦心营造出新春都火腿肠的品牌, 但新春都火腿肠几经打造再也难现昔日春都火腿肠的风采, 新春都火腿肠低的可怜的知名度也早已经淹没在了市场的汪洋大海之中。

剖析春都集团兴衰过程, 不难发现其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春都取得辉煌成功面前, 春都的经营管理者头脑开始膨胀发热, 当地领导也要求春都尽快“做大做强”,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 1988年以来, 春都集团先后通过兼并的方式把洛阳食品公司以及当地的制革厂、饮料厂、药厂、木材厂等11家负债累累、与肉食加工不相干的亏损企业一股脑地收归在自己的名下, 同时, 还全资收购郑州群康制药厂等6家企业, 并先后对河南思达科技集团等24家企业进行参股或控股, 在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下, 数亿元资金像撒芝麻盐一样被春都撒向这些企业。近年来, 春都通过各种途径融资高达20多亿元, 仅在当地5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就在10亿元以上。通过几年的扩张, 春都资产由1987年的3950万元迅速膨胀到29.69亿元。然而, 扩张不但没有为春都带来多少收益, 还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由于战线过长, 春都兼并和收购的17家企业中, 半数以上亏损, 近半数关门停产;对20多家企业参股和控股的巨大投资也有去无回, 血本无归。

春都的经营管理者们之所以这么做从自身文化因素来说, 是受到好大喜功, 贪得无厌, 想一口吃个胖子, 贪多嚼不烂, 眼大肚子小,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蛇吞象, 夜郎自大消极落后文化因素的影响。之所以对政府的盲目扩张要求秉持言听计从的态度, 而没有从企业自身经济发展规律出发予以抵制, 从文化因素说, 也是受到胳膊拧不过大腿, 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不听领导话吃亏在当下, 跟着领导走什么都会有, 干活不随主纯粹二百五,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 说话做事不媚上干得再好不响亮, 背靠大树好乘凉消极落后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企业经营已经处于十分困难时, 春都的经营管理者们还斥资3000万元在远离生产区的市区收购了旋宫大酒店, 用作办公待客场所, 其中一年的吃喝费用就不下300万元, 还为各科室和中层以上干部分别配备了专车, 最多时达到80多辆。这种享乐主义的错误做法其背后潜藏的文化因素是, 春都经营管理者们受到今朝有酒今朝醉, 千里做官为了吃穿, 有权不使过期作废,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有钱能使鬼推磨,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国有财产就是唐僧肉你不享受我享受, 酒杯一端政策放宽, 人活一百年享受在眼前腐朽消极落后文化因素的影响。

更有甚者, 面对企业经营困境, 春都的经营管理者们不仅没有力挽狂澜, 重整河山, 东山再起的气魄, 相反, 把企业振兴的希望寄托在风水大师、仙界大师、算命大师、明眼大师、灵鸽神人的胡诌八咧、胡说八道、坑蒙拐骗、迷信之举上, 对此言听计从, 笃信不移, 顶礼膜拜, 劳民伤财, 给企业雪上加霜, 这种愚昧至极的封建迷信愚蠢做法, 其背后是受到了天地之间有神灵, 冥冥之中有神道,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人力有限神力无边腐朽文化因素的影响。

四、创新滞后导致知名品牌消亡的背后其实是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文化因素的阻碍

有一些知名企业品牌在某一个社会时期, 很好适应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发展成了当时的知名品牌。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市场变了, 消费者的需求变了, 原有的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了, 产品已经落后时代了, 这个时候必须要面向市场, 追踪消费者的新需求, 以市场和消费为导向, 以用户为根本, 及时在产品、技术上进行创新, 及时进行产品更新换代, 及时研发制造推出新的产品, 以保持产品和技术的市场活力、吸引力、竞争力, 否则, 原有的产品就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就会被消费者毫不留情的抛弃。如曾经的市场知名品牌海棠洗衣机、燕舞牌收录机、乐凯胶卷、旭日升冰茶等等, 其从兴盛到消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产品和技术上创新不够。从文化因素分析, 之所以在产品和技术上创新不够导致知名品牌消亡, 是因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受到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文化因素的影响, 致使缺少居安思危的危机感, 缺少成绩面前的忧患意识, 缺少开拓进取永不停步的不懈追求, 缺少站得高看得远的战略思维, 缺少对市场发展机遇捕捉把握的能力, 缺少把企业做强做大, 做长做久, 永远立于市场潮头的气魄。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要从文化建设着手, 大力营造和加强永不自满, 永不停滞, 永不松懈, 永不僵化, 以及永远开拓, 永远改革, 永远创新, 永远进取的优秀现代企业文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有不少知名企业品牌曾经盛极一时, 之后却走向了陨落和消亡, 导致消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文章深入研究了义利、奸商、贪婪、自满、享乐等文化因素对知名企业品牌从兴盛到消亡的影响, 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将为针对性加强优秀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中国,知名企业品牌,消亡,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子春著.通俗文化与人生智慧[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2014年8月:1-198。

[2]李汝华.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J].管理与文化, 2012 (11)

[3]卫中旗.基于企业文化的品牌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0 (11)

[4]汪树全.企业品牌及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建设[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3 (3)

上一篇:解说性演讲稿下一篇:固定资产折旧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