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构建(共8篇)
摘要:在人们的意识中,大学生一直都是良好道德的代表,拥有诚信的品德,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十分严重,本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做了系统的阐述,详细的分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构建大学生诚信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诚信体系
在当年社会,诚信二字是被大家提及频率比较高的词语,这也就说明了诚信观念已经引起全民乃自全社会的大力关注。“诚信”我们望文生义,诚乃诚实之意,说老实话,办实在事;信乃信用,信义之意,忠实可信,信用度高。诚信是人的重要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与人,是立人之本,与国,乃立国之本也。大学生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可现如今大学生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已经变质,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令人担忧。
一、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的外在表现
大学生是祖国年轻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不竭源泉。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失诚失信现象比比皆是。其主要表现为:
1、人际交往缺乏道德诚信
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道德好与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受人尊敬,是否讨人喜欢,通俗的讲就是是否有好的人缘。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还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大部分对党的事业,党的决定还是积极拥护的,也有极其强烈的民族意识,但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比较低下,在学生中经常反映有丢手机、钱包的现象,还有的同学丢失笔记本电脑,经过对案情的分析我们总结出,这些都是学生内部的人干的,有些甚至是当事人比较熟悉的同学偷的;有的同学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把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那一页干脆撕掉带走,导致图书馆的图书缺损现象严重;有的同学借了别的同学的钱久久不还,甚至毕业时一走了之;还有的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竟然在最后收拾自己的东西时,连学校的东西都一起打包带走了,等等。这些不良的现象和行为,在同学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在他们的丑陋行为被揭穿的时刻,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就随之紧张起来。
2、恶意拖欠学费
大学不再是九年义务教育,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是否会划为义务教育的行列,这个我们目前不敢断言。所以在大学求知求学求德,缴纳学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把学费交给了孩子,而孩子并没有把钱交给学校,而是随自己的意愿任意挥霍,最可气的就是那些从农村考学出来读书的学生,拿着父母每天汗流浃背,省吃俭用,病倒在床上都不肯去医院看病而省下来的血汗钱,在同学之间故作“大款”出手阔绰,最后导致自己没钱交学费。
3、编造贫困谎言,骗取贫困补助
每年大学的贫困省补助工作都是一块“重头戏”,学校上上下下都为此事忙的不可开交,为了能够尽量的公平、公正,学校在这一块的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力气,但还是有很多学生“见钱眼开”,疯狂的开据家庭贫困证明,虚造贫困事实,故意夸大自己家庭贫困程度,进而博取同情,以此类手段骗取申请减免学费、贫困补助、和国家助学金的资格。这样,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资助,进而使高校的贫困资助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
4、拒不归还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了专门解决大学生没钱读书而专门设立的款项,学生在读书期间全部由政府贴息。这项福利工程不知圆了多少大学生的大学梦。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不能按要求及时还款,有的是有钱不还,有的在还款协议上签署的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都是假的,这些大学生还款意识差,违约现象极其严重。正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这种不诚信的行为,导致银行不愿意再给大学生贷款,曾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5、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中国自古以来就考试制度,五千年的文明也使中国的考试制度不断延续。考试只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让教师不断改进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素质不断的提高。然而近年来,考试作弊现象相当严重。以前,考试作弊只是差生的“专利”,现在已经完全不分等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成绩好的不好的都参与作弊,为了夺取评优评先的机会,他们已经不顾个人的颜面了。现在无论是中考、高考都有作弊的现象,特别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的人群可谓是庞大,作弊的手段也十分的高明。最原始的作弊手段是夹带纸条,后来用传呼机、手机短信、在后来就用单线对讲机、隐形耳机等。虽然现在英语考试启用了屏蔽措施,但有的同学偏偏钻考试规则的空子,在考前的第13分钟再进入考室,在这之前就在厕所用手机接受考试答案。这种不诚信的行为,导致社会上对即使通过了英语四六级的学生还是“另眼相看”。
6、抄袭毕业论文,伪造学历,违约现象严重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对自己本专业的掌握和知识运用情况的一个检验,可有不少的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不假思索,随意抄袭别人成型的论文或著作,剽窃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候剽窃来的东西都是东拼西凑、移花接木式的,最后的论文让人啼笑皆非。在毕业时为了能够找个好的工作单位,竟然花钱去伪造自己的学历,夸大自己的能力,有些时候就被用人单位当场揭穿,真是颜面无存。部分毕业生的合同观念淡薄,与用人单位签约后又不去了,还有的单方面撕毁就业协议等,违约现象严重,使毕业生的就业失信于社会。
二、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应该是个“干净”的群体,但是他们缺乏诚实守信的态度令我们措手不及。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家庭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在家的地位都比较高,家长一味地宠爱自己的子女,要钱给钱,要穿给穿,名牌手机,时尚服装应有尽有,但是对他们犯了错误,却只是包容包庇。甚至在道德和诚信方面,关心甚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孩子会去模仿,家长做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不良事物的明辨能力。
2、学校方面的原因
高校是教书育人场所,是教人与人为善,明礼诚信的地方。现在高校只是通过思想道德课程去教育学生要遵守诚信,缺乏实践指导。凡事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与理论,单凭一味的理论说教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从而导致高校的思想道德的课程流于形式。
3、社会方面的原因
现在社会的各种不诚信的现象多如牛毛,造假钞的、卖假药的、造假手机的、造假学历证书的,造假身份证的、造假车牌的等等不胜枚举。就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显得十分虚伪,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这样的为人处世哲学:“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真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人们的诚信意识,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又很强,这些东西很快就在大学校园里散布开来。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诚信严重滑坡。
三、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办法
1、学校教育要采取“德育为先、德智并举”的措施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而思想道德课程又是学生获得诚信教育的主要渠道,单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全是不够的,我们既要充分的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研组密切合作,更进一步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落到实处,又要经常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来巩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努力营造“德育为先、德智并举”的良好局面。
2、发挥家庭的作用,努力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向合作
在家庭中,父母应着重从正面对子女进行健康的诚信思想教育,比如以身边发生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向孩子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以自身认真的学习、工作态度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教育,建立家长和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联系机制,辅导员或班主任定期把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家长,让家长也对自己的孩子有所督促。这样,双向监督,双管齐下,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3、进一步加大社会对诚信的呼吁力度
都说社会是口“大染缸”,就看“染料”是什么。在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诚信的品德修养,并将其视为立人、立业、立国之本。《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也把“诚信”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十六大报告更把“诚实守信”作为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2006年4月胡锦涛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新型荣辱观,其中就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道德要求。而胡锦涛同志对和谐社会的概述中更是把诚信友爱作为基本特点来描述。因此,我们要大力的呼吁全社会都要遵守诚信规则,要再次践行古人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古训,要“言必行,行必果”。如果社会的“染料”是“诚信”,那么大学生也会不涤自清了。
4、建立高校诚信机制
依托我系申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工程》的课题即《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档案的实践教育研究》积极建设以下机制:
(1)要建立大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应包括:学生承若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效果、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信用记录”是大学生诚信档案的重点,主要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还贷情况、学杂费缴费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尽责任
和义务情况及履行承偌情况,以帮助大学生信守自己的偌言,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来统一管理学生的诚信档案,供应部门、就业单位和各金融单位查阅。同时诚信档案要随学生的个人档案一起移交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进而实现全社会的监督。
(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身作则
俗话说得好“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可以教坏一个孩子,但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可以教坏一群孩子”,这句话就在充分的展现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深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个人来说,一言一行必须切实履行诚信道德规范的要求,给学生做好表率。
(3)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营造诚信的校园环境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大学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发【2004】16号令中明确要求的一点,要发挥校园文化特有的重要的育人功能,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诚信教育主题活动,诚信主题活动的开展要立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如诚信活动教育月、诚信主题班会、诚信主题征文、诚信主题辩论赛、学校情景剧等形式,还可以利用校园的网站,在校园网页中增加诚信教育的内容,如诚信故事、诚信教育动态、诚信问卷调查等,全面提高大学生对诚信意识的敏感度。
参考文献:
【1】阎高程张辅松.《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湖北社会
科学.2003.9 第85页
【2】汪路明.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汤金洪.《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原因及对策》.安徽教育 2002 17 第19页
诚信是大学生成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应该明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财富, 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另外, 诚信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石, 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要素, 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保障。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主要表现
第一, 学习中, 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近年, 我国各高校采取了种种措施严肃考风考纪, 但仍有不少学生“以身试法”。
第二, 经济上, 拖欠学费, 逃避归还助学贷款。在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主要表现在信用意识淡薄, 任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等。
第三, 交往中, 心口不一, 恋爱动机不纯, 网络交往缺乏诚信等。不少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不是很严肃。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与外界交往的方式, 同时, 也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影响。网络与现实社会相去甚远, 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
第四, 求职过程中, 简历“掺水”、伪造证书、违约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不少大学毕业生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求职简历上大做文章, 涂改成绩、夸大事实, 使得毕业生简历的可信度大大降低。这不仅使用人单位和学校就业部门增加了工作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二) 原因分析
第一, 从社会大环境看, 社会诚信危机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如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等。
第二, 从高校教育的角度看, 高校教师诚信教育的观念不强。高校教育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提高, 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致使学生误以为道德观念并不重要, 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行了, 结果许多学生道德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感匮乏, 无法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第三, 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看, 其家庭诚信教育存在缺陷。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在家庭环境中, 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四, 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 其诚信修养与诚信实践欠缺。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普遍比较优越, 大都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责任意识淡薄, 心理脆弱,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私心理;当代大学生容易受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简单、社会阅历匮乏, 所以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到困惑。
三、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修养的途径及诚信档案的构建
(一) 加强宣传, 在全社会开展诚信道德教育,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必将给高校带来积极健康的引导, 为高校诚信建设打下良好的外围基础。教育工作者在“两课”和专业课教学中应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营造诚信的校园环境。健康、高雅、诚信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以大大激发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二) 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 为诚信建档
个人诚信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建立有序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高校应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为大学生的诚信建档, 定期、全面考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 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 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促进其诚信习惯的养成, 为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
(三) 大学生诚信档案构建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诚信档案可视为大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和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诚信档案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大学生诚信的基本情况。总体来讲, 主要包括以下8项内容。
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大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资料, 包括大学生所在学校、院 (系) 、年级及专业名称, 个人姓名、性别、籍贯、身份证号码、户籍、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父母身份证号码与工作单位等。
二是学生诚信承诺书。学生诚信承诺书是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大学生诚信行为规范细则》编制的, 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行为的一种慎重的承诺。大学生自愿在诚信承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践行自己的承诺, 并愿意接受监督。
三是经济信息。经济信息主要记录大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个人所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 勤工俭学的经济收入, 以及在校期间的消费表现等。
四是操行信息。操行信息一方面要记录大学生有关诚信方面的优良行为, 包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 以及由此获得的各种荣誉、奖励等;另一方面要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缺失行为, 包括考试舞弊、论文抄袭等, 以及因此受到的批评、处分等。
五是学习诚信评价。学习诚信评价主要记录大学生入学以来参加各种学习、考试、借阅等活动中相关情况的诚信评价。它包括奖学金 (国家和地方) 获得情况、计算机等级 (二、三级) 考试是否通过、英语等级考试 (四、六级和专业八级) 是否通过、有无考试违纪、处分情况、体育成绩、是否保研等。
六是经济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主要记录大学生入学以来缴费注册、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医疗保险等情况的诚信评价。它包括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 (缴纳情况) 、校内勤工助学情况、社会资助情况, 有无弄虚作假获取国家贷款和学校困难补助等。
七是社会实践诚信评价。社会实践诚信评价主要记录大学生入学以来参加的公益活动、学业实践活动。
八是毕业生去向记录。记录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联系方式。它包括就业单位、读研学校、出国留学所在地, 家庭地址及相对固定的联系方式, 固定联系人的地址以及学生贷款的介绍人、见证人的联系方式等。
(四) 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实施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将诚信档案的实施落到实处。学校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活动, 充分认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重要性。要做好思想教育和诚信档案的组织管理工作。主管学生工作的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明确责任, 统筹规划, 协调配合。
二是建立诚信评价、诚信监督和诚信奖励制度。根据大学生的特点, 制定一套诚信评价、诚信监督和诚信奖励制度。大学生诚信档案应借助学校网络平台, 开发电子诚信档案进行有效的辅助管理。公开诚信内容, 对信誉好的学生进行表彰, 对信誉较差的学生进行监督。
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信息发布制度。记录有关诚信的正面行为和负面行为, 每学年对大学生的信用指数进行客观评价, 评价结果作为大学生评先评优、入党、贷款、贫困资助、保送研究生的主要依据。制定相应的监督奖惩机制, 让诚信者受鼓励, 不讲诚信者受处罚。
四是重视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利用的各个环节。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主要来自学校各职能部门, 如教务处、财务处、团委、组织部、学生处等。这部分信息包括大学生学习诚信、经济诚信、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时产生的诚信信息, 以及来自校外的学生诚信方面的信息。每学期产生的学生诚信信息, 学校要及时、完整地收集;确定归档时间, 既要有利于信息的管理, 又要便于利用;规范档案建立中的管理、监督工作, 由专门部门专人负责, 使学生诚信档案和学籍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有机统一, 形成一条龙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焦青.从高考考生电子档案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J].兰台世界, 2006, (3) .
[2]谭磊.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推动高校诚信教育[J].云梦学刊, 2006, (4) .
关键词:诚信环境;诚信行为;诚信制度;诚信精神;班级文化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信,国之宝也,民无信不立,言而无信行之不远。”而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我想说:“少年讲诚信,则中国就可成为诚信社会!”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
一年级学生是一个个懵懂无知的顽童,发展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离不开班级这个环境。作为教师,时常遇到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在未完成家庭作业或犯错误时,为了逃避教师的批评,都有一些自我保护性的撒谎行为,他们往往会说:“我把作业忘家里了。”“我写了,没带来。”明明知道是自己犯错了,还会说:“不是我干的。”“不是我拿的。”“是他先骂我,我才打他的。”在错误面前不诚实,有侥幸能躲过教师的批评和处理的心理。面对这种状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迫在眉睫。下面就自己班级的诚信文化建设谈一点体会。
一、诚信环境———诚信文化建设的载体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诚信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诚信班级文化氛围的布置包括班级的黑板报宣传、小报的设计和布置、名言警句的张贴、花草的摆放等。在布置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美观、整洁、大方和及时的更新,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诚信环境,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学生承诺搞好班级环境卫生,签订卫生包干责任书,要求教室窗明几净,地上没有纸屑。这需要全班学生长期的努力,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文明的行为和诚信的品德,必须要持之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等不诚信行为作斗争。
让教室的墙壁“说诚信话”,我们可以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和教室四周的墙壁,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具有浓厚诚信文化的氛围,使班级环境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如,征集并张贴班训(“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创诚信班”)、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读书立品,诚信先行”)等,浓郁的诚信文化氛围,将是推动班级发展的无声的力量。
二、诚信行为———诚信文化建设的目标
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例如,在安排班级劳动小岗位时,和学生签订卫生包干责任书,要求教室窗明几净,地上没有纸屑,以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
诚信教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让学生在书香沐浴中,寄托精神家园。长兴第一小学城东校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已有多次,学校提倡各班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我也以此为模板,把“诚信伴我成长”作为本班的读书活动主题,学生在这种充满情趣的读书活动中品尝着读书的乐趣,提高着读书的兴趣,提升着读书的品味。在读书活动中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楷模、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依托童谣文化,让学生迸发诚信之光。童谣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传唱在少年儿童之间的没有乐谱的歌谣,通过在班里开展诚信童谣的传唱,培养学生的诚信行为。如,诚信,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诚信,是一缕阳光,普照着美好的人间。诚实守信最重要的是同学之间不张扬,朋友之间不猖狂,家长面前不撒谎,教师面前不夸张,做错了事情要改正,说错了话要承认,承诺的话语要遵守,答应的事情要做到,从小要说老实话,诚实守信人人夸,诚信是美德,从小就培养,做个诚信好孩子,争当诚信小使者。
开展一系列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行为。如,《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主题队会活动。
三、诚信制度———诚信文化建设的关键
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对学生的诚信要求,讨论、制订《班级公约》。按进度填写“诚信卡”,建立诚信档案。在班级的制度建设方面,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要使班级每位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负责,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行为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如,建立诚信档案,由教师存档保存。
受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的限制,进行一两次诚信教育是不可能有明显的效果,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加强检查督导,坚持“多褒少贬”的原则,正确及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了激励学生的热情,让学生自己评选出周“诚信之星”、月“诚信之星”、学期“诚信之星”。
四、诚信精神———诚信文化建设的核心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讲诚信,知道哪些现象是诚信的表现,哪些是不诚信的;让学生明白丢失诚信的危害性;让学生明白确立诚信的途径有哪些。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人人做“诚信”的监督员,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诚信宣传。要求指出身边的“不诚信”现象,如虚、假、谎、骗等不良行为,对其进行分析,认清其危害性,引以为戒。
著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因此,教师应树立榜样作用,做到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诚信度来为人师表。因此,我要说,诚信教育是不能空喊口号,光说不做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首先做到诚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才有望看到满园诚信之花,收到满园诚信之果。
诚信教育是班级文化建设之根,也是班级文化的灵魂。诚信,是人生旅途中美丽花草的种子,只要认真播种,辛勤耕耘,就能绽放。诚信教育与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使诚信教育有了一个丰富的载体、一个有力的抓手,使诚信走进学生的心里,落实到行动上。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心中时刻装着诚信,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就可以相信,那一颗颗稚嫩的诚信种子一定会成长为一棵棵诚信的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张斌.新课程成功班级文化建设.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
[2]张仁贤.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3]韦珏.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8.
作者 杨畅
2013-2-16 5:20:09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16日 11 版)政府诚信是构筑和夯实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大厦的核心价值理念和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认真审视和检讨政府诚信问题,让政府自身成为遵循诚实守信及信赖保护准则的示范者。
导向明确,夯实政府诚信之基础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实现政府诚信的思想基础。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它的权力只能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政府的一切工作就是反映、表达、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把群众的情绪当作第一信号,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政府一要脚踏实地工作,有诺必践,“不可侮人民之愚,不可恃政党之势”。自觉抵制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二要明确科学导向。一个管理混乱、无序、盲目、低效的政府不可能获得公众的信赖,不可能践行对于公众的承诺。政府工作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为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保驾护航。三是走出传统困局。传统管制
型政府陷入到了政府规模膨胀、政府职能无限、政府“衙门”作风的困局,这些都是民众对政府行为不满意、不信任的原因。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就必须要走出传统管制型政府理念的束缚,实现政府职能范围的合理控制。
创新制度,健全政府诚信之机制
建设诚信政府,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政府决策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其一对政府决策制定、变更、废止的权限、程序等做出严格的规定,并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从根本上遏制政府规制无度,随意制订违背宪法、法律和上级政府政策规定的错误现象。其二建立健全政府决策的制度保障机制。根据多年来政府决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和教训来规范决策制度;建立政府决策实施反馈机制,使政府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决策中存在的漏洞、缺陷。其三是建立诚信的行政监督与问责制度。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在明确政府及政府公务员诚信责任的基础上,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和完善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其四是建立诚信的政府及其公务员参与激励机制。在政府诚信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诚信行为、以及因为诚信行为而获得的优异政绩进行肯定和奖励,就能为政府诚信建设提供一种激励力量。一方面,我们要细化政府公务员的责权、录用、考核、晋升和奖惩标准,引入公开化、民主化的竞争机制。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建立客观、规范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过错追究制,形成既恪守诚信又符合公务员自身利益的激励结构,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能。
有序参与,完善政府诚信之保障
一、税务稽查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近年来,按照“检查工作规范化、检查方式科学化、检查手段现代化和检查人员优质化”的工作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务局施,使稽查检查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实行了稽查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加强了内部工作的规范化,减少了随意性;建立了稽查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的设置,突出稽查执法正确率、检查结案率、税款入库率等;实行“查前准备制度”,即对纳税人可能出现的偷税问题,进行科学的归纳分类,具体列举出来,要求每个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时,按照列举的项目条款,一一对照,细致检查,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制定审理把关的具体标准,开展案件复查制度,特别注意稽查程序是否合法,是否正确准确查处问题,证据采集是否充分,运用法律是否正确;建立了检查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税务检查回访制度,不断约束和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强化企业对税务人员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保证了监督的方式、程序、内容落实到位;开展稽查质量分析会制度,分析典型案例,评比优秀案卷活动,推动稽查质量全面提高.。实践证明,认真开展税务检查工作不仅查补了税款,而且也严肃查处了一批热点、难点、重点案件,起到了震慑税务违法犯罪分子、规范广大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堵塞税收漏洞,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
二、正确认识运行新的检查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们在对税务检查工作的现状进行客观性分析与探讨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税务稽查工作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稽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稽查工作如何适应诚信纳税体系的有效开展等,值得我们正确认识和认真思考,同时应对现有检查方式加以完善和更新。
(一)“重点稽查”与依法城信纳税之间的关系。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税收征管,促进依法治税、防止税款流失。正确理解和把握“重点稽查”的含义,必须与依法治税工作和整个城信纳税体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稽查检查其执法客体是广大纳税人,由于受稽查检查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税收征纳主、客体之间似乎约定俗成了一种“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纳税人往往是望而生畏,双方存在一种不和谐的气氛。因此,稽查工作必须始终重视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实行公开、公正和文明稽查,力争实现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对企业依法纳税的信任,为营造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和税收秩序奠定基础,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供了环境。
(二)税务检查监督制约机制急需完善。稽查工作担负着打击税务违法和规范纳税行为的同时,税法也赋予了税务稽查人员进行税务检查的权力,即对涉税违法问题进行处理处罚的权力。如何保证税务稽查部门和人员正确行使这些权力,既要防止超越权限用权力,保护纳税人的权益;又要防止成为不法分子腐蚀拉拢的对象。稽查检查不仅处在偷税与反偷税斗争的前沿,而且也处在了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前沿。历史与实践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稽查检查部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拒绝监督,只有主动接受监督,才能保护好自己。当前稽查部门主要接受来自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征管、税政、法制等业务部门的监督。对通过认真分析选出并实施检查的案源要做到认真检查和反馈,对检查中不明确的税收政策问题及时向税政部门请示,对较大金额的案件要提交法制部门进行审理定案。二是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积极主动配合实行错案责任追究、案件抽复查等制度,对执法办案中的不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从以上监督制约机制看出,各级稽查检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制度,但对稽查检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每一个工作步骤及采取的方式方法,查处的真实情况是否公正、公开和透明等,还缺乏有实效、有针对性的监督。总之,要加强对税务稽查工作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在稽查人员高效履行职责的同时,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稽查检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时俱进,必须以人为本。当前,在稽查检查任务明确,税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人员逐步得到充实与加强。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不是稽查人员的数量不足,而是稽查人员的素质不高,与当前稽查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稽查人员能够做到廉洁自律、依法行政,但还是存在政治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2、能够独立查账和独立查办案件的人员较少,影响了工作效率。
体系的建立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我国古代的商人在卖米的时候,无论用升、用斗量米的时候米都要在容器里堆成尖,也就是强调要向顾客让利,因此被称为“无尖不商”,而后来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家的诚信逐渐缺失,“无尖不商”也就蜕化成了今天的“无奸不商”。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的体制和秩序已经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但我们同时要认识到新经济秩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干扰甚至破坏。诚信缺失则是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诚信缺失行为依然比较普遍,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和广大用户的利益,还极大地干扰和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良策。因此,整治企业诚信缺失行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现代企业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机制灵活、适应性强
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其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导致的诸如合同欺诈、假冒伪劣、欠账赖账、违背合同、账目造假、偷税漏税、逃避债务等诚信缺失问题也渐趋严重,并已成为限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据《中国工商报》报道,在制假售假案件中,从所查处的案件来看,个体户最为突出,涉案数占案件总数的44.94%,民营和集体企业大约占 10%。企业商誉破坏会连带行业和地区的经济,使自己的信用受损并失去市场,例如:企业的贷款难的问题就是由于银行对企业的信用没有信心;温州等地的假货泛滥使温州货与假货划上了等号,温州经济元气大伤;南京的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爆发以后,整个月饼行业遭遇信任危机,销售大幅度下降,上海的冠生园因受连累被迫停产。
二、当前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从宏观整体特征来看,致使当前企业大量缺失诚信意识及行为的主要原因有:
1、企业诚信意识薄弱。一些企业产品质量意识、守法意识淡薄,不讲诚信、见利忘义、掺杂使假,逃避检验和监管。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企业不诚信的事情经常发生,假冒伪劣、合同欺诈、赖帐拖欠,虚假业绩、不实广告、盗版侵权、金融诈骗、出口骗税等不讲信用行为屡见不鲜,干扰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企联的调查显示,企业受到多种失信行为的困扰,主要包括拖欠款、违约、虚假信息、侵权、质量欺诈、假冒伪劣产品等。在企业遇到的失信现象中,被拖欠款所困扰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 80%,违约的占 71%,侵权的占 47%,虚假信息的占 31%,假冒伪劣产品的占28%,质量欺诈的占 13%。
2、企业信用体系尚未形成。企业信用体系的作用在于约束企业的失信行为,督促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企业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信用数据库,它动态地记录了企业在经济交往中的信用信息。但我国企业起步较晚,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眼前利益意识严重,私利性强、社会利益淡漠。而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商业信用体系的工作还处于起步期,特别是在借鉴国外体制后还未探索出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资信评估方法,这降低了诚信激励作用,进而造成部分企业仍然希望钻空子获利,普遍追求短期利益,自律意识薄弱。
3、行业自律机制还未确立。行业自律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每个行业只有认真地做好了行业自律的工作,本行业才能得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而我国社会一直处于政府主导的状态下,这种政府为主导的模式总是在扶植社会的同时又对其加以各种限制,因此形成了“强政府、弱社会”的权力格局。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使得自治、自律的意识非常的淡薄,各行各业习惯于处于政府管理下,必然形成行业管理体制不顺,职责定位不清,导致监管缺位和
行业缺乏内部自律机制而产生恶意竞争、违规操作,严重败坏行业声誉。如果整体行业信用脆弱,必然会破坏该行业所有企业的形象和社会认同度,牵制诚信企业的发展。
三、构建现代企业诚信体系的路径探索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无数事实表明,企业诚实守信,就会收获丰厚的回报和长远发展的希望;利欲熏心,欺诈行事,只能使企业走向衰败和消亡。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对于增强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改善融资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塑造企业诚信文化。内诚外信,是每一个企业的立业之本,是应该努力践行的普适性价值观念。培育诚信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树立全员诚信意识,积极倡导重合同、守信用、践承诺,杜绝违约失信、弄虚作假、欺诈欺骗等行为,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让诚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之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还要引导企业确立先进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因为,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决定企业的经营行为方式,先进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本身构成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内容。
2、构建科学的信用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规范市场环境的技术手段,是市场成熟程度的标志。现代信用管理机制要求企业以市场交易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用风险为起点,以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为基础,严格把握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控制,对各项业务的处理尽量采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借以降低风险发生频率、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企业应该从财富与风险的源头——客户为出发点,逐步建立和实施以客户信息开发、数据库管理、资信调查及信用评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客户资信管理,以控制客户的信用额度为核心的客户受信管理,以应收账款信息记录制度、帐户监控制度、赊销客户跟踪管理制度以及拖欠账款催收制度为基础的应收账款监控管理等内容的科学信用管理制度体系。为此需要在企业内部设置信用管理专属部门,明确信用管理中的风险职责,通过明确的信用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3、树立“诚信企业家”的榜样示范效应和上下互动机制。团结就是力量,而团结诞生的前提是信任。由此,企业要想以凝聚力为基石提升市场竞争力获取经济效益,就要建立起企业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任机制。此外,在企业中,“领导人(负责人)”以身作则是最直接的体现诚信理念的好方法,其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榜样效果,可以将企业的诚信理念生动的传递给众多职工。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验证着企业家只
有给予社会和环境以关切,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回报;只有关心员工、关心消费者,才能焕发企业的生命力。由此,企业的领导人要有民主意识,关心员工,认真履行对员工的承诺,体现出企业领导与广大员工共同努力、同进退的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组成一支有责任感的团队。这也有利于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间的相互协调、沟通,加快企业经营决策进程,实现有效的管理机制,最终在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和员工创造财富实现共赢。
4、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建全社会信用体系。政府经济管理各职能部门要建立运作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管及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加强产品市场监管服务。相关职能部门要对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建立健全以信用征信、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系统。同时要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将分散的有关企业的信用信息归集与整合,建立联合征信服务机构,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系统。记录诚信经营和失信行为,定期评优罚劣,促使其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在构建企业商业道德律条中的作用,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规范及采取多种手段,建立和完善企业道德规制,从而促进企业在积极承担社会经济责任,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承担社会普遍尊崇的道德责任。对失信行为给予必要的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氛围,使企业诚实守信逐步
成为市场主流和社会规范。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产生预期效果的基础是信用,信用产品是维系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特殊商品。能否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衡量市场经济成熟程度和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5、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诚信建设是行业生存的保障,是行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既是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又是社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也是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是企业之家,是企业的合法代表。它的基本职责是为成员企业提供法律帮助,依法对不正当竞争、不履约和破坏行业形象的企业进行批评或开除会员资格等。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完善建立诚信企业评价制度;加强对行业诚信的宣传,树立典型;对不诚信的行为,通过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对不诚信的企业采取取消评优评奖等,这样不仅能有效规范行业竞争,保护守信企业权利,防范行业整体风险,还能使行业协会在扶植优质会员企业、保护行业权益、实行自律、自治发挥有效作用。
诚信作为信用、信义和信誉的总和,它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作为“上层建筑”的诚信机制、诚信文化以及作为“外围建筑”的诚信环境,对企业的成长、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前,国内外经济环
而今,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成为不诚信的典范, 被永久地钉在中国企业发展史的耻辱柱上, 令中国奶粉行业, 甚至所有行业与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信用危机。构建诚信企业文化成为指导企业前进方向的灯塔, 成为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2008年12月21日至22日,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中国企联会长王忠禹作了题为“加强诚信道德建设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的报告。王忠禹在讲话中指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动荡、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广大企业要有危机意识, 要化压力为动力, 变挑战为机遇, 切实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着力加强诚信企业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
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如何减少和消除不诚信经营行为, 努力提高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诚信素质, 构建诚信企业文化,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 引言
诚信, 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 诚实、诚恳;“信”, 信用、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之中并世代传承, 长时间地塑造着人民质朴诚实的优良品德,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
诚信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企业员工认同的, 用以规范和调节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它体现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 要求每一位员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群体在对待消费者时, 要尊重他人利益, 诚实守信, 不损害公众利益。
绝大多数企业都把诚信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甚至将诚信的内涵上升到品牌理念上。海尔的砸冰箱事件、IBM“诚实”的座右铭、松下公司“赢得人们的信任”的价值观等著名企业无一不把诚信作为兴业之本。
但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 失信行为依然比较普遍, 各种商业欺诈、假冒伪劣商品损害着消费者的利益, 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干扰。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成为不诚信的典范, 令中国奶粉行业, 甚至所有行业与企业都看到了诚信危机给社会、人民生活以及企业自身和所在行业带来的严重影响, 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造成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又有市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社会信用管理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 但更主要的是企业诚信的缺失。因此, 企业要以“三鹿”奶粉事件为鉴, 切实加强诚信企业文化建设, 规范自身行为, 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2 诚信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
诚信企业文化是企业最好的形象大使, 是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因素。诚信, 不仅是广大用户和社会对企业的要求, 更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企业拥有诚信, 不仅是企业发展与成熟的标志, 也是企业和企业家人格力量的表现。只有拥有了健康成熟的诚信企业文化, 才能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才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因此, 诚信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表现在:
第一, 能规范员工的行为, 提高员工的素质。诚信文化的价值观一旦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头脑中, 员工的心理就能产生与之相应的感觉和认识, 就会在其工作和生活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诚信价值观处事。一旦违反这种价值标准, 无论别人知道与否, 自己都会感到内疚与自责, 并能在员工中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
第二, 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诚信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增强企业成员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信任感, 使企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员工形成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心, 树立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更新。
第三, 能提升产品质量。卓越的质量是产品和企业的生命, 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只有产品质量是无可挑剔的, 企业才能永恒发展。诚信企业文化刚好要求企业要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对服务质量完美追求, 对顾客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赢得顾客的高度满意和忠诚, 并与之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
第四, 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诚信, 企业便会及时纠正不利于消费者的经营行为, 在无形中降低交易成本, 赢得市场的认同、公众的信赖和顾客的真心, 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 提高自己的商誉。
第五, 诚信企业文化的构建, 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当前, 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切实进行诚信企业文化建设, 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构建诚信企业文化, 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和欺诈行为, 规范企业自身行为, 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避免消费者购物缺乏安全感和投诉索赔难,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 诚信企业文化构建的途径
诚信企业文化的构建, 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员工、部门、企业、政府和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以人为本
人是诚信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丰富者。因此, 我们在构建诚信企业文化时必须以人为中心。一方面, 要提升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 任何管理者都应该严格信守诚信的理念, 做到货真价实, 按照自己的承诺, 满足顾客的要求。另一方面, 要提高员工的诚信文化素质。让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 自觉地按诚信价值观处事, 并互相监督、互相帮助, 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感, 使企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员工形成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心, 树立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
3.2 树立诚信价值观
价值观处于企业文化的主导和支配地位,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正是需要一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 引导全体员工统一行动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诚信基石上的价值观, 能提供人和人相互信赖的意识纽带, 能使人在诚信文化中获得作为企业一员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企业应该从招聘员工时就充分利用企业的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 开展企业诚信培训, 增强员工的诚信意识, 培养员工的诚信品质, 营造人人讲诚信的企业环境, 牢固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以此增强企业凝聚力,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树立企业良好信誉, 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 为企业创造无限的经济价值。
3.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无论市场竞争多激烈, 经营环境多复杂, 企业都应该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 制定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第一, 要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 将诚信教育纳入员工培训计划, 增强全员信用观念, 使诚信变成员工自觉行为, 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 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同时教育员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树立与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 发挥员工在维护信誉、塑造企业诚信文化中的核心作用。第二, 要规范企业的商业行为, 遵守商业道德, 依法经营, 规范运作, 信守合同、公平竞争、友好合作, 切实做到诚信经营, 不断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优质、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赢得顾客的最大满意度。第三, 要积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坚决抵制弄虚作假、相互欺诈、行贿受贿等不道德的和非法的商业行为。
3.4 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一方面可赢得社会美誉和广泛认同,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体现企业文化及其价值理念, 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因此, 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 必须承担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在新形势下, 企业一方面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承担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责任;另一方面, 要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时改善职工待遇, 保护劳动者权益,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扶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 服务社会公益事业,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3.5 建立健全制度
要把诚信文化观念渗透到管理过程中, 变成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相应的体制变革和制度安排是最好的载体。企业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把诚信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 完善责任制度和诚信行为准则, 严格各项检查、保障制度与措施, 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要选拔那些支持企业诚信规范的人, 并给他们更多的权力, 同时限制那些可能反对诚信规范的人员的权利。要加强对商业合作伙伴的信用管理, 建立信用档案, 通过信用评估、评级和多种渠道掌握相关信息, 实施全程信用监控。要建立现代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的诚信奖惩制度, 对维护企业诚信的行为给予奖励, 对违反企业诚信或给企业信誉、形象造成损害的行为给予惩罚, 真正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极大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心。
4 结语
诚信企业文化的构建, 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是不断丰富和充实的, 需要企业自己去量体裁衣的定制。让我们共同努力, 充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 把培育诚信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推进诚信企业文化建设, 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侯贵松.企业文化怎样落地[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1.
[2]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5.
[3]王艳瑾.另辟蹊径构建企业诚信—营造诚信的企业文化[J].商业研究, 2005, 19.
[4]吴志文.中国企业诚信缺失的文化成因及其对策探讨[J].经济师, 2007, (06) .
和县工商局局长梁宏祥是位学者型领导,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的工作思路深受县委书记许少春好评。梁宏祥介绍,近年来,和县工商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力做好红盾护农、合同帮农、经济活农、商标富农、维权助农、市场引农,树立了新时期经济卫士新形象。
最新的亮点——创新监管新模式
和县工商局实行专项市场整治和重点市场监管相结合,强化维权网络建设。重点突出农村食品市场的日常监管,推行“所村挂钩”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
在食品管理上,先后建立了验货索票制度,电子备案制度。同时,加强农村维权网络建设,以行政村为中心建立联络站,做到标牌、机构、电话、制度“四统一”,各工商所全面实行“一会两站”和食品安全社会监管员制度。目前,已建立消费者投诉联络站37个,12315申诉举报站132个。今年以来,对全县3000多家食品经营户反复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同时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六·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效地净化了食品市场。
强化红盾护农体系建设。开展了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实行监管“关口前移”,建立了以公平交易局为主、工商所协助的联动办案机制。全面落实“农资商品准入制”、“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农资市场索证索票制”、“严重不合格商品召回制”、“诚信承诺制”等制度。
全县400多家农资经营户按ABCD四级信用分类监管,形成了以农资信用管理为基础,以农资商品质量监测为手段,以社会监督为保障的长效管理机制。上半年,共查处取缔无照和超范围经营5户,查获“三证不全”种子1000公斤,抽检样品212组,查获各类农资案值近300万元,有力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强化专项市场整治。对集贸市场、生猪屠宰场及肉类食品销售点进行了地毯式巡查,严格实行索证验票制度和挂牌销售制度,实行“挂牌经营”,设置公示牌,标明产品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等监管形式。同时,对全县粮食、房地产、建材及成品油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上半年,共检查市场经营户1230户、检查屠宰点22处,检查粮食经营户170余户,查处案件3起,立案查处建设转包等案件3件,查获“地条钢”31吨,立案28件,无照经营及不合格成品油案件13件。
最大的变化——创新服务新体制
梁宏祥告诉记者,和县工商局通过多种有效举措,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升了服务水平。
开展合同帮扶。积极推进和规范了“订单农业”,今年以来,确定了10户“农业订单”示范户,主动上门提供法规服务,指导合同文本使用,规范签约。2006年,签订粮食、蔬菜瓜果、种子类订单11300份,种植面积约50万亩;签订养殖业订单1500份,养殖家禽约300万只,提供合同法律法规咨询200人次,格式条款合同备案4种,参加招投标25次。
创新服务模式。在各登记注册窗口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制、预约登记服务制、一审一核制,试推行提前介入登记服务模式,积极牵头办好会审联办制度。同时,完善了企业名称数据库,将年检和检查的情况逐户录入档案,实行规范管理。
【诚信构建】推荐阅读:
企业员工诚信体系构建06-09
诚信为本构建和谐07-11
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11-13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11-07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07-18
题目:构建文明校园07-25
构建银行学习地图09-15
构建和谐校方案09-19
构建生态音乐课堂10-13
构建和谐英语课堂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