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创编中自主能力的培养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少儿舞蹈创编中自主能力的培养(精选7篇)

少儿舞蹈创编中自主能力的培养 篇1

少儿舞蹈属于艺术启蒙的范畴,是少儿音乐的立体表现。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是引导少儿认识世界,提高艺术素质,开发智力和健美身心的重要手段。

少儿舞蹈的动作是少儿舞蹈语言中的基本语汇,是我们雕琢一件成功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少儿有自己的天地,有梦一般的想象,有色彩斑斓、旋转跳跃的空间。因此,少儿舞蹈的创编应以对少儿世界观的理解和对少儿生活的观察为基础,掌握少儿舞蹈的基本特征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创编。

参加少儿舞蹈排练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的舞蹈基础比较差,有的学生可以说从幼儿园到现在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我认为进行少儿舞蹈创编,不能一开始就象专业性强基础好或专门搞舞蹈专业的学校学生一样,先开一段时间的基本功课。然后进行舞蹈的排练,这样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对舞蹈排练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意想效果。

一、培养兴趣

少儿舞蹈的创编,一开始的时候以培养兴趣为主,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进行简单的舞蹈创编,可以比较简单地教点形体动作,主要教少儿歌表演、小舞蹈和儿童集体舞等,让学生在比较容易接受的过程中,去学习舞蹈,活跃气氛,让他们有唱有跳,让学生在欢愉的氛围中得到提高,产生兴趣。

二、提高技能技巧训练,开阔视野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舞蹈排练有了兴趣,同时也就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老师便可以多抓一些基本功的训练,难度也可慢慢加大,例如:大跳、弯腰、横叉等,教授一些常用的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舞蹈创编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让学生通过看录像,VCD等,欣赏一些水平较高的舞蹈,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创编舞蹈的能力

少儿舞蹈创编中自主能力的培养 篇2

1.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创编教学越来越重要

20 世纪末以来, 我国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浪潮, 推行了新一轮课改。在本次课改中, 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小学教育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顺应新教改指导思想而诞生的《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赋予了小学音乐教学新的活力以及新的要求。它明确要求,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今素质教育意识的普及, 因为学生有了幼儿园等早教、学前教育的铺垫,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小学音乐课堂里单一的唱歌、跳舞已经不能体现新课标中对孩子们音乐能力以及音乐修养的要求。

2.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创编的重点与难点

舞蹈, 就是用身体所演绎出的各种肢体活动和节奏来表现音乐的意境和舞蹈者自身情感。最早的舞蹈就是由心而发“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 是一种心情的宣泄, 也是舞蹈的最本源。

由于其学科特殊性, 音乐课堂的课堂氛围控制向来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重要先决条件。进行舞蹈表演创编时, 学生情绪兴奋, 课堂纪律调控难度增加, 这要求音乐教师掌握一定的课堂调控技巧。通过课堂日常常规的训练, 逐步培养儿童良好的课堂舞蹈创编习惯。小学生舞蹈创编的能力起点低, 这也要求音乐教师要利用儿童喜歌善舞的天性,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音乐舞蹈创编。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创编能力要逐步培养

小组学习、合作学习, 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在小学音乐课改中也得到了体现。在舞蹈创编的教学环节中, 小组学习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合理的组长、组员分配, 有利于小组合作、小组学习。

在第三册歌曲教学《不再麻烦好妈妈》第二课时, 我制定的目标是在熟悉歌曲基础上, 能够创编基本的动作, 表演歌曲;能为歌词创编基本动作, 体会自我劳动的成就感;有表情的表演动作, 能够体会妈妈的辛苦, 用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师:同学们, 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你们都学会了如何帮助妈妈,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相信大家都是勤劳懂事的好孩子, 你们会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能用动作来告诉我吗?请个别学生来说说, 并表演一下劳动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自己来洗碗呀, 自己来叠被呀, 自己梳梳头呀, 自己做作业呀, 不再麻烦你啦, 亲爱的好妈妈。”师:“同学们, 我们都会做那么多事情, 老师也情不自禁地和你们一起表演起来, 先由一组女生来表演为妈妈劳动的动作, 然后再请他们示范我们来跟做, 但是动作可以由自己创编, 因为每个人的劳动都不一样。当音乐想起, 同学们都表演了起来, 有几个男生的动作幅度不是很大, 我就鼓励他们把动作幅度做大一些, “因为让我们的力气发挥出来, 才能去帮妈妈做好更多事情, 所以要把双手都打开, 身体尽量做到舒展开来。”

第二遍的时候他们已经不是那么畏畏缩缩了, 看着同学们的动作越来越整齐, 我就让他们分组来合作, 每组表演一句, 看哪一组表演得最整齐、有劲道。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 同学们越来越放得开。有的双手抱肩, 有的做了一个亲吻妈妈的动作。男同学也能大大方方地做得有模有样的, 拘束的心情烟消云散。

最后整体在完整表演的时候, 同学们用前半段创编出的不同的劳动的动作, 表演得很用心, 看得出都倾注了对妈妈的爱, 而且已经完全融进了自己全部的感情。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能够看得出他们喜欢表演, 很丰富自然的感情流露, 孩子爱妈妈的天性感动了我, 也让我也完全融进了他们的表演中。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第四册歌曲《我爱雪莲花》, 播放《新疆好》的

VCD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出现的新疆舞蹈动作和特有的乐器。在欣赏完后, 教师提问:“在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舞蹈动作和特有的乐器?”并让学生来尝试做一做。在学生模仿完新疆舞蹈动作之后, 教师即兴表演了一段新疆舞蹈, 使同学们进一步提高兴趣, 加深了对新疆歌舞的印象。我教给学生几个新疆舞蹈里的基本动作。例如:点步、脱帽位、托按掌位, 弹冬不拉, 并在音乐中根据黑板上舞蹈动作的图示让学生自由反复地巩固练习。并鼓励学生练得很认真, 跳得棒。现在就请大家发挥想象力, 利用刚刚学会的基本动作, 为歌曲《我爱雪莲花》创编舞蹈动作。先让学生唱一唱, 并说一说第一段的意思:是描写了一个叫吐依拉的小女孩从小喜欢雪莲花。师:那你们能用我们学的哪一个动作来表现呢?”学生相互讨论, 交流, 认为用托帽位来表现吐依拉这个小女孩。之后师生共同跟着音乐跳一跳。师:那么, 第二段、第三段和结束句呢?老师想交给同学们自己来创编。你们可以用一个动作, 也可以将几个动作连在一起, 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于是, 学生根据歌词的意思创编了最后两段的动作。接着集体完整地跳一跳自己创编的舞蹈《我爱雪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即时引导

1.协调创编小组成员间的矛盾

在创编小组成立的开始, 总会有组长与组员间的各种矛盾, 或是个别组员不服从组长安排, 耽误了整组开展创编活动的;或是组员的创意与组长的创意相冲突, 导致创编无法顺利开展。

这时, 教师就要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在小组内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后, 一是肯定了组长的能力, 可以鼓励组长在今后的创编活动中有更高的积极性, 二是更方便组长对组员的协调和管理, 使小组学习更加有效。

2.给予启发式的创编建议

创编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师不能包办。在巡视中,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启发性的建议。例如, 建议学生从歌曲的歌词入手, 或者是从队形的变化开始。

如果整组的同学在某一首歌曲的创编时束手无策, 教师还可建议他们看看别组同学是怎样做的, 但要求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改变。

创编教学是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舞蹈创编和音乐同样都来自于生活, 并能高于生活。法国音乐学家奥尔夫指出, “让孩子自己去寻找, 去创造音乐, 是最重要的。”要想获得更好的舞蹈

参考文献

[1]刘荣蔚.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4) .

如何培养学生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 篇3

【关键词】幼师专业 创编幼儿舞蹈 能力 培养

幼师舞蹈教学中,创编幼儿舞蹈是学生必须学习的教学内容,也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往往觉得创编舞蹈不知从何入手。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创编幼儿舞蹈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感兴趣了,才会花大力气去探索它、研究它,创编幼儿舞蹈也是这样。学生只有对创编幼儿舞蹈感兴趣了,才会肯动脑子。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培养学生编创幼儿舞蹈兴趣的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

幼师的舞蹈教学与艺术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不同,其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通过教学训练,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舞蹈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幼儿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幼儿园工作中,特别是幼儿园举行一些大型演出时,往往需要幼儿教师编排一些舞蹈节目,而这时也最能考察一个幼儿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才能唤起他们学习创编幼儿舞蹈的热情和兴趣。

(二)由易而难,增加兴趣

幼儿舞蹈创编的学习,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否则会让学生感觉太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基本没有一点舞蹈语汇的掌握,这时让他们创编出舞蹈动作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这一学年,我主要是让他们学习创编一些队形变化、舞台调度。例如:在我们学习了一个组合后,我会将学生每八人分成一组,让他们将学习的组合加上一些队形的变化,这样既使他们复习了组合,又培养了他们创编舞蹈队形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第二学年,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一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语言,就像写作文一样,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词语,就可以让他们学习造句子。创编舞蹈也是一样,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组合或者简单的歌编舞。例如:在学生学习掌握了藏族舞蹈的基本步法、基本动作、一部分组合后,我就找来一些藏族风格的儿童歌曲,如《北京的金山上》《北京有个金太阳》等,让学生给这些歌曲歌编舞。学习了蒙古族舞蹈后,我又给学生找来一些蒙古族的儿童歌曲,如《草原就是我的家》《我是草原小牧民》等,让学生进行歌编舞的创编。因为这些歌曲节奏感强,又有歌词,一般也不太长,所以学生创编起来并不感觉太棘手。到第三学年,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舞蹈语汇,就像小学生很会造句子了就可以让他们学写作文一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创编属于自己的舞蹈作品了。

(三)集体协作,提高兴趣

在创编舞蹈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创编舞蹈,他们往往有畏难的情绪,而把他们每六个人或者八个人分成一组(有时我也会让他们自由组合),让他们集体协作,共同创编,他们往往有很大的兴趣。我们每个人都有集体荣誉感,当几个学生被分成一个小组时,他们就成为一个小的集体,他们会互相团结协作,一起选题材、找音乐、想动作、编队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二、学习一些创编幼儿舞蹈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还要理论联系实践

舞蹈创编有其规律和特点,是客观生活通过人的头脑,经过加工后的再现。它比生活更高、更美、更集中,因此,也就具有更强烈的社会感染力。舞蹈的创编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因此,学习创编幼儿舞蹈,理论学习是基础,同时也要学习一些舞蹈创编的方法和技巧。

(一)学习舞蹈创编的一般步骤

1. 首先有舞蹈创编的艺术构思 。在舞蹈创作中,构思是指编导在体验和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运用舞蹈的形象思维,对所创作的舞蹈作品从萌芽、酝酿到成熟孕育的过程,是编导在进入创作之前对一个舞蹈全部设想的总和。这个过程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表现什么,二是如何表现,其中包括选择题材、确定主题、塑造形象、运用适合的表现形式等。

2. 然后根据创编目的或舞蹈内容、情节、情趣表达的需要产生舞蹈音乐。音乐可以根据舞蹈的需要创编、选编或者改编。

3. 最后根据舞蹈艺术构思、音乐特点和舞蹈参加者的动作发展水平,进行舞蹈形象、动作的设计和编排。包括主体、基本动作编排,位置、队形的变化设计,舞蹈角色的舞美设定等。

舞蹈创编的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顺序间是相互联系、作用、有机变化的。在实际的舞蹈创编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创编舞蹈音乐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往往会先有音乐,然后再根据音乐的节奏、风格、情绪去创编舞蹈。

幼儿舞蹈创编的步骤和成人舞蹈创编的步骤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在创编幼儿舞蹈时要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及幼儿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水平,克服幼儿舞蹈创编中的“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

(二)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1. 学习题材选择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幼儿舞蹈题材的选择不同于成人,要有童心、童趣,要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世界。幼儿天性好玩、好奇,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会表现出注意力高度集中、情感极端投入等现象。如果我们将舞蹈与游戏和谐统一起来,并围绕某一思想内核,予以肢体的夸张和变形,进而形成饱含儿童情趣、富有舞蹈形态的艺术风格,就能使舞蹈变得生动感人。例如在舞蹈《我的小鸡》中,一群小朋友扮作小鸡蹲在箩筐里,一个喂鸡的小朋友把箩筐上面的纱布揭开了,于是小鸡们高兴地跑出来,追逐着、游戏着,一只小鸡还啄了一下小朋友的手指,后来小朋友把小鸡重新赶回箩筐,可是有一只小鸡就是不肯进去… …正因为这个舞蹈与游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才使这个舞蹈变得富有童趣。

2. 学习动作设计的一些方法技巧。在舞蹈动作设计时,要先确定一个或几个主题动作,然后再根据主题动作加以重复、重叠和变化。

(1)重组法:对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分类,在同类型中重新组合(动作的先后顺序变化)。

(2)重叠法:一个或一组动作在同一空间下或不同空间方向重复使用。

(3)拆分法:留住局部拆除全部(如:一个整体的动作,不要手上的只要脚上的动作)。

(4)模糊法:一个对原始创作工作印迹上的保留与发展。

(三)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多做些舞蹈创编的实践练习

舞蹈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只有强化实践环节,才能不断提高编导能力。创编舞蹈的实践练习中,我主要对学生进行了重组动作训练,重组动作就是在所学动作的基础上,把这些动作加以重新组合,配以合适的音乐。例如:东北秧歌手巾花组合中有基本舞步:秧歌前踢步、后踢步,手巾花动作有:单臂花、双臂花、交替花、蝴蝶花、盖花。学完这个组合后,我要求同学们打乱组合中的步伐与手巾花的配合,以及步伐的先后顺序,重新组合动作,然后配上一些东北秧歌风格的学生喜欢听的歌曲,如《好日子》《好运来》《辣妹子》等。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创编舞蹈的能力,学生乐于接受,对提高学生的编舞能力很有帮助。

三、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舞蹈的创编离不开一个创字,加强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是他们能否创编出较好舞蹈作品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训练:

(一)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发散思维

俗话说:“见多识广”,见得多了,思维必定开阔。我经常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让学生观摩,和学生共同欣赏探索舞蹈作品的内容、音乐、动作、舞美,发现其作品的新颖在哪儿,优秀在哪儿。例如:2005年春节晚会有一个引起轰动的舞蹈《千手观音》,它的编导是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张继刚,对于这个舞蹈,我曾和同学们反复观摩过几次,这个作品为什么会引起全国人民的赞赏,它的新意在哪儿?对于这个作品,张继刚曾经说过,他是一个经常在各地讲学、游历的人,每次排练结束,他总要去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地方都有“千手观音”这样一个形象。“一个头,有很多只手,这个直观的形象让我感到非常美丽,我总在想这样一个形象搞成舞蹈形式一定将有独特魅力。”这便是《千手观音》最初的创作意念。的确,好的舞蹈题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就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了这双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创作的灵感也许在一瞬间就产生了。

(二)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极其生动活泼、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转变了学生单一、呆板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幼儿舞蹈时,我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教给学生舞蹈的跳法,而是把他们分成组,让他们根据教材上舞蹈跳法的文字说明自己探究动作的做法,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再问我。同学们一起热烈讨论,互相比划,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时他们把动作弄得比我还明白还到位。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也是很有效的。

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问题研究 篇4

在我国大部分音乐艺术类高校中, 舞蹈课程的教育内容包括:舞蹈基本知识以及舞蹈表演技能,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传授理性的知识和技能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感知舞蹈、创造舞蹈的能力培养明显缺失。因此, 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舞蹈教育理念不够完善, 缺少对学舞者和编舞者能力的融合, 这也正是目前我国舞蹈艺术作品缺乏表现力和创新性的原因所在。通过对舞蹈课程的改革, 把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升华到舞蹈创编中来, 这才是未来舞蹈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

(一) 动作创编过程。在动作创编教学中, 首先要让学生对动态、动速、动律和动力这四个基本动作元素深刻理解。在课堂练习中应充分体验由肩部、腰部、胯部以及膝部几大关节交替变化所产生的形态, 以及身体部位流动后的配合。

(二) 舞句创编过程。舞句的创编是按照一定的形式逻辑, 对单一的舞蹈动作进行编织的过程, 舞句具有相对完整与独立的形式。在舞句创编的培养中, 要求舞句的创编必须具有很好的射意性以及共鸣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应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 舞段创编过程。在舞段创编过程中, 需要学生理解作品中不同舞段的不同功能, 其中包括:描写性功能、戏剧性功能、抒情性功能记忆模糊性功能。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分别介绍舞蹈构思、确立主体、高潮处理、舞用画面、开头结尾的巧妙安排等内容, 对所要编排舞蹈的风格、特点、动作规律进行定位,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某一种功能的舞段进行尝试性创编。

三、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 借鉴先进教学理念。二十世纪末, 美国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标准中指出, 艺术的益处在于学生与社会, 舞蹈艺术中应表现出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技能。除此之外, 欧洲一些国家也对舞蹈教学也进行了一些列改革。由此可见, 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舞蹈创编已然成为教学中的一部分, 然而在中国由于缺乏对创编能力的足够重视, 导致学生往往只能单纯的模仿动作, 舞蹈艺术的精髓却没能掌握。因此, 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 围绕中国特色文化, 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是舞蹈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二) 注意分步骤教学。舞蹈的创编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切勿操之过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应该强调基本动作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音乐是动作节奏的基础, 所以帮助学生理解韵律、节拍可以有助于学生分门别类的去创作不同的舞蹈动作, 进而形成舞句和舞段。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编舞各个环节的练习, 比如形象捕捉、主题动作选择、队列变化、主题选材等。

(三) 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任何事物的学习, 兴趣都是人类学习过程最伟大的驱动力, 舞蹈创编也不例外, 在学生进行创编的过程中, 教师应强调创编过程的创新性及表现性,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创编热情, 只有当学生对创编产生浓厚兴趣时, 学习的效果才会凸显。

(四) 利用视频回放技术进行动作模仿。舞蹈创编的学习初期, 模仿与借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创编能力, 不仅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还需要从经典的舞蹈中提炼可用素材, 融入到自己的原创作用中。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平板电脑对学生模仿的动作以及自编的动作进行录制, 并对照视频指出动作在表现力上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视频录像进行重新编排。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减轻初学编舞的难度, 还可以让在第一时间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编舞情况, 增进了创作热情, 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 鼓励学生在网络上传作品。目前通过网络上传的舞蹈自编作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追捧, 作为舞蹈艺术其最本质的价值在于欣赏, 作品获得称赞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 提高创作热情, 作品受到批评可以看到差距弥补不足, 因此网络上传自编作品有益无害, 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未来的舞蹈课程不应该仅限于学生会跳舞会舞蹈动作,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创编能力, 学会独立编舞, 正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才是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舞蹈艺术是一种融合了形象思维、真实思想、丰富感情, 进而对自然界万物进行形象塑造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的根本任务不仅仅要求表演者对所塑造的形象进行完美的展现, 其更高的要求是对舞蹈艺术的创新过程, 因此在舞蹈课堂教学中, 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传统教学中单纯讲授知识, 而忽视了实际创编能力培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就如何提高学生舞蹈创编能力提几点建议, 仅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编能力,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1]魏曼红.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策略[J].交流与探讨.2011 (2) .

[2]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0.

[3]李春春.幼儿舞蹈教师创编能力的培养[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1 (6) .

少儿舞蹈创编中自主能力的培养 篇5

【关键词】舞蹈创编;能力提高;幼儿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幼儿的教育也已经得到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特别是对于舞蹈教学,但是幼儿教师进行编舞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干扰着对孩子的舞蹈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们需要积极提高幼儿舞蹈表演的创编能力,从而对幼儿舞蹈表演教学能起到帮助。

1重要性

1.1从国家相关规章制度来看: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说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关注。从国家教育部到各地方都做了很多工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执行标准。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关系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其中《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提出,“幼儿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自发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指导。”舞蹈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舞蹈学习中,我们设置了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等多种形式内容,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舞蹈知识,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

因此,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

1.2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秉承“育爱心点亮智慧,铸能力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幼儿园教师为培养目标,自2001年新上学前教育专业以来,我们一直根据国家方针政策与幼儿园实际需要多次整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幼儿园教师职业标准,确立了“精学多练,突出专长”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弹、唱、舞说、画、做”等六项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了“一生一专长”,实现幼儿园教师“一专多能”培养目标。其中,“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为其中一项专长能力。只有扎实掌握了“跳”的技能,才能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学习中设计运用律动游戏辅助教学。

2培养目标

实现教学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以幼儿舞蹈表演与能力培养为主线,完成舞蹈基本功、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舞蹈创编等项目教学与能力训练,形成初步的服务于学前教育一线的应用成果,提高学生在学前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目标:

2.1知识目标

掌握幼儿舞蹈基础知识;指导幼儿舞蹈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掌握幼儿基本舞步、律动与组合;掌握幼儿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表演性舞蹈等创编方法。

2.2能力目标

①会跳——能为幼儿做出正确优美的示范;

②会教——有教授幼儿舞蹈和科学指导幼儿学习舞蹈的能力;

③会编——有自编自导幼儿歌舞和指导幼儿舞蹈活动的编导能力。

2.3情感目标

了解幼儿舞蹈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具备良好的舞蹈审美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乐于创编幼儿舞蹈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敢于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善于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

3教学标准

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实习期间的指导交流,结合教学实践,将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总结为以下方面。

3.1必须具备组织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的律动、歌表演动作创编能力,并达到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

3.2应熟悉、了解幼儿的特点,能够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编排相应的幼儿歌舞表演节目。

3.3具备良好的组织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3.4具备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能够胜任各种歌舞节目表演及排练工作。

通过对幼儿园实际工作中舞蹈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幼儿歌表演和律动创编是最基础也是在工作中运用最多的能力。我们要特别加强这方面训练,让学生掌握大量幼儿律动和歌舞表演动作素材,以便为能灵活创编幼儿律动和歌舞表演动作做好准备。

另外,合格的幼儿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完成幼儿园各种文艺汇演表演及比赛。因此,学习幼儿舞蹈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舞蹈基础训练,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他们的舞蹈语汇,培养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及对节奏的准确把握,从而提高舞蹈表现力,开发和解决形体的直立优美,为最后幼儿舞蹈的学习与创编打好基础。

4培养模式

在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培养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贯彻教学做一体化设计理念,按照“观、讲、拟、编、演、评”六段式教学模式,是“兴趣、理解、认识、主动学习、提升能力”的培养过程。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多为学生提供创作和表演的机会,让学生在锻炼中提高能力。

“观”指在上课之前先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激發学生的创编兴趣。

“讲”指结合观看的视频短片,师生共同交流、谈论。将创编方法、步骤及创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向学生讲清楚,以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有了理论的指导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创编幼儿舞蹈。

“拟”指运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幼儿舞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幼儿教师的角色切身体验模拟上一节课或者组织活动,达到掌握训练方法及创编方法的目的。

“编”指熟知各类幼儿舞蹈创编方法、步骤以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发创编相关幼儿舞蹈,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教师可提前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编写台本等大量工作留在课前完成。

“演”指分小组将自己创编的幼儿舞蹈进行现场表演,教师及其他同学观看。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其表演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互相观看的时候取长补短。为了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每个同学在编排的时候会更用心,甚至利用课下业余时间集思广益,集合集体智慧与力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评”指对每个小组的现场表演进行评价,分为同学互评及教师点评。从中发现每个小组的亮点,学习积累好的创意;从中发现问题、查找问题,进而改进问题,进一步提高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

举两个教学实例:

练习1.律动与歌表演

图2-1《我上幼儿园》

4.1分析歌曲。

先提出问题,该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然后播放音乐,引导学生仔细聆听。

继续提出问题:音乐的节奏如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对幼儿有什么教育意义?

学生讨论,总结。

4.2分组为歌曲编排律动或者歌表演。

4.3分组表演自己的作品。

4.4师生一起观看、讨论,提出整改意见。

4.5修改成型,录像拍摄保存下来。

六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教学做一体化。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模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式体验的方式,实现主体地位。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有效地将课堂教学与未来实际工作相联系,在情景教学中提高幼儿舞蹈表演及创编的实用性能力,可谓“润物细无声”。

5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舞蹈教师舞蹈创编能力非常重要,其的好坏将影响着对幼儿舞蹈表演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对幼儿舞蹈表演的教学质量,我们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培养模式,并提升自身的创编能力,从而为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邝杨.探究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培养幼师生创编幼儿舞蹈能力研究 篇6

一、使学生熟悉幼儿舞蹈的特点

创编幼儿舞蹈, 就是创造性地编排出新的幼儿舞蹈。要求舞蹈的原创性和特点的鲜明性。所谓原创性, 就是编排的舞蹈是前所未有的, 可以是舞蹈界以前没有的舞蹈, 所在县市以前没有的舞蹈, 所在幼儿园过去没有的舞蹈, 自己以前也没有跳过的舞蹈。所谓特点的鲜明性, 指的是编排的幼儿舞蹈, 符合幼儿舞蹈的特点。如果创编的舞蹈, 没有幼儿舞蹈的特点, 或者不能够被同行识别为幼儿舞蹈, 那么说明创编的不是幼儿舞蹈, 这样的创编是失败的。创编的舞蹈质量固然重要, 但是创编出的舞蹈是否是幼儿舞蹈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创编幼儿舞蹈, 结果创编的舞蹈并非幼儿舞蹈, 而是成人舞蹈或者其他舞蹈, 那就背离了创编舞蹈的基本要求, 成了另一件与工作目的不相干的事情。所以, 创编幼儿舞蹈的关键是舞蹈要突出幼儿舞蹈的特点。

学生能否创编出幼儿舞蹈, 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最基本的因素是在学生的心目中有没有鲜明的幼儿舞蹈特点。学生熟悉幼儿舞蹈的特点, 在创编舞蹈的时候, 会根据幼儿舞蹈的特点设计舞蹈, 这样得到的舞蹈自然而然地包含着幼儿舞蹈的元素; 再之, 学生心中有明确的幼儿舞蹈概念, 并且在心目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 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 会不断地用幼儿舞蹈的概念衡量自己编出的舞蹈, 发现舞蹈不像幼儿舞蹈, 会及时矫正编舞的方向, 使编舞始终沿着幼儿舞蹈的方向发展, 这样得到的舞蹈, 自然就是幼儿舞蹈了。在舞蹈教学实践中, 笔者要求学生创编幼儿舞蹈, 总会有一些学生编排出的舞蹈不像幼儿舞蹈, 像中学生舞蹈、成年人舞蹈。学生之所以编出的舞蹈不像幼儿舞蹈, 从表面上看, 是其他舞蹈在她们心目中根深蒂固, 编排舞蹈的时候, 会情不自禁地把其他舞蹈的元素融入其中。从深层次研究, 还是因为她们对幼儿舞蹈不熟悉。试想, 如果她们非常熟悉幼儿舞蹈, 幼儿舞蹈在她们的心目中占据的位置远远高于其他舞蹈, 那么她们在创编舞蹈的时候, 肯定思考得最多的是幼儿舞蹈, 编排出的舞蹈包含幼儿舞蹈的元素肯定会多一些。学生对幼儿舞蹈的熟悉程度、重视程度, 影响着幼儿舞蹈的编排。要使学生创编出符合幼儿特点的舞蹈, 就必须使她们熟悉幼儿舞蹈的特点。

幼儿舞蹈的特点说起来很简单: 直观性、模仿性、童趣性和童幻性。把这些特点背下来并不难。然而, 把这些特点应用到舞蹈的编排上就比较难。它要求编舞者有幼儿舞蹈的倾向, 在编舞的时候能够首先反映出幼儿舞蹈的表象; 还要具有自我矫正的意识, 用幼儿舞蹈的属性随时检查自己所编的舞蹈。要使学生达到这一程度, 教师在教学幼儿舞蹈的时候, 不能简单地列举出幼儿舞蹈的属性, 要用丰富的事例说明幼儿舞蹈的特点, 用形象贴切的舞蹈表现幼儿舞蹈的特点, 用大量的感性材料支撑幼儿舞蹈的概念, 强化幼儿舞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另外, 还要讲述掌握幼儿舞蹈特点的重要性, 提高幼儿舞蹈特点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乐感

乐感, 字面意思是对音乐的感知, 包括: 音高感、节奏感、和声听觉、旋律感等等。不过, 通常我们说的乐感, 更多的是指一个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一般说来,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是以音乐为主的。也就是说, 通常先有音乐, 舞蹈的编者, 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高, 设计动作。很少有人先编舞后配音, 除非编舞者非常熟悉音乐, 或者自己有能力根据舞蹈创作音乐作品。对于原本没有音乐基础, 只在中等幼儿师范学习二年的幼师生来说, 很难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所以, 中等幼儿师范的学生, 大都是心中先有了一个熟悉的音乐, 然后, 根据音乐创编舞蹈。比如说, 学生会唱歌曲“小燕子”, 她们会凭借自己对这首歌曲节奏和旋律的感知, 模仿小燕子飞翔的动作, 根据歌曲的节奏设计“燕子”翅膀扇动的快慢, 根据歌曲的旋律设计小朋友在舞台上的行动路线。如果学生不熟悉“小燕子”这首歌曲, 那么编舞就没有了依据, 也就编排不出像小燕子飞舞一样的舞蹈动作。

音乐和舞蹈是并列关系。音乐是用声音表达思想情感的, 舞蹈则是用形态表达思想情感的。二者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把音乐转换成舞蹈, 把二者统一起来, 与编舞者的乐感关系很大。当编舞者知道了音乐之后, 编排与音乐相适应的舞蹈, 全凭编舞者对音乐的感觉。编舞者想到音乐的那一刻, 音乐的音高、节奏和旋律就在大脑里不停地反复出现, 产生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心理冲动, 驱使肢体做出一系列反应。一般说来, 音乐的节拍和节奏会使人的肢体有规律地抖动, 声音的高低会影响到肢体运动的强度和幅度, 音乐的旋律会影响到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闻音起舞。最初由音乐诱发的动作, 只是形象地表现了声音, 没有社会意义, 即没有反映歌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要把它变成有意义的幼儿舞蹈, 还需要编舞者对肢体运动做一些变形使它反映歌词的意思。由此看来, 根据音乐创编幼儿舞蹈, 其实是编舞者凭借自己的乐感, 把音乐转换为肢体动作, 再规范为有意义的舞蹈。所以, 要培养学生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 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乐感。

三、教给学生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

在培养学生创编幼儿舞蹈能力方面有这样的认识: 创编舞蹈是创造性劳动, 创新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没有经验可谈。没有经验也就没有方法。所以, 教学创编幼儿舞蹈没有固定的方法。其实,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创编幼儿舞蹈是创造性劳动, 这一点不假。创新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这也是对的。说“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没有经验可谈”就值得探讨了。通往山顶的路有多条, 重新开辟一条路是创新, 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就这一条路来说, 是没有经验可谈的。但是, 人们在开辟其他通往山顶的道路中积累的经验, 是可以用来借鉴的, 也是可以用来指导开辟这条道路的实践的。根据某一首音乐创编幼儿舞蹈, 没有经验可谈, 但是人们创编其他舞蹈的实践经验是可以用来借鉴的。在人类舞蹈的历史中, 人们创编了不计其数的舞蹈, 其中, 存世的幼儿舞蹈成千上万。人们在创编这些幼儿舞蹈的过程中, 有失败的教训, 有成功的经验, 这些都是我们教学创编幼儿舞蹈的宝贵财富。其中, 有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经验值得后人传承。

创编幼儿舞蹈, 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 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不知道该怎样比画。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指导。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打拍子, 使学生的肢体动起来, 出现舞蹈的雏形。接着, 让学生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 改变肢体动作的力度, 强音的力度要大一些, 弱音的力度要小一些。而后, 让学生根据歌词或者音乐表现对象的常用动作代替肢体动作。最后根据音乐的旋律设计出连贯的肢体动作。

比如, 根据歌曲《两只老虎》的音乐, 编排一个双人舞。第一步, 重温《两只老虎》的音乐, 感悟音乐和音乐所包含的意境。第二步, 根据音乐打拍子, 添加肢体动作。可以听着音乐打节拍, 可以不听音乐自己哼着音乐打节拍, 也可以在心里一边唱一边打节拍。可以用头、眼睛、单手、两手、单脚、双脚打拍子, 还可以用扭动身体的方法打节拍。第三步, 根据音乐声音高低或者强弱的变化, 改变节拍的幅度。例如, “两”字是强音, 在唱“两”字的时候, 如果使用脚打节拍的话, 那么脚要踩得有力一些。第四步, 用老虎跑步的样子代替节拍。因为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两只老虎奔跑的, 所以, 必须用老虎奔跑的动作代替节拍。原来是使用脚、手、躯干原地不动打节拍, 现在要在舞台上学老虎奔跑的样子, 依然使用脚、手、躯干打节拍, 不过打节拍的样子不能像音乐指挥那样, 要夸张一些, 使它既像打节拍, 又像老虎奔跑。第五步, 编排连贯的舞蹈动作。通常使用乐句串连动作。一个乐句是一个连贯的动作, 旋律发生变化动作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两只老虎》的旋律是1231, 在这个时间段里打节拍的动作要连贯在一起, 可以是模仿老虎奔跑的姿势, 手舞足蹈地向一个方向跳跃前进。

把音乐转换成舞蹈的方法, 从大的方面讲, 一般先用动作表现节拍, 再把打节拍的动作变换成与歌词相对应的、有实际意义的动作, 最后, 按照旋律把动作连贯起来。学生知道这一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 就可以按图索骥、举一反三地创编出各种各样的幼儿舞蹈。

少儿舞蹈创编中自主能力的培养 篇7

一、创造力的培养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 具备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对舞蹈教育提出的要求, 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期中国舞协研究部就“新世纪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主题举行了在京部分少儿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座谈会, 在会上提出:无论是幼儿舞蹈教学, 还是少儿舞蹈教学, 其主导思想应当明确, 那就是要尽力去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与创新能力, 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舞蹈教学的始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应该是素质高、能力强, 具有开拓性和创造力, 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而素质教育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能否成功, 就要看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促使学生主动发挥其潜能。

(二) 创造是艺术教育的目的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 “没有创造, 艺术就不可能诞生和发展”。可见, 培养创造性人才, 开发学生的智能是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舞蹈是以人自身作为表现工具的艺术, 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得天独厚、无可替代的。它更是需要人的灵性、感知和智慧去创造生命的语言、思想的语言。实施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 并不只是使学生了解、接受和表现舞蹈艺术, 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于舞蹈艺术的创造力能才。

(三) 创造力是儿童的天性

首先, 儿童生性好动, 他们会跟着音乐舞动, 运用肢体去表现他们的情感和想象。而舞蹈正是身体的律动。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创造力, 既适合孩子好动的天性, 又能使他们在律动的兴奋中学习并创造, 让他们的身心和感情在舞蹈中得到锻炼、熏陶和滋养。其次, 儿童不会拘泥于习惯与常规。他们所表现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最真、最纯的东西。这就更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再次,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通过人体语言来“说话”的特殊艺术。孩子也总是动作先于语言。他们在舞蹈的动态环境中, 思维反应能力与心理条件反射均比成人快得多。这种动觉能力是其它感觉不能替代的, 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是必不可少的。总之, 孩子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所以, 少儿舞蹈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 积极发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的优势。

二、少儿舞蹈教育中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方法

(一) 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著名的表演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指出:“演员应当热爱幻想并且善于幻想, 这是最重要的创作能力之一”。可见要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力, 还必须要重视少年儿童想象力的培养。首先, 少年儿童的思维具体、形象, 对所学动作的兴趣又常常决定了学习的效果以及今后的灵活运用, 所以教少年儿童动作时要用形象的比喻。这样使少年儿童更能体会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的特点和领会其方法。尤其是在学习枯燥的基本步伐和复杂的基本动作时, 必须用形象化的方法才能生动有趣, 少年儿童才能乐于接受。如教屈膝动作时, 用“装弹簧, 拍皮球”来比喻, 教两臂向右上方摆起再向左下方落下时, 用“暖和的太阳, 照亮了大地”来比喻, 这样的教学一定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次, 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无实物小品练习。在练习中, 孩子们可以大胆的把生活中各种环境和事物, 人和物的关系运用到表演创作行动中。相信只要掌握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在教学中积极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创造灵感, 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

舞蹈教学中培养儿童较强的模仿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只有通过模仿学习生活, 熟悉生活, 观察研究客观物象的动态, 才能艺术化的表现人类的活动。一些有经验的舞蹈演员, 都十分重视琢磨和鉴别别人的成功之处, 从而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表演和创作。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模仿力:第一, 教师要以准确的示范动作形成学生的视觉表象。积极引导少年儿童用眼去观察, 用手和肢体去模仿舞蹈动作。在学习中如果遇到较难的动作还可以采用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相信通过模仿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 一定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舞蹈语汇, 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对生活物象的捕捉能力。第二, 重视舞蹈动作的过程分析。动作的过程由于发力点的不同, 力度的强弱, 节律的长短, 幅度的大小, 线条的曲直, 会造成风格各异、气度迥然的动作感受。所以不可忽略任何一个细致的环节, 否则整个舞蹈将会黯然失色。总之, 加强对学生模仿力的培养, 可以丰富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我们要抓住时机, 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启示, 对舞蹈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将会来巨大的促进。

(三) 让儿童参与思考和创造节目编排

编舞是对舞蹈知识技能的重组, 是建构和解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历舞蹈整体构思到舞蹈形态的捕捉, 主题动作的提炼到舞蹈画面构图处理等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思考与创造无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编排节目时已有自己的构思, 孩子们的想法可能不同, 不管怎样先给孩子们的想法予以肯定, 再谈谈自己的构思和这样构思的原因, 让孩子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也让孩子懂得如何构思一个完整舞蹈。在编排动作过程中, 教师有意安排学生参与创造, 创造中教师启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四) 让儿童参与思考和创造节目编排

编舞是对舞蹈知识技能的重组, 是建构和解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历舞蹈整体构思到舞蹈形态的捕捉, 主题动作的提炼到舞蹈画面构图处理等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思考与创

论群众性合唱的短期辅导

缪茂嘉

(江都市文化馆江苏扬州225200)

【摘要】群众性合唱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群众参与性强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由于参与者的音乐素养和演唱能力普遍不高, 如何在短期内辅导好群众性合唱, 将从制定对策构思方案、训练和提高合唱能力、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神形兼备的舞台演出等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关键词】群众性合唱;短期辅导

合唱一直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被人民大众所接受, 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群众性合唱的活动之多、规模之大、人数之众可谓史无前例, 并已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由于合唱艺术是多人多声部的演唱形式, 故在合唱辅导中, 强调的都是共性因素, 如声音的统一、声部的和谐、表情的统一等, 以形成相互默契的合力。如何有效地辅导业余性质的群众合唱, 对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音乐辅导教师来说, 显得特别重要。

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对策和构思是实施辅导的关键

群众性合唱, 大都为某一活动的需要而临时组织排练的。参与合唱的队员通常来自不同单位和部门, 因其音乐基础差、时间短、任务紧, 在组织合唱队时, 尽可能挑选有一定音乐基础的队员;须因人而宜合理制定排练计划;应切合活动主题甄选旋律流畅、难度适中、词精易记、效果出彩的作品;做到任务目标明细、案头准备充分、排练过程紧凑。

群众性合唱队员的演唱能力及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也不具备深造学习的条件。因而, 采取可行性、适用性和科学性的辅导对策, 遵循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辅导原则便成为优超的策略。海菲兹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人的情绪和兴趣, 对人的认识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情绪高涨认知效果就好, 兴趣强烈就能激励意志实现预定的目标。如:安排主办方动员鼓劲、辅导教师的范唱、音像范本的启发、骨干队员的演唱助兴等, 都是激趣、启趣的极好手段。辅导老师要努力做到的是, 不断激发队员对合唱的热情和信心, 并转化为对合唱的积极配合和认真态度, 这就为合唱的辅导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合唱是一项艺术工程, 案头准备决定质量和效率, 辅导教师要仔细分析和熟背甄选的作品。对作品的音乐体裁、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序进等要素作必要的分析, 弄清音乐术语和表情记号的本义及具体涵义;对作品的歌词题材、意境描绘或人物塑造等要素作细致的分析, 从语言的准确性、歌唱性、生动性方面设计好运用语言的技巧。案头工作还有:构思演唱处理、设计指挥手势, 制定排练计划等具体流程。所甄选的作品不可能都适合群众合唱, 把单声部的歌曲改编为丰富的多声部, 把混声四部进行降低难度的改编, 这编曲处理的创作能力和因人而宜的对策, 体现出辅导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求实精神。经过对作品词曲风格的定位与处理, 深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 从作品中寻求合唱的原动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才能准确把握合唱作品的整体构思。

合唱声部的划分宜早不宜迟。考虑男、女高低各声部的人数

造无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编排节目时已有自己的构思, 孩子们的想法可能不同, 不管怎样先给孩子们的想法予以肯定, 再谈谈自己的构思和这样构思的原因, 让孩子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也让孩子懂得如何构思一个完整舞蹈。在编排动作过程中, 教师有意安排学生参与创造, 创造中教师启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舞蹈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灌输学生掌握艺术技能和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既让少年儿童得配置和队形位置, 是把音域、音量、音色的均衡统一作为依据;考虑合唱队员的身材气质因素, 是为了最佳的队形编排达到最美的舞台视觉。一般来说, 高声部的声音要清脆、明亮, 低声部的声音要饱满、沉稳。各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还要视作品的风格而定。

指挥是合唱队的支柱与灵魂, 指挥的水平决定合唱的水平。合唱指挥的角色介入一定是随着排练的开始就同步进行, 多数情况下是由辅导老师担任, 这对作品的准确再现最为有利。作为辅导与指挥的双重身份, 不仅要有合唱辅导的专业经验、灵活多样的训练技巧, 还要有娴熟的指挥技法、改编作品的作曲基础, 还需要坚韧的毅力和领导者的感召力, 方可胜任合唱的辅导与组织实施工作。

二、循序渐进、掌握要领, 提高演唱作品的综合能力

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才能使我们有充分的可

能来掌握知识要领。这是“循序渐进”的本质所在, 也是“科学演唱”中“高效低耗原则”的本质所在。

1.技能训练的辅导。“狗喘气”练习、张口练习和哼鸣练习, 是我国林俊卿博士、沈湘教授等著名声乐大师特别倡导的歌唱技法, 是使“死嗓变活嗓”、“土嗓变金嗓”的法宝。经过以上技能的训练, 其可操作性是使群众合唱队员尽快进入科学歌唱的状态成为可能, 为合唱工程完成充足的“备料”。每次合唱排练的时间一般在100分钟左右, 先进行30分钟左右的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狗喘气”练习也叫“蛤蟆气”腹式呼吸练习。以脐下丹田的腹肌快速吸气, 随着吸气胸廓逐渐舒展, 同时使横膈肌下凹产生压力促使腰围和下腹部迅速膨胀并形成对抗。这膈肌和腹肌的对抗并保持, 就是歌唱气息的支点。“狗喘气”练习锻炼了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的弹性和灵活性, 是获得强有力的“空气柱”的腹式呼吸方法, 做急吸急呼和急吸缓呼各百次可明显奏效。呼吸是歌唱的基础, 气息是歌声的动力。合唱中的“硬起首”、“软起首”、连音、断音、渐强、减弱等发声技巧, 都是取决于吸气肌肉与呼气肌肉对抗的压力控制, 产生实、疏、急、缓各异的气息密度, 而唱出或激昂或婉转的歌声的, 这个密度就是歌唱中特别强调的呼吸支持。

张口练习也称张口无声练习。是把后脖梗作为轴心、脊椎作为支撑, 随着深吸气提起颌关节以上的硬腭、上嘴与面颊笑肌等部分, 用眼睛看天、抬头张口来完成动作;颌关节以下的下巴、舌头和喉结自然放下, 不跟抬、不下压, 并同时做向下后收的“喝气”意念。随着呼气, 颌关节仍保持打开, 抬头的张口收

到身心、情感的熏陶, 体态仪表、身体素质上的全面训练, 更要加强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开发孩子创造潜能, 增强孩子的创造力, 这对孩子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加强培养少年儿童舞蹈中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 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不再沿袭过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让我们积极投身于少儿舞蹈教学中, 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为培养出新世纪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摘要:儿童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了使舞蹈教育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少儿舞蹈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定位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上一篇:最新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自学考试管理会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