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有竞争的教案(精选7篇)
授课教师:坪地民族中学 高连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竞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竞争之潮汹涌澎湃,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竞争中去。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竞争。
难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阅读法,情境创设法、讨论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要求生自学引言,归纳原因。
2、教师导述“在自然界中,植物之间为了生长,在竞争着的阳光和雨露;动物间为了生存,他们也有着竞争。然而,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样也离不开竞争。可以这样说,在大千世界中,处处都有着竞争。(展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竞争吧!
二、研讨新课
(一)学校生活中的竞争
1、学生之间的竞争(板书1)
教师:唐小丽同学上学期是班长,这学期,班干部要进行改选,她能连任吗?对这件事,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请阅读P101《竞选》 思考问题:文中发生的事在什么地方?唐晓丽在和谁竞选? 生:略
教师:竞选班干部只是我们校园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幕竞争,请同学们再想一想,除此之外,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也存在着竞争? 生:略 教师:竞争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充满着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你能说说最令你难忘的一次竞争吗?在这次竞争中,你有什么启示?
生:略
2、集体之间的竞争(板书2)
教师:学校生活中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竞争,那么集体之间存在着竞争吗?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讨论归纳:(略)
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我们看到而且亲自感受了许许多多的竞争,有学习上的,体育上的,生活上的,有能力上的,品德上的;有个体之间的,有班集体之间的竞争。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呢?
师生归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竞争。(板书3)
(二)、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竞争
教师:曾经有一个广告词说: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为什么这样说呢?(生答)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竞争。教师:你们都知道社会生活中有哪些竞争现象吗? 投影图片:生猜想是社会生活中哪些方面的竞争? 生:略
教师:社会生活中的竞争表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竞争表现得更为激烈。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竞争(板书4)
教师: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竞争,那么自然界中是否有竞争呢?竞争又表现哪些方面?请看第三部分。
(三)、自然界中的竞争
教师投影图片:生讨论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自然界中也存在竞争,而且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
三、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何感受?又有何启示?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下吧!讨论归纳: 感受:竞争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竞争)。竞争的领域日益扩展,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
启示:增强竞争意识,敢于、善于竞争。
四、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处处有竞争
一、学校生活中的竞争
1、学生之间
2、集体之间
二、社会生活上的竞争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才、军事、商业、体育、就业……
一、影片内容分析
影片就发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素无交集、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为一次火车的临时停靠而相遇,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谱写了一段爱情乐曲。影片的故事情节也恰恰围绕了车站这个关键的地点,影片名叫两个人的车站,仿佛所有车站人来人往的情景和喧嚣声都不存在,都被主人公间真挚的感情虚化了,两个人的车站,两个人的人生也重新燃起了希望。同时,车站又是十分嘈杂而忙乱的公共场所,导演采用了同期录音。当主人公在讲话时,背景中的广播声、各种嘈杂的说话声、铃声、火车汽笛声等不时传来,还有对车站及餐厅中各种人物的行动的展现等,不仅增强了影片的纪实性,还赋予影片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影片在叙事结构方面的特点
在叙事结构方面,导演通过倒叙和插叙的拍摄手法,将既忧伤又愉快的爱情故事纳入车站这个典型环境中加以演绎,深刻揭示了爱情在最复杂,甚至是悲剧性的生存环境下给人以新的希望和力量。影片先从男主人公在监狱中服刑的画面入手,在得知妻子来探望自己时是抗拒的,这也引起了观众的疑惑。男主人公在离开监狱去村庄看妻子的路上,有很长的远景去拍摄男主人在雪地里赶路,一个人在雪地里平静地走着,这也从画面的角度映衬了男主人公的内心,平静、孤寂又无所期待。而在影片最后,同样是在雪地里行走,不同的是男主人公是和女主人公一起,这个时候的镜头下的雪地和初升的太阳相互辉映,冉冉升起的太阳代表了男女主人公内心已经燃起的对生活的希望和期盼。这一幕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感人至深。人生的这趟列车太匆匆,而相互取暖、相互扶持的两个人用他们的爱温暖了我们每个人。
三、影片配乐的特点分析
电影的配乐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部影片的主题音乐从影片第一幕画面开始响起,轻巧、欢快、细腻的格调,恰到好处地衬托了影片的故事内涵,也从侧面暗示了两位主人公的命运。而影片的主题音乐不只在片头出现,还在片尾出现,从而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音乐一直在这个场景中响着,它在扮演着双重的角色,它与画面相交替,表现着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衬托着主人公喜剧性的对话,把情愫一点点渗透进来,似乎揉进许多的酸甜苦辣,悲喜交集。在主人公的玩笑当中,它好像是滴滴情喜的眼泪,湿润着观众,也湿润着主人公的心。另一重角色可以说更具正剧色彩,它似乎游离于事外,赞扬着歌着这小小木屋中发生的事情,它代表着观众的意会和观众的感动。”[1]最后,普拉东说:“我再吃一点,你不会介意吧?”薇拉:“我就是为这个来的。”说完情不自禁地伏在普拉东的肩上抽噎起来,音乐静悄悄地回到开始进入的音响当中。这个场景的音乐像一个优美的画框,首尾相接,镶嵌了一幅感人的画幅。
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是普拉东拉着薇拉的手不停地奔跑,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最后一段音乐,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男主人公拉起了手风琴,伴着悠扬的手风琴声,两个人迎着太阳背靠背地坐在雪地里,代表两颗重获新生的心灵紧紧地靠在一起沐浴着阳光。与此同时,音乐随着镜头的渐渐拉远,撩动着人们的心弦。素净纯白的雪地上,映着金灿灿的晨光,两位主人公也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变的模糊,音乐伴随着影片最后一幕缓缓结束。
主人公以他们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使得这样一个小车站在观众心中不再平凡,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和希望,而这样的一幕幕场景又仿佛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在火车站这样一个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场所,世界上所有大大小小的车站,迎来送往之中,无不上演着无数的人间悲喜剧,让我们领悟到只要两颗真诚而平凡的心灵交织在一起就能谱写出真挚感人的故事,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也要能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并有一颗美好的心灵。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人生处处有惊喜——也许就在下一个车站……
参考文献
费涅克是一位美国商人,他每次休假旅游都要去有瀑布、有流水的地方。因为,在潺潺的流水声中,他更可以感觉到大自然的雅致与幽静,从而忘却生意场上紧张的角逐,使自己的精神松驰下来。渐渐地,费涅克便离不开这幽静的山谷中瀑布的水声及小鸟鸣叫的声音了。
有一天,当他再次站在幽静的山谷中聆听潺潺的流水声时,他忽然萌生了一个创意:城市中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中,听听这令人舒心的流水声,那也是一种享受,我何不把这水流的声音及小鸟鸣叫的声音录下来拿回去出售呢?
他说干就干,后来,他便带上立体声录音机,专门到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录下了许多小溪、瀑布、河流水的声音,以及小鸟鸣叫的声音,然后把这盘磁带带回城里加以复制,再高价出售。
一切都在费涅克的预料之中,他的生意十分兴隆,前来购买“大自然的声音”的顾客川流不息。
后来,费涅克便靠卖这“大自然的声音”成了大富翁。
其实,“鸟鸣山更幽”这句古诗很多人都知道。可是,在费涅克之前,又有谁会想到在那人迹罕至的深山野谷中,竟隐含着如此大的商机呢。
这天下午,第一节是体育课,大家刚准备下楼,只见语文老师走了进来:“同学们先别走,这节体育课咱们复习。”“啊!”同学门悲哀了----好不容易可以轻松运动一把,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体育课给改成语文课了。
“我们是毕业班,要抓紧时间复习,为上中学打下基础,同学们,大家要努力呀!”“嗯……我们会的……”我们支支吾吾。“怎么,大家不喜欢语文课?”“喜欢……”大家勉勉强强的回应中是一种悲哀,似乎还微带一点愤怒。“我希望大家诚实一点,想上体育课的可以自己去。”老师说。我心里很不平静,我是百个希望上体育课,但是选择语文课,这节体育课就要泡汤;选择体育课,搞不好会惹毛老师,我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可能从此不再认为我是属于乖乖仔一类,不再信任我……
沉默一会儿后,老师说:“没有人出去,我可要上语文课了。”我终于站起来,说出了那句思想斗争了很久的话:“老师,对不起,我想上体育课。”“我也想上……”“我也想上!”我后面好多同学都跟着我站起来,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笑着说:“大家做得很好,做了自己想做的,去上吧。”我们高兴地叫起来:“真的?谢谢老师!”说着欢快地跑向操场……事后我们才知道,这只是老师对我们的一次“诚实考验”,这次选择我可真是勇敢、明智呀!
冰,是坚冷的,但同时也是晶莹的;火,是干烈的,但同时也是温暖的;高山,是险峻的,但同时也是雄奇的;大海,是幽深的,但同时也是湛蓝的……自观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矛盾相生?如果我们一生只认得消极,那人生就成了几十年穷山恶水般地险恶。但倘若眼界放开了呢.
换一个角度,其实人生处处有风景。在一片好水好山好天色中尽兴游览跋涉,谁还会觉得山路艰险呢?
古老的“庄周梦蝶”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一桩奇妙的悬案。庄周一日于梦境中恍惚身处花林间,振翅而飞,身轻如蝶。梦醒后,他发问,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他进入了一个“物我混同”的高深境界,美妙的哲学世界向他叩开一扇洞见奇风异景的大门,从此,他的人生一路风景逍遥。试想想,在那个时代,若是普通人定已内心不安,寻医问药解梦去了吧,看不透其中的悬机,一桩怪梦便还是一桩怪梦,难成奇景。
近代大洋彼岸的一位伟人——林肯,曾因身材矮小而受尽嘲讽,但他如是对答:“我的双腿的确不够长,但却是恰到好处,让我能够步履坚实,看见近处和远方,不因身材过高而不顾脚下,好高骛远。”听到这样一番话,原先嘲讽他的`人都哑口无言。正是因为他站在了一个合适的高度,协调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冲破艰难险阻,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站在新的高度,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看到了国家日后光明的前景。他的人生因此变得意义非凡,亦处处都是风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人生处处有风景,风景千姿万态各有其异,只是角度不同;“静能生悟,花开鸟啼间,都是化机”,在美好的风景背后,有更动人的景致,人生不是一陈不变的,翻过了,看透了,一切就又不同了。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 :哲学的含义;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运用:(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二
重点难点
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三
教学方法
举例理解法与分析说明法相结合
四 课时: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想一想:哲学是从哪里来的呢?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2)哲学源于人们
3.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阅读P4的活动材料,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1.哲学的本义
2.哲学的任务(作用、功能)
阅读P1~5,思考哲学的任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否举例加以分析。具体来说:“两个看待”+“三个对待”
.探究交流 共有三问:△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 么? △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点拨:本活动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第一问的答案是,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客体等条件的限制,因而使得在排名问题上,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
第二问的答案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全面的观点、两分法的认识方法,要求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第三问是这一探究活动的落脚点,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来谈,注意感受生活与哲学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人们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哲学是与智慧息息相关的,哲学的智慧来自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己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相关链接】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发展,所从事的众多活动,概括起来无非两项基本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
每个人要处理的三个关系
每个人在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说明】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不过,在这过程,具体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实际上,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哲学与具体科学都是紧密相联系的。
【思维拓展】追求智慧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倾向。正像花草树木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一样,人类生活也离不开智慧提供的启迪和动力。人类追求智慧,就是力图从一种无限的、超越的视角来观察和审视自身的生活,以获得生活的意义、价值和情趣。大千世界是无限丰富、多姿多彩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身在此时此地,却难以对自己及自身所处的世界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要获得对这个世界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摆脱自身的狭隘性,学会从一种无限和超越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形成宽广博大的胸怀、高瞻远瞩的眼光,也才能领略生活的意义、价值和情趣。当你在生活中感到孤独、痛苦、无助,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时,你应该向哲学寻求智慧,她有足够的力量使你摆脱孤独、痛苦、无助,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幸福生活离不开智慧之光的指引。哲学智慧能够为我们提供一条理解人生的新思路或新视角。哲学智慧是我们的“寓所”,在这样的寓所里,我们能够得到幸福的生活,享受真正的自由;在这样的寓所里,我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智慧的重要特征是喜悦、欢乐、幸福、愉悦。智慧的寓所谁都可以进入,只要你具有哲学的洞见。智慧就渗透于哲学的洞见之中,而每个人都具有追求智慧的倾向,人类的智慧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追求智慧的无穷激情和无比坚毅,人类就不可能绵延不绝,世界就不可能灿烂绚丽。所以,智慧或对智慧的追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源头活水”。
(2)哲学来源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探究交流】 教材第3页。“杞人忧天”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第一问,我们观察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可惜他们还不能说话;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口问一些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他们就会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太阳会从山那边落下去呢?为什么会天黑呢?他们会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人会死亡啊?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不过,这些问题却触及了哲学方面的东西,我们的哲学就是来源于这里。所以说哲学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
第二问,“杞人忧天”给我们积极的启示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第三问关注同学们现在思考的问题,只要肯动脑筋思考,就会在思考中体悟哲学并不神秘,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生活中,人们会形成许多关于世界、关于人生的思考,并且依据自己的思考结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人们日常的思考中,涉及到许多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甚至有一些根本上就是哲学思考。所以说,哲学来源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思维拓展】如何才能得到智慧呢?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而接近于智慧。但知识只不过是追求智慧过程中的阶段性产品,还不是智慧本身。理性固然是追求智慧的重要工具,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获得智慧,就要敞开胸怀,运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去倾听,去探索。
智慧是超越的,智慧也在人间。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智慧在其中,或者说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入智慧之中,都可以掌握生活的艺术。哲学正是开启幸福生活之门的钥匙。生活之路在我们身后不尽地绵延,也在我们面前无穷地展开。如果你希望得到幸福生活,那就自觉地运用智慧来审视你的生活,寓于你身心中的智慧就是你的生活之道。
总之,哲学并不神秘,也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一句话,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知识点2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探究交流】
教材第4页。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哲学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第一问,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问,说明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世界是变化万千的。因此,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就变得充满艰辛,要想取得实践的成功,就需要人类运用理性和智慧,排除疑虑与困惑从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准确认识,进而指导人类实践活动。
哲学一词在希腊文、英文、俄文、德文、法文中都有爱智慧的意思。所以,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实践证明,哲学能够给人智慧,使人类获得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聪明才智。【相关链接】哲学的一般含义 要学习哲学就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就词源而言,哲学一词最初是来自古希腊,古希腊文由“爱”和“智”两个字组成,是爱智慧的意思。汉语中的“哲”和“学”最初是分开的,“哲”是“聪明”和“智慧”的意思;“学”则是指儒学、道学、玄学、理学等学问。19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首次用汉语“哲学”一词表述古希腊的哲学思想。1896年前后,中国学者黄遵宪(1848—1906)又将这一表述引入中国,由此“哲学”一词逐步在中国风行开来,把哲学称为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自古以来,中西方学者对于哲学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唯一一门自由的学问;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哲学是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对人类不能确知的事物的思考,它又和科学一样是诉诸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全部哲学就是语言的批判;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些定义,都是对哲学的特殊感悟,多没能从更为抽象和一般的意义上来定义哲学。
(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探究交流】
教材第4页。引文的名言说明了哲学具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第一问,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意味着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不正确,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第二问,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每个人都要处理自己与自然界、自己与他人或社会以及人与自己关系,这就需要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带领人类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关链接】人为什么需要进行哲学的思考?
因为人有太多的困惑,这种困惑不仅仅来自于未知的世界对自身生命的威胁,同时也来自人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质疑和反思。在面对未来的未知,我们总是需要飞快地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抉择;面对生存自身,需要不停地定义自身的价值与需求,希望我们的选择最终是对的而不是错的,单纯的有结论的知识作为思考的依据完全无法解答人的所有的困惑,因为现实永远出现在已知的知识范畴之外,那么我们所需要的就不仅是那一点有限的知识,而是一种站在所有知识基础上的永恒的思考。这便是对哲学的思考。
从这个角度便不难诠释我们内心最深处对哲学的界定,我们将什么样的东西称为哲学:一些人能在最粗俗的生活中找到人生的道理,而一些人在厚重的哲学书籍中仅找到符号;那些走在前路的哲学家们在向我们宣扬着、灌输着什么,有人愿意搜刮格言来打扮自己,也有人愿意驾着前人精神的马车遨游世界,什么是哲学,我们应该知道。
(二)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有人说,人生就像在求学,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脱,否则人生的辛苦有什么必要性呢?举例来说,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念更多的书吗?当然不是。读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
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与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人的本质在于心灵,因为身体会老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避免。如果要依靠身体,只会一步步走向坟墓,一点希望都没有。相反,如果了解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那么不管身体如何变化,心灵都有另外一个可以翱翔的天空。
如此说来,哲学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需的,因为人类天性之中就有一种哲学的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那么,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其途径就是要爱好智慧。爱好智慧就是从事哲学思维,它像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
课堂小结:
六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人类诞生数百万年,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这“两项基本活动”是()A.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D.认识社会和认识人生 2.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产生于人们的惊异、困惑
3.哲学智慧不像知识,它既不会老化,也不会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1936年出版的土木工程、桥梁设计或化工大全等论著,尽管富于三十年代先进的知识,但早已进了造纸厂,而《道德经》和《柏拉图全集》还在不断再版、译成别国文字,并加以重新研究。为什么?因为今天《道德经》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知识而在于它的智慧。是它的智慧,而不是它的知识,征服了人心。人类需要哲学智慧,这是因为()
①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是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②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③哲学智慧是人们认识世界、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④哲学智慧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这句话表明()
A.哲学是客观世界本来就存在的 B.哲学存在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之中 C.哲学存在于高度发达的人脑中
D.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5.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是说()
A.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基础
B.只要改造世界,就能认识世界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需要哲学
D.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6.现实生活中人们嘲笑杞人忧天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然而在今天看来,人们的嘲笑是错误的。杞人忧天的合理思想是()A.预见到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
B.看到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趋势
C.触及到思考世界、思考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 D.认识到人类在自然世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7.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舟;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科学
B.对普通百姓来说,哲学只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C.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的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8.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这句话意在说明()
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9.真正的哲学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的、理性的、智慧的明灯,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这表明()
A.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B.只要掌握真正的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能取得成功 C.真正的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真正的哲学是解决一切问题和困难的灵丹妙药
10.进入哲学思考的大门并不难,它要求我们()
①善于观察生活
②保持好奇心
③多问为什么
④批判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⑤远离常人觉得可笑的问题
⑥敢于挑战前人的观点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11.下列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来源于生活
②哲学就是生活经验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④哲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2.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这句话主要批判那些把哲学()
A.神秘化的倾向 B.简单化的倾向
C.庸俗化的倾向
D.体系化的倾向
13.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此可见()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生活处处有哲学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语言的含糊性
④研究哲学问题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哲学的任务是()
A.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B.帮助人们改善物质生活
C.帮助人们在辩论中获胜 D.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5.哲学的本义是()
A.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B.辩论术
C.关于神的学说
D.圣者之言 16.哲学源于()
A.人们在辩论中获胜的需要
B.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不满
D.神对人类的启示 17.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人类社会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
B.自然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C.人生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D.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18.“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就是辩证法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9.李瑞环同志2005年9月出版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指出,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立瑞环的上述言论,主要表明()A、哲学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
B、科学的哲学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作用 C、真正的哲学是万能的科学
D、学好哲学是人生的主要任务 20.2005年8月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哲学在今天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格外为人们所需要。”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
①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②正确对待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
③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④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七 课后作业
一、内容标准
一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 志,陶冶高压情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课余生活的内容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的情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些青少年对生活缺乏兴趣,觉得干什么都没劲,整日在困顿中浑浑噩噩。他们不仅丧失了学习动力,也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兴趣。也有一些青少年由于缺乏引导,往往把平庸的东西奉为时尚,把深刻、崇高的东西视为落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他们极易迷失自我。本课是思想政治教材七年级第十四课第一项目的内容,从精神生活的角度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情趣是多种多样的,有雅俗之分,引导、帮助学生培养高雅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过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兴趣广泛 、情趣高雅、全面发展,积极的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力目标】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 、雅情趣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要培养高雅情趣;
难点:情趣有雅俗之分
五、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组织辩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指导行为。
六、教学过程
才艺展示,导入新课(3-4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在欢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兴趣,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
第一环节——感受情趣美
1、组织学生赞美家乡,领略家乡风光之美,劳动基地谈收获,体味劳动的幸福,学习之余的娱乐活动,感受充实的快乐。
2、教师展示自然美景、劳动工作、休闲娱乐的图片,给学生一美的视觉享受,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生活处处有情趣,表现在(1)自然之美,带给我们无限的怡情雅趣
(2)在劳动工作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和幸福(3)休闲娱乐充实着人们的内心世界。
3、学生齐读罗丹名言。
第二环节——培养高雅情趣
1、学生情趣调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课余爱好是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出这项爱好有什么特点?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意义)变化?
2、教师展示名人的情趣爱好,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名人的情趣。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名人的榜样示范,引导学生认识到高雅情趣的特点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意义是(1)能使人修身养性,有益身心健康(2)能使人充满活力,开发智力和创造力(3)能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使人道德高尚。
3、教师展示高雅情趣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一步让学生认识高雅情趣对人的积极意义,提高培养高雅情趣的自觉性。
第三环节——摒弃庸俗情趣
1、教师展示“黄、赌、毒、邪教”等危害极大的不良行为,从感性上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所谓“爱好”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不但从思想上坚决拒绝,还要运用法律同其斗争。
【人生处处有竞争的教案】推荐阅读:
人生处处有风景的好句11-23
人生处处充满哲理12-02
生活处处有科学的作文300字07-15
以身边处处有真情为题的作文09-24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作文600字07-28
生活处处有语文-初中作文06-13
人间处处有真情七年级作文05-28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文小学07-19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文450字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