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教研数学工作总结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组教研数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数学组教研数学工作总结 篇1

数学组—杨万明

这学期又悄然结束。本学期我校数学组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按照我县教育局的教育精神,结合以得邑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方案,以维摩乡数学课的教育工作为指导思想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以网络教学为基本途径,提升教育质量。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教学严谨,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认真做好本教研组的工作。回顾本学期,一学期来都以创建数学文化特色课程为首要任务,并努力围绕这创建工作做好各项教研教学工作。

一、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认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研工作中,老师能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材或创设情境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学生及社会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思想观念,外化自觉行动。做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帮助学生从点滴做起,培养人生品格,弘扬友爱互助的精神,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做好数学组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开展

三、用与时俱进,奋力拼搏,虚心好学精神,加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意识,提高技能。

做好教材的研读与学习。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结合教材学习的工作,增强对教材的把握力,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益。

做好对新时期新教学的培训与学习工作。在新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不断前行。为了紧时代步伐,不被淘汰,教师积极学习,通过一学期来的学习培训,使教师们有基本认识,并在教学中尝试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反思,努力寻求一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新教学。

四、学习新型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学期,我校组织数学组教师到县教育局学习。组织老师开展数学教研课堂观摩活动。学校的教学交流活动等。让教师们在学习中有所学有所思,更好地借鉴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1、“用心做好每件事”----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数学组一直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落实如何关注与培养学习习惯、培训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与作业习惯。指导课等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常规及学习习惯,利用学习时间进行交流,表扬学习习惯好的班级和学生,让其老师谈做法经验,让其他班级效仿。

(2)做好平常教学的监督检查工作,让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

本学期继续开展好课堂教学和听课活动,通过活动,更好地促进老师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从钻研教材、备课、课前准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学习效果。严把备课关、课堂教学关、作业批改关、辅导关。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上与老师的教学质量上都有好的效果。

(3)积极进取,奋斗不止,敢为人先----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研能力

2、上好指导课,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1)开展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

(2)上好示范课。(3)开展好数学研讨活动课。

(4)做好示范课的备课工作。

五、做好学校的研修工作

本学期继续落实学校的研修工作,通过结队研修,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促进我校优质发展。在结队研修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本学期我们数学组举行了4次研讨课。老师的课得到领导的好评,其他教师受益匪浅。根据教师示范课的指导学习,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任务

组织教师参加乡中心校的数学教学竞赛。

做好优秀教学设计的撰写与上交。

七、做好任务分工编排工作,在质和量都有所提高

在学科教育上,尽能力通过数学学科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九、取得成绩:

在乡中心学组织的比赛中,我校六年级教师钱贵美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肯定数学科组老师们的工作与成绩时,我们要冷静思考,不忘不足。在下学期里,期望老师们认识自我的不足,努力虚心学习,有集体荣誉感与不服输精神,搞好课堂教学效率为首要目标,团结一致,使数学科组的各方面都得到更好成长与发展。

数学组教研数学工作总结 篇2

本次系列活动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各初中学校提交教研组工作总结或经验交流材料;第二阶段:网上跟帖研讨;第三阶段:网上在线研讨;第四阶段:现场交流;第五阶段:现场资源网上交流, 活动的延续。第一阶段, 4月初启动截止到4月25日, 我们一共收到各学校教研组工作总结或经验交流材料119篇。

这些材料已全部上传到海南初中数学频道上。这些材料上传后被阅读3000多人次。第二、三阶段于4月18日-4月25日进行跟帖研讨, 初中学校教师纷纷留言, “在线研讨”4月25日晚举行, 在两个多小时的在线研讨中, 评论达1000多条。整个研讨过程中, 大家各抒己见, 坦诚交流, 气氛活跃, 教师们把自己学校校本教研中的做法与同行交流学习。研讨中有很多很好的做法, 我们都及时整理放在初中数学频道上。第四阶段现场研讨于2011年5月17日至18日在海口鸿运大酒店进行;第五阶段:现场资源网上交流。时间从5月19日开始, 现场活动的资源全部上网, 包括部分视频资源, 老师根据网上资料进行学习和进一步的研讨。

第四阶段现场研讨来自海南省各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300多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孙孝武、潘明两位老师主持。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有:1.专家报告。由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龙官吾副院长做题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中心组成员黄良师老师做题为《依托网络教研平台, 促进团队专业成长》的报告。2.现场经验交流。由海南中学等11所数学教研组长做经验交流。3.中心组成员方国志老师做《海南省2011年初中数学教研组经验交流情况简述》。

我们将现场研讨全过程录像下来, 并将部分精彩的片断放在初中数学频道上, 供老师们后续学习。

本次系列活动由海南初中数学教研中心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安排, 有很多教师是全程参与了此次系列活动。参与活动的教师都认为, 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 对如何促进校本教研健康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整个系列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充分发挥教研组职能, 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常规教研活动

常规教研活动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我省很多学校结合学校实际, 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 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注重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其中包括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等。在提交的119篇总结或经验交流材料中,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大约有90篇, 占整个材料的76%。涉及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 定期、定项的督导检查与评价以及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主要的教研活动有: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公开课、评课等。在理论学习方面, 主要是组织教师对新课标的研读, 先进的教学理念、教法、学法的学习。海口九中每学期学校或教研组都会组织教师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论, 订阅相关书籍, 如《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师专业成才的途径》等, 每学期末每位老师交10-20篇的读书笔记。海师附中加强理论学习, 把握课改方向, 每年每位老师至少订一份本专业研究杂志, 通读2到3种刊物, 经常上网查询资料, 随时关注教学动态。在集体备课方面, 海口九中发挥集体优势, 在自主开发课堂学案的基础上, 依照“自我初备一集体研讨—整合借鉴—资源共享—课后反思”五个环节集体备课, 做到“三定、三研、四统一”:定备课时间, 定备课地点, 定主备教师;研究课程标准, 研究学生状况, 研究考纲考题;统一教案课件, 统一课时进度, 统一作业检测, 统一质量分析。这样的集体备课融入了更多整体元素, 重点更突出, 教学效果更好。文昌中学根据学校教学部门的要求, 按年级把全体初中数学老师分为三个备课组, 同上一个年级的老师为一个备课组, 每个备课组由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备课组长, 把关年级教学工作。每周每个备课组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把下一周要上的内容或是要上某一章的内容备好。以年级为备课组, 事先确定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然后针对所备的课进行研讨。在公开课方面, 洋浦中学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亮相课、过关课、选拔课、竞赛课等。在评课方面, 琼中思源学校在互听、互评活动中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发言。

可以看出, 经过探索与研究, 各学校对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以活动为载体, 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青年教师为学校带来了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 青年教师教研活动参与意识强, 但青年老师经验欠缺, 研究能力偏弱。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已成为各学校的共识。在各学校所提交的总结或经验材料中, 都体现了各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重视和培养。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以老带新”, 通过推门听课、互听、互评、过关课、赛课等形式, 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对青年教师在目标生成、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海南中学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教育研究为主线, 以各种教育活动为载体, 引导、激励、帮助青年教师自主发展。采取的“以老带新”结对子的做法的策略有: (1) “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策略; (2) 采用“问题研究”策略; (3) “校本培训, 实践第一”的等等;洋浦中学以备课组为单位上同题异构的课;以备课组为单位上主备试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亮相课、过关课、选拔课、竞赛课。白马井中学针对性地设立分层带动管理, 确定各点骨干学科领头羊, 落实以“老”带“新”、“师”带“徒”, 手把手互动交流, 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海口一中对教龄未满三年的老师, 开展新老教师, “一帮一”、“一帮多”结对子活动, 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使新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快速成长起来, 并在教学中形成明显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虽然各学校在常规教学管理、教研活动实效性、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相对于我省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研究的面不广、教研问题的针对性不强, 在教研活动的形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 教研问题的针对性不强。

研究就是解决问题,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是促进教研活动由形式化走向实效化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课堂, 每个老师都会面对具体的教学问题, 根据这样的问题情境组织教研活动, 才是校本教研的关键所在。实际上, 教师不是没有遇到问题, 而是我们不清楚如何把这些问题转化成校本教研进行研究, 如: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等。在所提交的总结或经验材料中, 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材料不多。大多数都是常规教研活动的总结、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我们的教研活动不在多, 哪怕是一年针对一个实际问题, 把它扎实地开展下去, 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2. 网络教研活动开展少。

网络教研是我省在全国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具有原创性的贡献。把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 可以扩大教研效果, 提高教研品位。如:网上课题研究。针对不同课题, 在网上建立各课题组的“博客圈子”。各课题组每学期都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研究主题, 我们可以把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记录在博客上, 为课题结题提供一手材料。在所提交的总结和经验交流材料中, 大多数的学校开展教研活动都是常规教研活动。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少。只有海口一中、海南中学、国兴中学等少数几个学校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

3. 教研活动形式创新少。

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 篇3

关键词:教研工作;团结协作;课程改革

一、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开展状况

就目前我国各大中学来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数学课程改革 的任务,做到寓教于乐,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在全国的各大初中都得到了开展。部分学校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使教研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但是也有部分学校在进行教研工作的开展时,简单地进行教学工作总结,不能将教研工作的开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使初中数学的教研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针对这些有得有失的状况,各个初中的数学教研组也在积极探索有效开展数学教研工作的方法,使教研工作的开展对数学教学能够起到推动的作用。

二、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方法

1.做好数学教研队伍的建设工作

想要有效开展初中数学的教研工作,首先要做的便是做好教研队伍的建设工作。检验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将决定着整个教研队伍的水平,只有教研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所上升才能确保数学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教研队伍的建设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教研队伍成员的自我学习。作为教研队伍的一员,为了能使教研工作顺利开展,使数学教学能够跟上教育的发展,应该加强自我学习,首先要就初中数学教研任务大纲进行学习,明确每一项教研任务以便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2)学习教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理解教学改革的内容以及方向,对应的做好初中数学的教研工作计划;(3)积极接受再教育。

2.团结协作,加强交流

教研工作想要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必须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教研组是所有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单位,在教研组中老师们应该团结,相互就教学方面的经历以及经验进行交流。针对眼下新课改的教研工作的安排计划进行商议,总结出较为合理的教研计划,以助于数学教研工作的开展。具体的实行步骤如下:第一,召开定期的教研组内部会议,就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经历进行交流。对于数学工作者来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集结在课堂上,所有的教研经验都是从课堂中获得而来,然而因为每个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教研经验也会各有特色。第二,展开公开课,进行课堂的观摩。

3.紧抓课堂教学为教研工作做好准备

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师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而教研工作的完成也并不是专职的。就教研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空口说白话,而要通过实践来总结,然后将教研的工作经验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不断地完善,也就是说教研工作的基础就是课堂教学,所以想要有效地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就务必要紧抓课堂教学为教研工作做好准备。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其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领悟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授能力,要是学生听懂、会做,因此课堂时教研工作开展的最佳地点,课堂的授课经历,课后的总结,撰写教学总结和案例,这样将会为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加砝码。

4.从思想到理论实践课程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数学教育来看,在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上远高于国外的国家,而初中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如今的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增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爱好,以及探究数学难题的兴趣。为了使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师务必做到从思想上到理论上时间课程改革。作为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大力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游戏、讲述数学名人如华罗庚的故事使同学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应付考试而是陶冶个人情操,且具有一定的乐趣的。

有效地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对于推动数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为初中数学的教学提供保障。在进行教研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脚踏实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初中数学的教研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使整个初中的教学工作享受到数学教研工作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陈旭燕.农村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3).

[2]姚晖.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 篇4

一、常规教研

集中教研:本学期就进行了两次。一次学习教研室和教科室的计划,制定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布置任务。第二次,是听了专家的视频讲座。这是全部数学老师的教研活动。

推门听课:因为我的听课,一年级和三年级老师,每个年级至少有两周的随时研讨,大家都积极上课、虚心听、评课,特别结束之后,还总是私下了解自己的课堂的优缺点。

五课活动:正好新进教师也在一年级和三年级,大家的集体研讨又一次进行。这样的工作至少又是两周,直到活动结束。而在上课的时候,同年级的老师总是很自觉的参与听课和评课。

教学大比武:今年这学期正好逢大比武,数学课出了八节。而一年级出了这总数的一半多。四年级两节,六年级一节。(蒋丽、高晓玲、魏继川、赵亮、刘砺、何明光、贺小容、梁春丽),上课这四十分钟不重要,重要的是上课之前老师们的准备工作,这个工作过程,注定了老师们自己的业务能力的提升。

示范课: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上课者有贺小容老师,正好是四年级。同年级的老师一起备课,参与听课评课,也是一种教研形式。而衡菊芳作为省级骨干教师的送教,也在磨课的过程中让自己和帮助自己的老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二、网络教研

参与的网络教研,因为心静不下来,所以,参与的多,投入得少。包括视频房间的管理、论坛的管理和博客的指导,都没有更多的精力,没有更多的热情。

作为自己的房间,也少了宣传和广告。房间常常参与人很少。但好在自己依然热情如火。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学期我们还是完成了如下的内容视频收听和观看:

三月份:小学数学各下册的教材分析

四月份:《统计与概率》相关课例和讲座

五月份:魏书生讲座《如何管理好班级体》

六月份:下册数学的相关复习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 篇5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1

一学期以来,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数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为了提高每一位教师的业务平,我们教研组利用第三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课改信息

二、抓好常规工作。

1、备课。

2、本学期我校推行集体备课,有部分教师试行集体备课,教研组要备课做到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并要求教师应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上,理清教材思路上,理解教学理念上。

3、作业布置和批改讲求实效。

4、要求老师对学生的作业是全批全改,并按时按量批改,通过检查有绝大多数老师作业批改用时,认真,改后再批,改错与激厉并重。

5、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要求老师刻意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地事物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6、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

我组认真落实了听课,评课制度,老师每月至少听2节以上别人的课,实行在本校相互听课,本期还听了由中校组织的2节公开课,在这一活动中,大家能够相互提出不同的观点,给别人指出不成功的地方,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1、公开课教学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组老师上课平,本学期我们安排了三次公开课教学活动,低年级组由×老师任教,高年级组由×老师任教,活动的安排与往年有所不同,是指点一人连续上三个周,上同一内容,同一个班级,低年级所上内容为长方形周长的认识,高年级所上的内容为;圆的认识,在课前要求同级教师帮助所上公开课老师备课进行指导,听课时要求大家以不同的视觉去观察学生和老师,课后展开相互评课,大胆提出自已的观点,然后大家共同确定新的教学思路,再让执教老师按新的思路去上第二次,这样连续用地三次不同的思路去上同一内容,最后终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数学知识竟赛。

按计划我组在第五周顺利完成了数学知识竟赛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从命题到组织考试,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很负责,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的确让部分学生施展了才能发挥了个性特长,也为老师深入了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平台。

3、课题研讨活动。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随可见,为此,我组针对: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一课题于第十八周业务学习时间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以自已执教多年的经验,对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宝的意见。最后,大家认为:要从以下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是七个培养;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4、培养学生细心的态度。

5、把计算用于生活中。

6、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7、要从低年级抓起。

四、存在的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我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这方面我们还应多去观看教学课堂。

2、录相看看专家的评课与点评。

3、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2

随着xxxx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一个学期的教研旅程也圆满画上了句号。回首走过的十八个星期。教研组7位老师带着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与敬畏,带着对教研工作的热情与钻研,一起学习、讨论、交流、研究、分享,行走在思索中,擦亮着智慧的火花。有人说:“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很远。”是呀,和谐的团体带来了满筐的硕果。

一、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的追求”,耕耘于绿草地的老师们更是需要静心的思考,潜心的研究。开学初,教研组老师们围绕平时的教学困惑展开探讨,商定本学期的校本研究课题——“如何提高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老师们广泛查阅文献,并结合生情、班情,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自我反思”、“同伴协助”、“专业扶持”等形式,共同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策略。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大家梳理出以下几条策略:

1.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不积极参与的原因

2.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4.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倾听习惯

5.准备充足的教具与学具

6.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每个学生创造表现机会

7.注意生生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8.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9.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10.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有人说:“坚持登一座山峰的人,一定会到达顶峰;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强者,一个佼佼者。”我们坚信,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定能在“真研究”中解决“真问题”。

二、勤思善写,博观约取

“备、教、批、改、辅、考、思、研”是学校教学工作必备项目,唯有勤思、善学、肯做,才能使教研工作扎实、迅速前进。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教师随笔、反思的记录,老师们能及时记录将日常教学中的经验、发现、想法与不足。本学期每师各撰写4篇的“教学日记”,分别以“数学案例或课堂评优带来的思考”、“对数学思想的认识与思考”、“对同构课的思考”、“教学工作反思或总结”为主题。

同时,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各级竞赛活动,其中在学校举行的数学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廖冬敏老师撰写的《有效把握文本——有效教学的起点》和洪背清老师撰写的《以“尝试与猜测”为例,谈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廖冬敏老师的作品还获得了晋江市小学数学案例评选一等奖。廖冬敏老师撰写的论文《谈谈“直观”在小学几何概念教学的运用》发表于CN刊物《新课程》杂志。张苹英老师制作的数学故事《改变》获得了晋江市第三届“数字故事”评选三等奖。还组织老师们积极参加福建省第二届中小学微课堂评选活动,其中有柯纯纯老师制作的《圆的面积》和张苹英老师制作的《搭一搭》。洪背清老师的课堂《比赛场次》参加了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

三、扎根课堂,追求卓越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更是教师演绎自我的平台,每一天的教学都充满着挑战与创新。于是我们扎根课堂、深入课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师徒同课同构课、青年教师风采课、新入伍教师的成长课,三个不同层面的课堂追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序、有度。中年教师的课堂展现个人风格,青年教师的课堂调控自如。扎根课堂,我们深刻地领悟到读懂教材的重要性,我们认真钻研课标精神,体会教材设计意图,以此引航教学。其次我们深入分析学情,做好学生调研,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学习难处入手,从而切实解决问题。

教学在不断地摸索与反思中前进着,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闪出火花。虽然话题的开展,有困惑、有失望、有矛盾、有欣喜,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收获与思考。蔡秀丽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一起来分类》;廖冬敏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认识图形》;李丽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生活中的正负数》;蔡曙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卫星运转时间》;洪背清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组合图形的面积》;张苹英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生活中的比》;柯纯纯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均能紧紧围绕话题展开研究,展现出了群策群力的力量,使得校本教研全面地落到实处。

其次,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教学评优活动。在第五实验小学首届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洪背清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获一等奖;张苹英老师执教的《搭一搭》获二等奖;柯纯纯老师执教的《温度》获二等奖;廖冬敏执教的《鸡兔同笼》获三等奖。洪背清老师代表学校参加晋江市小学数学课堂评优比赛获一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怀揣理想,勇敢追求,逐梦于教育大道上,切切实实地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我们的人生将会是更加精彩纷呈。

四、展望未来,厚积薄发

一学期的校本研究,虽然充满着温度与长度,却末能达到预期的高度与深度。热热闹闹的研究背后,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虽说话题研究的问题来自实际困惑,大家也努力从各方寻找解决策略,但始终免不了有些大而空,怎样使我们的校本教研工作更高效,成了我们新的研究目标,新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认准目标,开拓创新。

1.加强业务能力的提升。为老师们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做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拓宽老师们的教学视野。

2.加强理论知识的提升。建议老师们广泛阅读书籍,做好读书摘记,并进行交流分享。

3.深入解读教材,以单元知识模块为教研内容,扎扎实实开展校本研究,将是我们今后教研工作的核心。

4.组织老师们进行小课题研究,鼓励人人参与其中,从小做起,从实做起。让研究成为教师基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方式。

5.组织老师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有人说:“研究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持续反思;意味着对教育教学智慧的获得;意味着职业品味的提升;意味着尊严、幸福和快乐。”是的,或许我们的研究不能尽如人意,但我们可以做到事事尽力。相信,耕耘于绿草地的我们,只有心中充满理想,定能在逐梦的教育大道上绽放光彩。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3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贯彻质量观和发展观,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在数学知识、能力、情感发展等方面培养造就合格的孩子,工作中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使我们三年级组的工作有计划、有创新地开展下去,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常规工作具体落实

(1)抓教学工作“十环节“.重视备课,在暑假全组教师已经将本期所上内容全部备完,开学后再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修改,对有疑问的课坚持课前同组教师有交流争论,课后有体会、有反思。

(2)针对研究课题开展教学

本期组内的研究课题是学困生的转化。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职业要求。我们教研组的教师都是有着十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没有满足除了在组内交流分享以外,也积极从其他渠道获得相关的信息,逐步完善辅差的方式方法,以达到减少差生的目的,通过教师深入细致的工作渐渐培养起这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能愉快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看着学生的进步家长也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了。

2、在班级中培养良好的学风。每个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中,如:每周评选数学之星,建立数学园地,每周一道聪明题,一周作业展示等。

3、加强家校的交流。针对一些家长的教育中的.问题,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学生暴露出来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的突出问题,给予适当的建议,在充分关注学生心理咨询健康的同时有计划开展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反馈给家长。

4、积极参加青羊区教研活动,以及学校“说课”的活动,教研组的黄天舟老师指导的青年教师王晶录象课取得成功。

5、与专家交流面对面。本期专家组成员高幼年老师专门下到三年级指导教学,通过交流组内教师都有不同的收获,为后面的工作开启一个新的思路。

三、改进工作

1、建立后进生记载

2、培养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学习习惯。

3、继续完善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4、完善小组学习机制。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4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小学数学教研组没有金灿灿的奖牌,也没有耀眼的光环,有的是我们全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默默耕耘。我们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坚持以数学教学课堂为主阵地,认真贯彻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抓好各年级的课堂常规教育。以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踏踏实实开展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得到稳步上升。现就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课前作好充分准备,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后记。我们组每位教师能精心合理布置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切实抓好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等工作。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加强年级组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各年级组老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每次研讨课,老师们都能认真研究教材,写出设计意图和详细教案,课后及时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上课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教研组成员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我们教研组尤其重视评课及反思环节,在每位老师开课之后,教研组都要在组内开展认真的说课、评课活动。首先由执教者先说课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思路、理念,同时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的教学效果或困惑,然后由已定的中心发言者点评,接着大家围绕执教的亮点、困惑或自己观课后的感受进行畅所欲言。这样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

2、积极开展高效小学数学竞赛活动。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全员参与,小学数学组的全体教师也全体参与。主要根据各个年级的特征,举行各异的竞赛活动。以抓基础,重落实为目标。一年级主要是10分钟口算比赛;二年级~五年级主要是班级的乘法口诀背诵比赛,口算竞赛;六年级主要是公式大比拼竞赛活动。在此次活动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受益匪浅。

三、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1、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如: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的准备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再者,我们的评课仍停留在点上。

2、课题探索研究工作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继续把加强课题的研究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3、进一步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减少不合格现象,提高优秀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本学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取得了进步,这是我们数学教研组活动的目的。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换取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5

一学期以来,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数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为了提高每一位教师的业务平,我们教研组利用第三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课改信息

二:抓好常规工作。

1,备课。

2,本学期我校推行集体备课,有部分教师试行集体备课,教研组要备课做到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并要求教师应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上,理清教材思路上,理解教学理念上。

3,作业布置和批改讲求实效.

4,要求老师对学生的作业是全批全改,并按时按量批改,通过检查有绝大多数老师作业批改用时,认真,改后再批,改错与激厉并重。

3: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要求老师刻意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地事物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

我组认真落实了听课,评课制度,老师每月至少听2节以上别人的课,实行在本校相互听课,本期还听了由中校组织的2节公开课,在这一活动中,大家能够相互提

出不同的观点,给别人指出不成功的地方,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1,公开课教学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组老师上课平,本学期我们安排了三次公开课教学活动,低年级组由李纲老师任教,高年级组由李凤丽老师任教,活动的安排与往年有所不同,是指点一人连续上三个周,上同一内容,同一个班级,低年级所上内容为‘长方形周长的认识,高年级所上的内容为;圆的认识,在课前要求同级教师帮助所上公开课老师备课进行指导,听课时要求大家以不同的视觉去观察学生和老师,课后展开相互评课,大胆提出自已的观点,然后大家共同确定新的教学思路,再让执教老师按新的思路去上第二次,这样连续用地三次不同的思路去上同一内容,最后终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数学知识竟赛。

按计划我组在第五周顺利完成了数学知识竟赛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从命题到组织考试,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很负责,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的确让部分学生施展了才能发挥了个性特长,也为老师深入了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平台。

3,课题研讨活动。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随可见,为此,我组针对: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一课题于第十八周业务学习时间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以自已执教多年的经验,对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宝的意见。最后,大家认为:要从以下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是七个培养;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4培养学生细心的态度。5把计算用于生活中。6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7要从低年级抓起。

四,存在的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我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这方面我们还应多去观看教学课堂

2,录相看看专家的评课与点评

3,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6

时光如梭,匆匆忙忙的一学期又结束了,回顾一学期来的数学组工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在平凡中有创新,在忙碌中有收获,圆满了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一学期的工作简单汇报如下: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1.常规工作

本学期,我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大事就是——温州市教学常规达标验收工作。围绕达标验收工作,我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常规检查活动:1.期初教学计划检查。2.期中的备课、作业检查。3.期末的全面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后记。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查漏补缺,培优辅差,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教学工作

虽然这学期每个数学教师都很忙,但对于课堂常规工作每一位老师都常抓不懈,为了教好每一位学生,老师们在上课时能结合新的理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情趣横生的生活数学,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轻松。在临近期末的优秀作业评选交流中,我看到了老师们认真批改学生每一次作业的痕迹。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发挥团体教研的优势,加强随堂课、公共课的听评课活动。本学期,我们有2位新教师,期初两位教师都上了一次随堂课,后期2位老师还进行了一次《商的变化规律》同课异构活动,还有2位老师各上了一节公开课。

2.这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严格上来说是一次课例研讨,起初的

每次的课堂观摩结束以后,组内老师积极参加评课活动,针对上课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教研组成员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

2、本学期数学组青年教师奋发进取,骨干教师大放异彩,本学期有龙湾区“团队赛课”的评比,林婷如老师在自己的深入钻研、精心设计下,在两位数学教师及其他老师的帮助下,上的课一节比一节新颖,终于在龙湾区“团队赛课”的评比中严梦凡老师的说课获得一等奖、方娜老师的评课获得二等奖、并获得团队赛课团队三等奖。

在本次“团队赛课”活动中,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使我们数学组教师对试卷讲评课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以往简单的答案的交流,教师通过对学生试卷中进行数据分析,梳理典型的错误,建立错题资源包,讲解时适当补充变式练习,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内容。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受益匪浅,启迪深刻。

三、具体开展的活动。

1、期初制定了数学组教研计划,各组员制定了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2、组织开展了全组的公开课教学活动,5年内新教师均上2节公开课,5年以上的老师2学期上1次公开课。

3、进行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4、组织、指导期末复习,进行期末考试。

纵观本学期的工作,既扎扎实实,又有改革和创新,虽然我们数学组人少些,但无论从教研活动的开展还是教师们的工作及成绩上来看,我们数学组正逐渐成长。今后,我们数学组会越来越出色!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7

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每个成员既不锋芒毕露又不甘于落后,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一年来的相互磨合,彼此的性格脾气都已了然于心,大家亲密无间,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每位成员都能本着“勤学、善思、细研、实干”的准则,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同时善于在工作中反思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工作。

一、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继续深入地学习《教学建议》,把新课程改革做得更好更扎实,并且不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实施新课程改革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2、教研组全体人员能积极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参加隔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不断改进完善教育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以德治教。每月都有教师承担主题式教研的公开课,并及时磨课、听课、评课。月月作好“博雅课堂”研讨活动网络跟帖和“凭海临风”论坛跟帖。

二、加强教研组常规管理,在“严、细、实”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益。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稿》,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每学期初教研组活动都认真学习“五精”教学常规,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常规工作中,我们坚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加强对自身专业的训练,使教学工作得以深入开展。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3、本学期教研组坚持教学“六认真”,并配合教务处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检查,主要包括:教学常规、摘抄笔记、听课记录的检查,作业布置、批改反馈的检查等,效果较好。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做到了严格执行教学进度,按时进班上课,安排好课堂各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成绩有了普遍的提高。

三、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回顾一年来,我们踏踏实实地走过,满载着丰收的喜悦。

1.公开课。xxxx年10月,范建萍老师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参加浪花杯决赛,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11月何国木老师执教的《认识时间》受到听课老师的大力称赞;12月金慧萍老师执教《认识时间》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2.听课。每位老师的听课数量均已达到学校要求。

3.论文。范建萍老师一篇论文获区三等奖。

4.课题。范建萍老师正组织一个区级课题,目前尚在研究中,全组老师都积极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和资料的采集,相信会有很好的结果。

5.特色活动。本学期我们一年级开展了两校区“创意123数字画”现场比赛,共有400多名学生自主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最后经过角逐有近200名孩子获奖。本次活动避免了与班级考核挂钩,也不设定名额,使孩子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当然,我们也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很完善,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行囊。求真务实,倾心打造学研结合型教研组;开拓创新,竭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能意识到这一点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我们将会更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有更出色的表现。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8

本学期,我们数学组的教研组工作本着“服务学生,提高自己”的理念,在全体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各种活动,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教研的内容决定着老师们业务水平发展的方向,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本着为教师们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在学期初就召开会议,让老师们谈谈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自己所需提高的方向与内容,采用共同协议的办法确定出新学期教研的内容并撰写入教研计划中。这么一来,我们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学习内容更加贴近了自身发展的需求,真正达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的效果,老师们学习的劲儿也就更足了,为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后盾。

二、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本学期,我教研组严格要求教师根据“备、教、批、辅、改、考、思、研”等制度,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教案的编写、作业的批改等工作进行抽查,并反馈给每一位教师,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日常教学中不定期进行推门听课。坚持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期中、期末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组织两次质量分析会。

三、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开展一、二校区联研活动,如同伴合作课、主题研讨等。本学期我校区参与同伴合作课的老师有一年级吴**、三年级陈**、六年级廖**三位老师,教学效果良好。

2.坚持开展每两周一次的主题研讨活动。本学期的研讨主题分别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矫正学生不良计算习惯;对复习课的思考。教研组活动有出勤和活动记录,记录中体现反思、对话和共识。

3.积极参加区域性协作校联研活动。本学期张**老师参加以“数学思考”为研究主题的联动校教研活动,得到同行们的好评。

4.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开展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杜**老师、吴**老师分别以“课堂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为主题给老师们作了理论引领。以“年轻教师成长俱乐部”为载体,开展师徒结对、跟岗学习等活动,加快年轻教师专业成长,提升骨干教师专业水平。

5.创造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外派丽辉、长秀、秀企三位老师到厦门参加第十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课堂观摩活动,学习的老师回来后在全体教师会上与老师们交流学习的主要精神和精华及自己的收获、启示。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几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更全面地进行综合分析。今后我们将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同时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9

本学期继续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九个单元的内容, 只有1、4、6单元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像2单元看钟表,3单元是方位与图形,五单元是人民币的认识,7单元是厘米、米的认识,8单元是统计。所以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为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本教材的编写特点仍然是选取学生熟悉的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强化了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我们组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我们是这样做的:

1、学习新课标、树立新观念

开学初,我们认真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领会了其思想和要求,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标指导教学实践,在运用教材的实践中理解课标。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呈现方式,形成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模式。我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只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造。如:在教学“文体用品”一课时,我们先让学生在家准备一些文体用品,并写上标价,第二天到课堂上,我们分小组将这些物品收集起来,每组选两名售货员(仔细认真),其余当顾客,模仿作买东西的游戏。这样的教学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中体现新课改、新理念的精神

a、以爱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愿望。①尊重和爱护学生。②让成功走近学生。数学学习上的“成功”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是每次数学考试都得满分才算“成功”。平时注重让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自觉地记住以往学习数学的成绩及表现,现在比过去进步了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一次“成功”。尝到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b.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动手、动脑又动口。让学生动手凭直观获得感知,让学生动脑,把感知内化为表象,让学生动口,经过抽象进行概括:①如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时27+35,指导学生先摆几根小棒,再摆几根小棒,怎样摆能让学生一眼看出27和35,渗透一一对应,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先算什么?7+5够10根怎么办?学生会把10根再捆成一捆,你把这一捆放在哪?和谁对齐?满十向十位进位的初步印象。②让学生动脑思考,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获得感知进行内化,使学生既看到了“满十进一”的演示过程,又理解了“进位加”的方法,在脑海中唤起并形成表象。在以后的练习中,让学生联想前面分层次进行操作,说口算方法、思考填空,把操作、思维、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抽象概括出“进位加”的口算方法。

c、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新课标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①培养学生认真看图、学会思考的习惯

在数学课中,应 使学生把“看、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 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思考后做作业的习惯。

②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一)作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二)教会学生观察题型。(三)审题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情况,如竖式计算里又有小括号这样解题的顺序就改变了。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③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如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表达17-8所表达的意义,学生一般表达为17减去 8得多少,但如果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启发学生从减法的运算名称、意义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1)被减数是17,减数是8,差是多少?(2)17比8多多少?(3)8比17少多少?(4)8再添上几就是17?(5)17减去多少与8同样多?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 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④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 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的书写到算式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 坏习惯。

尽管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新教材内容繁多,复杂。学生年龄小,约束能力差,认字少,形式多样,导致理解能力差,我们几个有时也感到很头疼。我们尽最大努力争取取得大家都满意的成绩。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10

本学期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毕业班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我们反复酝酿制订出了行之有效教研组计划。这学期我们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基本能按计划进行活动。

我们教研组由8名老师组成,其中有连续三年带毕业班的老师××,也有一直教新教材历年较先进的老师××。她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教师资源,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互帮互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下面我把其中重要的几项做一总结。

一、解读教材,取长补短。

新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太多太大的创造空间,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改变后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有时感到困惑,不知该怎样教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是摆在我们六年级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这学期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解读教材上。深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补充教材是当务之急。这学期我们一共九个单元课,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统计等内容,有的老师从来没有接触过,大家就一起商讨这样的教材如何去处理。教材解读的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就教学的先后顺序做大胆的调整,教学内容做适量的补充既让新教材充分发挥了作用,又兼顾了老教材的逻辑性强、有条理的特点。这样在课堂落实三维目标的同时,又能够夯实“双基”。

二、切磋技艺,共同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抓住一切机会,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查漏补缺,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对每单元新授课确定人员进行会诊听课集体研讨,共上课16节。以“课堂质量工程”为契机,组员每人进行了两轮的听课。

以行动教研为主要形式,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确立了《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计算能力》、《如何转化学困生》为本组的微课题研究内容。在四校联片教研活动中,由马顺平老师做课《百分数应用题》,刘贵丽老师专题发言《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获好评。同时做好每单元的过关测试,我们组的老师本着实用、有效地的原则都认真地作了本班的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作了充分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除了整体上和其它班级进行比较以外,还具体从一道小题一道小题的进行比较,根据实际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都写了很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报告并作了相互的交流。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群策群力,帮扶差生。

学困生的问题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事情。这部分学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到这些学生的身上,而效果却不怎么明显,最后拉分的往往还是这些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把这项工作的行之有效呢?在进行微课题教研时,大家集思广益。大家共想出了近十种办法,现将其中大家一致之认为最重要的三点与大家分享。

1、厚爱差生。教研时老师们说一定要“厚爱差生”。这个观点一提出,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正视差生,要厚爱差生。“一个学生很难具备七种智能的全部,每个人只能拥有其中的若干种。在一个人所拥有的若干智能中,可能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占主导地位,其他单若干种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真诚的接受和理解差生的做题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课堂上多给他机会发言,课多和他交流、谈心。不要歧视这些学生,而是从内心深处感到这是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体,从而发自内心地去帮助他们。

2、耐心辅导。从“耐心”入手,去坚定学生的“恒心”。在学困生身上大多表现出的都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但是要养成学困生这些好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或只言片语所能奏效的这需打“持久战”。杨秀清老师说差生的个别辅导很关键,有的学生在课堂和大家一起听课确实是听不懂,这就需要老师在课下给开小灶,把没有听懂的环节给补上。在对差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一定要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浓浓的爱意,从而激发学生自主的去学习。课间、放学后经常看到组里的老师耐心地对差生进行辅导。每当看到这个情景我就会想起一位老师说过的话: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我们能够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知道的全部传授给他,我们不是人,是神。

3、多帮一。在研讨时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让一个学生和差生结对子,会使得这个学生感觉到比较累。根据这个情况我们采取“帮扶小组”,让一个小组的几个学生一起去帮助一个差生,他们各负其责,这样地帮助能够做到比较全面、到位,效果也比较明显。

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有爱心、信心,更要有耐心、恒心。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一抓就灵,一做就通,更不可企求通过几次家访、几次表扬、辅导几次功课就大功告成。这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使“学困生”走出困境,学习成绩才会不断上升。我们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在过去一学期的教研组工作中,我们组始终被一种浓浓的教研氛围包围着,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地开展了教研活动,以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团队协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一定成果。在工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毕业班的时间紧任务重,自我加压,团结协作共同进取。大家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也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教研组这个主阵地的作用,充分进行教研,发挥教师各自的特长,各展所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得教研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11

作为首届品牌教研组的组长,我坐在这里深感荣幸,感谢教研室领导给我这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一学期来,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组的各项工作都开展的有序、高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我们组的老师把我们的一些做法,给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做以下汇报。

我们的品牌是“崇尚学习团结协作 敢于创新”。我们这个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奋进、战斗力极强的教研团队。有年龄大,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王建荣;有一直带毕业班、业务精湛的区教学能手邵静峰和杨光老师;有年轻上进的王丽和路朝晖老师;作为市级教学能手的我,对待一切工作都认真、负责。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它就是我们这个品牌组的真实写照。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1.专题学习扎实严谨

我们经常利用教研活动和平时的时间进行学习,除了学习《人民教育》《小学数学教育》等杂志,还重点结合双对接远程研修,对如何践行“导学议练”教学模式做了深入的探讨,每位教师都意识到:高效课堂,“导”字贯穿;创新课堂,“学”“议”为主;优质课堂,“练”字培优。

2.专题研究细致高效

今年我们是毕业班,因此我们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研究重点,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是我们确定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细则”(幻灯片展示)。

二、加强研究,提高能力

本学期我们围绕“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明确了教学目标及研究方向,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

1.大教研中丰底蕴

本学期的双对接远程研修自8月底到10月中旬开展的如火如荼,老师们打破了组与组、校与校之间的距离,同在一个平台展开了颇有意义的大教研。

这是老师们坐在一起,商讨磨课计划.(展示照片并加以说明)

2.集体备课凝智慧

开学初,我们把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利用表格的形式制定好计划,确定出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时我们经常徜徉于不同版本教材之间,徘徊在名家课例之中,立根于学生已有经验之上。

三、注重实践,和谐高效

我们在积极参加区、校级教学研讨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同时,非常注重常规教学。

1.共同磨课求精致

本学期初我们根据学校的要求,把践行“导学议练”教学模式与率先执教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制定了率先执教计划,把执教课题与教师落实到人,继续按照(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试教——观摩研讨——总结反思——再次执教)“六步骤”校本教研模式进行细致的研究,采用 “同课异教”等方式,落实了“导学议练”教学模式。

另外远程研修这个平台的磨课活动中,老师们的敬业与团结合作,发挥的淋漓尽致。老师们一次又一次的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进行剖析,对教学各环节进行修改,对课堂容量反复推敲,在精磨细推中敲出一节节好课;

在这次研修活动中我校老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次得到教研中心领导的表扬,如:老师们的奖励总分取得了全区第一名,我校3个研修组被定为优秀研修组,其中我所带领的东门大街小学远程研修一组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组的课例还被评为省优秀课例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的确与老师们的努力分不开,但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

例如:当我得知我们组的课例被省专家潘桂华老师推荐后,激动的写下了这样一篇感言“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截图图片展示),教研室刘主任及时发帖给予我们鼓励。

再如:在整个研修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即兴写下了“我幸福,我是小小研修组长”这样一篇感言,刘主任给予了这样的跟帖,(截图图片展示),让我们组的每一位老师不由得又一次热泪盈眶。

2.常规教学求高效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组的6位教师都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为了更好的使五百二十九名学生顺利毕业,老师们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继续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如今我们五年级,96%的学生态度认真,学习有热情有动力,4%的学生正在老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下一步设想和建议:

1.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把““导学议练”教学模式推向更深的领域。

2.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途径,让学生好学、会学。

3.认真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继续发扬我校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群体力量,依据学生实际水平,分析、探讨工作思路,做到每项工作都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力争再创佳绩。

建议: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尽快成长。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12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顾我们数学教研组本学期所走过的足迹,不难看出,我们的步伐迈得踏实、稳健、有力,可圈可点,既有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成绩,也有应该引以为戒的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开放思维,提升能力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为使大家对更多的教学模式的课堂进行更深入的研讨,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转变了教育观念,以创设“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教研活动是追求课堂效率的活动,很自然地牵涉到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这学期,我们组的每位成员都开设了一节公开课,每次上课前都要进行集体备课活动,集思广益,还进行了三次理论学习,主要以新课标等为主。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组内教师们领悟到了:上课是思维的碰撞,是一项充满情趣、活力的,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够在行动上融合理论、深化理论。

二、改进方法,提高效益

1.我们的教研活动立足于人人参与,全员提高。每位教师进行了人人一节组内公开课。在活动中,授课的教师积极准备,虚心听取建议;评课的教师们踊跃发言,不伪饰、不做作,真心地帮助献课者。

2.扎实严格的教学常规是学校数学教学工作有序运行的保证,是有效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法宝。本学期,教研组配合教务处从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反思入手,全面落实教学常规。认真检查了老师的备课笔记、教学计划和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通过严谨的治学,持之以恒的工作,我们把教学常规真正落到了实处。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教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讲究务实,默默无闻地奋战在数学教学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由于学校数学组老师人数少,有些活动较难开展,特别是论文、课题的研究,所以我们今后仍然要克服这一薄弱环节。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撰写、发表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深入开展小课题形究,并形成专题论文。

总之,在这一学期里,我们有付出,有收获,也多了几分教训。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数学老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我们会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13

本,我校数学组以“提升教育魅力,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积极开展学习研究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在省教科研年会、市数学教学研讨会、市高效课堂研讨会上提供了课例研究现场,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肯定。今年5月,在区第四届数学校本教研展示活动中,我们组又一次荣获特等奖!在此,特别感谢各级领导为我们组的成长所倾注的心血,今天,我们再次将本教研组工作进行具体汇报,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指导!

我汇报的题目是《立体研究出智慧 多维交流促提升》

一、依托立体研究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智慧

一年来,我们以专题研究为载体,突破学科教育难点;以预约式教研活动为方式,实施团队研训;以教学开放日为平台,强化个人研究。立体式的研究活动,不断提升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1、聚焦重难点,开展案例研究

上学期,我组从几何和代数两个方面,依托《长方体的认识》《方程的意义》两个课例开展了提高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从研究点的提出——观察提纲的拟定——观察内容的分工——课堂诊断,促使每一位老师对自身的研究内容开展广泛学习,提升了某点研究的深度。研究中我们意识到:不论是几何概念课中有效构建空间表象,还是代数概念课中有效实现模型建立,都是让学生亲历数学由“厚”到“薄”的体验,是学科本质的回归。大道至简,数学就是一种智慧,它蕴藏一种至简至和、至真至通、创造探索的智慧,包容数和形的美妙、具体和抽象的思辨、建设和超越的精神,数学教育应该让每一个人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作为他个人文化底蕴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伴随他的一生。

本学期,我组开始了对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媒体中宣传的高效课堂模式成功典范冲击着我们的认知,我们开始思考:高效是靠统一化的模式打造出来的吗?为此,我们应用对比研究方式开始了实践探讨。即由一位教师,使用同一种教学思路,不同教学方式,执教同一教学内容。案例一:我校在长期案例研究探讨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总结知识归纳方法提升认识。案例二:借鉴各种高效课堂模式,通过本质解读、尝试实施的教学方式:学生依据自学提纲开展自学——小组交流自学过程达成认知共识——班级展示自学成果——教师总结拓展。5月,我组在市高效课堂研讨会上提供了案例研究现场,看似人人参与的案例二,在参与效度和学习效果的对比数据分析中缺陷毕现。教师主导不是教师退位,学生自主不是顺其自然。真正的高效应该是一个主动感知、领悟、构建的有效探究过程,这与模式无关。大道无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必须从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中选择教法。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的价值追求,它的本真是关注生命,体验幸福。

2、借助线性推动,实施研训活动

本学年的教研活动采取1+1+1+2+4的制度规定,即教研活动包括1次计划拟定、1次总结评价、1次中期质量对话会、不少于2次学习交流、不少于4次课例研究。这种有计划的研训活动,更强调教师、教研组成长的整体规划,及研训一体的集体攻关,有力推动着每一位教师研究进程。针对教师解读教材不够深入的问题,上学期开展了“身边名师当讲师”的教材解读培训活动,由“伍家数学名师”余歆彦老师从大家日常解读教材时存在的根本问题和主要困惑入手,用具体的案例,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在解读教材时的做法和感悟,题为《一堂课需这样磨出来》。当所有老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如何上感到困惑时,我们观看华应龙老师《游戏公平》视频,体会华老师对书中“实践活动”内容的解读,认识到书中“实践活动”不必单列为一课,可以作为新知认识的一个资源,其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用不用、如何用,要看教师希望给予学生的什么。

3、关注参与面,强化个体研究

今月4月,在学校“高效课堂”暨家长开放月活动中,13位数学老师围绕“数学实践活动课如何上”的研究主题,选择了7个不同的教学内容,包括《抽屉原理》《算24》《游戏公平》等,其中有4个内容是同课异构,每一位教师力图体现数学实践活动的数学性、应用性、综合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的深度解读和重组,老师们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诠释着对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理解。在开放课展示的任务驱动下,每位老师都经历了对具体课例的独立思考、同课异构小组研讨、全校展示时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集体研讨过程。这种覆盖每个个体,为组内成员共进奠定坚实基础。

这种立体交互推进的研究方式促进了数学教研组个体和团队教育智慧的共同提升。

二、打造多维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精神品质

从优秀教研组到学习型教研组再到教研组文化建设,我校数学组在一系列创建活动中,关注教师精神成长,逐渐打造了一支具有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团队。如何在优质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自我突破,充分挖掘、激发自我的内在动力,成为我们本学年我们教研组建设的重点。教师的内在品质和精神状态需要氛围,需要环境,需要集体的力量,需要外部压力的刺激,需要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思想理论的滋润和涵养,这一切都离不开交流,多维的交流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间的精神对话,提升教师精神品质。

1、N—1单向指导提升青年教师成长速度

组内新进教师,会根据其教学弱势,选派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专题指导,使其迅速融入团队,浸染团队文化。组内青年教师要参赛、要上展示课,组内智囊团一定会对整节课进行设计打磨,小到语言的表述,大到课的思想的体现,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这种N—1的指导迅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

2、1—N辐射推介发挥骨干教师影响力度

组内的几位骨干教师每学期承担不同的培训任务。如唐刚老师面向全区四年级数学老师进行新课程培训,余歆彦老师面向全体老师进行教材解读的培训,周璇老师先后推荐张齐华、潘小明、华应龙的教学视频和教学思想书籍。于此同时, xx年11月、xx年5月我组先后三次为省科研年会、市高效课堂研讨会、区校本教研展示提供案例现场,我们1—N的推介交流不断向校外延伸,实现省、市、区三级辐射。

3、N—N网状交流提高组内教师交流效度

缺少碰撞的交流是低效的。本学期如何实现网状交流,我们进行了新的尝试。质量对话会,改变了传统由教导处总结、教师聆听的方式,采用“从质量反观教学”谈话会议,要求每位教师从试卷批改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反观自己的教学,与组内教师分享教学中必须关注的方面和改进措施。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不同的观测点,从不同的论述中寻找共性问题,有效促进组内教师的学习沟通。我们开展了“撷英咀华”读书交流活动,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感悟教育人生,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同时,也熏染了每一个人的精神。我组开始着手打造反映学科及教研组文化的刊物《数学魔方》,刊物中记载了学科的发展历史、教师的思考和学生的成长,实现了师生以学科为本的对话。开放的N—N网状交流有效提升了研究效度。

交换一种思想,我们就拥有了两种思想。正是秉承这种交流理念,让我组教师在交流中畅游,在精神世界中感受教育的幸福。

道在不远方,行道者脚下是道;佛不出心外,学佛时即身是佛。

回顾这短暂的一年,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我们自豪地拥有了自己的研究话语和研究平台,拥有了通过研究、交流来不断促使专业发展的意识与技术。的确,思想的唤醒、观念的碰撞、实践的摩擦给再次数学组带来了一片生命的绿洲!

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14

20xx年上学期,我们五年级数学组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发展观,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学期里,全体数学老师,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1、认真制定教研计划——为本学期工作打好基础。

工作要有计划,一切要有一个好的开始。计划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一开学我们组老师就进行集体备课,共同制定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们认真撰写了各单元计划。

2、转变观念——新课程标准为指针。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正是应时代要求,全面阐述了数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构建了新的数学目标体系。为此,我们在开学前夕,本组教师参加了区教科中心的教材培训,使老师们明确了本册数学教材鲜明的设计理念及知识框架、明晰的教学目标和手段,有效地指导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

3、实干——常规教学持之以恒。

(1)本学期在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本教研组坚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反思、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研究,并配合教导处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检查。通过自检、互检、校查的形式把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2)切实把好每单元教学质量,进行单元过关检测,每份单元做下来,大家都要在一起分析各班的情况,对比各班成绩,反思教学得失,查漏补缺,制定整改措施。临近期末,由组长带头,精心制定复习计划,利用下班时间对年级后进生进行集中辅导,各项过关,努力实现复习高效率、高质量。

4、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根据“多人研一课”的教研形式,我们年级的老师选择《XXXXX》一课作为我们年级的轮流课内容,X老师首先试教,全组老师共同听课评课再备课,并进行了二次研讨课。

(2)积极参加XX市小学数学“XXXX教学研讨活动”并认真撰写感悟。

(3)积极参加“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活动,认真为活动撰写脚本,杨成芳、申小玲老师都承担了撰写脚本的任务。

5、教师获奖情况。

(1)XXXX

(2)XXXX

(3)XXXX

6、课后辅导学生。

(1)“XXXX竞赛”XXX人获XXX奖,XXX人获XXX奖。

(2)第X届“XXXX比赛”X人获XXX奖,X人获XXX奖、X人获XXX奖

(3)组织学生XXX人参加“XXXX比赛”

7、反思——再接再厉。

加大备课的研究力度,加强生活题、开放题、实践操作题的设计与收集。

初中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 篇6

一、开展教研,理念先行

这个学期数学组又进入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开学初,我们统一思想,把“教研组建成名师成长的摇篮、教育科研的阵地、学科教学质量的保证,成为学习型组织”这一理念渗透到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自己的宝贵经验与学校的先进理念有机的结合,制定了自己这个学期的主攻方向,确立了自己的教研有效子课题,教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二、扎实工作,推动教研

1、本学期全体数学组成员,深刻认识到教研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教研工作中来。十月初我们开展了汇报课展示,童君老师的《认识椭圆形》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研素材;老教师阮佳碧上的四年级《口算乘法》一课,围绕自己的有效子课题“学会质疑”穿起了一堂课,在一系列有价值的提问中,学生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给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汪应林、李少波两位年轻教师在汇报课中,面临新理念、新教材,新学生,他们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全组教师对他们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点评内容放在我们的“小学数学网”上,文章阅览次数达182次;十二月初李亚书老师三年级的研究课《两步计算应用题》,给了大家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研究素材,在组内掀起了研究高潮;临近期末复习,王建平老师亲自为全组教师作复习指导课,抛砖引玉。尤其是在学校举行的评优课中,数学组选拔的两位教师董礼焱、熊国娟分获一、二等奖,为数学组争得了荣誉。(点击小学数学网“教研活动”专栏)(ShowSpecial。asp?SpecialID=18)每次的教研活动,我们都以不同形式做到五个到位:内容到位、教案到位、评课到位、整理教研课的资料到位、同时编入校园网。

2、常规检查常抓不懈。本学期定期进行教案、作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展开反思,不管是手写教案还是电子教案都逐渐规范,注重实效性,注重备教材、备学生,在公开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作业的书写规范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学期末的作业展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校长常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活动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这个学期我们数学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有数学兴趣班、奥数班、数棋班、提高班,网络应用讲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批很有潜力的学生。十二份举行的“博雅杯”小学生数学计算技能大赛,涌现出一批计算能手,在学部的检查评估中,受到了好评。

三、加快网络教学,促进教研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和实用,在学校和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发了“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小学数学网”,我们建站的宗旨是,让网络服务于教学,让网络服务于学生,让网络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使其成为协同工作、沟通交流、信息获取、问题解决的载体。从20xx年九月二十日开通以来,文章总数已达718篇,评论668条,注册用户230人,文章阅读41000多人次,每天的阅读量都在千余人次,以迅猛之势向前发展。

我们网站的建设主要突出了一下几个特色:

1、教育教研平台

教研组、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教育教研工作,在网站中我们设立了“教研活动”专栏,通过网站进行集体网络备课、评课,同时把老师们的优秀教学案例、课件、反思等放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和网上交流。在这个平台上还有以下几个栏目:“教师简介”向学生和家长展示教师的风采;在“教改动态”中主要体现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教学中的新动向,指导教师工作;“资料精选”、“轻松驿站”等栏目,让教师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使教研组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成为教研科研基地、名师成长的摇篮。

2、教育教学平台

只有把网络运用在教学中,才能发挥其特有的功效。

(1)指导教师教学工作。比如面临期末,我们在网上发布教研指导,本周的教研活动主题是:复习与提高。各位老师请抓好三个关键字(“理”——梳理教材内容,系统性、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究”——研究海珠区以往考试试题、研究考题特点、方向,抓住重点;“练”——结合新课标,在注重基础训练的同时抓好综合性习题精炼,达到日日清。)写好期末复习计划,提交到教导处和教研组各一份。充分辅助教学质量的提高。

(2)进行网络课堂教学。例如:六年级第十一册“轴对称图形”一课,我们采用网络教学,同学们通过指导性上网,自主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得思维,真正起到了网络服务于学生的作用。

(3)指导学生课后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遵循有针对性、系统性、综合性以及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数学网上放上一些试题,让学生利用晚自习或星期六、星期天上网答题,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家长在家也能看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很受家长欢迎。据不完全统计,有近300多篇学生作业和学生评论。许多学生也在平时的学习中收集很多有价值的试题放到网站上,提供给大家,争当小学数学网“小小管理员”。

3、师生交流平台

建立这个平台,主要是改变以往一些评价模式,利用网络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网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使学生建立自信,勇于探索,在愉悦环境中学习,让网络真正地服务于学生。

在短短的三个多月里,我们小学数学网已显示出它在教学工作中的强大生命力。我们深切的感觉到,计算机网络在数学教学中的潜力是巨大的,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有潜力可挖,都是教学整合的一部分,我们将致力于这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让网络教学教研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教研组建设方面:

1、加强集体、个人教研的时间;

2、教研组的整体思路还要更加明朗,便于操作,便于落实;

3、把集中教研和网络教研着实,提炼精品,宣传成果。

数学网站建设方面:

1、加大宣传力度;

2、加大教师的参与力度;

3、扩大整个学部的学生参与进来;

4、加快更新速度;

5、加强与教材同步;

6、丰富栏目内容;

7、美化页面设置;

8、加强网站时效性。

数学组教研数学工作总结 篇7

——题记

工作至今, 已有26个年头, 26年来一直从事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从最初的钻研教材、解读学生、探讨教法, 到之后的反思课堂、研究学法、思考教学, 始终沿着探寻小学数学教育真谛之路碎步前行。期间有快乐, 也有苦恼;有成功, 也有失落。无论怎样, 只要看到学生有了新变化, 教学又有新思路, 所有的烦恼与失意瞬间都化成了工作上的充实与感动。

每每重新梳理那些感动的瞬间, 发现自己更喜欢从“小事”中、“细节”处研究课堂, 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研究教学。

从“常态”中, 探寻数学教育的内涵

日常教学工作中, 那些每天都要做的常规, 往往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而这些又恰恰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它们不仅是数学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板书问题, 就是一个经常被大家忽视的“小事”, 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事”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结合板书设计的内容, 谈谈怎样丰富数学教育的内涵。

【教学案例】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能精炼地展示知识结构, 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思维,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 传统课堂中的板书过分强调预设的内容, 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 从而造成板书与课堂教学实际相脱节的现象频频发生。这种预设式的板书, 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教师的惰性,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处理好板书设计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非常重要。

1.在研读教材中梳理思路

要想设计出既符合实情又能发挥实效的板书, 首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的编排意图, 把握了教材的重心, 才能够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这是构建板书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在“小数的性质”一课中, 通过研读教材, 明确了小数性质的教学起点与地位, 制定了以“探索性质——归纳性质——应用性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力求借此引导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经历“认识——内化——运用”, 最终形成完整的小数性质知识结构。

2.在酝酿预案中构建雏形

教师在课前都要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并在不断的修改完善中, 构建板书雏形。如在酝酿中的“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考虑到学生正处在第二学段的起始, 经反复思考, 制定了一明一暗两条教学路线。围绕着一明一暗两条线交替发展的教学预案, 初步设计出了相应的板书内容:

这样设计的初衷是想在学生验证小数性质的过程中, 及时整理他们的思考流程。同时, 也想借此引导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认识由形象向抽象发展。

3.在组织教学中实施设想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 只有预设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把预设好的板书设计转化为现实, 还需要借助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来实现。为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构建板书的意识。本课教学中, 当教师把海尔兄弟测量结果“0.20米、0.2米”板书出来时, 学生一定会有质疑, 此时, 引导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工具,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讨与验证。通过验证, 让学生发现0.20米与0.2米是相等的, 从而补上“等号”的板书“0.20米=0.2米”。再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数量的特点, 学生会发现, 左边的小数比右边的小数末尾多一个零。根据学生的反馈, 板书并画上箭头。

接着, 引导学生讨论:“小数的末尾去掉零或添上零, 大小会怎么样呢?”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此时, 对学生来说, 他们只感受到0.20米、0.2米两个数量之间是相等的, 并没有认识到0.20与0.2两个小数之间也是相等的。为了深化学生的认知, 教师擦去两个数量后的单位, 问此时的0.20与0.2还相等吗?随着学生不同验证方法的证明, 逐步发现不仅0.20米与0.2米相等, 0.20与0.2之间也是相等的, 进而升华对小数性质的认识。

4.在处理细节中完善结构

板书设计的内容也应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完成“小数的性质”验证后, 就有必要开始思考“应用”这一环节了。在预设的板书设计中, 没有小数性质的应用这一环节。但是,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出乎意料的思考与讨论, 延伸了这一内容。

生:老师, 我发现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就是去掉小数末尾的零。 (学生边说边用手画线比划着)

师:是吗?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 看是不是这样?

生 (观察后) :真是这样的。

相机对板书进行了补充:

通过这样的补充, 就很直观地把“小数的性质”的内涵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了, 不仅看得清楚, 而且便于学生掌握。同时, 学生根据这样的思路, 还发现改写小数时也可以整理成类似化简小数的样子。经过几番讨论与争议, 最终确定了改写小数的方法, 一种是在原小数的末尾添上0, 另一种是运用类似化简的方法根据需要去掉小数末尾一部分零。为了与其他箭头有区别, 有学生建议两者之间画曲形的虚线箭头。

经过学生的补充, “小数的性质”板书内容, 比预设饱满了许多, 不仅把小数性质的内涵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还把它的具体运用也清晰地展示出来, 同时, 还把定义与运用之间的联系也表现出来了。

从以上的案例中不难看出, 板书设计这样的“常态”工作, 不仅要精心预设板书内容, 更要积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因势利导地予以调整, 让板书真正成为引领学生学习、提升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成长的“指南针”。同时, 其思考的过程, 也有效地丰富了数学教育的内涵。

从“整合”中, 探寻数学教育的活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数学教育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数学教学得到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手段给原本生硬、抽象、静态的数学定义、概念、原理等, 赋予生动、形象、可视化的外壳, 让很多教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懂的数学知识, 通过多媒体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不仅通俗易懂, 而且形象生动。下面就“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 谈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案例】

“圆的面积”是小学六年级的重要学习内容, 在此之前, 多边形面积学习的思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是通过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得出来的, 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都是通过转化成已知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 然而, 之前所有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图形之间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 而圆却是由曲线围成的, 怎样把一个曲线图形转化为一个已知的多边形后得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就需要通过“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 而这又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为这一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表述清楚, 如果用教具的话, 等分圆就是一个难点, 更别说展示等分的过程。然而, 如果采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圆面积公式推导动画, 就能很清晰地展现等分圆的过程及组合成长方形的过程, 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化圆为方”的过程, 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 更适时渗透了极限思想。

几何画板制作一个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动画如下。

第一次变换:设置t1为6, 即把圆等分成6份, 让学生初步感受“化圆为方”的可能。

通过等分、变形后, 圆已被重新组合成一个类似长方形的图形, 但此时与长方形的特征不是很吻合, 学生还是难以认同转化后的图形是长方形。

第二次变换, 设置t1为12, 即把圆等分成12份, 让学生感受到“化曲为直”的变化过程。

当把圆等分成12份后, 发现组合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了, 通过动画展示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 分的份数越多, 组合成长方形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次变换, 设置t1为36, 即把圆等分成36份, 让学生体会到“化圆为方”的方法确实可以把圆转化成同等面积的长方形。

当把圆等分为36份后, 再组合成的图形与长方形几乎没有区别, 此时, 学生真正的体验到“化圆为方”的力量, 也体会到转化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意义。

几何画板中的动画功能, 巧妙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过程展示, 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 体会到转化的可行性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价值, 有效地解决了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无法言说的抽象性问题。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 给数学教育, 特别是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活力。

从“细节”中, 探寻数学教育的张力

人们都说细节决定成败, 在数学教学上更是如此, 往往一个平时不注意, 或很少关注到的细节, 却成为影响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因而,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外,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 要从学生的学情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反思问题的原因所在, 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下面结合课例谈谈如何拓展数学教育的张力。

【教学案例】

A老师

师: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围的过程, 之后又出现三组数据) 如果小棒的长是4cm、5cm、9cm, 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1: (不假思索地说) 能围成。

师:能吗?赶紧用课件演示。

生2:我觉得能围成, (边说边用手势比划) 每个角是180°, 我用小棒试过的。

生3:行的, 就是扁一点。 (边说边比划)

师: (指着课件上的图, 赶紧说明) 两条边与第三条边都重合, 怎么行呢?

生: (似懂非懂地看着大屏幕) 。

教师赶紧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点。

B老师

师:这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拿出小棒试了起来。很快有小组举手了。)

生1:我们组认为能围成。

生2:我觉得不能围成, 因为4+6=10cm, 10cm等于10cm, 重合了。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指生2的) 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 (还有不少学生) 能!我们试过的。

C老师

师:如果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相等时, 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1:能围成。 (指着自己摆的说)

生2:不能。 (却说不出理由)

师:能吗?课件演示。

师:大家看后, 你们认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 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 (一部分学生赶紧说) 不能。

师:所以, 只有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 才能围成三角形。

……

【现象分析】

无论是A老师, 还是B老师, 抑或是C老师, 教学中, 均采用了小棒作为围成三角形的操作工具。三位教师提供的小棒为两类, 一类是圆柱形的, 另一类是长方体形的, 无论是哪一类的小棒,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小棒不仅有“长度”, 还有一定的“厚度”。

数学意义上的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而这三条线段是没有“宽度”和“厚度”的, 是抽象线段。小棒表面上是有一定距离的线段, 实际上, 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线段, 因为它不仅有“长度”, 还有“厚度”, 与其说这些小棒是线段, 还不如说它们是一个个“长方体”或“圆柱”。

当操作“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小棒时, 有人能搭建起三角形, 有人不能, 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年龄小, 动手能力差,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很难准确地把小棒摆到相应的位置上, 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 让本不能摆成的图形, 摆成了;二是思维定势的影响, 学生刚摆过“任意两条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角形, 此时再摆“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 思维定势影响他认为可以摆成;三是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规范操作。

左图在操作过程中, 没有注意到小棒与小棒连接之处必须是相同的端点对应相同的端点, 只有这样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 才能真实的反映问题。

右图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小棒上。我们搭建三角形时, 常识中都是使用小棒的某一个面, 且使用的面是统一的。而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小棒有一定的“厚度”, 当出现“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 往往无意识中会用到“长方体”内部的“斜边”, 而两条短边内部的“斜边”长之和是大于第三条边的。造成有些学生认为“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能搭成三角形的错误现象。

【应对策略】

教学中如何避免出现以上三位教师课堂上的尴尬局面呢?

1.“读懂”学生的心理是有效操作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要想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课堂学习, 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以上三节课中学生摆小棒出现的问题, 从某一个角度折射出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 不了解这个年龄段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更不知道这些学生的操作能力处在什么样的水平。面对不熟悉的学生群体组织的操作, 自然很难达成课前的预设效果。因而, 教师要在课前深入了解教学对象, 全面掌握他们的学习心理, 根据学生已有的操作水平, 设置有效的操作方案。

2.“读懂”学具的性能是有效操作的条件

从以上三节课中可以看出, 正是由于忽视了对小棒的“厚度”这一不起眼的细节的解读, 酿成了无法说服学生认同“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败笔。因而, 教师课前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的同时, 也应认真分析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具、学具的特点, 有效地整合教具、学具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尽可能避免教具、学具对教学产生的负作用。

3.“读懂”使用规则是有效操作的保证

学生在使用小棒的过程中, 由于没有明确的要求与规范, 往往都是按自己的理解进行操作。这样做的后果是, 一部分动手能力强一些的学生, 通过模仿等活动, 无意识中形成规范的操作方式;而那些动手能力稍弱一些的学生, 在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活动中, 很难达成操作效果。因而, 教师在每一次操作活动前, 应对操作步骤、学具情况、注意事项等有一个清晰交待, 学生在规范、有序地操作要求下的活动, 针对性强, 效率高, 负迁移少。

4.“读懂”课堂变化是有效操作的根本

教学中的机智, 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水平。面对学生操作小棒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不应回避它, 而应冷静地分析, 迅速地找出原因, 快速拿出应对策略。这样做可能暂时偏离了教学的预设, 花去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但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真正帮助学生从操作中感悟, 在感悟中发现, 在发现中提升。

课堂上“小棒”之类学具操作“小”问题, 不仅反映出教师对学生、教学、教育的认识水平, 更体现出教师在学具运用上的智慧。因而, 教师只有认真处理好每一次类似“摆小棒”的操作活动, 学具才能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感受到隐含的数学规律与思想, 发挥出数学教育应有的张力。

从“现象”中, 探寻数学教育的策略

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由于种种原因, 孩子们在学习相同内容时, 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班因此会有不同的学习群体, 一部分数学能力强的孩子, 在成就动机的不断强化下, 会越来越出色;而少数暂时学习能力弱的孩子, 在失败面前会愈战愈败, 信心与兴趣也逐步地丧失殆尽。下面结合具体案例, 谈谈如何实施有效的数学教育策略。

【教学案例】

片断一:

……

师:大家赶紧做刚布置的作业, 看哪位同学做得又对又好。

师:怎么样, 都完成了吗?

众生: (陆续回答) 完成了。

师: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做一做, 下面的同学当裁判, 仔细观察他们做的过程, 好吗?

(由于很多孩子都想上讲台演示, 在选学生上来的过程中, 我有意挑选了小鑫。上来的学生大约几分钟就把题目做完了。)

师:我们大家都仔细看过了, 你们认为他们三人做得怎么样?

生1:小鑫竖式写得有点不对齐。

生2:他是对的。

师:可能是在黑板上不好写, 大家想一想小鑫整个计算过程有问题吗?

众生:没有。

师:大家感觉小鑫在课堂上表现怎么样?

生3:今天小鑫一定认真听讲了。

生4:小鑫学会了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计算。

生5:老师, 小鑫这几天上课都在认真听讲呢。 (他坐在小鑫边上)

师:小鑫, 真不错。看来只要认真努力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你说是吗?

(小鑫小脸激动的通红, 兴奋不已地点点头。)

师:还想挑战更难一些的问题吗?

小鑫:嗯!

片断二:

……

师:小凡, 你怎么搞的, 昨天作业又没有交。

小凡: (茫然地看着我, 有点不知所措)

生1: (小组长) 老师, 他的口算题卡上许多错题都不订正。

生2:他还喜欢打人。

……

师:好了, 好了, 你先站着, 等会老师再找你。

(下课后我把小凡喊到办公室里, 对他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并且要求他今天上午一定要把昨天的作业补上。小凡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好像我不是与他说话。到了中午放学时, 小组长跑来报告说, 小凡逃跑了。)

日常教学中这类问题是常态现象, 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大都受情绪与经验影响, 随意性很大。仔细比较以上两个片断中处理问题的细节, 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措施, 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

在对小鑫作业的处理上, 我没有简单地个别表扬他, 而是把他放在学生之中, 让他细细地品尝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 这些成果是活生生的, 是得到全体学生认可的。它就像在夜空中划亮的火星, 一下子就点燃起了小鑫的信心, 照亮了他前进的路。我想如果今后的每节课中都对与他相同的孩子多一些这样的“照顾”, 让他们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在处理小凡的问题上, 我过于武断与草率了。小凡不仅学习不好, 而且品行上也有些问题, 这些可能都先入为主, 左右着我对他的看法, 使我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方法简单, 态度自然也不好。如此一来, 小凡当然会与我对着干了, 采用拖、不理睬、不服从等方式抵抗, 其结果是越教育, 孩子反而越差。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今后在处理与此相似的问题时, 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 多了解一些学生的实情, 多与学生商量, 这样你提出的解决方案孩子才有可能自觉地去执行。

从以上的教学片断中不难发现, 有效的数学教育策略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更反映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层次与水平, 如果我们能用一颗包容的心, 平等关注每一个孩子, 你会发现学生的思维即使在某处短暂的“短路”, 一旦我们巧妙地“链接”上, 他们瞬间会跳动起明亮的火花。

此外, 我还从“研究”中, 探寻数学教育的厚度。数学给我的印象好像是抽象、理性、形式化, 怎样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 一直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此,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教法, 深入研究学生, 特别应对教学素材要做深入的研究, 力争做到高屋建瓴地审视、解读教学素材, 夯实数学教育的基础。

不等式(组)中的数学思想 篇8

一、数形结合思想

将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可以清楚明了地观察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内在联系,较容易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这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二、方程思想

从表面上看,不等式与等式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但实质上,它们有许多相似与相通之处,所以借助方程可以解决许多不等式问题。

三、分类讨论思想

在解答一些数学问题时,有时需要按某一标准把问题分成若干情况,分别加以研究并逐一解答,从而得到清楚完整的结果,这就是分类讨论思想。

对含参数的不等式,往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解析:一般解法是先求出X.Y(用含有K的代数式表示),进而得到x-y,再利用一l

在给定不等式中含有字母且字母没有条件限制时,可利用字母取特殊值的结果代表字母在一般情况下的结果,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特殊值思想,这种思想多用于选择题,

例5对于数a,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解析:由于a的取值范围没有给定,故可采用特殊值思想确定答案,令a=O,代入上述四个选项中进行检验,即可选出正确答案C,

上一篇:我的校园生活初一作文下一篇:父母的奋斗故事小学生