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异同及其现实思考论文(精选8篇)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相对主义;诡辩论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要观点有: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对主义是一种认为事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因立场不同、条件差异而相互区别的哲学学说。相对主义主要是从人的认知角度出发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对二者异同的讨论也主要从认知层面来展开。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区别
(一)是否承认绝对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从两个方面阐释了真理的绝对性: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另一方面,世界是可知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而相对主义认为任何事物正确与否都要取决于主体的立场和条件,即使真理也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条对世界上所有事物都适用的普遍真理。比如我们常说太阳是红色的,这是一条真理,但是对于红绿色盲患者来说,它可能是绿色的。不能因为大多数人色觉正常就以此否定太阳是绿色对于色盲患者的真理性。在真理问题上,显然不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律。列宁也曾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相对主义不承认绝对真理的存在,他们认为,只要是涉及认识的问题,就不能抛开人的主观意志去判定,因此就否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对于绝对真理的第一条解释。从定义上看,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而相对主义就是从人脑的不同这一点出发来否定绝对真理的。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合理性,只是认识的角度各有侧重。
(二)是否存在是非标准
庄子是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齐物论》中提到关于是非判断的问题,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判定他人的观点正确与否。相对主义认为任何观点都是主体产生的,带有主观意志的,因此不能用以评定是非对错,不具有权威性。而关于判断是非的标准,相对主义观点认为是不存在的。这一观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道德伦理和价值取向问题中。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辩证的真理观,坚持用真理来衡量是非对错。而对于什么是真理,提出了实践的检验标准和逻辑推理的辅助方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标准,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用认识检验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而实践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用以衡量是非对错的最合适的标准。与此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不认为这一标准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新的实践可能会推翻旧的实践经验和标准。因此,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也是不确定的。由此看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更加完备和科学。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联系
(一)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大多数人认为相对主义过度夸大主体的意志和立场,因此不承认客观实在,而把它划归到唯心主义的范畴,并以此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标志性区别之一。但是实质上,相对主义从来不曾否定客观存在,它只是在认知层面上不承认存在的普遍性,不承认对于事物的认识可以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从相对主义的实质来看:相对概念是指一个概念有确定的形象概念,但没有确定的抽象概念。形象概念是事物存在的问题,事物有确定的形象概念即事物是客觀存在的。抽象概念则是引入了人的主观理解和想象,它是不确定的,因为人的立场、思维都是有差别的。因此,事物是由于接受的主体不同,从而反映的结果才会不同,但是就事物本身而言,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有一个属性--存在,所谓对错和善恶美丑,都是人的主观添加的。事物本身并没有价值,价值是人为赋予的。从这一点上说,相对主义其实比任何一种主义都更加客观,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观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同时又承认其相对性,因为人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从认识的广度上,真理性认识是在一定的领域下对特定的事物和过程的正确反映;从认识的深度上,真理性认识只是对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与此相似的是,相对主义认为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取普遍有效的知识,范围有以下几种可能:1)只局限于表面的层次;2)感觉与事件;3)经验到的可验证事物;3)只局限于个别事物本身;4)不提可知的层次。总之,相对主义承认并且只承认相对真理的存在。虽然二者的论述不同,但是在真理的相对性问题上论证的原理却是一样的。
三、相对主义不等同于诡辩论
诡辩论是古希腊智者玩弄概念和文字游戏的诡辩术。通俗地说,就是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否定和动摇一个真理,或者把虚假的道理合理化。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并把这种修辞学论辩术贬称为诡辩。诡辩论是停留在语义层面上的表象的手段,并不涉及问题的本质,试图通过掩盖事物的本质而从表象上征服论辩对象。
相对主义的相似之处在于,它认为一个概念有确定的形象概念,但没有确定的抽象概念。因此,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能根据抽象概念的大小来相对的判断对与错。由于这种看似随意的认定,许多学者认为相对主义与诡辩论无异,都是企图通过主观意志来篡改概念本身的含义,借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二者其实有本质的区别,相对主义从人的主体意识出发来界定概念的意义,这本身并没有错,是对主体意识的充分尊重和全面的考虑。而诡辩论是别有目的的野心家借用相对主义的原理,过度夸大主体意志和歪曲事实的本来面目,采取误导式的手段在辩论中取得胜利的方式。可以说,相对主义只是一种思考和认识方式,本身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可一旦被个别主体有目的地使用,就容易陷入诡辩论的误区。但需要澄清的是,相对主义本身并不等同于诡辩论。
四、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现实思考
辩证唯物主义和相对主义在对世界的认识上各有不同的观点,也有相似之处。在肯定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就应该完全否定相对主义,二者不是相矛盾存在的。值得正视的是,相对主义不是主观主义,更不是诡辩论,应当正确的理解和看待相对主义。正如休谟所言:“解除相对主义、怀疑论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容易被人利用,解除人们思想的能力,使人们放弃自己的理性和判断,盲目地信仰和追随独断的教条,受宗教和坏学说的支配,相对主义意味着平权、人文精神。没有相对主义,哲学的发展便失去了活力,蜕化为一堆教条。”因此,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认识事物和具体事件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会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一)道德绑架问题
在涉及道德伦理的问题上,相对主义往往发挥更大的影响。道德绑架是新时期产生的一个新的问题,它是指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看似道德的逻辑去约束或规范别人的行为。例如常见的公交车让座问题,乐于助人是一种传统美德,但帮助他人终究是道德问题,只有高低,难有对错。近年来出现一个现象,不主动让座的青年人往往遭到众人的诟病甚至老年人的打骂,这是典型的道德绑架现象。我们无法界定让座行为就是对的,不让座行为就是错的,因为不让座并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只是没有能够帮助到他人而已。而什么时候帮助他人,应不应该帮助他人,全凭自己判断和考虑,不受到他人的约束和规范,这是一个主观意志问题,不是价值标准问题。
道德伦理问题涉及人性、环境和各种条件。可以说,在此类问题上,没有一条完全适用的标准。因为行为个体属于不同的群体,依赖于不同的基本信念或背景假定,拥有不同的知识资源,因而在相似的生活境况下处理同样的或相似的问题时,他们自然有不同的、并且永不可能是相同的理由来选择信念和行为[1]。再回到公交车让座这个话题上,青年人不让座可能是自己身体不舒服、过度疲劳,也可能认为对方身体健康,并不需要自己让座等等。如果冒用道德的武器去批判这些不让座的人,其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在涉及道德伦理的问题上,公众应该适当借鉴相对主义的观点,尊重个人的立场、思维的不同,切勿以固定的标准去规范所有人。
(二)教育问题
在教育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相对主义观点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
辩证唯物主義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实践以获得真知的品质。苏格拉底认为,辩证法就是通过问答讨论,在问答中不断揭露对方的矛盾,使对方承认矛盾并不断修正错误从而引导逐步认识真理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借鉴吸收了这种辩证法的思想,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矛盾,发现错误并纠正而取得进步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辩证思维,使学生掌握学习进步的技巧。
相对主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学生自主创新。在相对主义的观点里,是非对错没有固定的标准,强调主体意志对于事物判定的影响。这种观点有助于消除应试教育中的僵化思想。因为没有固定的标准来评价是非对错,因此也不能以固定的答案来判定学生答题的对错,不能以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能够适当抛开这些束缚因素,启发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肯定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探究和发现,就能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培养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搜索》,媒体,从业人员,素质,真实性,网络暴力
中国导演制作的电影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两极分化:一边是以炫目、特效、明星为卖点的商业大片;另一边是孤芳自赏式的艺术片。在这两者之间, 即使偶尔可以看到一两部现实主义影片, 对现实的反思也不过是浅尝辄止。相比之下, 陈凯歌的电影充满了思辨色彩, 总能在传统的故事层面上加上象征或隐喻, 给人带来很多现实的思考与反思。影片《搜索》, 从一件小事入手, 将矛盾不断放大, 最后女主角因不堪网络暴力自杀而告终。在这个影片叙述中, 新闻媒介的参与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对女主角最终的自杀身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影片对现实的映照不得不让人对当前媒介及其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深刻的反思。
1《搜索》中的媒体狂欢
媒体合谋的狂欢往往带来的是一种社会的悲凉。影片《搜索》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参与了故事的叙事建构, 让受众体味到媒介冷暴力的真实存在。《搜索》从女主角叶蓝秋公交车上不让座展开, “不让座”的过程被电视台实习记者杨佳琪拍摄, 经由记者陈若兮编排成为热点事件。为了进一步扩大热点的延续, 陈若兮还特意策划一期专家讨论的电视节目。在该节目的互动环节, 竟然还把匿名电话爆料叶蓝秋是道德败坏的专业小三这一道听途说的消息传播出来。在公众一般印象中, 传统媒体恪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正是这一点使大众对传统媒体在该事件报道的无意识标签化没有产生怀疑, 这无疑会引起更多公众的信服与参与。
同时, 网络媒体也毫不犹豫参与了这场道德论战。网络上各种侮辱谩骂、各种捕风捉影铺天盖地。电视的催化、网络的加入, 一时间, 主人公叶蓝秋成了大众唾弃的对象。电视节目里恩师因此对她全面否定, 现实生活里她工作的家政介绍所也受到了“攻击”, 甚至连她在的思拓公司、老板的婚姻等也遭受连带。最后, 故事因叶蓝秋的自杀戛然而止, 一切真相大白:原来她得知自己罹患癌症, 惊魂未定忘记让座。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 各种媒体陷入口诛笔伐的“狂欢”中, 甚至不给主人公一个道歉发声的机会。叶蓝秋本想借助电视平台给大众道歉, 结果被拒绝了。万念俱灰, 只有以死来澄清。
一些媒体滥用手中的话语权肆无忌惮地“狂欢”, 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凉。叶蓝秋就是这种“狂欢”中的牺牲品。她的死是对媒体、对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无声控诉。人们除了反思其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外, 也提醒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方面保持专业的态度。
2 新闻报道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2.1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记者必须为新闻内容的真实负责, 提供给受众的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不能以任何虚假的材料欺骗公众, 这是记者的首要责任1。关于新闻的真实性, 《搜索》中的陈若兮在处理叶蓝秋“不让座”事件时, 却隐瞒了本该还原的新闻事实, 没能履行记者呈现事实的职责, 让事情最终向着悲剧的方向发展, 凸显出该媒体报道缺乏真实性原则的危害性。笔者通过分析剧情发现, 媒体及传媒人都应当在报道热点事件时坚持真实性原则, 在利益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2.2 正确推动受众表达意见, 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从生活到工作, 剧中主角叶蓝秋深受隐私泄露的伤害, 可能是无奈, 或者是折服于媒体的威力之下, 她想借助电视这个平台澄清事实, 于是, 约杨佳琪至咖啡厅拍摄道歉视频, 深刻表达自己的歉意。在年龄尚小, 经验不足的杨佳琪看来, 她很开心, 以为可以通过视频来澄清事实真相, 还当事人的清白。而经验丰富, 偏向于老练的陈若兮却不这样认为, 因为该事件已经成功地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 对电视台来说, 这有利于提高收视率。在利益与真相面前, 她选择前者, 一味迎合网友的需求, 抛弃了作为记者最基本的原则, 缺乏媒体人的责任感。因此, 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中应当切实通过反馈当事人的意见, 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化解网民的误会, 澄清事实真相, 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保持好真实性原则的阵地, 承担起作为媒体人的责任。
2.3 履行把关人义务, 正确引导舆论
实地采访调查本是为了接近真相, 更全面地挖掘事实。陈若兮作为一个媒体人, 扮演着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 在采访叶蓝秋曾经的班主任时, 她先入为主, 给班主任以错误的导向, 相当于误导作为知情人之一的班主任发表意见, 使镜头前的班主任张老师显得十分紧张, 转变观点, 结结巴巴地说:“以前是这样, 从今天往后就不会这样了, 我们感到耻辱。”陈若兮作为一个把关人, 在搜集、采用信息的过程中应当克服主观性过强的缺点, 避免真实的信息被扼杀在把关阶段, 切实以真实客观的态度去发现事实真相, 履行作为把关人的义务。同时, 应当避免在调查采访中先入为主, 要根据现实情况, 引导舆论, 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批评只是手段, 引导才是目的, 因此, 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要立足于正确引导, 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
2.4 杜绝胡编乱造, 坚持真实报道
思拓集团是一个上市大公司, 全球最优秀人才计划成为他们上市时的亮点项目, 而董事长秘书叶蓝秋却出现了丑闻。凭借自身的新闻敏感性, 陈若兮急于采访董事长沈流舒, 想挖掘出更多的信息, 但没有成功。在缺乏事实证据的情况下, 陈若兮的《叶蓝秋是某公司的一面照妖镜》却出现在媒体上。再加上陈若兮看到网上叶蓝秋与男友在一起的照片, 她近乎疯狂, 失去了理智。因此, 这篇报道难免有情绪化胡编乱造的嫌疑。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要具备强烈的新闻敏感性, 但更应当讲究实事求是, 坚持以采访调查为接近真相的主要路径。同时, 杜绝胡编乱造的“克里空”现象, 坚持真实性原则, 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
2.5 避免公器私用, 不掺杂个人喜好
媒体是服务大众, 传达公众呼声, 了解民意的公器, 应避免为表达个人情感而公器私用。该剧陈若兮与叶蓝秋存在着多种角色的对立。在新闻报道领域, 陈若兮是一个传统的传播者, 叶蓝秋则是受众;在感情上, 二者因为男朋友而存在复杂的对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陈若兮没有正确地处理两个角色之间的转换, 在新闻报道的工作中带入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新闻具有客观性, 要求媒体人分清工作与生活, 提高自身素养, 避免将个人的情仇爱恨带到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中。
3 媒体要加强舆论监督
进行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责任和使命, 媒体要正确使用公众赋予的这种职责和权利, 既要大胆批评, 又要把握好尺度, 重在解决问题。加强舆论监督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用事实说话, 不哗众取宠、猎奇求怪, 更不要道听途说、以偏概全, 不损害媒体赖以生存的“公信力”。
3.1 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立足于正确引导, 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 该“聚焦”时就“聚焦”, 该“散热”时就“散热”, 该“淡化”时就要“淡化”。《搜索》中陈若兮在“点击率”中迷失了自我, 她的报道只有“聚焦”没有“散热”和“淡化”2。作为媒体的传播者和营销者, 她滥用媒体的话语权, 不深入了解事实, 甚至不给主人公道歉的机会, 以盲目追求“噱头”来一味进行批评, 缺少正确的引导, 最终伤害了自己, 也损伤了媒体赖以生存的“公信力”。故事发展到最后, 叶蓝秋用生命澄清了一切, 并且她将本该治病的钱捐给了社会, 而媒体人陈若兮不仅失去爱人, 还因在利益面前缺乏底线而失去工作, 同时, 叶蓝秋的死更是让她备受谴责。该影片以受众失去生命的代价来强调媒体在进行报道和舆论监督时要把握正确的导向。所以, 媒体人要牢记批评报道的目的, 正确把握批评报道的导向性。批评只是手段, 引导才是目的, 因此, 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3.2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 拒绝网络暴力
网络媒体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话语平台, 各种论坛、博客、聊天室和匿名交流方式, 使媒介的把关作用削弱, 公众更热衷于自己发表观点和意见。网络的开放性也就带来了它的一个负面结果, 即虚假信息泛滥, 再加上网民在网上的活动具有匿名性, 信息服务提供商管理上的不足, 容易导致网络舆论呈现一种混乱和非理性的状态3。因此, 网络媒体更应建立监督机制, 在确证批评性的同时, 拒绝网络暴力。
《搜索》中叶蓝秋在公交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 没有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但媒体报道就以“道德”的名义进行恶意绑架, 不给喘息的机会的做法也是不恰当的。网络媒体加入后, 叶蓝秋的个人信息 (隐私) 甚至初恋男友的名字、单位等被网络暴民进行肆意暴晒, 各种造谣谩骂等暴力语言纷至沓来进行群体围攻。这种以道德的名义来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的行为是一种暴民的行为。在这种网络舆论暴力的凶猛碾压下, 主人公最终崩溃, 并自杀身亡。当前, 缺乏对网络舆论的有效监督, 当网络舆论中那些只为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占据主导地位时, 一些缺乏主见的成员的情绪势必受到影响, 造成“群起而攻之”的混乱局面, 正常的监督行为演变成了“网络暴力”。因此, 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 拒绝网络暴力, 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4 结语
通过《搜索》, 陈凯歌将当下传媒的弊端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何在当今物质丰富、技术日新月异的局面下加强个体与他者之间的理解, 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平衡始终是他关注的核心。影片对现实的观照让人对当前媒介及其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深刻的反思, 这正是它现实主义的精神所在。虽然只是影视作品, 但其对媒体及媒体人报道新闻事件, 具有启发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宗亚.论市场化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J].现代试听, 2011 (5) :41-44.
[2]张辉.论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J].新闻爱好者, 2010 (4) :36-37.
[3]张启民, 刘雪燕.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地市报人, 2011 (1) :64-65.
[4][作者不详].网络舆论暴力来势凶猛如何向它说不[N].人民日报, 2007-08-13.
一、正确理解集体主义的本质
提到集体主义,可能会有人条件反射似的联想到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等众多说法。没错,这是集体主义的一些基本内涵,但这绝不是集体主义的真正本质。
集体主义的思想首先是马克思提出来的。马克思指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的私人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利益。”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下的集体是“虚幻的集体”。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体,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集体主义理解的最初形态。其主要内容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认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另一方面,集体是实现个人与社会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对集体主义的理解阐述是不是对集体主义本质的真正把握呢?显然是。但在这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又是不是对集体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呢?显然这也是值得去商榷和探讨的。
要想真正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就必须弄清“集体”。集体主义中所讲的“集体”首先应理解为国家、全民甚至全人类,而集体利益也应该是国家利益、全民利益及全人类的利益。脱离这些,集体主义就会被人歪曲,也无从谈起。例如,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出现了许多部门利益至上,地方利益至上,甚至公开地搞地方保护主义,而他们却堂而皇之称是在维护集体利益,这实质上就是对“集体”的曲解,甚至是打着“集体”的幌子搞所谓的“集体主义”。可以说,这是对集体主义本质的歪解。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其实集体主义原则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真实的集体”。离开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离开这个基本前提,“集体”可能成为一种“虚构的社会团体”,集体利益可能就会成为一种局部利益、集团利益或某一阶级的利益。因此,必须科学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集体主义不是一种利益分配原则,而是一种道德原则。没错,利益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集体主义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道德原则。但是,集体主义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利益分配原则,更不是一种简单的利益计算公式,它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是一种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正确价值取向。而效益不是集体主义原则的核心。
实质上,集体主义本质在第一方面的问题就是道德原则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我国早有学者对两者的关系问题作过详细探讨。其实,对两者关系问题的正确处理实质就是揭示集体主义的本质。集体主义并没有将经济效益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念,而是将道德原则作为其前提再去操控经济效益,也不是置经济效益于不顾。集体主义是在面对这种困境时,它从高尚的道德原则、价值选择出发,去提倡、赞扬这种高尚的行为。而如果从经济效益原则出发,后果可想而知,整个社会都将处于一种利益的选择,人们总是利益至上,毫无道德情操而言,而这样的社会中毫无高尚美德而言。
第二,集体主义不应将集体利益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应将实现个人利益作为自己的桥梁。集体是现实的个人的联合体,离开现实的个人,集体也就成了虚幻的团体。而个人也只有在一种维持正义和秩序的集体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集体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叠加,每个现实的社会人的利益中存在着共有的利益交点,而这些共有的利益交点组成的利益集合就是公共理性,即社会利益、集体利益或国家利益。而这种利益集合体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的真正载体和中介,离开这些载体和中介,个人利益就会陷入无序和混乱,根本无法得到保证和实现。
第三,集体主义的生命源泉在于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利益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们在贱行集体主义原则时,同样也离不开利益的考虑。但正是因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存在着共通,即在基础上是根本一致的。所以人们在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选择和贱行以及维护上,我们就不难理解和想象。现实中我们也会出现种种冲突和矛盾,个人利益在社会利益的满足和维护中可能会遭到破坏或牺牲。这时,集体主义如果发挥不到任何作用,那么这种集体主义原则离退出历史舞台已经不远了。
但是,在我国,集体主义原则发挥了作用。例如之前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现在的中部崛起战略;再如对下岗职工的政策扶持,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及各种教育、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有效地维护了公共理性和社会正义。
集体主义原则如果忽视个人的需求,忽视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发展,它必定毫无生机活力。只有牢牢抓住个人利益的发展、公正正义的实现,集体主义才能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继续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指向标的作用。
二、集体主义的现实意义
现今社会中,某些人对集体主义提出质疑,怀疑集体主义已经过时,完全不能适用当前各种问题。其实,这是完全不了解集体主义。相信如果真正科学地把握了集体主义的本质,就会深深地明白,集体主义在现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正确地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清集体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实质性差别,有助于打破人们对功利主义思想的盲目崇拜。
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的集体主义原则与作为资本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功利主义原则存在许多实质性的差别。其一,阶级实质不同。这可以说是集体主义原则与功利主义原则的最重要差别。集体主义并不摒弃功利原则,但集体主义是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而功利主义原则它虽倡导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只可惜在这种幸福利益分配上,资产阶级把持了分配的天平。可想而知,这种功利主义原则仍是资产阶级手中操控利益分配的工具。其二,功利主义把社会利益看成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含混不清。可以说,集体主义主张的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而功利主义单纯从效果出发,完全忽视行为的动机和手段,这导致对一些个人主义甚至是极端利己主义不能提出有效的批评和承认剥削的合法化。这些都导致社会公共理性的丧失,公平、公正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其三,功利主义主要重视责任伦理学,完全忽视了道德的修养和个人情操。功利主义所主张的是种机器化的利益分配方式,完全不顾高线道德,只规制底线道德,导致社会毫无高尚和美德可言,同时,也促使人性走向了堕落。
第二,正确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明白了集体主义符合自我的利益需求,人们才能可能努力的去作出集体主义的道德选择,践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而集体主义的本质正在于把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作为自己的生命源泉,维护个人利益。
在传统社会中,我们奉行的是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价值取向。而现今,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功利原则也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说,集体主义从来就不摒弃功利原则,但必须将功利原则与奉献精神结合起来,更多去倡导奉献精神,同时,功利原则也有助于集体主义原则在转型期的发展,功利原则也不失为一种公平原则,使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在利益的分配上达到公平和谐。
同时,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也必须防止人们思想价值取向的极端化。如今也出现了一些纯功利主义的思想,利益至上,也出现了一些以需求和欲望为目的的极端庸俗主义,不讲美德、修养,这些问题必须得到有效地解决,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扛起集体主义的精神大旗,努力地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原则作为我国现今一种主导性的价值观念,不容歪曲,更不容摒弃,必须真正把握其本质及其现实意义,坚定地发扬下去。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理论上,便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意义学习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进而达到自我实现.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作 者:曾荣侠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刊 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8(4)分类号:B84-067关键词:自我实现 意义学习自我评价 学会学习
学院: 外国语学院
班级: 09英教3班
姓名: 骆小林
学号: 2009154329
一、内容提要:1.爱国主义的含义
2.爱国主义者在近代史上做出的贡献
3.我心目中的爱国主义
二、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支柱、民族团结、力量源泉、鞠躬尽瘁、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李鸿章、百日维新、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同盟会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袁世凯、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民主和共和、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小事做起、马克思主义
三、正文
爱国主义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谈到爱国主义这个名词,我们都不陌生,它贯穿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带领着国家走向光明,对于中国来说,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辉煌而黯淡的一页,但是不管怎么样,中间却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国主义分子,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
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战后又支付巨额赔款,从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广大人民不断奋起反抗。从1840年到1850年的十年间,全国发生了100多次农民起义。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洪秀全对现实逐渐不满。1843年,他创立了“拜上帝教”,用来宣传和 组织群众。他的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加入了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后,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定都天京,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其实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这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它沉重打击了封建阶级统治,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鼓舞了近代中国革命人民的斗争决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的农民运动领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对中国封建统治和西方资本侵略者的农民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引以为豪。
2.李鸿章的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了,引起了这一场继承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等措施,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其中李鸿章,作为直隶都督,积极创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
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
然而,面对日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中方只有“允”和“不允”两种选择,而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他一直磨到点灯时分,口干舌燥地要求再削减五千万两,实在达不了目的了,又说哪怕减少二千万两也行,最后甚至满眼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到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多少减一点儿,算送给我回国的路费吧。可以说他是忠实地执行了清廷的电旨:“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但人家根本不为所动。老人家何等可怜!日方更以中方代表能否安全回国相要挟,李氏父子只得无可奈何的在《马关条约》上签了字。
虽然屈辱条约已成事实,但是,李鸿章已经奔着效忠圣上的宗旨尽了他的责任,我们更要考虑李鸿章正面的一幕,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都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特写!
接着是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维新变法失败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3.孙中山的辛亥革命、袁世凯
从同盟会到辛亥革命,到建立中华民国,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孙中山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袁世凯盗取革命果实,孙中山的让位,举世无双,让我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对袁世凯的信任,也展示了孙的绅士风度,更看到了人物中的对比,袁世凯映衬出的是多么渺小和受人鄙视,原因是在他身上欲望的驱使,“皇帝一梦?加上外在力量的推波助澜。而孙中山在流亡他乡的时候,曾被英国软禁,曾吃过多少苦头,始终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以天下为公,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首,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因此,辛亥革命不能单纯用成功或失败来衡量,因为那是为人的智慧结晶,我们所持的是敬畏和爱戴,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4.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真正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是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斗争。发起人和主导人物是陈独秀。他创办了《青年杂志》也叫《新青年》,所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共和“。
陈独秀为新文化运动做出的第一个突出贡献,是以《新青年》为战斗堡垒,培育出一代以改造黑暗中国为已任的新人。陈独秀为新文化运动做出的第二个突出贡献,是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率先向传统封建思想的堡垒发起了猛烈攻击。他反对封建统治,倡导民主政治。他反对封建道德,倡导伦理觉悟。他反对封建迷信,倡导尊重科学。陈独秀为新文化运动做出的第三个突出贡献,是发动文学革命,把思想解放运动引向更加广阔的领域。
陈独秀为新文化运动做出的第四个突出贡献,是锐意改革北大文科,为青年学生开辟了思想自由的新天地。他爱国,并不是空谈口号,空喊我爱自己的祖国,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和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迎来了新的一页。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经历了国共合作十年的大革命,抗日战争、土地革命、夺取红色政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多少爱国志士,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他们共事将近半个世纪,一起打造一个民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1976年,一个被泪水浸透了的年份!这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这三位叱咤风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人物相继辞世,三星共陨,是一种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无论如何,三位伟人之间举世罕见的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合作终于画上了句号。也许,在十年浩劫的背影之下,这个句号画得并非完美,带着些许的遗憾,但回望历史,它却依然那么令人感动。随着岁月的流逝与社会的进步,对领袖人物的”神化“固然早已不合时宜,但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对领袖人物的”庸俗化“自然也难以让人起敬,而那种怀有别样居心对领袖人物的”丑化"则令人所不齿。历史的河流终将汰除浮渣,沉淀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和几千年来我们无数英雄的祖先一样,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已经深深地汇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意志、情感和文化和象征。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即承接了理事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华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那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呢?没有战争,是否就没有必要继续继承爱国主义思想呢?不是的,依我看来,作为民族之魂的爱国精神将永恒。时至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它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高命题;毫不动摇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最集中体现;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最根本的要求;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贡献力量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最突出的体现。
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的一个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国家遭遇他国欺负或不正当的侵犯时,勇敢站出来,不屈凌辱,积极维护国家的名誉。爱国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些小事数不胜数,都需要我们留心发现、践行。比如说,积极宣传国家最新的大会主题内容,让国家的进步思想普及全国,争取不让国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落后于别人。比如说,关心国家最新动态,读报纸、看新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在内心有国家这个神圣的地位。比如说......只要你留心注意身边的事情,你也许就已经在践行爱国主义了,因此,时代需要的不仅是有知识的人,还需要有关心国家,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者!
[摘要]中国改革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作为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和最后取消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在发展私有制经济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必须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关键词]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合法私有财产
[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10-0033-05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及其特征的科学预测中,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或一些理论构想。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研究和批判中发现并科学论证的。由于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什么必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马克思自然从总的方面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一,对私有制的批判,构成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马克思在他所作的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著作中,力图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剖析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主题,提出要“从私有财产同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说明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显然,马克思是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提出来的,认为,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是“社会的财产”,这种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的直接否定。
第二,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里,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第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做了科学探讨。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中,马克思认为,“个别人占有生产条件不仅表现为一种不必要的事情,而且表现为和这种大规模生产不相容的事情”,“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四,建立未来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经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幻想”,即试图不通过社会的革命转变,依靠资产阶级国家帮助建立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驳斥杜林把暴力看作绝对的坏事的荒谬观点时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这就深刻地说明,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经过暴力革命。
第五,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比较中,设想未来社会“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这些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显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
1、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和新经济政策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
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付诸于俄国的具体实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也进行了艰难探索,在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上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个国家的过渡时期在经济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为“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就是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以既有资本主义成分也有社会主义成分,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
第二,俄国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就明确地把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作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相继采取了对私有制的大中小企业和地主庄园分别实行没收、赎买、改组和联合的办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之后,又提出“由继续剥夺资本家这个极简单的任务转到一个更复杂和更困难得多的任务,就是要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生产的条件。”可见,过渡时期结束之日,就是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之时,这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现的。
第三,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允许农民的自由贸易和私人商业的发展。列宁指出:“既然国际国内的全部经济政治条件给我们造成了这样一种经济现实,即不是商品交换而是货币流通变成了事实,……。”那么,“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必须恢复正常的经济关系体系,恢复小农经济……。”这是列宁总结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的教训提出来的,实际上已经立足于资本主义关系,允许个体私有制存在。
2、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的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无论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还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在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所有这些都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社会主义经济的最终建设目标还是要建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斯大林时代便将这种单一公有制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有所发展。1929年底,斯大林正式废弃了新经济政策,他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在公有和私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只能采取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
制这两种公有制形式。这一观点在斯大林直接领导编写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所有制上采取的是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这种模式曾一度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效仿或流行的模式。
3、前苏联东欧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探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一度流行的“苏联模式”的弊病日益显露,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他们在设计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时,不主张把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所有制理解为单一的结构,相反,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在所有制结构的选择上,他们探讨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可不可以允许私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可不可以兼容一定形式的非公有制?对此,波兰经济学家兰格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外,还存在着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例如农民、工匠和小规模企业家的个人所有制。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充分肯定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捷克经济学家锡克认为,集体所有制应当和公司合营、私有制形式相并存。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由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大部分构成,非国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匈牙利改革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私有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改革的成功也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尤其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是对立的,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直至取消的过程。这在理论上有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做科学依据,在实践上符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新中国建国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使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第二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49~1956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就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过程。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多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为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就需要对这些私有制经济成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性质不同,改造的方式也不同。具体途径是:无偿没收大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中小资本,壮大全民所有制;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集体所有制。这样,到1956年底,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过渡时期结束。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私有制,但绝不是放弃公有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之一就是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旧观念的束缚。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前,公有制经济比重过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生产关系某些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因而,对当时的很大一部分公有制经济来说,它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要调整和改革,使这部分公有制经济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当公有制经济退出的份额将要达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最低界限的时候,必然会发生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争论。其实,发展私有制决不等于放弃公有制。
首先,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统一关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统一。改革开放30年中,非公有制经济逐渐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由对立的关系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平等竞争的统一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重大突破起始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命题,并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两个毫不动摇”相提并论。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了宪法。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有两处重要修改。第一,进一步明确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第二,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这些方针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次,国家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为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已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到前沿。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条例》指出:“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本条例”。2007年,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008年,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法》指出:“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定本法。”这些法律都是与《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基本法律相一致的经济法律。它们与“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一道,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毋容置疑,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更有利于公有资产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增值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质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也能更好地发挥国有经
济的主导作用,更有效地支配着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保证和领导作用。
四、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60年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从消灭私有制―允许发展私有制一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至于现阶段为什么允许发展私有制,要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解释,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整和变革所有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不能把所有制本身是公是私,是这种形式还是那种形式,作为目的去追求。到现在为止,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消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程度。相反,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具有多层次性,非公有制经济更有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对立关系。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是私有制。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被认为是对立的同时,他们也认为,私有制与其他所有制一样都是历史的,最终会灭亡,但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样,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所认为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对立只是性质上的对立,他们并未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并存进行预测。而在他们去世以后这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使私有制形式不断变化;社会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个体、私营等具有私有制性质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同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现阶段暂时消灭不了,它既在世界上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也在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弱点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历史较短,其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较低。从生产力方面看,我国非公经济的产业分布较广,其中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商业、运输等服务业,以及进入障碍比较低的制造业。从管理水平上看,有的非公企业低水平重复投资,追求短期化目标、违法经营、家族治理等。所有这些亟待国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将其引导到现代企业制度上来,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第四,法律形态的所有制要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研究所有制,首先要研究现实形态上的所有制,这是第一性的。而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则是第二性的,它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即财产所有权或“产权”。马克思认为,产权是财产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或“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我国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那么,在法律形态上就既有公有产权又有私有产权。国家法律在保护公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同时,必须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恰恰是由现实形态的所有制决定的,或者说反映了现实形态的所有制。
第五,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和公民私有财产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大多落到其从业者,即个体、私营业主身上,他们的合法权益很大程度上由其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合法私人财产体现。其他公民的私有财产除合法劳动收入构成的生活资料外,还包括由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各种物业资产租赁的收益,以及储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收益。这些都属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就是说,私有财产的内涵不仅包含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形式的所有制,还包括公民或私人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它比私有制具体形式宽广得多。我国未来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即将步入小康社会的公民的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护他们的合法私有财产,让他们有一定的财富积累,更快地奔向小康。宪法如果不在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明确“保护私有财产”,那就不仅意味着宪法没有反映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而且意味着人们努力追求和创造财富的行为失去激励和保护。因此,为了实现小康,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有财产。
五、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不能排斥非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不能搞私有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便不断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地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要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这就是我们在现阶段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时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不能搞私有化和单?公有制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2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3。
[7]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7。
[8]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51。
[10]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78,5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9。
这是《百年孤独》小说的开头。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马尔克斯曾经以“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 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 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的理由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开头的这句话, 并不是简单的传统的倒叙手法, 而是作家独创“未来过去式”手法, 它从现在出发, 又从未来的角度回忆更加遥远的过去。短短一句话, 实际上容纳了现在、未来和过去的三个时间层面, 而作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度。这种句式既有结构上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巧神奇特点, 又有深层的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民族与国家、殖民与抗争、掠夺与反抗诸多方面的思考价值。
所以, 它是章法问题也是意蕴丰厚的主旨问题、哲理问题。
从章法上说, 作者用这个令人沉重的结构模式, 展开了对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六代人历史的描写, 给读者展示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小说用这种结构框架, 让拉丁美洲落后的封建统治、遭受百年殖民掠夺的悲壮苍凉得以魔幻般的展示。
从内容上说, 这句话能够引起我们读者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甚至对民族国家的历史进行深沉的观照, 这种内容上引起的震撼离我们每一个读者并不是遥远的。
开头的这个主句所说的人物就是书中布恩地亚家族的发动过32次战争、失败过32次, 17个儿子都被杀害的第二代奥雷良诺上校, 主句虽然说的是上校的无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但是它更包含了拉丁美洲的缩影———马孔多镇百年兴衰的历史。拓荒者如何翻山越岭去寻找伟大的发明;吉卜赛人如何把‘文明”世界的玩意带到沼泽地带这个偏僻的小镇;外国垄断资本家如何侵入这个盛产香蕉的小镇;本国独裁政权如何勾结帝国主义者屠杀大批工人;人民群众如何进行流血斗争等等。上校临刑前 (他后来死里逃生了) , 回忆到了小时候父亲去带他第一次认识冰块 (其实是现代冰箱里的玩意儿) , 这里面隐喻着原始与文明的碰撞、愚昧与科技的碰撞、外来文化与古老民族的碰撞, 故事在深刻地启发读者对一个民族悲剧命运的深沉思考。
类似这样的句式在小说中多次出现:
“在这张“全家福” (这是过去留下的唯一的照片) 上, 奥雷连诺穿着黑色丝绒衣服, 站在阿玛兰塔和雷贝卡之间, 他的神情倦怠, 目光明澈, 多年以后, 他就是这副神态站在行刑队面前的。”
“若干年以后, 阿卡蒂奥站在行刑队面前的时候将会想起, 梅尔加德斯浑身战栗, 给他念了几页他无法理解的著作。”
“多年以后, 在临终的床上, 奥雷连诺第二将会想起六月间一个雨天的下午, 他如何到卧室里去看自己的头生子。”
……
限于篇幅, 笔者无法一一分析其隐喻意义。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这尤其表现在文学艺术上面。下面说说这个拉丁美洲人的句式可能会引发的我们对现实人生的一些思考。
“许多年后, 面对‘MONEY’的诱惑, 总经理王转运将会回想起, 他妈妈带他去买雪糕的那个遥远的正午。”
这句可以理解为王转运还在求学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树立了将来干一番大事业的志向———做一名成功的企业经理。而故事就是他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之后, 面对金钱的诱惑, 在自己进行内心的思想斗争的时候, 他回忆起了当年在苦难的家庭生活中, 母亲是怎样地省吃俭用、口挪肚减, 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 却在高考的那个酷热的正午, 给转运买了一支雪糕, 这个生活的细节让他刻骨铭心。
“15年以后, 某某 (学生名) 诗人、作家、科学家回到了_______地, 他感慨万端, 向我们讲起了他当年在________方的学生生活。”
“许多年之后, 面对台下如雷的掌声, 某某 (学生名) 诗人、作家、科学家将会想起, 他的老师在上课时给他们介绍《五月的鲜花》的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
这种句式同样会让我们思考一个人的积极的、健康的成长历程。
类似的, 还可以从反面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让我们先设想这样一个句式:
“许多年之后, 身处秦城监狱服刑的陈良宇就会回想起, 他在担任上海市老干部局长后, 老父亲欲致信市长反应家里住房困难问题托他转交时, 他亲自拒绝的那件事。”
“许多年之后, 身处秦城监狱服刑的陈良宇在排队放风时, 他就会回想起, 他在担任黄浦区区长时, 在医院门诊排队候诊时得到上海市老干部张黎的由衷称赞———党的高级干部,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个人在医院默默排队候诊?”
这样的句式让我们每一个人反思一个曾经是多么有水平、有能力、思想解放、办事果断、廉洁奉公、为上海的改革开放做了不少有益之事的年轻干部陈良宇是如何在上海市委书记高位上蜕化变质、晚节不保, 最终沦为法律机器的俘虏、人民的阶下之囚的。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启示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当时的法国正值封建制度日趋腐朽,资产阶级及广大劳动阶层同封建统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时期,天主教会与统治者相互勾结,用宗教蒙蔽人们的理性。为了唤醒人民、拯救国家,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率先在思想领域展开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就教育领域而言,卢梭针对传统古典教育的弊端,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详细阐述了培养社会“自然人”的教育理想。
1.自然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
A.自然主义哲学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是以其自然主义哲学为依据而提出的。与原罪说所宣扬的人生来带有罪恶不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善良的情感,这种善良的情感是与生俱来并且内在于天性之中的。自由、理性和良心构成了善良的天性。这种善良的天性不会因为贫贱而变化,人之所以变得罪恶是由于后天的残害所致,诸如错误的教育、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宗教、社会偏见等因素。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此,为了改造人的本性,使人重新成为自由人,卢梭提出了教育归于自然,通过自然主义教育来实现培养社会新人的教育理想。
B.天赋人权说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建立在其道德理想国的政治理论基础之上。按卢梭本人所述,他的政论性著作《社会契约论》与《爱弥儿》在思想上是相同的,不了解其政治学说就无法理解其教育理论。卢梭的政治理论认为人生来就自由、平等且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后来,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社会产生了不平等现象。人们为了获得平等与自由的权利,势必会推翻封建腐朽的专制统治,建立起符合人性自然发展的理想国家,而这种理想国家的建立有赖于具有善良本性的公民。为了培养出符合理想国家要求的公民,就必须依据自然主义教育将其加以改造,恢复他们的自然本性。正是出于这一政治需要,卢梭提出了以培养具有善良的自然本性公民为目标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自然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A.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及对象
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归于自然。他强调教育要顺应人的本性,反对那种不顺从儿童特点,按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发展的所谓教育。正如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由此可见,教育就是要遵从自然,顺应儿童本性,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和谐发展。
卢梭的自然教育将儿童视为研究对象。在他看来,成人对儿童一点儿都不了解,主观地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不按照儿童的心理行事。在教育内容上,成人往往只关注有助于孩子日后成长为成年人后应该获得的知识,而不考虑儿童现有能力所能学些什么,因此出现了将儿童不理解的知识硬生生灌输给学生的现象。这样不仅不利于促进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相反使他们对知识产生一种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使孩子厌恶知识、畏惧学习。在教育过程中,成人往往过分追求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与速度,而对儿童提出了超出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要求。这样,看似节省时间实际上却阻碍了儿童自然发展的进程,造成拔苗助长的错误。因此,教育要着眼于儿童,根据儿童的自然天性有针对性的施加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有益于儿童发展的教育。
B.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在卢梭看来,自然人是相对于公民而言的。他认为在专制社会中由于人的自由与主权遭到践踏,因而不能够同时教育出人和公民,必须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一。自然人是完全为了自己生活,不依赖任何职业与社会地位,可以适应各种变化的人。而公民则与社会关系密切,国家越大,人民的自由就越小。因而,自然人理应成为国家培养的对象。但是,卢梭所強调的自然人并不是将其赶到森林的野蛮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这样的“自然人”既保持了自己的天性自由发展又能在社会中生存。这种“自然人”与传统教育培养出的身心倍受摧残的人截然不同。受卢梭的生活背景与阶级地位的影响,他所提出的“自然人”实际上就是小资产阶级的化身。他所憧憬的身心和谐发展、适应社会的“自然人”正是摆脱封建主义枷锁的资产阶级新人。
为了与自然教育的总原则相适应,卢梭提出了“消极教育”法,即任何事情成人没有必要去干预而是让大自然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儿童。消极教育并不意味着大人对孩子放任自流、无所作为,它强调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与需要进行教育。“那种试图不成熟地造就思想,以成人的职责去教育孩子的教育,称之为积极教育。那种想在直接授予知识前让知识工具的器官完美化,努力以恰当的感性练习为理性知识开路的教育,称之为消极教育。这种消极教育不是浪费光阴,无所事事,它是为了让孩子在达到理解真理的年龄时,能够走上引导他向真理进发的道路;在他获得认识和热爱善良的本领时,走上引导他成为善良人的道路。”由此看来,卢梭的消极教育完全是积极的。消极教育有助于保护儿童善良的自然本性,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为儿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C.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过程
卢梭认为,儿童是依据自然制定的计划而成长的。这一计划推动儿童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发展不同的能力。人生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与之适应的完善程度。依据人自然发展的进程与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卢梭将自然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
a.婴儿期的教育(0~2岁)
这一时期卢梭主张以婴儿的身体保健和养护为主要任务,对幼儿进行适当的体育教育。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教育的条件。这一时期,卢梭主张婴儿去乡下环境自然生长,反对用襁褓束缚孩子,更反对对孩子娇生惯养。
b.儿童期的教育(2~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具备了一些独立性,但是儿童的认识仍处在对外界形象的感觉阶段,也即“理智睡眠期”,所以主要进行的是感觉教育,以便为儿童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
卢梭看来,感觉教育应遵从触觉—视觉—听觉的顺序,并把绘画、歌唱、游戏等看作是感官教育的良好途径。此外,适量的体育锻炼是促进儿童感觉能力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纪律方面,卢梭反对体罚,也不赞成说教。他主张运用“自然后果法”来纠正孩子犯下的错误即当孩子出现过失以后,大人不必直接制止或处罚,而是让儿童在同大自然的接触中,体会自己所犯错误或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
c.少年期的教育(12~15岁)
进入少年期,由于儿童已经接受了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已经具备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
卢梭认为,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在于使儿童形成精确、清晰的概念,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发展他们的思维、判断和学习能力。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在智育的方法上,卢梭主张依据儿童的经验采取实地观察、科学试验等实物教学方法,让儿童自己发现学问和知识。
卢梭对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通过劳动学会使用各种劳动工具及其相关技术并最终达到锻炼身体、发展心灵的目的。总之,卢梭希望儿童能够“向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考”。
d.青年期的教育(15~20岁)
青年期的教育任务主要是实施道德教育、信仰教育。该时期的青年人处于激动与热情结合的阶段,需要道德的力量加以调节。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同时,卢梭将信仰视为道德的保证。在他看来,“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因而在道德教育的同时,应该进行信仰教育。卢梭在这里所倡导的不是传统宗教神学而是提倡把自然神作为信仰的对象。
3.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以解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助于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指导。
A.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卢梭在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确立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卢梭认为,每位儿童由于天赋、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教育就应该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并以此为依据从儿童的角度考虑教学,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与出发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
卢梭的这一思想引起了近代教学观的巨大变革,也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解放学生个性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的一大特点即教育日趋人本化。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可以说,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的确立是我国第八次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
B.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
卢梭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将自然教育划分为四个时期并提出这四个阶段依次存在着体育、感官教育、智育和德育四个教育重点。虽然现代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表明卢梭的四阶段划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卢梭这种遵循儿童自然发展规律实施教育的方法依然值得借鉴。
现实的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往往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味的追求高深。于是,將成人的教育内容强加给学生,用成人惯用的方法把远超出儿童理解能力的知识提前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而最终产生厌学现象。事实上,人的发展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每一阶段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也就是说,在儿童发展的早期,某一方面的能力在某一特定时期最容易获得,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就不容易获得这方面能力。因此,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围绕儿童不同年龄的“关键期”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C.倡导儿童主动的学习与探究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知识的获得应该以儿童的主动参与为基础。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卢梭主张学生运用直观性原则,通过个体与自然界的直接接触从而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儿童在同自然界的接触当中最大限度的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事实上,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着指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在各种问题情境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凭借个人努力自行解决问题。然而,我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却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致使儿童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最终无法通过亲身体验理解事物的内在含义。因而,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与相关事物的接触中运用思维能力进行观察、判断、推理,进而主动得获取事物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刘 敏.卢梭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7
[2]常凤霞.王阳明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D]河南:河南大学.2007
【辩证唯物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异同及其现实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09-2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07-01
辩证唯物主义学习心得09-12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要点专题01-14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12-07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07-16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10-20
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历程11-0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06-14
外国文学史现实主义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