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区诊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城区诊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城区诊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同志们:

下午好!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抢抓发展机遇,促进科学监管,深入推进全县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再上新台阶,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经局领导会研究决定召开城区诊所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安排部署2012药品质量管理重点工作,同时对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及**县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下面我就小型医疗机构如何做好2012药品管理各项工作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充分认识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安全有效的药品可以帮助人们祛病强身、解除痛苦,而假劣药品则往往贻误病情,甚至危害人的生命。同时,药品是医疗的物质基础,有了良好的医术,还要通过药品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从这个意义说,医和药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保证了药品质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医疗质量,才能使医疗机构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 收的目的,才能促进医疗机构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做好药品监管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此,我们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强药品监管、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性,管好药品质量,让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放心满意。

二、深入实施药品生产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药品生产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实施的,自2012年2月开始至8月结束,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监管部门,将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齐心协力,抓好落实,以此带动我县药品监管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宣传普及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用药常识及药监工作动态,宣传使用假劣药品可能造成的危害,真正将法律交到群众手中,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执法氛围,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并自觉运用“一法两条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违法行为为重点,开展专项治理集中活动。要高度重视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结合实际,找准药械流通、使用等各环节中影响药械安全的突出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全 面进展。

三是要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重点加强小型医疗机构的药品监管,督促医疗机构规范购进、验收、使用、保管、养护等行为,确保在用药品质量,营造良好的就医用药环境。

三、全力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

根据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甘肃省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食药监市„2011‟37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局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由于今天会议的规模较小,只有城区诊所的同志参加,所以我们就不展开讲了,把大概情况说一下。

药品安全示范县的创建工作总的目标就是通过药品安全示范县的创建,落实各级政府、各监管部门及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责任,建立科学、高效的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及药品不良反应、药物滥用监测体系,巩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及“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成果,强化国家基本药物质量监督,加大药品监管法规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最终实现药品安全责任全面落实,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工作目标

具体有十项工作任务:1.落实药品质量安全责任。2.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3.推进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4.深化农村药品“两网”(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5.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6.全面实施药品电子监管。7.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广告监测。8.加强诚信体系建设。9.加强应急处理体系建设。10.开展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宣传。

该项工作由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监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工商局、公安、财政、物价、广电、邮政、商务、教体、人口委等14个部门各负其责,分五个实施步骤:

一是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2月)。县政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工作启动仪式、动员大会及创建工作会议。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等全方位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营造良好氛围。

二是创建实施阶段(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创建工作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保证创建工作进度,确保创建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自查整改阶段(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按照创建标准,认真做好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完善创建工作档案。

四是迎评迎检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由县政府向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出考核申请,并做好迎评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是总结表彰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8月)。县政府总结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经验,表彰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作为城区小型医疗机构,必须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 4 关法律法规,强化内部管理,改善药械储存保管条件,规范药、械的购进、验收、储存、保管和养护行为,确保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同时做到“五个不”,即不违法购进及使用假劣药品;不参与邮购销售假劣药品活动;不阻挠有关部门查证处理假劣药品;不发布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瞒报漏报药械不良反应事件。

在城区诊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一) 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 继续深入推进我厅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我厅干部队伍结构, 可采取竞争性选拔、选调等方式遴选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充实到我厅工作。

(二) 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领导干部任期制和考核工作“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要求, 研究制定《厅管处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

(三) 进一步规范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研究制定《直属单位 (学校) 人事管理办法》, 规范招录调配干部员工、学校教职工的资格条件和程序步骤, 完善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进一步提高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 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确保预算按时支出。

按照省财政厅的部署, 进一步完善厅机关及高等学校、直属单位的预算编审程序, 完善并推广“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专项经费”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 健全预算执行通报制度, 增强预算约束。

(二)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八大教育工程顺利实施。

2011年, 重点组织和配合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八大教育工程。

(三)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保障受助学生权益。

大力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落实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 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规范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管理, 加强检查与监督, 真正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一) 抓好“两个重点”。

一是积极推进“多媒体进教室”建设。在2012年前实现学校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具有网络条件的学校以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 农村中小学60%的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室。二是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按照《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2011年, 力争全省20%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达标。

(二) 创新“两个模式”。

一是创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成果, 探索建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 真正把IP资源有效利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二是创新远程教育“班班通”模式。分村小、中心校 (含完小) 、初中制定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标准及规划方案, 2011年, 力争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覆盖率由8%上升到25%。

四、强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力争校舍安全工程打好“翻身仗”

(一)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市县教育局要对2009年、2010年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工作, 狠抓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切实把滞后的项目抓起来, 制定出具体的项目进展时间表;二是市县教育局要根据中央、省和市县下年建设资金额度及校安工程规划, 做好年度建设项目计划并于3月中旬前将计划报省校安办备案;三是市县教育局要争取财政安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经费, 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务必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下达后2个月内启动项目土建工程建设。四是推行项目集中联合审批的方式, 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缩短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二)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 在做好布局调整的前提下, 建立详细的工程项目库, 加强项目管理。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和使用资金, 及时拨付工程资金, 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防止学校出现新的债务。要切实执行校舍安全工程收费减免政策, 节约建设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倒排工期制。所有校安工程项目都要由业主、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共同制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表, 放置在工地醒目位置, 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检查。

(三) 抢抓校安工程“黄金工期”。

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城区诊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年度

今天的会议,是新的一年我市组织系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永卫同志传达学习了上级的有关会议精神,对去年的组织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的组织工作进行了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等会李嘉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谈几点感受和看

法。

刚刚过去的××年,在市委的领导下,我市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增长,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在为建设“四个梅州”提供组织、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以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这些重要举措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省委先进办、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对此,市委是满意的,市委刘日知书记也给予充分肯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全市组织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建党周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任务十分繁重,责任十分重大。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突出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今年下半年市、县、镇领导班子换届这两个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工作,不断推进我们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下面,我讲五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领导干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描绘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全会着眼于把这个蓝图变成现实,对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曾庆红同志就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必须紧紧把握“六个深刻认识”贺国强同志则从组织部门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准确把握”,对这些精辟的论述,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内容十分丰富、思想非常深刻。我们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这个灵魂,吃透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提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的方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解决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我市经济在“十一五”这个关键时期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全面胜利地完成“十五”计划,归结为一点,就是我们自觉地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就要更加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谋划推动全市的发展,更加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推进组织工作。

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将我市××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为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定为左右,这是个既积极稳妥、又留有余地的奋斗目标。这样适中的发展速度,有利于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有利于将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按照市委的要求做好明年乃至“十一五”时期的组织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保障;要求我们必须找准组织工作的科学定位。把组织工作放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审视、去谋划,紧紧围绕全市的发展来开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前提,更好地尊重理解人,关心爱护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制定和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夯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基础,扎扎实实地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二、必须牢固树立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服从和服务于这

个中心,是组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难,我们采取果断措施,积极应对“”特大矿难、煤矿安全整治和国家宏观调控等三大难

题,坚持深入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突出增强经济实力、抓好文教兴市、建设和谐梅州和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工作重心,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全年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的其它主要指标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全面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发展中我们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经济增长有所回落,发展后劲不足,与兄弟市存在差距在拉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整体素质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不完善,部分群众生活仍困难;生产安全隐患较大,治安形势较严峻,社会矛盾较突出;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有待加强等等,构建和谐梅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来扎实推进组织工作。好范文版权所有

围绕发展推进组织工作,通过做好组织工作促进发展,并且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组织工作,这是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的一条基本规律和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工作原则。

⒈坚持在发展的大局下谋划和部署组织工作。要切实把组织工作放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于“四个梅州”的大局中去审视、去谋划,使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开展,为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年初召开的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突出经济发展主题,强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开创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这就是我们当前必须全力去完成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找准科学定位,增强服务意识,全力为这个中心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⒉坚持按照“四个梅州”发展的要求推进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部署,根据发展形势任务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创新组织工作思路和方法,找准组织工作服务于“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工作切入点,使我们的组织工作更加适应“四个梅州”发展的要求。比如,如何创新人才工作,重点抓好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保持与“四个梅州”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如何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顺利贯彻执行;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更加适应“四个梅州”发展的要求;全面加强“强镇带村”工作,加快镇村快速健康发展,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始终从服务于“四个梅州”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入研究思考,不断探索创新。

⒊坚持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组织工作。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组织工作的成效必须以是否促进政治任务的实现来检验。比如说我们在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较好地为“四个梅州”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促进了梅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梅州新农村的建设,说明我们的组织工作是有成效的,我们就要毫不犹豫地坚持;如果脱离了发展,或者不利于发展,未能充分发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的作用,我们就必须坚决加以纠正。

三、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组织工作

今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巩固提高之年,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地做好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全市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⒈扎实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认认真真抓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结合我们梅州农村实际,突出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学习时间的灵活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分析评议的群众性、整改提高的针对性,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体现农民特征、农村特点、梅州特色,注重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真正达到建设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要继续推行我们行之有效的做法,注意把握好“四个结合”:一是一般宣传与推广典型相结合,通过加强总结推广本地典型,总结推广身边的先进典型,运用身边先进典型,体现生动性;二是坚持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三是提高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四是党委领导与发挥驻村干部作用相结合,有效地推进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要善始善终,努力在取得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上下功夫,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⒉抓好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央的部署,今年下半年,我市市、县、镇三级领导领导班子要自下而上地集中换届,总的时间安排是:镇一级要在⒎月份完成换届工作,县(市、区)一级要在⒐月份完成换届工作,市一级要在⒈月份完成换届工作。这既是一次检验我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的机会,也是一次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的机会。做好今年的换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翁永卫同志对做好今年的换届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同意。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工作做实,把工作做细,努力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用严明的纪律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切实把市、县、镇三级领导干部选好配强,尤其是党政一把手。

⒊抓好“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是固本强基工程的一个重要组织措施。要通过抓好“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的工作,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委已经提出了第二批“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的主体和主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三解决两提高一推进”。“三解决”即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解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两提高”即提高村级班子的战斗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一推进”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采取有力措施,真正把我们梅州的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中,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把重点放在整治后进村和后进村党支部上。刘日知书记在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上强调了这个问题,刚才翁永卫同志也部署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快抓好省委要求的倒排%的任务,把这些后进村和后进村党支部的问题解决好,真正把问题消灭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⒋创新机制,抓好人才工作。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人才,就是抓和谐发展,就是抓科学发展。要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为“四个梅州”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人才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完成“十一五”规划提供人才保证。一是要根据我市“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着力研究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意见,组织谋划梅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实施意见。二是要创新机制,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开发力度。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紧紧抓住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这三个关键环节,继续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工作。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紧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继续实施党政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围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完善相关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在地区间的合理分布,特别是要统筹扩大增量人才与用好存量人才、引进外来人才与用好本地人才,引导各类型人才向重大发展战略、向重点建设项目、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流动。三是要创新载体,推进人才工作水平,激发人才活力。要不断完善人才研究会工作制度,使人才研究会在促进全市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更系统、科学地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要加快推进企业家协会成立,加强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管理,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搭建有利于全市企业成长、发展的平台。四是要建立完善制度,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开展创业、创新活动。要积极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紧制定吸引外地人才来梅工作的有关优惠政策。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激励、选拔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⒌积极推进基层、社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全市有个镇、个街道办事处、个村、个社区,抓好基层、社区党的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心,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意见,以“双联双建”为载体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以“双争双促”为载体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探索支部建在楼宇上、支部建在居民小组上等办法,努力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为重点,采取机关下派、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好配强社区“两委”成员,提倡党组织书记经过民主选举兼任居委会主任。拓宽渠道,采取公开招聘等方式,面向社会选贤任能,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切实解决社区无址办公、无钱办事和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等实际问题。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重点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继续做好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以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为重点,按照“先行组建、逐步提高、突破难点、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加大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另外,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也是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和巩固提高的一年。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纪念活动的工作方案,采取各种形式和载体,切实把建党周年的纪念活动安排好、组织好,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好、表彰好和巩固提高好。

四、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

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曾庆红同志指出:“老干部是宝贵财富,不是口头上讲讲,文件上写写,而要真正从思想上这样认识;做好这项工作,把老同志照顾好,既是中央要求,也是老干部的要求和愿望”。张德江书记强调指出:“老干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对老同志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永远不能忘;对老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永远不能丢;对老同志尊重、关心和爱护的政策,永远不能变。”去年月张德江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听取了全省老干部工作汇报后又提出了“五个加大力度”的要求。市委书记刘日知也经常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坚持“特事特办”原则,切实解决老同志政治、生活待遇。这些都充分说明,贯彻落实好老干部政策,关心、照顾、服务好老干部,是中央和省、市委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必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的工作,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和感情问题,而且是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名党员的政治品德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构建和谐梅州的高度,紧紧抓住老干部“两个待遇”落实这条主线,坚决贯彻粤委办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改制或退出市场企业离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干部大学阵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老干部余热,确保新一年老干部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五、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为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跟不上,组织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服务于大局也就无从谈起。全市组织系统要按照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的部署,继续深化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坚持公道正派,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专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全市组工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全面加强,促进各级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加强。

⒈牢固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要紧紧抓住“党性坚强、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这一目标,积极开展好树公道正派形象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必须反复锤炼党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做到党性坚强。二是必须围绕公道正派这个主题,把“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体现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做到作风优良。三是必须提高抵制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能力,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为党委把好选人用人关,做到纪律严明。四是必须提高知人善任能力,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把各类精英人才集聚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伟大事业中来,做到业务精通。

要大力展示新时期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重点要在三个层面上下功夫:一是在提高组工干部素质上下功夫,确保组织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和品格上持久地体现公道正派;二是在始终坚定地执行党的组织工作政策、原则、规定、制度上下功夫,确保在组织工作、干部的操作过程中严格地落实公道正派;三是在深入研究组织工作的科学运行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彻底地实现公道正派。在公道正派的实践中做到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⒉进一步加强组工干部的能力建设。组工干部是组织部门的细胞,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各级组织部门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全面推进组工干部能力建设。重点要在营造学习型机关和服务型机关上下功夫,要在为干部的学习提高创造条件上下功夫,要在开展“甘为人梯,恪尽职守、优质服务”活动上下功夫,力促每一位组工干部通过这项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服务水平。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还要积极搭建好干部实践锻炼平台。要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培训的同时,提倡各级组工干部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切实加强对组工干部的实践锻炼,提高他们驾驭全局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一要推行组工干部挂职锻炼制度。让组工干部在挂职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二要适时输送干部,吸收优秀年轻干部进来,不断补充新生力量。三要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让干部合理地多岗位流动锻炼,增强活力、提高素质。

同志们,新的一年组织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领导下,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大胆实践,努力创新,为我市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城区诊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在2012年度工作目标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月)

尊敬的各位同仁、员工们:

大家好!过去的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催人奋进的一年,也是夯实基础的一年。在此,我和向多年来一如既往支持和帮助医院集团发展的每位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因为你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才使医院集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今天的业绩。

***医院是我一手创建并培育起来的,现已茁壮成长,从当初的职工小医院至今,走过了漫长艰辛的创业之路,经历了许多的坎坎坷坷。但不管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没有屈服,再加上医疗改革的东风使我们医院发展成为今天具有一定规模的***市首家民营医院集团,站在了同行业的发展前列。医院集团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巨大变化,至今我回想起前面的创业历程,仍历历在目,感慨万千!近十年来,每位员工时刻以医院的兴衰为己任,忘我工作的精神让我感动,我从内心深处为医院的快速发展而骄傲。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医院集团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安排,报告的内容很全面,很具体,也很到位。报告中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新一年的工作安排都是围绕集团董事会制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来认真执行和落实的。2012年医院集团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进一步发展壮大。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我希望医院集团各医院在新的一年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职工教育:

一个企业的运营和竞争犹如打仗,正确的方案拿出来以后,成败与否,就取决于我们整个团队的执行力,今天就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我提几点要求。

1、团结、服从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我希望我们的干部职工,在高度团结的基础上,一切行动听指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执行力,在指令下达后,我希望我们的干部职工能切实的做到无条件的执行,因为,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和生存。在今后的工作中,执行力,也是我们考评干部与员工的重要要素之一。

2、立场、态度

立场:在座的有很多的专家,也有很多刚从学校毕业,既然来到***医院工作,我希望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站好自己的立场,端正自己的态度。所谓的立场,就是以院为家,一切以医院的利益为中心,真正的把医院当成是自己的一份事业去做,只有真心的以医院发展为使命的员工,在工作中才能有好的建树。任何单位在人才聘用时都会强调德才兼备的人才需求,在这里我想说,有才如果无德的人,不管有再大的能力,我们的医院也会将之拒之门外,希望我们的员工,以德为基准,都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员工。

心态:在站好立场的情况下,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把好自己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你就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个工作态度好的员工,永远都是医院迫切需求的。

3、尊重、礼节

关于尊重和礼节,希望我们的医院是一个和谐的团队,有一种秩序井然的人际氛围。在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尊重领导,团结

同事,这是一名员工需要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和修养。有句话,“希望得到别人礼遇的人,首先要礼貌的对待别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每个员工都能多进行换位思考,在汇报工作或是在工作沟通时,遵守最起码的人际礼仪,恪守本份,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职业角色。

二、降低成本运营

开源节流,节约成本,是每个想长足发展的企业必修的一课。员工每个人首先要有这种节约的意识,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盘算和计划,省下的每一张纸、每一度电都是医院的纯利润,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在这里,要求大家,一定要具备这种主人翁的精神,能节约的绝不去浪费,在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我们坚持低成本运营的方针,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开始做起,坚决杜绝浪费。

三、以“诚信”为根本,以“守信”为原则

诚信经营是集团发展和立足之本,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每位员工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集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以“诚信、守信”为宗旨。每一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在新的一年更要加强与提高,结合实际认真学习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济理论相关知识,以饱满的热情与真诚的服务面对未来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挑战。

在城区诊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乘势而上 提升管理

加快转型 再创佳绩

努力实现*********信合又好又快发展

——******理事长在##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表彰##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签定有关目标责任书,安排部署##年度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创我区联社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代表联社理事会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压力感、责任感和归属感

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农村信用社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并且挑战大于机遇。从机遇看,一是经过新一轮宏观调控,农村经济、县域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客观上表明以服务“三农”为已任的农村信用社将有着更大的用武之地;三是各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扶持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农村信用社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四是通过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活力增强,经营管理走向规范.多年来,我们与广大客户形成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关系越来越融洽,感情越来越深厚,我们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农村金融主力军,通过努力,支持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农户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农村信用社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提高,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从挑战看,一是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今年将全面放开外资银行的进入,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竞争;二是多元化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正在形成,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竞争必将更为残酷。农业发展银行出招农村市场;农业银行“整体改制,择机上市”股改思路也已基本确定,农业银行明确表示“县域金融将是农行下一步改革发展的重点,将充分发挥在县域商业金融中的主渠道作用”,邮政储蓄在农村市场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工作成效也越发明显。除此之外,银监会于##年12月21日又制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适度调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政策,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创业,引导各类机构到农村增设网点,解决目前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和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的一系列举措表明,在2-3年的时间内,将会有大量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在农村地区涌现,与农村信用社争夺农村金融市场。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方向和市场定位。农村金融市场将真正面临三分天下的残酷局面。信用社一统农村金融的独家经营格局将受到进一步的挑战。必须清楚地看到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十分强大。无论是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还是由商业性银行在农村设立的村镇银行,他们结算和服务网络发达,金融产品多样,管理经验丰富,经营

机制灵活,内控制度健全,历史包袱少、各项负担轻,具有农村信用社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金融机构不仅会利用资金成本低的优势与农村信用社在传统业务存、贷、汇领域展开竞争,而且还将利用中间业务、理财产品、外汇业务、国际结算、银行卡等强大的服务功能与农村信用社抢市场,争客户。农村信用社在这些业务领域尚属空白,这就促使他们竞争范围深度更加广泛深入。我们的一些优质客户将会面临新的流失。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应有一种压力感。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亟需强练“内功”。我们长期积累起来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尚未取得根本性解决,特别是随着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内部管理还不规范、经营机制仍不完善、队伍素质整体偏低、资产质量依旧不高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的发展,影响到农村信用社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的进程。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形势,我们更要直面困难,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把握主流,善于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规律,勤于思考、精心谋划,沉着应付,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通过加快发展,逐步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化解各种历史包袱,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一是要增强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遇到任何困难,发展的意识不能淡化,发展的热情不能降低,发展的干劲不能减少。但是,发展也不是盲目蛮干。全区联社必须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

量,在促进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业务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更加注重资源成本的节约,更加注重干部员工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发展中要善于比较,不仅纵向比,还要横向比。我们发展得快、发展得好,还有的金融机构发展得比我们更快、更好。要在横向比较中找准位置,清楚地知道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什么位置,绝不能坐井观天。我们一定要通过比较寻找差距,找准新的增长点,努力在新一轮的金融竞争中奋勇在前。二是要增强机遇意识。机遇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发展资源。当前,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就我们联社来说,在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资金扶持政策中,我们抢占先机,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加,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我们要全力以赴,围绕票据兑付,集中精力抓发展、集中精力防风险、集中精力促转型,我想我们的发展活力必将进一步迸发出来。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但机遇只属于有追求、奋发有为的人,属于有眼光、审时度势的人,属于有干劲、锲而不舍的人,属于有胆识、敢为人先的人。全区联社系统上下一定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敢于打破固有模式,善于突破思维定势,敏锐地发现机遇,果继地抓住机遇,创造性地利用机遇,全力推进稳健发展。三是要增强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可使人正确地认识形势,不断开拓事业的新境界;骄傲自满、安于现状则会使人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甚至最终葬送前程。忧患,源于我们对改革要求的清醒认识:忧患,源于我们对金融同业竞争的清醒认识,忧患,源于我们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清醒认识,改革后全区联社系统各项

业务持续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离省联社和我们自身发展的要求和改革的长远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农村金融竞争者的引入,在给“三农”发展带来更多的利益的同时,也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竞争和更严峻的考验。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负重奋进,开拓进取,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争取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通过当前的形势分析,目的是让大家有一种压力感和责任感,放宽视野,归根结底是让大家树立一种事业上的归属感。农村信用社发展到今天,在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仍旧属于弄潮儿,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我们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但员工的收入水平丝毫不比他们差,这是信用社改革成果的见证.但是,我们更应该培养员工对信合事业的一种归属感,因为,只有农村信用社取得了发展,才有我们自身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实施战略转型、规范管理步伐的加快,客观上要求大家的思想要尽快统一到应对新形势上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联社要有新作为,就要靠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加倍努力,永不自满,永不懈忌,永不停滞,以全新的工作思路、全新的工作方法、全新的精神面貌,创造出新的辉煌业绩,这样我们才能在奉献的事业中找到自身的归属感。

二、##工作安排:

(一)##年工作重点:

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以实现票据兑付为中心,以清收不良贷

款为重点,将票据兑付、员工培训、加强管理、提升执行力作为全年工作的总目标,不断实施精细化管理思路,持续推进黄金客户战略,突出合规经营,调整营销思路,探索扁平化管理模式,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各项业务稳步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资产质量明显改善,风险防范意识牢固树立,经营效益持续攀升,业务经营稳健发展”的奋斗目标.(二)、目标任务:

各项存款增加亿元,其中活期净增额不超过

%;

各项贷款增加亿元,其中新增农贷占比达到40%以上,新增小额贷款占比50%以上,年末存贷比例控制在80%以内;四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下降万元,其中逾期贷款零增长,双呆贷款净降万元;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下降万元,其中现金收回万元.呆帐核销万元;实现营业收入元,帐面利润万元.综合费用率控制在40%以内.三.工作措施:

(一)稳步推进,增强活力,着力推进多项改革

1、挖掘潜力,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今年三项制革改革的重点是:理顺中层配置,延伸管理层面,从临柜员工定岗定责抓起,建立适应扁平化管理需要的人员聘用、分流机制,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加大业绩计酬比例,确立以利润为中心,以质量和效率为保证,讲求成本约束的业绩指标考核体系。一是以双聘为契机,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今年深

化改革的重点是,按照我区联社制定的干部聘任、员工聘用“双聘”办法,全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继续进行竞聘任职,严格目标考核和工作问责,启动末位淘汰,加快干部的定期交流,对新任干部继续推行试用制。今年,联社将与各社部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对连续2个季度不能完成经营目标任务的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通过深化改革,将中层打造成勇于负责、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知识型年轻团队。二是推进劳动用工改革,优化员工队伍结构。今年将积极稳妥地深化内退机制改革,启动员工末位淘汰。进一步明确员工内部退养标准,鼓励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新业务要求的员工内部退养;逐步完善员工竞聘上岗机制和利益引导机制,对落聘人员采取培训、转岗、辞职等多种形式予以分流,鼓励员工到偏远、艰苦地区工作,对去年的后进员工予以分流,对无改观者必须予以淘汰,虽然这种淘汰表面上看是残酷的,但深层次的含义确是一种竞争机制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队伍始终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团队,是一个有希望的团队。同时通过完善全员合同制,不断规范短期合同工的管理,健全员工的社会保障机制。三是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去年我们制定的薪酬制度方案按照以业绩、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发挥薪酬考核正向激励的同时,形成了收入与贡献相匹配的分配机制。实践证明以利润为中心、以讲求成本约束为基础的业绩指标考核体系是适合我区联社业务发展的。今年联社薪酬制度改革的调整思路是坚持在员工人均工资性收入不高于业务收入增长幅度的前提下保持工资总额适度增长,工

资性支出增长总额全部增加到基层的业绩工资中,这种增加不是全辖平均调整,各社部要打破内部考核的平均主义,联社今年将继续推行原有的薪酬分配总原则不变,稳妥推进第三步薪酬改革步伐,今年,将按定期存款净增额对24个网点进行考核,由网点负责人按“谁揽储,谁得奖”的原则进行分配,增强基层网点的经营权,撬动全员积极性,拉开业绩工资的差距。这也为联社将全部指标直接考核到网点做准备, 可以预见,薪酬办法的正向激励作用必将得到充分发挥,改革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2.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实现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的如期兑付。从去年全省票据兑付情况看,全省107家信用联社票据资金6.7亿元,只有26家联社提出了兑付申请,仅有17家信用联社通过了检查,拿回了2.6亿资金。我区联社的3932万元专项票据将于今年6月2日到期,目前我区联社的票据兑付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我区联社已经确定于今年三季度(7月10日前)向市人行、银监局提交票据兑付申请。作为我区联社##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票据兑付工作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各单位要围绕这一中心工作,周密部署,合力攻坚,全力以赴打赢票据兑付硬仗。由于票据兑付的条件越来越高,使得我区联社的票据兑付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统一思想和认识,加强沟通,围绕“票据兑付工作”的大局,积极配合票据组工作。一是要增资扩股,努力增强资本实力。按照资本充足率要求,今年计划增资扩股3564万元,使股金达到8000万元,这是保证我区联社票据兑付的前提,所以各社部要统一认识,加大宣

传力度,克服困难,积极动员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民营业主、企(事)业单位向信用社投资入股,努力实现预期目标。二是要大力清收不良,努力实现“降控”目标。不良贷款始终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沉重包袱。今年要努力在不良贷款清降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这是保证我区联社票据兑付的基础,重点是下大力气解决好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问题。因此,必须把不良贷款清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采取领导包收、全员公关、社会招标、依法清收、行政手段、责任清收等灵活多样、因类施策的清收策略力求突破。按照票据兑付要求,不良贷款净降计划仍按四级分类结果进行考核,余额要在##年年末基础上净降2500万元,已置换不良贷款现金收回率达到10%,处置率达到90%以上。资本充足率在扣除各种减项后在4%以上。要继续加快已保全不良贷款清收,年内力争收回赵引霞、十万大山、振兴织布厂、宏建实业公司等大户不良贷款650万元。全年力争通过依法诉讼保全不良贷款1000万元,依法清收不良贷款200万元。进一步排查摸底,锁定重点,用足用活非贷清收政策,积极争取外援支持,全年力争通过常规清收和政策清收,清收盘活不良贷款2500万元。同时要加快现有抵贷资产处置变现,力争年内将长寿社、蟠龙社、金河社抵贷资产处置变现及残值核销处理。在不良贷款的清收中,要防止新增不良贷款的反弹,防止出现前清后增,影响票据兑付进程,对出现的新增不良贷款,要自行消化。今年新成立的风险管理部,要把不良贷款清收作为重点,抓紧抓好力求突破为票据兑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经营,拓展市场,着力加快战略转型步伐

##年,省联社明确提出了“加快实施经营战略转移、着力提高业务发展质量”的新思路。随着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扶持政策的落实,信用社各项业务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业务成倍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收益的不良倾向。因此,今年的业务思路是“强化成本、质量意识,努力实现业务结构调整和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经营战略的重心逐步向“大力实施优化资产组合战略、负债业务低成本战略、零售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和收入多元化战略”转移。如何实现这种经营战略转型,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确立规模适度增长、重在调整结构的经营思想,实现优化资产组合战略的转型

确立规模适度增长就是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不是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和短期的经营效益,最终实现规模与效益、短期与长期、风险与质量的统一。在业务发展中要逐步树立经济资本的观念,建立以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做到审慎经营,理性扩张。省联社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已从##年开始,通过调整经营目标考核体系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了以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因此,保持规模适度增长、重点调整资产结构是实施优化资产组合战略的核心。按照这样的经营信号,就联社的优化资产组合战略转型,今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根据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要兼顾资本和负债规模的承受能力,按照监管指标对资产的无限膨胀进行有效的约束,尤其是在当前农村信用社迎来业务快速发展期和国家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更要保持理性,规范运作,稳健经

营,适度增长。二是确立规模适度增长、重在调整结构的业务发展战略。今年对基层社部适当下达存、贷款总量增长计划指标任务,调整存、贷款总量增长指标的考核系数,引导各信用社将业务经营的重心转移到调整结构上来。三是控制新增资产质量,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结构,调整薪酬考核内容,加大新增资产质量指标的考核力度。按照五级分类口径,2004年以后新增贷款不良率不超过4.5%,当年新增贷款不良率不超过1.5%,为此,各信用社##年新增贷款不良率要按这个指标进行控制,按月度、季度和年度分别考核。四是降低不良资产占比,调整信贷资产质量结构。对不良贷款实行双线考核,四级分类考核指标以满足票据兑付为考核底线,五级分类考核指标按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类)绝对额和占比双下降进行下达,适当加大绝对额下降指标的权重比例。五是降低非生息资产的占用,合理利用资产资源,优化信贷资产组合,继续实行资产购置的集中采购,实行辖内资产使用的统一调配,实行辖内闲置固定资产的统一租赁与管理,实行闲置固定资产的公开变现处置,加快抵贷资产的变现处置力度,加大表内外利息清收力度,加强对贷款收息率和结息面的考核力度,合理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加强应收应付款项的管理和清理,严格控制新增固定资产的购建。六是提高资产运用率。必须以风险为本和业务营销为前提,最大限度的实现信贷资产运用的最大化,实现信贷资产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组合,增加资产利润率和资产费用率指标的考核,增强全员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降低经营成本的意识,继续实行费用逐级审批制度和维修项目审批验收制度,继续推行费用率和额的双向控制办法。

2.牢固树立“存款立社”思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资源,实现负债业务低成本战略的转型

负债业务是我区联社的“软肋”,今年要把负债业务的持续发展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对网点实行扁平化管理,拉动存款业务的低成本增长,通过加快网点整合,减少管理层次,对陈仓、长寿两社的17个分社网点的定期存款业务将直接由联社考核,对年任务没有完成的后两位的分社负责人予以淘汰,不能参加下一年竟聘.围绕网点建立以黄金客户为重点的服务区域,打造成社区金融服务中心,构建以网点为核心的营销服务网络。二是利用“精品网点”的优势,迅速拉动存款业务的低成本增长,年内,联社将至少完成对

、等几个精品网点的打造,提前完成全辖网点的三年整合规划,使精品网点占比达到网点总数的70%以上,下大力气提高“精品网点”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市场形象。三是实施黄金客户战略,迅速拉动存款业务的低成本增长,注意培养和挖掘黄金客户,要细分黄金客户类型,对重点客户和潜在的成长型客户分层次做好公关工作,积极做好征地款的动员揽存工作,形成联社、信用社和分社的三级公关营销网络。要广开储源,培养“顺风耳”及时捕捉收集资金信息,盘活自己的客户资源,和相关部局、部门、村组广交朋友,搞好“外交”,要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扎扎实实地做好吸储公关工作,发展和巩固黄金客户群体,建立较为稳定的客户群,做到全面覆盖。各社、分社要注重发挥有特殊社会关系,资金来源渠道广,有较

强资金组织能力的员工的作用,通过他们攀亲结友,多途径吸收存款。信贷员要在发放贷款的同时发挥好信贷杠杆作用,做好以贷引存,要求贷款企业在信用社开立基本户。同时作好大笔款项的分散稳存工作,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资源是实现负债业务低成本战略转型的根本保障。所以要将工作重心转化到对客户的优质服务上来。四是利用中间业务的增长,迅速拉动存款业务的低成本增长,利用综合业务网络全省联网、农民工银行卡开通,富秦卡发行等优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代收代付业务,多渠道扩大存款来源,特别要重点做好富秦卡的发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现代金融手段树立农信社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负债业务的持续增长。

3.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零售业务优先发展战略的转型

按照省联社提出的立足农村、立足社区,错位发展的经营思路,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进一步细分市场,确立我区联社以城乡结合部为目标市场的市场定位,再以城乡结合部的客户为中心明确服务对象,实现零售业务优先发展战略转型是我们今年的定位。一是细分城乡结合部的客户群,首先面向“三农”,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品牌优势,全力打造“农民银行”,作强做大农户小额信贷零售业务,今年必须加强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重点是对以前的农户信用等级要进行“年审”,重新对辖内农户按照信用程度、资产状况、经营项目等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评级,及时授信,加大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的评定工作,通过农户小额信贷零售业务的延伸,全

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次面向城市社区,做好中小企业的服务,以管理规范、信用度高、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中小私营企业为目标客户,全力打造“中小企业的银行”;要延伸金融服务,以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发挥个贷业务的品牌优势,作强做大个贷零售业务,全力打造“社区银行”。当前小额贷款市场是商业银行竞争力最薄弱的区域,恰恰是信用社最易生存、发展的空间,业务部门要坚守“立足城区、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积极开发个性化产品,并为基层社部提供规范化流程,做好服务,真正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全力打造“社区银行”。二是全面改进金融服务,加快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首先是创新金融产品,金融产品匮乏是影响信用社业务结构调整、缺少新的客户群的主要原因,金融创新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省联社今年已经将创新2-3个金融产品列入研发推广计划中,我区联社的工作是做好全面推广,今年要稳妥开办“个体工商户信用共同体贷款”业务,积极开办承兑汇票和票据贴现等中间业务,继续推进汽车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的营销,尝试开办委托信贷代理、仓单质押、险单质押等新业务,为农民创新设计、量身定做出“农民创业、技术培训、劳务输出、创业担保基金”等适销对路的贷款新品种,拓展信贷业务多元化发展,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推动全区信用社业务的整体均衡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其次是创新服务手段,在充分调研和有效规避风险的情况下,努力改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服务手段。要改进中小企业贷款的服务手段、从服务程序和利率定价机制上加以提升,要改进社区居

民个人贷款的服务手段、从服务速度和延伸服务上加以提升,要改进汽车消费信贷和住房按揭贷款的服务手段、从服务理念和拓展中间业务上加以提升,要把贷款营销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来,要把对黄金客户的服务转移到提高个性化服务和贷后延伸服务上来,要把对农民的服务转移到提高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和便利服务上来,将金融服务渗透到社区的各个领域,提升信用社整体服务质量,同时要积极探索信用站撤消后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的创新,各社可根据实际,采取信贷员包片送信贷下村入户、设立信息员等方式,也可摸索实行“包村、包片、包户、包社区”的支农客户经理制度,为农民提供政策、信息和资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把客户经理培养成农信社联系农民的金融中坚、发放农贷的营销能手和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融专家,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缺,确保撤站后服务质量不下降,服务能力不减弱,服务水平不减退;第三是拓展服务范围,以支持科技农业、市场农业、定单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为起点,调整农贷投放对象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的转型,对优势行业、优质企业(如医疗卫生、教育、通讯网络)等行业要主动介入,联社将随形势发展,必要时牵头组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新的黄金客户群,增加零售业务的信贷投入,逐步改善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全员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努力为客户提供集存、贷、汇、代理、理财业务于一体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宗旨,真正把服务范围逐步向黄金客户群转移,逐步调整信贷结构,为实现零售业务优先发展战略的转型奠定基础。在战略转型上,我要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走市场化利率之路。真正的买家都是讲价的,市场经济没有单方定价的。实践证明,我们信用社利率一浮到顶、居高不下已经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新形势。这样下去的话,别的行淘汰的客户就跑到我们农信社来,而我们多年培养的优质客户,不管是个体农户还是中小企业主,因为利率问题就要被别的银行挖走了。这个教训我们以前有过,现在也有,但明天不能再有。今后要将经营重心转移到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上来,要努走出一条以提高发展质量为目标,既能防范风险,又能降低负债成本,消耗经济资本少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4.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战略的转型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的最大追逐点。今年全区农村信用社要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实施收入多元化战略的主要举措。一是要高度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联社将根据实际制定中间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各项业务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的进程。在这些工作中,业务部门要加强调研和核算,要研发出有效益的好产品,基层必须做好落实。二是按照要求,力求突破。在成功开办安贷宝中间业务后,今年省联社将与太平洋寿险公司实现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业务代理面,开发新的业务代理品种,利用综合网络系统实现全面代理太保公司代收代付业务,另外,省中心将逐步研发开通代理手机费、公交月票卡、煤气费、水费、电费、学费等代收业务系统,我们必须按照上级要求,做好落实工作。我们重点是做好辖内信贷企业实行员工工资代付、代发等业务。三是开办承兑汇票、票据贴现和转贴现业务,增加手续费收入,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今年首先在陈仓信用社、长寿信用社和联社营业部进行试点,条件成熟后,再行推广。四是按照省联社要求,逐步实行代理国债承销和代理基金承销业务,尝试开办代客理财和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为广大农民提供深层次的金融产品服务,开发新型投资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战略的进一步转型。

(三)强化执行,提升管理,着力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再好的战略,没有执行都是空谈。按照全省农村信用社的三年发展规划,今年是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提高年。管理提高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营管理的规范化,重点在于员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全面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迅速增强。按照这一要求,今年必须逐步建立起“业务经营集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市场营销专业化、风险控制流程化、考核激励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机制,全面提高联社经营管理水平,形成经营合规、管理有序、内控有效、执行得力的企业合规文化。

第一,合规经营,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是21世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因此,提升有效执行力,打造强势核心竞争力是联社今年以及以后一个时期必须逐步破解的重大课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执行力,“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再好、再多的政策、制度、目标设计,都要依靠全体干部员工“这根针”去努力、去实践,也就是靠全体干部员工的“执行力”来实现。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努力营造“遵章守纪、令行禁止”的合规文化氛围。年内必须做好:一是完善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同志们:

刚才, 战书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 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 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二是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抓住机遇, 加快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要贯彻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扎实抓好新形势下全省扶贫脱贫攻坚工程。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一五”时期,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部署, 齐心协力、顽强拼搏, 努力克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 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和严重干旱的重大考验, 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农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十一五”时期, 全省财政投入支农预算资金730.62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62倍。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五年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5577万吨, 比“十五”时期增加37万吨, 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8.27万吨, 创历史新高。草地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 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630.33亿元, 年均增长4.7%。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 绿茶生产排名全国第二。蔬菜、精品水果发展加快。

二是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3472元, 比2005年增加1595.04元, 年均实际增长8.3%。“十一五”时期, 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11.06亿元,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641元增加到2010年的3105元, 年均增长13.6%。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滋黔”一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五年共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3万亩, 其中烟水配套工程受益面积达463万亩, 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64亩。全省建成通乡 (镇) 油路10403公里, 96.9%的乡镇通油 (水泥) 路, 建成通村公路74493公里,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80万千瓦。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5%, 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农村公益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五年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67亿元, 其中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89亿元。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年人均保障标准达到118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有27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省五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43个, 村级卫生室12997所。全省财政投入68.31亿元, 完成6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 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 按照中央要求, 要在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任务艰巨。二是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欠账多, 要改善、解决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任务艰巨。三是农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推进“三化同步”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要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 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做好2011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为“+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 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 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思想, 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加快“三化同步”进程, 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粮食总产量115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营造林任务350万亩, 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着力增加“三农”投入, 加快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今年, 省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46.89亿元, 比2010年年初预算增加8.04亿元, 增长20.98%。各地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三农”的投入政策, 充分体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 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所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落实好综合直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今年各级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要求。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 引导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确保全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2010年, 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新设金融机构, 综合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填补金融空白乡镇的网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金融服务向村组延伸。三是建立支农投资、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和资金融合平台。加大省、市级支农资金融合力度, 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资金运作模式, 采用补贴、贴息、以奖代补、以物折资、先建后补、购买服务和信用担保等支持政策, 激发社会资金更多的投向“三农”。

第二,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 加快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针对近几个月北方持续发展的旱情, 温家宝总理两次实地调研, 并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全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和促进粮食生产工作, 国务院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十条政策措施, 这对于促进今年粮食生产, 保障农产品供给, 稳定物价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各地要认真抓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努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省的粮食总产尽管多年来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但是粮食生产仍处于“农村粮食基本自给, 丰年有余”的较低水平, 每年需从省外调进100万吨左右的粮食, 才能实现全省供需基本平衡。今年北方麦区发生的严重干旱, 很快引起粮食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国际国内粮油期货价格已经全面上涨, 这再一次警醒我们,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粮食基本自给省, 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上, 任何时候都放松不得、大意不得。今年,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其中,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继续推进“粮增”工程和“高产创建”工程, 确保粮食产量恢复到1150万吨左右。健全地方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省发改、财政、农委等部门要抓紧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衔接沟通, 积极争取对我省粮食生产的倾斜和支持。二是突出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大力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突出抓好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园艺产品、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和规模化种养, 提高大中城市农副产品自给能力。三是加强和改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下大力气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制假售假、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加快“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 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

自去年12月底以来, 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来势猛、起伏大、时间长、范围广的冰冻雨雪天气, 全省各地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均突破历史记录, 灾害达特重等级,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932.5万亩,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灾害发生后, 各级各部门按照“抗凝冻、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的要求, 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了交通运输、电力通讯正常, 受灾地区群众生命安全、生产生活稳定, 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当前, 正值全省夏收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即将进入春耕备耕大忙季节,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 牢固树立“救小季、保大季”的思想, 扎实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要根据当前作物的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 抓好夏收作物田间管理, 力争夏季粮油取得好收成。受灾较重的地区要及时改种、补种马铃薯和蔬菜。要加快养殖业补栏补苗, 确保畜牧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切实加强农用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第三, 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 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当前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一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稳定生猪生产, 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新增种草面积80万亩, 新增牛、羊存栏24万头和80万只, 逐步实现从种粮养畜向种草养畜转变。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步伐,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发展马铃薯、蔬菜、烟叶、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万亩, 蔬菜面积1200万亩, 新建茶园50万亩, 新增水果面积20万亩, 扩大天麻、金银花等药材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加快油茶、核桃、竹子等基地建设, 以木浆、竹浆加工为重点, 争取开工建设一批大的林业产业项目。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地要结合资源禀赋, 围绕重点产业, 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支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农产品流通。

第四, 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今年, 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专题部署, 目的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关系“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 这为我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推动水利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意见稿已印发本次会议讨论, 请大家认真提出修改意见。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贵州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 不断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改革取得新突破,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结合我省水资源分布和地形地貌特点,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围绕民生需求和产业发展, 合理规划和布局水源工程, 全力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加快“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按克强副总理的要求, 一边争取《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尽早报经国务院审批, 一边要按照《三位一体规划》确定的项目, 抓紧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今年要确保20个、力争32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抓好夹岩水利枢纽、黄家湾水库、五噶冲水库、马岭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二是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75座病险水库治理。实施烟水配套工程110万亩,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坡耕地整治工作, 力争早日建成农村人均半亩口粮田。三是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 搭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四是强化科学管水和依法治水。围绕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水利法制建设, 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水政监察执法体系, 推进水利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坚持建管结合, 加强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第五,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经济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当地资源开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推进林权、水权交易等试点工作。三是搞好农村金融改革。调整农村金融资本结构, 拓宽农业资金渠道, 建立健全金融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加快发展村镇银行, 大力培育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房用地制度改革抵押贷款试点。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森林保险等工作。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大幅度增加奖补资金规模。

三、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今年, 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全方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万人, 培训转移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 完成50个乡、500个村的整乡、整村推进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 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我省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第一,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开发式扶贫是指导我省新阶段扶贫攻坚的工作方针, 必须长期坚持。一是启动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省里将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各选择1至2个试点县, 按照规划, 集中实施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努力实现黔中经济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集团化帮扶, 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实现集团化帮扶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继续支持毕节、威宁等试验区先行先试。二是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采取“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 鼓励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非重点县的各类贫困乡加快脱贫步伐。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进一步扩大产业扶贫资金规模, 培育壮大草地畜牧业等优势产业, 加快形成扶贫产业格局。对符合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经营机制好、生产效益好、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 加大支持力度, 确保项目建设成功、长久发挥效益。加快山地农业扶贫开发,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工程”, 继续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四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项目, 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引导农民运用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增强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二, 抓好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下大力气改变全省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0个乡镇通油路、555个建制村通公路, 行政村电网完全改造率超过90%, 新建农村通信光缆2.6万公里、移动通信基站3200个。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编制和实施乡 (镇) 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 建设乡 (镇) 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完成100个村庄整治和80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建设任务, 建成农村沼气池15万户。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启动新一轮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 完成营造林面积350万亩。抓好城镇绿化、公路绿化和重点村寨绿化,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或改扩建300所乡镇幼儿园, 提高农村学前入园率。四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333个农民文化家园、3654个农家书屋、500个数字农家书屋。建成40个乡 (镇) 、1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第三, 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主题, 探索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路子。一是进一步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第四次生育高峰人口结构性回升压力, 确保今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o以内。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公共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有机兼容。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努力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确保常住人口计划怀孕妇女预防出生缺陷覆盖率达80%以上。三是积极改善人口结构。强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综合治理, 依法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着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第四,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 着力把保基本的安全网打牢, 确保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一是认真解决农村低保对象季节性缺粮问题。解决部分农村低保人口季节性缺粮问题, 是对已建立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和补充。省民政厅正在认真调查研究, 完善制度设计, 拟定实施方案, 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后,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确保定期供应到户。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保障制度, 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调查研究, 抓紧制定符合我省实际, 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办法措施。三是扎实抓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继续积极向国家反映, 争取年内将更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纳入试点范围。将临时救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资金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并同比有所提高。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或改造乡镇敬老院180所。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政府筹资标准达到200元。实施14所县级医院和1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 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50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对7600名乡村医生进行三年全日制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加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 提高人均标准。五是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增改造40万户农村危房, 加上正在改造的7万户, 总量达到47万户。抓好30个农村危房改造示范村建设。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和农房搬迁工作。六是抓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省民政厅与省扶贫办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认真搞好配合, 确保工作不留“死角”。

在城区诊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8

今天,在大理州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现场会,大家一起来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查找差距、研究对策,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今天上午,我们参观考察了大理州4所职业学校,大理州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强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大理、楚雄、玉溪、临沧等州市和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负责人交流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做法,畅谈了改革体会,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作了发言,对下一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很有借鉴意义,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推广各地职业教育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5年,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会议刚结束,我省立即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7年8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光荣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七大工程”建设;2008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按照省里的部署,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是先导。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定不移地调整教育结构,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持续不断地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不断破除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社会办学,面向市场施教,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路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领导是关键。实践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的州市,基本上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领导干部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职业教育。由于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有关部门认识统一,许多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制不顺、资源分割、教师缺编、增加投入等问题迎刃而解。

(三)改革创新是核心。一是改革招生方式。如玉溪市实行一年多次招生,积极营造“读完初中读职中,就业致富路路通”的浓厚氛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达到1:1.05;楚雄州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印制职业学校招生手册,建立乡镇长、初中校长、学生家长送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学的“三长送学”制度;临沧市实行常年招生、免试入学,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达到1:1.01。二是改革教学方法。临沧市的职业学校在农村初中加挂职业培训牌子,在初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实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衔接;玉溪市围绕当地“三优一特”优势产业及省内外用人趋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依靠行业、企业,极力打造職教特色品牌;大理州组建专业教学联谊会,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大理州职业学校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东芝集团等十几所高校和二十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玉溪市的职业学校与长三角多家企业开展“2+1”带薪顶岗实习,2008年首次就业率达96.8%;怒江州着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云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采取两个“三段式”教学(一个是“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另一个是“一年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中心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四是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积极组建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灵活开放的办学。玉溪市在2005年就成立烟草、工贸、旅游三大职教集团,联办企业发展到了上海、广东、青岛等东部发达地区.建立了实习、就业一体化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

(四)加大投入是基础。各州市在改革中,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投融资渠道,以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如昆明市投资2亿多元,改建、扩建校舍3万多平方米;大理州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采取政府划拨、学校自筹、银行贷款、资产置换等办法,筹资4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玉溪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保证每年1200万元投入的基础上,确保职业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重逐年增加;临沧市采取招商建设、政府逐年回购的方式加快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楚雄、曲靖、普洱等州市积极筹集资金,建设职教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红河、文山、德宏等地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都达到历年新高,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五)队伍建设是根本。各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事关长远的大事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把优秀骨干教师送到省外进修学习提高,不断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如昆明市向省内外招聘优秀教师到本地任教;玉溪市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特聘教师”选聘工作为突破口,加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楚雄州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20.24万人,比2007年增加2.22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9.29万人,比2007年增加6.08万人。全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由2007年的1:0.75提高到2008年的1:0.83,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到502万人次。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对全省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在教育上的具体体

现。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省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我们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第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迫切需要。我省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对于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劳动者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08年,全省初中毕业生61万人,其中20万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21万人升入普通高中,还有20万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就直接进入社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合理的结构,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有利于教育自身的健康协调发展。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5%,而我省仅为52%。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只有307所,校舍建筑总面积为480万平方米,平均每所学校只有1.6万平方米,而平均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1500人,按国家规定的生均建筑面积测算,校舍缺口达300万平方米以上。相当数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超负荷运行,教室拥挤,实作实训场地设备缺乏,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所等不足现象突出。二是发展不平衡。昆明、曲靖、楚雄、大理、玉溪、临沧等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仍有部分州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在1:0.5以下;县一级的差距更大,不少县的比例在1:0.4以下。行业和企业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部分校企合作仅满足于企业内部的一般性培训。举办学历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筹资渠道单一。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仍然偏小。各州市每年投入的经费与发展需要差距很大。大部分地区难以做到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信贷和融资困难。四是办学水平有待提高。截至2008年底,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有1 85万人,生师比为26:1,远远高于教育部提出的16:1的要求。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60万人,教师缺口达1.4万人。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结构不合理。五是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少数地区学校还没有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教职工全员聘用和校长公开招聘及任期制度。不少地区虽然已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但仅只是搭起了台,并没有充分发挥集团办学的优势,没有建立以服務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办学体制。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全力以赴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在实施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委、省政府也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鼓励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发展现代制造业、构建特色经济、生态旅游业等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今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的职业教育工作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不发生大的波动,二是保证群众就业而不造成大批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也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职业教育直接为就业服务,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按照教育部的计划,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还要扩招50万人。三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上这些,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创造条件,自觉地、主动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55%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30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到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70%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68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0万人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突破。

上一篇:图书馆办公室工作计划下一篇:小鸟的启示700字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