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报告心得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镇西报告心得(共10篇)

李镇西报告心得 篇1

李镇西老师是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博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xx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评为感动四川年度人物。

李镇西老师的头衔很多,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但是听他的报告感觉他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虽然有那么多的光环照耀着他,但是他却那么朴实无华,那么平易近人。为了让坐在后面的老师能够看到他,他不惜站着讲了一天;会场内的空调坏了,工作人员给他拿的风扇也不自己享受特权,让它旋转,把凉爽送给更多的人。从小事可窥见一斑。李老师不仅在用语言教育指导着我们,同时也在用实际行动说话。

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一次次的起伏澎湃,一次次的眼泪欲冲出眼眶。我想其他的老师也和我一样,心灵受着震撼。做为一名教师,他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幸福,快乐!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仅仅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对他的人格塑造和品质的培养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与学生心心相印,彼此依恋!这也正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一直是我比较纠结的问题。我对学生有一种特别的喜爱。经常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兄弟姐妹,夸奖他们的长处,欣赏他们的优点,担忧他们的不足。有时不是为了做什么,经常是有感而发。有时会想,会不会他们感觉我与他们太没有距离,就缺少了班主任的威严而不“怕”我了。所以,也要注意在相处的过程中把握好度,做到严爱有加,公平公正。学生是很理解老师的一片心意的。听着李老师的报告,心里不时的产生一阵阵共鸣。我当然做的与李老师比起来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学生的爱。我也是幸福老师中的一员。

印象最深的就是李老师对教育契机的捕捉,敏锐而又准确。同时也擅于引导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把每一次的突发事件都当做是教育契机。早恋、失窃······那么多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在他的眼里都是教育的素材。真是佩服李老师的聪明和睿智,同时也是一个那么有心,有情,有义的好老师。李老师说:“教育比清查更重要,但是这个教育一定要自然,而且震撼人心。让教育也充满浪漫的气息。”当然,追求教育的浪漫,不只是为了寓教于乐,不只是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教育境界。是师生双方生命的和谐共振与交相辉映。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篇2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正文:听李镇西老师报告有感 李老师说:“理想与责任,体现于培养现代公民,给每一个人以尊严。”“尊严”是个比较严肃的词语,李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写到:“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所以说,尊严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给与的,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但能不能保守得住还是要靠个人的修行了,作为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尊严,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关爱,随着教龄的增长,我对“爱学生”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尝试着去做得更好,这需要一个心理认识过程,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一种品性:善良!心存善意,才会真心待人接物,也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就赢得了自己的尊严。说到“善良”,自然而然想起了我们学校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向善!明天的论坛主题就是:向善,我们能做到……我认为,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他能做到的将会不胜枚举,而每件事情都体现出他善良的品质,“爱”在他的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爱,既是他的教育手段,也是他的教育内容,这样的教师在精神上就征服了学生!相反,一个没有善意的教师,将会怎样面对一群天真纯洁的孩子,而那些学生对他的反馈又将是什么?李老师今天也提到,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着呢!所以,我们做教师的,身正为范,就借李老师的话结尾吧:以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吧!

李镇西报告有感 篇3

殷慧超

在教师专业发展专家报告会上,李镇西博士做了题为《教师的人文追求》的报告,以一张充满笑脸的不经意间拍的教师照片和于漪老师的“与其说我一辈子做语文老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话开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实例,从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情趣与浪漫、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五个方面讲述教师的人文追求。李老师的讲座又一次唤醒了教师们的教育梦想,再一次启迪了大家的教育灵魂。通过这次报告会,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平凡与不平凡,为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不懈努力。

做为一名教师,要始终不懈怠,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李镇西博士用自己教育实践中的实例来讲述教师的人文追求,语言平实,生动幽默,不时激起听报告教师的阵阵笑声和热烈掌声,教育实例不时激起在场教师的心灵共鸣。

在情感与理想这一部分,首先讲到教师应该有一份平凡的幸福感,要善于感受学生的爱,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在刚毕业的陈诗音老师的例子中,“老师,我们会想你的”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包含着多少孩子们对老师的爱。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在教育中,我们老师要善于感受学生的爱。回想自己,在上个周三的课外体育活动上,我和学生们一起做“贴膏药”的游戏,中间有一次我被抓住,换我抓学生,我跑了好几圈才抓住那个学生,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这时旁边的一个学生说“老师是不是很累”,现在想来那语气中也是包含着对

老师的关心,但是在当时我确并没有特别在意。

教师的工作是在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事业,李老师的报告不是教唆式的讲大道理,而是用幽默的语言和教育中的实例来讲述。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报告中的郭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但是学生对她依依不舍,非常信任他。别的老师都放弃的一个很调皮的男生,最终被她转变了。这更让我明白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要老师不放弃,再调皮的学生也有可能被转变,但是如果老师放弃一个学生,他再有希望变好,可能因为老师的放弃他也最终放弃自己。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一视同仁,对每一个学生都不能轻言放弃。

学习李镇西心得体会 篇4

5月23、24日两天的学习,通过听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从他身上我学到他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深入的思考,以及不断完善自我的学习。下面对我的体会做一个总结: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

2.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3.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

4.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李老师对学生的确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他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不仅仅是谈话,而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以上是我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后的体会,通过这次学习,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李老师为榜样,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的提高自己。

学习李镇西心得体会

拉 拉 小 学

关于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 篇5

记得那年的冬天,雪花纷纷从天而降,教室里孩子们的小眼睛盯着窗外一刻不放,我当机立断,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在雪中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大家一边读着课文,一边像文中的小动物一样,在雪地里印下自己的小手印,小脚印,全然不觉得寒冷,玩得可开心了!可今天,在第二节课上,我却对孩子们说:“下课不要再去玩雪了,弄湿了坐在这,一个早上,会着凉生病的,要是砸伤别人就更麻烦了。真想玩,等放学回家再玩,可以及时取暖,换衣服,你们说是不是啊?”言之凿凿,言辞恳切。看着学生乖巧地点着头,我心里却想着: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让他们开心地玩一玩能出什么事呢?可一想到学校再三强调的课间安全,一想到万一有学生受伤,家长找上门来的麻烦,便把这一不规矩的想法抛开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当我安置好孩子们,给他们规定了这不准,那不许后,才放心地赶到党校聆听李镇西博士的讲座——《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但听着听着,我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正如李镇西专家说的:我们正以安全为借口逃避责任。

“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李老师一生都在践行。看着PPT里和孩子斗鸡,戏水,老鹰捉小鸡的李老师,看着那些洋溢着灿烂纯粹的笑容的孩子,忽然觉得画面那么熟悉。自己不也曾和孩子们有着这样的快乐时光吗?

刚毕业的时候,十八岁的我踌躇满志,尽管缺乏经验,没有技巧,但却有一个最朴素的心愿,那就是当一名好老师,当一名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当一名家长们信任的老师。那时候的我所做所想的都是让孩子们开心,让他们喜欢上学校,喜欢我。为此,我会在春天带着孩子们到野外去学习《咏柳》,把体育课上其他班老师放羊的孩子集中起来一块儿教前滚翻,后滚翻;课间和他们一起跳皮筋,踢毽子,一同打乒乓球,趁着其他老师午休时,带着不回家的孩子上山打笋打蕨。主动提出并独自承担元旦游园活动从设计到布置的整个环节,只为了给孩子们快乐的一天。那时候的我与周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那时候的我孩子们有多喜欢,有好吃的会给我一口,下课围在我身边,看见我走进教室便欢呼雀跃,他们说喜欢我的语文课。可慢慢的,我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我的班级管理越来越规范,但我离孩子也越来越远。

每天面对富有个性,朝气蓬勃的学生,我们想着如何教会他们遵纪守法,想着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想着如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我们该如何释放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成为独立的不一样的人?为了管理方便,为了避免社会种.种责难,我们正以“一切为了孩子”为由把原本充满朝气的校园变成了雷区,让丰富的校园生活只有“刷题”二字。 尽管也曾质疑过,彷徨过,犹豫过,但最终,我们不再有自己的教育追求,我们看重的不再是孩子所想。

李镇西老师说:教育就该有浪漫的情怀。要做最好的自己,让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改变或失败归于世界的不公。但其实,只要有信念,有智慧,做出成绩来,世界会很公平的。坚守自我,努力实践 当你壮大了,整个世界会为你让路。

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心得 篇6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是啊,这么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伟大,爱的力量。前不久,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 爱心与教育》,我被深深打动了,为他的佼佼者们而自豪,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李镇西老师的话“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与我共鸣,再一次激励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用爱感化学生的意义。爱学生,就要与学生心连心,就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用心去感受他们,总之我们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作为一个年轻老师,也思考过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过如何让学生喜欢我,思考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思考过如何提高学生„„但我从未想过,让每一个你教育过的学生受益一生,无论时间的流逝你的感动铭记心中。我体会到了教育者的伟大,教育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记得刚刚工作的时候,师徒结对活动中师傅一再强调我:“要与学生保持距离,否则学生就不会信服老师。”我迷茫了,我困惑了,对于一个性格开朗,富有童心的我做不到啊,为了找到所谓的威严,我每节课都保持严肃。我自认为自己做的很好,事实证明我错了,看似学生很听话,很懂事,很怕我,其实学生心里很排斥我,在学生心

目中的威信几乎没有。后面我找了亲人,朋友,同人请教了这个问题,我才知道我错了。

做为一名数学老师,课堂比较枯燥,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备课的时候我会查阅大量的资料,让着节数学课里,有历史,有笑话,有脑筋急转弯。课间找他们聊天,帮他们出谋划策,给他们辅导作业,慢慢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到高三毕业的时候,学生非常肯定的说“老师我们很喜欢您”!因为失败过我懂得了,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我更懂得了老师对学生的爱,所以我懂得了对学生的爱!看了《爱心与教育》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新课标的要求下,教育也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你的教育,这是非常提倡、可行的。但是,教育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这一点,李镇西老师明确地提出了。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普遍化,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一点更加反衬出李老师的与众不同,这也是名师的风范!如何让学生有个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需要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引导出发,传送这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学习优秀中学校长李镇西心得体会 篇7

李镇西,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副校长并从事语文教学,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1982年2月,他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于;XX年6月,他又获得了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是一个很忙碌的教师,每天要看万字的书籍,写上千字的教育日记,还要编写几本著作,时不时的还要外出讲学,并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曾获得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十杰教师等荣誉称号。从李镇西的事迹,再次验证了那么老话:勤奋是成功最根本的基础。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第一,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第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师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们不仅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敬业奉献,作出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在危急时刻也同样能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作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没有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和献身精神,就没有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第三,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李镇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了爱,教育将永远是艳丽的春天!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把真爱奉献给每个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学习优秀中学校长李镇西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在网上搜索李镇西老师的名字,发现他的著作有数十部,发表的文章有数百篇,获得的荣誉有数十种之多,在他的书籍里引用的各类人物的名言如同恒河沙数,举出的各类教育教学案例有数百个,在李老师的书里面所提到一些他自己读过的书大都是我闻所未闻的……

这一切与数字有关的东西,都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都是靠大量的积累来完成的,如何积累得又快又多呢,答案就是——坚持,旷日持久地坚持。李老师三十年如一日,基本上每天都坚守他的“五个一工程”,即“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著作等身、誉满全身、光照教育局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

我们仰望李老师,我们学习李老师,我们很多人渴望成为李老师。但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追随李老师的人非常多,但是真正能取得像李老师一样成绩的人却少之又少,原因何在呢?并非李老师的的智慧使我们难以企及,而是我们很少有人能像李老师那样去坚持。很多人刚开始热血沸腾,可时渐行渐远之时,很多澎湃的激情也渐远渐少,我们或浅尝辄止,我们或半途而废,我们或功亏一篑。我们的坚持总是被是会轻易地被懈怠、懒惰、外界的诱惑、小成即安的心理给打破,使我们最终庸碌一生,含恨九泉。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少了那份坚持呢?因为我们没有坚持的努力,或者动力不足。为什么动力不足?是因我们的目标不够远大。为什么我们的目标不够远大?是因为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为什么的胸怀不够开阔,是因为我们缺少大爱的教育情怀。我们怎么才能拥有一个充满大爱的教育情怀?答案就是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阅读具有大爱教育情怀的大师和经典,这些大师和经典的熏陶会让我们能够持续燃起澎湃的人生激情,让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永恒的奋斗动力。但,对大师和经典的阅读依然需要我们的`坚持。也就是坚持阅读本身就可以坚定我们的坚持,让我们的坚持走得更远,因为大师和经典是永恒的灯塔,可以照亮我们前行的旅程,让坚持路上永远风景秀丽。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显然是一个没有聪明天资的人,但是我愿意学习李老师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并不断的去阅读其著作,从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养份与前行的动力。在具体的坚守过程中,我愿效仿李老师,把他的每日“五个一工程”切实落实到我的每一天教学工作中去。纵然无法取得李老师之成绩,但渴望能够成为李镇西式老师,至少为自己班级的学生带来更适合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

坚持是种一韧性,坚持是一种耐力,坚持是一种对理想的执著,坚持是一种对生命的由衷珍惜和高度负责,坚持的灵魂最为高贵,坚持的身影最为美丽,坚持的人最值得敬佩。愿我们都能在李老师的无疆教育大爱的感染下,拥有一份恒久的坚持与坚持的美丽。

学习优秀中学校长李镇西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前几天听了李镇西老师的精彩的讲座,我感触颇深,思考了很久,也思考了很多。看到李镇西老师将几十年前的老照片一张张呈现出来,将二十年前的教学资料还完完整整的保存着,看到上了大学的孩子们现在还在惦记着他们的李老师,我最大的感触是:教育是用心去做的,只有充满爱心,才能做好教育,教育也会因爱心而变得更加美好。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教学上这辈子是无法与窦桂梅比了,就是比起学校里那许多素质优秀的青年教师,我的不足也许是永远弥补不了的。曾为自已的不足而找不到方向,曾为自已的落后而徘徊。但听了李镇西的报告后,我终于知道,我也可以做得更好,我应用心走进孩子中去,用我的爱给孩子们以呵护,给孩子们以关怀,当我真心的走进孩子,孩子们将用成长给我带来无比的幸福与欣慰。

学习优秀中学校长李镇西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李镇西,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副校长并从事语文教学,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1982年2月,他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于;XX年6月,他又获得了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是一个很忙碌的教师,每天要看万字的书籍,写上千字的教育日记,还要编写几本著作,时不时的还要外出讲学,并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曾获得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十杰教师等荣誉称号。从李镇西的事迹,再次验证了那么老话:勤奋是成功最根本的基础。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第一,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第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师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们不仅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敬业奉献,作出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在危急时刻也同样能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作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没有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和献身精神,就没有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第三,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李镇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了爱,教育将永远是艳丽的春天!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把真爱奉献给每个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学习优秀中学校长李镇西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李镇西,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副校长并从事语文教学,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1982年2月,他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于;XX年6月,他又获得了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是一个很忙碌的教师,每天要看万字的书籍,写上千字的教育日记,还要编写几本著作,时不时的还要外出讲学,并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曾获得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十杰教师等荣誉称号。从李镇西的事迹,再次验证了那么老话:勤奋是成功最根本的基础。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第一,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第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师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们不仅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敬业奉献,作出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在危急时刻也同样能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作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没有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和献身精神,就没有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第三,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李镇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李镇西思想报告会汇报材料 篇8

9月15、16号两天,来自于四川成都的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博士带领着“新教育”精英长沙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我们湖南的班主任做精彩报告,我们桃江一行人也浩浩荡荡的来到财院礼堂,倾听了李镇西博士,王晓波和俞玉萍老师的讲座。

在本次报告会中,个人对“新教育”理念认同较多,下面就个人理解的“新教育”作下汇报。

发展历程

“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近几年来,“新教育”实验因其强调教育者自身的行动反思,以及新教育共同体对社会公益的关注而倍受瞩目,形成国内著名的教育NGO。新教育实验始于2000年朱永新教授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提出了“理想教育”的基本思想,朱永新对现行教育的批判、反思及对行动的渴望引发了民间教育思想者的热情响应,通过网络,通过对话与碰撞,一种新教育思想逐渐成形。2002年6月,“新教育实验”的专门网站“教育在线”开通;2002年8月,实验于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启动,提出了核心理念、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并规划设计了“六大行动”实验项目。

核心理念

“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梦想的,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新教育”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二字,首先是指幸福的完整: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相对低级的内在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级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同时,这个完整还是受教育者“身、心、脑”的完整,当前过于偏重静态学科知识而忽略了心灵与身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即便在智育中,割裂的学科、分裂的知识本身也已经不再是完整的。“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

整合课程

“新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应该培养出既有着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着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

来公民。为了实现此一目的,新教育实验启动了公民教育课程与生命教育课程。

1.新生命教育。2006年,“新教育”在苏州召开了首届生命教育研讨会,组成了一个新生命教育的研究团队,并开始将国际著名的麦克劳希尔生命教育教材

引进实验学校(这是一套在美国覆盖了将近60%的学校,在英国、新加坡,在全世界使用最多的一部生命教育教材),预计将在2007年9月份开始使用。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新教育实验认为它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珍惜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珍惜别人的生命,不仅珍惜人的生命,还要珍稀动物植物的生命;第二是热爱生活——生命是在生活中展开,教育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多才多艺,让我们的孩子能够陶冶情操,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第三是成就人生,也就是达到马斯洛需要层次最高端的自我实现。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新公民教育。十五期间,“新教育”正式出版了《新公民读本》,启动了新公民教育。新公民教育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的现实教育,试图突破和超越传统的德育教材和政治教材,充分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充分突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充分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并以强烈的时代感、高度的前瞻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公民教育探索一条新路。

营造书香校园

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教育的最重要的活动,“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于六大行动之首,并已经将它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子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年级、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在2002—2006期间,“新教育”曾经提出“营造书香校园”希望小学六年要读完一百本课外书、聆听六十场精彩报告、写完六百余篇日记、每个学生每月都要作一个10分钟演讲、师生网上都有一个家、六年学一项有用技能。“新教育”实验认为,如果六年时间里孩子果真能够这样度过,他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精神生命最丰富的人!”“新教育”还曾希望,有了这样基础的学生到了初中、高中,再引导他们阅读100本必要的文学经典包括哲学著作,让他们以书本为友,以真理为友,以大师为友,成为精神明亮的人。在这样的文化积淀和经典熏陶之下,他们就会逐步拥有深厚的哲理素养,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基本的价值判断,他们就会智慧明达,目光敏锐,意气风发,他们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审视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够很快把宝贵的文化财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血脉!在2006年,“营造书香校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实验出版了《中华经典诵读》;正式启动了“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9月23号,孔子诞辰日,苏州市召开了首届读书节;所有实验学校举行了各自的阅读节,开展了“书香漂流”、“图书跳蚤市场”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师生共写随笔

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实验开展的这几年来,取得最大成果的一是营造书香校园,二是师生共写随笔。“新教育”实验提倡师生共写随笔,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发表与出版,但这几年来实验老师发表与出版的大量的文章和书籍,却不能不说体现了这些实验老师在理论上的成长,不能不认为是“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甚至是丰硕的成果。在教育在线论坛与博客,有数千教师在坚持着写教育随笔,开辟个人成长专帖。用笔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一道独特风景。“新教育”实验倡导行动与反思,用笔反思是“新教育”

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教育”实验正研究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并日渐积累成一个“中国典型教育案例库”。这个教育案例库将从日常教育案例中依据若干主题来编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譬如像早恋问题、作弊问题、亲子交流问题、教育惩罚问题、学生竞争问题等,先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案例,再邀请相关问题的专家来对这些案例作出学理的和操作改进的分析。也就是说,一方面,依据问题的性质,分别邀请法学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家庭问题的等专家来剖析案例背后的学理,另一方面,邀请富有教育经验的教育专家来对每个案例和每种问题提出既符合相关学理又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新教育”实验相信,这个案例库的建立,将会让青年教师在处理各种教育问题时有案例可是以参考,有学理可以查索,其价值与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

聆听窗外声音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培养卓越口才

通过讲故事、演讲、座谈、讨论、辩论等活动,使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构筑理想课堂

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建设数码社区

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在六大行动的基础上,“新教育”实验又开发了“新生命教育”、“新公民教育”、“新父母与幼儿教育”等整合性教育项目,并逐渐形成“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针对学生的“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生活方式。

随后由侯长缨老师做了《缔造完美教室----毛虫班的故事》,她以自己所授的班级为例,介绍了毛虫班的幸福生活,演绎精彩课堂,感受语文的魅力,孩子们沐浴着“新教育”的灿烂阳光幸福生活。在侯老师的班级里,有着自己的班级标志、班风、班歌,班级愿望。我最欣赏的是侯老师班级的班风——仁义礼志信,在这个班级氛围下,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少年。还有一个就是侯老师班级的必修课—排练童话剧。通过童话剧,让学生的品格、诚信、道德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

王晓波的讲座《让每个生命在教室里发光》,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呕心沥血的奉献,更是一种愉悦美好的享受。学生要朝着梦想、阅读、学习、关爱和生活生长。提倡大阅读、大生活、大写作。追真、向善、求美。引领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俞老师用鲜活的事例,动情的语言从读书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有一种教育叫不教、教育即生活、有一种教育在课堂、有一种教育在作业等五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诠释了“给予儿童幸福的教育才能带来教育的幸福”教育理念。

老师们的所有教育活动几乎都蕴含着激励,激励着学生成长;激励着学生向

理想奋斗,让学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跟着李镇西学做班主任心得 篇9

之所以如此喜爱这本书,是因为在刘老师身上看到了摸索中的自己,我的学做班主任之路也正如刘老师的——“从迷茫到坚定,从应付到喜欢”。没有刘老师的“福气”,有李校长这样的知名教育专家当师傅,但幸运的是,我也有我值得称道的“三位”师傅。在“三位”师傅的帮助下,我得以从“迷茫”走向“坚定”。

我的第一位班主任师傅就是——书。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之前,与刘老师一样,充满期待又有些忐忑。为了让自己能尽快适应并胜任班主任工作,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书籍。带着书中的教学理论,我满怀信心地迎接班主任工作的挑战。制定班规便是我学到的第一招,班规的细致可谓是面面俱到,对于惩罚与奖励也是罗列齐全。可紧接着问题就来了,这么多的条条框框由我一人来监督实施根本忙不过来,那么谁来监督实施?得靠班级小干部。那么我该怎么培养出色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呢?为什么对于班规中的惩罚措施孩子们都不以为然,对于奖励机制孩子们也无动于衷?班级的状况是令人堪忧的,接踵而至的问题冲淡了我的冲劲和信心,我不禁陷入了迷茫,我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

我的第二位班主任师傅是同事。热心的同事看出了我工作上的焦头烂额,他们给我出主意,传授许多他们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经验。已经无所适从的我,听说这个方法好就用这个,听说那个方法好就用那个。可事实正如刘朝生老师遇到的情况一样,他不知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将“坏事”变成“好事”,李校长的知识渊博、独具匠心,通过一节班会课就使孩子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他努力了三天也不能打开学生的心结,李校长德高望重、备受学生尊重与信任,一次谈心就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就像刘老师在书中写的:“李校长管理班级的‘花样’很多,经常有一些‘出其不意’的举措。但如果我照搬,估计没有多大的效果——管理方法要和教师本人的个性相配合。这并不是说班级管理的方法不能借鉴,而是经过联系实际的思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结合当下的教育情景,这才有效。”所以,方法是好的,但不能全搬照抄地用。

我的第三位班主任师傅是学生。最终,刘老师也独当一面,在反思与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班主任教育方法。而我,也发现,最好的方法是从学生入手。我们班的孩子们各有特色,谁适合哪种教育方式那都是要慢慢去观察发现的。培养班干部的方法没有定律。小袁特别热心肠,却常常给其他同学帮倒忙,比如去帮人家接水而打破了别人的水杯。我把班级卫生检查工作交给了她,这样既让她有事可做,又很好地解决了班级的卫生保持问题。小宇是学习认真的孩子,班级活动却不主动参与,我把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工作交给他,他的细心完全胜任这份工作,无形中也增添了他在集体中的责任意识。小轩的身体素质特别好,体育方面样样领先,我让她负责出操领队与领操,其他孩子愿意服从她的指令,班级出操习惯就很出色。小关是个特别调皮的孩子,做眼保健操时总是睁眼或者动来动去。我让他加入了眼操检查的轮班队伍中,这样等没轮到他检查的那天,他做得异常认真。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委以重任,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好,哪里需要我这个班主任处处监督。

李镇西报告心得 篇10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根据学校的部署,利用寒假时间阅读了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很受启发,也使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更深了一步。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25年的从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人比人,气死人’,因为你比的人,处于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尖,当然越比越觉得自己无能。但是,请别忘了,虽然也许你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你。”这些话是李镇西写给学生的,也是他写给他自己的。“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怎么才能高高兴兴呢?我就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这样孩子们也越来越爱我了。我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班级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的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

我时常以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守着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李镇西老师以一颗宽容的心在对待着自己的学生,面对犯错的学生能以一颗理解的心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犯了错误,不是批评也不是说教而是让他当众表演节目,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讲故事、朗诵文章,让学生在表演中记住自己的错误。他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孩子认为有用的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去做的。所以老师应该以宽容的心面对学生。

李镇西老师给我的深刻启示还有一点就是:他对学生是少有的耐心,尤其在转化后进生的时候,为了找到一个与学生谈心的好机会他可以等待一个学期,在无数次的等待之后,他觉得时机成熟时候才去找这个学生谈话,这种难得的耐心正是抓住了学生易于反弹的心里而采取的措施。李老师的耐心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写信上,无论是开学初的第一封信还是平时与学生交流的书信,都可以看出他在对待学生时少有的耐心。正是因为这种耐心,李老师才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他的班主任工作才得心应手。

能否走进学生的心灵,是班级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李镇西经常强调说,不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不是真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班主任就要走进学生生活,尽可能多地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温暖他们的心。李镇西善待学生的求助,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李镇西善于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经常和学生进行“非功利谈心”,巧妙地把自己的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李镇西还指导学生上网,艺术地处理学生“早恋”问题,以真诚赢得学生的心,从而走进学生心灵。李镇西与学生心心相印、心心相通,为了解学生打开了通道,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点上我始终做的不好,我与学生除了学习上的事情之外从不探讨其他的事情,从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我才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我将加以改正。

上一篇:个人的简历自我评价下一篇:中国农业银行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