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新型农村消防体系的思考
农村消防安全现状以及与城市消防安全的联系。政府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够,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农村消防规划滞后,消防基础设施差,建设资金不足成为农村消防安全的“瓶颈”。农村房屋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站布点少,水源缺乏,消防车通道不畅通,通信不便,加之公安消防警力严重不足,使得农村火灾特别是边远乡镇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有效进行扑救。
消防监督三级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责任不落实。由于基层派出所人少、事多,造成部分派出所存在怕揽事、怕管事的思想,加上民警消防业务知识了解不多,对消防法律理解的不透彻,造成派出所不能有效履行消防监督职责,而且乡镇农村越来越多的消防行政许可也必须由公安消防机构来审批,实际上并未真正意义上的减轻消防部门的农村工作负担。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宣传存在盲区。由于农村面广地偏,消防宣传不到位,加之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致使农民缺乏必要的防、灭火等基本的消防常识,电线老化、私拉乱接、铜丝代替保险丝非常普遍,村民家中存放汽油、柴油、化肥、农药等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现象也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村民不知道火警电话119,更有少部分村民认为“公安消防队,救火要收费”,而不愿报火警。此外,农村封建迷信活动、不良生活习俗和小孩玩火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也呈上升趋势。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用工需求增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由于他们缺乏消防安全常识,用工单位又很少按规定对其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违章操作等不遵守消防规章的行为有可能人为制造许多火灾隐患甚至出现三级消防管理单位火灾剧增的局面。
强化三级管理制度的落实,建立消防监督管理体系。明确三级管理职责范围,强化责任的落实。市、(县)区两级消防部门以加强派出所民警业务培训为基础,赋予基层派出所更多的监督管理职能;并要求其配合消防部门做好火灾调查和统计工作,严厉打击纵火以及趁火打劫的刑事犯罪。强化派出所对村级组织的防火检查指导工作。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火灾多发、死亡率高的情况,派出所指导各乡镇村级组织建立火灾防范能力较弱人群和村内家庭小作坊的基础台帐;以村、大队干部为龙头,发挥其点多面广的优势,加强村内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
1. 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
据“中国老龄国情及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信息,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2%速度递增, 截至2008年底, 全国老年人口已增至1.69亿人。农村老年人口多于城市, 占老年人口的七成以上。中国快速成为世界上老人最多的国家。
2. 传统的家庭“养儿防老”功能弱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 家庭“四、二、一”人口结构的形成与家庭的小型化, 客观上增加家庭养老压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 “空巢家庭”越来越多, 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 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因打工在外难以较好实现。受市场经济思维的冲击, 传统孝道衰落, 家庭成员的养老责任下降, 许多老年人因年老体衰而时常被视为负担甚至被歧视和虐待。
3.“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呈弱化趋势。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 从1978年到1998年, 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 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2.9%。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 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 1/4左右来自劳动收入, 来自转移性与财产性收入约占纯收入的5.7%。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所能够占有的土地资源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危机, “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呈现弱化趋势。
4.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试点试行, 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新农保试点是党中央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新农保”直接明确了国家财政对农民养老的责任, 对60岁以后的中国农民实行普惠式养老, 中国农民老有所养由此看到了制度性保障的曙光。
推行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但就目前我国农民养老需求和国家所能提供的财力等基本国情来看, 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新农保面临的现实窘境。据了解, 1999年我国进入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 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 短短10年, 我国老年人口就增加了5000万, 超过了江西省的总人口。目前全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到2010年, 我国将进入严重老龄化国家行列。令人尴尬的是, 我国的老龄化速度超过了现代化, 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来势迅猛, 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现实挑战, 因为无论是在物质财富的积累, 还是福利配套设施的建设上, 目前我们都尚未做好充分准备。我国农民基数较大, 自身收入较低, 在渐进式推进新农保过程中, 国家只能提供55元的基础养老金。55元的基础养老金标准, 放在全国, 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761元, 按目前每月55元、每年660元的养老金计算, 养老金替代率不到15%, 与国际上公认比较合理的50%~60%替代率相差甚远。因此国家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只是缓解了农村家庭养老的部分压力, 仅靠这个还远不够。
新农保面临的战略难题。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跑步前进, 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空巢”老人快速增多。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所做的调查显示, 农村“空巢”老年人口占40%左右, 如果考虑到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因素, 农村“空巢”现象更加严重。工业化过程中,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来了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在生活上的时空分离, 长期以往, 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纽带可能会变得松弛, 由此带来的是子女孝道的下降, 老年人物质需求难以满足, 服务料理、情感慰藉更成问题。
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1.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消除长久以来人们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片面认识。
(1) 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认识到养老绝不是农民个人家庭的事, 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业。这一重大惠农政策,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是拉动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要求, 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发挥巨大作用,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各地区、各部门应着眼长远发展, 针对现实问题,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扎实搞好试点工作。
(2) 农村老年人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改变传统观念, 适应新条件下养老机制的转变。改变完全依靠后代养老的观念, 树立多方式多渠道的养老观念。打破赡养责任中的性别划分, 使女儿和儿子共同承担养老的责任。改变合居才养老、分居则不管的观念。合居、分居只是各自方便的需要, 并不改变责任义务关系。子女要一如既往地尊敬和赡养父母老人。此外, 应进一步强化青少年一代的尊老爱老意识, 努力维持家庭养老制度, 为迎接老龄化的更大冲击创造雄厚的人力资源条件。
2. 关注和帮助农村老年人中的脆弱群体。
据调查统计, 农村中有5%的老年人属于脆弱群体, 这主要包括: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丧偶独居的老人、卧床不起和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人、孩子有严重残疾的老年人、特困家庭中的老年人、子女间带有严重养老纠纷家庭中的老年人等等。这部分老人各自都有特殊情况, 而且大多数属于家庭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必须通过国家参与、社会关怀、社区特殊照顾等方式来解决。总之, 应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实际情况, 做出不同的处理, 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3. 健全多支柱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1) 加快推进和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要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力度。从新农保试点地区的执行情况看, 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地区财政补贴不足、集体补助缺位、转移政策不一等不良现状, 因此笔者建议, 为了保障普惠式养老金足额到位和新农保的正常运行, 必须坚持养老保险的强制性, 应将相关规定写入社会保险法, 使其具有强制性, 并通过预算的方式明确。其次就是加强对个人账户基金监管, 防止跑冒滴漏, 减少运营风险, 努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消除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仍存的顾虑, 努力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再次是抓紧制订实施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扩大农村低保的覆盖面, 解决农村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完善农村社会化救济和“五保”供养制度。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 探索建立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和对贫困老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解决农村老年人病有所医问题, 满足农村老年人衣食无忧和有病能医、身体健康这两大基本需求。
(2) 保护和激励中国“孝道”传统, 使其在新形势下焕发新的活力。在我国特别是农村,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老年人对自身价值和天伦之乐具有更大的渴求。因此, 家庭是老年人心理寄托、享受天伦之乐的主要场所, 家人的关心照料和这种关心照料所包含的浓浓亲情, 是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替代的。虽然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家庭养老受到严峻挑战, 实现社会养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方式, 但是家庭养老并不因此消亡, 相反, 它对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和改善老人生活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我国传统养老方式中的这一珍贵思想道德资源, 使其在新的形势下发挥特殊作用。
(3) 建立农村村落社区养老机制。农村村落社区是老人家庭以外的“熟人社会”, 是家庭养老的自然延伸, 其地理优势使得村落在老人的物质供养和精神慰藉方面具备“方便”优势。为此应从三方面加强农村村落社区养老机制建设:加快建立农村的老年服务体系。农村老年服务必须增加包括老年医疗服务、老年生活照料服务、不能自理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内容, 满足各种需要。尽可能在经济上给老年人以支持。加强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其形式有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贫困问题。伴随新农保的逐步推广实施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农村老人的“物质养老”在日后恐怕不再是太大难题, 真正面临的可能是农村老人陷入“精神养老”的困境。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 必须加强农民娱乐设施建设, 发展农民喜闻乐见的老年文化, 多组织老人参与集体活动和各项娱乐活动, 以充实老人的精神生活。努力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乐”。
(4)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大力倡导和支持年轻人“致富”, 促进个人养老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在我国传统养老机制中, 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处于被动地位,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为此, 我们必须寻求完善农村个人养老机制的方法。农村老人在有劳动能力也就是在年轻时应积极创业致富, 进行经济储蓄。在农村常年体力劳动中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 要劳逸结合, 多进行养生锻炼, 进行健康储蓄。老年人在抚养教育子女的同时, 要处理好同子女、媳妇及配偶的关系, 做到同辈人、隔代人之间关系融洽。因为情感隔阂是养老中的大敌。“征地养老”是新形势下农民自养的一种新模式。以土地换保障是一个新的尝试,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借鉴和推广。
三、结语
尽管农民养老获得政府新的制度性安排, 但是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方式仍需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农村土地、子女和集体, 仍应作为农民养老的支柱, 尤其是孝敬老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总之, 增加受力面, 获得多点支撑, 农民的养老保障才安全而稳固。只有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农村老人才能衣食无忧、精神愉悦、安度晚年。
摘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自2009年起试点试行, 但我国传统养老方式弱化, 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 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只有继续发挥传统养老的积极作用, 弘扬传统尊老伦理精神, 建立健全多支柱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我国农村老人才能衣食无忧、精神愉悦、安度晚年。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保险
参考文献
[1].曹建文.中国式养老难题求解.[N].光明日报.2009.12.11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一、农村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障碍
(1)缺乏共同的风险管理理念。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来,在吸纳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部分原来的员工,这两类人群由于背景不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理念分歧。前者往往接受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相关培训和熏陶,了解全面风险管理对当今金融业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而后者习惯于以往的工作方法,不愿意改变现状,消极对待银行的风险管理变革。(2)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风险管理技术落后。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银行的硬件系统要求较高,然而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刚刚改制成功,相对其他商业银行来说,底子还很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很难满足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从软件系统来说,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对风险进行定量的识别、衡量和监测,这就需要银行具有一套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通过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风险程度。而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还没有足够的风险管理人才来实施这些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较多采用的仍然是定量分析。(3)风险管理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彻底,大部分银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设立统筹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仍由各相关部门分散执行。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必须要有一套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银行的风险控制形成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原则才能通过风险控制流程顺利到达每个风险控制点。(4)外部环境缺失。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评估必须要以企业或个人的真实资信状况为基础,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客户信用的真实状况银行很难获得。同时,我国社会还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大量存在财务造假、信息谎报等情况,这也降低了银行已得信息的真实性。此外,信用评级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外部评级所覆盖的范围很小,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作为农商行主要客户群体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很少涉及。
二、农村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
(1)形成全面风险管理文化。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有利于统一银行员工的风险管理理念,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顺利构建。银行要加强宣传,定期进行有关全面风险管理的培训,在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同时,强化员工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认识,所有员工不仅要熟知自身业务范围内的风险,还要了解不同岗位、不同业务、不同地区的风险。(2)改进风险管理技术。一要完善内部评级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银行只是在贷款方面实行了内部评级制度,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以、损失五个等级,大部分业务,特别是表外业务,还没有建立风险的内部评级;二要引进先进的风险计量指标,用量化的风险管理指标来评价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目前国际上经常使用的指标有资本充足率、经济资本(简称EC)和风险资本调整收益率(简称RAROC),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借鉴这些指标,考察运营中的风险;三要建立全面统一的数据库。量化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有力支撑,而强大的数据库则是量化的基础条件。显然,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还不具备建立独享数据库的能力,可以几家银行联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3)健全风险管理结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核心在于组织框架的构建。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一般包括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其中董事会对银行的风险负最终责任;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统筹部门,领导各职能部门进行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处理和信息披露等工作;内部审计部门负责风险管理整个流程的监督和审核。此外,在健全组织框架的基础上,还要完善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监督管理。(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人才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根本保障。可以说,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最缺的就是人才。为了弥补这一短板,银行可以适当引进一批人才并定向培养一些业务骨干成为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引进的人才往往具有先进的理念,但缺乏对本银行实际情况的深入认识,定向培养一批骨干可以弥补引进人才的不足,双管齐下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参 考 文 献
[1]丁丁.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经济视角.2011(5)
【内容摘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稳压器”,是农民安居乐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保障”问题仍然高居榜首。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现行农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并借鉴国外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宝贵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构建人民满意的社会会保障体系努力奋斗。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性;启示
一、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建国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的社会保障先天性的存在着二元结构,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居民实行的是较为完整的保障政策和措施,而对农村居民则长期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使他们长期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化”状态。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与生活保障三部分。这三部分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处于孤立的状态,农民的各项保障始终得不到解决和政策的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达到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生活稳定、实现生活公平为目的,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但数据统计显示,占全国80%左右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占全国保障费总支出的11%,而占人口不到20%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费支出占总支出的89%,可见,农村与城市人口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极不平衡。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各地的发展也很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呈现严重的非均衡态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很多农村大部分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贫困地区的现状就不容乐观了。
(二)政府资金投资力度不够,筹资渠道单一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保资金短缺,来源渠道狭窄,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瓶颈。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面,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原则。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农村约有1.4亿的人群因收人低于488元而尚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的食品消费,更不用说支付大量的医疗费用。国家虽然已经加大了社保的投入力度,但远不及农民对社保资金的需要,社保资金增加的幅度远低于物价的上涨速度。
(三)缺乏适度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保障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从机构上来看,呈现出“多龙治水”的现象,部分地区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农村职工社会保障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障由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乡村集体共同管理,农村社会养老和优抚归民政部门管理,由于这些部门所行使的职责和任务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致使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确、分工不合理,又缺乏相互的监督机制,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农
民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证。从农村的社会保障基金来看,缺乏有效的监督。农村的社会保障基金由各级地方政府的下属机构来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于一身,当地的管理部门任意挪用、挥霍甚至贪污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农村居民的切实利益。从法律的层次上看,目前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框架,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治理效率低下。
二、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自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人们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显得越发的突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农民问题依然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屣和整个现代化进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最薄弱环节,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农村社会保障作为“农村社会安全网或社会稳定器”,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需求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进社会福利,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
(二)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推动社会经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稳定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与农村居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关系民生和国家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2008年出现的全球经济危机,使身处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国的GDP 出现了一个近五年以来少见的低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和政府采取了许多相关的解决措施,扩大内需就是其中的一种,用本国内在的消费能力来调整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并最终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增
长。在我看来,扩大内需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给民众最大限度公平感和安全感,切实解决民众最关心的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住房问题,尽可能地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那么民众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地投身于经济建设,努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了更可靠的保障,才能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运行。
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创新性思考
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渐趋完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国家和政府对于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重视不够,政府保障金投资力度小,筹集渠道单一,没有进行合理的监督和管理等一系列原因,使得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缺乏有力的支撑。为此,针对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特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均衡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公民因年老、疾病、伤残、孤寡、事业、死亡及灾害造成生活困难时,为其基本生活安全提供保护的一种体现社会调剂功能的制度安排。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就是居者有其居,能接受免费公共教育和医疗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能得到满足。胡锦涛总书记也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现阶段制约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发展的因素就是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保障相对滞后,事实表明,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市,减少城乡差距,破除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
社保资金来源需广辟融资渠道,通过多种形式筹措农村社保资金。除农民个人负担外,国家财政、用人单位、社会及个人资助、社会福利设施、民间捐赠机构等都可以成为社保资金的有效来源。建立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然要以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是一纸空话,因此,一方面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需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保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保资金的投入。同时,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要明确各自责任和投资分配比例。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和引导参保人员积极缴纳社会保险费,鼓励社会捐赠,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起到“抑富济贫”的作用,有利于构建统一和谐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机制和法律监督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经济制度,要使其在我国农村顺利实施并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保证其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而这只有加强法律的监督力度才能做到。因此,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个不可忽视 的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法定的机构促进社会保障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
四、国外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综观世界各国经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标准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人民满意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会保障这个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检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试金石。2011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继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及相互衔接,推进解决社会保障历史遗留问题,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建立健全人民满意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强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功能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确保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为目标和宗旨,具有非盈利性、普遍性的特点,这一性质决定了承担农村社会保障职责的主角是政府。各级政府应将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切实增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农村社会保障的顺利发展。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建立覆盖全社会范围、保障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经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各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效用,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和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加大政府扶植力度,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可靠地物质保障。
(三)制定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原则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农村社会经济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原则。首先,社会保障要遵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防止社会保障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和障碍;其次,社会保障要遵循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将社会产品进行合理的分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要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次分配注重公平,主要通过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有助于社会公平。再次,农村社会保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规划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坚持社会保障的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最后,坚持自愿的原则,在沿海等有条件的地区先开展试点,取得经验之后再进行推广,从而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琼 沈道权 中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比较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06,1 ②吴新华 油强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J】 管理观察,2010,5 ③张启龙
所谓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改革创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救助工作模式,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政府责任意识明确,部门整体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救助经费专项落实,工作机制运行顺畅,困难群体分类受助,救助效率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集合。建立健全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必须明确四个定位、突破五个瓶颈、完善六个体系:
一、明确四个定位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准确界定社会救助的性质、对象、责任和目标,明确社会救助工作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1、性质定位。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其作用和出发点是为困难群体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工作性质是体现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民心工程”的大事来抓,作为关心人民群众冷暖的实事去办。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充分认识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象抓政治文明建设一样抓社会救助工作,在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
2、对象定位。一般来说,社会救助对象分两个层次,一是因下岗、失业、天灾人祸等造成的城市和乡村所有的贫困者。这类对象具有涉及面广、带有普遍性的特点(如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二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家庭收入和其他收入来源的人。这类对象(如三无人员、孤儿)具有专门性的特征和特点。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对象说明,社会救助的对象是指所有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基本生活水平的特困公民,这些特困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只占少部分。
3、责任定位。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三大支柱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其对象是交纳保险费并符合资格的所有公民;社会福利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其对象是具有国家规定的一定资格的任何公民;社会救助制度是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救济制度。由此可看出,这三者的责任各有不同。
4、目标定位。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为国民提供的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处在最基本、最低层次的地位。社会救助的目标是保障贫困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二、确立五个新理念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市的社会救助制度正向着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取得了明显成绩,救助对象不断增多,救助渠道不断拓展,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救助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按照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还需着力确立五个新理念:
1、确立“一口上下”的救助新理念。就是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工作新理念,完善四级网络服务,构筑新型的社会救助工作平台,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形成整体效益、科学合理地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2、确立统筹城乡的救助新理念。就是要依照经济发展和地域的不同特点,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公共财政入手,实现救助资源和救助工作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3、确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救助新理念。政府是整个新型社会救助工作的主体,只有政府的主体作用发挥明显了,部门的配合、社会的参与才可能有效的进行。因此,各级政府要立足本职,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的社会救助工作规划和措施,发挥好主体作用,搞好统筹、协调和宣传,形成合力。
4、确定依法救助的救助新理念。法制的滞后,已成为影响救助工作的“瓶颈”,完善救助法规,依法救助,规范救助行为,使整个社会救助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持,已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要加快社会救助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以地方立法推动国家立法。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和部门规章,依法救助。
5、确立机制创新的救助新理念。主要是统筹规划,建章立制,使单项救助制度规范化、多项救助制度体系化。建立新型的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救助工作组织统一,资源整合,行为规范,行动协调。
三、构筑六个体系
通过对社会救助的合理定位和我市现行社会救助工作现状的分析,加快社会救助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着力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制,既是社会救助制度本身的需要,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减轻救助压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因为建立完善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需要相关的法律制度,而完善的法制建设则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所以,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社会救助承受的压力非常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缺乏。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完善社会保险,这样才能减轻社会救助的压力,使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2、深入探索研究,完善制度体系。综合我市现有的各种社会救助制度,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应当由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民紧急救助制度、救助性社会福利服务制度、社会互助制度、扶贫开发制度和社会救助服务网络等六项制度组成。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灾民紧急救助制度、救助性社会福利服务制度、社会互助制度、扶贫开发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救助服务网络是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载体。进行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根据各个分制度的运行情况,分别进行改革、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各个部分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组合成协调的有机整体。
3、突出依法行政,完善法律体系。立法是构筑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最为关键的一个要素,对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目前当务之急要加快社会救助的政策法规建设,进行社会救助的立法调研和论证,适时出台全国性的社会救助法,规范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运行。在全国性的社会救助法没有出台之前,要根据本地实际制订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办法,明确社会救助的宗旨、内容、对象及救助方式和程序。同时,针对目前社会救助政策实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研究解决,对救助标准、资金来源、家庭经济收入的调查核实,人户分离问题以及救助与就业的互动等,均要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同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4、创新管理方式,完善机制体系。一是要实行普遍性和专门性相统一、城市和农村相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将救助对象分为两个层次(即:所有的城乡贫困者与没有家庭收入和其他收入、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来划分,这样,既保证了对所有的贫困者进行救助,又对特困群众进行了重点救济,解决了城市和农村分开救助的问题;二是规范社会救助款物管理机制,加大社会救助科技含量,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贫困评估网络和核实贫困者生活水平的科学方法,为准确实施社会救助提供保障;三是建立灾害管理系统,制定灾害评估、统计、紧急救援的办法,探索科学预报、评估灾情、合理分配灾款灾物的途径,提高灾害救助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5、增加经费投入,完善筹资体系。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离不开经费,对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员,单靠政府下拨的资金救助解决不了他们的所有困难,必须发动社会力量,拓展筹资渠道,开展长期捐助、帮扶。首先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救助的支出比例。采取法制和行政的手段,尽快建立一个对社会救助分级投入的自然增长机制;其次要挖掘社会资源,变单一投入为多元投入,发挥社会和集体的作用,提高社会救助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朱书德
摘要:自从各地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农村医疗保险状况相对之前有所变化,那么我们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合理呢?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看我们现在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以及现阶段政府对存在的问题的主措来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与未来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现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医疗保险,是公共产品,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从2003年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逐年在全国普及,目前全国新农合参合人数超过8.35亿人,参保率达95%,筹资达821亿元。报销最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6倍。目前全国累计有16.5亿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实际补偿也从25%提高到了现在的41%。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报销比例已经达到55%,有超过1/3的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惠及13亿人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
1.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不足医疗经费筹集困难。从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看,参加合作医疗的比重较小,大多数地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低,意愿不强。农民自己筹资是合作医疗基金的主要来源,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使集资困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政府、集体、个人共同承担费用。可现状是,越富裕的地方,个人承担的费用越少,越贫穷的地方个人承担的费用越多。有些地区因为乡镇经济发达,集体就负担了个人应缴的保险费用。也就是说个人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相对贫穷地区的农民,每人每年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缴20元或者30元,一家人一年就要为此花费上百元,对于一些家庭,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国家政府又不断出台措施加大个人出资比例,这就更加重了农民负担。2010年国家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没有从中得到丝毫的好处。这种花钱又无收益的事谁会愿意做呢?这就是筹集经费难处之所在。
2.农村医疗资源医疗服务分配不合理。
医疗资源集中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农村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与城市相比有和大差距。而且农村定点医院数量少,医疗价格贵、服务态度差,农民一般的小病治疗只能就近小诊所。农村合作医疗从政策制定上讲是鼓励农民就近看病的,医疗费用补助比例由乡镇医院向省级医院逐级降低,医疗费用补助的起付线也由乡镇医院乡省级医院逐级升高。但是,大多数农民对乡镇的低级别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并不信任。而且,乡镇医院的收费也不便宜,包个伤口要上百元,感冒一下也要花一两百块钱。对这些医院,他们的评价是既花钱又诊不好病。因此,很多人得了小病就到个体药店买点药自己解决了,若得了大病宁愿一开始就到大医院去,以免以后病情恶化,损失更多。小医院利用得少,大医院负担过重的情况仍然存在。3.受益率低、受益面窄。
由于我国农民群体庞大,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再加上“新农合”基金有限,合作医疗只能提供以大病“为主”的医疗保障,这就使得报销底线费用变大,另外国家2010规定的大病种仅有八类,包括各类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疗及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也就是农民只有生大病情况下才能有所享受这种保障,那么没生大病就几乎不受益了。那么这对收入不多的农民是比较难接受的。4.报销水平低,报销过程麻烦。
报销水平低,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是农民的基本医疗,覆盖面广,参保人员多,要考虑到各种经济水平农民对费用的承受能力。因此保险金额低,各种限制也很多。这样必然影响到合作医疗作用的发挥。不少人反应,新农合对能给予报销的药品和医疗限制太多,这也不能报那也不能报,到头来看病花了一两万却只报销了一两百块钱。算上为报销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实际上没有得到任何补助。导致很多人怀疑合作医疗的作用。
报销过程麻烦,为得到报销,要带上七七八八的证件和证明不说,有些地方的报销点一个星期只有在固定两三天中才可以办理手续,不熟悉情况的农民的有时到报销地去了几次也没有领到钱,最后干脆就算了。而且,有些相关管理人员并不热心为农民办理报销手续,有时需要找关系才能得到报销。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得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是既花人力又花物力的,而且往往得不到好脸色。一般自己能承受医疗费的都不去报销。5.农民对合作医疗缺乏信心和认识。
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很多农民对于新型合作医疗不够了解,而且农民对主管部门缺乏信任,收入和素质不是很高的农民,看惯了政府乱收费、集资现象,从而也导致了他们对此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信心。
6.检查与监督存在问题。
由于从总体上来说,合作医疗制度还仍处在一个试点的阶段,各个地区在试点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的实施办法,各有各招,国家缺乏统一管理,统一监督。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这就导致了通过合作医疗集资上来的资金管理问题,以及报销问题,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医疗定点医院,药品审批、采购环节等都存在问题,医药市场操作不规范,流通环节过多,交易成本过高,药品批发商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牟取暴利,虚高定价,吃回扣等从而使医疗费用过高,使农民感觉虽然有报销了,但是费用也高了,和过去没什么两样,而且还多了个报销程序。另外部分乡镇医院还存在“小病大治”现象,就更大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生不起病,看不起病。这些都是政府部门检查与监督的缺失。
三、现阶段的政府措施
1.提高了筹资标准。
加大了政府补助,头两年,每人每年来自政府的补助是20元,后来增加到80元,2009年个别地方政府增加到120元每人。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落实补助资金627亿元,4.9亿人次获得补偿,1560万人得到健康体检。
提高筹资标准。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出资水平,而农民个人出资比例不变,提高了个人缴费水平。2009年新农合筹资水平为每人每年120元,2010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2.提高了补偿比例。
降低了起付线,对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低保对象不设起付线。提高了大病保底补偿比例,提高了住院补偿封顶线补偿额。3.提升了农村医疗资源医疗服务。
据了解,至从地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政府对于农村的一些医疗服务机构有所改革,实行了医疗设施服务的规范化。新农合实行以来,政府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工作。比喻说,指定乡镇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指定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诊所,对诊所医生实行工资补贴制,对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指定配送,这些加强了农村从医人员的积极性和一份责任感。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些主措对于新农合是有帮助的。4.一定程度上提高受益率。
取消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上限,规定病种门诊医疗费按住院结算,但不设起付标准。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全部先行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方财政对优抚对象加大了出资补助。比如一些政府采取一年内没有减免和报销过的参保人,就可以享受免费体检,医药费报销比例一级较其他二级医疗机构每个报销段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新农合参保受益率。5.加大了检查与监督。
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农村医疗法。这主要是法律的现实基础即合作医疗制度仍处于试点推广阶段,难以形成成熟的立法条件。在目前指定全国性的统一医疗法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形下,政府加大了地方立法,更有效的结合各地情况来立法监督。
目前对于合作医疗这部分,部分地方政府还设立了审计组统筹基金的真实、安全、规范,检查农民个人筹资和各级财政配套补助资金的到位情况,让资金安全专款专用。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建议
1.广开渠道,解决筹资难问题。
一、向农民筹资,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筹资方法,可以在农民自愿和知情的前提下,农民个人筹集资金部分可从政府对农户粮食补贴、肥料补贴以及退耕还林补贴中扣缴,从而降低筹资成本。
二、向政府筹资,各地区政府可以针对本地区各地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而调整各地财政补助力度。鼓励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参加商业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互为补充。还可以将一些政府扶贫政策、扶贫资金与新型农村医疗相结合相配套,从而解决筹资难问题。
2.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硬软件,农村医疗资源医疗服务水平。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医卫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农合政策教育,提高定点医院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管理水平,树立正确的办医宗旨。在困难地区,政府要投资到乡村医生的建设。要不断增强乡镇医疗服务能力,鼓励青年有为的医务工作者以及毕业高校大学生投入基层医疗工作。
3.在一定程度上更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国家应该适度放宽大病保障范围,可以对犯病严重程度给予分层或等级补偿制,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特别是贫困农民受益。另外可以对于一些赤贫者,一些都不能承担自己所要交纳的那部分合作医疗费用的人,要给与特殊帮助、减免这部分人所应自己承担的费用,让这部分人能够参与合作医疗。这样就更有效地扩大了合作医疗的参保面,提高了参保率,也提高了受益率。
4. 简化报销手续,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及时、足额地让农民领取到医疗补助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与信心。可以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系统,联网各定点医院,对参保农民建立家庭名册、健康状况、结算补偿金额等数据,农民可随时查看。建立医院直接补贴制,当农民住院看病时,在看病医院可以直接当时得到补偿,扣除补偿部分后再收费。补偿经费由定点医院汇总统计上报与相关部门结算,简化农民的报销手续。另外要提高报销范围的住院医疗费比例,为患者提供优质、价廉、安全的医疗服务,落实专人为患者办理即时报销手续,缩短报销程序,带上医疗本户口本定点医院就可直接报销。5.加强政府宣传。
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中,要经常性的宣传发动人手,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单等手段,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要意义的宣传,让群众理解这是一项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造福广大人名群众的工程。强化基层管理人员、参合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宣传讲究实事求是,把报销范围和比例对农民讲清,不能过分夸大合作医疗的作用,以免农民期望值过高,使结果适得其反。6.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与参保信心。
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知情度,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参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以对一年不患病的成员,提供免费体检 项目,或给合作医疗参加者提供优先就诊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保大不保小所带来的不足,对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合作医疗起至关重要的作用。7.完善法律体系,更进一步加强检查与监督能力。
国家应加强完善出台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指导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来规定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办法;规定合作医疗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保险站的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资金使用办法等。
各级检察、纪检部门要充分行使自己职能,加大打击违规审批、违规定价、违规销售、违规采购等个案的查处力度,坚决刹住药品审批、销售、采购等环节存在的不正之风。农保、卫生、物价、审计等行政执法部门要注意对定点医院开展经常性监督,严厉打击虚抬药价、违规收费等违规问题,切实维护参保农民就医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及来源:
[1]如东快报()
1 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含义
在我国,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这一概念第1次出现是在党中央文件中,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及发展战略。所谓的新型是与过去的农业传统小规模分散经营特点相对而言的,其实农业经营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具体涉及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所有环节的内容,同时还包括各种生产性服务。总的来说可以看成是农产品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活动的总称。所说的体系,按照词义的内涵解释就是将相关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所指的体系主要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各类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也可以理解为各类主体及其关系的综合[1]。
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特点
从中共十八大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四化”要求,这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特点的体现。这“四化”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集约化、专业化处在一个分的层级,而组织化、社会化处于一个统的层级,2个层级的着重点各不相同,前者着重农业的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后者注重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但“四化”有着相同的目标,即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继承与发展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另一大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提出,是创新我国农业经营机制的最新理论成果[2]。
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侧重点
3.1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国家是十分注重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方面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并将其作为我国农村经营的基本制度。党中央将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商企业等作为“统”的层次,并强调组织对农户的服务功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表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的经营主体。这是我国党中央第1次在文件中将上述几类组织加入到农业经营主体当中。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一起构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作用功能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即由参与社会化服务扩展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因此,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加快培育其经营主体、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骨干经营主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使得各类经营主体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起到对小规模农户的带动作用。农产品的生产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环节,要不断强调专业大户、家庭农产这类经营主体商品生产的功能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小规模农户的示范性作用。此外,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应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与生产手段方向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加大资本等相关生产要素的投入,着重提高集约化水平。
3.2 稳步发展规模经营
在发展新型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主要侧重2个方面的内容。努力实现规模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并始终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走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规模经营道路。从我国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规模发展现状分析来看,主要的方式有农户承包地的“互换并地”、社会化服务下的农户横向联合、农户间承包地的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等。像一些高度集约化的、生产要素投入成倍增加的小规模经营,也可将其归属于规模经营这一范畴。所以,发展规模经营一定不能简单的定义为土地大规模的流转,不能走欧美国家规模经营的道路;规模经营的发展必须有原则的进行,其发展过程应是循序渐进的、稳步的,要以当地的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为基础。如果产业的规模不能够支撑就业以及城市对人口的容纳,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3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
根据相关的中央文件的指示,不断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分散经营下,统一功能不足的问题。在加强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着重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各类培育组织的比较优势。怎样有效的对社会服务化组织进行有效的培养,党中央的相关文件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主要做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落实工作。积极引导公共服务机构职能的转变,使其逐步退出经营性领域。经营化社会服务组织的培育将会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培育对象,这也是未来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此外,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相关政策应注重社会化服务主体、拓宽产后服务以及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对于经营主体的培育,应该将农资经销企业、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纳入政策的支持范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在这方面多做努力。为了切实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还要强化产后服务这一块领域,因为一直以来,产后服务这一块的发展并不理想。但农产品的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创立以及宣传等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服务模式上,应该开发出深受农民喜欢的、方便的、证明强的以及效益高的服务模式,不断开发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服务。
3.4 不断创新组织模式
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化体系的过程中,实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协同发展的组织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虽然我国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有了各自的利益经营模式,但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相互结盟过程中,农民在利益获取方面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参与谈话的权利与话语权都不具分量。对于“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相对比较松散,很多行业出现订单履行率不高的情况,这不仅会给农户的经济方面造成一定的损失,而且还会打击农户经营的积极性。此外,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制度还有待完善、缺乏民主的管机制,运作管理有很大的随意性,经营收益的分配权往往掌握在少数负责人的手里。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加强组织模式的创新。进行组织模式的创新,主要把握2个方面: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话语权;不断完善利益联结的关系,加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融合[3]。
4 结束语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措举,党与政府相关部门都给予最大的政策上的支持;还应该加强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对其不断创新,开发出最切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经营体制模式,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煜,赫伟.稳步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6-18,21.
[2]符毅.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2):77-78,81.
一、中卫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目前,中卫市沙坡头区共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884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3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6家,市、县(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8个(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14个,市级示范合作社6个);种养专业大户3327户(种植大户2752户,养殖大户575户)。经工商部门注册、农牧部门备案的家庭农场56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经过多年建设,中卫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带动主导产业发展。中卫市财政局每年安排2500万元农业贷款贴息,撬动5亿元农业贷款;安排1000万元农业贷款担保资金,撬动农业贷款5亿元。这些贷款主要用于果蔬、枸杞、硒砂瓜、粮食、制种、草畜、葡萄酿酒7大主导产业。
二是促进产业品牌发展。目前注册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农产品质量认证25个,涌现出了一批知名专业合作社品牌,如天瑞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的天瑞牌化肥、农药、种子、种苗,沙坡头牌脱水蔬菜,万齐水稻产销专业合作社注册的万齐大米等品牌。
三是改变市场产销格局。提高了农民组织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效解决了多年难以解决的农产品“销售难”和“谷贱伤农”等问题。
四是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土地、特色产业、品牌效益、市场份额和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改善了生产环境,增强了新型农业产业后劲。
二、中卫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成片土地流转较难。当前农民存在“两怕”(怕失地、怕失业)、承包地存在“两化”(分散化、细碎化)现象,农户情况千差万别、众口难调,成片流转较难,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二)规模档次有待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品牌、有影响的龙头企业,规范运作的合作社以及高水准种养大户较少,多数合作社未发挥作用,家庭农场大多不规范,深加工能力不强,处于出售原料或生产初级农产品的阶段。
(三)农技服务体系滞后。农技推广“断层”、网络分布“断面”、专业指导“断线”的问题较突出,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经营主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以及动植物疫病防治服务等农业支持与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快速发展。
(四)投入保障有待改进。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扩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涉农贷款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五)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部分专业合作社只生产单一的农产品,抗风险能力较弱,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六)扶持监督力度不足。部分合作社争取到一定财政资金,因为缺少监管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难以发挥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的作用。
三、进一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议
(一)推进立法建设,培育土地流转法制环境。要制定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包括土地流转申报、审批、登记,流转合同签证、流转合同纠纷调解与仲裁以及日常监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要尽快拟订出台土地流转合同书的规范格式,明确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形式、土地的位置和面积、流转的价格及支付方式、流转年限和双方责权利关系等,把农村土地流转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加强试点示范,激活新型农业经营活力。结合中卫市农业产业发展特色,选择带动农户多、发挥作用好、发展潜力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规范化试点,每年安排一定试点经费用于内部建设、内部管理、宣传发动等启动工作,经费数额可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开展情况、覆盖面和农民满意度等挂钩。
(三)锁定融资方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中卫市财政局与宁夏农业综合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宁夏农投公司”)合作,共同建立“宁夏中卫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融资担保基金”,支持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中卫市财政安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2000万元,农投公司配金1000万元,按照5倍担保贷款比例,撬动银行贷款,进一步提高中卫市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四)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新型农业规模档次。以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专业大户为重点,坚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宣传提升新型农业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为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时,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培训体系,以农林牧技术中心、农广校、乡镇示范基地等为前沿阵地,大力推进“阳光工程”等农业专项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帮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掌握实用技术、提升职业技能、拓展管理理念,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生产初级产品向农业产业深加工迈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档次。
(五)强化培育扶持,提高群众增收致富水平。积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申报、争取国家及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等相关项目扶持,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争取资金。用活用足市政府压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扶持资金,通过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促进新型经营组织的发展壮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六)加强培育保障,改善经营主体发展环境。要始终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任务纳入部门、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落实责任单位,分解任务指标,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加强督查考核,提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组织保障。要认真清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收费项目,定期开展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乱收费、乱罚款行为的专项治理活动。涉农部门要切实发挥协调、指导职能,开展组织引导、技术指导、监督管理和统计监测等服务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nlc202309021004
(七)突出优势产业,拓宽合作发展渠道潜力。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要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品质和布局出发,围绕农业、牧业、渔业等有特色、有规模的主导产业,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等与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联合经营,利用龙头企业具有的资金、技术优势帮助解决发展难题,最终实现规模发展。在操作模式上,可以实行“合作社+公司+农户”、社企联合运作模式,走双赢发展道路,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优势,进而转化为发展潜力,进一步拓宽合作发展渠道。
(八)正确处理关系,保障特色产业发展潜力。要正确处理好家庭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关系,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民主原则,由农民自行成立民办、民有、民营、民受益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要正确处理好自我发展与政府推动的关系。政府要不断引导和促进农民自愿联合,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包办替办,做到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要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一哄而上、一步到位,要作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要在满足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注重支持具有凝聚力、带动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项目培育工作。
(九)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经营主体资金监管。一是完善综合服务机制。通过各级财政资金扶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信息交流服务平台,政府通过项目资金、农业发展担保基金、农业贷款贴息等形式,撬动银行发放农业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强化规范建设机制。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记录、管理、运行不规范的现状,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人员培训班,提升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程度。三是建立市场拓展机制。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参与各类农博会展示展销、“农超对接”营销活动,鼓励生产经营主体“走出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标准化生产、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体系、实行品牌战略等作为发展宗旨,指导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产地认定、商标注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
(十)强化内部管理,拓展创新农业服务体系。要依法建立健全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项制度,积极探索现阶段符合农村实际的运行机制,在发展中体现公平,体现效率;既讲效率又求服务,又讲赢利;既注重分配,又注重积累。采取边发展边规范的办法,切实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构建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目标。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允许和鼓励由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购销大户、龙头企业、涉农单位及科技人员牵头,由广大农户参加的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合作社、产业服务中心等民办科技服务组织,为会员及农户提供服务,使科技与生产结成利益共同体。
(十一)针对农技断层,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应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培训体系,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掌握实用技术、提升职业技能、拓展管理理念,完善各类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对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工作评价体系的思考
阐述了对农民创业及创业过程的`认识,分析了农民创业培训效果评价的难点,提出了对建立农民创业培训评价体系的设想及对农民创业培训试点工作评价的建议.
作 者:朱宏伟 作者单位: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甘肃定西,730500刊 名:农业科技与信息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9“”(4)分类号:G52关键词:农村 实用人才 创业培训评价体系 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调查研
究2007年8月
趁着暑假的大好时机,我们更应该接近社会、了解社会,由于家乡东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体系做得比较成功,这使我更有兴趣去研究,因而我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体系”作为暑假的调查对象。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对解决“三农”问题,以至中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必将起到推动的作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截至2007年3月31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319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1.03%,覆盖农业人口7.99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91.93%,参加合作医疗人口6.85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78.78%,参合率为85.70%。从受益情况看,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累计受益7418.19万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在东莞的发展
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我的家乡东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已经到一个比较高层次的阶段。2004年6月份,东莞市在原有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全市统一的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市98%的农村居民参加了医疗保险,总人数为109万人。新制度于7月1日正式实施,无论是待遇还是服务水平都较原来的农村合作医疗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受到广大农(居)民的普遍欢迎。2005年全市100%的农村居民参加了医疗保险。
为保证全市农(居)民都能得到医疗保障,东莞市坚持“最基本保障”原则,在农(居)民中实施了以“保大病、保住院”为特征的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并设置了A、B两个参保档次,实行不同的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满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参保人的医疗保障需求,保护了参保人的参保积极性。A档按90元/人年标准缴费,B档按220元/人年标准缴费(其中A档个人缴费60元/年,B档个人缴费190元/年,市、镇两级财政分别补贴15元/年)。
就当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到农医保的好处时,东莞市的农医保却也遭遇到了一些原先意想不到的尴尬——由于选择筹资水平较低的A档农医保的农(居)民比预期多,农医保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
据了解,针对当时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不支出的情况,市财政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对策。从05年7月开始,财政补贴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的标准由原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60元,个人缴费标准及享受待遇标准保持不变。同时,为了减轻农医保基金的压力,将医保抚恤金待遇改由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支付。杨科长预计,如果不出现重大疫情等特殊情况,农医保基本上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对全市具有东莞本市户籍且未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及居民,实行全市统筹,打破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格局,参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做法进行设计和实施。同时,医保工作由社保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减少了运作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益,有利于今后全市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而且采取财政拨款支持,尽量不对农民加压。
大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
把东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并参考,将有利的地方传播到各地,大力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调查中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和参考借鉴有利的地方。
1.明确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农村合作医疗若要真正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就要“保大病”,这也是广大农民真正需要的。但也有人认为,若提高缴费标准,则会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但倘若换一种角度考虑,在不提高缴费标准的情况下也可能“保大病”。因为大病的发生概率毕竟较低,若参保率较高,则可以用全体的缴费资助大病患者,以体现“互助”精神。这一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点和实验。
2.使报销更方便。各地可参考东莞即时赔付的做法,推动县、乡镇医疗机构使用电脑计费、收费,探索在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办理补偿支付。
3.基金管理应该要更严。为堵塞漏洞,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镇统筹改为县统筹,以县为单位实行专户存储,统一管理、封闭运行,有力防止贪污腐败。
4.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级次应适当提高,以县级统筹为宜。县级统筹可以在全县范围制定统一的制度,增加农民就医的选择空间,也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根据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疑虑和想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6.加强政策研究,探索方便有效的筹资和管理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的机制创新,缺乏现成经验可供借鉴,需要积极研究探索和不断完善。
7.发展本地区经济,只有地区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才有强而有力的后盾。才能真正的普及,做到惠及每家每户。
8.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当前,许多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好的经验与做法,促进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对构建新型农村消防体系的思考】推荐阅读:
构建新型和谐的城乡关系12-09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doc05-29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06-01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需要道德基础06-10
试论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10-28
培育创新文化,构建创新型企业(烟草)11-23
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思考11-04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9-19
加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